技术人才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6:25

技术人才论文

技术人才论文篇(1)

1.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中、高级工及以上需求约占37%,中级工需求约占38%,初级工占25%。这说明了近年“招工难”现象,导致企业“饥不择食”,从全局看,企业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是主流。另外,岗位需求较大的依次是生产装配、设备维护、产品测试、产品质检、市场营销。

1.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了解了企业中对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招聘渠道、时间、毕业生来源、录用优先考虑因素等情况。得出以下数据:44%企业不限工作经验,有56%要求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女性、男性和不限性别的分别占全部需求人数的56.3%、38.3%和5.4%。另外,约有70%的企业对中职毕业生工作称职情况的综合评价较好,30%的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评价一般,但好、非常好的却没有,这就说明我们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讨,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状调研

通过调研,在此主要列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专业技术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结合和相互渗透;二是实训条件: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所在是各学校发展良莠不齐,基础实验设施建设差距较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实训设备更新、维修、保养以及利用率不是很高,造成资源相对浪费;三是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分配不均衡,“双师型”教师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培训基地软、硬件资源先天不足;五是职校师资准入标准较低。六是职业资格认证,含金量不够,社会认可度不够高。

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改革与建议

3.1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一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单片机控制技术、高频电子等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并且具有较快适应第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

3.2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具体来讲应该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注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衔接互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二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结合行业、企业调研结果,构建“职业素养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的适应本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适时的调整课程内容,将企业的生产标准引入整个教学过程。

技术人才论文篇(2)

2.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对软件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应用上,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上多根据学时分配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理论课堂上大多也是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软件的具体应用,缺少对综合案例的介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导性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对平面设计类课程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改革,既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我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念

平面设计类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所以在讲授该课程之前,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熟悉软件的运用,进行创新型操作,而不是验证型操作。课堂上的验证型实验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不能仅限于此而要有所突破。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了,才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学生才能做到超越书本,自主创新。

(二)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一门课程的指导性纲领,教学目标中会明确提出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平面图像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有能力在各种平面设计单位从事平面图像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从平面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操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如,邢台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定位于“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操作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专业技能、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个教学目标中,既指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又明确提出了实践教学要求,符合我院转型期“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体现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教师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市场需要和我院转型期的教育要求,整合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大纲。虽然在邢台学院2008版、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对各门课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并就主要的基础课程做出了课程教学大纲,但针对某些课程应用性的课程性质,仍需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侧重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为32,上机操作为16学时。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章节对Photoshop软件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上机操作主要是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验证型操作。虽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对上机的学习都体现了“应用型”的学科属性,但距我院转型期“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转型期的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对原版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修订,比如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对某些不常见工具的介绍,增加综合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了各个工具后能有一个对工具的综合的运用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全局概念,从而提高其创新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在上机操作环节,应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数目,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在学会软件基础操作的同时,再进行自主创新操作。只有脱离并超越教材的实验操作项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运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在选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的效果最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都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示范和传授,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从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外,为了适应“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使用适合实践类课程讲授的方法。

1.关联性教学法

关联教学就是强调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每个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跟其他相关课程有关联,各课程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各种课程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就需要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网页设计等知识都融合在一起。每个环节设计都要满足网页的整体要求。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当对授课内容作出合理的调整,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基本平面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知识,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应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开启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让图形制作更有创意,更符合实践需要。

2.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我院“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为某公司做一套完整的是CIS企业形象设计,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结成课题小组,通过进行市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一套比较新颖的CIS企业形象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评比等。通过参加这样的课题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项目制作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就业打下基础。

3.身份置换教学法

身份置换就是将学生身份置换成日后他们可能从事的平面设计类工作人员,比如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企业的平面设计人员、婚纱影楼的照片处理人员、网站设计者等等,把他们当做职业人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就突破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的局限,把社会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进行真材实料的实践操作,当然操作内容也不再是教材上的案例,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制作一则“平面公益广告”,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置换成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教师在讲解了制作的核心要求后,学生就应该从社会公益的大局出发,运用相关的平面制作类工具,进行公益广告的构思和创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创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技术人才论文篇(3)

(一)一般职业能力

所谓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文字及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另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具有社会性,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都必不可少。

(二)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一个社会人在进行工作时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测量方法、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操作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包括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独立决策与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社会评价的承受力。

3.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4.个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

二、外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中国进一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国外投资和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形势也对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获得以下几种能力。

(一)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涉外特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是支持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是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能力。外语专业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形成外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所以,尽管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掌握一门外语的一般表达,但进入专业领域工作,就需要准确而得体的表述,非外语专业人员无法从容应对。例如,同样是处理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处理与技术有关的部分工作,而日语专业毕业生则能经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对日软件测试、客服等准确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特定岗位工作不是只要外语优秀就能干好。虽然除了非常尖端的高科技等领域,一般行业大多都有外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但是要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无法真正胜任的,更谈不上发展。

(三)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快速学习、迅速更新知识、迅速迁移所学知识到新的工作领域的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突飞猛进的行业、科技的进步。

三、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是职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显性技能,而职场上需要的综合基础能力不是只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而是普适所有职业的一般基础职业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历练,潜移默化培养。在具体职业活动中,随时随地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支撑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具体的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模式最好的设计就是模拟职场活动。

(二)第二课堂的设计

1.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组织外文歌曲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作文比赛、外语书法比赛、外语知识大赛、影视配音、外文辩论大赛、翻译比赛等专业比赛和举办外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紧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资料,组成不同的外语兴趣活动小组,制作、展示课件或短片;参与外语教师的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参加外语角活动,与外教直接沟通交流;参加诸如模拟联合国、达沃斯、商务谈判等工作情景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半径,丰富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按语言基础和能力分组可以打破学年组限制,重点关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来进行分组。不同年级混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真实公司一样,如何与新人和比自己先入公司的前辈打交道;语言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组做相同的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每期活动目标也要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

(2)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点,老师不可以为了活动的目的而刻意安排学生参加哪类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适得其反,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结合职业走向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活动项目从策划设计、角色分工到组织协调、活动安排、跟踪、结果总结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结点评,专家组评议,并当场反馈给学生。

四、第二课堂活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塑造。首先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既要合理分工又要通力合作。这个过程着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思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集体攻关获得,教师只需适时给以引导。学生没有依赖,就会变得主动,这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方向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同步提升。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拓展和强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其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外语文化节活动,自己解决演出服装、创作剧本、音响设备、场地、舞台设计和布置、模拟资料的编排、角色的分工、课件的制作、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协调沟通配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与职场活动很相似,能有效地提升进入职场后解决各种难题必需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技术人才论文篇(4)

二、公立医院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政策现状与分析

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的管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管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管理、职称聘期考核的管理和岗位等级的设置几个方面。总体来说,是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政策指导、编制控制及设置原则的宏观调控下,各级专业技术职称均在规定的比例数内进行评聘。因此,各公立医院纷纷制定自己的职称评审条件及岗位设置条件,以保证在核定的指标数内有序地完成职称管理工作。以我院的卫生系列工作人员为例,具体政策大致如下(其它专业参照执行):助理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国家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如无工作上的重大错误,即直接聘任到助理级岗位。中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国家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尚需取得相应级别的职称英语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2篇、考察其完成门诊、手术、值夜班或其他临床任务、继续教育、差错事故等相关情况后,经过所在科室考评小组的评议、提交医院中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讨论通过、院内公示、院长办公会等环节方可聘任到中级岗位。.高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医院评聘条件(承担局级课题或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统计源论文4-5篇)及上级部门制定的关于外语、计算机、服务基层等条件,经过科室考评小组评议的定性考察与医院中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的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通过者院内公示、院长办公会讨论等环节方可推荐到上级评审部门进行答辩,通过后医院予以聘任。聘期考核:对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我院实行职称的聘期考核管理,制定不同的考核条件(基本集中在、出版论著、承担高级别课题等方面),每3年为一个聘期,对聘期结束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降级使用,做到“能上能下”,打破了职称聘任的终身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按上级文件精神,从正高级到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13个等级,即每个级别内部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数额的岗位工资。经过科学的测算及多方面权威的调研,我们制定出针对不同任职年限和不同岗位任职要求的相应政策,而上述任职要求,重点集中在、出版论著和承担高级别课题等方面,少部分侧重于照顾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力图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扬人文关怀对待老同志之间找到平衡点。整体来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方面的各类要求,归根就底集中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高级别课题等科研方面,这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结果,也为提高医院整体的科研水平奠定基础。

技术人才论文篇(5)

2拓宽继续教育知识面,将心理学、医学法学等领域的知识纳入培训计划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会发生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做单纯的生物或是一部机器,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而忽视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因此不能全面的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本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公众对诊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渐由传统的救死扶伤趋向于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易。医患之间关系或可称之为合同关系。加之医学人文基础薄弱,医患沟通不良,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欠缺。这些因素也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不能够很好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而致医患之间沟通效率低下;同时,医务人员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在政府与市场的夹缝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定位的模糊造成即要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又要考虑经营创收的双重压力。媒体对个别操守不良的医务人员的报道,使整个行业形象受到影响,医疗卫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性质,决定了从事临床工作的高风险性。因此其心理压力低于公众水平。医务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长期积蓄势必造成工作精力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引发多种身心疾病。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医务人员其自身应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技能,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等外,通过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和安排了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专门为医务人员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问题,丰富了医务人员的心理理论知识,从而也解决了医患之间在诊疗沟通上涉及的心理问题,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卫生技术人才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受聘于医疗机构三年以上,符合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的要求。都可以进入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我市目前具备此条件的医学专家超过400人。这些专家多是各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科室主任,分布于各个卫生专业。因此抓好这一精品团体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显得更加重要。医疗事故鉴定本身要求专家除掌握和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专家了解和掌握《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有关的医学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鉴定专家不仅有医学专家的身份背景,更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医学法官。鉴定专家从临床医学专家转变为医学法官,需要一个调整和提高的过程,要通过参加培训、座谈、讨论等学习过程来获得正确的认知。同时医学鉴定专家通过角色转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把握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节点,医疗环节中那些地方易出现漏洞引发纠纷,怎样运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知识,来履行告知义务,掌握这些知识后,再回馈到临床实践中,指导日常的临床实践和管理工作,对于减少医疗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具现实意义。有关鉴定专家培训内容可包括学习已颁布的各种与医学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常规等,学习医疗事故构成要件,做好典型案例分析等。培训形式采取灵活多样性,讲求实效性。

3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院际之间的学术研讨

充分发挥学会职能,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和横向联系与协作[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我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院际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即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纵向联系和同一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均不够顺畅,市直医疗机构和企业医疗机构系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易形成壁垒。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在很多专业上差距较大,因此加强上述不同行政管理体系与不同医院等级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是市医学会这一学术团体不可推卸的职责。

4服务农村偏远地区,开展下乡支农、会诊、讲学活动

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科系的专业委员会专家面向基层,送知识下乡,定期定点与基层尤其是两县的医疗机构开展长效的预约会诊、专题研讨、病案讨论等工作制度。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水平。

技术人才论文篇(6)

(一)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我国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既有经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培养方法: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一般学制三年,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德国的这类学校通常规模不大,开设的专业也不多,但各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学生既有从普通中学录取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录取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同样享有入学资格。这类大学有将近一半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有学历、学位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他们的教师除了在校教书外,同时还是各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些来自企业最前线的教师们能够把工作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带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国内一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变,并取得了成果。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学专业的相关学校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黄淮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动融入驻马店市的区域产业发展,其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作品。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在学生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探索的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许多院校竞相开设建筑学专业,再加上我国的建设市场逐渐平稳,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尽可能地拓宽就业面也是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院校的经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学生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公司从事方案草图、建筑效果图与漫游动画制作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学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的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多元化。

3.专业教育应与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相结合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相关要求也为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教学内容与注册建筑师的教育科目、内容对接,增加各工种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建筑设计院和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工作。一般的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设计行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大多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而传统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侧重于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和削弱施工图及相关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适当加强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是对设计单位专业人士的首要建议。其次,当前的设计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已经不再有“描图员”这一岗位,建筑师们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绘图设计了。未来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方式的产生及转化,建筑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设计,构建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优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编排计划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体系。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应紧紧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形成不同的课程系列。

(二)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建筑师执业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有效、适当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具体的编排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从而体现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课中有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领域技能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设计院工作的需求,此外,还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技术人才论文篇(7)

按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的需求,将原有课程通过整合、补充和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建设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园艺植物景观应用技术三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特色教材。

2.创新教学模式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模块项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任务实施过程程序化,任务明确具体,教学过程科学、合理、方法多样,经常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教学进行人性化管理。

3.创建“四段式”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1学期,主要是参观认识实习;第二阶段,在第2~4学期,在校内一体化实训室或校外企业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第三阶段,在第5学期,通过毕业综合技能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四阶段,在第6学期,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专业的生产与科研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四个阶段,层层推进,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又使校企合作便于实施。

二、创新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评价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从教师、企业、学生三个视角完成考核。四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

第一,形成了“园艺植物生产过程和景观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成果。

第二,创新成果已全面应用于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得到有效的实践,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校企融合更加紧密,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第三,“创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建设”已经作为教改课题立项,并且发表了多篇论文。第四,学生参加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新神农”杯技能大赛,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4年参加自治区专业技能选拔赛取得第三名。

技术人才论文篇(8)

根据行业、中高职学校、企业共同调研的结果,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技术含量、专业技能训练、技能熟练要求程度、社会需求等因素,研究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开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通过应用电子技术试点专业的建设,进一步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带动中职相关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2建设“瞄准高端、动态更新”的专业定位与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可制定《衔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和《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论证与评审制度》等工作制度,依据应用电子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的变化,结合第三方评价等多方评价,将反馈信息交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及时、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规范应用电子技术衔接专业动态调整流程,准确定位专业。

1.3实现“对接岗位,能力递进”的培养目标衔接

依照调研结果,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省技能抽查标准,明确中高职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确保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中职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主,重基础素质教育、重职业技能训练、重基本操作规范培养;高职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重综合知识应用、重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重职业素养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能力递进、素质拓展”,落实中高职课程衔接

2.1“纵向递进、横向拓展”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电子产品操作工、装配工、销售员、调试员、售后服务技术员、生产车间班组长等岗位的调研,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圆心,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半径,径向延伸的中高职人才培养同心圆结构。根据“同心圆”的模型,以横向为课程与项目的难易,纵向为能力的梯次,建立“纵向延伸,横向拓宽”的中高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以中职课程为基础,以高职课程为主导,中高职合理分工。中职侧重文化基础知识和电子产品组装、电路板焊接等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高职侧重文化知识的应用和电子产品设计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

2.2“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模式

以“中职强基础,高职重应用”来设计公共课程内容。中职公共课程强化汉语言和英语基础、初等数学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学习。高职公共课程以语言书写、沟通应用,高等数学在工程领域的建模等应用以及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为培养目标,以知识的讨论式学习、导师制团队活动、社团活动、人文讲座和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为引导,实施由文化知识向社会能力自然过渡。以中职强基础和技能,高职重技术和创新设计专业课程。

2.3“项目交叠,内容分层”的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课程

构建校企合作的中高职核心课程建设机制。联合中职学校和合作企业建设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下设5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课程小组负责制,实施课程教学“三统一”,即课程标准统一制定和调整、教学实施统一安排和协调、教学过程统一监控和反馈。按照服务岗位群的能力目标,确定5门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采用项目迭进的方式实施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中职课程核心项目和高职起始项目部分交叠。核心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的能力层级和内容综合层次,建立课程内容坐标体系。

3“整体设计、分段培养”:中高职教学过程衔接

3.1构建“整体设计、分工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

系统开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由中高职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与专家的分析论证,确定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定位。课程体系为公共课、专业课、拓展课、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转段评价采用积分考核方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培养目标等方面明确中高职分工。依据“2+3”的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确定中职阶段以培养初中级技能为主,高职阶段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为主。教学资源从满足中高职阶段培养目标方面进行设备配置、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建设。

3.2探索“分段培养、双导师制”的“2+3”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工学结合,分段培养”的“2+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高等职业教育逻辑、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点,构建“2+3”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需要,专兼职教师协同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使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到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在中高职衔接的5门专业核心大课程设置中,推进项目教学的实施。通过实施“2+3”分段培养模式,探索“双导师”制、“三主体育人”模式。在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中,筛选合作企业,不仅在学生培养方面,而且在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与培训方面由中高职教师与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入校后,采用“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导师由讲师及以上职称老师担任,不仅指导学生选课,完成学业,而且在思想品行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探索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参与的“三主体育人”模式。

3.3形成“全程指导、四方共赢”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应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构建高职导师与企业老师全程指导顶岗实习机制。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培养阶段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为20周。顶岗实习期间,师生通过电脑、手机飞信、微信等方式把实习期间的作品、考核、辅导等情况全部提交到校园网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现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并与企业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与家长的四方共赢。通过全程指导,制定《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导师巡查制度》《顶岗实习评价标准》等制度,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对学生而言,通过顶岗实习可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与职业素养;对学校而言,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由付费型转变为带薪型,减少了学校的培养成本;对企业而言,通过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员工,使企业获得长久性的技术人才资源库;对家长而言,顶岗实习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使子女通过顶岗实习更加懂得努力学习,实现四方共赢。

3.4构建“多元评价、积分转段”的质量评价方式

构建多方参与的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社会评价主要从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由行业、企业、家长与专业评价机构进行。建立由中高职院校组成的校内专人组评价机制,对课程考核、专业水平考试、中高职素养考核进行评价。参考校外第三方跟踪调查、趋势预测等成果,立体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作品为载体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中高职衔接的五大课程考核中,通过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考核。制定“积分转段”的学生转段学习评价标准。由中高职教学团队开发转段测评考核题库,主要内容为中职阶段通识考核题库与技能测试题库,学生在中职院校完成两年所有课程的考核后,通过计算平均积分的方式决定是否需要或是否能参加转段测评,转段测评考核合格后,方可升入高职阶段进行继续学习。

3.5共建“规范有序、统筹协调”的教学管理体系与机制

共建中高职衔接“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体系。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制定《五年制高职学籍管理办法》《导师工作规范》《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等主要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日常教学运行。建立中高职衔接“统筹协调”的沟通反馈机制。中高职试点院校通过实施“四个一”工程、技能竞赛、技能比武、专业沙龙、专业讲座、定期研讨等方式建立统筹协调的沟通反馈机制。在整个五年制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中高职既要做到分工明确,也要做到及时沟通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教学管理规范、高效运行。

4“联盟统筹、协同发展”:中高职专业共建共享

4.1成立专业发展联盟,形成共同建设专业的机制

建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联盟理事会。由高职院校牵头,联合试点中职、合作企业共同成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联盟,成立联盟理事会。明确专业联盟的发展目标任务,致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责任共担的利益均衡关系。借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工作的开展,带动试点院校其他专业建设,实现中、高职专业整体优化升级。明确职责,制定制度,确保理事会有效运行。制定联盟章程,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企业协助学校师生完成实习、社会实践和科技项目实验等任务;学校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优先提供毕业生,优先提供各类人才开发和培训项目,优先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

4.2建立中高职教师共同发展的队伍共建共享机制

组建中高职衔接教师团队。从中职、高职、合作企业选拔骨干组建成中高职衔接教师团队,共同制定教学团队工作细则、管理制度,共同落实师资培训培养计划。实施中高职教师互派的“四个一”制度。试点中职班级每年至少有一门课程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任教,每个试点中职的教师至少到高职院校跟班学习一次,每个试点中职教师有一个一对一高职指导老师,教学团队中的兼职教师每年至少到中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指导一次。落实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四个一”制度。共同实施中高职教师工程实施能力提高的计划,每年每位教师到企业实践一个月;参与一项工程项目;结对一位企业技术骨干;引入一项真实的课程项目。完善中高职教师分层培养的培训体系。一是针对中职教师的薄弱和高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的情况,由高职院校每年组织开展校本培训,确保每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培训30课时以上;二是通过校外培训、国外进修等形式健全“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每年选送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出国培训等。

4.3建立联盟统筹、功能互补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合理配置中高职实训设备。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联盟中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基于中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设备,依据课程体系中能力递进的原则,按照课程实际需要制定中高职实训设备。完善中、高职校内外专项实训基地及共享机制。对校内原有一体化教学场地进行完善与整合,中高职共同进行实验设备添置与改造。

4.4基于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按照“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人人共用”的模式,建设以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为主线的数字资源库。师生、企业员工共建共享课程、素质、成长、考核等资源。学生在入学之初即能纵览五年的主要教育教学的安排,也能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与评估自我学习与成才的现状。共同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研究。召开高职教师与试点中职院校教师组成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建设期间,努力与试点中职院校联合申报“基于学生成长体系的中高职衔接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和“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技术人才论文篇(9)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困境

1.数字鸿沟

就目前来看,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与人口素质不同,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这种差距被现代公共管理学者称为“信息鸿沟”。这种“信息鸿沟”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软硬件差距与民众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差距上。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鸿沟非常巨大。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光纤网络建设,都比20世纪进步许多,但距离欧美国家的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举例来说,虽然我国的无线互联网早在本世纪初就上线使用,但直到2011年年底,我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才刚刚完成城市地区的覆盖,反观美国,早已在2006完成了相关硬件建设工作,如今已经完成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LTE)覆盖。

2.人才不足

由于政府员工的工资较稳定,技术人员的福利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人才流失、人口流动性大等现象,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公共资源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较差都是导致信息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的主要原因。政府在维护电子政务上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难以在将电子政务外包之后还能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加上如今仍然缺乏一个健全、有序的电子政务外包维护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同时,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营上尚未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技术能力高的人才队伍,专门进行信息的管理、开发、分析等工作,以达到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技术开发能力与提高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的目的。

3.立法滞后

制度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电子政务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不少的法律条文,但大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当中,不够系统。同时,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版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也让电子政务缺乏稳定的建设基础。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4.门户网站建设悬殊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展示自身形象、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公众监督的有效手段。[3]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中央号召下,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部分政府虽然在表面上相应中央号召、建设电子政务,但在实际上却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发展,也没有安排政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电子政务办公,导致过于超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在耗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无太大的实用性。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是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功能较差,仅仅作为一个单向的网络平台使用,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导致民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同感不高。二是在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推行操作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硬件要求高的电子政务系统,公务员在难以上手的情况下情愿沿用旧有的政务处理方式,实用性较差。

5.网络安全堪忧

由于电子政务本身所具有的公开性与开放性,政府内部的信息安全与公众获取信息的网络安全都是电子政务构建需要顾忌到的两个重要部分。信息的开发是无穷无尽的,与之伴随在信息发展过程中的病毒、黑客也会随之增多,政府对网络的维护工作也会越来越艰难。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黑客攻击、病毒侵入与信息泄露。由于境内外黑客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病毒更新越来越快,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我国的信息技术虽然在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军事信息保护与卫星信息加密上却不落下风,这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值得倚重的技术力量。

三、我国电子政务完善路径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式是建立在国内实际情况、群众切实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对西方国家的成功事例加以分析,去粗取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发展途径。

1.加快电子基础配套建设

结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可以得知,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与相应的基础设备是电子政务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对此,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快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政府要想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惟有“技术———行政”协同转变。[4]信息技术人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硬实力,这一点是各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得到的经验。所以,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工作。就目前来看,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要在下列方面努力:一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基层政府工作者充分意识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将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纲要普及到各基层政府中,并针对电子政务知识定期进行考核。二是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国内大部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尚处于计算机基本使用阶段,当然,这一水平勉强可以维持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但却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相距甚远。所以,各地政府应与专业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为公务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鼓励青年公务员在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内容。三是要大力招揽信息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维护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2)构建“宽带中国”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将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不过,由于我国通信网络起点比较低,要做好互联网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要做到下列两点:首先,在持续扩大我国互联网覆盖范围的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做到全国范围的每0.5平方公里内有线/无线网络带宽达到12Mbps。同时,针对已经普及了3G网络的城市地区,应在光纤改造的基础上,试运行城市WIFI热点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次,我们要从城市3G网络建设时出现的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供未来工作参考。例如,我国在3G网络建设初期,大力推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该网络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却在3G市场竞争中处境惨淡,其主要原因在于TD-SCDMA网络过慢的速度与终端厂商开发热情不高;反而在国际通用的另两种3G网络(联通的WSCDMA与电信的CDMA2000)覆盖、运营情况喜人。这说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目光不能被狭隘的民族情结所阻碍,而是要朝着“高精尖”的目标前进。(3)缩小“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鸿沟,在公众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就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来说,与其将目标定在过于困难的赶超发达国家人均素质上,倒不如从国内做起,缩小我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首先,各地政府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落后地区,应由东部沿海城市中组建技术支持队伍,帮助当地建设最基本的电子政务系统,并指导当地公务员学会操作与基本维护;同时,还要加强当地中小学校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吸纳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到政务体制当中,为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其次,针对一些电子政务建设优秀的地区,要予以适当的激励与宣传表扬,鼓励情况相似的地区学习其成功经验。同时,还要以政策优惠等方式,促使当地信息技术相关企业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同时,还能与当地信息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三是要从基础抓起,发展电子政务。如上文所述,电子政务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与人口素质作为基础的,那么,缩小我国地域间信息鸿沟工作,就要先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与教育事业做起,而这两项工作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政府财政支出必须要向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倾斜,在帮助当地搞好经济教育的同时进行引导,必然能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4)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各国在建设电子政务时都十分注重保护信息的安全性,为增强网络的防御能力还建立了配套的法律体系来予以辅助,对此,我国政府也应全面了解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防止危害范围的扩大。一是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要对信息网络实行全面的维护与保障,就要制定客观、可行的信息网络安全保护计划,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统一、完善的信息网络联动机制,定期对信息进行检查、整改,确保信息时刻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中。同时也要健全信息网络预警防治体系,强化实名认证等安全工作。二是要与互联网安全厂商合作,提高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虽然我国在军事信息安全领域一直具备优势,但是为了国家安全服务的,能够获得的资源与技术人才较为特殊,其防范措施难以为基层政府效仿。所以,应与国内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接触,使其能和政府本身的技术资源共同完成政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三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安全密码证书体系,并将其与网站信用度评价进行挂钩。对于公务员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是其开展政务工作的平台,那么针对公务员登录时的安全密码认证就非常重要了,必须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公务员的政务处理账号进行违法活动,从中获利。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应用动态密保、指纹认证等新技术解决。四是互联网信息安全建设,尤其是政务信息安全建设。必须要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否则反而会阻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行,无法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必要的信息。

2.推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的支撑点,而创新则是信息技术的灵魂。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但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机会,只有创新电子政务管理,才是信息时代下的第一生产力。

(1)开放服务外包模式

就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而言,未来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应具备下列特征:服务性、参与性与高整合度。而这类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有两种建设运营方式:一是政府调动自身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开发,并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进行运营;二是将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及维护交由市场操作,即与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签订合同,由该厂商负责软件开发与硬件支持,但系统的管理还是由政府人员进行的。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建设运营方式,都能为公务员提供高效的政务处理平台,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精髓在于开放性、互动性、服务性。所以,一个功能完善的、终端多样化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要求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到多动态扩展、数据云储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电子政务系统主要还是架设在网页中运行,虽然在政务公开工作上表现优异,但却缺乏互动性与服务性,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也并未实现以政府为核心的在线多元公共治理结构。所以,为实现多元公共治理,方便民众参政议政;也为了将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我国可以参考欧盟国家的范例,与民间企业共同开发多客户端的电子政务系统,使得公众无论是在个人电脑前还是在户外使用移动终端,都可以方便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获取服务。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政企两者的行为,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挪用资金等贪腐现象。

(2)规范首席信息官制度

抑制虚假信息的影响和泛滥,要求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准确地权威消息。[5]从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知,首席信息官在促进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政府也应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科学管理,培养和招揽专业人才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在21世纪初期,美国政府就以针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了相应的政策法案,确立了首席信息官的法律地位和在构建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这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促进意义,其中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国政府学习。不过,当我们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建立CIO机制时,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贴合国情的发展规划,不可盲目复制他国成功案例。就目前来看,各地政府虽然在CIO机制建设上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实效性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CIO是从现任政府领导人中任命,专业知识水平十分一般,又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来帮助CIO完成工作。同时笔者还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基层政府的信息办公室或是信息管理处都处于半运行状态,其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政府内部的信息传达与信息资源整合,并没有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此外,这些办公机构的信息工作也显得非常被动,缺乏主动协调各部门的意识与事权。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构建无缝隙政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使公众享受网上办公带来的便利。[6]

(3)构建网络问政机制

健全相关网络问政机制是电子政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而政务微博则是我国公众表达意见、诉求的公共途径,是政府提高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方式。我国应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客观、有效的政民互动长效机制,增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改善官民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网络问政作为新型的公共服务方式,是政府通过网络来收集民情、获取民意,以能够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依据的有效工具,主要措施如下:首先要开设公众留言窗口。以政府的名义在网站上开设公共留言窗口,对网民的留言要积极回复,及时解决民众的疑点难题。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问责机制,完善公众留言的交办制度,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其次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将现有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原有基础上,针对互联网特点进行微调,在公开政务信息的同时,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群众间的桥梁,对政府权威、公信力有着很大影响,设置互联网发言人制度,能够体现出政府的亲民、务实的工作态度,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考核机制。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工作评价、上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与民众对各部门的工作评价汇总起来,按不同的权重比计算,科学评价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实效,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来自民间的意见建议,聆听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总而言之,电子政务的服务性应体现在为民服务、解决民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民众意见以足够尊重,创建服务型政府。

技术人才论文篇(10)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不能不促使技术型人才产生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技术型人才仍须保持独立存在,但它与相关人才既有重叠又可转换;技术型人才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产教研”结合是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论文关键词:技术型人才:产业结构;职业岗位 前言 教育的培养目标宏观上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与性质,微观上决定了它的课程要求与内涵。培养司标是社会需求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因而,培养 ]标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或支术应用型人才)。为使高职能更健康地发展,在听形势下,应重新审视技术型人才,以便能更正确也把握技术型人才。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我们认为,当前社会的以下二个趋势必须重视。 1.技术的空前发展 19世纪以前,技术仅指技能与工艺,主要依靠经验积累而成。这种技术为经验技术。至19世纪,技术虽仍然离不开经验,但已不再是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而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来发展技术。技术的科学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因而,现代技术也称之为理论技术。到20世纪,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愈显明确,技术陂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过去的技术多指生产工艺,现在正扩展到营销、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手段和活动”。由此可见,现代技术除物质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 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技术的发展呈现三个特征。 (1)技术发展速度愈来愈迅猛。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这些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技术,都产生于这一阶段。同时,技术能迅速地应用于生产一线及工作现场,它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 (2)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走向整体化。这首先表现为技术应用的广泛综合性,例如微电子技术正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管理等各个领域,它与该领域的传统技术相结合后,就使该领域改变了面貌。其次,是技术结构的综合化,如空间技术、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等都是多种技术的重新组合。 (3)技术的复杂性与精确度愈来愈高。20世纪出现的许多高科技其复杂性和精确度是19世纪的机械技术、动力技术等所不能比拟的。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重大影响,也就必然要对承担这类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WTO正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用以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一个国际组织,所以,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也就是必定要进人世界各国经济主流中去,参加经济结构变化全过程。这样,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也就是必定要与世界各国尤其与先进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化趋于一致。那么,什么是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呢? 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这一变动的特征从世界范围看,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逐步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除产业结构变动外,产业部门中的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行业如纺织、钢铁、采掘等的作用日渐减少。反之,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则日趋发展。 因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社会原有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而又会新增加大批职业岗位。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正演变为一个动态大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这就不能不促使技术型人才产生深刻的变化。 &nbs

上一篇: 区块链技术论文 下一篇: 数字信号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