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2:34

供应链论文

供应链论文篇(1)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457):147-149.

[2]张福荣.电子化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供应链论文篇(2)

传统的基于单个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定的控制目标对产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项支出限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以达到把产品成本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的目的。

供应链成本管理除了注重企业内部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外,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并维持长期成本优势;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最显著的特征还在于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使自身价值链与上下游客户的价值链结合起来,能动的协调和控制供应商、客户及自身的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获取战略上的成本优势,在成本管理中注入全局思想,其定义可拓展为:企业为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制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形成的成本进行管理,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价值链,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限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1.2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供应链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与传统的生产导向不同,它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将顾客需求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

(2)同时实现了改善服务与降低成本。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单纯地追求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但在供应链系统中,改善服务和降低成本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

(3)成本管理范围由生产领域向开发、设计、供应、销售领域拓展。

(4)成本管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供应链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自身流通环节的整合和与上下游业间的整合两个方面。

(5)成本管理手段多样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现主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供求信息在企业间的整合,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采购系统(GPM)和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等技术支撑体系,改善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降低系统成本。

由以上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特点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众多环节:采购、库存、生产、运输、销售,而且每个环节会涉及到整个链条上的不同企业、组织和部门,这使得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成本信息来源多样化以及成本信息更新快。因此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实行动态地控制和科学的管理的关键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供应链上的成本信息,以便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最优,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XBRL由于其自身开放性和集成性等特点,能很好地协调整个链条上的不同企业和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集成,必将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XBRL及其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1XBRL技术概述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在会计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XBRL能自动、清晰地转换信息使用者选择的包括数字和文字的所有企业信息,当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或把数据导入电子表格应用程序以便计算和分析时,应用软件能识别每一个数据。XBRL定义了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即将数据的显示格式、内容格式及结构标准化,用于企业信息(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数据表达。它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表达方法,规范了企业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财务报表)的表达方式。XBRL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规范(Specifications)、分类标准(Taxonomy)、实例文档(InstanceDocuments)和样式表(StyleSheets)。

2.2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1)快速、精确地集成供应链成本信息。采用XBRL的方式,统一了数据定义和格式,无需以人工方式汇总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数据资料后逐一进行比较,所以XBR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常用的PDF、WORD、HTML格式文件,有利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成本信息的集成处理。

(2)便于成本信息的交换。XBRL语法简单,并且是非专有的,而且易于阅读和编写,可以被所有的机器解读,又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使用,XBRL使数据可以进行自我描述。应用系统间交换的XBRL数据可以通过其文档中的标签推断其涵义,便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成本信息的交换。

(3)强大的跨系统、跨平台数据交换能力。由于XBRL是一个免费的开放式标准,语法简单,可以被所有的机器解读,又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使用,可以使用XBRL进行数据交换时无需担心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4)可扩展标记。而XBRL是XML关于商业财务报告的分支,继承了XML可扩展标记的特性,可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来增加XBRL标记。在XBRL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时,不同的行业可充分发挥XBRL的优势,建立适用于本行业实用的独特的信息元素及结构。

3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相关建议

数据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XML技术的应用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提供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XBRL是XML在会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将改变企业的交流方式以及业务的经营模式。加快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应用将对供应链上成本信息产生、流转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带来深刻的变革。

参照其他各国XBRL的应用发展模式,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推动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应用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3.1政府及相关行业机构应大力推动

自我国两所证券交易所实施XBRL模式后,我国的银监会、保监会、税务主管机关也对XBRL技术在监管功能上的潜力很有兴趣。但在XBRL的行业应用方面要发挥政府和相关行业机构的主导作用,加强对XBRL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界接触,让企业家了解XBRL所能带来的效益,强化企业对XBRL的应用意愿。同时,应鼓励和支持对XBRL的研究。建议成立中国XBRL行业应用协会,推广XBRL在各行业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应用,负责XBRL在行业应用的各项基础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充分发挥XBRL国际组织成员国的作用,密切关注XBRL的国际发展动态。

3.2建立XBRL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元素及结构

XBRL对信息的描述是结构化的,加强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关键是要建立XBRL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元素及结构,由于XBRL的元素及结构是对供应链成本信息标签进行统一定义,供应链成本信息内容非常丰富,要保证每个信息项目的标签唯一,且定义的标签能尽可能涵盖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所有的信息项目,因此,建立信息元素及结构需要会计专家与技术人员的精诚合作。

建立XBRL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信息元素及结构可参照建立XBRL分类标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结合具体供应链成本管理业务流程进行。XBRL国际公布了建立分类标准的六个基本步骤,依次为财务事实之来源(Sourceoffinancialfact)、结构(Structure)、收集数据(Collect)、输入(Enter/Import)、更正(Scrub)和输出(Export)。建立分类标准的第一步是找出想要表达的财务事实,对想要表达的财务事实,应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认财务事实的范围,来证实财务事实的必要性。第二步是从财务事实中去找出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依层次将财务事实的数据名称及数据类型收集起来,接着将收集到的数据中间存在的错误进行更正。最后,依将数据名称、数据类型利用专用工具产生XSD文件。建立XBRL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信息元素及结构的基本步骤也应遵循这个步骤。

3.3建立XBRL应用的的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体系

XBRL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供应链企业会计成本信息的采集、加工、生产、和传递的方式,给供应链成本管理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但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网络上传递,存在被截取、篡改、泄漏机密等安全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这些安全隐患,是推广XBRL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立企业供应链内部完善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制度,在技术上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数据的采集、加工、生产、和传递各个环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据签名、安全协议特别是身份认证等措施,确保供应链成本信息的安全。

供应链论文篇(3)

一概念的界定

1信任的概念界定

不同的理论传统对信任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对信任在具体生活领域中的认识都有不同。

社会心理学传统中,对信任概念的界定多基于个体的、心理的角度,把信任界定为个人心理特质(预期、信心和信念)的表达。如多伊奇(Deutsch,1958)霍斯莫尔(Hosmer,1995)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有可能大于预期收益的不可预料事件时,作出的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Wrightsman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的。

社会学传统则基于人的社会性,强调行动者在具体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行动者有巨大影响,重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信任。如卢曼(Luhmann,1979)认为信任与复杂性简化联系在一起,更具体地讲,是因其他人自由进入世界的复杂性的简化。信任发挥功能以便理解并减少这种复杂性。祖克尔(Zucker,1986)从预期的经验性内容出发提出了信任关系的三个层面,即基于交往经验的信任、基于行动者具有的社会文化的特性的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

经济学传统基于人的“经济理性”,对信任的理解主要从成本——收益计算考察。关注信任的功能、对信任功能的规制和信任机制的构建和维持。如科尔曼(Coleman,1990)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

2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供应链在动态环境中高效进行供需协作过程的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指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的一种协议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关系。合作的原因是为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成功。显然,合作关系要强调企业间的互利和相互的信任。

3供应链间企业合作关系

供应链间企业合作关系建立是供应链在动态环境中高效进行供需协作过程的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指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的一种协议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关系。合作的原因是为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成功。显然,合作关系要强调企业问的互利和相互的信任。

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合作通常表现为以下一些形式:供应商——制造商;制造商——分销商;制造商——客户。合作伙伴关系有以下主要特征:两者高度的信任机制;双方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包括成本、进程与质量控制等信息的自由交流,大量运用EDI/Internet;供应方直接参与购买方的产品研发,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寻找新的伙伴;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以实现系统双赢为目标。

二信任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重要作用

可说凡是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信任是合作关系的基础。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要达到此目的,加强企业间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信任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任减少了供应链企业间的成本

信任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作用包括:对交易成本本身的节约;对惩罚、监督成本的节约;对控制成本的节约。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由于欺诈和由此引起的交易双方之间的不信任,以及防范欺诈行为所采取的措施,会形成巨大的交易成本,这种交易成本会阻滞交易的进行,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这些交易成本。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就信任关系而言,它涉及行动者是否甘冒风险自愿转让资源或资源控制权的问题,也就是一种委托一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等原因,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诸如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仅有激励和监督是不够的。因为随着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要维持同样的效果,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有递增的趋势。而如果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保持不变,则效果成递减趋势。

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合作中的激励和监督成本。信任因此被看作是新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2信任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首先,对供应链企业来说,信任意味着按时交货、按时付款、保持一贯的高质量、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和协商,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时间耗费。其次,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上的灵活性,即合同双方准备交换商业信息、承诺非正式的理解、准备在任何时候就合同条款进行新的谈判等。这种灵活性将减少企业在应付突发事件中的相互推诿,随之减少了企业在处理未预见的偶然事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最后,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之外的灵活性,即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准备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有出入、原意忽略偶然的缺陷。这种灵活性可以增进企业间的相互与信任,促进企业间的融合。总之,相互信任提高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3信任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信任使企业之间能通过相互间的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相互支持而使各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普遍的规模经济效益。信任是协作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交换的剂。只有相互信任,企业与企业之间才能进行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共享、有难同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4信任使企业不必重新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如果两个企业认为它们是相互信任的,就意味着它们对彼此的合作是满意的,那么它们就没有必要重新选择合作伙伴,也就减少了由此发生的成本。因为合作时间长,合作双方对彼此比较了解,也能预测出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而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行为风险和合同风险,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果。因此,信任能够减少由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带来的行为风险和合同风险。三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构建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构建,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双方是否要建立这种信任关系;其二是如何建立这类信任关系。

1是否要建立这种信任关系

在发展供应链关系之初,一方只有在相信另一方的能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作出信任的举措。由于双方企业都受到对方能力的吸引,合作双方憧憬在建立供应链关系后可获得一定的回报,即所谓的双赢,这就是信任关系之初的激励作用。在这一时期,激励机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激励机制是应当包括共同的目标、双方组织的相容、角色的描述正确等内容在内。

若要构筑进一步的信任关系,企业在对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上应当注重选择那些能够带来互补性的资产和相容的价值观的企业,当供应链合作双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的相容程度高,双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相容的可能性越大,后续的信任关系抗干扰能力越强。此外,相似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也可能使供应链成员间具有相似或相容的的管理风格、工作方式等。

2如何建立这类信任关系

(1)通过重复交易、交往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供应链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成员双方互相诱导的过程,而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的行为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行为人以往所获得的经验是现在与将来的信任关系构筑的基础。因此只有一个长期持续、相互诱导关系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良性循环的信任关系。合作双方要有一段时间的交易经验积累,重复交易才能更了解对方企业,建立信任关系会更可靠。当合作关系至少为双方带来预期的利益时,相互信任的关系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强化。

由于信任的传递性,如果能借助有较好的其他已有信任关系,包括借助有信任关系的企业和有信任关系的个人,信任关系更易于形成。

(2)分配公平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合作会使得供应链会产生一种整合效应,会产生比非合作状态下更多的利益。对这些利益的分配必须是公平合理的,特别是强大的一方不能欺压弱小的一方,否则将会对信任关系产生严重的破坏。如果有一方“仗势欺人”,剥削了其他公司的合法收益,其代价必然是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而且很可能是永远的失去了这种信任。在分配利益时,还必须注意“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在分配了这些利益后,各方的收益都要比不合作时要大。处于有利地位的企业应该注意向它的合作伙伴做出长期承诺,也即是企业应该做出分享未来的承诺。博奕论告诉我们,在长期重复博奕中,只有长期收益超过短期收益时,博奕双方才可能采取合作战略。所以,利益分配的公平有助于信任关系的加强。

(3)个人关系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人们的社会关系对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对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领导者之间已经建立的信任关系,将大大的有利于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发展。原因很简单,双方都不会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而丧失已经建立多年的私人关系。这时企业行动者个人间的信任关系转化成法人间的信任关系。

如果合作双方的企业领导人在合作之初并不熟悉对方,可以通过一个双方都共同信任的第三方引荐,促进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另外,必须注意到一点:企业信任关系的发展也能促进企业领导人之间个人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和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企业领导者有必要注意和保持同合作伙伴领导者之间的私人关系,以促进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发展。

(4)行业协会的参与也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发生

有时人们也会信任一些著名的协会组织里的企业,而不管己方对那家企业是否了解,是否有过业务往来,仅仅是因为那家企业是属于其个值得信任的协会。也就是说,一旦加入了一些广为推崇的协会,将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5)对其他企业的了解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发生

如果一家企业对供应链中的另一家企业的目标、政策了解得较清楚,知道对方正在寻求己方的合作以实现其战略,并且有能力进行合作来促进双方的结交,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对方产生一种信任感,反过来说,要获得伙伴的信任,除了制定出合作战略之外,还必须想办法让供应链中的伙伴了解自己的合作战略以及实施这些合作战略的意愿和能力,也就说要让对方熟悉自己,这时候双方企业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很重要了,必须注意互通有无。这种双向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举行会谈、信息系统互联、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则——转型期中国企业间信任关系及结构重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许淑君,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5-8

[4]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9(2):53-66

[5]洪玫,陈蕾信用的经济价值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58-60

供应链论文篇(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四、简要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艳洁,金鑫.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5).

[2]张振飞,赵鹏,刘泊.食品物流业与食品物流链[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6(1).

供应链论文篇(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和价值。由于供应链系统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征与生态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征是相一致的,所以生态学理论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供应链协同的动因与策略。

一、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动因

1.系统自组织。生态学理论强调系统元素的自组织性,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生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的自调节,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本身结构复杂性的提高。生物进化总是导致新物种的出现和结构的复杂化——即有序性的增加。有学者认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满足一定条件时生物可以自发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这种适应既包括暂时性的适应反应,如条件反射;也包括永久性适应,即产生遗传性变异。把这个生物进化自发性条件称为自适应函数。生物界的生物自适应对社会领域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目前,供应链已从分散式管理转变到协同式管理,本文研究的是有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演化过程。供应链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产生序参量,都会引起涨落。正是由于有不断的序参量产生,有不断的“涨落”出现,供应链系统才得以不断创新。

2.自然选择。生物学中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定义为生物体繁殖引起了资源的稀缺,从而形成了消灭不够适应变种的压力。进化论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与机理来自生物具有一种不断地增加结构复杂性和完美性的天生趋势,生物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在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其理论的核心是适应机制,强调经济体能否适应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曼在《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论证了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都基本上做到了使其利润最大化。面对有限的资源,现代的竞争形式以转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里的各条供应链在接受着经济自然选择。那些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实现无缝协同的供应链往往经受了自然的选择,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所以供应链协同是环境赋予的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模式。

3.生物进化动力:协同基因。大量生物实验和研究表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动力有竞争和合作,生物界存在着广泛的互惠共生机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此我们把控制物种分工与合作的性状的基因称为协同基因。协同进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供应链系统内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企业之间若为上下游关系或相关产业,则其收益相关性一般比较大。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充满了竞争,资源规模有限,其实协同合作是他们的需求和内在愿望即他们携带有协同基因。正因为如此,供应链理论一经实施,便得到了很好地响应。所以供应链系统也采用了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二、供应链企业的协同策略分析

(一)生态位与供应链协同进化

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概念相对抽象,一些数量测度指标如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体积及生态位维数等帮助理解生态位概念。从而,引出企业生态位概念,明确这一概念对于正确认识物种在自然选择进化过程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生态位理论指导供应链成员构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是相互联系的多个企业集合体,与生物种群非常相似,呈现一种网络组织结构,称之为企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定义为企业的生态链,生态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和共生关系,这就存在一个供应链的“最适密度”问题。描述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相互关系的“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供应链系统,即在一定条件下,当供应链上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供应链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由相互竞争资源造成的供应链内耗太大,会对供应链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应该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在进行供应链的成员选择时,企业考虑入选企业生态位的分离。企业生态位的分离不仅减少了竞争,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间功能耦合形成超循环提供了条件,使供应链由有序进化到更深层次的有序。

(二)r选择、k选择与供应链生态策略

生物学家们根据不同物种按照栖息、环境和进化选择将进化分为r选择和k选择。r选择是指环境气候变化大、资源相对短缺、灾害较多的系统对生物种群的选择;k选择是指环境气候稳定、资源丰富、灾害稀少的系统对生物种群的选择。根据对应的选择将进化策略分为r策略和k策略。从物种适应性出发,进一步将k选择的生物种群称为k策略者,r选择的生物种群称为r策略者。在生存竞争中,k策略者是以“质”取胜,r策略者则是以“量”取胜,k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提高存活,r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繁殖。

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策略。与经济学家提出的最优化理论相对应,生物学家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最优化过程,一个现存物种表明了它是其对环境各种可能适应方式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实际上供应链的进化过程亦是典型的环境选择的过程。有时处于减少风险考虑,会增加同类合作伙伴,但是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企业未必越多越好,它也遵循进化的生态策略。因为供应链所处的行业环境的承受能力有限,超出环境的承载力,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优化生态策略的途径有: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要实现由r策略者向k策略者的转变;企业不能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和低成本战略,要向创新和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的战略上调整;要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自觉遵循“适者生存”的市场生态竞争法则。

(三)演化博弈策略

供应链类似于生物有机界的食物链,是企业生态链的载体,也存在着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循环发生联系并由此相互作用。种群生态理论研究的方向就是探讨生物群落的适应与变迁的过程。演化博弈理论最早源于Fisher、Hamilton等遗传生态学家对动物和植物的冲突与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他们研究发现动植物演化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理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博弈论方法来解释。

在该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策略”(ESS)。复制动态实际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频数或频度的动态微分方程。根据演化原理,一种策略的适应度或支付(Payoff)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高,这种策略就会在种群中发展,即适者生存体现在这种策略的增长率(1/xk)(dxt/dt)>0,可用微分方程给出:(1/xk)(dxt/dt)=[u(k,s)-u(s,s)],k=1,…,k。其中,xk为一个种群中采用策略k的比例,u(k,s)表示采用策略k时的适应度,u(s,s)表示平均适应度,k代表不同的策略。如果u(k,s)>u(s,s),在一定时期内是演化稳定策略(ESS)。由此可见,一个物种的进化可能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从而引起其他生物的适应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所以,两个或多个组织的自身进化常常是相互影响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协同进化系统。这种复制动态的微分方程可以描述协同演化的过程,可以为供应链协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三、结束语

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自然选择、协同基因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得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链优势,使供应链协同成为必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协同基因等论点。相应于内在动因提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策略有必要的生态位分离、k选择者的供应链生态策略和演化博弈策略。通过以上的研究为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供应链论文篇(6)

【本文来源】:商业研究2004.14

【本文作者】:王雨青,陶炜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在激烈竞争的网络经济环境下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业务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从供应链管理不同的研究角度(资源、信息、知识、合作关系)分析,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研究将会针对企业非实物流管理(资金流、信息流)和超越个体组织的高度(价值联盟)得到广泛的发展。

二、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实质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于整合的价值链:价值链是从“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并且它进而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就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VirtualBusiness)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在网络经济下的价值链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

三、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驱动机制

供应链管理发展到现在,其关键的驱动机制是重视客户满意度的公司理念,而不再是基于成本降低的推式生产模式。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公司愿景(CorporateVision)成为统领公司各项活动的精神实质和评判原则。重视公司满意度的公司理念,就要求公司能有效的控制和整合价值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通路,建立协同的供应链为客户创造价值。

四、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框架

(一)供应链中的流动内容分类

依据汉坎逊的网络理论,网络由其成员、资源和其各自行为组成的结论,参照供应链中成员间的交换内容的不同,把供应链中流动内容分为:资源、信息、知识和合作关系。

(二)供应链研究领域

1.资源

供应链管理的很多研究是针对企业的物质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存货管理和运输优化上。主要原因是存货和运输是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且现代制造环境所要求的成本降低和及时交货的压力,也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存货和运输的管理模式。对于供应链中存货和运输的研究可以归纳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静态研究内容:分析确定在供应链中存货存在的合理节点、存货的方式、各节点的合理存货量、仓储节点的有效数量、仓储节点的集中或重置、为特定客户服务的仓储和添置区域仓储节点;动态研究内容: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优化运输路线、加强物流提供商合作和快捷运输方式(如航空货运、快递)的运用。这一研究领域中针对金融资产和技术资源的研究相对薄弱。比如供应链中几乎没有讨论过对企业财务部门的整合,通过控制现金流的方式来确保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在涉及人力资源的研究中,关注的也只是单个组织激励的重新设计问题。

2.信息

供应链中关于信息的研究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1)信息的采聚、分类和存储(企业数据库);

(2)确保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及时交付的信息共享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供应链的基础支持系统,它包含各种功能和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的信息。供应链中的协作生产和物流集成需要诸如订单计划、各节点存货状态、采购计划、生产计划、供应商交货预安排及储运存货情况等信息的集成共享,以有效降低供应链中为缓冲需求波动的存货的数量,同时又能保证交货及时和高效。

信息共享会导致控制力的丧失,从而造成供应链中信息的扭曲,产生个别厂商行动目标的偏离,最终影响了供应链整体的效率。信息的扭曲是造成供应链中“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的原因之一。

3.知识

供应链管理关于知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是个人能力、组织能力和网络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奈特曾考察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关于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与供应链效率之间联系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

4.合作关系

供应链中各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没有各组织单元协同的合作关系,一切对于供应链中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都失去了基础。对合作关系的研究是从市场的宏观角度和企业组织的微观角度展开的。

宏观角度的研究始于科斯(Coase)的企业理论以及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有时这一领域的学者用网络组织关系来代替供应链的概念,而把供应链视为一体化和完全市场中的不同概念。艾尔(Ellram)认为垂直一体化可被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的是它通过所有权来管理控制渠道。

微观角度的组织注意到了与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一种价值增值活动。这种利益存在直接改变了其对供应商的行为态度,比如采取被称之为优先供应(LeanSupply)的行为。其他影响供应链中成员关系的因素有:(1)采购战略(独立采购、单供应商采购、多供应商采购、长期合作采购);(2)加强合作的态度和承诺;(3)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上所处位置;(4)成员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合作关系的期限(已往的合作行为、信任程度),技术和业务联系(供应商是否掌控用于满足客户的关键设备技术),法律约束(合同协议、共同专利),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影响力,供应链的长度和复杂度(越到上游其成员对客户需求的依赖度越低)。

五、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上述的框架中,大多数研究是从多个内容领域来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如运输路线优化就在供应链的各个不同层次都得到了研究。这种从某个研究角度跨内容领域的供应链研究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综合两个或是更多个研究角度对供应链中的不同内容加以研究也大有可为。如结合市场学和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供应链中知识内容的考察,就有助于对公司建立持续竞争能力的思考。

同时我们也看到供应链管理由于其发展的渊源与制造业紧密联系,所以关于其应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分销领域。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在于从宏观角度上实现多层次多网点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如果把供应链的应用仅限定在多数制造型企业是相当局限的。供应链的应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1)应用于其他类型企业,如服务业、建筑业、农业等;(2)改变“物流为主”形式为“信息流为主’和“资金流为主”形式,如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和银行、保险公司等;(3)改变“侧重制造商”为“侧重供应商”和“侧重销售商”,即改变制造商驱动模式为供应商驱动模式或销售商驱动模式;(4)脱离专注于某个具体企业层次,站在高于个体企业层次探讨供应链应用:在一个行业范围内组建行业供应链,如医药行业、建筑行业供应链的构建;在上下游企业间组成企业联盟,形成价值链中各价值附加环节的协同作业;整合供应链中各成员的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进行新市场的开发,如国外出现的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灵活的虚拟联盟。

六、结语

供应链管理是在分散化网络制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管理方式,供应链研究的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经济中的很多方面,从企业的微观角度到国家组织的宏观供应链管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金融领域都进行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系统总结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框架对更好的认识供应链管理思想方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arland,C.M.Supplychainmanagement:relationship,chainsandnetwork.〔J〕.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andLogistics.British,1995,25.

〔2〕Cooper,M.C,Ellram,L.M,Gargner,J.T,Hanks,A.M..Meshingmultiplealliances.〔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1997,18(1):67-89.

〔3〕Hakansson,H.Corporatetechnologicalbehavior,CooperationandNetwork.〔M〕.RoutledgePress.London,1989.

〔4〕R.Coase.TheNatureoftheFirm,TheFirm,theMarketandtheLaw〔M〕.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cago,1998.

供应链论文篇(7)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也就是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进行完整地实现。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最有力的优势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调整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等相关活动,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供应链结构向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集中精力管理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物流的集成思想、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思想等的出现,供应链机构出现“网络化”的趋势。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三、企业生产敏捷化、柔性化

上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形成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而柔性化是指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调整生产的能力,该能力越大企业活力就越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供应链管理带了发展的机遇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不同:

1.物流管理的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物流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顾客进行基于传统形式的批量式空间移动,货物的运送通过集装箱、托盘或其他包装单元来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可见性是有限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使得客户在任一给定时间都可以沿着供应链追踪货物的下落。

2.物流的目的地不同。传统供应链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商品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出现信息不及时等情况使得物流只能实现集中批量化运输和无差异性,从而使得物流的目的向集中运输方向发展。而电子商务供应链完全是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来组织各种物流活动,这种物流不仅要通过集运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也需要借助差异化的配送来提高服务,其目的地是分散的。

3.顾客的类型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能够明确掌握顾客的类型及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和商流方式,顾客是未知实体,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产品订购。

4.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同。传统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商流和物流都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商流、物流、资金流都是围绕市场展开的,物流为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

5.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一致。传统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物流过程的稳定、一致,否则物流活动就会出现混乱,任何物流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波动和变异都有可能造成上下游企业的巨大损失。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却不同,由于其物流需求本身就是差异化的,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增值活动,因此,物流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季节性和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管理物流活动中必须按照及时应对、高质服务以及总体成本最优的原则来进行,体现“个性化、专业化”。

6.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采集、传输、汇总,信息具有单向性,供求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单机系统,至多是一个局限于内部网络的局域网络系统。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的采集可以由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采集,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对称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供求双方开放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系统,信息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资金结算方式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结算大都是通过现金、支票或转账方式进行;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因交易都是在线进行,以在线电子支付为主要结算方式。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同时他最大化地以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大大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供应链论文篇(8)

一、引言

委托(Principal—Agent)概念的最早提出是为了研究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自193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提出著名的“管理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以来,委托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在现代公司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经理阶层代表股东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由于股东和经理层在利益上往往会不一致,而且经理比股东拥有更多的关于公司的信息,因此经理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问题就是研究委托人如何进行机制设计,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委托问题主要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或比对方更具信息优势,拥有信息或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A.gent),缺乏信息或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ei.pa1)。信息不对称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从非对称的内容上看,非对称可以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指某些参与人的信息或知识。委托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双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称性即存在委托关系问题,如服务型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公司和员工之间、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在当今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它指的是供应商一制造(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制造商一经销商(manufacturer—seller)等之间的关系,即他们之间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契约协议关系。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委托问题,一般而言,供应商比顾客更了解自身产品的质量,而顾客只能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形如广告之类的宣传工具来了解有关商品的特征,而在这样一系列的宣传造势过程中容易出现供应商欺骗顾客的行为,从而产生问题。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elson(1970)研究认为,许多产品和服务具有经验属性其质量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被发现。由于顾客通常不能够正确地辨别产品的质量,这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供应商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水平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顾客不能正确辨认供应商的能力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Sdection)N题(Akerlof,1970)。第二,供应商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我们称之为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Holmstrom,1979)。DebiPrasads}Ⅱa(1998)指出,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信号传递理论的方法解决,利用某种信号来揭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例如在汽车修理市场上,供应商可以通过进行某些不可回收的投资如标志等,来显示其拥有较高的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供应商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Kelein&1.effer1981),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高质量的供应商和低质量的供应商区分开来。道德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采用激励机制(如价格补偿),来约束供应商的欺骗行为。

二、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委托问题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的活动是其中不同企业的采购、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物流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达最终用户的过程,它是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直到最终用户的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由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产成品构成的物流和企业间数据信息组成的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动。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品(这里的产品可能是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或产成品),下游企业再向它的下游企业提品,由此构成了以物流为中心的一条供应链。在供应链中,位于上游的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供应商(suppber),位于下游的购买产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采购商(Purchaser)。

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由于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存在着委托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虽然是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生产。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而具有自利性的法人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其实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在此不再深究)。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供应链上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它企业的利益。根据波特(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采购商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在谈判中获得优势,企业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如原料或产品的成本、产品质量、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因此,供应链企业问的信息不对称就引发出了委托问题。根据张维迎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从供应商一采购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将委托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起的逆向选择问题(AdverseSelection)和由于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我们在后面将祥细论述这两种形式的委托问题。

2.供应链企业问委托问题的特征

供应链企业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问题,但是由于供应链的一些特有的性质,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具有以下的特征:

(1)供应链的企业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供应链的本质强调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合作,强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则往往通过外包等与其它企业以协作的形式来完成。供应链的思想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对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的看法,供应链企业不再把它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而是当作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生产,生产活动按整个供应链实行优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供应链企业间虽然强调合作,但是利益冲突也是存在的,企业之间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因此说,供应链企业的基础和目标是合作,但是它们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存在竞争。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关系,就是希望在通过分析其理论基础上,通过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2)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供应链企业问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委托模型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商品交换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就构成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委托关系,一般而言,卖者对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比买者多,买者是委托人,卖者是人。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是一次性的、暂时的,买卖双方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卖方会尽可能以次品或抬高价格等方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买方作为消费者则会想方设法与卖方讨价还价,以达到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但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与一次换关系不同,企业需要进行长期交易,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对而言不是很严重。企业或许可以从短期的欺骗中获得好处,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企业会发现短期的欺骗虽然得到了好处,但是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结,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因此,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的、长期的动态博弈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3)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是多任务委托。传统的企业间的购买策略是以价格为基础而展开的竞争,企业通过在众多供应商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得最低价格的产品。然而随着竞争全球化、产品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单凭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同样,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不仅仅是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产品周期、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供应商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如降低成本与质量改进、提高服务。因此,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时问资源约束下,供应商需要在多目标问作出权衡。而采购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供应商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采购商把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那么供应商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改进质量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

(4)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建立稳定的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供应商希望加入供应链那么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采购商传达信号,采购商根据这些信号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甄别。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供应商与采购商目标的不一致,供应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谋求利益,这在客观上会一定程度地损害采购商的利益,因此,订立最优激励合约的对供应商和采购商双方来说都有必要。

三、供应链企业委托机制设计

信息不对称引起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问题,在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供应商一采购商的关系进行管理并设计最优的机制,以解决双方的委托问题,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供应链企业的委托机制设计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问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根据上面的介绍可知,事前信息不对称包括逆向选择、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等方面。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同逆向选择是一回事,因此我们用逆向选择总括这三种模型。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问题中,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类型(如是高能者还是低能者),委托人不了解人的信息。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人选择发出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人的信号并据此判定人的类型并与其签订合同;或者是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人选择,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在供应链企业间,逆向选择是供应商将自己所具有的私人信息向采购商传递。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和行动不对称,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人的行为,人可能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问题在供应链企业问也是存在的,当供应商按自身利益行动时,有时会给采购商带来损失,如供应商采用低劣的原材料以获得成本降低的好处。特别的是产品存在经验属性,产品的质量在短期内难以辨别时供应商更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供应商不愿意加班而采取延迟交货,因为加班可能增加额外的成本;在供不应求时供应商故意隐藏其技术和质量水平,不愿意为改进质量做出努力。Kelein和Leffer(1981)在研究汽车修理商和顾客的委托行为后提出,道德风险可以通过顾客给予修理商一定的价格补偿(Premium)来解决。对供应链企业,由于联系更加紧密,减少道德风险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不确定性和供应链企业的风险分担

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从来源上划分,供应链企业的风险有两个方面:来自供应链源头的供应风险和来自顾客最终需求的风险。在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以订单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委托。以“订单”形式的信息传递会引起信息的扭曲,特别的是,订单的变动程度往往大于销售量的变动,扭曲趋势随信息向上游的移动而扩大,这种现象称为“放大效应”,当上游企业以订单为需求信息时,会误导上游企业的生产和库存决策。需求变动会影响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决策,为了消除不确定因素企业之问必须分担风险。

3.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供应链论文篇(9)

供应链的效率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反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确立企业供应链管理改善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协作模式适用性的角度对企业构建敏捷供应链问题进行综述和探讨。

一、敏捷供应链协作模式的发展演变

供应链协作问题早已有之,但是真正将敏捷供应链协作关系模式化的还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纤维纺织行业出现了大幅度萎缩的趋势,整个供应链的低效运作掩盖了单个环节上的高效,信息共享与企业的协作问题被提上了日程,能够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响应的QR(QuickResponse)模式应运而生。

随着零售业竞争的激化和供应链构筑呼声的高涨,20世纪90年代,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在推动敏捷供应链管理的进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推出了有效的顾客响应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采纳了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和JMI(JointManagementInventory)协作模式。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开始向更高一层的无缝联结转化,升级为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andReplenishment)。

1信息共享与供应链协作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和供应决策。当下游需求以一定方差波动时,由于供应链的固有属性,需求的不确定性沿着供应链自下而上逐级放大,上游供应商往往面临比下游供应商更大的波动方差。这种现象反映了供应链上需求的不同步现象,被称为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牛鞭效应极易造成货物的大量积压或者短缺,从而演变为服务质量下滑,客户满意度下降等现象。解决“牛鞭效应”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在供应链上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共享。已有的协作模式尽管名目繁多,但是其核心不外乎信息共享,只不过不同的协作模式,共享的信息内容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供应链上企业间所共享的信息越具广度和深度,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就越紧密,也越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管理。从现有的协作模式来看,企业之间可共享的信息有如下分类:

(一)订单信息

企业之间的订单来往是最原始的信息共享形式,最初的供应链以订单信息的逆流而上为协作纽带。

(二)销售信息

仅仅通过订单传递需求信息,会出现如前所述的“牛鞭效应”。所以用实际销售数据共享来代替订单数据传递是供应链上企业实现协作信息共享的第一步,需求信息的传递由原来的线形结构变为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信息失真。

(三)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是保持整个系统信息顺畅完整的关键,获得准确及时的库存信息有利于企业减少库存成本,合理安排生产和进行市场预测。

(四)预测信息

通常,越是靠近市场的供应链成员越是了解市场,越是可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如果供应链上的下游成员愿意与其上游协作伙伴共享预测信息,将会便于其上游成员设计更准确的生产计划,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五)计划信息

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两级供应链中,制造商可以利用供应商的生产、配送计划来提高自己的计划水准,而供应商可以根据制造商的生产计划为其提供可靠的补给。同样,在制造商与销售商两级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销售商可共享其生产计划与促销计划。

在不同的供应链协作模式中,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仅仅是通过订单来传递信息;有的还共享一些库存信息和销售信息;而有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内容非常深入,甚至包括共同预测市场需求,共同开发与改进产品等。从QR模式开始,供应商与下游企业信息共享的程度连续加强,直到最终供应商实行完全库存管理,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渐进过程。实行QR协作模式的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在订单、销售和库存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ECR在QR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的共同计划的部分。到CPFR双方基本上启动了全面的信息合作,不仅实现了订单、销售和库存等信息的共享,而且在计划和预测方面也加强了交流。

2权力结构与供应链协作

尽管供应链中的企业相互依赖,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相互协作,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常常不是对等的。供应链通常都会有渠道领袖(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对链上的其它企业有较强的影响。这些较强的企业有大量的机会来利用其相对优势,而且他们的选择通常会对供应链能否长期健康运作产生巨大影响。

企业权力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在供应链上具有权力优势的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供应与采购商的权力分布较为合理时,双方可以实现较好的协作,否则,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例如,实行VMI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权力关系。供应商要对采购商的库存负责,采购商就应将其在供应链中的权力部分地转移给供应商,以便供应商可以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很好地把握最终客户的需求来计划成本和安排库存。可实际上,常常因供应商没有得到足够的授权而导致VMI的失败。

不同的协作模式对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权力分布有不同的要求。Jonah等(2003)认为在由供应商与采购商构成的供应链中,QR和ECR模式下,采购商应具有比供应商更大的权力;VMI模式下,供应商更加贴近最终用户,是价格和质量的受益者,而且可以获得更多回报;在CPFR模式下,两方应实力相当,相互合作,都不能单方面向对方施加影响。

企业权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既成事实,因此,选择何种协作模式要基于实际的供应链权力结构特点,超越现有权力结构的容纳范围,供应链协作很难实现。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供应链协作,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上成员要实行一定程度上的权力让渡与迁移。

3生产特点与供应链协作

供应链管理协作模式大多都是由制造商-零售商这一段供应链发起,然后被制造商迁移到更为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一段。以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协作模式要根据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来进行选择。通常,制造业可以分为离散型和流程型两类。相对于离散行业,流程行业,尤其是供应链较为上端的流程企业,从供应链协作的角度看,具有如下特点:

生产周期较长。这种状况导致流程行业的供应链呈现一种“推式”而不是“拉式”的过程,缺乏对短期需求的敏捷性,并且要保有大量的库存。

需要保持大批量或连续生产,以减少成本。这也是流程行业不同于离散行业之处。许多在离散行业适用的协作模式,对于流程行业根本不适用。如VMI,这种协作模式更适合生产周期较短、订货频繁的行业,在流程行业采用VMI需要慎重考虑。

企业的生产计划要根据中长期的需求预测来制定,对其预测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流程企业生产具有连续性,一旦运作起来,一般情况是不能改变的,而且要持续很长时间,这就需要更加准确的中长期的需求预测。

流程行业更倾向于保持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当前信息的共享上,还应相互协调计划,实现供应链企业联盟的同步化。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尽管单个流程型企业在自动化程度上可能要高于离散型企业,其整体的供应链管理明显落后于离散行业。现有的供应链协作模式在离散行业的应用程度要远远大于流程行业。具有协同预测和计划优势的CPFR模式,在流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应该会有较好的前景。

二、支持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协作模式

(一)VMI

VMI是一种将权力转移给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协作方式,采用这种模式可以使供应商在不加扭曲的决策信息指导下对需求进行灵活响应。理想的VMI协作模式是由以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构成的,供应商要具备需求预测、库存管理和分销商管理等诸多能力,因而具有信息和权力优势的供应商更乐意实行该模式。但实际当中,相当多的以采购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采用这一模式。由于采购商权力的客观存在,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与权力的转移。例如,许多知名的计算机和家电公司,将其零部件以供应商的名义放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仓库之中。这些企业根据销售信息产生需求计划,然后将需求计划下发给第三方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根据供应商的情况为其制定安全库存。在此过程中,供应商根据采购商和第三方物流中心提供的当前库存量、需求预测量和安全库存水平来进行补货决策。供应商承担的库存成本,并没有为其换来相当的信息与权力,采购商仍然享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权力优势。

作为近年来在理论与实践上逐步成熟的管理思想,VMI得到众多国际大型企业的推崇。宝洁(P&G)与沃尔玛(Wal-Mart)的合作是实施VMI的先驱。另外一些高科技企业,如Dell,HP等都是成功实施VMI的典型。国内企业如联想、海尔、美的等也纷纷导入VMI模式。值得注意的是,VMI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作模式,它更适用于高频率小批量生产的行业企业,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流程行业来讲,VMI要慎用。

(二)CPFR

在QR与ECR模式中,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利用网络共享销售数据,来实现迅速补货或滞销品削减等功能,但是,在销售预测方面,两者是独自进行的。由于各经济主体利益和地位的不一致,加上经验积累不同,各企业所做出的预测往往会有一些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就会导致某些企业的经营损失和无效管理。如果供应链各企业在能力集成的基础上,共同作出预测,则大大降低了预测的偏差和由此产生的风险。

CPFR提倡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停留在简单的数据交换,而要深入到象预测信息和计划信息这样的知识交换。尽管CPFR适用的行业很广泛,但是,这种近乎理想的协作模式必然会面临重重障碍。其中,信息共享和权力结构就是很难逾越的两道屏障。CPFR要求协作双方相互承诺长期的公开沟通和信息共享,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战略层次的协作。但是,预测与计划信息通常与企业战略相关,更容易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双方来讲也更容易因为信息的暴露而带来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阻隔是推行CPFR的障碍之一。另外,CPFR模式的运作要求企业之间的权利基本保持均衡。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企业之间多数不能实现权力平等。某些企业由于占有稀缺资源,控制金融资源、独占部分信息等拥有比其他企业更大的权利。如果它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这种权利对链中其他企业在价格、库存共享等方面进行压制,那么很容易导致权利的滥用,必将破坏供应链的协调运作。

CPFR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应用,例如服装、汽车和高科技行业。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采用CPFR的用户当中,有67%的用户提高了预测的精确度,56%的用户降低了库存提高了服务水平。CPFR的行业适用性较广。不仅适用于离散行业,而且可以运用于流程行业。

本文从信息共享、权力结构和生产特点三个维度,对支持敏捷供应链的几种协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重点讨论了VMI与CPFR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由讨论可以得出,企业在选择协作模式时,应该基于供应链的权力结构,根据自身生产特点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共享信息范围。

参考文献:

1.宋华.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雷小清.供应链的敏捷化原则和策略.中国流通经济,2003

供应链论文篇(10)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457):147-149.

[2]张福荣.电子化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上一篇: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 下一篇: 美术生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