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26

政治毕业论文

政治毕业论文篇(1)

二、“三制”体系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实施内容

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制定“三制”管理体系,即:专业辅导制、跟踪评价制、学生党小组负责制。

(一)专业辅导制

1.谈心谈话。结合我校举办的知心工程谈心谈话活动,针对毕业届学生的特殊性展开知心谈心谈话工作。对于谈话对象,要把握他们思想导向,加强其修养,使其对就业有正确的认识,并帮助其克服、改正,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负担。2.开展就业指导会议。针对目前的就业趋势,及2012级毕业生的特殊性,开展专业的就业指导会议。从社会的整体趋势到我校的就业形势,分析近几年高校就业趋势,结合我校就业特点及铁路工作需要分几方面对毕业届学生进行专业性就业分析指导。3.专业知识培训。毕业生情绪复杂化影响继续教学效果,这种局面不应长期下去,必须面对现实,主动出击,针对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对毕业生展开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1)优化课程结构,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尽量把就业冲击所带来的课业损失降到最低。(2)重视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反对放任自流。4.开展专门针对毕业届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高校可做的工作包括:利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这个平台,充分挖掘发挥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士的专长,主动积极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帮助毕业生排忧解难,缓解心理压力,尤其是应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个现实可行的定位。

(二)跟踪评价制

为了保障毕业生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加强专业设置和市场供需的密切结合,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并制定毕业生跟踪评价制。毕业生跟踪评价制是针对其目标对象—毕业届学生,以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基础而做出的全面调查、分析、评价和反馈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自我发展及加强毕业生管理。它是终身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途径,是对学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与补充,与教育测量、教育评价、质量监控等这些同类的保障教育质量的方法相比,教育跟踪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政治毕业论文篇(2)

摘要: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国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101-03

经济危机这一热门话题被全世界所关注,这不仅因为它的范围广、破坏性大,更是因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正确理解和分析经济危机有助于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同样,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發展。

一、经济危机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发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他还曾提到,虽然简单商品生产中产生了经济危机的萌芽,但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形态中,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或战争等天灾人祸造成的生产不足,而不是生产的过剩。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相对过剩才成为一种经常的规律性现象,才表现出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及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总是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一种自然和理想的经济组织形式,因而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是偶然性的昙花一现,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家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因而,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全社会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再加上没有政府的干预,这就客观导致了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资本家的私人劳动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性或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资本高度发展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这种危机突出表现为虚拟经济远远脱离实体经济。大量剩余资本因实体经济衰落,制造业利润的下降,如脱缰野马般涌入金融部门。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金融资产流量相对GDP的比例在1952~1979年平均为0.257倍,而1980~2007年迅速增加到0.418倍。非金融公司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比,在20世纪70年代为40%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接近90%,20世纪70年代金融部门所获得的利润还是非金融部门的1/5,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就达到了70%左右。金融化不断膨胀的结果必然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导致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和加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

当代全球社会出现了各种经济乱象,如果我们回头看20世纪,或许对我们当下有所启示。20世纪是个不安全的世纪,20世纪的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而20世纪的下半叶世界由热战转变成了冷战,而冷战中也发生了局部战争和区域冲突。这是为什么?我们从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可以看出,西方先后两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内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着而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如果不能够在本国化解,那么想要缓解危机就要从本国转移出去,帝国主义选择以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因此就挑起了世界大战,掀起了瓜分世界市场的狂潮。由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这些客观上都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能挽救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中大规模的失业,导致失业工人和破产的中小资本家把火撒在黑人头上,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各种暴力充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有些国家选择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道路,比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自己称这是新国家主义,而美国的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罗斯福社会主义,不管什么主义他采取的都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手段,因为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永远都会是顺应经济周期的发展,而国家干预是要用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的逆周期调整,因此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后,经济危机平稳的着陆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形成了冷战格局。冷战格局的形成,实质上也是美苏两个国家在世界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市场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战争的背后都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不再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噩梦,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嫁危机与反转嫁危机的矛盾;加剧了国家相互之间的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总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

三、经济危机促进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任何国家都不会是经济危机的“守夜者”和“局外人”,经济危机导致的后果是经济衰退,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都要对上层建筑做调整,这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的外部条件。

自2008年美国引起的次贷危机后,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直至今日,全球经济仍然没有走出低迷,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展,由此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经济全球化开始流行起来,自由贸易秩序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更加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而中国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提出了拥抱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互利共赢的主张,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面对国际社会深刻变革和经济危机的国际环境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这些倡议和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政治经济学。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从国际背景看,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层次调整之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复杂的局势,西欧北美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缓慢。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将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地理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格局和力量的对比,全球正处于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中,区域之间、国家之间联系愈加紧密,大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围绕地缘政治、经贸秩序、国际规则制定等展开激烈角逐。而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因素也越来越重要。

从国内背景看,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的外需下降,而我国又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们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产品滞留,与此同时,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应当保持在85%以上才能算是健康的企业。而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11年中国全部产业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达不到65%,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客观地说,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了解决民营企业的困境,为了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危机,立足国内和国际的新局势,在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经济共同体、贸易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力图与参与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一带一路”不仅是单纯的区域规划,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体现,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内涵,是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而产生的新理论。

(二)“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

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并没有人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由产能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办公厂、开拓市场、开发自然资源。过度的资源消耗、严重的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环境和生态的平衡,破坏着社会再生产的正常条件。基于这一点的考虑,资本主义国家将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接收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门类,工业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些都是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污染大国,我们向世界碳排放的贡献度最大,我们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也是世界最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为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一直延续下来靠的就是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答案不应该从工业本身去寻找,而应该转向农业也就是乡土社会,中国的农村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文明形式,环境污染没有那么严重,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全覆盖,这些因素为工人返乡,企业下乡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和乡土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战略是植根于中国的国情,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产生的伟大战略,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人與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只是今天的发展理念,恩格斯早在两个世纪前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行自然规律。”深感于此,更能理解“生态文明”伟大战略的意义,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生态问题,就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倡议运用于中国的发展实际,并对中国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大倡议的提出和运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同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简介:华瑞,内蒙古工业大学。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论文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和思考不仅是历史时代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梳理了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21-03

2015年1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这种说法是武断的,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部分学科发展中被边缘化的状况。同时,他也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求重新确立起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专业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政治经济学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当然,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也是政治经济学自身在中国发展的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政治经济学课程本身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程,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到结合了各种社会主义实践和新兴理论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和相对不同于目前所谓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视角,理应作为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政治经济学本身发展的研究文献数量众多,但是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尤其是国外。

国内关于政治经济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最多;二是专门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CSCL模式研究、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PBL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和教学法以及基于各种平台的B-learning方式等;三是主要就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教材内容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内容沿革的一些思考,这些文献多数认为政治经济学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理论和课程的内容。国外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研究,国外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了两个方向:一是主要集中在对于马克思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探讨和发展;另一个是指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可见,国内就政治经济学课程目前存在的困境做了很多分析,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但是总体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加上国内研究尤其缺乏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也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相对而言,国外一些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虽然是直接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内容展开的,但由于受到国外主流以及其他经济学流派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探索,导致缺乏理论的传承性和体系性,多数往新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发展,很多高校甚至将这个课主要对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开放,与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已经不是同一问题。因此,改观国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升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也一直继续着,但成果有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根本改观。近些年来,我國高校经济学教学科研中却出现了“西化”倾向,政治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教材陈旧、教师队伍弱化、学校不重视、学生积极性不足等问题。

(一)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教师队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授课的质量和课程最终的发展高度。然而目前,政治经济学的师资队伍日益萎缩,老一辈的政治经济学教师陆续退休,年轻教师多数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热忱,不愿意上政治经济学,甚至有些年轻教师自己都从内心排斥政治经济学,觉得这门课是多余的。在教师团体中,一些政治经济学的任课教师甚至会觉得与西方经济学任课同事之间缺乏一种学科的自信感。教师队伍显得单薄,“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中十分明显。

(二)学校组织重视不够

政治经济学课程在一些高校中曾经被取消过,之后随着国家各界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重要性的呼吁,恢复了部分,但依然存在有些之前开设过这门课的专业没有恢复,即使恢复了课程学时也存在被压缩的情况。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性质,变成了专业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三)学生上课热情不足

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热情不足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高中时接触到过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知识,觉得大学再学就是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就是马克思经济学或者就是学习《资本论》,认为这些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的很多问题,不是主流经济学,因此学了也没有用,普遍存在“轻政经、重西经”的现象。

(四)教材结构内容陈旧

政治经济学教材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高质量的教材,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维度去构造整个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有一些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教材编排进行了调整,按照从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制度出发,再到经济具体运行,最后再涉及经济增长与发展等逻辑思路展开,虽然形式上跟传统教材相比有了较大改进,但实质内容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部分未能推陈出新,而后面的经济具体运行和经济增长发展部分又主要是对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堆砌。现在市面上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结构安排不合理、逻辑不严谨等问题。这一方面未能体现政治经济学现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却又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学科发展的独立性,使得政治经济学陷入了目前有些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上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观政治经济学课程在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中的地位,无疑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学校层面应该在专业培养计划制订时就重视政治经济学课程地位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增加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组织或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研讨会或论坛,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与思考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接触和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渠道。但是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的教材往往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也是学生对政治经济学产生厌恶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和思考就是针对政治经济学教材和教案的改革。

政治经济学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研究持开放态度,可以学习包括国外调节学派、社会结构学派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像《21世纪资本论》等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考成果,同时,结合国内孟捷、王艺明、荣兆梓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思考,梳理出政治经济学自身发展的逻辑,重新审视不断发展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所带来的新的理解。比如对现在资本主义内部劳资矛盾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在危机中的自我调整并趋于稳定的能力、资本主义多样性、“新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危机等的认识;更要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理论和前沿发展成果结合起来进行解释和探讨,实现理论的一脉相承,从而增强政治经济学在现实中的解释力,共同推进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和发展,这无疑是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思考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师是主导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窗口,因此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以及科研水平是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要加大对政治经济学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水平,结合实际情况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进行访问讲学,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能力建设和研发积极性,防止与改变教授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被边缘化的局面。

政治毕业论文篇(3)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由以往的国家主导逐渐向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有了基础,社会自身开始发育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并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开始向国家表达要求或施加影响。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与利益表达需求增长,要求政府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建立科学的政治沟通体制,以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性,维护执政党的合法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公共事件日益增多,短时间内引发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关注的群体包括政府部门、社团组织、网络、媒体、普通民众等。要解决好公共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就需要有一套制度化的政治沟通。在政治沟通的过程中,处理好由公共事件所引发的事件公众之间的关系是重要内容。

1、政治沟通

关于政治沟通的定义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理论界说法不一。政治沟通理论的创始人卡尔·多伊奇主张运用控制论、信息论去理解政治沟通,政治系统运行过程被他抽象为信息的交换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政治沟通来理解政治过程[1]。

有学者主张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理解,即通过一定的政治传播媒介,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互相传递和交流政治信息的过程。国外有学者综合两者认为,政治沟通是“赋予政治过程以结构和意义之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政治沟通不只是精英对其民众发送信息,而且还包括全社会范围内以任何方式——不论是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或是利益动员——影响政治的整个非正式沟通过程。”[2]

简而言之,政治沟通就是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过程。

政治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主体、沟通渠道、沟通客体、沟通方式和反馈。沟通主体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现代政治是大众政治,其政治主体多种多样,既有政治精英,更有平民百姓,既有政党、利益集团,也有社区组织论文提纲格式。因此,从政治沟通主体来看,政治沟通主体具有多样性。事件公众就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沟通主体。

2、事件公众

事件公众,简而言之,就是在公共事件中直接或者间接、关注甚至参与到该事件的公众群体。事件公众可以是与该事件切身相关的群体,他们直接参与到事件中,比如07年厦门PX事件中化工厂规划选址附近居住的市民;也有与自身利益是间接相关,或者关联度并不大,但对公共事件持续关注的群体,比如09年杭州飙车事件中的市民、学生和网民。事件公众作为政治沟通的主体之一,与政府部门、社团组织、媒体等其它主体之间的政治互动,推动着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3、事件公众的特点

首先,不管直接参与或者间接相关,事件公众因公共事件的产生而出现,同时也因为公共事件的结束而消失,所以中国目前的“事件公众”又可以称之为“即逝公众”。“中国式的事件公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公民社会的常态,而是偶然发生的。这些事件能否成为公众事件,并不能预期。一般而言,即逝公众关心的事件有一定的严肃性或者相当严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具有相当的公共事务性质。可是即逝公众缺乏稳定性,在不能公开表示个人观点的环境中,更是缺乏内部争论性”。[3]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特林将“事件公众”称之为“短暂群体”。“短暂群体”有三个特征:同时、快速和饱和。[4]“同时”指的是当事件发生时,大量的人关注并参与其间。“快速”指的是,事情的发生和消失都不可预测,来去快速无常,由此形成的公众也是一样。“饱和”指的是,事件发生时,极度占据传媒视听空间,受众极度扩大。

其次,事件公众群体并不具备社会各阶层的代表性,它的构成是受条件选择的。中国的民众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他们由各种各样的人员所构成。不同的人由于身份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要求不同,因此,他们在政治沟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公民比较热心于政治表达,相反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一般不善于进行有效的政治沟通。

比如,无论是“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还是“陕西华南虎事件”中,“网民”是事件公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事件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热点,并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在现阶段能够掌握网络这种信息工具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知识层次较高和收入相对丰裕的人身上。我国网民分布的城乡和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在信息富有方面,知识分子占据明显优势。在这其中,少数知识精英担当起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事件公众体现出阶层的分化性,并不是全部社会阶层的代表。

4、事件公众对政治沟通的作用

首先,事件公众会产生一定规模的公共舆论,公共舆论推动了政治沟通的发展。公共舆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组织政权的基础,是检验政权合法性的标准,是各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依据和出发点。在放大的舆论环境下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力部门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关注。

当代中国公共舆论的特征有群众性、代表性、政治性和多样性。公共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政治沟通的动力有四个原因:公共舆论是政权的社会基础、公众向政治系统表达利益的公共需求、各种利益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公共舆论的政治监督功能。“舆论监督之所以能够推动政治沟通,其根本原因在于,舆论监督的公开性能够形成一定的政治威慑力。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也不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但通过批评、揭露、呼吁、建议等手段,却能够产生出强大的舆论压力、心理压力及社会影响。它能够监督政府负责地进行政治沟通,履行自己的责任论文提纲格式。”[5]

其次,事件公众体现了公众群体关注并维护自身利益和社会公益的意识,部分公众正在慢慢的培育和长成为公民。公民群体不仅善于利用政治沟通维护合法利益,还对政治沟通的渠道起着塑造作用,在进行政治利益表达时会通过成熟与合法的途径进行,这就促进了政治沟通机制的完善和社会的稳定。“公民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政治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政治的一般过程,它既是政治过程的起点也是政治过程的终点,因此,公民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政治过程的每个部分和每个环节”[6]。

以厦门PX事件为例,政治沟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非制度性的,集中表现为“散步”事件,接下来便是制度性政治沟通阶段,即公民参与程序的出台和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等。厦门市政府就PX项目工程停建搬迁还是缓建问题,通过媒体、网络、座谈会等渠道邀请市民参与,充分展现沟通的意愿,市民们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促进了事件的最终解决。《南方周末》这样评论到:“在事件全程中,我们见识了厦门市民强烈的公共精神,见识了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见识了一个新阶层,即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崛起,他们那样的帅气,那样的坦荡,仿佛一个阳光少年。他们的崛起意味着人民已经长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意味着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即市民时代正在到来。”[7]

5、总结

事件公众能在今天的中国出现,这标志着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公民的政治要求和公民意识已经在走向成熟。公众在具体日常公共事务(也就是问题)上投入关切、贡献意见、有所建言,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公民,并推进政治沟通的规范和完善。正如戴扬所说,“就具体问题表述立场就等于构建公共领域。”具体的公共问题讨论和辩论“可能在几十年中都对谁参与讨论和用什么语言来讨论产生影响。”一个社会的“有效公共结构”就是这样逐渐积累而成的[8]。

作者姓名:邢林

工作单位: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

[1] K.W.Deutsch,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New York:Free Press,1963.

[2]参见“政治沟通”辞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92页。

[3]徐贲:《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参见221.231.132.79/show.php?id=3858。

[4] T. Gitlin, Illusions of Transparency, Ambiguities of Information.Notes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Fugitive Communities. In Tore Statta, ed., MedialE the Transi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Oslo IMK Reports Series. OsloUniversity Press, 1996.

[5]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6-21页

[6]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第61页。

[7]《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载《南方周末》,2007年12月20日。

政治毕业论文篇(4)

    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在我研究生这三年,殷老师在学习上经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多总结;在生活上对我非常关心,还曾邀请我们到家里去做客;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殷老师更是在论文选题和论文结构等方面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殷老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以及对学生学业的专心指导和生活的关心,都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相信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向殷老师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我还要感谢给我的同学们,尤其是我的舍友们。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里,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不会孤单;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解决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尤其在我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的舍友和同学都曾积极地帮我搜集资料,指出我论文的问题,并与我进行问题探讨等,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此,我也要说声:“谢谢你们,我亲爱的舍友和同学们”。

政治毕业论文篇(5)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的依据,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大学治理 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

大学以学术为核心,以高深性、逻辑性与专业性为特征的学术的发展需要自由、宽 松、民主的氛围,需要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行政因素过多干预的环境,政府和大学内部 行政力量过于强势,对大学事务干涉过多,影响了大学的自由与独立,不利于学术发展。

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拥有促进自身发展的独立空间,大学治理去行政化是完善现 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大学治理去行政化的理论依据有:

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 西方国家根据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以经济、效益、效率为目标,在行政部门进行的一 次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理论追求“法制”、“公平”、“多元”、“效率”、“服务”、“竞争”, 它认为政府应合理的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渐淡化行政色彩。教育行政作为政府 行政和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理应改变传统理念,顺应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消除行政 弊病。首先,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服务,教育行政应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对大 学职能有效实现的满意度,而不是纯粹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其次,新公共管理理论主 张竞争,教育行政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将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纳入高等教育管理中; 再次,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法制,教育行政方式应实现法制化。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官员在行使职权时 也会根据自身利益行事,⑴因此,公共服务应市场化、多元化、法制化,政府在公共事 务管理中应扮演掌舵者的角色,而不是划桨者的角色。公共选择理论提出,行政效率的 提高必须以一定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障,它主张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公共事 务管理的局势。教育事业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部分,应凸显其公共性。大学治理,应 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规范而有效地 运行。

治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应运而生的理论,治理

理论的目标是在强有力的政府和看不见的市场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使得不同 部门的利益得到最大实现【2】。治理是个人、私人团体或公共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方 式的总和,是不同的利益者之间进行合作、互动,使得利益得以调和的过程。根据治理 理论的启示,政府应重新定位自己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职能,和其他教存行政管理者合 作、协商,在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下权责分明,共同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使大学 治理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6

利益相关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公司、企业的治理问题而兴起的理论。利 益相关理论认为,公司在关注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 以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在公司治理过程中,不能因为某一利益者的某些合理性, 而做出某些不合大局的决定。大学作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行 政人员、学校、教师、学生、纳税人等,因此,大学治理应多方参与,大学的决策必须 权衡各方利益,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大学得到一个长期合理的的 发展。

现实依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重视且发展迅速,极快的 推动着社会进步的步伐。但是,随着大学作用越来越大,地位円益提高,政府对高校干 预逐步增强,大学治理行政化现象日趋严重。行政力量的越俎代庖,使得大学主体地位 缺失,学术性缺失,学术腐败行为增加,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发展。近年来,大学治理去 行政化问题,已经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2009年,南方科技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之路, 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治理如何去行政化的探讨。在“两会”上,大学、行政化、去 行政化成为委员们争相讨论的重点。由于讨论激烈、观点不一,使得大学治理去行政化 问题进一步吸引了公众的视线。

1.研究意义

研究的理论意义:治理是多元主体合作协商调和各方利益的过程,从治理的角度探 讨大学如何去行政化,有利于从外部理顺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利于从内部 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研究如何去行政化,探索大学治理的发展规律,有 利于大学治理模式的完善;有利于大学制度的建立、丰富与完善。

研究的现实-义: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 大学过分追求硬件设施的豪华却忽视软件水平的提升,学术造假严重,学生糊弄学 业……大学作为知识的伊甸园的美好形象在公众心里一落千丈。大学的本质特性为学术 性,大学存在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大学治理所要遵守的基本理 念就是真理第一、学术至上。大学之所以偏离这些本质,出现一系列问题,是由于大学 治理的理念在复杂的改革环境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 的表现、影响以及原因加以分析,参照国外大学治理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大学 治理去行政化的合理建议,对于我国大学制度的改革创新的探讨,大学治理方式的科学 化,可以形成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并非同一概念,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现代汉语词典》把“治 理”定义为:一、为了安定有序而进行的统治、管理;二、制止危害发生的管理。治理 理论的代表311165 80560311认为,治理是有一定共同目标的有计划的组织活动。治理是 不同于统治的一种活动,治理的主体可以多元化,不一定是政府,治理主体可以根据活 动的安排实现各自的利益。⑶8㈣抑他认为,相对于管理来说,治理是一种全新 的管理方式,治理存在于国家、社会、公司、网络等各个领域内,且在各个领域内定义 不同。但总的来说,治理强调善治,强调信任与合作。在公共事务治理领域内,治理意 味着政府由统治观念到服务观念的转变,各个利益主体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从而实现 利益最大化。

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内涵作了新的阐述:治理是各种公共机构、私 人组织或者个人对其共同事务进行管理的多种方式的总和。治理是一个调节各方利益 的、持续互动的过程。治理强调协调,不主张权威控制,但也不否认采取强制手段保证 善治效果。⑸

虽然学者们对治理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点,即①主张治理 主体多元化②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③强调治理主体的沟通与合作④实现共同目 标,主张利益最大化。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公司管理领域,用于解决政府和市场的管理 失灵问题。近年来,由于大学地位攀升直上,行政力量过多干涉高校发展,大学治理行 政化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大学发展事关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而大学治理方面问题频发, 学者们对大学治理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治理理论被学术界关注,“大学治理” 一词从 公司治理的概念中延伸出来,用于解决大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而目前,对于“大学治理”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李福华教授认 为,大学治理是指为了协调政府、高校、行政人员、教职工、学生等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促进大学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对大学各种资源、活动进 行调节的有计划的制度安排的过程。

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诞生之时,就发挥着分工、合作等调节作用。奴隶制出现以后, 随着生产力提高,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分工出现,管理人员成为专职人员,管理活动成 为专门活动。

虽然管理活动很早就出现,但是近代开始,随着生产活动和组织活动的复杂化,为 了提高管理效率,人们才对管理活动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管理理论作为专业理论 用于协调、指导人类活动。

管理活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活动,而对于管理 1*6即丨七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看问题角度不同,解释则不同,其中代表性较强的有: ①管理之父法约尔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组成的过程;②管理是 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组织的活动进行筹划、调节的过程;③管理就是借用他人的力量来 完成工作;④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某一活动的计划目的,对物质、人力等资源的配置;⑤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对特定环 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⑷因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管理也随着环境的 改变而改变,即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者必须利用调节、 控制等各种方式提高活动效率,实现活动任务。

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円益紧密、复杂,大学管理活动通过借鉴一系列相关 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形成了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薛天样认为,高等教育 管理就是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人们在高等教存发展规律的指导下,有计划 地调控高校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管理就 是大学管理者为了完成教学、培养人才等基本目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配置各种资源的动态活动过程。

通过对“大学治理”和“大学管理”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分析出 “大学治理”和“大学管理”的异同。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大学治理不同于大学管理,大学治理外延更广,它强调利益 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相互合作、协商,共同参与大学事务。而大学管理更强调管理者 对大学的事务进行监管、协调与控制,强调政府的作用。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大学 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管理。

另外,大学治理过程中,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减轻大学对政 府的依赖性;大学管理过程中,大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大学对政府依赖性很强。

大学管理自大学诞生之初,就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大学规模日益扩大,大学事务曰 益复杂且牵扯多方利益,大学治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教育行政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受政治因素影响不同,各国对教育行政的定义也不同。德国学 者认为,教育行政是有关部门通过法律对教存活动、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美国学者 认为,教育行政即行政机构为教育服务;法国学者认为,教育行政即国家通过强制力量 使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根据我国教育法的第十四、第十五条规定,教育行政即是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依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利用行政手段对教育事务的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的重中之重, 教育行政体现国家意志,和其它行政一样,具有法制性、强制性、政治性。教育行政根 据法律规范行政指令,也比较重视教存规律,对教育进行专业化管理。

大学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存行政是指为了顺利实现大学职 能,教育行政机关按照一定的法律规范,调配校内外各种资源,组织、协调大学各种事 务的管理方式。大学教育行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大学明晰发展方向,服务于大学, 监督大学任务顺利完成。

本论文所涉及的大学教存行政既包括政府行政机构对大学的治理,又包括大学内部 的行政部门对大学的治理。

3^大学治理行政化与大学治理去行政化

通过对大学教育行政的了解我们知道,大学教育行政的目的是利用权力的力量服务 于高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行政”与行政化的内涵完全不同,行政化 是指行政机构管理越位现象严重,行政权力过度集中、膨胀。行政化将会导致管理模式 僵化,管理效率低下。

\

钟秉林教授认为,大学治理行政化是指在大学管理过程中,政府运用行政思维模式 进行管理,行政权力大包大揽,责权不分,学术权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治理 行政化主要包括大学外部治理行政化和大学内部治理行政化,外部治理行政化是指政府 把高校当做一个行政附属机构,过多用行政方式管理高校。内部治理行政化是指高校内 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职权不清,行政权力越俎代庖,独揽大权。

我们可以把大学治理行政化定义为:在大学管理过程中,政府和高校根据行政模式 和体制对高校进行管理,行政权力独大,使得以学术为本质的高校呈现出行政机构的特 点,学术氛围逐渐丧失。

大学的核心是学术性,大学的任务是科研和育人,目标是为了促进教育和经济的发 展。大学治理行政化将会使大学失去其本质,死气沉沉,毫无特色。为改变这一情形, 大学治理必须去行政化。

针对大学治理如何去行政化,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以学术为本质的大 学不应该 存在行政级别,但是,由于大学事务复杂,大学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与外界交流,大学 行政级别的取消会使大学生存空间变得狭小。

钟秉林教授则认为,去行政化不是去掉行政体系,而是去掉“官本位”思想在高校 的蔓延,去掉行政化手段在高校的无节制滥用,去掉高校内部行政权力独揽大权的强势 局面。对此观点,武大校长顾海良有着相似的看法。

针对“大学治理如何去行政化”这一热点问题,教育界讨论众多,莫衷一是。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学者们都极力希望大学治理能够真正的去行政化。我们可以认为“大学 治理去行政化”就是在高校治理过程,政府改变僵化的行政思维方式,提高大学自主权, 高校内部淡化行政色彩,提高学术权力的地位,回归学术本质。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大学治理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在公司管理领域内兴起,用于解决政府和市场调节资源 的失误。近年来,治理理论被学术界关注和引用,大学治理一词从公司治理的概念中延 伸出来,大学治理问题引起学术界和民众的普遍关注。

由于大学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大学治理方面问题频发。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对 大学治理问题的研究开始增多,比较系统的有专业书籍、硕士、博士论文对此进行的探 讨,如李福华编写的《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一书,从大学理念方面,法人 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理论、管家理论与教存消费者理论方面,西方大学内 外部治理结构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清 晰的思路,提出一系列值得借鉴的政策建议,如立法保障高校自主权、重塑政府角色、

建立非政府评估机制、面向学科设置学部等。

陈见辉的硕士论文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该论文对我国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困境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中央政府宏观指导、地方政府统筹治 理、社会力量参与协调的“三位一体”的新的管理体制。

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廷奇的博士论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该论文分析了 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对大学的运 行机制、组织结构、制度创新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虽然以上作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是都提出高等教存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严重阻碍 了大学的发展,并从大学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革新 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与大学治理问题有关的文章也较频繁的出现在网络和刊物中,其代表性文章有赵成 的《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他指出,大学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目的,有原则、 有组织的对大学资源和权力进行分配的决策方式和制度安排。还有很多期刊杂志对此进 行研究。据资料总结,大学治理是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合。

熊庆年等认为,大学治理模式具有多种,其中科层模式、民主模式、专业模式、共 享模式、经营型治理模式是大学治理模式的主要类型。

李军等把大学治理模式归纳为目标模式,即根据实际分别设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去解决大学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李军和熊庆年的大学治理模式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大学治理存在多种 模式,但没有一种模式是万能的,我们应随着环境和形势的改变对大学治理模式做出相 应调整,以促进大学健康、良性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学治理问题的研究起步也较晚,只有几年的研究经历。咐0匕61 认为大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理念的再次重构与创新是解 决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的关键所在。㈨

5113311认为教师参与管理能有效治理大学。此“!! 81171(33001认为,大 学是理事会和行政体系与教师体系两个体系的集合,大学治理过程是平衡其代表的行政 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度安排。 ^

八扣1即11211.1(62虹总结出大学变迁模型受政治、认知等多种因素制约,并根据大学 变迁的几种模型,概括出大学变迁的基本原则。

I’关于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研究

国内学者对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研究较多,有的从二者的区别进行分 析,有的从二者的联系着手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冯 玉萍从学院制管理的角度对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她认为 二者存在矛盾的原因在于二者的目标不同,载体不同,所需氛围及实现目标方式不同, 并根据国外治理经验,提出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整合的原则及模式。

赵文华认为,高校行政权力的加强,在当今形势下,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陈义姗则认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学术权力一直受制于行政 权力,处于弱势地位,但是,随着高校地位的提升及人们对学术权力的重视,学术权力 主导将是我国高校治理的未来走向。

龚克认为,在高校内部,任何过度强调行政意志而否认民主参与或者一味追求学术 自由而排斥行政指导的理念都是有失偏颇的,有缺陷的。〔1。

钟秉林认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是大学的主要问题,大学的学术性的本质 要求淡化行政色彩,使学术权力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学术权力的发挥不是对行政权力的 否认与排斥,大学同样需要行政管理。㈣

孙正聿认为,所有高校的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应该相对分开,明确职责,如学术委 员会应全部由教授组成,校领导不应参与。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由于长期受“官本位”思想及计划管理体制影响,高校行政权 力泛化现象严重,学术权力处于弱势地位。但对于如何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学者们分歧较大。有的学者提出通过教授治校或者教育家办学的方式来提高学术权力的 地位;有的学者提出进行学院制改革,学术中心下移;还有的学者提出学术权力与行政 权力应分而治之。虽然对于如何协调二者关系,专家们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很少有系统 明晰的措施,且落实到实处的措施也较少。因此,大学治理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学术权力 和行政权力的平衡问题。

国外学者对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比较多,约翰^范德格拉夫在 其著作《学术权力一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这本书中把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全部 权力分成了系或讲座、学部、大学、联合大学、州政府、中央政府六个层次。㈣

伯顿^克拉克在其代表性作品《高 等教育系统一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也 以不同层次来研究学术系统中的权力配置和组织结构,这和约翰I范德格拉夫的观点相 似。伯顿,克拉克根据各层次权力的性质、决策领域范围和影响力大小,总结出了具有 代表性的欧、美、英、日的权力结构模式。通过对国外大量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国 外大学中学术权力地位得到较大重视,学术权力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实施,大学权力 关系多采取分权模式。

3^关于大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

大学教育行政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大学职能,管理者按照一定的法律规章制度, 合理配置校内外各种资源,组织安排大学各种事务的管理方式。大学教育行政管理包既 包括政府行政部门对大学的管理,又包括大学内部的行政部门对大学的管理。大学管理 采取行政方式,初衷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大学,实现大学目标,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 管理方式不当,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分膨胀,行政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国内很多学者对大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进展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由 于管理方式过于死板,管理模式僵化,大学教育行政管理已经偏离其服务大学的宗旨。

冯悼琳等认为由于科层制现象严重,高校行政岗位设置过多,行政机构臃肿,办事 效率低下,行政管理结构亟需优化。冯悼琳等还指出当前大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我国大 学行政权力“一肩挑”的现象,合理配置权力机构与资源,充分发挥各种委员会的职能, 真正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共同管理大学的目标。〔14】

高技师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提 出了通过转变政府角色、发展中介力量、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解决高校行政管理泛化问 题。

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行政管理是有效实现大学任务的管理方式,科学的、民主的、 灵活的管理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大学氛围,促进社会发展。但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不同于 大学行政管理行政化,高度集权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势必严重阻碍教育改革的发展,成 为高校发展的瓶颈,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令关于大学治理行政化问题及大学治理去行政化的研究

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问题是近几年公众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对大学治理行政化现 象颇有微词,董云川在《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认为高校行政权力泛化将导致教育功 利化。曲谏在《高校泛行政化管理趋向探微》中提到,大学行政权力泛化有违大学办 学规律,严重抑制高校发展活力和积极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绊脚石。彭道林在《大学 行政化的外在表现及其危害》中指出,大学行政化必然导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错位, 从而致使大学追求真理这一本质发生转变,大学发展异化。林荣日在《制度变迁中的权 力博弈》中认为,权力失衡致使大学核心价值的丧失,二者的博弈是大学制度转变的必 然结果,也是恢复大学本质的必然要求。杨文洁、韦小鸿在《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研究》 中发表了相似的观点,他们也认为高校行政色彩愈演愈烈将严重阻碍大学发展,导致大 学本质的丧失。

大学行政化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学者们就大学治理 如何去行政化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行政化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去行政化就是去“官本位”, 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对此,有的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现 代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但在一个“官本位”色彩浓厚的社会管理体制中,高校 行政级别的设置会为高校与社会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如果取消行政级别,高校与社会 的沟通将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有的学者认为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教授作为专业 的学术人员,能够根据教存规律自主办学,创造学术至上的文化氛围,回归大学本质。 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教授治校”不可行。另外,大 学的发展与社会各界联系紧密,单纯靠以学术至上为理念的教授的力量,很难全面系统 的顾全高校发展的大局。他们认为了 “教授治学”的方式更为合理。

有的学者建议成立董事会,希望从制度方面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但是,董事会 并不受《高等教育法》的认可,实践也告诉我们,董事会成员很大程度上由行政官员构 成,董事会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预期的民主决策作用。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者都很关注大学行政化问题,也都对这一问题的 表现及危害表示担忧,也有一部分学者分析了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对策。 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蜻蜓点水,很少有学者深入、系统的分析这一问题的根源,并提 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到目前为止,有关大学去行政化的期刊、报道特别多,但是还 没有系统的硕士论文或者书籍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是针对行政化的弊 病,提出一些系统、可行的建议对策。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选题新颖。本论文选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社会多方对大学如何去行 政化见解各异,但系统研究此论题的较少。

对策新颖。笔者通过丰富的资料分析,发现对于如何去行政化,多数资料只是大 谈特谈政府如何做,很少系统地研究大学自身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本论文在结合外部治 理的基础上,比较注重从大学自身的角度,提出去行政化的建议,可行性较大。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大量核心期刊、硕士论文、相关书籍的资料分析,把琐碎的资料进行 归类处理,有选择的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以便对自己的论文有所帮助。

论文通过对国外大学制度、管理方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国外大学治理方式的共同 点,并根据本国国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的表现及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的表现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下,大学资源大都由政府委派的教育行政机构调配,大 学校长由政府委任,大学发展自主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管理方式过于严格,管理层 面过于宽泛,管理手段缺乏灵活性,教育行政权力在大学事务管理中主导地位日益凸出, 服务性大大丧失,教育管理行政化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政府对高校的干预过多, 大学内部行政色彩浓厚,参与大学治理的社会力量不足 三个方面。

1.政府对高校的干预过多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有一直延续着“学在官府”的局面,政府一直控制高等教育 的发展。建国以后,权力高度集中的高校管理体制使得大学数量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人才短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但是,随着教育市场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 等教育形势的变化,政府的掌舵作用严重阻碍高校的发展。由于政府角色长期以来严重 错位,管办一体,导致政府对高校干预过多,具体表现为:

大学“官场化”

首先,大学“官场化”最直接的体现是大学行政级别的快速提高。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末,985髙校的设立使得其党委书记及校长的行政级别相应地升至副部级。大学“官 场化”另一体现是大学行政官员数量迅猛增加,985高校在短短的十年内,由寥寥几所 迅速发展为39所,根据相关政策,政府为这些985高校配备的副部级干部也迅速发展 为近百人。

我国大学校长是由政府部门选拔任命的,有些校长甚至是是政府直接委派的官员。 由于211、985高校校长等职位行政级别高,有些官员将大学当做提高行政级别的平台 与机遇,争相进入高校任职,导致大学官风浓厚,官本位形势愈演愈烈。

大学校长既是教育管理人员又是行政官员的双重角色,吸引着很多政府官员争相进 入大学任职,以大学为平台,提高自己的行政级别,这些做法致使大学官本位思想弥漫, 大学治理的行政色彩更加浓厚,大学行政化加剧。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做了一个关 于“中国大学校长素质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取样的1792所高校中,我国大 学校长任期较短,平均为1 1年,【161虽然北大、清华、人大等级别较高的几所大学,校 长任期较长一些,平均为5.9年。大学更换校长次数过于频繁,容易使校长在任职过程 中得过且过或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学的长远发展,也容易因为上一任校长与下一任 校长的办学理念的冲突而使得一些工作半途而废,从整体上影响大学的发展。

其次,大学“官场化”还表现在大学管理机构设置有着与政府机构相似的结构与属 性。通过与山东省内高校学校行政组织机构图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行政不仅包括 教务处、科研处等学术机构,还设有很多非教育机构,诸如基建处、退管办、信访处、 离退休工作处等。而这些机构,都是根据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设立的,行政机构繁杂,加 重了大学治理的行政色彩;另一方面,有些机构形同虚设,并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资源分配行政化

我国大学由政府主办,作为大学治理的主体,政府掌握着资源分配的主动权。政府 根据行政指令进行大学资源的调配,由于管理过细,方式过于僵化,大学资源分配方面 也表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

首先,大学资金分配行政化。我国大学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财政拨款。有时 候,政府不考虑高校特色及实际需要,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资金资源的计划分配。而大 学,只能被动接受政府安排,缺乏对资金配置的主动权与话语权。例如,政府根据大学 的级别划拨办学经费,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的本科高校因其学校等级差别,所享 受的资金支持差别很大。不同地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的同一级高校享受政府的财政支 持相差无几。另外,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比例、时间、范围等细节性问题,都是由政府 一手控制,负责科研项目的专家学者却不能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度合理安排经费。

其次,大学人事任免行政化。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大学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大学可以根据其发展需要聘用所需人才。但是,教师人事编制数量和薪资待遇,却需要 政府的批示与认可,人才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政府;大学校长的选拔及大学行政 人员的升迁,很大程度上按照公务员的标准执行。政府部门还为高校行政人员设立从科 员到副部级等不同的等级,对大学教师设立从助教到博士生导师的等级,并根据教师不 同等级设立不同的薪资标准、福利待遇。

再者,政府控制着大学的招生权、教学评估权等。虽然政府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招 生权,但是这项权利只有极少数重点高校才享有,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自主招生只是 水中望月。虽然极少数重点高校使自主招生权得到实施,但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其招生 名额及名额在各省所占比例,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大学不能根据自身学科建设 情况,自主安排。作为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本应最有资格拥有对教学质量的发言权。 然而,教学评估主动权也掌握在政府手中,评估标准、方案、甚至评估时间,都由政府 制定。在评估过程中,也没有社会力量的监督保证其公平、公正,大学只能被动接受教 育行政部门的考核与评定结果。

2丨大学内部行政色彩浓厚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大学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大学校长由政府任命, 受党委领导。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事务时,以校长为代表的大学行政人员会按照行政 思维模式进行管理。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仍然高高在上,占据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边缘 化。〔17〕近年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矛盾尖锐,冲突不断。高校内部行政化 程度加剧,具体表现在:

学术机构严重官僚化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有设立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学术委员会可以根据相 应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进行学术事务的管理。虽然我国大学设置了学术机构,但是这些 学术机构的设置却没有发挥其预期的效果。学术机构的领导人大都由大学内部行政人员 组成,教授只占少数,一般教师更是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我国高等教育法虽然规定 学术组织与机构有审议、决策学术事务的权力,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权力大都掌 握在高校内部行政人员手中,行政人员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处理大学事务,学术机 构的权力实现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少数教授可以参与到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中,其 意见或建议也只是被参考,教授没有决策权。虽然有些教授也有行政职位,拥有事务决 策权,但是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多从行政利益出发,较少考虑学术利益。

口)学术权力严重弱化

大学是知识的摇篮,应以学术为中心。学术知识具有松散性、专业性、逻辑性的特 点。学术的发展需要自由、宽松、民主、科学的氛围,这就需要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 保证大学本质的实现。站在教学一线的教授、教师对学科发展、专业设置、课时计划等 学术事务, 最应有发言权,决策部门也应充分尊重教授、教师的意见。但是,事与愿违, 在实际的的学术管理过程中,一大批懂得教育规律的教授、教师很少参与学术事务,没 有审议权。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科研项目财政计划、学术资源配置等事务大都由学校 行政部门控制、‘决议。

另外,大学的科研项目由谁负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根据学术人员的学术水平來确 定,而是根据行政级别來确定。学术人员的行政级别越高,获得科研项目的机率越大。

〔3〕办学目标异化

为了提升大学级别和知名度,大学行政领导往往把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 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这使得本应专心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学术人员纷纷投身于学 术活动的狂潮中。由于利益驱使,学术造假现象极为严重,“学术泡沫”、“学术垃圾” 大量涌现,随处可见。为了提高大学声誉,高校行政领导往往对大学规模的扩大等外延 性的发展过度关注,不惜代价地投资大楼的建设,相应地造成对学术事务的动态与发展 的关注不够。笔者通过对我国跨地域的高校多校区的办学效果的研究发现,在2000年 到2010年短短的十年里,我国高校异地多校区的数量增至73所,约占我国普通高校总 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的异地多校区高校的校区数量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这些 数据,表明我国大学在规模建设上快速发展。但是,很多高校建设多校区仅仅是为了提 高知名度,吸引生源。通过资料调查以及访谈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重量不重质,所 建设的多校区校园文化和学科建设基本都沿袭老校区套路,几乎毫无特色可言。

3,参与大学治理的社会力量不足

我国大学办学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归根结底来源于我国纳税人。大学的目的 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大学管理作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力量有权参与 到其中,以保证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大学治理过程中,作为大学的利 益相关者,社会参与严重不足,既没有享受到其应有的参与权与监督权,也没有尽到相 应的义务。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不足 自20世纪初,高等教育机构的雏形建立之初,政府就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而控制 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服务于政治,教育权力在政府手中,普通民众根本没有高等 教育事务管理的参与权。长期下来,民众没有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再者,现在的大学 仍然是国家主办,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的资助很少。 由于行政力量过于强势,社会力量的建议或者意见经常被置之不理,因此,社会力量很 少参与大学事务中去。

中介机构参与大学治理不足 西方国家的大学行政化&象之所以没有中国大学严重,教授在法律上享有较大权 力,在实际的学术事务管理中都得到贯彻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熟的中介机构 的监督作用。我国大学也设立了诸如董事会、理事会、监管会等机构,但是,由于这些

机构大成员大部分由大学行政领导组成,社会人士参与多属挂虚名,特别是没有建立相 应的运行机制,这些机构几乎没有发挥实质性的监督作用,有些几乎形同虚设。另外, 大学中介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实践性都缺乏~定的法律制度作支撑,大学中介机构 很少也很难参与到大学治理中去。

(二)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原因分析

我国大学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张政府、社会、大学、教职工、学生等利 益主体都应参与到大学事务中,通过利益主体的沟通与合作,使大学各种资源、活动能 得到有计划的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目标,促进大学健康、稳定、长 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大学治理过程中,政府及大学内部行政机构独揽大权,不仅 成为舞台上的“主持人”,还抢了 “演员”的角色。政府及大学内部行政机构的越俎代 庖、责权不分,使得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愈演愈烈。大学治理之所以出现行政化加剧的 不良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本论文从文化、制度、现实、社会四个方面进行 了分析,具体如下:

1.官本位文化影响

〈0官本位文化由来己久

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的产生与加剧,与我国的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的文化传统有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沿袭了几千年,在此期间,早已形成 森严的官僚等级制度。官职所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权力与名誉。官职越大,享受的权限 越大,膜拜越多。因此,很多人接受教育不是想着利用知识服务于民众,而是把它作为 进入仕途的跳板。“学而优则仕”,则是当时乃至现在的读书人的接受教育目的的真实写 照。很多人“十年寒窗”只是为了 “一举成名”,这种“以官为准”、“以官为贵”的官 本位思想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官本位”成为一种信仰为人们所崇拜、所追求。

官本位思想气势强大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由于这一体制在实际 的运行机制上还不完善,大学校长由政府选拔任命,受党委领导,当以校长为首的学校 行政部门在学校与政府产生矛盾时,只能按照行政命令、意愿办事,而不能根据教育规 律适时调整管理计划。再者,党委和校长所领导、所负责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18〕 使得“校长负责”的实际施行大打折扣。 #

在这种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下,当大学与政府在大学治理方面有矛盾及分歧时,往往 “以官为准”,这种“官本位”思想无疑助长了行政权力的气势。由于大学内部也设有 行政级别,当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产生冲突时,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学术权力往往 向行政权力屈服,受行政权力支配。“官本位”思想的气势强大与无处不在,使得大学 治理难以逃脱行政化的宿命。

1.现代大学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行政力量的集中统筹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另 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行政权力泛化的局面。行政权力泛化与我国现代大学 制度的缺失有着极大关系。大学制度是在大学治理中,为了解决大学问题,完成大 学任务而形成的体系上的、程序上的规则或者安排。我国大学制度的不完善的表现如下: 大学自主制度存在模糊性

自199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就规定,我国大学拥有招生自主权、 专业设 置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机构设置权、人事权等权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大的 领域范围内,大学自主权在法律方面都有所体现,但因为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大 学在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等在自主权方面的具体范围及可操作 措施,使得大学自主权方面的法律规范模糊不清,以致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行政权力 责权不分,越俎代庖的行为经常发生。

^ “教授治学、校长治校”制度存在虚置性

作为大学制度的核心,教授治学本应受到重视。然而,直至1999年《高等教育法》 的颁布,“教授治学”并没有被提及。近年来,“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呼声越来越强 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宵法》规定,大学可以设立诸如学术委员会的各种学 术组织,这些学术组织可以进行学术事务的管理,对学术事务具有审议权。但是,法律 上没有规定大学教授在学术组织上所占的比例以及具体运行规则,以致学术组织的主要 成员是行政人员,参与其中的极少数教授就缺乏影响力。此外,大学学术组织的成员由 大学行政部门选拔,使得教授治学制度的实施更加困难。

⑶)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

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大学的发展离不开4学管理制度的规划、约束。在一定 时期内,我国大学的管理制度使得大学治理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的经 济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管理制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也应该顺应改革潮流。但是,很多管理制度仍然没有没有变动。就财务自主权来说,我 国教育事业费的划拨仍然按照1992的规定执行,这明显不符合当今的经济形势。再如, 学校内部的科层管理制已经严重阻碍大学本质的发展,却仍然没有作出调整。管理制度 的滞后性使得制度的保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行政权力按照原来的趋势愈演愈烈,行政 化加剧。

3丨多方面利益诱导

近年来,“大学”、行政化、“教育腐败”等字眼频繁出现在网络、期刊、政要会议、 以及普通民众的话题闲谈中。大学之所以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学不仅仅是一 个单纯的学术机构,还是一个与政治、经济利益相联系的复杂的社会组织。

政治利益诱导

我国大学由政府主办,受政府领导。政府之所以不间断地加强行政力量干预教育尤 其是高等教育,与管理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收益密切相关。政治影响并制约着教育内容、 教育制度、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政府行政力量在大学教材、课程安排、招生计划等教育 内容的渗入,可以通过大学这个场所传播其所想传播的思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 的人才,以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其统治。因此,为了控制大学资源与大 学发展方向,政府行政力量不断地渗入到大学事务的方方面面,大学外部行政化现象严 重。

(之)经济利益诱导

在我国大学内部,实行科层制。级别越高,权力越大,享受的待遇也越高。不单是 工资跟行政级别有关,就是诸如分房、在职培训等福利待遇,也与行政级别牢牢挂钩。 学者行政级别越高,在学校内部事务上拥有的话语权就越多,就可以为自己的院系争取 更多的课题项目、资源、政策支持。诸多种种诱惑,使得本应以学术为主的很多学者们 争相进入官场,强化了大学的官场气息,为大学治理行政化埋下了隐患。

个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

自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活动就受政府的支配,“学在官府”就是其体现之一。近 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及发展,也是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两努力的结果。教育受 制于政治,普通民众根本没有高等教育事务管理的决议权,甚至没有参与权。长期下来, 民众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薄弱。其次,我国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社会 组织、个人对大学的投入不多,相应的关注也就较少,监督力度也就较小。再者,我国 许多大学也设立了理事会、监管会、等机构,但是,由于大学中介机构的社会成员较少, 力量较小。大学中介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实践性也缺乏一定的法律制度作支撑,@ 大学中介机构的实质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的危害

作为一个日益复杂的庞大组织系统,我国大学的治理离不开行政权力的保障与支 持。教存行政权力的发挥,根本上还是要保障学术权力的实施,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 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行政力量过于强势,责权不分,在大学治理过程中,行政化 现象愈演愈烈。【211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导致大学价值错位,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自主权缺失

我国大学由政府主办,绝大部分办学经费由政府支持。近年来,大学与社会联系日 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组织庞大、复杂的系统。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部分,大学不 可避免地受政府行政力量的支配与管理。1221

为了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法就 规定高校拥有自主办学权,以法律形式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管理体制下,由于行政权力过于集中、专制、强势,大 学资源大都由政府委派的教育行政机构调配,大学校长由政府委任,大学发展自主权仍 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大学的招生计划、教学计划、科研经费、教学评估、职称评定等本 应由大学本身享有的权力,都得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条条框框去执行,大学自主权受到 严重侵犯。

2丨学术权力弱化

学术权力弱化是我国大学治理行政化的内部表现。我国大学校长由政府任命,在处 理大学事务时,根据政府文件、指令办事,按照行政思维模式对大学进行管理。大学根 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设立了庞大的行政机构,虽然也设置了学术机构,但学术机构的成 员大部分由大学行政人员担任,教授只占少数。学术机构由外行管理,而不是由懂得教 育教学规律的教授管理。由于缺乏相关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权力大都掌握在大学行政人 员手中,行政人员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处理大学学术事务,参与其中的极少数教授虽 然拥有法律规定的审议权等学术权力,却很难实现。因此,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仍然

高高在上,占据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边缘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

大学的本质在于学术,行政权力的作用在于为大学服务,引领大学发展方向。行政 权力的过度膨胀使得学术权力受到严重挤压,生 存空间极为狭小。学术权力的严重弱化 使得大学行政管理更加专制而僵化。大学治理的科学性、民主性逐渐丧失,教师、教授 参与大学学术事务的积极性受挫,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淡,大学追求“独立之 精神”的气势渐渐消失,大学逐渐失去其在人们心中的高洁神圣的“象牙塔”形象。【23】

3丨大学发展同质化

在我国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由于教育行政权力的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强制执 行,使得大学规模迅速扩大、大学数量急剧增多,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来临。教育行政 权力强力干预虽然在最初满足了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的愿望,解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 人才不足的矛盾。但是,由于教育行政权力的统一性,大学按照行政思维模式进行规划 建设,大学“千校一面”,发展趋于同质化。近年來,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 来临,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大学以崭新的、独立的姿态迎接挑 战。在长期以来的形成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无论是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还是科 研项目的审批,学士学位的颁发等,都要根据行政权力的统一规定去执行。行政权力以 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去衡量与评审大学发展成效,不利于大学根据自身优势与地域优势 办出大学特色,大学个性逐渐泯灭,大学发展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4教育腐败问题频发

大学成为官场

我国大学拥有行政级别,985高校、211高校的行政级别较高,985高校的校长的 行政级别高为副部级。而我国大学校长又由政府任命,很多行政官员被安排到高校,进 一步强化了大学的行政色彩。

在大学内部,因为行政权力独大,大学学术资源的分配、职称的评定、福利待遇的 提升等权利,大都由行政领导掌控。拥有了行政级别,就能享受更多的权利。为了提升 自己的行政级别,难免有的学者使用了受贿、学术造假等非法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助 长了教育腐败。

口)大学功利性增强,办学目的异化【241

我国政府是大学的主办者,不仅控制着大学的发展方向,还掌握着大学的资源配置 权。大学要想获得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其进行的财政资金、学术资源的支持。而政 府,则是根据大学的级别,对大学的亟需的办学经费、学术资源进行分配。大学级别越 高,所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资源支持越多。为了使大学级别得到提高,获取更多的权 利和资源,大学行政人员把主要精力投放于扩大学校规模、学生规模、学科规模等外延 发展上,而不注重学风的塑造,学术的发扬等内涵建设,导致大学内一些建筑、设备等 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课题经费利用率低,㈤学风円下,学生质量下降。为了争 取更多的项目,难免有的学者利用受贿手段达到目的。

为了提高大学知名度,显示政绩,大学行政领导把教授、教师的的数量作 为升迁的标准。受利益驱使,一些教授、教师不得不转移其在教学、科研上得精力,把 大量时间投放在论文创作上。据相关部门统计,在1997-2007这短短十年间,中国论文 发表总数成绩名列前茅,排名第六,论文引用数也相当可观,排名第十三。论文的 大量发表,表明众多学者对学术相当重视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受利 益驱使,只重论文数量不重论文质量,造出了大量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大量涌现在 “论文海洋”中。学术垃圾的大量产生,使得一些学者价值观扭曲,无心进行科研工作, 学术风气不断被冲击,以学术为目的的大学办学本质被异化。

(四)我国大学治理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要求政府完善管理方式,淡化计划 性,转变政府职能,从宏观方面如大学发展速度、方向、结构上着手,提供有效的服务, 提高大学自主性。另一方面,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求我国大学治理更为规范、民主,确 保提供宽松、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更 多活力。再者,依法治校是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要求政府转变观 念,实现无为而治,尊重大学的法人代表地位,实现高校法人自治。大学治理去行政思 维,依法管理大学,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与体现。

1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大学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更好地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学术为核心,体现大学作 为学术组织的特性。大学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更好地促进高校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特 色专业。大学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更好地增强高校应对竞争的张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

的能力。大学自身发展,必然要求大学去行政化。

3^高教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纲要》要求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通过章程促使大学规范发展。 《纲要》规定高校应完善聘任制,科学制定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必然要求大学去行政化。另外,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 构,鼓励教育家办学,实现学术重心的下移,通过内部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必然要 求大学拥有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去行政化,不容忽视。

4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的要求

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学术自由,要求大学拥有促进自身发展的独立空间,提倡教育家 办学,要求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大学治理去行政化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的要求。

二、国外大学治理模式去行政化的经验借鉴

欧洲是近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大学治理经验丰富,学术自治水平较高,学术氛围 较浓厚,大学的办学水平遥遥领先。美国、日本在提取并发扬了其先进的办学理念、治 理模式后,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了飞速的进步。本文对国外大学治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 希望对我国大学治理去行政化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大学去行政化治理模式介绍 1.美国大学去行政化治理模式

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由三部分构成:董事会、校长、评议会。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 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选拔校长、沟通外界、调配资源,很少干预学术事务。虽然董 事会拥有大学的最高领导权,但是其成员由议会民主产生或者选民选举,且成员多由校 外人士组成,1273范围较广。在董事会内部,就有了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这样,董事会 做出的重大决策,就比较周全、民主。“可爱的批评家”是民众对美国大学董事会的贴 切称呼。

校长代表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受董事会领导, 对董事会负责。校长根据董事会的 方针政策处理大学事务,受董事会监督。校长也是学校委员会的成员,对各委员会负责、 监督。同时,和社会沟通,获取社会对大学的支持和建议。总之,校长是董事会和学校 及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对学校尽责,受董事会监督。

评议会是美国大学专门设立的学术机构,其成员由教授、教师、研究者等学术水平 较高的专业人士组成,且各个学科的人员比例较为均衡。评议会可以根据学术需要设立 下属学术机构,如科学研究委员会、研工会、学术规划委员会等,评议会拥有很大的学 术事务决策权,如可以确定招生标准、教学计划、科研计划、人事管理政策等等,使得 学术权力得到贯彻、执行。⑽

虽然美国大学的治理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但是,由于评议会大都由学术专业人员 组成且对学术事务拥有较大决策权,美国大学权力重心较低,学术权力得到有效保障。 校长和评议会共同参与大学治理,使得大学内部多方面权力较为平衡,行政权力膨胀现 象不易发生。

1.日本大学去行政化治理模式

日本大学治理模式吸取了欧洲大学治理模式的精华,与其治理模式较为相似,即教 授和政府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文部科学省是日本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制定大学方针、 政策,权力很大。在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由校长、评议会组成,其中评议会是最高权力机 构,享有最高决策权,其成员大都是教授。校长行政权力较弱,执行评议会的决议,负 责学校的校务。这样,很大程度上使学术权力得空间大大扩展。

另外,円本权力权力重心下移比较到位,基层学术权力较大。由教授组成的理事会 有学术事务管理权,主要由教学人员构成的讲座,其教学人员有参与课程开设等大学事 务管理的权力。

3丨英国大学去行政化治理模式

英国大学实行的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均衡发展的治理模式。英国政府在大学治理 中起咨询、指导作用,并对大学进行财政支持。大学内部由校务委员会、理事会、评议 会组成,其中校务委员会只是在形式上拥有最高权力,其成员范围较广,负责财务审议 和外界沟通,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评议会是英国大学内部的学术机构,主要由教师、 非教授系主任、教授组成,拥有学术事务管理的最大权力,如政策制定、机构设置、人 事任免等。理事会是英国大学内部的行政机构,负责大学的财务管理、资源分配等。

英国大学的校长大都由校外人士担任,是荣誉校长,没有实权。副校长既是理事会 的行政领导,又在评议会充当主席的角色。副校长的双重角色,使得其在考虑问题时同 时兼顾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有利于大学两种权力均衡发展。在学院,由高级教师、系 主任、教授组成的部务委员会享有决策权,主要职责是对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进行指 导、管理,受评议会指导。学院还有资源管理权、财产管理权,这为学术活动的顺利开 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最基层的系,由全体教学人员组成,系享有对科研、教 学工作的具体管理权。“学院制”是英国一些大学在学术上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 “学院制”使得学校只是各个学院的大的集合,学校权力有限,起指导作用,学校权力 下放到学院,学院拥有了实权,真正成为教学、科研中心。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英国大学内部所设机构既有学术人员,又有非学术人员, 且比例较为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互相监督、协调发展,达到 了两种权力的均衡。

各国各校权力关系模式,如图:

 

哑铃型 金字塔荆 纺锤形 倒金型

曰本模式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中国模式

图2-1

(二)国外大学去行政化治理模式的共同特点

由于各国政治历史发展状况不同,各国大学治理模式也各有千秋。尽管美、円、英 三国大学治理模式也不同,但仍然有其共同规律,使得三个国家的大学教育没有出现行 政化加剧现象,以学术为核心的准则没有改变。经过上述三个代表国家的大学治理模式 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美、円、英三国治理模式的共同点:

首先,二元权力结构共存。在大学内部,既有行政权力的积极参与,为学术权力的 顺利实现提供物质、政策上的支持;又有对学术权力的充分保障,成为学术事务的发展 的坚强后盾。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互

相监督,较好地实现了二者的平衡。

其次,大学内部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西方是近代大学的起源地,在长期的管理实 践中,严谨治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在西方大学内部,大学行政机构数量适 中,所配备的行政人员较为精简。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根据相应的制度组织安排大学事 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照章办事。

再者,校长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尽管校长 的遴选方式、权力大小、职责范围各有不同,但校长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 的作用。校长不仅是大学和社会的进行沟通的桥梁,还是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的调和剂。在规范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有话语权的学术权力的制约下,校长决策往往 比较民主。

第四,教授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在西方的大学,教授的权威是靠着其自身高深 的专业知识所塑造的,且在大学治理中,与行政权威齐头并进,共同发挥作用。⑺1. 行政权力在行使其治理权时,必然要考虑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教授的建议与意见。西方 的大学的学术机构的成员大都是教授,教授拥有课程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学术 事务的决策权。

第五,院系是教学、科研的中心。在西方大学内部,盛行“校、院、系”三级管理 的方式,学校负责大学发展的总的规划与决策以及与外界的沟通;学院权力较大,可以 根据学院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学院拥有独立的财产权,教科研管理权、人事管理权等,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系是大学进行教学、科研的重心,教师、学生可以发表对教学、 科研的建议,系里的教授拥有诸如课时分配、招生数量等具体学术事务的决策权。

第六,社会力量参与较多。西方大学的良性发展与其社会的支持与监督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的许多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对大学的捐助较多,使得大学办学资金增多, 减缓了对政府的依赖。再者,很多社会名流加入大学董事会、理事会等权力机构,和政 府官员一样,享有对大学发展的进行规划制定、校长选举、外界沟通等权力。 社会力量 多方位参与大学治理,使得大学获得社会支持更多,大学治理透明度更高,管理也更规 范。

(三)国外大‘学治理模式对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启示

西方大学治理的模式有的以行政权力为主,有的学术权力占据优势地位,还有的学 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均衡管理,虽然治理模式不同,行政权力都不可或缺。在复杂的大学 事务管理的过程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互相制 约,较好地实现了二者的平衡。这对我国现行的大学治理如何去行政化有很大的借鉴意 义。

首先,管办分离。大学治理如果要摆脱行政化过度的现象,管办分离,是一个比较 有效的措施,即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大学的治理方式,政府负责总的大政方针的制定与 监督,起服务与引导作用;大学负责招生计划、资金分配、课程设置、人事管理等与大 学发展息息相关的事务,真正的掌握自主权。政府行政力量给予大学自主权的同时,大 学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当然,大学在享有充分的权力管理大学事务时,要受政 府监督,使大学治理在权力的监督下规范发展。

其次,重视学术权力。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两种特征完全不同的权 力。学术权力的特征在于专业性、高深性,行政权力的特征在于强制性、高效性。西方 先进国家的大学之所以能创办世界著名的一流学府,与其学术权力的自主性的极大发挥 密切相关。大学应该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彰显学术权力的地位。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职责范围,使 得教育行政人员管理大学事务时依法行事。依法保护教授的审议咨询权,以法律形式规 定教职工、学生参与大学学术事务的途径,提高大学治理多方参与的规范程度与民主程 度。

再者,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我国大学治理要改变行政权力独大的现状,应充分调动 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促进大学治理多元化、民主化。一方面,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作 用、职责、地位作出具体规定,以比较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治理中, 以对大学治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大学治理透明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引入市场竞争 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对大学的资金支持,提高社会力量对大学的监督力度。

三、我国大学治理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

随着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强,我国大学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借鉴有着先进管理理 念的国家的治理模式。同时,还要依据本国的政治、历史等国情进行综合考虑,选取可 行性强的治理模式。因此,我国大学治理要在遵守我国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从 制度的规范、细节的完善等方面去改变大学行政化的现状。

(一)完善大学行政管理体制

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内,事关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高等教育事业作用曰益突出,地位 飙升。政府事无巨细的集权式管理方式,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之初,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大学的规模发展。但是,在知识円益更新的当今时代,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大学的发展走 向同质化、标准化的道路,大学的创造力越来越弱。政府的集权式管理,使得教育行政 力量与大学职权模糊不清。在举管办于一体的教育行政力量的强势压制下,^以学术为核 心的大学的自主空间越来越狭窄。要改变行政权力过度越权的现象,扩大大学的自主空 间,笔者从大学外部着手,提出了几个建议:

1.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政府行政力量应以服务、公平、法制的理念对公共事务进行管 理。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社会活动管理中应起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大的方针政 策来引导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去掌握公共事务、控制公共事务。在 高等教育事业的浪潮推动发展中,政府应该成为一个理性的指导者,担任起掌舵的职责; 而大学,则应该成为一个自主的发展者,承担起划桨的职责。根据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有效而合理的行政管理不是以具体的实干方式实现的,而是在善于治理的过程中实现 的。顺应新公共管理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提高 大学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大学本身对发展自主权的竭力争取,我 国大学自主权较之于七十年代的计划发展时期,获得了极大地提高。但是,仍然远远跟

I

不上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步伐。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应完善相关教育法 律法规,赋予大学充分的自主权,以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大学各方面的自主权。在实际 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注重落实效果,加大监督力度,避免大学的自主权呈现虚置状态。 在大学管理过程中,大学在经费管理方面的权力极为弱小,政府行政力量应调节大学财 政经费的划拨和分配方式,灵活制定大学收费标准。政府根据大学的特色与实际需要分 配学术资源。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国际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 之间的互换,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的需要确定大学学术人员出国考察学习的时间与 经费,学生外出学习的人数与标准,且根据变化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高校从对 外交流中提升自身水平的机会。

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就是政府权力越位现象严重,因此,我国大学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⑽政府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行动,概括 来说,就是政府要以促进大学的蓬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服务的理念来协调与大学的关 系,改变过于严格的、专权的管理方式,缩小过于宽泛的管理层面,改变过于僵化的管 理手段。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协调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大学的关 系,使二者责权分明。政府教宵行政部门在行使其管理权时,应改变其大包大揽的习惯, 为大学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发展空间。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政府进行教宵行政管理,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指导,也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大学进行合理的专业指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 学,实现大学发展目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应以宏观调控的方式指导大学如何发展,而不是对大学管理事无巨细。政府应运用法律 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从大的方面进行整体的方向性指导,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根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要求,政府应该缩减臃肿的行政机构,建立简洁、有效的决策 程序。同时,应建立社会各界 多方参与的建议、审议、评估的团体或者机构,为高等教 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民主的氛围。

总的来说,政府转变职能,就是要以服务为理念,精简机构,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政府和大学要政校分开,责权明晰,形成宏观的、间接的、科学的、民主的管理。政府 在教育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就是发挥其引导和服务作用,制定符合大学发展的法律法规, 并且监督这些法律法规所赋予大学的权力得以有效实现。政府在赋予大学自主权的同 时,还要监督学校权力是否张弛有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得以实现。政府在进行行政管 理时,应避免直接生硬地介入大学的具体事务,完善管理方式,从宏观方面如大学发展 速度、方向、结构上着手,提供有效的服务。概而言之,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大学自主性。

当然,大学行使自主权,不是随意的、无约束的,必须以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为 依据,以社会主义方向为原则,大学本身在政府的行政服务与监督下,行使权力的同时, 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主。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权力带来利益,权力拥有者在行使权力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使得权 力滥用现象屡次发生。权力拥有者一方随意行使权力,往往会使另一方权利空间范围受 压缩小。现如今,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法律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能有效维护权力使用的 规范性。因此,面对大学治理行政化加剧的现象,我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以 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和高校的权利范围和义务,使大学自主权依法得到保障。

为提高大学自主权,自1998年,我国就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大 学享有招生自主权、财产管理权、教学管理权、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权等多方面的权力, 以促进大学发展。但是,实践证明,在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大学办学自主权虽然有所改 善,但仍与大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差距很大,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继续完善高等教育法律 法规:首先,明确政校权力范围。确保在大的管理领域范围内,都有相关法律规定大学 所拥有的自主权力,并且规定政府和大学各自自主权力的具体范围及可操作措施。其次, 明确法律责任。以高等教育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所享受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对 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滥用或者不尽义务的行为作出相应的法律制裁。再者,提高法律对学 术权力的保障力度。在保障大学可以建设学术机构且大学教授拥有审议权等学术权力的 同时,也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学术权力的公正性。

目前,我国现有的高等教存法律法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保障当今时代 我国大学发挥活力与创造力所亟需的自主权。面对形势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高等教育 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修订与补充,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如何改革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出建议:首先,化概括为具体,即把过于简略、概括的法律条文 进行丰富、完善,使其具体化,且有一定的程序或者可行性措施保障其实用性与适用性。 在完善法律条文的过程中,注意用词的规范性,避免“可以”、“依法”等范围不清的词 的出现,明确规定大学治理的权力主体、权力范围、义务职责、运行程序等,以保障法 律的适用性与公正性。其次,化小为大,即合理扩大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范围,在原有 的保障大学自主权的法律基础上,增加防止行政权力膨胀的法律’监督及制裁条款,增加 相关法律提高学术权力的地位,〔311扩大学术人员及社会公众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与途 径,以改善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体制中学术权力严重受挤压的现状。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 而大学的治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此,在法律修订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临时 性法律法规,以弥补法律过渡时期的相关法律空白。

3^改进校长选任制度

大学校长既是教育管理人员又是行政官员的双重角色,使得校长在学术权力与行政 权力的平衡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标准是按照政府选拔党政人 员的标准执行的,这种选拔方式使得校长往往以行政思维去治理学校。根据新公共管理 理论强调的多元主体参与,有必要对校长遴选制度作出相应的改革。制定新的合理的遴 选制度,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在制定新的选拔校长的标准时,采取民主的方 式,听取政府、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教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其次,扩大校长选拔 的范围。面向社会各方有才之士,公开选拔符合标准的人选。再次,确保程序的公正性。 在选拔过程中,严格按照校长的选拔标准执行,在确保遴选委员会的公正选举时,还要 加强公众监督的力度,以保证校长选拔的公市性与透明性。

知识为经济发展服务,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大学进行的知识的传承创造, 与社会的物质支持、信息交流紧密相连,大学的发展,也需要大学内部各方面的円常事 务的服务作支撑。因此,作为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大学也需要以法制性、强制性为特 点,以实现大学职能为目标的教育行政的支持作为保障。目前,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大学 的作用,希望加大与大学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与途径。大学与外界的互动需要校长全力以 赴,为自己的学校尽力争取,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而校长,作为大学与社会的传声筒 与桥梁,应该把握教育规律、善于掌握教育形势,专职于大学事务的管理,全心全意的 投入到大学治理中去。

(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的两种重要权力,行政权力在促进大学复杂的0常事务 迅速有效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术权力在推动知识发展、维护大学学术性的本质中不 可或缺,二者在促进大学的发展中共同发挥作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由于行政 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特点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再加上历史原因、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影响, 行政权力逐渐膨胀,大学内部行政化加剧。 ‘

事物内部结构的重组与调整可以改变事物的整体功能。在大学内部,若行政权力与 学术权力的组织架构调整得当,同样可以改变大学的行政化现象,使大学回归学术本质。

需要指出的是,回归学术本质,不是只要学术权力,不要行政权力,而是在校院系三级 之间进行权力的调整与分配。笔者认为,加强多方面权力均衡,健全大学内部民主管理 制度,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1.实行学院参与型的治理模式

组织管理学 认为,分层管理原则是管理复杂事务的有效原则。通过权力的分层,有 效划分权利范围,权力职责较为明确。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实行“校、院、 系”三级管理的方式,可以缩小管理的跨度,减小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的灵活性。把 权力下放到院系,在减少校级的管理任务与压力的同时,也利于激发院系的办学积极性 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创造出尖端的的科研成果。权力在分散的同时,也 要进行集中,以发挥整体效益。大学在进行“校、院、系”分层管理时,还要找到一个 纽带,已达到上下的统一,以便发挥整体效益。要想真正去行政化,以促进大学整体发 展,必须以学院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以实现“校、院、系”的沟通与衔接。

进行学院制改革,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共同制定目标,即学校、学院和系按 照比例派出代表,共同讨论商议大学目标的制定。以民主方式制定的目标,更具有可行 性,也能充分调动各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确定共同目标以后,在其实现过程中, 校级要充分放权,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按照行政主体在学校、学术主体在学院的原则, 适当下放到院系。㈤在学术权力方面,学校应充分给予院系以专业设置权、课程改革权、 教学管理权、科研管理权等;在行政权力方面,学校给予院系以适当的财政管理权、人 事权、资源分配权等,使学院拥有充分的管理权,以具体的行动实现学校的总目标。

学院制改革要避免因学校的充分放权而可能使学院滋生小团体主义,使得学院只顾 自己的发展,忽视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拥有一定的监督权、决策权和评价 权。学校充分放权给学院,学院进行治理过程由学校监督、审议、评价。这样,既促进 了各学院的发展,又兼顾了大学的整体利益;既发挥了学校的行政领导作用,又充分保 障了院系的学术权力。

1.构建“教授治学”机制

大学的核心在学术,学术性的发挥不仅需要教育行政力量的服务,更需要奋斗在教

学一线的教授的努力。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重视教授治学。教授既拥有丰富的 教育理论,又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大学事务管理尤其是学术 事务的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验,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教学和科研管理提出针对性建 议。如若忽略教授治学的作用,教育行政就失去了服务的宗旨和目标,教学与科研就失 去了方向和依据,大学就是去了学术的色彩与魅力。要想真正地实现教授治学,必须保 证教授基本的学术事务的管理权,如对教学科研的建议权和决策权、课题主导权、招生 计划权、教科研资金管理权等等。

1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除了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作用,还要建立相应的教职工监督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制 度,提高大学管理的透明力度。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建立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术 事务管理的多种渠道,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监督学校学术事务的权利,如教师职称评 定、课题申请、教学资源分配是否公正等凡是与大学发展息息相关的管理活动,教职工 都应主动参与。

4丨改进大学生参与大学事务的方式

利益相关理论认为,公司在关注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的利益相关主体的 利益,以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作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涉及 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政府、学校、教职工,还包括最容易忽视的权力主体一学生。学 生,作为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也作为教育行政力量、学校的产出, 应相应地具备对大学事务管理的发言权。学生参与大学事务的管理,可以提出很多教学 和生活方面的可行性建议,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现如今,随着高等教宵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学生观念的进少,学生要求扩大学生权力,参与大学事务的呼 声曰益高涨。但目前,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构保障学生权益的实现。因此,必须重视学 生权力,在学校内部增设学生参与大学事务的学生组织,派学生代表参加有关学生权益 的讨论,以扩大大学生参与大学事务的渠道。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 1.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大学治理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持续着计划调节有余而市场调 节不足的局面。而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之所以管理有序、发展良好,与市场经济体制 密切相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由政府主导,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市场经 济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因此,要想促进大学的发展,应重视市场的作用,以竞争促发 展。学校资源的配置及管理,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调节。这样,会增加 大学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提高大学对社会变化的敏感性,使大学根据形势需要适时作出 调整,以在不断的自我要求中提高自己。

合理引入市场力量调节教育资源,可以减少大学对政府的依赖,打破教育行政力量 对大学资源的垄断局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治理的行政化程度。

1.加强社会公众对大学管理的监督

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和高校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中介组织, 能够减缓政府的工作压力,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使政府作出有效决策。另外, 完善的社会中介组织能对大学的治理进行有效的监督,有利于大学治理规范化,促进大 学治理民主化。

大学服务于社会,社会为大学发展提供资源。随着大学社会职能的円益彰显,大学 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大学事务的管理,是社会公众应 有的权利与义务。社会公众参与大学治理,加强对大学治理各方面的监督,能够提高大 学管理的透明度,对大学权力的滥用起着良好的制约作用。

西方大学发展较好,管理方式较为民主,与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社会公 众不仅对大学进行较多的资金支持,1341也对大学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我国大学应学 习这一做法,争取来自于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的资金支持,使得大学对政府的依赖性 减少。同时,依法保障社会对大学发展的监督权、建议权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大学治 理的积极性。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有利于提高政校治理的透明度,使得大学发展更为 规范有序。

当然,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需要较为较为民主的社会作保障。大学自主权的真正 实现,必须以民主的政 治环境作依托。民主意味着平等、自由、秩序,民主政治意味着 完善的法律制度、公正的管理程序、有效的权力监督。

在努力构建民主社会的同时,还要建立具体的与社会中介组织相关的规章制度,提 高社会中介组织的地位,确保社会中介组织在大学治理过程中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使社 会中介组织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我国大学治理民主化。

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承担着知识的创造与传承功能的大学的地位日益提高。随着大学 与社会联系円益紧密,大学的社会功能日益彰显。大学作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政府、 学校、社会公众、教职工、学生等作为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大学治理。但是,由于文 化、历史、政治制度等原因的影响,我国社会民主化程度还需要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实 现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目标。

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时,治理理论的运用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综合考 虑我国的经济、政治民主、文化等因素,合理掌握治理的力度,制定有关大学去行政化 的可行性措施。

大学行政化长期存在,且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学治理去行政化将是一个长期的、 复杂的过程。至于如何运用治理理论,达到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 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分析、归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是,由于笔者水平有 限,有些观点难免偏颇。

大学的发展与国家富强、全民素质提高息息相关,高等教育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 应该保留相应的自主空间,促进大学学术精神的发扬。大学治理去行政化,是民众的共 同愿望。大学的学术权力得到保障,才能更好服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1英国帕特立克’敦利威丨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一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 张庆东丨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66 2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5 33 1311168 1?0860311 ^ 00761~031106 ^11; 110111 没有政府的治理[如.2011

4〕罗伯特丨罗茨.新的治理叮].政治研究丨1996⑶:154 51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丨2000:113 6〕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3.

7〕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8^

81 [^/01^^^://131111. 6虹 011/1^6^5/18226^ 1111111

9〕熊庆年,代林利丨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了]^高教探索.2006:40 一 43 101 ^10^61 5^1100^ ^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再次平衡.[^].高等教育季刊,2002(3〉 11〕阳8701〕111:1;口:77丽’130八00111/894/31086.卜加工 12〕^8/011 00/1^6^3/18226^

13〕[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一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幻.浙江教育 出版社,1989:179

14】冯悼琳丨我国研究型大学校级行政管理结构优化的思考[了].复旦教育论坛, 2007(6〉: 35—39

15〕周逸梅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董事会筹资不影响办学性质…].京华时报,2007 16〕牛维麟詹宏毅^我国大学校长平均年龄52岁平均任期4 1年[⑴.中国教育报.2007 171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南京[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8 ―182

18〕刘淑华丨权责对称:高等教育分权的底线[⑴.浙江大学学报,2009(2〉

191张俊宗丨现代大学制度[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84-186

20〕张尘泉’美、苏、英、德、法高等学校管理比较[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1〕陈运超:大学行政化是个问题[了]丨复旦教育论坛,2010(3〉: 23-28

〔22〕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角度[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83 ^231刘淑华^权责对称:高等教育分权的底线…]‘浙江大学学报,2009 (幻 1;24〕张发旺丨西北师范大学’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几个问题[了]丨2010,2(3〉

^251王娅妮丨山东审计发现:高校科研经费仅4成直接用于课题.新华网,2007.07.29 ^26^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丨1997-2007年中国论文在世界的总排名^中国教育和科 研计算机网,2007 【27〕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3 1:28〕张宝泉丨美、苏、英、德、法高等学校管理比较[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93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一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⑷.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89 ^30^朱清时‘管理体制变了,教育改革才有希望[⑷.人民円报,2010 ^311张国斌,首都师范大学^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度分析卬].2008 ^321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了]’中国高等教育2010 ^333李泽,陈昊.关于我国学院制的若干思考口].江苏高教,2002(5〉

【34〕13111-01106 ^^!!!!. 7116 舛6评1^110 ^30&86^6111; 35 311 10161031:10031

卩116001116000,只6363!^11 111 ?111)110 ?0110^11&1^515 311(3 \^0386爪6111, 701111116 15, 200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论文终于完成。论文完成之际,两年的研究生生涯也接近尾声。 在学校学习的这两年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刻 体验到新的学习方法,领略到一种不怕困难的坚定的信念。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 关心与指导。借此机会,谨以最朴实的语言感谢我亲爱、可敬的老师。

首先,向我的导师姚成郡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姚老师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在 学习上,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本论文的选题及构思就得到姚老师的耐心指导。姚老师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平和、乐观的心态及积极的人生观,让我深受感动,倍感温暖。 踏入社会以后,不管在哪里,都会记得,姚老师给予我们的关怀。

政治毕业论文篇(6)

1 界定政治认同等相关概念

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的或群体的)对政治体系的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应过程,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体现着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1]

毕业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与政治体系一致下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2]

校社衔接期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在实习/择业(通常为半年)和新就业(新入职半年)这段时间,是毕业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角色转换的过渡期,是人生的转折点。

毕业生政治认同实现方式是指以何种手段、方法达到实现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目的。本文以协同学为指导,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家庭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党政法系统为统领、教育系统为重点、家庭社会系统为补充,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毕业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毕业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 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渗透。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欧美通过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实用主义等思潮,利用一些途径,对我国青少年施加影响,冲击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2)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关系国家的未来。近年,中职生每年毕业人数达600万左右,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达8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中职毕业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3)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边缘化问题。毕业生实习/择业半年期与新就业半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适应岗位和融入社会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心理不适和政治迷茫问题,此时他们最需要来自各方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多数学校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采取“放羊式”管理,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新就业期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引导,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缺位严重。

3 基于协同学的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

协同学是由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门关于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的科学。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3]大系统中的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独立总和的协同效应,即出现“1 +1>2”的结果。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避免相互制衡,它们在个别的序参量作用下保持方向一致,形成最大合力,实现了系统的协同效应。

我们从协同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是,若要使复杂系统变成有序结构,其关键是促使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它们的关联运动,使其逐步成为系统内部运动的主导力量。可见,协同学的研究内容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在这个“有序”的过程中,序参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校社衔接期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三个序参量是党政法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只有这三个序参量通力合作并协调运动,才能实现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最佳效果。

3.1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宏观系统

政治认同问题是个阶级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问题,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需要整合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各方资源。见图1:

(1)h政法系统。党政法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党负责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意旨,制定正确的政治法律法规,并监督行政、司法机关落实毕业生政治认同工作情况;行政部门贯彻党的精神,重点搞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司法部门维护政治法律法规的运行,提高司法公信力,开展“净网”行动,打击网络政治谣言,对政治违法犯罪进行惩戒。

(2)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本文仅指职校和高校),其任务是落实党的政治教育精神,负责对党政机关及毕业生家长的信息沟通及协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职校和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职校和高校一要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二要做好毕业生学业期的绿色通道和就业半年期的咨询引导工作。

(3)社会家庭系统。狭义上说,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生活的社区与工作单位。社区要创造有利于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环境,工作单位要发挥工会、党/团支部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家庭系统包括毕业生家人及亲戚朋友。家长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观督导工作,及时反馈毕业生情况,配合职校和高校做好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

3.2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微观系统

在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中,党政法系统是统帅,教育系统是关键,社会家庭系统是辅助。其中,职校和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毕业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要对职校和高校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构建政治认同教育的微观系统。见图2:

(1)组织机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组织机构采取层级模式,由职校和高校团委、政教处、就业中心及学校网络中心组成,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校党委负领导责任。

(2)队伍构成。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学校政工线人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毕业生骨干构成,他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致力于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工作。

(3)任务分工。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任务分工:一是在职校和高校党委领导下,在学生的毕业年,由校团委组织精品的政治实践活动,如青马工程、学生时政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等。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作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要通过课程教学,并打造网络思政名站名栏名师,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三是要发挥毕业生骨干的作用,鼓励毕业生骨干在学校及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毕业生分布状况,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如果毕业生分布过散,可采用网络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对同学在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就业帮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并要及时准确地向母校反馈毕业生情况。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学校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指导等工作。[4]

(4)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重视并参与学生政治认同工作。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教务处通过执行教学事故制度等途径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纪律,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正确政治观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思政课把正确政治观引入学生考试与评价范围。在学生的校社衔接期,学生处/政教在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优评先制度中体现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对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工给予表彰。

校社衔接期是职校和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思想迷茫期和思想政治教育空档期。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三位一体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 1+1+1>3 的协同效应;通过党政法系统人员、职校高校人员及毕业生亲友,共同致力于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既能保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也是帮助毕业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过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政治毕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55-02

从1999年国家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从1999年的一百多万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七百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就业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如何应对就业压力?高校在不断扩充就业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也开始进入到我们就业指导工作的视野中来。儒家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它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国家层面的影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它的继承和发扬,对个人的影响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润物细无声。我们如何从儒家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发挥到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一、当代毕业生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即将结束十几年的教育生活,即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即将圆一个家庭梦,即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这个阶段会不得不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是继续深造,出国,还是就业?同时也面临人生的第三个“断奶期”,再次离开父母、熟悉的校园、朋友、同学,走进学校或社会,体验别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方面:

1.容易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虽然我们说大学就如一个小社会,进入大学是他们人生的第二个“断奶”期,他们开始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毕竟依然生活在相对纯洁的校园里,依然有可亲、可敬的老师相伴,还有知心、可爱的同学相依;而对毕业生而言,家庭和学校在此刻能对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三次“断奶”。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并且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在就业最难季的今天,让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们不知所措;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招聘单位人才需求的素质之间的差距;就业市场和体制的不健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行业的竞争激烈;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差距大;一次次的应聘失败等等使得他们感到不适应。他们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自信遭到了质疑,对未来的迷茫,甚至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可能一部分同学会由此而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双重评价体制

现阶段的毕业生已全部为90后,他们成长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们身上突出表现为太“自我中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考虑自己,不愿意顾及他人。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在求职阶段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在短期内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推销自己。但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认识相对来说比较弱,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做一个有志青年,但对事物似乎没有常性,容易随波逐流,对逐年增加的违约率,当问及原因时有学生会这样回答:当时看大家都签约我就跟着签了,后来才觉得不合适。还有就是有迫切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责任心不够。在一些西部贫困地区,家庭是倾其所有培育一名大学生,对他们给予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厚望。但当学生毕业工作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几年和家人失去联系。

3.诚信意识的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在鼓励人们的逐利行为,导致个人私有利益不断增加,诚信意识缺失。这个问题在毕业生身上表现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一部分毕业生把就业的主要问题并非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上,而是各显神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企图侥幸达成就业,如因为一些单位在就业招聘时要求出具成绩单,一部分学生在考试的环节中选择作弊;还有一些学生则弄虚作假,修改成绩单。在就业过程中,简历制作中借用他人的获奖证书,出现一个班几乎都是班“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现象;在求职过程中向招聘单位隐瞒自己的真实意愿,本来对某份工作并不满意,但是想着先确定下一个单位再找更好工作的想法,增加了违约率,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儒家文化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吸收一些资源,以丰富我们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1.儒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1]而“以人为本”是自古有之的观念,尤其是儒家很注重以人为本。孔子讲“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论语・颜渊》)。“仁”,即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正视人性优点与弱点[2]。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与引导力,也就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毕业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认识到这个阶段出现的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接受他们的这一状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面对面谈心、利用网络交流与咨询、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等形式进行有力的疏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抗压能力。其次通过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协助他们选择并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切身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否则“假、大、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会使得该工作裹足不前。

2.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儒家最重要的教育原则,读《论语》我们从孔子对“仁”的解释就可以理解,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颜渊问“仁”,他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3]。仲弓问“仁”,他让仲弓掌握“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颜渊》)[2]。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2]虽是同一个“仁”字,孔子却根据学生性格和天赋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解答。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即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品格、智力、才能、兴趣等因素,同时还要因时、因地、因事施教。对于不同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当然要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真正的教育。其次要根据毕业生个体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智力、能力、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给学生做初步分类,如对于性格内向的毕业生,我们首先要让毕业生明白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也就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总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儒家“诚信”思想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儒家文化中,“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都对“信”做了表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2]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没有安横木的r,小车没有安横木的,如何能走路呢?”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说:“只给吃而不,那就像对猪一样;而不恭敬,那就像养牲口。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以虚假的礼仪笼络人”[3]。从这两位儒家圣人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何其重要的位置。

而在当今社会,“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德品质,是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虽然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中毕业生是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一步强化诚信教育。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完善“诚信”档案体系,在学生毕业时,有一份诚信档案与其随行,这从体制上就有力地防范了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同时,我们要有一批素质较高的老师,老师言传身教胜过圣贤书。要求学生的事情,我们老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舆论引导,从“八荣八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一直是国家所引导和提倡的,我们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学生,用舆论引导他们的行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毕业生的诚信问题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如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借助多样的载体,真正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运用其中,让毕业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并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可以丰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进一步增强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与说服力。

参考文献:

政治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35-02

每年6月我国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走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2012~201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80万、699万、727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继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被毕业生们称为“更难就业季”。面对这一大群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人,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就业大环境,顺利就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以及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来探索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个职业。主要是指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为遇到问题和困境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帮助,并通过发掘案主的潜能,使案主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进整个社会福利的专业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初,就秉承着博爱、平等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提升整体福利水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仁爱、互助的重要内涵,形成了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等一系列基本理念。

1.专业的价值

社会工作具有其他专业所没有的一套价值观,包括平等尊重、接纳、个别化。这些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也是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

平等尊重,社会工作专业认为,当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的时候,双方在地位、决策权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人格和自由。

接纳,指的是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接受案主、相信案主、尊重案主。强调去问题化和去标签化,才能真正地认识案主。

个别化,是一种将案主分别逐一对待的工作原则。

2.注重人的潜能

比斯台克认为①,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力和权力;并且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重案主的潜能、发掘案主的潜能,是成功帮助案主的重要环节。

3.致力于案主自身能力的提高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即在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的过程中,通过发掘案主潜能,培养案主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在香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展为“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即为了实现助人能量的持续流动,在案主获得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后,再利用助人的能力来帮助其他人。

4.PIE理论

PIE②即People In Environment的缩写,中文译为“人在情境中”,意思是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场景中,并受到环境场景的影响。这一理论从系统论发展而来,对社会工作专业最大的影响在于,开阔了寻找解决案主问题的途径,并强调要关注案主当前所处的环境。

二 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其注重感染人、进步人、成功人的特性,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有许多契合之处。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会时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用PIE理论来认识学生的就业支持系统

要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现在的毕业生有充分的了解。一般来说,毕业班辅导员已经带了学生多年,对学生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毕业之际,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态系统的梳理,认清资源,认识现状,建立毕业生档案,显得非常重要。根据PIE理论,需要我们从时代特征、社会现实、家庭关系、自身特点四方面来认识学生。现在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90后,出生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社会文化多元的冲击,并且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最大的矛盾在于,自我意识强烈和自身能力不足。而这个矛盾又存在着农村和城市的差异,还有专业的差异。以法学专业为例,大部分城市大学生的就业主要依赖家庭资源,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就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际资源或者自身的努力。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确针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即注重以真实案例为教育内容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好就业规划、注重与环境沟通、注重认识和整合就业资源。

2.注重心灵的感染力,重点帮助特殊毕业生群体

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寻找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是管理和教育好90后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愿意听、听得进,才能最终受用。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用生命影响生命”,即认为,在思想政治领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的辅导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知道流行趋势,才能通过这些共同话题,顺利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同时,辅导员要注重分享自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达到与学生以心交心,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对遇到就业困境的特殊毕业生群体,要予以特别关注。如: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需要予以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资源偏少,需要给予帮助。

3.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迁移,从辅导就业过程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果说专业能力靠的是课堂,那么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就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和教育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相通的,都强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生的问题单单由辅导员来解决是行不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才能有效解决。当学生在参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后,再用来帮助自己身边的同学,并将获得的正能量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就实现了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了社会工作专业“自助助人”的延伸。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社会工作的理念同样强调对人的尊重和教育,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发展出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最早的工作方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辅导员与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有目标的定期会谈。毕业生即将毕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感受到求职受挫带来的失落情绪,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信心不足、就业技能欠缺、对前途迷茫这三大类。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重塑个人价值观和增强心理能力的过程,社会工作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互动和渐进式的谈话过程中达成。所以,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设定上强调设立一个总目标,并设立循序渐进的分目标;在过程中强调由感觉到行动,并强调巩固和推进并举。虽然个案社会工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效果却是持久的。

2.小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突破了个案工作一对一的局限,形成了一对多的模式,可以在集中的时间里,解决多个人的问题,这是目前学校中最受欢迎的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中,比较适用的是两种类型的小组――同质性小组和异质性小组。同质性小组是指把具有同样特点和需要的学生集中成一个小组,通过辅导老师的活动设计,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共同支持面对问题。如:就业压力舒缓小组、贫困生就业支持小组。异质性小组是指小组由具有不同需要的人共同参与,这个小组更加强调经验的分享,即由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者分享自我经历,以带动其他的组员寻找到适合自我提高的方法。如:求职技能提升小组、考研复习分享小组。由于组员在小组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使得他们能够在自我感觉安全的环境中主动分享,获取所需。这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互助资源,弥补教师资源不足的好办法。

3.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都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可以归结到家庭、社区的环境中。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个人的问题,社区社会工作就被提出来。这一方法在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交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与家长达成共识。(2)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支持。如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分享就业的氛围,搭建就业信息的空间,明确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单位。(3)在社会层面上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为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学生争取社会组织的支持,为需要发展锻炼的学生搭建社会的平台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除了要理解各类方法的特殊性外,还要注重对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在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中,针对个别新生的情况,开展个案工作。

政治毕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13-1.5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我国的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连年累加的高校毕业生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方面,而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在大学生的主观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观念,择业观念,自信心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高就业工作的成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中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正确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挑战,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能力保证。目前,确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估计过高,缺乏敬业、团队精神,缺乏诚信,眼高手低,定位失度。还有部分应届生不愿在企业基层工作,不愿受企业的组织纪律束缚。所以,为了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加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态度,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冷静严谨、等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能力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现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大学生把素质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做事”,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角色转换。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有一个角色转换和迅速适应问题。社会上的多数企业认为,角色转换慢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企业招聘员工进来,就是需要他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若等个一年半载才进入状态,恐怕再“耐心”的企业也会对他没兴趣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实践。除了学生的专业实习之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帮助学生转化角色,适应社会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所以学校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相结合的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

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强化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战略的眼光和前瞻的意识,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大提高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率。要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教育,教育毕业生既要看到就业形势严峻的一面: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日益明显,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把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密切联系起来,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学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成家与立业的关系,树立起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应该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能做什么”、“社会能够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岗位”“我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这样更便于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有准确的目标,明确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培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自信心可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发挥智力因素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自信心。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和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而为认知和行动提供了动力,使其对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反映出独特的向往意识。因此,一个人如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情感深切、意志坚强。所以,兴趣具有探究性、情感性、专注性等特征。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人感兴趣的事物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上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广阔的兴趣爱好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发展广阔的兴趣爱好方面是大有可为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采取一些“寓教于乐”的新载体如校园文化、社会活动和大众传媒载体,帮助大学生发展广阔的兴趣爱好。

三、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心理教育,

能够培养毕业生良好的求职心态

由于心智尚不成熟,遇到残酷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是常见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毕业论文篇(10)

一、前言

考研、考公、直接就业,这三个是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选择。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未来,除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还要借鉴提取前人的建议。本课题采取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嘉兴地区的我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他们就业后所得出的经验,为即将毕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生提供意见,从而更好地选择就业方向。

二、嘉兴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现状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据嘉兴人才交流中心的招聘信息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上趋向务实,招聘不再只追求学历,而是更侧重于工作岗位需求。本调研组根据问卷采访结果和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了嘉兴地区浙江师范大学2001年——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从就业率方面看。通过走访和问卷,本调研组搜集到的数据显示2001——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第二,从职业类型方面看。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占调查总人数的75.6%,从事公务员的则占22.2%,其他职业的占2.2%。

第三,从职业幸福感方面看。无论是从事教师、公务员,还是其他职业的被调查者,均对自己的岗位满意度较高,该现象尤其在教师行业中更加明显。

第四,从在职压力方面看。在被调查对象中,一方面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

第五,从工资待遇方面看。提高工资待遇一直是众多教师的期盼,据本调查组的调查情况反映:在地区分布上,嘉兴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在浙江省范围内偏低,尤以嘉兴市的海盐县最低,地区差异较大。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根据2001年——2010年嘉兴市政教专业毕业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情况,被调查者资料可分为三部分:政教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工作现状以及工作反馈。现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嘉兴市政教专业毕业生的样本中,男性比例为54.2%,女性比例为75.8%。从工作年龄来看,拥有6年到9年内的工作年龄的最多,占调查总认识的82.2%,工作年龄1年到3年内的和3年到6年内的分别占13.3%和4.4%,所占比例较小。结合生源地为嘉兴的政教毕业生情况来看,03届到06届的嘉兴籍贯政教毕业生最多,这三年平均每年的嘉兴籍贯政教毕业生达到12人,06年之后骤然减少,因而工作年龄6年到9年的基数最大,所占百分比最多。从职业现状调查情况上看,从事政治教师的所占百分比最大,占调查总人数的75.5%,从事公务员的则占22.2%,从事其他职业的占2.2%。

(二)工作现状

2001届至2010届嘉兴籍贯政教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分为教师和公务员两大队伍,教师当中又分两部分分别执教高中与执教初中政治。

调查显示,77.3%的职业的获得是通过招聘会,结合调查数据,教师职业的获得都是通过招聘会;而有15.9%的公务员是通过先从教后考公的;只有6.8%的公务员是一毕业直接考公务员考上的;政教专业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主要为高中政治教师,其次是初中政治教师、公务员。

(三)工作反馈

教师方面的学长对在校政教专业学生的建议是更倾向于多读书,而公务员的学长则更倾向于要多锻炼自身能力。

从上图可以看出,单纯积极参加学生会各种活动是不提倡的,在校学生应追求多方面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对嘉兴地区浙江师范大学2001——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得出该专业已就业的毕业生成功就业所需具备的自身素质,从而为广大在校生提供奋斗的目标。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依旧有诸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如若就业,工作比较稳定,但是发展空间较少。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基本上无涉及到商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与政府部门的工作。

综合以上,我组成员提出了如下建议:

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动力,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因。思想政治教育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的优势是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修养,要有能说会写的特长,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才有发挥的余地。

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在校生应该在辅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等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如:粉笔字板书的书写、课堂的设计方面应该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要结合现今学生发展的特点以及现今社会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实际,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育实习阶段,毕业生应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在有经验的同事的带领下,努力学习各种技巧和技能,将大学学习到的师范技能和各种能力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率。

切实加强毕业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实内在修养,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模式,并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工作单位需对毕业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对其专业成长进行促进。

随着现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在校生应创新就业形式,寻找就业的新路径。如:可否突破专业限制向经商方向发展等。(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腾元《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08年10期

上一篇: 中医医学论文 下一篇: 安徽建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