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7:09

初中生化学论文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1)

一、初中政治教学要以生活化、实践化为主要目标

初中政治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政治教学内容,如思想品德修养、人文素质的提高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化的案例才有教育意义,只有将政治教学融入生活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为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生活案例,以生活案例为主线,讲授政治知识点。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于生活主题当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材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的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为例,这一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地良好品德,以感受亲情为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以生活中典型的孝敬父母的人物事迹,如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陈斌强等的感人事迹为案例,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感受亲情,然后布置学生回家后为父母洗脚等任务,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素养的提升。

二、立足学生生活,将初中政治知识点融于生活之中

生活即是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初中政治教学必须要与学生的具体生活有效结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初中政治知识点融于生活实践当中,使学生在同具体生活世界进行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体会人生。所以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看见的、听见的以及所感知到的具体的生活案例、社会热点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给学生以感悟的空间。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政治教材第二单元《养成交往品德》中的第三课《诚信为本》为例,这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诚实守信的案例为基础,展开教学。比如某一学生拾金不昧,主动将捡到的金钱交给老师,教师就可以以这些学生生活中可见的例子为导向,对学生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进行表扬,鼓励与赞扬这种高尚的品质,鼓励学生向学习,使学生以此为榜样,并在生活中将这种高尚的品质践行下去。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影响学生。所以,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单纯的依赖于教材,而是要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借助环境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修养。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中的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为例,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讲述网络的优势与缺点,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应该理性上网,学会保护自己,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在学生的生活当中,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爱玩网络游戏,上网过度,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这一课时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以上网现象为例,创设学生上网成瘾的生活化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列举上网成瘾的危害,列举上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怎样杜绝网上的不良诱惑,如何避免上网成瘾,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网络,做到健康上网,发挥网络有利的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利用文化资源,增强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政治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均可以用于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当中,以生活化的案例引导政治课堂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且以学生生活中听见或见过的案例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等。但是,政治教学却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一般来讲,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家乡文化必定有一定的特殊情感,以家乡特有的文化资源为教学案例,无疑可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富有本土气息与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初中政治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中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为例,教师可以搜集当地的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化信息,如民族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先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具体信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由浅入深,逐步向学生讲解政治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尊重民族文化、体会民族文化的价值、学习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家乡荣誉感。然后再组织学生对家乡文化进行讨论,体会家乡文化的真正魅力。

五、结束语

在初中政治教学要以生活化、实践化为主要目标;要立足学生生活,将初中政治知识点融于生活之中;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要利用文化资源,增强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学生生活中能够听到的、见到的典型案例引导政治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莫薇 单位:平塘县塘边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2)

所谓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政治教学当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视点和社会知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将生活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政治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体验生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统筹考虑,将政治理论视点同现实生活的主题做到紧密结合”,是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重要措施,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过程中体验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特别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而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能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主题来增强初中政治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进而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启发性”。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大事例引入到课堂,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能够思考。

2.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特色性”。

要想使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取得实效,就必须将本地特色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政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留心将本地的人文特色、地理特色、发展特色与教材内容合理结合。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本地的传统文化来开展初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福建地区可南音、土楼等作为教学案例;北京地区可以将京剧脸谱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长三角地区可以围绕水乡古镇、江南园林等案例进行教学;东北地区可以通过二人转、大秧歌等表演艺术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而河北地区则可以将唐山皮影戏、评诚、河北梆子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总之,通过将特色化的案例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3.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政治教材中,有不少“抽象性”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生动的事例来加强学生的印象。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将一些教学内容与趣味性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教学,可以让学生搜集大量国内外标志性建筑,中国长城、法国埃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不同饮食文化差异,比如中国的饺子、美国的肯德基、日本的寿司等等,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也了解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3)

新课标中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教育理念,我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学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归纳如下:1.生活化的知识目标。生活化的知识目标不仅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掌握与生活有关的思想政治内容,还要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自主感知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并在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整合下树立起为其今后生活服务的意识。2.生活化的能力目标。该目标不仅需要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指学生要在今后面对生活问题的时候,能借助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能借助在校期间所形成的能力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并在其中形成新的能力。3.生活化的情感目标。在生活化教学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借助生活实际现象来引导学生感同身受,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更需要学生借助已经树立的思想观念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借此为生活服务。

二、开发生活化教学内容

尽管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材编写人员将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这一部分内容还是很少的,而且有些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轨的,无法满足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对此,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更多的生活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我在开发生活教学内容的时候,一般会借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一点小事或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生活化教学过程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活动始终。我在创设生活化教学过程的时候一般会从以下两个环节入手:1.导入环节生活化。导入环节能否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本堂课的开展效果。对此,我会借助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导入的时候,会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在讲桌上放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并明确标注其价格。然后根据该情境向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1)在我们生活中去超市购买矿泉水的时候,有没有导购人员迫使我们必须买哪一种矿泉水的情况呢?(2)在购买矿泉水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品牌之外,还要留心哪些问题呢?(3)倘若一瓶矿泉水上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产日期,你还会购买吗?……如此在生活化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而然会了解到何为选择权、何为知情权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讲授环节生活化。在讲授环节我一般会在新知讲解之后,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借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以“我们一生的权利”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会在教材内容讲解之后,向学生呈现2011年高晓松酒驾被判处六个月拘役,并罚款4000元的新闻事件,在该新闻的呈现下,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在该事件中所提及的新修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将对公民的哪些权利实施保护?在依法治国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该如何将《道路交通安全法》落实到实际当中,使驾驶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呢?……在问题的诱导下,学生自然会想到生命健康权、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等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讨论出诸多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措施,诸如贴大字报、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如此,在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教师在组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贯穿始终,设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开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及落实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等,使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自主感知思想政治内容,在生活现象中树立高尚的思想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4)

二、捕捉生成,利用资源顺势引导

动态的课堂随时有无法预料的生成产生,教师要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地结合多种生成来推动课堂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旧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新问题的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资源来引申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物质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一边让学生观看“粗盐的提纯”这个实验,同时及时地收集整合学生的生成,推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索.生1:过滤只是将食盐和泥沙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蒸发过程中只是水减少了,也没有新物质生成.生2:原来颜色灰暗的粗盐,经过加工得到了洁白的食盐,外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生3:你们两个说得都对,只要我们检验一下最后得到物质是什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样更深层的思维,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从“海水晒盐”的角度来分析食盐的制备,掌握其中水蒸发的实质.师:学生的这个想法很好,每个人的观点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海水晒盐是让海水在阳光下晒,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整个过程就是水的蒸发,大家认为是一个什么变化?学生的讨论不再针对粗盐提纯的实验,而是更深层地涉及到了物质的检验,这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肯定,给学生解释物质检验的重要性,这也将作为我们今后学习化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为今后的物质检验建立铺垫.这样的生成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意外生成,结合学情深入探究

学生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使用旧眼光来看待、辨析和评价,就会形成“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出现意料之外的生成.教师要敏锐地抓住课堂的“冲突资源”,导入学生的深层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有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给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来讨论.老师:大家看到讲台上这支燃烧的蜡烛,有哪些办法可以将其熄灭?熄灭的原理是什么?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到了不同的答案:采取用水泼的方式来降温度,使之达到着火点下;用剪刀剪掉棉线使火焰脱离蜡烛,去除可燃物……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忽然有个学生说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意见.生:老师,小时候我们家生火的时候常常用扇子扇,炉子里的煤就着了,那现在用扇子扇为什么火焰会熄灭呢?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我的思维一时形成了短路,不知如何来面对,许多有共同经历的学生也跟着附和,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教师就不能敷衍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层地探究燃烧的条件,从降低温度和促进空气流通增大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两个方面来讨论,通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讨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了分析、比较,更对以后的探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整合反思,提升能力实现创新

课堂的生成对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学生在思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实现自身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教师可以多方面的整合学生的生成,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反思和借鉴,不断地修复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从而搭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成中逐步地总结金属的性质,以增强学生对金属认识的更为全面、具体.生:妈妈有一个银项链,银白色的.生:我爱喝的可口可乐的瓶子是金属铝做的,很薄、很轻.生:家里的暖气片是铁做的,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生: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等等还有很多,学生充分的结合了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己看到的金属、学过的金属进行总结,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从自己的角度来讨论“我眼中的金属”,结合学生的生成,顺利的总结得出了金属的性质。师:大多数的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延展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以和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在学生的不断生成中,学生对金属的认识越来越丰满,逐渐地搭建出了金属的知识框架,全面、具体地掌握了金属的性质.通过这样的生成整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顺利地实现了学生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5)

 

一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论文提纲格式。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 income, W 代表 weight, A 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6)

前言:目前的教育方式当中,学校教师大部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主要以课本中的内容为教学标准,忽视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因其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内容较为枯燥,无法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热情,教育效果不理想。文学艺来源于生活,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现象严重,学生无法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语文教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已经刻不容缓。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偏低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素质偏低的现象,并不是说初中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而是很多初中教师已经在岗位之中工作了很长时间,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手段长时间没有进行更新,仍旧使用之前的教育模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1]。现代的语文教学当中,更多注重对于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讲究课堂所学内容从实际生活出发,对于初中生全面素质以及思想品德进行一定程度的熏陶。教师是课堂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自身教育素质偏低,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不透彻,无法生动有效的将新式教育理念传输给学生,因此,解决教师素质偏低问题是促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课堂全面应用关键。

(二)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热爱,对于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带入效果极低。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好奇心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于周围事物都有极强的兴趣,只有让初中生对于语文教学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够主动去了解语文,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之后教学当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教师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

(三)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轨

目前的初中Z文课堂教学之中,仍然采用应试教学方法,注重对于书本考试当中涉及到内容教学,将语文教学变的系统、僵化,与实际生活脱轨现象严重。对于初中生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主要是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文学探究打基础,通过对于传统名著故事的学习,增强初中生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想要加强初中生自身道德素质建设,将初中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接轨是必然手段。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提升教师素质是全面加强生活教学在初中课堂实施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很多在岗位之中已经战斗多年的教师,学校统一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意义的认知。在学校内部定期举行交流学习会议,让生活化教学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为全体同仁传授教学经验,加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教师之间鼓励互相听课制度,让教师进行角色互换,使教师以学生身份进行听讲,以初中生的角度去看待其他教师的讲课方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取长补短,快速提升自身在语文生活化教学方面的素质。

(二)丰富教学手段

初中生活化教学课程当中,需要摒弃传统教学当中的弊端,改善原本枯燥的课堂,丰富教学手段,让初中生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3]。教师可以将原本课本当中有关生活化教学的知识以情景教学手段进行教授,很多名著当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教学,学生在参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之中,不仅对于文章的精髓、情感能够进行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爱上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不在是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之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初中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三)将教育与生活有机相融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将教育与生活进行有机相融,初中生在课堂之中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当中可以获得全面的印证与应用。只有实践才能够出真知,例如传统美德在课本之中只是四个字,通过生活化教学,初中生在乘坐公交、地铁时主动给老幼病残等需要关怀的人让座,在接受感激、赞许的反馈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自我进行理解,去感悟,这种教学效果远远强于传统教学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只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更能够加强初中生道德水平建设。

三、结语

随着祖国经济与文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当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愈发重视,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等两方面进行综合论述。针对目前教育方式之下,重视书本当中教学内容,忽视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日常授课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期望对于初中语文生活化应用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春波.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64-65.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7)

在观摩其他教师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过多的强调对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反而忽视了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人文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是相悖的,不利于初中生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重要的一环。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多媒体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自从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多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为我们的初中化学课堂增色不少,极大的激发了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多媒体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结合角色扮演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角色扮演是初中生非常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之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我经常运用角色扮演法,不仅符合初中生好动的特点,更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深受初中生的喜爱。

例如,在执教《化学与环境》一节的时候,为了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我组织了这样一次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星期天下午,李明同学在家里呆着无聊,就开始打扫卫生,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李明发现家里还有几节废旧电池,他决定把这些废旧电池给扔了。于是他拿着废旧电池走到小区的垃圾池旁,正要准备扔的时候,清洁员连忙阻止了他的这一行为,并且告诉李明废旧电池存在很大的化学污染,不能随意丢弃。听到这些话之后,李明有点愕然,把废旧电池又拿回家了。回家之后李明在网上查阅了关于废旧电池所造成的化学污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常用的干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元素,这些含汞的电池被丢弃之后,就会在酸碱环境中发生反应造成腐蚀。电解液以及有毒物质渗入土壤以及地下水,通过农作物或饮用水进入人体,其危害是相当大的。一粒钮扣电池中的汞,若泄露到水中就可污染约60万千克水,相当于一个人的一生饮水量。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看到这里,李明的身上惊出了一身汗,看来保护环境真的是人人有责啊。

角色扮演结束之后,班里的其他同学看到之后,也非常震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电池会造成这么大的环境污染。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结合社会调查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我还经常结合一些相关的社会调查来进行。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社会,深切的体会到人文素养的可贵。

例如,在执教《化学与能源》一节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分小组对我国目前的能源状况进行调查,这一提议发出之后,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他们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目前的能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能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能源都被大量采掘。由于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用光了就不可再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科学家和政府领导。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我问道:“经过调查,同学们对我国的能源有怎样的认识呢?”李明同学说:“我们小组主要对我国的石油资源进行调查,由于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不得不从中东一些国家进口。近年来,由于石油非常紧缺,国内石油的价格还在一涨再涨。很多本来考虑买车的居民,现在都不得不放弃买车的念头。”王虎同学说:“我们小组主要是对我国的煤炭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开采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煤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听到同学们的调查报告,我感觉到非常欣慰,说道:“确实如此,我们国家的很多能源已经被大量采掘,这些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用光了就没有了。对此你们都有何建议呢?”王刚强说:“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风能,用风力来发电,来取代煤炭发电。也可以把一些农作物秸秆利用起来发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很多,每年国家还禁止焚烧秸秆,如果可以把这些农作物秸秆用来发电,那真是一举两得。”刘丽同学说:“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太阳的能量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如果把这些太阳能搜集起来,一定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不少。”……

在上述教学片段当中,我让学生对相关的能源进行调查,让他们产生忧国忧民的意识,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效果可见一斑。

四、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方式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论述。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对一线初中化学教师以启发,积极的参与到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行列中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8)

三、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增强教学活力

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可以运用,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最重视和感兴趣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面向生活,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将学习的范围伸向远方,扩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此会有很大的兴趣,面对这门崭新的学科,能够使学生保持兴趣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化学与学生最近的就是在生活中涉及到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到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才能在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利用生活化的手段和实验展开教学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直观的手段,分析得出教学和生活结合的切入点,根据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材料,来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创造兴趣.例如,采用生活展示、实物展示、示范实验、新闻媒体、电视视频或者其他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惊喜与感叹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另外,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可以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手段,在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理论,这就需要不断的发现与引用.在对实验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分组演示与改进,使其更接近生活中的例子.

五、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

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延伸就是家庭作业,一份具有创造性的作业可以加强对教学效果的巩固,并且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就可以直接将化学应用到生活中.在我们了解不同的化学知识时,可以将相其与生活相关联.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家门,调查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此外,还可以允许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收集有关各种食物和营养相关的知识信息.类似的作业设置,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是在做无聊枯燥的作业,而是在解决一项实际的生活问题,这样的心情下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更容易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9)

二、语文教学是创作世界的动力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最为个性的自我,因为文字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最有个性与活力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自我创作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有活力,充满灵性,富于创造的个体,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去束缚孩子的对于生命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我们不应该把学校变成一座工厂,每天按部就班的生产出同一批型号,打上同一个标签的产品,而是用语文教学去让学生们感悟生命,打开他们的眼界,比如在古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去肆意的随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心中的场景,让他们将自己心中所描绘的景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笔和纸画出来,也许学生们的语言与绘画水平是有限的,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古诗的文字性陈述绝不是唯一的宗旨,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去解读这首古诗带给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所收获的不同的意义,而老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每一个学生都尤其最为独特最富有创作性的一面,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的丰富而多彩,是多么有活力的存在,并且这样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这么简单,在轻松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学会了倾听与理解,学会了质疑与肯定,这样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勇于展现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使学生从更层次去感受来自语言的魅力,来自文字的想象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应把按照成人所设定的条框与预期去教训学生,应该做的是从学生们自身的独特性去发展与促进他们。

初中生化学论文篇(10)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他们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了许多生物学现象,对生物学知识已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需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素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将其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以此展开教学。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学习中。如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为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例子,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某一天三餐食用的食物,再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都十分丰富,那么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立刻激发起来,迅速地进入新课学习中。

1.2提出生活问题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导入课堂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学问题,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和矛盾冲突中,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感知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对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自主质疑思考,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猜想。例如,在学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情境,设置疑问:“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有哪些食物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没吃早餐的同学,为什么上第四节课时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症状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为什么?小刚得了重感冒,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运动,你认为呢?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这些贴近生活的普遍现象,让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和有趣。创设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的积极性。

1.3进行探究活动

师生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激励性评价,并适时进行点拨、释惑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能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出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相关的生活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其中,对资料信息进行阅读、分析和处理,认识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代表发言解释生活现象。活动中对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及时进行点拨释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中安排“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制订实验方案,对食物(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大米等)所含能量进行测定,直观地感受到食物中能量的存在。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

1.4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对教材的重难点或一些关键性内容精讲深化,注重探究活动的理论总结升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关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弄清弄透,自主内化建构新知,扎实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开展探究活动后,指导学生回归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各自的食物来源以及主要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1.5知识学以致用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加以拓展,善于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能体会到生物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此外,学生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例如,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在小组内交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

2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上述生活化教学的操作程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构建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尝试对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化,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上一篇: 中国大学生论文 下一篇: 医疗证券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