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04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1)

【英文摘要】Politicalcivilizationincludesrichconnotationsaspoliticalthought,politicalsystemanhpoliticalbehavioralconstruction.Toputforwardandcarryoutsocialistpolit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topushonsocialist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nanall-roundwayandrealizethegoalofdevelopingourcountryintoaconparativelywell-off.Thebasictaskofsocialistpoliticalcivilizaionconstructionissocialistdemocraticpoliticalconstructionandlegalsystemconstruction.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politicalcivilization/democraticpolitics/legalsystem/construc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00(2002)04-0001-0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政治文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政治文明,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政治文明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同志所提出的政治文明,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政治文明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治文明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政治文明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 政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 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 政治文明 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 政治文明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 政治文明 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江泽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 政治文明 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 政治文明 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不仅体现了科学理性,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一个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战略选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对哲学来说,人的问题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都离不开对人的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对认识本质和认识标准的把握,对历史规律和历史意义的诠释,对价值和科学关系的处理,都无法避开一个“人”字。以人为本可以是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命题,也可以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来理解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如果说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中人还为自然所制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那里,自然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依存系列,因而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人都成为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是“明澈的世界之眼”(叔本华语)。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这种所谓人,实际上是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以漫画形式再现的基督创世说的思辨表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p241)可见,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这就是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即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是有严格区别的。民本主义思想当然是限制绝对君权主义的进步的政治学说。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作为古代思想家一厢情愿的社会理想,民本主义的立足点并不是民而是君,是为君权的稳固和封建社会的社稷长治久安服务的。民本主义主张的对民的爱,类似牧民对自己牧群的爱。这与当代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具有本质的区别。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以根本改变了的社会、根本改变了的人与社会关系为依据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立足点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建设不同于以往任何治国之道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意蕴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发展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的人文价值观。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意义正在于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在这个阶段,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被突出和凸显出来了。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人均800-1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下等国家收入水平,而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3000美元,属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收入的水平。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小康,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尤其是穷山恶水、还没有脱贫的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为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把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列为重要目标,把解决就业问题看作是民生之本,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内在地包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标。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p43)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就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不断提高。从消费学的消费类型来说,总体小康是生存型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而全面小康是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各种社会保险消费等。其中教育、文化是智力发展型消费,旅游休闲、医疗保健、各种保险主要是体力发展型消费,而安居、汽车、生态环境等享受型消费,则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型消费。

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必须有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人民群众所期待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多方面的富裕,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充实。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水平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发达、社会生活的有序并不是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真正富裕。反过来,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越来越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共同富裕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丰富、民主政治的进步、人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容。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观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宰一切,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变成了“经济人”甚至物的奴隶,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人的自觉发展,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二是要把自身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之中,认识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而丰富,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发展要素上,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的本质。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现代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政治与道德而倾向于“经济人”、“工具人”,结果,引发出许多社会丑恶现象。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它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自身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协调发展。其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整体的社会联合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p66)人的实践和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割,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在显示科技水平、庆幸物质繁荣的同时,遭到了来自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显然,无论人在依赖自然状况下的发展,还是人在依赖人的状况下的发展,都是缺乏主体性的、片面的、不成熟、不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在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人的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的驱使和局限,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特别是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支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在这个发展战略中,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自然环境的力量和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5)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人才匮乏

不论是专业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人才资源匮乏,人员是进出都不易。这些状况不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很难顺利完成。

2、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相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乏善可陈,三是文学书籍短缺,四是文化娱乐种类少。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3、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县、乡、村的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组织都建了文化馆和图书馆,但标准亟待提高,事业经费也严重不足,乡镇文化站建设很是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屋倒墙塌,还有的被拆除。村文化大院缺场所,缺设备,缺管理。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种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要致富,更要有乐趣。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党和政府花大力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首要任务。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方向。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对于这些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充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树立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要树立其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度。不断改善传统陋习,培养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传授知识、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中心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核心,不断发展镇、村文化设施,扩建村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文化场所。整合乡镇及村屯的公共资源,建成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向农民群众开放,使之成为当地的宣传、文化和信息中心。

丰富乡镇、村文化资源,鼓励农民群众自办文化,自主创新。建成一大批文化中心户,政府要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照顾和帮助,加强对这些文化中心户的有效引导和管理。配备文学图书党报、党刊、文艺体育活动器材和硬件设施,为其自由开展一些小型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

2、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1)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推上舞台,更好地取之与农民,服务于农民。

(2)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着的通俗读物。

(3)大力挖掘、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娱乐形式与项目。

(4)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另外要坚持“繁荣、管理”一起抓的方针,营造文化氛围,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脱离不良的社会环境,多为农民谋幸福。

3、加强村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进行,因此我们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6)

江泽民同志指出:“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关系到县域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大局。贡嘎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自身积累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实现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贡嘎县经济发展现状 贡嘎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农牧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4%,属于半农半牧县区域经济类型。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数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贡嘎县委、县政府抓住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机遇,依托紧靠国际航空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较大、具有传统的农牧业基础、各种资源丰富等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和巩固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促拼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县城经济的主要指标不断增长。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同比增长17%;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人1118万元,同比增长4.68%;农牧民人均纯收人2038.05元,比上年增加348.43元。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呈增长趋势。 (二)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通过寻找区内外企业为合作伙伴、银行信贷部门贷款等方式,加大了对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达29家,从业人员达538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70.3万元,增加值99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44%,113.56%。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27家,从业人员达441人,实现利润4998.10万元。 (三)农枚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农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2:28:1。二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已从数量型逐步转向质量和效益型。昌果优质红皮土豆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特色产品。三是农牧业产业化趋势逐步增强。全县已初步建成了红皮土豆、优质油菜、绿色蔬菜和黄牛改良、异地育肥等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农牧区家庭养殖业和庭院经济不断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异军突起,农牧民收人稳步增加。 (四)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切人点,适时出台了《贡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推出了以县茵开发建设、甲竹林镇花岗石加工厂、甲日矿泉水开发、昌果嘎玛加工厂、杰德秀休闲鱼庄开发、杰德秀湿地旅游开发、杰德秀传统民族手工业开发、甲竹林镇休闲城建设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加快了全县招商引资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国家投资和援藏资金的注人,完成了县城、甲竹林镇及机场周边的整体规划。2003年投资880万元,完成了县城下水道改造、德吉路路面硬化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几年的乡镇道路改造,全县通车里程达到440公里,乡镇通车率达100%。正在实施建设的国家投资项目江雄水库和雅江防洪堤等农牧区水利、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制约贡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其地理特色和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纵观贡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枚民群众竞争力差。农牧民群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牧民竞争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由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滋生了随遇而安、知足长乐、得过且过的观念和行为,广大农牧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文化素质低下,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县巧至50周岁人口文盲率达6.4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9.43%。目前,除101省道周边部分农牧民群众 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有所增强外,贡嘎县因区位原因,县域经济竞争的主体文化、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造成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的充分供给为前提条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规模的形成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研究指出:“基础设施能力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0”近几年,贡嘎县域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县还有46.3%的乡村未通电,70%的农牧区不通电话。 (三)农枚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单一,种植业内部“粮、经、饲”种植比例不协凋,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高达69%,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比例只有31%;畜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良种畜比例严重偏低,牧畜出栏率低,饲养周期长、周转慢,导致富产品供不应求。 (四)县乡财政实力薄弱。贡嘎县县级财政收人虽然于2002年在全区率先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但仍然是一个典型的“靠吃饭财政”,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弱,乡镇一级几乎没有财政收人来源。县委、县政府用于搞建设、求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县乡财政不堪重负,导致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薄弱。 (五)农牧民增收问题较为突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增收的总体效果不明显,种植业比重、农牧区人口比重、传统农牧业比重仍然偏大;技术水平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增收手段不多,增收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矛盾突出,人才资源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贡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观念的大更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观念落后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以全区深人开展“谋跨越、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勤奋进取、积极投人、积累财富的思想意识,克服“等、靠、要”的观念,引导广大农牧民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向工业要财富,向产业要效益,向特色要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进而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过渡,逐步实现农牧区经济的现代化。同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要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开拓意识和群众观念,深人群众寻找工作思路,克服官本位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二)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枚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县域资源和农牧区经济的实际出发,以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牧区产业结构。一是要加大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把科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实用技术的推广上来,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农牧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不断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应用率。通过引进、选育、推广优质品种,继续在沿江乡镇推广山油2号、藏油5号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积极发展良种专业户、专业村,切实加快全县良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岗堆镇小尾寒羊饲养的经验和面积,加大以绵羊改良、黄牛改良为主的畜种改良力度。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种养殖结构。种植业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形成;畜牧业调整本着稳定高山畜牧业,大力发展河谷畜牧业的原则,狠抓以黄牛改良、异地育肥为主的农牧业项目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发展一批拳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结合贡嘎县实际和目前资源,要以建立优质青裸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红皮土豆生产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绿色藏鸡生产基地等12大农畜产品基地为主,发展和培育一批种养殖专业户和龙头企业,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拓宽思路,进一步搞好国 家投资项目的衔接和安排,精心编制项目规划,突出项目特色,增强项目的吸引力。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搞好“十一五”项目库建设,挖掘一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吸引力的项目。围绕航空港做文章,积极构思、布局一批有潜力、有影响、能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型项目。要将援藏项目引向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继续抓好人畜饮水、雅江防洪堤、江雄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和“电气化”试点县工作。 (四)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坚持依靠人口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促进农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把推广常规技术、优良品种作为农牧区科技工作的重点,加大科普力度。要巩固2002年扫盲验收成果,千方百计保证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人,狠抓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确保今年“普九”验收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县域科技人才前来创业,发展“能人经济”。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县域经济杜会的发展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科技、通讯的中心,对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聚、带动、辐射的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要深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聚集生产力要素的平台。要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就必须下大功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带领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纳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和部署。二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要立足位于西藏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一系列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路子,要把重点放在“101”省道沿线,形成由甲竹林镇及机场向东西扩张,县城“两桥一洞”向甲竹林镇及机场积极靠拢,并不断向周边辐射的小城镇格局。三是要加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的瓶颈制约,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县各小城镇功能和支撑产业要科学规划,避免小城镇之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要建立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小城镇。同时,鼓励和吸引个体经营业主、内地和各类企业来小城镇兴办龙头企业,以此来带动农牧民发展基地生产,并积极发展加工业,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六)全面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措施》基础上,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以此大招商、招大商。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论证工作,积极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分类分析、筹划和论证,对于重大的关键性项目,邀请专家、设计部门进行分析和规划,达到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便可开工的程度。紧抓援藏机遇,扩大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与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的工作面,邀请长沙市企业界来贡嘎县考察投资环境,共商经济发展大计,找准市场定位,努力开创互惠互利的招商引资新局面。 (七)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中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二是创新县域经济环境。要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形象。三是要切实更新人才观念。通过改革,提高贡献与报酬的联系程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靠待遇激励人,靠事业吸引人,靠感情挽留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那些嫉贤妒能的庸才、溜须拍马的歪才和排挤压制人才的官僚没有市场,为调动全县各族人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一个理想公平的人文环境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这一重大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更深的层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的形成有着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源泉,它不仅建构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而且包含着形成这些内容的方法论体系,换言之,它既深刻分析了现实的客观情况,又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既告诉我们如何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小康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探索的必然结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方面,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把共产主义分成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但马克思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因实践上的局限尚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的具体阶段展开论述。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他说:“怎样设想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困难,这也已经解决了。但是,怎样实际地从旧的、习惯了的、大家都熟悉的资本主义向新的、还没产生的、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过渡,却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t17(}③显然,列宁已经在这里将社会主义社会分成了两个阶段,即“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他还指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社会主义,比从理论上构想社会主义要艰难得多,复杂得多。毫无疑问,列宁留下的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在中国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建成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第一阶段裕要更长的时间。‑t27}y6)毛泽东同志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思想为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1年6月邓小平同志主持草拟的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指出这一阶段的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框架内,邓小平还提出了“小康社会”理论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侧面、多视角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使之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江泽民同志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的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即新的“三步走”战略。在新世纪到来不久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终于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出发,越来越具体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它不是简单的理论构想,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的。

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根据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小康”一词,不源于西方,而源于中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没有“小康”一词,在经典的经济学或社会学论著中,也不会将“小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阐述、来运用。“小康”一词流传于中国民间社会,是中国老百姓对一种已达温饱但不富裕的安乐生活状态的描述,甚至可以形象化地描述为每餐几菜几汤。这一概念被邓小平引用,最易为中国老百姓感知,也最能激发中国老百姓的热情。这一词语甚至用英文很难翻译,通常译为“well off’”或"comfortable",表示“好了”,即“小康”是一种“好了”的状态、“舒适”的状态。而且,邓小平使用“小康”一词,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中国传统儒学词汇来译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众所周知,小康思想和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篇中,指出的是社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儒家认为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其中“升平世”和“太平世”就相当于“小康”和“大同”的阶段,是两种前后相继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先生就曾借用“小康”一词来描述“革命”成功后的社会,毛泽东同志曾借用“大同”一词来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可见邓小平借用“小康”一词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很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个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反映。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国情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国情的分析。在十六大报告中,他说:“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据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00 [37(}s)随后,他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现实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势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正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较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它鲜明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在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全面、系统的内容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正确判断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而得出来的,是一条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集中概括。下面我们就以这条基本路线中的关键词语为着眼点,简要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墓础上,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论断。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同时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最终的决定力量。但邓小平的“中心论”,不是“一点论”,而是“重点论”。他曾一再强调,我们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观念,他在总结我国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时,就鲜明指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P80)这个发展的观念是一个全面的观念,紧紧抓住了发展的实质性要求,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又系统地把握了发展的丰富内容,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P8)0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描述小康社会的状态时,用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m, [3](P9)其中“经济更加发展”居于第一位,但又应兼顾其他五个重要方面。

2.在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辨证发展的两价重要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两个基本点”的认识更加深人、更加准确。先看“坚持改革开放”。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要达到的水平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改革的深人和开放的扩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伊始,旧的思想要打破,新的思想要确立,新旧事物相互激荡,极容易影响社会稳定。为了保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在和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政治大背景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实质性意义在于保证共和国的旗帜不倒、颜色不变。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时,重视和落实该原则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就显得更加迫切和意义重大。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时,其中还有一条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在坚持“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体”。首先看“三位”,显然“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从而保证了理论思维上的逻辑一致性。仅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逻辑一致性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毕竟精神文明不能涵盖政治文明的全部内容,尽管其中也包含政治文明的因素。所以,江泽民同志在论述“德治”与“法治”的基本关系时就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川(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提出的三大文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三位”的逻辑一致性,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再看“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提出时就带着中国特色。邓小平论述小康社会时,就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过比较。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sl(})},0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fsl(}0)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毫无疑问也存在着中西比较的内涵,虽然没有说超过,但为了中华民族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上,都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绝不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否定,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框架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作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同任何理论的形成一样,之所以形成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理论,还有着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只有以这个方法论体系为指导,才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作为方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既有思考问题的基本观点,又有着评价问题的基本立场。撇开众多具体方法不谈,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善于运用辩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系统分析方法。这三个“必须”是形成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从这三个“必须”,我们也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01-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党的十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历史进程,要确保这项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成功地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尊重我国当代的具体实际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等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深化我国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参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光辉成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和道路条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做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概括,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巨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行动指南,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改革、发展、建设的正确理论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整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不断检验,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各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具有强大保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④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驾护航,离开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将会停滞不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力量结合起来,更好的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能够广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形成的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慎重的思考,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⑤必须更加注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的充分发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四、小结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⑥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三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三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满怀理想、树立信心、不动摇、不懈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②解超,徐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道路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孕育成长,马克思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固有矛盾的爆发,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开拓了自由而全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绝不是脱离客观世界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思想发展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又价值的东西。”豍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检验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志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确立和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中国发展的新世纪新阶段,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实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刻的把握了人类的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通过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具体实际当中去,纵览全局,统筹兼顾,逐步实现中国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这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涵义。

小康社会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小康”词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辞海》对小康的解释,主要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状况。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主要内涵应是: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基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社会保障初步达到全民覆盖,持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进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丰富与发展。从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定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品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目标科学的、合理的反映了十 “五位一体”总要求,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总体布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全面的、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解决社会前进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世纪新时期,根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探索,依据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2、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成果。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由点及面,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十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共同夺取。这就要求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眼光在看问题、处理问题。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十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在新时期,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变化深刻表明了中国在逐步的发展变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新的变化。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质变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量的积累,目前中国小康社会现状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只有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十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备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际和国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中国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新时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观与微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10)

建设“小康社会”和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小康,源出《诗经》,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家设想了两种社会形态: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是儒家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使其成为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概念。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并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基本实现小康。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进一步明确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和阐述小康社会,强调20世纪末实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宏伟目标,同时也是切实地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引发和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构想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并正式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列为第二步战略目标。正是在这一理论和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头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和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和完备,全民族的科学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等一系列科学的视角,阐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第三步的前20年作出全面规划,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思想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总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已经经历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50年,时间跨度大,任务重,我国还要继续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把前20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地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内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初叶的集中体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质和根本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当中的一点,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头20年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反映了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内涵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因而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了社会主义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全面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点,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相对贫乏,但面临国际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国内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放在战略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而是更加着眼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3年来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施这一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必将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性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统一,进一步完善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步战略目标直接影响和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党的十六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具体的部署: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战略是今后5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阶段清楚,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利于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 职称申报论文 下一篇: 三农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