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04

三农发展论文

三农发展论文篇(1)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略

三农发展论文篇(2)

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要拓宽农业产业体系,丰富和优化农业内部产业构成;要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等非农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应以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比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业等。三要重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群体,目前也是弱势群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党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党服务人民、造福农民的宗旨。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要依靠农民,尊重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直接决定着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有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同时促进农民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富裕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直接受益者,富裕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在政策上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二是在组织上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效益;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农民充分就业。

优化结构,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基本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可具体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全面发展。农村发展的这些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是多元一体化的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体现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二是协调发展,主要是促进农业与农村内部关系的协调,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三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四要实现农村社会安定,农民安居乐业。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农发展论文篇(3)

1988年,国家从经济地理角度界定黄河三角洲包括山东省滨州市和东营市的全部地域,即位于北纬37°56‘58“~38°15‘51“,东径117°51‘40“~118°24‘29“之内,总面积17623km2,其中滨州市9570km2,东营市8053km2。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560mm,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

一、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山东北部,其特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该区一方面表现为环境脆弱的总的生态特点,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了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自然趋势。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农业的定位点就是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保护和改善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阻止土地盐碱程度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力争达到使土地盐碱化程度能够减轻的目的;提高抗灾能力,资源实现可再生增值,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农林牧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大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依靠高科技的高效农业增长点,使农业产出率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成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现代农业体系,使农业成为三角洲的优势产业。

二、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主攻方向

保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合理调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重点实施“种子工程”和“节水农业”新技术;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建立黄河三角洲林业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平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和环城防护林三大体系。加强经济林建设比重,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畜牧业的产业结构,重点实施畜禽良种、牧草良种工程,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巩固和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综合开发利用畜牧业养殖场,建立和完善国家、区、乡镇的疫情监测网,确立畜禽生产的标准模式。同时,加大对畜禽场废水和污物的处理;以咸、淡水养殖基地为依托,以工厂化经营为支柱,点面结合,拓宽生产养殖面积,加大水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产值。利用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建立特色水产养殖场,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同时,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三、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1.枣粮间作模式(山东省无棣县、沾化县)

(1)概况黄河三角洲地区枣树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小枣早已闻名遐迩,享誉国内外,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沾化县,有“中国冬枣之乡”的美称。由于枣树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经过实践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了以多种效益并举为最初出发点的枣粮间作生态农业模式。枣粮间作,即在粮田之间套种枣林。一般是在成片的粮田中,每隔一定的距离种一排枣树。很明显,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属于林粮间作一类。枣粮间作,其意义就在于它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般来讲,单位面积的枣树所得到的收益远大于单位面积粮食收益,这也是许多农民积极主动实施枣粮间作模式的内在动因。同时,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风沙较大,大面积的种植粮食,易受风袭,实行枣粮间作,枣树有一定的防风屏障作用,这对粮田来讲也是有益之举。

(3)分析评价一是由于林粮间作必须在宜农宜林的土地上进行,而这些田块早先一般都是从事种植业的生产,所以,枣粮间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改良土地盐碱化和提高林草覆盖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但枣树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二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大多数年份的风调雨顺,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宜农宜林的,因此,枣粮间作生态农业模式在该地区的推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决不能盲目照搬2.“上农下渔”模式

(1)概况。“上农下渔”是当地农民所起的一种形象的名称,简单的说,就是将农田分为“上”(台田)和“下”(鱼塘)两个部分,在台田上种植粮食作物,在低洼地挖塘养鱼。基本做法是:在黄河沿岸和其它有引黄条件的低洼盐碱地带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实行水土分层治理,并在塘内养鱼,这样既能改造盐碱洼地,又能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上农下渔”模式采用的大多是“四四二”布局,即鱼塘占四分,台田占四分,道路沟渠占二分。鱼塘规格一般为长98m,宽82m,深2.8m,台田的主要规格限制在高度,一般都要达到2m,如果台田高度不够,超不过盐分随土壤毛细管上升的阈值,将会达不到改盐的目的。

(2)分析评价一是修筑台田,改造土地盐碱化的关键,在于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说来,在条形台田上连续种植三年水稻后,土壤的盐分就能洗去很多。“上农下渔”模式从根本上改造了土地经营中的主要障碍因素——含盐量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是鱼塘的存在,使局部的空气湿度也有所增加,这十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有益于台田作物生长。一方面,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保证的淡水供应,这样即使在有限的枯水条件下,农作物仍能照常生长。另一方面,鱼塘的存在,无异于一个小型的水库,有利于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因此,“上农下渔”生态农业模式,能够合理有效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的盐碱地,达到治理与开发的协调推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上农下渔”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也只是刚刚起步,并不完善,还有一定的缺陷:①台田的塌方问题。由于台田完全由挖塘土方堆砌而成,并无任何支撑保护措施,在雨季或农作物灌溉用水过剩时,极易造成台田的塌方。②经济上的问题。首先表现为目前台田上的经济作物种植较少,种植的还只是一些低成本、浅根作物;其次池塘养鱼缺乏名优品种;③推广实施该模式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如无政府的支持,单靠农户的投入,经费难以得到保证。

3.草业—牧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

(1)概况。国外常把草业作为一个产业,而我国草业尚未提到应有的地位,我们习惯把草业附属于畜牧业。以草养畜固然重要,但草与农林副渔业的联系也不容忽视。如农业方面,豆科草类有根瘤菌可固氮,绿肥可肥田,草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返盐,保持水土;林业方面,草是营林的先锋植物;在渔业方面,草则是鱼的重要饵料;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可利用草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的相关产品。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广阔连片的草地,故发展草业——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前景可观。

(2)分析评价。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草业——牧业”生态农业模式,一是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抑制土壤盐渍化;二是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大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予以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煜: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生态农业模式探讨[J].学术论坛,2000,5:42~43

三农发展论文篇(4)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根源在于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保持持续良性发展、影响国家社会稳定根基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只有切实执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0%,自20世纪80年代农民增收放缓以后,从9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农民的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九五”以来,尽管党中央把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增幅远远低于“八五”时期,也大大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并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近5年来,城镇居民年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同比增长4.3%,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比上年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4∶1,呈继续扩大趋势。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医疗、福利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至少在5∶1以上。

(二)农民经济利益和平等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由于缺乏风险控制机制,长期以来农民只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国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此外,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虽然为城市发展创造巨大财富而不能分享其成果。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无法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农民也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遑论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三)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的二十多年来,实际上并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制度变革,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首先,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比较低,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导致农村廉价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支持工业化的“低成本”优势,从而导致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

二、“三农”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长期的偏向工业、偏向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

长期的偏向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在通过政府计划经济手段将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的同时,另一方面则通过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一道制度性壁垒,人为地使城乡分离,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由农业份额下降引起的剩余农业劳动力资源向其他行业、部门的充分转移。虽然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流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民即使长时期进城务工经商,大部分仍难以取得城镇居民身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后,城市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和充分利用现代物质文明及技术,使其发展的速度更快,把农业和农村远远的甩在身后,加之经济发展中的累积因果效应作用和资源要素的趋利流动,使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更大,“三农”问题日益凸显。

(二)价格剪刀差和不合理的农民税费负担,导致农村资本大量流失

解放初期,为迅速实现经济起步,建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以赶超发达国家,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这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实际上需要农民以牺牲自身利益和发展机遇为代价来向工业化、城市化进行资本积累和资金贡献,为此,我国主要采取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税收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例如,1979~1994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业提取的净剩余为12986亿元;1978~2001年农业各税和乡镇企业税金从54亿元增加到2594亿元,年均递增20.3%,2003年全国农业四税达到875.22亿元。除了税收以外,全国乡一级政府每年至少需要3700亿元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其中约1800亿元要靠收费来解决,这又加大了农村资金的流失。

此外,农村信贷也是农村资金流失的重要渠道,由于农村居民在银行存款多而贷款少,以致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贷大量向工商业和城市流转,仅1996~2000年农村通过信贷渠道流出的资金就由1912亿元增长到4048亿元。

(三)制度建设滞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土地制度建设滞后。由于人地关系紧张这一基本矛盾,土地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一种福利按人均分和承包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具有天赋产权,使一些制度性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农户拥有的土地产权残缺,权利的排他性不强,常常发生土地掠夺经营、土地保护功能弱化及保护中的搭便车问题,使土地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流失。

其次是户籍制度、商品粮供应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保证对社会的管理,设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大类群,以致城乡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产品供应形势的好转和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开放,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及其所派生的劳动就业制度影响,农民进城务工成本很高,收入低,保障性差,一般都从事建筑业等最苦、最脏、最累、最具风险的工作,而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收入和必要的劳动保障。

再次如现行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存在的缺陷都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其内涵和实质来讲,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一)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但是工业化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工业结构雷同并导致低水平的市场竞争,极大地浪费了资源,使得农村工业化不论科技含量还是整体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明确农村工业不是独立于城市工业之外的一种产业形式,随着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二者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政府部门要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农村工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长期以来,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放宽农民就业政策,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把农民就业问题的着眼点从局限于农村内部转移到放眼全局,实行城乡统筹。要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生活待遇。要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和支持保护力度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现实,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要纠正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中客观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变城市倾斜为农村倾斜。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电力、通信、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其次,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支持。要制定政策解决农村资金流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放。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所需要的投入应当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

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采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农村的社会事业,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使农民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

要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完善以农村年义务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

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有效的传导机制向农村转移,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领办、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实行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76).

三农发展论文篇(5)

一、当前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支农合作的主要形式

(一)金融机构直接承担部分财政支农职能。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金融职能相互交织,财政支配金融,金融充当“第二财政”,扮演着财政的出纳角色。近年来,随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构建起了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部分商业银行承担的财政性职能相应移交给了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演变成沟通财政与金融支农合作的主要桥梁。以广饶县为例,该县1994年设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除保留小额农户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政策性业务,原承担的粮棉油贷款购销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均划转至农发行。支农再贷款?

(二)财政部门透过对相关“三农”经济主体的贷款贴息。为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幅射带动能力,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额扶贫贷款等提供了部分利息补贴,以减轻农业企业财务负担,促进了金融部门对农业贷款投放的刺激性。据调查,2000年以来,东营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2003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用于支持重点龙头企业。

(三)财政部门出台鼓励金融支农有关优惠政策。为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财政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直接给予财政资助,出台了减免三年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承诺分红补贴等优惠政策。据调查,东营市政府为促进县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利津、垦利两县农村信用社的股东承诺,如信用社2年内达不到分红比例,市财政将予股东补贴;并在政府权限范围内,尽量减免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接收和处置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税费。全市涉农资金和业务全部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所有农口部门在农村信用社开设基本账户,各级预算外资金按一定比例存放农村信用社,乡镇的国库、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各种行政收费由农村信用社,县、乡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由农村信用社,县级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设在农村信用社。研究制定了做好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工作的具体意见。对过去行政干预的贷款和协调农村信用社购买的企业债券、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信用社的行政性贷款,由县、乡政府负责限期收回;对公职人员的贷款,采取纪律和行政的手段收回;采取以优质资产置换、整体“打包”等多种方式,帮助清收不良贷款。

(四)人民银行助推,政府部门主导,积极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2005年初,周小川行长多次在重要场合论述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面对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各级人民银行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取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据调查,2005年,广饶县委、县政府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县任组长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的考核,加大了督查力度。开展了“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活动,出台了《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设计了“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县”的具体指标体系,制定了《“金融生态示范县”评价标准》,形成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规范化机制。截至2005年底,全县已命名“文明信用乡镇”21个,“文明信用村”684个,“文明信用企业”61个,“文明信用户”9.9户,“文明信用工商户”2333个,2006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镇、农户达到文明信用标准。

二、当前合作方式中的不足

2003年以来,广饶县向“三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9亿元,投入信贷资金85亿元。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的不断扩大,有力的促进了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了农民收入。目前广饶县已形成以凯银集团、驰中集团、华誉集团为首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据统计,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820元,同比增长14.7%。2001年-2005年,广饶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0.1%。收入结构中,纯粹来自农林牧渔的增幅仅为5.93%,非农产业纯收入增幅高达92.45%。

(一)财政金融支持重点“不到位”与“越位”并存。近年来,为发展农村经济,地方财政不断扩大了支农资金投入,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以20%的速度递增。据调查,近四年来,我市投向“三农”的资金达50.7亿元,2003年市级财政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3.8亿元,2004年达到了4.6亿元,分别占这两个年度市级财政支出的28.4%和29.6%。但是,地方财政支出在制度安排上一直向城市倾斜的格局没有改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应由财政供给经费的公共产品,财政投入的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农村的基础设施、供水设施及环境治理等社会公益性的投入相对较少。调查中,我们设计的“当前财政和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哪个更大一些”中,有7/8回答金融支持力度更大。

(二)支农项目管理部门庞杂,投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由于各部门职责定位不清,没能有效地建立起责、权、利相匹配的财政支农激励和约束机制。既有争项目、争资金形成的投资越位现象,也存在互相推诿导致的投资额缺位现象。因此,项目和资金多头管理,留下不少弊端:一方面,由于支农项目涉及的部门众多,部分项目交叉,有些地方出现同一类型支农项目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立项、实施的情况。

(三)财权与事权分离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得乡镇、村委成为财务空壳,不能成为有效承贷载体。城乡财税体制改革形成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越是基层政府财权越小、事权越大。但另一方面,资金链条长,管理困难。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采取的是分级配套、层层下达、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做法,有些专项资金从上级财政下拨到实际使用,经过多个环节。资金在途时间长,影响了资金的及时到位,又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一个项目,分级配套,每个级次都要考察论证,都要进行检查验收,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停收乡村公益事业金,使农民人均每年减少税赋100多元。2004年降低农业税率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减负58元,今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由此所减少的乡镇及村级收入全部由市财政转移支付。

四)财政补贴在流通领域消耗太多,轻生产领域。农发行贷款目前还仅局限在粮棉流通领域,虽然对解决农民“卖粮难”、“卖棉难”问题,稳定粮棉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国家的补贴基本在流通领域消耗,因此农民直接受益有限。

(五)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模糊。政策性与商业性并存是当前信用社经营中的基本格局,也是改革的基本矛盾。信用社肩负金融支持“三农”的职责,这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另一方面,信用社又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商业企业。并且,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商业性业务的比重日益上升。由于当前信用社存在强烈的政策性,以至于它还不可能摆脱行政桎梏而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

(六)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供给范围“越位”与“缺位”并存。财政支农管理的领域和事务不能随农村城市化的加快而及时调整,造成很多部门和单位仍在占用财政支农资金,而应由财政资金供给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广饶县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三产”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县级农业服务机构仍然过多,职能没有进行较大调整,是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的主要原因。如:农口设有畜牧、农业、水产、农机等几个服务中心,各中心仍然是全套配置,各中心资源分散,不能整合,存在浪费现象。如:2002年财政安排几个中心事业发展经费各100万元,从财政检查的情况看,各中心事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

三、政策建议

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谢平,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

第一,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一是通过农村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只有城市干部职工才能享受社会保障的状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支出,还包括对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

三农发展论文篇(6)

文化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宏伟目标的新农村。构建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一、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意义

1.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宣传构建新农村的主张,使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成“两个社会”而共同奋斗。

2. 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

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具有规范功能。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农村文化是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3. 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新农村的。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新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具有传授知识功能。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承载体。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4.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起来,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人们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缓解两极分化后部分农民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5.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

农村文化具有强大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但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如200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文化只占28.1%;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新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二、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并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和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3.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助推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新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农村文化,让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农发展论文篇(7)

2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背景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地处燕山山脉脚下,县域面积2229.45km2,其中平原面积占11.8%,山区面积占79.5%,水域面积占8.7%,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舒适宜人的气候温度与优质安全的水源条件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热基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与优美秀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籽种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与有机农业等提供了生产基础,优良的空气质量与广阔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生态保障,京承高速、101国道等公路干线贯穿全境,京承高速联络交通网与城镇乡村公路的建设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及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创造了优越通达的交通条件,明确的区域布局与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扎实了密云农业的产业基础,特色产业与品牌效益日益明显,农业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整体发展势头较好。2008年密云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成为北方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把密云县列为“北京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按照密云农业“十二五”规划“立足全局、抓住机遇、转变方式、主动融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形成特色、京郊领先”的发展思路,结合密云农业发展实际,以生态保护为建设基础,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落实生态涵养区发展方略,融合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链条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京郊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密云县建设成为以绿色生态农业体系为主要特征,以国家高标准、重大项目为支撑,以优化产业升级为促进,以挖掘特色产业为形式,以健全机制体制为保障,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3密云县“三化”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密云县积极推进“三化”的发展建设,至2014年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增加土地收益与工资性收益,土地确权总面积为28万亩,累计流转土地8.5万亩,流转面积所占比例为30%,推动了规模化的发展。建设规模化设施园区33个,农业观光园149个,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3亿元收入,推进了园区化的建设。创建了蔬菜市级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17家,有市级蔬菜标准园3个,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01家,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三化”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势主导产品,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密云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证。

3.1农业规模化发展

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主要是指集成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内部规模化使用建设,或某一区域集中发展某种类型或特色农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外部规模效应,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入,是实现园区化建设与标准化生产的最终发展趋势。

3.1.1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密云农业以保证农民利益为根本,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建设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的有序健康发展。2013年密云县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1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7.65亿元,同比上涨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4亿元,同比增长7.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实现至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亿元,年均递增6%,一产总值年均递增3.5%,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9%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县域林木覆盖率达到76%,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价值目标,实现建设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社会发展目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2特色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密云县拥有丰富多样的农业特色资源,根据区位、构造、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从实际出发,由资源开采加工型逐步转化为生态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与产品,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广阔。目前,密云农业形成了以奶牛、柴鸡、肉鸡、蜜蜂为主的生态养殖业,以苹果、板栗、梨为主的绿色林果业,以有机杂粮、无公害蔬菜、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的“三个三”主导产业格局。“十一五”时期密云建设板栗、苹果、梨为主的果品基地45万亩,芦笋、红薯、糯玉米、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基地5万亩,奶牛存栏2.2万头,肉鸡年出栏3600万只,柴蛋鸡存栏270万只,年商品鱼总产量达460万kg。有穆家峪红香酥梨、大城子红肖梨、东邵渠石峨玉皇李子、巨各庄蔡家洼樱桃、西田各庄坟庄核桃、设施草莓、密云板栗、有机蜂蜜、柴鸡蛋、有机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培育出了百年栗园、绿润、绿湖等名特优新的农产品品牌,密云农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加速了密云都市型现代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3.1.3经营形式推动规模建设

为了推动密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与产品产出率,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依托巨各庄、北庄、西田各庄、高岭、河南寨等规模设施园区,创新规模建设形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施标准化设施农业基地重点建设工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与综合服务体系,发展集规模化、休闲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新增设施农业园区2万亩,其中蔬菜15000亩,果品基地2000亩,花卉1000亩,休闲农业园区10个,总面积3.5万亩。密云乡镇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涌现出较多优秀典型,以新形式带动产业发展。西山村依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对接帮扶,发展蘑菇特色产业,建立百余栋温室大棚,投入百余万元配套现代化设备,通过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环境整治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现已是全县闻名的蘑菇专业村,截至2014年全村已发展蘑菇种植户65户,预计年出菇100万kg,若每公斤4.4元,年产值500万元,户均增收两万元,“蘑菇花”让村民心里乐开了花,富裕了一方农民。太师庄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进设施农业专业村建设,土地流转,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统一育苗,技术服务,销售对接,创新发展,是密云县以设施农业带动全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

3.1.4经营主体完善产业结构

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密云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负责研究拟定发展规划,推进组织建设与规范化运行。“十二五”时期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工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基础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收益高的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实现企业联合发展,实现2015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九成入社农户,80家产业化重点合作社,40家市、县级示范社,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完善服务平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规范化、组织化、联合化发展。引入张裕爱斐堡、汇源果汁、天福号农庄等项目工程,形成了“龙头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组织经营形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3.1.5重点工程促进规模发展

密云农业立足实际,以实施重点项目工程促进农业规模化的长足发展,提升农业内在品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夯实农业生态基础。依托张裕爱斐堡、吉马、优龙、丘比特葡萄酒等加工企业的集聚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庄入驻,实行国际葡萄产业聚集区建设工程,实施种苗繁育、休闲园区及种植专业村建设,发展规模化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实行菜篮子市级重点建设工程,建设规模化奶牛场、养猪场、蛋鸡场、标准菜田、温室基地、养殖水面等,2013年建设市级蔬菜标准园2个,提升县级标准园11个,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畜禽养殖由传统家庭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转变。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与山区冷凉气候,实行冷凉菜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冷凉菜基地1万亩。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有机果品基地、有机杂粮基地、绿色蔬菜基地等,实行环湖“三品”基地建设工程。实行籽种产业发展工程,发展食用菌、双孢菇、优质玉米、花生的特色种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与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特色产品配套基地。依托密云水库的“北京明珠”优势,实行休闲渔业发展工程,加强育种基地、有机鱼生产基地、设施渔业生产加工基地、休闲渔业基地建设,在保护北京生态净水的同时,提升了密云鱼文化的农业品牌。

3.2农业园区化建设

农业的园区化建设主要是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形成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区域范围,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应用现代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市场化、专门化、规模化、企业化、休闲化,进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农业新市场的宣传与拓展,具备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多功能性,以园区化建设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规模化发展与标准化生产的实施载体,主要有产业带动型和休闲文化型两种主要形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1扎实基础发展

密云农业园区化农业园区化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重要形式,是开拓现代农业广度与深度的重要形态,已经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密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秀美的自然环境景观相得益彰,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气息,依托四通便捷的交通线路,为发展密云高端观光休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京承高速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云蒙风情大道、101农耕文化休闲产业带、酒乡之路建设规模发展,紫海香堤香草艺术庄园、汤泉香谷香汤生活等创意农业,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古北水镇等休闲体验项目及鱼王美食一条街等休闲产业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良好收益。

3.2.2休闲文化型园区丰富农业形式

休闲文化型园区是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依托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乡村资源,以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活活动为基础,融合农村民俗文化、产业文化与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农业观光园、果品采摘园和农事体验园等农业产业节点,提供乡村休闲、农事体验、观光采摘、品尝购物、农耕文化、民俗欣赏等农业经营形态,塑造高水平、高标准的农业园区品牌,具备观光、体验、文化、创意等特色功能,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拓展与延伸,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形式,是优化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形成具有“农游合一”与产业间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代表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时期,发挥现有休闲农业优势,提升发展内涵,以“五园一区”推动农业园区建设,已有设施园区150个,连栋温室237093.8m2。1)休闲农业。密云县有机结合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实施休闲农业改造提升工程,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成功引进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古北水镇、港中旅房车小镇、紫海香堤艺术庄园等高端项目,成为京郊休闲文化新地标,打造绿色、生态、精品、精细的休闲产业,推进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2013年荣获北京市唯一“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市(县)称号。2013年东葫芦峪村挖掘葫芦特色资源,推出“葫芦宴”,引入观赏葫芦、把玩葫芦、食用葫芦等品种,建立葫芦长廊、展室,举办葫芦文化节,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民俗旅游。2014年上庄子村实行民俗户星级评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密云县共有民俗户3606户,大力发展“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管理模式。汤河特色产业沟将旅游景区、民俗旅游、主题观光采摘园、香草观光产业带有机融合,发展“农庄+民俗户”的产业模式,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利用林地资源,建设以观光采摘园、反季节特色种植采摘、农事体验型为主的休闲设施农业园,形成独特品牌。“酒乡之路”精品葡萄产业带项目在张裕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依托葡萄产业基础,延伸“酒庄+种植基地+庭院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酿酒用葡萄基地及企业建设,建设休闲葡萄园,2013年已发展鲜食和酿酒葡萄基地7000亩,建设葡萄长廊10000m,建设精品葡萄采摘园14个,完成景观节点建设16处。利用休闲渔业资源加强休闲渔业园区建设、改造与升级,建设养殖、垂钓、餐饮、住宿、娱乐等多功能集合的休闲渔乐园。发展休闲果园建设工程,进行低效果园更新改造、观光旅游果园、设施果品采摘园等现代化果品生产示范园建设。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创建工作,石城镇荣获“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称号,蔡家洼荣获“2013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传统农业结构得以改善,农业经营效益得以提高,带动民俗旅游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2)景观农业。密云县发展景观农业建设工程,2012年已建设北庄油菜花观光园、新城子雾灵西峰彩葵园、蔡家洼五谷花香园、车道峪人间花海景观园和古北口汤河薰衣草景观园五大景观农业主题公园,建设以药材、香草、油菜、油葵等为主题的景观农业2000亩。2014年围绕清水河、潮河、白河、京承高速、101国道、酒乡之路沟域等地区打造“六河、三路、一沟”生态景观农业带,建设6000亩油菜花、彩葵、荞麦等大地景观农业主题公园示范区,在密西路造林区域种植万寿菊、二月兰,实施造林工程景观,发展林下经济,新建5个2300亩果园,续建18个6700亩特色果树基地。北庄村的五谷丰登园形成了大地景观、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科普展示等多种农业景观。景观农业提升密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环境美化功能、综合生产功能,普通农田由单一模式转变为园区观光、休闲消费、农民增收的有效实体。3)创意农业。创意农业融合文化与科技要素,呈现出智能化、个性化、艺术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特点,其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高科技性。蔡家洼玫瑰情园创新发展思路,打造北京首家融合玫瑰文化与玫瑰产业,集休闲观光、产品展销、农业科普及徒步和骑行基地为一体的多功能主题公园,在玫瑰园设计微缩景观欧洲浪漫城市之旅,不仅可以观赏采摘,还能DIY玫瑰产品与婚礼摄影等,结合餐饮住宿配套设施服务,满足人们对安全食品与养生农业的需求,创意出的豆腐宴声名远扬。推出休闲加工农业园,改造加工厂房、车间具备参观、品尝、观赏、休闲等功能,拓宽体验农业与会展农业的经营领域,是休闲加工产业的创新型发展。新城子小学推出“欢乐农场”教学模式,蔡家洼推出农耕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实践提升孩子们的农业认知能力。创意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开发种类多样的“玉米迷宫”休闲旅游产品,收益是玉米生产价值的20~50倍。[2]

3.2.3产业带动型园区拓展农业链条

农业产业园区以政策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以科技研发为途径,以产业基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利用资源、区位、产业、资金、人才等优势,以工业化的理念聚集与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最终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模式。北京康顺达农业科技生态园依托政策扶持与良好环境,利用土地与自然资源,发挥农业生产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与都市型生态功能,是一家集生态基地、食品研发、加工制造、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生态美食、科普教育、会议接待等“一园多能”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建立产业间互动机制,创造了农工、农商、农旅的新思路,形成一二三产业连接的产业化链条,发展有机农业,建设高标准蔬菜园区,是生产、加工、流通、推广的“标杆”示范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标准园”、“密云县示范合作社”、“北京市京郊农产品示范店”,有独特的产业文化。

3.2.4沟域经济是园区化建设的推手

依托密云山区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政策集成、全程打造的方式发展“一沟一品”沟域经济建设,投入建设休闲农业、景观农业与创意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工程,提升生态环境整治,推进景观节点建设,推出农业特色品牌,重点建设沟域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等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打造融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多功能的休闲农业产业区。司马台—雾灵山国际休闲度假村沟域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建成司马台长城景区、雾灵山龙潭景区、东极仙谷、紫海香堤艺术庄园等30余家景区,紧密围绕古北水镇龙头项目,形成“龙头景区+农户+民俗游+休闲农业”的高品质、多功能、综合性的沟域文化发展体系。[3]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以发展沟域经济为载体,突破传统的建设思维模式,优化山区种植结构,引进香草特色种植品种,打造形成了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艺术创作、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

3.3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是指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及规范化经营管理活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利用标准化手段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产品,完善标准化体系范围,规范指导农业生产,整合农业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实现规模化发展与园区化建设的标准手段,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3.3.1“三品”及基地建设是实现形式

“十二五”期间密云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基地建设,培育绿色、安全、生态、有机、健康的密云农产品品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工程,按照集约性、休闲性、综合性、智能性的要求,完善现有规模设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标准化生产、休闲旅游、规模化设施农业的生产基地。重点建设45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果品销售企业有100家,果品加工企业达5家,10万亩有机杂粮基地,8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5万群有机蜂养殖基地,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25个、有机食品基地7.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发展10个休闲设施农业园。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穆家峪红香酥梨是经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果品,其观光采摘园是北京果品协会果品物流中心认证的有机果品生产基地,东邵渠石峨玉皇李子有1000亩有机认证基地,蔡家洼樱桃全部采用有机果树栽培技术标准和节水灌溉技术,密云板栗自2004年实施有机基地建设,有机蜂蜜实施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百年栗园北京油鸡养殖示范基地致力于鸡生态化养殖与有机食品研发,凯诚柴鸡蛋获得“三品”质量认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的认证力度与基地规模,鼓励巩固、提高绿色食品,提高“三品”质量水平,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与检疫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影响力,共同推动农业标准化有序发展。

3.3.2信息化管理搭建新型服务平台

信息网络平台是开展农业标准化的新型沟通渠道,拓宽业务推广领域,提高标准化水平与更新工作进程,促进标准化进步。2014年密云引进首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搭建网络平台整合、包装、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密云休闲生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微时代搭建微信平台推送密云旅游信息,展示旅游资源与特色产品,开展主题营销与特色宣传,未来将上线全县景区和旅游乡镇微信平台。菜农上传图片到微信,网络远程问诊蔬菜病例,寻求各地专家会诊,快速解决生产问题,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减少农民收入损失。北京绿润食品公司利用电子交易平台网络销售农产品,北京农副产品交易公司作为创新型的投资平台整合双方电子交易、资金、信息等优势,建立综合易平台,发展海外订单,扩大市场份额,创新服务流通体系的标准化形式。

4推进密云农业“三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4.1提升整体水平实现持续发展

密云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涵养功能尚需提升,区域优势特色有待强化,优化集中单一的产业布局形式,加强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力度,合理利用农业空间,挖掘潜在土地资源,保护农业水资源,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比例,加大疾病防范与生态保护力度,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专业化农业人才,提升信息网络化水平,加快有机农产品认证推广,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提高休闲产业基础,升级高效规模经济,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加快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建设与标准化生产,通过行之有效的农业工程推动密云农业的长久发展,以基础保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4.2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生态建设

农业建设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坚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第一任务,完善长效保护机制,提升生态屏障与服务功能。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合理规划农业资源,统筹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延伸一二三产业链条,以产业化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长。重视发展循环农业与节水农业,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农资使用率与利用率,变废为宝,拉伸循环产业链,既保证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又能获得实在经济效益。

三农发展论文篇(8)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破解“三农”难题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

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的关联度极大,它的发展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种养结构的优化,帮助农民调优种养的品种和品质,大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的整体效益,带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有利于促进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形成,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汇集了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带动农村地区仓储、运输等三产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又可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必要的支撑,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加速城乡统筹和城乡共荣的实现。

(二)农产品加工业是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扶农力度的可靠保证

农业基本属于弱质产业,在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约束下,整体经济效益偏低,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很难自我完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为农业夯实发展基础。而政府支农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财政实力的强弱,财政实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在这种状况下,属于工业范畴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就具有特殊意义。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必然随之增加,地方财政也就有了基本来源;农村经济总量得到壮大,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有了经济支柱,工业反哺农业就有了基本条件。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农村地区特别是县域城镇的繁荣;农产品加工业的园区化集聚,必然能增强中小城镇的活力,提升广大城镇的档次,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奠定良好基础,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拓展出广阔空间。近年来大量农民工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流动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但这种较大规模和较远距离的劳务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力相对较小,且外出的就业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对较大。而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可拓展农民的当地就业领域,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向生产加工领域的转移,还可为城镇富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四)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创造农村新环境的重要载体

深度发展产业化和企业化的农产品加工,通过加工过程中对高科技、新工艺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运用,特别是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精深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及零废弃物生产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农业投入物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业投入物的减量化,节约加工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形成。

二、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农产品加工业形势喜人

近年来,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指引下,湖南依托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产品加工业现已初步形成粮食加工、竹木加工、油脂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茶叶加工和特种养植加工等7大行业,200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1700多家,其中部级和省级龙头企业116家,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和一大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领军企业。2007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又增长到36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0家,部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达220家,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激活全省农村经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二)问题与矛盾比较突出

1、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产品加工率不高。例如,湖南食品工业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10,而全国这一比例将近1/3,发达国家则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倍。目前湖南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仅为1︰0.92,而我国这一比例为1︰1,发达国家则高达1︰3左右。调查资料还显示,湖南每年出栏生猪约6600万头左右,可加工率还不到5%;湖南的油茶产量长期居全国之首,油菜籽产量也在全国排名前五,但由于加工水平不高和加工能力不足,湖南的相关品牌在全国难以称雄。

2、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率偏低,辐射和带动力有限。在湖南现有的3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的只有2家,超过10亿的也只有10家,平均的资产规模仅为几十万元,且总体上设备比较陈旧,工艺流程和技术水平也较落后,产品加工质量和科技含量不高,产出率也较低。即使是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收购省内农副产品原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仅为14.1%,制约了丰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及本地农业传统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产品结构不合理,名优产品较少。在全省3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目前仅有唐人神、正虹科技、金健米业、隆平高科、加加酱油等10多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仅有益鑫泰等8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名牌”的企业总共不到300家。

4、质量和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工业污染,一些加工企业或加工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残留物经常超标。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必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也将严重影响湖南农产品加工的市场竞争力。

三、深度发展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

湖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诸多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稻谷、猪肉、麻类产量历年排在全国的前一、二位,烤烟、柑桔、茶叶、油菜籽等产量也榜上有名,农产品加工资源极为丰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已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之后,恩格尔系数降到40%左右之时,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此后农产品需求将由追求数量向营养、多样、便捷和安全转变,增速一般将保持在10%以上,并可能持续20-30年。当前,我国及湖南就正是处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02年以来湖南人均GDP已达800美元以上,并且城乡恩格尔系数也降为40%-50%之间,发展机遇难得。

(二)全力实施深度加工战略

今后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在全省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努力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的转变,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总的思路应当是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破解“三农”难题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为保障,立足当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放眼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好一批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辟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依靠技术、体制、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全省产业经济的强力支柱。

(三)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1、抓好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要牢固确立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意识,从产出规模、加工水平和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入手,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和外经外贸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为龙头企业创造条件,使其不断做强、做大,特别是要注意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鼓励国外和省外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者来湘发展,共同开发名牌产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带动其他农产品加工关联企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资源基地的配套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商品基地建设,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需要。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基地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商品化、加工配套化的思路和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建立一大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根据国内外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小城镇集中,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并与优质原料商品基地协调配套,以原料基地和加工业基地所形成的优势产业带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努力提高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推行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大中型农产品骨干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并搞好“产学研”结合,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单位对制约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新产品、加工新设备和新工艺技术等。还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技术及工艺流程,依靠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湖南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出率,减少农业和农产品资源的浪费。

4、努力增加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落实金融扶持政策。要进一步用足已有的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税收、土地使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积极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要将农产品加工业列入财政专项,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支持力度。对于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及工艺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经济实力和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资金缺口较大这一突出问题,金融机构应积极提供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好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并尽量简化抵押和担保手续。

5、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监测和保障体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国家有关粮食及食品卫生等各项标准,鼓励生产加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环保食品。尽快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质量认证和管理体系,特别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技术监督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全过程把关,搞好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渔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严禁生产、销售和消费高残留农药等污染加工产品,确保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三农发展论文篇(9)

(二)股份制与“以电养电”政策 7.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的农村水电股份制和“以电养电”政策的形成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农民办电、水利办电、地方办电。自那时以来,发展农村水电,就在国家技术指导和“民办公助”等政策的支持下,采用户办、村办,乡办以及县办、联办等多种形式。联办各方按投资、投工、投料比例分享权益。这种举办经营形式,实际就是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只是运作不规范,存在产权归属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健全、分配不落实等问题。 上个世记60年代中期四川实行“三三制”(国家投资1/3、地方投资1/3、社队群众投工投料1/3)办电,明确提出实行股份制,其中国家、地方投资部分,不要求还本付息,只享有产权,按股份分红,国家、地方分得的红利即为“以电养电”资金,用于继续发展农村水电,这就是全国“以电养电”政策的来源,也是提法比较明确的股份制办电的开始。70年代末期,四川遂宁采用“县、社联办,制定章程,建立董事会,实行股份制”的方式发展小水电骨干电源,成为在一个地方快速发展小水电的典型,四川省政府曾以(1979)159号文件转发各地市州,要求各地参照办理。在1980年全国小水电成都现场会上,介绍、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走过的历史表明,采用乡、村联办,县、乡联办,地、县联办的形式办电,建立“以电养电”资金良性循环滚动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搞好经营,增加收益,合理分配,保护和调动地方、群众办电积极性,促进农村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由于“姓社姓资”问题的障碍,明确提出实行股份制办电、按股份制运作的还很少,不少实质是按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运作的企业却不便挑明自己企业的性质。 8.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水利系统水电股份制发展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国水利系统水电2.2万多个企事业独立核算单位,开始进行份制改造。两年多时间有890个企业(单位)经过省级体改部门批准比较规范地改造为股份制企业,不少企业(单位)改造为股份合作制。 但从总体看,比较规范地改制的企业个数不多,仅占全系统总数的4.5%,主要集中在川、渝、滇、鄂、湘、桂、浙、闽、粤。四川等省(区、市)改制的多为发供一体的水电企业,浙江等省改制的多为发电企业,基本都是单个改制,规模不大。表明改制不普遍,发展不平衡,资产战略重组尚未列为主题。自水利部提出《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后,情况转变,各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发展思路》,推行股份制、集团化改革掀起了热潮。 9.“以电养电”政策的推广 四川的“以电养电”政策由省财政厅、水电厅两厅党组报财政部党组研究究批准,交由政府部门正式执行。自1966年至1968年执行了3年。此后, 湖南、广东等省也实行了“以电养电”政策。70年代中后期,四川省政府连续下发了[1976]31号、 [1977]7l号、 [1979]156号等文件,恢复并扩大执行“以电养电”政策,以进一步推动以小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快速发展。1980年,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小水电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四川以小水电为主体的水利系统地方电力体制和以“以电养电”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有关方针政策,促进搞好建设和管理,推动小水电加快发展的经验。1983年国务院190号文件要求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以电养电”政策,1991年国务院17号文件进一步加以重申。 1984年初,胡耀邦同志对时任中顾委常委的王首道同志所写的《关于湘西山区发展小水电的调查》,深情地作了批示:“能不能设想,再用十到十五年时间,以放宽办小水电的政策,即以电养电的办法,使多数有小水电的地区实现‘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这个我们祖祖辈辈没有实现过的景象呢!我看只要政策对头,精心指导是有可能的。&rdqu

三农发展论文篇(10)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一篇: 就业市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