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45

儿童安全论文

儿童安全论文篇(1)

第一,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等,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危机时变得束手无策,无法保护好自己。第二,当前校园内部社会化现象也日益明显,校内以及学校周边环境也日益复杂,有的学生拉帮结派,将不良之风带入校园,因而,安全教育有助于维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第三,在校学生也成为不法分子伺机作案的主要目标,骚扰学生、校园暴力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为此,增强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并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二)实施儿童安全教育是提高儿童安全意识的要求

在小学阶段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增强儿童的生命意识。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盲目行事,对于身边潜在危险的分辨能力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危险意识薄弱;对用电、用水、用气、用火等缺乏安全意识;对于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因此,如果我们不及时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提高小学教育中儿童安全教育正适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及心理素质。

(三)实施儿童安全教育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能力和知识并重,即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之目的在于强调通过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能够提升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防范危险的意识,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也可以说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实施儿童安全教育有助于落实儿童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中最为基础的阶段,也是小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将有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说意义也非常重大。开展儿童安全教育,从学校角度而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从儿童的角度而言,为其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外部条件及稳定的治安环境提供保障,对于加速合格人才的培养,落实儿童全面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儿童安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于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养成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儿童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校园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网络安全以及防触电、溺水、踩踏、跌落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一)校园活动安全教育

中小学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场所,经常会组织儿童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无论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场地的管理者,均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儿童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要求,防止事故的发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儿童食品、玩具、游乐设施和用具,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学校和幼儿园安排儿童参加文化娱乐、集会、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面对儿童活泼好动的特性,学校一定要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管理,保证各种教学设施的安全。

(二)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是儿童安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全社会在改善整个消防安全环境的同时,加强对儿童的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监管保护。校园的消防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校园正常的教学教育秩序,也关系到儿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校园的消防安全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曾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年有将近1100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火灾,因为儿童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达到平均每年1万多起。目前,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学校一定要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向学生全面讲解和宣传科学知识,教育他们远离炉火、煤气等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意外事故之发生。带领儿童学习消防知识,看演习,请消防队员讲解火灾形成的原因,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儿童切实掌握简单的基本自救技能。

(三)网络安全教育

我们生活在网络的时代。不可否认,网络越来越早的进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当前,形形的网吧遍布于城乡的每个角落,其中存在不少没有合法运营牌照的“黑网吧”,这些黑网吧的主要市场就是学龄儿童。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有些儿童失去了抵抗力,深陷其中,整日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荒废了学业,身体健康也由此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加强对儿童的网络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网络安全意识,争做网络文明的好学生,科学用网,维护网络安全。

(四)食品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儿童食品安全是攸关儿童健康的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甚至是整个国民的健康水平,因而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下,儿童普遍存在食品消费心理急切、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弱的现象,因此,通过对儿童及家长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教育,引导和鼓励儿童形成科学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提高儿童的生活技能和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家长正确选择食品、合理搭配食品的能力。在学校里,教师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食品安全教育,例如: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乱吃零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等。

(五)防触电、溺水、踩踏等各类生活安全教育

触电是日常生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少年儿童因触电而死亡人数占儿童意外死亡总人数的10.6%。小学要经常对儿童进行防触电教育告诫儿童不能随便玩电器,不用剪刀剪电线,不用小刀刻或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溺水多发生在幼儿园高年级和小学生之间,他们常常背着家长去非开放水域嬉水,因各种意外而发生溺水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儿童中间进行防溺水教育,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能私自到水库等危险水域嬉水,外出游泳须有成年人监护。此外,告诫儿童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也是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据报道,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酿成6人死亡的悲剧;2011年11月,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酿成6人重伤、34人轻伤的严重恶果;2009年12月,湖南湘乡市一所私立学校发生学童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的人间惨剧。这些事件无不反映出加强儿童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急迫性,学校要对儿童实施防触电、溺水、踩踏等各类生活安全的教育。

三、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案例教学,避免空洞说教

同样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后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小学生之所以对儿童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据笔者调查,我县绝大多数小学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说教,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而现场模拟教学却很少引入。比如,我们可以邀请消防、交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开展安全教育演练。有数据表明,小学生普遍喜欢的教育形式包括:观看相关电影,教师举例讲解以及观摩演习等。可见,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还主要是那些与生活能紧密结合的,有详细案例或者能够亲身体验到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创造的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充分运用到小学儿童安全教育中,增进儿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避免空洞的概念描述以及宏大叙事式般的理论说教,真正增进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讲解的安全知识只有同生动的实际案例相结合,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二)利用情景教学,亲身体验生命安全的价值存在

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没有学科偏见,不受学科范畴的局限。成功的情景教学好比汤羹中的调味剂,能够使课堂教学远离枯燥,通过情景布置,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其中,把平时不理解的知识以可以观察到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与客观事实进行比对后会引起强烈的认知冲突并进一步加以反思,最终彻底地理解客观事实。笔者认为,将情景教学引入到小学儿童安全教育中来,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对象、规模等,提供适合的安全材料,布置各种安全场景。还可以组织各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安全模拟演习,比如,模拟地震时的逃生场景,学生面对地震来临如何自保;模拟火灾场景,学会利用湿毛巾捂住鼻口匍匐逃生;带领儿童观察公路车辆运行情况,让儿童亲身体验“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安全常识,让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安全知识,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命安全的价值。

儿童安全论文篇(2)

2慎用否定教育法不用恐怖教育法

在向儿童传授防火知识的时候,尽量告诉儿童要怎么做,在使用否定教育法,告诉儿童不要怎么做时,必须再三说明,否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例如,至今还贴在社区画廊里的消防知识挂图中,有一幅一个小孩子点着蜡烛在床下找东西的图,旁边的图解是不要这么做。这就是典型的用否定教育法传授防火知识不慎的例子。仅在画廊里张贴了这样的挂图,没人给儿童一再说明。儿童看了这幅画可能看不懂图解,或没记住图解,但他会记住这幅画,一旦有机会,他真可能模仿着这么做,就违背教育的初衷了。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强,这就是否定教育法要慎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再三说明道理。在一些消防宣传活动中,人们在展板中展示了火场灾后尸体横陈,惨不忍睹的场面。这种恐怖的场面会使儿童在一旦遇到火灾时削弱逃生的信心,弊大于利,不能用作消防安全教育的手段。

3消防安全技能训练不可少

消防安全教育既包括知识传播,也包括技能训练。对于儿童而言,有些技能要反复训练,才能让他们记住。例如,在技能训练中,逃生训练是最重要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儿童去当地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烟气逃生长廊中训练,根据模拟火灾释放器产生的烟气层不同的高度,采用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没有这种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让四个孩子各握住白被单的一角,举起、降下,让其他孩子在被单下采取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当然,技能训练也要结合知识讲解。要在训练前告诉儿童烟气颜色与温度毒性的关系,在家里发生火灾时,如何判断该逃生还是固守待援,疏散逃生时要疾走,不要奔跑等。技能训练结合知识讲解还有成功的实例。团中央廊坊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几年前在教小学生“身上着火怎么办”时,结合三个动作的知识教育让他们做训练游戏,在打滚时把系在背后的气球压破,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记住要领。

儿童安全论文篇(3)

一儿童病区定期开展小组活动

2013年,社工部在为患者组织小组活动时,确定了活动的目的类型:支持型和教育型,在活动中让患者之间获取心理支持,同时获得健康教育的知识。在社工们近一年的摸索中,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几乎所有的社工也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组活动主要覆盖在成年患者身上,而儿童患者群体中却缺少类似的项目,即使儿科也有由社工组织的活动,但大多集中在六一联欢会、不定期的游戏上。如何在儿童病区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活动内容的选题又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摆在了社工部的面前。亚心医院是一家大型的心脏病专科医院,开放床位达788张,其中儿童病区床位111张,主要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些患儿大多集中在0-10岁之间,多数孩子来自农村,父母在外地打工,其中不乏留守儿童;而心脏病患儿的疾病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等让其住院时间在7-20天左右。社工们通过分析患儿的家庭特点、年龄特点,同家长们积极进行交流,同时征求病区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活动的内容定在儿童安全教育上。但社工们日常的工作十分饱和,专门开展此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她们想到了和志愿者团体合作。经过积极的对外联络,社工部与武汉英中学校的“1+1”志愿者社团取得了联系。社团成员均为16-18岁的高中生,而他们志愿者服务的项目之一正好是由国际儿童安全组织支持的“儿童安全教育”项目,项目内容涉及: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高空坠落、触电安全等。他们将知识做成小品、拼图和幻灯,每周六的下午,在9楼儿童病区里,社工们提供活动场地、多媒体播放,指导志愿者们招募患儿及家长参与活动。他们们绘声绘色的表演,夸张捧腹的肢体动作,让患儿及家长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取了知识;活动中,志愿者们邀请患儿们一起拼“安全拼图”,看安全画册,进行安全知识提问,对回答正确者发放小礼品,极大地鼓舞了患儿及家长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进行儿童安全教育

通过几期活动的摸索,社工部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分类式创新。“1+1志愿者社团”为患儿们所提供的安全教育知识,大多是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在医院里,医护人员所关心的安全问题与生活中又有所不同。于是,社工们带着相机走进病区,在医护人员们的建议下,拍摄了一套适合院内安全教育的图片。如坠床、跌倒、烫伤、服药安全等,图片中的设施、场景均为患儿及家属熟悉的病房,辨识度极高。而在志愿者的选择上,则利用医院附属的护理学校资源。护理学校的代课老师大多为亚心医院护士长兼任,她们对医院环境、安全的管理非常熟悉。社工部将图片制作成幻灯,老师对学生志愿者们进行培训,结合儿童病区现场观摩见习,每周对住院患儿及家长们进行安全教育,既丰富了患儿们的住院生活,学到了安全知识,同时也帮助临床护士们减少了一部分的宣教时间。自2013年年底至今,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达50余次,惠及住院患儿及家长近900人次。一直以来,许多观点都认为儿童安全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幼儿园)为主,社会支持层面大多是邀请交通、消防等部门到学校进行宣传讲解。然而,通过我们一年多的尝试与摸索,发现对于儿童聚集程度较高、停留相对时间较长的住院儿童病区来说,根据疾病诊疗的周期特点,由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携手,共同进行儿童安全教育的方式值得尝试与实践。

作者:任军 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社工部

儿童安全论文篇(4)

近些年来,儿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儿童溺水到踩踏事件;从校车事故到校园伤害;从食品安全到网络伤害等,儿童意外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害儿童安全的主要原因。儿童是弱势群体,有得到安全保障与监护的权利。然而中国多数的儿童安全教育主要以传授安全知识为主,当学生面临危险时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危险。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安全教育领域,使儿童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反思自身行为,领悟生命真谛。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利于儿童在安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内涵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不同、价值取向差异、研究背景的不同等,研究者们对生态体验安全教育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道德体验论》的作者刘惊铎教授把生态体验描述为“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设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还有学者(程从柱,王全林,2011)提出“把生态体验教学作为实现生态价值教育的一种途径,并对生态体验教学的意涵进行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生态体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与自然、社会、自我构成的情境中,通过自然生态体验、类生态体验和内生态体验的有机统一,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得到生态教学意识、激起教学兴趣、锻炼教学意志和增强行为能力,来培养师生好的德行的教学”。综上所述,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理念和有效的德育方式,旨在强调教育需深入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引发儿童的道德体验。儿童安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引入儿童安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是指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所构建的安全教育情境中,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类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激发儿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升安全行为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儿童安全教育领域,自然生态可以理解为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的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保证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类生态是儿童安全教育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老师、同学、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内生态是指通过安全教育,儿童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反思自身行为,最终提升安全意识,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我国当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初见成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儿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的儿童安全仍处于发展阶段。从1992年开始开始,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关于学生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近年来的新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本着保护儿童生命健康的原则,在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出台了《中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有关部门对儿童安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相关部门每年下发诸多关于安全教育问题的文件和通知,定期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做好日常及假期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工作等;各中小学注重提升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和生存体验等安全教育活动等;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二)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得到政府社会各方的支持,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儿童安全教育缺乏

“自然生态”环境多数学校的安全教育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教学,且教育形式单一,课堂外的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安全教育知识薄弱和能力欠缺致使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的讲授和放任自流式观看影视展览、发放资料让学生自学,这种教学方式得不到师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学校领导者忽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宣传栏中的安全教育手抄报无法满足儿童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教育领导者以校园安全管理来代替安全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束缚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这种机械式灌输教学不仅会削弱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安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从容面对。

2.儿童安全教育

“类生态”环境不和谐班主任、任课教师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应该在校园安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当下,儿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安全教育是班主任的责任,与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学校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且多数班主任没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教学方法匮乏,且班主任日常还需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大。学校缺少专职安全教育老师,这是当前多数学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政府为保障儿童安全权益制定了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部门权责不明,相互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另外,社会公众的“模范表率”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五天的“正面安全教育”,双休日两天却是“负面教育”,其安全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3.儿童“内生态”意识不足

儿童年纪尚小,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危险时无法正确及时的做出决断。如在日常游戏过程中,他们不能及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且他们遇到危险时不会躲闪,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儿童对安全事件的概念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使得儿童对安全知识兴趣不浓。然而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其应急避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一)重视儿童安全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校教育应当从生活细节出发,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文化氛围,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温馨提示和黑板报来宣传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漫画等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宣传栏布置在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在操场等体育活动场所设置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牌,让学生置身于安全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在玩中学习安全知识,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更加广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师生搭建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如强调课外活动的体育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师生提供课外学习服务,普及体育安全常识、运动健身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学校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让广大师生、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还可以创建生命安全教育APP,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安全教育,如通过火灾避险-安全教育游戏,让儿童从益智游戏中学习到安全知识。

(二)促进儿童安全教育“类生态”环境的和谐

儿童的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要充分利用同学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引导,定期举行安全主题班会,经常评比安全榜样,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习同学正确的安全行为,在交流中逐渐强化安全意识。学校的安全教育需安排专职的安全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设体验式安全教育情境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与学校的焦点问题运用到教学中,还可以举办主题演讲、情景模仿等活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高参与热情。各科老师也应该承担起安全教育的相关责任,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将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家长、学校不能为避免安全事故而将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缚教育,不能通过硬性规定来束缚儿童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放手,但需要及时观察孩子活动的全过程以防止危险的发生。社会成员不能依靠每年的“安全教育日”的提醒才关注儿童的安全教育,儿童的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和谐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识。

(三)提升儿童安全教育

“内生态”意识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育主题丰富的生态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危险场景,如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还可以开展逃生演习活动,在开展演习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要告诉学生逃生要领,避免盲目演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体验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的内在实质,通过他们切身的体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保护自己的能力,遇到危险时临危不惧,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作者:李伟 车丽萍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6—137.

[2]程从柱,王全林.生态体验教学:一种有效的生态价值教育途径[J].皖西学院学报,2011(3):132—133.

[3]谢彦红.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生态体验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3(32):16-18.

[5]肖巧玲,张气.生态体验式游戏: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5(7):106-110.

[6]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7]王艳.基于体验教学的生态价值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4(17):188-189.

儿童安全论文篇(5)

一、战略决定眼光

在儿童文学领域,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立足于“品牌出版”理念,提出了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和儿童文学优秀原创作品“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引导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过去几年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儿童文学丛书,如“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金麦田少儿国际获奖丛书”等,为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积聚了资源,锻炼了队伍,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11年开始筹备架构《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出版蓝图,希望以《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这样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重大精品工程为龙头,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投入,围绕其对安徽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版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立品牌,创特色,打造属于安少社独有的品牌线。《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刘海栖担任总策划、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担任丛书主编,邀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艾哈迈德・莱泽・卡鲁丁、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玛丽亚・耶稣・基尔、原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张明舟等国内外专家担任丛书顾问,邀请著名翻译家马爱农、任溶溶等参与翻译工作,通过这样实力强劲、阵容强大的编译者队伍,旨在将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中国读者和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好地促进中外儿童文学交流。

二、专业打造经典

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引进图书项目,图书版权的落实是项目运行的基础。“国际安徒生奖”设立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涉及作家之多、覆盖作品之广令人叹为观止,纷繁复杂的版权情况决定了其版权联络是一项颇具难度的长线工程。

在筹备初期,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即为这一重大出版工程的版权运作制定了“三步走”方略:首先,借力多年积累的合作伙伴资源,广泛搜集遍布全球的版权信息;与版权方建立联系之后,尽可能多地让版权方了解我方出版社的实力、专长、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介绍这一出版项目的目标、整体构想和营销计划,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需求,寻求合作意向上的默契;最终探讨合作条件的时候,注重平衡双方利益,力争实现双赢,谋求长久的国际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系并非是对所有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的简单引进,而是将专业的艺术评判和市场的实际调研相结合,每一本入选的书,都经过反复的斟酌考量和比较选择。通过高效决策、专业运营、规范操作,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用2年时间完成了《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第一辑47册图书的所有图文的版权引进工作。为了完成这47册图书的选择和引进,编辑人员与丛书主编方卫平教授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超过6万字,版权人员与上百家出版机构、机构进行了数以千计的洽谈沟通。

儿童安全论文篇(6)

一年来,我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骨干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xx同志在八次文代会和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精神,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使会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工作扎实有效,活动丰富多彩

一年来,我会开展了对外交流、班子建设、举办比赛与讲座、创作研讨、发展队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促进了我市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2月7日,创建“瑞安儿童文学”博客,设有作家介绍、会员新作、文学评论与学会信息等栏目,扩大会员交流与对外联络。

(2)2月22日,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听取上一届工作报告与财务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

(3)3月25日,创办《瑞安儿童文学》报。年内共编印三期,赠送给全国各地有关儿童文学作家和我市各中小学(含8所校园文学创作基地)。

(4)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以我会老作家张鹤鸣名义设立“童彤杯”张鹤鸣寓言戏剧奖,已向全国征稿。本会做好组织发动和瑞安市赛区的评奖推荐工作。

(5)联合举办全国第二届“乾有杯”校园寓言童话大赛,做好瑞安赛区的组织发动和评奖工作。

(6)加强对“校园文学创作基地”的联络工作,《瑞安儿童文学》报分别刊登红旗实验小学与万松实验学校作品专版。

(7)协助市文联举办文学事业发展研讨会、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聘请《少年文艺》主编任哥舒来瑞安指导,对会员作品进行点评。了解儿童文学创作新形势,探索新路子。

(8)鼓励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举办儿童文学讲座 8 场。

(9)继续发展壮大会员队伍,特别是优先发展中小学文学社团辅导老师,把热爱儿童文学创作的新人吸收到学会中来。本年度,共吸收新会员 8 名,小会员 4 名,并对部分会员进行重新登记发证。我会已经拥有在册会员143名,未登记老会员50多名。

三、会员努力创作,收获硕果累累

一年来,我会鼓励会员深入生活,努力创作,作品发表、出版、获奖硕果累累。《文艺报》《浙江日报》《温州晚报》等多家媒体介绍我会的发展与成绩。

(1)会员洪善新主编的《张鹤鸣儿童文学评论集》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2)会员叶美红的个人儿童文学作品集的《怀梦草》6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3)会员张鹤鸣主编的《小学生学会与人分享的80个好故事》6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4)会员雷本科编著的儿童文学作品集的《作文历程—我与学生一起写作文》6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5)会员林新荣主编的《瑞安市小学生优秀作文选b卷》5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6)张鹤鸣任编选顾问,冰子、谢尚江任主编,多名学会骨干任副主编与编委的《创新作文选》由6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7)本年度会员在《中学生读写活页》《寓言故事》《小学生学习报》《快乐童话故事》《小学生拼音报》《童话寓言》《小学生阅读》《学生·家长·社会》《开心幼儿画刊》《青年文学家》《语文报》《作文大世界》《新作文》《浙江日报》《儿童世界》周刊、《齐鲁少年》《儿童大世界》《意林》《中外故事》等报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190余篇。

(8)30多篇入选《2011中国最佳故事》《2011中国儿童文学年选》《中国经典童话》《2011小学生珍藏寓言》《小学生成长必读》丛书、《浙江儿童文学60年精品选》等权威选本。

(9)全国“牛年写牛”寓言擂台赛中,评出优秀作品奖10篇,本会冰子和洪逸梦的作品榜上有名;全国“双羽杯”童话寓言赛前赛中,评出优秀作品奖10篇,本会虞瑞超和洪逸梦的作品获奖;谢庆朋获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优秀奖;谢尚江获第五届“作家杯”全国儿童文学写作大赛一等奖。

(10)本会有10名会员加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张鹤鸣当选为理事。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做好全国第二届“乾有杯”校园寓言童话大赛(瑞安赛区)的组稿和评审工作。

2.做好全国首届“童彤杯”张鹤鸣寓言戏剧奖(瑞安赛区)的发动推荐工作。

3.做好新会员的发展工作。

4.加强与创作基地的沟通,促进校园儿童文学的发展。

5.继续办好“瑞安儿童文学”博客,不定期刊出《瑞安儿童文学》报。

儿童安全论文篇(7)

一、引言

一种依恋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根据婴儿在Ainsworth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中的不同表现,将婴儿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抵抗型依恋,后期又有研究者提出还有第四类依恋:无组织型依恋。目前,一般是将依恋分为以上四种类型。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只能用来测量2岁前的幼儿,对于两岁后,学龄前的幼儿,我们一般采用Q分类技术。Q分类技术是让依恋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母亲)根据自己孩子的日常行为特点对90张卡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计分标准计分,与专家制定的标准求相关,以相关系数的高低评价幼儿依恋的安全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起来方便简单,并且依恋对象可在初步分类结束后,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心理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直觉性理解,错误信念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信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它既描述了心理状态,也描述了客观世界,它是对事件真实状态的看法并试图对真实状态进行表征。信念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它不必与事件的实际状态一致,也不必然能够对现实进行正确的表征。人的信念是可以与客观事物相分离的。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有欺骗外表和意外转移。本研究涉及依恋对错误信念的影响,在意外转移任务上稍做了修改,将意外转移任务分为物体的意外转移和依恋对象的意外转移。依恋对象意外转移的故事可以是这样:明明和妈妈在房子里,突然妈妈说,她要去院子的左边找个东西,让明明先自己在房间里玩。但是妈妈出去以后发现,原来她要找的东西在院子的右边,于是她就去了院子的右边(明明是背对着门口的,所以看不见妈妈从院子的一边去了另一边)。因为妈妈去了很久,于是明明想去找她。接下来问幼儿一些问题,以了解他们无错信念的发展情况。

国外有研究支持依恋的安全性促进心理理论任务的成功完成。首先,是Fonagy,Redfern and Charman(1997)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一个需要儿童考虑故事主人公愿望和信念的任务中,依恋与任务的成功完成存在关系。而接下Meins, Fernyhough, Russell and Clark-Carter (1998):婴儿11~13个月时的安全依恋对49个月时错误信念任务的成功完成有明显的促进,对幼儿在61个月时心理理论其他任务的完成也有促进作用。Ainsworth, Bell and Stayton (1971)提出: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是以自己的心理状态,把儿童当成一个个体来对待。Meins持与Ainsworth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母亲这样对待儿童,可以帮助她了解儿童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儿童对现实的看法,进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

以往的研究的重点基本均集中在母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心理理论的影响,并且的确发现母子关系、教养方式对心理理论的重要影响。但均未具体涉及依恋类型与错误信念的关系。本研究是这些研究的细化,考察中国儿童的依恋类型和错误信念间的关系。我们假设:幼儿在错误信念中的表现与其依恋的安全性有关。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各20名,男女各半。年龄4~6岁(由于本实验难度较大,并未完成预期的被试数量)。

2.实验材料

(1)Q分类卡片

用于测量幼儿的依恋类型。一共有90张描述儿童行为的卡片,依恋对象根据儿童日常的行为表现,先将90张卡片按照“和孩子的行为相差甚远或相反”、“不确定或孩子不曾有过该行为”、“和孩子的行为相同或相似”大致分成3类。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细分,将每一类卡片根据儿童行为的程度分成3堆。这样,一共得到9堆卡片。最后,依恋对象调整9堆卡片,直至每堆卡片均为10张。主试根据所得到的数据与专家制定的标准求相关。根据相关系数,来看儿童的依恋类型。

(2)巧克力盒子、橡皮泥

用于欺骗外表实验。此处采用巧克力盒子和橡皮泥是考虑到之前的“牙膏盒和笔”会发出声响,影响我们的被试。

(3)两部动画短片

一部用于物体意外转移实验,一部用于看护者意外转移实验。将意外转移故事制作成动画短片,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标准化程度。物体意外转移中,采用的是儿童所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3.实验程序

A.欺骗外表实验:

(1)主试向被试出示巧克力盒子,然后问:***(被试姓名),里面盛的是什么(指着巧克力盒)?

(2)主试打开盒子,从盒子里拿出来一块橡皮泥,问:这是什么?然后主试把橡皮泥放回盒子,并盖上盒盖。

(3)现在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然后回答我,好吗?

①记忆问题:这个盒子看上去是盛什么的?

②真实问题:实际上盒子里面盛的是什么?

③错误信念:你认识你们班的***(其熟悉的某个儿童的姓名)吗?他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如果我问他这个盖着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他会怎么回答呢?

B.物体意外转移实验

(1)指导语:“小朋友,你好!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个动画片,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你要认真看,看完我会问你几个问题。”播放短片。

(2)现在,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然后回答我,好吗?

①记忆问题:喜羊羊离开房间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了?

②真实问题:实际上现在小球在哪里呢?

③错误信念:喜羊羊回来了想玩小球,他会首先到哪里找他的小球?”

C.看护者意外转移:

(1)指导语:“小朋友,你好!请你看一个动画片,是明明和妈妈的故事,你要认真看,看完我会问你几个问题。”播放短片。

(2)问问题:现在,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然后回答我,好吗?

①记忆问题:明明的妈妈最开始的时候想去什么地方?

②真实问题:实际上,明明的妈妈去了什么地方呢?

③错误信念:明明现在想找妈妈,他会首先到哪里找他的妈妈呢?

实验中,为控制顺序效应,所有儿童均先做欺骗外表实验,然后一半的儿童先做物体意外转移实验,再做依恋对象意外转移实验;另一半儿童则是先做依恋对象意外转移实验,再做物体意外转移实验。

三、结果及结果预期

1.结果

2.结果预测

(1)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的错误信念通过率高于非安全依恋型儿童的通过率。

(2)安全依恋型儿童对于依恋对象的错误信念通过率显著高于对于客体的错误信念通过率。

(3)非安全依恋型儿童对于依恋对象和客体的错误信念通过率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及理论分析

首先,是依恋类型(安全型与非安全型)与母亲敏感性的关系。以往研究者用Q分类做出的结果说明,安全依恋型和母亲敏感性有关,并且其母亲更敏感的儿童在看护者(依恋对象)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通过率更高。目前的研究还证明,敏感性与看护者转移任务有关,而和物体转移无关。一个儿童可能是基于与看护的交流来理解他/她母亲的愿望和意图,从而更快地发展心理理论,最终影响他们在任务中的表现。总地来说,母亲的敏感性是依恋安全型的一个前提,进而影响儿童错误信念的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是母亲敏感性与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有研究用错误信念任务和情绪理解任务对54个月大的儿童对信念和情绪的理解进行测量。多变量分析表明,母亲对幼儿内心状态的敏感性和儿童对信念的理解成直接的正相关。而母亲的敏感性与儿童的认知水平对错误信念任务通过率的影响相互独立,也就是说,母亲的敏感性不是通过影响儿童的认知水平来影响儿童的错误信念表现的,而是敏感性直接影响错误信念表现。母亲对幼儿内心状态的敏感性在儿童错误信念能力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它们对于研究儿童当前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具有代表性。一个能够对儿童的能力、兴趣、需要和情绪有很好反馈的母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对其内在世界的感知发展;和不敏感的甚至是对儿童的注意、兴趣和情绪起消极作用的母亲所建立起来的母子关系可能会阻碍儿童对内心状态的自我反省,因而阻碍了其对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母子关系影响错误信念的发展,而且母亲对儿童不同方式的反馈会对儿童信念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再次,是母亲敏感性对儿童移情能力的影响。Sroufe(1996)表示,那些被给予了适当反馈的儿童,更可能体会到他人的看法。而儿童的这种体会他人看法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也就导致了错误信念的高通过率。

此外,还有人提出这样的解释:敏感性高的母亲比敏感性低的母亲更容易感受到儿童是否已经处于心理理论的最近发展区了(当然,这些母亲并不懂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她们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所以,敏感性高的母亲在感受到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理解他人时,她们会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了解他人,这样孩子的心理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自然也就更好。具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影响儿童的错误信念,还需要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五、本实验研究的意义

概括起来,本实验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我们探究了依恋类型,主要是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儿童错误信念的发展是否有差异;(2)我们对前人的研究加以完善,考察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错误信念的发展是否有早晚的差别;(3)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由于之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儿童中进行的,通过我们的实验,可以探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儿童在依恋类型与错误信念相关关系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Katharina,Ereky-Stevens. Associations between Mothers’ Sensitivity to Their Infants’ Internal States and Children’s Later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Emotion.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2008,(17):527-543.

[2]Ted Ruffman, Josef Perner, Lindsay Parkin. How Parenting Style Affects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Social Development,1999,8(3):395-411.

儿童安全论文篇(8)

儿童文学是希望的文学,未来的文学。儿童文学一直是安徽文学的一个亮点。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文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组织起了一支具有较强创作实力、结构合理的作家队伍。这是一支集聚了四五十位作家的阵容强大又具有鲜明特点的团队,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他们对孩子们怀有深厚的爱心,非常团结,勇于探索和奋进。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已创作出版了200多部作品,获国家奖11项(次)、获省部级奖二三十项(次)。其中,独树一帜的大自然文学创作,更是受到了整个文坛的关注。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的队伍,与现有三四亿少年儿童的人群相比很不成比例。安徽省在不断吸聚、推出新人,壮大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增强团队实力方面有许多很好的做法。首先是关心和发现新人,再就是为他们召开作品研讨会,帮助安排深入生活,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困难。在2000年的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伍美珍、谭旭东、李志伟、李秀英等崭露头角,现在他们各自都取得了可喜的创作成绩。在今年1月16日至17日由《文艺报》和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联合举行的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谢鑫、义等数位新人又引起了创作和评论界的关注。

努力培育百花争艳的儿童文学创作园地,是增强创作实力、满足少年儿童不同需求的重要保证。儿童文学有着比更为丰富、独特的体裁,如童话、低幼文学(又分低、中、高年级)。在实际工作中,安徽省较为注意从事各种体裁样式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建设,以满足成长中的孩子们的不同需求。针对低幼文学是薄弱环节的现状,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不仅依托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成立了低幼文学委员会,更是特别关注从事创作的李秀英、王玲、义、潘仲龄等人,现在他们的作品已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再如多次为伍美珍的校园青春小说举行研讨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帮助、推介。

高举独树一帜的大自然文学,是对建设和谐文化的突出贡献,是安徽儿童文学创新的鲜明特色。2000年的安徽儿童文学讲习班邀请了束沛德、金波、樊发稼、王泉根、张美妮等国内儿童文学界优秀的作家、理论家前来讲学,同时为安徽的儿童文学发展出谋划策。他们认为刘先平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四部长篇小说和多部记叙大自然探险中的奇闻、奇遇,即是现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云海探奇》写于1978年,以弘扬自然的壮美、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大自然文学是时代的呼唤,它歌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是国际主题,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专家认为,我国的大自然文学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大自然文学的兴起基本上是同步的,虽然它不仅仅只是儿童文学的范畴,但最先是在儿童文学、在安徽发端的。在安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作家投入了大自然文学创作,其中有杨永超、陈曙光、王玲等。对于大自然文学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未成年人确立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安徽作家们形成了共识,并且在这次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响亮地提出打造“绿色皖军”的口号,表示将继续高举大自然文学的旗帜,繁荣儿童文学的创作,扩大安徽文学的优势,同时要对这些文学创作不断进行总结,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当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作出贡献。作家们也希望在创作、理论研究和深入生活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

儿童安全论文篇(9)

94-142公法确立了非歧视性的鉴定、个别教育计划、最少受限制环境即根据儿童障碍程度确定不同的教育安置形态的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TheContinuumofSpecialEducationServices,包括普通班、巡回教室、资源教室、自足式特殊班、特殊学校、医疗机构等)等原则。全纳教育思想是在回归主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全纳教育并非回归主流的自然延伸。相反,全纳教育是在批判、反思回归主流教学实践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krtic,1991)。这些批判集中于94-142公法中与特殊儿童鉴定程序相对应的等级制安置体系。例如,全纳教育的倡导者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对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离、各自平行发展的双轨制体系(dualsystem)提出明确的批评,认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重新组合、建构、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以满足所有儿童的学习需要。”(p•102)。

美国教育部前助理行政长官,Will(1986)也指出回归主流存在着:1、不科学的鉴定与障碍类别的划分导致特殊教育效率低下。2、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各自平行发展,二者不能很好地协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3、等级制服务体系中儿童容易被隔离、歧视。4、家长和教师经常对儿童的教育安置,即儿童应该在哪一等级中受教育,见解不同,容易造成冲突。可见,回归主流及94-142公法中用以确定儿童安置类型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是根据儿童的障碍的程度来确定儿童教育环境受限制的程度,即隔离的程度的,是不公平的等级制度,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并容易将儿童的障碍作为教育问题的原因,而非学校本身条件的不足①。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呼吁重组学校、破除教育的等级结构,使普通学校成为满足社区内所有儿童学习需要的地方。

二、何谓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的思想自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明确提出后就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焦点。尽管许多国家都将全纳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理想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全纳教育是什么仍然众说纷纭。以下是西方文献中对全纳教育的一些解释。全纳教育是家长、教育者、及社区工作者发起的运动。它寻求创设以接纳、归属、社区感为基础的学校。全纳教育通过在邻近学校的高质量(highquality)、年龄适合(Age-ap-propriate)的普通教室来实施,并得到所有儿童欢迎、承认、甚至强调他们的价值。全纳计划寻求建立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目标的、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支持性社区(Salend,1998)。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

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Bailey&duPlessis,1998)。全纳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和信仰系统。全纳学校的基本信念包括ABC:即接纳(Acceptance)、归属(Belongs)、和社区感(Com-munity)。全纳强调如何支持每个儿童特别的秉赋和需要,努力使校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Falvey,Givner,&Kimm,1995)。全纳是一种价值倾向。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它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的学校活动的机会(Smith,Polloway,&Dowdy,2001)。全纳是指在最大程度上使有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受教育的努力。它倾向于让学生在普通教室,而不是抽出(pull-out)在普通教室外接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Zionts,1997)。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全纳的定义很模糊,内涵与外延很不明确,很难为特殊教育实践与教学提供准确的、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如其说全纳教育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亦或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潮。所以在理解全纳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教育概念,而应该更多的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分析。

三、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概念之间的关系

全纳教育与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与哲学基础,都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以西方个人自由、社会平等等价值为社会文化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多数时候专业人士都是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概念的,很少注意到它们间的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是很难鉴别究竟是在进行回归主流还是全纳教育。这些概念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回归主流本质上仍然是以特殊儿童应该在普通教室以外的隔离环境中受教育为前提的,它要求特殊儿童必须达到某种预定的标准(鉴定结果)才能被普通教室接收,这意味着儿童必须通过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Booth&Ainscow,1998)。所以回归主流由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安置形式组成。全纳教育则认为特殊儿童本来就应该属于邻近学校的普通教室,他们不仅有权在普通教室里受教育,而且也应该在那里接受相关支持与服务。

因此,回归主流可以看作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的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的安置,而全纳教育则是全部时间都安排在普通教室里。它们的区别可以形象地归纳为:回归主流学校经常问“我们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么?”,而全纳教育学校则问“我们怎样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一体化通常泛指将特殊儿童从较多向较少隔离的环境中转换、过渡的过程,因此回归主流和全纳教育都可以被包含在一体化教育运动中(Ainscow,Farrell,&Tweddle,2000)。在西方文化背景里,主流环境被认为是儿童最标准、正常的安置环境。一体化强调调整学校的物理环境以促进学生逐步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全纳教育则是一种重组学校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学习需要的意愿与价值倾向(Johnstone&Warwick,1999)。总之,回归主流是一种使特殊儿童尽量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受教育的哲学思潮,一体化强调的是一步一步向普通教室转换的程序、过程,而全纳教育则与特殊儿童在正常环境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有更大的关联(Bailey&duPlessis,1998)。

四、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论

人们关于全纳教育争论的焦点不在于“特殊儿童能否被全纳?”,而是儿童应该如何全纳:应该以激进的方式完全容纳进普通教室,即Fullinclusion(暂译作“完全全纳”);还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有选择的全纳,即Selectivein-clusion(暂译作“部分全纳”)?

(一)、完全全纳派的观点。完全全纳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全日制的普通教室安置。它是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认为不应该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来安排他们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而应该在普通教室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普通教师应该在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下承担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责任(Zionts,1997)。完全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1、将特殊儿童抽出教育、对他们使用标签(label)的做法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Nelson,Ferrante,&Martella,1999)。2、所有的儿童都有学习和成功的能力,学校应为他们的成功提供足够的条件(Villa&Thousand,1995)。3、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Sage&Burrello,1994)。4、应该让特殊儿童在具有接纳、归属、社区感的氛围中接受教育(Salend,1998)。5、在普通教室里,特殊儿童通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教学、学生之间的伙伴学习、以及提供的各种相关服务而获益(Cook,Semmel,&Gerber,1999)。可见,在完全全纳教育者的眼里,全纳教育是不需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来证明的,它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

(二)、部分全纳派的观点。部分全纳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它认为普通教室安置并不适合所有的特殊儿童。它支持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资源教室的存在,提供从最多(隔离的学校或机构)到最少(普通教室)限制的多种教育安置选择(Smith,Polloway,&Dowdy,2001)。部分全纳教育支持者对完全全纳教育的批判集中于它的基本假设,即所有的儿童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Lewis&Door-lag,1995)。Daniel和King(1997)认为在普通教室里,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内容简单而厌倦,特殊儿童又因赶不上教学的平均进度而焦虑;完全全纳教育者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太过重视,很容易将学业成绩作为次要的任务。部分全纳教育者因此认同等级制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用,相信特殊儿童的安置选择应以儿童障碍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为基础。他们的这些基本观点与回归主流很相似。有的部分全纳教育者还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太理想化,如Low(1997)指出:“对完全全纳的追求是一种幻觉,它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概念。”(p.71);Croll和Moses(2000)也认为“完全全纳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p.2)。因此,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过于极端、理想化,大多支持特殊儿童在必要时到资源教室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与服务。更多的情况则是观念上、原则上支持完全全纳教育的理想,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采取部分全纳即回归主流计划的做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实践中则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目前阶段是如此。

五、启示

国内学者一般都承认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行的随班就读是在西方一体化或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朴永馨,1996,p.43)。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然而,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全纳教育的概念很模糊,与一体化教育、回归主流的分野并不明晰,尤其是部分全纳教育的观点与回归主流没有什么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更无区别。因此,从广义地理解全纳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忽略全纳、一体化、回归主流思想的细微区别,将所有试图把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力都看作全纳教育。从这个角度讲,随班就读应该属于全纳教育运动范畴。至于随班就读的民族性,它与全纳教育的理念并不冲突。因为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儿童安全论文篇(10)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园林绿地空间为儿童提供可以自由游玩的场所,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然而绿地空间在规划、设计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会造成安全隐患,给儿童的户外活动带来犯罪侵害的威胁和阴影,儿童活动空间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1 儿童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1.1 儿童的概念

儿童(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青春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各国或地区法律有不同的定义。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的原因,对儿童年龄范围的界定存在争议。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一般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从16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儿童也有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儿童权利公约》的第三十一条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应尊重并促进儿童充分参加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权利,并应鼓励提供从事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适当和均等的机会。

1.2 认知发展理论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研究儿童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成为学科典范。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l]:

a.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靠感觉获取经验,这个阶段的儿童借助感知运动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家长的保护,保护者的存在和看护是必要的。

b.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但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处于幼儿园阶段,学校和家庭周边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是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c.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2岁)

在本阶段的儿童随着抽象概念的形成,已有一般的逻辑结构,能使用具体事物的操作来协助思考。但是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只是初步的,如果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就会感到困难。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处于小学阶段,主要活动是与小伙伴的交往和对周边环境的探索,自然环境是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d.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14岁)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可以进行假设、演绎和推理,作出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开始接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儿童是处于初中阶段,想在外界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

2 儿童活动空间

2.1 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柏拉图对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1945)在其著作《游戏的人》中将游戏定义为:自发的、在规则的约束中感受紧张和欢乐的活动及行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中心。特别是在幼儿期,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儿童通过游戏体验新鲜事物,学习知识,培养理解、思考、创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表现力、社会性和协调性。游戏是人生的第一堂社会教育课,积极健康的游戏,安全的游戏空间,不仅能让儿童获得欢乐,也能增进人格发展的健全 [2]。

2.2 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活动空间是指在城市绿地休憩空间中,专门为儿童群体所设计的活动场所,为儿童提供游戏、休憩、交往、锻炼等活动的开放的外部空间[3]。儿童活动空间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为儿童设计建设的如儿童公园、儿童游乐场、综合性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区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绿地、城市广场等休憩空间。儿童活动空间不仅有丰富的设计要素,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安全性就是其中之一。

3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是通过改变会促发犯罪的环境及状况来预防犯罪的手法。这个理论认为,如果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当、有效的管理和整治,不仅可以减少犯罪的机会,降低犯罪行为发生的几率,而且能减轻人们对犯罪的恐惧和不安,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CPTED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美国的犯罪学家C.雷・杰弗瑞(C. Ray Jeffery)首创和使用。杰弗瑞认为,单靠刑事政策来降低犯罪率是很难做到的,创建能预防犯罪的环境、培育预防犯罪的社会关系在减少犯罪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与杰弗瑞同时代的建筑学家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主张居民要监视所住区域,空间设计要有明确的领域界限,用城市规划的手段增强社会的控制,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性,提出了“可防御空间理论” [4]。纽曼认为,可防御空间的形成有5个基本因素:领域性(Territoriality)、自然监视(Natural surveillance)、环境印象(Image)、周围环境(Milieu)、安全的邻近地区(Safe Adjoining Areas)。

⑴领域性: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的行为模式。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提高空间的领域性,会产生防卫和震慑作用,减少犯罪的机会。提高领域性的办法有:限制出入口,场地设计时使用象征性的障碍物、区别场地的不同标高或不同的铺地形式等来区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5]。

⑵自然监视:提高环境的可监视性能使公共空间中的陌生人处于社区居民的监视之下,能对犯罪分子产生心理威慑力,从而使社区居民更具安全感。提高环境的可监视性的办法有:良好的建筑布局、视野开阔的道路及充足的照明。

⑶环境印象:环境中不文明的现象越多,人们就越会缺乏安全感,对环境失去信心,从而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置之不理。这时,潜在的犯罪者就会乘虚而入。随处可见的垃圾、涂鸦、废弃建筑等都是不文明的体现,就算不引起犯罪也会给人们造成不安和恐慌。优美的环境既可以丰富居民生活,又具有防范效果。

⑷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主要是指周边土地的使用方式和周围场所的特征。例如周边有警察局或者繁华的商业区的话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⑸安全的邻近地区:与邻近地区的接壤部分也要进行安全性设计,加强监视来提高空间防御性。

4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问题

4.1安全死角的存在

儿童活动空间的安全死角是指绿地空间中由游戏设施、公共设施、构筑物、植物景观等形成的隐蔽空间,遮挡视线,降低可监视性,容易将儿童甚至不法分子隐藏起来,造成安全隐患,成为犯罪的温床。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数据,通过对1031处绿地空间(包括儿童公园、街区公园、近邻公园、城市广场等)进行调查,发现约46.3%的空间存在安全死角,产生死角的障碍物数量约为797处[6],主要类型如下(表1):

由表1可看出,公园的厕所由于位置较隐蔽,使用率相对较低,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厕所的安全确保是各国设计师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图1是一个小型公园厕所的改善方案,该厕所离主干道较远,周边植物茂密导致视线封闭。厕所的男女出入口均在同一边,有一定的危险性。窗户的采光度不够,形成安全死角。改善后的厕所靠近主干道,可监视性提高。出入口设计将男女使用者分流,危险性降低。窗户采光增加,厕所内部的可见性提高,安全性加强[7]。其次的安

全死角是地形的高低差以及乔灌木的种植。在设计中通常将这三者结合起来,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图2为例,乔木和灌木都种植在同一土台之上,原本通透的树下空间被灌木所填塞,遮挡视线,不利于观察周边情况。在设计地形、营造植物景观层次的时候要考虑乔灌木的高度搭配对活动空间视线的影响。

4.2 管理的缺失

公园的免费开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欢迎,但是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性、环境卫生和管理等方面。公园游客增多,其中不乏借道、留宿、摊贩、乞讨等闲散人员,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乱扔垃圾、乱涂乱画、损害公物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公园环境变差;公园经济收入减少,但养护管理成本却大幅度提高,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管理缺失。儿童活动空间是公园中最需要关注的场所,要加强管理监视。公园管理处要设置在视线开阔的地方,便于整体把握周围的情况。要制定日常巡查制度,通过不定时的检查对环境卫生、公共厕所、设备设施、仓库及闲置建筑、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巡查,解决存在的问题,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公园形象。

5 安全的公园设计

5.1 较大规模的公园

为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公园要从设计和管理方面加强防范性。图3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靠近周边的道路被茂密的树林包围,园内有草坪广场、水之广场等各类场地,环境优美的同时安全性也较高,其安全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公园管理处的存在。公园的专业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公园的维护、巡查等管理运营工作,一旦发生犯罪案件会马上了解事件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⑵公园内部空间开阔。公园以开放的广场和草坪空间为主,在使用者经常聚集的休息场所适当配置能遮荫的高大乔木及休息、活动设施,视线通透,便于监视和管理(图4)。

⑶厕所的位置合理。周边视线开阔,不易形成安全死角。

⑷公园空间适合多个年龄层。有适合老人、小孩、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活动场地和设施,高利用率是保证公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5.2 小规模的公园

小规模的公园如街区公园(图5),园内没有公园管理处,主要在种植设计与管理、设施配置和公园的利用率等方面提高安全性,防止犯罪行为发生。其安全要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⑴公园内的设施及树木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公园有人工的缓坡草坪、喷泉和大量的乔灌木,环境优美,视线开阔。灌木修剪整齐,低于常人视线高度。乔木选用高大、分枝高的树种,既茂密又不影响视线,两者形成一个通透安全的空间。作为儿童活动场所,这个由起伏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形成的私密空间既有趣味性、舒适性,又强调了领域性。通透的设计提高环境的可见性,加强自我监视的安全性(图6)。

⑵利用频率高。周边居民对公园的利用频率很高,保持与环境的亲密性(图7、图8)。同时积极地参与管理养护,使得公园环境整洁优美。公园是否安全与其规模及类型并没有根本的直接关系,而周边居民的日常利用、积极参与管理却是很重要的因素[8]。要使公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就要配置丰富的游玩设施,为不同年龄的使用者设计多种游玩方式。当公园成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场所时,它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空间。

【参考文献】:

[l]晏婷婷.基于心理学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D].浙江农林大学,2013.

[2]金纹青,曹磊,何秋萌.居住区儿童户外游乐空间安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3,32(6):77-80.

[3]刘晶.安全视角下的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4]崔海英.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的溯源及评析[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5):1-5.

[5]陈仕姣.城市公园中儿童游戏空间景观安全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上一篇: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 下一篇: 先秦文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