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济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59

校园经济论文

校园经济论文篇(1)

作者简介:王丽华(1964-),女,广西柳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实验室主任,讲师;张春乐(1956-),男,广西凌云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广西 南宁 5302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五批重点立项项目“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A0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78-02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建立特色的一条必由之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办学,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院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企业配合、校企联合、校企实体合作、校企一体化等合作模式。但是,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形成“园校一体”发展模式,在校企合作中还是一个创新模式。下面我们就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为例,来探讨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范例。

一、理论基础

1.区域优势理论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产业集群化、农业集团化等规模经济以外,人力资源是决定性因素,掌握了知识、技能、经验的人所带来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其他形态的资本投资的收益率。①人力资源的获取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深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为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取向。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是德国二战以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鲁尔地区因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三所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2.园区经济

现代园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是为了摆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实现高素质经济主体的优化组合的新型经济主体。园区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经济模式,是区域经济价值链中具有较强的集聚、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要经济形式,有着集聚性、要素集约性和特色区域文化的特点。②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的产业聚集的特点,园区产业聚集度高,政策优惠力度大,经济发展快速。产业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引发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刚性需求,催化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而区域高职院校主动地适应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寻找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园区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这是在产业园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本地区的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产业园区内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的优势,为园区内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一体化理论

经济学中,一体化最初是指厂商通过协定,卡特尔、康采恩、托拉斯及兼并等方式联合而成的工业组织,它又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体化。水平一体化指竞争者之间的合并,垂直一体化是指供需双方的结合。③1954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an Tinbergen)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其本意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区域要素流动,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

本文中“园校一体”借用“一体”之意,一体是指分散的部分融合为一体,不仅相互间的联系加深,更强调部分之间的共生性。“园校一体”的内涵是指高职院校与经济园区两个独立的组织,为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双方进行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分担责任、义务、风险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它们的共生性表现在高职院校通过与产业园区企业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立体化的深度合作,适应和促进产业园区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聚与集群的需要,使区域要素资源,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效能和能量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主动融入、主动对接,加快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外联动,实现与产业园区企业共享、共荣、共发展。

二、实施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一体化优势

1.南宁-东盟经济园区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后商机无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中国与东盟十国合作的新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陆上交往的枢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

广西南宁处于中国与东盟、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成为联结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三大经济板块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南宁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环境、政策优势,经商务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基地。

位于南宁市北郊的省级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80平方公里,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和广西重点发展工业区域。产业园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应势而为,快速崛起,成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是南宁乃至广西面向东盟各国贸易开放开发的桥头堡。产业园区形成一定规模的纸业、药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产业园区综合工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度假区等三大园区,吸引了加拿大、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泰国、印尼、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西等国内外200多家企业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家、上市企业5家、外资企业3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发展势头强劲,辐射东南亚,拓展到欧美,成为广西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园区之一,是南宁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开发区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抢抓发展机遇,以独特的土地资源和侨文化资源为核心优势,积极打造以工业为支撑的生态卫星新城。

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地域优势和行业企业优势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水利、电力、机电、汽车、建筑、计算机与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等人文类专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高职学院。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是园区内最大、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从外部环境来说,区位优势、园区经济、园区产业拓展和延伸、园区企业高端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等特点都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企业优势。学院与园区管委会合作态势良好,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各项建设,对学校建设用地、基建立项与建设税费等给予政策优惠,并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校与园区文化建设、园区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积极开展全方位一体化的合作。

从内部环境来说,学院原先发展的基础好,学院是广西第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的学校、广西首批示范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单位、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10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在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企业锻炼、专业教学改革、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起点和平台,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在当前如此好的发展机遇面前,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以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大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融合力度,探索“园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园区良好的产业环境实现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为北部湾和广西经济建设及教育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园校一体”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政校企三方联动,秉承“共享、共荣、共发展”理念,遵循互惠多赢的原则,共同打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1.以产业园区内企业为需求,开展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

学院机电工程系与广西红太门业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双赢,2011年第三季度学院师生累计为企业服务150多个小时,学院成为了产业园区企业攻关克难的带头人,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与新产品开发,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环境下具有真实任务的实践操作。学院与企业相互渗透,以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院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双方合作的基础、起点、平台突破以往浅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学校对应产业园区企业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合作范围广,程度深,与企业建立良好互动,以满足区域内行业、企业需求为终极目标,开门办学,培养能够体现产业园区特色的一体化人才,使学生成为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引企入系、引企入园、引企入校,创新办学体制

学院建立了创业创新园区,筑巢引凤,引企入系、引企入园、引企入校。如与中锐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了中锐汽车学院,已建成3000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场地,推进了1200万元的项目合作,中锐班214名学生已顺利就读。建立“校中厂、厂中校”,与广西水科所签订框架协议,共建“广西水利综合实验研究基地”,建筑面积8800平米,项目总投资42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00万元,地方投资750万元,项目建设期2年。主要专业与广西海河公司等一批行业内主流企业深度合作,无缝对接,逐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体制。

3.构建具有区域民族特色、职业氛围和品味高雅的一体化和谐人文环境

地方政府积极介入,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将会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有利局面,其合作模式也会更加多元化。学院在与产业园区的管委会、企业合作过程中,探索资源整合,部门合作,市场运作,校企融合等,引进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合作育人,加快实现学院的管理体制的改革。

学院二期工程与产业园区共建大型的图书馆、体育馆、大会堂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开放式校园,提高信息化资源配置,加强校园与产业园区的服务网络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互动,打造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化的企业文化相交融的职教园区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到校园中来,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等素养,把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科学的人文精神等校园文化渗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依托园区东盟特色和侨乡特色,构建区域民族和高职特色为核心文化,品味高雅的一体化和谐人文环境。

4.营造绿色生态“园校一体”,宜居宜商宜学的现代化卫星新城

学院与园区管委会共同研讨,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努力打造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有凝聚力、现代化、绿色生态和谐一体化园区。园中景,景中园,校园与园区,互相映衬。校园即是园区一景,湖光潋滟晴方好,风物宜人好读书。徜徉林间校道,曲径通幽,书声琅琅,乐韵悠扬,濡染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梦想,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校园续写着学院“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深邃与隽永。校园内,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物化环境熏陶学生,凸显潜移默化功能;校园外,学校与产业园区规划了“一山两湖”的自然景观,即以产业园区的那油水库水资源为改善园区两湖水环境系统的总闸,学院中心静湖与产业园区的大帽山公园环山湖交相辉映,形成“一山两湖”的绿色生态园区,学校整体校园环境与产业园区环境相得益彰,共创宜居宜商宜学的现代化卫星新城。

四、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明晰,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色和发展是高职教育不变的追求,合作成为方向,共赢成为目标。我们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在发展中赢得主动,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以“园校一体”打造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使学院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校园经济论文篇(2)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节约型社会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为回应我国大学扩招后校园建设实际,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由校园建设理念、研究课题,逐步转变成校园建设规划因素,在实践中渐次展开,初步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同济大学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的经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切,被列入2008年全球环境论坛典型案例数据库;2010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在重庆市召开了“2010年全国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推进工作交流会”,交流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经验。但是,在实践中,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研究中,其理论概括、意义重构、机制把握,尚不能较好回应实践中的命题,尤其是在建设两型社会形势下,如何建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图景,亟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回答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实践命题。

一、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基本内涵

关于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基本内涵问题,是解决“高校节约型校园是什么”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的目标和方向的问题。研究和实践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高校节约型校园”。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没有对此基本内涵作界定,比如,孙静的论文《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探析》(《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常建军的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8期)等,甚至专门研究该问题的学位论文,诸如同济大学陈翊的硕士学位论文《节约型校园建设与评价研究》(2008年)也未涉及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基本内涵研究。在对其涉及的研究中,也主要是关注浅层次的生活浪费和能耗问题,到现在为止,尚没有一个清晰和科学的基本内涵界定。

经过文献研究和理论思考,我们认为,高校节约型校园,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水电及其他易耗品的浪费的浅层次问题,而是在两型社会建设理念观照下,高校办学的一个科学理念,是一个关乎办学投入与人才培养成果,办学成本与社会效益的问题。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应该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基本建设、学科专业与课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办学的各个层面,实现办学中的人、财、物的最大效用,以一定的办学成本,谋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地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取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科学、持续发展。

二、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义

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是在两型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社会发展先进理念提出和实践的背景下,高校发展的理论创新,也是回应世纪之交我国大学扩招后资源紧缺、发展失衡、质量下滑的实践矛盾,高校建设的实践创新。因此,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首先,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要求。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是依靠高能耗实现的粗放型增长,带来了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我国的现代化亟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可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与时俱进,相继做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高校是耗能大户,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理应研究和实践节约型校园建设。同时,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发祥地,更应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发挥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者和智力支持者的作用。

其次,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是破解高校发展模式问题之方。自1998年启动大幅度扩招以后,全国许多高校大兴土木,快速扩张,造就了一大批万人以上,甚至五万人以上的巨型大学,2002年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进入了大众化发展时代。但近年来,高校在发展中日益显现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质量不协调的矛盾,出现了土地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闲置、紧缺、配置不合理,教育质量下滑等严峻的问题,高校发展模式亟待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实现在扩张条件下的阵痛跃升。

再次,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是为公众提供优质教育之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进步,社会跨过了温饱门槛,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在受教育机会由于大学扩招大大增多以后,人民产生了接受多样化的优质高等教育的文化需求。这只能通过高校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发展理念,整合、优化自身人、财、物等总量有限的资源,加强基本建设,优化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强化师资科研队伍建设,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最后,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才能在国内具有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生源和资源,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转变成了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有赖于高校发展模式通过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发展模式再造,才具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土壤。

三、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的思考

如何确立长效机制、构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模式,是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实现路径和关键因素。我们探索这个问题时,可以借鉴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国内外大学典型案例,采用院校研究的方法,进行节约型校园的理论创新。最近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的临沂师范学院,地处经济落后的革命老区沂蒙地区,2000年由临沂师专和临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时,在校生不过3800多人,本科专业仅5个,教师学历低,教学设备陈旧,是山东省最差的几个高校之一。在随后五年多发展时间里,实施观念再造,引进大学经营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办学成本与办学效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在校生35000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师资以博士教授为主体,实施美国州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每位学生能享受到五门世界一流课程,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教学质量优良,本科生就业率100%,考研率50%,位列中国十大创新高校,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引起了中外研究者的瞩目。我国首批“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同济大学,在构建节约型校园建设模式,创新节能环保科技,培育节约文化与人才等方面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另外,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英国大学创新教育模式、澳大利亚大学校本模式、韩国大学的质量模式等国外大学集约型的大学建设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在构建高校节约型校园模式和长效机制时思考和借鉴。

1.加强领导机制

目前,对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研究大多关注能耗等显性节约的问题,事实上,这不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矛盾。真正的节约型的表征是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社会效益。因此,在现阶段思考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关键,是要妥善破解高校发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要破解高校外部体制性矛盾。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对我国高校发展阶段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我国高校目前处在一个深度的转型时期,高校办学体制尚未根本走出计划经济的河床,不能与变革成型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匹配,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外部政府主导的行政化官本位办学体制,导致资源配置失衡,高校办学决策僵化、执行滞后、管理低效,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认为,“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运行的大学,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公益性质的大学,仅靠大学内部治理的努力,无法实现。”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有赖于深入宏观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加强高校外部宏观领导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是要破解高校内部结构性矛盾。高校外部的行政化体制,延伸到高校内部,导致诸如高校内部的领导决策机制偏离理性、科学及实事求是的轨道,师资队伍建设在年龄、学历、专业、学科及规模方面,不能同高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挂钩,造成师资的闲置和紧缺,专业课程虚设的问题;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或追求大而全,或追求短视的市场效益,造成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优势、师资力量脱节等矛盾问题,化解这些结构性矛盾的要旨是加强高校内部的领导机制建设,使高校成功地从“英明者领导”向“制度化内生”领导机制过渡跃升。

2.加强舆论引导

理念、方针及政策转化成公众认可的意见体系和有效行动的关键之桥,是及时而适宜的舆论引导。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绝不是节水节电节能的浅层而平面化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包括浅层节约在内的成本、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远景等方面的复杂、全新、科学的高校建设发展理念,以及这样的理念贯穿始终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划、评价、调整等一整套话语体系,涉及到高校办学的整个系统。这套话语体系,不仅对于普通师生员工是陌生的,就是研究群体也要认真研究,才能内化为其自身的价值认识。因此,高校在启动节约型校园建设之前,必须组建校内外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为学校量身定做节约型校园的理念、政策和规划,并组建舆论宣传团队,进行深度策划,确定恰当的宣传时间和周期,选择高校的校内外传媒组合,进行节约型校园的有效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使高校在大众传媒上建构质量、高效、高端的美誉度和品牌形象,以有效整合与吸引政府和社会办学资源,建构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础;对内,采用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二级传播等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运用校园传媒,将节约型校园一整套话语体系,及时有效地内化为全校师生及管理决策层的自身的价值认识,以期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应有的效果。在利用大众传媒加强舆论引导方面,临沂师范学院做得比较成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国家与省市电视台和各大网站等主流大众传媒对其进行有组织、立体化的持续报道,也是该校在极短的时期内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区高校,跃升为知名高校的一个原因。

3.加强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具有为行动提供指引、激励、约束及降低成本等功能。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是包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及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思想在内的高校建设发展新理念和新实践,必须摆脱传统的人治泥塘,按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降低办学成本及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为原则,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和规范,作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具体说来,应该从咨询、决策、执行及监督等方面,加强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制度创新和建设。第一,建立和完善以各方专家和权威参与的制度建设咨询系统为支持的科学的决策制度机制。第二,创新思维,建立高效的管理执行机制和制度。临沂师范学院继2000年、2003年两次制度改革之后,于2006年初启动了第三次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借鉴世界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在大学管理制度建设中,引入企业经营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创立了减少层级、分权管理、运转高效、追求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扁平化的大学管理制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临沂师范学院在管理执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三,要加强监督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这是增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度的执行力的源泉和关键因素。

4.加强文化涵化

校园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

知识经济;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兴动力,从而也形成了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结晶,与知识经济共同发展着。知识经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而文化产业则成为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产业支柱。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创造显得更为重要,以文化创造为内涵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文化产业的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体制上和理论上及思想认识上的一系列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高校科技园的文化产业,有助于从理论及思想认识上提高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加快理论知识向产业化的转化。

二、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效仿国内理工大学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我国第一家将人文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文化产业科技园――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应运而生。人大科技园主要依靠领先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综合性一体化园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响应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园区内建成一个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科技、软件、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的江苏工业设计园,另外成立一个创业分园――工业大学科技园,主导文化创意产业。

江苏工业设计园按照政府推动、院所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该园区将建设以汽车工业设计、电子及系统工程设计、生物化工及先进材料设计、电力自动化设计、生物医药及合成药物研发、工程设计、通信及电子信息设计、创意设计这8个创意设计中心。其中,江苏创意设计中心充分利用鼓楼的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生态等优质资源,依托南京艺术学院以及省国画院的文化设计力量,建设沿秦淮河的文化创意设计簇群。

工业大学科技园是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的一个分园,依托工业大学学科优势,要打造生物化工及新材料设计中心和江苏工程设计创意产业园。江苏建筑工程设计创意产业园是通过集聚南京工业大学校内外工业设计资源,让设计中心进入大学校园,努力形成研发、设计、企业自主产权三位一体的集成,提高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成套化。200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园区内有电子信息类企业477家,生物制药类企业74家,光电一体化企业68家,新材料企业44家,能源环保企业44家,其他文化创意企业170家。南京大学及周边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因此,依托南京大学及周边高校建立的科技园区,借助这些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将其迅速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正在成为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园内园区企业发展定位不清,文化产业企业特色并不明显。

园区内的文化产业的公司数量目前以文化传播及艺术设计方面公司居多,但是企业数量在园区内所占的比重很低。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从而导致对文化产业的热情和期望较高。

(二)科技园内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完善。

科技园的公共服务平台是为了满足入园企业的公共需求,提供给入园企业诸如基础设施使用,信息资源共享等服务,达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效率、加强信息共享的目的。但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包括信息、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推广与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不完备。

(三)科技园内创意专业人才缺乏

科技园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创意为核心,创意来自于人力资本的创造。创意人才的培养应该与高校对接,高校应该有目的的建立相应的学科去培养创意人才。

(四)科技园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意产业链

科技园内聚集的文化产业企业数量目前还比较少,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比较低,文化产业园仅仅是空间上的集聚,并不能真正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达到真正的产业集聚效应。

四、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当地政府在产业、金融上对科技园内文化产业进行引导,有助于推动园区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政府给园区内文化产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这些中小文化产业企业资金难得问题,给予这些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明确定位园区内的产业

在科技园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该明确定位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功能,避免重复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初,应该明确该园区的主导产业,只有在确定主导产业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扩大产业园的规模。

(三)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培养专业创意人才

园区内入住的文化创意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还处于成长期。只有在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才能有助于这些企业的成长。高校应该针对性的培养创意专业人才,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要在园区内构筑文化创意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园区内部到达资源共享,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使园区整体外部竞争力和产业实力提高。

五、结语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科技园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J].江西社会科学,2005.03,201

校园经济论文篇(4)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14

随着国家、社会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高校资助育人已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经济资助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物质基础,而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才是高校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这一资助理念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者的共识。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园的各种资源,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引导。在校园的各项资源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育人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实现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的耦合,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然而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与资助育人是相互脱节的。一方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得不到针对性的陶冶。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抬头,阻碍了高校资助育人的成效,不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本文提出,高校应积极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的耦合机制,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发展。

1概念界定

11高校资助育人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并没有人对高校资助育人的概念进行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高校资助育人是指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通过搭建各种育人平台,建立系统考评制度帮助其实现其成人成才的一种育人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指导思想,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职工为主要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学生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以及在其物质、制度、行为和意识层面上的具体形态。

13耦合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在系统动力学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

2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耦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可行性分析

高校资助育人的直接对象是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不是所有的大学生,这个特殊性决定了@种育人文化具有自己的范畴和使命,因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为与其校园文化进行耦合提供了可能性。

22必要性分析

高校资助育人通过资助工作开展育人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诚信、感恩、自强等优秀品质,还可以丰富、发展、繁荣校园文化。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又可以通过文化特有的凝聚、导向功能实现对学生的隐性教育,这是一种良性互动,非常有意义。

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和其校园文化之间的耦合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建立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探究它们的耦合机制不仅为丰富、发展、繁荣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发挥资助育人的最大功效指明了方向。

3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耦合的路径

31外部路径:丰富资助育人载体,繁荣校园物质文化

感恩文化、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励志文化不仅仅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资助文化培育的应有之义。高校应有意识地将资助育人文化的培育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通过搭建丰富的育人平台实现二者的外部耦合。学校层面可通过主题座谈会、志愿服务、专题影片、政策宣传、感恩承诺签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搭建感恩文化培育平台,通过勤工助学搭建励志文化培育平台;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橱窗展、征文活动等系列举措建设诚信文化平台;通过选树典型、榜样建设励志文化平台。丰富的平台载体丰富了校园的物质文化,营造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的氛围。

32辅助路径:完善资助育人评价制度,繁荣校园制度文化

目前,我国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 ”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使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当下我国资助制度还不完善,如缺乏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等。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强学生资助制度建设,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对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和思想上真正脱贫,繁荣校园的制度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合理的困难生认定制度,科学确立资助对象;完善奖学金制度、贷款制度、特殊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制度,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脱贫;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学生资助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校园助学贷款偿还制度,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度。

33内部路径:创新资助育人理念,繁荣校园精神文化

创新资助育人理念,繁荣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耦合的内部路径。我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相对健全的资助工作体系。通过资助工作开展进行育人的理念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国家和高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从具体的资助工作中看,依旧存在着资助育人成效的分散性现象,缺乏系统捐资助学等特点。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的结合上,有些高校的措施不够完善,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工作实际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使资助工作缺乏整体协作和资源共享。比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一般是在校党委学工部下设的资助中心进行,所以习惯性思维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也要由校资助中心全权负责,这种片面的理念阻碍了教育的成效。之所以有这种片面的理念,归根结底在于高校资助育人的理念有所局限。因此,要大胆创新资助育人理念,打破部门界限,综合运用各部门优质育人资源,形成合力,实现育人的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向锋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感恩成才”校园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

[2] 甘霖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

[3] 吴云志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

校园经济论文篇(5)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细胞、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与市场毫无关联。相反,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体系,这正好是最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并发挥作用的空间。据此,笔者提出了校园文化市场的概念,并结合组成这个复合概念的相关概念,如校园文化、市场和文化市场诸概念,对校园文化市场作出如下界定:校园文化市场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其教育和娱乐功能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中介,是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

1 把握好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主导方向,解决好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

培育校园文化市场,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特别是解决校园文化市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校园文化市场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设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市场产品才具有时代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给予人们充足的精神营养;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市场产品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繁荣兴旺,才有广阔前景。

同时,还要提倡多样性,这既是党的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在校园文化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更是文化主旋律本身的要求。因为文化主旋律内涵丰富,反映主旋律的校园文化产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要求多样化,而且更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产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

2 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的结构,解决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娱乐师生两个功能,要坚持用健康、文明、格调高尚、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产品和娱乐方式,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市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负有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消费,提高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责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师生宣传介绍高雅文化、严肃音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以重大“红色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爱国运动等为契机,用征文、演讲、辩论、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加大校园政治文化、高雅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赏层次。要以提高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先进性为先导,以广泛性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精品战略,组织好校园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通过实施校园文化精晶战略,创造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学校特点的,深受师生喜爱并有社会影响的文化力作,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冲击力。

同时,要抓好“雅”、“俗”兼顾工作,雅的主旋律的东西是实现校园文化教育性的需要,而校园通俗文化也是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娱乐性的需要,它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它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特殊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缓冲器”、“润滑剂”,同样不能被忽视。要针对校园娱乐场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学校政策措施导向下,重点用市场的手段,实现校园文化娱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适应和满足校园娱乐文化市场的需求。

3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有效的管理是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有效的管理,校园文化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而这种有效管理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基础之上的,离开繁荣和发展的管理,就失去了工作的中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桎梏。抓管理,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对校园文化市场进行界定和规范,并制定和颁布管理法规;另一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部门,要结合各高校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市场行为,让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其次是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打击校园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合法经营的正当权益。再次是要坚持“扫黄打非”,净化校园文化市场。另外,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非市场化管理,即那些不能被市场所包容的文化因素的管理,诸如政治文化类、思想教育类、纯艺术类等内容,校园文化管理部门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其在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份额,不能让“俗”的挤掉“雅”的,非主流的冲淡了主流的。

4 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产业,健全校园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所在。对高校而言,问题在于校园文化有没有产业化的条件和可能。应该说,有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如文化演出团体就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演出产业公司;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拓科研文化产业,形成研发一体的产业集团;还有图书出版发行产业、体育服饰、设备产业、音乐美术品产业等等。

在建立校园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以前归属学校管理的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文化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变主要靠学校经费投入为通过产业化改造达到经费自给自足,变高校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

5 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增强校园文化的市场效益

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规律;一是自主性和非强制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关系,教育者不具有强制力,受教育者具有自主自愿的较大自由度;二是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三是关注热点,紧跟时代。市场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效益等方面。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重点要做好这样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提供什么,即校园文化建设要时刻以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中心来开展。同时,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它决定着我们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市场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

第二,要注重校园文化产品的“包装”。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校园文化要形式多样,为广大受教育者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有了好形式才能承载更多更好的教育内容,才能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校园文化市场建设要弘扬传统文化,高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具有无限神往,又具有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把大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和行动。

6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地区性校园文化市场

市场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而校园文化市场目前却是条块分割的、封闭的。这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市场的客观存在的结果。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协调下,对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协调配置,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各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相互促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碰撞中得到优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市场与社会大文化市场的对接与融合。

7 用市场文化激活校园政治思想文化市场

校园政治思想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政治态度、思想和感情在高校校园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和深化主流政治思想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和接受的程度。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呢?我认为可以借助市场文化激活大学生对校园政治思想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在理性思索中接受和认同主流政治思想文化。

这里所谓市场文化是指观念形态在市场中的积淀和积累,是社会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和魅力。就是说一旦建立了文化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对各类文化产品、活动、现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吸引力、渗透力、辐射力的综合效应,具有一种非人为的张力,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可以激起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思索。而且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等,都是同政治思想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和观念,这本身也会激发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兴趣。由此可以推论,我们借用市场文化观念,或许会对大学生接受主流政治思想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园经济论文篇(6)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细胞、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与市场毫无关联。相反,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体系,这正好是最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并发挥作用的空间。据此,笔者提出了校园文化市场的概念,并结合组成这个复合概念的相关概念,如校园文化、市场和文化市场诸概念,对校园文化市场作出如下界定:校园文化市场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其教育和娱乐功能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中介,是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

1 把握好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主导方向,解决好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

培育校园文化市场,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特别是解决校园文化市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校园文化市场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设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市场产品才具有时代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给予人们充足的精神营养;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市场产品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繁荣兴旺,才有广阔前景。

同时,还要提倡多样性,这既是党的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在校园文化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更是文化主旋律本身的要求。因为文化主旋律内涵丰富,反映主旋律的校园文化产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要求多样化,而且更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产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

2 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的结构,解决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娱乐师生两个功能,要坚持用健康、文明、格调高尚、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产品和娱乐方式,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市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负有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消费,提高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责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师生宣传介绍高雅文化、严肃音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以重大“红色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爱国运动等为契机,用征文、演讲、辩论、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加大校园政治文化、高雅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赏层次。要以提高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先进性为先导,以广泛性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精品战略,组织好校园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通过实施校园文化精晶战略,创造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学校特点的,深受师生喜爱并有社会影响的文化力作,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冲击力。

同时,要抓好“雅”、“俗”兼顾工作,雅的主旋律的东西是实现校园文化教育性的需要,而校园通俗文化也是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娱乐性的需要,它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它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特殊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缓冲器”、“剂”,同样不能被忽视。要针对校园娱乐场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学校政策措施导向下,重点用市场的手段,实现校园文化娱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适应和满足校园娱乐文化市场的需求。

3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有效的管理是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有效的管理,校园文化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而这种有效管理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基础之上的,离开繁荣和发展的管理,就失去了工作的中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桎梏。抓管理,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对校园文化市场进行界定和规范,并制定和颁布管理法规;另一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部门,要结合各高校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市场行为,让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其次是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打击校园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合法经营的正当权益。再次是要坚持“扫黄打非”,净化校园文化市场。另外,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非市场化管理,即那些不能被市场所包容的文化因素的管理,诸如政治文化类、思想教育类、纯艺术类等内容,校园文化管理部门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其在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份额,不能让“俗”的挤掉“雅”的,非主流的冲淡了主流的。

4 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产业,健全校园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所在。对高校而言,问题在于校园文化有没有产业化的条件和可能。应该说,有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如文化演出团体就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演出产业公司;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拓科研文化产业,形成研发一体的产业集团;还有图书出版发行产业、体育服饰、设备产业、音乐美术品产业等等。

在建立校园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以前归属学校管理的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文化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变主要靠学校经费投入为通过产业化改造达到经费自给自足,变高校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

5 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增强校园文化的市场效益

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规律;一是自主性和非强制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关系,教育者不具有强制力,受教育者具有自主自愿的较大自由度;二是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三是关注热点,紧跟时代。市场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效益等方面。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重点要做好这样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提供什么,即校园文化建设要时刻以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中心来开展。同时,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它决定着我们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市场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

第二,要注重校园文化产品的“包装”。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校园文化要形式多样,为广大受教育者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有了好形式才能承载更多更好的教育内容,才能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校园文化市场建设要弘扬传统文化,高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具有无限神往,又具有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把大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和行动。

6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地区性校园文化市场

市场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而校园文化市场目前却是条块分割的、封闭的。这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市场的客观存在的结果。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协调下,对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协调配置,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各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相互促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碰撞中得到优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市场与社会大文化市场的对接与融合。

7 用市场文化激活校园政治思想文化市场

校园政治思想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政治态度、思想和感情在高校校园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和深化主流政治思想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和接受的程度。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呢?我认为可以借助市场文化激活大学生对校园政治思想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在理性思索中接受和认同主流政治思想文化。

这里所谓市场文化是指观念形态在市场中的积淀和积累,是社会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和魅力。就是说一旦建立了文化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对各类文化产品、活动、现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吸引力、渗透力、辐射力的综合效应,具有一种非人为的张力,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可以激起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思索。而且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等,都是同政治思想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和观念,这本身也会激发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兴趣。由此可以推论,我们借用市场文化观念,或许会对大学生接受主流政治思想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园经济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87-0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和国际关系日趋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人文交往越来越密切。高职教学资源共享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集约化办学目标的必然趋势,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为天津市高职院校间教学资源共享的实现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一、海河职教园教学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

1、教育部支持、市政府主导

(1)海河园是全国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2005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0年,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海河教育园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2)高职国际化办学是天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

2016年3月,天津市政府下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到2020年,天津市将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形成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滨海新区经济崛起面临的现实人才需求

作为“我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将有望迎来未来15年的经济快速崛起。这为海河教育园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滨海新区快速发展将产生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海河教育园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发进程标示着天津未来的发展走向,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需要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结构匹配,这就为海河教育园区资源整合与共享确立了坐标。

3、海河教育园是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高地

2015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3所高职院校的搬迁入驻标志着海河园二期建设顺利完成。截止目前,已有10所高等院校迁入海河教育园。未来还将规划建设第三期,最终形成办学规模20万人、社会培训30万人次、居住人口10万人的总体格局。

二、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

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最大化的经营回报。资源管理论适用于任何存在竞争的组织,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校也是存在竞争的社会组织,也需要持续不断地获取资源来持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好的办学效益。

产业集聚(industry agglomeration)理论,也叫空间经济学。一定总量规模的某一产业相对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聚合效应,就能爆发出令人惊讶的生产效率和集群竞争力。

三、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原则

1、以“共赢思维 ”加快天津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整合步伐

确立天津海河教育园各职业院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共赢”与“协同”的思维, 突破封闭区域理念的束缚, 强化资源共享思维。天津海河教育园各院校应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以寻求共存的战略协同和整合为理念,充分调动园区各高等院校的潜力,优势互补,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强化高校整合的主体地位,推进校际合作

海河教育园内各高校的整合主体地位应得到加强, 并加快校际合作与联动步伐,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校际合作。在整合过程中,天津市政府应为高校搭建好合作平台,提供信息渠道以及制度保障,鼓励园区高校间展开协作。园区内各高校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发挥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各取所长,资源共享,如学生就业信息、实训基地、重点学科、重大课题等的合作与共享, 使园区内各高校的专业、学科、研发与经济一体化紧密结合。

3、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中的定位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减少体制,为天津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现行的体制下,各院个体利益不可能完全为园区整体利益让路,需要在天津市政府层面进行调控,通过立法、经济、行政等手段推进海河教育园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天津海河教育园教育资源的整合中,需要高等院校、天津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

四、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共享策略

1、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机构

天津海河教育园要依托园区管委会的行政职能手段,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理论,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组织结构体系,共享教育资源。除了行政层面的管理协调外,建议由天津市政府牵头,联合天津市教委、社会实体、各高职院校及普通高校共同组建天津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共享委员会。共享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负责组织、协调、推动海河教育园教学资源共享工作,并对重要的合作事项进行决策和批准。

2、海河教育园中外办合作学资源共享策略

天津海河教育园要依据产业聚集理论,打造多校联盟。多校联盟,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园区内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或者愿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高职院校联合在一起。联盟内各个高职院校共享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采取长短期项目相结合的模式,开办2+2、3+1的专升本项目,联盟内各学院学生无需学籍转换,自由选择联盟内的项目。

3、创设教学资源共享的评价标准

天津海河教育园共享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有效评估,以此监督共享效果。同时还要形成持续、及时、系统的反馈体系,提高共享效率。因此海河教育园教育资源共享评估、反馈机制是检验园区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共享措施是否得到贯彻、共享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有效手段。

五、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学改革也随之拓展和深化,海河教育园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集约化的办学途径,积极创新并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更多高校参与教育资源共享,带动我市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为我市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园经济论文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生态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

当今时代,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高校校园,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趋势在向高校渗透,这凸显了在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重要性。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失去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既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又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方向的指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它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是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能为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关系,鼓励他们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生态的校园文化。

2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目标

2.1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和谐与发展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思想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价值目标与现实发展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正因为校园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矛盾与冲突,才要追求和谐;也正因为追求和谐,才要调解矛盾。因此,校园中存在不和谐是必然的,是一种常态,不但要正视这些矛盾冲突,敢于让它暴露出来,还要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规律,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和谐背后所包含的积极因素,解决问题并发扬积极因素,使校园文化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既是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以人为本,它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本质和核心,也体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高等教育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看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为核心。当然,以人为本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层面上,应当把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态的高度来看人,以生态平衡的原理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意义上的“人”是把人看做地球上生命系统的一员,应当重视整个地球生态协调、和谐与稳定。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时,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应当是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校园整体生态构建,关心生态系统的每一成员,使校园文化建设朝着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

3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生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物化倾向突出,即很多高校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掺杂太多的功利主义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生态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却发掘得远远不够,特别是未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是大学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体现。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发掘在历史的土壤中蕴含的文化宝藏,对已经形成的大学精神加以归纳和珍视;要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化种子,使其开出新的生命之花,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生态学术环境与学科专业环境

大学生态学术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生态学术环境既要受到大学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也要受到生态校园文化内部的学科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渗透与影响,受到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学科专业环境是生态学术环境的重要内部环境因子,相比院(系、所)环境和课题组环境而言,其对学术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在高校要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注重学科关联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处理好内部学科专业与学术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处理好学科、专业内和学科、专业间资源与政策的合理平衡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学术环境。

3.3 生态学校行为文化与个体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能直接影响到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行为主要是学校行为和个体行为。学校行为:每个学校都应以生态观来看待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进程,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合理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学科建设最优化的生态教育教学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各学校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办学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学校的绿色品牌,形成良好的绿色育人环境。个体行为:在校师生是个体行为的直接责任者,是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生力军。师生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养护,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活动实施计划,结合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日常行为,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行为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无论是学校行为还是个体行为,都要接受社会、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都要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绿色行为,使之成为社会绿色行为的表率。

3.4 生态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校园文化正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走出校园。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社会文化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校园文化施行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本身就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人文意蕴,具有促进人类精神奋进、升华的一面,这给校园文化带来有益的养分。但又因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本质,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导致各学校生态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主体个性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大削弱生态校园文化的群体教育价值观念,导致有些学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因此,高校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价值、遵循内在的逻辑中寻求大学校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总之,21世纪的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长红.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世纪桥,2010(7):145

[2]林莉.生态文化与21世纪的大学校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3(2):54-57

校园经济论文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生态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 

当今时代,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高校校园,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趋势在向高校渗透,这凸显了在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重要性。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失去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既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又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方向的指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它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是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能为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关系,鼓励他们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生态的校园文化。 

2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目标 

2.1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和谐与发展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思想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价值目标与现实发展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正因为校园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矛盾与冲突,才要追求和谐;也正因为追求和谐,才要调解矛盾。因此,校园中存在不和谐是必然的,是一种常态,不但要正视这些矛盾冲突,敢于让它暴露出来,还要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规律,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和谐背后所包含的积极因素,解决问题并发扬积极因素,使校园文化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既是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以人为本,它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本质和核心,也体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高等教育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看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为核心。当然,以人为本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层面上,应当把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态的高度来看人,以生态平衡的原理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意义上的“人”是把人看做地球上生命系统的一员,应当重视整个地球生态协调、和谐与稳定。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时,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应当是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校园整体生态构建,关心生态系统的每一成员,使校园文化建设朝着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  

3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生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物化倾向突出,即很多高校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掺杂太多的功利主义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生态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却发掘得远远不够,特别是未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是大学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体现。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发掘在历史的土壤中蕴含的文化宝藏,对已经形成的大学精神加以归纳和珍视;要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化种子,使其开出新的生命之花,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生态学术环境与学科专业环境 

大学生态学术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生态学术环境既要受到大学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也要受到生态校园文化内部的学科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渗透与影响,受到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学科专业环境是生态学术环境的重要内部环境因子,相比院(系、所)环境和课题组环境而言,其对学术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在高校要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注重学科关联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处理好内部学科专业与学术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处理好学科、专业内和学科、专业间资源与政策的合理平衡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学术环境。

    3.3 生态学校行为文化与个体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能直接影响到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行为主要是学校行为和个体行为。学校行为:每个学校都应以生态观来看待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进程,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合理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学科建设最优化的生态教育教学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各学校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办学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学校的绿色品牌,形成良好的绿色育人环境。个体行为:在校师生是个体行为的直接责任者,是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生力军。师生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养护,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活动实施计划,结合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日常行为,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行为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无论是学校行为还是个体行为,都要接受社会、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都要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绿色行为,使之成为社会绿色行为的表率。 

3.4 生态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校园文化正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走出校园。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社会文化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校园文化施行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本身就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人文意蕴,具有促进人类精神奋进、升华的一面,这给校园文化带来有益的养分。但又因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本质,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导致各学校生态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主体个性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大削弱生态校园文化的群体教育价值观念,导致有些学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因此,高校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价值、遵循内在的逻辑中寻求大学校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总之,21世纪的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长红.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世纪桥,2010(7):145 

[2]林莉.生态文化与21世纪的大学校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3(2):54-57 

校园经济论文篇(10)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大学校园也必不可少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受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日趋庸俗化。当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有所弱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而当前高校校园当中出现部分老师思想政治立场不坚定,受西方不良思想所蒙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适合指导自身的工作,出现浮躁之风,固步自封的现象,认为自己完成本分的教书工作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自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责任感可言。而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讲马克思主义没有实际意义,多数遵循实用主义,认为在大学当中享乐才是最重要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甚至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没有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艰涩难懂,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多,因此缺乏主动性。所以,从教师和学生两者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已经大大弱化了。

(二)校园文化活动欠缺思想性和学术性

高校的校园文化生命力在于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学科特色,设置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从而构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生活。总体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活动品味不高,内容肤浅的特点,有些高校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难以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校园文化设计缺乏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1]。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缺乏传统文化内涵,活动多数为形式主义,未能陶冶大学生的精神和思想,不少学生谈及传统文化就认为是老掉牙的东西,而替代之的活动是照搬照抄,跟风之势盛行。

(三)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新媒体的渗透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市场的多样化以及就业的竞争性等,对于未来能够及早进行规划,作出有效的准备。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冲击,高校间的人情关系逐步趋于现实化,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高校的校园文化都要经过市场来衡量。受新媒体和互联网等不良文化的冲击,学生也逐渐产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身心也收到负面影响。且通过网络,电源,电视,报纸,杂志等新媒体,大学生在接触到社会上腐败现象后难免会产生消极观念,甚至产生读物无用论等消极想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2]。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校园精神的结合度不够

大学校园精神是高校大学生生得以生存及发展的内在力量,其涵盖了学校校训、校徽、校歌以及校园环境等人文精神,它能够引起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激发师生的爱校荣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的校园精神往往是通过校园当中的各种人文景色所表现出来的,极易使师生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而当前高校虽有各自的校训,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而也有部分高校存在对本校校训凝练不准的问题,校园精神缺乏独特性和号召力,使得高校的师生员工对自己学校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的校园精神难以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另外,我国也有不少拥有长久历史的名校,具备优越的师资条件和高端的科研设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校园的扩张和生源的扩收,校区的建设过度现代化,缺少各自文化特色,如今的校园已经少有以前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也大大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当代高校构建校园文化,也同样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根基

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作为对外开放的灵活的体系,高校需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求高校要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革新,以适应更多学生的需求,从而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精神指导和思想动力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印上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烙印,彰显着时代的精神[3]。其次,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学生和教师要一起更新思想、丰富知识,创造新型的校园精神和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

(二)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高校中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体的要领,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实践也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载体,对于不断地研究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统一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先进的科学理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职为让全体师生充分学习文化知识内容。校园文化需要高品质的意识形态来彰显文化的内涵。所以,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深度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相统一,高校要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广大师生,以社会化主义道德风尚和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巩固学生的思想理论认知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生心中。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相统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国家教育事业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育人理念,最终实现高效校园文化精神的创新,陶冶学生校园文化,提高师生道德修养。

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根据时展的先进理论来完善自己,促使高校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必须利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相结合,在文化活动中增加新的精神内涵,建立起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铸造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力度。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具备较硬的政治素质,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与现实的案例相联系,深入浅出的为学生介绍经典理论。其次,高校应探索一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将马克思主义有效地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等媒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情普遍提高,理论素养明显增长。再次,高校也应该有效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以此为平台造就一批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现阶段我国人才的培养相联系,让大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共同理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航灯,必须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想,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相结合,将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相结合,让两者之间产生共鸣,切实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社会,了解基层,能够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之富饶,目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成果,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最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题,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应该把握时代精神与校园文化内涵,突显校园文化建设主题,让广大师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振奋人心,树立为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奉献自身力量的信念[4]。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

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必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借助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而高校社团即是能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而成的有效平台,对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借助社团活动的建设,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民族特色、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道德理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就必须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和实践基础。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着校园风气不正,学生活动浮夸风盛行,高校应当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良好的活动实施规章制度,努力打造符合自身校园特色的精品校园文化;其次,不少学生存在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参加校园活动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在综合测评加分,而没有考虑到是不是符合自身兴趣;有些学生则平常不认真学习,缺课现象严重,到了考试期间就进行作弊,假丑恶现象并存。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能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参考文献:

[1]许益锋,杨瑞兰.试述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马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焦作大学学报,2013(1).

[3]胡培培.高校校园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载体[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4).

[4]张果.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寓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上一篇: 传统文化元素论文 下一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