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5:45

英语口译论文

英语口译论文篇(1)

关键词:口译教学 局限性 跨文化意识

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功能角度看,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产生于社会劳动,实现社交交流,语言的这些特点就使得语言承载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更多的,是其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很多语言学家纷纷指出,如果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这是因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的各种文化因素也会透过语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出来,比如英语中的“taboo”现象以及宗教的产生对语言词汇系统带来的巨大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要达到英语口译交流的最佳境界,必须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文化知识的背景下实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国际上著名的口译专家Danie Gile曾经说过:“译员就是演员,艺术性地将从原语中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在舞台上传递给听众。”这里所说的艺术性,便是强调口译人员不仅仅是死板的翻译机器,而是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性的加工处理者,而这加工处理的工具便是口译人员自身对语言背后相关文化的熟练掌握程度。

王佐良也说过:“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从以上诸多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切实地加强英语口译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们才能克服交流中的障碍,更好地掌握口译技术,打造口译艺术,促进中外交流。

2 当前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局限性

2.1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对知识的应用趋于被动,使现有的英语口语教学难以满足口译交流的目标对口译人员提出的高要求。实际的口译知识习得应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即教师不但要从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授,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固有的口译技能及操作原则。然而,面对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着,现有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学生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时代脱节,再加上本身实际口译训练的不足,就更加难以达到高水平口译的要求。

2.2 口译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实践性应用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口译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相关文化知识指导下的非自发性、能动性的交流过程。但是,英语口译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十分丰富,但是一旦进行口译演练,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在文化与口译技能的结合应用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增加实际经验的积累。

2.3 知识系统离散化,方向性不明确。当前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知识系统往往是广泛而方向性缺失,就文化现象而解释,没有突出来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文化核心。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全面地而又深入的把握一种语言背后其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我们必须把握住其文化的价值内核。比如英语,从语言学角度,它便从属于印欧语系,而在印欧文化中的大多数民族都会侧重于抽象思维,理性思考,逻辑性强。所以类推而来,便可知道英美文化的特点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注重形象思维,侧重直观感受,讲究意境。这无疑对我们的口译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另外,在把握文化的核心中,还包括对文化的价值观的学习,比如“fame”一词,在培根的随笔集残篇《of fame》中应在该译为《论谣言》,而不是《论名声》。因为在词源中,“fame”一词产生于罗马神话中一个制造谣言的女神的名字,所以就具有的贬义的色彩。这些都是透过语言现象去挖掘其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得到的。这也就要求,英语口语教学的文化内容不能过于泛化,而应该有目标、有条理、有重心,真正地起到对学生口译知识习得的指导性作用。

3 英语口译教学的相关性建议

就怎样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Byram认为首先应该学习文化,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化现象的前因后果,对文化的内涵作出相关解释,最后亲身进入到文化环境中去感受,提升并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跨文化教学。除此之外,语言教育学家林汝昌也指出,文化的导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理解以及应用的文化障碍、较为系统的文化导入、引入更为广泛的文化内容。参考后者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

[1] [2] 

提出以下的指导性建议:

. 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语言测试学家Lado曾经在《Language Testing》中把语言能力分为语音、句法、词汇以及文化四个部分。他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角度为我们英语口译教学的措施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或者是词组后面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然后,在选材上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比如New York times诸类的权威性报刊,把握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完善学生的文化和技能知识的储备系统。

. 有系统地文化知识导入。这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的目的,保证方向性明确。比如在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环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思维差异”的观念,正确把握文化内涵的不同。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只是指年龄较高的一组社会群体,意义偏于中性。但是在英语中,则是指年纪大、毫无用处的人。另外,在宴请礼仪文化中,中国人通常会说“招待不周,多多包涵”,但是这种谦虚的表达方式在英美文化中不被认可的。他们会想,招待不周,为什么还要请我们呢?还有,在生活礼仪方面,英语欧美人更加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赞美,并回之以“Thank you”,而不是中国性思维反应:“No,I can do it better.”

. 广泛性知识的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侧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因为口译的交流本来就是一个双向性的过程,而且加上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也必须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中国诸多的成语、谚语、寓言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口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可以翻译为“a thousand-li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字面的意思。推行广泛性知识的导入,要求我们既要区别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又要寻找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口译推到艺术的境界。

英语口译论文篇(2)

   

孙先生是北京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去年夏天,该公司与德国BASF公司有一笔生意,恰好该公司两位英语翻译都不在(一个休产假,一个出国),所以临时让我去帮忙,担任谈判的翻译,我就是那时跟孙先生认识的。孙先生一直在看《闲聊英语》,昨天他给我发邮件,想让我介绍一下怎样口译。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这个话题。     

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口译之前,一定要跟外方人员交代几句话,大意是:我本人不是专业的口译人员,我是临时请过来帮忙的,因此我恳请您在说话时,句子不要说的太长,谢谢您。根据我的经验,这几句话,非常有效,这是因为外国朋友(特别是西方朋友)都有尊重人的传统,既然我说了我有困难,他们通常都会照顾我一下。当然,有些时候,外方人员说着说着,把我给忘了,此时,我会在听到某些特定的单词或词组时(请看下面),轻轻咳嗽一声,他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sorry一下,停下来等我翻译。     

①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    

②Secondly(其次......)    

③Subsequently(随后......)     

其次,在口译开始之后,我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速记,但并不是那种真正的速记,而是将一句话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几个单词写在纸上。比如下面这句话,中文意思是“我方将依据检验证书向你方提出索赔,由此引起的全部费用将由你方负担”,我通常会记下claim(索赔)和expense(费用)这两个单词。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这句话我没有听清楚,那么根据我的法律常识和外贸常识,我也可以推断出这句话的大意是:甲方违约,乙方索赔,甲方负担费用。     

Our side shall make a claim against your side by the inspection certificate and all the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rom shall be borne by your side.     

英语口译论文篇(3)

关键词:法律英语源语译语翻译策略方法

作为专业英语(ESP)的分支学科之一,法律英语(LegalEnglish)是应用型、功能型英语。法律英语,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Language或LanguageoftheLaw,即法律语言,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1]法律英语的使用场合,决定其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固定行文方式,研究这些特点是理解与翻译法律英语文本的前提。法律英语用词准确规范,包含法律用语,而且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因此理解法律英语文本有相当的难度。法律文件的翻译是法律语言的转换,译语须准确无误地表达源语的真正含义,以体现法律文件的权威性。而汉语则忌长句,以短句和分句为主,同样有一些固定的法律用语及专门的法律表达方式。掌握源语与译语的特点是准确翻译法律文件的根本。本文将从分析法律英语的固有特点入手,提出部分有效的法律语言转换策略。

一、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

从总体上讲,相对于普通英语而言,法律英语中有大量的被动句型,这主要是为了突出其正式性。[2]从单词层面上看,有些单词在法律英语中有特殊的意义;并且大量使用古英语或中古英语中的副词、介词和连接词等以避免重复,防止歧义。在短语方面,则有大量固定的法律英语用法。在句子结构上,结构复杂的长句被广泛地使用。

(一)词的特点

1.古英语及中古英语(Archaisms)的使用。法律英语古词是指古英语(OldEnglish)时期(公元450—1100年)和中古英语(MiddleEnglish)时期(公元1100—1500年)的英语词汇,而在这两个时期从拉丁语、法语和希腊语中借用的外来法律词汇70%仍沿用至今。一些词汇在现代英语,尤其是现代英语口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法律文书,或正式的司法场合仍在使用。[3]

这一点主要体现以某些副词如here,there和where在法律文件中往往当作前缀,与另一个或几个表示方位与原因指向的介词构成的复合副词等专门法律词汇用语,以表示加强和确定之含义。

如hereunder(underit),thereunder(underthat),underwith(withwhat),herefore(why),herein(inthisdocument),therein(inthatclause)。[3]此类古英语及中古英语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误解或歧义,使语言精练直观,行文简练准确,可以显示法律行业的特殊性,故法律界人士对其有特殊的情结。前缀here就是指本文件(法律、合同、条约等),there指另外的文件,因此翻译这一类词的基本策略就是搞清其后缀词(即to,in,of等)的确切含义。比如,herein就是“本文件中”,hereunder就是“根据本文件、依本文件”,其余类推。以here为前缀的有:hereafter(此后将来),herebefore(到此以前,到现在为止)[4],hereby(特此,因此,籍此,兹),herein(于此,此中)[5],hereinabove(在上文)[5],hereinafter(在下文)[6],hereof(关于这个,在本文件中)[4],hereto(至此),hereunder/under(在以下),hereupon(在其上)[5],herewith(与此一道,随函一道)[4]。

例句:

(1)Pleasefindthechequeenclosedherewith.译文:兹随函附上支票一张,请查收。[4]

(2)WeherebyrevoketheagreementofJanuary1st1982.

译文:我们特此宣告1982年1月1日的协议无效。[4]

以there为前缀的有:thereafter(此后)[4],thereby(因此),therefore(因此),therein(在其中,在那里),thereinafter(在下文中),thereinbefore(在上文中)[7],thereon/thereupon(在其上)[5],thereof(其),thereto(附随),thereto(到那里)[4],thereunder(在其下)[5],therewith(与那)[4]。

(3)TheEmployerherebycovenantstopaytheContractorinconsiderationoftheexecutionandcompletionoftheWorksandtheremedyingofdefectsthereintheContractPriceorsuchothersumasmaybecomepayableundertheprovisionsoftheContractatthetimeandinthemannerprescribedbytheContract.

译文:业主特此立约保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按合同规定的方式向承包人支付合同总价,或合同规定的其他应支付的款项,作为本工程施工、竣工及修补工程中缺陷的报酬。其中hereby总为特此,therein意为intheWorks,即在本工程中。

(4)TheUnitedNationsshallestablishunderitsauthorityaninternationaltrusteeshipsystemfortheadministrationandsupervisionofsuchterritoriesasmaybeplacedthereunderbysubsequentindividualagreements.Theseterritoriesarehereinafterreferredtoastrustterritories.

&供

nbsp;译文:联合国应根据其权力,设立国际托管制度,通过个单个协定,管理并监督依照国际托管制度确定的领土。此项领土以下简称“托管领土”。

以where为前缀的有:whereas(鉴于),whereby/where2by(因此,由是,按),wherein(在里面),whereof(关于它),whereon(在那里面)[4],whereto(对于那个)[5]

(5)Adeedwherebyownershipofthepropertyistransferred.

译文:财产所有权已被转让的契据。[4]

(6)Adocumentwhereintheregulationsarelisted.

译文:在里面列出规定的文件。[4]

常有些平常不大用的词语或关联词在法律文件中有其特别的格式。如条约和合同的序言或前言部分,常有以Whereas开头的几段,称为“鉴于条款”,文件最后则用inwitnessof(以资证明)等语。

2.法律专门用语shall的使用。shall在法律英语中具有某种程度的古语含义,赋予了独特内涵,表现出法律的权威性。

(7)UnderCalifornialaw,someonewhoqualifiesasasexoffendershallregisterwiththechiefof

policeorsheriffwithinaspecialtime.(表某种命令或法律义务)

译文:一个被指控为性骚扰的人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到警察局长或地方法官那里去登记。[3](8)ThisActshallbeknownasThePenalCode

ofCalifornia.(表示法律上的正式“宣告”、“宣布”)

译文:这部法律被正式宣布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刑法典。[3]

(9)ThePublishershallpaytheAuthor,...anadvance,whichshallbeachargeofallsumstothe

AuthorunderthisAgreement.(表述合同条款,表述一定要做到的事)

译文:出版商应当预付作者稿酬,这笔稿酬是按合同规定的总稿酬中的一部分。[3]

(10)Thepartiesshallperformtheirobligationsstipulatedinthecontract.Nopartyshallunilaterallymodifyorrescindthecontract.

译文: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11)Inthecaseofacontractwhich,accordingtothelawsoradministrativeregulationsofthePeoplepsRepublicofChina,istobeformedwiththeapprovalofthestate,theassignmentofthecontractualrightsandobligationsshallbesubjecttotheapprovaloftheauthoritywhichapprovedthecontract,

unlessotherwisestipulatedintheapprovedcontract.

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成立的合同,其权利和义务的转让,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已批准的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

从例(10)中我们看到分别用在第三人称主语之后,由shall构成的谓语用来表示汉语的“应当”。在例(11)中则既使用了isto又使用了shall构成的谓语,与例(10)相同,它们也均用来表示汉语的“应当”。不过应注意到这时shall和beto结构可以交替使用,没什么区别。[8]

(二)短语的特点

法律英语在用词方面的另一特点就是同义词的重复。同义词的重复是指当表达一个单一概念时本可以用一个单词而却用了两个甚至更多。在法律英语中经常出现的同义词重复主要有:buyorpurchase,provisionsandstipulations,fullforceandeffect,ownorpossess,propertyorchattelsorgoods,minororchildorinfant,termsandconditions,

pardonorforgive,tohaveandtohold,constableorsheriff,enteringorbreaking,larcenyortheftorstealing,rentedorloaned,attorneyorlawyer,damagedor

destroyed,lastwillandtestament,dueandcollectible,heirsanddevisees,nullandvoid,adoptedbymeorborntome,aidandabet,partandparcel,safeandsound,ceaseanddesist。[9]

在各种法律条文中,经常出现类似以上的成对词,表示固定的意义,因而在使用和翻译时不能随意拆开:rightsandinterests(权益),termsandconditions(条款),completeandfinalunderstanding(全部和最终的理解),customsfeesandduties(关税),lossesanddamages(损坏),nullandvoid(无效),signandissue(签发)。有些短语是由两个同义词构成的,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含义。比如法律英语中常用的unlessotherwise供

,由两个同义词构成,意为“除非另”。[10]320providedthat为法律英语中常用的短语,意为“但规定”,“但”。该短语常出现在某一法律条款对某事作出规定后,为使条款的规定更加准确、全面,而作出进一步规定的场合。例如:

(12)Inexceptionalcircumstances,theMinisterialConferencemaydecidetowaiveanobligationimposedonaMemberbythisAgreementoranyoftheMultilateralTradeAgreements,providedthatanysuchdecisionshallbetakenbythreefourthsoftheMembersunlessotherwiseprovidedforinthisparagraph.

译文:在特殊情况下,部长级会议可作出决定,豁免成员根据本协议或任何多边贸易协定所规定承担的义务,但(规定)任何这种豁免决定应由全体成员的四分之三作出,除非本款另有规定。

(三)法律英语中的长句

1.法律英语句子的特点。法律英语的句子结构一大特点是句子较长,不同于科技英语和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的句子的更长,从句结构更为复杂,句子结构更为严谨。这种长句除主谓结构外,还有许多修饰成分,如从句、短语等,其主从关系有各种连接词贯通以表示逻辑关系,往往是从句套从句,一个从句里面还包含了若干个从句,中间还不乏插入语。如:

(13)Anegotiatingpartycanexpresslystopastatementfrombecominganoffer,forexamplebystatingthatitcannotbeacceptedbytheotherpartyorisnotintendedtobelegallybindingorbystatingthatacontractwillonlycomeintoexistencewhenthemakerofthatstatementsignifiesassent。

译文:在协商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明确表示某项声明并非要约。例如,一方当事人可以明确指出对方不得就该声明作出承诺,或明确指出其无意使该声明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明确指出只有在其表示同意时合约才告成立。

2.法律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要特别牢记在理解法律条文时,应清楚其主要由假设与法律适用两部分组成。牢记法律条文的这一特点对正确理解原句有很大益处。在理解上述长句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子中心、结构、长度以及必要的词汇增减来实现。翻译好这样的长句,主要采取“切割法”,即在原文句子中的主从句连接处、连词处、关系代词处切断。翻译时,首先要注重理解源语,要耐心读懂长句,分析长句中各意群的关系,然后按意群及其逻辑关系译成汉语分句,这样译语结构层次分明,意思连贯,语言通顺,逻辑性强。

二、实例

为了分析法律文件的句子结构,首先应找出主句的主语谓语,去掉与之相关的各种限制短语或从句,再找出并列句或主从句之间的连接词,把并列部分或从属部分进行适当切割,然后对每一切割部分进行分解就可理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汉译,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

下面的法律文本整段由一句话构成,共计170多个单词,中间只有一个逗号,由if,or,but等连词把几层意思连成一个整体。

(14)(A)NowtheConditionoftheabovewrittenGuaranteeissuchthat(B)iftheContractorshalldulyperformandobserveallthetermsprovisionsconditionsandstipulationsofthesaidContractontheContractorpsparttobeperformedandobservedinaccordancewiththetruepurportintentandmeaningthereof(C)orifondefaultbytheContractortheGuarantorshallsatisfyanddischargethedamagessustainedbytheEmployertherebyuptotheamountoftheabove2writtenGuaranteethenthisobligationshallbenullandvoidbutotherwiseshallbeandremaininfullforceandeffect(D)butnoalternationintermsofthesaidContractororintheextentornatureoftheWorkstobeexecuted,completedanddefectsintheWorksremediedthereunderandnoallowanceoftimebytheEmployeroftheEngineerunderthesaidContractnoranyforbearanceorforgivenessinorinrespectofanymatterorthingconcerningthesaidContractofthepartoftheEmployerorthesaidEngineershallEngineershallinanywayreleasetheGuarantorfromanyliabilityundertheabove-writtenGuarantee.

翻译这段法律文本时,可按上述策略把它切割成4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A)是句子的主要部分,其中above2written,suchthat是法律用词,这里suchthat引导表语从句。翻译时,应把上述限定的语气译出供

“上述保证书”,“规定如下”;

(B)shall是法律用语,在这里表明主语theContractor应尽职责。performandobserve这两个并列动词对主语行为职责规定得很清楚,译为

“应切实履行并遵守”。thereof这里意为ofthecontract;

(C)shallbenullandvoid这样的法律用语表示保证书对于责任保证作用已无效。beandremain两个同义词强调保证书具有的全部效力;

(D)较长,是but引导的并列句。原句可缩

简为:“noalternationandnoallowancenoranyforbearanceorforgivenessshallreleasetheGuaranteefromanyliability.”

译文:兹将履行上述书面保证书的条件规定如下:如果承包人切实履行并遵守所签署的上述合同中规定的承包人一方按合同的真实旨意、意向和含义所应履行和遵守的所有条款、条件及规定,或者,如果承包人违约,则保证人应赔偿业主因此而蒙受的损失,直至达到上述保证金额,届时,本保证书所承担的义务即告终止,否则保证书仍保持完全效力。但所签合同条款的改变或对工程的施工、完成及根据合同修补工程中缺陷的性质和范围的任何变更,以及业主或工程师根据上述合同给予的时间宽限,或上述工程师方面对上述合同有关事宜所做的任何容忍或宽恕,均不能解除保证人所承担的上述保证书规定的义务。[10]322-324法律英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是法律条文内在实质在不同语言中的再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和钱钟书的“化”是法律文件翻译的重要原则,这Noam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即强调“(句子的)深层结构不等于表层结构”是一致的。重源语理解,重译语的正确。

翻译时,要结合法律文件本身的特点,分析语言范畴的各层次语法现象,先确认特殊词汇的作用,再分解句子结构,把法律英语中的长句,准确完备转换成符合汉语习惯的法律文本。为保证译语不走样,只有对源语中的词、短语及句子进行语内译,掌握了原语的深层次的含义,才能进入“重神似不重形似”的境界,真正做好法律上的两种语言的转换。

参考文献:

[1]DebraS.Lee.美国法律英语———在法律语境中使用语言[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张新红.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EB/OL].[2007-10-04].cn.lawspirit.

[3]李剑波.论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J].中国科技翻译,2003,16(2):5.

[4]李嘉.试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5]卢敏.英语笔译实务二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6]傅伟良.合同翻译的第一步———读懂合同文件[EB/OL].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增补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

[8]程乐.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课程设计[EB/OL].[2007-10-04].

英语口译论文篇(4)

(二)口译课学时少,学生实践的机会欠缺高职院校的学制短,有的学校安排将近一年的校外实习,实际在校上课时间只有两年。口译课有的学校只开设一学期,每学期16周课,一学期32学时。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在几十人一个班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在90分钟的有限时间里,效果可想而知。而口译课程是需要大量实践来完成的,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课外不抓紧时间大量练习,口译教师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三)能够进行口译教学的教师缺乏由于我国口译教学起步较晚,从事口译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大学毕业直接登上讲台,缺少教学经验,更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教师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口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况且班级学生多,上课学时数有限,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来实现口译教学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四)口译教学形式单调,方法单一教师上口译课是给学生讲口译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译实践。而许多口译课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说汉语,学生翻译成英语;或者教师播放汉语录音,学生翻译,最后教师点评的陈旧模式。课堂学生人数多、时间短,课堂上学生开口说话的时间就更少,记录正确答案反而是学生唯一的目标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实践。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语言上的充分锻炼。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堂教学中,实行“项目驱动”下的合作式口译课程教学。也就是以项目为依托,把教学过程采用几个项目来完成,在方案设计上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然后让学生以合作方式的方式进行口译实践,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保证。

二、以项目为依托,改进口译教学

(一)选择适合学生口译教学的内容,确定具体项目,自编教材讲义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口译技能训练不但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英语基础,还要具备较高的汉英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高职院校的口译课是一门高技能的实践课程,在选材上既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英语水平,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尽量避免太难、太深的内容。口译材料的准备要有背景知识介绍,并结合课堂所授技能和真实口译对学生进行课上口译训练。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内容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出发,包括对外贸易过程中不同场景的口译训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模块,以一个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欢迎外宾、参观工厂及介绍产品、商务谈判、商务宴请、安排旅游、欢送外宾等。教学内容模块包括:模块一:欢迎外宾(接机、酒店入住、行程安排)模块二:参观工厂及介绍产品(参观并介绍产品性能、特点、功能等)模块三:商务谈判(就产品的价格、付款条件、包装、运输等事宜进行谈判并签订合同)模块四:商务宴请(致欢迎词及祝酒词)模块五:安排旅游(制订旅游行程及介绍地方特色)模块六:欢送外宾(表达进一步合作并赠送礼品)以第三模块———商务谈判项目模块为例,课堂教学设计如下:教学任务:模拟实践情景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地点:酒店咖啡厅人物:外贸业务经理、商务客户教学目标:①掌握商务谈判用语;②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商务谈判③在真实的情景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口译现场翻译能力。教学要求:①能够就产品的价格、付款条件、包装、运输等事宜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②掌握外贸业务工作流程。教学内容及步骤:

1.参观工厂,介绍公司,让外宾了解公司产品并介绍公司最新产品。

2.进行商务谈判,就产品的价格、付款条件、包装、运输等事宜与外宾进行谈判,表达愿意与对方进行合作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组有三名学生,其中两名学生进行对话,有汉语对话,英语对话,另外一名学生扮演口译员。训练之前,教师要安排好各自的角色、对话的内容及场景,这样学生由于事先了解一些所要进行口译的情景,做起口译来就会轻松自如。另外教师在进行口译训练中,还要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做对话的学生也有机会实践口译技能。在课堂训练中,扮演的角色都是熟悉的同学,完全没有紧张情绪,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口语训练。口译教学课堂应该选择多功能翻译实训室。因为该实训室采用了先进的同声传译训练系统,每位学生都戴耳机进行训练,对于学生对话内容,每位学生能够很清楚地听到,并对所听内容做好记录。另外,该训练系统还可以将训练的过程进行录音,使学生产生现场口译训练的感觉,还能进行查漏补缺,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

(二)教学方法第一,授课前的准备。任课教师在进行每个教学模块教学前,首先把本模块能够用得到的常用的词汇,专业术语,及相关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英语知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该项目的内容,任课教师还要给出几篇与本项目有关的英语对话。在进行实践教学前,教师有必要事先检查学生对已给的词汇,专业术语,及相关表达方式,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这些内容,并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在课外收集该项目的材料,编写对话。第二,课上演练。课上演练是指学生就事先准备好的对话进行实践,同时要求另外一名同学就他们的对话进行现场口译。这样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商务现场口译,显然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的口译技能也得到提高。另外,操练过程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使学生体验到了现场真实感。

英语口译论文篇(5)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西交流的增多,口译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各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英语口译课程。但是,英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口译课程,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口译的训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政策指导,现实需求和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情况都表明了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而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也为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提供了可行性。笔者根据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2009年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3+x”教学模式中的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希望能对本校或其他高校推动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起到积极作用。

二、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

(一)现实的需求

一方面,社会的现实需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各领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急需既懂专业又能进行英语口译的人才,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因其专业和人数的限制,无法满足各行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译技能的人才成为我国英语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现实需求。多数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依然薄弱,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口译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听力理解能,所以毋庸置疑口译的练习能加强听辨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很低,造成积极词汇量很小。因此,口译的练习可以用来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用较高级的词汇来表达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感情,扩大口语积极词汇量。

(二)调查的结果

笔者曾在2009年对07级非英语专业的200人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9%的学生认为口译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重要,87%的学生希望学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口译课。该调查表明,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口译感兴趣,并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希望能参加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的学习,有很大的英语口译学习热情。

三、教学实践与启示

本校对07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3+x”改革实验。前三个学期教授原来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即到大二的第一学期结束,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考试,甚至有些已通过了六级考试。这时,2009年9月,即07级学生大学英语的第四学期开始,我们为全校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些esp课程备选,其中就有英语口译课,而且有240人选修了英语口译课。这一学期的英语口译教学实践对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实践和启迪作用。下面根据笔者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这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总结一下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口译,所以不能过高的期望他们能经过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就能达到英语口译等级证书的水平。所以大学英语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围绕以下方面:了解口译一般知识,掌握交替口译的基本技能,能承担生活口译和间隔长度为2~3分钟的基本专题的交替口译,为应对将来的挑战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口译课本,所以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选择。

在本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导入对于学生学好口译有理论指导作用。比如,释意派翻译理论的介绍,对于学生摆脱语法思维模式,理解口译过程,建立以意义作为口译单位的理念,都有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作用。

英语口译课是一门技能课程,很多学生选修口译就是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的上,能增长一门技能。所以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应该作为另一部分教学内容。英语口译过程中的技能比较多,到底选取哪些作为大学非英语口译训练的教学内容呢?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教授曾建议,大学阶段英语口译技能的培训可以主要围绕听辨能力、预测能力、原语复述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无笔记记忆能力,这里鲍川运教授强调了这个阶段最好不要涉及笔记训练。

在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作为主要骨架之后,专题内容选择可以由学生来决定。技能的训练可以以专题内容作为载体,而专题的选择,笔者把决策权交给了学生。笔者对这2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投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最喜欢和最需要接触的专题内容。下面为投票百分比排名前五名的专题内容:奥运等体育话题投票百分比87.5%;旅游观光投票百分比84.2%;礼仪款待投票百分比83.3%;文化交流投票百分比82.1%;商务谈判投票百分比79.2%。

了解了学生感兴趣的专题,教师来选择相关专题的文章。选择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背景知识范围来选择,避免文章内容太技术化或者专业术语过多等现象,应尽量一般化或者有代表性。然后把口译技能的训练融合到各专题的文章中,同时还要注意拓宽学生背景知识。

另外,为了提高口译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相应的专题里加入一些电影片段和歌曲的现场口译练习,比如,笔者曾在奥运等体育专题中增添了对奥运歌曲进行现场口译的环节,在文化交流专题中,挑选了一些经典电影的对白和独白片段让学生进行现场口译练习,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摆脱了口译相对严肃话题时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口译实践练习得主动而精彩。

在学期结束前,笔者对选修口译的学生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5%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个挑战,67.1%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口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70.8%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结语

本校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实践初步显示是成功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而且,目前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测试方法等方面。因此,大学非英语专业引入口译课程是任重而道远的,然而又是拥有广阔的科研空间和巨大发展活力的。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2]蔡晓红.以跨学科的事业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2.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卫华.通过口译提高说的能力[j].邯郸师专学报.2004.12.

英语口译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11-02

模因论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得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其是符合自然的规律的。在2003年,我国的何自然教授将其引进我国的英语口译教学中,然后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总结了模因论,伴随着这两种理论在教学领域的盛行,其研究的深度逐渐加大,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模因论理论概述

模因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用来对文化的传播以及继承规律进行解释的。模因论最早出现在国外,其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外国教学中,其内容逐渐丰富。然而,其出现在我国的时间较晚,是在2003才被引进的,然后被广泛的应用在英语口译教学中。但是,无论是其发展的广度以及深度,都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模因论的最核心理论被称为四阶段周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1同化阶段

模因论中的模因指的是母体,当其与另一个新的个体进行接触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和重组,需找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在将其进行完全的融合,在此期间,两者之间的理解和接受也更加深刻。

将其同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相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很多的对应,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母体是中文,英语则是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语言,在学习的初期,英语这个新的个体是不能被母体所接受的,然后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接触,最后将两者进行重组,这样,两者之间就会形成新的模因,然后母体与新个体之间的排斥状态逐渐消失,最终变为两者之间的彼此理解和逐渐接受。

1.2记忆阶段

在这个阶段之前,两者之间已经经历了彼此的同化,然后学生的大脑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模因,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记忆。假如模因停留的时间不短被延长,同时,停留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英语这个新个体的记忆,最终达到被英语这个新个体影响的结果,从而达到传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当母语和英语学习之间出现了同化现象时,两者之间的冲突将不再存在,然而,由于母语的学习根深蒂固的,所以在进行英语的学习时,尽管两者之间不再存在排斥,但对英语的大量表达习惯,一时间还是不能快速进行记忆。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又很长一段时间的停留,从而保证能够记忆大量的英语载体,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记忆,这样才能够保证对这些英语载体的永久记忆。

1.3表达阶段

通过记忆阶段的大量英语载体的记忆,这是的个体已经不在被母语影响,并被母体所记忆,因此,在进行个体的表达时,不在需要某些特殊的手段来搜索英语载体,仅需要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来提取记忆中的英语载体,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个体的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英语口语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英语语言中的一些经常使用的技巧和表达方式都进行了熟记,然后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将学习到的英语口语进行实际的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英语口语的表达目的。

1.4传输阶段

最后就是对个体的一个复制过程,在表达阶段完成之后,个体已经成功的传染到了母体中,然后,通过母体进行下一步的复制传染,并以此类推,从而达到共融的目的。

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一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口译的技能后,会逐渐在学生起到巨大的影响,最终使全部的学生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译这项技能。

2 口译的分类和特点

2.1口译的分类

口译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将其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交替传译指的是连续传译,也就是口译员需要在讲话人讲完一部分之后将前面的内容立刻进行翻译,在翻译完成后讲话人继续讲述内容,然后译员继续进行翻译。由于讲话和翻译是交替进行的,所以称为交替传译。另一种则是同声传译,这种翻译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译员利用同传箱里的同传设备将听到的讲话进行翻译,这是在会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另外一种是口译人员将听到的讲话同步的小声翻译给服务对象。

2.2口译的特点

首先是即席性,或者成为现场性,也就是在进行现场双语语言活动时,口译人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口译工作,同时,在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不能对谈话的双反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对双反的谈话进行一定的预测,同时,口译人员还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在必要时立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翻译时的现场气氛非常的紧张,因此,对翻译人员的压力特别大,也就是所谓的即席性强。因此,即席性的特点要求译员能够快速的应变现场的变化,同时将双反之间的语言进行流利的表达。

然后是独立性。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进行双语言翻译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单人操作的,因此,口译人员往往只能够听到和讲述一次,然后讲话的双方将不再进行重复,中间留给翻译人员的时间非常的少,而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对双反所说的话能够快速的理解,同时,还能够立即的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一般情况下,这些工作是一个翻译人员单独完成的,因此,对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对现场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解决,保证谈话双方的正常交谈。

然后是综合性。口译工作不是考验一个人的单方面能力,同时,对一个人的视听以及读写等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工作者,需要在进行翻译时正确的捕捉谈话双方的各种脸部表情以及手势等非语言的表达。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能够流利的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切换,同时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另外,对于需要记录的内容,快速的进行笔记和理解。

然后是专业性。口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了解双方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因为交谈的双方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员,包含各个行业或者不同的阶层,因此,其文化背景和习俗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翻译之前,口译人员需要对双方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谈话所需要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一些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所以,口译人员需要是一个对本专业具有详细了解的专业翻译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正常交谈。

最后是跨文化交际性。口译工作不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不是单一的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的单向解码,而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完成思想的理解和重新表达,将听到的语言重心通过自身的理解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口译的工作模式大概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最开始是源语言的输入,最后是译语的输出,而两者之间的联接则是对两边语言的重建和表达。

3 模因论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在两个语种之间创造一种传递和转换的环境,而模因论的出现正是基于这种前提,语言模因论的产生很好的弥补了这项学习中缺失的复制和传播过程,而模因论中的四个阶段学习,很好的将学生学到的口译技能进行深刻的记忆,然后通过多种运用方式,将语言的学习进行复制和传输。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转换,从而达到英语和母语之前的相互转换。

3.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进行英语口译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在语言的接受阶段注意相关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其他语言学习的初期就应该具有非常坚实的语言基础。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以及声调,或者英语中的音标等,口译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反复的进行研究和训练,从而使自己的表达能力达到标准水平,达到一个口译员所需要基本水平。只有有了基础,在进行中英转换时,才能更好的超越这一基础。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口译学习者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应的训练和练习,从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保证英语复制和传播的合理性,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接受。根据这个要求,许多高校在开设英语口译课堂的同时,还会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语言基础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

3.2增强学生的语言记忆

从根本上来看,语言模因论中的复制过程就是语言的表达过程。因此,对于英语口译学习者而言,不仅需要对英语和汉语两者拥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将两者进行熟练的转换,基于这个目的,口译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需要首先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和句式等,然后进行一些必须的模仿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口译者的发音等更加接近被模仿的原语言。这些要求的提出给口译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准备足够的背诵活动和背诵材料,同时,还要对同学们的背诵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语言学习,背诵是最好的增强学生记忆的一种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在选择背诵的英语材料时,不必受教材的束缚,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或者电影中的对白等,这样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口译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更高。

3.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口译学习者来说,想要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在实践中,不仅需要一个坚实的语言基础,此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口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译者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是将头脑中的一些不同的语言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自身的感知将其进行有形体的表达,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的语言进行输入,然后通过自身的了解对其进行解释,最终将其输出。这个过程是在自身的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总体可分为5个主要的阶段,也就是所说的接受、记录、解码、编码和最后的表达,这个过程同模因论的四个阶段具有异曲同工之意。在口译工作者的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语言的表达,这个环节是口译工作中最直接和重要的。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时,教师想要促进学生的英汉表达能力,需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加强其训练力度,这样,将能够打破传统口译教学中的语言环境问题,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有效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模因论的教学模式,像在进行讲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训练的素材,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其进行陈述,或者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为同学们准备一些比较合适的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随堂提问,还可以布置一些真实的口译现场,使学生能够真实的参与到角色的扮演中,使口译教学更加的真实。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训练学生的现场口译能力,必要的同声翻译等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教学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多多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仿真练习,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

口译学习不仅是一种机械化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一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一种极具创造性的交际活动。根据这个目的,可以发现口译工作不在是单一词汇或者句意的转化,而是基于此的一种综合际,在此目的上,口译者需要明确口译学习的重点,将传统的语言活动转化为一种跨越文化界限的心理、文化和社交活动。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传递或者语码转换。这就要求口译者在进行口译学习时,不仅仅要保证翻译的准确,同时,还要根据译语文化的实际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进行一些适当的处理,从而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在工作中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模因传递,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以及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像能够说多种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以及对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具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口译中出现误解,满足翻译的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展英语口译教学时,模因论不仅能够为其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指导,同时,还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创新性的教学思路。本文通过作者对模因论的认识和分析,在高校口译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对模因论的主要阶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几点针对模因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质量。作者认为,随着模因论的应用逐渐成熟,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工作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口译能力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宇松.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55.

英语口译论文篇(7)

一、口译教学研究概述

巴黎释意学派(The Interpretive School of Translation Theory),又称释意理论(le théorie du sens),其代表人Seleskovitch在1998年接受许钧教授的专访时这样解释:“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对此,杨承淑在谈到口译的原则与技巧时,认为应“传讯不传词”。无疑,“释意”与“传讯”都为口译对象界定了方向。著名口译研究学者吉尔教授针对口译中的错译、漏译的原因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式” (the Effort Models) 假说,认为口译任务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必须小于译员大脑能够提供的注意力总量。吉尔模式强调译员注意力的极限,只是对错译和漏译的原因提出的假说,并不是对口译过程的模拟。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及英国西敏斯特大学的罗能根教授带领的“中英英语项目合作小组”根据吉尔的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口译训练的模式:I = S + C + P,即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的运用。以技巧和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的厦门大学口译模式(Xiada Model of Interpreting)强调技巧的重要性,给口译培训者以重要启示,即口译训练应以技巧(技能)训练为主。仲伟合对比了吉尔的口译模式和厦门大学的口译模式之后也强调,口译训练还是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并提出了更详细的口译技能训练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口译题材是多样的,而翻译技巧却是有限的。笔者以为,“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就在于此。无论是口译技巧中诸如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还是具体到某些特殊句型的翻译技巧,都是技巧,都应该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口译教学应围绕技能训练展开。这一观点毋庸置疑,而且,文中“技能教学+术语教学”这一观点的提出也是建立在前辈研究基础之上的。但无论是释意理论,还是吉尔模式、厦大模式,都只强调了口译教学的共性。事实上,专业英语口译教学,无论是从学生,到教材、教师等都有自身的特点,这是个性。个性寓于共性之中,脱离共性谈个性,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

专业英语,顾名思义,即以英语为文字载体,表达各行各业专业知识,几乎可以说有多少种学科专业,就又多少种专业英语(如医学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汽车专业英语、磨具专业英语等)。专业英语的教学有别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同于大学英语一、二年级的教学。狭义地讲,专业英语教学的对象为非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至少接受了十年以上的英语教育,很多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拥有自己的专业,英语仅仅是他们的一个工具。经过专业的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远远高于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加上适当的口译训练,必将使他们能独立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口译任务,属于典型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理论上讲,语言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本专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思想信息时,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英语专业学生所不能及的。

另一方面,正因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有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其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极大地挤占了英语语言的学习时间,英语课程及课时数量远远少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及课时数量。到了三、四年级提高阶段,各种专业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挤占英语课程的课时,使得大多数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ESP)每周只有2课时。整体而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不及英语专业的学生。

以上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和语言方面的劣势,这就决定了非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不能照搬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专业型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本专业领域的中级口译能力,即能进行特定专业领域的一般性事务活动口译,如会谈、接待等。学员在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再接受口译高级阶段的课程训练,以胜任相关领域的高级口译任务。

四、提高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实效的对策建议

1.注重学生的口译技能的培养。

口译技能的培养是口译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台湾辅仁大学杨承淑教授指出,口译教学中有三要素: 语言、知识、技法。其中“技法”是口译教学中的核心部分。这里要处理好技能训练和语言训练之间的关系。因为技能训练以能力为基础, 若口译内容远超出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技能训练势必让位于语言训练。因此,在口译入门阶段,选择一般性而不是专业性题材作为训练内容,就成了教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样,专业英语口译初级阶段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放在技能训练上,待学生掌握基本口译技能后,再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专业性题材,并在实践中实现技能教学和术语教学的整合。

针对口译技能教学,从口译实践的需要出发,要循序渐进地给学生介绍口译技能。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仲伟合在吉尔模式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更详细的口译技能训练内容,参考仲伟合教授的观点,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应重点介绍以下口译技能: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笔记(note-taking & note-reading)、表达/信息重组(production/information rearrangement)。而数字口译、应对策略、职业准则等技能或素质的培养,可分散穿插于教学的不同环节。

2.注重专业术语的口译教学。

专业英语或者说行业英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各行各业有其专属的词汇与表达,也就是术语。D.Seleskovitch和M.Lederer在《口译训练指南》一书中把术语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一指向的术语,或称技术术语;第二类是特种指向的术语,如人名、电影名等;第三类是讲话人特意使用的一些词语。专业英语术语教学涉及的术语属于第一类,叫技术术语。其中大部分术语的技术概念是单一的,唯一的,只有小部分还具有一般用法下的所指概念。比如period, HIV positive两例中,“period”和“positive”的一般概念所指为“时期、周期”和“正面(的)”。但在医学英语里,这两个词可以分别指“(女性)经期”和“阳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别术语的“技术概念”和“一般概念”。

专业英语口译教学除了要遵循普通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原则与方法之外,其教学内容有自身的特点,即增加专业术语教学。术语教学不仅仅是要保证学生成功完成术语在原语和译语之间的符号转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解术语在原文语境中的含义,并把它忠实地在译语中传达出来,译语表达力求专业。从现实来看,学生译员碰到的专业化较高的口译题材多属于科技文体,而科技文体是按照语言法则、逻辑手段使用术语表达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其语法知识与文体结构相对稳定。毋庸赘言,以科技文体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术语教学。

就术语教学的性质而言,由于英语在我国是作为一门外语来教的,自然地,术语教学被归入了外语教学的范围。然而,在非英语院校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非专业出身,由他们担任这些学科的术语教学,实在勉为其难。对于专业英语的口译教学教师来说,其任务之重,教学之难可想而知。因此,专业英语口译课教师由复合型教师担当比较适宜。

术语教学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本科生阶段三年级开始。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学生开始学习口译基本技能,同时也开始集中学习专业课程。学生的语言知识、口译技能和专业知识三个模块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彼此促进。至于术语教材/教程的选用,开设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院校可自行选择。据悉,目前已出版的有《医学英语术语教程》(杨明山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法律英语核心术语:实务基础》(屈文生 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等。

以上是就术语教学的地位、性质、时机、教材选用以及方法所作的初略探讨。毕竟,这是刚刚兴起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效果如何还要看术语学习的动机。但是作为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为“培养复合型口译人才”这一目标服务的。

五、结语

口译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方法都可以为之所用。专业英语口译教学以“技能教学(Skill)”和“术语教学(Terminology)”为核心板块。在理论指导下,结合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在师资、学生、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师资搭配、课程内容设置。理想的情况是,专业英语口译教师应该是个职业译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又是某学科的“专家”,至少应该具有扎实的学科背景知识。复合型的教员更能培养出复合型的学生译员。但是,这样的条件不易满足。因此,条件达不到的院校,可以这样搭配口译课程教师,即由有丰富经验的教员和具有学科优势的教师合作,共同完成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甚至可以聘请翻译公司专业译员从事兼职教学,借鉴校企合作之路。

参考文献:

[1]Altman, Janet (ed.) Teaching Interpreting: Study and Practice, London: Centre for Information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87.

[2]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Jones, R.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 1998.

[4]Setton, Robin.Simultaneous Interpretaion.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Amsterdam & 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9.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英语口译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83-02

一、引言

口译是操着不同语言、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互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种特殊的口头表达方式,人们把用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口头重现出来。释意理论是由法国D・赛莱丝科维奇在口译实践基础上所创立的一门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指导理论,对国际和国内翻译界业已产生深刻影响。国内学者廖七一先生对该理论也颇有研究。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关注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释意理论首先明确指出,翻译是交际行为,交际意义的产生有赖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正确的理解要借助于语言外知识或认知知识,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辨析文章中字词的实际含义(廖七一,2002:196)⑴。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程序模式是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本文试从释意理论中的原语理解视角看其怎样解释并指导商务英语口译,并在分析商务口译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一些具体可行的翻译技巧。

二、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

首先,商务英语口译除了具有普通英语口译具有的共性特点外,其作为一门专业口译,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商务英语用词讲究、简单易懂且正式规范。表达时要准确严谨,不能出现含糊不清的地方。如: At the request of Party B, Party A agrees to send technicians to assist Party B to install the equipment. 译文:应乙方请求,甲方同意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乙方安装设备。 “Assist”一词在商务合同文本中比“help”更正式更严谨,突出了该词汇专业性强的一大特点。

其次,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语言表达不尽相同,所以对两国商务文化背景知识要求较高。以“dog”为例。在西方国家,狗被看成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并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

但在中国一说到“狗”我们会联想到“走狗”、“狗腿子”、等贬义词语。所以在听到“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等词语或句子时,千万不能简单盲目地将 “dog” 译为“狗”,更不能译为贬义词或句子,而要译为 “幸运的人”、“凡人皆有得意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确理解词语对于准确翻译异常重要。

三、原语理解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技巧

从“听――记忆――重组――译出”这一口译的翻译流程我们发现,翻译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富有挑战的部分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原话,如何采用易于理解的目标语正确译出原话之间的关系。释意理论认为理解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把握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外知识。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知识探讨可采用的具体商务英语口译技巧。

(一)语言知识的原语理解视角

语言知识以语言形式存储于大脑中。语言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术语(词汇)。百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专业术语和词汇,后者是前者的部分具体体现。商务英语口译主要体现在专业词汇的积累上。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通常可采用直译法。比如:例一:Upper-end services可译为“高端服务项目”

例二:Field service representatives可译为“地勤服务代表”

例三:Logistics可译为“物流”

例四:free trade zone 可以为“自由贸易区”

例五:capital markets可以为“资本市场”

例六:Hands-on training, line flying, service procedures, maintenance, trouble-shooting courses, technical and logistics training and support.”可直译为“实际操作训练、航线飞行、服务程序、维修与排除障碍课程、技术和后勤培训与支援。”

这些专业术语考察译员平时的翻译基本功有没有做到位。只有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完全正确地理解原说话人,给出正确译文。

(二)语言外知识的的原语理解视角

释意学派认为,口译的本质在于释出语言外在形式中的意义,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思维、认知知识和认知过程等语言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外知识包括隐含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并受到认知环境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以及思维存在差异,语言表达会不尽相同,口译时不仅要表达出字面意思,还要在充分理解语言外知识的基础上译出其隐含意义。以下分别从词、句子以及段落三个层面探讨原语理解视角影响下的翻译技巧。

1、词汇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词汇的理解对于商务英语口译,尤其是理解商务英语专业词汇至关重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词汇都放在语言知识层面来理解,但是仅仅掌握词汇表层意思不能达到透彻理解,并准确翻译的目的。限于篇幅,在此只讨论如何理解和译出隐喻词汇。

例一:fox: 在英、汉语字典中均被用来比喻狡猾的人。He’s a wily old fox.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693 ) (译文: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翻译时无需提取太多关于该类隐喻词的语言外知识,原因在于此类隐喻在原语和目的语中具有对等意义,所以采取直译法即可。

例二:The auditing methods, once the lame ducks of American accounting agenci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thanks to the company’s cooperation with Pricewater house.译文:审计方法曾一度是美国会计事务所的软肋,如今它有了明显的改变,这得归功于该公司与普华永道的合作。要正确译出该句子,就要理解lame ducks的语言外意义。口译时,将“蹩脚的,行动不便的鸭子”与“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企业”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彼此的相似性,可译为“软肋”。翻译时最好采用意译法。

2、句子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句子理解是理解篇章的基础,而习语是句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习语植根于各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具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特点。准确理解和翻译对商务双方特别重要。本文主要从习语翻译角度分析句子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商务英语口译中,不可避免会经常遇到一些习语翻译。如果只从字面理解,在译成目的语时就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就要采用适当的归化或异化法。

例一: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文:挥金如土。该习语采用的是归化法。

例二: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 译文:小漏能沉大船。这一习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译文,所以采取异化法。

由此可见,做好习语口译需要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汉习语。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采用异化或归化法准确表达习语含义,从而传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

3、段落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如果说句子是理解篇章的基础,那么准确理解段落意思对于口译至关重要。我们主要在段落层面分析研究含有具体文化背景的语言外知识的翻译技巧。看下例: Does “Buying American” save jobs? It benefits the companies you patronize, they will have more work than they would if you bought competing products made abroad. But if more people buy American, some American jobs will be lost in the firms that import and sell foreign goods. Protectionist policies seldom create jobs; they just move them from one sector of the economy to another.译文:“购买国货法案”能提供就业机会吗?购买国货使你所惠顾的公司受益,而这些公司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总要比人们购买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能得到的工作多。但是,如果购买国货人多了,那些进口和出售外国商品的公司的美国人就会丢掉工作;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是把就业机会从一个经济部门流向另一个,很少创造就业机会。 “Buying American”是该段口译中的核心词语,涉及到具体文化背景知识。 “Buying American”究竟该如何翻译,就看译者能否完全理解该词的出处。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此项法案,意在禁止联邦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进行政府采购当中购买外国商品,除非同种国货价格过高。该段可采取增译法,译为“购买国货法案”。

四、结语

商务口译活动从“理解、分析到传达”体现了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这和释意理论的“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高度一致。释意学派在原语理解上着重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两个方面分析口译,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商务英语自身的一些特点,粗略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译中的一些具体技巧。语言知识层面上,主要要求理解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可采取直译法。语言外知识层面则比较复杂。不仅要求译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准确把握隐含之意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具体口译技巧。如隐喻词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或意译法,习语翻译则采用归化或异化法,含有文化背景知识的段落则需要补充,可采用增译法。当然,采用这些技巧的前提就是准确理解原语。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2.

[3]陈明瑶.论商务口译技巧[M].上海科技翻译,2004.

[4]李艺倩.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J].中国科技翻译,2010.

[5]廖瑛.论国际商务口译的语言交际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6]王红卫,张立玉.商务英语英汉口译[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廖国强.浅论商务口译[J].商场现代化.2006.

[8]张吉良.国际口译届有关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意义[J].外语研究,2010.

英语口译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83-02

由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对外发展不断扩大,就使得社会对于口译人才的需求得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各大高校翻译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但是,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就使得翻译教学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高校口译英语教师就应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分析,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高英语口译水平提供帮助。

一、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的桥梁,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并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世界不断发展的需求,英语成为了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相应的英语口译迅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交流工具。口译指的是人类发出的信息准确、流利以及快速的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并以此来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将口译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口译英语教师传授的基本理论、练习技巧以及发展背景等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口译英语的基本知识和翻译技巧。学生在学会了初步的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描述以及公开演讲技巧之后,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准确、高效的进行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互转换和翻译,以此来帮助学生在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并为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根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口译英语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因此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口译英语,以此来更快适应日后的工作需求。

二、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教学大纲

由于口译英语教学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这就使得我国高校的口译英语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因此导致教师在高校口译英语教学中缺少参考、约束以及规范的相应指标,同时也缺少组织口译英语教学、检验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到目前为止,部分高校只能够借助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来组织口译英语的教学,但是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无法完全适用于口译英语教学,因此就导致口译教学中无法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阻碍。从总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口译英语教学方式混乱,缺少相应的教学大纲来明确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为此,各大高校就应该对此进行深刻思考。

(二)缺乏合适的教学教材

由于口译英语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因此就直接影响了口译英语教材的编排。教学大纲的缺乏,会使口译英语教材在编排上缺乏相应的依据,因此就使得市场上的口译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分为了两大类:一种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来训练学生的口译水平,而另一种则是结合课文内容,以此来进行相关口译主题的训练。第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第二种强调的则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以上两类口译英语教材来看,无论教材的侧重点是什么都与英语课文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些教材中所选择的内容都比较过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由此可见,市场上的口译英语教材并没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

(三)口译英语教师的经验不足

英语口译论文篇(10)

1.引言

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指英语学习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语言技能为以后的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后者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准备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应用阶段(王颖、周平,2006:40)。

《商务英语口译》融商务知识与口译实践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突出口译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译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奋斗目标。该课程包括英语口译基本技巧和商务英语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探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而后者指专门用于商务领域的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如果在《商务英语口译》整体设计中能够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运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解决专门用途英语的口译问题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

《商务英语口译》旨在培养学生既通晓商务知识、掌握基本口译技巧,又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口头互译的普通商务口译人才。该课程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商务知识专题为主线,将口译技能训练贯穿于商务知识传授之始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商务基础知识和口译基本技巧,为经贸代表团或企业在商务活动中承担随从英汉口译任务。该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力目标:能自如地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与客户或同事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能运用基本商务知识,在对外商务活动中用英语较为熟练地与客户进行交流;能运用英汉双语,较准确地进行口译和自如地进行涉外商务活动;能运用“PMDCE”模式进行口译实践,提高口译速度和涉外商务活动效率。二是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口译理论和常用技巧;掌握相关的商务词汇与句型;掌握常见商务活动的形式与特点;掌握“PMDCE”口译模式,即译前准备(Preparation)、译中记忆(Memory)、译中解码(Decoding)、译中编码(Coding)和译后评估(Evaluation)。三是素质目标:通过分组模拟口译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英汉互译,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英汉双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熟悉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

3.课程内容设计

3.1商务情境

现代的职业教育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所谓“真实存在”,指学习情境是具体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姜大源,2005:28)。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分析了外语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经贸代表团随从口译工作。在深入分析该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该课程的整体设计中可以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姜大源,2006:1)。我们邀请了行业专家对随从口译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论证,从众多商务情景中挑选若干情景,将这门课程设置为系统化的工作课程。

本课程以模拟某市经贸代表团在上海开展为期一周的商务活动为中心,由两根主线构成:第一,商务活动;第二,“PMDCE”口译模式。两条主线有机的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课程涉及五大情境,即国际会展、商务交际、商务演讲、商务谈判和商务旅行。

3.2英语口译基本技巧

该课程采用“PMDCE”口译模式进行教学,介绍影子跟读法、口译笔记、文章复述、句子释义、话语分析、增词减词、词类转换、反译法、倒置法、数字口译、成语口译、组合与拆分、被动式、长句译法、质量评估等口译技巧。在口译技巧的安排上遵循口译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口译活动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3.3情景与技巧的结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设定为124课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口译基本技巧和商务英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运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解决专门用途英语的口译问题,课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该课程在整体设计中考虑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每个项目皆有若干个任务构成。项目1包含4个任务。任务1:译前准备(1):口译基础知识;任务2:某市的主要参展企业介绍;任务3:译前准备(2):口译活动对译员的要求分析;任务4:参展企业的主要商品宣传。项目2包含6个任务。任务1:译中记忆(1):口译笔记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对相关客户进行商务邀请;任务3:译中记忆(2):影子跟读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对相关客户进行商务接待;任务5:译中记忆(3):文章复述方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组织商务聚会。项目3包括6个任务。任务1:译中解码(1):句子释义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商务政策;任务3:译中解码(2):话语分析方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中国文化;任务5:译中编码(1):增词与减词方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投资环境。项目4包含16个任务。任务1:译中编码(2):词类转换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与客户建立商务关系;任务3:译中编码(3):反译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与客户进行报盘、还盘;任务5:译中编码(4):倒置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与客户开展订货业务;任务7:译中编码(5):数字口译方法介绍;任务8:经贸代表与客户商量包装事宜;任务9:译中编码(6):成语口译方法介绍;任务10:经贸代表与客户商讨物流问题;任务11:译中编码(7):组合与拆分方法介绍;任务12: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贸易方式;任务13:译中编码(8):被动式译法介绍;任务14: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保险条款;任务15:译中编码(9):长句译法介绍;任务16: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商务合同。项目5包括5个任务。任务1:译后评估:质量评估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安排旅行日程;任务3:“PMDCE”译法总结;任务4:经贸代表进行景点介绍。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译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前面任务中所学习的技巧。这样一来,在该课程中真正的实现了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英语的有效结合。

4.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

4.1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听说是口译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建立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之上,在口译教学中将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别辅导,然后随机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师生互动的模式下讨论问题的真正答案。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听取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播放英文录音带,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信息容量,优化教学环境。

4.2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过程性和终结性两方面。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各占课程整体考核的50%。其中前者包括:出勤(5%)+课堂参与表现(20%)+平时笔头和口头作业完成(25%)。其中,出勤:全勤5分,旷课一次扣一分,超过5次,取消终结性考试资格。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个人发言、小组讨论、活动参与情况。后者包括:口译(30%)+笔译(20%)。

5.结语

一般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掌握专门用途英语必须认真学习一般用途英语;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升华,要想使自己的英语知识能够真正地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所服务,必须努力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口译》整体课程设计体现了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原则。要真正实现一般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效结合,必须对英语课程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更多地开发一些既能增加学生语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课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研究,2006,(1).

上一篇: 税政管理论文 下一篇: 大学基础化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