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咨询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50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1)

第一,新开企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市场调查受多方面的限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对于中小投资者或对一般的公民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创办企业。这样就使新开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第二,新开企业很难了解市场行情。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很大。因此,新开的个私企业不仅难以了解国内市场的行情,比如同业者有多少,他们大致分布在何处,资本实力情况,有多大的生产能力等等,更难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有多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新开企业的压力和盲目性。

第三,盲目创办企业,使投资者产生恐惧心理。目前有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凭胆量、凭苦干而不是凭知识发财的投资者,面对我国加入WTO,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很想投资,又不知把资本投在何处,而一般的公民更缺乏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知识,资本实力又小,更不敢轻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工商部门在几天时间内办完企业登记手续,有利也有弊。从有利的方面看,工商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较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为投资者的利益着想,使投资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办企业,带来利润。从不利的方面看,短时间内办完登记手续,只能进行企业登记的一般形式的审查,只能看看登记的手续是否完备,登记需要的材料是否齐全,不可能对开办这种企业是否合适等进行分析,这就对投资者的利益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五,它会使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由于有些企业事先没有得到很好的咨询分析,盲目上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业即停业的现象,或者开业后企业很难生存,或者被迫转产,从而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遭受巨大的破坏。

二、工商部门提供开业咨询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和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市场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失灵。因为市场有两大缺陷,一是信息不完全,二是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大家跟着感觉走,难免会有失足。市场不完善,垄断者操纵市场,“看不见的手”就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源,说到底,在于没有人对市场负责,要纠正市场失灵,就得有人出面干预。从理论上讲,新的经济体制的提出和推进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改革措施来配套。美国有专门鼓励小企业的机构,专门有鼓励个人和以家庭为基础办公司的政策。因此,如果工商部门能够在企业登记前为新开企业提供开业前的咨询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新开企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

第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周边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了开放市场的义务,“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将难以像过去那样继续实施。必须接受世贸组织的规则,这是中国入世的一个重要的义务。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时效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等等在我国公民中还不强,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市场上的一些游戏规则更不了解。所以政府应该在企业登记前给公民或社会组织对要求登记的企业,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形式、企业发展的定位等方面给予帮助。

第三,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商部门通过对现有企业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创汇作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产业发展顺序,为企业提业发展的方向。有哪些产业需要优先发展,哪些产业需要支持发展,哪些产业需要限制发展,哪些产业需要禁止发展,政府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以上经济信息服务,由此来引导、劝告投资者的行为,使之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四,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避免或减少波动,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和平衡,客观上要求社会进行组织和协调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如果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单凭经济主体的自发行为,就难以达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方面虽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市场机制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以及市场失灵,比如价格信号虽然能充分反映产品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但价格信号也有被扭曲的情况,如果任凭公民或现有社会组织盲目根据市场情况来注册登记企业,政府不给予参谋和帮助,那就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五,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加入WTO后,将使中国企业更直接面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其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低成本等诸多方面,而企业信息化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行业管理的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认为工商部门如果只负责企业的登记,对前来要求登记的企业来者不拒,也不给公民的投资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不提供要求登记的企业事前的咨询分析,认为公民创办企业是公民自己的事情,不关国家和社会的事,这种观点是应该改变的。政府既然承诺保护公民的利益和权利,就应该为公民做一些实事,对于新开企业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开业前的咨询分析。

三、工商部门提供开业咨询的可能性

第一,政府部门本身要建立和健全信息、告示制度。我们知道,日本比较系统的国家信息政策是从6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才形成的。日本政府重视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依据是:(1)信息是一种国家资源,它的公共性特别强。信息的积累、处理和开发利用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不可能完全依靠民间企业,必须依赖国家的投资。(2)民间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不可能全部依赖内部的信息资源,强有力的外部的信息资源的保障是维持企业信息活力的重要保证。(3)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社会资本的准备,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提供市场,促进民间信息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提高信息活动的经济效果,政府建立和扶植了行业性的专门信息机构。对公共性很强或者说牵涉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及那些民间企业难于承担的领域,比如农业、医药、宇宙开发、海洋等方面的信息中心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来担任。对企业信息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日本通产省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扶植。一些主要的信息政策,都是通过设在日本的总理府及有关省厅的信息政策咨询机构来组织研究的。这些机构由政府机关、企业、学术界的人士所组成,它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够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另外,定期地对信息政策进行探讨和修改,这就保证了信息政策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日本政府也是把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财产”或“社会资本”来看待,强调政府作用,强调了宏观信息控制的必要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的我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对一个公民或社会组织至关重要,而政府机关因其职能、地位、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信息收集、整理和运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工商部门本身就对已有企业的投资状况及分布情况有充分的信息资源。所以,尽快建立起行业、地方和全国的各种行政信息、告示制度,为公民或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对于正确引导公民或社会组织在开业前的投资选择,保障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健康运行,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工商部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经济法规等,因此,它能够建议、劝告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投资方向。这样能更好地规范公民或社会组织的行为,使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投资更合理,更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经济法规。

第三,工商部门拥有一批经济管理干部,如果再充实一些经济专家和经济学家,就能够较好地为公民或社会组织在投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投资者的一些疑难问题。从实际经验观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例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到国家的总体经济运行,政府的科技政策影响到技术投入与创造能力,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直接决定一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等等。因此,工商部门如果能够为企业提供开业咨询服务,解决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工商部门为新开企业提供咨询分析的对策

第一种方法,由于工厂和商店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郊地区,工商部门可以现有的城市地图为基础,以行业或产业经济地图方式,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用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行业或产业的分布情况。比如用“G”表示工厂,用“F”表示商店。那么,生产服装的就可用“Gf”表示,生产玩具的公司就用“Gw”表示,销售服装的商店用“Ff”表示,销售玩具的商店用“Fw”表示,以此类推。乡镇个私企业发达的地方,在地图上标明该乡镇支柱产业的分布情况。最后把这些资料输入电脑,以供人们分析和查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直观性,让人一看就清楚在本地哪些行业已饱和,不能再投资,哪些行业还可以发展,可以投资,让投资者在分析投资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采用这种方法尽管比较复杂,绘制地图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经营者来说,能够通过对周围企业布局的分析,决定投资是否有利,比如能否在这个地方形成某一方面产品的市场或某一方面产品的生产基地。

第二种方法,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业来绘制地图,每一种行业或产业就绘制一张或数张行业或产业地图,同样以不同的符号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明。比如,电子类企业分布图、机电类企业分布图、服装类企业分布图、食品类企业分布图等等。行业或产业地图的绘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有利于分析和比较。

第三种方法,可采用图表分类。图表也同样根据行业或产业的不同来制定,具体分类方法可同第二种方法(如可用下面图表)。在图表中可注明企业名称、地址、注册资本额、备注等要素,这样对新投资者来说分析就方便。方法,要注意:第一,工商部门要对已有企业进行统计和归类。比如生产性企业中,电子类企业有多少家,其中投资50万以下的、51万~100万的、101万~300万的、301万~500万的企业有多少家等等,以此类推,然后再由上级工商部门加以汇总,建立地方性或全国性行业或产业分布的信息网络。第二,把以上材料输入电脑,为投资者提供有偿或免费查询,为保密这些信息,也可以到工商部门的专用电脑中查询。第三,工商部门配备一些经济专家或学者,对要求提供开业咨询的投资提供有偿或免费咨询,解答投资者的疑难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薛荣久.WTO规则与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人民网.2001-05-09.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39-01

企业管理咨询的内容从企业的管理到局部系统的建立,从战略层面的确立到行为方案的设计等,对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动态分析等都囊括进来。我国的企业管理咨询是借鉴日本和欧美国家企业管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发展起来的。

一、管理咨询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管理咨询,咨询公司可以让客户充分了解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1995年罗兰•贝格国际咨询公司为德意志银行进行采购领域降低费用的咨询,通过把一些业务领域分割出去、改变供应商等措施,使该银行每年节省采购开支数千万马克。

(二)培养职业经理人

企业的发展需要众多的职业经理人。但我国目前的职业经理人培养不尽如人意,而管理咨询业却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各咨询公司所开展的外训课,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师为企业经理培训各项职业管理技能。从事管理咨询的高级顾问可以直接转行成为职业经理人。咨询公司还可为高校培养的MBA提供实战实习场所,通过“干中学、学中干”来加深对企业经营的感知。

(三)促进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咨询需要通过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去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管理咨询所面对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管理理论必然会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修正。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等等,都是从管理咨询中汲取企业实践从而完善发展的。同时,管理咨询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时发明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SWOT分析等,已经成为管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分析工具。

二、我国管理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的管理咨询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运营规则不清晰,行业规范缺乏

在大多数国家,管理咨询的进入门槛很高,咨询师必须首先是某一管理方面的专家。但在我国,咨询师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直至今日管理咨询业仍没有自己的运营规则,咨询从业师没有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与职业操守,咨询企业也缺乏责任约束与道德约束。

(二)咨询公司综合素质较低,管理咨询质量不高

不可否认我国有一些素质较好的咨询公司,但就整体水平而言,我国大多数咨询公司综合素质都不高。一方面缺乏咨询业务的准确定位,大部分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都几乎包罗了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人员专业构成单一。咨询专家大多是管理、经济专家,缺少工程技术专家的配合。因此,国内管理咨询业的成果往往浮于表面,实效性差。

(三)缺乏咨询人才,咨询企业发展乏力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较短,咨询业发展的历史更短,因此在咨询业发展过程之中缺乏相应的人才积累。我国咨询业人才缺乏以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咨询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建议

2008年,本土咨询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74%,但是相比2007年来说,国内咨询的市场份额基本持平,而国外咨询增长了8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外咨询也越来越受到本土企业的关注,国内咨询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促进我国咨询企业的发展,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同时努力。

(一)政府加强管理咨询业的宏观管理

政府首先应健全管理咨询业的整体管理规范。2005年人事部发文,明确将管理咨询专业人员职称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并对有关考评事项做了统一规范。但离整个行业的规范管理还相差甚远,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我国的咨询协会,一方面要制订健全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规范咨询行为,引导和促进咨询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咨询协会要沟通业务信息,引导咨询企业和咨询师遵守职业道德,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管理咨询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管理咨询企业要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阶段,咨询企业应找准市场定位,在咨询业务上实行差异化的竞争。咨询师是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因此,本土管理咨询公司要有一个很好的咨询专家团队,有好的客户管理和内部员工的合作气氛。企业一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活跃人才机制,使人有流动,有保留,有选择。另一方面,要重视内部人员培训,建立起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3)

咨询业最早出现在美国,1926年,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创建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咨询业的诞生,他就是mckinsy。被称为“智力服务业”的咨询业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朝阳行业”之一。中国管理咨询业在发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者也充分注意到中国咨询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了一些研究。

一、中国管理咨询业面临的环境与现状

近年来,中国咨询业营业额连续增长,中国管理咨询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本土化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孙晓婧(2006)认为,社会咨询意识落后,客户群体尚未形成,社会咨询意识落后主要表现在咨询有用意识、咨询先行意识、咨询有偿意识、咨询产业意识、咨询产业的现代经营理念几方面。王辉斌(2006)认为,目前企业管理咨询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大家对管理咨询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或者说即使知道了作用但化成行动的人还是非常少,管理咨询本身给人认识的清晰程度还不够、产生价值导向的认识还不清,以至很多人将“策划”与“咨询”混为一谈。赵书华、郎曙芳(2006)认为,全社会咨询意识在增强,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管理层咨询意识和咨询需求的增加。焦玉英(2005)认为,国内同国外的管理咨询机构之间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并不具备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成为产生巨大咨询需求的社会背景。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容量巨大,但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如何让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是摆在管理咨询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焦玉英(2005)认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管理咨询服务的主要需求者,它们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在持续增长。王莲、刘小红(2006)认为,目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供需存在不平衡现象,在it咨询方面供不应求,而在市场营销方面供需比例为6∶1。焦玉英(2005)认为,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具有个性化、地区需求的不平衡、行业特征明显等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报告(2004)指出,东部、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客户数量占到了管理咨询市场客户总体的58%,属于热点地区。王莲、刘小红(2006)指出,不管是管理咨询公司还是企都已经意识到好的战略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发展,战略咨询从供求双双来看,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达到了16%。焦玉英(2005)认为,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与企业的规模有关。

杨中强、霍国庆(2005)认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仍然处于无序状态;管理咨询师队伍素质偏低、良莠不齐;国内管理咨询企业缺乏品牌优势;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一套完整的咨询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这也为咨询投机行留下空间。许立帆(2006)认为,表现为公司存在缺乏品牌意识、稳定的专家队伍和长期客户价值观念。焦玉英(2005)认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还不高,咨询服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赵书华、郎曙芳(2006)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咨询业在资金、知识积累以及人力资本上和行业管理两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杨中强、霍国庆(2005)比较了中外对于管理咨询业执业资格以及执业道德规范,发现国外在管理咨询业独立、客观、公正的核心理念上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无论从历史进程还是当代咨询公司的实务,更加注重管理咨询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陈兰通(2005)认为,管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和智力服务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必须加强管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拥有一定数量和职业水平的咨询专家队伍。谭加劲(2006)认为,咨询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金融、财务、税务、法律、管理等方面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受过咨询方面良好的专门训练,掌握娴熟的咨询技法。杨廷钫、杨从杰(2005)则对咨询师的胜任能力作了研究,认为在咨询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包括使得咨询顾问可以将技能、知识向客户方转移,让客户懂得如何进行操作,自己来推动变革的教育能力。

二、管理咨询机构的经营模式

从经营模式看,李宪华、石永恒(2005)认为,从国外的咨询公司的治理系统可以看出,咨询公司合伙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是一种有组织的发展模式,很多著名的合伙制咨询公司都发展成了“百年老店”,他们在这种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有效的治理和激励模式,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张秀华(2005)认为,咨询客户的需要越来越具体化和快速变换,知识资本变得越来越专门化或非编码化,咨询企业为了生存将不得不与其他咨询企业或非咨询企业进行联盟和合作。许立帆(2006)认为,管理咨询公司之间要有能力互补与组合、结盟、合作,在分工与协作中求生存与发展。

从发展战略上看,杨思卓(2005)指出,管理咨询业发展呈现公司战略由全能型向精专型发展、市场范围由珠江三角洲向全国发展、服务内容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作业方式由个人作业向团队协作发展和质量信誉由企业自律向行业管理发展五大趋势。有研究者指出咨询开始实现由传统咨询向现代咨询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咨询业发展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差别化,创新,全球化。刘茜、李飞(2005)认为,管理咨询业常见的经营策略大致有管理创新的时尚化、问题分析的简单化和问题解决的结构化三种策略,咨询公司最重要的产品是为客户提供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沈蓉蓉(2006)认为,中国企业“万事不求人”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作为咨询主体的管理咨询公司要发挥其主动出击的作用。张秀华(2005)则认为,咨询企业能在网上直接为咨询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新管理思想、方案,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实施网络化是咨询企业发展的必然。尚珊(2005)则强调品牌的重要性,认为品牌产品或品牌服务能使客户形成一种相当固定的购买心理和对购买行动的依赖,促使客户对品牌产生依赖是咨询企业品牌建设及其价值体现的最终目标。

三、咨询市场的培育

刘茜、李飞(2005)认为,政府、咨询方和客户的共同努力是管理咨询市场培育的主要途径。沈蓉蓉(2006)认为,政府应从法律上确保管理咨询业的法定地位及其健康发展;从政策上鼓励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从资金上对管理咨询业给予有力的支持(政府要增加对企业管理咨询的投入,应设专门的基金、专项用于企业管理咨询活动;焦玉英(2005)认为,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的发展,对知名咨询公司以及其成功案例的报道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刘汉英(2006)认为,应当尽快建立起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加对管理咨询业的组织管理。

刘茜、李飞(2005)认为,在培育咨询市场的过程中,要让企业管理层充分了解咨询公司的普遍性经营策略和内部运作机制,打破咨询服务和管理创新的神话,对咨询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建立现实的预期。谭加劲(2006)认为,咨询业务营销的核心是要建立与被咨询企业的良好关系,并使双方在合作中获利。咨询业务营销不仅强调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强调维护这种良好的关系。

四、管理咨询的过程与方法

王致用(2006)认为,管理咨询业务的基本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面访以准备咨询初步方案,其目的是签订咨询业务合同;第二阶段包括咨询计划制订等,其目的是形成咨询文本框架;第三阶段包括形成咨询文本初稿、与管理层沟通、咨询文本定稿及呈交等步骤,其目的是呈交咨询文本。王昕、李勇(2005)认为,咨询服务提供者与客户之间有着交叉的知识体系,可以进行知识交流与转移,咨询服务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是双向的,知识整合与其类似,也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整合的主体是咨询服务提供者,整合的对象是服务提供者的原有知识体系与服务接受者的经验和知识。第二阶段:知识整合的主体是咨询服务的接受者,整合的对象是从服务提供者转移的知识与服务接受者原有的知识体系。

王革非(2006)指出,咨询人经常用到企业分析的各式诊断工具包括分析宏观环境分析pest工具,企业竞争优势和内外环境分析的swot工具,行业结构分析的five forces工具,行业中的战略群体分析sgm工具,市场问题分析的bgm工具,产品问题分析的tlp工具,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plc工具以及市场占有率分析工具pims等等。王君、潘星、李静、刘鲁(2006)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管理咨询系统的架构,研究了实现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管理咨询系统的若干技术,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对支持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方面的业务,实现知识管理咨询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咨询企业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保障,拓展了cbr的应用领域。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对中国管理咨询的研究的文献看,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1.如何有效地进行行业管理。首先,面对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刚刚起步的现状,管理咨询协会应当如何履行行业管理职能、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其次,咨询行业的许多宏观管理功能还处于酝酿和发育阶段,如何对咨询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协会在管理咨询顾问标准和会员行为标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对咨询行业的管理与服务中如何发挥了作用?

2.如何构建中国管理咨询思想体系。管理咨询思想体系里面应该涵盖咨询方法、咨询技术和咨询思想全方位的内容。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它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基于中国的特殊文化和社会环境,如何构建自己的管理咨询思想系统?这一管理思想系统如何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面向客户企业,切实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推广?

3.管理咨询中的知识管理与知识传递。作为管理咨询公司,一方面应当鼓励咨询专家将他们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许多富有创造的见解和思想加以总结,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知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传播和利用上。相对于公司内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和深邃的学术思想而言,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作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专家们的头脑中,没有被整理成文,更淡不上在公司范围内交流与共享。管理咨询机构如何管理好隐性知识、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传递到被咨询企业,并与咨询对象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关系到咨询服务的成败。

4.管理咨询师的素质和培养。为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咨询服务,咨询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咨询顾问必须有职业资格。咨询机构的资质和咨询顾问的职业资格可以通过认证和考试取得,对咨询顾问来说,通过考试只是获得进入行业的资格,管理咨询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论素养?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实践经验?现阶段,中国管理咨询师的培育途径是什么?都值得研究。

5.政府对咨询业的扶持政策。如何将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具体化?除了政府应当对管理咨询业在税收上进行优惠外,如何对咨询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政策支持呢?政府如何培育管理咨询市场?政府如何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管理咨询机构获得咨询业务?如何引导管理咨询机构做强做大?。

6.创建学习性组织与管理咨询。信息经济时代,企业依靠速度与知识的结合来提高工作绩效,企业必须做到更有效地吸取新知识,学习制定更合理的战略和采取更明确的行动。建立学习性组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习性组织的建设中,管理咨询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学习性组织的建立,对管理咨询提出哪些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君,潘星,李静,刘鲁.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管理咨询系统:第46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2]焦玉英,陈芳.中国管理咨询业的竞争环境与发展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06,(4).

[3]徐恺英,刘佳,张秀珍.中国信息咨询业人才素质培养研究[j].情报科学,2006,(12).

[4]杨中强,霍国庆.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培育需要诚信[j].管理现代化,2005,(2).

[5]刘茜,李飞.企业提高自身利用咨询服务素养的问题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10).

[6]杨磊.注册会计师服务范围在美国的拓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7]王莲,刘小红.中国管理咨询公司发展现状与战略构想[j].特区经济,2006,(5).

[8]张秀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咨询业[j].情报科学,2005,(4).

[9]伍晶.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企业经济,2005,(5).

[10]李宪华,石永恒.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典型的治理体系及其启示[j].江苏商论,2005,(1).

[11]王远枝.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需要管理咨询[j].上海企业,2006,(6).

[12]沈蓉蓉.浅议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的培育[j].集团经济研究:下旬刊,2006.

[13]孙鹏,五国辉.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现状及发展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14]赵书华,郎曙芳.加入wto后中国咨询业与咨询服务贸易发展[j].江苏商论,2006,(10).

[15]尚珊.中国咨询企业品牌建设策略探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5).

[16]王辉斌.管理咨询——企业发展的翅膀[j].泰州科技,2006,(8).

[17]杨廷钫,杨从杰.管理咨询顾问胜任力结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18]骆惠敏.本土专业型咨询公司模式的探索者[j].上海企业,2005,(11).

[19]贾华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的管理咨询业务[j].商场现代化,2006,(1).

[20]王昕,李勇.咨询服务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和整合[j].情报杂志,2005,(4).

[21]汪华林.咨询业知识管理系统建构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22]孙燕清.弘扬海派文化,探索海派管理,拓宽海派咨询[j].上海企业,2005,(9).

[23]戴伟辉,黄连祥,余泠,范嫔.基于internet的远程财务咨询[j].财会月刊,2006,(8).

[24]王致用.管理咨询业务流程概述[j].财会月刊,2006,(8).

[25]杨艳,朱恒源,吴贵生.创新调查:国际经验与国内现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26]叶陈毅,黄明哲.加快开展中国会计公司管理咨询业务的构想[j].当代财经,2005,(11).

[27]刘汉英.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

[28]王晓鹏.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咨询业[j].上海企业,2006,(2).

[29]谭加劲.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开展咨询业务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7).

[30]王革非.中国咨询业主体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8).

[31]马杰,邹晓明.资信评估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8).

[32]江三宝,毛振鹏.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咨询服务[j].江苏商论,2006,(8).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4)

【 正 文】

2000年12月16、17日,中国管理顾问精英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咨询顾 问公司老总汇聚一堂,讨论《中国企业管理顾问协会章程》草案。如此郑重其事地探讨中国 咨询业的未来之路,在中国咨询界尚属首次,业内的说法是,到了不得不为之的时候了。[1 ]

1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咨询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官办咨询企业到信息咨询业再到今天开始与 国际接轨的管理咨询业几个历程。

1.1发展历程

在80年代,为了解决投资、科技以及财务等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国家各部委创办了一批 附属于政府的咨询企业,例如国家计委系统的“投资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科委和科 协系统的“科技咨询”企业,财政系统的“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踏进90年代,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的“信息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涌现出来 ,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以“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场研究” 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服务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信息咨询业进入发展阶段之时,管理咨询业也开始起步。最初是所谓的“点子公司”, 接着是形形的“策划公司”,主要是由一些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创办。尽管也有成功的 例子,但大多因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和理论的支撑,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直到近几年 ,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管理咨询为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一些受 过管理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引进了国际咨询业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批管理咨询 公司,以“企业医生”的面貌出现。

综观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咨询公司大体经历 了从不学习即事咨询到边学习边咨询,再到先学习后咨询,最后再到先研发后咨询的这样一 种发育过程。

1.2行业现状

虽然中国咨询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历程的仓促必然导致其诸多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 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显君曾概括出国内咨询业的几大缺点:“点”,靠不成熟的小灵感 包打天下;“片”,偏信几个理念或CI就想壮大企业;“差”,咨询质量和效果差;“低” ,缺乏职业道德;“浅”,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和咨询知识;“炒”,以策划为名炒作市场 而不是制造市场;“吹”,将自己说成可治百病的“大师”;“玄”,以策划代替咨询,加 入什么“场”、“感应”、“周易”等东西。[1]新派的咨询管理公司虽然较为规范,但仍 然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积淀,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经验、网络、数据库 、案例等方面与国外的咨询巨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显然,为市场所欢迎的是出现不久的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医生”。有资料显示,1999年我 国工商注册登记有咨询业务的公司达13万家,而真正从事咨询业务的、有一定实力的、在相 关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在100家以内,企业负责人大多数都有MBA学历或留学欧美等背景, 相当部分的顾问公司跟国内高校的管理学院有密切联系,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并掌 握了一些数据或案例。[2]

1.3市场现状

“七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产值年均增长为27%左右,“八五”期间年均增长为47.6%。 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机构及企业数约为1.5万家,从业人员约40万人。 其中政府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科技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 人;信息技术市场中,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数约1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电子信息 服务业中,ISP有200余家,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数据库行业中有一定容量、能对外服务的 数据库为1038个,其中44%为工程、科技数据库,目录、文献等二次信息数据库占44%。“九 五”计划是我国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全面发展信息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把信息服务 业作为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来部署,2000年,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将达到800 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信息服务业滞后于电子工业和邮电通信业。由于整个信息产业原

有基 础薄弱,我国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工业营业额之比很低,1995年的比值为0.088∶1,而日本为 1.04∶1,新加坡为0.37∶1,韩国为0.10∶1。而且,我国目前数据通信网络的利用率仅为1 5%左右,说明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滞后,这种局面严重影响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3 ]

国有企业急需转制,民营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当地的参谋,主 导 市场化改革的政府需要与市场贴近的智囊团,中国咨询业市场巨大。然而,尽管咨询业的市 场容量和利润空间都很大,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咨询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还是受到极大的挑战。2000年,世界著名的咨询业巨头美国安达信南中国区总裁麦建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咨询业的市场总量是1亿美元,10年后将会达到100亿美元, “安达信要占其中的30%,外资的咨询公司加起来要占到整个市场的99%,国内咨询公司如果 还是这种水平,差不多都得倒闭。”话虽然有种令人不愉的刺激,但却不无道理,国内咨询 业状况确实堪忧。

2中国咨询业发展对策

安达信、麦肯锡、邓白氏……几乎所有知名的咨询公司都已经或即将进入中国,至于说已 吃掉中国市场的99%可能有点夸张,但已吃掉了最好的部分却几乎成为定局。中国咨询业的 生存发展被逼入狭小的空间,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方向。

2.1变革咨询企业管理模式与咨询模式

纵观国外咨询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局部咨询阶段:咨询人员对特定行业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较多的信息渠道,咨询内容 多局限于企业生产领域;

(2)综合咨询阶段:咨询业作为企业的“外脑”,服务重点从企业个别领域的基础性咨询转 向涵盖全部生产过程。

(3)战略咨询阶段:经济环境复杂化,有眼光的大公司纷纷考虑自己的发展战略,咨询业也 随之进入战略咨询阶段。[4]

咨询业的阶段性发展体现了企业经营决策及管理活动不断专业化和外部化的趋势。自1997 年始,国外咨询业出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开始关注战略开发与研 究,开始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二是注重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三是在实施项目时,注 重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并产生效益。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向,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 ,要与之竞争并取得优势必须从咨询企业本身的管理着手,提高企业素质,引入战略咨询内 容。中国咨询企业应该着力关注内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企业战略,二是要研究企业 管理。

2.1.1导入企业战略管理

国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70年代率先进入了所谓“战略管理 时代”。日本也宣称于80年代初进入了“战略经营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工 业发达国家,不仅为众多的管理学家所推崇,而且为大多数企业家所接受,并且广泛地得到 了推广、应用。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管理已由经营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然而在我国 开展战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寻找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文化环境的战略管理的理 论与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战略管理没有统一的定义,加拿大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指出,管理 活动中,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赋予企业战略不同的内涵,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明的,即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这五个定 义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战略加以阐述。[5]

咨询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为其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 其引入战略管理咨询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2.1.2变革传统管理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各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趋势,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信息技术的 应 用是决定发展过程与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比较成熟,也曾有较 成功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相比较,我们还有许 多不足,尤其致命的不足——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CIO(Chief Informain Officer)。现代企 业管理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管理,更是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这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 的大趋势。CIO不仅仅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是建设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对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工作制度、 发达的信息交流渠道,鼓励组织成员总结个人经验,进而上升为组织内部共享的知识,这是 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成功的咨询企业应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只有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提供有效的咨询。

2.1.3注重战略开发与研究,引入战略咨询内容

国外的管理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将 方案实施推向完善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别无选择。

我国企业的最大“国情”是“入世”后要参与全球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入世”为期不 远,全方位的竞争迫在眉睫。而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信息化是参与竞争的基础,更是管理咨 询业的发展契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管理信息化 的重要标志,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实施成功率很低,只有10%~20%。问题的关键不在于ER P究竟是不是适合中国企业,而是企业自身的基础数据和基础管理不完备、不成熟,[6]这正 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CIO,没有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ERP变得毫无意义。究其根源是战略管 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体系不完 备的情况下,单凭几个概念来推广ERP,其结果可想而知。

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 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吸引客户以及留住客户,[7]管理软件和信 息系统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CRM实施的难点在于营销管理思想的转变、营销体系的重组、 与企业内部CRP系统的集成等。

CRM的导入,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想切入点,也是战略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

2.2经营咨询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任何形式的组织都需要生存依据与发展空间。对于咨询企业——这种知识型组织来说,独 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与研发能力是其生存的依据,培育特定市场(企业群)与品牌经营是其 发展空间。上海福卡咨询公司的成功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上海福卡公司的第一大类产品是纸信息,包括四个等级,最通俗化的是《经济展望》杂志 ,是国内唯一主打经济预测的刊物,据称发行量为数万份;二是出书;另两者都是为会员单 位服务的,其一是《经济预测》的周刊,其二 也是福卡的核心产品——每日传真。会议门票 是福卡的第二大项收入,福卡每月组织一次专家交流会,由企业家与专家对话。[8]上海福 卡公司通过提供各层次的信息服务,完成了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同时锻炼了组 织的学习与研发能力,为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这又为专家交流会 创造了条件;通过专家交流会,既培育了市场、塑造了品牌,又为拓展新的咨询业务领域提 供了阵地。

【参考文献】

1,2张强.中国咨询业的现状与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00.12.25

3高杰.中国信息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业现状及对策.情报探索,1999,(2)

4滕佳车.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情报学报,1999,18,(2)

5王玉.企业战略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邹逸安.变革管理咨询模式.中国经营报,2001.02.13

7陈辉.CRM:帮企业提升“回头率”.北京青年报,2000.12.18

8张庭滨.上海福卡不让美国兰德专美.21世纪经济报道,2001.02.26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5)

一、引言

“新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非所谓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注重商业模式的角逐”,工程咨询企业也不例外。商业模式正频频成为企业经营者们商业竞争的创新法宝,希望凭借良好的商业创新模式实现企业更高级别的竞争。商业的创新模式在工程咨询企业行业也十分火热,商业创新模式是企业盈利的窍门,是较为系统的战略性概念,更是系统分析问题的手段;通过对整个体系中所关联的客观条件,归纳融合、融会贯通以提出挑战性创新,可实现对现有商业模式的革新,从而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工程咨询企业商业创新模式为视角,结合相关的产业基础分析、人力济源、市场营销及管理科学的理论,对我国工程咨询企业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洞悉工程咨询企业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性。现金流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对已企业而言,现金的循环交替是企业盈利及资本积累的前提,它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工程咨询企业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工程咨询企业商业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从基于网络的工程咨询企业,虚拟化组织的可行性研究,知识服务创新的全面整合,工程咨询企业的行业创新,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新理念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提出我国工程咨询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在新形势下工程咨询企业该如何抉择,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参考。

二、基于网络的工程咨询企业

1、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网络工程咨询企业起步及发展较晚、较缓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可以算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网络咨询企业,使得直到1999年,我国网络咨询模式才得到飞速发展。客观而言,网络咨询方式的飞速发展并不是偶然事件,它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对科技进步的认同。网络咨询业发展迅速,同时我们需洞悉工程咨询企业在如此的环境下该如何创新和生存。相对西方及欧洲国家而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还相对落后,加之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起步也相对较晚。在网络信息业发展的今天,工程咨询企业绝不是像传统的方式,仅仅给予些思路、点子等,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必须有其独特的理论支撑和理念来引导。网络环境下,工程咨询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信息和商业的综合产物。而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的网络、管理技术及理论依据大都来自西方及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缺少相对本土化、适合我国特有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引。工程咨询企业的创新,并非仅仅把网络引领到工程咨询企业中,需要进行调试和融会贯通。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期,互联网一方面能够作为工程咨询企业与客户的交流平台;同时还可以作为获取信息及资源的快捷渠道。西方和欧美国家的工程咨询企业之所以有很高的行业信誉,最基本的法宝就是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大量的数据库资源,以此来作为其工作的支撑。基本上每个工程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这一网络,公司注册咨询人员不仅可以全天侯共享信息数据库资源,并可彼此随时相互交流。

2、发展措施

(1)国家对工程咨询企业的管理和扶持

西方和欧美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企业的发展有国家的政策扶持作为后盾,发展速度快;同样,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工程咨询企业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西方和欧美发达国家为典范,国家对工程咨询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对工程咨询企业税收的减免、经济的自由度、适当的经济赞助、完善的法律作为保障等方面。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要想实现快速、稳步发展,政府部门首先要在税收、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转变现有的管理策略,给企业足够的自由度和宽松的改善环境,实行侧方位监控,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对本行业给予政府政策方面的侧倾,完善工程咨询行业的法律法规,建立行业仲裁机构,以公平调解行业内的纠纷。在有基础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展开同国外咨询机构的竞争,从而提升自我。

(2)强化客户咨询理念

我国工程行业的建设和投资长期以来都以国家为主导,是的我国工程行业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大部分工程都掌握的国有企业手中,是的工程咨询企业的地位也相对较低。在当今新世纪时期,国家逐步推行简政放权的策略,也对我国的工程咨询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工程咨询企业要以中国梦为目标,采用科学的经营理念,积极提升本企业的科学文化素养,尊重科学并尊重经验。如今在对我国的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的新时期,我国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工程咨询公司的职业地位,从而间接实行对投资项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国家部门和行业上的协会等组织要策略提升工程咨询企业的行业地位,通过舆论力量和政策解读提高社会人员对工程咨询企业的认知度,增强全社会人员的咨询意识。在经济转向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在国际经济体中地位的逐步提高和依存度的逐步加强,也客观上要求国民的咨询意识得到投高和加强。

(3)加强与外界的沟通

一个成功的工程咨询企业都应该采取各种方式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因为工程咨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和创新。工程咨询企业同样作为一个系统,一定要有资源、信息、理念和技能的涌入,否则就不能谈发展。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工程咨询企业也应该充分依靠网络通信技术快捷、方便的特点,同社会其他部门积极交流、沟通,汲取外界的长处,提升自己。

(4)战略性品牌的创建

由于以科技、商业及信息为代表的自动化浪潮的涌进,全球的经济理念都转变为以品牌为竞争的时代。工程咨询服务企业把智能服务作为行业的代表,创建品牌优势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必须采用创新品牌来带动传略创新。但也要知道,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的品牌战略,则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和引导。

三、虚拟化组织的可行性研究

虚拟化组织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自始至终都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仅仅是没有提升到标准化管理模式及经营理念的高度。比如,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部分承包商所则会构建联合体;为了避免产生纠纷和解决这些纠纷的高成本,业主、建设单位及检测单位等都会构建伙伴协作关系;大型工程公司内部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也可以看作是组织内部的虚拟构造。因此可以说,组织虚拟化很早就被大家所认知和接收。虚拟化组织的成立需要有一个或者是几个核心的组织机构,它们的职责是引导企业的运行规则、运行方向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战略,对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作出协调。核心的组织机构对整个虚拟组织的发展方向起到主导作用,它们应该具有相应的实力和必要的经验、以及规模相对完善企业。

四、工程咨询企业的行业创新

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的发展历程不算久远,整体还处于偏低的水平,工程咨询企业的内部人员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工程咨询企业也要积极更新,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员工是处于整个行业的上等水平,行业整体性把我能力强。80%的人员向专业化人员发展,即擅长某一方面的技能。针对性以及适应性是工程咨询企业最大的特色,在工程咨询方案设计及方案的实施阶段严格采取“一时一策”、“一企一策”。

五、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新理念

工程咨询企业股本的民营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有化,是一种形成由咨询工程师们尤其是核心的咨询工程师团队共同持有公司主要股份的体制,以实现知识资产的快速积累及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集约化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目前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平衡的理念,不再像以往以高消耗来换取快速发展。集约化发展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现代管理技术和科技更优良的综合,对人力资源更合理的安排、应用,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的理念。在经济趋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实现我国的出口产品数量的增多,国际化战略的工程咨询企业输出是国家产品面向全球化的先头兵。

现金流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对企业而言,现金的循环交替是企业盈利及资本积累的前提,它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工程咨询企业也不例外。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量度,企业的产量计划表、货物存储情况、赊账及销售业绩和回款策略等无不影响这企业的财务现状,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管理人员也必须重视现金流的地位,对现金流有一个完善的了解:首先,工程咨询企业对现金流进行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价值的创造,这是保持企业的活力及利益相关企业的硬性要求,也是社会经济竞争下的必然结果、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其次,工程咨询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不能仅仅是一个相对孤立的行为。影响工程咨询企业现金流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内部环境、企业的政策和制度等。在此,工程咨询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最重要也最关键的一步是,实现现金流的再次循环,保证企业不断盈利。

六、结语

在网络信息业发展的今天,工程咨询企业绝不是像传统的方式,仅仅给予些思路、点子等,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必须有其独特的理论支撑和理念来引导。

现金流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而言,现金的循环交替是企业盈利及资本积累的前提,它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工程咨询企业也不例外。

国家也应出台适度的政策行政干预整合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从而有计划地发挥和提升我国的品牌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的组织机构对整个虚拟组织的发展方向起到主导作用,它们应该具有相应的实力和必要的经验、以及规模相对完善企业。

集约化发展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现代管理技术和科技更优良的综合,对人力资源更合理的安排、应用,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的理念。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6)

【 正 文】

2000年12月16、17日,中国管理顾问精英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咨询顾 问公司老总汇聚一堂,讨论《中国企业管理顾问协会章程》草案。如此郑重其事地探讨中国 咨询业的未来之路,在中国咨询界尚属首次,业内的说法是,到了不得不为之的时候了。[1 ]

1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咨询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官办咨询企业到信息咨询业再到今天开始与 国际接轨的管理咨询业几个历程。

1.1发展历程

在80年代,为了解决投资、科技以及财务等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国家各部委创办了一批 附属于政府的咨询企业,例如国家计委系统的“投资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科委和科 协系统的“科技咨询”企业,财政系统的“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踏进90年代,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的“信息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涌现出来 ,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以“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场研究” 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服务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信息咨询业进入发展阶段之时,管理咨询业也开始起步。最初是所谓的“点子公司”, 接着是形形色色的“策划公司”,主要是由一些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创办。尽管也有成功的 例子,但大多因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和理论的支撑,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直到近几年 ,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管理咨询为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一些受 过管理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引进了国际咨询业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批管理咨询 公司,以“企业医生”的面貌出现。

综观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咨询公司大体经历 了从不学习即事咨询到边学习边咨询,再到先学习后咨询,最后再到先研发后咨询的这样一 种发育过程。

1.2行业现状

虽然中国咨询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历程的仓促必然导致其诸多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 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显君曾概括出国内咨询业的几大缺点:“点”,靠不成熟的小灵感 包打天下;“片”,偏信几个理念或CI就想壮大企业;“差”,咨询质量和效果差;“低” ,缺乏职业道德;“浅”,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和咨询知识;“炒”,以策划为名炒作市场 而不是制造市场;“吹”,将自己说成可治百病的“大师”;“玄”,以策划代替咨询,加 入什么“场”、“感应”、“周易”等东西。[1]新派的咨询管理公司虽然较为规范,但仍 然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积淀,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经验、网络、数据库 、案例等方面与国外的咨询巨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显然,为市场所欢迎的是出现不久的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医生”。有资料显示,1999年我 国工商注册登记有咨询业务的公司达13万家,而真正从事咨询业务的、有一定实力的、在相 关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在100家以内,企业负责人大多数都有MBA学历或留学欧美等背景, 相当部分的顾问公司跟国内高校的管理学院有密切联系,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并掌 握了一些数据或案例。[2]

1.3市场现状

“七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产值年均增长为27%左右,“八五”期间年均增长为47.6%。 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机构及企业数约为1.5万家,从业人员约40万人。 其中政府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科技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 人;信息技术市场中,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数约1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电子信息 服务业中,ISP有200余家,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数据库行业中有一定容量、能对外服务的 数据库为1038个,其中44%为工程、科技数据库,目录、文献等二次信息数据库占44%。“九 五”计划是我国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全面发展信息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把信息服务 业作为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来部署,2000年,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将达到800 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信息服务业滞后于电子工业和邮电通信业。由于整个信息产业原有基 础薄弱,我国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工业营业额之比很低,1995年的比值为0.088∶1,而日本为 1.04∶1,新加坡为0.37∶1,韩国为0.10∶1。而且,我国目前数据通信网络的利用率仅为1 5%左右,说明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滞后,这种局面严重影响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3 ]

国有企业急需转制,民营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当地的参谋,主 导 市场化改革的政府需要与市场贴近的智囊团,中国咨询业市场巨大。然而,尽管咨询业的市 场容量和利润空间都很大,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咨询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还是受到极大的挑战。2000年,世界著名的咨询业巨头美国安达信南中国区总裁麦建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咨询业的市场总量是1亿美元,10年后将会达到100亿美元, “安达信要占其中的30%,外资的咨询公司加起来要占到整个市场的99%,国内咨询公司如果 还是这种水平,差不多都得倒闭。”话虽然有种令人不愉的刺激,但却不无道理,国内咨询 业状况确实堪忧。

2中国咨询业发展对策

安达信、麦肯锡、邓白氏……几乎所有知名的咨询公司都已经或即将进入中国,至于说已 吃掉中国市场的99%可能有点夸张,但已吃掉了最好的部分却几乎成为定局。中国咨询业的 生存发展被逼入狭小的空间,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方向。

2.1变革咨询企业管理模式与咨询模式

纵观国外咨询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局部咨询阶段:咨询人员对特定行业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较多的信息渠道,咨询内容 多局限于企业生产领域;

(2)综合咨询阶段:咨询业作为企业的“外脑”,服务重点从企业个别领域的基础性咨询转 向涵盖全部生产过程。

(3)战略咨询阶段:经济环境复杂化,有眼光的大公司纷纷考虑自己的发展战略,咨询业也 随之进入战略咨询阶段。[4]

咨询业的阶段性发展体现了企业经营决策及管理活动不断专业化和外部化的趋势。自1997 年始,国外咨询业出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开始关注战略开发与研 究,开始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二是注重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三是在实施项目时,注 重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并产生效益。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向,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 ,要与之竞争并取得优势必须从咨询企业本身的管理着手,提高企业素质,引入战略咨询内 容。中国咨询企业应该着力关注内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企业战略,二是要研究企业 管理。

2.1.1导入企业战略管理

国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70年代率先进入了所谓“战略管理 时代”。日本也宣称于80年代初进入了“战略经营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工 业发达国家,不仅为众多的管理学家所推崇,而且为大多数企业家所接受,并且广泛地得到 了推广、应用。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管理已由经营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然而在我国 开展战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寻找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文化环境的战略管理的理 论与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战略管理没有统一的定义,加拿大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指出,管理 活动中,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赋予企业战略不同的内涵,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明的,即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这五个定 义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战略加以阐述。[5]

咨询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为其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 其引入战略管理咨询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2.1.2变革传统管理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各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趋势,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信息技术的 应 用是决定发展过程与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比较成熟,也曾有较 成功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相比较,我们还有许 多不足,尤其致命的不足——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CIO(Chief Informain Officer)。现代企 业管理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管理,更是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这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 的大趋势。CIO不仅仅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是建设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对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工作制度、 发达的信息交流渠道,鼓励组织成员总结个人经验,进而上升为组织内部共享的知识,这是 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成功的咨询企业应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只有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提供有效的咨询。

2.1.3注重战略开发与研究,引入战略咨询内容

国外的管理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将 方案实施推向完善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别无选择。

我国企业的最大“国情”是“入世”后要参与全球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入世”为期不 远,全方位的竞争迫在眉睫。而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信息化是参与竞争的基础,更是管理咨 询业的发展契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管理信息化 的重要标志,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实施成功率很低,只有10%~20%。问题的关键不在于ER P究竟是不是适合中国企业,而是企业自身的基础数据和基础管理不完备、不成熟,[6]这正 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CIO,没有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ERP变得毫无意义。究其根源是战略管 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体系不完 备的情况下,单凭几个概念来推广ERP,其结果可想而知。

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 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吸引客户以及留住客户,[7]管理软件和信 息系统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CRM实施的难点在于营销管理思想的转变、营销体系的重组、 与企业内部CRP系统的集成等。

CRM的导入,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想切入点,也是战略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

2.2经营咨询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任何形式的组织都需要生存依据与发展空间。对于咨询企业——这种知识型组织来说,独 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与研发能力是其生存的依据,培育特定市场(企业群)与品牌经营是其 发展空间。上海福卡咨询公司的成功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上海福卡公司的第一大类产品是纸信息,包括四个等级,最通俗化的是《经济展望》杂志 ,是国内唯一主打经济预测的刊物,据称发行量为数万份;二是出书;另两者都是为会员单 位服务的,其一是《经济预测》的周刊,其二也是福卡的核心产品——每日传真。会议门票 是福卡的第二大项收入,福卡每月组织一次专家交流会,由企业家与专家对话。[8]上海福 卡公司通过提供各层次的信息服务,完成了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同时锻炼了组 织的学习与研发能力,为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这又为专家交流会 创造了条件;通过专家交流会,既培育了市场、塑造了品牌,又为拓展新的咨询业务领域提 供了阵地。

【参考文献】

1,2张强.中国咨询业的现状与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00.12.25

3高杰.中国信息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业现状及对策.情报探索,1999,(2)

4滕佳车.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情报学报,1999,18,(2)

5王玉.企业战略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邹逸安.变革管理咨询模式.中国经营报,2001.02.13

7陈辉.CRM:帮企业提升“回头率”.北京青年报,2000.12.18

8张庭滨.上海福卡不让美国兰德专美.21世纪经济报道,2001.02.26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20-02

一、管理咨询行业发展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而如何在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突破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运而生的管理咨询行业对企业的作用显得愈发明显。

(一)管理咨询的界定

管理咨询作为新兴行业发源于英、美,是由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的美国先驱以及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英国管理思想家和商人建立起来的,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实施之后传入中国。通俗地讲,管理咨询就是管理医生。由具有丰富经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调研、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方案的推行实施,以达到解决问题、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推动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的目的。

(二)管理咨询的分类

一般地根据不同的标准管理咨询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范围,管理咨询可以分为全局性咨询和单元型咨询。所谓全局性咨询是对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咨询,而单元型咨询是对企业的某一职能方面进行具体咨询;根据人员分类,管理咨询分为企业内部人员咨询和企业外部人员咨询;根据性质,管理咨询可以分为企业管理咨询与企业经营分析;另外网络时代衍生出来的行业就是管理咨询类型的软件,主要就是借助工具对企业进行管理,如管理123等。

(三)管理咨询行业存在的价值

很多人形象地将管理咨询业比喻为政府和企业的“外脑”,其主要任务是诊断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切合实际的改善方案,并指导方案的具体实施,同时向企业传授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有目的培训,提升其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中国管理咨询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环境方面

1.管理咨询行业政策法规不健全。中国的企业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切实可行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仍未完善,企业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粗放经营、寻租等现象。管理思想尚未成熟,企业的决策大都凭借经验,缺少科学论证。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既缺乏法律上的规范,又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

2.管理咨询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有效的行业监督机构。由于中国管理咨询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前景广,进入的门槛低,导致管理咨询公司大量涌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纷纷通过降价吸引顾客,恶性竞争致使咨询市场产品质量低劣,加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咨询市场混乱。

3.中西方文化及实际情况的差异,影响先进管理咨询理念的引入。管理咨询行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的一些管理咨询公司规模较大,管理体制较健全,咨询过程比较规范科学。但是由于国外一些先进管理咨询理论和经验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若对国外的先进理论及经验进行生搬硬套,用于国内企业,而不注重与具体实际相融合,那么可能会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管理咨询业主客体方面

1.企业对管理咨询缺乏认识。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管理咨询行业的认识有待提高,他们对于管理咨询能解够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解决的程度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企业认为管理咨询公司能够轻易解决所有困难及问题;有些企业认为管理咨询对企业发展没作用;有些企业对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盲目崇拜等等。对管理咨询业的这些错误认识制约了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

2.管理咨询公司缺乏专业咨询人员,内部管理不规范。目前国内合格的管理咨询从业人员较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更少。多数管理咨询服务人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几乎没有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导致他们的管理咨询实践大都流于“点子公司”式的炒作或教条主义的生搬硬套。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国内管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一些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业务上,从而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以至出现了“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管理混乱”的怪现象。

3.管理咨询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服务水平落后。中国的管理咨询公司大多没有准确的专业定位,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管理咨询业传入中国并发展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正式的行业规范,业务定位还比较模糊。多数公司还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结构松散,组织随意性强,不具备团队上的优势。当公司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有些业务还可以勉强应付,一旦公司规模扩大,业务增多,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经营的风险增加,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咨询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方法简单粗糙、缺乏科学性,做出的咨询方案实用性差。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后续的支持和指导,使方案的效果大打折扣。

4.企业在咨询方面的投入少。国内大部分需要咨询服务的企业咨询的意识不强, 在咨询方面的投入较少。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利益。只有那些管理问题严重,并已影响其当期生存的企业, 出于救治的目的才不得不与管理咨询公司合作,而且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企图通过管理咨询立竿见影。

5.咨询业信息资源存在问题。信息是咨询行业发展的根本与核心,咨询产业从本质上讲就是对信息进行提取、传递、分析、处理和使用的过程;没有充足而准确的信息资源,咨询行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当前,中国信息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信息资源总量匮乏。主要是缺乏历史数据和最新数据,信息资源尚不完备,严重影响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咨询质量。第二,信息资源质量普遍不高。主要反映在统计数据的口径混乱,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第三,资源利用率较低。这主要反映在“条块分割”,还没有充分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中国管理咨询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一)宏观环境方面

1.完善相关体系,规范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执业资格、规范以及道德准则等法律法规,进而保证该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公平竞争,维护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全行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中国政府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业标准, 来规范市场秩序, 努力为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大政府对管理咨询业的扶持力度。管理咨询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要为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氛围和政策法律环境。可以适当给予管理咨询企业税收、金融方面的优惠,为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二)咨询业主客体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管理咨询业的认识。当今社会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宣传已经成为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的管理咨询业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向社会推广咨询业的成果,提高咨询行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而且还能有效的开发潜在的管理咨询市场。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咨询操作模式。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有了高素质人才这个稀缺资源,谁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走得更长远。因此,管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咨询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咨询人员的复合化、专业化的培养,逐步形成持证上岗,凭资质营业的局面。此外,管理咨询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运营规律,具有综合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国内的管理咨询行业必须尽快建立起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和标准,并同时加强质量控制、组织管理,才能实现自身的长久良性发展。

3.加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设,创立自己的品牌。当今社会,核心能力与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咨询公司作为典型的学习型组织,更应该投入精力致力于核心能力的建设。具体地讲,管理咨询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招募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接触过国外先进管理咨询理念的精英分子,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国内发展平台;第二,创新咨询服务产品,在学习先进管理咨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咨询产品的开发,力求实现自身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第三,建立规范化的作业方式与工作程序,这是是咨询公司得以长久发展的保证。

4.完善咨询业信息资源。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生命线在于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善国内管理咨询业的信息资源。第一,建设咨询业公共信息平台。尽快解决公共信息获得渠道不畅、供应不充分的问题,整合多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信息网络。第二,管理咨询公司应建立自己的管理咨询数据库和案例库,形成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应该在经营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结合当前中国企业的管理实际,加快自身对管理咨询相关理论、咨询服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案例库。

参考文献:

[1] 罗彪.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35-37.

[2] 彭娟娟,符胜斌.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9):25-26.

[3] 车尧,王广宇,张月浩.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现状分析与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2):15-19.

[4] 朱丹.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5,(4):99-100.

[5] 曾庆学.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信息空间,2004,(5):116-122.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8)

关键词:咨询企业 人力资本 知识型企业 价值转化

导读:通过对咨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论文本文就人力资本的组成特点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1、咨询企业人力资本的组成及特点

整个咨询企业的人力资本具备了以下的几个特点:.咨询企业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很高。咨询企业,如国际著名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麦肯锡等,在录用新人时最基本的条件是具备著名高等院校的学历,其公司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几乎是100%[l]。麦肯锡所雇的员工中几乎一半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许多人拥有哲学博士学位(Ph.D.)、医学博士学位(M.D.)和法学博士学位(J.D.)[z〕。国内的咨询机构不少来自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制和政府部门的分离,其中典型代表为赛迪顾问有限公司、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和九略管理顾问公司。在赛迪顾问有限公司中担任顾问和分析员的员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so%以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咨询人员的主要资本。

一般咨询企业的咨询人员等级和对应的工作年限。咨询人员的隐性知识是其区 别于其它咨 询人员的标识。r1bbin(1998)指出,真正能够将一个公司区别于其竞争者的是员工的知识闭。对于咨询公司而言,其所拥有的知识大多是存在于咨询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每个咨询公司对其咨询业务流程都有相应的规定,虽然会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具有前期可行性分析,立项并调研,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监督与培训这几个咨询模块。咨询人员在承担咨询项目过程中,是按照相应的流程并根据公司案例库中已有的解决方案为其客户提供咨询。从这一角度而言,咨询人员的工作似乎是程式化的,无法区分的。但从另一角度而言,咨询人员在接到客户请求后,如何从不同的客户背景中找出问题的实质,并与已有的解决方案相匹配,以及在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如何使其顺畅地运行,这些则主要依赖于咨询人员隐性知识的运用,而这往往是项目得以出色完成的关键因素。

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是咨询人员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咨询人员能否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主要依赖于其所拥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这两种知识的获取途径除咨询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之外,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共享企业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由于咨询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大多数是难以用文字、图形等编码的隐性知识,因此要通过组织内的人事调配与不同员工间的合作来身临其境地学习其他员工的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在员工之间的传递。咨询企业内除专职咨询人员外,还有一批灵活机动的外聘兼职咨询人员。这些兼职咨询人员通常是某一领域或专业的权威和专家,当咨询公司的客户所需解决的问题无法根据先前的经验得以解决,并且本企业内的咨询人员也无法解决此问题时,这些兼职咨询专家就担负起解决此问题的任务。

2、咨询企业人力资本与其它智力资本的关系咨询企业与其它知识型企业一样,除人力资本外,也包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这两类智力资本。在咨询企业中,结构资本是指其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组织结构、服务流程、信息系统架构、知识产权等资本,其中企业文化、服务流程、知识产权相对更为重要。咨询企业的客户资本主要包括企业信誉、固定咨询客户、客户渠道等。咨询企业的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之间的关系具备以下特征:

人力资本是咨询企业的核心资本。在咨询企业中,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辅助工具,一切服务于人力资本的活动;而客户资本则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劳动来得以实现和巩固的。

在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中,使员工认识到共享其隐性知识不仅是提高为客户解决间题的质量和速度,而且也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快捷有效的途径。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推动人力资本知识共享的方法之一。激励机制并不是对共享效率的评价,而是对共享行为的一种认可,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轻松地公开其隐性知识,使知识共享最大化。

客户资本对人力资本具有高度的依附性。由于咨询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咨询人员这一人力资本来实现的,即咨询人员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而向其提供定制服务。咨询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大多数是难以共享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又因其载体(即咨询人员)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务形式。

本论文由特约提供,提供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搜索的高端。次越深,覆盖面越广,客户对咨询人员的依赖性就越高,客户的忠诚度就越高。因此,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咨询人员是发展和保持客户的基本条件。

3、咨询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转化活动咨询企业的价值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活动来实现的,这种人力资本的价值转化活动可根据咨询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根据已有案例经验提供服务的价值转化活动和创新的价值转化活动。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9)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探讨,并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1 引言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2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 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80 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3 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论文篇(10)

一、管理咨询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现今的中国社会,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求变、竞合、整合资源、借脑、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深刻地感悟到上述经营管理思想的实际意义。导入管理咨询,推动企业内部变革、管理提升与持续快速发展,这一长期被国际公司经常借助的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并应用,但在承担高额的管理咨询费用和漫长的实施周期后,似乎许多的企业都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咨询方案迟迟推行不下去,结果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做了一堆的无用功,员工害怕,管理人员反感,企业对咨询的价值及其实施方法提出了质疑。

据统计,目前传统的咨询方式仅有40%能够使客户感到对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其中只有不到30%的咨询方案能够在企业中真正的实施执行下去。 笔者认为:传统的咨询方式之所以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果并难以执行,主要原因是以前大部分客户寻找咨询公司的目的是以查找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咨询方案为主,期望能够达到理清管理思路、实现管理思想的转变与提升即可。而现在的企业更期望能够通过咨询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理清管理思路、实现管理思想的转变与提升,还能够有效掌握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咨询方案的实施有效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企业绩效提升的目的 。

二、教练式管理咨询方法

笔者在企业管理咨询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教练式管理咨询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教练(Coaching)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方法和技术,教练的定义可以简单概括成,“教授别人做某事的过程”(Whitmore,1997)。 或者更完整点:“使学习和发展得以发生并且进而提高的过程”。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练需要对过程充分认知和理解,就像技能和技术的种类繁复一样(Parsloe,1999)。教练的焦点在工作结果上(Megginson和Clutterbuck,1995),且最为重要的焦点是绩效和技能发展(Clutterbuck,2004)。管理领域最近也逐步开始重视这种技巧,有人把Coaching(企业教练技术)翻译成“教练”、“企业教练”、“态度教练”,有时也称为“教练技术”或者“企业教练技术”。

企业教练技术源于体育教练技术、技巧、方式、原则和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它起源于欧美,是欧美流行多年的管理技术,企业教练技术凝聚了欧美企业家进入知识型社会近十几年的管理智慧,是一套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最好表现,增加效益、达成目标的有效管理技术。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培训能增加22.4%的生产力,培训加“教练”能增加88%的生产力。

企业教练技术理论认为,如果执行的主体―人没有一个好的态度,无论多么完美的管理制度也是难以落实的。“企业教练将运动场上最精彩的部分移植到企业管理上,运用一系列的技巧和工具,通过让企业中的员工建立正面的态度去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生产力,最终取得成果。

管理咨询行业的专家和学者近来则将企业教练技术推广到了咨询行业,提出了“教练式咨询”这一概念,但众说纷纭。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在借鉴西方标准化的咨询方法和咨询工具的同时,能够同时关注企业管理咨询的长期效果,因此对“教练式咨询”逐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教练式咨询方法”是咨询专家以管理教练的方式带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共同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思路,设计解决方案,辅导贯彻实施的咨询方式。教练式咨询的宗旨是建立一种机制,制定一套方案,培养一批人才,带出一支队伍。教练式咨询以“问题导向、关注企业、关注执行、关注长期、关注绩效”为主要特点(表格1) 。

三、教练式管理咨询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或重新设计,从管理的本质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公司变革,许多企业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预见到这种深刻变革所带来的障碍和阻力,导致管理咨询的挫败,从而使企业质疑咨询的价值。在一次企业管理咨询中,企业老总说了这样一句话:“实施改革,要先打雷、后下毛毛雨、最后再下雷阵雨”,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艰难,麦肯锡兵败实达也证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如何选择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方法和工具,辅导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过程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策略前进的技术。根据笔者以往多数项目成功实施的经验,结合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笔者认为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好:⑴正确认识认识咨询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⑵咨询理念与咨询方法要与时俱进;⑶在咨询过程中恰当地选择咨询方法和咨询工具;⑷熟悉变革管理的流程和预见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解决。

1.正确认识咨询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首先,咨询由供应、需求、管理三方组成。供需双方的交换关系是行业基本的关系。交换关系发生的前提是:交易费用与预期价值对双方都有利。当供需两旺、交换关系正常时,管理方的作用小,可以任行业自由竞争。反之,当供需不旺、或交换关系不正常时,则需要管理方的干预,通过政策或者启动需求、或者保障供给、或者规范双方的行为。

其次,要准确把握咨询顾问的角色定位。咨询行业顾问虽然受人尊敬,但终归属于服务行业,应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客户,我经常要求自己及身边的顾问无论客户如何尊重你,称你为老师、博士、教授,但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是来为客户服务的,不能产生高高在上的心理。客户对待咨询顾问有时就像病人对待医生一样,往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们不能辜负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应该诚心诚意的帮助客户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就是服务的心态。

再次,要准确把握咨询顾问的职责定位。咨询顾问要与客户一起找出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经常向客户领导汇报项目进展,以获取及时指导和支持,帮助客户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流程,并保证严格的标准,对项目小组进行培训、转移技能,并提供一切必需的分析支持,提供外部观点和普遍适用的经验,使之与客户的需要相适应,保证以事实为基础,以成果为驱动力的工作方法,要做项目的推动者,必要时由推动者转换成管理者。

2.咨询理念与咨询方法要与时俱进

要不断更新咨询方法与咨询工具。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国际化的著名咨询公司,还是本土化的国内咨询公司,都以咨询方法和咨询工具的不断创新为自身发展的驱动力。

3.真正领会教练式咨询的内涵

首先,教练式咨询是中心专家以管理教练的方式带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共同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思路,设计解决方案,辅导贯彻实施的咨询方式。。

其次,教练式咨询的宗旨是:建立一种机制,制定一套方案,培养一批人才,带出一支队伍。

就是在做项目咨询过程中不是以提交一整套文件方案作为项目的结束,而是以提交方案为项目的开始,带着被咨询单位的项目组成员一步一步的实施、推进,直到取得效果,并使企业项目组成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完全掌握。但这对咨询顾问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只是玩理论、玩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就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求顾问应有良好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要具备很好的理论功底。咨询中不过于强调时间限制,不是一次将全部方案和盘托出,让客户验收。而是推出一个模块运行一个模块,在运行中再推出下一个模块,使客户能逐步消化吸收。在每个模块咨询开始都是以培训为先导,先通过理念、方法培训使公司管理人员对该模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在以后沟通时就有了一个基础,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减少沟通误区。在方案出台后以及在推行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进行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培训,使客户能够逐步理解、消化吸收并最终转化成行动,整个咨询过程培训将贯穿始终。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改进并晚上原先制定的方案,同时能提高管理人员对方案背后的指导事项和管理理念的理解认识,最终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再次,教练式咨询以“问题导向、关注企业、关注执行、关注长期、关注绩效”为主要特点。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人际关系论文 下一篇: 消费者需求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