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21

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篇(1)

【论文摘要】就业是每个人必经的面临的问题,不同的只是在这方面的成就大小,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趋向规划和理想,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实现自我。 【论文关键词】职业梦想规划 就业 一、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进入大二了,大学生活已经过半。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它们,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能否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 1、行业现状 有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2、就业远景 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其实,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什么是工业设计?”有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简单的包装。其实不然,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机械专业。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该机械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这样说来,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职业规划论文篇(2)

知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与需求,以及提高内心最深处的到底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

知彼:是全面了解外界,指了解各种职业的特性,变业渠道、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

知彼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知己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两者密不可分。

决择与行动:是指对制定目标,执行目标与修订目标。

对于上述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真实的例子进行分析:

Steven ,某外资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总监

如何做下一步的职业规划,经过反复的考虑与验证,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理想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40岁前做世界500强的大部部门经理或国外中小企业的在华总裁。

分析目标差距:

自身条件:

年龄:31岁

学历:清华大学硕士

工作经历: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销售、市场推广及团队管理。

擅长:团队与人员的管理。

优点:敬业。

缺点:冒险精神不足。

… … … …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资历必须具备条件:

1、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2、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敬业精神。

4、良好的工作背景与业绩。

… …

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差距:

缺乏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缺乏全面管理的实践。

… …

分阶段实现长远职业目标

第一阶段:

实施步骤

1999-2009年 职业规划重点: 弥补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的理论知识。

实施策略:难以自学,而且在工作中边做边学的机会亦很少,通过攻读MBA解决。

决策考虑

1.全职攻读:蒸蒸日上的事业,不愿放弃

2.业余攻读:EMBA形式可以接受

选择EMBA的条件:

第一、必须能够授予美国或欧洲学位,因为主要在欧美公司工作,他们对于国内的EMBA学位并不感兴趣;

第二、学校在会计、财务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课程上要有特长,这样才能弥补的自己的知识欠缺;

第三、上课时间能够配合经常出差的要求,如每月最好集中几天上课,这样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出差。

目标评估

目标实现-> 2009年EMBA毕业

第二阶段:

2003-2006全面管理能力的锻炼与实践。

决策考虑: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EMBA的管理提升,跳槽或晋升到负责全面管理的岗位。

职业规划论文篇(3)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和改革,文职人员队伍越来越壮大。自从2005年军队文职人员制度建立以来,进入教员队伍的青年文职人员越来越多,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授课和科研任务,是军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如何扎根绿色军营,规划职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是走上教员岗位的青年教员们亟需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自我定位与分析

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精准的定位,明确自己能力,分析优势劣势。青年文职教员作为地方高校毕业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大多数毕业于“211”“985”等知名高校,有着全面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学术资源,对新知识获取渠道较多;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有着更开阔的科研视角,更前沿的创新眼光。但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对军队工作生活了解的不够深入,对军校学员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情况掌握不多;虽大多毕业于名牌院校,但教师专业的并不占多数,对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把握;初入军营,初涉工作岗位,教学科研能力亟待提高;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契合度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岗位需求,全面客观深刻的分析自我,突出优势和特长,找出能力和知识盲点。

二、未来发展规划

对自身的优缺有深刻的剖析,对自我的定位有清晰的了解,对未来的发展有充足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将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自己水平的提升与士官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着眼未来全局,突出重点,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合理的经营自己的长处,提升自己的短处;同时细化近期可控目标,比如一年、三年、五年的工作规划,短期可控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必须要做细做实,并且有科学合理的配套实行方案。

三、落实行动与措施

“一分规划,九分执行”职业规划和发展蓝图有了,如何将蓝图变为现实,关键看怎么做。

(一) 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的能力素质是目标的实现的首要因素。职业道德方面,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职业荣誉感,从心里上热爱教师行业,热爱绿色军营,用自己立足三尺v台的无私教诲为国防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知识水平方面,要不断的学习所教授的知识,教员对所教授的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教学的基本,只有教员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将其更好的传达给学员,学员才能更好的吸收,同时要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将书本与应用结合,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可以攻读更高层次学历的学位,科学系统的学习,不断的丰富知识体系,更新知识储备。

(二) 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教学能力上要合理的更新教学理念,适时的变革教学方法,不断的丰富教学实践能力,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上,发挥年轻教员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势,多学习教学软件、辅助设备拓宽教学方式,插入图片、影像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增强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效果,同时在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探究式教学,使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水平的提升在提升教员自身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还为教学提供了动力,夯实了基础,青年教员要多参与各种科技项目,多关注各种科技动态,联系自身科学研究,不断攀登科研的新高峰,同时应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充实到课堂,不断更新课堂内容,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应用能力,多深入一线部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有机的将装备和课堂科研结合起来。

(三)教学团体帮助

青年教员初入岗位,对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把握,需要教学团体内部的指导,帮助更快的适应教学工作。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要深入课堂了解教员授课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针对青年教员的能力和特点,制定可行的培养措施,发挥教学小组的作用,对年轻教员的课程和课堂教学设计把关,了解设计思路、教学目的,在课堂组织,方法手段,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上提出可行的意见;而且安排教研室经验丰富而乐于指导合作的前辈教员,随堂指导,并做出课堂讲评,形成纸质材料,为年轻教员反思课程提供依据,真正发挥教研室的教传帮带作用。

四、结束语

青年文职教员在立足本职岗位,合理规划职业发展中,始终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书为荣,以育人为乐,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学习优秀教学前辈的经验和教导,循序渐进,不断成长,完成职业规划,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职业规划论文篇(4)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选择过程的开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就业;二是创业;三是专升本。这三条路径,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升学和创业的是少数。所以对高职院校来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规划,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升学或创业的准备。创业对于一名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词汇,高职设置的很多专业,如兽医、会计、食品加工等专业因其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高职的办学机制的优势,使得毕业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所以这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小规模创业或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是较有优势的。创业对于一个高职毕业生来说是有很大诱惑力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业素质,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帮助指导学生为创业做好心理、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是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思考并规划未来发展,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怎样的工作;二是意识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工作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非常重要;三是做出承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完成这样这项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对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具有规划自己人生目标的能力,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要拥有自己创业的梦想,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鼓励学生建立起为实现自己未来创业梦想做好准备的决心。

2探索自我、发现优势,鼓励大学生自觉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能否坚持直至成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因此,对于把创业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来说,不只要有激情,要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能够清楚地告诉自己“我适合创业”,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遇到挫折时不退缩。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定位,要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需要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我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将来要到哪里工作,我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是对自我的“特质”进行分析,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步骤——自我探索阶段。自我探索要完成四项任务:职业兴趣探索、性格偏好探索、工作技能探索和工作价值观探索,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实质上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我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我在职业活动中最看中的东西是什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按兴趣、性格偏好、工作技能和工作价值观四个方面分类,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创业者的素质进行评估。特别强调的是评估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将来创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9墨圊恬面业果自己还有欠缺的话,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进行自我训练。如创业者必须对成就有高度的欲望、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强烈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创业激情。工作价值观主要有成就、独立自主、挑战性、服务他人、人际交往等,因而在工作价值观探索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工作价值观的同时,指导学生确立创业所需要的工作价值观,如强烈的成就感、对独立自主和挑战性工作的追求等。

3掌握技能、学会方法,指导大学生自觉学习

职业规划论文篇(5)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职业规划论文篇(6)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6日。

③刘建新等,《大学生生涯辅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职业规划论文篇(7)

调查了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文山学院、大理学院、红河学院四所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4%;其中大四98人,大三122人,大二130人,大一132人;其中男生87人,女生395人。

1.2研究方法和工具

采用王娟编制的《大学生生涯规划适应性问卷》,问卷共24个题目,包括目标和行动两个维度,目标维度反映大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是否具有目标,包括目标理想和自我效能两个因子;在行动维度方面包括社会实践、学业规划和学习行动三个因子,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为自己职业发展做出行动方面的努力。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呈现“晚熟”现象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均分为66.2,问卷编制者王娟调查了西南三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平均分为77.28,相比之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总体水平不高,在“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有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问题中,回答“完全符合”的学生只有1.02%,但是回答“不确定”的有53.94%的同学,这说明大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没有意识到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访谈中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有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兴趣爱好、社会的需求就是职业规划,还有的同学直接回答不知道,这体现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甚至从来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过设计。相关研究表明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预测个体今后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可以说职业目标是个体职业行动的动力系统。调查显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对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得分进行方差分析(F=274.01,P<0.001),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四>大三>大二>大一。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是逐步提高的,这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随着自身成熟,对职业规划的意识也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呈现“晚熟”的状态。

2.2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目标不清晰,对自己缺少自信

调查数据显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生涯适应性各维度上,五个因子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学习行动>自我效能>学业规划>社会实践>目标理想,得分最低的是目标理想这个因子得分是2.35;从维度上来看,目标维度的得分为2.66,也低于行动维度的均值2.99。问卷编制者王娟调查了西南三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文科类学生的目标理想平均分为3.03,目标维度的平均得分为3.12,远远高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得分。数据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清楚的认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自我效能这个因子的得分为2.97,虽然在五个因子里得分不算低,但仍低于西南几所大学文科类学生的得分3.42。在访谈问到“你选择当小学老师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在少数的学生回答“我觉得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简单,感觉自己能应对”,“我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教小学压力小一点”,这说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信的,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

2.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缺少对学习和工作的计划性,职业准备不足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因子上的得分仅高于目标理想因子,问卷中“为发展专业技能,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做兼职”项目,只有2.05%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41.08%的学生选择较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业规划和学习行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虽然相对较高,在问卷中还是反映出学生缺乏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比如问题“课余时间我会有计划地到图书馆看书”,仅有6.22%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对于枯燥无味的专业基础课,我不想听就不听”,有53.11%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包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自己已有的能力,从调查结果看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缺少对学习和工作的计划性,职业准备明显不足。

3、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对策

3.1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职业生涯教育虽然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受到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重视。大学生阶段,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我了解、自我评价,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未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3.2建立专门小学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一支稳定的、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目前,充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教师通常由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的老师或者辅导员来担任,一方面教师总数太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系统知识,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有限,因此急需培养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素养高的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在短时间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学校可以向社会招聘少数符合条件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学校里有计划、分步骤地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学习机会,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优秀小学教师、职业顾问、企业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全程性的指导,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3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

职业规划的过程不仅包括制定职业目标的过程,还包括围绕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的计划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个体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定下发展的目标,实现个人价值,才能真正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的。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差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也存在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平台较少、缺少个性化的指导等原因,应当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支持平台

职业规划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27-01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发展和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来的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体现,它凭借自身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对高职学生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确定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过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斗志,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将从卫校角度出发,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高职学生现状及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职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高职学生现状。首先,不适应大学生活。近年来,随着升学率的不断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了学生进入校园后的第一大难题。大多数学生都普遍存在“高四现象”,实际上,大学和高中差距特别大。比如,课后自学更加严格,人际交往更加灵活等,这些都使高职学生感到不适应。其次,学生的特殊性。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又由于学习状况、思想水平、家庭背景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有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考核过程中难以过关,失去原有斗志;有的自身有着优越感,表现欲强烈,认为在卫校学习是一种享受,却难以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高职学生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以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间接地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教育等内容。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应该实施柔性化管理,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比如,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多,如果教师单纯地进行讲解,高职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很难鼓起自己实践的勇气,通过学生自己实践,能够明白卫校教学的真正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及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时代特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奋斗方向,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和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高职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以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该规划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自身所学习的专业,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增强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人际交往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素质。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改善校园校风,帮助高职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职业规划演讲比赛、技能比赛等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培育各种社团,共同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充分借助校园文化的形式,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首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观念。要对高职学生分析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情况,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其次,帮助高职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方案。高职院校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旁进行指导,让高职学生制定相对合理的方案,以便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最后,帮助高职学生不断针对自身错误进行纠正。要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与生活中,高职学生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但能够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高职学生拼搏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当然,上述所讲相关内容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颖.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8).

职业规划论文篇(9)

一、新中国导游事业发展的历程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游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国家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也正逐年增长。回顾新中国导游事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导游员大部分是掌握外语的大学毕业生,身份是国家干部,工作内容是从事外事接待工作,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第二阶段(1978 年改革开放20 世纪90 年代初):这一时期的导游队伍以旅行社的全职导游为主体,队伍不断扩大,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较高,这时的导游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就业门类。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时期我国入境、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初步形成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导游队伍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导游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继1989 年我国建立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制度,1995 年起又建立了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第四阶段(20 世纪初至今):目前我国有60 万职业导游,但实际上有资质的导游约有70 万人,还有30 万名讲解员,导游员、讲解员已是一支百万大军。这时的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导游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环节。在2005- 2010 年的5 年里,中国旅游者的增长率每年超过60%,中国导游员、讲解员人数翻了3 倍。2010 年,我国接待入境游游客5566 万人次,出境游游客5738 万人次,市场的需求和扩展在加快,但导游队伍的增长远未达到这个需求,导游从业人员数量需求较大。然而,由于旅游法制建设滞后、旅游监督管理环节薄弱、旅行社无序竞争等原因,大部分持证导游生活保障低,难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原有的优秀人才也流失严重。中国的导游具有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以及高风险、高流失率的四低两高的特点。以广东省旅游局的调研(2011)为例,每年有大量的导游新兵进入旅游市场,旅行社并没有好好培养,而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在进入导游行列三年内,大部分新导游都将离开导游岗位,原因就是当他们转变为资深导游时要面对更多新兵的挑战。综上所述,导游从老一代的国家干部、民间大使的身份,到如今的无基本工资、无基本福利保障、无明确劳动报酬保障的 三无人员,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很多一线导游感到前途很迷茫,也使很多立志想从事导游工作的有识之士望而却步。对于导游生涯规划的分析与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为广大导游有序地安排自己进入职场发展的人生规划、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导游之路提供参考意见。

职业规划论文篇(10)

 

生涯规划实际上是落实全人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的主题,它可使人了解本身的问题。从了解自己、关心自己到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利人利我的人我关系。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各得其所[①]。涵盖人生生涯的生命、生活、职业生涯三个部分,涉及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了解、对生命及死亡的认识、个人理财、信仰、人际关系的处理、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等。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培养一种快乐、自信的生活心态,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使大学生能快快乐乐学习、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工作[②]。

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门包罗万象、内容广泛的学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逐趋成熟。然而,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才刚刚开始,目前基本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即便诸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少数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应当说也只是实验性的有益尝试。直至目前,全国只有极少数高校试点性的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我国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要开展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经过在部分高校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我们在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促进人与职的匹配、帮助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现状也不容乐观。当前我们所实验性开展的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尚不能满足大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在尝试中也已经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的功利化脱离使人教育思想、与该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方式仍显单调、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稀缺、本土化有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去研究和探索。然而,我们认为在这上系列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人教育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从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发展指挥棒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功课学习之外的德、体、美等其它因素仍处于次要地位,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于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教师需求量猛增,总体来说当前我们的高校师资队伍中全面均衡发展的教师也不多论文怎么写。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真实目的还停留在学习一门专业,毕业找个饭碗层面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而大部分学生家长则把教育的重任几乎全部推给了学校,甚少过问。这就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的全面教育不全面。全人教育不深入人心,生涯规划教育自然就缺乏根植的土壤。

2.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归口的纠结

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包括理论教学、体验与实践、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理论教学归口于教务部门,体验与实践归口于团委,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归口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就业指导与服务又归口于就业部门,这样就导致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归口问题纠结混乱。有归口教务部门,开展理论教学、开设讲座的;有归口于就业部门,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库,开展理论教学、组织讲座的;有干脆另外设立生涯规划体验中心(部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组织体验活动的;也有仅设一名或几名行政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兼职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协调与团委、就业等部门合作的。不是深感“独木难支大厦”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工作很难开展得有条不紊。

3. 生涯体验项目零散,流于形式

生涯体验是当前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体验项目包括政府机构体验、亲情体验、非营利组织体验、学生社团体验、跨文化体验、营利组织体验、拓展训练体验等。以使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外在环境的挑战中去,在现实的环境中,亲自处理和解决问题,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认识自我,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同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可喜的是试点的几所高校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注意到了生涯体验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社会、政府、家庭的广泛支持,一些项目往往无法实施,即使是亲情体验和学生社团体验等比较容易实现的项目也由于缺乏专业、专职的指导教师而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在尝试过程中并不仅只是这些问题,但却是几所高校尝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几个问题,也说明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开始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这也正是真正落实全人教育,使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走上正轨的最大障碍所在。要改变现状,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二、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既然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呢?很明显,照搬西方无异“缘木求鱼”,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只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来说,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好高校内部的教育体系与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必备条件。而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和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这两大体系又是缺一不可。

1.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通过全人教育,学习者身、心、灵将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如果说全人教育是我们的愿景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那么生涯规划就是我们的使命。生涯规划是落实全人教育的工具,可使人了解本身问题,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从而清楚并准确地判断,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生涯规划先从“了解生命”开始,做到了解自己的身体与生理,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心理等”,做到正确地评估自己,关心自已;再次“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的人我关系;而对工作各方面各领域的了解,对时间、压力、个人理财等周围环境的了解与掌握,都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忙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有所成就,更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目的所在。如果“全人教育”仍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那么高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无疑是无法真正到位。

2.构建高校内部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可以按照如图表1所示来进行构建。首先,因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有力措施,因此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由校长亲自牵头、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副书记共同负责来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无疑是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务处(部)、团委和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三个职能部门共同承担。教务处下设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和生涯规划咨询室,分别承担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个体生涯咨询工作。团委下设生涯体验中心,在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的协助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大学生生涯发展协会,除了作为共同学习探讨生涯规划的一种学生团体外,还可参与生涯规划教学辅助工作、生涯体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和就业处的相关事务性工作。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下设日常事务部、市场服务部和信息技术部,分别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就业服务工作论文怎么写。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科学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内部体系,共同为大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和服务。

图表1 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服务体系

3.构建和谐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显然,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仅靠高校也是难以担此大任的,还必须要有强大的支持体系,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以科学有效的实施。如图表2所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必须要以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由全社会包括高校、企业和学生家庭共同支持,并以学生为中心。

图表2 政府、企业、家庭与高校共同组成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在政府层面上,应高度重视全人教育,以法制来强制有关学校(可以高校为先导,继而在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中全面铺开)把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实施全人教育的重要工具,并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另外,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各级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国家用人选拔制度,制造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身、心、灵全面均衡发展的“完人”。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孩子出世至成人阶段一直陪伴其成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较大影响力,原本应该是实施全人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但是,由于不少中国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以及“教育学校为主”的思维定势等原因,不少的中国家长往往只起到“养育”之“养”的责任,而把教育的重任推给了学校,造成了许多家庭“养育”之“育”的缺失。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大学阶段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更加明显。所以,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发出“家校合作,共建育人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我国“优生优育”基本国策下的必然趋势。企业层面。当代西方正兴起的企业哲学伦理学认为,企业要承担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财富》、《福布斯》等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时也增加了社会责任标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使企业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吸引优质的投资者、建立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增长机制[③]。从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全人教育的角度来讲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企业可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包括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职业体验岗位和相关培训,以及适量的生涯规划教育基金等。高校层面,主要是在政府、家庭、企业三个层面的支持下,按照上述图表1所示的结构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深入贯彻全人教育十大原则,落实全人教育,具体实施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总之,科学完整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在政府、家庭、企业和高校共同配合支持下,构建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结构体系,科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I]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届教师科研项目,JSKY09015

[①]洪凤仪著,《生涯规划自己来》,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②]黄天中著,《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9.

上一篇: 描写教育类论文 下一篇: 融资融券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