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教育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20

描写教育类论文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52-04

幼儿园教育案例作为教师之间沟通思想、分享经验以及提升理论水平的一种方式,正日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不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发起幼儿园优秀案例评比活动,鼓励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然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案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写案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案例,有些教师甚至连什么是案例都说不清楚。针对这样的状况,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进行指导。笔者认为,要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方法,必须对以下三个问题作深入的了解:(1)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2)为什么要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3)怎样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下面笔者将一一阐释这三个问题,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

“案例”一词由来已久,英文写作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最早出现于律师与医生行业。〔1〕

在教育界,教师写作案例,并将案例运用于教师培训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有感于抽象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少理论工作者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希望教师能够把行动和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因而,案例概念被引入教育界。大部分研究者把教育案例定义为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3〕曾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生动,引人入胜。教育案例所叙述的事件应当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案例中的事件须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问题,并且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并能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三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它虽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决不是杜撰的。

幼儿园教师撰写教育案例是在幼儿园这个特定场所中,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的)进行详实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教育现象不仅仅针对幼儿园集体活动(如教学活动),还应该包括集体活动之外教师认为具有价值的个别教育现象(如某个幼儿的行为问题)。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案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幼儿自发、自主、自选活动的案例,另一类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案例。〔4〕由于集体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一般具有普遍性,因此集体教学案例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有些教师将涉及个别幼儿的教育现象称之为个案,因而产生了一个疑问:个案是不是案例?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说,个案不等于案例。

在教育领域虽然也有人将“个案”称为“案例”,但是“个案”这个词在教育界原本就是专业名词,专指“个案研究”,即教育领域的“个案”实为“个案研究”。由此可见,“案例”和“个案”不是同一个概念。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有着特定范围的现象(如一个机构、一种课程、一个人、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与分析。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个案研究大多是质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假设,而不是检验假设,即它是从原始资料(对某一个案整体情况的实地考察)中推断出有关这一个案的假设或理论。幼儿园教师所称的一些“个案研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案研究,因为其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对某一幼儿的深入了解与帮助,或对某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反思,并没有建构某种假设或理论。

还有些教师在为自己撰写的案例命名时,写作“××案例研究”。那么,“案例”等于“案例研究”吗?笔者认为“案例”与“案例研究”是有区别的。案例侧重于分析或解决某一具体教育事件中的问题情境。简言之,案例是教师对某一真实教育情境的描述和反思,一般是就事论事,类似于教育反思。而案例研究是质化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研究思路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案例研究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或者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探究,从中寻找带有一般性的教育规律。(黄娟娟,2003)因此,案例是构成案例研究的基础,没有案例便没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案例价值的展示和功能的显露,案例只有经过解释和剖析,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之后,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幼儿园教育案例是一种教育反思,不能等同于案例研究。目前幼教界鼓励大家从事案例研究,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能从事这类研究性工作的。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一些师资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的幼儿园来说,开展案例研究有一定的困难。而案例撰写作为一种详实的教育教学性反思,是幼儿园教师能够掌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案例撰写中逐步积累经验,提升理论水平,为日后案例研究的进行打下一定基础。

二、幼儿园教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案例

首先,从幼儿园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角度来说,通过案例的撰写,教师可以以文字的形式积累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萌生一些好的想法。有时偶然的教育情境会激发出独特的教育教学策略。灵光的闪现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整理,稍纵即逝,教师智慧的结晶将被无情地埋没。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如果教师能及时写下这些困惑,作出自己的解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解释和方法必然反映出教师当前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水平。通过交流,教师一方面能从案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经验。

其次,案例撰写要求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和思考,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经常撰写案例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新世纪的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由于幼儿园教师能接触较多的教育教学实例,因此学会反思的前提是学会观察。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尤其是优秀的案例,会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学习捕捉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学习观察、学习反思的过程必然促使教师学习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此外,案例撰写是教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这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因此,案例撰写的过程还是训练教师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规范性思维。

幼儿园教师应明确案例撰写的价值,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

三、怎样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

目前可供参考的网络和杂志上的案例形式五花八门,到底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合乎规范的呢?

根据幼儿园教育案例的定义,笔者将其分成两大类型,即集体活动案例与个别幼儿教育案例。

无论何种类型的案例,一般都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故事性。案例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是生动教学事实的再现。案例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或观点,对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2)典型性。案例需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内容最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能反映时代的要求。案例可以引发教师诸多思考,今后若遇到同样问题或类似事件,他们便知道如何应对。案例描述要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3)问题性。案例中要包含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同时可以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思考。

1.集体活动案例撰写形式

(1)夹叙夹议。即一边描述性地记录集体活动过程的真实情况,一边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点评。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活动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

(2)先叙述后议论。即先描述活动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随想式。即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还可以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由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感想。

2.个别幼儿教育案例撰写形式

个别幼儿教育案例的呈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形式:引言交代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析。

(1)引言。即开场白,不必花太多笔墨,可简单介绍案例大致涉及的主题。

(2)交代案例背景。即交代与案例发生有关的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案例背景是否交代清楚将直接关系到对案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分析、评判能否真正把握事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实质。案例背景介绍无需面面俱到,而应主要说明事件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3)案例描述。即整个事件的详细记录。在描述时注意把握主题,对于一些涉及主题的细节部分更要细致描述。

(4)提出问题。案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幼儿园教育案例主要是揭示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因此,在撰写案例时,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案例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因此这个环节尤其重要。幼儿园教师需详细叙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

(6)评析。有时是反思或讨论。这一部分的作用是深化读者对案例的认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撰写案例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注意保护案例中涉及人物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带有负面性质的例子,叙述时要避免使用真实人物的姓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参考文献:

〔1〕经柏龙,罗岩.论案例教学及其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2)

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它一方面体现了文学作为人学的一种特性,在文学创作中,对于揭示人物内心复杂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对于文学作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描写的内容和对象是人类两性的性关系及性征性状,它对整个社会的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构成产生影响,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性格的形成产生教化作用。将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与性健康教育内容和谐构建统一起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已成为性教育的载体之一

1.1包括性描写的文艺作品的性教育载体意义

性健康教育载体,是指能承载、传导性健康教育因素,并能为性健康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进行教化和内化的、双向互动的物质性工具和手段。以性教育载体面目出现的文艺作品,是实施性描写的文艺创作者在一定的性描写思想指导下,创作并传递的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的内容。在资讯极为发达的今天,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借助于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手段(书刊、影视、网络等),正对人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性教育。网络等现代传媒具有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加大了与作品相伴的性描写内容的传播,在客观上扩大了与性描写内容相关的性教育作用。“广州市只有24%的青少年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性知识,超过70%的青少年是从小说里或者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相关的性知识”的情况表明,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1.2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的性教育作用

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对受众的作用在于:一是贮存和携带了作者内在认知反应的、浓缩整理后的性教育内容。作者运用创作之手,以不同描写视角和力度,将自己对“性”的自我感悟和自白,组合在文艺作品中,以“营养”的形式传输给受众。这些性描写内容,成了受众性认知的对象,受众通过阅读或观看作品,即可获得或掌握作品中蕴藏的性教育内容。从教育的形式来说,这些包含陛描写内容的文艺作品,充当了性教育教材的作用。二是促进受众产生“性认知反应”。文艺作品性描写信息的传递,重要的不在于信息传递过程,而是受众接收信息之后出现的“信息反应”。借助文艺的传播影响属性,承载于文艺创作中的性描写,可对受众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促使其身心状态发生改变。通过文艺传播的过程对受众进行性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可以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获得简约、间接的性知识。因认知能力的不同,受众对这些“简约、间接”的性知识进行处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由此获得的性教育效果也不同。

文艺创作具有明确的传播指向。为了尽可能地影响和改变受众,创作者常常要设计和动用更多、更先进的载体来扩大作品的影响(如在作品添加增强视角效果的插图、通过互联网传播、改编成影视剧等),这进一步增强了文艺性描写内容在性健康教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对构建和谐

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和谐构建的影响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2.1不同的性描写力度。产生不同的性教育效果

其一,“蕴藉、含蓄”的性描写。它具有含蓄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特点,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对性进行“蕴藉、含蓄”的表现,对性的描写是“避实就虚”,而不是“原始形态的纪录”。由于对性不作过直过露的描写,因而不会使读者“因读秽笔而产生秽想”。作品为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图景对性作了描写,但对“性”作了含蓄、艺术的处理,对性生理、性心理等作了创造性的提炼加工和艺术升华。这种性描写既符合艺术创作审美原则,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也符合社会的审美道德底线。

其二,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性描写。这类作品从整体看,不会引起的效果,不会从整体上引起人们的淫欲之心。但作品中夹杂的色情内容、低级庸俗,有害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中性描写是不健康的,但又不可以随意删除。为了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事件,作者选取“性”作为材料,对“性”作了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这种近于自然主义的性描写,虽然突出了人物和事件的典型性,但也极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二是作品中性描写与主题无关,可以全部删除。这类作品中,在某个情节或某个部分,对性进行过分地渲染或刻意的描写,将性描写变成了游离于主题之外、近乎自然的色情实录,既无社会价值也无任何审美价值。

其三,纯自然主义的性描写。这类作品在整体上宣扬行为,以写实的手法,性地具体描写、及其心理感受;性地描述或者传授;公然宣扬色情形象;具体描写、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号陛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等等。它只是给人纯感官刺激,没有任何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

2.2不同的性描写载体形式,产生不同的性教育效果

文艺作品对受众世界观、人观、情感、性格的形成,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不同的性描写载体形式,对受众的性教育效果各不相同。

以静态载体形式出现的文艺作品(如诗歌、小说、文学剧本等),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受众传递性思想、性事实、性观点等性教育方面的符号和信息,是作者个人的性情绪、性思想的一种寄托、省察和发泄。借助于文字的沟通技能,受众在见识作者所展现的性事实过程中,聆听了作者所陈述的性理由和观点,受到相应的性思想启迪。静态载体发挥作用受文化水平限制,因此承载其中的性教育认知,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高层次人士”。

以动态载体形式出现的文艺作品(如戏剧和歌舞表演、电影电视表演、口头文学创作和传播),是将性教育内容隐含于文艺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参与者接受感官刺激,获得认知感悟,体验道德情感,从而接受教育内容,并进而养成行为方式。在以动态载体形式出现的文艺作品中,性描写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肢体语言描写方式的大量运用,它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使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识性文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性教育效果。当这些作品中的性描写内容进一步发展到色情甚至的程度时,它对受众获得性知识、养成相应的性认知和性习惯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对性内容进行刻意描写的和口头文学传播,就是对受众性犯罪的一种教唆。因此,动感越强、互动程度越高的载体形式,越容易让受众直接获取信息并解读其意义,包含其中的性描写内容,对受众的教育影响作用也就越大。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各种网上文艺作品(如博客文学、手机群发短信等)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信息载体形式。网络具有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快、传播手段兼容、传播方式交互等特性。借助于网络的强大功能,可发送图文并茂的性教育信息,收到比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更多、覆盖面更广的效果。特别是其随文配发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的图片,能将阅读者从繁难的文字内涵理解中解放出来,使性描写内容变得更加深刻、鲜明、生动、具体,让读者在浓缩后的性认知世界里,进一步产生联想和深思。

2.3不同作者的性描写对受众的影响效果不同

不同社会知名度的作者,其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各不相同。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崇拜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出于对名人的信服,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易被名人形式化、表面化的东西吸引和影响,产生盲从现象,出现因慕名人之名而读(观)名人之作品,并接受其观点的情况。因此,知名度越高的作者,其创作的包含性描写内容的文艺作品,对受众性教育影响作用也越大。

3 文艺创作中的性描写内容与

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包含性描写内容的文艺作品实际上充当了一种性教育教材的作用。因此,在和谐教育理念下的性健康教育,要求文艺作品中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性道德等性描写内容,应与建立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两性关系的道德准则和义务要求相一致,与社会性健康教育内容的构建相和谐。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创作主题选择和谐

要按照和谐性健康教育的总要求,全面审视作品所要表现的、体现其意图、宗旨、目的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意向,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进行准确的定位,使包含性描写内容的文艺创作主题与构建和谐社会主旋律保持一致。一是不忘规范,将性赋予人性内容和社会伦理价值。“通过写性,使其与广泛的人性内容、社会内容、思想意义、价值观念等联系起来,深化并丰富作品的内蕴”,“通过性描写深刻地表现丰富的人性、自由的思想、新的人道主义精神、纯美的两性关系”,让性描写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二是牢记责任,严肃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作者应遵守必要的美学规范和道德规范,不能丧失人文精神和放弃社会责任。作品中的性描写应表现“一个时代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内容和社会世相”,为社会、文化建立起必要的性道德规范,绝不能超过社会的普遍性道德心理承受水平。三是情满社会,注重性健康教育和谐环境的营造。性描写应有利于净化和塑造人的灵魂,与建立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两性关系的准则道德和义务相和谐。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性道德等性描写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规,符合人道。做到批判丑恶,弘扬正义,宣扬高尚精神,张扬人类的良知,不为腐化与荒淫提供冠冕堂皇的理由。

3.2写作视角选择和谐

性是一个具有颇多争议的东西,作品中的性描写,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选择一个和谐的写作视角。一是理性选择写作对象。虽然性是文艺创作回避不了的话题,但并不是不加考虑地选择性描写的对象和重点。而应在理性精神和美学观照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性描写对象和描写重点,做到描写对象选择应是不为性而写性,描写重点不津津乐道于性细节的描写、性经验刻划和性场面渲染。二是冷静面对性信息。而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性信息,写作者要保持基本精神操守,既不因生活中性的存在而凡写就必写性,也不能盲目地选择性描写内容,更不能添油加醋,带彩着色,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叙述性信息和性感受。三是运用恰当写作方法,消解性描写的消极影响。创作中可以充分运用反常化比喻、通感、间接描写等写作手法,为受众创设一个阅读审美心理距离,延长审美时空,“使性描写具有‘审美场’,进而增强审美,减少官能”。从而尽可能减少性描写给受众带来的消极影响,做到写性但又不损害作品的思想价值。四是处理好性描写在作品中的置入位置。性描写不能游离作品主题之外成为色情内容的实录,而应当成为文艺作品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作品主题显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它必须遵循艺术整体的辩证法,在恰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候和谐地出现,收到充实作品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效果。

3.2描写力度和谐

对“性”的描写,有一个“度”的问题。描写度的和谐是性健康内容和谐构建的关键。它包括:一是数量度的和谐。文艺创作不是性的实录,而应具有美的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性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作品中对性的描写数量不能过多,不能逢文就写性,更不能为写性而写性。如果只是一味迎合个别人的口味,单纯追求感官刺激,为满足肉体欲望而让作品通篇(或绝大部分)都是露骨的性描写,这样的性描写数量度显然是不和谐的。二是质的和谐。对性的公开是一种有条件的、科学的公开。在性描写的过程中,要写得适可而止,留有余地。虽然“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否定或忽视的,但文艺作品的精髓并不在于对性的描写。并不是任何创作都要有性描写为伴,而是要“使性描写在作品中闪烁审美的光芒”,对性作完全自然主义的描写,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从效果上将诱使受众走向性罪错。

4 加强创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是性健康

教育内容和谐构建的保证不同职业道德的作者,给受众提供的性描写内容不同,产生的性教育效果也不同。因此,文艺创作者除应加强常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外,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4.1科学性认知教育

性描写的过程既是作者性认知的过程,也是性道德展示的过程。创作者对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性道德的认知态度,直接反映在性描写的作品上,影响着受众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性道德。因此,必须对创作进行科学的性认知教育,力促其具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性道德准则,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才能实现性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文艺创作者只有接受包括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等方面的性健康教育,才会具有正确的、健康的性认知,才能以健全的性态度,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去进行性描写。

4.2和谐创作心理构建教育

要对创作者进行有关涉“性”创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和谐创作心理素质,形成健全、正确的性描写个性和行为能力。创作者要对客观世界中的“性”具有正确心理防范意识,较强的创作心理承受能力,自尊自爱,以和谐的心理完成和谐创作。做到写作动机和初衷符合性健康教育和谐发展的规范,而不是简单立足于性描写;面对多种多样的创作素材和视角,有原则地选择性描写对象和重点;材料组织、布局谋篇、各种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的使用等应当服务于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3)

一、教育现象学的概念简介

“教育现象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的荷兰,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于l20世纪初提出的现象学演变而来。教育现象学指的是从现象学角度研究教育领域的现象、活动、事实等。威廉明纳・莫斯特(Willemina Mostert,2002)在《现象学:在生活世界中发现教育学的意义》一文中把它界定为:现象学研究指一组人员对某一概念或现象生活体验意义的描述。瓦尔・哈林(Vall Hal-ling )把现象学界定为:像事物显现的那样严格而无偏见地研究事物,以便人们能理解人的意识和经验。还有研究者把现象学界定为对现象的探讨和描述(Seamon,2002)、现象学研究是描述体验的本质特征(Wilis,2004)等。这些界定尽管表述不一,但基本都认同现象学是描述直接经验中所给予的东西。教育现象学也遵循这一特点,所以范梅南(Max van Manen)说:教育现象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见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二、教育现象学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在范梅南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现象学》中,展示了对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的符号的运用方法,是对从事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和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论的建议。这一方法的基本模式就是对生活体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文本的反思,以期提升我们的思想,增强我们的实际经验或机智。现象学描述一个人如何指向生活体验,解释学描述一个人如何解释生活“文本”,而符号学意在为现象学和解释学发展一种切实可行的写作或语言学研究方法。在教育现象学中,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即方法,研究就是写作――写作是研究的基本内容。在解释现象学写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进行反思是教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现象学是对生活世界的研究――一个即时体验而尚未加以反思的世界,它试图对我们在世界中前反思性的体验方式进行细腻的描述,从而获得对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本性或意义更深刻的理解。现象学的反思不是内省而是回顾。梅洛・庞蒂指出(1962),现象学人文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重新获得与世界直接而原始的联系――直接体验着世界。这包括一种文本活动:反思性写作,它是从现象学和解释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人类:它是对生活体验(现象)的描述性研究,并试图通过挖掘生活体验的意义来丰富生活体验本身。现象学的目的是将生活体验的实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这种转变,文本的效果立刻成为有意义事物的重新体验和反思性拥有:通过文本,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会被充分激活,产生与文本的“对话”。

范梅南把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二是要有规范性倾向,而不要坚持价值中立;三是强调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而不要进行理论的抽象概括;四是要求兼具开展文本写作和反思的才能。他认为,探索教育学本质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建立一个教育理论着手,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个是从生活本身开始,通过反思与孩子的交往中理解教育生活世界。而他选择后一途径入手,以现象学的方法回到生活本身,通过脚踏实地的分析与描述,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来接近事实本身,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教育的知识和理论。

三、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组织结构

如何进行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和写作?从其基本的组织结构来看,这种解释现象学研究可视为六种研究活动之间的动态结合。

1.选择关注一个我们有兴趣并使我们与实践相连的现象

对所有的现象学研究而言,在一切研究的阶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时刻留心人们有创见的问题并密切关注生活体验。只有在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受到启发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提出教育学的本质问题。对于现象学问题而言,必须由研究者去亲身“经历”,现象学研究者不可能在研究的开始就记录下问题。问号应该设在最后。通过具体的故事,读者被引向与主题相关的探问情境中。

对于现象学探寻的问题而言,我们现有的理解、前提、假设和现存的科学知识体系促使我们在尚未领会现象学问题的意义之前就开始解释现象的本质。胡塞尔首先用“加括弧”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必须怎样抓住现象,并将我们对现象的已有的知识置于括弧之外。这种策略是使我们的理解、信念、偏见、假设和前提理论都明确化。我们将它们抛掷一旁,质疑这些知识,揭示其肤浅性、矛盾性和其他掩盖起来的特性。

2.调查收集真实的经验

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鉴别使我们产生深刻兴趣的事物以及这种兴趣是否认定为人类亲身经历的经验。我们需要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中去寻找生活体验的原材料,并对之进行反省和检查。要像法国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所说的那样,尽力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体验,而不作任何原因阐释或概括总结。现象学一直认为,任何现象都是可能的人类体验,现象学的描述具有普遍的跨主体性的特征。

现象学研究的对象还可以是通过追溯词源,找回指称这一现象所使用的词语最初的含义和表意功能。除此之外,惯用语(以及作家和诗人的语言)对现象学分析来说,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在人类经验总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人类经验某一方面的更深层意义或重要性,可以通过收集他人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描述。通过访谈得到个人的生活故事,通过观察得到生活中的轶事,还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体验描写,传记、日记、札记和笔记以及艺术等,还有现象学文献资料,都是生活体验的来源。

3.反思揭示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

现象学反思和解释的目标最终在于与生活经验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一个现象的意义或本质并非是简单的或一维的,而是多维的、多层次的。教育学人文科学的意义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利用有条理的记叙文和散文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人文科学的研究就是对文本的加工。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单元、意义的结构和主题进行现象学描述,就可以抓住文本的意义。

现象学的主题并不是某一对象或关于现象的概括总结,它们可以被视为联系点、焦点或线索,生活经验则是被联系起来的线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意义整体并保存下来。

在一些文本中,我们一般通过三种方法揭示或分离现象的主题:整体概括法、选择强调法和细节详述法。我们还可以从艺术中寻求主题描述,因为艺术性的文本与日常言谈文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总是持一种反思性态度。主题也可以通过对话进行阐释,通过研究小组或研讨班的合作性分析而得到审视、表述、重新解释、删节、补充或再现。

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之存在性来引导反思。空间性、实体性、时间性和相关性四种基本存在可以视为存在的基础。生存的空间是可感空间。生存的实体性指的是这一个现象学事实,我们总是以有形的实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性是对应于钟表时间或客观时间的主观时间,是我们的主观感受。生存中的他人(相关性)是指我们在和他人共同的人际空间中与之保持的生存关系。人类总是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经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目的,生存的缘由。这四个存在概念共同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实体――生活世界,使我们感受到意义的无限丰富性。

4.通过写作和改写的艺术方式来描述这一现象

人文科学研究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项语言学课题:从我们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某个方面,通过思考使它可以理解。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是为了检测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思考的深度。

现象学写作中惯常用到的修辞手段是轶闻趣事或故事。一切现象学人文科学都具有叙述体特征。轶闻(故事)使理论环境的抽象趋于独特化:使我们有可能参与真实体验,同时又让我们在面对真实体验中蕴含的意识时陷入沉思。

5.保持与这一现象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学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应定位于我们与儿童之间的教育关系。一个教育学研究者,如果想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从教育层面进行分析,必须用一种稳固而持久的方式对教育意义进行探讨,也就是说,文本的内容应充分展示我们在生活中的教育立场。教育研究者和理论学家最初的研究任务是:在养育、教学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进行理论研究必须涉及对文本的思考、文本中对话的意义和教育承诺――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必须与儿童密切相关。关于研究与写作所需的条件可总结如下:我们的文本需要:①目标明确――要有意识地注意内容与形式、言语与行动、文本与结构间的关系,要从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②论证有力――需要对一定的现象作强有力的教育解释,把每个情景都定位于教育情景,解决我们应该怎样与儿童交往的问题;③内容丰富――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某一现象进行全面的探讨;④意义深远――我们对文本进行反思,是为了通过阅读来获得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些失去的、过去的、变质的事物进行收集,并将其融入我们现存的生活经验,以达到对事物深度的把握。

6.通过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

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项目的提案最好以叙述形式通过介绍研究问题的本质和意义,通过对实际研究文本的真实面目的典型性介绍来进行充分准备。人们需要表明研究活动可以完成解释性的描述并能以叙述形式形成独创性的见解。同时,人文科学研究要有开放的视野,要允许在选择研究方向和在研究初期不可预估的探索技巧、程序和资源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

现象学的人文科学研究一般以一定的文本形式出现,但是仅仅呈现和组织书面资料的研究并没有完成其所承担的解释和叙述任务。文本的有组织的形式、有机整体与研究方法的有条理都十分重要。这样一些方法可以使现象学研究结构化:①主题化方法:采用鲜明的主题作为引导来写作研究论文,整个研究分解为若干章节或若干部分,以此来详细阐明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方面。②分析法:在不断拓展的探寻理论依据的过程中来进行分析型的论文写作。③例证法:在写作的开始就呈现现象的可视性本质,然后通过系统改造事例以填充原先的描述。④注解法:通过与其他现象学作者的思想进行对话或对其进行注解的方式来组织。⑤存在论方法:运用四种存在论方法来编排组织现象学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没有必须遵循的陈述性顺序。在深层意义上,人文科学的目标在于从反思中探寻依据,以便于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学关怀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徐辉富.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

[2]【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现象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8.

[3]徐辉富.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6.

[4]舒艳.现象学教育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述评[J].教育教学研究,2008(27).

[5]董玲.对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反思效力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4).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4)

二、“线性速写”在心理发展中的认知作用

“线性速写”的认知作用似乎可以归纳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原创期的由“现象到具象”和成熟期的“由具象到聚象”。

“线性速写”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训练的手段和独特的品类是文艺复兴前后伴随绘画的发展与变革所形成的专用术语;就其本质特征而言,“速”反映的仅仅是表层上的一种时间过程,如果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则难免会陷入造型艺术或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误区。譬如,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穴岩画和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反映了彼时人类生活形态和艺术趣味,实质上也透射出作为原始时代造型艺术的主要样式“线性速写”的认知作用。

三、“线性速写”与造型艺术

现代美术类和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基础课程教学几乎无不从“素描”课程起始,而且基本侧重于以静态的物或人为描画对象的“全因素素描”为着重点。

国内美术院校的教育自五十年代起步采用的是前苏联契斯恰柯夫的教学体系。这种“全因素”或“正宗”的素描一直制导着美术教育,“线性速写”则逐渐地淡出并置于无足轻重的一隅。

“全因素素描”和长期重复的作业,耗去了学生大量珍贵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造型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开拓很难起多少显著的作用,从而难以避免地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教育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突破传统的、学院式的基础教学和训练的陈旧模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越来越高的呼声。

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再次关注“线性速写”这一艺术家族中的“小品”,绝不是排斥或贬损“素描”教学中其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线条素描”、“块面素描”、“结构性素描”、“意向性素描”、“表现性素描”、“抽象性素描’’或“长期素描”、“中短期素描”也都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训练的侧重点,仅仅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在造型艺术或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还“线性速写”本来的面貌和位置。

艺术设计教育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与设计能力,为此,必须找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切入点,尤其就艺术设计的教学而言,打破某些学科间的界限,甚至突破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之间严格的界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固守于“全因素素描”的阴影,而将“素描”中最富有生机和灵气的“线性速写”排斥于教学文本和课堂之外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不是教学体系中的一种严重的缺失。

“线性速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韵律的艺术样式,而且抒写的工具、材料和条件都具有其它任何表达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艺术设计中各专业的基础教学而言,“线性速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力、表现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训练开创性思维和表现技巧不可或缺的必经途径。“线性速写”失之于速,也得之于速。“胸有成牛”才有洞穴岩画上的牛;“一气呵成”才有牛的蛮劲和野趣。“画上十分钟,画外十年功”是戏曲语言的化用,也是“线性速写”的真谛所在,任何艺术成就的积累都是不断“速而写,写而速”的过程。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5)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在照搬美术专业的统考模式。这种统考模式命题单一,评分标准统一,带有浓厚的标准化、单一化色彩,它虽然有很多便利性,但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就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方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书本的知识、权威的结论和从众的经验都有可能成为思维定势的一部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习惯和方式,知识储备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艺术设计类考生的考前美术学习,最多且最典型的就是素描练习,大部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停留在对写生对象的抄袭摹写上,程式化的素描练习已使学生养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学生的这种思维惰性一旦养成,就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阻碍,因为改变学生的一种僵化的思维要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更困难。

我国的艺术类考前素描教育一直沿用美术类院校的内容和形式。以明暗素描具象写生为主,一贯注重考查学生对色调光影、形体结构与空间透视的掌握程序,考试内容大都是静物、石膏像、人头像等,几十年里翻来覆去总是这么多内容,许多考生对素描的理解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些层面上。这很容易养成学生观察事物的“单向”性与惰性。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考试反映出来的就是考生造型技巧的熟练程度,实际与设计思维、创新表达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相去甚远。

这些并不是素描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对西方包括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引进消化中误读曲解所造成的。西方素描体系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艺术进步的体现,都对艺术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西方素描艺术大师对历史的贡献也是表现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传统模式束缚的反叛与创新,他们坚持以人文科学的精神投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光影、透视与结构,把素描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使众人享受到艺术大师的光环普照。跨越了几个世纪后我们今天仍停留在那儿生搬硬抄,毕竟是远离了源头,相隔了太久太多已难以为继。我们对西方素描的学习引进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因为时代变了,地域历史与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对素描解读又难免夹杂着个体的误读偏向,从中带来的变异演化为一种认为的惰性与僵化。

训练思维、挖掘能力这已是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下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德加语),怎么看比怎么去画来的更加重要。素描学习是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观察认知和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生动流畅寓于表达的能力,素描考试应着重考核考生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写生只是素描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是素描练习的一个环节与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模仿对象,一味强调技术主义态度的认识是有害无益的,当今的中国高校艺术类的人才选拔还不系统和健全,学生的考前美术训练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艺术类考前教育比较混乱,管理和教学都不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在选拔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2002年之后,就非常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核。由以往的考传统素描转换为设计素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近年来的考题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思路,我们就从素描这一项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例如2002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石膏像写生(阿格里巴),还是传统的美术考试思路;2003年设计系的素描考题是“包”“打开”,已经开始注重设计的意识;2008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纸飞机;2009年设计学院的素描考题是:白纸上的3-5支花;2010年设计类的素描考题就更加特殊,请以“彩虹”两字的几何形体立体构成组成一幅画面。我们仔细从中央美院的教育改革思路上和近年来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考虑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这样的素描考题,既考查了美术功底,又考查了字体设计、立体构成,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设计意识、想像力、把握画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光掌握简单的素描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中央美院在考前选拔人才方面做的调整能看出,考生的设计和创新意识已经在考试中占了很重要的分量,这样的考题要求考生必须先有一个主观的创意和基本形态,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明暗、层次、空间等等因素进行整合表现,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合设计过程,甚至考生经参与到了考题设计的创作中,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方向。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创新思维意识。这和传统的素描考核已经完全区别开来。这也能反映了平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比画的好的学生更容易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本质原因。为了使考查的目的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中央美院近年来在选拔人才方面还加试了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此外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在考题中加了美术鉴赏类的文章。中央美术学院在考前教育这方面做的尝试和探索是值得我们其他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借鉴的,对培养艺术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尽快对我国现有的艺术类的考前素描教育进行改革,可以使艺术类学科的考试形式更加切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素描的本质有所了解和体悟,对大学的创新教育埋下优良的种子。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形式还是僵化不变,就将会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埋下祸根。对艺术类学生考试形式的研究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有关教育学者和专家不断研究探索,最终打破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6)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在照搬美术专业的统考模式。这种统考模式命题单一,评分标准统一,带有浓厚的标准化、单一化色彩,它虽然有很多便利性,但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就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方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书本的知识、权威的结论和从众的经验都有可能成为思维定势的一部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习惯和方式,知识储备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艺术设计类考生的考前美术学习,最多且最典型的就是素描练习,大部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停留在对写生对象的抄袭摹写上,程式化的素描练习已使学生养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学生的这种思维惰性一旦养成,就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阻碍,因为改变学生的一种僵化的思维要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更困难。

我国的艺术类考前素描教育一直沿用美术类院校的内容和形式。以明暗素描具象写生为主,一贯注重考查学生对色调光影、形体结构与空间透视的掌握程序,考试内容大都是静物、石膏像、人头像等,几十年里翻来覆去总是这么多内容,许多考生对素描的理解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些层面上。这很容易养成学生观察事物的“单向”性与惰性。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考试反映出来的就是考生造型技巧的熟练程度,实际与设计思维、创新表达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相去甚远。

这些并不是素描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对西方包括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引进消化中误读曲解所造成的。西方素描体系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艺术进步的体现,都对艺术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西方素描艺术大师对历史的贡献也是表现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传统模式束缚的反叛与创新,他们坚持以人文科学的精神投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光影、透视与结构,把素描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使众人享受到艺术大师的光环普照。跨越了几个世纪后我们今天仍停留在那儿生搬硬抄,毕竟是远离了源头,相隔了太久太多已难以为继。我们对西方素描的学习引进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因为时代变了,地域历史与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对素描解读又难免夹杂着个体的误读偏向,从中带来的变异演化为一种认为的惰性与僵化。

训练思维、挖掘能力这已是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下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德加语),怎么看比怎么去画来的更加重要。素描学习是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观察认知和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生动流畅寓于表达的能力,素描考试应着重考核考生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写生只是素描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是素描练习的一个环节与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模仿对象,一味强调技术主义态度的认识是有害无益的,当今的中国高校艺术类的人才选拔还不系统和健全,学生的考前美术训练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艺术类考前教育比较混乱,管理和教学都不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在选拔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2002年之后,就非常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核。由以往的考传统素描转换为设计素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近年来的考题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思路,我们就从素描这一项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例如2002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石膏像写生(阿格里巴),还是传统的美术考试思路;2003年设计系的素描考题是“包”“打开”,已经开始注重设计的意识;2008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纸飞机;2009年设计学院的素描考题是:白纸上的3-5支花;2010年设计类的素描考题就更加特殊,请以“彩虹”两字的几何形体立体构成组成一幅画面。我们仔细从中央美院的教育改革思路上和近年来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考虑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这样的素描考题,既考查了美术功底,又考查了字体设计、立体构成,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设计意识、想像力、把握画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光掌握简单的素描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中央美院在考前选拔人才方面做的调整能看出,考生的设计和创新意识已经在考试中占了很重要的分量,这样的考题要求考生必须先有一个主观的创意和基本形态,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明暗、层次、空间等等因素进行整合表现,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合设计过程,甚至考生经参与到了考题设计的创作中,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方向。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创新思维意识。这和传统的素描考核已经完全区别开来。这也能反映了平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比画的好的学生更容易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本质原因。为了使考查的目的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中央美院近年来在选拔人才方面还加试了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此外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在考题中加了美术鉴赏类的文章。中央美术学院在考前教育这方面做的尝试和探索是值得我们其他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借鉴的,对培养艺术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尽快对我国现有的艺术类的考前素描教育进行改革,可以使艺术类学科的考试形式更加切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素描的本质有所了解和体悟,对大学的创新教育埋下优良的种子。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形式还是僵化不变,就将会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埋下祸根。对艺术类学生考试形式的研究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有关教育学者和专家不断研究探索,最终打破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7)

语文教科书具有工具性和思想,能够帮助个体社会化,尤其在思想方面,能够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所益处,还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社会角色,很好地规制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由此可见,教科书中的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体现着教科书的思想性因素,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直接有效的作用。因此在编制教科书的过程中,社会的主流

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还有思想道德都渗透于教科书人物的思想品德,性格、道德、观念等方面,构成了学生的正式参照群体,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对学生社会化起到规范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资料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选用了2006 年至今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统计教材的课文中所出现的所有人物,既包括写人的文章,也包括写景但是人物自身比较明显的文章。在统计的指标上,选取了人物的民族、

人物的身份职业、人物的国籍以及人物的形象价值、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人物的民族包括汉族,少数名族以及其他无法辨认的民族;人物的职业指课文中描写的人物身份及职业;人物的形象价值指文中体现的人物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个人能力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国别是按照文中的叙述来区分他们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指的是教材课文中所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人物还是历史中的人物还是童话等虚拟故事中存在人物。

二、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学研究分析结果

1.形象倾向

指的是人物的思想品德、人格、能力、气质等方面反映人物形象的特征。人物的形象倾向特征是指人物在品德、人格、能力和气质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人物形象倾向的类别很多。诸如助人、关心别人、友好、认真、勤奋、坚强等词汇涉及的人物形象特征都在研究范围内。

2.民族类别

指的是通过课文文字或图画等其他途径所反映出中国国籍的人物,有四种类别:汉族、少数民族、综合类(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无(无法辨认出民族类别的)。人物的民族特征是指教科书中不同民族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3.身份职业

分为普通人和名人。普通人的身份职业指课文中描写的一般身份职业,而名人则以其现有社会标定的优势身份职业统计。

4.分析结果

在民族类别上,汉族人在数量上大大多于少数民族,反映了汉族在全民族中处于绝对主要的地位。即使在社会主义积极鼓励倡导民族平等团结的主题下,语文教科书对少数民族依然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学生正确认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无益处的,不利于各民族团结。在身份职业方面,频繁出现的都是诸如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等,高社会地位的身份职业。而对于普通平凡的身份职业描述

很少。而对于诸如现代社会十分推崇看好的企业家等身份职业在课文中却从未被提及。在形象倾向上,人物形象倾向响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让学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号召,让学生去了解革命领袖,感受革命热情,让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品格去热爱社会主义。但在实际调查中显示提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课文为零,对市场竞争、全球合作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所需要的创新、协作、团队建设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关注度不高,对于法制和环保类的人物取向或者有关劳动尊严等价值观念在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上也没有恰当的反映。文化传统积淀到各式人物的定型认识中,并透过社会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涵盖了教科书的编写当中。学校的功能就是为了培养国家后代的栋梁之才,那么教科书的辅助功能就需要教科书的编写内容要适应时展,能为时代进步作出贡献。重视教科书中的人物选择,培养正面的儿童社会文化心理,努力回避人物特征负面特征所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塑造积极正面乐观的当代儿童形象。

三、结论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在小学课文中男性为描写的主要对象。课文中描写男性明显多于对女性的描写。这反应出了在社会中男性承担的职业等仍然占有主要的地位。而这种男性女性在出现次数上的差异尤其表现在描写历史的文章中,这与历史上男女的分工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现代文中对女性的描写也多了起来,可以说明课文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另外,在教科书中,名人与普通人出现的次数已经相当,教科书已经从原来的以名人为主向普通过渡。但是现在教科书中依然有些不足,对普通人的描写着重在他们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方面,对于新兴的网络、律师等行业的描写关注不够,并不能深入的表现社会。在人物的价值取向方面,教科书采用了树立榜样的方法。选取了现实中的人物或者历史上的人物及虚拟的人物。这些榜样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个人认为,现实中的人物由于其可信性和可接触性,较虚拟的人物更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而在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方面,人物的品格多是高尚的,这是一种远大的目标,教科书对于身边的比如爱护环境等方面描写的不够。

结语:

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社会化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教科书及书中人物特征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内化价值观念、掌握社会规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学生形成个性及自我概念、学习和实践社会角色也起着感染、示范和暗示的作用。教科书中的人物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并塑造儿童成为某一社会角色。所以,应该重视教科书中的人物选择,努力避免人物特征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丹玛克 儿童读物中的男性和女性:交叉文化分析 1981(03)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8)

助写案应该形成一个系列。初中作文助写案系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写作学习的需要和具体的课程安排,将写作的知识、方法、理念等融入到助写案中,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增强作文训练的可操作性,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有目的、有思路、有方法地写作活动,并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学情,按写作训练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相应主题、内容和训练点的助写案,将助写案系列化,循序渐进地应用于作文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根据七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训练中人物描写的需要,本案例将助写案的标题定为“学会写‘说’,让语言更生动”。

二、知识铺垫

这一环节主要提示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描写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进行铺垫。

三、赏读引领

从上课实践来看,初一学生很快就能画出进行语言描写的相关句子。小组讨论也比较热烈。在交流发言时,学生也能说出语言描写在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一些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语言描写的理解和体会会更加深刻。这一部分的目的就在于“阅读例文,提升作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语言描写的效果,而不是架空了讲语言描写的作用。以下是学生画出的有关语言描写的语句:

四、写法探究

学生要给这些描写语言的句子分类,必须要找到分类的标准,而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后会发现不止一种分类的方法。首先,按照“说”的不同位置可以发现:有的“说”在一句话的前面,是“xx说:‘xxxx。’”的形式;有的“说”在两句话中间,是“‘xxxx,’xx说,‘xxxx。’”的形式;有的“说”在一句话的后面,是“‘xxxx。’xx说。”的形式,这样避免了语言的呆板。其次,课文不仅用“说”,还用了“叫”、“喊”、“应”、“道”等词,既符合当时的情境,又使语言灵活多变。再次,学生会发现,在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往往还会带上其他人物描写的方法,比如“‘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一句中还带有神态描写。这样学生会在这些描写语言的句子中有更多的发现,同时领悟到在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可以用神态、动作、心理、语气等来配合,表现人物的性格、处境、心理等。最后,学生会发现可以根据说话人将这些描写语言的句子分成三类:一类是“我”的话,明显地表现了“我”体弱、胆小、无助、犹豫的特点;一类是小伙伴们说的话,符合这些孩子调皮、贪玩、缺少对同伴的关注的特点;还有一类是父亲说的话,充满了镇定、鼓励,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以及教育孩子时睿智。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在助学案和教师的帮助下会领悟到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处境等情况,为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为表达主旨服务。

“写法探究”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把握具体的写作技巧与手法,为下一环节“练笔反馈”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练笔反馈

这一练笔内容紧扣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更主要的是紧扣本次作文的主题,用所学到的语言描写的方法进行实践,同时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作文提升

学生带着目的进行片断作文练习时,能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描写的技巧,但是在对整篇作文进行构架时往往把握不住,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点拨,并强调语言描写的有效运用。

首先,要注意审题,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具体的人、事、物,如“同学”、“比赛”、“书本”等;也可以填抽象的概念,如“亲情”、“感动”、“关怀”等。无论填哪些内容,都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切身感受,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做到以情动人。其次,从题目来看,适合写记叙文,这样,事件的选择又十分重要。同学们可以先确定主题,即想通过这篇文章表现什么或表达什么,然后摆出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几件事,选择其中最有意义(最典型)的一两件来写。再次,事在人为,人物描写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进行传神的描写,人物才能活灵活现,使之更好地为主题服务。还有,适当的景物描写也能烘托人物的心理,渲染气氛,推动事件的发展。当然,学生还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借助想象、对比、衬托、托物寓意、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去描绘绚烂的生活。

目前,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缺少合理规划,很多学生的作文学习也存在零散性和随意性,而很多作文教学出版物在实际的作文课堂教学方面适用性不强,再者教材提供的作文训练内容也需要再加工,实现和学情的有效结合。所以,教师有必要按照写作的规律和要求,将作文训练构成体系,其中包括选材构思、谋篇布局、主题深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每部分训练内容之下又可设系列化的训练点,例如描写方法之下可设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这样,在整个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能形成助写案系列,从而逐步构建校本化、班本化的作文教学新体系。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9)

在《我是你老师》中我们还看到,经济、经济规则对学校产生着强有力的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办学需要经济支撑,并非新道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力量表现得特别明显。梧桐中学迎接省级重点中学评估的过程,是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竞争,更是经济实力的角逐;教育平等是公认的理念,但在经济的杠杆面前,教育的平等已难于做到,往往良好的经济实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如同成绩差的学生因成绩差而自卑一样,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也因经济条件差而自卑(失去父亲而致家庭条件差的胡丽同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经济和经济规则也成了校园里一只“看不见的手”。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10)

二十世纪对人类思想发生重大影响的现象学,其目的就是要找到思想的根源。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Dufrenne)认为现象学还原只有作为审美还原才有可能。也就是说,审美使我们达到了思想的“根”和“源”。他还说审美对思想的贡献就是“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以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动的途径。原因是它处于根源部位上。”可见审美观念可以客观的反映和了解世界,文学作品亦如此。前面我们提到文学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审美思想可以认知了解世界。在亚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会讨论到两种不同文化,即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亚裔美国文学中,由于大部分作品的作者都出生在美国或移民后定居在美国,他们对自己族裔的母文化和美国文化都不甚了解或了解很少,这样在他们的作品中就会出现一些描写的偏差和失实而误导了读者对亚裔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认识。所以在亚裔美国文学课上,学生们在阅读华裔文学作品时就会质疑作品中对人和事物描写的真实性。特别是在描述中国文化、风俗、礼仪和习惯时,有些描写与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大相径庭。例如在很多华裔文学作品中,都会写到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对妇女歧视和压迫的问题,还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糟粕———男人夫权思想。毋庸置疑,这些内容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事实也是存在的,但很多作家的描写是缺乏客观性的,他们的讲述与实际状况相去甚远甚至夸大。学生们在讨论到这些问题时会感到不能认同。相反,对于美国读者而言,他们一定会认为这就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写照。因为美国人了解美国远没有中国人了解美国那样多。遇到学生们的困惑,教师要有意识的教育学生,让他们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思想,提示他们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在亚裔美国作品中,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社会因素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笔下的亚洲各国和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没能真正地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在阅读亚裔文学作品时,需要人们从审美角度出发,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客观地去挖掘和分析两种文化的真实状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分清和分析亚裔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抛出政治、宗教、种族、性别等因素,积极地发现作者赋予作品的真实情感和人性的美。特别在亚裔作家描写两种文化的冲突而判断孰是孰非的时候,应当用美学寻找思想根源的方法,去找到两种文化的本质之所在。例如在许多华裔作家的作品中,对于美国人现在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是颇为赞同的,他们认为美国两代人必须拥有各自独立的家庭空间,这是个人独立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几代人同居一个屋檐下是不可理解的。虽然一些华裔作家在中国家庭中长大,但是在西方思想观念成长起来的一些亚裔作家对此也会有不理解。而学生们认为美国人的家庭关系和父母亲情很淡泊,他们没有像中国家庭那样浓浓的亲情。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育学生运用美学的观点找到这种两种文化思想的根源,不要以批判的态度去判断两种文化的好与坏,认真分析两种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历史渊源。从根本上了解两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两种文化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每一种文化精华和糟粕,真实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作品带给他们的愉悦和美感,这样阅读文学作品才是一种审美的态度,也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2.审美教育在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中是一个用正面而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欣赏作品的好方法

亚裔美国文学课程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门文学课,透过他们学生可以了解多种文化,可以通过作家的视角了解美国文化,一些华裔作品尤其深受许多在校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这些亚裔作家的经历和写作视角不同,他们笔下的故事已经不是亚洲国家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是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母国文化故事,是一种小说的再创作。比如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她笔下的关公和花木兰和中国文化中真正的形象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还会看到在他们作品中还会有歪曲事实,夸大母国文化的糟粕的描述。在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就有对中国封建家庭对妇女迫害和歧视的夸大描述。反过来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对美国文化的不认同,比如美国夫妻对家庭经济的使用分配上,作者也有一些夸张的描写,正如汤亭亭所说“:实际上,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我都是在写美国人。虽然我写的人物有着让人感到陌生的中国记忆,但他们是美国人。再说我的创作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对这点我很清楚。”而另一位华裔女作家任碧莲在他的《典型的美国佬》中也提到她写的是一个美国人的故事尽管她写的是华裔家庭的故事。可见我们在阅读亚裔文学作品时没有必要来考证某种情节、背景、文化、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只是作者用他的视角和情感记述和描写着他们周围和心目中的世界。所以在亚裔美国文学课上针对学生们的质疑和讨论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可以像开始研究这门文学课那样,从文化、政治、历史、种族等方面讨论,也可以运用东方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后现代来解读文本。然而。作为文学作品而言,人性及作品中赋予人物的命运、情感是最吸引读者的,它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审美教育在这个环节中是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会使读者忽略作品中的政治、种族和文化上的偏见和影响,从文学提供给人的最本质的东西去影响人,教育人,所以在讲授这门课时不妨从审美的角度正面而积极的去欣赏作品,不只是结构分析和理论批评。在讲授这门课时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文字中所描写的语言美、画面美、人物美、情节美和情感之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美感。这是由学生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出的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其感觉,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图再现出来一些美的东西,从而让读者感悟到文学的美。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自己曾经经历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在真实的场景中欣赏。这样,在感受其作品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的同时,他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求得心灵的感悟。

上一篇: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 下一篇: 职业规划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