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01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1)

工程项目的管理,完整的内容应该涵盖自然资源的评价、生态与环境评价、社会需求的评估、社会文化的评价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论证、立项决策、工程没计、制定实施计划、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建设施工、监理监督、资金筹措、验收决算、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内容。上述内容立项决策之前是项目的前期工作与管理,工程设计以后到竣工验收决算是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是目标的运行管理。所以一个项目的完整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项目前期的决策管理;第二阶段,项目的实施管理;第三阶段,项目目标运行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用政府的行政行为来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成功地建设了大批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如北京的十大建筑、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项目、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一大批大型水电站如新安江、三门峡、刘家峡、葛洲坝、龙羊峡等,这一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如:工程项目的建设没有开发主体,建设资金全靠国家财政计划拨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体化,不承担项目的经济责任,运行者不承担建设资金的回报等等,由于职责不清,往往出现一些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的工程,不讲求经营效益,造成资金效率低、重复建设等种种弊端。我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建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项目开发的主体,建设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资金有偿使用,工程施工采取招标承包制、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用合同的形式确立各建设单位相互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了套完整有序的管理体制,已成功地建成了一大批工程,其中有水口、漫湾、五强溪、李家峡、广蓄、二滩等大型水电站,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这种建没运营体制是行之有效的,是同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逐步接轨的。

3三峡工程的管理体制

三峡工程是一项特大型的多功能综合性工程,也是一项世界特大工程,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立项建设,完成丁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论证和决策程序,转入了实施阶段。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目标:首要的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以水库的调节蓄滞洪水,降低下泄的洪峰流量。

提高荆江河段及其下游的防洪能力,减轻荆江大堤的防洪压力,这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其次是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获得巨大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能力偿还巨额的投资。同时水库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对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峡工程建设的成败将涉及到沿江各省市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也将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三峡工程是一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程项目。为此,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领导为成员,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了落实和执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决定,处理和协调日常事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三峡工程建设须动迁113万人口,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社会工程。为了完成好三峡水库的移民工作,委员会下设移民开发局,制定移民政策,协调移民工作,监督移民计划的实施。为了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防止一切违规、违纪现象,委员会下设立了监察局,成立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三峡总公司是三峡工程项目的法人,是一个经济实体,全面负责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负责工程和移民资金的筹措,承担全部建没债务,负责三峡枢纽和葛洲坝枢纽的经营管理,以其经营效益滚动开发长江干支流水力资源,以及其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其它产业的开发经营。中国三峡总公司目前是国有独资企业,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将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上市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成为国家投资和开发的主体。上述就形成了三峡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总构架,如图2:

图2三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框架图

4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的建设管理

(1)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及机构体系在国家批准的投资概算及工程总进度的目标下,实现三峡工程的预期功能。根据三峡工程的自身特点,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建设管理实行矩阵式的管理构架,如图3所示。(2)三峡工程的设计管理一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前提,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承担。

三峡工程设计阶段包括:

可行性论证报告——由国务院审查批准

初步设计——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

技术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批;

招标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批准;

施工详图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会同各

监理单位批准;

(3)三峡工程重大问题的决策管理三峡工程不论在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决策。能否准确而果断地决策,是三峡工程建设不走弯路,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9年来,我们遵循了在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工程实践经验者意见,充分吸收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既从三峡工程的实际出发,又不停留在固有的经验和习惯上,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鼓励创新思维,成功地决策了一系列重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厂工程的顺利实施。

①三峡工程对外交通方案一从论证阶段就是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三峡工程工程量巨大,混凝土最高年浇筑强度达540万m3,水泥、钢材、各类建筑材料的运输达200万t,各类超大件钢结构、超重件机电运输量大,每天有10000人次的客流量,交通运输繁忙。最后决策放弃传统的大型水电站用铁路专用线的方案,用一条近30km的高等级全封闭的山区准I级公路和长江水运相结合的运输方案,做到了既快捷高效,又避免了无效投资,事实证明决策是成功的。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2)

2.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计划为依据,使项目实施各阶段、各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此来协调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工程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3.计划使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建设资金等各种资源都能得到合理的充分有效的运用,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对各阶段各环节的活动进行协调,以达到质量优良、工期和造价合理的理想目标,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使不同的阶段、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统一指挥形成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局面,同时通过协调使一些看似矛盾的工期、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统一,所有这些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组织职能

在熟悉工程项目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部门分工、职责划分,明确职权,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都有管理者分工负责,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组织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实现。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长处,以每个管理者的完美的工作质量换取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控制职能

1.合同管理

通过与承包人或供应商签订合同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分解后,由承包人或供应商严格按合同要求的有关条款为工程项目的部分任务和目标服务,合同的有关条款就是一种控制和约束手段,同时也是体现合同双方利益的依据。

2.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管理工作实际是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合同管理环节前的必要的一种手段和准备工作。招投标管理工作认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及主要材料的供货质量、供货时间、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等指标的实现。

3.工程技术管理(1)技术准备阶段:如设计任务的委托,施工图纸的审查、设计交底、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等。

(2)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如处理和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技术方案和措施(包括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的审定,材料及半成品的技术检验,技术问题的处理,规范、规程和工艺标准的贯彻实施等。

(3)技术开发活动:如科学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及技术培训等。

(4)其它方面的技术工作:如技术装备,技术文件、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技术责任制的落实等。

4.施工质量管理

(1)对有关单位的资质审查,包括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认定,机电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等。

(2)质量检查,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及安装质量的检查,是否按工艺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施工,是否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洽商变更要求施工,工序衔接是否合理,是否会有隐患,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机电设备等的质量检查等。通过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可进行下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限期纠正。

(3)进行工程质量的评定,按建设工种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最终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评出质量等级,发现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使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4)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预制品的检查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班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按质量管理层次实行分级验收制度,第三方认证制度以及质量事故处理办法等。

5.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1)成本目标的分解,落实成本目标的控制者,明确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成本的职能分工。

(2)编制成本控制计划,以施工预算和项目预算成本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

(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主要从确定最佳施工方案、采取能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提高交付使用率等方面着手进行。

(4)实行计划与资金的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实际成本和计划之间的动态关系,适时的调整计划调整决策,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

(5)认真审核组成工程成本的每一笔款项的支付,审核其内容是否为支付范围、数额是否计算正确、是否留有余地,支付时间是否合适、支付对象是否为合同当事方等。

(6)尽量减少索赔事项的发生,要求尽量减少指挥和决策的失误,将设计图中的问题提前发现并在施工前解决,平时多积累相关的原始资料,如往来文件、指令、质量隐患记录、人员配备和组织情况、政府的有关文件和法规等,所有这些都可作为索赔事件一旦发生时的依据。

(7)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期、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返工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均可从另一个侧面相对的降低项目成本。

五、监督职能

1.政府的监督。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向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委托监督手续后,监督站将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实行监督检查,核定工程质量,督促与工程项目有关的设计、业主、监理和施工各方按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负责落实各自的质量责任,同时也对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制度的推行,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加强质量监督和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积极协调与工程项目有关各方的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工程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及反映工程进度情况的会议、会议纪要、报表、报告、往来文件等信息来分析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现象,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或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使工程项目永远保持正常的秩序,健康地发展。

4.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投入管理的精力虽然不大,但因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却远大于施工管理阶段及竣工验收交用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二个阶段将工作做深做透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作,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3)

1加强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

(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4)

2剖析原因

(1)重视性不足:目前高校的关注主要重点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得好职位,因此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投入能够收获比较高的就业率,带动学校的发展,但是工程安全管理技能并不能像专业素质一样获得很明显的回报,学校考虑到课时等方面的原因,就不会安排工程安全管理的课程,实际上还是高校对工程安全管理重视不足的原因。(2)认知有限:高校对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够重视,施工单位比较注重的是完成工作的时间和投入的成本,对于一些安全问题也认识不足,政府的监管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监督效果并不显著,一些施工单位出现安全事故就隐瞒,政府发现的不够及时,而且不能大力惩处,如此循环往复,各方对工程安全管理的观念都认知不足,导致工程安全管理不能得到重视和实施。(3)师资力量不足: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应当对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有一定的了解,有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背景,然后还要对实践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有自己切身的体验,这样才能在教导学生的过程当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让学生们学有所成。

3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改进策略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解,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对我国高校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对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改革的几条建议。(1)引起高校的重视:在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中需要开设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专业课,首先学校必须对工程安全管理足够重视,看中它在未来的建设工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目前重要地位,然后做好传达工作,让高校中的教师也足够重视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最后在设立专业课的同时,要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在给孩子们讲课的同时,也要注重介绍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让学生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之后,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去学习[6]。(2)项目法:运用项目法进行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安全管理课程中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能学会团队协作,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3)教学方法多样化:由于工程安全管理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困难,很多问题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转换,这也加大的教师教学的难度,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乏味,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当中,容易分心,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保证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8]。(4)优化师资力量:对于高校中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多提供学习的机会,可以是到国外短期学习,吸收国外的优秀指导意见,还可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真正学习到实践知识,不断提高高校中教师的工程安全管理的专业能力,在学校里面逐渐培养出能够教授学生的优秀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对于教师而言,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也是成长的契机。

总之,通过对目前高校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改进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策略,希望能为高校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作者:张哲弘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5)

1引言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意识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强化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施工项目管理也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与现场管理展开探析。

2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建筑企业立足的根本,建筑企业要严把质量关卡,把质量上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地位。建筑行业涉及的范围广且工作内容复杂,给项目造成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工程对质量的要求。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集技术、经济等为一体,具有综合性质。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展开施工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1];其次,建筑企业要强化内部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认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并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还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出高质量工程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并提高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对质量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质量管理队伍人才的凋零,无法发挥出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的作用,不仅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而且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质量管理还在于施工质量与技术的提高,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使工程的各方面都能跟上时展需求。

3安全管理

建设施工项目自身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属于高危行业。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规范施工流程与操作标准,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员岗位,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督促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职位,任用的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一定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以及较强的事件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好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细”和“严”是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因此,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要全方位展开,做到一丝不苟,并且严格控制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建设与操作流程。由于建设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民工,他们缺乏安全管理与生产意识,而且对安全生产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展开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使工人自觉地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要发挥安全管理的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给施工工人和监理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2]。施工企业还要加大安全技术的投入,做好紧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与企业损失。

4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包括工程涉及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施工水平等。工程预算要根据工程设计进行,因此,合理的工程设计是各环节衔接的关键,要对关键程序与工程做出优先安排,以保证施工进度。材料费用在整个工程成本预算中所占比例最大,也是工程是否盈利的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在一项工程开始建设前,要进行材料采购,所选材料一定要与施工标准相符合,根据成本预算计算出需要的材料数量,并在预算范围内购进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避免出现材料购进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购进材料后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外部因素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保证使用的材料质量在标准范围内,把好质量关卡。另外,人工成本也是施工成本预算的重要部分,施工企业要控制好人工成本,选择具有一定施工水平的施工人员,并开展相关培训,规范工人招聘行为,尽量避免招聘短期工人,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施工工程企业要设立相关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人力需求招聘所需人员,并进行上岗培训,同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以保持工人的技术水平与成本控制意识。对于员工的考核需要实施合理的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奖励制度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设置合理的奖金数量,并与员工的薪酬相关联,深刻树立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细节中[3]。

5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点。工程开始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就取决于编制好的施工方案,而施工方案又是现场管理的依据。施工进度除了以施工方案为依据,还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对影响实际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排查,并及时解决,以保证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相一致。进度的管理需要从施工开始贯穿到末尾,制定出分段完成时间,控制好实际施工进度。施工进度控制对于工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控制好施工进度,才能保证工程在规定日期内完工,反之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完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加大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另外,工程开始前,需要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签订的合同文件,明确工程完成的期限及其他要求,并对施工现场做出认真分析,以确保能够及时解决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施工能力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等因素做出综合分析,制定具体的与实际更加贴近的工作计划,在工程施工期间加大对项目管理的监督,促进各项管理条例的真正落实,发挥好现场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6结语

建筑企业能够保持平稳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存在,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对工程以及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条件,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程的质量建设中,并保证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还要不断创新与改进项目管理体系及各项制度,使项目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作者:潘峰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6)

二、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创新路径

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亦称为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是企业制定的包括规范企业生产、经济、技术等活动的规则、条例、程序的集合。促进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必然的,其主要创新路径如下。1.创新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支撑,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物,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息息相关。组织机构的创新可以从对组织机构重组改制入手,实质是对企业制度的创新[2]。在创新企业制度中,组织机构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全新的委托关系、分权和集权的要求相适应,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2.创新技术管理这是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的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术问题,还是创新管理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从研发入手,逐步形成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广上市。石油工程企业自身特定的高科技、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关。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利用新的工艺方法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生存经营要素能随意转让,但只有人力资源无法自由转让,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这就决定了石油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往的管理体系,将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传统的财务管理转换成人力资本。

三、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的创新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位一体”关系。因此,为了促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将两者有效融合。1.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石油工程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体现,推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内部和单位之间、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渗透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仅是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石油工程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石油工程色彩的文体活动,这是强化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能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企业职工之间的情感,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体现。2.利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性质。可见,只有与石油工程企业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才能促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具执行力。企业管理只是企业管理者按照所指定的管理制度开展的工作协调和合作,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有效的开展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管理要以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为导向[3]。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中,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逐步渗透到职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中。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内部积极树立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贡献做大力量。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7)

2项目管理概述

2.1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建设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达到建设项目的需求,实现建设项目的价值。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范围、时间、成本、风险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平衡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从项目目标和约束角度划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三个主要方面;从项目活动过程划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终结与后评价等几个过程/阶段;从项目管理知识领域角度划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QHSE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管理活动进行划分,其实质的管理内容是一致的,不同角度提供不同的研究策略和工作思路。现代项目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即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策划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运行管理阶段等。

2.2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独特性、渐进性、约束性等特点,要求项目管理必须针对每个项目特定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制定与之对应的管理策略。项目的三个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具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特性。一方面,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必须围绕着项目目标的实现来确定,只有在保证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上,谈进度、质量和成本才有意义。另一方面,三个目标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当强调进度目标的实现时,质量可能会受影响,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当强调质量目标时,进度不能太快,成本也可能会有所增加;当强调成本目标时,进度和质量都可能会受影响。因此,在确定项目目标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综合最优化。

3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价值工程与项目管理的结合

价值工程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进一步定义为:一种系统的对建设项目进行功能分析以及方案创造、评价和实施,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从而提高研究对像价值的技术经济方法。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其意义[8]:1)价值工程的目的,是用最低的总成本,使建设项目获得必要的功能;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即建设项目进行功能分析;3)价值工程是依靠集体智慧所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就是说要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出发,对利益相关者所需要的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必要的功能系数、功能水平、功能特性和功能约束条件;进而创造或采用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优方案;这一切是有组织地进行的,它要组织各方面人才,如策划、设计、成本、施工、采购、管理等,充分发挥其智慧与技术的力量,并将这些分散的力量聚积起来,形成一股足够大的力量进行工作与创造。结合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将项目所需的功能分为进度和质量两方面,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建立多种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方案,对比不同方案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不同的成本支出,从而确定最大的进度价值和质量价值,组合形成最优的价值集合方案,从而获得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确定项目的管理目标,进而制定最优的管理策略,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

3.2项目进度分析

建设项目的进度包括总体进度和分项进度。总体进度根据建设项目特定的背景、依据和目标而确定;分项进度则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实施阶段情况而具体形成。应用价值工程的各种方案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法或德尔菲法等对总体进度和分项进度开展评价,从项目目标、利益相关者诉求以及各项技术方案特点等不同角度开展评价,对项目进度目标进行策划分析,形成不同的进度方案,制定不同进度方案下的实施策略。

3.3项目质量分析

建设项目的质量包括项目构成、功能、工程质量、品质等内容。根据项目建设的目的,对建设项目的轮廓和预期目标进行评价,站在全局角度进行分析,以提高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核心,进行总体分析论证。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等方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论证,判别项目所需的质量目标,形成不同的质量方案,制定不同质量方案下的实施策略。

3.4项目成本分析

建设项目的成本分析应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观点来分析项目成本,即项目的成本不仅包括建设阶段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整个运营期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甚至还包括建筑产品报废时的处理成本。分析影响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因素。

3.4.1项目决策因素

决策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以及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

3.4.2项目设计因素

项目决策确定以后,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建筑产品是否经济合理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型,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设计图纸一旦完成,建设项目的质式、设备选型、技术方案等就已基本确定,所以设计阶段工作质量的优劣、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项目造价的高低,也将影响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的效益。

3.4.3项目施工因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工期、质量、技术、施工组织以及管理措施等因素。

3.4.4项目建成后费用因素

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运行维护费、社会环境保护费以及拆除费用等因素。如果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差,使产品的使用维护费提高了,那么产品整个项目全寿命期内的总成本就可能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会有所提高。因此,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目标应是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共同作用下的最低值。利用价值工程进行项目成本分析,结合已评价的进度方案和质量方案,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绝对值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进行成本费用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寻找不同进度方案和质量方案下的最大价值,进而确定最大价值集合方案。

4案例分析

4.1项目简介

某会展中心项目,占地面积23万m2,建筑面积10万m2,结构类型:钢结构,层高: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高度:36.3m,项目周期10个月,施工质量目标:确保省优,力争国家鲁班奖。

4.2项目目标分析

4.2.1进度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近期目标,举办2010年9月份某大型国际重要经济论坛;远期目标,作为该市最大的会展中心,承接各类型会议及展览。该国际论坛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一方面通过论坛的成功举办可以提升该市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会展中心的建设推动该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项目的进度目标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由于项目启动建设时(2009年8月)剩余的建设期已较短,项目能否按期完工就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为加快项目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建设速度的措施,包括采用无地下室的建筑形式、采用施工速度快的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以及采用“五加二”“白加黑”节假日不休息的施工组织等,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建设进度。通过综合进度方案的实施,在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最终项目进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保证了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4.2.2质量目标

本项目作为国际重要论坛的举办场地,对项目建设质量有很高要求。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装饰装修、综合接待、新闻采访以及安全保卫等方面,均要求符合国际高规格论坛的要求。建筑方案中配置容纳2000人的主报告厅、容纳3000人的宴会厅、8500m2登录大厅共享空间以及各类型贵宾厅及会议室;由于项目工期短且跨越冬季施工,为满足项目工期需要采用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为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在钢柱内浇灌混凝土;内檐采用较高规格的精装修配置;空调、消防、电气、给排水等选用安全、先进的系统形式以及高品质的产品;设置会议舞台设备、中央厨房、综合安保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等;项目的施工质量目标确定为确保省优,争取国家鲁班奖。通过采用上述质量目标,项目最终成功举办了该国际经济论坛以及其它重要国际论坛和国际级、部级展会,接受了国际大型会议和展览的考验;项目施工质量目标也完全实现,最终获得了国家鲁班奖。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标准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评价。

4.2.3项目成本控制

通过上述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分析,确定了本项目的功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方案策略。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应确保功能目标的实现,如果功能目标不实现,项目将不具有价值。对于项目确定的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及其方案,结合具体的建设内容,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开展价值工程分析,选定最大的价值组合方案。下文列举几个该项目采用的应用价值工程分析的决策实例:1)结构形式选择———方案价值的定性分析。会展中心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可选择的结构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前者要求的施工周期较长,无法实现本项目工期要求;采用钢结构会增加一定的投资,但可以保证项目工期。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钢混形式无法实现项目进度目标,不具有价值;而钢结构形式可以实现项目进度目标,具有实际价值,因此,钢结构形式是价值工程方案分析后的价值最大方案。2)取消屋面蜂窝铝板面层———成本显著降低,功能稍微降低。在本项目的最初设计中,屋面形式采用金属屋面体系,出于美观需要,在最外层设置蜂窝铝板装饰面层。根据技术经济分析,该蜂窝铝板投资约9000万元,但仅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无其他明显功能,经决策,决定取消此面层,从而节省工程投资。3)能源方案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在本项目的能源方案选择决策过程中,对地源热泵加单冷冷水机组、直燃机、电制冷加热网、电制冷加燃气热水机组、冰蓄冷加热网以及冰蓄冷加燃气热水机组等不同的冷热源组合形式进行分析,从初投资、运营费用、施工周期和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取最适合本项目的直燃机作为项目冷热源,该方案具有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4)空调分区控制及多家造价咨询引入———成本稍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本项目采用不同容量冷热源机组组合设置、空调分区控制的系统形式,使得项目空调系统投资略微增加,但在使用中可根据不同的负荷要求,选择匹配的直燃机机组,降低后期运营中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使用功能显著提高;另外,由于项目工期较短,为保证项目成本控制质量,聘请了两家造价咨询单位,虽然咨询费用有所增加,但通过两次造价审核,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的偏差,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节省的资金远超过咨询费用的投入。在本案例的项目管理实践中,采用价值工程的内容较多,本文仅列举上述四个对项目建设目标影响较大的方面。通过价值工程的开展,在确保实现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本进行了有效控制,基本实现了该项目价值的最大化。

4.3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在分析项目目标的基础上,确定项目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围绕功能分析这一核心思想,制定项目目标综合方案。利用价值工程,在保证项目功能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控制项目成本支出,达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价值最大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某一阶段或某项工作会增加局部成本,但同时可能为整个项目带来更大的效益和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8)

2.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特点及其管理内容

目前我国电网正处于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电网建设,实现智能电网是国家电力建设实行的重要方针政策。在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是提高我国电网质量的重要措施。输变电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规律性与可控性,同时由于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致使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为项目的陈宫事实提供有力保障。

2.1输变电工程质量特点

戍边工程项目书特殊的产品,在具有所有产品共有的特性之外,如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极其属性,还具特殊的含义。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这么几方面。第一,适用性。也就是戍边工程的功能,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应当满足电力生产的各种性能。第二,可靠性。指的是输变电工程能够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能力。第三,耐久性,也就寿命。输变电在特殊规定的条件下,在各项基本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使用年限的相关要求,就是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后合理使用的寿命周期。第四,经济性。工程从开始的规划、设计、勘察以及施工到工程建设完成的寿命周期内成本消耗的所有费用。第五,安全性。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均能够保证运行安全,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与环境安全,避免遭受到危害。第六,与环境的协调性。输变电工程必须宇宙环境保持协调,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经济水平,同时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这几项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输变电工程建设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缺少任何一项都会对工程质量建设产生影响。

2.2输变电工程管理内容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输变电工程项目特点决定了输变电工程管理的内容,即项开工前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和总结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管理内容。首先,开工准备阶段管理内容。在开工建设之前需要做好这些工作。第一,图纸准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审查施工图是否满足施工需要。第二,现场准备。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施工的现场实行相应的管理,促使现场准备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第三,监理招标。根据招标文件展开该项准备工作。第四,施工招标。随后就有申报并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进场准备,确认各个施工单位施工之前的准备。最后第一次工地会议:具备开工条件后,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监理会议,检查落实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各方工作内容和程序。其次,项目施工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关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效果与工程的顺利实施。针对其中各个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予以重点管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应当充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促使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最后,竣工验收和总结。在实施该阶段的过程中,就说明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完成,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全部应用于其中,进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3.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点及方法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阶段非常多,在此过程中重点讲解图鉴阶段的工程质量相关问题,并可以总结出管理方法。

3.1变电站土建施工

再涂建变电站施工质量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重点掌握刚进工程质量的管理。首先,审查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是确保钢筋工程质量第一道关键性的预控措施,审查方案编制的规范性及针对性,除了体现在结构设计施工图中对钢筋工程的具体要求外,还体现在钢筋绑扎安装中与模板,硷分项工程的施工配合上,审查内容应侧重于梁、板、墙、柱、基础,外檐等主要构件配筋及其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上。其次,抽检主要受力构件的钢筋原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原材出厂证明、检验报告及复验报告等)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钢筋,应按规定进行钢筋实际抗拉试验,并按要求实际强度高于屈服强度125倍,屈服强度低于标准强度1.3倍。在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有与设计或者钢筋的品种发生替换的时候,应当在钢筋的加工之前做好工程变换工作。最后,针对钢筋连接的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纵向受拉钢筋的链接施工质量。对确保钢筋硅结构工程的受力性能,确保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此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当然,钢筋加工阶段是钢筋接头施工的一个质量控制要点。特别是在机械链接接头以及电渣压力焊接接头的钢筋端部加工质量,尺寸控制等"在运入作业面之前,应以钢筋半成品方式作好钢筋接头加工的预检验收工作。另外,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

3.2质量的事后控制

在事后控制方面应重点掌握安全防护。在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做好质量控制的同时应做好安全工作"安全与质量是相辅相成,安全防护控制也是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阶段应密切关注季节,气候的变化,认真对待因此带来的安全风险,当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暴风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在施工阶段进行安全防护控制,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应采用不同控制措施,如在进行临边高处施工作业时,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在进行洞1000kv时,为防止高空坠物或危及人身安全,应设置防护设施;在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悬空女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等悬空作业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必要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并月必须站在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种电器各种电器设备均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不在同一系统中接零接地两种保护同时混用,每台机械和电器设备采用单独开关和熔断保险,严格“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用。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9)

2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措施

2.1加快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制度保障和支撑作用,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重点破解影响黔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体制。一是研究制定项目法人单位组建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和问责制度;二是按照关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的最新法规,修改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细则,强制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行为;三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信用平台,尽快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及人员信用评定及考核办法,规范从业主体及人员的进入与退出;四是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强化稽察、检查的监管作用,强化整改跟踪督办机制;五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和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

2.2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一是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在开工前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凡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主体工程不得批准开工,违规开工项目,不得验收。二是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与工程稽察检查工作的联动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市场信用评级、资质审查、执业资格审查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加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检查的频次,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通报制度和公告制度。四是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快完善工作机制,保证监督队伍和人员的相对稳定,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一是要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人总负责和参建主体单位负责制,做到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教育、责任、组织、投入、防范、应急措施全面落实。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将脚手架、基坑支护、高边坡、洞室开挖、模板工程、爆破、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等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环节作为检点,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促进水利工程安全文明建设。三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章操作等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2.3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坚持“谁批准、谁主管,谁验收”的原则。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为标志,严格执行水利部工程验收规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强化工程验收的计划管理,项目法人单位在申请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和工程各阶段验收计划,提供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计划,及时按照进度和验收计划组织或申请验收。凡不经验收,工程擅自投入运行,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项目法人代表的行政责任。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考核力度。水利厅直属项目法人单位,竣工验收工作要纳入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实行项目法人代表负责制,项目法人代表任期内,未按计划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不得通过任期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市县水利项目竣工验收要纳入“黄河杯”竞赛考评,项目法人单位验收准备工作不积极、竣工验收滞后的,全区通报。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的,在致函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同时,压减乃至停止该地区项目资金安排。

2.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队伍发展能力建设

培育壮大建设企业实力,要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推进事企分开,着力转变水利从业单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水利施工企业重组兼并,吸纳技术人才、扩充资产和装备实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形势需要,每年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为重点,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篇(10)

1.1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质量相对较差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暴露出许多设计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补充、变更和修改设计,进而出现停工待图的现象。甚至在部分工程施工完毕后,才发现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拆除重做,从而对工程施工工期产生重大影响。

1.2设计单位对造价和工期不关心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安全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对工程质量在产生影响或影响不严重的前提下,对增加投资、资金损失和浪费的项目,根本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

1.3设计人员设计思路过于保守

在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由于担心承担采用正常的设计所带来的风险,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经常过分谨慎,一味地强调和增加安全系数,甚至不假思索地采用那些并不能增强结构而投资却很大的做法,同时将大而全的设计使用到建筑工程及配套工程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

2设计质量控制依据与任务分析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就是对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同时编制相应的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其目的在于,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对设计进行深度的控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设计质量。在设计阶段,通过对质量加强控制,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设计监理。从设计阶段开始,建设单位就应当委托监理单位对设计质量进行监督和质量管理。

2.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依据

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项目质量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城市规划、国家规定的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深度要求,同时需要遵守工程项目建设技术标准,例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参数、定额指标等,以及项目批准文件等。

2.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

在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过程中,有关质量控制的内容,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组织设计招标,审查设计单位的资质,选择优质的设计单位,合同的签订及执行;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优化,核实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等。

2.3事前控制与成果优化质量管理

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事前控制、设计阶段,随设计成果进行优化来实现。在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工程项目进展到各个阶段之前,需要编制一份设计要求文件,并且分阶段地将该文件提交给设计单位,同时对各个阶段的设计要求、内容等进行明确,这是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编制设计要求文件,从本质上说就是研究、分析和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内容、功能、规模和标准的过程。因此,编制设计任务书是设计阶段的重点工作,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设计任务书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组成及结构、项目的规模和功能、设计标准和要求等。其中,设计的要求是设计任务书的重点和核心。

3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3.1对工程设计加强标准化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所谓标准就是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通过对设计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等进行统一规定,同时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进行协商处理后,由主管机构批准制定,并和实施。在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设计质量等方面,设计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凡是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在设计的过程中,都要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3.2严把设计方案

选择、审核关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这是确保设计质量的基础。对专业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与审核,通常情况下,需要将重点集中在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和结构选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方面,在使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设计评审就是检查核实设计文件的综合性、系统性、文件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设计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设计评审过程中,主要依据其质量特性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可实施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和美学等,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进行衡量,检查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3控制好设计关键接口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设计部门及设计各专业之间做到协调与统一,一般需要设计相应的接口,对于设计部门与采购部门、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需要对设计接口进行明确的规定。在设计组织接口、技术接口的过程中,需要制订设置相应的设计接口管理程序,对接口进行管理。3.4建立和完善设计成果校审制度设计文件校审是逐级检查、验证检查所作的设计文件,通过检查,进一步确保设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应该按照设计过程中的规定,每一个阶段进行设计校审,对于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校审,检查内容具体包括:计算依据的可靠性、数据资料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论证证据和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各阶段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对成果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等内容进行校审。

3.5建立设计文件的会签制度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专业设计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同时正确衔接设计文件会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设计质量。通过会签,对于设计条件或相互联系中存在的误解、错误或遗漏等,可以帮助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消除,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设计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和完善设计文件会签制度,通过文件会签制度对工程设计质量进行管理。

3.6鼓励设计人员设计创新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组织开展优秀设计竞赛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设计人员巩固和强化基本业务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水平,同时帮助设计人员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设计过程及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

3.7严格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交底,其目的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贯彻设计意图,帮助其加深理解设计文件的特点、难度、疑点等,进一步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通常情况下,对图纸进行会审,其目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使施工单位、参建单位进一步熟悉了解设计图纸,同时熟悉工程的特点和设计意图,进而解决技术难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二,将图纸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进一步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图中出现差错。

上一篇: 煤化工工程论文 下一篇: 道路工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