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1:29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1)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07年2月27日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入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2010年主要预期指标。

1.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保持现有水平。

2.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3.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

4.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0%,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

5.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占在业人口比重比2005年提高0.5%,基本接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6.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5%。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草场围栏、人畜饮水、电力、通信、乡村道路、广播电视、贸易集市、清洁能源、民房改造等中小型公益型项目。

优先在条件具备的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扶持开发能源、矿产、农牧、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支持、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就地加工水平和产品增值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治理风沙源、石漠化和荒漠化,妥善解决群众生存环境问题。

(二)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

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优先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继续执行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税收、金融、财政等优惠政策,建立必要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国家储备制度。建设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流通交易市场,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重点生产企业,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和传统手工业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制订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指导目录和传统生产工艺抢救计划。

(三)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农村牧区、偏远山区、边境地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女童受教育的权利。采取可行措施,逐步提高民族自治地方中小学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教师定期到大中城市进修学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编写适合当地实际的“双语”教材。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继续推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地方搞好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县对县”的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入学率,有条件的州(市、地、盟)、县(市、旗、区)要办好普通高中。继续办好内地中学(班)、新疆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结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重点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现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体相当。

适当扩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招生规模。改善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快推进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按照新机制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远程教育和多样化继续教育的发展。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帮助民族自治地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建设,大力培养科技推广人才,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宣传品的翻译出版,鼓励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科普栏目,建设乡村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等科普设施。创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机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继续开展智力支边活动。

(四)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疾病防治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

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优先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改造,逐步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设备、人员、技术四配套。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农牧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牧区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医务人员培训。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民族自治地方服务,鼓励发达地区医务人员到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医疗扶贫,组织大中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地方。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降低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妇幼保健工作,大幅度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着力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大力推进改圈、改厕、改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宣传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疾病预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实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工程。开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研究与保护性开发,建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野生资源保护区。大力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培训力度。加强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扶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各类艺术人才的定向、定点培训。

国家在安排补助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建设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等时,要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倾斜的力度。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改扩建一批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影剧院,提高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开展文化服务的能力;发展乡、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立综合性的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选择少数民族文物史迹丰富地区,建设民族、民俗博物馆。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努力实现民族自治地方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事业,实施精品战略,重点推进部级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载体建设。在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更多更好符合市场需要、满足群众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

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报刊出版。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队伍建设,建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加强跨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协作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能力,提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覆盖率。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和展示宣传。营建少数民族文化社区和文化生态区,有计划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生态区。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文物和珍贵实物资料的抢救保护,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队伍培训网络基地,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少数民族重大传统节日集会。

(六)稳步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险工作,切实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力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居住条件。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以扶贫、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国家在安排社会福利事业项目和慈善救助项目时,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

大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有序流动。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发展和规范各类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实施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权益保障、法律援助、文化交流、特殊需要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保障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加大对民族乡、民族村和城市民族社区发展的帮扶力度。

(七)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

制订和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少数民族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数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继续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继续做好为、新疆选派干部工作。加大民族高等院校选调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力度。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办好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重点做好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妇女的干部培训工作。加大各级行政学院和国家重点大学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选派少数民族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强化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八)继续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

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提高民族工作领域的对外交流水平。实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合作工程,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多边合作。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少数民族外向型人才培训。开展涉及民族问题的国际人权对话。做好与旅居国外的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联络工作。推进沿边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扶持边境贸易区建设,加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边境口岸功能,提升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水平。加大我国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办好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

(九)逐步健全民族法制体系。

制定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实施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工程。加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推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完善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管理以及少数民族丧葬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订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办法,推进依法行政。

(十)不断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

加强民族问题研究,推进民族理论政策创新。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深入研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和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思路与政策措施。重视民族理论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理论比较研究和国际社会重大民族事件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民族问题自身规律、世界民族问题变化规律、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研究,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推动民族理论应用研究和民族政策研究的创新发展,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和特殊困难。加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队伍建设,建设一批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决策专家咨询机制。实施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程,研究制订少数民族经济社会调查及统计指标体系,开展全国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作。

(十一)继续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环境。

加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订实施宣传教育规划和“五五”普法规划,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用品。加强对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发挥大众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建立一批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社区)建设活动。筹备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建立民族关系监测系统,制订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加强台湾少数民族研究,加大文化、教育交流力度,增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间的互相了解和友爱,广泛团结台湾各界少数民族爱国人士,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三、重点工程

为适应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需要,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以下工程:

(一)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框架内,为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群众温饱问题,优先将尚未纳入国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的特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特困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或草场的目标。扶持少数民族特困县发展支柱产业和开展劳动力培训。对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地区、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少数民族特困群众,具备搬迁或安置条件的,按照统筹考虑、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因生态保护失去生存资源或失去劳动能力,无法通过扶贫措施解决温饱的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通过社会救助等方式解决温饱问题。

(二)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

开展以民族自治地方中小学教师为重点的培训、轮训工作,选送骨干教师进修学习。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总额的5%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切实加强管理,把民族自治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做好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双师型”教师培养。强化民族自治地方“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工作,组织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巡回讲学。有条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积极探索异地办学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寄宿制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

(三)民族高等院校建设工程。

重点改善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加强民族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创办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医药等新兴学科,建设好重点研究和实验基地。推动民族高等院校与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四)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工程。

重点建设若干民族医医院、民族医特色专科。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改善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条件。加大少数民族医诊疗方法、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保护抢救力度,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发掘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献资料,建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名录及其数据库。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野生资源保护区、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GAP)、医药研发基地和医药推广培训中心建设。制订民族医诊疗标准、民族药药材标准、民族药药品标准和民族药炮制规范,编制民族药基本药物目录。开展民族药药用资源普查工作,制订民族药注册分类管理办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人工种植养殖业,建立若干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人工种植养殖培训基地。

(五)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

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推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建筑、风情、服饰、饮食等文化艺术品牌;制作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广播影视作品;扶持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出版项目;实施民族自治地方送书工程,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旗、区)图书馆和中小学校赠送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图书、杂志,向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的村赠送“三农”实用技术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科技图书;保护、发展和培育少数民族特色表演艺术,支持民族特色艺术表演团体建设,开展大型民族特色文化艺术活动。

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基地、少数民族文化社区。依托民族文化遗存丰厚的城镇、村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或文物资料保护展示中心。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少数民族古籍,按民族分卷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加大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和收藏力度,建立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调查、收集、研究、整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建设部级民族语文翻译培训基地,建立少数民族“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实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译制工程,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播出能力。建立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挖掘整理并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器材并制订相关标准。

(六)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编写干部培训教材,建立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培养一支长期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地、县级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轮训,对民族工作系统的干部进行现代管理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县(市、旗、区)、乡镇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接受各种形式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选派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环保等系统进行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少数民族专家学者、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骨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七)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工程。

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立法,以及国家法规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民族法律法规执行与监督机制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组织对国外相关立法的考察,进行有关立法可行性论证。

重点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条例,指导帮助尚未制定自治条例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研究起草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加强民族工作实践急需的专项法规制定工作,制定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管理、少数民族丧葬管理等法规。

加强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民族法规宣传教育“五五”规划,指导、帮助普法经费困难的民族自治地方开展普法活动,编写和出版民族法律法规系列丛书,并将有关法律法规编译为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

(八)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合作工程。

建设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平台和网络,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外文图书、期刊,摄制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外语电视片,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国际论坛,培育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展览等部级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国际艺术节、文化月、文化周、文化节活动,加强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基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白皮书。

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参与式扶贫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文化生计开发与减贫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人文特殊性的艾滋病预防和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村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九)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建设民族事务管理网络系统。建立联系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立联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国家民委委员单位及综合统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建立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建立以信息资源集成为基础的统计、分析、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咨询系统。

依托公共网络,建设少数民族事业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建立覆盖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事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制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研发、推广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和交互检索技术;建立集群式“中国民族网站”。

(十)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程。

研究制订中国少数民族调查及统计指标体系,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农业普查和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对55个少数民族现状进行调查。

(十一)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的职业培训、就业咨询、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把少数民族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要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事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要把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少数民族事业与国家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规划实施目标责任。

建立健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协调监督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相关内容纳入本部门、本地区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委员单位和兼职委员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少数民族事业的支持,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贷款需求,加大信贷投入,采取优惠政策,优先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继续搞好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口支援,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事业建设。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2)

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36.11%,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68.2%,全省有252个民族乡,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与此同时,民族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据省民委主任吴军介绍,在全省1521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60%以上,在全省3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65个县中,有42个是民族地区县。

因此,要做好贵州民族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近年来,贵州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和建立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书写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发展新篇章。

以发展促民族团结进步

“多亏了乡党委、政府,我家的日子才这么好过!”威宁县板底乡板底村彝族村民文富祥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说。去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文富祥拆掉了原先的土墙屋,盖起新居,在种玉米和马铃薯之余,又养了2头猪和18只羊。“现在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板底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落,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村民生活较为贫困,2003年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近年来,板底村整合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在危房改造、通村通组公路、安饮工程、农网改造、集贸市场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民生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2000余名村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年收入上万者不在少数。

今年8月,板底村成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

“十一五”时期,贵州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仅扶贫资金一项就投入52.4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万多个,覆盖民族地区乡镇1282个,切实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1147亿元,财政总收入149.8亿元,农民纯收入3258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1.1%、57.8%、47.2%,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全省总里程的50%,3个自治州全部通了铁路,兴义、黎平和荔波支线机场实现通航。

“十二五”开局之年,贵州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改善民生、加快发展:

——启动实施《500个民族地区贫困乡镇扶持计划》,协调省直十余个部门进行重点帮扶,使17个民族地区贫困乡镇实现脱贫目标;

——在35个村少数民族贫困村组织实施整村推进、科技农业、新农村建设,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安排;

——深入实施《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推进计划》,将民族地区63个村列入扶持推进计划;

——组织实施《民贸企业及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协调资金3880万元,扶持民族地区中小企业75户;协调投入扶持资金3284.34万元,协调落实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3787万元,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30户;

——投入专项资金2300万元,实施103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训项目。

随着一个个贫困乡镇的脱贫致富,一个个企业的茁壮成长,一个个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民族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民生持续改善。

让民族文化之花绽放

“侗族大歌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7年,由从江县小黄小学吴凤香、吴秋月等9名学生组成的少儿侗歌队随总理访问日本演出成功后,温总理高度评价说。

吴凤香、吴秋月,这些把侗族大歌带到世界舞台上的侗族女孩,是贵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直接受益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贵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高度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就在部分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授课,从娃娃抓起,在源头上解决文化传承问题。

2002年,贵州下发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

如今,贵州已有4000多所学校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拍摄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电影史料风情片,并以每4年一届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演出为契机,挖掘整理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截至目前,贵州已成功举办6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4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挖掘整理、规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30多个;创编少数民族文艺节目200多个,推出独竹漂、高台舞狮、莲花十八响等传统体育项目和《乌蒙欢歌》、《好花红》、《多彩贵州风》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族剧(节)目;编辑出版《贵州民族志》、《贵州民族医药》、《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书籍。

2011年,为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贵州启动实施《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实施1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项目,支持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民族节庆扶持计划》,支持各地打造23个民族传统节庆;启动《民族博物馆扶持计划》,支持20个民族博物馆提高展示水平;实施《民族古籍扶持计划》,建立民间艺人口传资料库,整理出版5部民族古籍精品;实施《民族教育扶持计划》,支持72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扶持142所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6所高校扶持13个少数民族预科班,支持开办9个少数民族高中班和10个民族特色班。

民族文化之花,正在贵州大地上绚烂绽放。

将民族团结进步

渗入每一个“社会细胞”

“我来贵阳经营烧烤生意10多年了,平时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社区服务中心,都能得到解决。”居住在贵阳市金阳新区碧海社区的维吾尔族同胞艾海说。

近年来,随着金阳新区商业的逐步繁华,碧海社区流动人口日渐增加,其中就有一些来到这里从事烧烤等经营活动的新疆维吾尔族同胞。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碧海社区专门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民族服务联系窗口,并在社区热闹地段为他们规划经营摊位,同时通过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今年8月27日,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碧海社区成功入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近年来,贵州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平台和载体。省委、省政府规定,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至今已先后召开6次,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从2008年开始,贵州以社区、乡村、学校、街道、厂矿、部队为依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渗入每一个“社会细胞”。

在活动中,贵州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社会资源,想方设法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培训、扶贫助学、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真心实意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68个乡(村)、社区、学校和企业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去年2月,贵州出台《“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内容涵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号文件中,将贵州定位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指出国家将进一步支持贵州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这些,都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3)

多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和音乐工作单位都对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发展作了相应的措施和行动。但在其过程中,在人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纵观云南民族鼓乐发展的历程,有几点成功经验是值得总结的。一是对少数民族鼓乐的运用和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二是较为深入系统地对云南各民族的鼓乐品种进行了调研和掌握。三是鼓励和提倡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工作内容中,决不轻视包括鼓乐在内的细小环节。四是在继承各民族鼓乐基础上,鼓励发展和创新。

发挥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这是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早期云南鼓乐的继承发展,尽管速度缓慢,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前后,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由一些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发起和具体实施的。较早的例子如:又如:1980年9至10月,在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云南代表团上演了一批较具特色的鼓乐舞蹈节目,其中文山壮族的《铜鼓舞》、沧源佤族的《高格龙猛》等,均将铜鼓、木鼓、竹鼓、象脚鼓等打击乐器运用于表演和伴奏,较好地展现了云南民族鼓乐文化发展的景象,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又如:成立于1995年的云南省旅游歌舞团,在其创演的大型民族风情乐舞《彩云南现》中,不仅在许多歌舞节目中运用了多种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鼓类乐器,而且还精心编排成了一场名为《云南鼓魂》的开场大戏,据后来了解,这场《云南鼓魂》的表演一共选用了云南十二个少数民族的二十六种鼓,其中有铜鼓、太阳鼓、象脚鼓、木鼓、栽秧鼓、蜂桶鼓等。根据它们各自的音响特点和表现性能,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汇成鼓声的交响。这无疑是对云南鼓乐文化发展所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2005年春天,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之后,又到北京保利剧院连续演出,随后又在国内外相继演出,颇受称赞。《云南印象》的成功与继承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鼓乐关系极大,其将云南本土的各类民族鼓运用于歌舞表演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创新,强化和提升了个少数民族鼓乐文化内涵及品格地位。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绩。

在这些大型文艺展演中,云南的民族鼓乐发挥了不可轻视的巨大作用,给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然而,从另一面来看,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传承和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认识不够统一,观念还需更新。据了解,目前对如何促进云南少数民族鼓乐发展许多人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其中有部分人们是因为在挖掘少数民族鼓乐的过程中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太过劳累,有时即便是被动的从事这项工作也是出于好奇心。更有甚者,打心里就觉得少数民族的东西过于“原始”、“落后”,对此毫无兴趣。这些情况均反映出人们对民族鼓乐文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力量分散,应于凝聚。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是一项收集、研究、制作、演奏、教学、创新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参与。然而,这些年来,对此项工作的进行一直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意志和统一领导,各地区、各单位的行为都是各自为阵,各取所需。这些做法从另一角度看也许会有实惠指出,但对合理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多有不足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做到共识合力,必须打破原来力量分散的局面,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的发展。

第三,保持特色,创新发展。保持原有乐器音、型、质的情况下,精选出一批融合度较高的鼓乐器,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再加入一些与其融合度高的传统或现代打击乐器,组成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团。

纵观多年来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情况,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总结的。其一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等方面有明确的共识,对少数民族鼓乐作品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其二是将少数民族鼓乐的运用不断普及与深化,不仅提倡和鼓励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和相关院校将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搬上舞台和引入到艺术教育中,而且还扶持和帮助民族民间鼓乐,并将其引入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或旅游文化活动中。

2000年以来随着人文思想的进步,国家文化部以及云南各少数民族自治州政府等也对云南各个民族的鼓乐文化有了高度重视。最近几年,我国央视频道也陆续播出一系列关于云南各少数民族鼓乐的节目,内容涉及到多种云南少数民族鼓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用途。我以为,要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目前和今后应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将云南民族鼓乐的发展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范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文化产业的繁荣是由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的推广来实现的。相关部门应当将此项工作劣势发展规划,采取“政府牵头、行业协助、社会需求促进、市场杠杆调节”的方法,因势利导地作好此项工作。二是组织一支具有多种专业鼓乐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全面收集各种鼓的实物、演奏方法及音、谱、图、文、像等相关资料。对各种鼓进行型制、音响、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制作和改良的探索实验。对云南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地分步予以实施。就此,应该网络团结各方面人才,设立一个研究、制作、改良、创作、演奏、教学等人员组成的“云南省打击乐协会”或“学会”专业团体机构,对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有计划地、分步骤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三、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部门、民族艺术表演团体、音乐院校等专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内容和需要,积极配合、指导少数民族民族鼓乐发展工作,形成合力,更利于各项系统工程的开展。

第四,政府应予此项工作大力地扶持,不仅是意识政策上的指导,还需要资金上的照顾。应投入适量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启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促其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发展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在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扎实工作、合理运用中,呈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云南的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增添更多的实际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4)

为满足求新、求奇、求变的旅游消费心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游览原始自然环境,体验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白联合国宣布1993年为“国际原住民年”后,在台湾掀起了不小的原住民热潮,原住民的部落风貌、祭奠、图腾、生活方式,甚至原住民都被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台湾原住民部落也主动思考如何在恢复部落文化的同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来重振部落凋敝的经济和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运动应运而生。

从旅游资源的状况看,台湾原住民部落与大陆的少数民族社区有很多的相似性。那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传统的服饰、建筑、歌舞、手工艺品、神话传说、等,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本文试图从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和实践中,为大陆的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一、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和实践

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源于“社区总体营造”。所谓“社区总体营造”,是指“社区居民自动自发参与,发挥创意,进行全方位的经营和管理,建立属于自己社区的文化风貌”(喜饶尼玛、石竣溴,2005)。由于台湾原住民文化具有“异族观光”(纪俊杰,1998)的魅力,在对原住民部落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后,向旅游者开放,以满足旅游者的观光需要,这便是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在经过多年探索后,目前在台湾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原住民部落观光案例,它们对恢复和继承部落传统文化、振兴部落社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内在”化理念

台湾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特别强调部落的营造不仅是一个有形空间的营造,而且是对原住民“心灵”和“精神”的营造,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这种“内在”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通过原住民积极参与观光活动的规划,使原住民发现自己部落的人文、历史、环境等特色,发觉从祖先传承而来的自然、人文及生活资源的丰富性,让子孙后代能持续利用,让原住民的文化、经济再兴;另一方面,通过原住民部落族人对于自己族群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保持原住民分享互助的精神、自发性关心,参与部落公共事物与劳动,凝聚族群共识与团结(黄国超,2000)。

从上述理念出发,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传送、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成立民间团体组织作为部落营造的组织机构;其次,开办各种形式的部落文化学习班、培训班,让族人了解部落的传统思想、文化知识,掌握部落艺术品的制作技能;第三,规划和设计部落营造的方案,组织部落族人对方案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第四,以文化产业的方式,落实规划设计方案。

以台湾新竹县尖石乡镇西堡部落营造为例。1999年年底成立“新竹县泰雅族部落水续发展协会”,其主旨为:泰雅族文化、技艺、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的自我认同,部落一生态的持续经营。在此指导思想下,“新竹县泰雅族部落永续发展协会”组织、策划了以下工作:第一,申请新竹县部落总体营造试点计划;第二,开办传统编织班、雕刻班、部落解说员培训班等;第三,开办部落营造相关课程。邀请原住民及汉人社区工作者,文化、生态工作者到各部落讲课、交流经验,并对部落营造的有关录像带进行部落内部的交流和讨论,使族人达成共识;第四,将传统的文化以物质形态进行包装,打造成观光产品。从2000年开始,在劳动委员会“永续就业工程”的协助下,新竹县尖石乡镇西堡部落的族人在自家旁边建起一座座传统的谷仓、绘制泰雅图腾,并在重要路口兴建嘹望台作为路标,形成了以泰雅族粮仓文化为特色的部落观光。

2.“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营造模式

1994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宣布的推展“社区总体营造”工作中指出:“社区整体营造”是一个全面性、整体性规划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该项工作之要旨,基本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专业团体担负协助的角色,整个工作推展要由社区本身做起,并且必须是白发性的、自主性的,而政府的角色相对只是初期提供各种诱因和示范、着力于理念推广、经验交流、技术提供及部分经费的支援。

按照“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社区总体营造”的要求,台湾原住民部落营造采取以部落参与为主轴,部落、政府、专业团体通力合作的营造模式。部落、政府、专业团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分担不同的任务:部落族人为部落观光规划、设计、建设的主体。具体而言,原住民知青为规划、设计的核心力量,全体部落族人为具体执行力量;政府在部落营造中扮演促成者的角色。他们是资源的提供者,经费的赞助者,不同行政决策部门之间的协调者;专家、学者在充分尊重部落居民的愿望的基础上指导部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部落营造中,特别尊重部落族人的意愿。例如,在茶山部落总体营造中,“行政院”原民会本来希望将补助经费广泛用于各项建设,但部落居民坚持大量兴建凉亭,因为在族人的心中,凉亭是族人“分享”成果、欢笑的地方,族人希望把“分享”的价值观呈现出来昭告世人。最终,原民会答应了族人的要求,茶山部落形成了凉亭建筑和凉亭节为主要文化特色的部落观光。

以台东县卑南族部落营造为例。·台东县卑南族部落营造依靠的主要力量是一批出于保留母文化的目的,回到家乡承担起部落重建的年轻人。他们在部落耆老的号召下,从谋生地返回部落从事部落营造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调查部落族人对部落营造的态度,传达部落营造的理念,组织部落族人对部落营造的设想进行反复的商讨,最终达成共识;在部落耆老的协助下,成立“社区发展委员会”,并负责部落营造的全面工作,包括部落营造规划书的撰写、部落营造经费的筹措、营造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在此过程中,台湾的文建会、台东县文化局和城乡局,仅对台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营造提供了经费辅助和专业辅导。而专业规划团体也只对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必要的指导。

3.把文化特色作为部落观光营造的最大的“资产”

在经历了400多年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后,尽管台湾地区原住民文化已呈大幅凋萎之势,但是相对汉文化而言,它仍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珍奇性。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以各部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作为部落观光营造的最大“资产”。

台湾原住民文化资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部落自然景观、传统歌舞、祭典、手工艺、神话与传说、部落社会、母语、传统竞技等。台湾学者巫铭昌将原住民传统文化资源以旅游产品与项目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

由于每个原住民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人生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使为同一族群每个不同的部落也有各自的历史脉络及部落个性,所以在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过程中,每个族群和部落都十分注意彰显本族群和部落文化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原住民部落观光。具体而言,台湾原住民部落主要是围绕母语、信仰、风俗、工艺、乐舞和祖先的生活智慧与哲理等,组织、策划观光休闲活动。从目前台湾比较知名的原住民重建部落中各选一族群,展示部落文化的特色(见表2)。

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对大陆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启示

目前大陆的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大热点。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在效益的问题上,由于片面地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失真、失落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规划中,由于单纯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忽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愿望、要求,导致一些旅游规划方案“好看不适用”;在利益分配上,由于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导致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的结果只是“富了少数人”。通过对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及实践的研究,笔者就大陆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提出以下观点:

1.保护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纽带,是民族社区旅游的灵魂,更是决定社区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在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应把唤起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强化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萌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少数民族青年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等作为根本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旅游者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社区组织和宗教组织,在民族地区开办语言、舞蹈、音乐、手工艺、礼仪等方面的学习班、培训班。并把学习班的学习成果,如雕刻晶、绘画作品、编织物等,装点在社区的重要路口和民居房院,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还可以把雕刻晶、绘画作品、编织物等,作为旅游工艺晶、纪念品出售给旅游者,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扩大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可以把民族语言、民族礼仪和民族歌舞应用到旅游接待和娱乐活动中,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2.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是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关键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但是旅游规划、管理人才的培养却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西部12个省、区、市拥有旅游专业的院校319所,仅占全国的27%;在校生数为7.9万人,仅占全国的23%。不仅如此,即使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也有相当大比重的人不愿回自己的家乡从事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

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尽快培养出适应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要求的人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旅游规划和管理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投身家乡的旅游工作,并逐步将其培养成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第二,聘请旅游规划、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针对民族地区旅游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培训班、辅导班,以提高民族地区现有旅游规划和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组织、团体和民间艺术家的作用,借助他们在民族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和技艺,组织、策划民族旅游活动项目,设计民族文化景观等。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旅游的对外宣传,提高民族社区旅游的影响力。

3.确立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利益主体地位

旅游业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满足旅游者在精神上的需要,为政府增加税收,为旅游企业牟取赢利,更重要的是要使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但是,目前由于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经济力量有限,政府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导致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或少数部门手里中,而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则承担着由旅游业的发展而引发的环境恶化、物价上涨、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等各种压力。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5)

我市现有6个民族重点县(市、区),7个民族乡(镇),208个民族村。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9.06万, 其中畲族人口7.1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28%,主要聚居在少数民族村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具有一些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XX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的精神,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开展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主动,争取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XX年,我市开展了“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排摸工作。对全市7个民族乡镇和208个民族村的村寨建筑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现有民族村特色村寨的历史沿革、民族特色、发展潜力和保护情况。通过论证、筛选、上报,争取了一批民族村寨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 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xx县东坑镇深垟村2个村作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并分别给予了30万元和40万元建设补助资金。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畲族文化旅游景点提升工程、xx县新路湾镇夹路畈畲族精品村建设项目、xx市竹垟畲族乡罗墩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项目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分别下达资金30万元、50万元、30万元。XX年,xx县东坑镇深垟村还争取到国家民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扶持资金80万元),云和的高畲村、景宁的伏叶村等8个民族村列入省民宗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

(二)提炼特色,开展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工作。我市民族工作部门从XX年底开始,按照传承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通过到贵州、福建实地考察畲族村寨、参考历史记载以及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设计了一套结合畲族文化、突出畲族建筑特色的《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该图集已上报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发送到全省各市及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全省各民族乡镇,用于指导全市乃至全省畲族聚居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创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畲族特色村寨”。目前,xx县深垟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畲族民居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立足石头文化,已建成“堂前天井堂后鱼、粮仓暖阁廊边栏、祖宗牌位居中座、南北无墙显民风”的传统畲族“石屋寨”。岗石、敕木山等村在民居墙体上注入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建成特色泥巴墙畲寨。xx区大港头镇利山村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拆除旧房建成三层白色立面马头墙徽派风格的特色畲寨。景宁的伏叶村、双后降村、周湖村、金丘村和xx县高畲村、坪垟岗村以及xx市罗墩村的“畲族特色村寨”正在建设当中,并已初具规模。这些以畲族文化为特点的“畲族特色村寨”,将乡村休闲、避暑度假、健体强身、科普教育、人文体验等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三)突出亮点,指导景宁编制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人口1.8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的 19.8%。该县“xx”期间发展最快的是旅游产业。XX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开展了7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把优秀的畲族传统文化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市民族工作部门指导景宁制订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规划确定到 XX年,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20个民族特色村寨。充分发挥民族村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依托城镇郊区和主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开发集畲乡风情和农家风味于一体的“畲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环敕木山一带的民族村,结合省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畲族乡村风情游;大均伏叶、东坑深洋依托大均畲乡之窗、大际风景区,开发 “畲家乐”;双后降、周湖、金丘等民族村依托城镇郊区地域优势,开展民族风情表演。景xx县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为引导,统筹兼顾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面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正在逐步成为促进民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成效明显,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子。一是改善了试点村寨水、电、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工艺品和特色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崭露头角,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通过发展民族风情游、民族传统手工业,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四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仅引导了当地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还对周边村寨、农户的民居改造、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我市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的合力仍需强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涉及诸多部门。目前,我市还未出台专门的指导和规范在民族聚居区实施“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文件,导致各部门在项目规划上缺乏协调,尚未形成特色村寨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还导致有的地方按一般村庄的简单模式实施民族村寨项目建设,民族村寨与普通村庄风格趋同。

(二)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农民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小、层次水平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普遍低于汉族群众,且有逐年拉大之趋势。村集体经济薄弱,可支配收入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现象较为严重,用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资金更是严重缺乏。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汉化流失,村寨建设特色不够明显。畲族是一个有自己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畲、汉族群众的深度杂居,造成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和文化发展萎缩,面临湮灭的危险。原有的建筑风格已逐步汉化,部分畲族群众对彰显畲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意识不强,较难付诸实施。在已进行旧村改造或村庄整治的部分民族村中建筑风格大多汉化,体现不出少数民族村居特色。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既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有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帮扶,面临加快建设的良好机遇。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对特色村寨工作的领导与协调,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出台规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范围内项目规划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引导各项目实施主体部门从项目论证起就能充分考虑民族村寨发展的特殊性要求,确保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

(二)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合力。要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创建活动、与畲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特色村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建议增加市本级民族发展资金数量,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扶持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相关县(市、区)应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6)

全民健身事业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建成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到2010年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也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主题。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8.7%,总计1485万人。因此本研究选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研究论题,研究目的在于促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得以完善,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容和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相关的访问,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召开了由5位专家组成的小型座谈会,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研讨,删除了一些与研究无关的问题。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为83.5%。同时对贵州省民族地区地(州)、县(区)体育局及民族事务宗教局、文化局、旅游局等单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6份,经检验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为79%。通过调查及田野实证了解当前建设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2.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抽样调查94名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2011年8月22号至10月20号分别对贵州省黔西南、铜仁、毕节、六盘水、黔东南、贵阳市体育局领导,以及大众健身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的94名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2.2健身理论指导系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政策法规

《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及法规的颁布是保证全民健身在整个体育工作中的地位的基础。调查发现,选择知道《体育法》的有12.0%;知道《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24.6%;两者都知道的有39.5%;综合起来对于政策有了解的人数比例有76.0%,约占整体的四分之三;两者都不知道的有24.0%,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对此毫无了解。

因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的“体系”建设与运行中,除了一方面应深化政策法规的改革与发展,继续细化充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将之丰富为符合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民健身计划》外,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对于政策法规的普及与宣传。

2.2.2全民健身计划了解情况

全民健身计划推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且了解全部内容的占8.4%;知道且了解部分内容的占40.1%;知道但不了解的占40.7%;回答完全不知道的占10.8%,这说明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要看到依然存在不足,对于计划内容不了解的人数比例合计51.5%,知道且了解全部内容的人数仅占8.4%,约为整体人数的十二分之一。因此,应继续加大对计划内容的宣传力度。

2.2.3体育健身意识培养现状

体育健身意识的养成指数是衡量理论指导系统建设成效的主要参考指标。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为指标,从这里可以看到,有92.2%的人认识到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并且将之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只有7.8%的人对于健身的重要性感觉无所谓或者一般。这说明了全民健身事业是关乎人民群众自身的切实需要的事业,同时也可以看到全民健身事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态度决定行为,因此,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体育意识颇为乐观。

2.3健身活动服务系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体育健身场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受健身活动服务系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2011年8月20号对贵州省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广场健身的群众及体育文化局的领导做了问卷及访谈。文体局有资料统计,上级拨款每年至少有30万其中共有25万建设场地,5万再配给相关器材。以下是黔西南2006年―2011年场地分配情况。

以上场地一般要求修建在农村学校及乡村运动广场,场地可以达到充分利用,参与的人群较多,场地利用率较高。但是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未建学校及广场的场地利用率较低,堆放了一些民用垃圾、杂物及晒的衣物,没有合理地利用场地。

2011年9月―10月对六盘水、铜仁、毕节等地的调研统计分析显示:以上地区健身活动的宣传、咨询、技能传授、器械租赁、活动中介等服务产品相对欠缺,有效供给相对匮乏。加之农村乡(镇)的财政比较困难,在保障享有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当中,80%的乡(镇)体育经费只是临时性地东拼西凑,地方财政并没有专项支付,在惠及体育服务权益上,建立必要州、县(乡)镇(村)的群众体育组织只是形同虚设,保障农村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差而且简陋,体育主管部门所起的作用、行政权限和使用经费非常有限,导致全民服务系统不完善,少数民族群众在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权益方面举步维艰。

2.3.2健身活动组织现状与相应管理政策制定的现状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有46.7%的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内并没有健身活动的组织;达到2次以上的比例合计仅有36.6%。《纲要》提出的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中针对社区提出:“提供一处以上体育活动场地,每年组织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一支体育指导员队伍。”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达到目标中提出的“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的比例仅有36.6%,结果显示社区中对于活动的组织现状很不理想。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仍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管理措施。社团的组织形态和职能均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主管部门应思考如何寻求有效的制约措施。考虑到实际情况,应该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应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的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建设的对策

3.1提供政策法规援助,建立表彰机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群众体育政策法规的援助、科学宣传和评估表彰工作。该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党的重要文献》《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法律基础,提供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以国家资助西部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宣传文化中心为契机,结合、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文化部组织实施的“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广电总局组织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发挥这些项目和设施的示范与折射作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进行富有成效的宣传与鼓动,开辟或扩大全民健身方面的专栏、专题,评选精品健身工程,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表彰先进、重在建设”的全民健身活动评估表彰机制,实现评估表彰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2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奠定其建设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它们制约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提供给全民健身活动的支撑力还很薄弱。要实施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注重场地设施的建设。

3.3完善组织管理。

在由政府职能部门、宗教事务、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负责人组成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要成立地(州)、县(区)、乡(镇)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其宗旨担负起发展当地群众体育事业的责任,将群众体育工作由部门性工作提升为政府性工作,由体育部门专职工作转化为全社会、全民族共同的事业,强化对群众体育事业的领导力量和领导力度。并以各体育协会为辅,积极联系社区、乡(村)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以健身运动项目为主线,以街道、乡村站点为基础,以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非营利性为主体,以不同阶层的人群参与为特点,以社会化为方向的群众体育组织,最终构建市、县呼应,独立运作,上下交流,横向联系,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负总责、负主责的格局。

3.4将民族文化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项目中。

将民族文化的基因融入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当中,不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社会文化生活,铸造了西北特色的全民健身工程。如“骑马”、“射箭”、“摔跤”、“民族舞蹈”等项目是开拓全民健身工程的宝贵资源,此类活动可以促使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人们对各类体育活动产生强烈兴趣,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活动,用健康向上的健身活动占领群众体育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6.

[2]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75.

[4]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内部发行,2001.1.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

[6]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L].国家体育总局,2000.12.

[7]董新光.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涵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N].中国体育报,2003.5:29(7).

[8]裴立新,周兰君,周结友.全民健身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9:49-52.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7)

一、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速较快。

1964 年,西部人口为1.87 亿,少数民族人口为3118 万(由于第一次人口普查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仅41 个, 与以后的少数民族无可比性, 所以1953 年数字未列) 。1982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2.88 亿,增加比率为54 %,18 年平均增长率为2.38 %,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5161 万, 增加比率为66 %,年平均增长率为2.8 %。1990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3.23 亿, 增加比率为12 %,8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625 万, 增加比率为28%, 年平均增长率为3.12 %。1964 ~1982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7 %,1982 ~1990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8 %。可见,西部人口的增速高于和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速高于西部全部人口的增速。特别是近几年,这种增长率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增长的人口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千方百计将荒地、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 甚至到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滥垦、滥伐、滥牧, 破坏森林和植被,结果造成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二)妇女生育率较高。

西部不少少数民族在传统上有早婚、早育的风俗习惯, 由于少数民族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较晚、政策上较汉族宽松,所以,妇女生育率仍较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到1989 年, 世居西部的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 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只有俄罗斯族和裕固族。而有10 个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4 以上, 他们是哈萨克、维吾尔、景颇、布朗、撒拉、怒、柯尔克孜、塔吉克、独龙、保安族。像柯尔克孜、塔吉克族,总和生育率还在6 以上, 基本上处于自然生育状态。

(三)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现象严重。

由于受“多子多福”、“ 养儿防老”、“ 地广人稀”等思想的影响, 西部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既追求生育数量, 又追求生育性别, 加之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本来就有早婚习俗, 势必造成“ 早生多生”。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成为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口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西部地区人口生存环境严峻。新中国成立以前,死亡率很高,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开展防病治病,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花了很大力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西部人口,也跨入了低死亡的行列。由1995 年1 %人口调查数据计算,西部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为41. 83 ‰, 而东部、中部的婴儿死亡率为17. 52 ‰和39. 74 ‰; 西部人口预期寿命为68. 52 岁, 而东部和中部分别为73.157 岁和69.192 岁。很明显, 西部人口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率更高。据1990 年人口普查,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990年, 西部少数民族成人文盲率超过50%, 有些少数民族甚至超过了70 %。据研究,1982~1990 年,虽然各民族的文盲率都有所下降, 但文盲人口总数却在继续增加。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给本来就十分贫困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日趋减少, 导致人均生活资料来源的日趋不足。

(二) 人口的快速增长, 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西部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中,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林牧渔劳动者和生产运输工人占大部分, 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只占一小部分, 也就是大部分在业人口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构成现状表明,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这必将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制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 三) 人口的快速增长, 致使就业困难, 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一部分繁重劳动,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但是随着物化劳动的增加, 活劳动也在不断增加, 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西部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成为劳动力, 而社会每年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极为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增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或者处于“隐性”剩余状态

(四)人口的快速增长,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 物质条件较差, 加上陈旧的婚姻习俗, 因此, 同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均较低。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加严重。另外,早婚早育、多生多育、近亲婚配以及一些落后习俗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

( 五) 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 加剧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造成了民族地区资源枯竭,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口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已面临资源枯竭, 生态失去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也使生态环境本来就较为恶劣的人口稀少的地区, 面临着人口承载量日益加重的问题, 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滥垦滥伐、毁草毁林、陡坡开荒, 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严重的、不堪设想的后果。

(六)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繁荣。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这不仅加速了民族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 而且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 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更低, 使得计划生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 人才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而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又反过来制约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阻碍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策分析。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人口问题不单纯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问题, 而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环境以及自身诸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口、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必须从发展经济、文化, 保护资源与环境入手, 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改善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保证。

首先, 根据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 开发当地资源, 兴办乡镇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改变贫困面貌;其次,兴办中小型企业及发展服务性行业,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妇女积极性; 第三, 加强与汉族各地区的联系, 大力输出劳动力,尤其是剩余劳动力; 第四, 强化交通运输、通信网络, 加强基础设施,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投入;第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多渠道发展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这不仅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面貌,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首先, 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投入,以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难、儿童辍学率高、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难、人口文盲率高、在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其次,针对农区、牧区及半牧区的不同特点, 举办不同类型的扫盲班、妇女文化培训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 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第三, 加强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丰富多民族文化。

(三)保护自然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首先, 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 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惩罚的措施,严禁滥垦滥伐、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以防止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 第三, 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承载量低的情况, 有计划地开展环境移民, 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改善贫困面貌; 第四, 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进行退垦还牧、退垦还林、种草种树, 以优化自然环境, 恢复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具体讲就是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 但是坚决杜绝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 对少数民族农业区和半农业区, 人口承载力低、人口已经饱和的地区, 实行同内地一样的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减轻人口对环境、资源及经济的压力。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首先, 大力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及计划生育对家庭、个人以及国家的好处, 并且把计生干部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内容; 其次,强化婚姻管理制度, 严禁早婚和近亲婚配及痴呆傻人结婚, 以提高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 第三, 在人口稠密地区严加审批生育指标, 切实保证生的有指标, 不生的有措施; 第四,在人口稀少的牧区及半牧区, 建立婚姻医疗站, 做好这些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以方便广大群众。

(六)制定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通过发展民族地区保险事业, 逐步实现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养老义务, 消除少数民族人口对生存保障的后顾之忧。

总之, 人口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 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改善民族地区的环境, 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1] 林耀华。 民族学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8)

一、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速较快。

1964 年,西部人口为1.87 亿,少数民族人口为3118 万(由于第一次人口普查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仅41 个, 与以后的少数民族无可比性, 所以1953 年数字未列) 。1982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2.88 亿,增加比率为54 %,18 年平均增长率为2.38 %,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5161 万, 增加比率为66 %,年平均增长率为2.8 %。1990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3.23 亿, 增加比率为12 %,8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625 万, 增加比率为28%, 年平均增长率为3.12 %。1964 ~1982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7 %,1982 ~1990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8 %。可见,西部人口的增速高于和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速高于西部全部人口的增速。特别是近几年,这种增长率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增长的人口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千方百计将荒地、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 甚至到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滥垦、滥伐、滥牧, 破坏森林和植被,结果造成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二)妇女生育率较高。

西部不少少数民族在传统上有早婚、早育的风俗习惯, 由于少数民族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较晚、政策上较汉族宽松,所以,妇女生育率仍较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到1989 年, 世居西部的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 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只有俄罗斯族和裕固族。而有10 个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4 以上, 他们是哈萨克、维吾尔、景颇、布朗、撒拉、怒、柯尔克孜、塔吉克、独龙、保安族。像柯尔克孜、塔吉克族,总和生育率还在6 以上, 基本上处于自然生育状态。

(三)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现象严重。

由于受“多子多福”、“ 养儿防老”、“ 地广人稀”等思想的影响, 西部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既追求生育数量, 又追求生育性别, 加之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本来就有早婚习俗, 势必造成“ 早生多生”。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成为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口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西部地区人口生存环境严峻。新中国成立以前,死亡率很高,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开展防病治病,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花了很大力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西部人口,也跨入了低死亡的行列。由1995 年1 %人口调查数据计算,西部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为41. 83 ‰, 而东部、中部的婴儿死亡率为17. 52 ‰和39. 74 ‰; 西部人口预期寿命为68. 52 岁, 而东部和中部分别为73.157 岁和69.192 岁。很明显, 西部人口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率更高。据1990 年人口普查,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990年, 西部少数民族盲率超过50%, 有些少数民族甚至超过了70 %。据研究,1982~1990 年,虽然各民族的文盲率都有所下降, 但文盲人口总数却在继续增加。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给本来就十分贫困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日趋减少, 导致人均生活资料来源的日趋不足。

(二) 人口的快速增长, 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西部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中,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林牧渔劳动者和生产运输工人占大部分, 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只占一小部分, 也就是大部分在业人口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构成现状表明,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这必将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制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 三) 人口的快速增长, 致使就业困难, 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一部分繁重劳动,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但是随着物化劳动的增加, 活劳动也在不断增加, 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西部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成为劳动力, 而社会每年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极为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增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或者处于“隐性”剩余状态

(四)人口的快速增长,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 物质条件较差, 加上陈旧的婚姻习俗, 因此, 同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均较低。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加严重。另外,早婚早育、多生多育、近亲婚配以及一些落后习俗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

( 五) 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 加剧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造成了民族地区资源枯竭,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口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已面临资源枯竭, 生态失去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也使生态环境本来就较为恶劣的人口稀少的地区, 面临着人口承载量日益加重的问题, 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滥垦滥伐、毁草毁林、陡坡开荒, 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严重的、不堪设想的后果。

(六)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繁荣。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这不仅加速了民族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 而且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 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更低, 使得计划生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 人才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而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又反过来制约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阻碍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策分析。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人口问题不单纯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问题, 而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环境以及自身诸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口、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必须从发展经济、文化, 保护资源与环境入手, 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改善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保证。

首先, 根据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 开发当地资源, 兴办乡镇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改变贫困面貌;其次,兴办中小型企业及发展服务性行业,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妇女积极性; 第三, 加强与汉族各地区的联系, 大力输出劳动力,尤其是剩余劳动力; 第四, 强化交通运输、通信网络, 加强基础设施,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投入;第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多渠道发展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这不仅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面貌,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首先, 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投入,以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难、儿童辍学率高、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难、人口文盲率高、在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其次,针对农区、牧区及半牧区的不同特点, 举办不同类型的扫盲班、妇女文化培训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 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第三, 加强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丰富多民族文化。

(三)保护自然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首先, 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 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惩罚的措施,严禁滥垦滥伐、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以防止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 第三, 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承载量低的情况, 有计划地开展环境移民, 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改善贫困面貌; 第四, 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进行退垦还牧、退垦还林、种草种树, 以优化自然环境, 恢复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具体讲就是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 但是坚决杜绝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 对少数民族农业区和半农业区, 人口承载力低、人口已经饱和的地区, 实行同内地一样的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减轻人口对环境、资源及经济的压力。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首先, 大力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及计划生育对家庭、个人以及国家的好处, 并且把计生干部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内容; 其次,强化婚姻管理制度, 严禁早婚和近亲婚配及痴呆傻人结婚, 以提高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 第三, 在人口稠密地区严加审批生育指标, 切实保证生的有指标, 不生的有措施; 第四,在人口稀少的牧区及半牧区, 建立婚姻医疗站, 做好这些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以方便广大群众。

(六)制定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通过发展民族地区保险事业, 逐步实现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养老义务, 消除少数民族人口对生存保障的后顾之忧。

总之, 人口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 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改善民族地区的环境, 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文网]

[参考文献][1] 林耀华。 民族学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32-02

虽然中央以及地方立法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做了较为充分的规定,但笔者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陈州街回民办事处调研期间却发现,仍需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的落实工作。

一、陈州办事处概况

周口市川汇区陈州街回族办事处,地处沙河南岸、城区中部,西起中州路,东至八一路,南至漯阜铁路,北邻滨河路。总面积2.34平方千米,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 728,占总人口的13.5%,是城区少数民族群众主要聚居地之一。其辖区内的悦来社区、陈州社区、宁庄社区为回族社区,均处于市区黄金地段。2000年周口地区撤地划市之前(撤销周口地区,建制周口市,原周口市下辖川汇区),陈州回族办事处辖区以上述三个社区为主,名副其实的回族办事处。撤地划市之后,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陈州办事处管辖扩大,回族人口在社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急剧降低。在此之前,地方领导曾设想将陈州办事处申报为民族乡(镇),但由于撤地划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办事处内回族人口达不到总人口30%的硬性标准而放弃。由于不是民族乡(镇),因此无法申请河南省的众多民族专项发展资金,许多优惠政策也无法享受。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划的调整,地方领导有意弱化陈州办事处的民族特色,工作的开展趋于同质化,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逐步流于形式。

二、民族工作的开展

根据《陈州办事处关于编报2012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川陈字〔2011〕96号)反映情况,陈州办事处承担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维稳、城市管理及环卫、承办重大节日文艺演出等多项职责,而民族宗教工作则成为预算最少的方面,2012年度预算经费为2万元,仅占办事处全年开支的1.03%。其经费主要用于每年开斋节期间办事处赠予清真寺的贺礼以及与民促会和伊斯兰协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陈州办事处2011年工作计划》中仅用寥寥数语概况了本年度的民族工作,该计划中提到:“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注重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经常性深入辖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陈州办事处2011年度工作总结》关于民族宗教指出,“一是及时发现化解矛盾,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一旦发现牵涉到有回族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办事处做到第一时间介入、耐心细致工作、及时化解纠纷,把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把一般的民事纠纷发展为民族问题。二是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管工作,杜绝违法宗教活动的介入。”概览该工作总结,并没有实质上的工作内容。以宁庄社区居委会为例,其工作内容包括主要为党建工作、综合治理、计生宣传、发放计生药具以及人口普查。而所谓的民族工作仅为由社区干部调节民族居民之间的纠纷。

根据了解,民族工作的真正重点在于维护辖区内居民的稳定。由于该辖区内居民世居此地,血缘关系浓厚,具有很强的抱团心理,一旦个体利益受损容易引发规模性的。

三、民族干部的配备

陈州办事处在干部的选拔有着自己一套不成文的程序,这也与之前干部管理有着很大联系。在公务员制度在基层实施之前,有一部分机关干部属于大中专毕业后分配回原籍工作,同时,乡镇机关广泛存在着“以工代干”“自收自支”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多为本辖区内居民,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乡镇机关工作。随着公务员制度的贯彻实施,这些特殊身份存在的机关工作人员逐步解决了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身份。因此陈州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为本辖区内的回族居民。由于缺乏干部流动交换机制,许多工作人员在办事处工作至退休,因此办事处的主要领导皆由本办事处内部产生,由于陈州办事处为回民聚居地,因此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办事处党组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必须有一名为回族干部。该办事处回族干部的提拔路径明确:干事部门工作负责人办事处副职主任(或党组成员)正职主任办事处党组书记民宗局局长。

自从周口地区撤地划市之后,陈州办事处的行政区划重新调整管辖范围不限于回族聚居区,更多的是川汇区的城市中心地段,少数民族聚居所占比例急剧下降,民族工作逐步退为次要地位。新任领导有意对回族聚居区内实行旧城改造,利用其区位优势打造新的商业中心,也有意弱化了民族办事处的特点。种种原因交错下,长期以来办事处内部产生本办事处领导干部的规则被打破,办事处正职皆由区委任命。就普通工作人员来看,公务员制度施行后,办事处人员招聘纳入统一的公务员选任制度中,与本辖区居民没有太多联系,由于本辖区内公务员的招聘并没有对民族有特别要求,近些年来并没有民族干部入职,所以随着旧体制下入职的民族干部的退休,回族干部愈发稀少。截至目前,办事处36名编制工作人员仅有一名回族干部,为本办事处李副主任。由于在当下公务员选任的制度下,切断了办事处工作人员与本辖区内民族渊源,即使本辖区内毕业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也不会考虑报考本辖区职位,本辖区虽然处于城市核心地区,但属于旧城区,公共设施、生活环境较差,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李副主任认为,在民族干部培养上本地政府没有出台明文政策,很多都是依靠遵守多年的规则,易受领导个人意愿的左右。再加上公务员选拔的程序化,缺少对少数民族优惠以及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李副主任无奈地表示,自己一直寻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民族工作仍是自己一人负责。

四、民族经济发展

回族人民在周口定居数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状况很恶劣。新中国成立前,经济上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农村回民多为贫农、雇农、佃农,间有小商小贩或屠宰牛羊者,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城镇回民90%以上的为小商小贩,以卖汤、卖馍、卖烧鸡以及其他小吃或宰屠牛羊为业,少部分以挖土打坯、抬轿、卖水度日,多处于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口市的回族经济才有了根本好转。陈州辖区的回族群众除继续经营传统小吃外,还逐步成立了街道企业。街道企业始于1950年,起初是城市一些闲散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在街道办起了各种类型的生产小组,一些有技术、有简陋设备的个体手工业者先后加入了街道生产社(组)。改革开放后,辉煌一时的街道经济并没有跟上市场变革的角度,迅速衰败。在街道企业解散后,其职工成为个体户,继续经营这些行业,如界牌街上现存的4家皮革门店皆为原皮革厂老职工自谋职业所成。

据调研情况,辖区内并没有大的产业经济,多为小商小贩、个体户,回族群众多从事于民族传统行业,如传统风味小吃、屠宰、制革等。办事处曾经修建回族饮食街,但终因区位问题而逐步被商贩弃用。

五、居民经济生活

由于陈州办事处辖区内的三个回族社区是回族聚居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同时作为老城区,其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较差,辖区内居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居民都会选择搬出该片区域。另外,由于辖区内思想守旧,人文环境较差,很多居民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也纷纷搬离该区域。因此,区域内居民多为城市中收入中下群体。

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当地居民就职于附近众多的街道企业,居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错。但随着街道企业的破产,居民纷纷自谋生路,大多数从事传统行业,如饮食、屠宰、皮革。根据走访,辖区内居民,除退休职工、年纪较大居民,绝大多数青壮年有就业门路,据粗略估计40%居民为自己做生意,余下则为附近服务业吸收。以小摊贩为例,较大的业主每日收入在1 500~2 000元,早点商贩每日收入在200元左右。而外出打工的则多在辖区附近的商户工作,月收入1 500元左右。

根据办事处劳动保障所了解情况,上年失业登记不到100人,多为通过失业登记获取贷款,真正需要就业的仅有2名。虽然了100多条就业信息,其中不乏富士康等大型用工企业,但是本辖区内居民普遍不愿离家务工。

六、教育扶助

根据走访得知,回族群众对于子女教育是十分支持的,但由于辖区内回族居民多为小商贩,平时忙于生计,少有时间与子女交流接触更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其子女成长多处于放养状况。因此,回族群众子女受教育情况不太理想,很多青少年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便不愿继续上学,选择外出打工或帮助父母经营生计,除非家境优越,一般家长都会默认子女的选择而非强迫子女继续上学。

陈州办事处辖区内仅有回民小学一所,回族学生占80%以上。2011―2012学年,全校六个年级六个班级共计学生384人,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在校学生滑落至300余人。而市区内的六一路小学共40个班级在校学生四千一百多人。学校规模小,生源愈来愈少,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据了解,学校师资力量多年未得到补充,辖区内居民但凡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其子女不会选择本校就读。学校并不为当地群众认可,学校教师工作态度渐为松弛,教育质量也逐年下降。

为扶助该学校,当地部门有一套不成文的照顾方式,即对回民小学毕业生中学入学选择不严格按照地域划分。按照地域划分原则,回民小学毕业生可选择的初中仅为第三初级中学,而第三初级中学在市区中学排名中较为靠后,因此,为照顾回民小学,教育部门要求临近中学分别接收一部分回民小学毕业生。

七、结语

根据调研情况总结起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立法方面,有关民族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二,法律落实方面,政府部分往往忽略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常常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导致一些通用的规章制度在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很难发挥作用。第三,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推进社会法治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受到民俗观念的影响,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这些对权利的行使,义务的承担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Z].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93-09-15.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075-01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影响

互联网最早于1969年起源于美国,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后来者居上,经过18年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网民位居是第一位,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3.8亿。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1.46亿,其中60.4%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51.8%新网民来自农村。网民中小学学历占9.2%,初中37.5%、高中31.7%,大专10.1%、本科11.5%。”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及娱乐方式,已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犹如计算机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尼葛洛宠帝(Negroponte)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那样:“计算机不在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

二、信息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拥有56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宝贵文化财富。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有些民族使用着多种语言和方言。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22个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民族语言文字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际用语,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律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密切,人口流动性加大,整个社会出现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语言大融合趋势,加之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受外来强势语言文化的冲击影响,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已走向频危边缘。为了顺应时展要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必须跟进信息化步伐,而信息化最具体的体现在于有大批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出现,并满足人们的信息化需求。民族语言文化网站建成必将为增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信息共享;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母语自信、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语言和谐、文化和谐,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我国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语言文化网站资源建设已取得了众多成果,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包括:纯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建设,汉、民双语网站建设,汉语版民族网站建设三类。

1.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取得的成果

目前,我国民族语网站已建成的有,藏族:人民网藏文版、党网藏文版、新华藏文网、文化网、青海藏语广播电视网、中国网通(双语版)、中国新闻网、中国网(双语版)、中国藏语广播网、中国藏学网(双语)、中国藏族音乐网(汉语版)等;蒙古族:中国蒙古新闻网、草原雄鹰网、蒙古文化网(双语版)、内蒙古音乐网、蒙古族音乐网(汉语版)、人民网蒙语版等;哈萨克族:人民网哈文版、新疆伊犁哈文网、天山网等;朝鲜族:人民网朝文版、东北网(双语)等;壮族:人民网壮文版、壮族在线等;维吾尔族:人民网维吾尔文版;彝族:彝族人网(双语)、中国彝学网(双语)、彝学网(汉语版)、中国彝族音乐网(汉语版)、彝语在线(双语),彝族毕摩文化网(汉语)等。

2.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纯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双语或多语网站、汉语版民族网站较少;网站资源不丰富、即时更新速度慢;建设不规范、技术含量低;发展建设极不平衡,大部分民族没有与本民族相关网站;人才队伍薄弱,兼备民族语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匿乏;国家尚未建立有效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领导;资金缺乏,大部分网站都是个别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个人或小组织自发建设,没有资助资金来源;网站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等问题。

四、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对策与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有限,而且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网站资源建设涉及民族多、地域广,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1.树立科学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在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加快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工作。

2.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分步实施

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由国家语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建设55个少数民族相对应的权威民族门户网站,并加入网址导航宣传访问。积极协调引导各省民语委,自治州、市、县及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相关部门建设内容全面、具有影响力的民族网站。我国民族文字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果主要是以蒙古、藏、维、朝鲜、彝、壮、傣等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及网站建设极不平衡,必须坚持统筹协调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为原则进行。

3.设立国家专项金费

国家要在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建立民族语言文化信息化发展“专项基金”,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

4.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

上一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下一篇: 企业法务风险防控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