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2:17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1)

选题是否可行,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研究者个人具体情况。比如: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科研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②看课题的难易大小是否合适。小而容易的课题研究顺利,成功率高。就一般规律而言,选题应从易到难,从小到大。③教育情报资料的充实。要占领本选题资料的最高点。④是否抓住了时机。⑤还要考虑花费在教科研的时间因素。

例如:有个教师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对比实验研究》。在我们审核时,我就发现一是题目大,二是实验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班。这根本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这里一个语文教师只承担一个班级的语文课教学,无法进行实验对比,更何况实验法操作起来特别麻烦。我建议她把课题改为《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行动研究》。这样一改,研究范围更小了,目标也更具体了,研究方法也简便易行。后来,这个课题成果在吉林省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所以,在选题上既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畏惧困难。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科学态度和敢为人先、勇于攻关的精神和勇气。

2.创造性原则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认识前人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教育规律,解决他人虽然认识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科研的课题必须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由于实际情况不同,课题的创新要求一般可分三个层次:

2.1独创性。要从教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中、新生事物的萌芽中、新鲜经验中选题;还要从教育领域里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思维、新设计、新方案中选题;还可以从不同观点的争议中,不同学派的对立中、原有理论和新的实践的尖锐矛盾中选题;还可以从教育科学的知识空白中选题。这是高层次的创新课题,它要求提出没有人提过的新问题,开辟无人涉及过的研究领域,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教学流派和教学模式等。

2.2再创性。这是中层次的创新课题,其中,有的是将别人的研究课题加以组装、分解和改造后再生出的新课题;有的是将已有的研究课题运用到新的领域、情境、学科等实践中,又在某方面有所创新。

2.3自创性。这是低层次的创新课题,它只要求对自己是前所末有的,对自我发展是有利的,但并不要求对社会对别人有什么创新价值。

3.需要性原则

指中小学教育教研课题应该根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科学选题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研究课题选择的最重要的源泉。作为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优先选择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例如:如何开展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工作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城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研究,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研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法指导问题研究等等。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的理论价值同样是重要的。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建设的需要。教育改革时间中,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给予理论上的回答。我们除了对当前教育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优先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外,还要对某些具有超前性的、预见性的、有应用前景的理论性课题进行研究。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2)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丰富。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主要指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性、阶段性的资料。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是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获得的事实依据、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文献分析类、问卷调查类、观察类、访谈类、研究对象案例类、活动记录类等,也包括与研究和实践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学生成长档案等方面的资料。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普遍比较注重保存和整理过程性的资料。

二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多样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文本性成果、制度性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和技术性成果四大类。文本性成果主要指论文、著作、课程资源、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方面的成果;制度性成果主要指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科组管理、班级管理、科研管理以及研究共同体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机制形成的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主要指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成果;技术性成果主要指教育教学软件、电子资源库、音像产品以及专利技术等。由于教师科研水平评价的需要以及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的需要,中小学教师逐步提高了成果公开发表的意识,在形成教育科研文本性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后,一般会积极争取在报刊、文集上公开发表。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小学教师形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大多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反思和升华,并主要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决实践问题、探索教学策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等方面形成教育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既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教育科研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成果公开发表等方面都需要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提炼与表述。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零散的、个别的、复杂的研究素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获取具有一般性或特殊性的规律和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获得的规律和结论用恰当的载体和方式进行有效呈现,以便交流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不少在实践中被认为是好的教育理念、工作经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成果却因为提炼与表述得不够科学、规范、准确、新颖,而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中落选,这是甚为遗憾的。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过程性研究资料归纳分析不到位

中小学教师在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中“不到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研究主线的引领,没有围绕“研究问题以及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一条主线来对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致归纳分析不能紧扣主题,较为零散和杂乱。另一方面是在众多研究过程性素材中,教师缺乏对研究素材价值性和相关性的正确判断,也缺乏对研究素材的取舍能力。个别教师在整理研究素材时,容易把其他与研究问题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或离主题较远的素材也纳入分析范围,从而使得出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与主题不对应。

2.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行为中依托的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在研究成果及结论的分析过程中找不到相关踪迹,其研究成果及结论的获得过程缺乏合理性的过渡分析和说明。二是部分研究成果及结论在用图形或表格呈现时,各组成要素及其诠释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用程序图、框架图、关系图等形式来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指标体系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简化,但这些图表往往经不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推敲和分析。三是研究报告类的成果中“问题———理论———概念———目标———内容———思路———方法——过程—结论—成果”之间的对应性和一致性不明显,个别教师容易在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偏离原有研究问题。

3.成果及结论缺乏关键性事实资料的支撑

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要有充足的事实及数据资料来支撑。这一要求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和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重视提供事实性资料及相关数据予以支撑。有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只提供简单的数量统计数据而没有深入分析;有的教师在验证学生得到认知发展时只提供学生成绩的变化表,这显然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为迎合研究成果和结论的获得及其正确性,擅自修改、杜撰相关研究数据,这也应引起重视。

4.成果表述形式的规范性不够

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自己的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能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但很多教师未必都能如愿。其中,成果表达形式的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但个别教师不重视,不遵守相关要求,随意改变文本结构以及表述的顺序和形式,追求个性,这也就难以获得报刊编辑部教师的关注。其他如参考文献各要素及信息不齐全,引用他人观点成果不注释、行文结构排版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类成果中仍较为常见。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对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是评价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能力也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影响力。目前,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发展中需要重点破解的瓶颈问题。因此,无论是作为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还是中小学教师个体,都应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而要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也需要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方面

(1)开展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培训。近年来,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已着手开展教育科研系列培训,较好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在培训课程中也安排了“教育科研学术规范”“教育科研成果表达”“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培训。但这些专题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一般性的、常规性的知识介绍偏多,实际操作能力指导类培训偏少;二是涉及教育科研领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本表达能力等专题较少,很少能深入具体案例进行细致的指导,以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整体提高较为缓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重点设计和开发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理论类和实践类专题培训课程,并以实践指导类为主,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实际能力。

(2)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指导效果。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在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发掘、培育、指导、转化、推广和应用系列工作机制时,要把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专题指导作为工作要求之一,并强化实际指导效果。由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牵头的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活动主要以教学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以及科研论文和著作类成果提炼指导为主要形式,主要以跟踪辅导式实践指导为主。

(3)构建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学习平台。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评审规范,并在教育科研专题网站中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介栏目,及时推广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也为教师之间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和参考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2.中小学校方面

(1)及时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指导活动提供支持。中小学校要制定相应制度或办法,支持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与同行及教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同时,学校主管领导要及时发现教师产出教育科研成果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多渠道寻求专业力量的指导。

(2)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分享研讨平台。学校主管部门要在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年级组层面、课题组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平台,让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中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也有助于发现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中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

3.中小学教师方面

(1)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把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二次研究,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在实践检验中反思不足,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及结论。

(2)加强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成果各种文本表达形式如科研论文、著作、课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具体要求;并重点结合教育科研领域学习综合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3)遵守教育科研规律和学术规范。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中要尊重研究素材,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如借鉴或引用他人观点和成果的需要注明。

(4)围绕研究主线分析研究素材。要以研究主题及相关问题为核心,明确提炼与表述的目标和形式,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的效果”对研究素材进行归纳分析,甄别研究素材,舍去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的素材。

(5)为研究结论和成果提供充分的事实及数据支持。中小学教师在形成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时,要深入思考成果及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价值性,争取提供多方面的事实性资料和数据予以支撑。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3)

2小学语文教学法真正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学科的历史较短,我国虽然有长达二千多年历史的母语教育,有许多教育论述,但大多是论述学法的,论述教法的很少。若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黎锦熙的《新授国语教法》起,算这门学科初步建立的话,至今也只有6O年左右的时间,而真正把它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并进行一些研究应是从1978年开始,由于这门学科研究的历史短,就有许多理论问题亟须解决。

3.小语教法学科研究发展缓慢也与这门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的性质有关。小语教法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又具有语文和教育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要研究它,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中文专业知识。目前有许多教育理论家在研究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又附在了语文教育之内,有些专家的研究注重了学科的理论性而又淡化了它的实践性,加强了教育理论而又忽视了它的语文特征,因此小语教法学科的研究深度不够,发展也较慢了。

由于它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历史又较短,目前还没有这门学科的专家委员会,我们这个小语教法研究中心是隶属于教育学会。即使小语教法的研究专家其水平如何之高,理论研究如何之超前,他都要面临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例如评申高一级职称,如果你的主要研究方向仅是小语教法的话,可能就会很难评上高一级职称。因为把你放在中文系列评定,你的研究成果好像是属于教育学系列,不属于中文教师专业细化范围,中文专家教授就不给你审评;若是列属于教育学系列,你的研究成果就好像没有教育学专家那样专业化,会被认为你的研究水平不高,这就是小语教法教师包括所有学科教学法教师现实尴尬处境。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必须做其他的专业研究,或者是把小语教法的研究作为一种业余兴趣爱好而已。这种尴尬现况又如何能够提高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推动其发展呢?

随着教师教育的向前发展,小语教法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一门专业课程,必须得到加强,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小语教法的研究必须深入、发展、提高。要想使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得到尽快提高,可采取以下对策: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4)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①。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

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当然,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经典的言论:“如果你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艺术,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过程中,“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一方面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当多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亡[j].人民教育,2007,(6):49-52.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67-03

一、关于教师教育科研定位的主流观点

(一)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

教师应当具有科研素质并成为研究者的构想由来己久。贝克汉姆在《教师的研究》一书中指出,教师有研究的机会,不仅有能力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被赋予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皮亚杰主张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使教师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则认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教师观已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性的观念。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相应的研究。早在1989年,王道俊、王汉澜编写的《教育学》中就指出了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20世纪初,宁虹和刘秀江指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研素质,丰富的研究机会和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⑤。杨启亮指出,现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成长,必然选择教育科学研究的道路⑥。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在国内外已有相当的共识基础。

(二)教师教育科研的对象应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问题

有学者认为教师教育科研“不能外在于学校进行,不能脱离学校实践,不能游离于本职工作”,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⑦。还有人认为,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自身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⑧。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是由教育专家承担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对象和范围不宜扩大到基础研究。

(三)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应用和开发

这种观点在当前对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中比较普遍。郑金洲指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教师教育科研经历了一个从应用到开发的发展过程,这说明虽然曾经对于教师从事理论研究有过认同的阶段,但在当前已经发生了转变。当前一般认为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施者,教师有机会也有可能进行教育科研,他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方式进行非基础理论研究。

(四)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

这种观点的产生缘于前文所述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的研究目的是应用和开发”,这也是当前的主流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应采用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方式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师的研究成果表达局限于非理论性刊物

我们查阅了大量学术刊物之后发现,理论性刊物刊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进行教育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是用于经验交流和对教育专家已有的理论进行验证,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一般不具备理论性,理论性的刊物不适合其进行成果表达。

二、研究型教师定位中主流观点的局限性

(一)主流观点与新时期教师队伍发展趋势不适应

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2011年,全国多地中小学尤其是中学教师招聘提出了硕士学历的要求,或者硕士以上学历优先录取的招聘条件。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学中的高学历教师队伍将逐渐扩大。本科生(学士)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已经具备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的收集、查询资料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已经养成了进行系统教育研究的能力。能够开展课题研究。也就是说,中小学招聘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后,如果只把他们作为普通教学人员使用,或者即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局限于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必然会形成资源浪费。传统观念把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定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动研究,显然已与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了。

(二)主流观点的话语霸权将教师拒于理论研究与思考之门外

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结构越来越高。但主流观点的话语霸权致使中小学教师被拒于理论研究与思考之门外。

1 以资料占有不足、时间没有保障为由,拒绝中小学教师从事理论研究。资料占有量和时间性保障不应该成为不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借口,更不应该成为限制他人进行理论研究的借口,这种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可以用一个事实反向证明:图书馆工作人员占用资料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他们在工作之余进行研究也有时间保证,但没有证据表明科研成果最大或最多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这样说。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个体对于自身研究领域的敏感度以及研究兴趣和态度,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前,开展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和时间问题不应成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障碍。

2 以理论基础欠缺为由拒绝中小学教师从事理论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小学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适合做理论研究,只适合贯彻理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本科生和硕士生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而他们的理论基础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其次,如果把对理论的研究排除在外,那么贯彻理论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可能性也会大打折扣。理论研究与实践不应该被割裂开来,理论研究与理论的付诸实践离不开现实,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第三,每个研究者都有一个成长过程,中小学教师中也不乏具备从事理论研究条件、愿望和能力的人,只要给他们发展空间,形成一支既有实践研究能力又有基础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3 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认可。研究成果获得认可的主要形式是学术论文的发表。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大学学报和省级以上刊物,发现这些刊物中留给中小学教师发表观点的空间并不多。这种话语霸权除剥夺了部分有研究特长和兴趣教师的权利,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人为地分割开来:占有资源的研究者没有或者很少接触教学实际,接触教育实际的则没有机会进行理论研究。

4 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对象控制在教学过程巾。教育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态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而当前的话语霸权则是将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对象局限在他们所在的工作岗位,局限在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按照这样的研究范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属于个别事例。得出来的结论就不具普遍性,难以达到“揭示教育规律”的目的。

5 研究方法局限于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成了最流行的两种研究方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重视和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而这种研究就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了行动而改进,为了实际的改进而研究,关注问题的圆满解决,而不是为了理论上的突破,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应该由行动研究转向叙事研究或者两者并行,但支持教师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观点并不多见。这种话语霸权从事实上异化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人为地分割开来。

6 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专门研究者的理论强加在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做法也是一种话语霸权。如果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实际产生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进教育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或者把对“专家”的理论进行验证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如果将上述两种情况作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部目的,则值得进一步商榷。理论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如果他们只能按照那些与现实有距离的“专家”的理论进行教学和研究,无疑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凡是“专家”的理论都是真理并且完全正确。可以说,如果“专家”的理论本身存在偏差,那么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去进行教学或研究都将会带来更大的偏差。因此,应该避免强制教师去验证或接受某种理论,避免拒绝教师进行理论探索的话语霸权的产生。

(三)片面强调教师应开展校本、实践研究

片面强调教师应开展校本、实践研究,事实上是限定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范围和对象。校本研究是立足于教师工作环境和场所的,立足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理所当然有其必要性,但如果认为教师只能从事校本研究,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理论水平停滞不前等后果。

三、研究型教师的重新定位及其培养策略

(一)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重新定位

基于研究型教师主流观点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性,笔者提出这样的定位构想:新时期研究型教师已经不再是只用行动研究方法从事实践研究的人群了;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应根据教师队伍发展的特征、教师的理论水平进行分层培养;应根据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潜力来划分其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应包括教育经验总结、校本行动研究、教育理论研究。

(二)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1 高师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双重培养。新时期高师院校应转变观念,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既要重视其实践研究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素质的提高,力图培养一支既能从事实践研究又能胜任理论研究的生力军。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6)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7)

《中国音乐教育》(以下简称《中》)杂志作为部级音乐教育期刊,在我国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刊载的学术论文既是我国音乐教育学科研究状况的重要反映,也是音乐研究者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试图对其2007年刊发的论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进行元分析,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并针对研究方法在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促进本领域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水平。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

选取《中》2007年1至12期刊发的所有学术论文(外文翻译除外)作为样本,总计160篇。根据论文的题目和原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将160篇文章从研究方法的类型、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数据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Excel 2007统计工具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概念界定

有关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划分。本研究借鉴徐辉等人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中的归纳,将研究方法界定为“定性与思辨”和“定量与实证”两大类。其中定性与思辨研究是指采用经验总结、哲学思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其特点是:从材料来源看,大部分材料是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从书刊中获取的,材料的引用与分析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自发性;从研究工作空间看,绝大多数属于“书斋式的研究”,即坐在书桌边、在图书馆中进行的研究;从研究方式看,主要是通过个人悟思、哲学分析、文献概括、归纳演绎等思辨的方式进行;从研究成果的性质看,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学性的、主张式的或指示性的。定量与实证研究主要是指对原始材料进行收集及系统的实证性分析,主要采用实地或现场的调查访谈、量化分析、客观性的语言陈述等手段,其具体包括观察方法、调查方法、个案研究、数学分析、实验方法、多学科方法等。

三、研究结果

1 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情况

统计表明,在160篇论文中,采用定性与思辨研究方法的论文有150篇,占总数的93.75%;运用定量与实证方法的论文10篇,仅占总数的6.25%。

2 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

关于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如表2、表3所示,在采用定性与思辨研究方法的文章中,属于感悟性思辨的论文比例最高,占此类论文的93,33%;在定量与实证方法的运用方面,使用调查方法的文章居多,占此类论文的80%。图1、图2是对研究结果的直观呈示。

四、思考与建议

尽管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音乐教育教学规律、改进音乐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优秀作者,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音乐教育研究的现实仍不容乐观。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音乐教育研究水平,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1 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和规范意识

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过程是科研论文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同时,也是研究者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的重要保障。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些运用定性与思辨研究方法的论文带有明显的经验陈述或工作体会的色彩,其在论文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研究技术与方法的规范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思辨指的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实践与问题给予关注,通过概念分析、逻辑演绎等方式获得认识,其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均体现一种严谨的逻辑安排和因果关系。如获至宝果仅仅依赖意念上的主观思考,其研究结论是不会有足够说服力的。因此,音乐教育研究者在运用定性与思辨方法时应注意提高思辨的抽象性、概括性及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有部分采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在问题设计、调查对象选取及信效度检验等方面存在着技术性的失误。实证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拥有其自身的哲学思想和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程序,包括提出假设-概念化-操作化-选择适当的方法一搜集资料一证实、证伪研究假设等。为了使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可信,研究者应对定量与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予以重视,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这是提高音乐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研究方法的理解与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训练和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制度性规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学术研究者的自觉意识。广大音乐教育研究者应自觉树立科学观念,积极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素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规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立的学术品格挖掘音乐教育领域学术创见的应用价值。这对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科研水平,规范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与过程,解决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增强国际学术交往中的话语权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2 掌握并运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目前,在我国的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重定性轻定量、重思辨轻实证”的研究取向比较明显。同时,在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研究者的论文多以感性思辨法和调查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则少有涉猎,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比较缺乏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意识。

现代学科演变的趋势表明,一门学科仅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充分地把握其研究对象,而往往需要采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音乐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复杂性、动态性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更是决定了我们需要采用多层次、多方面、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因此,音乐教育研究者在重视定性研究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加以有机结合,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和揭示音乐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这将使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同时也更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者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如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引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这些相关学科特有的、成熟的学术规范,可以为音乐教育学科知识的产生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也可以丰富音乐教育的学科内容,使音乐教育的

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从而拓展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和研究空间,促使更多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的诞生。

3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努力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10-0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然而,这几乎成了中小学教师的奢望,梦寐以求之事。时下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几乎成了极少部分教师的专场演出,曲高和寡,围观者不少,无助者甚众。教育科研成了科研者的天堂,也成了其他教师的人间炼狱。

推究其因,显然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中小学教师主观认识的偏颇、方法论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尽管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已有时日,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就好了,存在着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提出论点―论证观点―得到结论”三段论的研究思路与成果表达形式,始终占据着很大的份额。中小学教师往往简单地移植、借用大量教育理论的概念术语,在盲目听从照搬照抄专家话语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充满个体体验的真诚的、丰富的日常教育实践话语。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四种普遍现象

(一)多演绎推论,少归纳抽象

就科研成果、论文的表达形式看,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习惯了以演绎法来表述研究成果。自小以来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决定了中小学教师习惯以思辩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对于并不新鲜的理论,以颇长篇幅来描述理论依据所在;然后,以差异性的视角,多样化的论证方法来验证理论的价值,并获得一个已然存在的结论。

分析近年来某些研究成果、论文,研究方法多样化也是一个基本特征。从传统的演绎到归纳研究,从理论探索到教育教学实验研究,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务虚研讨与务实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翻新,丰富了教育研究生态,也为教师同行指明了可借鉴的成长途径。表象后的真实是,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主要集中于那些教育科研的明星。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而言,他们并没有显著的改善,采取单一的演绎法,三段论来做科学研究,无法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本质属性要求。因此,其成果显得苍白无力,显得虚无飘渺,甚至无病。

(二)感性材料有余,理性思考不足

中小学教师科研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仔细阅读研究成果,案例堆砌、叙事冗长等现象相对普遍。正因如此,导致研究成果的理性不足。近些年,教育科学研究不断从理性研究走向感性的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依托叙事梳理、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但不能否认的是,叙事绵绵,教育教学智慧的提升并不显著,也没有教育理性思考的升华。叙事只是叙事,只是局限于个人经验描述身边的教育事件,走不出事件本身的局限,走不出的狭隘空间,不能抵达教育科研的本质,不能全面地认识现象本身,也不能真正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目的。

(三)定性研究有余,定量研究不足

通常情况下,一个课题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但并非方法的堆砌罗列。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假设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实验研究必须以获得的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学的检验证明实验效果。观察某些研究成果、论文,冠以“行动研究”、“实践研究、探索”的比例接近一半,但研究成果、探索结论缺乏定量分析,以描述性的结论替代科研数据分析、验证。目前,呈现的是有行动而少反思,因而显得肤浅、幼稚;重行动而轻反思,因而显得苍白、浅薄。行动研究必须基于行动、反思、修正;深刻反思和行为跟进,才能有认识的升华与实践的提升。我们无意抹杀教师对研究方法的偏好,但偏好未必能推断出研究结论。研究术语的流行,是跟风的产物。当研究者因追逐时尚、追求流行款式的时候,缺乏研究者本身的思维,意味着研究参与的终结之时。

(四)研究成果多,成果转化少

研究成果年年创新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科研成果缺乏转化,缺乏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果依然停留在文字成果上。倾心科研,也有所得,但却无法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科研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对教育科研功能本意的认识不足,势必导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功利化,也导致学校教育科研的纸质化。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必要性、可行性的认证,才能保证教育科研价值的实现。有的地区为追求立项课题的量,以学校的专任教师数为基数,实行科研工作考核。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基层学校的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数量多,进而陷入重立项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研究悖论。为课题而课题,追求的是量,忽视了研究的质,更忽视研究的过程。任何忽视过程的成果,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难组织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转向的必要性

中小学教育科研之目的与其他研究如出一辙,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关爱学生,促进全面成长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社会正在不断地追逐功利,技术理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把持着教育的话语权。技术至上,这是对教育的曲解,甚至是对教育的背信弃义。面临着办学水平的竞争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学校在无奈中极度关注学生的成长,备受唾弃诟病的重复训练战术依然有其市场,以分数论英雄等有悖于教育价值的办学行为依然存在。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更新理念、拓展思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关注教师,促进专业发展

如果说学校是展翅飞翔的雄鹰,那么学生和教师就是两翼。折断的翅膀,不能高傲地飞翔。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提升,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引领,调动教师参与的学习积极性,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及自身专业化融为一体,带着研究的意识从事教育教学。用研究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乃至整个过程,同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灵世界,探索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研究的方法探索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新途径,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突破、新跨越。

(三)聚焦学校,促进特色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学校蓬勃的发展态势,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学校建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供需矛盾。学校在教育品牌的培育与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到教育实践的探索与研究中来,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有针对性地破解教育难题,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进而形成学校办学品牌。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转向的两个基础

柳夕浪认为:作为当事人的教师有着旁观者无法取代的优势。教师首先是教育实践者,其次是作为教育科学研究者,其研究内容的情境性、研究价值的直观性等特点,为教师教育科研转向奠定了基础。

(一)教师作为实践者的基础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掌握着其他研究人员所不具备的教育研究资源,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最恰当不过的资源,他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为他们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案例。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学校生活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沃土,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们的研究与问题都是与他们自己的教学有关,教师可以获得第一手的鲜活的资料。教师的观察、文档和实验可以作为形成和检验更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特点、技术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突破点,持之以恒地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才能在博采众长中形成和逐渐凸显自己的研究风格。

(二)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基础

教师作为研究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研究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归纳、抽象,可以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教师通过研究解决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教师作为研究者,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凝聚着团队的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团队支持的研究课题可以取得丰富的、全面的研究成果,都是团队成员在实践课题的指导理论,完善研究过程,串珠成链,才能完成课题研究的本真目标和真正使命。

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丰富教育理论知识。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转向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融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性、教育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及研究成果的生成性于一体。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中指出:人的生存意味着理解意义和渴望对意义的理解。教师在研究中理解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阐释教育教学的立场,在教育研究中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解决实践到理论的升华问题和有效解决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一)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随着实践的深入,固有的理论也未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有一些教条主义者,固守着教育理论,机械地运用理论。补充、完善固有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需要有效突破中小学教师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有效解决实践到理论的升华问题

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教育教学与管理行为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没有理论升华的实践始终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如何抽象实践性知识,提升为理论,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一道坎。

(三)有效解决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无论是西方的教育理论,还是国内学界的教育研究成果,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面对不同的学校文化背景,断然没有完全合辙的理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都需要考虑教育理论的适应性问题。教育理论不是张贴墙壁上,不是挂在某人的嘴上,而是根植于教师个人的意识中,体现于教师的具体行动中,镶嵌在整个学校的文化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土化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五、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转向的三个维度

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在于启发教育者的教育自觉,通过教师对教育理论成果的学习吸纳、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琢磨以及沉浸其中的体验,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促进教师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自己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创造性的教育。从教育现象到教育理解,从教学技能到教学智慧,根植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沃土,在实践平台上展示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研究内容的转向

尽管草根式研究以其起点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打破了课题研究的神秘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草根式研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庸俗的倾向。问题即课题,是基于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呈现出来的问题,教师必须学会选择,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能力来确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许多问题虽然本身没有新意,但是研究角度、方法、效果不同则可以有新意,有创新性,这需要一定的辨别、判定、选择能力。草根式研究存在着研究过程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看不到课题研究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过程浮躁,不能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造成研究成果表面上遍地开花的表象,实则效果不佳,一片虚假的繁荣。

刘铁芳认为,教育科学研究不仅面临着一个知识的世界,同时还面临着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小学教师扎根在教育第一线,与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问题,具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现状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对象看,学生、教师都可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分析课外师生的生活状态,多角度地采集学生、教师的信息,在教育情境中深刻理解各种信息中蕴涵的意义,解读各种行为与方式。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

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学校教育科研应通过多维视角,突破目前就教育而研究教育的单一视角和方法。从现代教学论、解构―建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等视角,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增强学校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增强学校教育科研的适用性与信度。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等方法,多维度、多层面地观察与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探讨和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整体观照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及其生活状态,探讨激发教师、学生生命活力的积极因素,为提高师生生命质量提供合理的解释与分析,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合理的解释,为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生活提供鲜活的实践性知识。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对教育科研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中小学教师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优势,教育叙事与自主反思是研究方法转向的重要选项;基于中小学教师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历史事实,以实验研究范式规范行动研究的过程,提高行动研究的内部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成果的转向

汗牛充栋或束之高阁的研究成果,无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事业发展的进程。为立项而立项,为研究而研究,以数量衡量评价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取向必须改变。教育科学研究只有更多地关注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细微而敏锐的把握,才可能体现其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才可能最终实现自觉的教育理性与现实教育“道理”的相融相通。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就是应用,为了有效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问题。研以致用,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使研究看得见、摸得着,发挥教育研究对课程改革的直接作用。通过直接应用,把教育研究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嫁接移植,将科研成果移植到更大范围中;通过深化拓展,在推广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对原课题再研究,使成果得到深化和发展;通过渗透,把科研成果中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

回顾反思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展望未来的走向,自下而上的研究、从应然到实然的研究、从建构到解构的研究、从问题解决到形成智慧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得到关注。教育科学研究应是教师的生活方式。教育科研无须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无须竭尽修辞之所能。以浅显的语言把问题表达清楚,揭示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把解决思路和方案描绘出来,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在此其间产生的新现象,并以教育科学的观点解释、处理干预,提高教育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董屹敏.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0,(4).

[2](奥)弗兰克尔.何忠强,杨凤池 译.追寻生命的意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刘铁芳.对当前教育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OL].http://省略/2002-11-13.

[4]刘 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反思与改造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9).

[5](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麻晓春.承认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性[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8]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张 华.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7,(3).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9)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教师角色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新的定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和使用者。如何成为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基础教育领域内涌动着科研热潮,学界引进了诸多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理念。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的变迁,我们发现,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教育科研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亮点与热点。各种科研理念层出不穷,并广受欢迎。

一、变: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变迁扫描

纵观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的变迁,我们可以发现,有4种科研理念先后在中小学推广,它们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这4种科研理念均是从国外引入,然后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国内推行。关于这些科研理念在国外兴起及在国内教育界受到关注的情况,可见表1:

(一)四种科研理念国内外兴起时间比较

分析其国内外兴起时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在国外几乎是同时兴起,但引入国内时间并非同时,学界首先引入的是行动研究,然后是叙事研究,接着是校本研究,当前正在受到关注的基础教育科研理念是课堂观察。

(二)四种科研理念内涵特征比较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以其独特的方式切合了基础教育科研的需要,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行动研究”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1999年至2007年间共检索到167篇核心期刊文献。行动研究在国内受到关注已十余年,而2007年仍有29篇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献发表,足以表明其“热”的程度。

分析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行动研究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西方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早期主要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层面,当时国内一些权威的以介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学专业杂志,如《比较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分别发表了有关介绍行动研究的文章,如蒋楠的“行动研究简介”(《比较教育研究》1987,01);邹芳的“行动研究—— 一项值得推广的教育研究方法”(《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02)。在2000年左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学者们开始倡导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强调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如吴义昌的“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0,10),汪霞的“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06)。学者们强调,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应在中小学开展,其优势或特点在于:

第一,研究主体定位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传统的教育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研究主体由过去的专家、学者转换为一线中小学教师,使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一方面缩小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距离,另一方面使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专业成长,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二,研究方法、具体操作较易掌握、实施。行动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美国学者麦克考南认为:“教育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而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1] 换句话说,反思是行动研究的主要手段。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讲,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反思,只不过是零散的、表面的,行动研究则要求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性反思。

第三,行动研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的“生活世界”,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行动研究特别重视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它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总之,行动研究以其切合基础教育的独特优势受到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推广的过程中,学界又引入了另一新的科研理念,那就是校本研究。

2.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理念一样,也是舶来品,它是随着教师行动研究的兴起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行动研究是由学术界或民间进行推广的,与之不同的是,校本研究是教育行政部门正式要求推广的研究理念。校本研究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文件中,始见于2002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此后,教育部在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制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创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是当年工作的十个要点之一。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进行检索,笔者发现最早在教育类核心专业杂志上介绍校本研究理念开始于2003年。从2003年至今,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共检索到校本研究文献189篇,2007年仍有55篇校本研究文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校本研究理念提出并被大家接受也就三、五年时间,但它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的代名词,几乎每个中小学校都在进行校本研究。正如行动研究一样,校本研究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我们可用两个“本”来概括:

第一,校本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以校为本”。在课题的确定上,课题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课题视学校的需要而定,着眼于本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是“自定和自为”的课题。

第二,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以“效果和过程”为本。它不仅关注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关注研究的过程。关注结果强调其实效性,强调其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功能;关注过程强调教师的参预,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这个意义上,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在学界关注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的时候,另一种科研理念也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悄悄受到关注,那就是叙事研究。

3.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从其他学科特别是文学领域内借鉴过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并受到一些国内知名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丁纲教授等大力推荐。虽然借鉴的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里却激起了波澜。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结果来看,1999至2007年共在教育类学术核心期刊上检索到74篇文献。最早出现关于叙事研究介绍的文章在2000年左右。与其他研究理念一样,叙事研究也有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推广的优势:

第一,它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有学者指出,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成为研究者、科研兴校的期待相距甚远。叙事并不仅仅是教师表达个体经验的理论形式,而是通过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室里发生的问题,并将其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一方面形成了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和改变,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达到以研究促进教学的目的。

第二,叙事研究的操作简单,成果通俗易懂,可以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叙事研究已成为一线教师最为青睐的一种“平民研究方式”。由于叙事研究以“故事”为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使所有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时“有话可说”,所以广受欢迎。

总之,教师通过叙事研究,通过对经验的反思,创造了故事,启迪了他人,塑造了自己。叙事研究比较容易被中小学教师掌握和使用,这是它的最大优势。

4.课堂观察

课堂研究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研究理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全部期刊中仅有26条记录,核心类仅有12篇,并且70%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04年至2007年间。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法以前似乎是一个研究的盲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信是今后中小学教育科研讨论的一个热点,并将持续升温。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设备,在教室等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中,对处于自然教学状态下的人、物或事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并加以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独特:关注课堂教学情境。所以它更适合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从理论与实践二元思维出发,课堂教学情境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教育实践,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也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中介,同时也是它为何受到实践界关注、接受的原因之所在。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不同的是,听课者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进入课堂,得到的是对教学的一种整体印象,课堂观察则带着“手术刀”进入课堂,去解剖课堂这只“麻雀”。[2] 比起泛泛的理论说教,课堂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使他们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意识到支配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如果将每一种科研理念总结出其突出特点的话,这四种科研理念的特点可见表2:

(三)四种科研理念的方法论层次比较

第一,方法论抑或是方法。四种科研理念既是方法论又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从方法论上分析,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理念均可以定位于方法论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亦即它们均是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方法的一种认识或倡导,属于方法论层次。但如果说其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非方法论,似乎也是可以的。比如行动研究,它既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的理念,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具有明确的操作步骤与程序。课堂观察与叙事研究也是如此。

第二,标准不同,名称各异。任何事物的定义总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判断出发点。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研究的定义标准不同,或定义的出发点不同,从而有了各具特色的名称。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是从研究过程的独特性进行定义的。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行动”性,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叙事”;而校本研究与课堂研究是从研究的场所或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出发进行定义,校本研究突出研究场所在学校,以校为本,课堂研究强调研究场所在课堂,面向教学实践。虽然它们都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科研理念,但由于定义标准不同,出现了名称各异的现象。

第三,四种科研理念所倡导价值的关联性。上述四种概念具有相互关联性或交叉,这是由于定义标准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的内容或价值取向可能以不同的定义出现。比如,某学校可以以行动研究理念开展校本研究,也可以以叙事研究作为方法开展校本研究。也就是说上述4种研究理念有交叉的部分,只所以存在交叉,一方面在于上述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可以选择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实施这些理念,但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在不同的方法论中出现。另一方面在于定义的标准不同,相同的内容可能名称不同。正如西红柿既可以称为蔬菜,又可以称为水果,关键在于你是以蔬菜的标准还是以水果的标准去衡量。正是由于它们的关联性,导致它们存在着一致的价值追求。

二、不变:基础教育科研理念价值趋向的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彻底的课程改革。迄今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进已有7年,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至少出现了4种,几乎每两年就改变并推出一种新的理念。无论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或者是叙事研究、课堂研究,其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有生命力,为理论界及实践界所推崇和欢迎,在于这些研究理念均切合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有的价值选择,4种科研理念表面上的“变”并不能掩盖其价值追求的“不变”:

第一,研究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步整合。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均突出中小学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过程同时是教师追求教育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强调研究与实践合一,倡导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特别是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是“做中学”“教研合一”式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促使教师成长为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换。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校本研究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强烈的实践关怀,突出研究的应用性与有效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应是一个应用研究,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的研究,这已是学界达成的共识。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上述4种科研理念均强调关注实践,特别是关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构建理论。为何要关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均是具有强烈实践关怀的研究理念,它一经提出就广受欢迎。关注实践是任何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提出者必须注意的问题,否则便可能使基础教育学校科研处于失语状态。

第三,切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与条件。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及工作的实际特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应摒弃传统科研注重严密的实验、严格的数理统计及繁杂的文献统计的特点,体现出易学、易操作的属性,有利于消除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畏难情绪。如叙事研究、课堂观察与校本研究等理念,均是如此。

总之,从研究的特殊性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又具有不同于高校科研的特殊性。比如,校本、现场、体验、反思与实践为其最大特点。以研究对象为例,基础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必须关注3个层面的“校本”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教育科研要以校为本,关注学校发展;第二个层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第三个层面是改进教学,改善课堂。我们相信,今后仍然会有新的科研理念提出,但基础教育领域内任何科研理念的提出,必须切合上述特点,否则便没有生命力,这便是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基本的信仰或永恒的价值追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3] 我们应使教师走上幸福道路,这一信念不能改变,关键是科研价值追求不能错位。

[ 参 考 文 献 ]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篇(10)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教育科研,就要对其进行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对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各级教育部门对“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在理论上得到了确证和实践者的认同。在推进中小学科研管理呈现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阻碍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问题。就好像崎岖的小路上有助你前进的铺路石,同样也有阻碍前进的绊脚石。笔者认为只有直面困难和问题,解决困难和问题,才可以让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健康发展,减少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中小学科研管理呈现的问题

1.科研管理的目的不端正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思想中,教育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尚未真正确立,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如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的错误认识。科研目的的不端正,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也导致行为上的形式主义。具体来说,教育科研活动应该是要求独立自主不畏权威的活动,应是一项追求真理,追求事实的活动。但是,因为整个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或评价学校工作的时候,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和尺度,急功近利的将教学放在首位而无视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目的,受功利主义的评价导向,中小学科研管理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装饰门面的手段。上级科研工作的整体部署,督导及检查的评价,课题结题验收的需要,政绩方面的宣传需要等等,都带有浓重的形式主义意味。好大喜功,不断的通过提高课题的格次和规模来扩大学校的办学声誉,而忽略了真正有益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效问题。于是,学校科研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评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而不是真正为了提高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来进行教育科研。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目的不端正也直接导致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强,学校科研氛围不浓,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2.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严重脱节

中小学科研管理与教育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也就是说没有将科研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机的结合,有机的联系起来。科研管理归科研管理,教育教学归教育教学。而不是为了将教育科研的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或将教育教学的实践转化为科研理论成果。还有就是学校科研管理者与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科研存在比较费时间、费精力、费金钱、无效果的问题。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学校科研管理者和教师对教育科研力不从心。学校科研管理者有兼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沉重。尽管教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但教师教科研毕竟不同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都需要专门的时间。认为教育科研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把教育科研看成是脱离教学实际工作的事,没有看到教育科研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能。还有的学校对于教育科研只停留在一般工作性、经验性研究上,丰富的教育实践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就事论事,不注重理论的归纳、提炼,往往以工作代替研究,较普遍的存在“有课题无问题,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叙事无提炼”的毛病,当然这与中小学科研管理者和教师的科研能力、素养、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是未充分的认识到科研管理对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未将两者相互融合,只是为科研而科研。使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3.课题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教育科研室对学校课题没有规划,科研过程管理随意。一味追求课题立项数量,忽视课题研究质量,课题研究没有学校的总体目标,没有重点。有一些学校,课题一旦立项就万事大吉,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措施,课题不按时开题,开题后不做进一步的论证,随便应付马虎了事。中期检查不认真对待,阶段性成果随便凑数,侥幸过关。结题时,仓促上阵,临时突击,草草收场,严重影响课题质量和效益。尤其学校领导对课题规划与指导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带领全体教师课题研究的专业能力。难于做到既精通教育理论又熟悉教育实践,也缺乏科研兴校的系统设计和指导能力。学校校长没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为学校谋发展的科研带头人,面对科研管理,似乎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后勤保障人员,一个拳拳的幕后支持者。而科研主任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科研室只是一个机构,而缺乏管理职能,自己兼课,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以教育科研为主,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上。课题工作的管理毫无头绪。

4.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教育科研经费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用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经费。它包括科研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和科研基本建设费(包括设备购置)等。一般来说,对于立项的课题,相应的教育部门应给与相应的经济补助;但目前科研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教育部门所能支出的范围,中小学科研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大量的资金。有的学校经费来源相当紧张,学校生存和工作正常运转全靠编发教辅资料、试卷来维持生计。经费紧缺已成为困扰教育科研的事业发展的瓶颈。总之,无论是从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迫切需要来看,还是从学科发展科研队伍建设来看,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不够的。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妨碍 了教育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5.科研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教育科研队伍虽然庞大,但就整体的研究水平来说是有欠缺的。科研人员的整体素养,对于教育科研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小学科研管理人员,包括中小学教师对于教研总是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理论学习跟不上,纵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不了系统的行文。十分缺乏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培训和知识储备。对教师而言,它要求在教师群体当中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共问发展的教师文化。而长期以来,在质量.效率的主导价值取向下,在学科、班级、教室、年级、教学单元、任务的活动方式下,教师群体所形成的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个人主义与竞争的教师文化。这样,尽管一些学校有教研活动,但是这种研究活动往往变成了领导和同行之间相互检查、评比、监督的手段和闲聊的方式,并进而加剧了教师群体的个人主义文化。因此,教师教科研活动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新的教师文化,相互合作,共同成长。

二、如何改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问题

1.端正中小学科研管理的目的

教育科研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强大动力。常言:“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思想中,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战略意识。而不是走形式,只是强调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可以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科研的态度,有效的提高教师科研的参与度。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要秉公来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因为的多少来考核,不然会挫伤那些真正从事教育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中小学科研管理的目的,要将科研管理的目的落到实处。

2.科研理论联系教学实际

要着力强化中小学科研成果的运用,使教研成果的功能充分凸显出来,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才是常青的。”忽视教师直接参与研究而得出的教育理论,由于缺乏针对性而很难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长此以往,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对教育理论不感兴趣,造成教育理论严重脱离教学实践的局面。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在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对发展中小学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变中小学教师多数则是围绕课堂教学,依托课堂开展教学研究,重在以事论事,重在教育实践而缺乏理论探索的现象。使教育科研理论联系教学实际。

3.加强课题工作管理制度

对课题研究进行管理,开展教育教研,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

中小学校长和科研管理部门或学校教导处先作出规划。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设计来确定科研目标,使之紧密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培育人才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体现学校意图,引导大家的思路,可由学校组织部分科研骨干,提出一系列课题。按照不同的学校或学校工作的几个方面,把研究重点表示清楚。以便供教师们在选题时参考。并对课题的立项,过程,成果等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和管理。

4.加大投入与拓宽科研经费渠道

教育科研经费是保证教育科研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鉴于我国目前教育经费还不十分充足,教育科研经费更是十分有限的情形,各教育部门要体谅国家的难处,尽力争取社会投资。应当尽快建立政府投入为主,课题所在单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课题主持人横向筹措,争取企业支持的机制,多方筹措科研经费,另外,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基金制度,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使达到用教育科研经费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改变科研经费渠道单一的现象,拓宽科研经费渠道,努力为开展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5.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队伍整体素质

教育科研不仅需要好的平台,而且加强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首先,教育科研主管部门通过不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举办科研讲座,普及和推广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作为科研管理者也应不断的加强学习,增强教育科研的兴趣,重视自身的能力修炼,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素养,投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积累经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以丰富多样。脱产进修,业余轮训,自学,到教育教学一线学习。强化教师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基本方法,步骤,执行等,用理论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业务素养,为教育科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加强学校科研管理不仅是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调动教育科研人员积极性、强化教育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社会效益的需要。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必须重视学校科研管理,必须重视学校科研管理中呈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不会阻碍中小学教育科研前进的步伐。才能使中小学科研管理健康成长,推动教育科研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餐饮营销部工作计划书 下一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