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会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6:40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1)

二、审美意识形态派

这一学派十分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进而将文学的本质定义为“审美反映论”或“审美意识形态论”。其代表人物为钱中文、童庆炳等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在新时期之初批判文学工具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以主体论文艺学的‘文学向人回归、向自身回归’的‘主体性’思想及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功利’的自律论学说为理论依据,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的最重要的内部规律给予空前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13]这首先体现于审美反映论的倡导。童庆炳在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显而易见,在此突出的是“审美”一词。他在肯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同时,认为“仅仅认识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一切社会科学的共同本质是不够的。……还必须阐明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的特征。”“那么,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反映。审美是文学的特质。……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4]这是文学审美反映论的较早确认。1986年,钱中文也提出文学“审美反映”论,而且还从“心理层面”、“感性认识层面”和“语言、符号、形式的出现”层面说明了文学“审美反映”论的特征[15]。1988年,王元骧在《艺术的认识性和审美性》一文中,从反映的对象、反映的目的、反映的形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反映”论的要点[16]。概括而言,审美反映论强调:文学的特质在于审美,在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把握,作家对生活的反映以其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为中介,而不是传统的文学认识论所认定的那种简单的镜子般的反映与复制。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完善和提升。1984年,钱中文的《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本性论”》一文在对前苏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梳理与评析过程中,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认为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两重性”[17]。但并未进行深入论述。1987年,钱中文又发表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正式确认“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并初步阐明了其内涵:“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情感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的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的形态。”[18]随后,王元骧、童庆炳等人著文积极响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随着其影响不断扩大,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而且被视为此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界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学本质的定义为多种“文学概论”教材所采用,如陈传才、周文柏的《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顾祖钊的《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特别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8、2004年版)作为高校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在全国范围推广之后,审美意识形态论更为系统化、普及化,迄今仍居于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主流地位。从逻辑学角度来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认,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为立论基础,将文学定位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9]在论及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时,这段话被引用得最多,但由于理解的不同,歧见也最多。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主张者的理解,其基本内涵是: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基本层次构成,上层建筑又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20]第二,论证文学是一种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意识形态,这种特殊之处在于以审美为根本性质。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具有共同性质,“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21]但同时,“文学不仅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且更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是其普遍性质,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才是其特殊性质。这种普遍性质总是包含在特殊性质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质显现出来。”[22]以上两点结合起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就得以揭示: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它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那么,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有何具体内涵呢?在《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这篇带有回顾和总结意味的文章中,童庆炳把“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两种代表性理论综合起来,阐述了其共通的理论特点和基本内涵。概括而言,主要有“整一性”与“复合性”(或“复合结构”)两个方面。至于前者,他认为,“‘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形态,是一个整体的命题,不应该把它切割为‘审美’与‘反映’,‘审美’与‘意识形态’两部分。‘审美’不是纯粹的形式,是有诗意内容的;‘反映’、‘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它是具体的、有形式的。”至于后者,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性质上看,这两种理论是集团性与全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从功能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认识又强调情感;从目的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无功利性又强调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这两种理论既肯定假定性又强调真实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合结构”。总之,“‘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既超越政治工具论,又超越形式主义论,它们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以包容文学的多样性、复杂性、辽阔性和微妙性”[23]此外,钱中文也强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显示文学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最根本的复式特性———诗意审美与意义、价值、功利之间的最大的张力与平衡。”[24]

三、科学派

这一学派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派”,原因在于“该派重视对文学理论的反思,以争取文学理论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现‘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为主要诉求,以推动建设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为主要的指向和特征。该派十分强调文学理论概念内涵、体系精神、表达方式和功能取向的科学性。……明确提出‘科学本性’乃是文学理论学科安身立命之所在”[25]。其代表性人物是董学文、李志宏、金永兵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理论学的构建。在董学文等人看来,文学理论学这一新学科的构建,既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向何处去的积极回应。论者认为,新时期三十多年来,随着新方法的引进、讨论和实践,中国文学理论学科日益走向成熟,其重要表征是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逐渐明确,理论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26]。“假如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目的与方法的反思,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性质和特征的质疑,没有对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解释有效性的进一步探索,没有对文学理论中提出各种答案的可靠性及可检验性的认真思索,那么就难以透彻地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规律,追求文学理论自觉性的努力也会困难重重。甚或可以说,这些反思性的活动,是理解‘文学理论之所以为文学理论’的思想前提。”[27]因此,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进行反思,探索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建立文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从当下的文艺学发展现状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化转型及文学现实的新变,文艺学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关于“文艺学向何处去”的讨论中,学界“正经历着对文学理论本体论或本体性认识的多元期和混乱期,有关‘文学理论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学理论’的见解,莫衷一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理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28]在此背景下,探讨“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问题,学科命名问题,学科定位问题,学科研究现状判断与发展方向或趋势问题,文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边界问题,等等”[29]就成为迫切要求。正是基于这种危机意识,董学文等人开始大力倡导“文学理论学”的创构。客观地讲,“文学理论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创建尚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那么,这一尚未确立的学科将会具有一个怎样的理论框架呢?以董学文为代表的倡导者描绘了一幅“‘文学理论学’可能触及的大致理论区域的‘方案草图’”[30]。总体而言,“‘文学理论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属于元科学’的范围。它要解决‘文学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及其文学理论的对象、特征、要素、范式与变化规则等问题。”[31]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关于文学理论本质的探讨,或者说“文学理论是什么”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特性”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形态”、“范式”形成与演变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家和“理论共同体”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32]。而由董学文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文学理论学导论》一书无疑是上述理论构想在实践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探索。董学文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进入一个“综合”与“创新”时代。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而言,寻求和选择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现实的理论需求,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已成为文艺理论界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和任务。那么,何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它有何具体内涵?“‘当代形态’的说法是相对于‘经典形态’而言的。所谓‘经典形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对文艺问题的基本表述以及后人根据这些表述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当代形态’主要指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用现代人的眼光,汲取最新的成果,总结新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面貌再一次新鲜地描绘出来。”[33]在董学文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形态”本身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新的认识和阐释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董学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哲学社会学层次和“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把文学放在社会结构中做历史考察,那么它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形式;把作品形态的文学与包括作家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对置,把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精神结构照应起来,那么它是生活的反映。这属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层次。而关于诗学和作品的本体论研究,则属于文学艺术的“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相比较而言,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就要将研究重点置于“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对文艺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做出新的概括。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客体双向逆反运动的问题,包括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中介机制、作家对社会生活把握的意向性特点、审美的直观性问题;二是,创作过程问题,包括艺术思维的具体特征与心理机制、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生产机制、文艺的情感机制;三是,作品———文本问题,包括作品的语言、语义、内外结构及符号因素、作品的技巧、手法和风格等;四是,欣赏、消费、接受和交流学问题,包括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机制、阐释机制和流通规律以及多功能、多方位的批评方法[34]。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主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董学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2)

一、文艺具有什么本质特性,这是文艺研究最核心、最基础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文艺,规定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就是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规定着文艺的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和对文学艺术的考察,也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入手来揭示文艺的本质特性的,但他们对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揭示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所不同。而且,由于时代所提供的理论条件的差异,他们的文艺思想也表现出各自理论形态上的特殊性,从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以新的内涵。

二、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在那里被具体化、现实化为文艺与社会生活、文艺工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兵群众的关系问题。

这里的“社会生活”,是对“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更具体化、更易于让人接受的表述。认为文艺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反映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文艺为经济基础服务,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他因此而提出了著名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事关中国文艺发展方向的重要命题,并以此为核心贯穿和解决其它一切文艺问题,确立了“文艺为人民”这一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观。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一个创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创新。沿着侧重从意识形态的建构实践方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深化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把创造生活的人民大众放在了核心和主导的地位,这时的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就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说,文艺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文艺为谁服务这一现实的中介来完成和实现的,这恰恰是文艺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的特点。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内容在文学艺术中并不以裸的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和融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是政治和经济的人学内容。邓小平所提出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著名论断,是把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从自在的社会客体结构向自为的人与人的主体结构的扩展和延伸,是对文艺主客体关系的更加明确和全面的规定。这里的“人民需要艺术”,是从文艺表现的对象方面讲文学艺术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这里的“艺术更需要人民”,则是从文艺主体方面讲文学艺术家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来对待人民群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并把这一点作为文艺与人民关系的主导方面。面对相同或相近的客观现实生活,由于文学艺术家的立场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他所把握和反映的内容也就不同,所形成的文艺意识形态观念也就不同,只有那些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文学艺术家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邓小平从强调文学艺术主体的自由创造和历史选择的角度来揭示文学意识形态的本质,这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闪烁着入学思想的艺术本质理论,只是它不同于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性论的文艺观,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观。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3)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意识的三组类型

1、意识的第一组类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可由学生举例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师要着力分析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什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尤其要重点分析宗教观念。讲述时,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要注意,教材仅限于从认识论的一个角度去分析宗教,不是从认识论根源上全面讲述宗教的产生,更不是专门分析宗教,必须注意控制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不可展开论述。当然,在有神论影响教大的地区,如何展开论述,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意识的第二组类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里首先涉及到第一组类型和第二组类型的关系问题。必须明确,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都有“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反过来说,“具体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抽象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教材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说明,两个事例都是属于正确思想意识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这一理解,教师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不要向学生主动讲解,否则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重点要抓住抽象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反映。讲解这个观点,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多分析事实,把理论渗透于对事实的分析之中,无须讲述过多的理论。

3、意识的第三组类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材仍然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的说明,事例全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要重点讲解对未来的正确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分析时请注意,一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状。二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尚未学习,但学生学过的具体规律是不少的,使用规律概念可以接受要阐释的观点。从加强思想教育性来说,要特别重视第25段的教学。这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此处应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既然人们能够做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预见,同样人们也能够做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既然我们相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也就应该相信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

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而言,较易理解,可在自学基础上稍加讲解。只要求用事实表明这种反作用“是什么”,不必展开论述“为什么”起这样的作用。

第二,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言,这是重点,应多用些时间讲述。讲述中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用历史事实进行议论,自己得出结论。应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突出讲解第11段,以加强思想教育性。

要注意进行鲜明的对比。要抓住同一件事情,看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各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方法论意义

1、结合事例指出方法论要求的内容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其中包括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2、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般道理,可由教师讲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建议采取讨论的方式,在学生的争议中明确观点。

3、结合第25页的“议一议”,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恰当选用反面材料,教育学生“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原因

1、要正确运用比喻。应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用比喻是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理解,但比喻就是比喻,绝不可把比喻同要说明的问题等同起来。教师讲解时要注意,一方面要使用电视机呈现图象的比喻,另一方面要指出人脑对外界的反映与电视机呈现图象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一个物理过程,后者是一个生理和心理过程;前者呈现图象完全是被动的,后者作出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能动过程。

2、要指明教材是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原因”的。关于获得正确认识的社会实践方面的原因的讲述,不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3、关于“立场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在观点方面要注意:要明确立场是指“利益立足点”,并非都是指阶级立场。要明确立场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否承认客观事实,二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要突出讲解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立场不同可能带来的认识差异。讲解时要结合第19页的漫画和“议一议”。要让学生欣赏漫画,发表意见。通过看漫画和议论,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懂得立场为什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4、关于“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这些原因的讲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本框内不是重点,教学中有所提示即可。但应使学生明白,讲得少,不等于不重要;讲得少,是因为整个教学都在解释这个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学好哲学知识。

5、关于“知识构成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要注意理清教材所述的观点。一是从知识的性质来说。原有知识是否正确,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从知识的数量来说的。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可以适当作些理论分析。人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信息选择和加工的过程,选择什么与怎样加工,在与人们利害无关的情况下,首先就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原有的知识去接受新的信息,解释新的信息。因而,知识性质的正误和数量的深广度,就会影响对新的信息的认知。要着重指出知识结构中的错误成分所带来的有害影响,除讲述教材事例外,再启发学生举出新的事例,并做出一定的说明,以加深理解观点。按照“议一议”的要求,或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学习科学知识。因为,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取得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热爱科学是思想教育的任务之一。

6、上述三个原因的讲解,总的来说应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立场对比,世界观对比,人生观对比,思维方法对比,知识构成对比,它们的不同带来了认识的不同。在对比中恰当地选用事例,结合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述道理,始终要强化一个观点:主观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五、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总体要求是应做到:分清两个层次,突出三个重点问题。

所谓两个层次是把“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作两层来讲解。第一个层次是讲人恼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只有人脑才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在教学中,可结合“忆一忆”进行,不必花去太多时间。要强调动物的脑不可能产生意识,但不必细致讲解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心理活动的区别。第二个层次是讲客观事物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要着力于说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只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能在人脑中形成意识。

所谓三个重点是指意识的三组类型。

六、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要强调实践的证明作用。实践证明了正确的观点,同时就驳斥了错误的观点。对世界可知性的证明,对不可知论的驳斥,虽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最有力的是实践。对中学生的教育,更应侧重于实践的证明。教学中应再补充些事例。

2、可适当做些理论分析。一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二是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会正确认识它。三是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人的认识能力今天达不到的正确认识,将来会有一天能够达到。以上三点分析事实上已经蕴涵在教材的叙述之中,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它抽出来。作这些理论分析时,要控制到适当程度,不必强求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多么深的理解。

3、结合“想一想”小栏目,通过教学一方面直接使学生认识不可知论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坚定获得正确认识的信心,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七、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宗教属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宗教鬼神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原形。宗教的原形并不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存在鬼神,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迫下,在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虚幻的、歪曲认识。因而,产生了宗教。

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的具体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触觉等器官接触到具体的事物,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人的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分析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抽象思维同样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说,抽象思维同样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只不过是间接的反映而已。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未来的事物并不是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因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认为可以凭空设想,不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都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对过去和现存的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形成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4、“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教学重点

这一点教材主要从主观方面分析了其原因。主要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由于站在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上,因而必然会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利益的不同导致在看问题的时候形成不同的看法。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因而影响人们的认识。知识构成不同使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

5、“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教学难点。

对于这一问题,教材只是用实践证明来解释,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人类的意识并不是象其他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不同点在于它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认识逐步在加深,能力也越来越强。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关于这个含义主要把握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主要的表现,也是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人们总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图象,然后在这个图象的指引下,展开具体的行动。而这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意识。因此,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事物,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而获得的。7、“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是教学重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主要是因为它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的反作用。着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教法建议

1、意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将人类的大脑同各种其它动物的大脑进行比较,说明动物虽然也有大脑但是它们没有意识,只有人类才有意识。然后结合对人脑的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接收外来信息并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书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第一条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分析这些观念的来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念。第二条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观念和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其来源。第三条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依据是什么?

3、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教材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教师可以以举例的形式,分别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列举事例并提出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

4、意识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反作用: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对某一问题人们的看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意识其作用是不同的。

5、现阶段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针对前几年我国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所出现的问题列举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建议,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提出两手抓。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复习提问

(l)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什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2)意识怎样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有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识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但意识的能动作用更重要的还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反要学习的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板书)

请大家看书P21第三段小字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现象。书上指的蓝图属于什么现象?(意识)

2、新型建筑物属于什么现象?(物质)

3、新型的建筑物为什么和蓝图一样呢?蓝图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什用)

4、蓝图又是怎样变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导并通过工人的劳动)

5、意识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呢?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想”这种意识活动,在黑板上写个“一”字呢?(不能)

那么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呢?

1.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板书)

问:意识能否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一想要盖大楼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一画出蓝图,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你一想让企业发达,企业就真能发达吗?一念咒(发功)地球就会爆炸或不爆炸吗?这说明,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单靠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任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想、只说,还必须去做,去行动,去实践。这点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样,蓝图也不能直接变成新型建筑物。

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无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意图,然后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因此意识反作用的含义是: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议一议”,蓝图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蓝图在建筑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本身并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只能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而蓝图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象,是意识,不是物质性的力量,因而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

②蓝图是意识,在建筑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这表明意识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人们的意识必然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2、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不同。

(l)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板书)

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回答略)

事实表明,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经这一观念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目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动物虽然也会经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毫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建筑活动来说,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建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既然意识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识对类社会有没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板书)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板书)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板书)

(教师讲解)语录:“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P24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说明了正确反映客观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句话侧重强调了正确的思想对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两条语录都充分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让人们主动而积极地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板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则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部分。而我们往往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两个文明一起抓,因为: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P24邓小平语录,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最后一段小字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板书)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议一议”。(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它受到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以次来明白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如:对污染问题、沙漠化问题、污水排放问题、下岗问题等进行调查。下面的表格是以当前存在的乱砍烂伐问题设计的,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观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干部

木材商人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4)

一、学习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理解哲学与思想文化及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通过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培养自己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要求,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学法指导:第一,个案分析法。在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教材中所学的基本原理,联系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选取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个案可以在如下时期中选择:战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等。在这些时期,人类思想文化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密切而又典型。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就会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水平上。学生要热爱生活,关注时代,从自己身边的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变化中去领会时代的发展。第三,对比学习法。学生可以选择两个时代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有什么变化,进而对比这两个时代的哲学主题和哲学风格的差异。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二、知识点拨

本课有以下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是“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以下作具体分析。

第一,本课是在第一课“哲学与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学生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二,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判断哲学真伪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否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也就是说,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其二,不能认为凡是包含着个别错误结论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只要一种哲学代表了它自己所属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就要承认它是真正的哲学。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最后,不能认为凡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一致的哲学,或者为马克思主义所批评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观察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去衡量。

教材中讲道:“面对着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一定要运用历史的分析法。

三、课堂实录

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6页虚框内的资料与问题。请A同学回答: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生:是由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决定的。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证,出现了百家争鸣。

师:A同学利用材料的能力非常强,回答得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这对关系我们在学《文化生活》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时已经学过。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师:B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非常厉害,能够立刻联想到我们《文化生活》的这一内容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接下来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大家进行分组讨论,10分钟后我找小组发言人来回答问题。(投影)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第二个问题: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第三个问题:谁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如何指导社会变革?

生: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

师:C回答正确,“剪切”教材的能力很强。

生:这个问题我们组暂时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准确说我们对这一关系还未能理解,请老师解释一下吧!

师: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举个例子来解释,大家会一目了然的。远古时代,人们对打雷闪电、刮风下雨这些现象不能解释,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些思想家就利用人们的畏惧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天命论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我们把天命论放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代加以分析,应该承认它是有历史意义的。首先,它是从多神论向一神论发展的结果,它第一次提出世界性问题,把一切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归结于天命。其次,在远古时代,人们都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那时也不可能产生高深的理论。那么,用什么思想能够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与外来的力量作斗争呢?这就是天命论。天命论是从当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适应当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刚产生的时候也是全新的、最先进的高明理论,也是远古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不能简单说“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师:第一问回答得很有水平,说明这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英雄所见略同,老师我自己也认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这个作用。首先,我们从这两点积极作用可以看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其次,我们可以从结论中获得答案?“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就是指真正的哲学。

师:其实我们可以从我们历史知识中得到印证。你能用实例来论证真正哲学的这些作用吗?

生:西方的文艺复兴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师:非常好。没错,文艺复兴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去理解,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即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师:自觉完成课后的相关练习题,存在问题及时发问。

四、教后反思

第一,本节课中其实关于真正的哲学的解释只有三句话,如果不加以深入理解,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所以,务必要用实例论证“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准确理解“真正的哲学”这一概念。

第二,关于“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课本没有明确写出“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社会变革的作用,而是笼统地说“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经过与备课组及学科组老师的激烈讨论,大家最后认为只能用“真正的哲学”作主语才能与后面的作用协调一致。所以,课本是否在这里存在欠缺的确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钻研教材并且与学科组老师讨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第三,大胆抛出问题给学生,这样才能引起思想上的碰撞。绝对不能轻视学生的理解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深度与能力,很多问题,往往是在思想的碰撞后才得到精确的认识的。本节课以问题来贯穿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以问题作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关键是要设计好问题,认真钻研教材,尽量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一下子击中学生的理解软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每一门学科的追求。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02

意识从起源上来说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自从有了人,人的存在和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自身的意识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自然与意识的关系。人在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总是从自身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认识自然。回溯西方自然观,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以萌芽的形式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此后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文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梳理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形成过程,探析恩格斯揭示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确立

黑格尔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提升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层面加以讨论,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1](P292)。在黑格尔看来,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2](P6)。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也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3](P621)。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思想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自然与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意识能不能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先于自然的东西;旧唯物主义虽承认意识的产生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但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知论则怀疑、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世界。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指出意识是自然的产物;二是认为人的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能够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揭示彰显了恩格斯自然观对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二、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内容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自然的产物。在考察古生物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意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人脑是由简单的无结构的但有感受刺激能力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进化而来的。恩格斯指出,不论意识看起来多么超感觉,它并不是某种现成的、从自然界之外发生和突然降临的与自然界相分离的存在,而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的结果。由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与从猿到人、从猿脑到人脑这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起完成的,也是与自然界的合规律性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经验论时用原则与实际的关系来说明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强调思维永远是物质的产物,即“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这样一来,全部关系都颠倒了: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4](P38)。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及其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原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的前提。恩格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出发,指出自然界是意识的真实基础,肯定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提出了从自然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即“自然界、社会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而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运动的辩证规律的反映”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能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自然界的进化形成了能产生意识的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在反映外部存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在实践中,人发展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如情感、智力等。恩格斯结合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指出,意识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是人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由人的实践需要产生的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呢?对此,恩格斯指出,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管是错误的或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现实的反映,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人要达成对自然界的正确反映和认识是极端困难的,必须经由人的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恩格斯以意识产生的实践动力为由阐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意识对人的实践、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指出自然界与意识之间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指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其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与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意识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即便在某一情况下人的意识出现了重复,这些重复也只是例外而不是通例,也绝不是在完全同样的状况下发生的。恩格斯认为,当人“还是半动物,是野蛮的,在自然力面前还无能无力,还不认识他们自己的力量”[4](P186)时,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带有动物的性质,完全像动物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形成纯粹的畜群意识,只不过,人的意识代替了人的本能,或者说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意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现真正的分工后,人对自然的意识逐步走向科学化,形成了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等学科,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强调,意识和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中介、与特定阶段的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紧密相关,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愈加认识到并逐步实现着自身与自然的统一、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三、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遭遇的苛评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否认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如格奥尔格・卢卡奇以分析李凯尔特的观点为据,指出恩格斯的反映论同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一样,都是基于意识与自然的僵硬对立,是不可能成立的。在卢卡奇看来,一切反映论都未将实践视为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基础,缺乏一种历史思维,只用直观的方式去看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恩格斯想用直接实践来反驳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的任务却远未解决”[7](P13)。阿尔弗雷德・施密特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观只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了解,只关心自然现象的变化,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看成是被动的反映,没有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关于把认识素朴地表述为摹写就不值一提了,这种认识使意识与对象互相间完全对立,无视实践对于对象的构成作用。对象的世界不仅是必须摹写的自在,大体上也是社会的产物”[8](P211)。在阿尔弗雷德・施密特看来,恩格斯不是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自然与意识的关系,而是从经验哲学的角度将人对自然的认识看成是对自然的机械反映,是一种纯粹客观主义的立场。戴维・麦克莱伦认为,“对恩格斯说来,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现实事物和过程的或多或少抽象的反映’,概念‘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9],但这一认识论“将认识看成是对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过程的反映,把离开实践作用的纯粹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10](P475),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诺曼・莱文认为,恩格斯把意识当成是自然的复制品,只是自然的摹写,以过分简单化的方式对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和自然当成两种没有相互混合、渗透、融合、截然分开的实体,“创造了一个两极化的认识论世界”[11]。批评恩格斯的这些学者大多忽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将恩格斯的观点视为一种离开实践的、直观的反映论,他们都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以‘实践’消解‘自然’的原本性”[12](P275),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四、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本质与当代启示

恩格斯以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力地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同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的联系,阐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恩格斯认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13],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乃至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恩格斯在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既承认自然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又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彰显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上来说,只有先回答了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然后才能回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尽管某些哲学家并不直接回答甚至极力否定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但他们在解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时已经包含了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对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问题的回答总是以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为前提的。恩格斯认为,唯心主义者把思维和意识看作是世界存在的本原,从思维导出存在、从意识导出自然,得出了自然与意识相统一的认识论回答;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不但自然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意识是对自然的反映,而且我们对自然的意识内容完全可以由实践来证明,这就从自然的本原性导出了唯物主义自然和意识的同一性。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将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正确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在揭示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始终贯穿了自然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确定了意识的主体是人,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是自然,从而奠定了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自然的认识路径,清除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和经验主义。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是对自然的直接静观,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而是与人的实践紧密相连的、作为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对象化活动形式,“因此,和外部自然始终是人的意识的‘原型’或‘文本’相对应,对象性活动始终是人类意识生成与发展的活动,是人的意识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的意识活动同时就是对象性活动,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与他的大脑、与他的意志和动机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如果不参与人的对象性活动,就只能是空洞的意识;对象性活动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就只能是动物的活动。正是人的意识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相互作用,才造就了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直接区别”[14](P21-22)。自然和意识在作为实践过程的内化与内容时彼此一致且互相影响,有力地驳斥了在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一切怪论。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统一关系的揭示,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又充分肯定了意识的独立性、能动性,指出自然和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达成的统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趋向更高的统一。

恩格斯从人的实践出发理解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恩格斯以宗教为例说明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宗教不过是采取超人间力量形式的人间的力量,它并不必然出现于任何历史阶段和任何社会之中。在人类早期尤其是远古时代,由于实践水平、思维水平低下,人对周围自然界的种种神秘力量既不能支配也无法抗拒,在畏惧与惊异中窥测自然、自我沉思,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达成对外界和自身的最初看法,即“通过种种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表现出来,使周围世界赋予了人的猜测和设想”[15]。人对自然的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表现为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是社会意识的主要内容。“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基础性的内容正是人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史。”[16](P59)人对自然的实践越发达,人对自然的意识就越全面、深入,人就会失去对自然的崇拜,自然就会从被崇拜、被神化的对象降低为有用物,反映超自然力量的宗教就会随之消失。与这一变化同步,人开始把自然当成可被统治的、无穷尽的资源提供者,肆意地开采、耗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界,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危机。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告诉我们人一方面在实践中认识、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也在认识、改造自然中发展自身。当前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问题,反映了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但也恰恰说明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未达到真正全面的程度,未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真正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中国当前发展的新常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启示我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琳.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德]施密特A.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吴仲P,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英]戴维・麦克莱伦.关于恩格斯[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4):10.

[10]张新.读懂恩格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诺曼・莱文.可悲的骗局[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3):34.

[12]何萍.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方与西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6.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6)

2、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要想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准确掌握物质概念。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其二,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同时,要注意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要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其次,要全面把握意识的本质。意识虽然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人脑,有了客观事物就能自行产生意识,还必须有社会实践这一客观条件,离开这一客观条件,就不会有任何意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误之分,但不管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最后,要正确区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3、运用这一原理应注意下列问题:

(1)要坚持辩证的观点。该原理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2)既可从整体上运用,还可以分别运用。如果所分析的问题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应从整体上把握,如分析两个文明建设。如果所分析的问题只体现物质的决定作用或意识的能动作用,那就只需用所涉及到的部分去分析,无需面面俱到。

4、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力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否则,就会导入形而上学唯物论。(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都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3)对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陷入了不可知论。

[重点难点分析]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1)这里的“整个世界”,即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或思维)。“人和世界关系”既包括人对世界的关系(能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又包括世界对人的关系。

(2)“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指它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但它又存在于个别观点和个别看法之中,具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特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要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接触,逐步形象了各种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于是就有了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审美观等等。这些都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在这些“观”之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形成了贯穿一切的、起支配作用的最基本观点,它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行动,这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人人都有。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内部,人们的世界观也有差别。世界观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自觉形成的;有的是分散零乱的,有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有的是唯物的,有的是唯心的。

2、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支配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至于如何运用还需要研究和学习。

(2)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具体科学的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之分。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教材上讲的方法论属方法论。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理论世界观、哲学的含义,要明确以下三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只能把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的形成表现出来,才形成哲学。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与方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和影响世界观。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统一,是因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问题,提示的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这个概念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个概念同时还告诉我们物质还有可知性。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它、认识它。

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哲学物质概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抽象的概念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总之可以将二者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哲学的物质概念研究的基础并提供证明,哲学的物质概念为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和研究提供指导。

(2)意识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这个概念是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意识的起源阐述的。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从意识的本质阐述的。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具有思维的功能,可以对反映到头脑中的客观存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加工,意识就是产生了。没有人脑不以胶生意识,但有了人脑,没有客观存在反映在人脑中,也不能产生意识。这就是告诉我们:意识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物质却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但这也不可心以此来否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同的两个方面。

总之我们从意识的起源和意识的本质应该看到: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出物。

②意识对客观的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的之分。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人们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是明证。世界上只有人们没有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具有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反映在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实践,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亦然,即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二者辩证关系的内容。

②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只承认前者,而否认后者是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后者的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

③要会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主席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全社会关于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人们活动中要处理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就是主观、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事物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同时意识又可以正确反映它、反作用于它。

(3)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可见,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

(4)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背离、相脱节,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按规律办事结合起来。

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世界的本质及存在形式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要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学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所以,人们把它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对于这一方面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的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3)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有同一性,即意识能否反映物质。对这个方面的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可知识论认为意识不能反映物质。可知论是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部分唯心主义)所持的观点,不可知识论是少数哲学家所持的观点。

(4)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巨大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的条件。黑格尔(1770-1831)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1804-1872)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的费尔马哈的形而上学和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性质发生革命性变化,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科学”而成为科学的哲学,成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该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

[知识迷航指南]

1、理解意识反作用的两个误区

(1)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消极的、被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作用,不是“分泌”与“被分泌”的关系,也不完全和照镜子一样,而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象。这种由客观转化为主观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积极的、能动和抽象化的过程。

人们在和客观事物接触中,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如颜色、声音、气味、冷热、硬度等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会产生对客观现象的种种感觉。但是,这种认识只能反映事物局部和现象,不能反映事物整体和本质;只能反映个别不能反映一般。因此感觉有局限性;它仅仅是意识的起点。实际上,人类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更主要是采取抽象思维的形式,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是意识的高级形式。由此可见,思维反映的东西,虽然归根到底,仍来自物质世界。但是,这种反映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反映,而是间接的抽象的反映。因而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联系,反而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

(2)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正确效应。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获得了丰富感性材料之后,还要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制作。在这当中就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抽象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加工过程如此精细复杂,它就不能受到每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的影响,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如果人们把抽象化过程中的某一步、某一侧面或某一环节绝对化或片面地加以夸大时,就有可能使抽象化的途径走偏、走错,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甚至错误的结论来。

由此可见: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仅有正效应,还有负效应。我们必须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其反作用发挥正效应功能,从而造福于人类。

2、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要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要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的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发现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4)无产阶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习时,可结合我国根据不同的实际,采取的不同的财政政策,来体会这一点。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是一回事?

(1)通常说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的内容是,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物质和意识辩论关系的正确理解。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3)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认为:特点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前者是前提、基础,后者受前者的制约。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

(5)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5、“电脑也能思维”,对吗?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1)“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

(2)“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3)“电脑思维”没有自觉性、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

(4)“电脑思维”没有社,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体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

(5)“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人脑的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

[破译高考试题]

(—)最佳选择题

[题例1]“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主要通过考查对“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的哲学依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客观实际是具体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际,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实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别国有别国的实际。因此,要办好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B,A.D不符合题干要求;C项说法不科学。

[题例2]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能自行设计出新“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难度偏大,错选率达70%,主要原因是现行教材没有直接涉及这一知识,不少考生从意识与人脑的关系角度作答,错选A项高达46.14%,错选C项也达22.88%。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说的是“电脑能够模拟人脑”,不是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项。

[题例3]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关键是弄懂“认清”和“问题”所表达的哲学意义。讲了认清中国国情与认清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问题即中国国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当今国情发生变化: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认识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客观存在)。将题目两个层次给合起来,不难看出,尽管时代不同,国情也发生了变化,但我们都必须以客观存在为根据,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统一,所以正确的选项只能是C。如果审题不认真,只看表面,把“认清”和“问题”看成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错选A或B,如果把题目看成只是讲了两个时代的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两个时代中具体的历史的区别则会错选D项。

[题例4]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名词产生。例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新名词产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的理解。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新名词属于意识现象,是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和反映,故正确选项是B项。但是题干并没有强调新名词产生后,对客观现实发生作用,更没有指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讲人脑的特有机能,故不选A.C项。D.项说明的是人们认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

[解题反思]高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能力的考查,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此题主要考查对意识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平时学习时,一定要对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作全面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特别要结合当代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题例5]“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对题干的理解,第二是对哲学原理的运用。题目以一首唐诗作引文,诗中所描绘的是对于干旱的天气,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反映。种田人焦急万分,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求雨,而朱门富户却在门口看热闹,还怕阴天到来乐器受潮发不出声音。这就是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而带来的不同反映,故选C项。A项本身错误,B.D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A.B.D不应选。

[题例6]“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C.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引用了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一句话作为题干,其意思是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情况不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等措施也应相应地变化。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社会领域也一样,要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我们的思想也应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况,既体现唯物论,也体现辩证法发展的思想,故选A项。题目没有强调我们应怎样认识这个社会,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以什么为基础,故B.C.D项不选。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7]“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段话的基本哲学内涵是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基础

B.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过去,也要注重未来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作答此题不能简单从背景材料中直接选择,必须在理解分析材料,综合它们的含义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或成功,关键是能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故选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但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故选D。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发展结果来看,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故选A。B项不符会题意,故不选。

[题例8]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分析问题要有创新精神B.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有: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支持新生事物创新精神,矛盾及其特点,物质与意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意,头脑不是容器而是火把一一容器是被动装东西,火把是燃烧的,能发出光照亮在黑暗中的事物,因此头脑需要启发,比喻突出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新性,可见A.C项要选。D项揭示的是意识的内客,题目没有体现,容器和火把不构成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也就没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了,故B.D项不选。

[题例9]某地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B.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C.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D.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城市人到农村就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城市人必须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过去那种重工轻农,重城市轻视农村的思想观念,勇敢地迈出到农村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步伐。故A.C项应选。B项认为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题目指的是某地农民登广告招聘下岗职工就业,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如此,所以不能以此得出农村比城市就业机会多。D项不符合现实情况,我国城乡在政诒、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B.D两项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不能入选。

(三)简答题

[题例10]1999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6月中央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些年中央反复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哲学上说明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001年高考模拟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要以题目的要求着眼。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哲学上主要体现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客观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工作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党的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须要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教育人,鼓舞人,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智力和精神保证。

[答案要点]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辨析题

[题例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注:仓廪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这是道是非混杂型辨析题。题目以引文的形式出现来表达一种观点,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方法的分析能力。正确回答此题必须认真审题,逐层分析、细心品味,分清题目的观点是否有的地方对,有的地方错,或是在什么条件下对,在什么条件下错。

试题观点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确反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不难看出“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比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有道理的,但“仓廪实”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礼节”和“知荣辱”。这就具有片面性,因为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同时,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答案要点]

(1).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仓廪实”、“衣食足”确实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但若认为这就正确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则是片面的。

(2).这种看法忽视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也忽祝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

(3).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要经过长期和艰巨的建设过程才能形成。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论述题

[题例12]某贫困地区的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设置了一个事例,并指明了回答了重点,即“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用圆点提示考生注意。引导了考生要打破思维定式,要从“怎样做到”四个字上做文章,而不能仅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上扩展答案。作答时,首先要审明材料,分清层次:从盲目办厂到根据自己的特点;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四个层次把握材料。然后将自己所学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分层作答,运用“怎样把握自己的实际”、“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知识进行演绎分析,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切莫观点材料两张皮,或只是罗列观点。

[答案要点]

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的实际盲目办厂,转为根据山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

(2).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决策,由此体现了对实际工作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也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地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因地制宜的正确决策得以实施。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依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解题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具有可知性

C人的主观意识改变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人们通过这些精密仪器把感觉器官武装起来。但是,通过精密仪器武装起来的感觉器官的活动,始终都不能通过感觉的门坎之外,这主要是因为各种精神仪器:()

A、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构反映B、不可能观察一切事物

C、只是扩大了人的感官活动范围D、歪曲反映了客观事物

4、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舆论导向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学寓意是:()

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有:()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

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D、意识依赖于物质

8、观花时,植物学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观察,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画家从美学角度欣赏,获取美的灵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立场不同B、世界观不同C、知识构成不同D、人生观不同

9、人们对燃烧现象曾有两种相反的解释,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释放燃素的过程;氧化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的过程。以上两种解释:()

A、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二者是对客观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的正确反映

C、由于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形成了对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映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而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

10、“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上述这段话主要强调:()

A、意识对物质的依赖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精神有时也决定物质

11、2002年5月,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总揽全局,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多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以事实主要表明()

A物质不依赖于意识B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2、中国石油抚颜石化分公司紧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企业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到2000年5月,终于扭转了连续4年的亏损局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企业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做工作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收到实效

13、据200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周至县两年前耗资上百万元在二曲镇丰村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地块面积小等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百姓称之为“废品工程”。这件事说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C、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是做不好工作的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4、一个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对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选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这是因为:()

A、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B、正确认识本国的国情,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做好工作

15、人民可以通过电脑的控制,使机器自动调节,导弹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自动导航。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意识能发作用于客观事物

16、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了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因为;()

A、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从实际出发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作用

18、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够认识的B、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C、社会主义初阶段是发展变化的D、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

19、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释是:()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现象

B、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C、人脑是意识物质器官,意识是有脑特有的机能

D、人脑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

2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上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21、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22、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反对从主观出发

23、某学校对提高教学质量购置了一台高档电脑,但由于不会使用只好将它封存起来,后来,学校花几百块元买了学习机,作为教学辅助设备受到师生欢迎。这告诉我们:()

A、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人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指导作用D、意识有时比物质重要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2002年10月16日,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人类不仅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非凡创造力,而且有保护和珍重自然的理性认识能力。”这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26、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有人仿元曲写道:“莫说扶贫难上天,只在反掌间,笔头一转,油粮翻番,猪羊满圈。官升教学,数学升官,戏法常变。坑了乡民,瞒了上官,乐在当官。”这种浮夸作风()

A、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主观主义原则的表现B、反映出错误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

C、是教条主义的表现D、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表现

2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列观点属于对“梦”的正确理解的有:()

A、梦是意识,人脑是产生梦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产生梦

B、梦是客观物质对象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C、梦中的素材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

D、梦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8、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但我们却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表明:()

A、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B、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C、人能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D、有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

29、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所承担的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使我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奉献率达10%。上述事实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不断加深

30、近年来,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比如看相算命、修庙祭神、供奉菩萨、巫婆神汉装神弄鬼,愚弄群众,骗取群众的钱财。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A、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B、它是与唯物论的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

C、它有悖于当前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它是历史上的社会意识遗留下来的糟粕和毒素

31、某乡农民按乡政府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大获丰收,但因质次价廉,收益不佳。乡政府除不收种子款外,还按每亩100元向农民作了补偿,乡政府为此补贴了近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A、乡政府愿望虽好,但引导不当,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改变种植结构也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基本要求

D、乡政府不应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

3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干部政绩也需要打假”为题,报道了某市几年来在听取下级单位工作总结汇报和考核干部政绩时坚持“打假”,即在向上级汇报材料或工作总结时杜绝谎报虚夸,如经查出,轻者处分,重者处罚。这样做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对立统一观点,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三、简答题

34、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此,有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社会道德水平也就提高了。所以,应当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然后再进行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请运用辨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35、指出:“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辨析题

36、只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7、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必将极大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论述题

38、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⑵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⑶运用有关哲理,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9、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⑴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是如何理解的?

⑵如何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

第一单元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B6、C7、B8、C9、A10、B11、C12、D13、C

14、D15、D16、C17、C18、B19、AC20、C21、A22、C23、C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BC26、ABD27、BCD28、BC29、CD30、ABCD31、ABC32、A33、AC

三、简答题

34、答:(1)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科学合理的道德风尚不会自动形成,必须进行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因此,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社会道德水平也就提高了的观点是错误的。

⑵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发作用,人民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活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和道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认为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然后再进行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是错误的。

35、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现行路线和政策都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制定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又不超越初级阶段,因而完全正确的政策。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就准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也就准确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这样才能澄清种种疑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辨析题

36、答:(1)物质和意识准是第一性、准决定谁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又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彻底唯物主义者既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要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

37、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的作用。

⑵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党基于这些新的客观实际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正表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正确的认识,这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这说明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⑷但是,并不是一切意识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促进作用,社会上那些错误的、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等,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可见,题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

38、答:(1)坚持两个文明两手抓的唯物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发作用于客观事物。

⑵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发展条件;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就失去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 :会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环境

一、财务会计的职能问题分析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会计法》对会计的表述,会计基本职能是指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会计职能也相应扩展。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往往存在分歧。这集中体现在对职能数量的看法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反映与控制,反映与监督,反映、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此外,认为有相同数目的职能论者对具体的职能又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核算仅指事后核算。

笔者认为会计的职能应当集中表现为反映和管理职能。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的信息能够充分的展现企业的经济状况,管理职能指会计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反映职能是进行管理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管理职能是反映职能的延伸。在实践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职能决定的,只有将会计职能与企业的管理进行紧密结合,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问题分析

在理论上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的职能是存在内在的联系的。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从上个世纪60 年代就开始探讨会计目标问题,并最终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但是在我国对会计理论界的研究中关于会计目标的探讨却被认为低于会计职能问题。对会计目标问题的定性也存在争议,主要分为两个派别观点,受托责任学说和决策有用学说,[1]不同的学术派别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不同。支持受托责任学说的学者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支持决策有用学说的学者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普遍认可决策有用学说观点,这主要是基于这一观点的实践意义,从指导实践和发展的需要来说,决策有用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财务会计的要素问题分析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各国由于经济环境的不同,对经济要素的界定也不同,我国对会计要素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包括六项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会计要素应当是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在我国的会计要素分类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属于静态性质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则属于不断变化的动态性会计要素,在该种意义上明确会计要素对规范会计实务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也便于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实务的业务处理。

四、财务会计的环境问题分析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有其不同的环境状况。[2]会计环境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产生根源,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回顾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几次重大变革都与会计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过来,财务会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也有反作用,包括在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有关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会计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不同,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主体领导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下等。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最关键的就是生产力环境和经济环境,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理论的水平,经济环境中的体制问题则决定着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五、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问题分析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从财务会计专业性角度来审视财务会计工作,会计准则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是在长期的会计实务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标准依据,会计准则是保证会计从业人员规范操作的规范,也是进行财务会计审核的重要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2006 年38 个,2014年3个,共41 个。

会计准则的作用不仅是作为一项技术标准,在一个经济发展完善的国家,会计准则从产生到应用还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管理等,应用会计准则对社会的经济稳定和良好发展是具有稳定剂和促进作用的。我国会计准则在确定之初,就有为社会经济协调之初衷。在内容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两大体系内容,基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进行原则性规范的内容,而具体准则是对财务会计具体业务起到指引规范的作用,两大内容构成了统一的会计准则体系。

总之,从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会计基本理论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成熟的,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也是从国外引进并不断适用的,但是在发展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也逐渐具有了中国特色,财务会计理论和会计水平也日渐提高,在规范财务会计业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对理论的完善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较为浅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应当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深入并细化。

参考文献: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8)

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在完成分会换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努力做到“三抓好”,使我区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抓好研究分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年6月26日,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召开第三届理事会议,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聘请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志雄、区政协*主席宋江澎担任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的顾问。会上,区政协主席、会长刘小骏同志就做好新一届研究分会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即:增强做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开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换届,吸纳了一批有一定理论素养、积极性高的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到研究分会中,充实了区政协理论研究队伍。完成换届工作后,理事会迅速根据市政协研究会提出的*年研讨任务,结合我区政协的工作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理论研讨主题及参考题目,要求会员们积极围绕主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政协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深度的理论探讨。对研究分会的建设,政协领导十分重视、关心,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给予了指导;区政协机关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抓好会员的学习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学习,是政协章程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协工作者在研究政协理论、探索政协工作新思路过程中应做的工作。一年来,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响应区政协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协的号召,结合换届后的实际情况,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结合区政协的中心组学习、常委会议、专题辅导报告与委、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会员学习中共*届六中全会和*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去年专门邀请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志雄就如何撰写好理论研讨论文对理事作专题辅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扩大了会员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会员的理论研讨能力。

(三)抓好理论研讨工作。去年,分会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当前全社会关注的全局性工作出发,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积极围绕人民政协的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以“如何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本领”为主题,积极发动、组织各委员小组、研究分会会员及机关干部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分会理事、政协委员、派成员积极研讨,联系政协工作实际撰写论文,先后提交了理论研讨论文16篇,由于政协办公室做好了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仅政协机关干部就提交了6篇论文。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分会组织由市、区政协理论研究工作者为主的评审小组对16篇论文进行认真、公正、公平的评选,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优秀论文12篇,区政协办公室获得了组织奖。分会还在其中挑选了13篇论文交市政协参加市理论研究会的评选活动,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共有6篇论文获奖,其中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同时研究分会也因成绩优异而获得组织奖。获奖的论文中,郭梁同志的《贯彻“四位一体”要求,推进政协自身建设》和黄慧敏委员的《努力提高提案质,为社会和谐多出力》两篇文章已被刊登在*年第一期的《广州政协》上。此外,研究分会还将会员撰写理论文章中的观点、建议和意见,通过综合整理,提炼出理论要点,用于指导机关建设、完善工作制度。使理论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政协理论研讨工作的目的。

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

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体现了政协信息工作的特点。

(一)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网络,抓好基础性工作。过去一年来,面对政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区政协进一步探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机制,努力夯实信息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发动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广集民智,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经区政协主席会议同意,办公室与各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及各派协商后,从各界别委员和区各派、工商联以及政协机关中聘请了46名信息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了以政协机关为龙头、以信息员为骨干、由全体委员和各派参加的社情民意信息网络。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员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认识,把握好收集整理和报送的方法,办公室围绕着如何收集和撰写社情民意等问题,对信息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和要求,于去年8月份召开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让信息员和担任街道负责人的政协委员交流,研究做好区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的途径和办法。一年多来,信息员报送社情民意35篇,委、组和派活动信息近40篇,所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质量也逐步提高。其中民盟*区基层委员会信息员蔡汉聪同志做好收集本党派盟员的社情民意的工作,经过自己的分析整理成19篇社情民意上报区政协,体现了派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办公室也认真做好信息的整理和报送工作,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和市政协、区委、区政府等内部刊物,以及区公众网、区政协网、市政协信息网等,区政协的各项工作信息达68多条(次),编印《*政协》简报11期,从各个角度宣传政协履行职能的情况。*年被市政协采用信息26篇,居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协首位,并获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先进单位称号。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9)

无论是陈力丹还是刘建明,虽然他们的建构各自舆论学的思路不一样,但是在各自的舆论学著作当中都把电影(影视)作为一种舆论形态来看待,放置在艺术这一大类的舆论形态当中。但是在他们的体系当中,没有能够展开论述,只是泛泛而谈――这对于他们是合适的。但是,以冯氏贺岁片为例深入分析一下这一舆论形态,既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冯氏电影,也可以从细致的角度了解影视这一舆论形体的特征。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舆论学者的若干抽象的理论,从具体的电影文本分析来看,还是显得线条过粗了。

陈力丹认为:“艺术形态的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或情绪倾向是相对间接的,但由于带有较强的情感性,因而能够比讯息形态的舆论更能深刻(注意这个词――笔者注)地反映一个时期舆论的特征。但是艺术形态的舆论不像观念形态的舆论那样直接表达意象,把握起来困难。”②而在陈力丹列举的艺术舆论形态中,有文学、音乐、舞蹈和绘画,也包括了电影。但是相对于其他几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发展才100多年的电影并没有引起陈力丹的足够重视。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大众文化普泛的现代社会,甚至影响力比前面几个艺术门类更为强势的电影艺术却被忽视了。

和陈力丹不同,刘建明在他的《社会舆论原理》中倒是提到了影视作品,并且列举了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渴望》、《宰相刘罗锅》这两部电视连续剧,并且下结论说:“影视剧的轰动效应被艺术家所关注,因为它逼真的艺术手段把舆论氛围充分地真实化了……只有反映民意追求的戏剧,才具有舆论形态,才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③

那么,影视作品到底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反映了“民意追求”,从而“具有舆论形态”的呢?笔者就冯氏的贺岁电影,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影视作品表现舆论层面的最浅显易见的是作品里面直接对于当下社会舆论或者历史上出现过的舆论现象进行反映。这样的舆论表现比较直观,往往表现为对于历史话语方式的回顾、对于当下事件的关注和对于社会思潮的反映。

在冯小刚前期的贺岁片中,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对于革命话语的调侃性运用。这在一方面当然是消解传统革命思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于历史舆论现象的再现。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比如《甲方乙方》的开头,在电影正式开始时的一段独白:“我叫姚远,现年38岁,未婚,人品四六开,优点六,缺点四……”这里面反映传统地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方式的舆论样态,特别是把一个人分为“几几开”这样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还有电影里面钱康的张口就来的对于革命时代话语的回顾:“我们的工作中也确实暴露了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同志们哪,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我们的祖国有强大的人民保卫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些话语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舆论主流的回响。这样的回响,在其他几部贺岁片中也多有流露,如《不见不散》里面,刘元对牛清回忆老人家时说过的话。

这种历史话语的回顾,不只是表面的历史舆论现象的沉渣泛起,其方式从严肃向幽默的转变,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时代表达方式的转变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因为“口头语言是最常见的舆论行为”④,刘建明说:“俗语是舆论的神经末梢,不仅在生活领域,即使在政治思想领域也会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出现激变。”⑤在冯氏最具个性特色的电影幽默元素中,这里的语言用调侃的方式完成了对于历史舆论方式的回顾和反思。其调侃的姿态也表示中国社会从“”这样的极“左”时期朝着改革开放的过渡,革命意识形态宽容,而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日渐确立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对于人们语言和思维的影响。

借电影人物对白语言来进行舆论的表达,不只是对于历史舆论现象的调侃,还有对于当今舆论中心的关注。这一点在冯氏前期的贺岁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1997年的《甲方乙方》对于香港回归重大历史时间的提及,1999年的贺岁片《没完没了》对于1998年暴发的洪水的触及,对于全球性的“跨世纪”舆论的突出,以及许多影片中对于“足球”的出线、比赛比分等的涉及。他常常利用岁末这个特殊的时间,把一年当中在人民生活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百姓日常生活舆论涉及的中心话题,都在当年的贺岁片中进行反映。这种艺术的反映,类似于近年来新闻媒体热衷策划的年度风云人物、年度行业性十大事件之类。可以看作是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的漩涡中心,但是同媒体不同的是,媒体进行的年度选评,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定,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的审美需求对应于内涵的深层的包容,使得它所反映的内容虽然也是一年之内出现的,但是其根源或者潜流,则有着前后相继的渊源和去向,从这一点看,更加符合舆论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这些对于舆论的表达方式,常常处于舆论学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外,学者们更加关注的是陈力丹所说的“深刻地反映一个时期舆论的特征”的那些方面。这就是在第二个层面上涉及影视作品对于舆论的表达: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来获取某个时期、某些人群的舆论内涵。

《甲方乙方》由七个小故事串联而成,反映了凡人的英雄梦、名人的凡人梦、享福的找罪受、失恋的要爱情,集中反映了对于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又是通过大众文化的形式反映出来的,显然符合当时的社会普遍心态。比如最后一个故事里面两地分居问题的揭露,就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同。《不见不散》表现的对于出国热、美国梦的反省;《没完没了》对于追债难的表现;《大腕》对于消费时代人们消费心理的把握;《手机》对于信息时代通讯方式改进后人们无法把握的自身无所适从的表现;《天下无贼》对于社会道德风尚、诚信原则崩盘的社会现状的曲折表达。这些都是人们近年来舆论的中心议题。

如果说时政性事件带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那么从冯氏电影里面反映出来的更多的则是道德舆论范畴内的观念。他不是批判、反思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传统观念,而是制造和迎合这样的观念。比如《没完没了》最后对于家庭观念、亲情意识的温馨营造,就是典型的中国心理;《大腕》对于消费社会的认同;《手机》对于信息覆盖下人们情感生活的体察;《天下无贼》里面傻根对于善良的笃信,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

在这里,其实我们必须意识到舆论和影视的双向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一方面是对于业已形成的舆论的艺术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它所反映的舆论的一种推进。不是说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这样。这里,就用得到一个概念:媚俗、迎合大众。冯小刚的商业片的道路,有着自己的电影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民服务。冯氏借电影里面的角色之口反复表达这样的理念,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己发表这样的高论。他心里装的是人民,人民群众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这种媚俗、迎合包括多方面,对于审美品位、心理接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找大众的舆论中心:什么样的话题可以成为关注的热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用一个观众的话说:“冯导的影片,语言平实幽默,人物感情拿捏准确,每个故事、每个人物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样,看起来亲切极了。”

影视作品本身也是对于业已形成的或者未甚明了的舆论的澄清和自觉。这在冯氏的电影里面,表现为电影台词的流行化。每年贺岁片放映之后,社会上就能流行起来冯氏电影里面的经典对白。“张佃户来了,就让那些大骡子大马都歇了吧”,“打死我也不说”,“什么是有钱人,有钱人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好的”,“做人要厚道”,“麻烦”,“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些话粗看是因为它的幽默,深究却也有着社会心理的基础,各种企业对于工人的剥削,商业社会金钱的万能指向,婚外情的神秘、刺激和疲惫,现代伦理对于个体欲望的压制,全社会对于知识过于盲目的尊崇,紧张的现代生活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流行语是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舆论形式之一,正是对于社会潜舆论的表达。一旦流行之后,成为一个被广泛群体接受的、有着共同意义指向的言语,被人们用来表达对于相似的事情的意见、态度、观念和情感。

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舆论的表现形式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这就是它是大众消费品,尤其它可以成为大众娱乐消费品,因而受到观众群制约比较大。这就要求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要十分注重票房收入,而吸引票房的手段就是电影叙事方式的“媚俗”。电影可以生成舆论、引导舆论,必然因为它的可传播性。电影本身就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而传播的,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十分迅捷。一部《星球大战》可以振臂一呼就号召全球几千万观众聚集大电影院,《黑客帝国》的全球首映也可以红极一时。

冯氏贺岁片每年都备受关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的连年成功,引起媒体的持续关注,进而引起观众的期待热忱高涨。每年的冯小刚热,或者说贺岁电影所体现出的舆论特征在于:冯小刚的电影――进而一切有媚俗倾向的商业影片,不管其制作如何精良,都不得不将自己的视角和身份认同于大众的视角和身份。他也许可以做引领潮流的时尚前沿,但更多的时候,电影所扮演的角色是对大众舆论的基本反映。冯小刚电影的一炮而红,当然离不开他的幽默或者调侃,但更深层地看,则是因为他的平民视角。冯氏电影,包括他的幽默和调侃的风格,无一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一种中国现实社会看待问题的去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套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即使中国影坛上没有冯氏电影,也一定会有其他什么人的电影来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任务。

注释:

①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7月版,102页、100页。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109-04

低收入群体问题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该群体规模的庞大和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引起舆论舆情的关切,2000年后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逐步发展,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度也逐步增强,两者展现出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时变化的基本态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主要是通过低收入群体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一旦低收入群体出现各种消极行为,尤其是失稳行为,都会被敏锐的媒体迅速地捕捉和报道,被民众所议论,有时还会迅速形成舆论舆情热点,如瓮安和石首、杨佳袭警案、2010年多起校园杀人案等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恶性案件,舆论舆情第一时间便给予了极大的关切。而如果低收入群体此类行为出现较少,问题不突出,那么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和关注也会相应较少,舆论舆情的关切自然也较少。所以,一旦低收入群体问题有所严重、甚至恶化,舆论舆情的关切便随之增多,反之则越少。这说明舆论舆情的关切程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之间存在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舆论舆情的关切是低收入群体问题发展变化的直接和集中反映,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是相关舆论舆情关切程度波动的根本原因,它们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

伴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相关舆论舆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关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关切具体表现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上。

1.网络媒体关注率。网络媒体关注率主要反映了网络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程度。据2009年《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8.7%,是网民第二大网络应用类型,博客的使用率为53.8%,也是网民广泛使用和发表意见的网络应用类型。所以,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是网络舆论舆情最重要的载体和发源地,研究网络媒体关注率就必须通过相关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进行。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1年,国内互联网上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总体上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其中2003年至2008年逐年大幅增加、增势迅猛,2009年有所减少、降幅也较大,但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详见表1)。从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来看,其发展趋势与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基本相同,总体上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基本趋势,2003年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仅为2643条,2007年已突破10万条,达103740条,2008年~2009年此类网络新闻有所减少,分别为99840条与86495条,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为146000条,比上年增加59505条,是2003年以来此类网络新闻最多的一年(见表1),平均每1.2天就有一条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新闻报道,每天有400条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些网络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方方面面,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从相关博客博文来看,它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包括低收入群体自身)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诉求、意见和思考等,也是网络媒体关注的一个具体体现。据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新浪博客相关博文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从2006年至2009年①,针对低收入群体发表的博文数量并不多,共157篇,且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如果按照各篇博文的具体内容分类的话,2006年以来政策讨论类博文数目最多(共38篇),其次是住房类博文(共35篇)、帮扶保障类博文(共30篇)、生存状况类博文(共23篇)、医疗健康类博文(共16篇)、情绪宣泄类博文(共8篇)和收入类博文(共7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态度总体是温和的、理性的,他们对此表达出理性的思考和真切的同情,宣泄不满情绪的博文虽然每年都有,但数量较少。这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改善无疑是有帮助的。

2.主流报刊反映率。本文所说的“主流报刊”,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党报党刊。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主流报刊直接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立场、观点和重视程度,并进而影响解决该问题的力度,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走向有着潜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根据本课题组对152份中央级主流报刊进行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总体上各主流报刊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类报道呈波浪式增长趋势,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3年,相关报道呈现出规则的逐年增加之势,并在2002年、2003年时增幅较大、增速较快,但总数相对不多;第二阶段从2004年至2010年,相关报道先大幅减少,但随后呈现出规则地逐年大幅增加之势,增幅较大、增速较快,报道总数也大幅超过第一阶段,2010年达到创纪录的42368条(详见表1)。再以《人民日报》为例,从2000年至2011年10月31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类报道总体上呈波浪式大幅增加趋势,2000年和2001年相关报道均为2条,2002年猛增至19条,此后相关报道逐年减少,2004年仅有11条,此后又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达85条,2009年又有所减少,共64条,而2010年又迅速增至99条,是10年前的近50倍,2011年此类报道再次大幅增加,仅1至10月份报道数量就达160条,比上年全年增加61条,是2000年来涉及低收入群体报道最多的一年(见表1)。此类报道数量的增加,反映了低收入群体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报道量的显著提高对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的解决必然有积极影响。

3.相关课题立项率。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政府和社会可以直接利用的重要智力资源,是保持低收入群体稳定和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妥善解决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类课题越多,研究越深入、越广泛,指导作用就越强,越能够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逐步解决。根据本课题组对1993年至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直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课题数目总体上呈现出“锯齿状”的增长趋势,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至2000年,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此类课题数量较少,增幅也较小;第二阶段从2001年至2010年,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此类课题数量较多,增幅也较大。具体来说,1993年有2项,1997年增至10项,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此后3年逐年减少,2000年减至5项,但此后又开始大幅增加,2001年为11项,2007年增至30项,为历年来此类课题数目最多的一年,2009年减至25项,2010年又增至28项,数量仅次于2007年(见表1)。

4.人大政协相关提案率。人大政协提案本身作为一种情况表达或利益诉求来讲,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并不直接发挥作用,但是它却直接决定了国家出台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数量与质量,再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作用于低收入群体及其问题。所以,人大、政协的相关提案对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的作用尽管是间接的,但却十分重要。如果相关提案较多,说明低收入群体问题普遍且严重,但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相关提案较少,则说明低收入群体问题较少或不严重,抑或是没有得到国家和社会应有的重视。据本课题组对2005年全国“两会”随机选取的300份提案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提案有39份,占13%;2006年随机选取的248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59份,占23.8%;2007年随机选取的17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43份,占24.7%;2008年随机选取的19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34份,占17.5%;2009年随机选取的337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45份,占13.3%;2010年随机选取的19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33份,占17%;2011年随机选取的128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18份,占14.1%(见表1)。

综合以上各项可以发现,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注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之前为初期关注阶段,此阶段舆论舆情关切度较低,2000年至今可称为中期关注阶段,此阶段舆论舆情关切程度大幅提高。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实际也显示,2000年后、低收入者违法犯罪活动、自杀、自残等低收入群体失稳现象确实比2000年之前明显增加,该群体问题比2000年之前显著加重。

具体来看,2000年至2002年我国低收入群体问题尚不突出,但学术界对此有相当的敏感性和预见性,对该群体问题关注较多,相关课题的增幅也较大,就该群体问题发挥了良好的预警作用,但其他各种媒体和民众自身并未对该群体问题予以足够关注,所以当时舆论舆情整体上对低收入群体问题不甚关切。2003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微薄与基本生活的困难,其他问题大多尚未显露,而当年被各种媒体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正是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其他领域的问题很少涉及。2004年和2005年,社会中出现了大量低收入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不起病的事件,低收入群体问题更加严重,舆论舆情对此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因此在之前关注内容的基础上,2004年新增加了对部分医疗保障内容的关注,至2005年医疗保障已成为当年相关舆论舆情最关注的领域。从2006年开始涉及低收入群体的部分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如分配不公、教育不公、司法不公等问题大量出现,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屡屡被侵犯,该群体问题进一步加重,舆论舆情对此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当年在此前关注领域的基础上,各种关于社会公平、低收入群体保障的报道、评论和研究明显增加。2007年由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低收入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等经济、社会原因,低收入群体问题愈发严重,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和矿难事件等,更加引起了舆论舆情的关切,各种报道、评论进一步增加,相关课题研究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由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舆论舆情的高度关切,促使党和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以缓解低收入群体问题,如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扩大就业、建设经适房与廉租房、免费法律援助等,使严重的低收入群体问题逐步缓解,2008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尽管依然严重,但在各项政策的长期作用下情况好转,问题不断趋向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总体并未出现进一步的大幅滑坡,而网络媒体直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报道、相关课题研究数量与人大政协相关提案率当年也悄然下降,出现了一丝关切程度减弱的微小迹象。2009年相关政策的作用愈发明显,低收入群体总体保持稳定,该群体问题表现出更多向好的迹象,而当年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均明显降低,就是对此直观的反映。而2010年由于物价上涨特别是部分农副产品如大蒜、绿豆、蔬菜等价格大幅上涨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多起低收入群体严重失稳的事件,重要的有:富士康14名年轻员工跳楼事件;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南郑校园凶杀案;多起强拆致人员伤亡恶性案件,如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唐福珍拆迁自焚事件等;此外,还有许多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恶性事件发生,造成当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又有所加重。对此,舆论舆情给予了及时的、强烈的关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均一反此前略有降低的趋势,突然大幅提高,且波动非常明显,与当年低收入群体问题突然加重的态势表现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舆论舆情关切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实际相吻合,舆论舆情的波动充分反映了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这符合客观实际,是科学的、正确的。

以上低收入群体问题与舆论舆情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更加严重时,相关报道、评论和研究会随之显著增加,舆论舆情表现出更强的关切;而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好转时,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客观上会有所减少,表现出关切程度的降低。所以,舆论舆情的关切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恶化,舆论舆情的关切随之加强;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好转,舆论舆情的关切随之减弱。据此,并结合历年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切情况,本课题组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基本发展轨迹为:一般较严重严重,且目前尚无根本扭转的趋势。

就当前而言,低收入群体问题不容乐观,舆论舆情的关切情况已显示,2010年除相关课题数量未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外(位居第二),其余均达到历史最高值。从2011年前十个月的情况看,舆论舆情的关切程度也较强。另从当前社会实际来看,收入差距仍在拉大,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仍显著低于中等收入群体和富裕群体,多发易发,低收入群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些都说明当前低收入群体问题正处于“严重”阶段,即处于问题的波峰期和敏感期,并且其总体发展趋向未变,需要继续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点关注与支持。

上一篇: 九年级数学教学 下一篇: 博物馆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