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6:54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1)

二、拓展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来拓展科学教学的内容十分必要,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感受网络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学习不仅能够扩充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容量,也能丰富小学生的日常见识,从而对一些未知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其次,信息技术也有利于科学教学的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动态过程,将一些最新鲜、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充满了乐趣的知识阵地。

三、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信息技术以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等技术优势,使小学科学教学变得异彩纷呈,成为一场调动小学生各项感官的教学盛宴,以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感染力,使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滋有味”。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介绍叶子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包含各种叶子的动态视频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导入,让小学生感受各种形态的叶子之美的同时,能在那种舒适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对于提高科学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2)

二、地球与宇宙中,如何选择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3)

二、巧借摄像技术再现实验过程

小学科学的实验有很多种,同一实验中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与结果。如果把这些实验都一一做出来或者给学生演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把实验进行录制,再逐一对比。在演示之前,先让学生学习操作方法,让他们处于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还要告诉学生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实验,学生的分组由学生自己支配,各组自行设计与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记录下自己的过程与结果,并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是不是成功,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哪些,从而设计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因果关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既存在着不足,也存在着很多闪光点,为了帮助实验结果的分析,把实验过程拍摄下来,等结束之后再进行回放对比,从而找出发生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加深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4)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5)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高中阶段一门新兴学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教育管理者,甚至有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使用计算机,会操作常用工具(应用)软件,会上网,等等。

其实,早在2000年10月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是进一步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正是由于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缺乏全面的认识,信息技术课教学长期以来教学实效不佳。我们曾在本校与兄弟学校作过调查,发现有90%的学生喜欢计算机(电脑),对当今的信息技术保持有较强的好奇心与较高的兴趣,有98%的学生对互联网有浓厚的兴趣,但同时调查也显示有60%的学生不喜欢老师讲授信息技术课。这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去反思。

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连信息技术课都不喜欢上,那还如何谈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每次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他们对网络如痴如醉,对电脑(网络)游戏无师自通,可教师一讲授信息技术课,课堂就会马上变得僵硬起来,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总盼着老师快点讲完,授课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究其原因,我们的课堂中不是纯粹的任务布置,就是机械式的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仍以“权威”方式进行教学,生搬硬套地按照过时的知识讲解,也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它学科的模式。在教师还津津乐道于课本上的“WIN XP”时,学生已在谈论“Vista或WIN 7”了。难怪学生会说:我们喜欢计算机,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这说明了什么?是我们的学生不能胜任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信息技术课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学生自然不会有兴趣。此时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了我们必须仔细思索与探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是也属于科学课程,而科学课程的教学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中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教学年度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就从科学课程理念出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实施全面的科学教育,从而找到了若干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的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用科学课程理念指导全体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从科学课程教育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不仅是指科学理论教育,而且包括科学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实践技能培养、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审美教育等诸多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课教学看作是信息科学文化的教学,从而大大地拓宽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内涵,丰富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内容,摆脱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单纯技能训练的窠臼,使信息技术教育走向文化素养的教育。

因此,谈信息技术,隐含的潜在意义包括了技术文化;谈信息文化,隐含的潜在意义也包含了技术层面的东西。一方面,社会的道德、伦理,乃至各种价值观无不影响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也影响着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不断生成新的观念,也带来了许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忽视这些问题也必然带来技术意识乃至整个社会意识的危机。如果在科学技术教育中只强调科学的概念结构和熟练的技术能力,忽视人文观念的形成,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畸形的片面发展的人。同时,这种枯燥的忽视人文情感的说教势必也大大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活力,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师用科学课程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学之后,教学思路活了,多样化了,信息技术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也丰富了,不再局限于技术培训,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多了,教学中相互配合协调的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教学实效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内涵。

为了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础系统学习信息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教材中的重要科技知识点和信息科学文化素材,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我们组织全组教师集中对教材进行分析研讨,将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科技知识点和信息科学文化素材一一列出,编成了小册子,教师首先弄懂学会贯通这本小册子的知识内容,再在自己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信息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知识的培养,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效,实现对学生信息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

三、科学规划学科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科学文化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特别要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虚心好学,勇于实践,认真钻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研究的价值,享受学习、研究的乐趣。

我校全组教师经过认真研讨,决定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成立三个兴趣小组,每学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生文字录入”竞赛,一次全校性的“学生电脑作品”竞赛。

其中“学生文字录入”比赛是团体性质的,按排在每学年上学期举行,学生可跨班级、跨年级进行自由组合,每10人一个小组,小组名称自定。各小组以小组团体为单位进行文字录入速度、正确率的竞赛。“学生电脑作品”则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竞赛分平面设计、电脑动画、程序设计三个类别,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举行。三个兴趣小组则分别是“电脑制作”、“程序设计”、“机器人制作活动”,这三个兴趣小组的辅导活动贯穿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都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实践证明,这些竞赛活动的举行和兴趣小组辅导活动的开展,有力地补充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让学生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学科学习环境中得到了更真实、更全面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实践能力、科学道德、科学审美的培养。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上了信息技术科学领域,对信息技术科学文化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2008年与2009年两学年度,学校“学生文字录入”竞赛结果、“学生电脑作品”竞赛评比作品,让教师与领导感到惊讶并对学生充满信心。我校学生在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竞赛”和“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与一大批地市级奖项的较好成绩。

四、利用校园网在校内开设开放的网上论坛,教师引导,直面当今信息社会,展开全方位讨论,提高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

当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多媒体网络机房的建立,给信息技术课教学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们利用校园网在校内开设开放的网上论坛,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如何应用等提出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大量有用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的观点。同时教师参与其中,作好恰当的引导。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逐步培养他们有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芮廷先.信息科学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立新.信息文化的形态与内涵――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6)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期”工程建设的完成,全国所有的中学(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和大部分城镇小学都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后,却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课程却越显边缘化,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边缘化现状

(一)课程开设不规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早期,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和西部部分省(市)的城镇中小学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实现。有条件的学校,在没有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就非常随意,开设与否?怎么开设?随意性较大。当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与师资时,不仅没有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反而显得十分随意,加快了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

(二)教学内容不系统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有较为完备的、统一的课程内容。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除进入课改实验区高级中学外)一般都是以一定区域(省或单列市)的教研部门进行编辑出版。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与编排形式来看,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更谈不上教材内容的大致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在无法选取理想教材的同时,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执教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随意性就更大,其课程教学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三)课堂教学很随意

由于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内容不系统,从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到底教什么,如何教,信息技术课堂就成学生聊天、游戏的课堂。从而造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顾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产生了抵触情绪。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便在人们心中逐渐萌芽,造成一部分学校,特别是高、初中学校取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四)教师地位较低下

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考、高考科目,信息技术也就成为副科,加上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信息技术“高手”,只要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事,比如网络、广播、电视、计算机有关的,甚至打字文印之类的杂事都是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时间难于保证,就更谈不上信息技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这样,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得到不良性发展,学科得不到重视,其地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也显得比较低。

二、边缘化成因

(一)课程定位模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也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其理论与实践研究都非常浅薄。虽然高中已经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其培养目标也明确的规定了下来。但是,许多学校还是完全按照原来计算机课程进行开设的,特别是在社会、学校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信息技术完全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加上,现在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傻瓜化”,技术难度不高。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难度大大降低,培训的需求也相应降低,学校按照纯技术类培训课程的思路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没有必要,造成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促进其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在课程定位模糊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内容划归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模块。经过几年的实践,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固定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成为一门设计理想,却严重脱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实际,无法实施的课程,使原本稚嫩的信息技术课程进向即将消亡的边缘。

(二)课程认同度低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将目标定位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中心,但是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来看,其目标的描述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是什么?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缺乏可操作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否是信息技术一门课程能够且唯一的功能?其他学科可否替代?都缺少必要的论证。

现在许多课程专家、学者将信息技术归类为工具性的实践课程,那么试问: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制一幅图画,在绘制的过程中,是绘制的技术(工具)特性的掌握重要还是运用工具创作作品本身创意设计、实现过程更重要?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问题,许多学科教师、行政领导、学生及其家长却以为前者更重要。在多数人认为前者更重要时,就如同教会学生握笔写字的方法没有两样,那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认同度降低,甚至引发人们对该课程的存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就在情理之中。

(三)教材质量低下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而且是从原来计算机课程发展过来的,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缺乏必要研究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凭借一腔热情,在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下便拼凑出了以“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说明书式的、活动式的教材。我们不能说是“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是我们没有透彻的理解“任务驱动”、“主题活动”到底是什么?在一时间里造成许多教材将“单击鼠标”确定为“任务”,“打一个字”也确定为“任务”,一节课下来多则几十个“任务”,少则也有上十个“任务”的现象。当“主题活动”在被少数专家推荐使用时,大部分教材也马上将教材翻版全是“主题活动”式。每当尝试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或方法时,大部分教师在没有亲自实践并取得成功的经验时,却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者认定该理论和方法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救命稻草”,不切实际的夸大该理论或方法的作用。在这种浮燥的心态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主要蓝本──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质量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把一线的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者折腾得“找不着北”,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就不言而喻。

另外,许多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选择、知识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水平方面把握好难度系数,小学、初中内容不仅重复,甚至有小学教材比较初中教材的难度还大得多。致使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材内容,打消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欲望与热情。

(四)教师职业定位不清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有计算机或相关专业背景,他们关注技术发展比研究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学科发展方向更感兴趣。信息技术教师关注技术本身发展是其职业发展、课程变化所必须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及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不是把中小学培养成为网络管理、计算机维修或相关行业的专门人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况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固然重要,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落实也缺一不可,否则,信息技术课将会还原成为原来的计算机课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范围内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高手”,当其领导或其他教师遇到信息技术方面的难题后,自然会请教于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同事的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帮助其他教师时,在短时间内容会获得被帮助者的羡慕或赞许,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而高兴。当学校将“帮助”变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后,信息技术教师即从学科教师的身份变成服务员。成为服务员的信息技术教师当然就会花更多精力要去服务,服务即成主业,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成为副业。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被他人(包括学校领导)遗忘其真正的身份,信息技术学科当然也会被他人淡忘。

(五)评价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评价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但是,各地仍然是围绕中考、高考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的科目不学、少学或者应付检查而排上课程表。

信息技术虽然是中小学生必修课程,由于没有进入升学考试科目,自然成为学校冷落的课程之一。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受制评价体系不健全,而且就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也还要进行深入研究。如何评价某位学生信息素养高低,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方法都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值得研究课题。

三、扭转边缘化对策

(一)重新定位课程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虽然通过多位学科专家、学者的多年用心研究,已经概括出了初步轮廓。笔者认为,作为一门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实践的课程,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还要继续深入,让课程理论指导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备、科学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理论体系。根据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发展关系,明确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性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建立明晰的信息技术课程框架体系,准确划分各学段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让每一位课程管理者、实施者心中有数。

二是建立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体系。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创建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体系是迅速推广、落实本学科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适合大多数地区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方法体系。因此,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体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是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通过学科发展理论体系与教学基本方法体系的建立,加大学科课程管理者与实施者的理论培训。通过课程实践,不仅让每一位课程管理者、实施者均具备一定课程理论素养,而且让所有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认同信息技术学科在所有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规范课程实施

规范课程开设是课程良好实施的重要控制环节。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与课程实施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如何规范课程实施,主要从以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课程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齐”与“开足”不是体现在课表上的,而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当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也有义务和责任上好每一节课,为本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课程文件与课程实施同步。课程的实施者是处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他们对课程文件的理解程度,对课程、教材的理解水平各异,导致静止的课程文件与变化的课程实施就会产生矛盾,导致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会千差万别。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规范课程开设的重要工作。

三是确立课程实施者的地位。无论从宏观的管理政策、规章制度,还是微观的课程实施,只要是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课程实施者都应该享有平等实施条件和相关待遇。在许多地方,一些管理者为了激发部分“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将学校课程分出“三流九等”,不同等级课程实施者享有不同的待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其他学科正常的发展。不仅不利学科课程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把握教材质量关

教材是一门课程发展必要基础。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材?笔者认为严格教材审定制度和扩大教材选用权是开发高质量教材有效法宝。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也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由于他的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由省级教材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就会形成既是教材编写者也是教材审定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教材质量无人有效监管的局面,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因此,要开发出高质量教材必须规范、严格教材审定制度。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选用权虽然下放到市(地)一级教育管理部门,但是,往往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为了区域教材统一,一些适合本地区教学、学科教师认可的教材进不来,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却强加给课程实施者,不利课程良好的实施。因此,进一步扩大教材选用权的改革是开发高质量教材的有效法宝。

(四)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培养合格公民重要前提。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考试科目畸形发展,不考试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使所学科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科课程的全面发展。

在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同时,信息技术学科也要深入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易操作,效果好,促进学科发展的学科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问题必须得到各级教育管理、科研部门、学校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否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会停止不前,而且会影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健康、良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7)

唐得圆老师担任学校三至六年级所有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每周有十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她一直坚持着“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一理念,立足课堂,问课堂要效率,认真从事着教学工作。在课堂上,她坚持贯彻“轻负高质”的教学思路;在课堂外,她鼓励、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她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更要让学生用好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学科,经常有各级各类的学生作品比赛,学生能否在竞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和他们的基础是否扎实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她在平时教学中每一课都不放松,坚持抓学生的基本功。然而,光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是远远不够的,她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充分利用早晨、午间休息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了一批有特长的竞赛学生。近年来在她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分别在**区科技节和**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她还获得**市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奖”。

二、以研促教,增强科研能力

唐老师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教学工作以外还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水平;坚持“以研促教”的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思想指导她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由她撰写论文、案例,制作的课件多次在省、市、区获奖。论文《生活即教育“玩”亦即教育》获**省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论文二等奖;《小学信息技术(logo程序设计)辅导初探》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年会论文一等奖,**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获**区第22届中、小、幼学科教学专题研究论文三等奖。案例《将信息技术融入其它学科、融入生活》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案例评比一等奖,**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案例评比三等奖。课件《图形拼组》获**区第十一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获二等奖;《我是什么》获**区第十二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获三等奖。由她负责的课题《基于小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logo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区的立项课题。

三、服务为本,做好网管工作

作为学校唯一的信息技术老师,网管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唐老师的肩上。网管工作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唐老师从一个毫无经验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长为学校不可或缺的网管,其中付出了无数的汗水,放弃了无数的休息时间。从制作网线到网络布局、从网站的建设到防火墙的设置,她都虚心好学,亲历亲为。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8)

信息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在当今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为学生传递、渗透信息文化,就将有关信息文化的理念、思想贯穿于实际课堂教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感受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乐趣。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文化的课堂教学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与范畴

1.以物质形态表现的信息文化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信息文化属于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方面的累积和沉淀;因为信息技术的不管深化发展,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共享、利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化的环境,而这种环境也是是社会活动与信息活动彼此交融的必然结果[2]。

2.以规范形式存在的信息文化

规范或者说是行为规范都是形成、调控人类社会各种信息关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手段,如果从人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的角度出发,在信息活动中确立信息活动的相关准则、制度,也是种信息文化的表现方式,而这种形式表现的信息文化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3.以行为方式的形式存在的信息文化

和规范一样行为方式也是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的表现,但是在很多时候行为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信息需求,以行为方式存在着的信息文化是伴随信息交往过程、信息技术力量、资源形态的发展、拖拽而不断更新、完善的[3]。

总的来说,四种视角下来看信息文化都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层级性的,事实上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上的信息文化[4]。

(二)信息文化的内涵

简单地的来说,是因为信息文化的产生才出现并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信息时代,换句话就是信息文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的,并在这样的特征不断深化中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内涵上来看信息文化属于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与传统我所理解的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信息文化是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转型与升级。

二、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递与渗透信息文化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对于信息文化,它毋庸置疑在信息时代下非常重要的,而大多数的学生甚至教师是不了解的。文化本身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与堆积[5]。

小学阶段的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实际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形成某个方面的文化,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也不例外。信息文化的塑造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递与渗透信息文化的最主要实践意义,最基本的具备了一定信息文化的学生能够用将信息技术知识以一种信息技术专业词语、概念形式抽象表达出来 [6]。

(二)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中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定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其并非是某种理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学习是很重要的。然而这些知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是事实,想要将这些知识学习很好的进行下去,就需要将知识与文化联结起来,以文化影响促进知识习得。譬如在学习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将互联网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关系网、组织网联系起来以实例枚举帮助学生理解。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信息文化的渗透、传递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深化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

三、如何把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文化表达

(一)加强信息文化的研究

每一种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形成,都会导致另一种主导文化的形成和一些利的子文化。信息文化正是这种时代的文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为核心,以加强沟通为目的的文化形态。人们的交流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可以说信息文化是科技影响生活最直接的立体体现,是全球信息时期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研究进展可以推动网络事业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否明晰,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我们要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从科学、技术、社会和人文领域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说,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的那天起,科学与人文就是一对相互关系的名词。“要是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还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塔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动;最后,要使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致于为科学所奴役。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信息文化和价值也在引导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走向,要想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信息技术教研员、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体系。只有每个部分都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时,信息技术课程才能够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利. 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D]. 苏州大学, 2005.

[2] 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9)

2009年4月20日~5月15日,我们在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崇文区、宣武区的部分中学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46份,问卷回收率76.7%,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97.2%。有效问卷中,初中、高中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7.8%、62.2%;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3.6%。数据采用SPSS 11.5处理。

1.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态度

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较高认同感,只有小部分教师表示不太喜欢当信息技术教师(2.3%)。但是,对其专业发展现状表示“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教师各占50%,分歧较大。

在专业发展计划方面,仅有初步想法的教师占54.5%,有具体的发展计划的教师占一部分(34.1%),还有小部分的教师(11.4%)没有想法。这表明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专业发展前景有初步认识,但是在如何使自身获得良好的专业发展方面缺乏计划性。

在专业发展动力方面,所有教师把“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作为动力之一,大部分教师(78.3%)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动力之一,选择这两项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调查显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以外,还承担了一些其他工作,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学校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的管理工作(50%)、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42.9%)、解决全校的计算机故障(40.5%)。其次是校内网的维护(38.1%)、帮助学科教师做课件(38.1%)、行政工作(35.7%)。

2.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最需要的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前沿知识(81.4%)、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67.4%)、教育实践经验知识(55.8%),对教育研究方法(25.6%)、教育理论知识(15.6%)方面的需求不是很大。这表明了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关注能够对他们的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知识,而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不太关注。

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68.2%)、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能力(65.9%)。可见,信息技术教师首要关注的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更新学科知识等与教学直接相关的能力。其次是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有50%的教师提到了这一点。此外,还有教师(38.6%)提到需要提升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能力,说明在实践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科知识需要更新(65.1%),其次是教学过程不易控制(48.8%)、教学理念需要更新(46.5%),相比之下,技术实践能力不足(32.6%)、教学计划难以实现(27.9%)等困难不太突出。因此,如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完善学科内容是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如何控制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是让许多教师感到有压力的事情。

3.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情况不错。绝大多数教师(95.5%)参加过在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科专业知识(55.2%)和教育教学技能(44.8%)两个方面,均与教师的教学直接相关,但培训中并不涉及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内容。

大部分教师都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86.4%),但是近一半的教师(40.9%)只参与过1~2次课题研究,参与科研的机会有限。此外,信息技术教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38.6%的教师从来没有发表过论文,发表过1~2篇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4.1%,发表了3篇以上论文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27.3%。

尽管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网站和论坛,但是,经常浏览网上论坛的教师并不多(27.3%),大部分教师(52.3%)表示会偶尔浏览网上论坛,还有一些教师(20.4%)很少或从不浏览网上论坛。而参与网上交流的教师比例更低,只有极少数教师(6.8%)表示经常参与网上论坛的交流,部分教师(38.6%)偶尔参与,大部分教师(54.6%)很少或从不参与网上论坛的交流。可见,网上论坛在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二、结论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对其职业价值具有较高认同感,但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分歧较大,在个人专业发展方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计划。尽管已有一些学校区分了信息技术教师和电教员、网管员等的岗位职能,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仍要承担机房管理、故障排除等工作,不能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造成了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非连贯性[1]。此外,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不受重视,边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2],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效能感不强,很难在专业发展方面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围绕实际教学需要来权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主要关注那些能够对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不强烈,普遍关心如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控制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方面感到困难,希望加强如何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方面的能力。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非常渴求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前沿知识,甚至超过了他们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需求。这也许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日新月异,课程标准也一时难以确定,课程内容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牵制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去适应这种变动[3],而很难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所致。

第三,在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信息技术教师知识与能力方面的需求,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北京规定中小学教师每5年必须参加一轮在职培训,能够较好满足信息技术教师更新学科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需求,但是如何解决教师不关注理论而又希望更新教学理念这样的矛盾、如何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是在职教育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和取得的成果有限,不符合强调教师的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教研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总趋势。此外,网上论坛在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何利用论坛构建知识共同体、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建议

1.创设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与外部环境支持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4]。学校环境是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外部环境。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仍然不高[5],甚至有时候连正常的课时都难以保障。在职称评定方面,很多学校将班主任工作定为职称评定的必达项,而信息技术教师却很少有机会担任班主任,这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时难以逾越的障碍。此外,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少、承担的工作杂,使他们无法专心钻研教学、深入思考个人的专业发展问题。因此,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有利环境,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职能,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活动,制定可行的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交流活动。

2.构建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

近年来,谋求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全过程。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有较好保障,但职前教育非常匮乏。现在,越来越多毕业于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开始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但目前专门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设课程或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导致学生职前准备不足,极易造成他们入职阶段的不适应,不利于其专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相关专业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的课程。

职后教育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育形式则是职后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已有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仅获得相关知识并不能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着力于促进他们的实践、反思,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抽象的理论讲解,提倡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参与式培训、案例研习等方式,来促进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不受重视,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地位较低,人数较少,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归属感。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由信息技术教师和有关专家组成,他们可以经常围绕信息技术教学和个人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分享资源,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建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于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和学的集体智慧、增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效能感、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基于校本或校际信息技术教研教学组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例如在学校内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学区为单位的定期教学交流活动等,既有一线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交流,也有专家与一线教师的面对面互动。也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这样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共同体,它的重要职责是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支持服务,就像英国所建立的科学学习中心一样,每个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与来自各个学校的教师共同商定所需要的资源和专业发展方案[7]。

此外,教师知识中有许多知识是个体的、不易表达的隐性知识,它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网上论坛、Blog等网络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去反思,将隐性知识显性化[8][9]。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将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联系起来,拓展交流空间,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在各类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和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网上的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龚道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3]陆永来,王珏.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困顿[J].现代教育技术,2005(6).

[4]王少非.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编辑部.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4).

[6]张贵新,饶从满.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4).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篇(10)

2000年教育部提出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教育部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一系列举措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去,近几年一些先进地区进入整合的深层次阶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这更让人坚信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占我国基础教育大半壁江山的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整合大多还在浅层次阶段徘徊。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探索一种在农村中小学中切实可行的深层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成效大幅度提升,是本文提出合作教学的初衷。

一、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仅有的网络设备和机房使用不够合理(只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办公);其次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学校教学资源库无专人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且忙于信息技术教学和硬件维护);最后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教师培训落不到实处。

合作教学模式以语文为实验科目,在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增加教师课时的前提下,以先进的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以语文学习为中心编排课时、整合内容,两科教师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资源库,利用现有的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帮助指导学生在此环境下完成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不仅能解决设备、资源、技术的问题,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使其有目的性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合作模式确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快速进行深层次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二、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合作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合作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指导

深层次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目标与内涵

合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帮助语文教师与学生迅速提高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让信息技术教师以合作方式参与到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中,将两科课时和内容重新安排与整合,将传统语文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转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师生评价总结、知识创新化展示四个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教师共同备课,确定目标,准备资源

在备课中两科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分析适合什么方式学,需要什么支持),分析学生的综合情况(语文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网络资料平台(将相关的资料和其他网络资源梳理重组,便于学生探索)。

2.教师启发指导、组织参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学生被激起兴趣后,呈现由教学内容转化的若干启发性问题,介绍需要的工具、技术和资源,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问题为指导,网络资料平台为辅助,自主探究并形成成果(成果不拘形式可以是文本、演示文档等),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协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成果。

此环节在网络教室完成,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情境与问题则由语文教师事先提供。学生在此环节完成了知识的一般学习,积累了足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充分的语言交流,便于语文教师开展更深入的教学。

3.师生同评总结,深化认识;教师引导拓展,学生巩固提高

语文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展示,让学生简明扼要的阐述,教师和同学可对其进行提问,并给出各自评价。教师将自己的课件进行展示对比,同时也能梳理所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找出不足。随后鼓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尝试总结,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对本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与总结。最后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并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此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由语文教师负责,教师的评价要全面,总结要到位,拓展形式应多样化。重点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说,指导学生会说。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更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试验还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期待老师们的参与和指导。在学科整合这个舞台上,我们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重点名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批准号:[2010]-JKGHBZ-0684”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上一篇: 幼儿园汇报材料 下一篇: 七年级考试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