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专周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4:41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1)

对网球运动员重大比赛前的备战训练过程实施科学监控,充分发挥科研、训练、竞赛相结合的科研攻关保障体系的重要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任务。通过训练过程中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运动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备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与竞技状态。对此,笔者所在的科研组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某省网球队8名备战全国网球比赛的女子运动员。

2.研究方法。科研组对该队训练过程进行了为期7周的跟踪与监控研究,并走访了10多位该省网球专家、网球队教练员,多次该队组织的内部业务研讨会。在研究过程中,对该队6周共64次训练课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负荷量度、训练效果等开展了全程跟踪记录;对运动员在练习与恢复过程中的心率进行随机抽样监测;每2周对运动员进行1次晨起静脉采血,重点检测血红蛋白、血压积、红细胞、皮质醇等7项生化指标,依据检测情况、运动员承受负荷量度的情况、身体机能状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在训练末期对全体队员实施专项素质测试,并运用统计软件对测得数据开展差异性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身体机能监控与效果分析

一是建立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体系。根据运动员训练生理生化检测指标要求,按照网球项目的具体特点,科研组以血红蛋白、血压积、红细胞、皮质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等7项生化指标及晨脉、血压、体重等常规指标为基础,建立起网球队运动员生理生化检测与监控指标体系。依据各指标监测得到的数据,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与训练负荷、训练效果等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为运动员调配与制定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并据此修订训练计划,从而实现训练监控之目的。

二是对生化指标监测结果及身体机能状况、营养补充效果的分析。训练7周的检测结果表明,第1周8名队员的血红蛋白均值为12.8±0.641/dL,要高于普通同龄女性的标准,无贫血现象。从第3周起血红蛋白值稍下降,从第5周起逐渐恢复并上升,说明此次训练给运动员机体以有效负荷刺激,从而造成机体分解与合成代谢有明显增强。总体趋势有所上升,说明7周训练让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所提高,这是有氧训练与应用补血类营养品所共同起到的效果。8名队员的血尿素均值为6.41±1.82mmol/L,在正常人群(1.8―8/9 mmol/L)中处于较高位置,这说明网球运动员的体内蛋白质代谢比一般人群更为活跃。血尿素波动现象显著,从第3周起保持高位后开始逐步下降,说明训练给予了机体以足够刺激,造成了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疲劳,特别是训练前期的负荷量比较大,但恢复之后无疲劳堆积现象。8名队员的血清CK值为142±85U/L,显然要高于正常人群10―60 U/L的标准,说明训练期间安排了大幅度的力量训练,其数值的变化十分敏感地反应出机体肌肉的负荷情况。8名队员的血睾酮、T/C(即血睾酮和皮质醇的比值)的变化曲线波动趋向一致,队员从第3周起血睾酮的检测值有显著下降,说明这一时期机体出现疲劳,机能明显下降,证明训练特别是第2周的运动负荷量偏大,经过及时调整负荷与营养品补充,运动员在训练后半段的身体机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上。第3周有2名队员的T/C值未出现明显下降,且最后一次测试值大幅上升,显示出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机能差异。1名队员在第7周的血睾酮与T/C值明显上升,经查是因为旧伤复发,减少训练量减少所致。

对以上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全体队员的指标变化幅度基本上在正常的范围以内,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总体训练负荷结构安排合理,虽然第2周的负荷稍微偏大,但及时根据监控信息进行调整,并运用积极性恢复手段,使运动员的机体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未出现疲劳积累现象。营养品的补充,尤其是补血剂与蛋白质补剂的服用,使运动员的机体合成代谢得到显著加强。在训练后期,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后机体恢复能力有明显提高,身体总体机能趋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睾酮的调节效果不够理想,其值偏低,尚需进一步研究应对血睾酮下降的办法。

2.专项素质监测及体能现状分析

一是建立专项素质测试指标体系。按照该省网球队体能训练的整体工作部署,科研组以国际网球联合会高级教程所推荐的测试项目为标准,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速度、上肢力量、上肢爆发力、下肢爆发力进行了监测,并以此构成专项素质测试指标体系。

二是对专项素质测试结果与体能现状、训练效果的分析。科研组不仅对体能训练进行全程监控,而且还协助教练制订体能训练计划,运用专项素质测试、恢复心率监测等两种方法进行体能训练效果评价。通过跟踪监控运动员从间歇跑后的心率变化情况,可进行如下分析:在负荷的性质大体相同,负荷后即刻心率值大体接近的情况下,运动员每周的心率恢复速度都在加快,尤其是运动后1分钟内的快速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运动员在有氧代谢能力上的训练效果十分理想。可见,此次体能训练富有成效,全体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结论

总的来说,此次冬训遵循当今世界职业网球运动以“高标准、高质量、短时间、大强度”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着重加大了体能训练的比例,缩短了各课次的训练时间,强调每次训练的负荷强度与每项练习的训练要求,使训练更为接近于实战,因而训练的效果更加突出。在网球赛前训练中开展实时跟踪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监测结果与评价意见,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对于训练过程的控制。通过系统分析与充分利用训练监控过程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有助于为我国网球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训练提供坚实的依据。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6-0033-04

Abstract:

From Jan. 2006 to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ZhouChunxiu have carried out six altitude training for the marathon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structure of altitude training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lain training phase, altitude training phase and before-match training phase. The three phases supported and depended one another, and all the details connected closely. The training structure of six altitude training is vivid, therefore we acquired obvious effect as a whole. In the six trainings, we all along executed the capability-dominanting altitude training mode and explored plain training mode of altitude training. Through six altitude training, compages of altitude training methods and all-around altitude training modes have formed basically.

Key words: Marathon; altitude training; training structure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马拉松等耐力性项目。我国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3年初,在科技部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高原训练的方法与应用研究》研讨会、2005年12月总局科教司又组织了高原训练的阶段汇报会暨专家研讨会,对我国目前高原训练所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研究计划进行了研讨与部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周春秀于2006年初首次进行了高原训练尝试,并一举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跑出了2:19'51"的好成绩。之后根据比赛周期,2006-2008年3年共进行了6次高原训练。本文主要对6次高原训练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讨论。

1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结构

1.1 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

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都是围绕比赛任务进行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 高原训练总体结构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总体结构包括高原前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3个板块。整个高原训练紧紧围绕周春秀高原反应的个体特征进行。从首次的高原训练尝试,到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见表2,高原训练完成强度见图1,高原训练周平均总距离见图2。

2 分析与讨论

表1显示, 6次高原训练时间:3次是冬、春季节、3次是夏、秋季节,都是根据比赛时间安排进行的。高原训练目标明确: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通过高原的特殊环境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高原训练前,我们分析讨论,利用已有的高原训练研究成果,针对性地进行高原训练计划,周密设计,从理论研究到训练设计,系统推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基础耐力与专项身体素质双线并进; 全面探索高原训练方法平原化手段。6次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基本形成了适合周春秀个体特征的高原训练方法组合和综合性的高原训练模式。 下面对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进行讨论:

2.1 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首次高原训练在冬季(06年1月27日―2月24日),训练时间28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海拔高度1888米。作为第一次高原训练探索,前期准备比较充分,选择与高原气温接近的广州进行了4周高原前准备训练,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强化训练阶段的负荷。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体能状况准备充分后进入高原训练。上高原后第一周训练以适应高原环境为重点,训练负荷逐步推进,第7天进行第一次专项能力训练,在28天的训练中共进行了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课10次、18次重点课训练,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3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课训练最长距离46公里、训练总距离892公里。训练以3~4级强度为主,占65.5%。下高原15天参加比赛。整个高原训练4周的总体训练安排负荷密度大,结构清晰,专项能力和专项身体素质平行推进。总体效果显著,达到预期的高原训练目的。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创造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2:19'51",成为女子马拉松项目世界第7位跑进2:20'的运动员。

2.2 多哈亚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第2次高原训练是秋季(06年10月23日-11月24日),高原训练时间32天,首先在昆明海埂训练17天后转站到丽江(海拔2230米)进行了7天训练。然后又回到昆明进行了 8天训练。本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时间2周,由于9-10月份是赛季,运动员参加了3场万米比赛,高原前期准备基本是以赛代练。考虑到亚运会在12月份,运动员以往没有该时间段的比赛经历。因此本次高原训练目的主要是利用高原难度,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重点训练课密度比第一次高原训练安排明显减少,32天16次重点训练课,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1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12次。训练课最长距离42公里、训练总距离1060公里。在第一次高原训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高原进行了新高度尝试,在原由高度训练适应的前提下,上到2233海拔高度进行7天训练,其中有2次专项训练课达2650米海拔高度。下高原16天参加比赛。本次高原训练安排负荷密度相对要小,强度要求比第一次高原训练要高,总的指导思想是练一堂课是一堂课,求精不求量,使运动员始终有饱满的精神。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赛前平原训练在上海进行。下高原第9天运动员竞技状态显著提高。赛前6天移地北京,准备出发到多哈。由于连续移地,加上气温时差的不适应,赛前训练结构不能完全按预案实施,虽然亚运会取得金牌,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运动员主观感觉竞技状态不是最好。反而在亚运会结束后的半个月,参加国家队北海大集训时表现了良好的机能状态和超强的运动能力,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 我们分析认为,本次高原训练运动员获得能力是明显的,由于赛前训练结构的改变、多哈气温较高、运动员没有12月份比赛经历等因素,使得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时没有充分调动出来,出现了竞技状态后移。这给我们提示,在今后制订大型比赛预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可改变的外在因素,保证训练有序进行,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2.3 伦敦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备战伦敦马拉松比赛高原训练在07年2月13日-3月18日,高原训练时间35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前期准备在北海进行了6周训练。本次高原训练是国家队备战08奥运会大集训,周春秀在多哈亚运会比赛结束后,立即投入国家队集训,并在训练中担当领军任务。在北海6周的阶段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最高水平。进入高原训练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快,上高原后前3周训练质量迅速提高。3月8-10日下高原参加贵州清镇全国越野比赛(清镇海拔高度1255米),在比赛中表现了良好的运动成绩。11日回昆明继续高原训练。从清镇回昆明的第4天,周春秀出现感冒症状,后转为支气管炎,无法进行正常训练。周春秀本次高原训练原计划为42天(6周),因生病提前一周下高原,3月18日和国家队其她队员一起移地厦门。在厦门主要以恢复治疗为主,进行有氧训练。3月30日厦门马拉松比赛跑了10公里。身体感觉不好,气管炎没有康复。4月1日移地南京,进行抗炎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4月6日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15日移地北京,17日出发前往伦敦。高原训练后第35天参加伦敦马拉松比赛。伦敦比赛成绩2:20′38″,运动员参赛时由于生病,身体机能状况一般,生理机能指标总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血液激素指标处于低水平。结果提示:高原训练第4周要注意运动员免疫机能状况;移地训练一定要防范环境改变不适应造成运动员伤生病问题。

2.4 世界锦标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世锦赛前高原训练是夏季(07年7月26日-8月9日),高原训练时间25天。地点青海多巴,海拔高度2366米。平原准备期4周,以赛代练,最后在广州比赛10000米后直接上高原。周春秀上高原第一周不能适应,表现为头痛,睡眠不好。本次高原训练特点是,时间短,训练节奏快。上高原第4天开始重点专项训练课,从不能适应练到适应。25天进行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7次课、重点训练课13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9次、段落强度训练4次、总训练距离780公里。训练强度以3~4级为主,占总训练强度的66.5%。

本次训练在前3次高原训练的基础上尝试高海拔训练,居住地海拔2366米,训练时跨越的海拔高度都超过2500米的高度,40公里专项跑的海拔高度穿越2670米。虽然训练总负荷比前3次高原训练要小,但对运动员承受的刺激负荷及训练难度明显高于以往3次高原训练。8月9日下高原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8月29日移地北京、31日移地日本大阪、9月2日下高原第14天比赛。大阪世界锦标赛温湿度较高,马拉松赛程中温度23~32℃、湿度75%~56%。周春秀世界锦标赛取得亚军,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

2.5 扬州半程马拉松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扬州半程马拉松比赛前的高原训练,原计划主要是为奥运会高原训练进行赛前模拟,考虑到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训练,采用4周下高原的模式进行演练。高原训练08年1月30日-3月9日,训练时间40天。地点昆明海埂。高原前准备阶段在广西北海进行了4周训练。由于持续阴雨天气,周春秀第二周开始感冒,支气管炎,并不能得到控制,反反复复导致前期准备阶段3周不能正常训练。上高原后的第2周又复感。造成整个高原训练无法按计划进行。本次高原训练40天,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17次、重点训练课20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课12次,段落强度训练8次,总体训练强度以2~4级为主,有氧慢跑比例超过30%以上,是历次高原训练量最多的,40天训练总距离1325公里。整个高原训练节奏根据身体状况不断修正,直到最后2周逐渐进入正常计划训练。3月9日移地浙江萧山进行赛前训练,由于高原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下高原在萧山的4周训练以弥补高原训练的不足、力求获得专项能力为主导思想,整个赛前训练结构与以往4次训练大不相同,训练负荷滚动推进。在平原训练我们观察到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大约2-3周后周春秀专项技术水平提高,达到了以往训练平台高度,4周后扬州半程马拉松赛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但是运动员比赛时表现的竞技能力和机能状况感觉特别单薄,显示训练厚度欠缺。

2.6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仍然选择昆明海埂,选择依据:首先周春秀在海埂训练多次,对环境已经适应。其次考虑到周春秀5~6月份训练,为了弥补前阶段训练不足,加强训练厚度打造,强度训练持续推进,使机体短期负荷过大,尤其是心脏负担明显过量,出现早期心肌疲劳症状。从疲劳恢复角度、高原训练的难度、及下阶段高原训练需要进行的强化手段等综合考虑。想要稳中求进,选择海埂训练相对青海多巴风险要小。

本次高原训练时间34天(08年6月30日-8月2日)。前期准备阶段在大连进行了6周训练,训练结构强度高、密度大,运动员训练水平很高。因此上高原第3天就进行段落强度训练(强度负荷3~4级)。总体表现运动员能适应强度训练刺激。34天进行了14次专项力量训练、8次段落强度训练、7次专项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最长距离40公里,总训练量1075公里。本次高原训练的特点是,段落强度训练比例高于专项能力训练。前2周训练推进比较顺利,全面达到预期训练目标;第3周开始明显感觉肌肉反映过大,完成强度困难,后半周计划进行调整,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加强专项能力训练距离。第4周后半周逐渐拉升强度,下高原前4天进行缓冲调节准备下高原。平原赛前训练在大连进行,时间15天。本次赛前训练多数采用中午训练以适应高温气候。训练结构强度逐渐滚动推进,把训练最高强度点放在8月17日奥运会比赛。根据周春秀当时的实际竞技能力和机能水平,我们认为该方案总体设计比较稳妥。在奥运会比赛中,周春秀为中国田径获得一枚珍贵的铜牌,同时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奥运会的历史性突破。

3 讨论与小结

高原训练出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和运动员本身的差异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训练效果的不确定性,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阶段训练的系统性、身体机能水平及机体疲劳程度、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训练负荷的控制、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以及上下高原的准备训练阶段的过度、衔接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到高原训练的质量。明确的目的决定了高原训练的手段和训练节奏的安排。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影响了不同阶段的高原训练的方案。就周春秀个体,在不同时期进行高原训练也必须综合的分析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训练比赛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高原训练方案。

高原训练存在着不同时期的内容。通常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与不同目的高原训练是相结合的。周春秀高原训练常规训练结构划分为:平原训练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基本结构: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基本结构如下:

高原前准备阶段:

上高原前的准备阶段大致为上高原前的2-6周,此阶段主要以长距离的有氧训练和专项体能及专项力量训练为主,注意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力量能力。上高原前2周训练强度加大,通常有3~4次最大摄氧量强度训练安排,目的是加强运动员肺通气能力,为高原训练储备良好的心肺功能。同时关注运动员训练后的身体反应,保证运动员在上高原前保持良好的训练能力。

高原训练阶段: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训练难度,在平原训练的基础上利用高原特殊环境提高运动能力。常规训练安排上高原3~7天就进行强度训练,训练强度计划循序渐进,滚动推进。同时注意保持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整个训练安排强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运动能力与专项体能双线并进。

赛前训练阶段:周春秀的赛前训练以14~16天为主,赛前训练节奏综合考虑运动员当时的实际情况及高原训练状况,从实际观察效果的基础上采用跳跃式强度刺激或滚动式推进强度两种模式,重视突出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特点,在训练安排上考虑特定的比赛要求和比赛目的进行赛前训练。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3)

周至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南依秦岭,北濒渭水,东与钟馗故里刘海财神故里的西安市户县接壤、西与眉县接壤。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属西安市辖县。距西安市区78公里,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之一。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嶂、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周至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古有“从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河脚不干”之说,足见其河道纵横,水力资源之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金周至”之美称。 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90多万亩,人口66万,辖22镇376个行政村。近年来,周至县抢抓加快西部发展的大好机遇,确定了生态立县、文化名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和旅游业,集中力量抓招商,抓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猕猴桃、苗木花卉、蔬菜三大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南部沿山旅游观光带、中部猕猴桃经济带、北部沿渭苗木花卉蔬菜带,建设了40个省、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猕猴桃栽植面积达到35万亩,“周至猕猴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全国种植猕猴桃面积最大的县,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称号;以集贤产业园发展为龙头的工业经济正迅速成长为拉动周至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矿产建材等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县城、城镇、农村三级联动,城乡统筹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实现了平原地区具备条件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

全县22镇376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劳动力总数量为3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1%。劳动力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4.4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78.7%,中专(高中)文化程度5.86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8.9%,大专文化程度0.7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4%,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24.34万人,女从业人员12.07万人。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看,16-35岁有6.67万人,占27%;36-55岁有13.32万,占54.7%,56岁及以上有4.35万人,占18.3%,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相对较低,劳动力资源趋于老化。

二、农业基本情况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十项建设。二是计划在周至继续召开春季农业生产流动现场会。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对20万亩猕猴桃、沿山杂果林带、沿渭花卉苗木带,进行宣传包装,把品牌打出去。四是农业产业化方面重点抓农产品加工,围绕猕猴桃产业,做大、做精、做细、做强,打造品牌。五是加大优质农产品推介力度。六是整合人文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1.产业发展状况

一是特色产业迅猛发展。秦美系列产品的发展已具规模。到2012年,猕猴桃栽植面积达到35万亩,实现产值达 12.7亿元。苗木花卉产业栽植面积达到6.5万亩,实现产值 4.5亿元;蔬菜面积达到了8.7万亩,年产值达到3.28亿元。养殖产业中,生猪养殖量24.6万头,实现产值6.55元。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面起步。猕猴桃果干果汁深加工、生猪养殖、金圪塔现代蔬菜生产园区、全县蔬菜集中批发市场,裕盛苗木交易市场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相继建设,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快发展。到2012年,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45个,入社社员2.3万人,辐射带动农户8万户,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产业全覆盖”的目标。以合作社为主体,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共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08个,累计认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45个,认证“三品”产品56个。

2.农业科技队伍

周至县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有农技、农机、种子、水利、园艺、能源、信息、林业等技术人员5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40人,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三、农民培训意愿

周至一直重视农民生产技能培训,近年更是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新型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我们进行调查和访谈中,农民生产技能大大提高,并重点探讨农民对生产技能培训的需求意愿、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等。根据调查表明:当地农民最需要的是猕猴桃栽植技术,新品种推介及病虫防治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和骨干、设施蔬菜园艺栽培、农村能人、农业信息员等专业,农民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送教到家门口,边学习理论和边实践,现场参观指导,培训时间一般是短期培训约二至三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最喜欢培训内容是实用、浅显易懂。

四、目前我县农民培训机构数量、条件和能力情况

周至目前公立的农民培训机构有两家,分别是周至农广校和农机校。

1.基础设施条件

我校现有校舍一幢四层教学大楼,占地面积2100㎡,教室为九间三个班,桌凳180套,有计算机20余台,声像教学设施1套,投影仪一台,摄影摄像机各一台,实训基地一个,占地60亩,有优质猕猴桃资源圃30亩,农作务高产试验田30亩。

2.师资力量

周至县农广校拥有一只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教职工8名,其中本科1名,大专6人,高中1人,中级职称人员3名,另有外聘教师14人,均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涉农专业高级职称6人。教师人员所学专业包括农技、土肥、植保、园艺、农机、畜牧兽医、沼气等涉农专业,具有庞大的师资力量,多专业的教学人才,是农民技能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校。综合性强,功能齐全,在教学管理中,能贴近实际,严把教学关,足以满足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要求。

3.教学管理

多年周至县农民培训从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借鉴、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短期培训学员管理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严格考勤,严格考试制度,真正让学员学到技术本领,掌握一技之长,为发展县域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管理上,首先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二是抓教学管理和完善各种培训管理制度。提倡向管理要质量,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配有班主任,严格考勤,从严管理,按时定点进行培训并进行最终考核。

五、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周至县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徘徊不前,畜牧收入增长趋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降低,不仅制约了本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虽然我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但和当前劳动力培训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各部门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还不足。一些单位对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到位,具体工作中存在着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引导还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关心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农民自身原因。二是一些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主观上不求进取,存在多读书不划算或不读书照样能挣钱等错误认识,不愿意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有些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认为培训没有必要,不愿意承担参加继续学习的费用。三是由于我县年富力强的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对阳光工程培训了解不多,即使有所了解,也与外出务工关系不够紧密,阳光工程对他们缺乏吸引力。

六、周至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领导重视。县里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有关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和镇村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典型带动。及时挖掘一些正面典型,大力宣传一些通过劳动力素质培训后成功创业的人士,以现身说教等形式,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三是舆论引导。县、镇、村三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及时宣传劳动力素质培训的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宣传活动,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农村营造一种“人人重视素质提升、人人积极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

2.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县里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适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要加强整合,确保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对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提高培训效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增加培训人员数量,逐步实现每户一人的培训目标。二是政策上出台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为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提供条件;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惩处。三是组织上密切协调配合。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办公室作为专职机构,对培训工作要起主导作用,县农业局、人劳社保局、经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积极探索,完善培训体系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4)

训练是艺术,更是科学。有效的训练首要是科学训练计划、课时教案,虽然训练过程受教练员、运动员情绪、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教案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有一定局限,但不能因此而否认训练教案,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案、设计教案、制定教案。当代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归因于科学训练质量的提高,新的训练《大纲》会带来全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冲击着传统的训练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定训练计划、教案的同时,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前者指训练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指训练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因此制定训练计划必须首先对本项目运动队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机能水平、意志品质、整体实力、比赛对象的技战术特点以及训练条件和设备作全面、准确的分析、诊断,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

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做好起始状态的诊断,一般应通过对运动员的观察、相互交流,进行必要的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测验和生理功能的测试,同时还要根据各自项目训练《大纲》要求,结合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训练计划制定的四个原则即: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和五个环节即:现状诊断环节、设计训练计划环节、确定训练指标环节、实施计划环节、测验考核环节。

二、训练计划的内涵

训练计划内容的制定,按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6]7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2008年6月以出版的“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1)、(2)、(3)、(4)册,可分为五大类、十五小项。

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来完成目标任务的。训练过程的结构形式归纳为“五个环节”。

1.现状诊断环节

现状诊断环节,好比医生看病一样,对照病人的病情开处方。我们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对所要训练对象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战术意识、运动成绩、发展潜力以及原来训练的成效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新进队运动员的招生选材测试的原始数据),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现状,以科学的依据设计制订各类训练计划。

2.设计训练计划环节

通过对运动员现状诊断后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就应设计制订各类行之有效,符合运动员实际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制订后面专门介绍。

3.确定训练指标环节

在设计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要依据现状诊断的综合情况,确定运动员各项训练指标。这些指标应包括有运动素质的、专项技术的等方面。确定训练指标要尽可能的定量化,以便在测验、考核、比赛中检查比较。训练中要努力完成确定的目标,只有这些指标的实现,才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4.实施计划环节

计划的实施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具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计划的完成、指标的实现,目的达到,都要通过具体的实施计划时,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严格执行每一次训练课的计划,并督促运动员努力完成计划中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5.测验考核环节

计划实施训练一段时间后,要通过专门进行的测验、考核来检查,评定训练的实际效果,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综合分析后,这些问题是哪个环节出现的,就要及时地反馈给哪个环节,并进行调整,逐步向训练目标通过,而最终实现期望的目标。

以上五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联。这五个环节同时说明了设计和制订训练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三、训练计划的周期和阶段划分

训练计划有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

1.全年训练计划

结合省周期(省运会)训练计划的进度任务和年度比赛任务及上一年度的训练、比赛情况,制定的全年训练工作计划。市、县两级体校的教练员是从事少年儿童基础训练工作的,属训练的中级和初级阶段。在此阶段,训练的基本任务是:结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促进有机体全面协调的发展;打好全面技术基础,逐步增加专项的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和专项运动素质训练。

(1)对运动员个体现状的基本分析。在基层教练员中,参加训练者少则8-10人,多则十几、20人,甚至更多,不可能都是重点队员。但在他们中间应根据训练时间长短、训练水平高低、运动成绩好坏,培养前途大小来确定是否为重点队员。一个队3-5人即可。对他们现状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为其全面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主项与副项成绩,技战术和心理、作风等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2)全年训练的基本任务、目标。基层体校的教练员是从事少年儿童基础训练工作的,属训练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在此阶段,训练的基本任务是:结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促进有机体全面协调的发展;打好全面技术基础,逐步增加专项的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和专项运动素质训练。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成绩指标,应选择具有专项特点,有代表性、有可能性,能量化的指标,以便在今后的测验、考核中对照检查和比较。

2.阶段训练计划

阶段训练计划是根据全年训练计划,将训练任务、内容、负荷、进度、要求落实到各个特定时间范围的具体安排。如冬训、夏季及赛前、赛中、赛后阶段;调整、恢复、提高阶段。周期的划分,从传统的观念和我们基层体校的初级、中级阶段训练情况来讲,一般将全年的训练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期(大约是11月下旬到第二年的四月下旬。或者是十二月初到第二年的五月初),竞赛期(大约五月中、下旬到十月底),休整期,也称过渡期(大约十月底到十一月)。2008年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专家统评组对全国所有“基地”学校明确要求,在教练员的全年训练计划中增添冬训训练计划和冬训总结。根据这一新的精神要求,我们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和训练模式,重新调整周期的划分。

全年阶段训练一般大至分为:冬训期(12~3);准备期(4~6);比赛期(7~9);调整期;(10~11)。

阶段不同,训练任务、内容、手段、组织方法、训练措施都有不同的要求。科学地划分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地组织训练,有助于队员形成及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比赛时发挥其最高的训练水平,取得最好成绩。

3.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一个周期或阶段训练计划对一周的训练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周训练计划内容包括:一周的训练任务、要求、次数、时间、运动量、恢复措施及每次训练课的具体内容、要求、时间、运动量等。

周训练计划安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技术、战术训练内容为主体进行安排;另一种是以训练负荷为主体进行安排。

制定周训练计划要注意本周训练在全年、各时期、前后周训练计划所处地位和作用及系统性。周训练计划是实施全年和各个时期训练计划的具体分支计划。他是训练周期结构体系中的小周期。全年训练和比赛应有46周以上。周训练负荷安排应大、中、小 相结合,根据每周一场训练比赛的需要,应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波浪”式变化。

4.课时训练计划

课时训练计划,也称“教案”。是根据周训练计划对每次训练课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实施一系列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训练计划就不可能完成一系列训练任务,因此没有教案就无资格授课。

课训练计划主要内容有:训练课的任务;训练课时间,训练课的结构,训练课运动负荷,训练课的组织;训练手段方法;恢复措施等。

(1)训练课的任务。安排训练课首先应确定训练课的任务。训练课的任务要明确、具体。对各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及意志品质等训练任务,应明确:是“复习”还是“学习”、“巩固”、“掌握”、“改进”、“提高”。切不要把计划简单化成 年年一样、队队可用的“身体”、“技术”、“战术”、“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空头计划。

(2)训练课时间。训练课时间是根据周训练计划时数和课的任务、运动量确定课的时间。训练课时间是实施一系列训练计划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就不可能达到必要的运动量及技、战术重复练习的数量、质量。一次训练课的时间一般在90~180分钟。

5.训练课的结构

训练课应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

(1)准备部分。首先讲解本课任务、内容、训练方法与要求,然后根据本课的训练项目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目的是为球员进入基本部分训练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训练课,准备活动时间为25~30分钟,冬季准备活动应长些,夏季可短些。

准备活动应从易到难,从慢到快,也可用专项器械进行。准备活动一定要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得到充分活动。调整心理状态,为进入基本部分激烈活动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训练课的基本部分是完成课的任务的主要部分,基本部分时间应占全课时间的80%左右。基本部分的训练内容应集中,不宜过多。一般每项训练内容练习30分钟左右为好。训练安排上应先进行技术训练,后进行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最好把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揉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训练。训练课的基本部分也要重视扬长避短的个别训练。

(3)结束部分。训练课结束部分的任务是:进行有效的放松整理活动、按摩等,积极消除基本部分积累的疲劳,使机体逐渐恢复,讲评本次训练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表扬先进、指出不足,提出下次训练课改进要求和措施;提示下次训练课的任务及要求。结束部分时间不宜长,一般5分钟左右,逢雨天或较寒冷的天气应尽量缩短,以防受凉。

四、制定训练计划的注意事项

1.训练课的运动负荷

课的负荷一般根据周的训练负荷计划安排,但也要视运动员体能恢复实际情况,在必要时做适当调整。

课的负荷安排有;全课的平均负荷;负荷量变化曲线;大负荷高峰出现的次数、时间及持续时间,调整的依据和方法;结束部分放松与恢复。

2.训练课的组织

训练课的组织应根据课时计划确定的任务及运动员技术能力、实战需要,组织运动员个人、小组、全队进行练习。课的组织必须要发挥每个教练员的指导才能和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设备、课的时间,使每个运动员在训练时间内能得到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指导和训练。

教练员卓越的组织教法与要求,对提高训练质量极为重要。在拟定课时计划时,应十分重视训练课的组织教法,准确地选择、设计训练手段方法。

3.整理活动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5)

在小学业余田径训练中,中长跑占较大比重。如何提高中长跑训练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师们在训练中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小学训练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提高小学生中长跑的训练质量进行一些探讨。 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业余训练,总结了一套提高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地理位置及训练条件

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场地器械和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制定出合理的冬训、春训、夏训以及适应比赛的计划表。

1、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

我区地处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天炎热,春季风沙较大。体育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对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制定越野跑、场地跑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计划。

2、场地器械和学生特点

现在虽然好多的市区、农村学校都修建了塑胶场地,但训练所用的体育器械却是少的可怜。可是北方学生具有先天性的耐久能力,这对于中长跑项目来说是最有力的先天条件。这个项目对于场地和器械并不需要太高的要求,普普通通的简易器械就能够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越野跑和自然地形跑

越野跑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周边的环境,选择比较宽敞安全的道路进行训练。不断地变换线路,使孩子们经常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另外,北方的沙地很多,教师可选择这些地方根据地形情况进行野外跑训练。还可以在沙地进行兔跳、赤脚跑等项目的辅训练。从运动生理方面来分析,中长跑的速度耐力依靠磷酸原系统供能,而且还更多的依靠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在进行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必须着重发展无氧供能系统的能力,这种训练称为无氧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是指反复多次进行同一练习,在各次重复练习之间安排一些间歇时间,能使身体生理负荷达到较高程度。间歇训练法是严格规定各次练习的距离和强度以及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其主要的目的是不让身体各器官功能有足够的恢复就开始下一次练习,对机体负荷要求高,对发展心肺功能及提高抗疲劳能力效果显著。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中长跑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及训练水平差异,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次奔跑的距离和间歇时间。

三、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北方的季节适宜在3月中旬以后进行。这个季节孩子们非常适合进行 1000米(80%――90%的负荷强度进行有氧训练)×2;400米(85%――90%的负荷强度进行有氧训练)×5;200米(90%――95%的负荷强度进行有氧训练)×6。相反,一定量的积累也是为提高强度打基础。从训练学角度讲,任何一种训练没有不变的量和强度。当训练的量加大,强度就会相对减少,提高强度就要减少量,二者如同时提高,不但不能提高训练成绩,往往还会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而小学训练的特点是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毫无疑问,量是手段,强度才是目的。而突出强度,减少数量,提高密度的训练原则也恰恰适合有一点训练基础、运动成绩并不突出的运动员。中跑的速度训练,中跑属于速度耐力项目,这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速度耐力,也要具备绝对速度。这说明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也与百米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百米成绩的提高直接促进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

四、身体素质训练

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身体素质的力量耐力训练。进行发展力量耐力,常采用中等负荷重量,如最大重量的60%,要求重复次数多或持续时间长。中等负荷可使运动神经细胞不易疲劳,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具体手段可以选用以克服本身身体重量为阻力而发展专门力量的几种练习。如多级跳、单脚跳、跨步跳等跳跃练习,也可以利用杠铃做全蹲、半蹲、弓箭步跳等的负重练习。开始训练时,为避免疲劳与损伤,可先用小强度,再逐渐增到最大负荷的80%或更高些,以达到增加力量的目的。周六进行长距离慢跑,如越野跑、跑公路、跑台阶,跑30分钟左右为好。周日进行调整训练,做些简单、轻快的运动游戏等。身体素质训练主要采取的手段是腹背肌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背弓起等);下肢训练(原地高抬腿跑、跨步跑、立定三级跳、单双脚跳等);上肢训练(手持小哑铃前后摆臂、俯卧撑等)。

五、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可根据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因人而宜。制定合理的专项强度和运动负荷。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一般情况下,赛前一个月左右为最大负荷和最高强度的训练周期。比赛前一周或10天左右适当的有一个调整恢复期。在比赛的前一天进行一个400-600米的强度刺激。运动负荷为98%。另外,比赛之前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合理,同时教师要加以心理训练。提倡孩子们胜不骄,败不馁,争取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跑出自己的理想成绩。总而言之,中长跑的训练是一项科学的工作,需要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手段、综合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教学。如力量、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全面发展基础上才能够得以提高,不能盲目的从某一方面进行单一的、片面的、枯燥的训练,避免引起学生的厌学和恐惧心理。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训练,训练方式应灵活多变。在训练过程中,还应细心观察,不断总结,加以提高,只有通过正确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科学的实践、不断地探索,才能够总结出更适合学生的实用的中长跑训练方法。

本人常用的一些训练方法供参考:

周二:400米×10――12(85-90%强度)

周三:综合素质练习

周四:越野跑4――6公里(80%强度)

周五:变速跑3――4公里(80-85%强度)

周日:400米×10-12(85-90%强度)

比赛期(约三周)

周一:综合练习

周二:100-200米(或60米)快速跑(85-90%强度)

周三:变速跑2――3公里(80%强度)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6)

田径项目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体育教学上作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其训练水平和成绩也是衡量学校体育上作水准的重要标志田径业余训练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得成绩,取决于很多因素。实践证明,田径项目业余训练的良性运行,不仅能促进学校群众性体育上作的开展,更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话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话动方式。

一、合理选材,为课余田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依据现代科学选材的理念,通过田径运动会选拔赛、身体素质测试等形式在本校挖掘优秀田径人才资源另外,教练员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选材对象进行各种条件的归纳,将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优秀意志品质和一定的运动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选入学校田径队,并按照学生的自身专长,进行专项的选择通过一定周期的训练后,教练员根据其他高校实力情况的分析研究,及时调整个队的运动项目结构必要时应允许学生转换项目,重点抓技术性强,难度大,容易得分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使个队以及个人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经过这种多层次的选拔,教练员才能有效地控制训练的个过程,减少人力、财力、时间的耗费,降低淘汰率,提高成功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炼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

教练员要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善于学习和知识储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了自身在大学学习的一些相关课程以外,更要在上作以后将理论联系实际,钻研在教学和训练中的难题,善于总结自己在执教上作中的优秀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与此同时,教练员要注重加强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上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科研能力的培养,做科研型人才教练员研究水平越高,渗透到训练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

三、正确运用周期性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训练时间

教练员应根据重要比赛的周期遵循训练规律,科学合理地划分训练周期,制定和执行训练计划。训练周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高校的竞赛规律,以运动成绩及运动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规律为依据来划分。其训练的时间跨度划分为若干个训练小周期。一般全年可分为6~7个训练小周期,寒暑假作为两个小的补充周期。由于训练周期的相对较短、灵活多变,更加符合高校教学与训练的特点,更有利于应付学校的某些突然变化,从而可较好的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造成的训练前后脱节的矛盾,使整个训练更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训练时间安排方面,因学生要参加学校各方面的学习,下午的课外训练时间和次数往往无法保证。所以,相比之下利用早操和下午操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是非常合理的训练手段之一。早操不但可以让学生不受文化课的影响,保证出勤率,更能够满足足够的训练时间,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每次一小时的包含正式训练内容的晨练课,可以有效地增加训练的次数和训练的时间,保证了运动负荷的大量增加,也保证了课外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进了整体训练水平的迅速提高,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最佳训练效果,以保证学生在比赛期出现并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四、抓好专项技术和素质训练,合理安排负荷强度

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掌握相应的合理技术。随着身体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必须相应地得到改进,两者在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训练过程中,促使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教练员在训练中必须要把握好技术与素质两者的关系,优选练习手段,采用不同方式组合,抓住田径各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术特征和素质要求,围绕专项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大学生运动员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虽然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已过,但仍在有效阶段,对某些运动成绩的提高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抓好专项技术和素质训练时,首先要保证全面发展主要素质,同时又要紧密结合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技术,在专项素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技术特点的严格要求,进一步促进素质和技术训练的结合、转化和迁移,做到素质、专项同步训练,素质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训练时间、营养、恢复等条件都不同于专业运动员,因此在安排训练负荷时,要重视训练强度的逐步积累,突出训练质量这一大学生田径课余训练运动负荷安排的根本原则。在训练中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时间较少等特点,以负荷、强度为核心进行适量训练,而不宜过多采用大运动量的训练。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就必须要对训练的强度和每个练习的质量有明确的严格要求,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来弥补训练时间少及负荷量的不足,从而达到所必需的生理负荷。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负荷强度的不断加大和积累,训练中要以平均强度和突出强度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突出强度练习则要求接近本人的最高成绩,并要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促使专项技术与专项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五、结论

第一,科学的选材和精炼的教练员队伍是高院校田径业余训练的重点,选材的优劣和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今后训练工作的开展和体育成绩的提高。第二,以强度训练为核心加强高质量技术训练,可弥补高校训练时间少和负荷量不足之缺陷,是进行优化训练过程的关键。第三,高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不能脱离学习和业余的性质。为了让运动员发挥出最大潜能,取得好成绩,要坚持以专项素质和技术为主导,负荷强度为核心的训练思路。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汪现义,李波.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对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分析[J].田径,2006.9.12.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68-05

竞走是我国的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在2005年全运会结束后,国家成立了竞走集训队,并召集全国竞走高级教练及相关专家研讨竞走训练。在围绕“技术与体能关系”议题中,观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主张“技术”为第一要素,认为体能再好,没有技术作保障,比赛中一旦得到三张红卡,一切将前功尽弃;二是主张“体能”为第一要素,认为竞走比赛时间长距离远,没有“体能”作保障,“技术”再全面与规范,如果不能超越对手,只是中看不中用;三是主张“技术”与“体能”齐头并进。持各种观点的教练团队都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过辉煌的成绩。然而,悉尼奥运会后,我国就无人问鼎世界三大赛冠军,并且竞走技术常不被国外裁判员看好,如在2003年巴黎田径世锦赛上,我国8名运动员参赛,得了21张红卡,5人被判罚,无缘前8名。2005年,随着朱红军、姜静等一批年轻选手的涌现,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被视作我国竞走复苏的起点,结果又以失败告终,运动员总结为“体力跟不上,走不动”。由此,针对技术问题,国家多次邀请国外专家来华指导。针对体能问题,提出了“高强度训练法”。然而,截至2008年世界杯赛,我国竞走运动员的世界排名已无缘前8名。这些事实对我国竞走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否跟上时代步伐提出疑问。

笔者作为国家田径管理中心特派跟队科研人员,将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和国家竞走集训队运动员的训练实际来探析高水平竞走运动训练理念。

1 运动训练的实质

20世纪70年代前后诞生了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说、突变理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指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无限发展中,非平衡态是其整体演化特征,非线性作用是其基本作用方式,自组织是其内在发展机制。由此,人们从“多个质点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效应与结果,可以完全还原为每个质点孤立作用结果的简单相加”、“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与“质点问作用为线性,可绝对恢复、循环的”等思维方法中走出来。确立了系统科学与整体论的思想方法。

根据自组织理论,人体作为耗散结构的有机体,可通过所处环境的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造成系统内部相关要素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引起与新的序参量相联系的、大范围系统参数的相关变化。在单向时间过程中,系统的大范围相关变化,造成系统被推离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在系统偏离原平衡态的实时条件下,系统自身依据各相关参量的初始水平,发生按照系统目标要求且基于涨落效应的自组织活动,使系统在新的序参量条件下实现相应的有序状态过程。

人体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有序状态”,是一种“组织模式”,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从人体运动的角度来看,运动能力的表达,是通过人体大量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从而形成功能性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这个有序状态存在内部矛盾,也存在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能实现双重矛盾的统一。训练工作可以分析其矛盾,调动其积极因素,克服障碍,促使“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围绕“系统目标”,建立训练步骤,通过人体与环境的互动,设置与变换种种条件,有“指向”地激发“发展需求”,破坏原有的稳定态,促使新的有序状态的转化与重构,完成自组织过程。根据人体的生物适应性规律,给运动员一次负荷刺激,产生一次反应,发生一次自组织;给运动员多次重复负荷刺激,发生多次自组织,产生适应性。经过长时间朝着“目标状态”的多次自组织过程促使机体形成功能性稳定结构。这就是运动训练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的实质是指在“目标系统”的导向下,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刺激)发生连续自组织的过程。

2 竞走的本质要求竞技与竞速的高度统一

竞走的最新定义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前腿从脚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应伸直(即膝关节不能弯曲)。属于单腿支撑与双腿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在竞走比赛中,有专门的技术裁判进行技术监督和判罚,对技术犯规的运动员给予警告或出示红卡,对出现3张红卡的运动员取消其该场比赛资格。从比赛的结果来看,竞走的本质要求是比拚人移速度能力(简称竞速)。从其技术规定性来说,竞走的本质要求又是比拚技术的规范性与经济性(简称竞技)。因此,竞走的本质要求竞技与竞速的高度统一。

由运动训练学知识可知,步幅与步频是决定人移速度的关键性因素,是决定速度素质的两个子系统。由于竞走技术要求运动员行进中不能腾空,那么其步幅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盆的转动方式。骨盆正处于人体的中间部位,起到上连躯干下连两腿,能绕垂直轴、矢状轴、额状轴转动。骨盆绕垂直轴进行的转动更有利于扩大腿的摆动幅度,至于增加多少取决于整个髋关节的灵活程度(灵敏性与柔韧性)。关节灵活程度的改变,其指向是为竞走技术服务,是人体发挥快速行走技术的必要条件。由此说明,人体快速行走的速度素质和反映关节灵活程度的灵敏与柔韧素质是建立在竞走技术规定的基础之上的。它们存在于竞走技术形式之中。

人体骨骼肌力量的大小(俗称力量素质)是决定动作快慢的关键性因素。在竞走运动中,单腿支撑阶段动作完成的快慢,直接反映运动员的步频能力。竞走不同于跑,因为其单腿支撑阶段受“脚着地瞬间就必须直膝”的限制,所以,肌肉力量再大,违反这个规定的用力,将受到判罚。由于竞走比赛距离远,肌肉持续工作时间长,那么,下肢省力技术就至关重要了。在竞走的前支撑过程中,脚着地瞬间伸直膝关节,从用力时间上来看,一是前摆腿在未着地前伸膝肌适当用力,其膝即可伸直,二是前摆腿伸膝肌在脚落地时再用力,膝才伸直。前者用力时间长显然费力,后者用力时间短自然省力。所以,下肢省力技术的关键就是伸膝用力要晚,否则,在长距离、长时间的快速走中过早伸膝用力,不仅表现出其技术的不放松、不协调,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疲劳的过早出现。由此说明,竞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也是建立在竞走技术规定基础之上的,存在于技术形式之中。

由运动生理学知识可知,人体循环、呼吸、神经、

物质与能量代谢等系统的功能共同致力于骨骼肌系统功能的表达。就竞走运动而言,它们共同致力于保证机体长时间工作能力(俗称耐力素质)的实现。为了研究的需要,对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系统的相关要素进行概念的指认,例如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等,这些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综合起来表述为“体能”(即维持机体运动的基本能力)。但并不等于这些素质与器官、系统机能的简单相加,它们既非平衡态,也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而以一个整体存在于技术形式之中。

国家竞走集训队2005~2006年冬训期,科研人员参照教练员的意见把训练手段分为速度、耐力、力量、柔韧、课课练。并总结出:在以一天两练、每周2~3次身体素质训练课的小周期训练结构模式中,运动员实际完成142次训练课,累计训练手段118种;除准备活动一般身体练习外,最多一次课24种,最少6~8种。由此看出,冬训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全面身体训练,训练模式趋向于把“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一并看作运动能力的内涵,把“身体素质”看作更具“本原性”,追求所谓的“体能储备”。如果人为地把体能细分为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等相互独立的“功能物资”体系,认为运动能力依赖于这些“功能物资”的储备。那么,训练与比赛,就成了“储备”与“花销”的过程。其实,运动能力是内在于机体本身,而非机体所持有的物资,并不是机体局部机能的累加表达。全面化身体素质训练,大多是在“专项”所需的训练体系“外边”。借用热力学的“熵”概念,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熵值越小,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小。从“外边”训练,使“熵值”增加,把“外边”训练误认为“内边”“负熵”源。就使“有序状态”的“可调性”被“胡乱”运用。使人体反复经历不同方向的来回折腾。“熵值”居高不下,人为地干扰与破坏运动能力的发展,甚至引起伤病。

从调整“有序状态”出发,训练措施具备正、负两种效应,即使是正效应的训练措施,也同时存在正、负两种不同的作用。所以,体能训练工作要追求到位,要符合项目本质要求,体能训练尽量“专项化”。“专项化”属宏观概念,其“外延”小,“内涵”大,在实践训练中,容易把训练导向专项训练的“外边”。对于高水平竞走运动员来说,技术已相对定型,所以,体能训练应贯彻“技术化”训练思路。

3 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训练手段

我国遵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各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取得了质的飞跃,竞技体育开始超前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趋向职业化,运动队管理模式和竞赛模式发生了变化。又重新确立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出其核心思想为从“实战需要”出发。即想方设法纠正那些不难、不严、不结合“实战需要”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实战需要”是衡量训练效果的唯一标准。

没有负荷就不称其为训练,但什么样的负荷是项目所需要的负荷呢?就竞走运动而言,俄罗斯的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卡尤路在2003年对男子20km高水平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训练负荷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见表1。

相关系数的负值越大,运动成绩与其关联性越密切;相关系数的正值越大,运动成绩与其关联性越疏远。由表1可知,运动成绩与1km 4min 10s或更快速度的负相关水平最高(r=-0.7139;P≤0.01),这说明运动员具备这种速度能力保持的时间越长,他的成绩越理想(成绩值越小)。1km 4min 10s和更快些的强度相当于当时20km世界纪录(1h 17min 21s)平均强度层面,属于实战强度范畴。这反映了专项训练负荷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的特点。从运动成绩与1km 4min 36s~5min的强度的高度正相关关系来看,这类强度既没达到实战强度,又比最低训练强度高出甚多,属于“不上不下”训练负荷,对运动成绩的相关性不大。由此也反映专项训练负荷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的特点。表1中的运动成绩与比赛次数及比赛距离的相关性反映:年度竞走比赛并不是比赛次数越多越好;在比赛系列之中尽可能安排一定场次的短于专项距离的比赛。俄罗斯著名竞走教练安德列来华讲学时指出:“50km项目的运动员年均々项比赛约3次为宜;20km项目运动员专项比赛约6次为宜。安排适当场次的非专项距离比赛来检验训练效果”。因此,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训练,应贯彻“赛练结合,以赛促训”的训练思路。

贯彻“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设计训练”指导思想的典型范例主要有俄罗斯竞走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与比赛实践。他们通过对奥运会三大竞走项目进行奥运年竞技水平的预测,构建技、战术训练目标模型。如男子50km竞走技战术训练目标模型,见表2。

截至2008年5月世界杯竞走比赛。三大奥运竞走项目的世界纪录纷纷被俄罗斯运动员打破(摘自国际田联信息)。其中男子50km运动员尼泽格罗多夫以3h 34min 13s打破世界纪录,并超越了预测成绩(3h 35min)。比赛分段强度与预测模型的分段强度对照见表3。

结合表3可知,技、战术预测模型平均强度为1km 4min 18s,现实表现平均强度为1km 4min 17s,两者基本一致;1km强度呈交替变化,两者也基本一致。战术安排都是从第3个5km开始加速,呈小节奏速度变化完成全程。二者反映出强度、负荷节奏、加速时机的一致性。根据俄罗斯竞走队的成功案例,反映了高水平竞走训练通过构建技战术目标模型实施目标强度训练的可行性。预示突出实战强度训练是现代高水平竞走训练的发展趋势。

4 构建个性化训练小周期负荷结构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把训练安排与社会生活星期制结合起来,组织成若干个训练小周期。而当前大多数运动项目全年比赛多达几十场次。小周期地位不断突出。而大周期却势微了。如孙海平教练对刘翔训练的指导,巧妙地运用“小周期”训练安排,一年参加14次比赛,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运动成绩。再如,竞走冠军安德列在1991年1月开始备战8月份世界田径锦标赛,先后参加8次竞走比赛,6月份世界杯赛上打破50km竞走世界纪录,8月份取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其训练也是巧妙运用“小周期”训练模式。这些事实反映训练小周期结构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正通煤业;安全教育;“三个三”培训模式;职工技能素质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正通煤业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内涵提升”工作总要求,紧咬“建成年”奋斗目标任务,结合矿井拔尖人才偏少、职工队伍技能素质整体偏低等现状,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保障安全生产、加快矿井建设、促进内涵提升的强力举措,按照全员参与、骨干引领、对口培训、分类施教、层次推进、整体提升的基本思路,依托现有培训平台和资源配置安培中心打造具有本矿特色的“三个三”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为企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1管理人员上讲台,搭建三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技术专长,搭建了“周一安全大讲堂、周三业务知识大讲堂、周五技术创新大讲堂”三个平台,积极调动领导干部走上讲台围绕着战略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实现了职工教育培训的全覆盖,收到了良好效果。

1.1打造“周一安全大讲堂”

“周一安全大讲堂”,“讲”出安全大氛围。一、二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决定着一座矿山的整体安全水平。按照“专职教师进区队、领导干部上讲台、技能人才当讲师”的培训思路,创新开辟了“周一安全大讲堂”。大讲堂授课内容主要是围绕安全意识讲安全、围绕安全文化讲安全、围绕现场安全讲安全、围绕应知应会讲安全、围绕生产技术讲安全,围绕薄弱环节讲安全,形成了“专职教师主要抓理论培训、领导干部抓宏观培训、技能人才抓专业培训”的培训模式。为了确保“安全大讲堂”的高质量开展,还编制了月度培训计划,明确授课人、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确保对生产线所有职工实现全覆盖。2016年以来,先后有12018人次参加了“周一安全大讲堂”,专职教师授课80人次,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1.2开展“周三业务知识大讲堂”

“周三业务知识大讲堂”,“讲”出创新新境界。技术人才的“长度、宽度、高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长度、宽度、高度”。为了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门开设了“周三业务知识大讲堂”。该讲堂以专业化公司、业务科室管理人员为培养对象,以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培训内容涉及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使用等。为保证培训质量,还精心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组成的“三个梯次兼职教师队伍”,即以专业副总、生产科室负责人组成第一梯次教师队伍,以各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为第二梯次教师队伍,以各专业化公公司、创新研究所业务骨干、技术大拿为第三梯队。截至目前,技术人员讲课23人次,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讲课达65余人次。

1.3建立“周五技术创新大讲堂”

“周五技术创新大讲堂”以各研究所为基地,培养高端创新人才。高端人才高端发展,创新人才创新发展,为了加快培养一支高端技术人才队伍,公司各专业口副总工程师技术带头人每周都要举办一次“技术创新大讲堂”,对公司各类创新进行点评,并对创新点及创新原理进行细致讲解,达到启发职工创新思维的目的。具体分工为:许德新负责采掘专业,张学如负责地测防治水专业,张汉昌负责机电专业,刘虎负责防冲专业,孙瑞玉负责通防专业,陈德永负责运输专业。培训人员范围主要包括机关各技术口人员、各区队副队长、技术主管、班组长、维修工等。各专业授课人每月提前制订培训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标准。由安全安培中心协助做好“技术创新大讲堂”相关工作,授课结束后,当场组织听课人对授课质量进行无记名测评。测评得分达到90分及以上,对授课人当月绩效考核加3分,测评得分低于60分,对授课人当月绩效考核减3分,对当月无正当理由不授课的人员,扣减绩效分5分。

2培训到现场,三训促成长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通煤业在注重职工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还高度重视职工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该矿按照“技能上水平,岗位成专家”的思路,通过开展模拟实训、基地实训、岗位实训,发挥了培训到现场的优势,培养了一支理论知识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2.1大力开展模拟实训,提升认知新高度

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培训中心和模拟实训实验室为平台,引进了高技术含量各种装备模型及多媒体培训设施,开辟了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制作了《液压支架部件结构》《ZYX4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液压支架立柱故障分析处理及方法》培训视频课件。形成了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远程教育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了职工对煤炭企业生产认知的新高度。

2.2大力开展基地实训,提升实操新水平

正通煤业围绕着矿山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在生产服务中心建立了实训基地,设立了电气实验、风机切换、仪器调校、瓦斯断电、单轨吊机车等实操点,各职能科室专业指导,对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工作。同时,该矿还将实训拓展到设备生产厂家,选派本矿专业技术突出的职工深入到厂家,由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实现了培训的无缝对接、全过程覆盖。例如,在确定设备生产供货厂家后,首先要组织相关科室、队组技术人员,到厂家进行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对设备的安装拆卸、实际操作、工艺流程、配件更换等进行现场演练;设备到矿后,组织矿技术人员在实训基地对设备实际操作人员,就设备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安装使用等进行现场学习、解剖分析、实际演练,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步骤准确、技术知识达标。通过大力开展基地实训,提升了职工动手实践的能力。

2.3大力开展岗位实训,培养适应新能力

为了加快培育职工现场作业适用能力,该矿按照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各岗位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师带徒”“拜师学技”等活动。新工人入矿培训阶段,在接受理论培训、模拟实训、基地实训的基础上,队组还指定师傅,采取“结对子”“一帮一”“手把手”等模式,通过签订师徒协议书,对新工人进行6个月的岗位实训,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评价,按权重纳入实训最后考核。只有理论、操作“双达标”,才可独立上岗,提升了现场作业的适应能力。

3系统作保障,三招保长效

为了确保“管理人员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地,该矿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投入、激励”三大保障系统,确保了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长效化和良性运行。

3.1机制作保障,确保长效化

该矿始终将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战略工程来抓。在每年的职代会上都优先确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2016年,公司制定了《2016年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规划》,即到2016年年底,管理人员及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跨越式提高,各类专业人才满足矿井稳定发展需要。具体实施措施为:①进一步规范管理人员及职工岗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年度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按时参加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②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学历、职称继续教育培训。各类管理人员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5%,班组长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级以上职称达到15%.③深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全岩综掘机司机、全岩综掘机维修工、采煤机司机、采煤机维修工、监测监控工等紧缺工种在岗技术工人达到100%,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20%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到8%.

3.2投入作保障,硬件上档次

近年来,该矿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1200m2具有三级培训机构标准的现代化职工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可同时容纳200人培训,培训教学全部实现多媒体化,并建有微机室和大型综合实验室,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矿图书馆藏书总数达到8000多册,职工人均3册以上。在各区队建立了多功能学习会议室,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安全培训考试系统”,为职工在线学习、网络学习创造了条件。

3.3激励作保障,调动积极性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激发争当知识型职工的热情,该矿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对首席技师、高级技师实行动态管理、月度考核,按首席技师每人500元/月,井下一、二线高级技师每人300元/月,对于通过“双推双考”选拔的各级技能拔尖人才每人1500元/月。同时,建立由各单位在职工中细致筛选技术全面、有独到技术特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理论知识、独立工作、沟通交流等能力方面较强的技术骨干、业务尖子确定为“孵化”培训老师,本着“专业对口、工种对口、双方自愿”的原则,由单位党支部组织签约仪式,与新调入、岗位变动和技能底子薄弱的职工签订《师徒“孵化”培训协议》。协议期限一般为3个月,如果未达到培训目标,应续签协议。《“孵化”培训协议》一式三份,单位、工会、安培中心各一份。孵化对象原则上由“孵化人”从45周岁以下职工中选择。《“孵化”培训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师徒关系正式确立,培训工作正式开始。在培训期内,由区队自行对“孵化”培训老师每月给予100~200元的带徒补贴。在协议中要明确“孵化”岗位工种,凡是徒弟在规定的时限内技能提升能独立胜任“孵化”岗位工种工作的,视为“孵化”成功,由老师提出申请,工会、安培中心及区队技术主管联合考核验收,主要分为理论知识验收和实际操作能力验收。考核验收合格,对老师一次性奖励500元,同时《师徒“孵化”培训协议》终止,老师可另行择人签订“孵化”协议;考核验收不合格,由区队扣回老师3个月的带徒补贴。在“孵化”培训期内凡是徒弟职业资格上升一级的(以取得资格证书日期为准),由公司对其老师一次性奖励500元。此项工作由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具体实施,由工会、安培中心抓好考核验收。

4结论

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正通煤业打造的“三个三”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煤矿职工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必要条件。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9)

1.在制订计划的初期,对运动员进行初始状态诊断必不可少。在将要进行新一轮训练之前,通过观察、问询与测试等手段,收集每一位体育生的基础信息数据,如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各项身体素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数据,我们才能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有据可依,切合学生实际,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训练者要根据基础数据的不同,区别对待,制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尽量避免“吃不饱”或“吃不消”现象的发生。

2.制订计划时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周期、个体,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内容和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针对不同专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例如,对于排球专项体育生,计划的主要内容、任务应放在起重要作用的速度力量,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素质的提高上。可在每周二、周四早晨训练时安排一些负荷强度高、量大的跳深、负重半蹲起等练习,在下午安排一些强度较小的排球技战术练习。而对于田径中长跑运动员,则主要训练任务是提高耐力素质,增强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可在周二、周三安排3―5km的限时越野跑等。其次,应针对人体周期、训练周期、比赛周期等,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负荷量度。例如,在身体素质加强周,内容安排应以身体基本素质训练为主,负荷的量度要大,具体内容可根据专项技术要求确定,如短跑专项可在周二与周三安排200m×8的间歇跑,中间休息1分钟。结束时适当安排一些恢复性练习。而在周五身体处于疲乏状态时,则应安排一些负荷量度较小的改进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的练习,以达到训练的最优化。

二、尽早选择专项,确定训练目标

根据训练对象自身素质、爱好确定运动专项是制订训练目标、训练内容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到体育师资力量的制约,一名体育教师要辅导二三十名体育生,且这些体育生有不同的运动专项,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我省体育高考生除了考核专项技术外,还有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考核。所以,在体育训练时就应该根据考试项目,尽早确定训练目标,穿插安排训练内容。如果没有确定各自的专项技术,就没法根据向群训练理论安排训练内容,制订出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就显得比较盲目,没有侧重点。所以,在进行平时的常规训练时,就要根据不同专项素质的要求,选好专项,制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

三、把握系统性,突出具体性

在制订周训练计划时,必须根据人体生理变化的周期、训练周期与比赛周期的关系,把握大周期训练计划系统性、框架性、稳定性的特点,小周期训练计划具体性、多变性的特点,处理好小周期与大周期的关系。大周期是目标、方向,是训练的纲领,统领小周期训练计划的制订。小周期训练计划必须服务于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突显出实施过程内容的具体性。例如在周训练计划中应穿插安排一到两次的力量性训练和恢复性训练。

四、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检查与评定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篇(10)

体育舞蹈的训练周期可以分为超大周期、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小周期等四个基本类型。这些周期的训练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完整的训练过程。第一,超大周期。这个周期指的是体育舞蹈运动员重大的竞赛日程,例如: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是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形成及发展规律的周期。超大周期一般会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来训练,这是一种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工作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的内容则是由大周期环节的内容组成。换句话说,超大周期的训练内容就是大周期中主要的内容,两者包含关系,相辅相成。第二,大周期。在大周期期间的所有训练,都是根据超大周期期间的所有重大竞赛的时间、竞赛内容以及体育舞蹈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态来确定、合理的安排的,往往这样的安排就是体育舞蹈运动员一整年的训练内容。在大周期期间,主要安排一些重要的训练方式,这些训练的方式可分作双训练的周期、单训练的周期和多训练的周期。第三,中周期。在这个周期中主要是根据运动员运动的适应规律和其超量的恢复原理来提出的。中周期是大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部分也叫做体育舞蹈运动的训练阶段,而且每个训练的阶段都会消耗0.5个月至3个月等的时间。第四,小周期。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小周期一般是由7天的时间来组成的,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小周期的训练时间又是中周期的训练内容的构成部分,一般2到12个小周期就组成了一个中周期,所以,体育舞蹈训练的中周期时间为14到84天不等。

1.2体育舞蹈训练的结构

在体育舞蹈训练的周期中,训练的过程一般是由三个阶段所构成,就是准备阶段、竞赛阶段、过渡阶段,这三个阶段看似独立,但实际上者三个训练的阶段在一整个训练周期中是互相联系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大小周期和各个阶段训练的计划全部都是由各个周期的紧密衔接而实现的。在这些训练的周期中,每个周期都有自己的训练目标等,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来安排周期的训练,充分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各项素质,使其的训练质量和竞技的最佳状态以及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的机率大大提高。

1.2.1体育舞蹈训练的准备期

运动训练的准备期,可以从运动员的心理及生理上影响其学习的倾向角度及个人的训练技能。对于运动员的生理上来说,准备期是其自身运动的力量、强度、运动速度、运动耐力及自身柔韧度形成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运动员的身体内各个器官的系统完善的重要时间段。然而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是运动员培养自身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运动员会学习许多与体育舞蹈相关的理论训练的知识。准备期一般可以划分为专项训练的阶段和普通训练的阶段等两类,在这两个训练的阶段中,运动员又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在专项训练的阶段过程中,其任务的重点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竞赛当中运动战术及技术运用的能力,再者就是培养运动员专项运动的素质。在专项训练的阶段中,要逐步增加训练的负荷强度,同时减小其负荷量。在体育舞蹈训练准备阶段的内容主要是根据诊断运动员的起始状态及建立明确的目标来确定的。对于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来讲,这两项内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这两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则是整个准备期的训练计划里面重要的、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

1.2.2体育舞蹈的竞赛期

竞赛期是继准备期后的第二个训练阶段。竞赛期是训练周期当中重要的组成阶段。竞赛期主要的为了提高、巩固体育舞蹈运动员专项竞技的能力,并且是为竞技比赛充分的做好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准备,使运动员能够充分、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创造优秀的竞技比赛成绩,实现全年体育舞蹈训练的终极目标。在竞赛期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作比赛前的准备阶段及比赛的阶段。其中比赛前的准备阶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体育舞蹈竞赛前期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运动员,使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第二,应该适当的安排一些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竞赛战术的练习,让其充分的掌握竞技比赛过程中战术高度的自动化。第三,运动员还应该适宜的安排好自己运动的负荷,使自己的体能能够在竞技时期达到超量恢复的阶段。比赛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主要采取重复法来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训练,然而技能训练的方法就要利用完整法来进行,并且还要与比赛法结合起来,便于能够综合的发展与运动员竞赛有关联的技能、体能和战术能力等。第二,要特别注意和合理的组织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训练,并且对其竞技的状态进行合理的整顿,对赛间间歇充分的利用,力求做到在最短的时间里采用有效的措施以改善运动员的整个竞赛情况,获取新训练的效应。以运动员全年的训练周期为例子,这一整年当中训练的周期数目越大的话,那么一个训练周期中的比赛期就会越短。通常情况下,一整年的单个训练周期有4到6个月的准备期,而全年则属于双周期,只有1至2个月的准备期。

1.2.3体育舞蹈训练的过渡期

体育舞蹈的过渡期也叫做恢复期,这个阶段是训练周期中的最后一个过程。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阶段、比赛期间的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都将会导致运动员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紧张、高度的动员状态,就算比赛结束后,这种紧张的状态总会长时间的伴随着运动员,使其在比赛后还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其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日常的训练。如果这样的紧张状态一直持续的话,会严重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尤其对其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恢复阶段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是让运动员自然的恢复,例如用医学、生物学及营养学等的手段来让运动员的身心慢慢的得到放松,使其逐渐放下紧张的心情,轻松愉快的享受生活。这样的恢复方式比较自然,注重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营养方面的调节。另外一种恢复手段是根据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给予休息安排,休息的时间有几天到十几天不等,这是一种由运动员自己调节的手段。最后,在过渡期阶段有一个是否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要总结对一整年的体育训练,检讨哪些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需要再次突破。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年终训练的总结,总结这一年里的付出与收获,总结这一年期间的而需要改进的方面。另外还要制定出第二年的各项训练内容及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指出第二年的目标以及如何开展训练等的内容。

2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周期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舶来文化,不仅具有服饰美、音乐美、形体美的特点,还有高度的健身、建智、建心等价值。体育舞蹈在传入我国短短的二十几年,就已经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体育舞蹈也名国标舞。体育舞蹈内容丰富、舞蹈种类多样、风格迥异,所以学习体育舞蹈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自己喜欢且容易练习的舞蹈种类。体育舞蹈一般可分为两类受众类型,一种是一般受众,该类主要是中老年人为了健身所学习或者一些以交谊应酬、健身为目的的非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和白领,甚至是一些为培养兴趣爱好的小孩;另一种是专业受众,该类体育舞蹈则是针对一些专业的学校、学生所开展的,而本文对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周期特点的研究就是从一般受众和专业受众两类来进行阐述的。

2.1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周期特点

对于专业的体育舞蹈学生来说,体育舞蹈不仅是其自身的一种专业技能,而且还是其将来求职的方向。所以,参加一些体育舞蹈竞技的比赛可以使学生积累经验、自我检查,是其将来求职的重要途径。对于专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来讲,体育舞蹈几乎占了生活的大部分,所以,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会利用参加竞技比赛获取名次、物质奖赏等方式来扩大自身名气,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自己所代表的单位争得荣誉。

2.1.1专业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内容

技术训练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核心,舞蹈运动员对舞蹈风格把握程度、和舞伴的默契程度、动作的难易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体育舞蹈竞技比赛对参赛人员的耐力、灵敏度、速度和力量都有很高要求,所以,参赛人员的身体训练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基础,艺术表现力则是重点;此外,对参赛人员进行心理训练是很关键的,通过对赛程、场地及对手的熟悉了解,才能在比赛时做到游刃有余、随机应变,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水平,这对参赛人员的心理素质就有很高的要求。

2.1.2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比赛通常是由男女搭配将舞蹈动作结合音乐风格来演绎的。所以,在准备阶段通常会使用间歇法和持续法来训练,使运动员的风格稳固化、动作自动化,进而全面提升其素质;在体育舞蹈运动比赛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重复法,主要发展参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且稳定其竞技时的状态,以便达到最佳成绩;恢复阶段主要以变换法和训练法为主,有助于消除运动员的心理及身体疲劳。

2.1.3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比赛时间跨度

对于体育舞蹈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比赛莫过于每年五月底举办的全球性体育舞蹈盛会,就是人们常说的黑池舞蹈节。其次就是中国体育舞蹈的公开赛、大奖赛及体育舞蹈世界锦标赛,最后就是一些专业受众国内外的比赛。一般情况下,比赛的准备期大约是0.5到2个月的时间,比赛期限有1至3天,恢复期则为0.5到1个月。

2.1.4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负荷安排

体育舞蹈运动的负荷强度及负荷量随着准备阶段的进度逐渐增加,此时要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身体素质及坚强的意志力;进入比赛阶段后,负荷量逐步减小,而负荷强度继续增加,使比赛状态得以保持和巩固,让运动员的身体达到超量恢复的阶段,此时逐步减小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消除疲劳,使运动员各项素质积极恢复。

2.1.5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比赛安排

体育舞蹈运动比赛主要可以分为检查性、适应性、训练型及竞技性的比赛。训练性的比赛主要安排在比赛期前,针对舞蹈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或者综合能力的培训;适应性和检查性的比赛大多用在比赛前,专门用来提高运动员战术的自动化能力以及对比赛场地、裁判、气候和比赛对手等的适应力,进而,为获得比赛的好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

2.1.6体育舞蹈专业受众的运动恢复

对专业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运动恢复不仅只是恢复原来的水平,还要采取训练的手段、营养学方面手段、心理学手段及生物学方面的手段对其进行恢复,力求超量恢复。

2.2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周期特点

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虽然通常以兴趣爱好、健身休闲和交际应酬等为目的,但是为了使体育舞蹈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相关的协会还是会举行一些业余的比赛,这就要求了业余的体育舞蹈运动员也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素质。业余的体育舞蹈比赛不会像国际性的比赛那样重大,大多时候都是各相关协会综合各种现实的因素一年举办一次。而参加比赛的人员也是为了锻炼、检查自己,以获得更多参赛的经验。所以,安排全年多个训练周期相对适合一些。一般比赛的准备期为0.5个月到1.5个月,比赛期为5到8天,恢复期是0.5个月到1个月。另外,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方法及内容与专业受众的大同小异,只是两者的目的不一样,一个注重比赛成绩,另一个则注重锻炼和体验。一般受众的训练与专业受众不一样的是运动恢复阶段,一般受众采取的办法是积极利用音乐疗法或者休息等方式来恢复。

上一篇: 初级中学数学论文 下一篇: 评职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