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9:00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1)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表现形式。

(一)我县文化资源的丰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县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一是种类多,积淀了以秋收起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山背、古艾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黄龙禅宗文化为代表的禅文化、以九岭山脉次原始森林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黄庭坚、陈氏五杰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蚕桑、茶叶、供砚、木雕工艺制品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二是品位高,作为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事件,秋收起义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山背文化作为江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符号、古艾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载入《史记》、黄庭坚、陈氏五杰名扬海内外,宁红茶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美誉,表现出我县文化资源独有的魅力;三是潜力大,我县独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产品,只要扎实求证,认真规划,努力实施,就可以开创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具有深厚的潜力。

(二)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打造了文化品牌,培育了双井之春艺术节品牌,社会关注度、参与度显著提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全丰花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宁河戏、一圣仙娘花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次在全丰调研了解到,全丰镇充分利用全丰花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优势,组织民间艺人活跃在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去年演出近200场,获得收入70余万元。目前,有广东、浙江等演艺公司邀请全丰花灯表演队赴当地表演;做大名人文化品牌,举行了黄庭坚草书邮票首发式、拍摄了《大宋才子黄庭坚》电视剧;挖掘红色资源,拍摄秋收起义专题片、组织了高规格的苏区论坛;成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二是群众文化方兴未艾,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三是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位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扎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全县乡镇网络整合,多措并举繁荣群众文化;四是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投资488万元对国保单位秋收起义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投资7300万元对省保单位黄庭坚纪念馆进行扩建,投资80余万元对省保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维修。

(三)强工兴城战略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我县强工兴城战略取得重大成就,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是引进了以浙江义乌创业园为代表的一批小商品、手工装饰品企业。工艺品生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门槛低、见效快、增收明显的优势,能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硬支撑;二是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了黄庭坚公园、马家洲公园、大洋洲公园,在建的有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项目,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我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我县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经营主要在网吧经营、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出租、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字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资源开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开发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搞统一策划、对外营销,旅游部门推介景点,没有一份完整的导游词;作为闻名全国的宁红茶、双井绿,经过数十年努力,外包装品位得到提升,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被挖掘,仅见数种茶叶印刷了黄庭坚诗词,创新力、影响力不强。同时,文化产业市场不健全,文化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有限,也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

三、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启示

篇(2)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通过不断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文化产业规模得到壮大,截止至日前,摄影博物馆、乌木艺术馆等一批投资过亿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在谈的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达到5个,协议总投资250.2亿元。日报传媒集团分社实现年营业收入19009万元,广播电视总台实现年营业收入20106万元,成为传媒业的排头兵。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对经济贡献在持续扩大。

2、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区经营性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已达710家,个体户96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其中文化制造业单位61家,占8.58%;文化贸易业113家,占16.05%;文化服务业单位536家,占75.35%。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8家,其中工业增加值为63776(千元),服务业增加值为362937(千元),贸易业增加值为42367(千元),合计4.69亿元。初步形成了由娱乐业、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旅游会展业、文化传媒、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印刷业、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涌现了博广文化传媒、嘉木醇文化传媒、天河国际影城、金逸影城、拓杰科技有限公司、神工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国贸大酒店至尚娱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目前,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销售、广告节目制作、演出娱乐、出版物分销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所占比重较大。

4、产业集群趋势日渐明显。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区加大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力度,突出休闲文化与商务旅游服务主题,对文化特色街区、商业特色街区进行了整体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集群化、企业集团化趋势逐步形成,成为一个包括娱乐、旅游、休闲、会展、广告、健身等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二、主要措施

1、全面普查,摸准家底。今年以来,区文体局为全面准确掌握辖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系统开展了行业普查工作。一是组织专班推进。区文体局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岗位科室,安排了专人,专项开展普查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全区文化干部举办了三场文化产业统计培训班,对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系统进行了培训学习。三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与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与数据比对,及时进行增补入库与统计认定。

2、重点推进,骨干支撑。一是以“三园两馆”建设为重点,狠抓骨干项目建设。对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文化产业示范园、中华鲟文化产业园、钢琴文化产业园、摄影馆、乌木馆等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开展企业走访协调服务和跟踪推进。目前,“三园两馆”项目已相继进入规划完善和土地平整阶段。二是以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契机,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坚持走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道路,加强规划引导和产业聚集,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工作。目前,该中心已入驻14家文化产业企业,涵盖数字传媒、动画制作、游戏设计、建筑设计等业态。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以城市会展、演出经纪、文化娱乐、创意设计为重点,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消费,辖区文化企业先后举办了“宋祖英演唱会”、“房产文化节”等活动,使市场业态不断丰富。

3、精心培植,壮大实力。一是实施市场主体培植工程,壮大市场主体。按照“新增一批、转换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对有潜力、有市场、有前途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加快培植,采取全程代办、一线服务等方法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共新增市场主体475家。二是加强项目招商服务工作。重点做好对“铜易新”文化用品、国贸大酒店至尚娱乐有限公司、美邻假日酒店唛霸KTV等项目的协调服务、信贷支持及产品创新工作,推动项目及早建成。三是广泛搭建平台,加强政策扶持。抓住深圳文博会、银行政策性信贷等机会,积极进行项目包装和推介,并协助企业做好政策性退税工作。

三、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园与项目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处在起步阶段,服务性企业较多,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欠优,产业链接不紧,新兴业态发展滞后,对经济贡献率仍然偏低,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主要变现为:一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意义与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规划引导不够,文化产业意识不强,存在“重事业轻产业”的倾向。二是文化资源优势富集但未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尚未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三是文化产业多表现为传统的门类业态,因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配套,特别是税收、融资、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制约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是受现有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协调的任务重、难度大、调控手段有限,对外各项政策争取难,配套缺乏手段。五是培养、吸引人才的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配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缺乏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力不强。

(二)建议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走出了一条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企业的新路子,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基础、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以婺剧演出业、印刷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多层次产业结构。娱乐业稳步前进,印刷业初具规模,演出业花开不败,体育业方兴未艾,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可以说,文化产业正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总的来看,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起始阶段,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文化产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还较小,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还需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

我县文化企业数量及投资基本情况表

状 况

文化企业数量及投资基本状况

文化企业营业总收入

(万元)

文化

企业

从业

人员

数量(人)

文化企业投资总规模

(万元)

文化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分布

投资

200万

元以下企 业

投资

200-500万元企业 数

投 资

500-

1000万元企业 数

投资

1000万元以上企业数

企业数合 计

影视业

260

52

52

156

104

印刷业

9630

100

5

2

107

16172

1472

发行业

365>!<<br />35

35

300

105

娱乐业

6000

113

6

119

4000

2610

艺术品经 营

80

3

3

50

15

图 书

馆 业

18

2

2

3

6

文物业

30

1

1

20

3

演出业

1500

30

30

3000

2400

体育业

300

24

1

25

750

130

合 计

18183

360

12

2

374

24451

6845

二、我县文化产业的运行特征

根据以上各类数据,结合分析全县文化产业的构成及运行情况,我县文化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产业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县剧团企业率先从国有、集体向民营转变,打响演出文化产业多元化的第一枪,农村剧团纷纷涌现,1978年民营剧团达到147家。经过优胜劣汰,目前形成了30多个具有相当设备规模和艺术水平的演出剧团。这些民间职业剧团以联办、家庭合办或个人独资兴办等形式,奉行“四自方针”(即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坚持“四以原则”(即以农村为生存天地、以演出为根本任务、以观众为服务对象、以效益为主要目标),走出了一条在演出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的成功之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和带动了我县娱乐、音像、印刷、旅游、体育培训、工艺美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民间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高涨,掀起了多渠道投资开发文化产业的热潮。目前,我县有文化企业374家。其中国有、集体文化企业44家,民营文化企业321家,从业人员6845人。20__年年营业收入约2.44亿元,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全县文化产业总投资达2.37亿元,场地达7.5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寓文化于产业之中”、“文化事业市场化”等一系列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新理念,已成为我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宣言。用高科技手段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用物质生产的方式和手段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已成为我县文化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产业商业化

所谓文化的产业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这就增强了文化的造血功能。由此可见,文化作为商品,无论是有形或是

无形的商品,都会产生它的商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商业化越来越明显。“向专业化迈进,努力成为一支正规军”,这是我县3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提出的口号。为了在演出市场中站稳脚跟,各个剧团大力提高演员内在素质,苦练内功,从路头戏到曲谱戏,从草台班到正规军,全县10多个档次较高的剧团每年都要在服装、音响、道具等方面投资20多万元。为提高演出水平,有些剧团还从省里请来知名导演,专门投入资金对演员进行专业培训,做到“传统古戏演精,现代新戏演活”,赢得了大批的观众。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原浙江婺剧团团长郑兰香在参加“__首届婺剧周”时曾作出高度评价:“__县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已经接近专业剧团水平,整个演出节奏明快,剧情紧凑,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在服装、舞蹈、灯光、乐队方面也很讲究。”各个剧团以“传统婺剧、民族化”为主题,坚持哪里有人家、哪里就有婺剧的发展目标,立足广大农村和小城镇,上山下乡,开展演出活动,足迹遍及全县各村镇,极大地拓宽了生存空间。同时,通过演出经纪人穿针引线,使演出时间由过去的腊月、正月变为常年演出,年演出时间达10个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演出网络。以网络文化为经营项目的我县“网吧”业,为了维持经营场所的正常经营水平,各业主不断更新设备,使企业的电脑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电脑设备越来越先进;印刷企业也从以往主营书刊、票据等传统产品逐渐发展为生产经营包装、广告等主导产品,在印刷质量上不断求新、求精、求美、求时尚,增加商品附加值,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呈现出显著的商业化特征。

(三)文化产业社会化

文化的产业化使文化具备显著的商品属性,同时文化还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供求关系上不能单单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的,还要注重社会效益。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之一。我县的传媒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有线电视从1993年开始发展,建设传输主干线512km,实现全县各乡镇联网,覆盖382个行政村,目前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5000户,入户率61%。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媒体经营业拓展的空间还很大。县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广告经营新机制,实行对外公开招标和单位内部责任制相结合的广告经营新机制,使广告收入逐年稳步增长。近几年来,县广播电视台坚持“一手抓宣传,一手抓发展”,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今日__》、电台、电视、《__新闻网》等媒体致力于增强报道的指导性、信息量、可读性,大力提高综合策划、系统实施的水平,不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努力开办以“关注百姓生活,讲述百姓故事”为宗旨的专题节目,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目前,《__新闻网》日最高访问量已达3.5万人次,访问者遍及美、日、加等70多个国家和国内北京、上海、广东等40多个省市,为在外的__籍人士更好更快地了解家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也为更好地宣传__创建了很好的平台。另外,积极投入资金,在县城区域和近300个村安装了无线调频广播,较好地解决了老百姓听不到广播节目这一问题。再如__县白云山武术学校,是一所民营文武双修的学校,从1998年创办至今,为社会累计培养武术人才1500余人次,连续七年在省市武术比赛中荣获冠亚军,在20__年中国武术国际交流大会上,还囊括个人和集体项目一等奖,为我县赢得了荣誉。

(四)文化产业品牌化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以文化创品牌、借助历史名人提升文化品位已成为我县文化产业的经营战略。我县仙都山水神秀,有“九曲练溪,十里画廊”的美景,有“天下第一笋”之称的鼎湖峰,有源远流长的黄帝文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1998年起,我县以公祭黄帝典礼为平台,先后举办了8届规模盛大的旅游文化节,进一步突显黄帝文化的深厚内涵,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推介__。今年的公祭轩辕黄帝大典首次升格为市级,规模更大,影响更广,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国家主流媒体以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广泛好评,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仙都秀丽的自然风光,极大地提升了仙都的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打响了“黄帝文化”品牌,进一步确立了仙都作为我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和黄帝祭祀中心的地位。

此外,我县的婺剧演出业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税收减免政策,不断发展壮大,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2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苏浙闽3省的10个地区,50多个县(市),演出场次达14100余场,年均演出470余场,年收入3000万元,从业人员1530余人,在带给人民群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为宣传__、提高__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中国文化报》等30多家新闻单位曾多次跟踪报道和介绍我县的婺剧演出活动,受到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的充分肯定。

(五)文化旅游一体化

当前,经济学家们纷纷看好文化产业,并称之为“中国最后一块市场处女地”、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运行特征,而旅游文化更是开发的文化。我县位于浙南山区,旖旎的山水风光得天独厚,黄帝祠宇、仙都摩崖题记(国家文保单位)、“九进厅”、“贞节坊石刻”、“云衢坊”、“河阳民居”(省文保单位)、“鼎湖峰”、“铁城”、“倪翁洞”、“小赤壁”等景点和文物古迹闻名遐迩。在进入“绿色年代”的二十一世纪,绿色浪潮兴起,消费返朴归真,休闲回归自然,“秀山丽水”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把__建成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成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近年来,我县部分文化企业家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渠道,在文化、文物和古迹上做优文章,在仙都自然资源利用上做足文章,在旅游文化上做强文章,演艺娱乐业与旅游业等行业紧密结合,演艺娱乐日渐繁荣,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我县游客从20__年的66万人次增加到20__年的116.5万人次,其中仙都主景区游客从20__年的24.9万人次增加到20__年的39.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__年的1.98亿元增加到20__年的4.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从20__年的342.7万元增加到20__年的774.6万元;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2亿元,其中

财政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到20__年,旅游总收入已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9%,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我县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县的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仍然非常落后,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等方面。这种状况与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极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严重制约和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偏低。据研究,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进入直线快速增长时期。我县人均gdp目前为12506元,虽然文化消费需求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居民还处在物质消费为主的时期,形成比较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和依托。我县文化体育设施总量少、档次低,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不配套,落实困难。近年来,尽管县文化主管部门致力于文化经济优惠政策的出台和措施落实,但还没有统一的产业政策,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四是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不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不能按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调整。文化产业在质量、规模上不尽理想,经营管理人才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文化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五是市场主体力量单薄,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主要从计划经济转制而来,没有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更缺乏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经验。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扩张力和竞争力不够,市场需求程度低,满足不了群众文化消费的需要。六是文化专业人才引进困难。由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县市的文化企业在待遇方面很难与市级、省级文化企业相比,而且县级的文化发展空间相对较窄,在增强文化企业软实力方面缺乏优势。七是文化产业市场尚未完整形成,文化产业市场的培育还需一个较长的过程。

四、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使我县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文化产业必须练好内功,治好“内伤”,走出粗放型的原始积累阶段,尽快过渡到集约型的科学化管理阶段,从企业组织、管理、文化三方面集聚各类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在新形势下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全力营造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积极鼓励、扶持文化经济的发展,切实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努力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财政投入政策、税费政策,鼓励组建股份制文化发展公司,扶持部分有潜力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同时,加大行政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有目的地推动建立企业集约体系,促进部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针对目前我县文化产业90%以上属小型个体企业的实际,必须认真学习温州等地的成功经验,通过企业整顿、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逐步改变当前我县文化产业“小、散、滥”的局面,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创建印刷集团,逐步扩大企业规模,走集约化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改变目前文化产业落后的管理方式。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文化产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特殊性,多数企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约束机制,造成在实践发展中频繁出现决策失误。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经营管理等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企业离不开人才,人才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缺乏人才就等于失去市场资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针对我县文化产业管理、技术各类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政府劳动部门、企业、学校必须加强联合,借天时、倚地利、扬人和,以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如在印刷企业开展中、高级胶印工培训考级工作;在演出市场中开设婺剧专业班,为婺剧团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自身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加强内部职工培训教育工作,切实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篇(4)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9.1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4.82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八)营造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要想方设法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永德创业,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篇(5)

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06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07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

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

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2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6)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目前状况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剧团,但只保有牌子,人员老化,现已全部退休,由县财政全额供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2个,从业人员520人;专门表演场所2个,其中××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3人,××电影院改制后为个体所有制企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有游戏厅22家、歌舞厅2家、文化休闲广场1处、个体书店12家。网络文化服务业主要有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1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网吧37家,其中县城内11家,各乡镇主要集镇中心26家。文化旅游业主要有白云岩和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赛双清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公园、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0家印刷包装厂,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文化产业国有成份较少,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①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23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3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520万元。

②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136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66万元,歌舞厅收入1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③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1684万元,其中××电视台广告收入9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1295万元,网吧收入294万元。

④文化旅游业创收入238万元。

⑤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8万元。

⑥印刷业总产值800万元。

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人,实现产值总计为3409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071%。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问题:尚未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理性共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社会动力。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未能合理进入决策层面的议事空间。县级党委政府注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发展,往往处于被忽略状态,无论地方发展方略,甚至连“十一五”规划等各类地方发展纲要或发展目标,较少见到“文化产业”字眼,县财政亦没有编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预算,难能形成以“抓工业的工作力度、抓农业的认识高度”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步。

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未能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工作定位。文化、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侧重于文化、广电行政日常管理,更多关注纳入政府考核范围的文化、广电事业发展,对于主要依托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合理的科学认识,较少关注,:请记住我站域名较少研究,没能理直气壮地、科学合理地向( )党委、政府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未能进入地方发展规划笼子,未能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主管部门积极 宣传造势、主动争取支持作为力度不到位不无关系。

三是文化产业经营者大多无有做大做强行业的追求愿景。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就业型经营为主,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但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紧跟时展脉络,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实现强强联合,形成集约优势,做大文化产业。面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湖湘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大好发展机遇,既缺乏趁势而上的动力感,也不具备必需的对接能力。

突出问题:尚未建成主导产业领军、结构布局科学的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张力。

一是没有一个能发挥主导领军作用的支柱文化产业。××县经济欠发达,除赛双清艺术节和全国诗词之乡以外,没有典型的特色文化现象,培育主导文化产业存在先天不足,只能任由市场调节。网吧业有利可图,大家争办网吧,民间乐队能谋生计,人人学吹小号。行业规模完全由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形成,自然不可能成规模、有水平、上档次。要培育拟或包装一个标志性支柱行业,发挥其主导领军文化产业的作用,短时期内恐难成军。

二是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县现有六大类文化产业,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结构单一,没有适应现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三是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偏散。全县文化产业除广电网络公司捆绑在省广电网络公司外,其余基本上是个体经营、无文化产业集团或产业公司。无论是单个企业,或者在某个行业系列,没有一家具有规模优势,文化部门曾在网吧业推行合并集约经营,但仍未产生理想的集群效应。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文化产业或文化项目。

重要问题:尚未整体性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经营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

一是没有树立大市场集约化经营意识。文化业主囿于小资本、小行业、小范围“三小”经营,既小气无力,以致无序经营,又缺乏协作,难已形成气候。因而社会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弱小”型行业,实难赢得更多、更优的社会成果份额。

二是没有树立前瞻性市场评估意识。文化业主有的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的行业(如网吧、民间乐队等),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意识,导致争占坐位甚至相互撞车。有的选业不准(如印刷业),盲目上马,一遇行政管理吃紧,出现经营链条断裂,甚至直接导致破产倒闭。

三是没有树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业主习惯于传统化,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走出××”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几年一贯制,甚至多年一个样,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合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重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进领导议程、进发展规划、进项目笼子“三进”工作,赢得话语权,争取发展空间。重点做好承接先进地区文化产业转移基础准备工作,提升承接能力。

篇(7)

(一)文化市场的发展

——文化娱乐、印刷市场:到20*年底,全市有23家网吧,电脑总量有1200台,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从事卡拉ok厅经营的有30多家,主要分布在宾馆、酒楼等,年接待量在10万人次,营业额在50万元以上;从事体育健身活动有台球经营户67户,年营业额在15万元左右。据统计,全市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95家,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我市从事印刷业的有34家,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从业人员近400人,年产值过1000万元,利税240万元。

——民俗、歌舞、音乐、器乐、工艺、美术、书法培训市场:市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多次举办唱民歌、跳土家舞的培训班,全市不少干部、职工、居民、宾馆服务员都会唱民歌、跳土家舞;劳动部门从2005年以来,开始培训绣工达3000人次以上;永红音乐教学中心,长江琴行常年开设钢琴、电子琴等器乐和艺术表演培训,杨名贵的国画、陈焕祥的书法培训等,为我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二)民族文艺演艺业。我市民族文化活动异常活跃。一方面,南剧团发挥了民族文艺骨干的作用,年均下乡演出100场,为部门接待演出30场以上;另一方面,业余文艺演出团体大量涌现,市城有“百荷花”、“夕阳红”、“祥和”、“红玫瑰”、“龙腾”、“诚信”等10多个民族艺术团体。大路坝等3个乡镇均建有业余文艺演出队,官坝村还建立了一支苗寨农民演出队。全市农村还有许多道师班子,他们亦文亦农,逢白会演出。

(三)根艺、石雕、盆景业。我县的根艺、石雕、盆景业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涌现一批像李永强、何平等艺术创作骨干,周功福、何平等4人先后荣获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审定的高级根艺美术师职称。周功福、魏长恩、李永强的根艺业绩已入编《中国根艺美术家辞典》等大型辞书,杨隆林等6件作品入编《中国民间艺术通鉴》,谢先华的石雕“龙船调”,获昆明国际艺术节铜奖。我市工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8个地区。高乐山镇肖军的“福”,单件出价20万元仍不愿脱手。全市根雕、盆景、石雕等作品上万件,从业人员1000余人,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

(四)民族民间工艺业

——土家绣花鞋。全市规模较大的“土司皇宫刺绣有限公司”、“幺妹子十家绣坊”、“田大姐民族刺绣有限公司”、“山妹民族绣品”等五家刺绣企业,注册资金800万元,绣工从业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年产绣花鞋等产品20万件,产值过100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德国、法国等地。尤其是“土司皇宫刺绣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武陵山边区最具实力的专业刺绣公司。

——油茶汤、神豆腐、咂酒。我市唐崖河流域土、苗居民有独特的历史饮食习俗,最具特色的是喝油茶汤、吃神豆腐、饮咂酒,不仅食用方式独特,其制作工艺也很讲究。我市的许多宾馆、酒楼,把油茶汤、神豆腐、咂酒作为特色菜肴和美酒佳酿来招待客人和贵宾。忠堡168工厂生产的油茶汤已进入本地超市和外地超市销售,神豆腐在我市及周边市场广为畅销,咂酒被指定为接待用酒。

(五)文物保护与文化品牌。我市文物资源存量丰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达30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4处,州级3处,县级20余处。2004年以来,文体局、尖山乡政府曾先后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唐崖司村”、“唐崖土司城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唐崖土司城民俗文化风情园”项目进行申报或招商引资,虽未达到预期效果,但为开发土司皇城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市十分注重民族文化品牌开发、民族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使我市的南剧、地盘子、板凳龙、唢呐、干龙船等重点民间艺术,已成为我市的文化品牌。还推出了“民间唢呐节”、“中国·梨树文化节”、“乡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为外界熟悉我市,了解我市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六)民族文化与现代传媒。近年来,我市拍摄了电影《丛林无边》,编排了大型南剧《女儿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政协文史委编纂了《民族文史》系列,民宗局编纂了民族文化丛书系列,文体局开办了《唐崖》期刊,登载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歌谣、乐器、对联等,为开发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我县现代广播电视传媒,基本形成了“全市一张网、上下一条边、传输现代化”的网络格局,干线采取750mhz传输系统,联网用户分配网改成550mhz系统,覆盖全市105个行政村26900户近20万人。从20*年起,开通了文娱频道,开办了《文艺时空》、《黄金剧场》、《百味人生》、《镜头里的唐崖》等娱乐性、趣味性很强的节目,极积探索了创办文化娱乐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不清,认识不足。一是对文化产业的社会属性概念不清,把文化产业列入意识形态范畴;二是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属性概念不清,习惯于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淆起来,认为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部门或民族宗教部门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的东西;三是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不清,文化产业还游离于市场以外。党的十六大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概念上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文化事业带有浓厚的公益性色彩,其发展是靠财政投入和社会捐赠来支撑,而文化产业是靠创造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1985年,我国正式把文学艺术列入第三产业,旅游文化、演艺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已成为现代消费时尚,成了名富其实的文化产业。但由于对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使我市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传承、挖掘、整理和开发过程中,降低了民族文化的纯度,有的甚至严重缺失,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

(二)规模偏小,产品不精。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初具规模的刺绣业,根艺、石雕、盆景业,演艺业,娱乐业等,有的产品精度不够、规模偏小,有的产品打不开市场,有的占领了市场又将失去。根艺、石雕、盆景业,在传承和开发方面没有找好结合点,产品缺乏展示平台,市场局限于“内销转外送”。小村的花背篓系列,没有规模,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此外,其它的民族文化产品,星星点点,没有走向市场,更谈不上占领市场。

(三)旅游与文化剥离,融合不够。我市的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缺乏文化包装,虽有几首民歌供游客欣赏,但档次不高;官坝土苗风情园虽有院校在规划,但文化底蕴不足;唐崖土司皇城遗址,虽文化底蕴厚重,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不但挖掘不够,连块招牌都没有,更谈不上与文化融合;青灵山公园气势磅礴,景区群山起舞,但缺乏准确的定位建设和文化包装。其它文物、遗址、景点,没有系统地连接,没有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

(四)非物质文化挖掘不深,文化产业开发不够。我市土苗文化底蕴丰厚,但县城缺乏人文底蕴展现。秦国镛父子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航校并首任校长、首次在自己领空飞行、首次航线飞行、首次单机远航、首次夜航、首次空袭、首次击落日军飞机“七个第一”!其子秦家柱有“淞沪神鹰”之称!这些都只能在民族文学丛书中看见。秦云龙,晚清贤吏。在担任四川会理知州期间,“息兵戎、赐盐帛”,大力推行“亲藏近彝”德政而有功于朝廷,多次受皇帝嘉奖和封赏,他还将贵为宫廷音乐的扬琴曲辗转带回家乡,历经艺人不断融合成地方曲艺品种。20*年,以恩施扬琴曲为名称,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录;秦子文,晚清著名中医。所著《玲珑医鉴》一书分8本,共35万字,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在“失传”半个世纪后,在来凤偶然发现,由国家中医古迹出版社整理出版。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有的已经被别人利用。

(五)保护机制缺失,法规不完备。我市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缺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从市场的主体看,一部分文化企事业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外。从配置上看,主要依靠行政,市场发挥不充分等;二是市场主体力量单薄,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在文化产业管理上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造成了谁都在管、谁都没管的问题;四是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鼓励、保护和利用,外地人才没有资金引进,传统的工艺、艺术得不到传承甚至流失,形成了自生自灭的民族文化产业。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大力营造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氛围,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把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工商和价格管理、土地使用、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成立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组织起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落实鄂发[20*]7号文件的《实施细则》,用政策法规来调节和保护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和艺人保护机制问题。在投入方面,建立起政府投入、金融信贷、民间融资、个人出资、企业筹资等多元投资方式;在人才保护方面,既要重用和培养乡土人才,又要舍得资金引进优秀人才,对创作、编导、表演艺人、民间民俗艺术传人、手工艺人等要建档立卡,纳入人事、劳动、文化部门管理,建立政府奖励制度,建立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和研究的民间组织。为加快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保障和人才保证。

(二)科学规划,搞好保护与开发。一是要做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开发规划。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条件成熟的先期开发,基础工作欠缺的缓后开发,科学制定民族文化开发规划,循序渐进地做好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工作,把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和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重点做好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艺术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的规划。在旅游开发方面,要先期开发坪坝营、官坝和尖山土司皇城。坪坝营风景游在完成基础设施和索道建设后,要考虑民族文化对旅游的包装规划和人才培训规划;官坝土苗风情游,则应严格按照院校的设计方案实施;唐崖土司皇城名胜游,应对土司皇城原貌进行勾划,使之原始轮廓清晰可见,规划布局相应配套的文化服务、餐饮服务;在民族工艺产品开发方面,首先要做好优势民族工艺产品的开发规划,我县的民族刺绣业已初具规模,应制订精品标准和新产品开发方案;根艺、石雕、盆景开发,要搞好传承与开发方案,做到传承与开发相结合,最大可能地做成集团产业,对零星的文化产品要做好划行归市工作,避免杂乱零散缺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方面,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和开发,如摆手舞、敬酒歌、唱孝歌、哭嫁歌、薅草锣鼓、唢呐曲调、干龙船、民间曲艺曲掘、整理、对模的有传媒娱乐等的高级根艺美术师、根艺美术师职等,能开发的要开发,能搬上舞台的要尽量搬上舞台,也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现代嫁接后搬上舞台。三是要重点扶持和培育文化产业培训市场,努力培养剧本创作、编导、表演、器乐、书法、美术等艺术人才。四是要妥善管理已发现和已收集的文物,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物,用图片、音像或实物展示出来,让游客欣赏。五是对已开发或一时开发不了的民族民间文化,要建立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电子信息资料库,用录音、录相、摄影、文字纪录的形式建档立卡,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篇(8)

发展文化旅游业,会同正面临一系列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总理强调:“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家制定了保护、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当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时期和重要战略提升期。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二是湖南文化旅游业正在蓬勃兴起。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大力挖掘湖湘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示湖湘文化魅力,依托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把旅游产业开发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全省旅游总收入已连续11年保持20%的增幅,2006年达588.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6.9%,占第三产业的19.4%,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数分别居全国第12位、10位。三是怀化“双中心”发展战略的实施。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建设以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等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区域性经济中心、以立体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造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批重大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落户或即将落户怀化,正是会同用好机遇、抢占先机、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契机。四是会同区位特色和自身的发展基础。会同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南通桂北,西依黔东南,是连接湘、黔、桂三省的“咽喉要冲”;209国道、焦柳铁路穿城而过;沅水一级支流渠水和巫水流经县境,通航里程达196.5公里。近年交通事业快速发展。连接会同的上瑞高速已经开通,贯穿县境的包茂高速即将动工;打造1小时经济圈取得显著成效,全县80%的乡镇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已经形成“五纵三横”的公路格局。县城扩容提质成效显著。以举办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为重点的县城综合治理,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一批商、居中心,有三星级标准酒店两家,市级绿色宾馆一家、花园式宾馆一家,床位500余张;另有休闲、家庭宾馆20余家,可供650人住宿。

二、充分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

一个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来自其旅游资源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会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宋崇宁二年始名会同县,县名取自《周礼》:“时见曰会,殷见曰同”。会同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有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有堪称“中国南方生物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鹰嘴界,有“华夏同始祖、炎帝共连山”的炎帝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完全可以满足广大旅游观光者寻根、怀古、怡情等多方面的旅游要求。

(一)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会同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市级1处、县级6处。有馆藏文物226件,其中一级以上3件,二级7件,三级42件。登记在册的流散文物2200余件,列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有56处文物单位,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已探明古遗址15处。其中高椅古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古村和湖南四星级休闲农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我省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被有关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耕读文化完美典范”、“江南第一古村”等,有代表性古建筑红黑鱼池、关西门第、月光楼、清白堂、官式凉亭、古村第一宅、五通庙遗址等,被评为“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之一”。另有目前全国“炎帝学会”正在热烈讨论的“炎帝故里会同新说”。“新说”中炎帝故里会同连山,有记载中炎帝发明的“连山八卦”,考证证实会同连山有11座古庙和9座古庵,其中8座古庙和1座古庵与炎帝“连山八卦”有关;史载炎帝神农氏又称“连山氏”,会同古即有“连山”地名;《淮南子》、《白虎通》等书记载,炎帝有“火神”和“太阳神”之称,会同连山盆地又正好有“火神坡”和“太阳坪”两个古地名。据考据,会同境内尚有38处古地名具有原生炎帝文化特征。

(二)具有瞩目的人文资源。会同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粟裕同志是中国人民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他戎马一生,搏击沙场,雄才大略,战功显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粟裕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们通常把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称作陈粟大军。同志赞扬他“百战百胜,是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同志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刘少奇说过“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军中以第一师作战最多、战绩最大。”称赞说“华东军是全国各地战绩最大的军队,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与粟裕相关的文物景点有粟裕故居、粟裕纪念馆和粟裕纪念碑,成为湘西南和黔东南两省交界地带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德育教育基地。

(三)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会同县沙溪乡,以其独特的唢呐艺术,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誉为“全国唢呐艺术之乡”。沙溪唢呐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与北方唢呐相比,作为南方唢呐分支的沙溪唢呐制作考究,声质洪亮、古朴、粗狂,曲调讲究、品牌繁多,流传的唢呐曲牌有200多个。沙溪唢呐在当地极为普及盛行,每逢嫁娶、生育、丧葬、立屋上梁、开张典礼、佳节喜庆等重大活动都有恭请唢呐乐队助兴、热闹的习惯。会同傩戏和竹编工艺均进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傩戏又叫傩堂戏、扛菩萨,是一种起源于冲傩、还愿、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广泛流传于高椅乡等地,是侗族世世代代身传口授流传下来的古老而朴素、神秘的民族民间原始艺术。每逢庆丰收、赶庙会时,侗族戏班便会头戴木雕脸壳,身着戏装,背插雉尾,连跳带唱,这就是被戏剧界称为“中国喜剧活化石”的傩戏。会同竹编工艺品以其古朴华美、技艺精湛蜚声海内外。竹编技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已从编织传统的竹篮、竹席、斗笠、箩筐等用具发展到制作屏风、动物、人物、山水竹编画,竹编工艺美术品曾于1977年、1980年两次被选送参加了在法国、菲律宾等国家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而后在北京和广交会展出,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1988年,会同竹编艺人李盛国作为“中国竹草编专家组”技师赴非洲传授竹编技艺。除此外,墨饭节、打鼓锄茶、板凳龙、罗汉戏狮、斗牛舞、花灯、木叶笛等民俗民艺文化也是各具特色,百花争艳。

(四)具有秀丽的自然风景资源。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景观奇特,有结构和功能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有大量的珍贵树种和珍稀野生动物。区内群山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主峰鹰嘴岩终日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往,被有关专家誉为“小张家界”。九洞风景区得名于有九个象形天然潭洞,是典型的沉质岩地质构造,峭壁林立,瀑布飞溅,颇有“秀色天下绝,深闺人未识”的感觉。森林覆盖率高达98%,有1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树种和娃娃鱼、褐尾锦鸡等数十种国家二、三级野生保护动物。庐冲生态旅游区是一片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和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处女地,其七龙潭峡谷有七潭八洞,每个景观都有一个美妙神奇的传说,景观文化异常深厚;还有满山遍野的千年古杜鹃,堪称一绝。

三、认真做好几项工作

(一)高起点进行规划,明确长远发展目标。要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选择怎样的规划呢?我认为,这个规划,必须既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又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实施步骤和要求、目标管理和职责等等;规划必须把文物保护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我县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必须是国家或省级有资质的单位和权威人士来做。必须以保护现有文物古迹为基础,以构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途径,以提高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和文明程度,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标。必须把这个规划与我县今后五年或更远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与景区的旅游规划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法律形式把它确定下来,避免工作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

(二)深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我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尚未得到合理的优化整合,资源优势还得不到有效显现。比如,文化部门、文艺工作囿于原有领域,在事业上可谓兢兢业业、成绩不俗,但从未向产业领域拓展,从未将文化优势放到旅游市场加以发挥,没有把本县广阔的旅游市场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平台;而旅游业也未将文化、文艺队伍作为发展、繁荣旅游产业的有生力量。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动力”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关键的一面是陈旧的体制造成的。在这方面,宝鸡炎帝陵、岳阳张古英村等地都有成功的做法。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民间文艺人才和开发商的作用,把文化推向旅游市场,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活跃旅游市场;同时也通过旅游市场的兴旺,拉动繁荣书画、摄影、表演等文化市场,给文化提供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效的整合,既凸现了资源优势,也形成文化业和旅游业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县应整合各种资源,开辟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篇(9)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中心由副乡长直接分管,岗位职责、财务财产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实处。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因修建政府大院被拆迁,于 乡党委政府划拨土地重建文化站, 10月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岗位现有3人(大专学历),工资和业务金费得到落实,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金费3万余元。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有6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彝、壮族传统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全乡14个村委会共有文化室6个、农村文化户14户、文艺演出队5支;文化爱好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全乡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1200余人,文艺演出队、文化室、文化户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经费给养的新途径。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彝壮乡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把挖掘彝壮族原生态小调演唱形式作为民间文化搜集的重点,使原生态小调大放异彩,走出民间,走上舞台。

二是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乡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加大对网吧、图书市场的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篇(10)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有力推进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xx年,全市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1个,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文化馆16个(文化分馆6个),文化站122个,文化大院2674处。中国文字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于去年年底建成开放。今年上半年,安阳市博物馆新馆接待观众8万余人,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读者共计159790人次。**市文博图三馆大楼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预计年底投入使用。20xx年,**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县、*县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今年投入使用,国家、省、市投资建设的我市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抓重点,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

文物保护与利用。我市现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71处,市级和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73处。*遗址、三杨庄汉代遗址被列入全国100处重要的大遗址保护项目库。今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花园庄村整体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殷墟遗址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和《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及周边地区发展概念规划》修编、论证工作正在进行。国家4a级景区马氏庄园景区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内黄三杨庄遗址二号坑保护展示馆主体工程完工。全市文物普查进展顺利,已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976处。上半年文物钻探面积7.5万平方米,发掘墓葬400余座,出土器物400余件。举办了“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大型公众考古活动,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收集线索10万余条。*县苏奇灯笼画、内黄李新张木板年画等13项遗产进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国家级5项、省级23项、市级36项。安阳县曲沟镇(抬阁)、内黄县(绘画)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吕村镇(战鼓)、*县马上乡(狮舞)、龙安区龙泉镇(抬阁)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抓引导,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民间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637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09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02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26家。全市文化产业总量达到全市gdp的2.18%。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刻录类光盘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特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连续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内黄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殷墟申遗成功,带动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殷墟门票收入达到年均800万元以上;全市5家殷商青铜器制作企业产品品种达到20多种,年生产能力近5000件。民间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全市现有民间特色文化生产企业20多家。安绣由20xx年创业时期的36人发展到现在1200余人的规模,年产值达到1650多万元。20xx年,滑县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刺绣学校——“安绣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了制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安绣艺术馆,并成立了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今年年初,我市决定以殷墟为背景建设一个传统文化产业聚集区,主要以对外接待、演艺、文物艺术品经营、餐饮娱乐为主;以安东新区为背景建设一个现代文化产业创业园区,主要以文博、会展、演出、印刷等为主,目前,两个文化产业聚集区规划正在制定之中。

今年以来,我市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地市级文化产业协会——**市文化产业协会,与市财政局联合成立了安阳市文化投资公司。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达成合作意向10个,展出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同时,积极推进“两馆”4d影院建设,项目投资概算约需310多万元。

(四)抓成效,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我市是全省5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市之一。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艺术院团改革。顺利完成了电影管理整体划转工作;完成了东方红影剧院财务审计和不良资产核销、影剧院资产和土地评估等工作,编制了东方红影剧院《产权交易 方案》和《转企改制方案》,完成了其他5家影剧院的固定资产、债权债务、事转企职工经济补偿等数据测算,制定完成了《**市文化局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该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同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演艺集团组建等工作也在进行中。按照省、市要求,上述所有改革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

(五)抓精品,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60周年、甲骨文发现110周年。我们及早动手,从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筹备庆祝建国60周年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创作方面。为配合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正在组织剧本创作,拟推出一部殷商文化题材的室内舞台剧。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的大型豫剧现代戏《风过山野》剧本已完成,正在组织排演。以**市原康镇柏尖沟村原支部书记许东仓同志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村支书日记》剧本已完成,正在筹资拍摄。同时,我局正在筹备创作一部以马氏庄园为历史背景的豫剧《马青霞》。

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春节期间,举办了元宵戏曲晚会、大型民间艺术表演等60多项文化活动。5月,举办了纪念**解放60周年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和大型文艺晚会。积极开展20xx年“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9月份以来,组织举办了20xx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并积极筹备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系列活动。同时,各县(市、区)文化部门也精心组织专场文艺晚会、文化下乡、“百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书画展、诗歌朗诵、歌咏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六)抓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扎实有效

20xx年,我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成绩优异,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今年以来,组织举办了“全市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销毁各类违法音像制品28500张;开展了针对物资交流会、庙会期间各类演出场所组织从事色情淫秽、暴力和严重违法表演活动的执法打击工作;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禁毒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全省统一的4次“闪电”行动,严格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经营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市场14600(家)次,出动车辆1892(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2314(人)次,查处违规经营场所233家,立案调查191家,下发文化行政执法整改意见书274份,暂扣电脑主机、网络联结器197台(部),停业整顿29家,文化行政执法现场检查笔录1263余份,下达安全消防整改书200余份,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加强法制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市场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

二、关于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一是认识不够。在基层尤其是农村“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二是投入不足。乡、村、社区文化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一些必要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三是设施落后。尤其是县(市、区)和农村,文化设施欠帐多,文化设备陈旧不堪;四是活动单调。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已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五是队伍不强。随着工作量逐年加大,但基层文化队伍并没有随之扩大,尤其是不少乡镇文化专干在编不在岗,很难正常开展工作。

艺术创作与生产方面。专业艺术人才匮乏,文艺创作缺乏精品力作,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文艺创作人员青黄不接,制约了我市文艺创作的繁荣。

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文化市场管理任务与管理力量差距悬殊,社会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执法手段、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日益发展的社会文化市场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产值总量低,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产品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竞争力不强。三是文化资源价值深度发掘不够,精品不多。四是市场体系尚未健全,文化与市场结合不紧密,文化活动的市场策划意识、能力还不够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一是需要资金支持。市文化局下属影剧院均停业多年,外欠债务(1200万元)、内欠职工工资(500余万元)和养老保险金(150余万元),影剧院改革启动资金如不解决,转企改制很难实现。二是需要政策支持。改制过程中,在职工安置、招商引资等方面,需要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能减少改革阻力,降低改制成本,实现改革目标。

三、关于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空前旺盛;二是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空前重视;三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扎实基础;四是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天优势;五是全球金融危机,恰恰是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的难得机遇。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更新观念,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切实解决“三个问题”。

上一篇: 生态学理论论文 下一篇: 地域管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