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2 06:01:30

文学教学

文学教学篇(1)

当前现代文学的教学方式仍以老师传授、学生听为主,老师生硬和晦涩难懂的言辞严重影响现代文学教学质量。我国高校现代文学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避免炫耀深厚的文学功底,应该用朴实易懂的讲述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文学作品之中,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高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是有限的,所以老师需要给予很好的引导。另外就是有的高校现代文学老师没有全面、深刻领会到现代教学的实质,过多强调“认识论”,忽略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说教,淡化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说教式的授课使得课程变得没有生气,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对现代文学的热情自然会降低。

1.2学生缺乏对现代文学的兴趣

当前社会十分浮躁,学生急功近利。高校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其判断一个专业好坏并不是处于自己爱好,而是为了毕业后谋取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市场对中文学科专业的学生需求较少,中文学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这样的学科就成为了冷门学科。即使是就读于中文学科的高校学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热衷于考取计算机、英语或者其他专业技能证书,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兴趣不大,在课余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即使专业课程也是为了应付考试。

2我国现代文学教学对策

2.1提升学生处世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进行教育,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充实,我国现代文学教学亦是如此,然而现在的教育体制却忽视了对人的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教授。现代文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教育来培养什么样的人,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会做人处事。文学所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包括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等,它是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情感经验、艺术经验、生活经验的结晶。

2.2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提升在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它通过对美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和锻炼学生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现代文学是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的结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文学的讲授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不等于专业知识的灌水,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感觉,让你徜徉于文学作品中,自己去领会其中的美,老师需要做的是通过合理授课方式积极引导。为了达到好的效果,老师不仅仅需要对文字和字句进行透彻的分析,还需要引领学生挖掘文章中深层次意味,即对“言外之意”、“景外之景”的感悟。把审美教育与我国现代文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融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无疑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把个人对文学的兴趣、感觉、热情等尽情发挥、展现出来,通过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去感染学生。

2.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现代文学教学质量,应该让该课程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来提升教学质量。现代文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应该要求学生从写作学视角阐释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文学教学篇(2)

二、引进期

虽然学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学科建制至今已有百年,[1]但业内还是倾向认为:严格意义上的作为学科门类或学术概念的“文艺学”开始于50年代,基本学术理路、框架、观点均来源于苏联。查良铮于1953年翻译的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是一本标志性的教材,其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对于马、恩、列、斯思想的片面理解,以政治立场引导文学理论阐述的学科模式直接影响着中国以后数十年的文艺学学科发展。该书的基本主题是日丹诺夫主义。它将“对民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作为目标,在哲学上只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有限肯定黑格尔;在文学本质上只承认文学的反映认识功能;将形象性视为文学唯一特点,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尊为典范,所使用的材料除了革命导师及其所认可者之外,基本来自俄罗斯。因此,虽然它对开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功不可没,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曲解却对文艺学的健康发展设置了屏障。此后出现的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谢皮洛娃的《文艺学概论》,柯尔尊的《文艺学概论》基本是对季氏的《文学原理》的重复。这些教材立足于狭隘政治主义与民族主义,依据有限的文学材料,强调论述服从路线政策,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可想而知。但这些教材在当时中国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仅从1953年到1959年,高教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累计印行就达119,500册,足使彼时屈指可数的大学中文系师生,加上中央、省市从事文学研究者人手一册外,还绰绰有余”[2](p。150),在当时的中国,它们无疑是国内文艺学教材的开山之作。[2]

三、探索期

从80年代末开始,随着思想解放浪潮的汹涌,加之官方的高度重视,文艺学教材建设成就斐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吸收了更多的西方文艺学成果,在观念和方法上都更加开放。据2002年“文艺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讨会”的不完全统计,当时高校中的各类新编文艺学教材已达100多种(一说是300多种),其中,最值得一提当属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下简称童本)。

童本出现于1992年,曾被多所大学采用,被公认为具有真正“换代”性质的教材,代表了新时期文艺学教材的最高水平。它大胆吸收国内外文艺学研究的新成果,立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人类活动论与生产消费论,对文学予以综合论述。它强调文学的自主性,将其界定为“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对文学自主性自律性的强调是童本换代性的一个核心体现),对文学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及文学生产消费过程的二重性,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它强调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与历史性,指出“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3](p。9),对文学的定义也充分考虑到了历史维度,不仅从、文化”“审美”“惯例”三个途径界定“文学”,而且专门设置“文学界定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一节,再次申明文学界定的艰难,表现出可贵的学术品格。童本教材因为观念、论点的开放,理论的多元,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对文艺自主性的强调,展现出与此前同类教材的根本性区别,因此又被称为第三代教材,代表了中国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历史性成果。但因为受到当时历史文化语境的局限,此前教材的某些沿袭问题在它身上没有完全解决"如对文艺学学科范围的界定,基本沿袭了季摩菲耶夫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的三分法,虽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但仍只是一种延伸。本教材对于自律论的坚持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本质主义倾向,以及求普遍性而导致的对于文艺学知识的地方性和历史性强调不够。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引入、模仿、探索几个时期,虽然存在失误与不足,但的确在不断前行,对文艺学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教科书的僵化框架仍然难以突破,马列文论、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三个体系在学理上无法真正调和。当前社会文化的迅速转型,对文艺学学科及教材建设都提出了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种挑战,适当引入后现代思想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这里说的后现代是一种怀疑和反对作为现代观念的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思想状态,是后现代知识分子所形成的对知识进行观察、研究和发问的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一种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后现代的新思路就是要反对“简约的、虚假的、永恒化的、粗暴的、均质化的使用本质概念”,将本质语境化、历史化、相对化、多元化,于是,“对永恒本质的界定的渴求就让位于对事物本质这种‘知识’的历史化和多元化的描述”。[4](p。53)

二、理论的文本化和历史化。后现代将包括本质在内的一切历史知识(理论)都文本化和社会化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其后的新历史主义,主张以一种新的态度认识后现代思想语境中的“知识”和“历史”,反对历史线性发展和目的论的观念,将历史作为一种话语(一种语言陈述形式),关注形成历史的各种文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本成为存在于作者、社会、习俗、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相互斗争的战场,文本受到每个参与者的知识范式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历史的阐释成为一种互动的过程,是一种永远无法完成的动态的!处于进程中的过程。

运用这种观念反观我们的文艺学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地社会地形成的知识性文本和话语,我们的发问方式应该由传统的“知识是什么”转变为“知识是如何形成的”。正确的做法不再是以本质主义思维割裂历史文化语境,而是在一定文本和历史语境中研究问题,并在一定的文本和历史语境中提出自己的理论"因此,文艺学研究应该成为以概念或问题为主线的历史研究,以反思性的历史视角来讨论文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并且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注重语境化、历史化和文本化,摈弃以往以预设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的做法。这种研究模式在西方文艺学教材写作中已经被普遍应用,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安妮·谢泼德的《美学:艺术哲学引论》,弗兰克·兰特里夏、托玛斯·麦克劳夫林的《文学研究批评术语》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但在当前的中国,此类模式尚属新鲜事物,目前的文艺学教材虽然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都标明立意创新,但真正具有突破性的却是凤毛麟角。因此,由陶东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推出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就显得在观念上先行了一步(尽管本书在一些细节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最大亮点就在于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历史维度。首先,它突破了传统的几大块结构的僵化框架,采用了以问题为主线的研究模式,选取了文学理论中的七个基本问题,以反思性的历史视角进行依次阐发。至于陶本所选取的问题及其阐述是否得当,我想日后学界定有更精辟深入的论证,这里,笔者关注的是此书所显示的可贵的学术勇气和关注视野。它以/“问题意识”作为全书的基点,并以“问题”为轴线贯穿全书,让学生由鲜活的“问题”而不是由某种被先验预设的框框进入文学理论世界。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观念的一大进步。

其次,在具体的问题阐释中贯穿了历史化、地方化的原则,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同一问题的多元论述,剖示其含义的非固定性(例如对“什么是文学”的阐释,就分别置于形成、成熟、发展及泛化等不同历史时期予以多元剖析)、同时,注意结合民族的维度,通过分别梳理中西方文学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例如对“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就分别从中西方文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其进行具体阐释),这样做,既“可以消除历史的遗忘症,又可以凸显不同民族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5](p。25)。最后,不作结论,而是肯定文学在本质上的多元性和矛盾性,留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更加自由的思考。这就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本身的丰富性,形成开放的文学观念。除陶本之外,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2002年版),王一川著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也致力于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在学术及理论上都表现出突破原有思维方式束缚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南本立足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观,强调文学与历史语境的关系,这里的历史语境就是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他注重用文化(意识形态)理论渗入、主导或改造文学理论,使文学理论教材呈现出文化理论的倾向和特色。并且在最后专设“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一章,专论文化研究的各类问题,在同类教材中颇富新意。王本是一部个人著作,打破原有的文学理论高于文学批评的本质主义神话,将文学理论界定为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不仅在各章中加入大量作品分析的内容,而且在“文学批评”一章中大量运用极富个人特色的感性修辞批评理论进行个案分析,并在教材中一再强调理论概念的操作意义和实用价值,从而使其所建构的感性修辞诗学具有了批评理论品格,而这部教材也因此具有了浓重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味道。

当然,上述教材毕竟尚属尝试之举,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勇于创新的学术锐气和开放的学术视野却是值得肯定的。文艺学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一样,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事学科和教材建设,正是知识社会学(学科反思)关注的核心。

注释

[1]1948年由莫斯科教育教学书局出版。

[2]这几部教材在中国都有译本。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译本,谢皮洛娃的《文艺学概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译本,柯尔尊的《文艺学概论》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译本。

[3]具体论述可见陶东风的《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又注:童本分别于1998年和2004年推出了修订一、二版,特别是修订二版对原教材作出了较大改动,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石概括为“五论”: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教材对文学问题的解释以这五论为基础。

参考文献:

[1]杜书瀛。对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百年回顾与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0,(2)。

[2]李平。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2,(1)。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陈太胜。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J]。福建论坛,2002,(1)。

文学教学篇(3)

2.体制化的学术研究导致了文学教育的死板化目前高校的分配制度以及学术制度导致文学研究只是享受待遇津贴与获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它并非属于人们心灵与精神的一种要求。一是它跟人的感性体验相背离,二是它跟人民的生活实际相远离,仅仅成为了一种知识性的操练。如此的学术制度导致大学讲解现当代文学的教师丧失了感知文学的能力,像是目前的文学教学愿意在一些西方和本土理论的影响之下,构建一系列的知识理论视野,然而,文学本来所具备的生存世界、生命理想、审美观念、原创力、道德感、个性、经验,指挥等等却越来越消失于建构的知识体系中。可以说,空洞的文学性话语充斥在高校的教学课堂中,如此的文学教学不可以将文学固有的美感与特点显现出来,也难以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方式

1.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作为高校的教师来讲,不仅仅应当具备较强科研能力,还应当在教学上受到学生的青睐,不然就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常常错误地认为科研跟教学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和互相推动的,倘若教师能够处理得当,那么就有利于教育和科研的良好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核心,而应弱化教学的讲解功能,尽量地让教师从演讲者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上,能够对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像是写作练习、多文本比较阅读、实训实践、话题探讨、分组探究、课堂讲解等等,有效地统一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实现实践学习、讨论学习、参与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步学习的完善与补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文学教学篇(4)

二、科学的落实教学流程

教学是学校、学科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安排才能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呢?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师明确的指导。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共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辩证地来看待。教学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即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这样,我们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实证明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手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符合教育规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消化知识;要坚持直观性原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坚持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吸收;要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选择恰当取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所以,它应该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相应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深度可以函盖整体学生,因此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所以问答法也为大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文学教学篇(5)

2.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主要分为模拟情境教学和模拟设备教学两类。模拟情境型:根据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提示,为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直观感和现场感,教师设计出不同特点的教学模拟情境。例如:在进行书写法律文书以及与法律有关的应用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场法庭辩论,让学生在模拟实际中学会相关实用文体的书写规范,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除了过程是模拟出来的,其他一切场景都与现实中的法庭一致。设备型:模拟设备教学,是中职等专业型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实践方式。如果能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模拟设备,其教学效果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生训练教案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本真实的幼儿园教师的教案,在讲授完一些教案写作需注意的要点之后将真实的教案发给学生传阅,再布置课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动脑写教案。在模拟设备的实际训练中,既传授了相关语文知识,还可以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专业工作中,培养了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主要是指为了提升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专业特点设置教学情境,在相应的情境中安排学生扮演指定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参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在角色的认知、了解、演绎以及变通等过程中,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习要领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职业所需的品质、素质和气质。角色扮演法与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以“人”作为对象,后者则更突出“事件”。融入了丰富内涵的角色扮演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宽和延伸。角色扮演主要有虚拟情境型和课本剧型两种类型。虚拟情境型:是指通过模拟某一个特殊场景中的角色,来学习相关的语文课本知识,实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譬如:模拟面试现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实际求职应聘场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应聘者,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站在各自不同的角色立场进行对话和沟通。在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规范写作如求职信等与应聘求职有关的文书,增强职业竞争意识,在交流沟通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会面临的问题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能力。课本剧型:能被选进语文教材的大都是一些经过时间沉淀、有着很强故事性的佳作名篇。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地引导学生把一些课本篇目改编成能够表演的剧本,并加上舞蹈、音乐等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如《隆中对》、《孔乙己》等故事型文本,以及《威尼斯商人》等戏剧型的文本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个人的喜好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表演。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某个案例作为基础,通过描述该案例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解决方案,是案例教学法所突出的特点。案例教学的过程是民主开放的,教师只作为问题探讨活动的引导者,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监管,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以学生的课堂参与为主。非专业型: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在教材或者是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是人物当作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判断该案例中人物、事物正确与否,以提高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的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课文《羚羊木雕》中的“我”以及父母两个角色为例,组织学生针对这两个角色进行自由的讨论、作文或是辩论,使学生加强对守约以及纯洁的友谊等传统美德和真挚情感的感知和认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专业型:虽然在中职教育中,语文科目仅作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但教师应该对不同专业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针对该专业设计一些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积累一些具有专业代表性的案例,指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分析。例如,同样是讲解合同文书,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收集一些建筑设计行业的常见案例;对于铁路运输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收集一些在铁路运输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二、将行为导向教学运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中职语文教学和实践生活的融合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和实践生活完美融合。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各类不同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情境来学习语文课本知识,再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换句话说,学生在课堂的锻炼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演讲能力,这种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掌握与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提高学生适应整个社会的能力。

2.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强调的是要提高学生实践的技能,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书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中,学生无需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题目、应付考试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有利于创新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中职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就业问题,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中职学生在学校中必须学习如何提高实践的操作技能。然而以前的中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个实际情况,过分强调学习课本知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行为导向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以往这种过时的教学模式,将是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

文学教学篇(6)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即是阅读者用心灵与文本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本也不再是传统阅读教学中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甚至被肢解的符号组成,而是保持了主体灵魂和生命体的真实存在,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融;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我阅读、我思考、我感悟、我体验、我提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呢?首先,要找策略。要使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回归生本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本也真正从“教本”变成了学生的“读本”,实现真正的“学生———文本”对话,是需要一些策略的,譬如: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咀嚼词句、比较阅读等等。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在接触文本时经常带着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体会、领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其次,要避开误区。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及创造性的再创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文本进行随心所欲的不负责任的解读。文本自身的留白及召唤式结构,给我们的个性解读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然而,受到作者、编者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难免会理解狭隘、片面,因而教师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解,避免走进“任意解读”的误区。当然,呼唤文本主体性意识的回归,不是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得乎其外。”文学文本的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具有不确定性,它需要读者的参与、感悟和创造。所以,应该尊重文本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思维与审美能力就能得以提升,真正欣赏到优秀作品的魅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提倡质疑。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动眼看、动口说、动手写,这些是一般的行为参与表现,要想对话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还要动脑想,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参与,只有真正实现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才能够得以体现。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把吸收到的东西内化,经过思维的验证、鉴别、评价、改造,提高与文本对话的质量。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敢于质疑问难,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使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教师与学生对话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因为学生知识积累与生活体验不足,在阅读对话中是需要教师指导的。因此,教师应该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并非权威),同时,他还应该是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以设置“脚手架”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对话进行垂直性指导,譬如:设计具有深刻性、顺序性和牵引性的主问题,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在对话中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主问题支架的设置改变了课堂教学对话中“碎问碎答”的弊端,把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阅读课堂教学引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性阅读。此外还有活动支架,设计可以统领起解读某一个文本全过程的专项活动。教师应该为课堂对话创设应该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想发言、敢发言并且乐于发言;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为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提供知识与方法,提高对话水平与对话效果。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指导者,教师对学生的明显误读、理解偏颇等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引导。

文学教学篇(7)

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

(一)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图书

儿童文学读物类型多样,不同的儿童文学读物内容和风格都不一样。教师在明确这一点后,应更加注重分析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儿童文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展示适合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图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儿童文学图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让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先深入讲解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然后延伸到课外儿童文学书,并带领学生详细分析不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性格、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风格,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师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并深入解读它们,可以引导学生爱上儿童文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深入讲解儿童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篇(8)

积作文教学的经验于一点,就是必须以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和形成中学生的现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根本目的。这是作文教学的主心骨,离开了这个根本目的,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是“良辰好景虚设”。现代作文能力是指学生会写一般文章的能力.只要是社会生活、工作当中所需要的除文学创作以外的书面语言文字,提笔就写,写就能写好,形成扎实的书面表达能力,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2.积累语言材料

正确运用语言要以积累语言材料为前提,没有语言材料就不能进入写作,犹如建筑一座楼房没有砖瓦灰沙石就不能动工一样。在积累常用汉字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积少成多,由字而词。由词而短语(包括成语在内),而句子,而段落,而篇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于祖国语言宝库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则尤其要积累。腹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学生的写作就不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语言痛苦”了。

二、开源引流,观察生活和阅读相结合

学生作文内容空泛、“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生活少、阅读量少,故中学的作文教学应。开源引流”。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和人情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懂得了世事和人情,才能写文章,这揭示了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的道理。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大量阅读书籍,写起文章来才能运用自如,好像有神来之笔一样。书籍是前人生活的客观反映。阅读书籍.实际上是在间接地认识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而阅读书籍,吸收营养就是作文之流。因此应指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观察生活和阅读书籍结合起来,实现开源引流。

1.生活是作文之源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语言从生活入手,增进理解;运用语文,以生活为内容;离开了生活,语言工具的交际功能就不复存在。读、写、听、说是语文能力的表现。读和听,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写和说,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茂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从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到表现生活的过程。生活还是作文的原形参照。文章写得是否准确、生动,是否合乎情理,也得靠生活来衡量、检验,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判断文章优劣的标准。所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作文教学的出路。

2.阅读是作文之流

文学教学篇(9)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追求所谓的知识点,无论何种体裁的课文教学,都以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师对于文学体裁只需了解相关的常识而无需具备文体意识,这导致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成为一种普遍倾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视野出发,特别强调文学教育,并将其定位于培养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使其倍受关注,教师的文学素养问题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教学的关系问题就自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一方面,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文学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发挥文学作品在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则是有效实施文学教育的关键。二者在进行文学教育中都具有不容置疑的价值和作用,而二者的有机统一,则是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一、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特点的,它有两项内容,一是语言,一是文学。语言主要体现工具性特点,文学则更多负载人文性的内涵。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如果不具备文学素养,就无法全面贯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极力提倡文学教育无论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四个学段都涉及中外文学名著、名篇的阅读目标及相关要求,到了高中阶段,文学鉴赏教学是教学的主旋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文学教育贯穿始终,而且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2.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具体体裁文章人选教材的比例,显示着这一体裁在整个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下面以初中阶段不同版本教材中文学作品单元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厘清其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人教版”总计36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3.9%;“苏教版”总计35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5.7%;“语文版”总计42个单元,文学单元20个,占总数的47.6%。上述数据表明不同版本中文学作品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鲜明的,这既是对文学教育理念的落实,又是进行文学教育的规范。3.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而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教师必须把握文学的内涵,形成文学意识,以文学的技巧、教授文学作品,以文学的手段透视文学作品的内涵,以文学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化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由于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而没有或缺少文学素养的人,是无法承担或无法充分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的,因此,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的文学素养及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文学教育要求实施者具有充分的文学素养,对于文学作品应切实抓住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而文学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却不如人意。1.应试制度下,文学教育的被漠视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10年,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试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于是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就产生了制度与政策之间的矛盾。由于应试制度始终占据着主宰地位,所以作为政策的课程标准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作为语文新课程重要理念的文学教育,也就停留在轰轰烈烈的理论倡导中,无法真正有所作为,文学教育仍然是一个让人心动的童话。2.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缺乏的普遍性不少教师文学知识陈旧,对于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表现冷漠,甚至与文学处于隔绝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文学的关注远不如学生,这种状况怎么能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多数教师总是以教参为依据教学,照本宣科讲教参,学生不知所云,造成云里雾里一片混沌。3.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是一种进行文学教育的硬性规范,但这种规范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生了异变。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会惊奇地发现文学作品的教学与非文学作品并无二致,其教学内容基本是整体把握——重点解读——语言精华——归纳拓展。将文学作品的教学与其他体裁作品的教学纳人同样的模式中,文学语言的优美,内涵的丰富,形象的生动,细节的典型等都被无形地取消,语文教学尊重教材、尊重文本的要求成为空谈。这种状况既是应试教育制度的结果,也是教师缺乏文学素养的必然。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素养,突出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学性

文学教育的真正实施,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是必不可少的。1.多渠道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它既包含着对各种不同文学因素的吸收,也包含着对不同层次文学因素的整合,提升;既包含着文学理念的学习和吸收,也包含着文学的具体实践。教师尤其要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让文学艺术滋润自己的性情,涵养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人。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刻、更直接的理解和体验文学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和写作中,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充分的文学积淀的人,从而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2.关注文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具备了文学素养,为充分实施文学作品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当然,对于文学作品也不应同样对待,在共同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指导之下,要紧紧抓住各种文学文体的特点进行有差异的实施。如对于诗歌教学,要抓住其内容高度凝炼性、表现方式的意象性、音韵的节奏感及内容联系上的跳跃性。散文教学则应关注其语言、构思及主题的表达;小说教学则要关注环境、人物、细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使不同的文学文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性情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和价值,而这些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合起来又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教育。3.注重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悟性体验和感受是文学#品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文学作品发挥其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体验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于文学作品必须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否则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同时教师的体验和感受又是一种示范,在学生走进作品之后,运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获得富有个性的重构。另一方面,积累体验和感受,形成悟性。对学生而言,体验和感受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是不可少的,但体验和感受参与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有另一个目的——发展悟性。有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通过大量长期的体验和感受的积累,水到渠成地形成悟性;有时则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强调,使由体验、感受到悟性形成的过程更为直接,更为明了。从体验、感受到悟性培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文学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的实施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如何,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能否深人挖掘出其文学性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高下的标尺。因此,要真正落实文学教育,必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伟,杨斌,李笑非.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2]乐毅,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

文学教学篇(10)

文言文浓缩了中华文明的景观,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弘扬了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积极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必须加强的。

一、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价值

文言文记录的都是中国传统文萃精华,是现代汉语的根基。学生要想了解历史,评判历史,读懂中国历史泱泱文化,就要去阅读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历史知识的荟萃,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体现,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凝聚了太多古人的智慧。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属于同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语言。文言文作为语言精华的载体一点都不为过。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功利化性质浓,缺少文化内涵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使用的文字,其中有许多特殊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而汉语多用多音节词。古代汉语的一个词有很多种意义,不同的语境其用法和意义都不一样。比如,“之”的用法在汉语中既是虚词又是实词,用法是非常多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已经不再用了,这势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文言文中有些句式是固定的,比如,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有很大区别。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只是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也就一字一句地记在书中,这种枯燥的学习方法使文言文中的灵魂之美被破坏,学生领会不到文言文中的文化精髓,从中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于程式化,泯灭文化趣味

很多节选进书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这些文章选人教科书本来是让学生学习欣赏的,并从中体会出经典作品的韵味,形成传统文化底蕴,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那些现实中并不怎么运用的文言句式,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精神。但是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多数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片面的高分数,采取硬性灌输的方式教学生学习文言文,失去了文言文的真正意义。现代的古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上讲究过多,但对学生的吟诵却没有重视,只是象征性地按照套路进行讲解和翻译,却没有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文化韵味。

3.教学方式陈旧,学生收获不大

很多文言文写得生动有趣,但是在学生读来却乏味至极犹如“天书”,看到文言文就头疼。对学生来讲,丧失了文言文学习和使用的语言环境,难免会对时代久远的文言文感到生涩难懂。往往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却并没有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文言诗词的文化背景,而后逐字逐句地讲解意思,最后再对整首诗词的内容来个综合分析,教师喋喋不休,圆满结束。而此时的学生却浑浑噩噩,对文言文没有丝毫兴趣,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课堂如死水一般。

三、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必须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异常复杂的,苏联的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动机来源将学习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还有一类是外部动机,主要指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引起而产生的动机,比如奖学金等。内部动机是学习的根本,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喜欢挑战,好奇心强。而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学习动机就会随之下降,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投入文言文的学习当中。

2.提升教师的文言文水平

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这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讲解自如,才能确保学生受到正统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甄别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地结合不同的文言文进行恰到好处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文言功底,还要教师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3.改变文言文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尽力利用文言文的内涵来熏陶学生。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比较重视诵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整体感受文章的魅力,通过吟咏默诵、交流思想、记录历史、表达感情,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清清,初中语文新课改与文言文教学[D].河南大学,2011.

上一篇: 初二数学下学期总结 下一篇: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