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57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篇(1)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起审美教育,往往会觉得那是一种上层建筑的东西,一般人触摸不到,认为那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当提倡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下,很多学校也开展了关于语文教育中的教育,并且从词汇、句子、篇章等进行审美技巧的传授。因此,导致学生对语文教育提不上兴趣,出现很多弊端。而关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学校却很少,即使存在,也大都针对理论进行审美教育,未能发挥好文学名著阅读教育的真正作用。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1.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作者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从很多的角度刻画出自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社会现象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化,让人们从侧面分析出现实社会的种种情感。很多文学作品具有批判的功能,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智慧,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威尼斯商人》,可以感受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冷酷无情,也可以辨别出唯利是图的商人夏洛克的本性。这对于他们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有重大帮助。2.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名著阅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世界包罗万象,包括了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的整体面貌,它是对整个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并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名著,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到一些未知的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提高思想境界。例如,学生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可以感受到老人自己在大海中孤独地与命运抗争,即使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命运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只有敢于向命运挑战,不低头,不认输,才是人类活着的意义。通过阅读这篇名著,学生从中感受到许多启发,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除了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名著,还有许多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著作,其文学作品的最终意义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呐喊》,能够感受到作者写文章的寓意是为了让当时的国人看到后可以清醒过来,文章中愤怒的语气也是为了激励半梦半醒的中国人,希望中国早日崛起。学生读完这样的著作,必定会觉得荡气回肠,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

三、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1.制订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高中这样一个比较忙碌的学习阶段,有许多科目都要齐头并进,把时间分配到各个学科上,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感受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然而文学名著范围广泛,这就需要制订一个有效的阅读计划,以确保文学名著阅读的效率。例如,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并没有一定的计划,这时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读的名著有二十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高一阶段阅读9本,高二阶段阅读7本,高三阶段阅读4本。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感悟本,当学生读完文章后,在笔记本上做好随笔感悟,以方便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时间应当集中在饭后、睡前的闲暇时间,每天保证三十分钟的阅读量就可以,不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任务,而要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种放松,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接受到美育教育。2.创建文学名著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文学名著中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法就是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想象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从而让学生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情境的设置有许多方法手段,最熟悉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地从主人公角度出发,另一种就是通过多媒体的影视作品或者观看戏曲表演来体验这种情感。例如,当让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不太喜欢阅读这本书,认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里面半白半文的语言也让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红楼梦的经典片段,通过影视剧中的人物刻画,更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再让学生阅读名著内对应的章节内容,让学生联想影视剧中的一些神态细节,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名著,感悟文学语言的魅力与博大,提高文学审美能力。3.组建文学名著专题小组,加强学生合作意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一向被认为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有时候小组合作一起阅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指出了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在高中语文的文学名著阅读中,教师应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学生之间自由搭配,研讨阅读成果,并向老师汇报,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例如,在阅读《雷雨》这篇名著时,因为这是一部话剧作品,所以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小组成员也要根据作品中的人物数量来分配。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组别就分出来了。如果人数不够,还可以一人扮演两个角色。接下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学生随着诵读,就会了解到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围绕两个家庭而展开的。最后,让学生交流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一起讨论得出《雷雨》的主题,即反映了封建家庭顽固的现状以及当时社会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关系,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本文通过研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探究了当前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其教学策略。审美教育在文学名著阅读中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何燕 单位: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文学名著论文篇(2)

二、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按照书本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来进行的,从而导致中学生们掌握的语文知识也基本上都是很浅显的课本知识,对于课外读物掌握的很少很少,每天更多的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一种应付模式,思维仅仅限定在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状态,而且语文教育不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趣味与展现出中国深厚的语文文化魅力,反而越来越枯燥无趣,令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怎样把影视欣赏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

1、影视教学策略分析

影视教学并不意味着简单得在课堂上放映影视作品给学生们观看,单纯的放映的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影视作品与课堂中去,但是当影视作品放映结束,下课后学生们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更多印象,除了感叹这节课真是新奇和停留在影视作品浅显表层的情节内容外,再无任何对该作品的思考与联想。这样的话即意味这种影视教学是极其失败的。所以要想将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效的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还需要有计划地,有策略地慢慢开展,切忌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势必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可以分析下影视教学走进语文课堂的策略。1)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可能突然没头没脑的来这么一句话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呢?首先,学生在潜意思里总是认为影视作品是用来轻松娱乐的东西,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学生们也能很容易的吸引进去,但影视作品总是影视作品,学生对待娱乐放松的事物向来不“走心”,通常是看过便丢了,对那本改编的名著也不会加深多少了解,更不会课后还念念不忘的对其进行展开思索与研究讨论。因此想要有效地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将名著植入学生的心中,则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在上影视课时不仅要看到影片本身,更要看到影片的内在,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更有甚者,还要看影片的细微小处,从而引发对这部影视作品更深的思考和对原著的思索与探究。这样,影视作品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目的就达到了。2)其二,采取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大多是按照教科书上来讲课,这样的课堂教学十之八生都不感兴趣,再加上又是语文课,更是会令学生们昏昏欲睡,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中学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率的。3)其三,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自学训练,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每节课课时仅为45分钟,而且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课时都用来进行影视教学,条件的不允许使得教师们需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的自学训练,这样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解决某些条件限制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这样形式的“作业”想必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文学名著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21-02

在语文教学当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全部都会运用到名著。古人在治学当中就是以先贤的名著与理论为基础,背诵大量的名著才能考取功名,而在现代语文教学当中,不论是课文还是课外的扩展阅读都引进了大量的国内外名著。名著的阅读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情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现当代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降低了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视。在现当代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开始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综合声音、图像、视频,等等元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然而大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让现当代的语文教师忽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名著阅读的重视正在逐步下降。名著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显著意义,同时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与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如沈从文、老舍等都对于古典名著了如指掌,因此对于阅读名著的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降低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多种多样的读物与阅读方式分散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由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充斥在如今的中学生身边,不论是手机、掌上游戏机还是IPAD,等等,都能够为中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并且如今大量漫画、网络小说与奇幻魔幻小说的出现,让中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时候面临了更多的诱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与意愿,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量漫画、网络读物甚至不良读物的阅读,让中学生对于语文产生了极大的不认同,认为模式化的语文学习并不能够体现文学的魅力,甚至与语文教师产生分歧,进一步导致了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出现,从而抵制学习语文。

二、阅读名著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1.语文素养的内容及其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所谓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种以语文文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的表现,语文素养包括了语文知识、语文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以及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等。同时,语文素养也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比较基本的、稳定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核心思想与观念,可以说,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语文教学所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与核心思想。语文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通过对于文字、词语、语法、句子与段落的教学,培养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2.阅读名著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情操逐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情操,那么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由于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地接触与学习语文,因此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而阅读是获取知识与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体现了语文学习中交流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长久以来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单单靠教材内所提供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学当中必须要引入名著的阅读。首先,通过阅读名著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学习到一些语法知识、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以及大量的文学知识,这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很大影响。同时,阅读名著又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学名著通常都是经过作者的精心撰写,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文学艺术明珠,其中通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与美轮美奂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名著当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当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谦逊礼貌的传统美德,发扬尊师敬教、爱国为民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阅读名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名著中的诗文。在名著当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名著,其中都会流传这大量优美而又富有意义的诗文,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与《西游记》这四大名著当中,就有着大量的优美诗文与语句,这些诗文是学生阅读名著、了解名著的重要前提,更是让学生喜爱上阅读名著的关键。

2.帮助学生掌握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名著作为全人类文学的精华,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精髓是十分纯粹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通过吸收其中的艺术精华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操。而组成名著的重要部分便是其中的情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红楼梦》等名著,其中的情节往往引人入胜。因此在阅读名著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文化素养。

3.指导学生领悟名著中的思想观念。在所有的名著当中,都是蕴含着积极向上与正确完善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不论是通过赞扬美德还是批判罪恶来表明其核心思想,名著当中的核心思想都是符合人类社会正确观念的。因此在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名著当中的思想观念,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四、结束语

名著作为人类历史文明当中的精髓,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精华与思想观念正是现当代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与影响。因此,通过阅读名著的方式能够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情操,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淑萍.读经典名著,享知识人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

文学名著论文篇(4)

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新余姚魅力”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5月26至31日在姚江之滨隆重举行。在此之前获悉主办方将安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一起纵论河姆渡文化。我与秋雨马兰夫妇一起去其乡下老家的途中谈及“文化学者与水稻之父河姆渡论道”这个题目时,秋公则认为:“袁隆平先生来我们的家乡河姆渡论道还是论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件,袁隆平到河姆渡来才是真正的大事。因为河姆渡是人类稻作栽培的一个重要起点,在这个层面上我只是配角而已!”

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让余秋雨深深感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几位代表以及不少国内外农业专家都参加了,最感动的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参加了,因为我从河姆渡和袁隆平之间,看到了一个环绕着稻作栽培的“生态链接圈”。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首尾相衔。正是在这种首尾相衔的大圆圈中间,站立着一个安详的中国。

26日下午2点半,我与秋雨教授同车赶到河姆渡酒店,他将与袁隆平院士一起参加以“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记者招待会。在与100多家媒体的记者见面前,余秋雨教授拜会了年届八十的袁隆平院士。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们的交谈非常愉快。袁隆平先生很熟悉余秋雨教授以前在电视中的文化讲述,余秋雨认为他们可以谈得很深,他发现自然科学家对于人文科学的基本看法,在很多方面超过人文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

在主办者介绍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以后,余秋雨首先声明,“今天的主角应该是我们的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我这次从香港临时赶回老家就是为了来陪同我们的水稻之父,我只是作为余姚人来为袁先生引路的。”对于袁隆平的到来感到非常的荣幸。他认为余姚作为一个古典的稻作化基地迎来了“中国当代、世界当代稻作文化的大功臣”,并且愿意为袁隆平做一个“敲锣打鼓开道的人”

“如果炎帝在世,一定会给袁隆平颁奖”

余秋雨说:“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其实是个农耕专家。今天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炎帝要给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做出贡献的人颁奖,会有哪几个人呢?”余秋雨认为,符合炎帝心愿的可能有四个人:“第一个接受炎帝颁奖的应该是黄帝,黄帝发明了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二个则是李冰,他建设了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第三个应该被颁奖的是明朝的徐光启,他写出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他的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堪称精华;第四个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杂交稻和超级稻解决了咱们中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炎帝被认为是古文明的象征,农耕文明的始祖,他应该有资格给历史上最有作为农业专家颁奖。袁先生接受炎帝的奖当之无愧,他和历史上三个农业伟人相比毫不逊色。”

余秋雨话音刚落,台下掌声一片。袁隆平起身作揖,连声说:“过奖,过奖!”余秋雨亲切地称呼袁隆平是“地头当代神农”时,袁隆平听后笑得前仰后合。“袁隆平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农业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让人们免受饥饿的困扰,他的成就无可争议,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余秋雨补充说:“余姚先贤王阳明有‘知行合一’的理论,而袁隆平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这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围绕河姆渡稻作文明,从科学、文化、历史等角度展开的一次穿越7000年的精彩对话,是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亮点之一。

河姆渡的稻作文明在中华文明中起到奠基作用

1946年出生于余姚的余秋雨教授非常自豪地说,一个古迹的发现,以最快速度进入我们中学教科书,就是河姆渡。过去要进入中学教科书或者是常识学的教科书里面,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只有河姆渡,发现以后没几年就进入了中国所有的最低年级教科书,也进入了全世界最低年级的教科书。这就是河姆渡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在人类文明史上,跨入文明的门槛到底在哪里?余秋雨说,世界一般公认的标准为文字、城邑、青铜器。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史前就做好了准备,河姆渡的稻作哺育,在中国从史前文明进入城市文明准备过程当中,起到了极大的奠基作用。就是袁隆平先生所说的,从神农氏、炎帝、黄帝连在一起的一次宏大的奠基活动当中,有河姆渡的名字。余秋雨很赞成北京大学的一位严教授,他讲我们跨进文明门槛的时候要充分重视稻作文明,在普及这种文明的时候的重要作用。按照严教授的说法,两河文明提供了小麦文明,黄河文明提供了小米文明,长江文明提供了稻米文明。所以在跨越之前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奠基,就是生态奠基,是河姆渡。为中华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如何?余秋雨认为,河姆渡文化改变了人类的史观。过去国外有欧洲中心论,中国有黄河中心论,随着考古的不断发展,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这些论断慢慢地被了。河姆渡遗址告诉了世人,古老的文明在东方,中国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随后发掘的田螺山遗址,也是这个新的历史观的延续,而这正是河姆渡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把在中国传统史学观念中的宫廷中心论,逐渐地转化成生态中心论。老百姓的生活、吃饭穿衣,这些民生的东西是历史学家最需要注意的事。随着历史观的变化,河姆渡文化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余秋雨指出,人类正在面对一种新的史观――民生史观。民生史观关注普通人如何生活,如何建立各种文明,而河姆渡文化则带来一个重大的启发。余秋雨说,河姆渡文化发现于1973年,当时还没有结束,这正是我们的祖先在提醒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余秋雨提醒媒体记者,到今天,考古学家认为河姆渡文化建立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这需要传媒界和文化界引起重视,对稻谷进行挖掘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对一件黄帝衣服的发现。

河姆渡的“生态文化”至关重要

余秋雨在谈到河姆渡文化时,强调了“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他说,生态是最大的文化。余姚为什么会出现河姆渡文化,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的生态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的条件,并造就了这块平原一直能欣欣向荣。也许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吃着我们今天喜欢吃的霉干菜蒸肉,还有余姚的杨梅,杨梅节做的就是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文化,再联系到余姚有一个知行合一的哲学家王阳明,这样组合起来的旅游品牌,就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做旅游产品时,首先要把生态文化放在前面,其次跟上历史文化,而不是过度强调文本文化、历史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

余姚除了河姆渡,还有一个宝贝,那就是杨梅,品尝杨梅最好的时间也不过在一周左右。同样,在日本,樱花的最佳观赏期也在一周左右,而全世界的很多游客,就是为了赶上樱花盛开的时候来到日本赏花,而提前半年预订机票和旅店。余姚的杨梅是否能受到这样的恩宠呢?余姚的杨梅节可以不可以像日本的樱花节一样红火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同杨梅一样,河姆渡文化也要大家运筹帷幄、善于吆喝。中国有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今的形势下,再好的东西,不会吆喝,没有系统的品牌化经营运作,未必能够妇孺皆知,享誉全球。事实上,很多文化现象的发掘和保护都需要时间,三星堆遗址、赤峰的红山文化都是很好的例子。“宁波要将河姆渡文化作为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进行保护,”余秋雨说,“河姆渡文化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生存状态。”

河姆渡人来自何处,又迁移到何处,也是媒体关心的话题。余秋雨认为,各种可能都有。河姆渡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先民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他们延续下来的证据。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好多考古专家认为,河姆渡人从浙西山区迁移而来,问题是浙江西部的人又从哪里来,所以,我们等待着考古发现。但河姆渡人后来去了哪里,有一点可以肯定,余姚这个地方很可能被海水淹没,那就是稻作文明受到挑战,河姆渡人只能迁往内地。

余秋雨猜想:“可能是遇到了自然灾害。沿海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后,咸水使水稻无法存活,这对文明是毁灭性的。研究发现,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堆积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而且还在遗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间冲刷出一条100余米宽的河道,使原来向北流的姚江改成向东流了。河姆渡的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连遭淹没,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河姆渡文明就这样被永远地埋在了深深的地层之下。

“还有一些浪漫的考古学家说河姆渡人扬帆远航去了,我看这也有可能。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岛屿上,对岛屿上的人进行DNA测试后,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我们也不要感到很奇怪。”余秋雨说,余姚有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又有王阳明、黄宗羲等众多古圣先贤,经济发展超过了文化软实力。如何打好文化与旅游牌?余秋雨认为,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古迹文化和古圣先贤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生态文化也不容忽视。余秋雨举例说,有一年他去地中海沿岸看了看,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文化古迹,只有海水、沙滩、帆船,但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把过去纸面上的历史文化当作文化太片面了,生态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姚江谈梦:稻穗下可乘凉 谷粒如花生米

“我有一个梦想:我种的杂交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在稻穗下乘凉。”年届八旬童心未泯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以稻作文化闻名于世的浙东名邑余姚,显得有点激动。在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论坛上,他信心满怀地说,“超级稻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还能让全国人民吃好。”

我和袁隆平先生都下榻在龙泉山下姚江南岸的太平洋大酒店,他的行程特别紧,一大早我趁他参加会议之前在他的1706房间做了访谈,并为袁先生拍摄了一组肖像。平时在田间地头“不修边幅”的水稻之父今天特地作了打扮,拍肖像的时候腰杆笔挺,精神抖擞,根本不像八旬老人。

袁隆平院士告诉记者,上午他在河姆渡稻作文明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演讲后,要马上飞往长沙接见一位专程来拜会他的非洲总统,商量在那里的水稻杂交问题。在讲到河姆渡文化时,他认为河姆渡的先民是农业科技的先驱,他们的发现和尝试开拓了人类的稻作文明史,也证明了余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我们选择余姚来讨论水稻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表示,目前全世界还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对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找到有效的途径,并祝愿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能为此作出更大贡献。

在头一天的专家纵论河姆渡文化的活动上,袁先生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稻作栽培的考古发现、粮食转基因问题等方面的现场解答,都显出一种宏观而又真诚的科学态度。袁先生说:“前几天,我用超级稻接待了一位香港企业家,没想到平时米饭吃得很少的他,竟然连吃了两大碗,而且吃完后还要求打包。”袁隆平用这个例子,风趣地阐述他的“高产和优质是可以统一”的理论。

目前,袁隆平领导下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亩产可达800公斤,他正在为到2010年中国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奋斗。袁隆平对实现这一目标很有信心:“我们的超级稻计划比日本晚了16年,比国际水稻所晚了7年,但现在,我们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袁隆平说,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级杂交稻都是采用常规手段,第三期则运用了分子技术。这好比跳高比赛,越往高处越难,必须在技术路径上有新的突破。

“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好,一点也不服老。如果身体允许,80岁以后我还会继续干下去。我的信念是通过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河姆渡稻谷有杂交水稻特性”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甚至连稻谷壳上的隆脉、稃毛都清晰可见。经碳十四测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780年,距今7000年左右。此外,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有记者把河姆渡的稻谷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联系在一起,向袁隆平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胆假设当年出土的稻谷还能存活,您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否具备您当年发现的‘野稗’的某种特性,或者说是否有杂交的可能性?”

“我也听说河姆渡遗址的稻谷挖掘出来时还是黄色的,如果它们还有生命力的话,把它们的基因提取出来,完全可以为稻研究服务。”袁隆平笑了笑说,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批骨耜等典型农具,显示出已有一定的农耕水平,说明种植水稻的历史还应往前推移。水稻是从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成的,而野生稻只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早期稻谷遗存大多数也是在这一地区。仅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目前已发现130多处,其中属于长江流域的有110多处,可见稻作的起源地应是饭稻羹鱼的楚越之地。从理论上来说,河姆渡稻谷同样具备杂交水稻的特性。

河姆渡人的大突破: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

目前,在我国、印度等地,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几千年前的水稻。1973年,在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水稻,这在当时是第一次发现;紧接着是在印度,印度人发现了6000多年前的水稻。现在又有新发现,把水稻种植往前推移了,在湖南澧县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水稻,而最近在湖南道县发现的水稻,说是有12000年,水稻种植的起源还真没办法确定。在河姆渡发现的稻谷层有一米多厚,说明7000年前人类种植水稻就有规模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我们无从考证。但至少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大规模种植水稻了。河姆渡人的大突破就是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这是无争的事实。

河姆渡人的稻作文化是否是稻业种植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河姆渡的稻作文化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从新石器时代走进农耕时代,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进步。这不仅是河姆渡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惠农补贴政策还要改进,

应该以产量而不是田亩数来实施补贴”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老百姓的口味、营养,有没有什么大的改进和提高,对我们国家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和见解”问题时做出如上表述。

袁隆平说,过去有这么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高产就是优质,优质就是高产。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高产与优质,是矛盾,但不是对立的矛盾。我们通过培育、通过研究,可以把它统一起来。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把产量放在第一位。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也做了调整,要高产也要优质。但有一个原则,必须是在高产条件下的优质。当然,在高产条件下的优质,难度是很大的。

袁隆平举了一个香港吴先生的例子,他接待过的来自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少,每次他都会请他们吃吃培育出来的稻谷。有四位来自香港的比较注重身材保养,平时就餐不吃米饭的女士,一餐饭平均每人就吃了四碗。而一位姓吴的男士,则强烈要求打包米饭。说完大家都乐了,从而也明白了亩产量大的稻谷也同样好吃、高产和优质并不矛盾的道理。

袁隆平指出,粮食安全问题是人人关心的大问题,总的来讲,第一要保证18亿亩的红线,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突破了这个红线,粮食安全就有问题。第二,要给农民更多的种粮优惠政策。现在国家已经给了一些惠农政策,力度还不够,在这方面补贴的方式还要改进。以田亩来补贴种粮的农民,这样来做就有一定的问题,你种好种坏,反正是按田亩数来补贴,种粮的积极性就不高。

袁隆平认为应该以产量来补贴农民。他说,政府以比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不会因为粮价引起物价上扬。政府用1000个亿来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果以产量来补贴农民,农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将有利于种粮的发展。产量高,收入也高。他的积极性高了,这样也会有利于种粮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补贴的方式要改进"。

“争取90岁时实现亩产1000公斤”

文学名著论文篇(5)

论文征集评奖活动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截至2006年7月10日,共收到来稿200多篇,经编委会审阅评选出特别荣誉奖3篇、一等奖17篇、二等奖62篇、优秀奖80篇。

第二份是为全面展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风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举办了2006中国“城市发展”摄影大赛。活动以“发展・绿色・和谐”为主题,以城市的人文内涵为主要表现内容,用影像记录和反映成长中的中国城市,是我国以城市为主题摄影的高水平展示。

2006城市发展摄影大赛所有作品经评委初评和复评决出本次比赛的金奖1名,银奖5名,铜奖10名,佳作奖50名,优秀奖50名。

第三份是为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和城市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展示学术成果,特征集了二十年来学会领导、专家学者、理事、会员以及城市工作者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专著共计200余本,经评选共有九十余位作者荣获城市经济“优秀著作奖”。

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特别荣誉奖

科学发展小城镇 推进农村城市化/王茂林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汪光焘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谱写山西煤炭经济新篇章/

一等奖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途径――绿色经济学与经济转型/张兵生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生产力质量/董进才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税收工作的三点启示/戴子钧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陶年根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姚晋川

以人为本 以德治行 建设和谐团队/龚蜀雄

以人为本 安全为天――试论建立太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胡德照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张建政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李树琮

以创“四城”为主线 实现桂林可持续发展/王跃飞

发挥交通先导功能 推进上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韩 强

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孟庆堂 赵 航

实践科学发展观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王孝东

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李慧明 王军锋

以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刘江华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郭有明

大力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促进公路行业和谐发展/郗志刚

二等奖

“忧郁的科学”与科学发展观/靳文志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耿明俊 胡令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思考/何彬生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西部地区人的全面发展/左立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须强化五个意识/刘小平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国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三化”进程/于冬青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田高平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王其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编制全国重点镇规划――以武汉市

蔡甸区军山镇总体规划为例/段 飞 匡细运 刘永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南安“三农”工作发展新思路

/潘进国 林建国

对一线指挥部实施统筹领导的几点思考/王德波 冯安平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风险监管更上新台阶/孟建波

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的金融制度/曾康霖

在税收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谢景开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楚雄市地税“二次创业”/自开有

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探微

/孙荣贵 葛余金 张 武

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环境友好新理念/葛凤岭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夏俊田

用科学发展观塑造企业文化/沈 科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张少钢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业务结构的优化/马元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油田物资供应的

改革与发展/陈崇清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大省建设/刘炎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广西图书馆工作的

协调发展/张金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艺术馆事业全面发展/廖昆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颜海林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军营/王大喜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应战能力

――关于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自我防护问题

的探讨 /孙伯春

“以人为本”与医院建设/陈 明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垦区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杨生发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熊树春

变革理念 以人为本――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问题/陈建忠 周改珠

创新规划建设管理理念 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邓伟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城市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田和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瓶颈与变迁/陈天堂

怒江水电开发是怒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陈伊恂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景电灌区可持续发展/贾德治 负债经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徐 颉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浦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蒋慧工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力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王泽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崔德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王福禧

科学发展观为珠海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启示/李 英

利用财税杠杆发展循环经济

――国外的经验做法及中国的路径选择/陈 华

大力实施农业循环经济 实现开鲁农业可持续发展/汤连荣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持续发展/陈守年

循环经济在宝钢的应用/陈立嘉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和谐城市建设/张 锋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解决几个突出的问题/陈有毅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插上公平与稳定的双翼/谌 菲 阻止辽北地区土地沙漠化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何剑锋 做好农业文章 构建和谐南京/安开根

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邬柳成

正确处理城管工作十个关系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朱俊峰

诚信为本 建设和谐荆东高速/李先进

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工会工作/赵吉明

树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司法观/李 进

发展粮食生产 构建和谐社会/曾 生

紧紧抓住“龙头”不松手

努力营造事业发展的和谐环境/王树祥

推进校务公开构建和谐校园/虞 桦

铸造诚信人格构建和谐校园/胡章记

优秀奖

县级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科教兴农”

服务方法之探讨/赵淑萍 许美荣

体现公平与和谐主题的建设改造规划研究

――温州三温地公园沙河生态示范村建设改造实践/耿 虹

全力推进平安创建 努力构建和谐乐至/刘明根

以人为本 改革创新 努力实现宣传教育向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转变/陈凤姣 褚小翠

创造社会经济条件 促进西部持续发展/李尚勇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王 健

谈谈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意义/文和彦

围绕中心抓创建 以人为本求发展/石柏林

以人为本,塑造廉洁奉公的执法队伍/李树存 王东亚

从科学发展观看中等职业学校的提前招生/张日恒

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生态与发展模式的转变/马 成

“以人为本”分层落实模型/赵玖国

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历史科学视域中的实践观/陕大海

试论企业团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要任务/丘 强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陈 为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机关后勤协调发展/武启国

以人为本 从严管理 打造一流企业/刘玉东

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实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邸少坚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孙 雷

试析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杨世松

关于价格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赵根宝

基于统筹思想的城乡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探讨

――以济南市为例/邵 莉

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大有作为/官新民

“以人为本”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丁洪荣

公安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林扬宽

以人为本 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童 涛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赵贵华

构建“和谐学校”的思考/曹 峻 肖雪冰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环境/张 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王道尔吉

树立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探索民营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新路子/任文奎

构建人事信用交易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卢书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有作用/殷荣奎

也谈创建“和谐校园”/赵英东

科学管理应以人为本/简兴权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刘世香 王昊 阳

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张殿远

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活动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朱文蔚

关于孝妇河干流综合整治的初步研究/高 峰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用好人才第一资源/王林生

浅议征稽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李开绪

浅谈以人为本,努力做好统战工作/秦亚东

强化经济伦理观念/陈之泉

坚持执法为民 服务发展全局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鸡西消防工作/韩怀东

邓小平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马 丹

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江西的生态经济建设

/桂慕文 毛小林 杨淑萍 魏春娥 熊家全 彭晓剑

发展的理论与理论的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苏州发展实践/徐伟荣

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生态林业――南通市城乡林业的思考/房 健

统战工作要致力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刁文彩

构建常州和谐社会的内涵、外延及途径/汤建中

坚持以人为本 创学校可持续发展/胡承勇

用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周顺水

试论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郭振江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我市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关德群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人大工作/康学模

浅谈邓小平的发展观/李雪梅

做好老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张学民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李仕秀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案件检查工作/李龙云

以人为本,开展全方位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郑 燕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延边州防汛抗旱工作实现

“两个转变”/王春禹 田超刚

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广综合管沟

解决重复挖掘城市道路问题/陈庆节 李 梅

浅谈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何承国

政府性收费、基金管理的学习与实践/张菊芬 张永宪

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展示新作为/许占奎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水城市建设面面观/县永平

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任运河

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李 娅

温岭健步迈向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陈宗明

维护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袁定国

加强山区地质环境工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阿苦里火

促进管桩行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向安乐

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林光连

发挥基地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培养党员干部/申 军

“经营城市”浅议/洪世久

浅谈非婚生育的防范与治理/朱 玲

学习上海闵行区 树立新的发展观

加快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蒋世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环保协调发展/狄瑞芬 王 晶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朱东平

在选拔任用党政人才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沈道义

2006城市发展摄影大赛获奖名单

金 奖

阙明芬 《城市血脉》

银 奖

徐思平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李枫 《云港天鹰》

阮晓 《追逐阳光》罗大万 《晨曦》 叶海军 《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

铜 奖

梁家合 《特色》赵培森 《飞天》 黄劲 《窗口》

汪洪波 《不耐烦的等待》陈扬 《岗位》 安永庆 《东方夜明珠》

李祖棣 《城市前进脚步声》谷国文 《江城之冬》 朱泽辉 《璀璨濠江》 吴涛 《节奏》

优秀学术著作获奖名单

1. 周道炯 《投资研究》

2. 王茂林 《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

3. 罗海藩 《城市化与湖南经济》

4. 高尚全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5. 乌杰 《系统辩证学》

6. 林凌 《林凌选集》

7. 刘世庆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起飞之路》

8. 李京文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

9. 李扬 《2005中国保险前沿问题研究》

10. 李光荣 《中国金融理论前沿》

11. 傅崇兰 《生态城市论》

12. 杨重光 《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

13. 张巨功 《搞活企业的十大关系》

14. 朱铁臻 《城市魅力研究》

15. 戴均良 《城乡大转型时期的思考》

16. 张根虎 《山西煤炭发展前景与战略探究》

17. 翟佳林 《中国企业行》

18. 王力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

19. 黄育华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

20. 张锋 《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途径・创新》

21. 沈金华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2. 王荣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3. 曾翔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4. 李树琮 《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

25. 张笑宇 《跨国公司秘籍》

26. 吴德春 《中部崛起与朔州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7. 许一友 《山西城镇化研究》

28. 毛月平 《城市经济市场化研究》

29. 王明浩 《城市情结》

30. 张钊 《城市经营》

31. 冯更新 《21世纪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

32. 徐惠蓉 《21世纪中国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33. 王岚 《21世纪中国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34. 叶裕民 《中国城市化之路》

35. 杨中川 《节约・科学・可持续发展》

36. 于今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37. 王雅莉 《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

38. 张颢瀚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

39. 陈瑛 《城市CBD与CBD系统》

40. 刘治彦 《城市经济学》

41. 饶会林 《中国城市管理新论》

42. 宋丁 《城市学》

43. 马洪 《中国经济形式与展望》

44. 郭鸿懋 《城市空间经济学》

45. 徐正元 《中国近代四大米市考》

46.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47. 李靖宇 《大开发与大发展》

48. 谈世中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49. 王圣学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分析》

50. 刘科伟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51. 郑定铨 《中国城市》

52. 刘殿军 《中国小城镇改革与发展》

53. 赵弘 《总部经济》

54. 王小兰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

55. 刘国光 《刘国光集》

56. 张卓元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

57. 陈光庭 《外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

58. 杨鹤鸣 《物业管理与创建文明居住区》

59. 陈福军 《城市治理概论》

60. 孙渝 《中国西部地区法制环境研究》

61. 唐学锋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

62. 苟世祥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

63. 李津逵 《城市经营的10大抉择》

64. 段应碧 《统筹城乡发展》

65. 蔡武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6. 李君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67. 曲格平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8. 薛忠锋 《城市系统工程探索》

69. 雷功 《现状 目标与战略启动》

70. 洪发科 《现状 目标与战略启动》

71. 方劲戎 《中国企业生产力研究》

72. 唐元虎 《中国企业生产力研究》

73. 余谋昌 《自然价值论》

74. 孙永胜 《发展混合经济的思考》

75. 杨慎 《房地产与国民经济》

76. 顾秀莲 《妇女权益保障法》

77. 陈为邦 《城市规划读本》

78. 雷仲敏 《城市与城市发展研究》

79. 李立 《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

80. 孟庆红 《区域经济学概论》

81. 张伟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82. 丁健 《现代城市经济》

83. 薛军 《中西部发展论》

84. 尹世洪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

85. 白益进 《办事学》

86. 白仲尧 《中国服务贸易方略》

87. 樊纲 《发展的道理》

88. 加年丰 《实用城市经济学》

89. 刘德三 《零售业信息化》

90. 张跃庆 《新世纪住房与房地产发展研究》

91. 王梦奎 《王梦奎文存》

92. 王洛林 《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93. 张乃剑 《经营城市宝典》

94. 廖元和 《中国改革理论创新探索》

95. 李铁映 《论民主》

文学名著论文篇(6)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一般著录格式)

2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超过3个著录者时,只著录前3个,其后加",等")

3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4 桑正中.农业机械学: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有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标题,说明题名文字,多卷出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

5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录者的中译名;",译"见著录中用符号","的规定)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如"3版"、"新1版"等)

7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标准的单行本,标准的主要责任者为标准提出者,不是标准起草单位或起草人)

(b) 论文集、会议录和会议论文示例

1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一般著录格式,对论文集中多篇论文加以引用,所以只写出论文集名,不写具体论文题名)

2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天津:,1990.(没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可用)

],1990.(没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可用)

3 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

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 1961.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

s ,1963.(外文论文集和会议录的一般著录格式)

4 王伯平.基于制造环境的机械产品精度优化设计.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上海,2000.

(c) 科技报告示例

1 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91-194001.

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一般著录格式)

(d) 学位论文

1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北京:北京大学,1998.

(中文学位论文一般的著录格式)

2 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 ,1965.

(外文学位论文一般的著录格式)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1989-07-26.(个人专利申请)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2002-03-06.

(单位专利申请)

专著(汇编,会议论文集,丛书)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

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

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

文献的页码.

1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一般著录格式)

2 陈晋镳,张惠民,朱士兴,等.蓟县震旦亚界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震旦亚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40~1156.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琦.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4 Weinstei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of disease .Philadelphia:Sauders,1974:745~772 (专著题名带有其他题名信息)

5 Fourney M E.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August 23~25,1971,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California.New York:ASME,c1971:17~38.

(专著主要责任者用拉丁文书写的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级至下级著录)

连续出版物(统计年鉴等)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a)期刊中析出文献示例

1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1984,7(7) :527. (一般著录格式)

2 李小东,张青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带其他题名信息)

3 Des Marais D J,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eotope evidence

3 Des Marais D J,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e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 .Nature ,

1992,359:605~609.(3个以上主要责任者)

(b)报纸中析出文献示例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一般著录格式,"(15)"为第15版)

技术标准著录格式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年 标准名称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学名著论文篇(7)

1 不循规矩,引用不当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医学期刊一般采用改良的温哥华格式著录参考文献.近年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因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不规范或引用不当而延期发表或遭到退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著录中的作者名缺少,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中的前3位作者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在不少来稿中发现只写1位作者后加“等”的情况,因其他作者无从查证而耽搁了及时发表;2)著录项目残缺不全,有些论文缺少题名(书名),亦有缺少刊名、年或卷、期及页码等;3)在正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无法证实参考文献的实际用途;4)引用不当.未公开发表的观察资料、内部交流资料及涉及保密的资料等均不宜作参考文献.由于内部资料尚未得到公认且不够成熟,其原理、论点、论据及论证尚需修改、变更或充实,又因其发行量很少,读者面窄,无从查考,起不到参考作用[1].

2 不求甚解,重复堆砌

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著录与使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倒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一般而言,论著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著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著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

3 年代久远,可信度低

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相对而言,引用5年内的文献越多,则普赖斯指数越高,过时的文献越少,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的前沿课题.实验性文章的年代距离越远,参考价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的50%~70%应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2].若老化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则说明论文内容也较陈旧,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可反映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果发现所引文献确实过于老化,编辑有责任建议作者查阅较新近的文献,因为作者在接受新文献后可能会改变原来的认识或结论.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的确很有价值,且很难查找到近5年内的相关文献,当然有必要引用5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文献.如果在整个研究期间不追踪查阅有关文献,就可能忽视近几年来已被同行证实或解决的某些重大问题,而自己仍停留在课题研究时的认识水平,可见查阅近期文献和尽可能著录近期文献的重要性.有些作者甚至以为引用的文献越老,越能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可靠,这是一种误解.

4 著录错误及原因分析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作者姓名书写错误,多见于外国作者姓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外国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写全,名在后,用缩写.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姓名排列顺序均为名在前姓在后,例如Georg Paget Thomson,前2个词是名,第3个词是姓.在原著中署名时,有时采用缩写形式,英国人习惯将第1个名字缩写或2个名字均缩写,保留首字母并大写,但排列顺序不变,即如G.P.Thomson或G.Paget Thomson;而美国人习惯将第2个名字缩写,即如Georg P.Thomson.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著录,名字缩写字母之间和最后均不加省略符号“.”,即如Thomson GP.此外,英国及美国作者署名时常把学位写在姓名的后面,如Geort Paget Thomson,MD或Gerry Oster,PhD,在文献著录时不必将MD,PhD写出,更不能将它误为姓或名[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错误,除上述作者姓名著录错误外,还可举出一些,例如在正文中未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正文引用文献序码与文后著录编码不符;标题或摘要中出现文献序码;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等.造成上述诸多著录错误的原因,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作者未认真领会稿约中所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或规范要求,或是在稿约中未能详细提供著录格式;2)所引用文献不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性文献,而是转引抄袭文献;3)作者对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论文的正文写完就可以脱稿了,往往把参考文献栏目一带而过,导致诸多著录错误.总之,作为医学论文编辑人员,不仅应向作者强调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使用的重要性,而且应对文后参考文献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及校正,如有条件应对每条参考文献与原著进行核对,以保证其准确无误,充分发挥著录参考文献的实用价值和作用[4].

参考文献

[1] 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4.

[2] 黄栩兵.科技论文中引用文献的目的及基本原则[J].中国医学学报研究,1989,6(2):28.

文学名著论文篇(8)

, 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等

[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十种类型,并用十个单字母分别标识: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全宋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

(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录: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此项也可在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后边用P页码加小括号的形式标注).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析出文献中的原文献为专著时,其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文学名著论文篇(9)

早在50年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写下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并进一步指出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部分(即通常所称的地方文献广义概念),较早归纳出地方文献的定义,界定地方文献的范围。

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又兴起对地方文献的讨论,并对地方文献的定义、范围,形成一种新的观点。如认为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即通常所称的地方文献狭义概念);认为地方文献就是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色作为划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将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排除出地方文献的范围。影响所及,一些图书馆也对其地方文献收藏范围进行修改,将大量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剔除出地方文献专藏。有的图书馆则将地方人士著述局限在古代人物、著名人物的著作。

地方文献是否应包括地方人士著述,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考虑,地方文献的定义仅强调内容上的区域性,似欠全面。一种文献的地方特征,既可从内容体现,也同样能从著者、出版地反映。正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对“地方文献”的论述所指出:“地方史料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著作取决于作者的籍贯,地方出版物取决于著作的雕印、出版的地点。”我们知道,大量地方人士著述内容描述的对象可能并非特定的区域,但由于著者本人的地方属性,因而其著述自然而然地带有其地方的特色,并构成特定区域文化史或学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试以近现代广东史学发展史为例,近代广东得风气之先,史学研究成就斐然,名家辈出,有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的梁启超,有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的陈寅恪,有著《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西回史日历》、《二十史朔闰表》等的陈垣,有著《明代两税税目》、《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的梁方仲,有著《元和姓纂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突厥集史》等的岑仲勉,还有刘节、陈序经、朱杰勤、戴裔煊等,这些广东史学大师的著述,内容上甚少论及广东,但由于作者籍属广东(或客寓广东),因而其著述自然成为广东这一特定区域的一种社会现象,构成近代广东史学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撇开这些著述,近代广东史学就成了一具空壳,了解和研究将无从谈起。

同时,从地方人物研究角度来看,狭义论者亦重视区域人物的记载,认为表述他们一生事迹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等,是研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然而,研究区域人物最重要、最原始的资料,并不是他们的传记或年谱,而是他们的著述。离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将无从研究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底蕴;撇开《长河浪花集》、《长街灯语》、《花蜜与蜂刺》、《秋林红果》等,亦无从领略秦牧作为一代散文大师的风采。

其次,从实际工作方面考虑。狭义论者认为地方文献收藏地方人士著述,会引起实际工作的混乱。我觉得这倒不一定,关键是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分类、排架体系。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专藏为例,其建国前文献,根据杜定友先生制定的分类法,将其分为地方史料、粤人著述、广版图书三大部分,再分别按文献的内容类别、著者及出版的年代先后分类排架,显得门类清楚,井然有序,并没有混乱或不协调之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分类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它从地方文献的内容、著者、出版地等方面考虑,进行图书分编,对我们今天分编新的地方文献不无启发意义。如果我们能根据地方文献的特性,在《中图法》的基础上,再做适当的变通,那么,所谓的“混乱”和“不协调”,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在实际使用上,粤人著述也在岭南文化史、岭南文学史、岭南学术史以及岭南人物研究等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在编纂的《广东省志·学术志》、《岭南文化通志》以及有关张九龄、陈白沙、湛若水、屈大钧、康有为、梁启超、郑观应、孙中山等岭南人物研究的成果,正是从粤人著述中寻找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如果缺少粤人著述,该馆地方文献专藏无疑将逊色不少。

由此可见,地方人士著述能直接反映特定区域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地方人物思想、活动的脉络,是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部分。

至于有的论者将地方人士著述局限在古代人物、著名人物的著作,我认为也值得探讨。其一,古代地方人士著述,由于时代久远,存世稀少,征集困难,认真重点收集固然正确。但现代地方人士著述由于相对年代较近,存世较多,搜集也较容易,却不作认真收藏,则令人费解。今天垂手可得的文献,若不留意搜集,就会失之交臂,等到若干年代后变得稀有,再来作为重点搜集,其效果如何,不难想象。其实,地方人士著述的古与今,是相对的,随着时间推移,“今”也将变成“古”,作为肩负长期保存地方历史文献的图书馆,若仅将重点放在古代著述上,是缺乏一种长远的眼光。

其二,以知名度作为地方人士著述取舍的标准,也不无片面。诚然,著名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大些,因而,他们的著述相对更富史料价值或学术价值。但是,具有史料价值或学术价值的地方人士著述,并非全部出自知名人物之笔。无名小辈写下颇具史料或学术价值的著述的情况,并不少见。更何况一个人的成名是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判断的,若等到一个人成名时,才搜集其著述,那么他尚未成名时的有价值的著述往往因时间的推移而难以搜集,这样势必影响专藏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广东作家作品专藏室为例,该专藏室做为广东地方文献的一部分,收藏了约4000种广东作家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近年出版的图书,但也有一部分是建国前出版的,这部分成了该专藏最珍贵的部分。例如欧阳山的《竹尺和铁锤》、《世界走得这样慢》、《莲蓉月》、《单眼虎》、《高乾大》、《饥寒人》,黄药眠的《桂林底撤退》,黄秋耘的《浮沉》、《二伯父恩仇记》,楼栖的《反刍集》、《鸳鸯子》等等,这些作品现在已难以再搜集,大多连作者自己都没保存,有的甚至已遗忘了。这些著述无疑是研究广东文学发展史和广东作家生平创作活动的重要史料。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该馆长期努力细致全面搜罗地方人士著述的做法。因为这些著作的作者在当时大多是尚未成名的文学青年,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已成了今天广东文坛的著名人物,如果我们等到今天才重视搜集他们的著述,那么时间稍早的版本,将无法找到,从而影响到专藏的系统性。

在论及“地方人士著述”的时候,还有两个问题必须加以注意:

第一,祖籍和客籍关系问题。这包括三种类型:其一,祖籍本地且居留本地者。这纯属本地地方人士,不必赘述。其二,祖籍外地但居留本地者。这些人祖籍外地,但长期在本地工作、生活,其活动与居留地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直接,因而其著述也应视为“地方人士著述”认真收藏。如清代朴学家、两广总督阮元(江苏仪征人)、中山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陈寅恪(江西修水人)等。其三,祖籍本地但居留外地者。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外地,一般来说与本地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很直接,但从人物研究的角度考虑,其著述也有收藏的必要。例如,当代著名学者陈垣(史学家)、钟敬文(民俗学家)、陈原(语言学家)、梅益(出版家)等等,他们的著作对研究这些广东籍人物思想和活动十分重要。因此,对祖籍隶属本地而长期寓居外地的人士的著述,不可忽视。

第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关系问题。如上所述,地方人士著述能反映特定区域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地方人物思想、活动的脉络。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应既体现于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也同样蕴存于自然科学的著作之中;地方人物应既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也应包括科学家。假如广东地方文献中没有邓植仪(土壤学家)、丁颖(水稻学家)、陈焕镛(植物学家)、沈鹏飞(林学家)、梁伯强(病理学家)等的著述,那么,研究近代广东省自然科学发展史以及这些近代广东杰出科学家的生平、学术思想将无从谈起。因此在搜集地方人士著述时,应避免注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倾向。

最后,再就“地方人士著述”的搜集方法、步骤提出一点建议。毫无疑问,在地方文献搜集过程中,“地方人士著述”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地方出版物”可以从书的出版机构一目了然。同样,“地方史料”也比较容易从书的内容来判断。然而,“地方人士著述”除非是著名人物的著作,否则,很难一下子从书本上确定作者是否属地方人士。因此,应借助有关的艺文志、人物辞典、人名录、高校名录以及团体、学会名册等,建立一套比较完整、查检方便的地方人士档案检索系统,以便搜集“地方人士著述”时查该。此外 ,在搜集的步骤上,应在立足全面、系统的前提下,先著名、后一般,先容易、后困难,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搜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人士著述”的收藏将会日臻丰富和系统。

根据图书馆藏书建设理论的系统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我认为作为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文献专藏,当努力以丰富、系统、全面的地方文献,为读者了解或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或现状的各个方面,提供优良的服务,这是地方文献工作的最终目的,而认真界定地方文献收藏范围,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杜定友.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图书馆学目录学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2.骆伟.论地方文献.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3)

3.韩朴.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基本理论的几点探索.图书馆学刊,1989(2)

文学名著论文篇(10)

地方人士著述属于广义地方文献的范畴,已为我国图书馆界所认同。自1982年文化部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载入《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地方人士著述也随之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不少馆或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采用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本地人士著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人士专藏。湖南图书馆自1989年设立湖南名人文库,专事湖南名人著述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几年来,已获得2000多位当代湖南名人捐赠的著作、手槁、字画和藏书5万余册(件),建立了一个综合书库和“湖南作家文库”、“张舜徽先生专室”等多个专库、专室。一批市馆也相继开始本地人士著述的收集。沈阳市图书馆广泛征集名人题字作品,至1995年收到海外和国内知名作家、专家、学者的作品1600余册;湘潭市图书馆收集齐白石先生的书画作品、论著与有关资料,颇具特色。类似上述例事不胜枚举。

各地图书馆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丰硕成果,显示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推动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了图书采访理论的内容。

1 我国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10余年来,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工作的研究、探讨逐年增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及采集方式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识和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

1.1关于采集对象的研究

1.1.1对采集对象“地方”一词含义的理解。

观点之一:“地方人士著作取决于著作者的籍贯”(①《目录学慨论》P.232)

观点之二:主张广义理解地方人士的含义。认为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工作、居住在本地区的外地籍人士。(⑥高炳礼文“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⑧刘雪莱文“论地方名人著述征集工作的几个关系”)

观点之三:“地方名人指本地区著名的作家、学者、科学家……等人的著作与传记资料”(③沈继武、萧希明编著《文献资源建设》P.62)。这里的关键词“本地区”没有明确地方人士的地区界限,对其理解可宽可窄。

1.1.2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

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可以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采集对象的“点”与“面”,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都以采集对象必须符合采集条件为前提。

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对象,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以“本省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知名学者为重点。”(见⑥)另一种意见主张“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及著述”(②P.68)。以上两种观点,前者强调的是地方人士和籍贯,后者不局限于名人的籍贯,而着重名人与本地区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被采集对象对本地区的贡献和他在本地区的影响或知名度。

以什么人为主要采集对象,涉及采集对象的“面”,即在实践工作中应将采集的多数放在什么方面。对此问题,湖南图书馆明确提出以有撰著、作品等文字成果的当代在世人物为主要采集对象,并对其理由作了具体阐述。(⑦⑧)

1.2关于采集范围和重点

1.2.1关于采集范围

观点之一:“收集地方名人著作与传记资料”(③P.62)

观点之二:主张收集地方名人的著述、手稿和有收藏价值的地方名人藏书、藏品。(⑦⑧

1.2.2关于采集重点

采集重点的确定必须以采集范围为前提。由于我国目前不是在同一前提下讨论这一问题,因此观点上以及重点划分标准的区别,存在很大差异。

观点之一:“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与著述及其反映本地区特点的著作与传记。”(②P67)这种观点是以“人”与“书”与本地区有无关系作为划分标准,以地方人士著作与传记资料为采集范围。

观点之二:以地方名人的著述(包括手稿)为收集重点(⑦)。这种观点是针对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范围扩大到名人研究资料和藏书藏品为前提的。其划分标准取决于所收书刊是否为名人本人的著述成果。

1.3关于采集方式

各图书馆由于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目的,馆藏地方人士著述原有基础的不同,藏书布局及机构设置的差异,采用了不同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

做法之一:购买、征集、接受捐赠、交换、复印、集中馆藏、剪辑等购入与非购入方式同时并举(⑥⑨)

做法之二:单纯以非购入方式进行采集。其中,又以征集与接受捐赠为主要方式。(⑦)

以上所举观点为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近10年来我国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状况,呈现出喜人势头,表现在:一是参与这一探讨的人数和见诸报刊的文章逐年增多;二是有关研究开始注意从经验的总结转向理论的升华;其三是探讨的问题比较集中,同时,讨论又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已有研究主要论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控制等问题,对采集意义的探讨,从加强馆藏建设等实践意义的认识上升到图书采访自身理论意义的探讨。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是图书采访理论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有关这一理论的探讨文章数量少,有关专著论及此问题者时,大多只言片语,内容简略;

其二,已有研究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以工作经验总结为多,对实践工作无普遍指导意义;

其三、名词术语使用不统一,有关概念理解不一,已有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少交流,影响了这一研究向纵深发展。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广义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一项既有理论,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图书采访理论的指导,而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又需要总结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为此,在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工作普遍展开和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其理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  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问题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并勾划出了这一理论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里拟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2.1明确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

“地方人士”和“地方名人”是含义有所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图书馆的采集对象,一般是指对本地区有所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士,即我们所说的地方名人。“地方名人”又包含“地方”与“名人”两个概念。“名人”一词使用广泛,但目前在国内无统一标准和确切定义。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其职务、职称、军衔、学衔、成果和获奖等情况确定自己的采集标准。各图书馆由于所处地位和本地名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地方名人的划分标准存在高低、宽严之分,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如何理论“地方名人”中“地方”一词,是采集地方人士著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地方”一词在地方人士著述这一特定范畴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地方人士是指籍贯为本地籍的人士;“广义”的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居住、工作在本地的外地籍人士,具体说由三部分人构成:①籍贯为本地且工作、居住在本地者;②籍贯为本地,工作、居住在外地者;③籍贯为外地,长期工作、居住在本地者。第一部分人,籍贯与居住地均为本地,纯属本地人士,不须赘述。第二部分人现虽居外地,但其根在本地,他们大多与本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他们的著述内容是否与本地有关,他们本人的地方属性已显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可能将其排斥在地方人士之外。第三部分人,籍贯虽为外地,因其较长时间工作、居住在本地,他们已将自己融入当地社会,为该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不少是在该地成才、出名,这部分人已成为当地人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广义的地方人士作为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更符合“地方人士”的实际情况,能较好地反映本地学术、文化和人才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义地方人士的内涵也随之拓展。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员迁徒和流动较之过去更为频繁。这种变动带来的变化,一是籍贯在逐步失去原有意义和作用。目前各种履历表中,在籍贯栏外增添了出生地,近年报刊人物介绍,更重视人物的出生地,有的甚至已不提籍贯,仅写出生地。籍贯大有被出生地取而代之的趋势。因此,“籍贯”一词的内涵应随之扩大,除指祖籍之外,还应包括出生地。人员流动带来的变化之二,是居住、工作在本地的部分外地籍人士又迁往外地,成为“曾”在本地工作、居住过的外地籍人士。在这部分人中,有的与本地区有过密切关系。在本地产生过较大影响或拥有较大知名度,他们的籍贯虽属外地,且现在已离开本地,但他们在本地区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忽视,因而也应将其作为地方人士的采集对象。

2.2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

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即是建立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需要,也将直接影响地方人士藏书的质量。

与地方人士有关的文献有如下类型:

著述作品类:本人著编译作、字画、摄影等艺术作品;

手稿类:本人重要著述手稿、笔记等:

生平传记类:自传、日记、书信、回忆录、工作和生活照片、音像带等;

学术评介类:评介、研究名人及其学术的书刊资料,个人著述目录等;

藏品类:有收藏价值的名人藏书、字画等。

在以上五类文献中,第一、二类为地方人士本人撰著、创作成果或亲笔文字。第三类中的书信、日记、自传等亦为本人文字。第四、五类属地方人士研究资料和藏品,不是本人亲笔所为,非本人创作成果。

以上五类文献是全部采集还是选择采集,如选择采集又以哪几类为采集范围,这不由我们主观臆断,而取决于以下几点:

首先,“地方人士著述”这一为人们接受和普遍采用的提法,已将采集的内容限定在“著述”这一范围里。按照“著述”的含义,指地方人士的创作性文字,即根据本人的见解撰写的著作。从著述方式说。主要为地方人士“撰”、“述”、“写”文字。由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文献的著录,根据地方人士著述的实际,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其思想和水平的译、编注作等也当属地方人士著述的范围。

第二,由文献在地方人物研究中所起作用决定。地方人士的著述是他们思想、观点和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和直接体现,是人物研究的可靠材料,特别是其中的书信、日记和著述手稿等名人手迹,是更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其作用是其他非本人文字所能替代的。

从以上分析,把采集范用确定在第一至三类文献中更为合理和恰当。据此,凡本人撰著成果不论文献类型是著作、论文还是字、画艺术作品,是否出版或发表,载体如何,都应尽全采集。

这里是从理论上应该明确的采集范围,各馆实际工作中,根据各自的采集目的,适当放宽采集范围也是可以的。

2.3选择适合地方人士著述实际情况的采集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与采集对象及其著述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在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实践中,多数图书馆是以本地名人为采集对象。地方名人的著述具有自身的特点:①文献类型多样,有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②出版发表地点分散,有本省出版发表、省外和国外出版发表;③出版时间长,有当代出版物,也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出版物;④发行途径不同,有新华书店、邮局发行,也有内部发行和非卖品。地方名人著述的特点表明,全面采集地方名人著述难度大,需有名人的参与和配合;

地方名人著述类型复杂,品种多,出版发行分散,有名人提供信息,能帮助采集者全面掌握其著述情况;

地方名人的日记、书信和著述手稿等珍贵资料多为非卖品,需由名人或其亲属提供,才能获得;

地方名人早期著述,已成过期出版物,市场脱销;国外出版物,不明发行渠道,采集困难。但这两类出版物,名人或其亲属大多收藏完整,通过向他们征集,可以获得。

近期出版物虽能从书店或邮局订购到,但无名人签名、题词、收藏价值受到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征集和接受捐赠方式更符合地方名人著述采集的实际情况,采用这一方式能比较完整地获取地方名人的著述,提高地方名人著述的采集质量。

2.4重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控制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以特定范围的个人为采集对象进行的,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对象的情况,而不在所收书刊本身。因此,做好采集对象的规划,减少采集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加强采集的事前控制,是优化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重要环节。当然,对已经采集的地方人士著述采用筛选,调整等办法进行事后控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规划,就整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根据已掌握的人物线索,对分布有地方名人的学科、地区,做好采集计划,做到采集不出现畸偏、畸缺现象。

其二,对本地区重点名人著述的计划采集。其中特别是要注意影响大,知名度高且年事已高名人的著述采集。

其三,注意地方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各自的人才群体,产生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的著述作品。重视本地区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就能建立独具本地特色的地方人士藏书。名人群体可以按地区名人的学科、地区、职衔、文献类型等进行区分,分别情况集中采集,以建立各种专藏。

以上是就采集对象的整体规划而言,其目的在于加强采集对象的全面性,突出重点和增强特色。

采集对象的个体规划是对地方名人个人采集的计划性而言,目的是为保证地方名人个人著述采集质量,使其更为完整、系统。个人采集规划以加强地方人士著述信息调研为基础,做好不同类型著述(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不同著述方式(或体裁)作品,不同载体著述作品的全面、完整采集。其中应注意其代表性著作、获奖作品、最新著述和重要手稿、论文的采集。

3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理论意义

开展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在充实馆藏,增强馆藏特色方面的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而它对丰富、深化图书采访理论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认识。这里仅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对非购入采集方式所作贡献作一叙述。

3.1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给传统征集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征集对象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突破了传统征集方式长期以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等单位、机构为征集对象的局限,把征集对象扩展到广大著作者个人和名家、学者,从而扩大了征集对象的范围,开辟了更广阔的书刊来源。

在征集内容上,传统征集方式以非正式出版单位为征集对象,征集的内容限于内部书刊资料和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开展,将征集范围扩大到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书刊资料,使征集内容丰富多彩。

3.2地方人士著述采集使图书馆掌握了接受馈赠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把传统征集与接受馈赠两种采集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征集方式为开始,以获得地方人士和著作者免费赠送的个人著述为结果,改变了图书馆接受馈赠的被动状况,由被动等待接受馈赠到主动索取馈赠,从而掌握了接受赠送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已成为图书馆文献采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将会随之发展和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斐章等.目录学概论.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沈继武.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沈继武,萧希明. 文献资源建设.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吴慰慈,刘慈恒. 图书馆藏书.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5.顾敏. 图书采访学. 台湾学生书局,1983

6.高炳礼.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7.刘雪莱. 加强馆藏建设的有效举措——湖南名人文库工作初探. 图书馆,1995(3)

上一篇: 体育美学论文 下一篇: 农村法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