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56

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鉴赏论文篇(1)

众所周知,不同时代的服装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每一种服装形式都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特点,服装可谓是展现时代全貌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对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形式有所表现,还可以对社会发展中的审美和文化思潮进行解读。形式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服装设计的对称性和均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的造型艺术还是现如今的服装设计都会涉及到对称性的特点。服装设计中对称性的设计主要是以人体本身对称的特点为依据。另外,自然界中的对称形式多见,比如花草、飞禽等等,服装设计的对称性也是为了和自然界中的对称形式相呼应。均衡性主要是指服装设计所涉及到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均衡性。比如门襟,修饰手法等等,服装设计的均衡性不仅要体现在空间感上,还要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在文学鉴赏中,对称性和均衡性的特点也比比皆是。文学形式包含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等,对称性特点比较明显的就是诗歌,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绝句都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可见,文学鉴赏和服装设计都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称性从总体上看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严肃性,有时甚至会过于单调,而均衡性则表现的十分灵动。二者的融合体是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

2对比和补充

所谓的对比,简言之就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分析,通过直观的效果的比对,找到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对比关系能够对审美的个性进行突出表现,同时还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进行对比的时候,主要进行色彩对比,款式对比以及面料的对比等等。对比的目的就是提升视觉上的震撼力,实现服装造型的新颖性等等。每一种服装品牌都有其独有的设计方式,在各种服装设计中都要融合对比的方式。而补充则是针对服装设计艺术中一些规范和原则,来对一些构成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使得设计工作不至于更加单调。在文学鉴赏艺术中,采用的对比方式主要是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等等。这是比较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实现动静的对比是对景物、场景、感情等进行有层次的表现,让人们感受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内涵。另外,虚实结合与对比,也是为了增添文学作品中已有状态的灵活性。可见,文学鉴赏和服装艺术的形式美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通性。

3节奏和夸张

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节奏和夸张的方法比较常见,主要是通过对直线、曲线以及褶皱变化的出现形式来提升服装形式美,服装就如果山水画,富含一定的韵律感,强化服装设计的什么(改成审美)和艺术。当然,文学作品中的节奏感和夸张的形式更是突出。文学形式只有具有节奏感,才能够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每一季每个品牌每个服装设计师都会运用自己擅长和青睐的形式美法则在自己的服装设计中,极力做到运用的合理、和谐和完美。当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雅与低俗,稳重与诙谐,活泼与呆板的冲突,应该在融合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构思,打造现实,用新的内容突破原有的观念形式,合理的运用服装的形式美法则,丰富和发展服饰文化的内涵。

文学鉴赏论文篇(2)

(一)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有限,对文学作品背景又缺乏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期待视野”就变得非常狭小,阅读活动能够唤起的自身储备也相对有限,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以及文字派生出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而对作品更深的思考和鉴赏则难以完成。可见,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阻碍其有效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其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社会中感受世界、认知世界,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需要高等院校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通过校外兼职或外出旅游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背景,或者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在特定情景中,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

(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要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让学生在鉴赏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述、图像描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也是增加学生人生经历的又一途径,对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极大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相关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鉴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提出了未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能提出种种图式化景象,这种图式中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对茵伽尔顿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只是作者描绘图像的工具,塑造的情景和图像是不可控、未定的。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构造的不同图像决定了鉴赏角度、鉴赏结果不同。进一步说,正是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即学生将文学作品鉴赏中的未定点不断放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鉴赏目标不一致性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在传统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趋于统一化。简单地说,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统一鉴赏,使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准确。未定点理论表明,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点,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文学作品鉴赏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进而得到不同的鉴赏结果。例如,在鉴赏《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做出硬性要求,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底蕴形成期待视野,进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一夜风光之后的辛酸生活,并对之产生同情,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朋友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这个朋友早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因为贪恋财富而将事情真相隐瞒。出现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鉴赏做出简单评判,而应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之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鉴赏结果,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发挥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鉴赏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大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讨论。首先,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其次,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够在聆听他人看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与他人进行对比,进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交流过程中调节自己的鉴赏角度,使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情景化教学法

文学鉴赏论文篇(3)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文学鉴赏论文篇(4)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升华影视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宣泄主人公内心情感、营造主题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开设了音乐鉴赏类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尤其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执、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领悟。影视音乐欣赏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在教学中再增加一些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尽管影视音乐欣赏是以电影和电视的视频片段作为载体,但必须以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影视剧转移到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尝试和乐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从大量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都有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女生较喜欢文艺和清新风格的影片,男生则喜欢题材比较宏大的电影,不同风格的电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新一代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探寻影视音乐的奥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一主题下的影视音乐,并分别对他们进行评论,或者直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个人对影视音乐的不同看法,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影视音乐《家园》欣赏教学设计

电视剧《闯关东》作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在央视创下了收视神话,全国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了《闯关东》的大结局。长达52集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九•一八”时期,在动荡中的人口迁徙和奋斗历史。一曲旋律舒展、风格多变、气势恢宏的片尾曲《家园》则成功地塑造了山东“闯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刘欢作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由刘欢演唱,曲调跌宕,充满浪漫情怀;第二部分由宋祖英和刘欢共同演唱,甜美动人的东北民谣《摇篮曲》结合富有律动的Rap说唱,“土洋”结合,形式新颖;第三部分再由刘欢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将音乐迅速推向高潮。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歌曲《家园》欣赏为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走近“家园”(1)欣赏默片《家园》。首先教师在课前将片尾曲的音乐关掉,课上播放无声的《家园》视频;然后让学生围绕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谈谈看完这段无声视频后的感受;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音乐在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关注影视音乐。(2)联想《家园》音乐。教师先简单介绍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及所看视频联想片尾曲的音乐风格。2.走进“家园”(1)聆听《家园》。教师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园》;再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与之前设想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最后教师总结歌曲《家园》的音乐风格特点。(2)剖析《家园》(谱例1)。教师将分段处理的《家园》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让学生说出该段音乐的演唱者;再用PPT课件显示乐曲歌词;总结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刘欢演唱,第二段女声部分由宋祖英演唱,曲调选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然后让学生结合《闯关东》的主题,思考歌曲为什么加入东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师总结影视音乐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并具体做出分析。(3)学唱《家园》。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乐曲简谱;然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简谱;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接着请学生谈谈对Rap的认识;让一位学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学生朗读Rap部分的说唱;教师再概述Rap的由来、特点和国内外代表性说唱歌手;再请学生模仿歌曲中刘欢说唱的内容,节奏律动可以自由发挥;最后教师弹伴奏,学生分三组演唱;一部分男生齐唱刘欢片段,全体女生齐唱宋祖英的《摇篮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谱例13.走出“家园”(1)比较刘欢、宋祖英的演唱风格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两位歌唱家,再让学生列举刘欢和宋祖英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谈谈两位歌手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师总结:刘欢和宋祖英分别属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乐居多,后者擅长演唱民歌。(2)“民族风”与“流行风”的相互融合先让学生列举“民族风”歌手与“流行风”歌手搭档演唱的歌曲;接着教师补充:玖月奇迹的《中国美》,宋祖英和周杰伦的《本草纲目》,谭晶和陈奕迅的《龙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迹演唱的《中国美》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民族风”与“流行风”相互融合的优缺点;最后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成两组,进行5分钟辩论会研讨。4.重返“家园”(1)了解影视音乐的种类。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曲;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影视音乐中的其他类型;然后教师总结:除了片头曲、片尾曲之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音乐类型,讲解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不同的重要作用。(2)3位学生代表演唱《家园》。先由教师播放《家园》的伴奏音乐,接着让一位男生演唱刘欢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宋祖英所唱的片段,一位学生演唱Rap部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程的教学。

教学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以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尾曲《家园》为载体,以走近“家园”、走进“家园”、走出“家园”和重返“家园”为主线,通过看、听、析、唱、辩等环节展开教学。具体教学理念体现如下:

文学鉴赏论文篇(5)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鉴赏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材体系、课程设置、鉴赏模式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发挥音乐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真实价值。本文将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价值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问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

一、音乐鉴赏的审美教育价值

新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将“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放在了课程的头条位置,音乐的艺术美决定了音乐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作用,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自觉审美的过程中,应贯穿所有主观和客观审美元素,并以鉴赏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所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均需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音乐鉴赏是学习或感悟所有音乐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其具体审美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认知,例如对音乐的分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2.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音乐情感的辨别能力、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的进一步升华。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将重点放在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上,而并非只注重音乐的时代意义与韵律形式。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1.高职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音乐鉴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也追溯到春秋孔子时期,当时就有诗书礼乐等课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外音乐教育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教育部门并未对音乐鉴赏课程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求,各院校大多是针对学校本身情况制定音乐鉴赏教学计划。教学的主要对象一般为大一学生,内容以乐理基础、西方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传统音乐鉴赏为主,对学生而言,由于在高中时期缺乏音乐教育基础,在接触音乐鉴赏课程时容易产生专业性代沟,导致学生望而生畏。此外,从教师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大多数为科班出身,专业水平非常高,但教学水平却与专业水平不成正比,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专业术语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也是目前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弊病。2.高职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一是音乐鉴赏课程未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安排的音乐鉴赏课程随机性太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的鉴赏曲目,教学进度不一致,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音乐知识有限;其次,很多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不重视,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缺乏学习热情,此外,音乐鉴赏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音乐鉴赏课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音频和乐器设备,导致音乐鉴赏课只能局限在多媒体教室中,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现场交响乐、钢琴曲等需要现场进行细致欣赏的曲目,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是鉴赏教学方法欠创新,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仍然沿用欣赏———讲解———评价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逐渐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音乐潮流,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当前的音乐文化对鉴赏课程进行改革,导致音乐鉴赏教学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逐渐与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脱节。

三、多元化视角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考

1.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建构分析。首先,高职院校需针对音乐鉴赏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从而规避传统教学的疏漏;其次,需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针对性强、鉴赏内容丰富、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模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音乐鉴赏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寓教于乐;最后,音乐鉴赏一定要有预计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教师心中,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各不相同,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必定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对音乐领域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也是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热情,培养其艺术修养,端正音乐鉴赏的学习态度。2.结合多元化背景,丰富音乐鉴赏的内涵。首先,安排教学内容时多元化音乐并举。音乐鉴赏课程与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种类各异,且时间和地理跨度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种音乐风格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按照世界文化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从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传统教学中通常分为西方音乐、东方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模块进行单元鉴赏教学,这种方法可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特点和作曲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但由于个体所具备的特殊性,历史上每位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均有较大的差异,无法一概而论,因此仅以“面”的扩展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就显得内容空泛,缺乏深入。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面”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选取音乐作品定的“点”来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分析,例如在鉴赏20世纪初的Twelvetone(十二音)音乐时,可选取A.Schoenberg(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例,对作品片段化、急剧跳动的主旋律,不规则、出人意料的节奏以及无调性的和声等微观特征进行鉴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描述的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悲惨的心理世界。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可让学生掌握多种音乐观念,提高了对具体音乐现象和整体格局的分析和聆听能力。其次,将音乐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情境。音乐是文化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直接联系,但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文化情境的差异进行强调,缺乏对社会背景、宗教、艺术、经济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因此教师需将音乐置身于多元文化情境下,例如在西方中世纪音乐鉴赏过程中,对GregoryChant(格里高利圣咏)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从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宗教仪式等知识的讲解入手,让学生先了解到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广泛影响,而GregoryChant的功能则是作为宗教礼拜仪式的背景音乐,主旋律偏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带有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宗教意味,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记忆。再如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鉴赏时,可结合多媒体屏幕,创设对应的自然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可将作品置身于无锡二泉池旁,月恋水、水怀月,在泉与月的相互衬托下,全曲时而沉静、时而躁动变奏、时而激昂愤懑、时而深沉忧伤,这也凸显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痛苦,以及内心对生命的豁达体验。3.改革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是充分运用网络音乐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欣赏,并尝试着理解作品中的核心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Fade》《克罗地亚狂想曲》《IntroAE86》等流行电子音乐和钢琴曲,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版本进行鉴赏,并要求学生对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发言,并将发言情况纳入到评价考核成绩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前提下与同学进行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由传统讲授式课堂朝讨论主导课堂转变。在进行讨论式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对讨论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提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维也纳派的三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何异同?导致这种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位作曲家生活境遇是怎样的?其音乐是如何被社会接受的?等等,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音频资料。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学生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学生陈述完毕后教师给予充分提示和指导,或者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裁判,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将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鉴赏课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互交叉的趋势,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现象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音乐鉴赏教学融入到多元文化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雁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

参考文献:

[1]袁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2015(15)

[2]卞红煊.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6(21)

[3]王文臻.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6(01)

文学鉴赏论文篇(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越来越深入的形势下,美育的建设发展具有空前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必将从边缘走到中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包含经济的现代化,更包含文化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成功。而在文化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之中,美育承担着培养青年一代以审美态度对待社会、他人、自然与自我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一、树立正确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是文学鉴赏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有人认为美育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实施就行了,大学阶段已不再需要,这显然是错误的,是对大学生更需要提高审美修养的一种漠视。首先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的判断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审美教育,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传统教育中,一般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甚至产生耻辱感,可能比强令的“不准”强得多。其次,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信息,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受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最后,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健心健体。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又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学鉴赏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完美的人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学生创建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是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发展,趋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其审美追求更为强烈,审美想象更加活跃,观念新颖,富于创造性,是建构审美心理的最佳时期,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理论到实践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教育,才能使审美素质更上一层楼,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观心理和较高的审美修养。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是大学生优良素质的体现,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文化层次不能完全契合。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有的大学生却不能给人意气风发、充满激情、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感觉,现代人在物质的满足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仆人,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很显然,这些人的审美观是扭曲的、错误的,他们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

现代高校的教育专家们早已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大学为加强审美教育,增设了艺术类公共课程,但传统教学评价、考试模式使学生和老师的主要精力用在背考试课程的书本知识方面,同时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不得不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集中到专业学习上。在就业压力突出的条件下,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时,完全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增强务实意识的同时,往往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放弃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抑制自身的全面发展及审美境界的提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进行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以美启真”,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特征。比如,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赞叹:“啊,真美!”这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文学作品主要借助语言文字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因此,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鉴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美。特别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接受美和鉴赏美,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通过写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形象理解背后富含的情怀。

其次“以美引善”,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地背诵孔孟佳篇,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普通人向美向善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很难化为他们的动力。

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有当欣赏发生,读者的内在因素(知识、经验、情感)与外在因素(周边环境)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根越深,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体会作品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增强其审美内趋力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如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可以让学生精心挑选优美抒情、节奏舒缓,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的曲子。学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炙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慷慨激昂地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之文学鉴赏要当仁不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论文学审美鉴赏的创造性[J].大众文艺,2012(02).

[2]王光英.经典文学的审美鉴赏与美育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文学鉴赏论文篇(7)

《文学概论》指出:“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等,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鉴赏能力?在此,谈谈“知人论世”的方法。

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写出来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等的影响。反过来,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的情感与心态,又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读者对作家的经历、处境、性格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赏读作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处境、行踪、性格与思想意识等。“论世”就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等。因此,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不但是赏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更是建构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桥梁,是读者走进作品的路径。

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我们就应该让了解在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未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盖起一座茅屋栖身。其次,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而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秋八月,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自身生活也就十分艰难,长夜难眠。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可是,在如此情景下,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推己及人,在诗中就明确地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抒发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的情怀。这篇诗歌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也就在于诗人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怀。

总之,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不但能披文入情,而且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深刻,理解也会走上一个更深层次,获得诗歌更深刻的意蕴。

文学鉴赏论文篇(8)

自从有文学创作之日起,就伴生了文学批评鉴赏活动。但研究文学批评鉴赏的理论,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这是因为批评鉴赏理论要在大量的批评鉴赏活动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归纳,要在文学观念变化的前提下才能独立门户,要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相关论述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较系统的理论。[1]因此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真正产生。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学批评鉴赏的一些重要命题,如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但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专著。到两汉时期,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和王充的《论衡》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有所涉及,但是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同时在汉代还出现了专论《诗经》的《毛诗序》以及专论《楚辞》的王逸的《楚辞章句》。这些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先有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论”、“文气说”,客观上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后到齐梁时期,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陆续出现,使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最终得以形成。

一、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基础――“文体论”、“文气说”

东汉末年,人物品评风气日盛,给当时的文坛造成了一些混乱。同时,因为政治吸引而形成的文学集团内部充斥着文人之间的互不相服甚至互相轻视的现象,如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2]就可以看出他对陈琳的轻视。正是有感于这种普遍存在的文人相轻现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论”和“文气说”,希望以此来解决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曹丕分析“文人相轻”的现象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人对自我的片面认识,对自己的长处“善于自见”,对自己的短处“暗于自见”,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文人不能全面把握各种文体。针对这一情况,曹丕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明确地对文体进行了分类。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八体”,即有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科,又因为八科之间风格特点的相近,而整合为“宜雅”的奏议、“宜理”的书论、“尚实”的铭诔、“欲丽”的诗赋四科。正因为四科各有其不同风格,因此曹丕谓“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体可分为四科,且四科的特点截然不同,而文人在这四科中又各有擅长,这就和文人对于某一种或几种文体的偏爱有关,而这种偏爱就是由“气”所决定的。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是指作家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方面的特点,气有清和浊的区别,这是先天造成的,不是后天努力所能做到的。“气”反映在作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就谓之“文气”。因此,“气”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了文人对文体选择的不同和作品风格的不同。

总的来说,曹丕提出“文体论”和“文气说”,目的是为了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不合理性,以此来重振文坛的风气。但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所以不同的人所偏好和擅长的文体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不同,因此文学批评鉴赏应该以公允为标准,在对文体和作家的创作风格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鉴赏,既不可轻人,也不能刻意地捧人。

二、 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知音”、“滋味说”、“追溯源流”

齐梁时期,出现了鉴赏文章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鉴赏诗歌的钟嵘的《诗品》两部专著,两者以自身的实践作了文学批评鉴赏的示范,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的那样:“《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3]而更重要的是刘勰和钟嵘分别在《文心雕龙・知音》和《诗品序》中提出了文学批评鉴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文学鉴赏批评理论在此时期最终得以形成。

(一)“知音”

1. 知音之贵

曹丕“文体论”和“文气说”的提出,在客观上对当时的文学批评鉴赏提出了要求,要求文人在批评鉴赏时保持公允,在全面了解作家的擅长文体和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公正地评判。这也就要求批评鉴赏者有见识、有胸襟,能当作家的知音人。正如伯牙、子期一样,只有知音人才能够完全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达到“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知音的可贵。

2.知音之难

“知音”原指能够精通音乐,而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被刘勰借以表示鉴赏者能够明白作者的创作,并能够对此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古往今来,能达到这个状态的人没有几个。刘勰也看到了这点,所以他开篇就说“知音其难哉”,认为“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音实难知”和“知实难逢”。

“音实难知”,即作品本身让人难以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作品复杂多样,人们不能够完全加以辨别鉴赏,即“文情难鉴”。而另一方面则因为鉴赏者各有偏好,因而不能做到完全客观地对作品进行批评鉴赏,即“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知实难逢”,即能够真正理解作品并能做出客观公允评价的人难以遇到。造成“知实难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为“贱同而思古”,即一味思慕古人而贱视同时人。其二为“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即因自己有卓越才华而拔高自己、压低别人。其三为“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即自身毫无文才而又误信传说、不明真相。

3.知音之法

针对“音实难知”和“知实难逢”的情况,要做到能够正确地批评鉴赏,刘勰提出了知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首先,刘勰提出了“博观”、“公正”的总原则。“博观”就是要求批评鉴赏者要博览群书,博见广闻,以增强自己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公正”就是要求批评鉴赏者要无私公允,排除私见偏爱,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作品。

其次,在博观、公正的基础上,刘勰又提出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来帮助批评鉴赏,即“六观”。“六观”是指批评鉴赏时需要注意并考察的六个方面:一观位体,即先看作品的体制安排;二观置辞,即看作品的遣词造句;三观通变,即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自己的创新;四观奇正,即看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手法;五观事义,即看作品中的用典情况;六观宫商,即看作品的音韵。[4]刘勰认为通过对文学作品这六个方面的全面把握,才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从而达到知音的状态。

(二) “滋味说”、“追溯源流”

和刘勰一样,钟嵘也对文学批评鉴赏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终写出了《诗品》一书,不仅对五言诗加以品评,并在对诗歌的品评中蕴含了自己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

在《诗品序》中,钟嵘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与流俗。”由此钟嵘提出“滋味说”,以“滋味”来作为五言诗的批评鉴赏标准。钟嵘所说的“滋味”在这里就是指五言诗的诗味,这种诗味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说就是诗歌本身“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兼用兴、比、赋的特点;主观上说就是“会于流俗”,即合乎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就构成了滋味。[5]“滋味说”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五言诗的品评标准,自然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另外,在《诗品》中,钟嵘品评了两汉到齐梁时期共123人的作品,计上品12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其采取的是“追溯源流”的批评鉴赏方法。如其评曹植诗云“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种“追溯源流”的方法和刘勰所说的“沿波讨源”相似,品评作品时要求一直要追溯到其源头,这样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虽然钟嵘在用“追溯源流”的方法品评诗歌时出现了一些偏差,但不能否认这个方法的价值,“追溯源流”的方法也成为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之一,是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一部分。

三、文学批评鉴赏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伴随着文学创作产生的文学批评鉴赏活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有了批评鉴赏专论,提出了文学批评鉴赏活动明确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使后世文人学者在进行文学批评鉴赏时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同时启发着后世的文人学者不断完善文学批评鉴赏理论,使之终有一天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中国没有专门从事文学批评鉴赏的人,批评鉴赏者大多是文人兼任的,而文人由于个性风格和创作才能的不同在文体、风格上必然有所偏好,所以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地去批评鉴赏文学作品。所以类似“文人相轻”、“知音难逢”的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如果按照曹丕、刘勰、钟嵘等的批评鉴赏方法去做,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做到相对公正客观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鉴赏。

参考文献

[1] 徐应佩.论古代文学鉴赏论的孕育与胎脱[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2] 王友怀,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文学鉴赏论文篇(9)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把智育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十分注重学生字、词、句的学习以及概念、归纳、推理等能力。特别是人类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开始占据上风,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普遍。自然科学的归纳、推理、演绎等研究方法已广泛渗入人文学科之中,似乎想把一切的知识和问题都进行精确、细致的量化和标准化。在这一大的社会环境的强烈冲击之下,考试制度正适合这一角色的需要,在选拔人才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反映在语文教学领域,学生以考试为中心,教师以升学为目的,严格按照教材和考试范围进行一切教学活动,实行的是一种全理性化的教学方式:教师用自己纯粹的讲解和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感受,用一层不变的概念讲述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鉴赏,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之精神,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和倾听权,教师、学生和文本无法产生对话,因而也就谈不上感受鉴赏,产生审美愉悦,引起共鸣,进行艺术美的再创造活动。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暴露出种种问题和弊端,其中师生的鉴赏能力不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语文教育的这一现状,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高度重视鉴赏能力的培养。

鉴赏是领略文本内涵的桥梁和关键,是捕捉文本更深远的“象外之象”、感受和建构其“言外之意”的中心环节。在作家的作品当中,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其不同的经历、才能、气质、素养,饱含着他们对人生、社会、历史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追寻,字里行间蕴涵着自己深切的感情和深层的内涵,能从情至理上给学生心灵一定的影响和人生真谛的启示。然而,文本的这一以情感人和以情冶人的功能是不会自己呈现的,它必须由鉴赏活动来实现。通过鉴赏这一重要的审美活动,学生才能与作品中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进而引起共鸣,激发其对生活中的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深层思考,纯正和深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通过感受鉴赏,进入审美境地,来体味艺术和科学的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实现艺术美的再创造呢?

1. 阅读、产生幻象是进行文学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不仅具有表层的含义,更具有隐性的意义和内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文本,穿透语言形式层,与作家和作品产生对话,进而产生幻象,去感受鉴赏,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通过研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就会从其优美的字、词、句中发现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进而领略到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从而在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康桥夕阳图和星辉斑斓的康河夜色图,品味出字里行间诗人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爱情、理想的不懈追求,与作品和诗人展开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和他那略带感伤的悠悠情丝。最后,感触到诗人那天然纯正的心灵和童真、博大而宽广的爱心,从而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和境界,去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然而由于语文学科的隐蔽性和言语性特征,无形中成了学生理解文本,穿透文本的一道天然屏障。而要冲破这一樊篱:首先,学生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阔的生活视野,才能为有效的阅读准备条件。其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也相当重要。比如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文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于整体之中把握重点,找到恰到好处的契合点,为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文本与作者意图提供方便,减少盲目性,消除阅读中不分主次,不问实际的“积弊”,提高阅读效率。再次,出示必要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等辅助教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视觉印象,让学生主动期待,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直观整体把握作品中的意象。这些都是进入感受鉴赏的初步准备和必经之路,为准确、深入把握文本意图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营造教学情景是感受鉴赏文本之美的关键

一般说来,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各类文体的堪称经典之作,它们寄寓着作家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作家从自身的阅历和情感体验出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工、渲染甚至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等创作活动。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象”已是情感化的物象,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深深打并入了作家情感和心灵的烙印,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感不是那么彰显,而其中的审美客体的艺术感染力只有通过感受和鉴赏才能领略到。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留有自身的空白和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体验加以填补,不然艺术形象是很难发现和完整的。然而,以现代中学生的知识含量、生活体验、认识能力,穿透语言层,把握形象层,挖掘意蕴层还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设置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用一种适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和暗示。既不能太浅,也不要太深,太浅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太深学生又不能把握关键。其方法是多式多样的:首先,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谈吐风趣和教学方式是学生进入感受鉴赏的第一诱因 。很难想象一个各方面都很“蹩脚”的教师能诱发和营造一个美的氛围,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感受鉴赏,进行美的再创造了。教师渊博的学养,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凡的谈吐,工整漂亮的板书等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激发学生想象、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重要诱因。教师是学生的第一个审美对象和进入感受鉴赏领域的循循善诱者。其次,加强文本语言的理解,拥有良好的朗读能力。我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重点语词的初步了解是唤起学生视象的第一步。这是一个硬功夫,要靠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积累丰富的言语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师生平素的日积月累了。同时,师生的朗读是进入审美领域的重要因素。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功底。通过教师或舒或缓、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朗读,唤起他们的心灵视野,引发他们曾经相似或相同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作家和作品以及教师进行深入而亲切的对话,自觉地进行感受和鉴赏,产生共鸣,受到感染,然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美的再创造,最终达到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使美育、智育和德育得到和谐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3. 培养探究精神,激发创造想象

众所周知,感受和鉴赏在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不能以鉴赏文本为始,以鉴赏文本为终。文本形式层的穿透,形象层的把握以及意蕴层的发掘,固然离不开充分的感受能力和深刻的鉴赏能力,但我们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这一层面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和氛围,让他们自觉树立主体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特点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现实学习情况的方法和途径,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宽松、自由、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逐渐培养他们合作的学习方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发现问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他们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以纯理性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思考和练习。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大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教师应肯定他们的合理之处,对有待完善和补充的地方,更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万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感,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激励学生尝试错误,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对司空见惯的作品能能常读常新,有所发现,重新获得新的体验和领悟,最终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领悟能力、应用拓展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对前人的作品能够用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方法和现代感念评论和洞悉其内容和思想,并能提出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增强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蕴,为更好地理解每个时代的作品和进行艺术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呈现出一片错综复杂、色彩斑斓的景象,文学作品更加趋于多层次化、多元化,主题意蕴更加朦胧、含混和多义,这在语文教育中为文本留下了更多更为宽广的空白、思考、想象及评价的余地和空间,反映在鉴赏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在脑海中首先出现“幻象”,真正地浸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找到合适恰当的审美距离,从整体上多侧面、多角度深入地把握和理解作品思想意蕴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阅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说,是发现和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由于作品中的意象是作家艺术化的真实,融入了作家某种独特的体验和情感,而这种情感体验又和常人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感受和体验,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心灵和作家、作品能够真正发生对话,产生共鸣,最终师生达到共同建构文本意义,填补文学空白,在感受鉴赏的过程中使思想和灵魂得以某种启迪和净化,实现与文本真正意义上的交融和贯通。通过对文本的感受鉴赏进行审美,培养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灵活自如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所必须的交际活动,深化对社会、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发展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涵养我们博大的人文情怀,像春风、似春雨吹拂和滋润我们的心田,陶冶情操,提升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使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最终影响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如今的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教育无疑在未来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曾有人预言:“谁掌握了21实际的教育,谁就掌握了整个21世纪。”“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肩负着神圣崇高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改变传统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局面,已势在必行。“课改”的呼声愈来愈高,正适应了这一形势的需要。在刚出台不久的新课标下,语文教育中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日益彰显和突现。鉴赏能力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他是实现思考领悟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的桥梁和中心环节。新形式下,讨论和研究语文教育中的鉴赏能力对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的课程改革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国正等《语文教学在前进》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文学鉴赏论文篇(10)

    将15克的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德国—学者

    上面一段话很形象精辟地比喻了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看到这段话,我如一个苦苦念经的和尚顿悟一般,参透了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才能真正被学生喜欢,被学生吸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为什么不少学生还厌学?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之美。为此我们要担负起“美容师”的角色,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富有美感,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流光溢彩,青春靓丽”。

    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象)则是抽象和简约的。而我们的教材正是由语言文字和图画汇集成的,我们在学习知识,欣赏作品时,都要透过语言文字、图象把他们所表达的实际事物想清楚,把课堂搞“活”起来,从而把两者真正统一起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则是有意义的学习。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境。一次讲到罗中立的《父亲》,学生首先被其领袖式构图感染,我趁机讲中国“遗失”的几个词“小姐”、“同志”、“农民”,曾几何时“农民”与“土佬帽”“不讲究卫生”划上了等号,我教育学生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农民,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现在的现代化城市,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热爱农民。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这幅作品的理解。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情”。(美术教学论文 fwsir.com)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识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境”。

    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之山水单元专题时,我播放《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让学生达到未见其境如临其境的感受。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如古人般畅游在幽静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及意境,这样学生就能在我为大家创设的“境”中进入山水画的鉴赏之中。

    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我根据五段式的画面内容,用音乐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箫合奏,引导学生随音乐感受作品的具体情节;再如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穿插影视讲述,引发同学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与兴趣,我还邀请同学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到欣赏的乐趣,增强作品的感悟能力。

    以上这种充满情境式的教学,把本来死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们的脑海中。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的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这是因为“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在课堂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

    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感受“身临其境”意境。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的“孩子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理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向。这是情境教学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当然,我们都注重“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不少教师对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偏差,创设的 “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师生的调侃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缺乏价值取向过于花哨。如果设置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一味地挖空心思地在教学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备美术’、‘备学生’,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美术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即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也很难说是一堂成功的美术鉴赏课。因此,在注重情境的同时,还必须更深入地研究美术教材及学生。还有一种现象,有些创设情境无关因素大大干扰了课堂的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时,教师从奴隶社会的陪葬讲到世界各地的葬礼竟然用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样就本末倒置,抓不住重点了。

    另外“情境”的创设并不时时处处需要,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情境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是为美术教学服务的。我们应根据美术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

    总之,情境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利也有弊,对其弊端要克服,更要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努力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写作素材论文 下一篇: 口碑营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