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7 13:56:58

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篇(1)

(一)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有限,对文学作品背景又缺乏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期待视野”就变得非常狭小,阅读活动能够唤起的自身储备也相对有限,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以及文字派生出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而对作品更深的思考和鉴赏则难以完成。可见,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阻碍其有效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其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社会中感受世界、认知世界,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需要高等院校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通过校外兼职或外出旅游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背景,或者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在特定情景中,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

(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要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让学生在鉴赏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述、图像描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也是增加学生人生经历的又一途径,对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极大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相关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鉴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提出了未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能提出种种图式化景象,这种图式中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对茵伽尔顿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只是作者描绘图像的工具,塑造的情景和图像是不可控、未定的。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构造的不同图像决定了鉴赏角度、鉴赏结果不同。进一步说,正是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即学生将文学作品鉴赏中的未定点不断放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鉴赏目标不一致性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在传统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趋于统一化。简单地说,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统一鉴赏,使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准确。未定点理论表明,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点,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文学作品鉴赏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进而得到不同的鉴赏结果。例如,在鉴赏《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做出硬性要求,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底蕴形成期待视野,进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一夜风光之后的辛酸生活,并对之产生同情,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朋友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这个朋友早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因为贪恋财富而将事情真相隐瞒。出现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鉴赏做出简单评判,而应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之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鉴赏结果,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发挥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鉴赏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大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讨论。首先,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其次,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够在聆听他人看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与他人进行对比,进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交流过程中调节自己的鉴赏角度,使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情景化教学法

文学作品论文篇(2)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文学作品论文篇(3)

1.导言

风格翻译是翻译者,尤其是文学翻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对于风格能否翻译还存在很多争论,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风格能够如何翻译,以及能够或者应该这样翻译的原因何在。

笔者旨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更好地理解风格翻译。笔者选取了两个译本的前三章作为样本,比较两位译者在翻译原作风格方面的努力,同时,借助风格翻译相关理论,判断哪位译者更为成功地翻译了原作风格。

其中一个中译本的译者是孙致礼,该译本是他1999年对其原译本的修订本,另一个译本的译者是雷立美,译本出版于2003年。

2.风格翻译理论

阅读文学评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读到类似“该小说的特征是兼具幽默和感伤”(张伯香、马建军,1998:270),“他的作品以语言优美著称”(张伯香、马建军,1998:299),这些都是对某作家或者某部作品风格的评论。利奇和肖特在《小说文体论》中提出,总体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风格价值,也就是说,风格价值应该也必须被视作意义的一部分(刘宓庆,1999:46)。因此,在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努力再现原作风格(刘宓庆,1999:41)。

为了体现翻译风格,或者说再现原作的风格价值,译者必须首先充分理解原作的风格。然而,风格不同于概念或者情节,风格通常隐藏于字里行间,无法直接感知。所幸,随着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的发展,现在有一系列的风格分析方法,其中,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提出的风格的符号体系便是相当全面而且操作性强的方法。

根据刘宓庆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标记来认识作品风格。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类,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而非形式标记则包括表现法、作品包括思想和感情两个方面的内在素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作品接受者因素。(刘宓庆,1999:218-236)

认识作品的风格价值是翻译的准备工作,如何用目的语再现其价值则更具挑战性。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出了三种再现风格的方法,包括对应式换码、重构式换码及淡化式换码(刘宓庆,1999:238-242)。译者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再现原作风格。

3.《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第一至第三章的比较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主要作品之一。该小说以爱情故事为主要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早期英国乡村的生活、人们的观念和想法,同时,也表达了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尽管许多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情节和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更感兴趣,但是,奥斯汀独特的写作风格也是成就小说的重要因素。奥斯汀用清晰简洁的表达和适如其分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故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两个中译本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再现了原作风格。下面笔者将从叙述的翻译,对话的翻译,以及翻译腔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1)叙述的翻译

正如前文所述,清晰和简洁是奥斯汀作品的重要语言特征,而《傲慢与偏见》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因此,译者应该用同样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翻译,再现原作风格。

原文: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第一章) (Austen, 2004:1)

孙译本: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却把他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雷译本:这条真理在四邻八舍各家各户人们的头脑中是如此根深蒂固,这样一个单身汉新搬入一个地方时,不管人们对他的思想感情、观点见解知道得多么少,他们也会把他当做自己某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雷的译文有85个汉字,明显长于孙的67个汉字。译文长度存在区别是译员的择词造成的。

孙译本

还真够深入人心的

四邻八舍的人家

(对他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

雷译本

在……人们的头脑中是如此根深蒂固

四邻八舍各家各户

(对他的)思想感情、观点见解知道得多么少

雷译本明显比孙译本累赘,而原作是清晰简短的故事开场,很快地将读者带到故事里。根据刘宓庆风格翻译理论,在三种风格符号换码模式中,对应式换码是最切实可行的。对应式换码在翻译《傲慢与偏见》叙述部分的意味是,用同样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翻译。从以上译文对比可见,孙译本比雷译本清晰简洁得多。因此,孙译本更好地展现了原作风格。

另一重要风格特征是语域。根据刘宓庆的风格符号体系,作者用词的语域是其作品风格意义的重要体现,译者在译文的用词上,应该用相同或相近的语域,以再现原作风格。《傲慢与偏见》描绘了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早期英国乡村的生活,奥斯汀所用的语言是带标记的,足以让现代读者联想到那个年代和那种生活。相应的,译者应该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语域来再现那种生活。在这方面,孙译本同样胜过雷译本。

原文:...her mind was less difficult to develop....When she was disconcerted, she fancied herself nervous. The business of her life was to get her daughters married; its solace was visiting and news. (第一章) (Austen, 2004:3)

孙译本:……这位太太的脑子就不那么难以捉摸了。……一碰到不称心的时候,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的人生大事,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人生的快慰,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

雷译本:……她的思想浅薄,比较容易暴露。……她一不满意,就自以为患上了神经紧张症。她的人生使命就是嫁女儿;她的生活慰藉就是探亲访友和打听新闻。

雷译本中的“容易暴露”、“神经紧张症”、“人生使命”、“新闻”都是相当正式的用语,甚至带点学术味,属于中国现代城市人的词汇,因此,这样的译本,很容易让读者感觉读到的并非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相反,孙译本中的“不那么难以捉摸”、“神经架不住”、“人生大事”、“消息”,都是简单通俗的口语,所以,更符合原作风格。

(2)对话的翻译

奥斯汀是对话设计大师。《傲慢与偏见》里的人物说话的方式各异,但是都极具人物特色,很好地展现了这些人物的兴趣、思维方式、个性等个人特征。因此,适如其分的对话被视作该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根据刘宓庆的风格符号体系,词语和修辞标记是风格意义的重要体现,而词语和修辞又是《傲慢与偏见》中对语的重要因素,是对话的表现力的来源之一,因此,译者如何对词语和修辞进行处理,是评价其风格翻译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

下面分析两个译本对班尼特太太语言的翻译,看看哪个译本更好地再现了班纳特太太的人物特征。

班纳特太太是“智力贫乏、不学无术、喜怒无常的女人”(笔者译,Austen,2004:3)。在《英国文学教程》中,编者指出班纳特太太“非常虚荣、无知而且在富人面前则一脸卑微”,而且“势利、不懂礼仪、粗俗”(张伯香、马建军,1998:237)。小说中,班纳特太太的语言缺乏连贯性、结构简单松散、词汇匮乏,而且讲话不懂修辞,很好地体现了她的性格特征(彭开明,1995:30-34)。因此,译者必须通过语言,尽力在译文中再现这个人物的个性。

文本分析表明,孙译本比雷译本更好地再现了班纳特太太的语言风格,因为,雷译本中,班纳特太太说话所用的句子相对复杂,而且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汉语成语,与原作风格相距甚远。以下是例子。

例1:“Oh,single,my dear,to be sure! ... 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第一章) (Austen,2004:1)

孙译本:“哦!单身,亲爱的,千真万确!……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

雷译本:“哦!是个单身汉,亲爱的,千真万确!……这对我们的女儿们来说,是桩多么美好的亲事呀!”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话,雷用了相当复杂的句子结构,而且“美好”是相对正式的词语,而孙的译文更为直接、简单、通俗,更符合班纳特太太智力贫乏、无知、粗俗的特征。

例2:“My dear, you flatter me. I certainly have had my share of beauty, ... she ought to give over thinking of her own beauty.”(第一章) (Austen,2004:1)

孙译本:“亲爱的,你太抬举我啦。我以前确实有过美貌的时候,……就不该对自己的美貌再转什么念头了。”

雷译本:“亲爱的,你太过奖了。从前我的确也是有过花容月貌的,……就应该不要再考虑自己的美貌了。”

雷译本中的“花容月貌”是成语,而“应该不要再考虑自己的美貌了”则是比较正式的句子,不像出自班纳特太太之口。而孙译本则更能表现班纳特太太将讽刺视作赞美、试图显得谦虚的愚蠢。

例3:“Don’t be coughing so, ...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 You tear them to pieces.”(第二章) (Austen,2004:4)

孙译本:“别老是咳个不停,……稍微体谅一下我的神经吧。你咳得我的神经快胀裂啦。”

雷译本:“看在老天爷的分上,……稍许体恤体恤我这可怜的神经紧张的毛病吧。你简直快要把我的神经撕碎了。”

雷译本的“稍许”和“体恤”都是比较正式的词语,不如孙译本的“稍微”和“体谅”合适。雷译本最后一句的“简直”也显得过于书面化。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孙译本在再现班纳特太太说话风格方面比雷译本成功,更好地再现了人物的特征。

3.翻译体

刘宓庆认为,翻译体的显著特点是“不顾双语的差异,将翻译看做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刘宓庆,1999:245)。雷译本经常出现翻译体,如以下几个例子。

例1:“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雷立美,1)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孙致礼,1)

例2:“这样说来,一个女人并不是常有许多美貌好考虑喽”。(雷立美,2)

“这么说来,女人家对自己的美貌也转不了多久的念头啦。”(孙致礼,4)

例3:无论他在德比郡有多大的家产,都无法使他免于看上去有种令人望而生畏和讨厌的神情,也无法使他免于与他的朋友比较起来显得微不足道。(雷立美,6)

这样一来,纵使他在德比郡的财产再多,也无济于事,他那副面孔总是那样讨人嫌,那样惹人厌,他压根儿比不上他的朋友。(孙致礼,10)

以上雷译本中的划线部分都是机械的对应式转换,造成了无意义甚至是破坏性的重复和累赘,给读者理解带来了

困难。而孙译本则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翻译体,是可读性更强的译本。

4.结语

本文集中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对风格翻译的处理。借助风格翻译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孙译本比雷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奥斯汀清晰和简洁的语言风格,更好地保留了小说人物对话的艺术精华,也更好地避免了翻译体,因此,孙译本比雷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

通过对比研究,希望可以给文学翻译工作者带来一点启示,那就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意义翻译,由于风格是文学作品总体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认识和理解原作品的风格价值,继而在译作中,通过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再现原作的风格。

然而,本文只选取了一部文学作品的三个章节进行对比,因此,收获十分有限。笔者将扩大文本的范围,对更多的文学翻译语料进行分析,从而取得对风格翻译更进一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Austen,Jane.Pride and Prejudice. 2nd ed.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Ltd,2004.

[2]简・奥斯汀著.雷立美译.傲慢与偏见(第二版).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文学作品论文篇(4)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昔日那个笼罩着温情诗意的田园便从烟雾迷蒙中浮现出来。乡土,一个凝固的静态的农业文明的缩影便成为思想家、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1]。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乡土文学都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两岸的乡土文学创作在汉文化的维系下互相碰撞、交融、发展。成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把沈从文当作自己“文学上的爷爷”,对比二者的创作,便不难发现两岸乡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乡土的姿态

“故乡”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实有的地理空间,二是作家在离乡后回望家园,自发构建的内在心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乡因此不仅只是一地理上的位置,他更代表了作家向往的生活意义源头,以及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2]。

沈从文即使是在成名之后,也始终以“乡下人”自居。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总是不合。”[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沈从文对于城市文明固执的偏见与厌恶。他以“乡下人”的身份来到城市,在这现代文明的滥觞之地却找不到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始终处于一种漂泊、孤独、焦灼的状态。于是转而面向乡村,描写故乡“湘西”,成为他创作的立足点。姑且不论这种选择是对传统文化的挽救与缅怀还是在都市遭受挫折后出现的人格退行,沈从文选择逃离城市,在乡村寻找“供奉着健全人性的希腊小庙”,无疑为他和我们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和诗意的栖居,结束了无根的漂泊状态。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为人们找到了灵魂的居所,同时也为正当少年的黄春明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门。中学时代的黄春明特别爱写作,而这爱好又得自于他的国文教师王贤春老师的启蒙。她私下把沈从文的小说送给黄春明,鼓励他从事文学创作。沈从文的故事让黄春明感动不已,从而使他意识到了文学的力量。因此,黄春明说:“我有两个爷爷,一个爷爷是生我爸爸的,一个爷爷是沈从文。”[4]沈从文的乡土写作将黄春明带入了文学的世界,并作为一种资源影响着黄春明以后的文学创作。60年代到70年代初,台湾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现代工商经济的冲击下,农村自然经济解体,乡村处于整个台湾经济结构的底层。对于古旧、淳朴、率真的传统感到深深眷恋的黄春明陷于忧虑之中。另外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背景,“传统乡村”与“现代工商文明”的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祖国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抗。情感上亲近祖国家园,理性上却顾念到现代化带来的文明进步,这种两难的困境再加上台湾社会特有的“孤儿心态”使得黄春明更深地陷入了无根的惶恐之中。相同的困境,同为知识分子的身份,为家国忧心忡忡的心境,以及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使得黄春明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于是,为了缓解这种惶惑,黄春明也将目光瞄准了乡土社会,将文学心灵扎根于自己的故乡“宜兰”。

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所带来的“文化无根感”将沈从文引入了“湘西”,而由社会政治的剧变带来的“现实无根感”将黄春明引入了“宜兰”。时隔30余年,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将文学之根、人生之根植入到故乡的沃土中,在乡土社会中寻找精神的家园。“故乡”在他们的笔下便不仅具有了地理意义,更具有了心理意义的层面——它是理想的载体,诗意的栖居。沈从文曾说:“不管是故乡还是人生,一切都应该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是使人愉快,也无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5]他的这种“择美”而“遮丑”的观点在创作中得到了印证。他的“故乡”“边城”是一幅恬静写意的艺术风景画,“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6]。他在“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7]的翠翠、夭夭这些“湘西世界”里的纯美小女子身上寄寓自己美的理想,在亲手放倒了六个敌人的虎雏身上寄托了对生命强力的赞叹,用美丽的梦幻构筑了与“现实人生”遥遥相对的理想宫殿。黄春明也同样是用满含赞美的笔调为我们描画出了一个充满田园风情又举步维艰的“宜兰世界”。阿明烤草螟猴的童真野趣、爷孙俩共扎稻草人的天伦之乐,让我们领悟到了乡民的快乐与质朴;青番公对土地近乎偏执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己一手创建的家园的骄傲和期盼;而阿盛伯对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游泳池的憎恶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乡民的执拗与悲怆。这些“小人物”就是黄春明作品的主角,他们面对尴尬的生活境遇,却从不向命运妥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品格,“想一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想一想他们生存的条件,再看看他们生命的意志力,就会令我由衷的敬佩和感动”[8]。

美国小说作家赫姆林·加兰早在1984年写就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中对乡土小说有精辟的理论阐述。他认为“地方色彩”对于文学至关重要,“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的一向独具的特点”[9]。“地方色彩”是乡土文学的重要审美特征,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二人的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由于地处偏隅,以中原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湘西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酒神精神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人们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原始本能,在放纵中消弭人与人的界限与隔膜,获得人与自然的合一。因此,柏子的放荡不羁、吊脚楼女子的真诚妩媚、虎雏的尚武好斗、媚金与豹子的刚烈,也许有悖于儒家文化的规范,可将他们置于湘西的背景下就显得极为和谐。而湘西人过迎春节的热闹场面,用寸金糖封口的习俗,女人只同第一个男人相恋而与第二个男人结婚的婚嫁观念,以及他们内在的悲剧性气质无不显示了湘西世界的独特个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也因此更加鲜明起来。而黄春明笔下的“宜兰”由于位于台湾东北隅,更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风貌。黄春明的小说背景大都设置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乡村文化韵味的小镇上,妈祖庙、茄冬树、木瓜园、番薯地等独具宜兰地方特色的风情景物随处可见。比如在《溺死一只老猫》中对清泉村祖师庙和痔疮石的叙述,在《青番公的故事》中对给村里人预报洪水的芦啼鸟的描写都彰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对风俗人情与民间活动的描写也是表现地方色彩的重要方面。比如黄春明在《瞎子阿木》中描写久婆用白饭、纸人、菜碗和梳子为秀英“招魂”的场景,在《放生》中叙述娶媳妇的传统审美标准:长着四正带翘的臀斗,可以致荫丈夫的圆下巴……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黄春明的“宜兰世界”别具一格,分外灵动起来。

在《乡土小说》一节中,加兰认为:“日益尖锐起来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不久就要在乡土小说反映出来了。”[10]加兰的预言在乡土小说中得到了证实,作为“乡村”对立面的“城市”往往成为乡土作家们批判的对象。都市上流社会与绅士阶级的人生情状,是沈从文以都市为题材的小说的主要景观。人格缺陷或精神病态是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共有特征。无论是《八骏图》里“八骏"们源于性压抑的人格分裂、《绅士的太太》中男女逢场作戏式的横流,还是《大小阮》中大阮的不择手段、《道德与智慧》中大学教授同情心的缺失,都表现为人的本质的退化或缺失。而城市的缺失,却往往能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找到补偿。城与乡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成为了乡土作家的另一套笔墨。7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依赖外国,致使“崇美媚日”的社会风气盛行,社会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都市。黄春明的创作背景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他的笔触迅速集中于批判、嘲讽带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工商经济和买办意识。《苹果的滋味》揭露了美援带给台湾人的精神奴役,《我爱玛莉》批判了愈演愈烈的崇洋的社会风气,《鱼》揭示了外来经济和精神侵袭之下民族宝贵传统的失落。作家开始反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带来的弊害,以及精神生活的贫困,开始寻找民族文化传统之根。

二、不同的价值选择

尽管沈从文与黄春明都是以乡土文学而著称于世,但是二者的批判视角和价值选择却迥然不同,由此使得他们的创作面貌也各具特色。

苏雪林曾说过:“沈氏虽号为‘文体作家’,他的作品不是毫无理想的……这理想是什么呢?我看就是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11]而此后沈从文也明确扬起了“重造经典”的旗帜。这所谓的“重造经典”,即民族文化的重构[12]。在他的创作中激荡着对“生命”和人性的褒扬,目的就是获取重造经典的思想文化资源。即如他在谈及《边城》的创作目的时所说:“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到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可能从什么方面入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青年人的血里或梦里。”[13]“五四”前后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曾异常鲜明地提出过改造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宏论,但在文学领域内,除了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张扬了生命强力以外,这种生命形式却一再遭到“”。于是沈从文选择以另一种生命体验来唤醒这种生命情绪,用楚地民间文化的强悍来冲破民族的沉闷氛围。“边城”以及“湘西”正是他为楚地民间文化选择的文化载体。沈从文在一般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姿态之上,又赋予他的创作以文化寓言的身份。因此,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是在文化批判的视角下对“乡土中国”的观照。

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沈从文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迥然不同。具有新人文主义特征的“自上而下”的“五四”人道主义精神,没有成为他唯一的价值尺度。他对于用楚文化重建民族文化、恢复民族活力的热切期盼,使得他对楚地民间文化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再加上他“超越悲剧”的审美经验,因此他的创作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文化态度与价值选择。尽管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也写湘西的贫困落后,也写农民在外来政治、经济压迫下的困苦、挣扎,但是他并没有凌驾于民间理性之上,用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启蒙态度去反映乡民的落后愚昧,以引起同情与疗救的注意,而更多的是站在民间理性的立场对他们这种隐忍的生存方式表示认同。这使得他的乡土小说更具有“平民化”的色彩。比如在《丈夫》中,沈从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让妻子去当赚钱养家的丈夫的形象,并且丈夫认为这种方法“既不和道德冲突,也不违背健康”。这种方式可能无法为我们所理解。但是沈从文并未就此展开血泪的声讨,而是以一种泰然洒脱的“乡下人”视角来书写他们视为正常的生存状态,格调如此委婉,似乎充满了“勿抵抗主义”的意味。又比如在《柏子》中,水手柏子把漂泊两个月赚来的钱换来一夜销魂,然后再返回船上赚钱,周而复始。柏子的生存方式可能是消极的,但是这种率性而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却让沈从文表示认同。沈从文说:“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14]因此,沈从文从不用城市的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来比照乡村,而是努力发掘乡土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民间理性的价值意义,还乡土社会的本真面目。

黄春明的创作更多的是以现实批判的视角来审视乡土社会,以悲天悯人的态度揭露“小人物”麻木尴尬的生存状态,以社会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外来政治、经济对农村的冲击。归根结底这还是启蒙的视角,是乡土写实派的典型风格。黄春明曾说过:“我的小说喜欢处理时代转变的过程,关怀人与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15]比如在《锣》中,黄春明塑造了一个在台湾社会转型期间丢失了传统职业的“打锣人”的形象,经济上的失落带来了社会地位以及人的尊严的失落,不断以自我的精神损害与心灵摧残来换取生命的平衡,活脱脱是一个阿Q的形象。而在《儿子的大玩偶》和《两个油漆匠》中,同样讲述的是在自然经济解体、消费社会形成的社会转型阶段,“小人物”窘迫的生活状态。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沈从文的民间立场大不相同。沈从文的笔下也不乏这些身处尴尬生存境地的人,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看不到泛滥的悲悯情绪。不以人道主义为唯一价值尺度的沈从文看到了这种种卑微的生存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黄春明的创作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赞美“小人物”、缅怀乡土传统社会的,代表作就是《青番公的故事》。但是,已经在情感上、理性上超越了乡村世界的作家不可能真正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他们言说,即使是在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中,作者的价值标准也已经发生了转换。乡土作家的民间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民间,其民间理性也经过了现性、现代哲学与文化启蒙的烛照,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民间理性了[16]。因此,民间理性与现性的冲突便会出现在作者的创作中,它在《溺死一只老猫》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反对修建游泳池的阿盛伯不是“英雄”,而与阿盛伯对立的市镇也不是“坏蛋”。于是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已经不再是一种正义、非正义的冲突,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在此得到成功的消解,小说不再囿于非此即彼的道德对抗,而呈现出多声部的主题延伸[17]。黄春明认为,在新旧文化交接期,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多面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背后都蕴涵着多元的文化选择和丰富的阐释空间。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城与乡的对立代表着两种文化的对立,城与乡矛盾的不可调和是为了方便表达作者关于民族文化的理想建构,因此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城与乡的对立模式不能被消解,城与乡是二元对立的。形象是沈从文与黄春明创作中都曾赞美过的形象。黄春明在《看海的日子》中塑造了一个在艰难、屈辱中仍追求希望和尊严的——白梅的形象。显然,作者为她选择了一条积极的人生道路,符合现代文明、现性的道德规范。而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人认为是既符合道德,也不违背健康的职业。因此我们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总是安于现状的,不需要同情与可怜,也不用如白梅般体会重新做人的艰难。她们真诚、刚烈、妩媚、敢爱敢恨,恰如《柏子》中那个吊脚楼女子的形象。

在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战中,乡土小说家们担心乡土传统会最终走向消亡。这种焦虑与忧思呈现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浓重的悲彩。而由于沈从文与黄春明价值选择的不同,二者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悲彩。基于复杂的文化态度与价值选择,以及“超越悲剧”、“超越苦难”的审美经验,沈从文笔下的悲剧大都是命运悲剧。人物被命运牵引着,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比如《边城》中翠翠与母亲的悲剧循环模式。人与命运是无法抗衡的,或者甚至没有反抗,因此沈从文作品的悲彩是冲淡的,淡漠了普通人那种对悲剧的惊讶。而黄春明由于采用的是现实批判的视角,因此他笔下的悲剧大都是社会悲剧,人与社会发生激烈的冲撞,死亡成为人对社会的最后一击,比如《两个油漆匠》中被社会逼上绝路的油漆匠。我们在作品中可以读到作者的愤懑与不平。黄春明作品的悲彩是浓重而忧郁的。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说:“黄春明写的是台湾那里的家园,那里的风俗习惯,那里的不平,那里的美和那里的人——主要是写人,这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我认为即使他今天就停止写作,他已经用他的台湾乡土小说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和社会史,留下了具体的贡献了!”[18]诚如葛浩文所说,黄春明的贡献不仅是文学的也是社会的。他以对乡土社会的观照,反映出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乡土社会带来的动荡。而当农村经济的动荡逐渐平息,社会矛盾集中于都市的时候,他便将视角投向都市。80、90年代,社会老龄化问题困扰着台湾,黄春明又将笔触伸向了老人问题。纵观黄春明的创作,他的转型期总是紧紧跟随着社会的转型期,他的笔触总是会伸向社会的敏感问题,他以现实批判的视角为我们勾画出台湾社会的情貌。黄春明的乡土创作,既赞美了坚韧生活着的“小人物”,又批判了滞重的落后乡风,既对传统文化的衰疲感到惋惜,又对现代文明寄予希望,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这与沈从文的文化批判视角是迥然有别的。

“乡土小说”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它是对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的思索和探寻。无论是以黄春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乡土小说所持有的批判立场,还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宁静舒适的“田园牧歌”,都是乡土作家们为寻找灵魂的归宿和诗意的栖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虽然二者的价值立场和批判角度不同,却以同样深厚的力度对“乡土世界”进行了多维观察与深入透视,展示了它温情脉脉却又藏污纳垢的风貌。

注释: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5页。

[3]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4]、[15]樊洛平、黄春明:《我要做一个播火者——一个乡土之子的情怀》,《文艺报》2001年4月3日第4版。

[5]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6][7]沈从文:《边城》,《沈从文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4页。

[8]黄春明:《屋顶上的番茄树》,《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9]、[10]赫姆林·加兰:《破碎的偶像》,《美国作家论文学》,刘保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92页。

[11]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12]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13]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14]沈从文:《〈从文小说心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

文学作品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49-01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语文教材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外国文学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都和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在教材上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外国文化和文学背景的了解。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着,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尤为顺利,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一直不停的进步更新,不断地完善自己。近几年来为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语文教材在选材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就初中语文教材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现状和策略进行详细研究。

在21世纪,人们对基本教育的要求有了全新的要求和认识,语文的学习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之下,语文教材的选材改革势在必行。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的语文教学已经被广大教育者密切关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实现这一要求的最佳方法就是将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加入到初中教材中。有人做过专业调查,最终显示学生在读课外读物时,大部分喜欢读国外的文学著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并不重视,教材上出现外国作品时,有的教师会选择简单的讲述,或是干脆忽略。部分教师对外国文学的讲解方法有所欠缺,仍旧采取讲解我国传统文学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因为根本没办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是想要全面的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初中语文在外国文学著作教学方面必须要加以提高,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迫在眉睫。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国外文学和国内文学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不能因为教材中国外文学著作的内容较少,篇幅较短,就忽视它们的文学价值。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里面是知识的指导者,传递知识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外国文学修养和专业的文学素质,积累外国文学名著的文学内涵,不断地了解外文著作,加深对其主旨思想和社会批判的认识,让自己的外文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外国知识的积累,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丰富,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重视起来,在课堂上将外文著作的文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文学思维更加开拓,以此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强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编选要求

外国文学作品都是翻译过后才会编选为教学材料的,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文学作品的选择要符合我国当代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选文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还要注重内容的比例,以及选文要包含人文主义和教育的培养内容。

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将外国文学作品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语文教材经过不断地整改、探索,外国文学作品已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内容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在1992年的语文试用版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已经是7.5%,文学篇目已有17篇;到2000年时,比例已经为15%,篇目已经达到28篇之多,截止到目前,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和比例仍在不停地增加,其题材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增多。外国文学作品的国别、体裁以及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起初的叙事、议论文体,拓展到社会伦理、科普读物等方面。像《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经典外国名著,曾多次重复的出现在不同的语文教材中,这些作品可以将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以及科学等方面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对国外的文化习俗有所了解。文学作品在在选文的题材和难易程度上也要十分注意,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编选内容一定要适合学生学习,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范围之内。选编内容还要注意人文性的强调,将文学作品和生活联系起来,就像《鲁滨孙漂流记》等外国名著,即让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发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这对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重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作品对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要尽早打破外国文学作品欠缺的尴尬局面,及时的改正当下的教育模式,对国外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选材都要格外重视,为初中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供有效途径。帮助外国文学作品的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教育者不仅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还要整合语文教材体系是否合理,适当调整考试制度等。所以,加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十分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更是符合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和目标,坚持发展这项改革,会让现代化的改革之路更加顺畅。

文学作品论文篇(6)

(一)动植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事物的态度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dog,英语中有大量俚语: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幸运之时);Heisaluckydog(幸运儿)等都表现出对狗的喜爱。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是受人鄙视的动物,一般带有狗的习语都是含有贬义色彩的、骂人的话语。比如“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走狗”“狗腿子”等。又如猫头鹰,在中国是不吉祥的,预示着要死亡的鸟;而在英国等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aswiseasanowl”,owlish都是形容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另如goat,中国人认为goat(羊)是温顺、听话的动物,但在西方国家有“色鬼”“牺牲品”的意思。

(二)颜色鉴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与生活处境各异,颜色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偏差,而即便是相同的色彩,从东西方环境和文化角度来说也包含着各自迥异的含义。中国红代表大吉大利,是喜庆、美好、欢快的象征,在结婚宴席等大型庆祝活动上,都以红色为主调来装扮环境、突出氛围。中国的鞭炮是红色的包装,过年的对联一定是红颜色的,送人的一定是“红包”,“开门红”蕴涵的一定是好运开始的寓意。另外,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红”代表和年轻女子有关的事物。“红妆”是女子的衣着,“红颜”指美丽的女子,“女红”指以女人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然而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所代表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例如“paintitred”的意思是意为“把某事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这样就含有贬义。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悲怆、哀伤和死亡。同样的白色在西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它是洁白和纯真的化身,在教堂,结婚的女方身着飘逸的白婚纱,喻示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充满喜气的红色却在西方象征着战争、对抗、流血,总之和暴力甚至死亡密切相关。外国翻译家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对这部著作的书名就采取了回避态度。而是使用了《石头记》这个与红色无关的名字。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著的开篇本意,又不至于让西方人一看书名就产生排斥反应,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翻译效果。再比如在翻译《红楼梦》时便对“红”做了灵活处理: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译者把“怡红院”译为“GreenDelights”而不是“RedDelights”,主要是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对等转化,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二、价值观念对翻译的影响

价值衡量会因为文化审美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地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差异构成的结构原因,也是区域文化的深层烙印,它深刻左右人们的心态、视角和审美方式。

(一)道德观念西方法律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突出的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维权思路。于这种利益环境脱胎下生成的人性文化,这种体现生命个体意识,高扬公平、奋斗以及自由的人文思想严重冲击着东方地域文化和法律意识。“individualism”这样的价值观到了中国汉语中则是“个人主义”,完全成为一个贬义词,它与“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相背离,在中文中被解释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体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仅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观念和做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于这种“喻于利”的小人,是要受责、挨罚的,严重者还要入刑。

(二)神话传说不同的沃土孕育出来的文化是有区别的,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作品也是异彩纷呈。要想深入地解读作品,把握文中的思想,就必须了解其形成文化背后的沃土。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得非常频繁,许多西方文学艺术家们都曾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过程中,多次出现引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但是如果对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了解不充分,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所以在翻译工作中,需要有效把握多元文化下的表达方式,通过掌握神话的内涵思想,传达出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就最广为人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来说,“ShynessisherAchilles’heel”。Achill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战争英雄,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把他浸到冥河中洗浴,这样他的身体就可以刀枪不入,然而入浸的时候他的母亲是握着他的脚踵的,这成了他的致命弱点,结果他被对手用箭射中脚踵而死,所以“Achilles’heel”代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所以“ShynessisherAchill’heel”是“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的意思。明白了这些神话故事,有助于翻译工作的进行。

三、多元文化下的翻译策略

对于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论述上,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做到“信、达、雅”的信息完美传递。翻译的终极任务就是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在中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传递信息。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曾经极力呼吁要学会“拿来”,这是基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文化立场。“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造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既然是翻译,就要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再创作。从鲁迅所译的《死魂灵》可以明确地看到他通过积极能动的翻译活动,对促进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在充分认知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异文化采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气魄,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翻译的实质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存在的,语言是服务于文化思想的表达的,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翻译的艺术形式。在小说《名利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SheisjustasrichasmostofthegirlswhocomeouttoIn-dia.Imightgofarther,andfareworse.”在这段话中,并不能只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它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如杨必所翻译的,“跟那些出国到印度去的女孩们比一比,她不见得穷到哪里去。说不定我左等右等,反而挑着个不如她的”。在原文学作品中,并不是要强调路程的远近和所花路费的多少,所以译者将原文蕴涵的深层内涵结合文中的语境转化成了汉语的表层结构,反映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减少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文学作品论文篇(7)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众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其中正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困扰,即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的急剧变化的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市场经济和功利心态的引导下,人们放弃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为代表的深度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为关切中心的消费文化,即大众文化。以下就此文化转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作具体分析,透过这种现象来探求这场文化转型的深层原因。

一、影视文化中文学作品改编的现状

“从小说到影视”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视艺术创作中对文学作品的借鉴和改编,带来了影视剧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别是当代生活内容、生活观念及生活状态的丰富多彩,使影视剧的改编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从内容到主题涉及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影视艺术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思想,畅销小说中的动人情节,成为不同导演所钟情的改编对象。[1]经过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不仅在当代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大奖的评选中不同凡响。德国施隆多夫的《锡鼓》,美国的《克莱默夫妇》,我国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世界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精品。由此可见,即使在影视技术与艺术走向成熟的今天,改编仍然方兴未艾,正继续创造着一个个动人的“银幕神话”。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向我们招手,吸引我们深入其中,探究一二。

目前影视改编创作呈现以下几种状态:

(一)对古典名著的改编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最繁盛的明清时代,已聚集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四大名著被首先请上银屏,一饱国人眼福。此外,《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言二拍》等一系列古典名著也不甘落后地在银屏上创造着各自的世俗神话。不难看出,观众对其喜爱程度和观赏热情远远超过了根据外国名著和现当代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从这一方面恰恰可以看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二)对历史题材的改编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几部古典名著被逐一品尝后,改编者开始逐个朝代寻找可供改编的历史素材。于是接踵而来的《末代皇帝》、《秦始皇》、《唐明皇》、《康熙大帝》等历史剧争相出台,它们多以长篇电视连续剧的面孔出现,极尽述说之能事,由点及面,极力铺陈。从当今上映和正在拍摄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来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而且每一部都在数十集以上。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改编者可谓“溯洄从之”,没有一个朝代不曾被涉猎。

(三)对当代畅销小说的改编

畅销小说一直是影视剧改编所钟情的对象。“畅销”意味着通俗,流行,意味着被当时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欢迎,意味着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这一切都是影视剧作为大众传媒本身所需要的。因此,影视剧和畅销小说似乎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对畅销小说的改编往往使影视剧更为畅销,而且经常会产生国际影坛的扛鼎之作。如《辛德勒的名单》(根据托马斯·肯尼利同名纪实体小说改编),《侏罗纪公园》(根据迈克尔·克赖顿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阿甘正传》(根据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

二、改编热潮的深层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文化转型不可逆转的趋势呢?

本雅明曾把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传统的乡村社会,资本主义阶段以及二十世纪高科技社会,对应着的分别是故事——现代主义语言与诗歌——传播媒体。这一观点说明了文学艺术从讲故事的口传方式,经过特别的文学写作发展到机器作为媒介的传播方式。[2]

因此,在当下,以大众媒体为核心的电子媒介必将对文学秩序产生强烈冲击。正如有学者认为,在高度信息化、技术化、商业化语境中,世纪之交的社会已从“读写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影视即为“读图时代”的典型代表。究其原因:

其一:文学隐藏在单一的语言载体中,而影视是把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的诸因素综合起来,故事和戏剧情节是图像的动态,音乐伴随着图像,图像隐含了思想,反映着生活。[3]读文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字;看电影、电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图像,听到的是声音。因此,“读图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社会文化由文学主体转变为影视主体。

其二:文化主体两个向度的变化,无疑给由传统延伸而来的文艺受众带来接受方式的改变,而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由欣赏型转化为消费型。[4]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心态是90年代文艺受众的最主要的艺术意识方式,“消费”已成为话语中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日益凸显,“看不见的消费之手”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制导因素,更直接渗透到文学的组织、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纯文学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经济时代的文学从写作到出版再到评审,已经越来越难以抵抗商业化与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

其三:在文学中,形象和思想通过文字这一载体间接地表现出来,而形象和思想又源于作者的心灵,可以说文学的白纸黑字始终是由心灵来灌注的。而电影、电视都是以一种技术力量在改变着文学所依托的那种自古而来的观念体系,在影视文化中,从表层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已经不同于心灵活动的微妙,不同于文学表现的诗意,而是一种能“看”得见的图像,它带来了新的时空观和本质观。在影视中,图像是主体,任何人都可以看图像,而在文学中,只有识字的人才能读文学。

三、改编热潮的发展趋势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影视艺术创作要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必须通过观众的欣赏。如果一部作品不能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话,那么它的审美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也就没有任何美学意义。欣赏它的观众,层次越宽广,人数越多,它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文学作品也是如此。[5]因此,在当前社会,不论文学家还是影视编剧或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大众的喜欢,自然而然,他们就把“雅俗共赏”作为自己作品的美学追求。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雅”和“俗”呢?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理解的“雅”是指符合艺术审美特点的规律,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深意和艺术创造性的作品;我们理解的“俗”是指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高雅之作其优点是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缺点是可能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通俗之作其优点是能为广大群众欣赏,缺点是可能浅显,缺乏深意,甚至流为低俗。因此,最好是能使二者结合,各取其长去其短,既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这就是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总论

现代文学艺术由于其日渐显露的商品化形式,使得现代艺术、现代科技与工商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文学作品为代表的高雅文学在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的“大众化”过程中,也放下了“正统”的架子,不断地向普及教育的方向发展。人们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工作之外享受到一些轻松、愉快,而影视文化也在做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工作。高雅文学主动向大众文化靠拢,而大众文化主动向高雅文化提升,这两种“主动”就是现在文学最清楚的格局。我们说大众文学也好,高雅文学也罢,其目的是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大众文化已初见端倪这一事实,通过良性地引导高雅文学(以传统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和大众文学(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整合,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深处挖掘和培育出现代化的人文精神。

注释:

[1]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4—315页。

文学作品论文篇(8)

    附图{图}

    然而,尽管探究这两门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逻辑联系似乎并不太难,但要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 系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却并非易事。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发觉影响学生写作水 平和道德认知提高的主要症结,就是失真失实。具体地说,小学生写作文,主要写记叙文,理应以自己身边的 人和事为写作素材。但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太平凡,“没啥可写的”“写出来没劲”,于是就套 用《作文大全》之类教辅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这显然无助于写作水 平提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少学生又只偏重内容的感知和基本概念的背诵,缺乏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能 力,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让他们运用书本里学到的道德观念,分析现 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就不知所云了。这无疑是提高道德认知的一大障碍。

    于是,我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即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应以倡导崇实求真为突 破口,以利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这是因为,倡导崇实求真的风尚既是思想品德教育的 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况且,这一突破口的选择,与 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完全吻合的。

    为了倡导崇实求真的风气,在作文教学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在教案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上都作 了些改进。

    1.面向实际,开阔视野,新人新事写不尽。

    小学生写作文,之所以觉得“没啥可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见闻有限。这跟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 的因素相关,是不能苟求的。而从教师角度反省,恐怕与偏重讲授书本知识而忽略引导学生面向实际、开阔视 野大有关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着重讲授写作技巧的教案设计,反复讲述现实生活是写作之 源的道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改变了以讲为主的方法,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议论社会现象, 逐渐养成面向实际的风尚。

    例如,在执教思想品德课《珍惜学习的权利》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每人都去找一找自己身 边最爱学习的人,搜集一、两个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然后在课堂中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对学生来说,既 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于是,在课余时间,他们就比较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经过认真观察, 收集了不少素材。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爷爷,退休后进老年大学学绘画,一回家就戴上老花眼镜不 停地练习,如今画出来的小熊猫栩栩如生;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受文革影响而耽误学业,近几年白天上班 ,晚上去成人进修学校充电,深更半夜还在灯下做作业,如今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表姐 ,虽然拿到大学文凭,如今仍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电脑……在听完学生介绍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收获,并 提示他们这些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就是写作文的好素材。不言而喻,他们交来的作文《他(她)真是我 学习的榜样》,内容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积累,而不是教辅读物中某些故事的复制品了。

    2.设身处地,悉心体察,笔端倾泻真情感。

    小学生写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缺乏感情色彩,这也可以说是“常见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不是写 作技巧问题,而是道德情感不够强烈,亦即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不够深刻所致。

    按理,师生朝夕相处,相互间较熟悉,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之情是真诚而由衷的。然而,每每让学生 撰写《我的老师》之类的作文,尽管不乏“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之类情节,以及“品格高尚”“满腔热情 ”之类赞叹语,可惜读来总觉得空洞、抽象,难以引起心灵的共鸣。此中奥妙,并非学生对老师缺乏感情,而 在于对教师的工作、生活、思想、情感观察不细、理解不透。这就是说,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 ,还应当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善于设身处地感悟,敏于细致入微观察,以加深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

    为此,在执教《爱满天下》一课前,我整理了不少同事的动人事例。在课堂上,我简要讲解了教师工作的 意义,接着就用具体的实例,讲解为什么人们把教师比作伯乐、园丁、严父、慈母、红烛。我所例举的事实, 全都发生在学生所熟悉的老师身上,他们听来倍感亲切,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使学生颇受震动。在结束课 堂教学时,我要求每个学生仔细观察一位老师的一天工作,包括生活细节,神态变化,情绪起伏,然后各自准 备在课堂上介绍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进行集体评议。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学生们充满感情地介绍了一位又 一位老师的感人事迹,有的同学讲着讲着,眼中闪出了泪花,还有的同学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忍 不住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脑瓜,急得直嚷“真该死”!这样,经过仔细观察和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学生们对老 师工作、学习、生活和品格、情操、思想境界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课后,他们写作《我的老师》一文,字里 行间全都流淌着浓浓的真情实感。

    3.就事论理,深思熟虑,评议世态有主见。

    小学生写作文,不善于夹叙夹议,提炼文章的主题,这也是一种“多发病”。在批改作文时,经常可以发 现这样的情况:内容不错,文字通顺,结构也较合理,可惜点题总是几句套话:“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件事使我深受启发”。这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关,虽不宜过高要求,拔苗助长,但也决不是说,教师可 以听其自然,放弃积极的引导。我觉得,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如果能够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 一事一议,那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不无益处的。

    如执教思想品德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文,我的教案设计不是先讲“相轻互损,相亲互益”的道理 ,而是先让学生议论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究竟产生了什么结果。在此基础上,再推选几位学生按课文内容排 演两个小品,一个小品的立意是相轻互损,一个小品的立意是相亲互益。为此,学生们颇感兴趣,不仅认真阅 读课文,仔细分析角色的思想行为,还对“相轻”“相亲”的必然结果进行了广泛的议论。显然,采取此类生 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而养成就事论理,勤于思考 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辅导时,如再提醒学生注意把思想品德课学得的道理运用到文章中去,力求使 文章主题鲜明、议论风生,效果就比较理想了。事实上,我在讲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文后,布置学生 写《我和××》,多数学生在自己作文中运用了思想品德课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尽管运用得还较机械、不够自 然贴切,但也应当肯定这种注意就事论理、独立思考的现象是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学生们在作文的结尾不再 反复出现“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之类的空而无当的套话,而代之以各具见解的议论,这表明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有所增强,写作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

文学作品论文篇(9)

一、《金海螺》之故事梗概

普拉宏大城的普拉宏国王有两位妃子,右妃名为占塔拉缇威,左妃名为苏皖娜占巴咖,但普拉宏国王更宠幸左妃。后来,两位王妃都有了身孕,巫师预言右妃将诞下一名男婴,左妃将诞下一名女婴,左妃记恨就使计把右妃赶出了皇宫。右妃在城郊遇到了一对好心的夫妇,收留了右妃。不久后,右妃生产,诞下了一只海螺,即使如此,右妃依然很爱护海螺,每天悉心照料它。每天,右妃出门帮老夫妇做农活时,海螺里便会跑出一个小男孩儿,帮助右妃做家务,等右妃回来时,又住回到自己的海螺中,右妃很奇怪到底是谁做了这些,于是就假装出门做农活,躲在门后偷看,发现是海螺中跑出来的小男孩儿。右妃喜出望外,是自己的孩子,她举起海螺,将之打碎,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回去,并为他取名为“桑彤”(意为“金海螺”)。

普拉宏国王听说右妃生产,想接他们母子回宫,但左妃使坏,说右妃诞下一只海螺,对国家来说是不详之兆,国王相信了,还派大臣去抓右妃母子,把他们关进笼子,丢进河里。夜间遇上暴风雨,激流冲散了右妃母子,右妃被吹到马塔拉城做了厨娘,而桑彤则被吹到了龙宫遇到龙王,就施法给他做了一艘金船,最后桑彤坐着金船飘到了夜叉城遇到了夜叉女王。夜叉女王抱起在金船中的桑彤心生怜爱,收留了他。

夜叉女王每次出去猎食时,都告诉桑彤不要到宫殿顶和花园里去玩,一开始桑彤很听话,可是桑彤一天天长大,就心生疑惑,在夜叉女王出去觅食时,桑彤便悄悄的出门,来到花园中,看到大片的动物及人类的尸骨,大惊失色。

他继续向前走,遇到一座金池,就跳进去洗澡,整个身体都变成了金色。接着,他来到宫殿顶,看到一副黑人皮囊、短剑及神靴,他就套上黑人皮囊,变成了黑人样子,穿上神靴,拿上短剑,飞逃离了夜叉城到其河对岸生活。夜叉女王觅食回来,发现桑彤不见了,就跟着桑彤的痕迹去寻找,但到河岸边时看到了桑彤,就央求桑彤不要走,蛋桑彤不愿意和夜叉女王回去,于是夜叉女王伤心死去。在她死前她把法术教给了桑彤。桑彤也很伤心,火葬了夜叉女王后,就继续向前飞,来到了帕拉纳斯城。

帕拉纳斯城有七位公主正在选驸马,其中六位已经选好了,只有七公主迟迟未能决定,于是国王决定让全城的男子都来选,桑彤也来到了人群中,七公主一眼就看到了黑人皮囊下桑彤的金身,于是就将花环抛下,嫁给了桑彤,这使国王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的女儿嫁给黑人,有失国体,就把七公主和桑彤一并赶出皇宫。但帕拉纳斯国王并未因此而放过桑彤,而是越发记恨,想要杀死桑彤。国王召集七位驸马先后让他们找到鹿和金鱼谁找不回来就刺死谁,只有桑彤用神靴和法术毫发无损的找了回来,其他六位驸马都付出了耳朵及鼻子的代价。

天神知道帕拉纳斯国王总想谋害桑彤,于是下凡对帕拉纳斯国王说在七天之内找到可以飞上天来与我踢马球的人,否则就杀死他。国王慌了,到处找可以飞上天的人,甚至以皇位作为奖励,也没有人。最后是桑彤脱去皮囊穿上神靴,飞上天去并踢赢了球回到城里。帕拉纳斯国王见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向桑彤认错,并让桑彤来治理国家。桑彤推辞说要先找到母亲,于是踏上了寻找母亲的征程。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在马塔拉城找到了母亲并接她回帕拉纳斯城一起居住。

桑彤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普拉宏国王听说,就来请求桑彤的原谅,最后桑彤同时治理两个国家,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二、《金海螺》之文W类型

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 ,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三种文学类型的形成,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历史产物。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而《金海螺》就属于这三种类型中的理想型文学。

(一)、《金海螺》――理想型文学特征

1.表现性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理想型文学艺术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者的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就像在《金海螺》中,桑彤出生时为一只海螺,实则是为了表达儿子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桑彤遇难时,先是到了龙宫,再是到了夜叉城,无疑都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但这其中无论是龙王或是吃人的夜叉女王都对不是亲生桑彤疼爱有加,尤其是夜叉女王,不仅是对桑彤十几年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在临死前桑彤很害怕自己也要把自己的毕生所会传授给桑彤,表现的人性的善良以及母爱的伟大,与前期左妃的恶毒与后期帕拉纳斯国王的心胸狭窄形成鲜明的对比。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与注重客观在线的现实型文学不同,它极大第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且往往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金海螺》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例如:因果报应,右妃一直为人和善,虽然中间历经艰辛但最终母子团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左妃生性恶劣,还不知悔改,最终被逐出皇宫。生死轮回、相信命运,在七公主迟迟未决定自己的夫君时,便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黑人皮囊下实则为金身的桑彤,使七公主一下就认定桑彤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君,是命运安排他们相遇。这两个情节都直接表现了佛教的思想,并未通过对其他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这是理想型文学的重要特征。

2.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出力,便具有了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在《金海螺》中,一开始出生的桑彤是一只海螺,这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的,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表现后来右妃对其照顾有加就像照顾人类小孩一样的照顾做了铺垫,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后来桑彤落难到了夜叉城,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会吃人的夜叉,可是吃人的夜叉疼爱桑彤,同样也通过这种虚幻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最后夜叉女王甚至因为桑彤而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但除了这些虚幻的部分,《金海螺》其他部分又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不说完全还原,也有百分之八十,从生产到生活都与当时的年代一模一样。

理想型文学塑造的多是作家理想中的英雄。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所决定,现实中的人物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金海螺》中的桑彤会咒语,招来鹿群、鱼群,会飞,可以一瞬间从城里移动到森林或河边,还可以与天神在天上踢马球,还到过龙宫,身体为金色,这一切都是超乎现实的,是作者虚构的英雄形象。

为了表现作者理想的英雄人物,理想型文学往往为他们构造出奇幻的情节。让人物在特殊的环境正展示超凡的智慧和本领。在《金海螺》中,帕拉纳斯国王起初对桑彤不满意,想要加害于桑彤,除了两道难题,让桑彤寻找鹿和金鱼,找不回来就刺死桑彤,这其中接受挑战的还有其他六位驸马,但能够全身找回鹿和金鱼的只有桑彤,其他驸马都付出了鼻子或耳朵的代价,而且最后上天踢马球拯救帕拉纳斯国王的是桑彤,整座城无一人可做到。这就突出了桑彤无所不能,且心底善良的英雄主义形象。

《金海螺》这部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虚幻性特征,是典型的理想型文学,作者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手法,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情节丰富,故事安排紧凑,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因果报应、乐善好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多重情感。

文学作品论文篇(10)

古往今来,常常有文学作品被搬上舞蹈表演的舞台,那些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更是舞蹈编导乐于改编的对象,因为人们对这样的文学作品十分了解和熟悉,很容易与改编后的舞蹈作品产生共鸣。如根据曹禺名著《雷雨》改编的舞蹈作品――芭蕾舞剧《雷雨》(图1)和现代舞剧《繁漪》(图2)都取得了成功。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所涉及的艺术领域非常广泛,类型与题材多种多样。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给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创作空间。如取材于神话文学作品的舞剧《神猴调扇》《凤鸣岐山》等,取材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舞蹈作品《鸣凤之死》《曾经有过的日子》等。很多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并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原著的影响力是重要原因。既然众多文学作品给舞蹈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哪些文学作品可以改编成舞蹈作品?改编条件具备是否就能够成为好的舞蹈作品?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需具备的条件

(一)文学作品的情感性

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同样具有对生活的表现,是创作者向读者传递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舞蹈作品则是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编导的艺术构思传递给观众。因此,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前提,即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强烈的情感,能够让人感动,使舞蹈编导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继而产生改编的意图和以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达的冲动。因为反映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学作品非常多,舞蹈编导又有其情感、情趣、审美、关注领域等多方面的个性化特点,所以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会产生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如何,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先决条件就是其具有丰富的情感,能够深深地打动舞蹈编导。以舞蹈作品《雷雨》为例,编导的创作源泉来源于同名话剧,正是文学作品中周家的悲欢命运使编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继而产生了创作冲动。如果没有编导对《雷雨》的情感认同,就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也就谈不上改编为舞蹈作品了。古语云:“感物而动、物使之然也。”如果没有文学作品感动着舞蹈编导,那么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先决条件。

(二)文学作品的情节性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巴金的《家》中觉慧与丫鬟鸣凤之间的爱情悲欢等。舞蹈是以形体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一般来说应取材于文学作品中为人熟知的情节来反映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文学作品是否可选择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是决定舞蹈作品能否成功的必备条件。以现代舞剧《繁漪》为例,舞蹈编导以繁漪受到周家两代人这一情节作为题材,着重表现受封建势力迫害的妇女内心的无奈与悲愤。正是这一巧妙安排的情节,给舞蹈编导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用心理展现的结构方式,使得作品发人深省,充分展开了原著的创作意图,从而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因此,文学作品的情节性是改编的必备条件。

(三)文学作品的可舞性

过去舞蹈界的一些人在舞蹈表现和反映生活的内容上存在这样的认识――远离当代现实生活的神话、历史传说和花鸟鱼虫是舞蹈表现的天地,当代人复杂的情感却由于舞蹈的局限性只好让位给其他艺术形式。这种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绝对正确,舞蹈表现的范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如过去“开会”被舞蹈界视为,但随着20世纪30年代德国现代舞蹈家科特・尤斯创作的《绿色的桌子》问世而被打破;再如家庭伦理道德、残疾形象等过去的舞蹈都相继被打破。这样看来舞蹈作品似乎并不存在不可舞性。其实不然,当代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基本不具有可舞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代表将来也不具有可舞性。此外,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选中的题材或情节不具有较好地反映原著的结构,也是不具有可舞性的体现。

二、文学作品改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尊重原著

一般情况下,舞蹈改编中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作品,这样观众在欣赏改编后的舞蹈作品时,不需要对背景、情节及舞蹈意境再投入精力去理解,很容易进入剧情。这对于观众理解与把握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有很大帮助。如取材于巴金文学作品《家》的舞剧《鸣凤之死》之所以产生很大的轰动,不仅因为舞剧编导在众多情节中将视角独特地定位在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丫鬟鸣凤身上,以其命运的变化作为主线,给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艺术理解平台。同时也得益于巴金的文学作品《家》早已家喻户晓,其精彩的情节也为人们所熟知,所以观众在欣赏舞剧时很容易跟随编导的艺术构思,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果舞蹈编导在改编中擅自脱离甚至更改原著,只考虑自身的情感,那么毋庸质疑,不仅舞蹈作品谈不上改编自文学作品,而且观众在欣赏时会对舞蹈作品产生歧义,对编导的艺术构思不理解甚至产生反向欣赏趣向,这就很难产生艺术共鸣。所以说,充分尊重原著的创作思想是改编的重要原则,应该切实加以注意。否则,失去原著的文学依据,舞蹈作品很难为观众所理解并产生共鸣,也就谈不上成为好作品了。

(二)加入编导的艺术创新

充分尊重原著并不是说与原著丝毫不差,如果那样就谈不上艺术的创新了。虽然舞蹈作品来源于文学作品已经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了,但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舞蹈审美规律的创新也是编导艺术构思的重要任务。如根据曹禺名著《雷雨》改编的舞蹈作品有芭蕾舞剧《雷雨》和现代舞剧《繁漪》,前者较忠实于原著,后者则根据编导对原著的理解及审美观点,着重以繁漪的心理变化来表现原著中以繁漪为代表的受封建势力迫害的妇女内心的悲凉与愤恨,将原著的内涵情感再度升华,从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这是既充分尊重原著又加入编导艺术创新的成功典范。因此,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入编导的艺术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符合舞蹈创作规律的。

(三)选取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情节

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引起观众的艺术共鸣,而文学作品中不是所有的情节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选取文学作品中合适的素材作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舞蹈作品成功与否。以舞剧《鸣凤之死》为例,原著《家》中有众多情节可作为改编舞蹈的题材,编导却以丫鬟鸣凤的命运作为舞剧的主题。不仅因为鸣凤的命运变化带给观众一个审视原著内涵的全新视觉平台,更重要的是编导要通过鸣凤的命运来抨击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从而引起观众深刻地反思,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这也是原著深层次的内涵,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因此,从创作审美的角度来看,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注意是否能够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从而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这是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关键性问题。

(四)注意采取恰当的体裁和结构方式

舞蹈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选取恰当的舞蹈体裁和结构方式也很重要。一旦从文学作品众多的素材中确定了舞蹈作品的主题,就应该考虑以什么样的体裁和结构能恰当地体现原著的内涵与编导独特的艺术创新。以舞剧《繁漪》为例,如果编导以常用的顺时空结构方式,通过发生在繁漪身上的事件来表述作者的创作意图,那么观众的欣赏思路很容易偏离舞蹈编导的创作意图,很难对繁漪的心理变化产生反思,作品容易落入平庸。正是编导采取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使观众自然地跟随繁漪的心理变化来把握其内心的呐喊,从而很顺畅地循着编导的艺术构思去理解作品,从而领悟到编导独特的艺术创新视角,以及恰当的叙述方式。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时,选择什么样的体裁和结构方式进行诠释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作品与平庸作品的分水岭。至于体裁,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定,在此不加以论述。

结语

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是舞蹈编导常用的创作手段,因为如果文学作品广为流传,改编成舞蹈作品很容易被观众所接受,而且文学作品中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发人深省的内涵是舞蹈艺术构思的重要基础,辅以恰当的体裁和结构方式很容易使舞蹈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具体的改编过程中需要注意充分尊重原著,加入编导的艺术创新,选取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情节和恰当的体裁与结构方式,从而改编出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的舞蹈杰作。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上一篇: 团员自我评议 下一篇: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