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7 13:56: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学作品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学作品论文

篇(1)

何谓史学?即是研究如何研究历史的学问,它的职责在于对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方式加以批判和反思。而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一种,在某些方面有着其他史料难以比拟的特殊价值,值得引起历史研究者们的注意。

“以诗证史”是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孔子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到《诗大序》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注重文学的现实作用、致用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一直以来的传统,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来。史书中记载汉代民众服兵役的年龄是从二十岁至五十六岁,但是我们却在一组汉乐府《紫骝马歌辞》中发现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么一句,诗中的老人足足服了五十六年的兵役,可见这兵役项制度在诗歌创作的年代早已名存实亡。杜甫的诗歌号称“诗史”,其旬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就直观生动的反映出开元时期唐王朝经济的富裕,而他的《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作品都对当时唐王朝用兵吐蕃、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有着忠实的记录,皆可以反映当时战争的频繁以及给社会各阶层造成的苦难。

篇(2)

      北雁南飞本是一种自然想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但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特殊的意义。在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意象使用。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作者更将这种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渲染的恰如其分,将“北雁南飞”的动态意象与“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组合在一起,不但将张生与崔莺莺离别时的悲伤渲染地淋漓尽致,更将“北雁南飞”这一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的效果。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进一步运用北雁南飞这种意象,将自己的一部小说起名为《北雁南飞》,透过表象,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象征,暗示小说的结局,寓意小说主题是分别。

      北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百度百科对大雁南飞这种习性这样解释道: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阵整齐,称之为“雁阵”。当古人看到“北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后,不自觉地用特有的“东方认知文化”[1]对其进行阐释,不断地对“北雁南飞”这一意象进行感悟,最终形成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首先,在唐代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便写出“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全诗发端即缘物起兴,用萦绕山峦的悠悠白云衬托隐者(诗人自己)起然物外、怡然自得的情怀。接着笔锋一转,由相望引出等高又由心逐飞雁引出绵绵情思,表达诗人‘怡悦“中犹有淡愁对友人热切的盼望和无尽的思念。而且一颗驿动的心也早已追随飞雁到了友人身边。然而无论诗人如何驰目远望都无法看到友人的身影,就连鸿雁亦消失得无影无踪。[2]诗人以“心随雁飞天”写自己由于望不到友人,站在高山处,心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作者登高望远,又感伤友人与自己分离,看到大雁从北向南飞去,从表象上自然感悟到离别的忧伤,自然的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象征提出,以抒发自己的离别悲伤之情。

      其次,“北雁南飞”作为一种动态的意象,如果没有“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对离别气氛的渲染,很难将其所代表的离别悲伤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宋代范仲淹《苏幕遮》中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中词人用“碧云天,黄花地”来描绘当时的景色:碧蓝的天空飘着缕缕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恰逢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碧蓝的天空下,枯黄的树叶落满大地,一片衰败之景,更将词人心中的乡愁牵引而出,使作者的愁绪一发不可收拾。后三句层层递进,“黯乡魂,追旅思”写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相续。“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写自己想要消除这种愁绪,安枕入眠,必须夜夜都是好梦。“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眠,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一个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惆怅之情。只能借酒消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添相思之苦了。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词到此黯然而至。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正是巧妙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北雁南飞”意象所代表的离别表现的恰到好处。作者首先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为“碧云天,黄花地”,不但将“叶”改为“花”,使之符合元曲韵律,更适合歌唱。同时将“碧云天,黄花地”愁苦凄凉、衰败的景象来渲染张生与崔莺莺离别的环境,最后点睛之笔,将“北雁南飞”这种自然现象来象征张生与崔莺莺像大雁秋天必须飞往南方过冬,必须离别。动态的北雁南飞意象与静态的“碧云天,黄花地”完美的结合,将离别的悲凉之情渲染到极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题目便为“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讲的便是宝玉在大观园桃花树下偷看西厢记,被黛玉撞见,就将《会真记》即《西厢记》推荐给她,黛玉果然非常喜欢。宝玉顺口用《西厢记》里的句子同黛玉开玩笑,两人小闹了一场。黛玉葬花归来后听到戏班演唱的《牡丹亭》唱词,回想起刚刚读到的《西厢记》许多妙句,不由心生感慨,黯然落泪。“北雁南飞”同“水流花谢”、“断井颓垣”等悲凉意象让黛玉心灵受到了震撼,惊警芳心。这段文字也是描写艺术欣赏达到共鸣境界的绝妙文字。

      《名家图说林黛玉》中也有一段描写:行酒令时,她(林黛玉)随口说出了《西厢记》《牡丹亭》等词艳曲里的句子,失于检点,以至于受到宝钗的蔑视。《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昨儿失检点,把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4] 由此推出曹雪芹笔下林黛玉也是喜欢《西厢记》中词曲。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也取这句中“北雁南飞”这一意象作为小说的书名。小说意象所取亦是悲凉意义,其人物之间可望不可及的悲剧命运,构成了小说扣人心弦的力量。

      “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同时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影响。《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作为千古名句被人传颂,不断积累、运用最终造就了这个特殊而有着深厚内涵的意象。

(本文指导教师系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教师宫臻祥)

      参考文献:

篇(3)

二、让学生在需要中学习

训练扩散思维,培养想象力如讲“画图”这一节课时,因为学生对画图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所以我把这一节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当学生画好了一个物体,如一把椅子,如果还需要画几个相同的物体时,怎么办?是按原来的方法重新画,还是有其他更便捷的方法?我就在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时,给他们讲授新知识,因为这时学生迫切地想知道更便捷的方法,他们的注意力是最为集中的,求知的欲望也是最为强烈的,这时讲授新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很深刻。就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就掌握了“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剪切、撤消”等比较重要的操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对“菜单栏”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文件操作、编辑菜单等都能熟练使用。这些在文字处理模块中要涉及的重点知识,在这里就得到了学习,并扩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明白了,编辑菜单针对不同对象(图像和文字)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并引导学生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三、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合作探究,并设置多层次教学任务,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先根据上课班级的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不超过7名),每组“优、中、差”组合,并选基础好、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为小组长,当哪个小组出现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小组内自行解决。小组内可以交流探讨,互相帮助,因为学生之间接触容易,语言又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增强了合作意识。如果问题解决了,教师给予适度表扬。其次,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鼓励学生向其他小组求助,让小组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增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再次,问题在小组间合作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可以抓助这个教学时机把每个小组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重点在全体学生面前给予讲授,引起注意,这样一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在分小组教学的同时,我还设置了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因为学生毕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有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弱些,有的就比较吃力了,针对这种情况,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让优等生完成难度大一些的课堂作业;让中等生完成本节课知识点以外,稍加一点难度的课堂作业;基础差的学生,让他能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一些知识要点即可。多一些鼓励和赏识,少一些批评和指责,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都能成功,这样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时展示学生作品

并给予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适时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时机,让每个学习小组来展示自己小组推荐的作品,并且让制作者谈一谈作品的主题要表达什么,它的亮点是什么,应用了哪些技能……其他小组的学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你认为这个作品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最后教师再给予总结。这样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所运用的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进行了评价,好的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当学生修改完自己的作品时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不知不觉间在增长。

篇(4)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09-02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种艺术形式就已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搬上了荧幕。而影视剧作品的热播引发观众对文学作品的追捧,文字和影视作为两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彼此对同一故事、同一人物的表现孰优孰劣,就引起了网络的热议。本文以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例,浅谈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时,各自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异同。

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定义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主要指我们现代汉语的范畴,通过将现代汉民族语言进行高度加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化的语言。在文学作品的运用中,还会融入一些口语和方言,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更符合某一特定人物形象的需要。

影视语言指影视剧作品在传达和交流信息时所用到的各种技巧、手段的一种统称。构成影视剧作品的最基本的语言单元,即镜头;不同镜头按照表意的需要进行特殊的组接和安排被称之为蒙太奇;影视剧在表达的过程中还会借助灯光、音乐、音响、构图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辅助于作品的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自然会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小说与影视结缘,加快了这部作品商业化的运作,却无法改变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自身的特点。

二、叙事中的差异

很多作家都坦言,写作是条非常辛苦的道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借助文字来表达。而文字作为文学作品的唯一表现媒介,既是抽象的符号又能产生丰富的意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作者借助文学独有的表现手法达到的。相信很多人都会熟记《平凡的世界》小说开始的这段:“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路遥用这一段叙述,展示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环境。其中,对于惊蛰时节独有的雨雪天,作者采用了“细蒙蒙”、“纷纷淋淋”等词语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自己的想象去体验这场雨。最后一句“但那真正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更是对故事要展开的中心内容的铺垫。

相对来说,影视作品的语言就生动多了,不同景别的镜头产生出不同的表现效果。如远景和全景景别的镜头最适宜展现空间环境,一个镜头就可以把一大段的描写性的文字表现出来。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通过三组远景景别的摇镜头展现黄土高原惊蛰时节雨雪天,洁白的雪花纷纷洒洒的飘落在沟壑万千的黄土之上,深深浅浅的白覆盖了这片窑洞,这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黄土高原。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现,观众不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就能很轻松的知晓空间场景所展现的内容。这种独有的空间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带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文字的叙述虽然全面,但缺乏了一定的动感,可以通过语言的组织和内容的转换实现一种情感的传递;镜头虽然直接,但少了一种意境,往往需要音乐和语言的配合让观者产生一种情景上的互通。

三、人物塑造中的差异

文学作品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将人物的外形、性格和思想描绘出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所要传达的感情。读者依据对文字的理解和想象参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很多作家为了对人物描写地更加生动具体,往往会借助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等。影视作品则不同,将这些描写浓缩到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之中,通过特殊镜头的展示,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方式,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知作品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和中心思想。所以说,演员一出场就奠定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如小说主人公孙少平的出场,小说用了四百字详细描写了少平的外貌、衣着及步伐,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忍受饥饿折磨、单薄、瘦弱的年轻小伙。每个读者都需要自己去想象,而少平在每个读者心中也是模糊的、唯一的。

影视剧作品在表现的时候就简单多了,演员袁弘黑瘦高挑的形象非常符合小说中少平的形象,当他踏着布鞋走过雪地时,特写镜头聚焦于他裤子上多出来的那块黑色补丁,不用过多的语言,观众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家境窘困的少年。

影视语言比文学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和直接展示人物形象,但文学语言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更加细腻的展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时候一段心理描写就是一整页,甚至是一个小章节。相对于文学作品没有固定字数限制的尽情表达,影视剧作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一段故事情节的推演,势必不会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花费太多时间。影视作品中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主要借助演员的表演,辅助于特殊的镜头和表现形式来展现。比如,在田晓霞牺牲后,孙少平在晓霞家中阅读小霞留下的日记,特写镜头分别表现了孙少平失去爱人的心痛和田福军失去女儿的痛苦,虽然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细腻的内心描写,但特写镜头放大了人物痛苦的表情,通过一滴滴滚落的泪珠和痛苦的眼神,人物内心无法言状的痛楚就直接鲜明的表现出来了。除了特写镜头外,空镜头、主观镜头、长镜头都是影视剧中表现人物心理的镜头语言。

影视创作中的多种技术手段都可以达到对原著人物的心理、思想感情的视觉处理,如摄影的角度、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场景的设置来体现。也可以通过闪回蒙太奇的方式进行表现,将影片中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镜头的方式快速地剪辑在一起,借助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或黑白、或发红、发黄、发暗,表现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和所虑。

影视作品是一种视听艺术,除了镜头的充分展示外,音乐也是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是诉说。除此以外,内心独白和旁白也是影视作品中常用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段之一。曾有观众质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使用了过多的旁白,干扰了叙事。对于像《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作品来说,需要适当的旁白做补充性叙事,更重要的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不同人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心路历程。

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语言共通性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无论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都遵从于原著。影视剧作品将间接、抽象、多义的文学形象转变为直接、具体、单一的荧幕形象,把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变成观众对作品的直接体验,是现代商业模式下媒介传播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还是影视作品中的镜头和声音,他们都是基于对作品中故事的全力展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语言风格上都具有同样的逻辑性,即遵从作品本身的风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设定。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代人不懈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代表。这部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强烈的纪实感影响着中国文坛,多少年后,当同样充满了黄土泥腥味的电视剧作品同样也用这种质朴和纪实性震撼着观众、感染着观众。无论是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还是镜头下影视剧演员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的着力刻画,都让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透着强大生命力的孙少安、孙少平、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篇(5)

二、注重对文中人物心灵的描写

中国小说往往塑造的正面人物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富有,身世外貌基本没有一丝让人不满的地方,然而英语文学中对人物描写是全面多层次的,即使是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有缺点,譬如不漂亮。下面我就以夏洛蒂的《简•爱》中的女主角Jane为例来说明英语文学的这一特征。Jane身世可怜,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长的也不美丽,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坎坷,感情路上也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她却有坚强、勇敢的心,对于人生遇到的种种挫折乐观以对,这种韧性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心灵的美使得女主角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推敲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再现等都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完成的。英语文学的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展现丰富的内容,向读者反映现实的生活情景,让读者处在一种形象具体的氛围中,给其以感同身受的视觉享受。语言除了要形象表现作者所写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外,还应注重对其情感性的运用,英语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标点等来表达小说当时情景下的情感,让读者在语言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英语文学具有模糊性美感

英语文学中语言和非物质形态的模糊性都促成了英语文学模糊性美感的特点。语义的复杂性、集合性和语义范围的重叠性都导致了文学语言中语义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基调等都属于非表象要素,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让读者虽然有感觉,但又难以琢磨。这种模糊感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神秘感,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学作品具有模糊性美感。

篇(6)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Intertext Teaching of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I Zude

(College of Liberary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ntains more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no works can be analyzed independently form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e thesis probes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rtext for the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angle of intertextuality, context of class and other factors in order to achieve'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tertext; teaching mode; intersubjectivity

1 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可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在其教学方面,尤其是作品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僵化的教学观念。这使得文学作品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也缺乏个性,也使得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感觉迟钝,从而导致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贫乏。这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相悖。

究其原因,这一现状源于以“作品意义”为中心的文学教育模式,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的单一化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无法呈现,作品的意涵无法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体验,更无法创造新的审美体验。

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提高,教学中已广泛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这为“互文本”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创造了必要的和有利的硬件条件。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丰富文本的样态,营造良好的教学语境成为一种必然,而不能只拘泥于单一的文本或作品及其意义分析。基于此,本文提出“互文本”的教学理论模式与经验模式,以改善旧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真正成为思想教育、审美熏陶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

2 互文本教学:一种理念

所谓“互文本”教学模式,是基于“互文本”的特点来讲解和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并从实践中总结出相关理论与经验模式,改进该课程教学中陈旧的模式和手段,最终使文学作品内化为学生(包括教师)的认知与体验。

但“互文本”绝非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如已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文本。更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或经验。“互文本”是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相关的一个概念。所谓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都处于许多其他文本的交汇之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文本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其他文本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是这些文本的再度阐释、集中、延伸、变异、转移或深化,也就是说,各个文本之间相互指涉,构成了相互解释、相互考辩和相互碰撞、交流的意义网络或“话语场”。因此,“互文本”是与作品文本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其他文本,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师生的对话,乃至课堂的情景,这些因素也构成了另外形态的“互文本”或话语。也因此,“互文本”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即教师和学生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阅读和理解活动的综合过程。也就是说,在“互文本”和“对话”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及相关文本的理解、对话与批判,从而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不同作家的作品不管是在题材、主题、还是在社会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诸多方面,可以说都处于一种“互文性”的关系中。比如说,鲁迅的“乡土小说”尽管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存在很大差异,但其中的问题却有着相关性,那就是:这些作家是如何想象“乡土”和“农民”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或者那样想象和叙述?他们各自的想象意味着什么?追问这些问题,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作家和不同作品的意义。这恰恰也是“互文本”教学模式要呈现的可能性效果。

互文本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互文本”的阅读并在互文本之间进行“对话”,这既是为了实现知识的传授,信息的传递、价值的实现和观念的改变,更是为了实现思想和意义的共享、审美经验的获取和分享、心灵之间的融通,以最终达成一种主体间互相对话和共鸣的教学效果,实现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换言之,也就是要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多重语境、多重体验和多种形式去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意蕴,同时营造“对话”的教学语境,并使学生能真正从中得到思想的教育、审美的熏陶和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

3 互文本教学的几个向度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单纯以作品意义分析为旨归的教学模式,然而,这并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与意蕴。互文本的教学模式,恰恰要解决的正是这种“意义中心主义”的教学模式和“单向度”的刻板的教学语境。因此,“互文本”教学的基本原则是选取与作品相关的多种形式的文本互相参照阅读,从而唤起学生对作品的多重体验和多重理解。具体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互文本教学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发展向度:

一是与同类题材的互文本进行对话,这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能使某一文学作品有比较和参照的文本。二是与相同文体形式的互文本互相参照阅读,这可以从文体、体裁的角度把握某一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将某一作品和与其内容相关联的互文本对话。这可能会出现跨体裁、跨文本的情形,但这可以增强信息的广泛性,如相关电影文本、音乐文本、图像文本,甚至其他知识领域的文本,如历史文本、政治文本、新闻文本等。四是与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展开互文本对照,对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内部比较,从而加深对某一作品的理解。五是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作品进行互文本的对话,这可以横向考察某一作家作品的特殊性,从而加深对该作家作品的理解。六是和与作品文本中某人物或某情节相关的互文本进行对话,这可以使文本内在的因素和其他文本内在的因素发生关联,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课堂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也构成了互文本,也需要在这些互文本之间建立起“对话”的关系。

总之,互文本教学的特色是能够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对话”的状态,即是在课堂上,在教师、学生和作品之间达成一种互动而且充满争鸣的“对话”关系,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学作品的思想提升和审美再创造。也就是说,将文学作品放置在一个意义和情感的多维网络中进行阐释和理解,以改变以往单一的、线性的教学模式和理解模式。

4 互文本教学的预期效果和可能性

所谓互文本教学,其预期效果是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一个充满“对话”和“交流”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现场交流,也有同一时代和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更有现实和历史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它是所有主体之间、所有文本之间的意义交流。

总之,互文本教学能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能在充满“互文性”的意义和情感网络中去把握作家的思想和作品风格,并能从多种角度、多重体验去理解某一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意蕴。可以说,互文本教学是实现思想、情感、意义和审美经验的再生产和增长的有效途径。因此,“互文本”教学,是从作品的“互文性”,最终走向一种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主体间性”。

本文为2011年度重庆师范大学校立教改项目“基于‘互文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编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风俗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全世界民族繁多,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而不同的风俗文化使文学作品的翻译之间造成了较大的差异。例如,“红”在汉语中有着吉祥庆祝、幸福美好的意义,而在西方文学中,“红”只是一种颜色,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而“老”这个词在汉语中不仅表示“陈旧”“落后”,还可以表示对人的敬意,在英文中老仅仅是落后的代名词。因此,由于中西之间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文字代表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使中西作品在翻译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翻译人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字词语进行单纯的翻译,容易使文章出现歧义,影响作品的翻译水平。

1.2从思维方式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依据。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思维差异,从而导致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领域中,思维方式所引起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细微的思维差异很可能造成很大程度的文化差异,因此,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影响不容忽视。西方文化大多注重逻辑思维,着重于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对其进行反复验证强调。然后中国文化却注重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出中庸之道,提倡万物皆有可取之处,属于一种中性的共性优化决策的方法论。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已经深入到民族的骨子里,影响着该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带着浓浓的民族色彩。因此,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造成中西文学作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1.3从价值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价值观即代表个人对某种事物及其特点的整体认知,并作出心理评价。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但在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对事物的价值观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认识。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对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巨大差异都会引起价值观的不同。除此之外,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是造成价值观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西方文化中十分推崇个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认为个人主义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个人奋斗的重要依据。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个人主义代表的是自私自利,不顾大局,个人逞英雄的唯我主义,是受到人们摒弃和排斥的。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应该具有大局意识,个体必须服从集体,只有团结才可以取得成功,推崇集体主义精神。由于这种文化传统,中国人极其抵制个人主义思想,提倡集体创造价值。因此,个人主义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褒贬寓意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来,在价值观存在差异的不同国家中,同一个词语的含义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使中西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从而造成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歧义。为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之前,应该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背景,在翻译时还原作品的真实意境,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文化的融合,进而提高中西文化发展。

2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除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作为西方历史的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同样对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文化历史悠久,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在西方国家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所以基督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同样影响着西方的文化。

2.1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就要了解西方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由于西方文化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所以翻译人员需要对西方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许多古罗马古希腊的传说中或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是说明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有很深的内涵。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中应用了这些美丽的神话故事,充分体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同时使文学作品中包含了深厚的情感,增加了作品的内涵,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增加读者的审美兴趣。在许多我们熟知的英美文学作品不乏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例如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就是以古希腊罗马题材进行创作的,还有《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等,雪莱的《潘之歌》以及《阿波罗颂》表达了对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的赞美之情,此外慈济、尤金奥尼尔等作家、诗人、戏剧家都通过借助神话作为题材或从中寻找自身的创作灵感。可见古希腊罗马文化渗透在了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如果对这些神话没有了解,就很难理解那些与之相关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其内涵和思想,翻译也就难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深刻了解西方的文化,才能实现从作者的角度去品味书中的情感,充分感受原文中的美,在翻译的过程中展现其文化价值。例如在翻译西方的俚语“ShynessisherAchilles’heel”,如果不知道它所包含的希腊神话很难将它正确地翻译出来。在一个希腊神话中,Achilles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英雄,在他出生之后,他母亲抓着他的脚踝让他在冥河中浸洗以使他变得强大,果然他被浸洗过的地方可以禁得住任何兵器的防御,唯独被母亲抓着的脚踝没有被浸洗到,自然也就不能防御兵器,在被对手知道他的脚踝就是他的弱点之后,敌人将箭射在了他的脚踝处,使他丢掉了性命。所以在俚语中Achilles’heel指的是一个人的弱点,如果不知道这个神话故事是很难正确地理解他的意思的,所以原句的意思是:害羞是她的一个致命弱点。所以要想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就要对其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2.2《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巨著,对西方人的道德准则有深远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它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内容,题材来自多个方面,内容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有戏曲、诗歌等多种题材,抒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虔诚,是西方人的一笔精神财富。许多文学著作都从《圣经》中取材,来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借鉴了《圣经》中的情节,再加上自己的构思,使作品在语言上较为丰富,结构清晰,提高读者的审美兴趣。在应用《圣经》的同时展现了古老文化的美,更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现经久不衰的文化之美。英籍诗人弥尔顿以及浪漫诗人拜伦在他们优秀的作品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内容,弥尔顿的作品《失乐园》、拜伦的作品《该隐》都取自《圣经》中《创世纪》。《圣经》中的犹大之吻、撒旦、所罗门等在英语中广泛使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难把握这些具有宗教色彩的词语的。所以《圣经》对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翻译者应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确保能够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3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在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英美文学也随之成为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是西方文化领域的代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实质上是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传递,对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目的是反映出作品中要表达的内涵,使读者可以理解到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意境,使读者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翻译人员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不能充分的理解,对西方文化的特点没有重视,造成翻译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现出文学的内在含义。大部分翻译人员只是对单个字或词语进行简单翻译,没有对词语进行详细的意境描述,使读者不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意境,导致文章没有生气,文字枯燥,没有将文章中带有的感彩表现出来,从而使翻译的质量大幅下降,使文章缺失了文学气息,严重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也使读者降低了对文章的认识。英美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式。分别代表了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发展和进步。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意译和直译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翻译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合理运用意译和直译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力求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真实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可以通过译文了解到文学作品本身的意境,将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真切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作品的文学价值。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英美文学作品,避免作品在经过翻译后降低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篇(8)

影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网络小说热潮的持续升温,让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制作的产业化、商业化得到很大的提升。网络小说用文字讲故事,通过网络与受众进行互动;影视作品用镜头讲故事,透过荧屏传递到受众面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是讲故事的文艺活动,都得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与受众进行交互。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们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决定了他们在创作取材和价值取向上的天然暗合。网络文学的创作往往由非职业作家完成,这些非职业作家大多都是70、80和90后,影视作品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有同样生活背景的作家作品进行改编自然会得到消费主体的关注,影视剧中鲜活的生活表现手法和贴近普通大众心理的桥段设计会和观众产生共鸣。电视、电影,常常被人们视为具有针砭时弊,反映当下人们生产、生活作用的媒介,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制片方选取现实主义性强的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网络小说和影像表达间的这种暗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

(二)市场选择

精英文化在市场上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下、“在国内影视创作长期遭受‘千金难寻好剧本’困扰之际”,网络文学实现其影像化的传播“比制作一般的影视作品拥有更加生后的观众基础,从市场占有上就已经赢得了先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消费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间的暗合,符合快餐时代的娱乐、消费精神。2003年开始,文学网站便开始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在“快餐”时代和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力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已得到显而易见的市场支撑。

二、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利弊

(一)生成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网络文学多类型题材的发展,为中国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当中,宫廷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常规类型值得关注,该类型作为一种原发类型,也衍生出许多的亚类型。而在电影方面,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是成为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一大主打类型。回顾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宫廷剧作为一种常规类型依旧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倾世皇妃》这类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后宫甄嬛传》尤其更甚。随着这一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一种继发类型的穿越宫廷剧横空出世。《宫》《步步惊心》亦是这类宫廷剧成熟发展后的衍生之作,这种亚类型拓款了影视创作的视域,为宫廷剧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电影方面,年轻人作为影院观影的生力军,选择都市情感和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切合年轻人的观影期待。而这类网络文学的改编对制片成本要求较低,风险也较低,电影人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一类型进行改编合情合理。《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之作,都市情感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市场支持下必定会得到长足发展。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必将极大的促成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发展,由此生成的类型化创作,为中国影业形成自身的稳定主打周期提供了基础,这对于促进电视、电影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篇(9)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众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其中正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困扰,即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的急剧变化的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市场经济和功利心态的引导下,人们放弃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为代表的深度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为关切中心的消费文化,即大众文化。以下就此文化转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作具体分析,透过这种现象来探求这场文化转型的深层原因。 

 

一、影视文化中文学作品改编的现状 

 

“从小说到影视”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视艺术创作中对文学作品的借鉴和改编,带来了影视剧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别是当代生活内容、生活观念及生活状态的丰富多彩,使影视剧的改编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从内容到主题涉及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影视艺术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思想,畅销小说中的动人情节,成为不同导演所钟情的改编对象。[1]经过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不仅在当代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大奖的评选中不同凡响。德国施隆多夫的《锡鼓》,美国的《克莱默夫妇》,我国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世界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精品。由此可见,即使在影视技术与艺术走向成熟的今天,改编仍然方兴未艾,正继续创造着一个个动人的“银幕神话”。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向我们招手,吸引我们深入其中,探究一二。 

目前影视改编创作呈现以下几种状态: 

(一)对古典名著的改编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最繁盛的明清时代,已聚集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四大名著被首先请上银屏,一饱国人眼福。此外,《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言二拍》等一系列古典名著也不甘落后地在银屏上创造着各自的世俗神话。不难看出,观众对其喜爱程度和观赏热情远远超过了根据外国名著和现当代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从这一方面恰恰可以看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二)对历史题材的改编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几部古典名著被逐一品尝后,改编者开始逐个朝代寻找可供改编的历史素材。于是接踵而来的《末代皇帝》、《秦始皇》、《唐明皇》、《康熙大帝》等历史剧争相出台,它们多以长篇电视连续剧的面孔出现,极尽述说之能事,由点及面,极力铺陈。从当今上映和正在拍摄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来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而且每一部都在数十集以上。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改编者可谓“溯洄从之”,没有一个朝代不曾被涉猎。 

(三)对当代畅销小说的改编 

畅销小说一直是影视剧改编所钟情的对象。“畅销”意味着通俗,流行,意味着被当时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欢迎,意味着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这一切都是影视剧作为大众传媒本身所需要的。因此,影视剧和畅销小说似乎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对畅销小说的改编往往使影视剧更为畅销,而且经常会产生国际影坛的扛鼎之作。如《辛德勒的名单》(根据托马斯·肯尼利同名纪实体小说改编),《侏罗纪公园》(根据迈克尔·克赖顿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阿甘正传》(根据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

二、改编热潮的深层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文化转型不可逆转的趋势呢? 

本雅明曾把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传统的乡村社会,资本主义阶段以及二十世纪高科技社会,对应着的分别是故事——现代主义语言与诗歌——传播媒体。这一观点说明了文学艺术从讲故事的口传方式,经过特别的文学写作发展到机器作为媒介的传播方式。[2] 

因此,在当下,以大众媒体为核心的电子媒介必将对文学秩序产生强烈冲击。正如有学者认为,在高度信息化、技术化、商业化语境中,世纪之交的社会已从“读写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影视即为“读图时代”的典型代表。究其原因: 

其一:文学隐藏在单一的语言载体中,而影视是把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的诸因素综合起来,故事和戏剧情节是图像的动态,音乐伴随着图像,图像隐含了思想,反映着生活。[3]读文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字;看电影、电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图像,听到的是声音。因此,“读图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社会文化由文学主体转变为影视主体。 

其二:文化主体两个向度的变化,无疑给由传统延伸而来的文艺受众带来接受方式的改变,而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由欣赏型转化为消费型。[4]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心态是90年代文艺受众的最主要的艺术意识方式,“消费”已成为话语中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日益凸显,“看不见的消费之手”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制导因素,更直接渗透到文学的组织、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纯文学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经济时代的文学从写作到出版再到评审,已经越来越难以抵抗商业化与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 

其三:在文学中,形象和思想通过文字这一载体间接地表现出来,而形象和思想又源于作者的心灵,可以说文学的白纸黑字始终是由心灵来灌注的。而电影、电视都是以一种技术力量在改变着文学所依托的那种自古而来的观念体系,在影视文化中,从表层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已经不同于心灵活动的微妙,不同于文学表现的诗意,而是一种能“看”得见的图像,它带来了新的时空观和本质观。在影视中,图像是主体,任何人都可以看图像,而在文学中,只有识字的人才能读文学。 

 

三、改编热潮的发展趋势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影视艺术创作要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必须通过观众的欣赏。如果一部作品不能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话,那么它的审美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也就没有任何美学意义。欣赏它的观众,层次越宽广,人数越多,它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文学作品也是如此。[5]因此,在当前社会,不论文学家还是影视编剧或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大众的喜欢,自然而然,他们就把“雅俗共赏”作为自己作品的美学追求。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雅”和“俗”呢?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理解的“雅”是指符合艺术审美特点的规律,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深意和艺术创造性的作品;我们理解的“俗”是指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高雅之作其优点是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缺点是可能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通俗之作其优点是能为广大群众欣赏,缺点是可能浅显,缺乏深意,甚至流为低俗。因此,最好是能使二者结合,各取其长去其短,既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这就是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总论 

现代文学艺术由于其日渐显露的商品化形式,使得现代艺术、现代科技与工商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文学作品为代表的高雅文学在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的“大众化”过程中,也放下了“正统”的架子,不断地向普及教育的方向发展。人们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工作之外享受到一些轻松、愉快,而影视文化也在做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工作。高雅文学主动向大众文化靠拢,而大众文化主动向高雅文化提升,这两种“主动”就是现在文学最清楚的格局。我们说大众文学也好,高雅文学也罢,其目的是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大众文化已初见端倪这一事实,通过良性地引导高雅文学(以传统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和大众文学(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整合,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深处挖掘和培育出现代化的人文精神。 

 

注释: 

[1]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4—315页。 

篇(10)

深刻·简洁·情趣——读金江的寓言

吴其南

在文学园地中,寓言是一个谈不上显赫但有自己艺术个性的文学类型。有人称寓言是“小说的童年”,意思大概是说寓言包含了小说的要素但没有达到小说的成熟。如寓言有故事、有意蕴,但故事都很简单,意蕴都很理性,且感性的故事和理性的意蕴之间总是明显地分离着。故事是个别、是例证,通过这个例证,读者可以走向理性的一般。获得这个理性的一般后,可以抛弃原来的感性故事,不像成熟的小说那样,“理之于情,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但谈寓言是不是一定要拉上小说是有疑问的。拉上小说,也不一定要用成熟小说的尺度去评价寓言,就像不能全用成年的标准去要求童年一样。寓言之于小说,如杂文之于抒情诗。比之抒情诗,杂文处于文学的边缘,但谁也不否定鲁迅的杂文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关键是怎样准确地把握寓言的艺术个性,写得有深度,有特色。金江的许多寓言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获得了成功的。

金江有些寓言写得单纯而又有深度。单纯,即不朦胧,不多义。朦胧、多义在诗和小说中是优秀的品格,但在寓言中却未必。一个小小的故事,容量和可供表现的空间都很有限,加之其明显的理性性质,只有写得更单纯,才能有深度,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如《船夫和他的孩子》,一个船夫划船划得热了,脱了衣服,以为孩子也热,也将孩子的衣服脱了。划一阵脱一件,自己脱得光膀子也没有事,孩子却被冻僵了。这是讽刺、批判主观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具体的环境中生活,受到环境的影响。构成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处在一个很小的环境中,每个人承受的环境作用的因素也不一样。船夫没有考虑到这些具体差异,以己度人,自己划船热了以为别人也热,自然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事件虽小,但却触及到社会、人生中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所以就显得很有深度。如《乌鸦兄弟》,写遇事时互相指望的自私心理。刮风了,巢破了,乌鸦兄弟都冻得难受,但谁也不想自己去把巢补起来。哥哥指望弟弟,弟弟指望哥哥,谁都不动,最后一起冻僵了事。这种互相指望、依赖的心理藏在人物的内心深处,没有说出来,很隐秘,能将这种隐秘的心理揭示出来,作品便有了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寓言要“寓”,要将一种理解、认识寓含在一个感性的小故事里,怎么“寓”自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先讲一个小故事,而后由叙述者在故事结尾处点明寓意的;也有先讲一个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某种理解和认识,再讲一个小故事以作佐证的;还有将理解、认识寓含在故事中,叙述者只讲故事,把理解的任务留给读者的。这些在金江的寓言中都有表现。我以为,寓得最好的,当属含意很深、故事很单纯因而寓意很显豁,作者不直接言明而读者却能很准确地把握或可叫作“暗寓”的那种。上面说到的《船夫和他的孩子》《乌鸦兄弟》都是例子。《三只老鼠》《呆人补被》《好好先生》等都是例子。《三只老鼠》也是写隐秘的自私心理。本来,三只老鼠接起来,轮流到缸底喝油,是有可能都喝到油的。可由于自私心理,都怕别人不遵守约定轮不到自己,刚一接上就都松手,争先恐后地往缸里跳,结果都落到缸里,永远也逃不出来了。作者没有说点题的话,但寓意仍很显豁。这增强了金江寓言的简洁性,而简洁应该是优秀寓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金江的有些寓言的故事也写得很好,有一种寓意之外的艺术感染力。如《呆人补被》,被子太短,盖不住脚,就剪上面的补下面的;盖不住头,又剪下面的补上面的,如此反反复复,始终顾此失彼。但阅读中会发现,作品多了些比寓意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的含意更多的东西,那就是人物的“呆”。“呆”是一种性格特征,“补被”只是表现之一。“补被”如此之“呆”,做其他事,还不知会现什么“呆相”呢!这就有了比理性寓意更多的趣味。《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岩石以风化的泥土养育了小草,小草对虽然贫瘠却无私养育自己的岩石妈妈充满了感激,少了些理性的澄明却多了些情感的润泽,已有些接近拟人化的童话了。还有些作品,因为主要是给孩子们看的,叙事说理中包含较多的儿童情趣。如上面提到的《乌鸦兄弟》《三只老鼠》等,虽未说就是为儿童写的,但却更贴近儿童心理。这也为作者的寓言平添了一份能令小读者亲近的艺术感染力。

不断探索的印记——读沈虎根的小说集《小师弟》

郑晓林

沈虎根的小说集《小师弟》,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对于入选,沈虎根本人谦虚地说,这些作品只不过是起到了“老照片”的作用,只是忠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那段生活、那段情绪,离真正的经典还有差距。而我以为,沈虎根的《小师弟》真实地记录了一位老作家创作演进的轨迹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可以说,这本书是他不断探索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印记。

按照我的理解,《小师弟》可以反映出沈虎根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鸡》开始到《大师兄》,共10篇。我们知道,沈虎根从小就做学徒,解放后经过自学成了知名的工人作家,因此他的作品非常贴近社会,有着深厚的生活功底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读者不会有距离感。他的作品结构朴素,文字也平实,他经常采取白描的笔法,看似简单,功力却深,往往在娓娓而来、不动声色的现实主义描绘中,表达出人物生活的无奈、人生的悲苦和对命运的勇敢抗争,从而给读者真实地展现了中国上世纪40年代社会底层的人生百态,给我们了解40年代少年的生活状态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叙述。从这点上讲,《小师弟》既是“老照片”,也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范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网络的一代,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过去年代同龄人所遭受的苦难,惟有如此,才能品味今天的甘甜。

沈虎根的学徒生活小说独树一帜。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里,小奥立佛在棺材店里的学徒生活写得很精彩,但沈虎根写得不仅仅是一个“我”,还写了关通、大师兄、二师兄、小师弟的悲惨生活,从而构成了一幅旧时代学徒的悲苦群像。由于沈虎根在人物塑造方式上注重细节刻画,对人物又倾注了很多的感情,因此,往往很快就打动了读者的心。

上一篇: 团员自我评议 下一篇: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