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计划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5 11:48:37

创业计划论文

创业计划论文篇(1)

二、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

(一)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主要包括创新理念、人本理念、生态理念、技术理念以及艺术理念。其中,创新理念主要包括了景观元素、景观特色节点以及空间形态表达概念;人本理念主要是为人为本,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使人和园区的和谐相处;生态理念需要映入生态美学,发挥自然独特的天然之美;技术理念是要求设计时运用相关技术,最小化的减少对园区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艺术理念指园区的设计需要强化对美感的追求,发挥园区的个性。

(二)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本文对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设计规划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园区设施齐全、植物景观多样,环境品质优良、环境面貌极佳、空间层次丰富和公开区域宽敞。具体来讲,园区设计齐全是指餐饮、游乐、运动等应该集聚在一定的区域内,让园区工作人员能有一个集中休闲的场所。植物景观多样和环境品质优良、环境面貌极佳是要求提供的园区环境中,绿荫适度、温度适宜、噪音可接受。对于园区的环境品质需要有和谐的园区交流环境,治安良好,没有社会不安全隐患。对于空间层次丰富、公开区域宽敞而言则是园区道路通畅、通信良好、地下空间适度、办公大楼之间的间隔恰当。

(三)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构架

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构建需要考虑三个层次。首先是景观生态体系的规划,包括对园区原生态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生态绿廊修复园区的次生态系统和提高园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是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涵盖了利用强势景点构造科技园区的总体形象、园区硬质界面控制系统的设立以及园区色彩体系的制定。最后一个方面是景观游憩体系的规划。必须注重丰富功能空间的设立、空间领域的界定、园区舒适度的提升。空间领域的界定又可以具体到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出入口方式、空间界面的连续性。

(四)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性

城市科技创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空间舒适度、环境生态性、形象独特性。空间舒适性需要园区景观的设计体现出环境优美、行为自如、情感得到释放;环境生态性需要以人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注重体现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所带来的生命感;形象独特性就是体现出与众不同,和其他区域的园区形成鲜明的比。

创业计划论文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总书记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战略”,这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创业培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了就业的倍增效应。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但就目前国家的创业培训形式和效果来看,创业实训已成为实施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过程中创业培训项目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工作的有机结合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部分省市创业培训工作的培训模式,效果非常好,并正在以星星之火之势迅速在全国展开。究其原因有以下 三点:

一、 政府支持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11月5日颁发了《关于开展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7]93号),要求在北京、天津、杭州和成都等十三个城市和中南大学开展模拟公司创业实训试点工作。

模拟公司 “2+X”基准版创业实训模式与SYB教程

比较汇总【教材内容比较】

一、SYB创业培训教程:

(一)SYB-创业意识第一步 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

SYB创业意识第二步 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

1、企业类型

2、微小企业成功的要素

SYB-创业计划第三步 评估你的市场

1、了解你的顾客

2、了解你的竞争对手

3、制定市场营销计划

4、预测你的销售

SYB-创业计划第四步企业人员的组成

1、一般微小企业的人员组成

2、员工的岗位职责

SYB-创业计划第五步 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

1、企业的影响

2、各类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

3、、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态

SYB-创业计划第六步 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

1、法律和责任

2、工商行政登记

3、依法纳税

4、尊重职工的权益

SYB-创业计划第七步 预测启动资金需求

1、启动资金的类型

2、投资(固定资产)预测

3、流动资金预测

SYB-创业计划

第八步 制定利润计划

1、制定销售价格

2、预测销售收入

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

4、制定现金流量计划

SYB-创业计划

第九步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

1、完成你的创业计划

2、开业前准备

3、制定开办企业的行动计划

SYB-创业计划第十步 开办企业

1、企业的日常活动

2、下一步做什

(二)SYB-创业计划书

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2+X基准版创业实训模式

(一)模块一:确定公司构架

1、确定经营团队

2、确定经营项目

模块二:分析经营环境

1、浏览模拟公司黄页

2、分析母版公司

模块三:试行业务原则

1、确定年度经营规划

(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计划、预测销售收入)

模块四:奠定经营基础

1、成本核算

2、产品定价

(二)实岗工作任务

1、公司人员考勤表

2、模拟公司人员名单

3、部门岗位职责

4、公司注册流程

5、Swot分析+示例

6、公司简介

7、市场营销方案

8、模板公司信息

9、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10、 成本费用预算

11、 产品定价表

12、 年度经营规划

13、 采购意向函

14、 确定外包项目

15、 员工工资标准表

16、 产品宣传单

17、 第一年度利润表

18、 第一年现金流量计划表

(三)创业实训创业计划书

创业实训的五个模块的内容对应了SYB创业培训教材十步内容,理论体系是一致的,演练部分SYB运用了游戏教学、38个练习和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训的演练部分采用了让学生用“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形式体验真实企业的运作流程,经历了只有货币是数字化的商业交易模拟,最后完成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SYB创业培训是殊途同归,最后的的落脚点皆为“创业计划书”。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使有创业愿望的学员根据“创业计划”这条红线一步步走向成功创业。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

三、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教学理念一致

在教学方法上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都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员为中心让学员高度参与、互动式的培训方法,模拟加实操演练。论文格式,SYB创业培训。

创业计划论文篇(3)

我校广告学专业主要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经营策划类广告公司培养应用型高级策划人才 ,根据这个定位,结合我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八年来完成了三版培养方案,一 次比一次完善,为广告学专业教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广告本科教育实践中,我们十 分重视广告实践教学,每一版教学培养方案都设计了若干实践环节,并在执行中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有必要列专项进行研究。因此列出本文题目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

一、广告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思路

广告学综合了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学、艺术设计、工学等多种学科, 形成了知识理论系统比较完善的应用性强的新学科。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广告学专业的教 学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力的塑造,因此要设计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学目标的 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践环节的设计安排,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践 和创造,是对理论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广告学不是纯粹的文科专业,从业务看,它属于知识 技术智慧密集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性较强。这种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属性给实践教学 环节的设计带来了难度。

我们的思路是:从培养高素质广告学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广告科学和行业发展的现状 与趋势,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广告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调整设计实践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为手段,对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建立新的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出设计出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模式的 改革思路。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是单纯以消化吸收所学理论为目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的 单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本研究欲将其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设 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课程为主导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彻底 改变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依赖和附属的地位,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广告学是文、理、工、艺、经 、管兼容的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知识手段的综合化。广告学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 和内容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与业界发展结合,体 现业界发展的先进性,体现职业化和技能化特点。第三,将各实践环节的设计置于整体课程 体系中来统筹考虑,既要互相独立,不重复交差,又要彼此连贯,逐层递进。使每个实践环 节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链条中,并做到四年不间断。



二、实践环节方案及类别

1、认识实践类

认识实践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对广告行业和业务有一定的接触,观察了解所学专业的用 途,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该类别设置三个环节:广告见习、读书报告、广告市场调查。

广告见习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实习的第一步,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比较合适。该实习一般做 法是通过参观各级各类广告公司,请公司专职人员作专门讲座、学生在公司做短暂停留观察 ,认识并了解广告公司及业务情况,了解项目的策划与广告推广工作流程,使学生对广告业 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为陆续学习的专业课积累专业认知经验。 

读书报告是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的读书实践活动。通过修养类和专业类图书的阅读,开阔 视野,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积累,为以后的其他实践环节打下文化基调。 读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在全年级召开大型读书报告会,最后每人上交一份读书报 告。

广告市场调查是对全部商业活动的资料、情报和数据进行系统、客观、广泛且持续的收 集、记录、分析、评价,并做出结论与建议,供企业经营决策者参考的一种活动。在广告学 专业中,广告市场调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它为广告策划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广告决策者提 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技能,专门从事各种信息调查与研究。由此 可见,广告市场调查是训练学生掌握调查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该项目安排在第三学期, 是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和广告调查及相关调查软件等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

2、课程设计类

课程设计走的是工科路线,就是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时,利用课程的基本原理或核心技 术设计一个项目。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部分策划、制作类课程可以设计此环节。如广告策 划与创意、公共关系与实务、影视广告摄制、企业形象策划等课程。

广告策划与创意的课程设计实际就是做一个项目的策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

基本 功训练。教师给出选题或学生自拟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广告策划方法和创意技巧, 作模拟策划,要求在策划程序规范上与市场接轨,要有操作性。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作 相关细节要求,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展示。

公共关系与实务课程设计主要是做一个公关策划。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某一 企业的形象传播和公众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挖掘机会,形成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然后对项目 所涉及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形成公共关系活动框架,并对其进行合理性、 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分析论证。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形成公 共关系活动策划书及活动项目计划书。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价程序,选择质量高、可行性强的 项目进行模拟实施。整个过程在老师指导下由项目组长组织控制,活动结束后集体讨论项目 的可行性、创新性等,发现问题并作弥补。 影视广告摄制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影视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技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 结合起来,进行影视广告的摄制和简单的影视广告的编辑。该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应使学 生了解影视画面的含义、影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及影视广告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 艺术与技巧,掌握影视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影视广告拍摄、制作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并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影视广告拍摄和基本的影视广告编辑与制作。一般分组进行,必须实地 拍摄,编辑制作方面规定应用具体技术或艺术技巧,最后拿出一个15或30秒的广告作品及 工作脚本。

企业形象策划课程设计通过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的全案策划 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传播的能力。在操作中可以灵活设计或选择项 目,可以选择现实中形象传播不佳或没有形象传播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立项,也可以自己考察 合适的创业项目,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为公司进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 系统的策划及其内外传播策划,形成企业识别系统手册和企业识别系统传播策划书。最后组 织成果讨论、评选、展示。

3、创作实践类

创作实践类设计了一个项目即广告创作。广告创作包括广播广告创作、电视广告创作( 含拍摄与制作)、平面广告创作,每一个品种都含文案,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项目是 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的研究性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项目。通过该环节 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单项创作中对策划、创意、制作理论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广告创作的内容: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分析,以产品或品 牌定位为核心,确定产品卖点,选择最佳创意角度,通过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广播广告进 行品牌传播;从广告传播的角度对广播广告、影视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制作相应的广告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说明会或展示。

4、研究类 

研究类项目设计了科研训练两项,一项是文案研究,一项是模拟课题训练。

文案研究是在第五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对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 究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究训练,学生基 本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广告文案的文字部分鉴赏与分析能力;影视广告作品鉴赏与分 析能力;平面广告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各类广告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力;写作分析评论 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品鉴赏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整 理数据,撰写评论和报告。

模拟课题训练是在第七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 序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序训练,学生基本 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专业论文选题能力; 科研项目的基本申报能力(含申报程序、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填写课题申请书、实施课题研 究等);答辩能力;学术道德修养自控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申报要求与规范 进行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论证课题、撰写报告、结论研讨、答辩等环节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科学研究能力。

5、综合类

综合类项目设计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任选一个)、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是在二、三学年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项目,安排学生结合该学年专业课程, 练习撰写学术性论文。这是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广告领域某一课题 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广告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巩固、充 实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 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各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广告实践 中某一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性作业,是衡量毕业生 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学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 生在导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或行业 的某些问题。写作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 题的方法,培养科研能力、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写作 能力,提高思考和创造力,为毕 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长期以来是针对理、工、艺术等学科专业安排的综合实践环节,相当于文科的 毕业论文。该项目应用于广告学专业,主要与我们培养目标定位有直接关系。我们主要培养 策划类人才,策划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作策划方案,要求策划的产品 或服务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作实地调查和战略分析,制定可执行的营销、传播策略,并作效 果预测。作出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请相关企业代表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审查。这个成果与 毕业论文同样是衡量学生毕业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是专业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科目,是实践教学的高潮。该科目的进行,是对学 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检验,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结构的总考察;是 教师对教学成果的验收,是学生对广告职业生活的全面熟悉、适应和演习过程。此项实习, 拟达到以下目的:让学生深入广告行业,参与具体业务,熟悉工作流程,锻炼操作能力,为 毕业后进入广告行业作心理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的广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锻炼学 生在广告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检验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检验 教学质量,反馈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毕业实习设计了广告策划、 广告管理、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教育等内容,要求在双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或参与实 质性的业务,回交工作方案和对方案的分析、相关工作调查分析、可视性实习成果、实习 报告等。

以上实践环节安排见下表: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bg(!〗〖bhdfg6mm,fk20mm,k25mm,k35mm,k15mm,k15mm,k30mm,k20mmf〗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特点及诸环节之间的关系

1、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相连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提升,在方案中体现出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实践项目大多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因为广告学的应用学科性质,理论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 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方案中的项目设计体现了较完整的结构性特点

作为一个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一定要注意从人的认识规律和专业技能整体构成出发去构 建。本方案的设计从认识实习到社会调查,从策划与创意、公关、cis、影视到广告案例研 究、广告课题模拟,适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广告业务的各构成部 分。

创业计划论文篇(4)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三方面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提高经贸类大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 : 创新创业;经贸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24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变迁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3YJC7900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多重异质性变迁视角的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S2013040013024);2009年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投资潮涌背景下广东制造型企业的产业升级研究。

作者简介:李军(1981-),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民营经济。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计划通过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至此,创新创业教育正式作为国策,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日程,教高函[2012]5号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理论”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而创业就是这种“新组合”的实现,企业家作为“新组合”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创业的载体。

在熊彼特创新创业理论的影响下,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风起云涌以及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日益流行起来。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新创业学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1967年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 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迅速发展开来。在美国的带动下,创新创业成为各国竞相采纳的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全世界范围展开,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潮流(王丽娟、吕际云,2014)。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997年,清华大学将美国的商业计划大赛引入中国,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全国性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开展。2002年,教育部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确定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12年,教育部又正式《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经费支持。目前,在全国形势的推动下,各高校也以此为契机,通过组织包括“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同时通过建立创业园区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探讨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王美萍,2009)。

2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目前,经济贸易类专业大学生(后文简称经贸类大学生)主要参与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结合2012年以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践,笔者发现,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既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

2.1 巩固理论知识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是在专业基础知识之上的一种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良好巩固。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时,首先在选题方面往往会选择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国家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选题时就能将本学科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较好地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恰恰也是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和解释。

其次,选题确定之后,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广泛地搜集和阅读国内外文献,并形成文献评述。就经济学科而言,其理论本身的发展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因此,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们的文献检索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在文献评述过程中思索本研究主题的最新发展和已有传统理论的适用性,探讨在新的经济情境下更适合本国(地区)及本产业的经济理论框架。

第三,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贸类大学生选题的现实性,他们一般需要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或者来自官方统计的二手数据,然后选择合适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如Eviews、Stata、SPSS等,利用所得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他们所选主题的相关影响因素,验证其所建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这一过程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们系统地巩固其关于数据挖掘、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是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的一次绝佳实验课。

2.2 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这也是大学生第一次真正系统地去组织和参与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很多环节,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首先,表现在团队协作能力上。由于整个项目一般会有三到四名同学参加,可能这三到四名同学还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从组建团队、选题、收集资料、撰写申报书,到实施过程中的问卷设计与调查、模型建立、数据处理及,整个过程从无到有,需要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整个团队成员之间多次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团队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使整个团队能有效地运转,圆满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因此,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时间管理能力。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公平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经贸类大学生而言,由于整个创新创业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且申报项目时一般为在校大二学生,这意味着大二、大三都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而此阶段同时也是经贸类学生理论学习和各种考证任务最繁重的两年,这就要求经贸类大学生合理分配各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有效管理时间,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和自身专业学习的双赢。因此,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第三,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创业项目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从选题阶段就要思考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与国家(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起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项目设计环节,项目团队需要思考“如何做”,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有助于训练其严密的科学思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具体问题,这都要求他们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果断进行决策,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贸类大学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养成思辨、发散等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给参与者设计、执行和完成项目、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刘堂卿,2014)。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仅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巩固理论,培养创新创业技能,更能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对于风华正茂的经贸类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激情的激发意味着更高更远的职业发展梦想,意味其人生蓝图增添了无限可能。

3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经贸类学生竞争力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需要创新创业,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需要创新创业。从2012年教育部正式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经贸类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学生、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精力投入不够,导致学生刚开始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实施过程中搭便车现象严重,而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又缺乏对学生的实际监管,从而最后项目草草收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从而真正提高经贸类学生的竞争力。

第一,对于学生,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激励机制。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张燕,2008)。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目前,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物质激励主要来自项目经费,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对于校级、省级和部级的创新创业项目分别给予0.15万元~1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同时,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需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兴趣持久和广泛,从项目中提升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具体而言,可以将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纳入到综合测评加分、硕士推免、推优入党等方案,形成机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对于指导教师,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对于校内指导教师,可以考虑将教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作为教师教学改革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折合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激励教师真正投入精力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学院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践导师时,同时考虑聘请社会上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作为经贸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老师,从而形成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

第三,对于管理部门,集中力量,加强过程监管。由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目较多,学科分散,而且在管理上同时存在学校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指导教师等分头管理,导致管理力量分散,而且缺乏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因此,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应该集中力量,依托学校专家委员会,通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评审制度,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从而使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让经贸类学生真正从项目中收益,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D/OL] 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2/c_122823222.htm.

[2]王丽娟,吕际云.学习借鉴熊彼特创新创业思想的中国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6).

[3]王美萍.江西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刘堂卿.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作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6).

创业计划论文篇(5)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具有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和生命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所在。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基础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名牌高校无法相比。但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强化质量意识,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2006—2010年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在《2011-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完善和规范检查、监督机制,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确保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广西师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国家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满足社会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①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②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平台,活跃学术氛围

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跨校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报告、研究生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有效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校每年都精心组织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几十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们讲授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这些学术报告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兴趣,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调动了研究生的学术探讨的热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了研究生的心智。

四、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目前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自治区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1个。学校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单位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通过互聘对方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作为本单位兼职技术人员,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开展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拓展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③,在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度重视,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广西通过立项的方式给予立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要的研究经费支持。

广西师范学院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研究,对获得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项目,学校根据自治区下拨的项目经费给予1:2的经费配套。同时开展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并给予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热情。学校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研究生发表的项目研究论文约两百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论文数十篇,多项项目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之一,是研究生在数学建模方面全国性顶级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环境和氛围,精心组织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2009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广西没有一等奖,只有广西师范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校已连续三年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是广西高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也是全国地方性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的挖掘了参赛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创新

学校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贯穿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到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悉心传授研究方法,导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学术专长,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地资源管理”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科研项目,使研究生能够在科研中学习和创新。

六、强化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反映。学校不断强化学位论文的规范性,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从开题选题、论文撰写、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学校还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实行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送审制度,即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从学校的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评阅该论文,送审的论文中不能出现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及一切可能表明研究生身份的文字。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已进入《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觉接受社会的质量监督。

为了突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导师注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选择本学科的前沿,且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理论、观点、方法、材料上实现创新。学校把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使研究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

[注释]

①《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②《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③《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

[参考文献]

[1]刘新亚,柯瑜,宣江雷,赵宏.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创业计划论文篇(6)

1、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其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发展。但,目前国内外许多各类学校都将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各类学校也都利用考试来考察学生对每一门功课的学习情况,有时还被用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的效果,体现了考试环节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一次性定时闭卷笔试,造成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前突击复习,考试成绩带有偶然性;考试以记忆型的知识为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无法反映出来,考试成绩带有片面性。因此,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早就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国家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成为必然,这就要求重新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重新确定教育目标、构建新型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更新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大力调整教育结构,而作为教学效果的考察手段——考试,也必须进行改革,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特色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是该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而言,此类课程是该专业专业课程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该类课程教学要求师生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较好的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极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因此,目前在国内高校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采用实践教学方法,以学生手绘或采用电脑利用软件进行做图为主,教师对学生做图进行指导和对做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为辅的教学模式,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设计技术要点和关键环节,强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因此,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构思思维和较好的交流或口才表达是掌握设计课程内容精髓所在,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需要的目的所在,是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特色所在。

3、考试改革的实践

作为工科性质的专业设计课程,既要具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构思和绘制图件能力,要求高、难度大、综合性强。要真正教好或学好此类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严密的逻辑思维,掌握分析方法,懂得规划设计程序,有思想、有理念,会做图、会表达,能书写完整的说明文字,并没有平时作业,对待这样性质的设计课考试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强化平时做图训练、考察与最终成绩的评定相挂钩,则成为此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3.1强化基础理论,建立框架体系和知识脉络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有其自己的基本理论、构思方法、规划设计技术程序、原则和相应的规范要求,规划设计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体现城市规划的内容。虽然各自规划设计的范畴和内容不同,但此类设计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前后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城市规划层次具有相应的等级性,具有共同的基础理论,这些内容作为基础知识提纲携领地在设计课程中进行了大跨度的综合,使学生对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有了宏观了解和把握,形成前后较完善的设计课程专业知识脉络。

3.2强化基本技术训练,形成严密的技术路线和逻辑思维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是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设计课构成的一个规划设计体系,每一设计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体系,规划设计时必需根据其基本理论按照其特点、规划程序、规划设计技术路线和基本制图技能与方法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规划设计训练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由于每一规划设计层次和类别都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重点和难点,这些是学生训练中应该注重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规划设计理念、方案构思、操作程序、图文并貌和优秀表达,才能培养学生系统的规划设计思维,达到每一设计课程教学要求。

3.3弱化传统考试,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考试通常作为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古到今一直延续着,对城市规划专业而言,也并不例外。而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时间大部分为学生针对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要求范围进行规划设计,课堂理论讲述时间很少,学生应对考试更为自如,但对其花费大部分时间进行规划设计的图纸评定较为弱化,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对待,更不能强化独自进行规划设计的动手能力。所以,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对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考试对问题一直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3.3.1强化平时训练

平时训练分为综合规划设计实践和方案讨论与汇报。设计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少数课时的理论讲述,重点是布置规划设计方案,按不同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独自完成一套规定的规划设计图纸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培养学生自己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资料分析、方案构思、方案绘制及修改等能力,教师对其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诊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规划设计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划中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在设计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规划设计方案汇报,让其余学生对其进行评阅,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让学生能了解到其他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弥补自己规划设计方案的不足。

3.3.2弱化或消除传统考试

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相关概念及有关的技术要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并适当出一些综合性分析和发挥类型的题目,其试卷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70—80%左右。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理论课时较少,基础理论大多数是原则性或规范性的文字,其大部分课时是学生在原则和规范要求下,进行自己创造性发挥,其成绩的好坏一般是由学生规划设计成果和汇报表达来确定,无法用具体的理论闭卷试卷考试来衡量。同时,随着我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教学计划也得到了修改。目前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期末考试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取代,要求结合自己规划设计的方案成果把本门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程序、方法和技术要点等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规划方案有较完整的文字说明书,最终成绩由图、文及汇报表达综合评定,其中方案占50%,说明书占30%,表达能力占10%,创新性占10%,这种成绩评定模式取代传统的考试模式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能手能力和技能。

3.4考试改革的效果

改革总时针对现行存在的问题,是避免不合理或过时的规定而言,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对城市规划专业而言,随着规划理念、原则、法规等变化,及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手段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趋势要求。

3.4.1综合概括与协调能力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分析研究规划设计场所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多项领域的资料,国家的政策方针、上一层次的规划要求,当地政府政策、发展计划与规划设想等要素对规划设计的影响,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知识,综合协调或解决规划中所到的各种难题,科规划设计方案,服务于城市。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由传统的考试模式改为开放式后,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概括与协调能力得到训练和进一步提高。

3.4.2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协调能力

任何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都要有一个从开始朦胧到逐步明析的过程,既要考虑现状,又要考虑发展,其中充满了艰辛的脑力劳动,需要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理所当然地为学生培训规划设计构思的能力提供了平台。通过方案的构思、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及方案的比选可大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随着方案的不断完善和规划深度的增加,这种能力也会得到深化。

3.4.3动手操作能力

每一门设计课程,都需要手绘或电脑绘图,这不仅要求表现规划意图和构思,所绘图纸还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政策和技术规范,因此,规划设计课程所绘制的图纸,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具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

3.4.4科技写作能力

规划设计说明书是规划设计课程必备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也是规划设计方案或成果必要的技术文件,因此,在设计课程中,说明书须按照科技写作要求进行,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规范、行文得体。结合规划设计方案,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可使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得到普遍的锻炼和提高。

3.4.5演讲汇报能力

规划设计课程不仅要学生完成相应的规划设计内容,还要求学生间不定期的进行方案讨论,思维交流,以达成团体协作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还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正规汇报,使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提前具备规划设计单位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城市均会出现一个急剧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将面临新的课题。由于城市设计课程是以城市为对象,而城市形态、功能、格局、规模各异,城市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有不同的特色,对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此类课程的改革还要求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展,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围绕一个主题,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强化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其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平台。

创业计划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1-02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这更加明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地位。随着申报数量的递增,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商学院在培养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新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政策背景

国家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有关安排和描述,既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还为高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前身称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一活动的实施原则有三条: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

为了鼓励大学生科研和创业教育,北京市教委是从2008年就开始举办北京市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活动。当年,北京教委下发了京教高[2008]6号文件,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要求,北京市教委每年资助1300个左右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当时制定的资助金额,原则上理工类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每项资助0.5万元。随着活动的深入实施,资助金额有所变化。从2011年起,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改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金额大幅度提高。由于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而倍受重视,大学生的申报数目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这同时也为活动的深入开展与科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值得深入探讨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分析

根据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的近期实践,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教育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科研或创业成功案例宣传较多,仿佛创业与成功之间划上了等号。比如通过创业成功的“80后”人才比比皆是,2011年《创业邦》杂志正式推出了2011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其中有大家熟悉的途牛网创立者于敦德、金顶黄金投资集团的创始人陶行逸等。但殊不知,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有0.3%。[1]也就是说,大学生科研与创业失败才是常事,而相比于成功案例宣传,对于挫折教育或者风险教育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失败原因的剖析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教育,更是明显缺乏。

(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亟需分类管理

大学生参加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其需求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学院根据实践将其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志在就业,即这类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比如某同学针对白酒制定营销方案,意图进入白酒行业;第二类是志在深造,即这类专业人才打算在毕业后出国或考研,比如某同学已经发表EI论文,为未来深造做准备;但是还有一类却常常被忽视,这一类是志在真正创业,即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自己做老板。这些大学生并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已经真实投身于创业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显然,不同的大学生需求,其对应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应当进行分类管理。而当前的管理模式多重视对发表成果的考核,而对实际已经取得成果的第三类大学生如何进行考核,还有待于完善和丰富。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机制

大学生的科研和创业需求不同,其出发点就不一样,将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为此,对于志在就业、志在深造和志在创业的不同大学生,对于其成果的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分类评价体系,缺乏可实施的分类评估指标,也缺乏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当前存在的这种以同类指标考核不同类成果的做法,将导致以下不良后果,即:大学生对考核结果难以认同;教师难以把握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方向,而学校也无法得到来自于一线科研创业者的系统资料,难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使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失去了深入持久的发展动力。[2]

三、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新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一)基于“宽容失败”文化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从事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本身是充满风险的过程,失败在所难免。马克思特别提到科学研究要“不畏艰险”这几个字。要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大学生科研创业的起点低,甚至为零,并且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社会的认同程度、大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技术力量、心理成熟程度以及对信息与风险的把握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创业要结出丰硕的成果相当不易。为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宽容失败的文化,把科研创业失败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屡败屡战者要更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而非嘲笑,在整个高校环境营造支持再次科研或重新创业的氛围。要引导大学生在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中,力戒浮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绝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否则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二)基于不同需求建立分类培养平台

如前所述,大学生科研或创业行动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源于理论方法不正确,一是源于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需求、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理论方法平台。要借鉴国内外科研与创业的经验,不断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密切相关的课程,提供便捷的选修课渠道,加强科研创业有关的通识教育。此外,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方法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创业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在培训中弥补理论方法上的各种不足。

二要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实践平台。要突破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理论灌输模式,突破专业设置的局限,重视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建立模拟实验室或中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和创业实践,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介绍科研智慧和创业历程,交流创业和科研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创业实践活动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会寻找和把握机会,并最终拿出一套切合市场实际的、富有创意的科研或创业设计方案。

(三)基于分类管理对不同成果分类考核

在考评制度方面,评价的方式要因成果而异,实行分类考核。要力求使考核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科学,从而营造和谐的科研与创业型人才成长环境。目前的考核方式重视以考核公开为导向,我们认为实际上只代表了一种主流,还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以下两种对成果形式的考核,即一是通过对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进行考核;二是通过对创业行动计划书进行考核。

在考核中要加强与成功实践者的沟通。比如可以开设创业课堂,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让学生和企业家聚集一堂,听创业者演讲,参与一些活动和讨论,获得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设立创业导师的席位,吸引企业家带着资金来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采取“借鸡下蛋、筑巢引凤”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创业教育基地,实行学校、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3]

要组建有实践经验人员参加的专业队伍作为评价专家团队。可以与高校科研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科研创业基地、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让其工作人员进入评价专家团队,或者聘任已经毕业的成功校友,或者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其他专家,由这些行业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知名教授、专职培训师和专职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优势来保证科研和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4,5]

四、结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新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基于“三分思路”,即分类需求、分类培养、分类考核,从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作为源头来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需求,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上进行分类培养,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此外,还要组建“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其联合优势来进行分类评价与指导,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成事、成大事的科研人才与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正宏.创业教育要“数字”说话吗[N].光明日报,2011-04-18.

[2]刘清香,高丽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J].大学(学术版),2011,(6);86-91.

创业计划论文篇(8)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包括: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具体范围包括:

1.休闲旅游2.旅游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3.城市旅游4.旅游规划 5.旅游目的地形象6.旅游区域合作 7.旅游市场营销8.旅行社集团化研究 9.旅游企业管理10.饭店业发展趋势研究 11.旅行社发展趋势研究12.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3.旅游服务管理14.旅游产业集聚 15.生态旅游16. 旅游电子商务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旅游公司、旅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时间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三、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1.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3.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5.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研究 7.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与旅游创新 9.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11.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13.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 15.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 17.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 19.旅游规划中的SWOT分析

21.论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 25.论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

2.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旅游城市空间竞争探析 6.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8.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12.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14.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16.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18.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关系辨析 20.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2.谈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 26.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探讨

27.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经济分析与预测问题 29.旅游地品牌与形象规划

31.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 33.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5.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 37.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初探 39.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41.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43.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初探 45.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47.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的几点思考 49.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51.生态旅游规划的功能空间分析 53.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55.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 57.关于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59.旅游规划运作的项目管理探讨 61.旅游服务创新分析

63.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演变及其对策 65.我国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7.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 71.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原因分析

7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5.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问题研究 77.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79.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

81.论我国旅行社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 83.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85.信息时代旅行社战略管理的思考

87.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89.我国旅行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91.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与战略选择 93.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97.主题饭店发展模式的创新

99.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的运用

28.论旅游规划的人本主义原则 30.“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研究 32.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 34.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 3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38.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 40.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构建 42.试论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4.政府主导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研究 46.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48.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 50.生态旅游规划的层次分析

5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要求 54.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56.知识经济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58.我国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 60.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 62.旅游管理中挫折心理的运用 64.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析

66.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68.论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

70.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障碍分析 72.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 74.中小旅行社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76.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动因与模式探讨 78.旅游企业信用缺失及其管理对策 80.论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的体系与方法 82.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84.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86.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88.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90.试论旅行社业的危机管理

92.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的创新 94.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 96.中外饭店集团比较研究

98.论饭店资源激励机制的系统建构 100.现代饭店管理中激励方法的研究

四、毕业论文步骤

选择题目、收集资料、计划进度、前期准备、论文设计、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答辩。 1.选择题目

可在参考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也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把握选题内容的“质”与“量”,确定该内容是否符合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可以在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可以做实地调查,做实验等搜集资

料,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应该把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3.计划进度

大致时间安排为: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文献阅读、必备知识、确定题目):一周到两周 (2)构思阶段(题目论证、详细构思、确定大纲):七周到十一周 (3)编写论文(资料整理、撰写论文):一周 (4)答辩阶段(答辩准备、答辩):一周 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学计划为准。

4.前期准备:了解所选课题的必备知识、要求和设计步骤。在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5.大纲设计:用较好的方法对论文大纲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写出详细大纲。 6.撰写论文

7.答辩:一般在15分钟左右,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毕业论文自我评价。

五、毕业论文要求

论文一般应包含有摘要、关键字、目录、综述、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同时应附注相关图表等。 1.字数要求:不少于8000字。

2.中文摘要:汉字400字左右。摘要应具有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目的:研究论文的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等。

结果:论文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等。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要在摘要中分项列出,只需涵盖这些内容即可)。 3.关键词3~5个。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4.毕业论文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格式书写。

5.论文要求:内容符合要求,分量适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表面清洁。

六、毕业论文答辩提交的材料

1.毕业论文 2.答辩框图 3.电子文档

4.论文袋(写明作者、题目、袋内材料)

重要说明: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电子文档(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文件),发送到远程教务部信箱,否则没有毕业论文成绩。

七、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第1章引言

1.1课题介绍及研究意义

1.2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1.3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本论文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第2章问题分析

2.1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2.2可行性研究

2.2.1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及复杂性分析2.2.2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3章解决问题

3.1问题设计的总体结构和框图 3.2设计中采用的策略 第4章研究案例

4.1详述理论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4.2分析案例 结论(结束语) 致谢

(致谢对象应该是那些文章作者以外的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或机构。应事先征得被致谢人同意,然后方可致谢。致谢的内容必须属实,对被致谢人的贡献应有确切的表达。)

创业计划论文篇(9)

关键词:实培计划;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60-02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决定了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培养出品学兼优、专业知识和能力超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来满足时展的需求[1]。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大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该计划包括“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三个子项目,重点打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科研平台[2]。其中,“实培计划”是在“开放共享、实践创新、注重特色”的原则下进行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在本科生培养环节中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培计划”包括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三部分。项目的有效实施能够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

我院主要从校内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入手,深化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等方面建立完善创新实践科研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所需的综合素质,最终搭建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性实践科研平台。

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要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也要结合各自的教育目标和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和实践。2015年北京市刚启动的“实培计划”项目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资源共享、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2]。结合“实培计划”项目提倡的精神,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一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鼓励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研创新项目研究中,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将科研成果和实习实践的收获融入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来。二是积极开展开放实践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实培计划”项目的开展,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建设具备优质实践实训条件、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实践创新平台,将学生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的需求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并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四是实现实践创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校实践创新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以优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基地等作为强有力的依托,充分实现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践的整合互补,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模式的探索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开展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3]。目前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主要包括校内已有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及“实培计划”项目中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

1.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是我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创新教育计划。该项目同北京市教委要求对接,以申报项目库的形式开展,项目分理工类项目和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两大类。我院每年有10项左右的理工类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项目要求选题和研究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重视来自生产生活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真实问题。学生通过方案设计、实验探索、自选指导教师参加科研训练,能够拥有更多实践训练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专长,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保持独立思考、结合所学和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2.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解决来自企业的实际问题,利于拓展校外教学基地功能,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启动的第一年,我院共获批3项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分别与科研院所、化W和纺织相关的公司合作。该项目是个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务、科研、团学一体联动、协调管理的体制,使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组织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4]。学生能够系统地应用理论知识、挖掘个人创造力,培养大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同时,在研究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

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旨在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深入企事业单位,将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到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之中。项目启动的第一年,我院获批5项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该项目每年从大四学生中遴选一批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生在学校导师和科研院所导师的“双导师”模式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拓展校外教学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改性工艺研究。该项目研究了多种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树酯的改性工艺,并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添加氧化石墨烯,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材料及再高温碳化后得到多孔含氮碳材料。

“实培计划”项目是以“双导师”的交叉培养形式指导我校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毕业设计环节。项目选题集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于一体,研究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期望以“实培计划”项目为契机,带动起学生的科研热情,利用合作单位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实培计划”项目有效而具体的实施,不仅极大丰富了创新实践科研体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在高校之外的科研院所接受教育,享受更加丰富而优质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践科研资源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同时,项目的开展也提高了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所需的综合素质,最终搭建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性学科平台。

参考文献:

[1]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等论坛,2015,(7):45-48.

[2]刘霄.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教发展研究,2015,(05).

[3]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4]白文苑.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2011,(26)2:161-162.

创业计划论文篇(10)

据盛瑞生介绍,成立之初,中国平安就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在从1994年到2003年的近十年来,中国平安一直在捐助希望工程。2003年8月,中国平安启动了一项全新的长期公益项目—“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致力于为有梦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舞台。

“在长期关注希望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地感觉到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与进步也很重要。作为中国平安教育支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平安励志计划专注于青年学子的学业、创业和就业问题,积极整合社会力量为专注和有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帮助。”盛瑞生说。

新一代的年轻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对碎片化信息和即时资讯的追求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专注精神,以及与专注相关的体验和历练。为了鼓励大学生养成专注笃志和励志图新的品格及精神,中国平安在2003年设立励志计划论文奖,以促进经济、金融、保险等专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创新和专注能力。励志计划论文奖评委、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此评价说:“做学术研究如同做人,专注和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励志计划论文奖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每年,中国平安公司都会将这些获奖论文结集出版,捐赠给各高校和各地图书馆。

经过6年的发展,2009年,平安励志计划从学术研究领域延展开来,开始关注在校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为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尤其是为了给拥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发展舞台,中国平安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2009年起联合举办“中国平安励志创业大赛”,为青年人搭建一个创业和就业平台,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护航,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成果转化创造条件。4年来,创业大赛直接资助了40个创业项目,约3000支团队的数万名参赛者参与到创业培训和实践中。

2012年12月27日,以“专注为明天”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颁奖典礼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与上一年不同的是,本届创业大赛首次引入风投机制,那些成长性强或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在得到天使投资人以及风投专家认可的同时,更有机会争取“中国平安创新基金”最高100万元的直接投资。最终移动互联网创新项目Make Block凭借项目商业模式的创新性、标杆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得到决赛评委一致认可,摘取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了10万元创业基金。同时,还赢得了天使投资人和风投专家的青睐。

冠军团队队长王建军表示,创业大赛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参赛者进行基础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经验丰富的评委和投资人对项目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使参赛者不仅获得了奖金,还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上一篇: 学习保险培训心得 下一篇: 水稻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