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1-27 12:54:48

幼儿美术教案

幼儿美术教案篇(1)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审美、装饰功能。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盘长结一个,中国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盘长结,引导幼儿了解结艺。

指导语:今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大家来看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回答?

小结:对,这就是中国结,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是中国结中的一种,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别的国家都没有,只有我们中国有,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

二、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不仅仅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也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你们喜欢吗?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这个叫结耳,我喜欢结耳,是因为它的形式美。

提问:

1、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

小结:流苏: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像是在翩翩起舞,我们把这个叫流苏,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

结体: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穿编的,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结构美。

2、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左右对称,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3、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让人感觉喜洋洋,热闹,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

总结: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

提问:

1、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汽车、背包、商店、宾馆、家里、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

2、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把它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等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欣赏中国结课件

五、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_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_颜色加_颜色变成_颜色画__。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5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

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

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幼儿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1、通过剪纸活动幼儿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据鲸鱼的轮廓,保持线条光滑;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重难点)

2、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剪纸习惯,保持地面干净,及时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3、能创造性地进行主题剪纸,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范例一副

3、蓝色卡纸若干

4、蓝色A4卡纸若干

5、剪刀

6、胶棒

7、水彩笔

8、圆形气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欣赏示范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请幼儿说出的鲸鱼的外形特征。

2、教师小结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鲸鱼,通过手的控制使鲸鱼的线条饱满光滑。

三、实践操作

1、发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儿:保持地面干净,及时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2、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3、把剪好的鲸鱼用胶棒粘贴到A4蓝色纸上。

四、幼儿讨论如何装饰海底世界

幼儿美术教案篇(3)

1、掌握纸船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提高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2、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好奇心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船对折的步骤。

教学难点:纸船翻折成形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船玩具、图片,纸船范例一个,长方形纸若干张,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引导幼儿观看及总结船的外形特点。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纸船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最后重点讲解纸船的翻折成形。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5、游戏《划龙船》

6、引导幼儿将“纸船”放在“池塘里”

7、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纸船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8、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要求小朋友回家教家人折纸船进行游戏,既能复习,又能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幼儿之间能相互合作,又能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考虑得较周到,但纸船对折方法的步骤的讲解示范过程过快,有的小朋友看不清楚。

幼儿美术教案篇(4)

2.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活动准备:

1.宣纸、各色颜料、毛笔、吸管、勾线笔、抹布等。

扎染画具体环节

(L:老师 Y:幼儿)

环节一:宣纸扎染的认识

L:小朋友们,你们谁还记得平时老师教你们画画用到了哪些工具?

Y:勾线笔 油画棒 水彩笔 等

L:大家的记忆力和观察能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之前用的画画工具,但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绘画工具——宣纸。

(向Y展示宣纸)

L: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拿宣纸画画,大家仔细观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L:看完了老师的操作,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做的了。那我想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位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师的操作顺序,另一位小朋友在旁边向大家解释一下步骤。

(Y折宣纸放入颜料中染)L:这位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是对折再对折,那我想问一下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可以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Y:可以折成一个三角形或没有形状的样子。

L:我们看到这位小朋友是把宣纸直接放入颜料中染,那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其他什么工具使用来在这个宣纸上染颜色?

Y可以动脑思考,然后L出示已准备的工具,Y可以补充一两个。

讲述的步骤Y:(以下仅供参考)

步骤一:将宣纸随意的对折或揉团。

步骤二:将对折或揉团后的宣纸的边角等地随意小面积扎染。(可以选择很多颜色,但扎染的面积不宜过大)可以加入毛笔、吸管、牙签等工具。

步骤三:将宣纸打开铺平晾晒30秒,然后用勾线笔在上面进行绘画。

L:好,现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了绘画的步骤,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大家开始自己创作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要画什么,可以画任何东西只要是你想创作的。画完之后我会叫小朋友上来和大家分享。

在画之前老师有几个小要求要提一下:

1.大家用的工具一种工具只能沾一个颜料。

2.最开始我们是染背景色,不用颜料画画,我们最后再用勾线笔画想画的图案。

第二环节:

(Y绘画时L可以适当的指导和提醒)

L:现在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绘画,那我想让一些小朋友上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在画上用了什么颜料、工具,最后用勾线笔画了什么图案。

总结和反思: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对幼儿独立上课,十分的紧张。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在内,导致在要开始上课之前还有问题要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紧张把原本在教案里的提问和要求也有遗漏,使小朋友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与我的假设有很大的出路,当我在他们动手时候再讲明要求时已经没有人听了。

我在做教案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没有把宣纸的晾晒时间等问题计算在内,导致最后没有时间用勾线笔绘画,也没有时间分享,我的时间远远不够。

因为在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过试讲等其他准备,导致我在上课时有时候会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和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互动。

1.在示范的时候示范的纸不够大,不能保证所有小朋友都看得到。

2.减少无效问题的存在,最好做好问题能直接问到点子上。

3.要运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词汇来表示,代替那些专业词例如“扎染”、“主题”等。

4.在面对小朋友回答到老师准备的问题上时老师要与小朋友有互动,例如老师可以说“哇塞,被你猜到了,你真厉害确实老师今天准备了.......”。

幼儿美术教案篇(5)

一个清楚的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应该包括:

(1)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的目的,例如现阶段幼儿涂色方面的发展。

(2)教师、幼儿和家长合作找出档案项目。比如照片、美术作品、逸事趣闻等。

(3)三方共同提出评价项目的标准或准则。例如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家长了解了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支持和配合评价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家长必须注意观察和记录自己孩子的进步情况,并用文字或照片进行记录,及时加入到幼儿的美术档案中,便于家长和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幼儿在评价标准下的进步情况。

2搜集幼儿作品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中最典型的内容就是幼儿的作品,幼儿的原始图画和创作是幼儿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真实反映,持续收集的幼儿作品可以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收集幼儿作品是档案评价的开始,它能让教师重新了解幼儿的要求和兴趣。

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他们绘画技巧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搜集作品的重点应该放在幼儿自愿制作的作品上,这样能反映出很多真实的思路、真实的创作、真实的情感,最好少放在教师要求下的作品。教师最好是根据评价策略与幼儿协商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并指导幼儿在作品上注名全名、创作日期和评价,评价可以由教师针对幼儿的讲述写下简短的意见,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例如你在创作作品前有什么想法?你喜欢这个作品的哪些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只有简单的“我喜欢”这样的评价,而说不出喜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详细,持续的记录能真实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教师尽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作品应该包括美术作品、口述内容。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作品和美工制作,口述内容主要是由教师来记录,描述幼儿的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创作前的思路等。口述记录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呈现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反映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和家长要持续的收集幼儿的口述记录,并记录背景资料,口述记录可以在作品旁边加注,可以是录音也可以是文字。

对于搜集到的幼儿作品,不仅仅是记录幼儿的进步情况,也可以运用作品增强幼儿之间的学习,可以定期的对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然后组织讨论会,也可以增加对作品进行完善的活动。还要运用幼儿作品扩大家庭参与,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和家长分享作品,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制作成幻灯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将幼儿的口述内容加以说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

3用照片进行记录

照片不仅可以记录幼儿的作品、记录他们的进步过程,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细节,照片也是评价幼儿的有效方法。

对于幼儿的一些立体的作品不易在档案里存放,可以拍成照片。对于幼儿的活动过程可以拍成照片进行记录,教师也可以在照片上附加文字说明,能更清楚的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在下午玩活动区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在美术活动区讨论了起来,老师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走近一点倾听他们的争论,他们在玩石头,一会用手摸,一会敲敲石头,一会观察花纹,后来他们被石头上的花纹吸引了,一个说有点象“波浪”、一个说象“蜗牛线”,然后就拿出纸画了起来。说明幼儿主动的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回忆。这个老师就把这个过程拍了照片并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

这些照片汇集起来可以跟家长一起分享,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录相带等让幼儿拿回家与家长分享。也邀请家长把家庭活动的照片拿到幼儿园,放进幼儿的美术档案里,在合适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家庭的经验延伸到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比如幼儿的家庭旅游可以让大家一起欣赏和感受,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达到教育的“整合”。

4做好美术学习记录

教师和家长很少有时间经常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学习记录的方式,增加幼儿、教师和家长三方沟通的机会。美术学习记录是一种持续的记录,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定期的、一对一对话的产物。学习记录主要是由教师和家长来完成,教师和家长可以针对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效果等进行文字的记录,针对幼儿作品进行沟通,让孩子讲讲作品,然后根据作品、幼儿的叙述和表现等写下简要的评语,评语可以涵盖情感、态度、能力、兴趣等多方面。

美术学习记录能够保存幼儿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在家和幼儿园的美术学习活动。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尽量每天安排“美术学习记录时间”,一般都是由两个教师同时上班,可以由配班教师主要负责。通过向幼儿提问题的方式了解他们在家的美术学习情况,寻找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延伸。及时总结信息,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集体的讨论情况。也可以原汁原味的把口述的比较好的学习记录分享给大家,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5做总结性报告

幼儿美术教案篇(6)

如今教育大力提倡发展性评价,对幼儿美术作品开展发展性评价可以改变“一把尺子定天下”的武断局面。对幼儿成长档案中美术作品开展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兴趣的形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积极的情感。

一、幼儿成长档案中美术作品发展性评价的收集内容

幼儿美术作品记录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自画像、幼儿的一些美术作品(如蜡笔画、线描画、手工作品等)和幼儿在园外的一些涂鸦和创作作品(如双休日在家的随意涂鸦等)及幼儿的一些获奖作品等。幼儿是成长档案袋中美术作品收集的主人与实施者。

二、幼儿成长档案中美术作品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档案袋评价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选和比较,而在于反思和发展。

1.全面――让多方人员参与作品评价

在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中无论是美术作品的选择或是评价,其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家长与幼儿。以往被排除在评价之外的幼儿也逐渐融入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

多方人员参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让幼儿从不同的评价对象中得到了更加具体、丰富的肯定与鼓励,对幼儿作画兴趣的维持和自信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也能有效促进家园互动、师幼互动和亲子互动,对幼儿情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多元――以不同标准评价幼儿作品

新的评价理论的倡导者提出:“评价的关键是对评价中存在的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差异进行协调”,提倡“在评价中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评价看成是一个由评价者之间不断协调各种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意见间的距离、最后形成公认一致看法的过程”。在对幼儿成长档案袋中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我们更多地运用了“阅读”“解释”“欣赏”等主观评价的标准,同时也借用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教育评价《多彩光谱》中的相关评价指标,从描述水平、探究水平、艺术水平三方面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从而获得对幼儿作品更加全面、立体的评价结果。

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对个案指导的针对性更强了,有助于幼儿作画能力的纵向平衡发展。

3.开放――从不同内容分析创作现状

幼儿的美术作品就如同一个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如,认知水平、技能发展、情绪情感、个性气质等。这些必须通过对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呈现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的分析,对生活经历的理解以及创作时的情景状态的观察而获得。

4.多维――从不同领域解析幼儿作品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解释、质化的评价模式为我们打开了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更加客观、公正评价的视域。应答评价模式的创始人斯塔克指出:“该方法以牺牲某些测量上的准确性,换取评价结果对方案有关人员来说更多的有用性。”

三、幼儿成长档案袋中美术作品发展性评价的形式

新的评价理念给我们如何选择评价方法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思路。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贴爱心标签、星级指数、表格评价、以文配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针对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个别教育的意义。

对美术作品开展发展性评价不仅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个性的张扬和自信的培养,还能让我们学会用理解、倾听、欣赏的理念来对待幼儿的作品,促进每个幼儿都富有个性地发展。对美术作品进行发展性评价是美术作品评价从简单的“看”画向“读”画、“听”画、“解”画、“悟”画的转变,是从单一感官向多感官的发展。我们教师在以后的美术作品评价中要多采用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和多元的视角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学会做幼儿美术创作中的合作者、欣赏者和鼓励者。让幼儿伴随美术作品发展性评价自信、快乐、个性地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美术教案篇(7)

1 确定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是如何搜集幼儿美术活动保存资料的指引,是连接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和资料的纽带。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是以美术目标为基础来确定评价项目的,这个策略需要幼儿、家长、教师合作,共同确定评价项目。标准化的策略有助于教师很快的了解幼儿的作品以及发展情况,在选择评价项目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参与,让其清楚自己该怎么样发展,便于过程中的自我检视,也能与教师更好的合作。

一个清楚的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应该包括:

(1)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的目的,例如现阶段幼儿涂色方面的发展。

(2)教师、幼儿和家长合作找出档案项目。比如照片、美术作品、逸事趣闻等。

(3)三方共同提出评价项目的标准或准则。例如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家长了解了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支持和配合评价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家长必须注意观察和记录自己孩子的进步情况,并用文字或照片进行记录,及时加入到幼儿的美术档案中,便于家长和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幼儿在评价标准下的进步情况。

2 搜集幼儿作品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中最典型的内容就是幼儿的作品,幼儿的原始图画和创作是幼儿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真实反映,持续收集的幼儿作品可以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收集幼儿作品是档案评价的开始,它能让教师重新了解幼儿的要求和兴趣。

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他们绘画技巧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搜集作品的重点应该放在幼儿自愿制作的作品上,这样能反映出很多真实的思路、真实的创作、真实的情感,最好少放在教师要求下的作品。教师最好是根据评价策略与幼儿协商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并指导幼儿在作品上注名全名、创作日期和评价,评价可以由教师针对幼儿的讲述写下简短的意见,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例如你在创作作品前有什么想法?你喜欢这个作品的哪些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只有简单的“我喜欢”这样的评价,而说不出喜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详细,持续的记录能真实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教师尽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作品应该包括美术作品、口述内容。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作品和美工制作,口述内容主要是由教师来记录,描述幼儿的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创作前的思路等。口述记录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呈现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反映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和家长要持续的收集幼儿的口述记录,并记录背景资料,口述记录可以在作品旁边加注,可以是录音也可以是文字。

对于搜集到的幼儿作品,不仅仅是记录幼儿的进步情况,也可以运用作品增强幼儿之间的学习,可以定期的对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然后组织讨论会,也可以增加对作品进行完善的活动。还要运用幼儿作品扩大家庭参与,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和家长分享作品,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制作成幻灯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将幼儿的口述内容加以说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

3 用照片进行记录

照片不仅可以记录幼儿的作品、记录他们的进步过程,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细节,照片也是评价幼儿的有效方法。

对于幼儿的一些立体的作品不易在档案里存放,可以拍成照片。对于幼儿的活动过程可以拍成照片进行记录,教师也可以在照片上附加文字说明,能更清楚的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在下午玩活动区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在美术活动区讨论了起来,老师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走近一点倾听他们的争论,他们在玩石头,一会用手摸,一会敲敲石头,一会观察花纹,后来他们被石头上的花纹吸引了,一个说有点象“波浪”、一个说象“蜗牛线”,然后就拿出纸画了起来。说明幼儿主动的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回忆。这个老师就把这个过程拍了照片并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

这些照片汇集起来可以跟家长一起分享,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录相带等让幼儿拿回家与家长分享。也邀请家长把家庭活动的照片拿到幼儿园,放进幼儿的美术档案里,在合适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家庭的经验延伸到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比如幼儿的家庭旅游可以让大家一起欣赏和感受,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达到教育的“整合”。

4 做好美术学习记录

教师和家长很少有时间经常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学习记录的方式,增加幼儿、教师和家长三方沟通的机会。美术学习记录是一种持续的记录,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定期的、一对一对话的产物。学习记录主要是由教师和家长来完成,教师和家长可以针对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效果等进行文字的记录,针对幼儿作品进行沟通,让孩子讲讲作品,然后根据作品、幼儿的叙述和表现等写下简要的评语,评语可以涵盖情感、态度、能力、兴趣等多方面。

美术学习记录能够保存幼儿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在家和幼儿园的美术学习活动。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尽量每天安排“美术学习记录时间”,一般都是由两个教师同时上班,可以由配班教师主要负责。通过向幼儿提问题的方式了解他们在家的美术学习情况,寻找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延伸。及时总结信息,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集体的讨论情况。也可以原汁原味的把口述的比较好的学习记录分享给大家,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5 做总结性报告

幼儿美术教案篇(8)

幼儿美术教育评价应体现动态性,重视过程中的评价,创设适合幼儿的美术教育环境,通过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传统的评价需要“标准化”的工具,要求有统一的评测方式,强调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幼儿,看每个幼儿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样的做法让每个孩子都追求相同的目标,不允许孩子有太张扬的个性。其实评价更重要的是将幼儿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忽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允许孩子多元化发展。

在对幼儿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能力进行评价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求记录下幼儿欣赏和创造作品时的活动过程。这些记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创作习惯以及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将“档案”与“评价”结合起来,我们提出“幼儿美术档案评价”方案在此进行讨论。

幼儿美术的档案评价要从以下五个步骤来开展:

一、确定指标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指标是搜集幼儿美术活动资料的指引,评价指标要以美术目标为基础,由教师、幼儿、家长一起确定。标准化的评价指标是教师了解幼儿现有水平以及发展情况的基础,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幼儿参与,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便于与教师合作。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指标的基本要素包括:(1)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的目的。(2)教师、幼儿和家长合作找出评价项目。(3)三方共同提出评价项目的标准或准则。

为了让家长和教师共同了解幼儿的进步情况,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进步状况,采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将相关的资料及时存入幼儿的档案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很重要,因为家长和教师在同一个标准下关注孩子,能达到评价的一致性,保证评价活动的有效性。

二、搜集并整理作品

作品是核心,进行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的第一步是收集幼儿美术作品。对于学前期幼儿来说,他们的绘画水平、创造能力等是按照一定规律来发展的,幼儿兴趣、认知、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透过原始图画和创作反映出来,结合一段时间的作品分析,能了解孩子的进步情况。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持续地搜集幼儿的美术作品,重点放在搜集幼儿自发进行的创作,透过这样的作品能读懂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最好少搜集在教师统一要求下的作品。教师要在全面把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作品。指导幼儿在自己作品上标注姓名、创作时间和评价语言,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评价可由教师针对幼儿的讲述写下简短的意见;对于表达能力稍差点的幼儿,可以利用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提出评价意见。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说不出自己创作的想法或喜欢的理由,也可能确实没有思考过,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认真分析考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全面,并能真实反映出幼儿的进步情况。

学前期的幼儿作品主要有口述和美术作品。美术作品主要包括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口述内容主要描述的是幼儿对创作前的想法或对自己作品的理解等,可以是教师进行记录。口述记录能力是一项综合指标,不仅反映幼儿的想法和感受,还能体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持续而详细地收集幼儿的口述内容,并记录下背景资料。幼儿作品是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媒介,也是幼儿进步的见证。教师可以定期将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让他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讨论各自对作品的看法,也可以进行对作品的完善活动。可以召开家长会,对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配以幼儿的口述作为对作品的说明,是家园有效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孩子在园的一些基本情况。

三、过程性记录

过程的记录有时用文字不能充分进行表达和再现,就可以利用照片进行记录保存,如幼儿活动过程的细节、一些不方便存放的立体作品等。照片的记录和评价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可以在照片上附上文字说明,直接再现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户外种植园里,有两个小朋友热烈地讨论了起来,老师静静地听着,他们在讨论西红柿的颜色,因为有已经熟透了的红红的西红柿,有的还很绿,有的由绿色微微变红,那咱们回教室后可以画出不同颜色的西红柿啦。这个老师就把看到的过程拍了照片,并加入文字说明进行记录。对于不同的孩子的不同活动情况都可以用照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进行记录,可以让幼儿拿回家与家长分享,家长也可以把家庭活动的照片加以说明拿到幼儿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分享。幼儿的家庭旅游也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或者班级交流活动的时候,将一些好的照片利用幻灯的方式进行展示分享,将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交流,让大家共同感受。

四、做好学习记录

教师和家长经常交流沟通是必要的,结合幼儿园工作特点,将幼儿美术学习记录作为桥梁,可以增加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交流的机会。学习记录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做好辅助和配合工作,主要的是记录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路、表现情况、作品效果等。

学习记录的过程是客观而持续的,教师和家长要定期以幼儿的作品为话题进行多方面沟通,根据作品展开话题,由孩子讲讲为什么要画这张画、画前都进行了哪些思考、自己对作品的评价等等。教师和家长根据谈话情况、幼儿的表现和作品本身等写下简要的评价,评价可以体现在兴趣、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在幼儿园活动时间尽量每天都要安排“美术学习记录”时间,因为在孩子身上每天都有学习行为,孩子的进步有时特别明显,所以要抓住孩子的发展关键。教师通过主动提问来了解幼儿在家的美术学习情况,及时总结信息,将生活经验在合适的空间里进行延伸,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的口述内容、教师感觉比较有特点的口述内容可以直接分享给大家,既能起到鼓励作用,也能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五、做总结

幼儿美术教案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时经常对幼儿进行示范,在对幼儿进行示范时教师采用了很多种示范方法,但是我发现每一种方法对幼儿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的示范方法不新颖,孩子们的情趣就调动不起来;在作画时幼儿会模仿老师的画进行创作。我有一些疑问:示范对于幼儿来说是利还是弊呢?教师采用的多种示范方法对幼儿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效果呢?

二、研究对象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扬中市三茅中心幼儿园的中班(4~5岁)、小班(3~4)的老师及幼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观察了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示范的研究,记录了教师对幼儿示范的方法及幼儿的反应。

四、研究内容

案例一:

时间:2014年11月3日

地点:美术区

观察记录:在小班美术绘画课《纸娃娃》上,老师出示一个没有画脸、衣服、鞋子的纸娃娃,让幼儿对娃娃进行添加。老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导入,然后边说边示范,要画哪些部分。老师画的纸娃娃有垂下的流海,衣服上画了三颗扣子,我看到小朋友交上来的画中,有六个小朋友画的流海跟老师画的类似,有十个小朋友在衣服上画了三颗扣子。

案例分析:这次美术课中老师进行了边说边示范,在案例中老师在给幼儿示范画流海时,老师一边对幼儿进行示范一边对如何画流海进行了讲解,然后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画。在作品中有六个小朋友画的流海跟老师画的类似。有十个小朋友在衣服上画了三颗扣子都和老师出示的范画是一样的,教师进行的示范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

案例二:

观察时间:2014年11月6日

观察地点:美术区

观察记录:美术课《苹果树》是一节手指点画课,老师先出示一幅画好的苹果树,告诉小朋友这是一颗苹果树,是老师用手指点出来的,引起幼儿的兴趣。问:“树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老师肯定幼儿的回答:“对,苹果树上有许多的苹果,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所以今天小朋友们要用你们的手指来点出你们心中最喜欢的苹果树。”然后老师让幼儿进行手指点画,最后幼儿交上来的苹果树都是各色各样的,都画出了他们不同的画。

案例分析:这次美术课使用了局部示范,老师出示了一张只有树干的苹果树,然后让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手指点画,使画出的苹果树丰富多彩。

案例三:

时间:2014年11月10日

地点:美工区

观察记录:今天上的美术课《小汽车》是一节手工课,让小朋友学贴小汽车的轮子.老师使用了用多媒体进行示范,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本领,帮小汽车贴轮子。”这时小朋友们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有的小朋友还在交头接耳,似乎没有听到老师讲的是什么。当老师走到电视机旁打开投影仪时,所有的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幼儿对于多媒体的一些动态及声像结合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老师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学会如何做。

五、讨论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范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1.分步示范

把画展开讲,随后进行一步一步的示范。

如:在案例三,教师采用的就是分步示范法,使幼儿理解整幅画哪个该先画,哪个后画,了解怎样画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2.对比示范

把好的作品与不好的作品之间进行对比,了解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

3.边说边示范

在画画的同时,一边示范一边对画进行难点和注意点的讲解。

如:在案例一中教师采用的就是边说边示范的方法,这样能使幼儿注意力集中,让幼儿记忆深刻。

4.局部示范

对整幅画中的某个难点进行详细示范。

如:在案例二中教师采用的是局部示范法,让幼儿了解画中的难点,教师先对画中的难点对幼儿进行分析,让幼儿引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创作,从而克服难点。

六、反思

在以上案例中,老师采用的方法有许多种,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幼儿进行示范的策略有利也有弊。

1.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示范的优点

(1)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在案例三中,老师进行了分布示范,老师出示画的分步图,让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完成作品。在案例一中,老师采用边说边示范,让幼儿对画进行观察,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完成作品。在案例二中,老师采用局部示范法,老师对画中的难点进行示范,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克服难点。以上案例中都让幼儿进行了观察,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

(2)加强幼儿的目标意识、任务意识

在案例一中,老师对画进行讲解,让幼儿明白他们需要完成作品的内容,即他们的任务。在案例二中,老师对整幅画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让幼儿知道难点处应该怎么画。

在以上案例中,老师在让幼儿画画之前,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核心,并增强了幼儿的目标和任务意识。

(3)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在以上的各个案例中,老师在让幼儿观察的过程,明白绘画的目的,然后再让幼儿进行绘画。这样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施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不是无目的地瞎画,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来进行绘画,或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画画,这样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里提高绘画技能。

2.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示范的不足

幼儿会进行模仿,限制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案例一中,老师采用的是边说边示范,虽让幼儿学会了绘画,但幼儿的模仿性很强,老师进行的示范会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长期让幼儿观察示范图,幼儿会模仿教师的示范作画,这样会使幼儿丧失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力。所以老师在进行示范的同时,要指导幼儿领会作品,要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天性,使他们具有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幼儿美术教案篇(10)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土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还富含着感彩的精神寄托。土布的色彩:土布用色大都以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图案色彩明快;染色大都为蓝、槐、黄、榴黑、豆灰、泥柴,色调古朴典雅,通过几何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了农耕文化中所包含的特有的韵律之美。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关于土布图案的一系列美术活动呢?

首先,我们对土布图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筛选、拓展,选择合适的图案探索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途径、方法。经过我们层层筛选,最终我们选定的是土布中最具有特点的条纹图案、格子图案、蓝印花布、东北大花布,它们的图案以条纹、格子、几何图形和由动植物、花鸟等组合而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为主,再配合土布浓墨重彩的色彩特点,借此我们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我们在各年级组开展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美术活动。

一、在小班尝试了利用线条、格子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美丽的线条”活动中,教师把活动重点放在“认识土布中的横条纹、竖条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棉签棒变化出美丽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土布图案里面的线条,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绘画知识以及对土布图案的了解与认识。教师由巧虎宝宝引出斑马,斑马身上的条纹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由斑马引出了各种各样的土布(各种各样的条纹),包括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幼儿作品如下: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孩子从斑马身上的花纹延伸至土布中的条纹,这个设计意图是成功的,孩子能够利用棉签棒涂鸦出横线、竖线,平行地组成了各种条纹图案,相交地组成了各种格子图案,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功。

还有小班的绘本绘画――“花格子大象艾玛”

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引出给艾玛画花纹这一情节,然后让幼儿欣赏格子土布,引导幼儿理解格子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够给艾玛画出非常漂亮的格子花纹,格子的色彩也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幼儿作品如下:

二、在中班尝试了利用土布拼贴、变形的动植物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及最基础的四方连续纹样、手工扎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说起土布,中国红、青花瓷、红双喜、牡丹花、中国龙……就会映入脑海,它流露出淳厚、率直、诚实、乐观的感情,表现出鲜明、艳丽、圆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设计了“美丽的孔雀”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充满土布图案的美丽世界,并引导他们借助土布上面的各种花纹,通过画、剪、贴、拼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有趣的土布拼贴画。作品如下: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土布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它分为捆扎布料、浸染布料、展开呈现。教师引导幼儿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后,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教师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三、在大班尝试了以剪纸来体现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活动以及手工操作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系列活动

1.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很多地区逢年过节、娶媳嫁女,人们都要执剪铰花。剪纸主要采取镂空的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洞,而这些洞基本上都是对称的,大班教师设计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将这种民间艺术和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房连续纹样相结合,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剪纸和土布图案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想象和创作。作品如下:

2.蓝印花布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久,普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蓝印花布可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

传统的蓝印花布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汉字。从象形文字开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等演变形成了方正的汉字,汉字又为人所用,进行变体运用到蓝印花布上,用于表现龙的传人的“龙”有各种写法,有的形似龙,有的是简笔龙,还有书画同体的龙等;用于祝福和祈福的“福”也有很多种写法,这些寓意吉祥的汉字不仅提供了发散思维的途径,又将它们本身的吉祥带入生活。

(2)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有很多,典型的吉祥图案是“八吉祥”,即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

(3)自然图案。花纹、鱼纹、蝴蝶纹、蝙蝠纹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真实纹样,是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绘制出的,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4)表现风俗故事的图案。比如“和合二仙”,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年画中常绘两仙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的意思,寓意夫妻和谐,以求婚姻美满。

这些传统的图案在当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寄托寓意。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图案虽然漂亮,但是过于复杂,所以我们进行了筛选和简化,以汉字、几何图形中抽象纹样为主,再将动植物加以变形,加上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引导孩子想象和创作。

我们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用我们可以使用的一切方法,尽我们最大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完美结合。要把土布图案这样一个美丽的传承融入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上一篇: 转正员工述职总结 下一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