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1 13:37:18

竞争调查报告

竞争调查报告篇(1)

为了了解国内消费者对橄榄油的基本认识情况和使用情况,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关机构于年3月在北京各大超市使用定点拦截式访问法对食用油的购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了处理,分析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消费者对橄榄油保健功能及用途的认知度

由于橄榄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护肤护发、防癌抗癌等功效,广大消费者对橄榄油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据调查显示,70.10%的人了解橄榄油可以降低胆固醇,55.05%的人知道橄榄油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8.76%的人了解橄榄油可以护肤护发,只有0.19%的人不知道橄榄油对人体的益处。由此可知,大部分消费者了解橄榄油对人体的益处。

同时,消费者对橄榄油的用途也具有较多的了解,据调查,77.71%的人认为橄榄油的主要用途是做凉拌菜或沙拉,56.38%的人认为橄榄油的主要用途是炒菜或煎炸食物,而不知道橄榄油的用途的人最少,仅为0.19%。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中国橄榄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中国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橄榄油,因此一些国外知名的橄榄油品牌近年来争相逐鹿中国。据调查可知,国内的消费者也对国外的橄榄油比较认可。68%的人认为最有名的橄榄油生产国是西班牙,61.14%的人认为是意大利。按照所占比例情况,最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国依次是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土耳其。仅有4.76%的被调查人员不知道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国。

此外,各橄榄油品牌的竞争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品牌在各地市场表现不同,一些品牌在相应地区具有了绝对的品牌优势,例如西班牙白叶橄榄油在北京的品牌知名度达到70%以上,现将有一定知名度的各橄榄油品牌排列如下:白叶、乐家、大树、太阳谷、品利,最后就是亿芭利、甘达和华源生命。

消费者购买橄榄油习惯调查

橄榄油根据其提炼程序不同有不同的等级,最好的橄榄油是初榨的,其次是纯正的,最差的是渣油。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大部分人购买初榨橄榄油。

同时,未购买橄榄油的原因调查也显示价格相对较高是消费者知道其优点但仍未购买的主要原因。看来橄榄油要大规模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普及还有待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消费者购买各品牌橄榄油的原因显示,在消费者作购买选择时,质量好和比较有名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质量好与品牌知名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前者一般是通过后者来感知,说明厂商坚持走品牌营销之路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各主要橄榄油厂商正逐步关心自己的营销战略,开始走品牌之路和精细化营销之路的原因所在。

目前的营销渠道多元但集中

由于购买橄榄油的消费者较注意质量,购买渠道基本都是在大超市,在大超市购买的达到了93.21%,这也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大超市的产品质量比食品批发市场和便利店等地方有保障。其次是在其他地方购买,这个其他里很多是指在专门以外国人为顾客的专场特色店里购买。

与此同时,主导品牌的橄榄油尽可能的利用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络等可能的传播途径来宣传和影响消费者,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研究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络,其比例分别为72.00%、71.43%、64.57%和48.57%。其中通过报纸、电视和杂志获取信息的人超过了60%。

各品牌营销攻略大比武

白叶橄榄油:在基本战略方面,为成功的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步将白叶建设成为中国橄榄油市场的领导品牌,西班牙白叶橄榄油首先采取了以聚集战略为核心的基本战略。先是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成功成为了北京市场的领导品牌,保持本地区市场占有率的遥遥领先。在此基础上,白叶实现了由聚集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成功转变,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的营销方法。在市场推广上,白叶橄榄油在中国市场实行了整合传播策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态势中,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对目标消费者接触产品和企业的每一个点进行有效传播,让自己的品牌最终取胜于市场。在渠道管理上,为充分发挥经销商优势,对全国的经销商采取了动态分级管理体系,把经销商动态分成了三级,从而使企业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经销商身上。所有这一系列战略战术的成功实施使白叶较为顺利地确立了橄榄油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大树,乐家,甘达:基本战略方面,这几个品牌执行的是聚集战略,主要聚集于中高端的市场。在总体市场上,定位为市场的追随品牌。希望在进一步细分的市场中奠定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传播方面,主要侧重于终端宣传,如终端的人员促销等,间或利用报纸、电视、媒体中的健康节目等与大众较为亲近的传播方式进行沟通,以加强消费者对橄榄油主要功效和用途的认识,同时传播自己的品牌。渠道方面,则是主要通过大型超市来进行全国市场的销售。通过这些方式也建立起自己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消费者队伍,在中国橄榄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原生橄榄油:基本战略方面,原生橄榄油执行的是差异化战略,向细分市场提供各种功用的橄榄油,以便为寻求各种功能的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剩余价值。传播方面,主要采用从地面攻击的传播策略,通过自己企业的专刊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渠道方面,前期根据产品深度分销的策略定位,原生主要采取广开加盟连锁专卖店的形式来进行销售,这一渠道的开拓同时也有利于树立自己的品牌。近来受白叶等品牌成功模式的影响,也开始逐步进入超市,寻求通过两条主渠道来进行产品的推广销售。同时,该品牌也将药店等渠道纳入到自己的整体渠道规划之中,希望凭借这种复合性的渠道加速产品品牌的发展。

太阳谷,品利:基本战略方面,这两个品牌执行的是聚集战略,主要聚集于中端市场。在品牌的战略定位上,希望成为橄榄油市场的追随品牌,在细分的市场中占住阵地。传播方面,主要通过人员促销等形式在终端和渠道来进行传播。渠道方面,也是紧随主导品牌进入各层级的大中型超市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结论和建议

总的来说,中国橄榄油市场是一个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又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目前在市场上竞争的各个品牌,只有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审时度势,采取行之有效的特定竞争战略,并依此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企业才有可能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市场逐鹿中获得优先权,最终夺得市场的领导权。

橄榄油市场的总体前景虽然乐观,但每一个参与竞争的品牌,却不应有丝毫的松懈。同时,橄榄油业巨大市场的存在和它的广阔前景,已引起相当多的国际品牌的兴趣,许多国外知名企业都跃跃欲试,正在准备参与到这场盛筵中来,以分得自己的那块蛋糕。风云乍起,橄榄油市场正上演群雄争霸的好戏,谁能把握市场,制定适合自己的核心战略和营销策略,建立起相对及绝对的竞争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礼中脱颖而出。

在前面对中国橄榄油市场进行了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后,我们对中国橄榄油总体市场形势,行业内品牌的竞争模式,消费者的需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虽然各个品牌取得成功的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品牌的分析提炼出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并取得成功的要素。综上所述,向打算在橄榄油事业发展的企业做出如下建议:

1.企业应确定基本的竞争战略通过前面的分析,总结出橄榄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是合理采用适合自己的基本竞争战略,这也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于各种基本战略的差异非常大,企业要成功地实施它们也就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基本战略也意味着在组织安排、控制等程序和创新体制上的差异。所以,保持采用其中一种战略作为首要目标对赢得成功通常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在考虑应该采取何种基本竞争战略时,通常需要根据自身独有的资源状况来确定,进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当然,战略的选择对一个企业来说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初期,取得一个立足点非常重要,而由于新进入企业实力的限制,他们很可能会采取聚集战略,从而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从而奠定自己在行业内的某一细分市场的地位。但是,当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他们可能就不再满足于做某一细分市场的领导者,而显示出挑战行业领导者的野心。这时,他们可能转而调整自己的基本战略为差异化或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便能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最终取代行业原先的领导者而成为新的行业领袖。

基本竞争战略是可供选择的、抗衡竞争作用力的可行方案。一个企业若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一种适合的基本竞争战略,则这个企业将成为所谓的夹缝企业,处于被夹在中间的地位。这样的企业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条件下,它们缺少市场份额,更没有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产品差异化或低成本优势的目标聚集。夹在中间的企业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

在橄榄油产业,许多企业缺乏一个好的适合自身资源状况和企业特点的基本战略,它们被夹在中间,处于微利甚至无法维持的境地。对这些企业而言,及早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确立一个基本的竞争战略至关重要。它们或者必须采取必要步骤实现成本领先,或起码使成本水平与别人相当,这通常意味着积极的营销投资以实现规模采购进而争取市场份额的必要性。另外这些企业也可采取目标聚集的战略,使自己面向某一特定目标,或是实施差异化战略,使自己具有某些独特性。后两种方案可能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要收缩市场份额或减少企业的绝对销售量。这些方案的选取必须基于企业的能力及限制条件,一个企业对各种基本战略均适宜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

一旦企业处于迷惘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然而,在橄榄油行业存在这样的倾向,即处于困境中的企业长时间在基本战略间游移不定。由于实施各种战略有着潜在的不一致性,因而这一犹豫不决的方式几乎注定要失败。作为橄榄油行业中的一个具体企业,对特定战略选择的基点应该是所选取的战略能最佳地利用企业的优势并且最不利于竞争对手重复使用。

2.企业应坚定不移地走品牌之路从前面对消费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品牌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这就促使消费者选择那些具有好的品牌形象的产品,因为好的品牌意味着其背后是有实力的企业,和更为有卫生保障的加工措施。

同时,企业具有强势的品牌也使它们在与买方(如各种渠道)的议价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在对以上优势品牌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它们成功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企业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品牌建设。

在建立品牌的活动中,企业应对品牌定位有一个战略性的规划,比如说企业想给消费者一种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企业不仅要进行适量的广告投入,而且要有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相配合。另外,品牌战略应该尽可能采用整合营销传播,成为企业全体人员的一个共识,这样就可以做到每一个与外界的接触点都能传递积极的信号,加强品牌的力度。

最后,品牌的培育是一个过程,它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它凝聚着企业在机制、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名牌不是短时间内或一次好的营销手段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应有一个长远的打算。

竞争调查报告篇(2)

在一个灰蒙蒙的早晨,还看不清一条条巨蟒一样的浓烟笼罩着焦煤镇之前,那些“童话中的宫殿”已经灯火辉煌了。木屐在人行道上咔哒咔哒地响,厂钟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为了这一天单调的活动,那些抑郁发狂的“大象”已经加上了油,擦拭干净了,又在进行他们剧烈的动作了。

――[英]狄更斯,《艰难时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代]曹松,《己亥岁》

竞争机制是重要的选拔机制和分配机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竞争。然而,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与竞争有关的负面现象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学生为升学考试而不得不背诵大量没有价值的内容;在机会稀缺的官场,所谓的“天花板困局”使得一些官员为升迁而讨好上级领导;在社会上,年轻人在找工作时要不停地应付令人无奈的考查标准和资格审查……时时有竞争,处处有竞争,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终日忙于大大小小的竞争。

在无数的“心灵鸡汤”作品中,虽然大部分都是在宣扬通过降低欲望水平实现“岁月静好”,但也有一些是在鼓吹个人只要奋斗就能成功的思想。这些口号性的论述要么鼓励人们不计成本、不切实际地在成功率极小的事情上努力,要么指责那些感叹“拼爹”现象的年轻人缺少拼搏精神,要么就引述成功者的话,而这些成功者则以教导的口吻大谈论自己有多么坚强多么上进,却丝毫不提自己的成功中的运气成分。

这样的“心灵鸡汤”并不只是现在才出现,从尼采的著作中就可以追溯到更为深刻的分析。但是,如果人们都像尼采说的那样,以奴隶般的心态忍受并热爱那些能够“锻炼”自己的苦难,在权力意志的驱使下争做“超人”,那么最后要想胜出的话,恐怕仍然还得依靠机遇、资本、关系之类的偶然因素,因为胜利者毕竟是少数。当然,一些重新包装、售卖名言警句、寓言的“励志段子”都在片面强调这种主观性。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虽然是在强调坚持和意志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又说明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事实:弱者有时只能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强者的失误上。

有人相信,只要最后能有成果,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因此条件不好的人要勇于竞争,不要害怕付出的比别人多。然而,在最终成果相同的情况下,付出代价大的人获得的净收益少,这仍然是一种不平等。现在,大量年轻人为了生存,为了跟家庭环境优越的人竞争,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虽然过劳死的人只是偶尔出现,但亚健康群体肯定不小。看来,那些片面强调“永不服输,放手一搏”的口号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各种得不偿失的可能性。

过度竞争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公众的心态上反映出来。了解这些心态,有助于决策者及时调整思路和政策,减少竞争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各项竞争机制更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次调查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实施,从2013年7月30日开始,至8月27日截止,共回收有效问卷1682份。研究分为三部分:首先,我们设计了竞争意愿量表、竞争激烈程度评价量表、超限竞争量表、机会主义量表、竞争消耗量表;其次,我们检验了竞争意愿、机会主义倾向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针对统计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另外,我们在此特别感谢搜狐网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的网络平台支持。

公众竞争心态测量工具

制作竞争意愿量表。竞争意愿量表测量的是个人参与竞争时的意愿和积极程度。与超限竞争更偏重于参与竞争的病态心态不同,竞争意愿主要指的是正常、合理的竞争心态。现有的竞争性量表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例如,Ryckman等人①制作的包含15个题项的竞争态度量表(PDCA)并没有划分不同的因子,而且从内容上看似乎只适合学生群体填写。Smither等人②的量表较长,但一些题项在测量内容上比较相似。谢晓非等人③的竞争量表包含了一些超限竞争的内容。

我们拟从价值观、情感和利益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价值观指的是个人对竞争的正当性看法。情感维度包含一些似乎应属于超限竞争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有较强竞争意识的正常人,也会有这些非理性的心态,不需要把这个非理性的层面看成是病态的。利益维度是测量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竞争对自己有利。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初始问卷包含24个项目,要求受访者判断题目中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想法相符,选项为6级量表(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略微符合、略微不符、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在EFA组(N=611),各题项均通过了高低分组CR值检验。题项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均在0.4以上。问卷的KMO值为0.915,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小于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抽取三个因子,保留10道题(表1),三个因子的累积解释率为63.710%,题项在相关因子上的载荷均在0.4以上(表2)。量表的Chronbach's α为0.793,三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677、0.746、0.780。

利用结构方程对CFA组(N=264)进行分析(图1、表3),可见三因子模型的大部分指标好于单因子模型和二因子模型(将价值观和情感两个维度合并)。

制作超限竞争量表。卡伦・荷妮④所描述的病态竞争是一种在竞争中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利用一切手段,超越、战胜他人的病态心态。Ryckman等人⑤据此制作了超限竞争量表。不过在竞争已经如此普遍且无可避免的当下,人们有这种看似过激的心理似乎也很正常。因此,我们更应该强调超限竞争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把竞争看成是敌对性的,把他人看成是敌人,有这种心态的人,既可能操纵别人,也会时刻担心被别人利用。我们希望在量表中更偏重敌视性这一点。在Ryckman等人的量表中,一些内容虽然是非理性的,但也并非属于病态,更没有体现出敌视性。Bing⑥的量表也有同样的不足,而且只适合衡量学术领域的超限竞争。我们在参考相关量表的基础上制作了新的量表,要求被测试判断题目中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想法相符,选项为5级量表,数字越大,表示相符程度越高。在量表测试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所保留题项均经过了CR值检验,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均在0.4以上,Chronbach's α为0.879,去掉任何一个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826(表4)。

制作个人竞争激烈程度评价量表。人们可以对自己已参与或预期要参与的竞争的激烈程度给出总体上的评价,因此我们希望用量表来测量个人对竞争激烈程度的感受。初始问卷共19题,要求被试用1至4的数字表示题目中的说法与自己的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测试中,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通过对题项进行CR值检验和初始总分与各题项的相关性检验,去除一道题,余下的18道题的Chronbach's α为0.919,去掉任何一个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917(表5)。另外,量表还区分了干预性竞争(标注x的题目)和一般竞争(未标注x的题目)。任何竞争都无可避免地是由人为干预造成的,而这里的干预性竞争,则指的以下这个特征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的竞争,即这些竞争是由管理者刻意制造的,从而以不合理的方式加大竞争激烈程度或制造不公平结果。一般竞争则既包含干预性竞争,也包含非干预竞争。

制作个人竞争消耗量表。为了参与竞争,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时间、精力等成本。而这里所要测量的竞争消耗感,指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到自己在竞争上投入了过多的、不必要的精力;或者说,参加竞争的机会成本是否过大。问卷要求被试用1至4的数字来表示题目中的语句与自己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经过筛选和检验(N=47),9道题被保留,Chronbach's α为0.797。折半信度为0.722(表6)。

制作机会主义量表。在本次研究中,机会主义特指那种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导致的放弃科学、计划、信念等原则的心态。因此,机会主义行为不同于那种通过对事物发展和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判断而抓住机会的行为。初始问卷(N=101)共17题,要求受访者用1至4的数字来表示题项与自己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通过对题项进行CR值检验,计算题项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共删除6道题,余下的11个题项的Chronbach's α为0.761,去除任何一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705(表7)。

公众竞争心态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个人竞争激烈程度对竞争消耗感有显著影响。以个人竞争激烈评价总分为自变量,以竞争消耗量表总分为因变量,拟合直线模型(N=168)。因截距Sig值大于0.05,故模型不包含截距。模型R方为0.975,模型Sig值小于0.001,非标准化系数为0.507。标化残差分布的偏度为0.686,峰度为1.577,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图2)。标化残差除少数值外,总体波动范围比较稳定,不随标化预测值的变化而变化(图3)。

竞争意愿对个人竞争激烈程度评价与竞争消耗感受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将竞争激烈程度总分的Z分数,以及作为调节变量的竞争意愿总分的Z分数纳入方程,调整R方为0.022,模型Sig值为0.130。进一步纳入竞争激烈程度与竞争意愿乘积的Z分数,调整R方变为0.011,模型Sig值为0.255,乘积项的Sig值为0.968。可见,加入乘积项并没有使模型得到改善。

干预性竞争比非干预性竞争更能引起消耗感。竞争激烈程度与消耗感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检验,但是我们还猜测,与非干预性竞争相比,干预性竞争与消耗感之间的关系更强。由于无法分离出非干预性竞争,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比较由干预性竞争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异与由一般竞争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异,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假设成立。在此,我们使用两种方法:首先,一般竞争激烈程度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为0.700,干预性竞争激烈程度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为0.764,可见干预性竞争的影响的确要强一些。其次,可以用线性混合模型来分化由自变量所带来的变异。当将竞争激烈程度总分与干预性竞争总分都纳入模型中时,-2倍约束对数似然值和残差与仅纳入竞争激烈程度总分时相比分别减少了82.253和22.386;当将竞争激烈程度与一般竞争纳入模型中时,-2倍约束对数似然值和残差分别减少了61.716和18.724(表8)。可见,与引入一般竞争时相比,引入干预性竞争时竞争激烈程度的聚集性减弱得更多。假设得到验证。

竞争激烈程度评价对机会主义倾向的影响不显著。我们设想:竞争越激烈,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就越大,人们就越可能拒绝为增加竞争优势而不断追加成本;此时人们更可能为了降低投入或提高成功率而避开竞争,通过其他非常规渠道来获取成功。因此可以假设:竞争激烈程度评价越高,机会主义倾向越严重。以竞争激烈程度总分为自变量,以机会主义倾向总分为因变量做散点图(N=151),并未发现明显规律;拟合线性方程发现,R=0.003,R方接近0,模型Sig值为0.972。假设未得到验证。

竞争激烈程度对超限竞争心态有显著影响。以竞争激烈程度为自变量,以超限竞争心态总分为因变量拟合线性方程(N=117),截距Sig值大于0.05,故取消截距。模型R方为0.950,模型Sig值小于0.001,非标准化系数为0.881。标化残差分布的偏度为0.262,峰度为-0.359,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图4)。标化残差在0两侧分布较均匀,波动范围比较稳定,不随标化预测值的变化而变化(图5)。

进一步的结论和建议

过度竞争引发的超限竞争心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社会竞争越激烈,个人的超限竞争心态也就越强。当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时,人们更倾向于把其他人(既包括周围有利益冲突的人,也包括社会中的其他人)都看成是潜在的利益争夺者,从而形成一种针对所有人和整个社会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神经紧张,彼此之间缺少信任和关爱,时刻提防,冷漠相待。当然,仍持传统陈旧社会管理理念的人也许会乐见这种现象。因为,首先,如果人们忙于和那些处境与自己相似的人展开激烈竞争,将愤怒和不满发泄到这些竞争者身上,管理者就不用担心这些力量会被用来针对自己,其所面临的压力也就自然降低了。其次,人们在相互竞争时必然会有大量矛盾,此时管理者若以某种机制调解,就会凸显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不论管理者是否偏好制造过度竞争,都不能否认,这种内耗不利于社会稳定。依然醉心于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的人,其理念、能力和价值观显然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过度竞争会造成精力、资源的浪费。个人所参与的竞争越激烈,就越可能认为自己为竞争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时竞争不但不能促进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因为虽然有时表面上看来局部价值增加了,但是所有竞争者为参与竞争所耗费的成本也许比增加的价值多得多,而这部分精力或资源与其花在参与竞争上,不如用在其他方面。

由此而来的疑问是,在某些社会竞争中,既然竞争者如此之多,成功率如此之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参与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胜者和败者将面临的境况的巨大反差造成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个人的最优选择和次优选择之间的收益差距造成的:考上大学与没考上的,考上公务员与没考上的,找到工作与没找到的,一贫如洗者与财富拥有者……胜者一举翻身,败者毫无收获,还要独自承担参与竞争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甚至连生存都可能成问题。这样的前景,要么使人为了潜在的巨大收益而带着“我总有希望打败其他人”的信念,在不断追加投入成本的同时承受巨大的不确定性;要么使人为了基本的生存而不得不加入已经拥挤不堪的竞争者的队伍。

与其他竞争相比,干预性竞争会造成更多的不必要的浪费。第一,有些竞争机制与其说是在鼓励竞争,倒不如说是在鼓励寻租。因为如果把标准设置得不切实际地高,就会使竞争者认为“不采取特殊手段的话,就不可能成功”。如果竞争者为了胜出而不得不考虑如何讨好管理者的话,那么受益者只会是管理者和极少数获胜者。第二,有些选拔、任用机制不公平,导致少数参与者的胜算会被不合理地提高,而那些胜算相应降低但却同样努力参与的人却成了“炮灰”,做了大量无用功。第三,有些竞争机制包含不合理的额外要求,导致竞争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必须有某些证书,而这些证书所对应的那些技能和知识未必是职位所必需的。但是,要想取得这些证书,却要花大量精力进行准备和考试。这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求职的需要考了一个又一个证书,但是工作能力却未必有多少提高。第四,有些竞争与其说是在选拔人才,不如说更多地是为了淘汰大多数人。比如,有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看应聘者的最高学历,还要求其本科学校必须是“985”、“211”学校。类似这样的硬性规定会让人产生“无论多努力都没有办法”的感觉,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人们的消耗感。这些人心里所想的,并非是“因为没有投入竞争而后悔”,而是“因为为竞争投入了太多而后悔”。

人们抵触竞争,未必是因为人们缺少竞争意愿。有人认为,现在很多人懒惰懈怠,不思进取,因而惧怕竞争,对社会牢骚太多。但是,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竞争越激烈,消耗感也就越强,这一点不因个人的竞争积极性而改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竞争机制和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以上的分析并不能验证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只是说明,至少在当下的中国,这种现象是较为普遍、不可忽视的。竞争意愿的缺失并非是导致人们拒绝竞争的主要原因,很多有梦想、有斗志、有热情的人,也难免对竞争形势和前景感到悲观。

不应以“人们缺少竞争意愿”或“苦难磨练心志”为借口而拒绝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竞争机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和机会相对稀缺,因此各种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在引入竞争、鼓励竞争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减少过度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应减少干预性竞争。要尽可能减少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取消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带有寻租性质的申请、考核、审查、选拔标准;增强竞争机制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第二,在某些领域,在竞争奖励的分配上,应拉近胜出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尤其要避免“胜者通吃”的结果,降低潜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减少因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社会空转和资源浪费现象。另外,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应减小贫富差距,防止出现极少数人瓜分成果,弱者连生存都成问题的现象。第三,在竞争评价标准的设置上,要尽量将竞争的选拔功能与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结合起来,避免纯粹为选拔而选拔,为考核而考核。这样,即使无法在竞争中取胜,参与者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得到了提高。(执笔:吴江、栾大鹏)

注释

Richard M. Ryckman, Max Hammer, Linda M. Kaczor, Joel A. Gold, "Construction of a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6, 66(2).

Rober D. Smither, John M. Houston, "The Nature of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ndex",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2, 52.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陈晓萍:“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年,38(1)。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126~129页。

竞争调查报告篇(3)

以下是本次调查所获得数据分析:

1、手机性价比分析

从以上图表来看,消费者认为大部分手机的性价比一般,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个品牌表现突出,性价比排在前两位,分别约为67.86%和58.25%。而消费者认为性价比最不好的是创维手机,好评率只占5%,而差评的占64.25%。另外,波导、LG的性价比也较低。

2、维修次数分析

返修率是考核一个手机优劣的重要凭证。从以上图表分析,绝大多数品牌手机维修过的数量超过未维修的数量,出人意料的是,LG手机从未修过的比例最多,是64.19%。其次是多普达、诺基亚,分别占62.72%和62.57%。摩托罗拉并未进入前3名。天语手机是返修优率最高的品牌,在80%以上。其次是波导和海尔,在70%以上。其中,维修3次以上最多的是波导手机,占37.3%,天语和海尔手机紧跟其后,都在30%以上。

3、维修周期调查分析:

维修周期的长短直接反映企业的售后服务状况,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关注点之一。从上图分析,“当时即取”表现最好的企业是联想,占整个维修比例34.24%。其次是索尼爱立信和飞利浦,都在30%以上。在一周之内维修好的情况占绝大多数,但需要维修1-2周的也不算少数,表现最差的是中天手机,占58.25%,其次是波导和天语手机。

4、售后服务电话满意度分析

售后服务电话是企业最快最、直接解决消费者问题的方式。从上表分析来看,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是三星,占89.17%,其次是飞利浦和摩托罗拉,都在80%以上。而不满意的比较少,整体情况良好。

5、售后服务现场满意度分析

售后服务现场是体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方面。从图表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现场是满意的。不满意的是在18个主流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占20.57%。从数据分析来看,对现场满意度最好的是天语手机,占74.53%,其次是联想、诺基亚,均在70%以上。

6、手机配件价格接受度分析

手机配件的接受度,大部分消费者总体认为过得去,不能接受的占少数。再从具体数值看,三星手机的配件价格最能接受,消费者认可比例占42.93%,LG、多普达紧跟其后。而最不能接受比例最高的是波导,占12.67%。

综合以上图表分析,可以看出:

1、从调查数据绝对值来看,诺基亚、摩托罗拉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由于规模经营,使得手机质量在性价比、售后服务软硬件配套方面都略显优势,但都不是表现最佳的,令人遗憾。

2、比较可喜的是,在这次调查的国产品牌中,多普达手机的综合表现最好,甚至有的方面优于洋品牌。是高端智能手机的佼佼者,因为多普达的质量与售后服务都比较有保证。缺点是市场份额较少。

3、国产手机中的另一颗明星是联想。联想手机是国内手机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且在性价比、售后服务方面有先导作用。

4、有些品牌的质量与售后服务是有待提高的,如飞利浦、波导、天语等几个品牌的手机返修率较高,且维修周期较长,有待加强对售后服务体系的管理。

对售后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图表:

竞争调查报告篇(4)

然而,反观目前内陆和我省报业市场竞争的现实,报纸的发行量任由各报自说自话,发行量的水分岂止1万?尽管我国《广告法》也规定:“广告者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提供的媒介覆盖率、收视率、发行量等资料应当真实。”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核查手段及处罚措施与之相配套,这一规定几乎成为一句空语。为了追逐经济效益,一些发行量仅有数千的报纸敢冒称数万,仅有数万的报纸敢冒称几十万;更有甚者,某些报社还明令规定报社工作人员不得向外透露本报的发行量,违者就要受到处罚。这就使得我国报纸的发行量成了一个“黑洞”,深不可测,局外人根本不知深浅。显然,这种状况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它不仅构成了对广告商的商业欺诈,同时也构成了与报业同行的恶性竞争,损害了诚实守信的报业经营者的利益。近年来,一些国外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进入我国从事广告经营业务时,常常以我国报纸的发行量没有经过核查,不真实、不可靠为由,作为煞价的理由。这种状况如任其进一步发展,最终受损害的将是整个中国报业。这种缺乏规范的不正当竞争,激发了全国各地报业同行之间的数据之争。如《太原晚报》是太原日报社的一张子报,《山西晚报》是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张子报,都属于都市类报性质,2003年《太原晚报》通过央视调查数据称自己的报纸在太原市的阅读率为全省第一;《山西晚报》说其报纸发行量是省内日报类报纸发行量第一;二者对此印制手册,各说各有理。

竞争调查报告篇(5)

具体怎样去建立情报库,笔者的想法是情报库可以先设定为四个大版块组成:专业词汇版块、报告版块、数据版块和渠道版块等,每个版块的规划具体如下:

图片:

static8.photo.sina.com.cn/bmiddle/51070a36g6c731edf5f17&690

一、专业词汇版块

这一版块的下层铺设可以先按行业进行分类后,根据所做的报告进行归纳。如通信行业的词汇:3G、无线宽带、有线宽带、流媒体、网关等;IT零配件行业:陶瓷封装、陶瓷机座、陶瓷基片等;小家电行业:换气扇、浴霸、新风交换机及机组、传感器等;装饰材料行业:热反射镀膜玻璃、单银LOW-E玻璃、双银LOW-E玻璃、三银LOW-E玻璃等,以上的产品都是来源于报告所需要调查的产品,所以在写报告时会对这些产品定义和用途有一定的了解,及时把这些产品的定义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不断地为专业词汇版块填充新的产品。

二、报告版块

报告版块的下层划分比其它几个版块的划分应应更加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先进行一级分类,如通信类、家电类、小家电类、IT类、医药类、快速消费品等类型定义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针对企业类的情报还是行业类的情报进行划分,最后根据调查的类别进行划分,如收购类、销售类、人力资源类和技术类等等,将所有的竞争报告有系统地分门别类以后,作为报告的研究人员和调查人员也要结合自己相关的工作,对每一份报告小结出具体的要点重点。如研究人员应通过报告总结出企业或行业的排名、优劣势及发展的趋势或其它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调查人员则应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实调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调查的难点、被调查的企业或行业的联系人员的联系方法等;客服人员则应记录下客户的调研目的和将调研的设计方案收编入册。

三、数据版块

这一版块的数量可能不会太多,估计有通信类、家电类等的数据可以摘录。其做法有:

1、对有原始数据资料的行业或产品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表格或比例图,如果每个月都有数据更新的话,根据更多的数据还可以形成趋势图等。

2、有网上对大型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信息、表格进行摘录,但要备注出摘录时间及发表的研究机构(如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麦肯锡、市场调研公司IDC等),这样可以方便搜索查询。

竞争调查报告篇(6)

一、竞争情报的定义与分类

(一)竞争情报的定义

对于竞争情报这一概念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其看作一种过程(如对环境的全面监测过程、作为可行性预测过程);另一类是一种研究(情报研究或信息研究)。从本质上来讲,这二类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竞争力而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过程。笔者认为“竞争情报”称之为“竞争情报研究”,“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活动”则更为准确,因为它们不仅体现了竞争中的情报,而且也包含了对情报的研究行为。

(二)竞争情报的分类

一般将竞争情报分为战术型、战略型两大类。战术型竞争情报是以短期目标为焦点,一般时间较短,都以周计,它是整个竞争情报工作的起点。

战略型竞争情报可分为长期和短期。短期它主要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业务或部门,为部门领导服务,帮助部门领导制订部门策略和战术。企业战略型是以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情况为焦点,一般时间为1-5年。它是针对企业的经济地位,技术和市场能力、经营条件、行业情况等领域的长期跟踪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一个企业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帮助他们制订出企业发展策略。

二、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信息收集与筛选

(一)信息源。在收集信息前,应该对信息源有如下认识:

1.没有所谓“最好”的信息源。因为对于不同的课题(项目),不同的信息源会具有不同的“好”、“坏”性。

2.对互联网应一分为二。它的优点是变的越来越有用,但其信息有些可能有误,在信息时也可能会泄露重要信息。

3.会议的最后一天是最佳的信息收集时机。因为当展览会、研讨会进行到最后一天时,可能会搜集到平时找不到的重要信息。

4.本企业的雇员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信息收集与筛选

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不同的收集方法,应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收集过程一般都是首先利用多种公开渠道收集二次信息,并在二次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假设,然后针对假设收集一手信息并以此来验证假设。

2.收集方法收集一手信息时可利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访谈法就是和竞争者的前雇员、供应商、销售商等交谈从而获取信息。观察法就是观察、监测竞争者的生产、销售、促销等活动而收集信息。另外,在企业内部可设立信息收集热线电话或E-mail,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由专人负责,从而收集大量未公开的信息。

3.收集机构信息的收集机构有以下四类:内部市场调查人员、当地市场调查机构、跨国市场调查机构、国家政府机构。应该首选当地市场调查机构,而尽量避免由内部市场调查人员去收集信息。

三、竞争情报工作产品

(一)竞争情报工作的产品形式

竞争情报工作根据其侧重点以及研究层次的不同,会得出不同形式的产品(或结果),其主要形式有:

新闻简报它是各种情报主题的综述,对于从不同类别查找所需历史信息是非常方便的。但它必须说明“对本公司有何直接影响”,以提高简报的针对性。

检索到的二次信息就是利用各种相关的检查工具(包括图书文献检查工具、电子文献检查工具以及互联网等),查找到与研究项目有关的各类二次信息。虽然二手信息的准确性不高,但它快捷方便,所需费用较少。

情报报告它是消息灵通人士对所获得情报的及时报告。这种报告虽然不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但往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项目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它也可以对竞争情报工作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评估。

分析性警报这种报告是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敏感”问题的分析,也是对发生的非常事件的报告。

综合报告就是对某一课题,在充分可靠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的较全面的研究报告。通过这类报告,就可以对相应的课题获得总体的把握。

(二)竞争情报工作的汇报

1.最好直接向决策者汇报。竞争情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根据,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竞争情报工作人员一定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当课题研究结果得出后,一定不可忽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程序――汇报。

2.也可以向影响决策者的人员汇报。因为领导的决策不是孤立进行的,他会听取周围某些非决策人员的意见,所以,情报工作人员的研究报告不但要直接汇报给决策者,而且也要汇报给影响决策者的人员。

竞争情报工作若改变了决策者思维模式,则说明它已发挥了作用,若改变了决策者的行为,则说明它发挥了很大作用,若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则说明它的作用达到了极致。

四、结束语

竞争调查报告篇(7)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和问卷设计本次调研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抽样,以邮寄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填写和回收质量,问卷发放之前都与被调研企业事先电话取得联系。2011年9月份,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向江苏省内的200家企业发放了问卷,回收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63%。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就近企业实地考察、边远企业电话直接访问、约见竞争情报研究领域有关专家面谈的方式,获取了相关人员对竞争情报需求调研问卷设计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设计了该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对情报的认知,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利用,企业竞争情报的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1.2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和供给现状。

2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此次调查的企业中,工业性企业占83.3%,商贸性企业占1.6%,服务性企业占15.1%,说明此次调研的企业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从企业的销售来看,其中销售额1000-2000万元的企业占27.8%,销售额2001-3000万元的企业占9.5%,销售额3001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2.7%。

2.1企业竞争情报开展情况2.1.1企业对竞争情报概念的认识。在回收的126份有效问卷中,其中85.7%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在法律道德规范内开展的信息活动,是企业知己知彼的必要工作”,11.1%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传统的图书情报与信息工作的另一种说法”,3.2%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基本等同于工业间谍”。竞争情报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我国的[4]。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竞争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本次调研可知,受调研企业对竞争情报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2.1.2企业对竞争情报重视程度。McKenna关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对系统收集信息并不关心[5]。对“贵企业的竞争情报负责人是否是高层领导”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次受访的企业中,企业高层是竞争情报负责人的占39.5%,不是的占60.5%,表明竞争情报没有得到企业决策层的重视,这说明受调研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领导者对竞争情报重视不够的问题。决策者情报意识是影响企业竞争情报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管理层的投入,往往是情报工作没有成效的重要原因。“贵企业是否设置了情报部门”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明企业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6%的企业设置了情报部门,84%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情报部门,说明受访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

2.1.3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也反映了竞争情报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没有正式的竞争情报人员及竞争情报工作,同时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小,这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51.2%。第二阶段企业建立企业档案,但没有建立正式规范的竞争情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较小,该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31.2%。在第三阶段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处于发展过程中,正在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组织、流程或网络,高层人员的参与主要限制在特定的领域,竞争情报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少,占总量的16.0%。发展到第四阶段,企业竞争情报部门已经建立了高度正规化的工作流程及情报网络,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将其直接纳入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这类企业只有1家。当企业的竞争情报发展到第五阶段的时候,企业竞争情报流程已制度化,拥有世界范围网络,同时具有快速协同反应能力,此时绝大多数的企业雇员都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积极参与情报及反情报活动,情报活动的开展直接与战略决策相结合,高层人员将竞争情报视为能影响组织未来发展的工作之一,这类企业也只有1家。

2.2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中心或者方向。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程度很强的是客户情报(占50%),从这类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为了赢得客户的肯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视。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程度较强按照比例排序依次是政策法规(50.8%)、行业情报(46%),这说明企业非常关注与企业长远发展有关的战略信息,关注自身的竞争环境。市场情报(44.4%)、技术情报(39.7%)、消费者情报(38.7%),说明企业也密切关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战术型情报,企业希望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产品以开拓新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

2.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利用

2.3.1企业常用的信息源。表2显示了企业的竞争情报常用信息源分布情况,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网络作为最常使用的竞争情报获取来源,但同为电子型文献源的数据库以较常使用为主,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开放性、免费性、易获取性成为企业展开竞争情报收集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数据库由于受使用费用的原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同时说明针对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的网络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文献型信息源中较常使用的是报刊、杂志、政府文件、产品样本手册、展览会资料,较少使用的是协会出版物、工商企业名录、企业招聘广告,说明传统的文献型信息源依然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主要途径。实地调查、供销商、供货商为口头信息源,结果显示这类情报源企业较少使用,说明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技能还比较低,对隐性情报获取不足。65%的企业较少使用第三方咨询机构,56.3%的企业不使用竞争情报软件,说明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投入较少,企业没有资金用于竞争情报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2.3.2企业常用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竞争情报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出其从业水平的高低[6]。从表3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江苏省中小企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客户满意度调查法,较常使用的方法是核心竞争力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在本次受调研企业中的情报工作人员不使用战略层次的竞争情报方法,这一方面和企业的规模、竞争情报工作者所处的管理层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受调研企业从事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层面,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信息,故而不能发挥竞争情报为企业提供信息预警,为技术提供研发支持,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依据的作用。说明其竞争情报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情况

2.4.1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中小企业的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为了调查中小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何种主体为其提供服务,本调研使用的是不定项选择的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也选择了多个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主体,其中调研企业很重视企业内部情报供给,同时认为科技情报机构、公共科研机构这两个第三方完全能满足其竞争情报需求。政府部门、专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基本可以提供企业需求的情报服务。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2.4.2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探求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可以明确以何种方式提供给企业所需要的竞争情报产品。图2显示了企业对不同竞争情报服务需求的类型,其中企业希望情报机构提供的服务首先是行业分析报告,然后是有关竞争对手的情报服务:竞争公司综合调研报告、竞争对手跟踪报告、竞争品牌跟踪报告,再次是产品规划专项调研报告,最后是价格体系专项调查报告。说明企业首先关心的是行业大环境,然后就逐渐细化关心竞争对手情报、产品和价格等市场信息。

2.4.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资金投入。在调研的企业中,有71.4%的企业愿意为第三方机构所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适当付费。进一步调研发现,62.7%的企业只选择小于1%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其次是34.1%的企业愿意用1%-5%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说明企业有竞争情报需求,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获得所需的服务,但是投入的力度相对较低。

2.4.4政府在竞争情报服务中的作用。调研表明,65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竞争情报开展的政策支持,58家企业希望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公共竞争情报服务平台或网站和竞争情报人员培训由第三方提供,50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3对策及建议

从此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a.竞争情报工作没有得到企业高层应有的重视;b.竞争情报工作组织不健全,工作层次比较低,对企业的发展支持不够;c.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d.企业对竞争情报投入较少;e.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但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少。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企业管理层竞争情报意识,提高其对竞争情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竞争发展到今天,竞争情报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竞争制胜的第四要素[7]。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是竞争情报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中小企业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谁先掌握了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策略,就可以借此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市场的赢家。必须要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竞争情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企业领导竞争情报培训”专项工程,邀请竞争情报专家设计培训课程,分批次、地区培训企业领导。同时在各个地方科技部门如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竞争情报交流会或座谈会,邀请做得好的企业做主题演讲或带领其他企业领导实地考察,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企业领导对竞争情报的认识。

竞争调查报告篇(8)

据了解,2011年《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以“两力”模式为评估构面,两力是指城市“文化硬实力”及“文化软实力”,通过“两力”加权运算,获得“城市文化创意竞争力”总指标。文化软实力是藉由“文化支持度”、“文化内涵度”、“文化创造力”、“文化发展力”四构面所组成,而“四实力”——“基础实力”、“财政实力”、“文创实力”、“产出实力”则形成“城市文化硬实力”。研究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以两岸具有文化创意潜力的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加权运算上述指标,形成“文化创意城市竞争力”,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业者、专家与学者填答,分析两岸36座城市之文化创意竞争力,最终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以文化软实力第一名与文化硬实力第二名评比,荣登两岸城市文化创意竞争力之排行榜首。36座城市展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中,前10名分别为: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台北、苏州、南京、大连、厦门、成都。2011年《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可分析汇整为以下8个结论。

结论一: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分获两岸文创城市7项衡量构面排名之首。

上海市分别荣获“城市文创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及“文化发展力”等四项排名第一;北京市获得“文化硬实力”及“文化内涵度”等两项第一;而“文化支持度”则由杭州市夺冠。

结论二:两岸城市文创竞争力:台湾仅次于大陆直辖市优于副省级城市。

在大陆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与台湾6个城市等研究对象中,台湾6个城市仅次于大陆4个直辖市,但优于副省级城市。台湾是多元文化与民主开放的社会,加上教育普及,若能推动台湾传统产业升级,发挥中小企业创业家精神以及延伸台湾企业国际化丰富经验,转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信能再为台湾创造第四波的经济奇迹。

结论三:两岸历史名城与国际化城市,罗列城市文创竞争力排名前5名。

位列两岸“城市文创竞争力”排行前5名城市依序为: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深圳市、台北市,综合分析发现北京市、杭州市均属历史名城,上海市、深圳市和台北市均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综合上述,丰厚的历史资源及东西文化荟萃的内涵是打造文创城市重要的条件。

结论四:两岸文创城市成功关键因素各有其禀赋。

最具文化创意竞争力城市之关键成功因素中,位列第一顺位的成功关键因素各有所差异:(1)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天津市、新北市及台中市等6个城市将“文创人才充足”列为第一顺位;(2)将“政府支持度高”列为第一顺位的有北京市、大连市、厦门市及深圳市等四个城市;(3)将“资源充沛”列为第一顺位的有重庆市、西安市两个城市;(4)而将“文化消费能力”列为第一顺位有台北市;(5)将“跨领域人才最多”列为第一顺位的有青岛市。这些差异显示了各文化创意城市的要素禀赋各有差别,应依据自身要素禀赋,发挥各城市独特魅力与特色。

结论五:大陆城市文创竞争力:直辖市最优,副省级次之,地级市居后。

就城市文创竞争力综合排名显示,以直辖市表现最优,副省级城市居次,地级市居后。若比较直辖市、副省级两者在“文化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两构面的表现,可发现直辖市与副省级在文化硬实力构面上差距达11.376分;而就文化软实力构面,则差距在6.586分,毕竟政府对直辖市资源配置较为丰富,且直辖市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关文化表演场所亦较为充沛。

结论六:最具文创竞争力城市以长三角经济区最多。

在两岸城市文创竞争力综合排名前10名城市中,可归纳为5大经济区:(1)长三角经济区: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南京市;(2)海西经济区:台北市、厦门市;(3)环渤海经济区:北京市、大连市;(4)西三角经济区:成都市;(5)珠三角经济区:深圳市。

结论七:经济实力为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之必要条件。

在36座研究调查城市中,“文化硬实力”构面排名前5名的城市依序为:北京市、上海市、台北市、深圳市、杭州市。另外,就“城市文创竞争力”综合排名前5名依序为: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深圳市、台北市。由上述两项排名可发现,“文化硬实力”构面中排名前5的城市亦为“城市文创竞争力”中排名前5的城市,可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硬实力是基础,软实力是内涵,都无法偏废,若能有硬实力作为发展的根基,累积并孕育软实力,则此城市迈向文化城市指日可期。

竞争调查报告篇(9)

(一)市场状况分析

要了解整个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敌我对比的情况, 市场状况分析必须包含下列12项内容:

(1)整个产品市场的规模。

(2)各竞争品牌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的比较分析。

(3)各竞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4)消费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家庭结构之分析。

(5)各竞争品牌产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6)各竞争品牌市场区域与产品定位的比较分析。

(7)各竞争品牌广告费用与广告表现的比较分析。

(8)各竞争品牌促销活动的比较分析。

(9)各竞争品牌公关活动的比较分析。

(10)各竞争品牌订价策略的比较分析。

(11)各竞争品牌销售渠道的比较分析。

(12)公司过去5年的损益分析。

(二)企划书正文

营销企划书正文由6大项构成市场策划, 现分别说明如下:

(1)公司的主要政策

企划者在拟定企划案之前, 必须与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就公司未来的经营方针与策略房地产策划, 做深入细致的沟通, 以确定公司的主要方针政策。双方要研讨下面的细节;

· 确定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

· 销售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追求利润。

· 制定价格政策。

· 确定销售方式。

· 广告表现与广告预算。

· 促销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 公关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2)销售目标

所谓销售目标, 就是指公司的各种产品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实现的营业目标。

销售目标量化有下列优点:

· 为检验整个营销企划案的成败提供依据。

· 为评估工作绩效目标提供依据。

· 为拟定下一次销售目标提供基矗

(3)推广计划

企划者拟定推广计划的目的, 就是要协助实现销售目标。推广计划包括目标、策略、细部计划等三大部分。

①目标

企划书必须明确地表示房地产广告策划活动策划, 为了实现整个营销企划案的销售目标, 所希望达到的推广活动的目标。

②策略

决定推广计划的目标之后餐饮策划, 接下来要拟定实现该目标的策略。推广计划的策略包括广告表现策略、媒体运用策略、促销活动策略、公关活动策略等四大项。

广告表现策略:针对产品定位与目标消费群, 决定方针表现的主题。

媒体运用策略:媒体的种类很多, 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传单、户外广告等。要选择何种媒体?各占多少比率?广告的视听率与接触率有多少?

促销活动策略:促销的对象, 促销活动的种种方式, 以及采取各种促销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公关活动策略:公关的对象, 公关活动的种种方式, 以及举办各种公关活动所希望达到目的是什么。

③细部计划

详细说明实施每一种策略所进行的细节。

广告表现计划:报纸与杂志广告稿的设计(标题、文字、图案)什么是策划, 电视广告的创意脚本、广播稿等。

媒体运用计划:选择大众化还是专业化的报纸与杂志, 还有刊登日期与版面大小等;电视与广播广告选择的节目时段与次数。另外, 也要考虑CRP(总视听率)与CPM(广告信息传达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

促销活动计划:包括商品购买陈列、展览、示范、抽奖、赠送样品、品尝会、折扣等。

公关活动计划:包括股东会、公司消息稿、公司内部刊物、员工联谊会、爱心活动、同传播媒体的联系等。

(4)市场调查计划

市场调查在营销企划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从市场调查所获得的市场资料与情报, 是拟定营销企划案的重要依据。此外, 前述第一部分市场状况分析中的12项资料, 大都可通过市场调查获得, 由此也显示出市场调查的重要。

然而, 市场调查常被高层领导人与企划书人员所忽视。许多企业每年投入大笔广告费, 而不注意市场调查婚礼策划, 这种错误的观念必须尽快转变。

市场调查与推广计划一样, 也包含了目标, 策略以及细部计划三大项。

(5)销售管理计划

竞争调查报告篇(10)

市场调查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上商品供求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写出的书面报告。

2.市场调查报告的特点

一是专业性强。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有着明显的专门性和业务性,它是专门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要求写作者具有较完备的经济学业务知识和经验。

二是实践性强。市场调查报告特别看重市场活动的运营和操作。它的写作着眼点不在于经济理论的探讨和阐发,而在于经济理论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因此,它特别需要写作者深入实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三是预见性强。市场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历史和现状,更要推断前景,预言未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3.市场调查报告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情报往往是企业决策和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而市场调查就是市场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对企业而言,市场调查报告可以帮助生产部门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使之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它还可以帮助销售部门掌握市场流通情况,使其能够正确把握经营方向,保证进货和销售渠道的畅通,提高竞争能力。

对计划、管理部门而言,市场调查报告可以帮助计划部门准确认识市场,有的放矢地制定产销计划或进行宏观调控,它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从实际出发正确决策、科学管理。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分类

1.政策法规调查

针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调查。政策的变化,法规的颁布与施行,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诸如税收、银行、能源、运输等方面的法规以及政府对行业的限制等等。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政策、规范经营机制。

2.市场需求调查

针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影响需求量的因素进行调查,其目的是寻找市场经营机会。

3.用户情况调查

针对用户购买动机、购买力和潜在需求进行调查。这种调查要考虑到购买心理、消费时尚、环境条件、气候状况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其目的是为商品赢得更多的用户。

4.经营策略落实情况调查

针对本企业的经营策略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产生良好效益进行的调查。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广告宣传、外部包装、销售渠道、用户意见等多方面。目的是发现问题,改善经营。

5.竞争者情况调查

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进行调查,包括其财力物力、经营战略、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目的是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强化自身竞争能力。

(三)市场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市场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写作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目标、制订调查方案、掌握调查方法等。

调查阶段,就是深入市场观摩、访问、检验、统计,以获得充足的资料。

研究阶段,就是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找出特征和规律,以获得科学的认识。

写作阶段,就是执笔起草,修改定稿的组织和表达阶段。

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查阅法。就是调集、查阅有关的书面材料和统计数字,充分获得间接材料。

二是询问法。用当面询问、开调查会、问卷以及信函询问、电话询问等方式,获取有关材料。

三是现场观察法。深入到生产现场、销售现场、使用现场以及检测现场,观察了解情况,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四是试验法。包括试销、试用、品尝等方式,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反应,获得有关材料。

(四)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

1.标题

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多种写法:

一种是调查对象或事项加“调查”二字的写法,如《国产摩托车在国内市场地位的调查》。当然,也可以用调查事项加“调查报告”四字,这样文体更明确了,如《全国胃溃疡用药市场调查报告》。

一种是直接揭示调查结论的写法,如《出口商品包装不容忽视》。

还有一种正副标题结合的写法。正标题可直接显示结论,也可提出中心问题或者用形象手法暗示主题。副标题则是调查对象加文种名称。如《“泥巴换外汇”——陶瓷品出口情况调查》。

2.前言

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调查的缘由、依据、目的,或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及方式方法。

3.主体

这是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篇幅最长,内容最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情况介绍。包括有关事实和统计数字,可用叙述和说明的写法,也可使用图表。这方面内容是全篇的基础和依据,要尽量详尽、准确。

二是结论和预测。通过对情况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认识。

三是建议和决策。以规律性认识为前提,对应该采取的经营策略提出意见或建议。

4.结语

这是市场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用来收结全文,一般要与前言相照应,重申观点或展望前景。如无必要,这一部分可以省略,但必须以不损害全篇结构的完整性为前提。

【 例 文 】

国内短信息服务市场调查报告

(20__年8月)

中国传统的移动

通信业务一直以话音业务为主,但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的不断增长,用户对移动增值业务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用户对短信息服务(即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对手机、呼机、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的服务,也就是short message service的意思,以下简称sms)的需求急剧增加。通过ccid对国内sms市场的研究表明,中国sms市场存在着巨大商机和发展潜力,sms不仅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样的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提供了新业务的增长点,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赢利能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内容,刺激了用户的消费欲望。以提供i-mode服务而成为移动互联网典范的日本ntt docomo公司也表示看好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在20__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为中国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在经历了半年的发展后取得了很大成绩,用户增长迅速的同时收入增长也很快。在20__年4月中国sms市场总共2.4亿条的总容量中,“移动梦网”占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中,腾讯、搜狐、新浪、网易、掌门网、广东泰信等在其中又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从总体来看,中国sms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包括个人服务市场和企业服务市场。

一、sms市场现状

目前sms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部分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用户在手机与手机之间互相发送短信息,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用户之间不能互相发送信息。另一部分是通过互联网把信息发送给手机用户。到20__年6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1676.1万,不管是中国移动注册用户还是中国联通注册用户都开通了短信息服务,其中也包括神州行用户和如意通用户也都开通了短信息服务。从用户基数来看,中国sms市场的用户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以每月300万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可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

从中国目前sms市场来看,用户通过手机发送一条短信息需要向服务商支付0.1元(神州行用户每条信息为0.15元),用户接收短信息不收费,费用计入用户每月的新业务费,由电信营业厅或银行代收。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业务,采取与icp、isp、互联网公司等服务商合作的方式,由中国移动提供短信息服务平台,合作伙伴通过中国移动的平台为客户提供短信息服务。

在目前国内sms市场中,即时信息服务提供商腾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oicq注册用户已超过8364万,腾讯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移动oicq服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把服务范围覆盖到近4000万的移动用户和寻呼用户。搜狐、新浪、网易、掌门网、广东泰信等也与中国移动有合作,通过门户网站为客户提供sms,其中形式和内容都比较丰富,非常的适合目前用户对sms的要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移动梦网”的业务量占到了整个sms市场的近20%的份额。

综合考查中国sms市场我们会发现,目前sms市场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发送的短信息,这是目前sms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用户通过互联网发送的短信息,虽然业务开展时间不长,但业务量增长迅速,也是sms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部分是以oicq为代表的即时信息服务提供商,目前处在市场的开拓期,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但可以预见将来会成为基于互联网提供sms服务的主力军。

二、市场前景分析

从sms在中国的产生到现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并可以预见未来sms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具有前途的行业。从sms市场前景的来分析,我们把sms市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用户市场,另一部分是企业用户市场。

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看,用户对sms的需求出现巨大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发送短信息没有通话费,可以为用户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信息可以保存在手机中,可以随时查阅;信息内容丰富且具有新意;不受对方是否开机的限制,即使对方关机,在开机后就能即时看到信息;收发sms的终端设备呈现多样化,手机、呼机、掌上电脑、pda等产品基本都具有接收和发送短信息的功能;服务商的为提高网络的利用能力,增加利润而提供新的服务,促进了sms的发展。

我们从个人用户市场来看国内sms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1676.1万;oicq用户达到8364万;寻呼机、掌上电脑、pda产品的用户数量也非常的庞大,这些产品除pda部分产品不具备上网功能外,基本都具有上网功能;寻呼机尽管在国内没有开通双向寻呼功能,但具备接收短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中国个人用户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目前用户对sms的接受程度和消费能力都较强。

另一方面,我们从企业用户市场来分析sms市场的市场发展前景,较个人用户不同的是企业用户发送信息的目的和方式有所不同。企业用户使用短信息服务主要是用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广告宣传为目的;公司内部管理目前使用短信服务的可能性还较小,在某些特殊行业或特殊范围内可能用上。企业用户的发送方式主要采用群发,而不会像个人用户那样采用单对单的发送方式,企业对即时信息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上,在工作流的管理方面使用是企业目前最希望的方式。中国目前有1000多万个中小企业用户,虽然企业用户使用sms的范围虽然有限,但发送量非常大,而且用户的数量也非常的大,因此,企业用户也对sms有较大的需求量。

三、竞争环境

目前sms市场的竞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sms服务商形成规模主要有中国移动、oicq、搜狐、新浪、网易、掌门网、广东泰信等10家,但开通sms服务的有70多家公司;除运营商和服务商之外,还有就是sms的软件提供商,为他们提供网关或为用户提供客户端软件,目前这样的软件公司数量也较大,而且竞争非常的激烈。

1. 运营商的竞争

在sms市场的竞争中,运营商的角色只有两个,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商,到20__年6月30日止,中国移动占移动用户总数的73.7%,中国联通占移动用户总数的26.3%。运营商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用户的争夺,对sms是基于话音业务的“新业务”,通过新业务的开展可以吸引新的用户,也有利于增加单个用户的使用价值。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最大的任务是扩大自己的网络覆盖范围,对于sms服务来说,网络覆盖范围对于短信息服务至关重要,而中国移动的优势则越为明显,从用户的数量到网络覆盖范围都比中国联通有优势。

2. sms服务商的竞争

在sms市场中,服务商主要是icp和isp,通过与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合作,使用他们的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sms服务,然后采取业务分成的合作模式。

sms服务商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个性化、快捷、方便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短信服务。因此,各家服务商的网络或是平台是相同的,彼此的差别就在于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品质上,竞争的焦点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此外,各家服务商注册用户和数量也是彼此竞争的关键。

3. 软件提供商的竞争

软件提供商的竞争主要分为平台软件与客户端软件两部分,平台软件基本都是国外公司或是国外公司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的产品,客户端软件提供商则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提供sms客户端软件的公司大概有近200家,但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加新的功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应该说这一领域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我们从移动运营商、sms服务商、软件提供商三个角度分析了市场的竞争状况,由此可以看到,虽然sms服务

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其增长趋势和市场潜力已经被众多的商家看好,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足以说明这一点。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上一篇: 上半年幼儿园工会总结 下一篇: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