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05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1)

1、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发展迅猛。在欧美地区合作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日本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必须寻求自己的合作对象,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从“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到“东亚经济圈构想”,日本都非常重视东盟这一重要伙伴的地位。1985年中曾根首相提出亚太经济合作四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以东盟为中心开展经济合作”;1989年竹下登首相提出东亚经济合作三原则,又再次强调“尊重东盟意见”。

但是,日本的这两个区域合作构想并没能够得到顺利实施。由于日本“本国中心主义”的经济政策广受质疑,加上亚太地区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经济差距、历史问题以及美日主导权之争等因素,“环太平洋合作构想”进展甚微。在东亚经济圈问题上,日本又唯美国的态度是从,让东盟甚为反感,这一计划也因此搁浅。

跨入21世纪,日本调整了其多边主义贸易政策,选择优先推行双边自由贸易,在斟酌权衡后,选择了“脱欧入亚”,率先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日本2002年11月,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东盟各国首脑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构想宣言》,决定双方首先在金融服务、信息通讯、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旅游、能源、人力资源开发、文化、食品安全和交通等领域展开合作。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作为一个典型的“南北”型协定,同时也是日本首个与区域经济组织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AJCEP的出现既是日本对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一种回应,又必将对今后的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从日本的角度观之,之所以积极谋求与东盟签署AJCEP,与日本20世纪末面临的一系列国内外重大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

第一,经济泡沫破灭的影响。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开始步入了二战以后历时最长的经济萧条期一“失去的10年”,之后政府采取的系列财政、金融政策收效也不大。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开始认识到推进与他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或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有助于提高日本经济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长期作为自家“后院”经营的东盟自然被日本列入了重点考虑的对象。

第二,东亚区域内外涌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冲击了日本原有的“向WTO一边倒”的对外贸易政策。日本自1950年代提出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以来,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这使得日本在经济外交实践中一直是多边主义的追随者。但是在WTO框架下,随着成员国数目的不断增加,相互间利益关系越来越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对多边谈判机制的失望使日本终于认识到,向WTO倾倒的政策必须调整了。与此同时,一方面东盟在不断加快内部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国也加快了跨区域特别是对东亚的渗透及影响,纷纷展开对东盟的FTA攻势。另外中国和韩国也开始积极与东盟接洽,这些都对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和冲击。

第三,紧密的经贸联系是促使日本回归亚洲,和东盟联合的重要诱因。东盟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1990年东盟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的11.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2000年上升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占14.9%;到2003年因为中日贸易增加,东盟继美国、中国和欧盟之后,排名日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比重是14%。2006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42.6兆日元,其中,对东盟的贸易额为18,2兆日元,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12.7%,位列日本对美(17.4%)、对中国(17.2%)贸易之后,高于日本对欧盟(12.5%)的贸易,东盟再次上升到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对于日本来说,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在部分初级产品的进口上,东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2003年,日本有83.4%的蔗糖(泰国)、26.8%的有色金属、31.7%的液化天然气(印尼)、98.8%的棕榈油(马来西亚)、17.6%的水果(菲律宾)等来自东盟。近年来日本则一直是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第四,东南亚的突出战略地理位置,也使得日本一直视之为最重要的海上经济通道。近年来日本对很多国家的经济援助逐年减少,但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却在增加,占日本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日本控制东南亚,更有其长期的战略考虑,那就是企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控制更多的国家,成为亚洲经济的盟主,为其建立地区经济霸权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离不开东盟的支持。日本要扩大政治影响,首先必须确保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东盟是其借以发挥政治作用,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阶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一直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94年,表态赞成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有43个,其中东亚地区有7个,除蒙古外,都是东盟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老挝、柬埔寨)。

二、中国和东盟

中国在90年代初期对东盟而言,并不算是很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1993年,日本、美国和欧盟是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当时与东盟贸易量的6-8倍,然而到了2004年,东盟与各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东盟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贸易绝对额的增长并不明显,十年期间仅增长了25%左右,而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在同一期间翻了6倍多,并超越了欧盟成为了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东南亚获得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充分把握了国际和地区环境变化的时机。9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加入东盟地区论坛,参与讨论地区内的导弹防御、海

盗及其他地区安全问题。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通过对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政策支持,进一步赢得了东盟的好感,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1999年,中国与美国完成中国加入世贸谈判,东盟各国政府开始担心即将扩大的中美贸易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在这期间,中国适时地向东盟提出了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案,自从2000年9月在第四次“10+1”领导人会议后,接下来的每一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都有新的进展,在2002年与东盟成功签订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总体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3年,中国成为东盟以外第一个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2004年11月中国,东盟正式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全面启动。至2006年7月,中国已按照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对3408种产品削减了进口关税,东盟对我国的关税也进行了相应的削减。

2007年1月,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中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7月开始实施。目前双方都在努力,力争2010年全面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会改变东亚经济的发展格局,使东亚经济以日本为“头雁”的“雁行模式”发展走向以中日为“双引擎”的模式。

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其必然性:

1 政治关系的改善,推动了经贸关系的快连发展。197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和东盟各国恢复邦交,双方关系开始全面正常化,很好地促进了经贸关系的发展。1980年双方的贸易额是20.64亿美元,1991年达到79.59亿美元,2001年,双边贸易突破400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投资方面,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东盟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压力以及本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促使双方联合。欧盟的高度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制约东亚各国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和东盟需要尽快组建自由贸易区,建立有效的互补机制,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此外,东亚地区各国在多边合作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纷纷开始筹划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比如日本和新加坡、韩国和智利、和墨西哥、和日本等。在多边合作框架下,优先推进双边合作,可能更容易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是双方在地区经济合作中不甘落后争取主动的现实选择。

中国和东盟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问题上有着很多共同利益和广泛共识,双方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两国只有有限的民间贸易存在,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1972年日中贸易总额不到11亿美元,到2006年中日贸易总额达2073.6亿美元,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接近1972年的190倍,中日经贸依存关系日益深化。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66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3%,中日己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日中贸易中近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相互依存关系,从以前中国更多地依赖日本的“不对称相互依存”变为“相对平衡相互依存”关系,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在日本外贸中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对中国外贸依存度将继续扩大。

日本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决定的,是以经济互补性、地缘便利性、市场兼容性和合作互利性为基础的。中国是日本的近邻,又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恢复,用日本某些人的话说,很大程度上依仗中国的“特需”。但是在日本的FTA战略中,并未将建立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双边FTA列入优先考虑范围,而排在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之后。从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的实践看,建立FTA关系是发展双方经贸合作的最好办法。但日本不仅对建立中日韩FTA顾虑重重,对建立中日FTA更持冷漠态度。

此外,中日关系还表现出明显的“经热政冷”特点,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主要在于问题和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及历史教科书问题,两国民众中互不抱好感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改善的话,最终必然影响到双方的经济往来,“经热”将很难长时期维持。

四、结论:竞争还是合作?

(一)主导权之争

虽然中国和日本在与东盟建立自由贸区上均有多方面的考虑,但就目前的发展结果来看是有差异的。日本与美国是战略同盟关系,它的区域战略不可避免要受到美日整体战略部署的影响。这具体反映在它与东盟发展贸易关系时提出诸多附加条件,如涉及到反恐、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体制和标准化,甚至国内民主及人权等问题。由于东盟各个国家发展水平不同,国内体制差异大。这些问题对这部分国家形成了干涉,阻碍了日本与东盟整体关系的顺利发展。相对而言,中国与东盟国家重视各自经济发展需要,在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的基础上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中国最先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充分表明了中国重视与东盟各个国家保持平等互利关系。通过“早期收获”协议,中国表明了求同存异优先发展与东盟整体在具体经贸领域合作的务实态度,使中国绕过了和东盟单个国家在政治及其他领域的障碍,获得了与东盟关系更为迅速的发展。

在东亚区域一体化问题上,日本对中国表现出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这从早期的东亚经济圈构想就明显可看出来。1988年,日本提出“东亚经济圈”构想,意在推行以日本为头雁,四小龙为雁身,东盟国家为雁尾的“雁行发展模式”。这一构想不仅是为了应对欧美,也把中国排除在外,以图遏制迅速发展的中国势力。之后选择和东盟联合,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抑制中国的影响,与中国争夺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目的。2002年11月,中国朱基总理在中日韩峰会上提出适时启动三国FTA可能性研究的设想,也被日本媒体误读为“同日本争夺主导权,抢占主动权”。

随着中国一东盟贸易区的顺利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迅速发展。日本对此迅速做出反应,通过组建日本一东盟贸易区、召开东盟特别会议,全面加强了与东盟的关系,引发了“东亚主导权之争”。

对此,东盟国家的态度和心理是矛盾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希望日本和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中国与日本在参与推动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主导权之争会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他们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梦想破灭而产生国家间的非合作行为。东盟诸国的这种担忧决定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中日两国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尊重东盟的地位,从客观上消除一个大国与东盟任一个小国对垒的局面,使东盟10国以一个整体的声音对外说话,形成一种形式上以东盟为核心,实质上主导国家缺位的格局,从而较好的避免中日的主导权之争并消除东盟的忧虑。

(二)合作的必要

就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这三个国家和经济体来说,单独的日本和中国及东盟都不可能与欧洲与美国竞争,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尽管存在竞争关系、相互视作威胁,面对欧洲与美国,亚洲各国如果在经济上不合作,其竞争力与利益就将被各个击破。中日的竞争与合作决定着亚洲的经济命运。中日之间想不竞争是不可能的,但是竞争中如果有合作将改变整个亚洲的风气。两国都要从战略高度约束竞争,加强合作,因为没有中日的合作就没有与欧美平行的亚洲。从理论上讲,5亿人口的东盟是个共同自由贸易区,其综合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二,就经济实力排序,日本第一,中国第二,东盟第三。三者如果实现竞争中的合作,密切三方经济关系,最终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组成共同市场,那么这将对三方都有利。中国奉行千载难逢的经济亚洲化战略,这对日本与东盟都是巨大的经济机会。不发展与新兴经济大国中国的合作性关系,当然不利于日本与东盟的长远利益。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58-01

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为了使学生将来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一、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如个人为了获取优异成绩与他人展开竞争,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其他团体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其他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交流。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如同一小组的成员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或为了能显示个人之间差别的小组目标而努力时,相互之间可能会发生竞争;几个小组在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时,也可能会彼此发生竞争,而小组内成员之间则可能出现高度的合作。因此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两者相互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如在对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抗衡中,可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实际估价,从而增强自信心。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机,避免和减轻学生对上课的单调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当然,竞争运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会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产生敌对、报复、虚伪、嫉妒等消极心理。

三、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比培养竞争意识更重要.体育活动是最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合作性活动,也是培养团队精神最自然也是最简便方式,我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基础上的竞争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基本能力,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则是有效合作的基本前提,当然,合作性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这涉及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近年来,由于许多团体赛的出现,在这类团队组合性的活动中,暴露了我国学生及运动员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和分工协作方面的缺陷,首先是不知道怎么合作,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性合作,其次是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更不知道别人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无法实现互补性合作。致使合作小组的成绩低于个人水平之和,而有效的合作应是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合作小组的成绩高于单一个体的个人水平,甚至在有些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常表现出有了成绩归自己,出了差错怨同伴的现象,使相互合作变成了相互埋怨、相互争斗。

四、提高合作中的竞争,避免竞争中的消极影响

1、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教育、加强引导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4)

1问题提出

当今的社会要求个体既要有积极的竞争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作为个体差异的合作与竞争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对过度性竞争进行研究以来,合作与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认为合作与竞争是同一维度中的两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实中存在着合作者和竞争者两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世界观,而且对于别人的合作竞争倾向也有不同的态度。后来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扩展,认为个体存在从利他主义到竞争取向的动机连续体,由此区分出四种类型的个体:竞争、个人主义、合作、利他主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与竞争可以看作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倾向。受经济学领域关于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而且能够实现双赢的启发,谢晓非等从人格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合作与竞争是独立的二维结构,它们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格倾向,即高合争者、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低合争者。他们编制量表进行测量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对四种类型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合作竞争倾向与其它心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在理论上,合作与竞争倾向和个体的社会适应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的概念、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个体因素。其中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两者整合起来的自我应对策略。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个体的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要完成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个体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质倾向。至于这些特质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与职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发现,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品质的员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员工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多。虽然个体差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合作与竞争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与竞争分开进行各自的相关分析,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谢晓非等人编制的量表,对合作与竞争倾向的四种人格特征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广东省选取三所大学共4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3份,各年级学生数相当,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

采用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合作、竞争2个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个项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23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点评分。该量表把合作与竞争看成是两个垂直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交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以被试得分的上下27%为界限,将高低27%合作倾向与竞争倾向的被试分为高合争者(高度合作倾向且高度竞争倾向)、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与低合争者(低合作倾向与低竞争倾向)这四类人群。合作与竞争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5 ,0.71,同时该量表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2.2.2社会适应性量表

采用卢谢峰等编订的“社会适应性量表”阎,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为0.88;内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间,而量表的a系数为0.89;分量表与总量表同质性较好,量表的预测效度值为0.74。总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组成。量表除了七个维度60个题目外,还加有6个社会期望性题目。

2.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赵冯香对Betz和Taylor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简式”(CDMSE-SF}进行修订而成,将量表命名为“职业决策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正式量表有25个项目,每个维度5小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

3结果分析

3.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3.1.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表明(见表1),过度竞争维度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3.1.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比较

以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其七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之外,其它的维度及总分上不同合作竞争类型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其它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见表3),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长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过度竞争与自我评价、目标选定及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2.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不同合作竞争类型在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各维度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 )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其它类型上的事后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能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和谐关系。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长这两个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包容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共同活动中,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竞争中的自我成长主要指个体重在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现实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质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的作用,当个体的某些特质与现实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相应地,本研究中竞争维度中的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就认为社会适应中的过度性竞争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风骚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竟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日。显然,过度的竞争者是我们不提倡的,这种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中对自己和社会都不会带来好处。

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高合作者在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高竞争者,同时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合争者。无论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还是角色适应及环境认同,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认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毕竟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有所差别。他人所参与的竞争活动没有社会上的激烈和残酷,相反,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如何适应大学生的一些角色转换,如何安排学习之外的时间等。具有高合作倾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4.2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竞争倾向中的自我成长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我们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价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败经验、他人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合作意愿是指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体能够享受共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当个体意识到别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与他人共同努力。无论是互惠性、合作意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特性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也会增强对未来职业的信心。Ryckma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竟争。具有个人发展性竟争这种良好竞争倾向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夫汪结果的输赢,!角是更关注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其他人并不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友现自我的机会。虽然个人发展性竞争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显而易见,个人发展性竞争正是本研究所认为的白我成长兑争维度它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一个人不但要敢干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这样的人格倾向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度竞争,它与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和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面已经论述,过度竞争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合作竞争倾向的类型上看,除了未来规划维度之外,高合争者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一于低合争者。从现实需要出发,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特质的个体应该是社会所期望的。这样的人既能顾及他少、与团体的利益,并从中体验到合作而带来的愉悦感,又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力图超越他人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同时我们也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体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竞争者,而且高合作者在总分上也显著高于低合争者、由此是否说明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上,合作因索比竞争因素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实际上,与职业决策效能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已进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绪特征、一般能力、社会地位、种族认同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本研究只从合作与竞争的维度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人的探讨。

5结论

(l)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2-0036-06

1 引言

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突破资源约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能力的协同和互补,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合作是存在风险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合作行为,进而影响着合作的成败。因此,合作风险是合作管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部分学者聚焦于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影响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刘益等研究了基于关系发展阶段与控制机制调节作用的供应商专项投资与感知的合作风险的关系;张延锋研究了战略联盟中合作风险与信任、控制间的关系;刘益等研究了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供应关系稳定性、信任与关系风险的关系;陈菲琼等以娃哈哈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信任关系对联盟关系风险的影响;李嘉玲以天津市担保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关系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征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目前关于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研究在以下方面有待拓展:(1)目前鲜见以竞争企业间R&D合作作为研究载体来研究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影响。(2)以往的研究主要将信任作为影响因素,有待全面分析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影响。(3)尚未将吸收能力引入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影响的研究。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以竞争企业问R&D合作为研究载体,考察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吸收能力对合作风险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合作关系与合作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竞争企业问R&D合作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背景

(1)竞争企业间R&D合作

Dinneen将研发联盟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共同参与研发过程并共同分享研发成果的研发模式。Hagedoorn和Narula认为,研发联盟包括两个以上的竞争企业,将他们的资源进行整合,产生一个新的合法个体从事研发。李东红认为,研发联盟是企业通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建立的契约关系,在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同时,共同参与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各自目的的研发模式。借鉴学者们的观点,本文将竞争企业间R&D合作定义为: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间在契约的基础上,以差异化、互补性和相关性为基础,共同参与R&D过程,共同承担R&D成本、分担R&D风险,共同分享R&D成果的动态过程。其内在动力是企业存在共同的利益,外在动力是市场的需求。

(2)合作关系

由于资源的限制和市场环境的压力,企业间往往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竞争优势。合作关系是企业间为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协调关系,合作关系包括信息共享、分担风险和分享利益。陈长彬认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信任、文化、领导者态度及愿景、合作伙伴兼容性、冲突的解决等。本文将合作关系定义为:竞争企业间在正式和非正式契约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协调互助关系,包括企业间的信任、承诺和满意度。

(3)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l、Zahra和George分别从功能角度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处理外部知识以适应企业自身需要的功能;Kim从“能力”的实质角度将吸收能力概括为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Dyer和Singh、Lane和Lubatkin从关系角度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关系伙伴那里所发展出的对知识的识别和消化的能力。本文将吸收能力定义为:竞争企业与合作伙伴联结中有效利用合作伙伴知识的嵌人性动态过程,是由知识和技能构成的一系列惯例和流程。

(4)合作风险

风险是不确定性给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与主体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主体的行为存在多种可能结果,存在未达到主体目标的结果时风险就产生了。Das和Teng认为良好意图降低风险的感知水平,联盟的管理中存在绩效风险和合作风险。本文借鉴张延锋关于合作风险的观点,将合作风险划分为侵占风险和投入风险:侵占风险是指合作伙伴窃取、占用和使用竞争企业资源而威胁该竞争企业利益的可能性;投入风险是指合作伙伴合作投入的资源数量和质量达不到契约要求而使竞争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

2.2 假设提出

(1)合作关系与合作风险

信任是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心程度,是一种对合作伙伴正向的预期和良好期待,表明企业相信合作伙伴在无需特别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能够胜任或完成某一特定活动。合作双方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竞争企业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因此双方在R&D合作过程中的信任更难建立。竞争企业在选择合作R&D伙伴时,既要充分考虑潜在合作伙伴是否具备合作所需的资源和能力,也要关注对方履约的“声誉”。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往往意味着对方具有合作的能力,同时相信其能够履行合作协议,投入相应的显性资源和隐性知识。因此,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越信任,在R&D合作中竞争企业的投入风险越小。

同时,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也反映了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倾向。竞争企业越信任合作伙伴,表明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倾向越低,合作伙伴往往不会专注于窃取和学习本方企业的核心资源,而是专注于合作本身,进而使竞争企业的侵占风险降低。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侵占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H1b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投入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承诺既包括企业对合作过程及合作关系维持的积极态度,也包括为维护合作关系而进行的必要投入。良好的承诺是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在R&D合作中,竞争企业会根据合作伙伴的合作表现来选择自己的合作行为,因此,竞争企业会密切跟踪和实时评价合作伙伴的合作承诺。当竞争企业表现出良好的承诺,一方面表明其对R&D合作有较高的积极性,努力维护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该竞争企业会进行R&D合作所需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的必要投入。此时,合作伙伴往往会因竞争企业的积极态度而对合作具有较高的信心,同时,竞争企业的合作投入对合作伙伴也具有“示范”作用,使合作伙伴能够履行协议所要求的合作投入。因此,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承诺会降低本方的投入风险。而良好的承诺使竞争企业“率先”投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被合作伙伴学习和窃取的风险。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承诺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侵占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承诺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投入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合作满意度是企业对合作伙伴本身、合作伙伴的合作行为以及合作过程的满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竞争企业间R&D合作过程中,合作满意度和企业承担的风险是密切相关的。竞争企业的合作满意程度越高,表明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符合或超出竞争企业的合作预期,进而使得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以及合作本身有较好的期望。一般来说,合作伙伴达到契约要求的合作行为,竞争企业往往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合作伙伴是否表现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倾向也影响竞争企业的满意程度。较高的合作满意度意味着竞争企业对合作、合作伙伴及合作伙伴合作行为的肯定,表明合作伙伴不会表现出较大的窃取本方知识和技能的期望。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满意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侵占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H3b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满意程度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投入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2)吸收能力与合作风险

学习和吸收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和技能是竞争企业间R&D合作的重要动机之一。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和转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在R&D合作过程中,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其所获得合作伙伴的隐性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越大,使合作伙伴有较大的侵占风险;同时,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其越有能力保护自身的异质性资源不被合作伙伴窃取。

在R&D合作过程中,合作伙伴的吸收能力越高,竞争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存在被模仿的可能性,进而面临竞争优势丧失的风险。因此,竞争企业倾向于防范核心知识和技能流入合作伙伴。当合作伙伴认为竞争企业吸收能力较高时,会存在自身知识和技能被窃取而使其竞争优势下降的担忧,进而在合作投入时往往有所保留,使竞争企业承担较高的投入风险。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a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水平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侵占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H4b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水平与本企业在合作中的投入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

(3)吸收能力对合作关系与合作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在竞争企业问R&D合作中,吸收能力既影响着企业的合作风险,也调节着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影响程度。竞争企业合作各方都是理性的,能够对合作伙伴的合作行为做出合理的评判,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当合作伙伴意识到竞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其R&D合作的投入往往比较谨慎,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将核心资源都投入到合作中来。结合假设H1a可知,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即使非常信任,如果合作伙伴认为竞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它对R&D合作的投入会有所顾忌,而使竞争企业有一定的投入风险。

同时,因为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这从主观上降低了本企业的侵占风险。而吸收能力不仅是企业学习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也是企业防范其核心知识和技能被窃取的重要能力。当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强时,合作伙伴窃取其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往往较低,进而使竞争企业的侵占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5a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加强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与本企业的侵占风险间的负相关关系。

H5b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弱化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与本企业的投入风险间的负相关关系。

根据假设H2a,竞争企业的承诺对合作伙伴具有“示范”作用,竞争企业的先行行为会带动合作伙伴的合作投入。但是,合作伙伴对竞争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极为敏感,十分关注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当合作伙伴意识到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强时,即使竞争企业有较高的合作承诺,合作伙伴也会在合作投入方面保持谨慎,而使竞争企业承担一定的投入风险。

如前所述,吸收能力能够反映竞争企业对本企业知识和技能的保护程度,也就是说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合作伙伴学习和窃取竞争企业的知识和技能的风险越低。当竞争企业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即使对合作伙伴有较高的承诺,它也能较好地保护自身的核心知识,而使本企业的侵占风险较低。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6a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弱化对合作伙伴的承诺程度与本企业的侵占风险间的正相关关系。

H6b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弱化对合作伙伴的承诺程度与本企业的投入风险间的负相关关系。

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决定着竞争企业的合作满意程度。竞争企业对R&D合作的满意程度越高,意味着合作伙伴的合作投入符合竞争企业的预期,达到双方合作协议的投入要求。但当合作伙伴认为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较高时,其担心异质性资源被竞争企业窃取而失去竞争优势,进而在合作中降低其对R&D合作投入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使竞争企业有一定的投入风险。同时,竞争企业的合作满意度越高,表明合作伙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倾向较低,竞争企业的侵占风险越低。当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较高时,合作伙伴学习和窃取竞争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因此,竞争企业对合作伙伴满意程度较高时,其吸收能力越强,竞争企业的侵占风险越小。综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7a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加强对合作伙伴的满意程度与本企业的侵占风险间的负相关关系。

H7b竞争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弱化对合作伙伴的满意程度与本企业的投入风险间的负相关关系。

3 研究方法

3.1 量表设计

为使研究更具有效性和可信性,文中量表的指标尽量采用学者们使用过的,同时结合竞争企业间R&D合作的特殊性,通过对专家、企业的访谈对量表指标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根据陈长彬对合作关系的认识,本文将合作关系划分为信任、承诺和满意度三大维度。其中,竞争企业间R&D合作的信任借鉴Zaheer等设计的题项,同时结合叶飞等所设计的信任指标量表,设计含4项的Likert 7分制量表;承诺参考Anderson和Weitz及Morgan等的认识,结合胡恩华等所设计的承诺量表,设计含2项的Liken 7分制量表;根据Harter的认识设计满意度含2项的Liken 7分制量表;吸收能力根据Jansen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成果,设计含5项的Likert 7分制量表;同时,根据Ring等和Das等对合作风险研究,分别设计侵占风险和投入风险含3项的Likert 5分制量表。

3.2 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竞争企业间R&D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合作关系、吸收能力与合作风险的关系。本文的调研对象确定为和竞争对手进行过R&D合作或正在进行R&D合作的企业。作者从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严格控制被调查企业的所属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行业。从被调查企业的企业性质来看,包括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外资或控股企业。从被调查者情况来看,主要针对企业的高层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

调查问卷主要采取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可以总体上把握被调查企业和调查者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有效问卷中存在R&D合作关系且满足“竞争”特征的配对企业共60对,因此,将60对参与R&D合作的竞争企业的调查问卷(共计120份)作为假设检验的分析样本。

4 数据分析

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Likert量表中常用的Cronbach’s α系数,并且以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7为高信度值。通过SSPS对数据进行内部一致性计算,各因素的Cronbach’s α系数值都大于0.7,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表明指标信度较高。

通过确定性因子分析,在绝对拟合优度方面,测量模型的X2/df值小于3,GFI值接近于1,而RMSEA值小于0.1,表明测量模型绝对拟合较好;在相对拟合优度方面,IFI、TLI和CFI值接近于1。表明测量模型相对拟合较好;同时,测量模型的简约性拟合优度指标值数值较小,表明测量模型简约性拟合较好。

在实证研究中,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本文问卷调查量表大多来自相关文献已有的量表,都经过了相关测试,同时借鉴相关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的建议,结合竞争企业间R&D合作的特殊性对量表进行修改,被调查者对修改后调查表比较认可。因此指标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然后,本文对问卷的构建效度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KMO大于0.6,Bartlett小于0.05,证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构建效度。另外,对量表进行判别效度检验,通过求得的信任、承诺、满意度、吸收能力和合作风险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误差,从结果来看,各潜在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0.104-0.545之间,这表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等问题。

4.2 假设检验及分析

本文运用SPSS分析假设模型,见表1。

模型1与模型6是信任、承诺和满意度对侵占风险、投入风险的影响回归模型,然后分别加入吸收能力因素建立模型2与模型7验证吸收能力的影响,根据模型2与模型7加入了信任与吸收能力交互项、承诺与吸收能力交互项和满意度与吸收能力交互项,建立了模型3、模型4、模型5和模型8、模型9、模型10进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假设验证。

模型1与模型6的回归结果表明,R2分别为0.621和0.558,p值均

模型2与模型7的回归结果表明,加入了吸收能力因素后,R2分别为0.311和0.276,p值均

模型3结果表明,在增加了信任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R2=0.016,p

模型4结果表明,在增加了承诺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R2=0.022,p

模型5与模型10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模型2和模型7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满意度与吸收能力交互项,R2=0.001,且不满足p

5 结论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70-0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创新与合作精神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成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教育是促进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经济而且是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心。竞合精神在健全的人格塑造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力求沟通双赢,在合作中追求自我优化,并借此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竞争是指“人们对有限东西的争夺,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而进行的争取生存的行为(参加者自觉努力争取获得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1]。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众与群众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具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2]。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竞争促进了合作的加强,提高了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而合作又保证了竞争的成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研究表明:合作、竞争与社会适应性总体水平和职业选择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等显著相关[4]。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选择、适应社会等方面更多地需要合作与竞争。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竞争的必要与合作的可贵。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准备期。即将走向社会的他们,今后要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合作与竞争显得尤为重要。要求他们在竞争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二、竞合精神的理论依据

(一)合作竞争理论(cooperation-competition theory)

合作竞争理论,源于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美国的乔尔・布里克和戴维・厄恩斯特在其《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提出了竞合理论,直到十多年后才引入国内,但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学校教育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是一种合作竞争的新理念。它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同时,利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来制定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强调了战略制定的互动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大量的沙盘推演进行博弈策略分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反映了企业战略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种商业互动关系、与商业博弈活动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为重点。

将此理论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开展合作中的竞争,使其具备博弈的概念与策略,从而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

(二)约翰逊兄弟关于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理论的研究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戴维・W・约翰逊和罗杰・T・约翰逊致力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建立了竞争与合作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对此模型,Johnson兄弟及其同仁进行了多年的现场实验验证,一系列的研究表明:1.在合作情境下参与者可以协助他人达到目标,促进互动,而在竞争情境下参与者就会破坏他人目标的实现,阻抗互动。2.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相信别人会帮助自己,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倾听别人的建议,愿意帮助别人,希望别人喜欢自己。3.学生的合作经验同对别人知识、情感、情绪、行为的觉察能力正相关,合作学习会促使对别人行为的觉察。由此可见,合作模型更有利于形成人际吸引,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从而帮助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5]。

(三)竞合成功的要素理论

尼尔・瑞克曼等在对大量实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促使竞争合作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有三个,即贡献、亲密和远景[6]。

1.贡献。贡献是指建立合作竞争关系后能够创造的具体有效的成果,即能够增加的实际生产力和价值。贡献是合作竞争成功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可以存在的原因。贡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减少重复与浪费;二是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并从中受益;三是创造新机会。

2.亲密。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超越了一般的交易伙伴,具有一定的亲密程度,这种亲密是在传统的交易模式下不存在的。要建立这种亲密的关系,企业必须:一是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竞争关系的核心;二是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和知识的快速流动,降低信息收集和交易成本;三是建立有效的合作团队。

3.远景。远景是建立合作竞争企业的导向系统,它描绘了合作企业所要共同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成为建立合作竞争关系企业的活力源泉。远景要能正确的发挥作用,必须能评估伙伴的潜能、发展伙伴关系、进行可行性分析等。

三、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育实践

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做起,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本人,都要积极行动。

(一)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实施竞争合作教育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如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里创造了合作教学法,即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与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把“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关系的核心形式。同时,它又是个性化、民主化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轻松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上积极开展合作与竞争的活动。价值观教育,及时引导,防止出现合作与竞争的偏差。竞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适当使用人际交往技能和小组学习技能,使小组成员达到较高的合作水平。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教师可采用诸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等进行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进行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二)教师引导法。教师是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培养的直接领路人,其作用不可小觑。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教育对象只是作为接受体,教学也只是单方面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系,受教育者始终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储存器。而合作教学针对这一弊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前提,以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为支点,以向学生展示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高尚的师德、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为“诱导”,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互助合作新型师生关系,使师生通力合作,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而为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奠定基础。

(三)团队精神活动法。实践活动对学生竞合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竞合教育模式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扩大认知领域,优化竞争与合作素质。可提倡团队精神,为大学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团体合作的愉快与幸福,让他们在团体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注重培养大学生合作人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人格,防止出现恶性竞争。为此,要对竞争与合作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设计,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素质奠定基础。开展诸如竞赛活动、各种研究活动小组、各种文艺晚会、各种展览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队竞争集体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竞合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团队竞争活动中,竞争和合作共同作用,竞争是提供利益的刺激手段,诱导各参加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成功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要靠集体的智慧。此时,合作是统一力量的途径和方法,依托合作形成合力,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并最终完成活动。这样,团队竞争活动就能达到竞合精神的培养目的。这种团队竞争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既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自我教育法。大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发展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外界强化和自我内化的统一。因此在竞合教学模式中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合作、竞争人格的自我培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生活离不开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其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其次,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竞争与合作的技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竞争,不断超越自我。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主动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再次,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多沟通、多交流有助于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合作人格的培养。多参与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唯有多参与,才可以切实体会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并且使自己得以快乐成长。最后,还应该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它将帮助人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实践生成[J].教育学术月刊,2009.

[2]江文芬.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及其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110-113.

[3][英]休谟:休谟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56.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7)

关键词:企业战略,核心逻辑

一、前言

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来源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竞争的范围无限扩大,进入了一个无国界的竞争时代;另一方面,企业与其供应商、生产者、销售商、顾客、其他组织和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在是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基于网络思维下的合作网络竞争,即网络经济下的竞争已不在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

在网络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研究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这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历程,我们认为,理论界和实践中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有4种: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复杂理论、合作竞争理论。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有4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见表1),通过对这些理论核心逻辑评述,可有效地认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源于对传统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不足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利润并非完全来自于市场的机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正如Rumelt分析的那样,产业内公司之间的利润率分散程度要比产业间的利润率分散程度大得很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以C.K.Pahalad和GaryHamel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越来越注重对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强调从识别、培养、应用和捉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及其过程中的独特能力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

1.能力理论的逻辑思维是:企业核心能力识别和企业的机会空间分析树立战略意图制定基于核心能力培养和应用的战略规划选择合作伙伴来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战略实施企业超额利润的获取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能力的企业战略,首先分析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在和基于核心能力发挥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树立企业的战略意图和制定现有核心能力发挥与未来核心能力培养的规划,为将自身的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之中,必须选择和培养合作伙伴,从而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然后实施战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源于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于模仿的企业核心能力。C.K.Pahalad和GaryHamel把一个多种经营的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分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供抚育、营养来保持企业稳定成长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只有企业的根系——核心能力不断加强,将其营养和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从而不断提供创新产品,创造新市场,使消费者得到更大的满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3.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起点,是分析和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公司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别人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在顾客眼里,这种组织能力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标志。”C.K.Pahalad和GaryHamel提出了识别核心能力的三条标准:(1)有价值性。核心能力是有很多的经济价值,能为企业带来垄断的超额利润,同时,它也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也就为企业产品进入多个市场提供了潜在的途径。(2)难于模仿性。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它是企业通过长期积累的多种技术、知识的有机综合体,具有路径依赖性。(3)不易替代性。核心能力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易被其他能力所代替,否则,其价值性就会降低,无法再继续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4.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的重点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和提升。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由于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企业的异质性,要保持企业长期的盈利,企业战略必须重点考虑现有核心能力发挥。同时要考虑未来核心能力的方向和培养提升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5.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改变了对传统的竞争本质的理解。能力理论认为,当今的企业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竞争,而是企业内部自身的核心能力强弱的竞争,你的核心能力强,你就可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但企业核心能力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企业的合作,能力理论强调要既竞争又合作,通过合作来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核心逻辑分析可知,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也有不足之处。(1)它的前提是把外部环境看成是线性变化和相对稳定的,这样就可发挥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而实际上当今的环境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和日趋剧烈。(2)它的合作理念是基于保护自己的核心能力,防止其他公司模仿。因此这种合作是机会主义的合作,不可能保持长期合作。(3)过分强调了内部组织核心能力的作用,而忽略了外部组织的支持、互补作用。

三、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D’Aveni,他于1994年出版了《超越竞争》一书,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

1.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思维是:外部环境分析定义新的创新机遇制定响应新的机遇的战略寻找完成新创新机遇的合作伙伴合作竞争新的竞争优势并结束现有合作。即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定义新的机遇,并制定出响应的战略,选择暂时的、不连续的伙伴来完成特定战略,通过合作竞争,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在完成预定的战略后解散现有的合作,在回到起点去寻找新的创新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企业在超级竞争环境下的持续发展。

2.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目标是不断创造新优势。因为在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的环境下,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短暂的,若固守在保持原有的优势上将导致更大的灾难。只有认真地、不断地和出其不意地打破现有平衡,快速响应机会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重构,形成一系列暂时的、不相容的新优势,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动态能力战略实质是一个创新战略。

3.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制定的关键,是分析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Interactions)。该理论认为,在超级竞争环境下,竞争对手之间的动态互动明显加快,竞争互动已成为制定战略的决定因素,只有及时正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战略动态,才能保证自己正确地把握时机放弃原有优势,创造新优势。

4.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重点,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新的核心能力。这种战略是一种动态战略,整个战略实施过程就是按照灵活性、敏捷性的原则动态设计组织结构和系统,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动态重构,形成有自身风格的系统,用自己的战略行为创造一个发展和赢利潜力大的空间。

5.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其他组织的合作来实现。但这种合作是基于时间和任务的合作,与其他组织建立的是一种暂时的、不连续的合作关系,只要任务一完成就解除现有的合作关系。然后,又重新发现新的创新机遇,重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始新的战略实施。

从上分析,可知这种理论的主要缺点有:(1)这种理论的前提是假设市场的环境瞬息万变、不可预测,而实际上,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可以预测的和相对的稳定。(2)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挥作用的核心能力,否定了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性、路径的依赖性和不可模仿性。(3)组织间的合作是基于任务的合作,合作的关系具有时间性、暂时性。

四、复杂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复杂理论研究,源于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认识及商业生态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Moor,1996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企业战略管理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该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复杂性,反映了企业战略在动态非线形的复杂环境下,要以创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注重嵌入于系统的不同参与者和过程的动态张力及其相互关系为重点。

1.复杂理论的逻辑思维是:“信息空间”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制定企业战略创造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加强网络关系管理和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网络竞争优势企业业绩商业生态系统进化和企业的发展。即首先以“充满机会”的环境分析和论证为起点,结合企业内部的能力和价值分析,制定以创新为重点的企业战略,在战略实施中以创新机会为中心,创造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加强网络关系管理和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从而在与其他相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中获取网络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业绩和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2.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突出了企业战略的系统性,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观念。复杂理论认为,这个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非线性的混沌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之一,系统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要求企业从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来制定战略。

3.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强调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系统(即网络组织),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由商业生态系统内在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4.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复杂理论认为,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这个系统的好坏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反过来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进化也有赖于各成员的通力合作和相互间的关系。因此,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合作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

5.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具有周期性。复杂理论把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进化过程分为开拓、扩展、权威、重振或死亡4个阶段,企业在其自身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过程具有周期性,通过系统的不断循环,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从上分析可知,该理论的主要缺点是:(1)强调系统选择企业,弱化了企业对系统的选择自由。它认为企业的初始条件对建立系统并不重要,而实际上企业本身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稳定和发展的关键,也影响到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和收益。(2)它认为商业系统的进化如同自然系统一样,其成长和发展依赖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性质,而忽略了企业本身的能动作用。(3)合作有周期性,而实际上合作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加强。

五、合作竞争理论核心逻辑分析

合作竞争理论,源于对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J.Nalebuf和A.M.Brandenbuger,他们的代表作是1996年合著出版的《合作竞争》。他们认为,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提出了合作竞争(Co-petition)的新理念。它是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同时,利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来制定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强调了战略制定的互动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博弈策略分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反映了企业战略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种商业互动关系、与商业博弈活动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为重点。

1.合作竞争理论的逻辑思维是:绘制价值链确定所有商业博弈参与者的竞争合作关系实施PARTS战略来改变博弈分析和比较各种商业博弈结果确定合作竞争战略扩大商业机会、实现共赢。即首先将商业博弈绘制成一幅可视化的图——价值链,利用价值链定义所有的参与者,分析与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和互补者的互动型关系,寻找合作与竞争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改变构成商业博弈的5要素(参与者,Participators;附加值,Addedvalues;规则,Rules;战术,Tactics;范围,Scope,简称PARTS)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形成多个不同的博弈,保证了“PARTS不会失去任何机会”、“不断产生新战略”,并分析和比较各种博弈的结果,确定适应商业环境的合作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最终实现扩大商业机会和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2.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起点,是分析商业博弈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合作竞争理论提出了参与者价值链的新观念,利用价值链来描述所有的参与者的竞争合作的互动关系。价值链的思想强调了企业经营活动中同时竞争与合作两种行为,两者的结合意味着一种动态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的两字所单独的意思,有效克服了Porter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利用5个力量模型仅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参与者竞争态势的弊端。

3.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与所有参与者的一种动态合作竞争关系,最终实现共赢局面。合作竞争理论提出了互补者(Complementor)的新概念,认为商业博弈的参与者除了包括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外,还有互补者。强调了博弈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要创造价值,就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他人密切合作。这是开发新市场和扩大原有市场的途径”。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他组织的支持和合作,这是对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4.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制定过程,贯穿了博弈思想。战略要“从其他参与者的认知角度”来制定战略,克服了传统战略仅从企业本身的利益制定战略的弊端。同时,通过参与者、附加值、规则、战术和范围这5个杠杆对博弈行为和结果的作用分析,选择合适的战略,使企业战略更具有互动性、现实性和可行性。博弈思想是一种结合了合作与竞争思想的革命性战略思维,博弈的理论方法为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5.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动态战略。合作竞争理论认为,商业博弈是一种重复博弈,而且构成博弈的五要素PARTS会随时间而变化,从而改变每次博弈的行为和结果。因此,企业战略并非都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一种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动态战略,以适应商业博弈的改变。同时,在商业博弈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的”、而且“充满活力,不断进化”,PARTS模式的变化带来博弈的变化,不断创造新的机会。因此,基于合作竞争的企业战略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博弈,才能把握住未来的机遇。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合作竞争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1)从组织的有限理性出发,按X理论来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博弈关系,忽略了企业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对博弈的影响。(2)仅研究了参与者两两之间的两元合作竞争关系,没有结合企业网络理论来研究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3)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合作竞争战略管理过程。

六、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尽管现有的主要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各有不同,但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它们至少有4个共同点:系统性、合作性、创新性、动态性。这些共同点,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在网络竞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1.企业战略的主体,已有单个企业转向与企业相关的整个网络。4种理论都已意识到,战略必须具有系统性,企业作为商业系统的子系统,企业战略必然与整个商业系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与环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的关系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关系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及其所构成的商业系统。一种整合网络思想植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之中,是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2.企业战略的核心思想,由传统的敌对竞争思想转变为共赢的合作竞争思想。4种理论都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要跨越传统企业的边界,加强发展个人间、部门间和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成功需要边界的渗透性和多种至少是暂时的联盟与交流”,同时竞争与合作,以合作求生存,靠竞争求发展。因此,以实现共赢为目标的合作竞争思想,已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的主导思想。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8)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网络组织等组织形式越来越普及,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日益重要。这些关系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成为企业获得关系租金、赢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杜智涛认为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是一个介于绝对竞争和一体化之间的连续谱系,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受企业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的作用而相互转化,演化出不同的企业关系形式[1]。那么,推动企业间关系演化哪些力量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驾驭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提升关系资产质量。

实际上,早在1973年,granovetter就提出关系程度的变化主要由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程度四个因素来推动[2],其后nooteboome和gilsing提出范围、专用性投资、持续性、互动频率、信任以及正式控制等是推动关系程度演化的重要动因[3]。hausman认为承诺、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主义等是影响关系的重要因素[4],cullen, johnson, sakano以及sarkar, echambadi, cavusgil, aulakh等也认为相互信任、互惠承诺、合作交流是影响关系程度的重要因素[5-6]。k. w. hipel等和 d. m. kilgour等对合作冲突进行了深入研究[7-8],国内学者李勖等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以及稳定性问题[9],叶永玲研究了虚拟经营的竞争博弈及合作动力问题[10],吕坚等从静态绝对收益和动态相对收益两个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与经营的合作动力[11]。刘伟华和季建华运用动力学模型,借鉴期望理论、平衡理论,分析了企业间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和方法,并利用企业合作阻力系数构建了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和企业整体合作强度的计算模型[12-13]。本文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对演化动因进行了细分,并对演化动因的类别及主要因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演化动因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

二、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类型

基于上述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分析,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abi,sci、ei、elsevier、lisa、jstor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对企业的调查,本文认为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有以下几种:(1)从作用方向看,有“动力”和“阻力”两种,前者推动企业关系亲密化,而后者推动企业关系疏远化。(2)从时间序列角度看,有“先天”动因和“后天”动因两种,前者指在企业间产生竞争合作关系之前,推动企业行动的动因;后者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竞争合作关系,由上一期的关系状况所形成的、对下一期关系造成影响的动因。(3)从来源看,有“内生”动因与“外生”动因两种。

动因i:(1)共担风险。当某一投资项目风险很大,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2)塑造核心竞争力。合作可以使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外包,专注做好主营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3)优势互补。合作可以使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双赢。(4)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控制资源、保障交易。通过合作使企业规避在生产资源、分销渠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6)扩张战略。联盟合作可以使企业在保持柔性的前提下实现扩张。⑺学习内化。通过合作,使企业学习合作伙伴先进的技术知识、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动因ii:(1)政府要求,或是政策的导向,促使企业间进行合作。(2)对抗竞争压力。通过合作来抵抗外部竞争压力,或巩固优势地位。(3)市场进入。许多外国(或外地)企业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推行其本土化战略。(4)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企业间形成合作联盟。(5)网络外部性。在电话网络、信用卡网络等行业中,网络中的成员越多,则网络的整体效用越大,这促使相关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参与到网络中。

动因iii:(1)合作绩效的正激励。企业间合作是一种重复博弈行为,上一期合作满意度高,则会使推进企业在下一期的继续合作。(2)未来合作的预期。既使企业在上一期合作中满意度不高,但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则也会有继续合作的可能。(3)惯性,为了维护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企业一般倾向维持合作现状。

动因iv:(1)政策因素推动,政府主导企业间合作。(2)外部环境推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等变化,使得企业的传统优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将传统优势与新兴变革相嫁接,获得新的生命力。

动因v:(1)对合作预期不乐观。(2)自我保护,害怕被恶性兼并或核心机密被泄露,而拒绝合作。(3)决策者的偏见,有时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非理性倾向会影响企业合作。(4)利益非相容性,当企业间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且企业间处于“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状态时,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小。(5)惯性,同上所述。

动因vi:(1)反垄断政策。(2)历史文化差异,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合作中,这种差异会成为合作的极大阻力。(3)行业和产业限制,如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行业准入有所限制,这也成为影响企业合作的重要原因。(4)资源的稀缺性,当企业所需求的资源较为稀缺和难以获得,且具有“竞用性“(不能被多方同时使用)特点时,不利于企业合作(特别是平等合作)。

动因vii:(1)合作绩效的负激励,企业上一期的合作绩效下降,或合作绩效与主观预期相差甚远,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合作。(2)合作中无法协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缺乏信任、无法协同运作,会影响到下一期的合作关系。(3)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管理层的摩擦会成为企业间进一步合作的阻力。(4)合作中获得的收益不平衡,会使企业对下一期合作缺乏动力。(5)合作中企业间的地位差距拉大,导致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动权和控制能力降低,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动因viii:(1)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使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资产剥离或分拆,导致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变得疏远。(2)政府政策变化,如反垄断法实施等。(3)企业合作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会使合作体以外的竞争对手深感威胁,它们会通过更强的对抗措施来阻碍企业合作。(4)其他企业的吸引,有可能成为既有合作的阻力。

三、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实证分析

为了剖析上述动因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对国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达到67%。通过问卷回收后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证明调查数据有效。调查首先对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动力因素主要基于企业的生产资源层面,在现代知识经济中,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状态,这说明国内企业的合作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这与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发展层次是相吻合的。阻力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大体上是基于资源和利益层面,由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在资源和利益上博弈显得尤为突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尽管归根到底也是基于利益,但在形式上却隐晦得多,如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在战略、服务、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竞争。可见,国内企业的竞争仍处于较低层面,竞争的目的主要在资源和利益上。

其次,分析各动因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相关性。第一步,提出各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的假设陈述。第二步,计算动力、阻力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三步,以竞争合作关系程度为因变量、各动力因素或阻力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f值、r2和adjusted r2均较满意,数据结论有效。由结果可见,企业共担风险、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控制资源和保障交易、学习内化、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网络外部性、在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对未来合作预期等动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较为紧密的合作方式;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宽松的合作方式。由于多数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正相关,因此可见,我国企业更加认可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必须既看到合作的收益,也要认识到被合作关系“套牢”的风险,在其间找到平衡点,寻找最佳合作之道。另一方面,企业间利益不相容、资源稀缺、合作中管理层出现摩擦、合作收益不平衡、合作中地位差距拉大等因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强烈的竞争方式。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更加关注资源、利益等方面的竞争,这与前面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四、结语

本文着力于分析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动因,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将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作用力分解为三种动力和四种阻力。这些力相互作用,当合力超过一定阈值时,企业间关系状态发生改变。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从方向维(动力/阻力)、时间维(先天/后天)、空间维(内生/外生)三个维度可以分为8种36个。为了对这些动因的重要程度及其与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方式、演化路径、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研究架构。

-

参考文献:

[1] 杜智涛.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

[2]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3] nooteboom, gilsingv a. 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 competence and governance view[j].ecis,2004(1):1-44.

[4] hausman, angela. variations in relationship strength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1,16(7):600-616.

[5] cullen j b, johnson j l,sakano t. success through commitment and trust:the soft side of strategic alliance management[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0,35(3):223-240.

[6] sarkar m b, echambadi r, cavusgil s t,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mplementarity,compatibility,and relationship capital on allianc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1,29 (4):358-373.

[7] keith w hipel,liping fang. a formal analysis of the canada-us softwood lumber disput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 research, 1990(46):235-246.

[8] d. marc kilgour, keith w hipel,liping fang. the graph model for conflict[j].automatica, 1987(23):41-55.

[9] 李勖,孙林岩,汪应洛. 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20(2):91-93.

[10]叶永玲.虚拟经营的竞合博弈及合作动力分析[j].管理科学, 2003,16(5):2-5.

[11]吕坚,孙林岩,马新莉.虚拟企业组建的合作动力与利益协调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1,17(3):47-50.

[12]刘伟华,季建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强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2(1):120-124.

[13]刘伟华,季建华.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2(6):770-774.

[14]李勖,孙林岩,汪应洛. 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2):91-101.

[15]李纲,杜智涛. 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9)

过去,企业被假定为原子型企业,即本身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完整实体,可以独立地创造和实现价值,各个企业之间是一种孤立的、零散的竞争关系。现在,企业被假定为网络型企业,即将企业作为嵌入社会中的一员看待,最终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要依赖于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

由原子型企业到网络型企业的转变,导致企业竞争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引起企业由工业经济时代追求垄断、实行竞争转变为网络经济下的新竞合认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与行为方式更趋复杂。

一、从原子型企业到网络型企业

原子型企业,即本身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完整实体,可以独立地创造和实现价值,各个企业之间是一种孤立的、零散的竞争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网络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采取网络型组织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来获取竞争优势。网状组织作为一种组织结构,具有组织扁平化、管理网络化以及组织无边界化的特点。

传统的等级制严重地阻碍了组织对于外部信息技术发展的反应和决策,而网状组织是一种超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是扁平式组织的进一步深化,使组织更加柔性灵活。“无边界化”并不是说企业就不需要边界了,而是不需要僵硬的边界,需要的是使企业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边界,以柔性组织结构模式替代刚性模式,以可持续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它突破了组织结构的有形界限,有利于企业内部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借用外力和整合外部资源。

网络型组织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优点主要表现为:可以有效地处理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速度,企业的弹性和可再造性高;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运作的成本,特别是没有总部的固定成本。符合未来社会朝个性化、自由化方向的趋势。

二、基于生态视角的网络组织研究

1993年美国学者穆尔(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论文中,从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并建议用“商业生态系统”这个更适合提法来替代“行业”的概念,主张跳出“把自己看作是单个的主体”,用系统观点反思竞争的含义。并且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世界中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同时包括提供资金的人以及有关的行业协会、掌管标准的组织、工会、政府和半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等。这些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建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行组织的、甚至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偶然形成的。但结果却是:其成员作出的贡献能够相互完善、相互补充(Moore,1993)。

现在,企业被称为为网络型企业,即将企业作为嵌入社会中的一员看待,最终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要依赖于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企业生活在“商业生态系统”之中。作为企业,必须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创造价值,获取利润。在这个新的视角下,不能再就一个企业孤立地看待一个企业,而要通过企业所融入的商业生态系统来看企业。即从“就树木看树木”转向“就森林看树木”。

由此可见,在由原子型企业转向网络型企业的过程中,竞争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竞争规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综合来讲,企业要想在新的环境下上取得主动,那么就需要突破以往的较单纯的环境概念。

三、企业间竞争行为的转变: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

对于原子型企业的竞争,大部分是建立在对抗性竞争的基础之上。

20世纪80 年代以前,在传统的企业经营观念中,大多数企业把竞争对手看作是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把“商场”看作“战场”,它们的目标是想方设法消灭对手,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对稀缺的资源。

在传统经济下,企业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竞争和垄断。这种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一个从以自由竞争为主到以垄断为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当时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条件相联系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价格竞争,实质上是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谁拥有更多市场、更多资源,谁就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企业之间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式的竞争,一方的赢利大多是以另一方的亏损为前提的。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运行规则,企业间竞合关系不得不重新进行审视。

企业之间竞争的第一要素已不再是市场份额和资源的占有,而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为了获取或者弥补企业对人才和技术的缺乏,同竞争者进行合作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百事可乐的总裁是这样评价和可口可乐之间的竞争的,“当大家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战兴趣盎然时,双方都是赢家”,这是对“未必要打倒敌人”的最好诠释。

与竞争者合作,关键是企业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首先,同竞争者合作能够给企业提供向竞争者学习的机会,通过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将有可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其次,同竞争者合作还为企业提供了了解竞争者的可能,从而有可能激发起企业新一轮的竞争性的创新。再次,同竞争者的合作也提供了一条充分接近竞争者的途径。这样可以通过对竞争者的管理模式的分析,能够提高在今后面对面的竞争中获胜的机会。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方式

21 世纪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进一步的动态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使得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与复杂,企业间竞争方式也随之更加趋于成熟,并逐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在众多促进竞争优势的理论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那就是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特点

所谓“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就是指,竞争主体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吸引多种角色成员加入,各司其职,形成互依、共生的关系来竞争的方法或模式。

企业要发展,无论是扩大生产能力还是开发新市场,都得同其它企业携手创造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当前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与环境的关系,有意识地同所处环境相结合并加强两者之间的紧密程度,自觉地以生态学观点为指导去处理同环境的关系,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竞争策略和管理方式。如通用汽车公司在同供货商进行利益分配时,改变了传统的“做饼时合作,分饼时竞争”观点,而与之长期“合作共生”。

现代企业组织在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中生存,单个企业已经不能够左右和控制其未来长期的发展。近年来,企业则更多地强调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直接与竞争者形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制大型复杂产品、共同开发新市场、互相利用对方核心资源等,商业边界正逐步变的模糊不清。

(二)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带来的管理挑战

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同样,系统也会反过来作用于各个主体,影响到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类,其社会活动也具有自然生态属性,经济领域也不例外。

英特尔、微软(Microsoft)、思科、沃尔玛(Wal-Mart)等公司很难被模仿或被超越,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公司采用了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以自身为核心成功构建起了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些结构松散的网络由供应商、分销商、外包公司、相关产品的生产商或服务商、技术提供商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组织构成。这些网络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支付,同时后者也反过来影响前者。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扬西蒂(Iansiti)所说“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正逐步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利器”。

也就是说,企业生活在“商业生态系统”之中,而商业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竞争力。现代企业竞争,不仅是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作为企业,必须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创造价值,获取利润。在这个新的视角下,不能再就一个企业孤立地看待一个企业,而要通过企业所融入的商业生态系统来看企业。

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界限,明智的公司在制定战略时不仅仅从自身出发,而应当顾及合作伙伴以及整个商业网络的健康发展。并且面对企业战略的管理越来越呈现出动态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的企业,如何了解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处在健康的发展状态、企业所处的商业生态位以及与其他功能的企业之间的状态,也给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五、结束语

本文在生态的视角,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除了其内部成员之间互补合作竞争的关系外,还提出了现代的企业竞争出现了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趋势。

对于管理者来说,越来越呈现出动态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的企业环境对于其管理是一种挑战,一个企业嵌入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如何由个体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群体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判断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制定战略是如何估计合作伙伴以及整个商业网络的发展等方面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环境的变化总会给管理带来挑战,企业应该主动去适应环境的要求,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灵活多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强企业间的竞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海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2、贾旭东.虚拟企业的战略结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3、李爱玉.商业生态系统进化中的利益相关者机制[D].东南大学,2007.

4、杨海轮.论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J].财经科学,2002(6).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10)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1-0091-05

引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行业的并购重组和产品同质化使得组织的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一种基于时间的速度竞争理念正成为组织取得新一轮竞争优势的重要发展方向:组织可以通过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快满足顾客需求和更快适应环境变化的速度竞争优势来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新的竞争优势[1~4]。

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与外部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竞争性的买卖关系正逐渐被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所替代,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正成为组织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在相关的理论观点中,经济社会学领域的观点认为组织中不仅存在着基于利益的效率机制和基于制度的合法性机制作用,还存在着人际网络机制的积极作用[5];组织间的经济关系和个人的社会关系是相互嵌入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个人或组织对信息、信任和奖惩的获取[6,7]。更有学者将具有深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组织边界人员私人关系与组织间的渠道合作、冲突治理相结合,发现组织间关键人员的私人关系有利于组织间提高专用资产投入、加强合作和渠道治理[8,9]。然而,当前的研究对于私人关系与组织层面的合作关系和速度竞争优势的作用关系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希望从组织个人和整体两个层面分析关键人员的跨组织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合作关系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之间的路径关系,为探索私人关系对于组织间合作和建立速度竞争优势的积极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1相关文献与研究假设

1.1相关概念

跨组织私人关系(也叫跨组织人际关系)是合作组织的关键边界人员(代表组织与其合作伙伴进行交往的人员,如销售管理人员、厂家代表等)在组织间经济合作关系之下所产生的个人交往关系[9]。这种个人交往关系通常发生在正式工作场所之外,是个人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关系双方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交换,但是这种关系的交换与单纯的市场交换不同,交换的不仅有利益,还有感情和人情[10,11]。跨组织私人关系还具有非正式的关系契约作用,注重情感和利益交互的相对公平和对等,即一方的付出也需要对方的回报,但允许有时间上的延迟或形式上的差异[10]。

组织间合作关系则是组织之间以正式协议为基础而建立起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协议关系[12,13]。与私人关系不同,这种协议关系主要是一种经济人利益角度的组织整体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社会人角度的个人社会关系集合,因而王晓玉和晁纲令认为组织间合作关系是与私人关系相对的一种法律契约关系[14,15]。

对于跨组织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合作关系在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关系,除了Granovetter的社会嵌入理论观点外,现有研究还认为私人关系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种社会资本,可以成为个人或组织获得信息、机会的渠道或组织成长的一种关系依赖[16~18]。近来的一些研究更注重探讨研究跨组织私人关系对于组织间合作关系的积极作用,认为跨组织私人关系具有不同于“外人”的“自己人”关系机制,自己人之间不能只讲利害而不讲情面和责任,因而跨组织私人关系具有非正式契约作用,有利于促进组织间长远的利益互惠、保证信誉和降低摩擦的功能[19],可以降低组织间的投机行为,促进组织间的信任和长期合作 [11,20]。

速度竞争优势则是组织以一种比竞争对手更快满足顾客需求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速度竞争模式[3,4]。这是一种以快为特征,通过建立一种先发优势达到降低顾客的时间成本而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模式[4]。

1.2跨组织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合作关系与速度竞争优势的作用关系

现有文献对速度竞争优势的研究认为组织通过建立内外部的快速的供应、生产和分销系统,通过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组织协同达到建立速度竞争优势的目的[2,3]。然而,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发现,组织内外部快速系统建设只是速度竞争优势建立的一种途径。速度竞争优势的建立与组织的规模、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基本因素紧密相关[4],同时从社会嵌入理论的观点分析,组织内外部个体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之一。从组织外部的关系角度分析,关键人员的跨组织私人关系同样可以通过个人交往渠道成为组织间沟通和协同的重要渠道,从人际机制层面促进组织更快的生产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最后转变为组织的速度竞争优势。

1.2.1跨组织私人关系对组织速度竞争优势的直接效应

跨组织私人关系是组织间边界人员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组织的关键人员在工作地外的私人朋友关系[14,15],因此,一旦组织间关键人员建立起私人关系,组织之间经济合作可以通过个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来进行推动和促进。组织中关键人员之间可以选择用个人的私人关系来帮助组织间的工作活动:私人关系交往的渠道可以成为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的渠道,组织间的工作问题可以在私人交往中进行沟通和协商。由于跨组织私人关系中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交流中会更加坦诚,相信对方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因而对于组织间的工作中的问题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而且由于关键人员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间的一些重大问题常常在关键人员的私人交往中就完成了,极大提高组织沟通和问题解决的速度问题,因此有利于组织更快地为顾客提品或者应对市场变化。所以,跨组织私人关系对于提高组织速度竞争优势具有直接作用。因此,综合上述观点有如下假设:

H1:跨组织私人关系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显著正向相关

1.2.2跨组织私人关系对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的间接作用

从影响组织建立速度竞争优势的因素分析中可以发现组织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信任、信息交流等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紧密相关[21~23],说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也是影响组织建立速度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另外,从跨组织私人关系的积极作用研究还发现,跨组织私人关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影响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跨组织私人关系可以通过促进组织间合作关系间接影响组织速度竞争优势的建立,即跨组织私人关系与组织合作关系一样,都会直接影响组织间的速度竞争优势,同时还会通过组织合作关系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的速度竞争优势。具体而言,组织关键人员可以利用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影响力和决策权力,以正式工作命令的形式要求组织中的相关员工对与自己良好私人关系的合作组织给予特别的关照和支持,将关键人员个人关系转化为组织的合作行为,提高组织之间合作的反应速度,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速度优势。同时,组织关键人员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也给组织其他员工之间传递一个信号,组织之间的关键人员之间都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情感,这个组织是值得相信的,针对这个组织的合作活动可以放心地进行,因而边界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会更加积极,矛盾问题也更加容易协商和解决,所以组织之间的反应速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容易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速度竞争优势。因此,综合上述观点有如下假设。

H2:组织间合作关系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显著正向相关

H3:跨组织私人关系与组织间合作关系显著正向相关

整合的研究与模型见图1。

1.3跨组织私人关系调节作用的替代模型

从上述模型可以发现跨组织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合作关系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都直接影响组织速度竞争优势的建立,且跨组织私人关系还通过影响组织间合作关系间接影响速度竞争优势的建立。然而对于跨组织私人关系作用的认识,Fan认为私人关系的作用被极大地高估了,没有明确的实证研究证明私人关系多大程度上单独对组织的绩效起作用,同时私人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竞争优势是一种谬误,私人关系是不稳定的,因为商业性的跨组织私人关系更多是功利性、战术性和机会主义特色的[10]。这种观点事实上反映了跨组织私人关系的工具作用观点,认为跨组织私人关系只能是一种辅的调节作用。从速度竞争的研究角度出发,即跨组织私人关系对速度竞争优势没有直接作用或直接作用较小,只是对组织正式合作关系和速度竞争优势之间的积极作用关系起到一种支持性的调节作用,不能独立建立速度竞争优势。这种观点显然弱化了人际机制在组织建立竞争优势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建立了与图1相替代的调节作用假设模型(见图2),希望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跨组织私人关系是否只对组织间合作关系和速度竞争优势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2研究设计

2.1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采用上门调查的方式从我国东西部城市宜宾、成都、新疆、上海、广东和深圳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的对象选定供应链下游分销商企业的主管级以上的人员(关键人员),调查的行业涉及食品饮料、机械汽车、家具装饰、电器和服装行业。调查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调查在二级城市宜宾完成,主要对调查问卷进行前测和重测。在完成56份问卷的前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了相关变量和检验了内部一致性效度两个星期后,对其中的47位调查对象进行了重测,问卷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重测效度。接下来,本研究对我国东西部一线城市成都、新疆、深圳、广东和上海的目标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发放,共收回问卷717份,其中有效问卷580份,占80.9%,圆满完成了问卷的搜集工作。

2.2变量测量

跨组织私人关系的测量主要参考了我国学者庄贵军、王晓玉等人的研究来设计完成的,放弃了以前单一从关系交往角度进行跨组织私人关系测量的观点[24],从关系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出发,通过私人互动、个人信任和个人协同三个方面对跨组织私人关系进行测量,主要反映了关键人员之间的互动交往、心理信任和行动协商方面的情况[25]。组织间合作关系主要参照了Morgan 和 Fynes等的测量量表[26,27],从组织间信任、组织间沟通和组织间协同三个方面衡量组织间合作关系的水平,反映了组织间在心理上的信任和行动上的沟通和协同。速度竞争优势的量表主要从分销商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分销商组织在产品的上市速度和适应市场变化方面的调整速度。主要参照了Bhatnagar和Handfield等在供应链上市速度和反应速度方面的测量量表进行设计完成[28,29]。经过SPSS17.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和LISREL8.70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测试结果显示变量的α值和因子载荷都大于0.7的标准,AVE大于或等于0.5的标准,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上一篇: 道路硬化施工总结 下一篇: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