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4 07:15: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监控系统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监控系统方案

篇(1)

目前,住宅小区是监控行业的主要应用场所。由于以前大部分住宅小区采用的都是模拟监控系统,因此,目前有大量的小区面临着老系统的改造问题。大一些的社区采用了矩阵作为中心端的主控设备,在此又涉及到如何利用老系统设备,节省工程造价,如何和老系统兼容,实现系统联动的问题。

对于新建住宅小区,目前市场上主要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基于硬盘录像机的半数字化解决方案;另一种是基于网络视频的网络化解决方案。基于硬盘录像机解决方案的难点,主要在于要在小区内进行大量的工程布线,而小区住宅监控除了要完成视频监控之外,还有其它系统,如:报警、可视对讲、电视系统等。在小区周围铺设大量的视频线、控制线、信号线,在线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今天,对工程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硬盘录像机属于典型的主控搭配若干个分控的网络应用模式,比较适合于小型的网络监控系统中,若在组建大型网络监控系统中是不具备优势,很难实现网络多级相连。当前,计算机饱受病毒威胁之苦,硬盘录像机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一旦感染病毒,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从而使监控、报警、录像等重要功能更是形同虚设。

基于网络视频的技术方案也依然存在许多挑战。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网络视频产品,但部分产品稳定性不好、视频质量较差、对网络带宽占用率太高、软件功能过于简单,根本无法达到客户对图像质量、业务扩展、应用功能的需求。

监控系统在小区的应用

当前,智能住宅小区已经开始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住宅小区在解决了远程网络抄表、高速宽带、门禁一卡通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后,安防监控已经开始成为小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大型的智能住宅小区,监控系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小范围内的完成音视频监控功能的系统了,它越来越多需要集成报警、大型联网、辅助功能开发、与其他系统联动等。用户会要求实现远程小区监控、城市多级联网、小区设施管理、远程在线展示、110报警联动等多种功能。

作为第三代监控系统的代表——网络视频监控实现了视频处理芯片技术与视频压缩算法完美的结合,同时由于采用了嵌入式的系统架构,彻底解决了PC式设备的病毒、死机等问题。嵌入式设备外型小,成本低廉,更适合在大型分布式结构系统应用中。另外,视频压缩算法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早期国外流行的M-JPEG强调单帧数据完整的压缩算法,到MPEG-4、H.264。

中国监控行业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技术标准——强调网络传输效率,强调低带宽下的网络传输,这更符合中国的网络状况和客户对图像实时性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网络视频服务器以及由此技术衍生出来的网络摄像机、网络一体球机等而成为新监控时代的主流产品。

基于网络视频产品的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为工程商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和庞大的系统架设提供了可靠性。

目前小区监控需求的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小区监控系统都整合了多种设备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口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在实际解决住宅小区监控建设的应用中,以下是工程商关心的几个问题:

1、支持更多前端设备,方便老系统的改造升级。

作为监控系统的前端,可以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一体球机、网络摄像机等多种产品。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用于旧系统改造,它可利用原有的摄像机系统。网络一体球机可在小区广场、出入口附近进行动点监控,以省去工程布线。网络摄像机,包括支持红外的网络摄像机可以用于楼道、停车场、仓库等地的监控。同时网络摄像机还具有一路视频输出功能,因而也还可以给老系统提供视频源。

2、嵌入式系统设计,使系统运行稳定。

嵌入式系统设备采用DSP芯片技术,运行经过剪裁的LINUX操作系统,具有抗病毒能力,支持本地USB存储。对于大型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前端直接向IPSAN等设备进行存储。采用H.264编码技术,对带宽占用更低,视频更流畅,更符合当前住宅小区对监控实时性,对带宽节省的需求。

3、支持多系统集成,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刷卡联动抓拍、刷卡联动录像、非法卡刷卡报警等多种功能。并且,可在小区重点区域、周边防范系统设置红外对射、电子护栏;在重点门区、仓库,设置报警探测器等报警设备,通过网络视频设备的报警接口接入到整个监控平台中。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服务器的透明通道来实现园区自动喷淋系统、灯光控制系统以及温湿度传感系统等的远程应用和控制。

4、电子地图系统,方便实用。

用户可以在监控系统平台软件中自主编辑小区地图,标志监控点、报警点、控制点、巡更点的位置。实现报警时快速响应,操作时快速定位。

5、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扩容升级。

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充分考虑系统扩容升级带来的问题,从而设计了独立的数据模块,使系统扩容不会影响到原有的数据库资料。每一个小区都会有一个区域ID作为标识,数据访问可以通过区域ID来唯一访问该小区的监控资源。同时,每个区域设置转发服务,该服务可以为远程用户提供系统级联功能,使得各个模块可以相对独立工作。6、分组管理。

系统设计了用户组和设备组两个概念,用于对人和设备进行分组。同时,可以在各个组之间进行权限映射管理,使得一个大的系统被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系统,且各系统可自行管理。同时,对系统的操作日志,也可以记录什么时间什么人对系统进行了哪些操作等,从而实现了系统的条约化管理和简单化操作。

小区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般,在智能小区领域存在“总线式”、“网络式”两种解决思路,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应当顺应当前的网络化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小区建设的网络资源,专著于网络视频、控制、联网、存储、扩展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系统设计如下:在监控前端,由网络视频服务器将视频信号、音频信号、控制信号通过数字化编码经过小区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设置了管理服务器,负责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小区巡更的管理,设置逆向解码设备,可以将网络信号还原为模拟的视频信号,管理员可以通过监视器查看小区各地方的情况。另外,为了将来与平安城市系统兼容,系统还将设置服务器和远程用户进行联动,为公安系统提供转发。

我们可以对整个系统做一个基本的定义:该系统或平台是由分布式的软件模块组成,通过网络将各个异构监控网联接起来,这些异构网具备必要的联网功能,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提供SDK开发包);该系统具备图像互联互控、图像集中存储、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多级联网等基本功能。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一种分布式综合平台管理软件。该管理软件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联动管理为一体,由平台服务、解码服务、报警服务、电子地图、语音呼叫和手机视频监控6大模块组成。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多网监控设备集中控制管理,达到同时监看多个前端,各前端报警的自动上传及中心与前端的语音对讲等功能。因此,本系统是适用于采用多台监控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系统。

整个系统包括管理服务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五部分,当计算机启动后,服务器将自动运行,无需用户进行干涉。整个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整合平台上包括五大服务模块,三种客户端模块:

管理服务端: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了一个配套的管理程序和认证程序,以提供用户进行设备配置和管理的操作界面;主要功能是提供Web服务,自动初始化IIS服务与SQL-Server数据库设置。

服务器端:是整个系统资源(视频数据、设备连接)的管理中心。实时获取外部前端设备资源并转发给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相应的应用、视频、流媒体、存储与联动配置界面与服务。

客户端:用于客户端访问和进入服务器管理界面,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BS客户端、CS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

应用服务器模块:

1.异构网服务器

异构监控网通过接入网接入到整合平台后,消息首先要经过异构网服务器。服务器的作用是:配置异构网接入的基本网络参数,通过不同厂家的SDK提取相应的设备(或系统)的图像压缩码流、控制流、消息流等,再将这些差异化比较大的接口重新封装,虚拟成一个整合平台的设备(或子系统),由统一的接口来访问。

2.存储服务器软件

该视频监控平台支持多级、分布式、多介质的存储机制,保证所存储图像资料的安全性。硬盘录像机存储、本地视频监控应用存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存储,对重点图像进行远程异地备份。多级、分布式存储机制既能满足用户对图像存储的可靠性要求,又能大幅降低系统造价和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存储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用户自定义存储策略,满足用户对图像的不同存储需求。用户可以同时指定视频数据存储到不同级别的监控中心,保证数据的多级别同时存储,防止数据被破坏。

3.报警服务器软件

报警联动是整个视频监控智能化的核心模块,直接影响到监控业务的应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能不能达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平动功能是关键的一环。该监控平台提供的报警设备接入有:报警箱报警接入、环境动力报警接入、门禁报警接入、消防报警接入;联动方式有:视频录像、图像抓拍、投放电视墙、短信、邮件、电话、用户通知、摄像机预置点、摄像机轨迹、手机视频实时观看、现场声光提示。

4.流媒体服务器软件

使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进行再次应用开发,对焦点视频进行转分发,充分减少网络带宽的利用率,满足多用户对焦点视频的同时访问,让用户不受网络带宽和用户量的影响,随意流畅地观看视频。对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直接进行视频监控部署的处理,不需要对端口进行特殊处理,视频直接接入平台进行相关的应用。

5.解码服务器软件

通过将模拟信号在视频服务器端压缩成数字信号后,经过Internet传送,最后投放至电视墙时就不受地域限制,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它只需要在播放时解压还原为模拟信号,可通过硬解压卡(PAL,A/V)和软解压卡(VGA或S端子)输出到电视墙,灵活性很大。同时,对每一个电视墙画面支持1/4分屏显示。并且,每一个分屏都可以是不同视频信号,大大增加了上电视墙监控的视频。投放电视墙方式支持手动、自动轮巡两种方式,它们都可以将任意实时视频投放到电视墙。自动轮巡是先设置自动轮巡策略,然后按照这个策略进行自动播放。这种策略,一般包括一组视频信号源,每一个源的投放时间。同时,在自动轮巡中,可随时切换使其为手动状态。

6.设备服务器软件

由于几年来视频监控的发展,有好多地方已经安装了局域性的视频监控,但目前这种监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是视频监控的必然趋势,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就成为现在远程监控改造的难题。基于这一点,开发出了接入强大的远程视频监控平台,它可以解析原有DVR/DVS的通讯协议,使之主动地注册到平台上来,以进行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用户的投资。

7.手机视频监控软件模块

该视频监控平台,可以通过PDA手机进行远程的视频监控。PDA手机实现完整的平台客户端,可以进行视频的远程观看、云台的控制、分级视频管理。如果用户选择了手机联动,那么在发生相关事件的时候,手机会接受到信息,自动打开远程手机视频,进行实时的监控操作,从而使得视频监控不再依赖电脑和互联网络。因此,可通过手机通讯,实现无时无刻、无地域限制的监控。8.电子地图软件模块

矢量电子地图实现,可以多层进入的地图显示,方便用户找到监控地图上每个角落的摄像机。点击该摄像机可以打开视频进行实时观看,也可以对当前摄像机进行设置和控制操作。并且,电子地图可以一次性用鼠标选择多个摄像机投放电视墙。

9.语音呼叫软件模块

实现语音对讲,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对讲、语音群播等功能。如果发生状况,相关的领导可以统一远程进行指挥,配合视频监控,如身临现场,从而可准确高效地进行指挥工作。

10.消息处理/转发服务器

篇(2)

现将方案及功能分述如下:

一、系统设置

前端监控摄像机配置如下表:

二、解决方案

OELET远程监控数码录像系统依据现在安防管理的需要,开发出专用的音、视频监控/远程监控系统,利用于现代企业的远程监控和录像存储,既进步了企业的动作效力,又便利了管理者的治理须要。我们依据客户的请求,本着高水准,高质量的主旨,进步产品的性能价钱比,设计了该系统的总体解决计划。

三、设计根据

产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产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中华国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4-94);

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巧规范(GB50198-94)

GA/T75-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请求。

GA/T74-94安全防备体系通用圆形符号。

用户对安保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

四、系统构成

系统由4支红外线放水摄像机与4支红外线防水摄像机与云台组合而成(让云台是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自由旋转)。前端共8支摄像机,8路数字硬盘录像机(硬件解压缩方式)组成。

五、方案描写

1、概述:

为了确保厂区整体的安全,保障厂区工作的正常进行,其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到达国际先进程度,所以本设计按一级风险中型电视监控报警工程进行设计,设备的技术领先,性能可靠,操作简便、适用,维护简单,性能价格比最优,并留有扩展余地。

依照有关部门的有关尺度和规定,参照电视监控报警系统设备要求。办公楼电视监控报警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如下:

性能、功能先进

设备选型要保证技术领先,性能可靠,操作简便、适用,维护简略,性能价钱比最优,并留有扩大余地。设备采用均采用目前领先技术和生产工艺制作,系统建成后,监控系统功能完美三至五年不会落伍淘汰。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进步了治理效力实现不同地区的几处车间与办公室的同一和谐管理工作。

1、过安装在各厂区车间的电子摄像机,把摄录下来的情况通过视频电缆传送到监控室,并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此举不但可以实现现场监控,还如同“黑匣子”,如若发生意外,可随时调取现场录像查找问题。

2、各级治理部分和各导可通过主控中心监控总控设备或远端监控实现对大楼内工作秩序和防火、防盗工作的质量进行审查和评估。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管理效力实现不同地区的几处厂区与办公室的同一和谐管理工作。

3、过安装在各厂区车间的电子摄像机,把摄录下来的情形通过视频电缆传送到监控室,并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此举不但可以实现现场监控,还如同“黑匣子”,如若产生意外,可随时调取现场录像查找问题。

4、各级管理部分和各导可通过主控中心监控总控设备或远端监控实现对大楼内工作秩序和防火、防盗工作的质量进行审查和评估。

我们采用的MPEG4数字视频监控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无穷扩容,能充足满足扩大要求;还可以通过盘算机联网技术对其他用户的设备进行联网,一旦监控点的摄像机的容量增大,还可以增添新的控制中心,通过联网履行资源共享。

系统构造

架设在各监控点的摄像机视频信号经视频电缆传输汇集至中心机房监控服务器中,通过数字视频监控服务器把模仿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视频信号进行显示、监控及录像存储,并可根据需要对图象进行回放、抓拍、打印。此外,监控主机可以衔接8路外部报警输入,对诸如温度、烟感、门禁等报警信号联动录像。数字视频服务器通过232串口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解码器对摄像机云台镜头,耐克鞋。

体系重要装备先容

1、MPEG4数字视频服务器技术材料

视频服务器采用OELET奥莱特监控视频服务器,单机最大容量24路音视频输进,以后可随着实际需要再进行无穷(理论上)扩容,而且扩容简略便利,只需增添MPEG4监控视频服务器和少量便宜网络设备,避免了反复投资。MPEG4视频服务器从硬件较以前版本有所改良,采用更高的保密技巧,以防盗版和仿造;且该卡目前采用了较为先进的逆向解码功能,可确保设备后端无需外加任何设备直接接入模仿显示设备上。MPEG4数字视频服务器为全中文操作界面,符合中国人的操作习惯,它集多画面处置、硬盘录像、回放、远程节制和报警掌握五大功能于一体。

图象使用及切换功能

多画面分割显示现场视频图象

可支持1、4、8路图象显示、回放。支持双显,可绘制摄像机舆图,方便远程查询。

单画面/多画面切换显示现场视频图象

高分辩率实时显示现场图象,显示辨别率达1024×768(PAL)

8路实时视频分割显示,显示帧率达400帧/秒

8画面分割显示,每路帧率25帧/秒

支撑多种摇摄/倾斜/放缩控制协定(如联视/飞利浦/PELCO/VICON/KALATEL/PANASONIC&ULTRAK等

可进行多路云台镜头控制

录像功能

可实现8路实时录像达400帧/秒

多种录像方式:时光表录像、预置报警、即时录像和报警录像

每路录像帧率可调(1帧/秒―25帧/秒)

报警录像:报警产生时,自动转入实时录像模式

预告警录像:可录下报警全进程,包含报警产生前几秒录像

支持多个热插拔硬盘不停机热转换延伸录像时间

回放功能

可以容许对视频图象的亮度(灰度)、对照度、色彩饱和度进行调剂,亮度辨别(灰度)等级大于或即是9级;

全部系统容许进行多种方式的快速检索查询,许可跨路组合回放等功能

具有正常速度、快进、快退、慢进、慢退、单帧进退、暂停及组合分割显示各视频通道图像及全频回放等功能

可按录像时间日期进行选择回放

在监督和记载同时进行的状况下,单路监视(或回放)图象程度清楚度大于或即是240电视线;(针对PAL制)

采取MPEG4紧缩的AVI格局存储文件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进行录像回放

可捕捉单帧图像打印或进行电子放大

录像与回放同时进行

报警功效

惯例入侵报警节制

可连接8路惯例报警器(自动红外、被动红外探头等)

发生报警自动联动摄像机进行报警录像

报警录像时间可调

供给八路报警输出,可联动控制灯光、警号等外部设备

视频移动探测报警功能

每路图象均可设置视频移动探测报警功能

在每路视频图象范畴内可任意设置移动探测区域及探测敏锐度

视频移动探测发生报警时自动联动报警录像

远程传输不受本地录像和操作的影响

可通过LAN、INTERNET、ISDN、PSTN及无线网同时多达10个不同回放点的在线观看记载、回放。

从网络任何一台远程工作站接收报警器的报警通知

可进行多种情势的远端不同点摄像机的次序切换

远程查看密码、优先级和用户控制管理

安全保密功能

采用系统日志、用户日志将系统信息、用户操作进程信息进行主动记载存档

采用128位的加密算法,对系统口令、用户口令进行单向加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及威望性,且当三次输入口令时进行声光报警

可以容许对主要视频数据进行水印加密维护,防止恶意改动

当采用分段记录视频信息时,相邻视频数据文件的最大记录间隔时间小于0.4秒

当硬盘磁盘空间不够时(例如,剩余10%时),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系统管理员示警,当空间用完时,系统可以循环笼罩最先未加锁掩护的视频数据文件

多路网络实时广域网络传输方面实现占用低带宽、零延时、多路实时广播。

能通过远程客户终端调用MPEG4视频服务器上的图像,并可进行录像与控制。

从软件方面,增强了用户功能和远程功能,以实用日益发展的科技对管理的需要;MPEG4视频服务器联合了现代电子切换技术和盘算机技术,提供应用户的是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全新的视频控制系统。

系统的装备配置如下:

8路实时数字硬盘录像机

双向性能

放大和静止图像

活泼播放和现场播放功能

趋势MH3208

PⅣ,128M内存,160G硬盘

8通道实时显示

录像速度200帧/秒

显示辨别率:1024*768

云台和镜头的全面控制

报警联动功能

对系统全功效把持操作

(5)监控软件(网络版)

一套系统支持8路

视频图像属性调节功效,使图像更清楚

每个镜头可以设定不同的名称,具备局部遮盖功能

即时抓图,看图时可无级放大图像,即时打印图片

电子舆图功能,手动触发电子地图,显示报警地位

可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把持云台、镜头、灯光等工作,远程设置,远程录像

具断电保留文件、来电自动恢复录像、定时自动关机、天天(月)定时重启功能

配备“系统恢复盘”,5分钟内即可恢复“瓦解系统”

其它常用功能:

支持单画面/4画面/9画面/16画面/24画面,可多级放大

多画面实时显示/录像/回放功能,支撑多种云镜控制

可设定连续录像、定时录像、动态录像、事件录像、联动报警录像等

视频录像图像质量有多种等级可调,以转变存储文件大小,方便不同场所利用

视频移动报警录像功能,报警录像敏锐度、延迟时间可调

智能检索,可按摄像镜头年/月/日/查找任意通道的录像和回放,也可持续播放。自动检索报警录像,能区分录像事件

回放时可选不同的回放速度,快进快退,画面可单帧前进后退,可进行图片抓拍并保存打印

支持现今最大容量的硬盘,并支持安装多个大容量的硬盘

硬盘管理可以通过对最大使用硬盘和硬盘最小预留空间的设置使硬盘能够得到充足应用公道的使用

主动创立日志文件,便于查询操作记载

系统硬件配置请求低,8路同时录像显示时,CPU的占用率不到5%

该系统能有效防止用户多次反复运行监控系统导致系统逝世机的情形

技术参数

格型号TNB-8008(1-24路任选)

操作平台WIN2000操作系统

视频输入8路PAL/NTSC复合视频输入

视]频输出支持二级显示设备,既可接显示器,也可接监视器

音频输入8路音频输入

音频输出通过声卡、音箱实时播放,实时监听现场声音

通信接口RJ-45尺度网络接口

辨别率352*288dpiPAL制式、352*240dpiNTSC制式

显示模式实时显示,单画面/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二十四画面显示等,锁定、保密功能、各画眼前后切换功能

画面信息镜头名称,日期时间,录像状态,报警状况,保密遮盖区域

时间显示显示当时时间,地位X(0-351)、Y(0-287)可调,保留在录像画面内,时光显示亮度可调,透明度可调

镜头名称显示镜头名称,位置X(0-351)、Y(0-287)可调,保存在录像画面内,镜头名称显示亮度可调,透明度可调

屏蔽功能画面可设128*64大小的屏蔽区域,位置X(0-351)、Y(0-287)可调,保存在录像画面内,屏蔽背风景可调

录像模式持续录像,预约录像,报警联动录像,动态感知录像,硬盘循环笼罩录像,开机/来电自动启动录像等

录像速度每路12-25帧/秒任意可调

压缩方式MPEG-4纯硬件紧缩方式

图像处置压缩级别可调(预置5种常用压缩级别),另有各项压缩参数可分辨调剂,合适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以到达最佳后果

录像介质IDE硬盘,容量不限

检索回放可按日期和时间检索,多画面同时播放、单帧回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按时间持续播放、单画面放大、局部放大等功能,单幅图片保留,远程回放

备份方式可备份到其他硬盘或刻录盘上、打印图片资料、可疑资料掩护

云镜节制通过RS-232端子,以485通信方法,衔接控制云台镜头的解码器来到达云镜掌握

动态感知99个感知区域可任意设定,6级敏锐度可调,录像连续时光可调

报警模式玻璃破碎报警,红外报警、振动报警、视频丧失报警等,报警信号上传,报警可联动多个摄像机,报警连续录像时间可调,报警联动输出,报警可同时连续多个输出,输出时间可调

电子地图报警时可调出电子舆图,16个报警区域可任意设定,显示报警地位

上传方法求助信号上传,开门信号上传,报警事件电话和IP上传

远程联网PSTN、ISDN、ADSL、DDN、INTENET、光纤

联网功能即时监看,远程回放,远程录像,远程控制云镜、远程视频属性调节,远程设置

远程报警语音提醒(以说话的方式)、图像文字提醒,远程设防、撤防

远程控制远程控制空调、门禁、大厅灯、广告灯等,远程控制各网点服务器的关机或重启

系统维护多级口令管理,断电自动关机,不丧失录像材料,来电自动启动回复录像状况,程序封闭主动重启,实现无人值守

采用了新的压缩技术,使录像文件的数据量大幅度减少,硬盘可存储的录像文件相对提高,一天24小时连续录像所需的硬盘空间为19.8G左右,一只160G的硬盘可存储6天以上的实时图像。如设置动态录像和夜间下降码流的方式录像,录像时间则可以延伸至7天左右。

系统可以将监控现场的图像传送到接受中心进行录像,以防不法分子将现场的监控设备损坏而丧失监控记录。

由于采用奇特的紧缩格局及加密技术,其他系统无法说明系统的不同用户之间也不能看到非本系统内部的其他用户的图像文件。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用户系统被非法入侵者或窃取监控材料。

采取了模块化设计,李宁运动鞋,该系统在计划设计、用户选购、应用配置、安装调试、系统保护等方面既机动又便利,功能扩大和系统升级也非常简略,可以充足维护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性。

六、所用附件规格及预计工程用量

1、PVC管材:(衔接件依据工程实际情形另配)尺度PVC管

2、主管道:容纳矩阵到各点的所有的把持线、视频线和电源线。

3、分管道:容纳各点到主管道的掌握线、视频线和电源线

4、注意点:布线单位务必在布线停止后预留各路线标!

75欧姆-5非平衡视频电缆线;用量预计为1600米

主控室中的设备安装机架:其型号、规格和报价根据工程方案终极约定情况而定

注:线缆敷设扼要阐明

线缆的敷设符合下列要求

1、线缆的曲折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2、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离开敷设。

3、电缆长度逐盘核对,无电缆的接续。

4、墙壁电缆的敷设,采取卡子方法。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檐。电缆卡子的间距在程度路径上宜为0.6m,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m。

5、敷设管道线之前,管口内预设一根镀锌铁线。

6、穿放电缆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

7、进进管孔的电缆应坚持平直,并采用防潮、防腐化、防鼠等办法。

七、工程施工规范及工期

本公司在工程的施工中将严厉按照《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1098―94强迫性国家标准进行,系统布线做到符合国度规定的“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其它国家公布的规范和规定。对全系统电源、设备、信号通道按国度标准配置避雷设施,可抗连续雷击。所有线管必需穿管、槽掩护,强弱电线路必需分管敷设,管、槽按国度公布的规范和规定使用金属镀锌或阻燃资料。

本工程施工工期为7个工作日

八、系统培训打算

A:由经过专业工程师为用户提供针对方案的现场安装与调试,确保用户及时、顺利的利用。

B:为操作职员供给针对性技术免费培训。

C:在保修期间上门安装、保护不收任何用度。

D:在过保修期后客户如须要技巧支撑,可预约到本公司免费培训。

九、系统售后服务

A:在过保修期后,客户如须要上门保护主机,客户只需付往返交通费或住宿费。

篇(3)

    系统设计

    1. 在网络连接上,可以采用学院内部局域网或通过internet网络来实现对前端的远程监视和控制。

    2.系统整体采用中央集中监控与区域监控相结合的架构设计,各区域相对独立,中央监控中心对所有区域统一管理

    3.装报警器;在各科研室、财务室、库房、重要试验室等地安装门禁

    4.根据具体需求,在中央监控室对监控功能进行设置,监控系统即可运作

    5.学校可将部分摄像机实时图像链接于校园网上,向全世界展示学校风貌

    系统功能特点

    系统可根据设防部位的功能不同,合理安排各类设施。利用各种探测装置,对住户及商场内各重要地点进行设防,一旦有报警,立即自动纪录和打印入侵时间、地点,同时自监视系统发出信号,让其记录下现场情况,系统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变成设防和撤防。同时能对运行状态内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和指示故障位置。重要区域和部位报警时,系统有现场声音与预想复核功能。系统应有自成的网络,且有输出接口,系统能与计算机安全技术防范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防盗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及控制。

    优点:

    1、通讯速度快、容量大 采用485总线方式,在波特率仅为2400情况下,上报一条警情信息仅为0.1~0.3秒,中心基本不占线,适合大容量学院使用;

    2、双向通讯方式 采用总线制不仅报警器可以上报,中心还可以迅速下载信息;

    3、费用低 由于学院采用自己的通讯线路,报警通讯是不需要费用的,可以降低学院的负担;

    4、集成性能好 由于大多数智能化系统都采用总线制通讯方式,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降低工程费用、增强中心通讯控制功能; 三光束红外探测器 我们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不会受到光照度的制约,因此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的全程监控。三光束红外探测器装备有微处理器芯片,并且在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综合了数字处理和模拟处理双方的优势,因此能够对入侵行为作出准确判断。

    系统配置: 

    采用卫力16防区总线制主机。  艾礼富2光束,3光束红外对射。

    本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是:

    摄像机的清晰度高、低照度、以满足24小时的监控要求。系统对主要点位、需要防护部位及防护场所等再现画面,进行有效监视和记录。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电视监控集中管理和控制。

    系统能通过网络传输、视达到较高画质、操作和管理的功能强以及系统各器件的环境适应度较高,系统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安全可靠。系统综合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视频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将传统的视频及控制信号数字化,实现了集中监控、集中管理。整个系统分为多个套件,功能完备,管理灵活。

    系统配置:  

    考虑到室外光照度因素,室外云台采用VIKOR 360°旋转快速全球、云台内配置摄像机选用韩国的彩色转黑白自动转换、1/4SONY CCD、480TV线、彩色0LUX黑白1/1000LUX一体化22倍光学变焦彩色一体摄像机。室外选用红外防水一体机、420TV线、1/4 SONY CCD、最低照度0.01LUX。楼道半球选用1/3 SONY CCD、420TV线、最低照度0.1LUX、外置18只 ¢5-¢8LED,昼夜自动转化。数据存储采用16路和4路工控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全天实时监控,采用H.264硬压缩格式,4U工控音视频同步,RS—485云台控制,支持ADSL自动拨号,动态域名解析;内置WEB SERVER可通过网络用IE进行浏览访问。拼音中文输入,方便快捷。所设计系统操作简单,便于值班人员的掌握和日常操作。系统完成后应能达到有关规范对系统质量的要求。

    二、防盗报警系统  

    项目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楼宇,其安全防范要求是极高的,因此,对这样的高级楼宇而言,对楼宇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为项目设计了周全的防盗报警系统,它主要由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报警系统  

    在项目周围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由安保中心控制室对其进行设防和撤防,若有不速之客穿过红外对射式探测器的防线,前端报警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现场的异常状态,将及时报警,报警及监测信号通过总线送至安保中心控制室,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 本项目防盗报警系统采用的是总线制方式。总线制报警系统具有速度快、容量大、成本低的突出优点,同时可以适应将来系统的扩充和升级,非常适合在新建的尤其是大中型建筑区中使用。

    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低误报率:探测器由射频电磁探测器组成,不但长距离瞄准精度高,更以较高稳定和误报率极低的特点,对室外环境工作表现出极强适应性。

    稳定的信号采集与传输:采用先进的RS485传输网络,直接将信号传输到保安中心报警主机。因此具有传输距离离远,系统扩展余地大的优点。

篇(4)

一、总体概述

“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是监狱系统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的途径,周界监控报警系统通过对监狱四周围墙、监舍等重点区域进行严密的监控,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对越狱等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还能提供事件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的查证资料;同时为监狱的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大减轻监管人员的压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需求分析

因某监狱监墙呈现多边形,多处是以监舍代替监墙,监狱内各种建筑物多,存在多处相互不能观察,而且犯人在监区内活动地点多,防范非常困难,根据某监狱和执勤武警部队的建设需求,在监狱四周通过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增强执勤武警和执法民警对犯人逃跑时提前预警的反应能力,防止犯人通过各种方式从监区逃跑。

三、技术分析

1、入侵检测模式

ioimage自动入侵检测模块,可以自动检测出视频画面中的运动行为特征。入侵检测既可以在固定摄像机上使用,也可在PTZ摄像机上使用(支持在PTZ摄像机的各个预置位上进行自动巡视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支持三种检测模式:运动行为模式、绊网穿越模式和围栏入侵模式,绊网穿越模式基于绊线进行检测,围栏入侵模式则是专门对攀越或穿越围栏周界而提供的检测模式。

运动行为模式:当有人或交通工具侵入监控防区时自动发出报警。

入侵检测可以设定多个任意形状防区,多个防区位置可以重叠,互不影响。针对每一个防区,还可以指定该防区入侵者的类型(人和交通工具)、尺寸大小、入侵速度、最短入侵时间和运动方向等参数,各防区内各类型的参数可以独立设定,互不影响。防区设定后,只有符合指定特征的入侵行为才会报警。而且对不符合条件的入侵将会被忽略。利用以上功能,可以在同一场景中检测不同特征的运动目标。例如,挡在某一场景中检测逆行车辆的时候,还可以同时检测该场景中不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

ioimage入侵检测模块侧重于检测人和交通工具,针对入侵者不同的尺寸大小和运动特征进行检测,发出报警信号并提供即时的视频确认机制,有效减少了由于误报引起的不必要的警卫行动。

与被动红外传感器(PIR)、地面震动传感器等传统直线(或点式)传感器相比,ioimage的入侵检测模块具有大范围的入侵检测能力,可以提供更大的检测范围、更高的检测率(POD)和更低的误报率(FAR)。

2、绊网穿越模式:当人或交通工具穿越绊网时自动发出报警。

绊网穿越模式允许用户设定一条或多条任意形状的绊线,针对每一条绊线还可以指定穿越绊线的非法方向(两个单向或者双向)。当以绊网穿越模式进行检测时,在绊线平行方向运动的目标将被忽略,仅当目标穿越绊线时发出报警。

这种检测模式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入侵检测,例如攀越围墙、穿越安全检查点、穿越安全周界等。

围栏入侵模式:专为检测攀越(或穿越)周界和围栏等行为所提供的快速配置模式。

围栏入侵模式允许用户设定一道或多道任意形状的虚拟围栏,每一道虚拟围栏长度、高度和厚度可以独立设置,此外还可以指定攀越(或穿越)某个虚拟围栏的非法方向(两个单向或者多向)。当入侵者在非法方向上攀越(或穿越)围栏时将自动触发报警。

这种检测模式非常适合用于各种周界围栏入侵防范,例如监狱(防止逃出)、监区(防止任意方向穿越)等应用场合。

ioimage自主自动PTZ智能跟踪模块,可以使摄像机对自身的云台和变焦镜头进行自主PTZ驱动,并自动控制PTZ摄像机的进行云台全方位旋转和镜头缩放,针对被锁定的运动目标进行视觉导向的自动跟踪,以确保跟踪目标持续以放大特写画面出现在镜头中央,这样警卫人员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信息,同时还可以用于事后取证。自动PTZ跟踪模块弥补了固定摄像机监控事业狭窄的缺点,是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所必备的功能。

自主自动PTZ智能跟踪模块支持手工锁定、自动锁定和接力锁定三种目标锁定模式:手工锁定模式:通过监控软件手工锁定运动目标;对于某一个PTZ摄像机,当其停留在某个预置位上时,用户可以通过监控软件来手动锁定某个运动目标(例如通过鼠标点击来锁定目标),来触发PTZ摄像机进行自主自动的PTZ跟踪。

自动锁定模式:在各个预置位之间进行巡视,当检测到入侵时自动锁定运动目标;一个独立的PTZ摄像机,在其设定的各个预置位上都具有独立的入侵检测和触发自动跟踪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对广阔的区域进行监控。当自动巡视的PTZ摄像机检测到一个入侵者的时候,摄像机可以自动锁定入侵者并触发跟踪。跟踪触发后PTZ摄像机会自动拉近镜头,以确保入侵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以放大特写画面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中央。

3、接力锁定模式:当某个摄像机检测到入侵者后,通知其它PTZ摄像机来锁定运动目标。对于某一个用于跟踪PTZ摄像机,可以将其设定为与某个固定摄像机(PTZ摄像机)相关联。这样当被关联的固定摄像机检测到入侵(或被关联的PTZ摄像机在某个预置位位上检测到入侵)时,将自动通知关联的PTZ摄像机跳转到关联预置位,并触发自主自动PTZ跟踪。

这种PTZ同步接力特性,不仅仅是提供了让PTZ摄像机自动跳转到关联预置位的能力,而且还将固定摄像机场景中某个特定运动目标从众多的目标中识别出来,并将它的位置坐标告知负责跟踪的PTZ摄像机。因此,在进行自主自动PTZ跟踪时,既不需要通过预先设置预置来定位目标,也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摄像机或辅助传感器来参与检测跟踪。

传统监控中经常遇到侵入者跑出固定摄像机的监视画面的问题,而自动PTZ跟踪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当报警触发时,不再需要警卫人员通过手工来操纵PTZ控制键盘来寻找入侵者,PTZ摄像机在接收到报警事件时会自动锁定目标并触发自主跟踪,同时自动回传即时视频画面。这样,安全警卫人员可以从容做出决策,而不会像以往一样只根据检测到入侵的第一个场景做出盲目行动。

四、ioimage智能周界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1、监控场景:核心区

核心区内设一段距离(约3―5米不等)的缓冲区,缓冲区内不允许有人进入;当有人进入缓冲区时,要求系统可以立即报警,并能对其进行跟踪。

1)监控的目的区域为从围墙内沿起,往内3―5米得区域。因此,要求监控摄像机最窄处得视野范围不应小于5米(小于5米的视野区为监控盲区,需要有其它摄像机来补充监控)

2)由于围墙高5―7米,为保证摄像机本身的安全性以及监控的距离,应该将摄像机安装在5米以上;

3)为确保坚实的可靠性,摄像机任何时刻都应该能监视到监控区域内目标的完整影像,因此摄像机监视最远距离处得高度不应低于2米;

4)为确保自动监控的可靠性,最远目标在屏幕上的高度不应小于屏幕的1/10;

2、监控场景:重点区

部分监墙长超过100米,四周由5―7米高的围墙保护,围墙四周设有站岗亭。围墙内沿往内设一段距离(约3―5米不等)的缓冲区,缓冲区内不允许有人进入;当有人进入缓冲区时,要求系统可以立即报警,并能对闯入者进行跟踪。

1)监控的目的区域为从围墙内沿起往内3―5米得区域。因此,要求监控摄像机最窄处得视野范围不应小于5米(小于5米得视野区为监控盲区,需要由其他摄像机来补充监控)

2)为确保监视的可靠性,摄像机任何时刻都应该能监视到监控区域内目标的完整影像,因此摄像机监视最远距离处得高度不应低于7米;

3)为了实现长距离的无缝监视,前一台摄像机必须能够覆盖到后一台摄像机的监视盲区;

篇(5)

中图分类号:U443.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大型桥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桥梁的建造和维护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重要的桥梁凝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对大型桥梁进行长期结构的安全监测是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界的新兴和前沿课题,也是我国桥梁界正在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大桥主要监测项目

对大型桥梁的安全监测将有助于(1)可以合理的进行交通管理,保证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如在大风天气桥面振动过大时关闭大桥交通;(2)实现实时的环境动态监测,记录大桥与环境的作用,其中包括温度、风力、湿度、空气污染等的影响;(3)可以通过实施高清视频监控江面过往船只,一旦发生船只碰撞大桥桥墩事故立即进行预警等。

二:系统结构

本系统通过在西江特大桥上安装一系列的监控设备对大桥的整体安全进行实时监控。这些设备包括,通过吊装方式安装的航道高清摄像机监控、安装在桥面路侧的气象检测器以及同样安装在桥面路侧的行车安全提示子系统对大桥的桥墩安全、环境影响以及行车安全进行全方位的视频以及数据采集,并通过大桥上以及布设好的光纤上传到高速监控中心,进行数据存储、分析、显示以及应急报警。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三:系统功能

1:高清视频监控

前端监控摄像设备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具备HDTV 720p 的卓越图像品质像素高清晰度,采用“觅光者”技术以及低照度技术,可在夜晚低照度下还原清晰画面,可以对各监控区域实施24小时监控,不论在白天还是晚上或恶劣天气,均能在监控中心清晰地观察到前端现场的图像。

没有使用觅光者技术的图像使用觅光者技术后的图像(注意时间是晚上)

2: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

实时查看监控点的监控视频,并可实时PTZ控制,如可通过控制界面对前端球机执行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8个方向控制操作,摄像机焦点,屏幕亮度,饱和度等。

提供实时视频图像预览画面的控制功能,包括实时对正在播放的视频进行本地录像,抓图。并能设定存储路径。对预览画面进行抓图和连续抓图,保存格式为BMP或JPG。

根据用户的指令对画面进行控制,包括分屏、全屏等。同时观看多路视频,并可选择一路视频进行全屏播放,亦可以选择在多画面的情况全屏,全屏状态下亦提供云台、摄像枪的控制功能。

摄像机预置: 采用带预置功能的摄像机,对于每个要监视的目标,可预先将其方位、聚焦、变焦等参数存入预置位,在需要时可随时调用,从而可方便地监视这些目标,也可用这些预置点进行自动巡航。控制权限: 对摄像头控制的权限是由上到下,即公司控制时,项目部不能控制;操作时可释放控制,也可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自动释放控制时限。

4录像功能

先进的NVR还具有网络接口功能,通过权限设置实现远程图像的调看、远程录像资料的回放和备份、录像控制、云台控制,采用H.264格式,存储时间要求为15天。录像保存采用25帧/路/秒,保证录像文件的实时性。实时录像:由硬盘录像机对摄像机图象进行录像,录像资料存储在本地的硬盘里。录像的调看:在具备权限的工作站上,可以调看网络内任一台录像设备上的录像内容,并可按日期、时间、地点方式检索。

5故障监视

提供设备管理集中监控管理台,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点。实现可自动轮训监视标段视频的网络状态,并实时以图标(红色故障)方式显示标段视频情况,以便提醒维护人员快速处理故障

6图片查询

选择摄像机与日期查询,列表显示查询日期所有采集下来的视频图片。

7环境监控

桥梁环境监测由小型气象站构成,主要监测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等气象数据。环境数据超标时系统能提供监测报警,为相应信息提供依据。

8行车安全提示

恶劣气象环境下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系统能开启声光报警器,并相关提示信息,为行车安全提供警示及交通诱导。也可以用于应急时大桥的交通管制提示。可通过监控中心监控软件下发指令修改可变信息屏内容。

篇(6)

二、工作环境

水文气象:本工程位于亚热带北缘,具有典型的海洋气候特征,年均降水1000mm左右,多集中在6~9月,7~10月份台风,风暴雨频发。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17℃,夏季多偏南风,天热而且潮湿,冬季多偏北风,天晴而寒冷。

电磁环境:现场50米范围内有35kV变电所、35kV架空线,应确保监控系统在此环境下安全运行,其相关设备的电磁屏蔽特性应保证监控系统能正常工作,且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监控系统的实施标准

1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可靠性第一、其次为先进性的原则,且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操作的方便性和未来的可扩展能力。

大套二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和事故报警、控制与调节、数据通讯,要求开发出一套性能优异、高可靠性的适用于大套二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实现大套二站6台主机、辅机及配套涵闸的自动控制,满足少人值守,并且有在枢纽管理处接收远传数据,实现远程监控的要求。

2 系统的可靠性

(1)系统所选用主要硬件为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质量可靠;

(2)系统所选用网络方案为目前国际通用网络TCP/IP以太网,数据通讯可靠;

(3)系统底层通讯为国际成熟的总线通讯MODBUS规约,数据通讯可靠;

(4)系统所选高压保护装置应为集控制、保护、测量、信号远传于一体的综合装置,符合未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要求。

3 系统的扩展性

(1)硬件扩展灵活;

(2)系统数据均在服务器中管理,系统与上一层的联网变得很容易;

四、大套二站主要监控设备的配置原则

继电保护系统采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选用法国Alstom公司产品MiCOM P127、P241、P632。

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本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将对大套二站下列主要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保护、监测、控制和信号远传,同时配以视频监视系统,用于监视泵站运行概况,使得监控更直观。

1 高压电气部分:

1)

35kV进线回路1回,实现对其的各种保护,测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检测开关状态及动作次数等主要参数,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回路的分合闸;记录管理动作事件;

2)

35kV/6kV主变压器1台,实现对其的各种保护,测量高压侧电流、电压、功率、主变温度,检测主变上侧开关动作情况及次数等主要参数,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高压侧主回路的分合闸;记录管理动作事件;

3)

35kV出线至废黄河地涵回路1回,实现对其的各种保护,测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检测开关状态及动作次数等主要参数,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回路的分合闸;记录管理动作事件;

4)

高压开关室6kV进线回路1回,实现对其的各种保护,测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检测开关状态及动作次数等主要参数,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回路的分合闸;记录管理动作事件;

5)

6kV高压电机6台,实现对其的各种保护,测量电流、电压、功率、温度,检测开关状态及动作次数等主要参数,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电机的分合闸;记录管理动作事件;

6)

上述各回路中,应包括开关位置状态、地刀位置状态、断路器小车位置状态、弹簧未储能状态的监测;

2 低压电气部分:

1)

380V进线及相关供电回路,测量站变低压侧的三相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开关状态,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回路开关的分合闸;

2)

辅机控制回路,测量各回路开关的状态,通过控制室计算机可直接控制各回路开关的分合闸;1#、2#供水泵和排水泵以及冷却风机、清污机桥等的运行监控;

2

闸门部分:

1)

泵站出口闸门12扇,通过监控系统控制闸门开启、关闭,利用原先门高开度仪的通讯口接入监控系统来监测闸位,控制室计算机可根据闸位信号和闸门限位信号控制每一扇闸门的启闭;

2)

出水闸门2扇、灌溉闸1扇、排涝涵洞1扇,对应增加4套自收缆闸位计对现有4扇闸门进行监测,并能够进行闸门升降控制。

3 传感器部分:

1)

泵站上、下游水位、闸上水位监测共计4个;

2)

排水廊道水位监测1个

3)

供水母管压力监测2个、供水母管滤水器压差2个、每台机组地示流信号器共6只。

4 视频系统

在控制室、进水池清污机桥、主厂房、出水池等处共设12台摄像头,其中两路云台可控,视频信号引入控制室的视频多媒体管理子机,实现重要场所的视频监控;

5 励磁测量部分

现有励磁为晶体管保护,不能实现微机控制。可以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是更换为微机励磁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其进行直接监视和调节;

方案二是在6台励磁柜内对应装入6台变送器将励磁电压、电流送入微机,从而实现励磁的微机监测功能。

五、大套二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功能

1 保护装置的功能

(1)馈线微机保护装置

具备速断保护、三相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低电压过电压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测量包括:A×3、V×3、Hz、W、Var、VA、Wh、Varh、故障录波。具备足够的开关量输入,具备RS485通讯和TCP/IP通讯能力。

(2)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

具备比例式差动保护、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频率保护等。测量包括:A×3、V×3、Hz、W、Var、VA、Wh、Varh、128周波录波、变压器油温,可有载调压,具备足够的开关量输入,具备RS485通讯能力。

(3)电动机保护装置

具备三相过负荷保护、速断保护、过低电压保护(20-100V)、温度保护等。测量包括A×3、V×3、W、Var、Wh、Varh、V、Hz、CosФ及10点RTD温度。具备RS485通讯能力。

2 主机测控单元功能

u

与中央站(操作站和服务器)通讯,接收开停机、工况调节等命令。

u

巡测机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及各设备状态(开关状态)

u

根据上级控制命令,实施机组自动开、停调节等操作。

u

数据采集、处理和系统诊断,并向中央站发送实时运行信息。

u

人工键入指令,实施自动开停、调节等操作,并显示机组运行状态各类参数。

u

实现机组启停时相关设备地互锁联动。

u

具有自检功能。

现场控制单元是站内控制机组运行的最高一级自动控制单元,能独立于系统其它设备进行工作。

3 辅助控制单元

(1)变电所的测量、控制和微机保护装置的管理。

(2)泵站供水泵、排水泵等辅机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

(3)泵站水文数据、排水廊道水位的采集。

4 控制室监控站的功能

(1)联网功能

与上一级处机关局域网进行联网,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带密码的处级调度、控制指令并向上一级局域网发送本站实时运行信息。

(2)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系统可巡测泵站各种实时数据与状态信号,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并建立当地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数据采集包括:

l 模拟量:电气模拟量,非电气模拟量及温度量。

l 开关量:状态信号,事故信号;

l 其他量:压力量,闸位,保护事件等。

(3)参数越复限报警、记录、统计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对当班、当月、当年的参数越复限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来。

(4)设备运行时间统计

目的是作为其使用情况和寿命以及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判别的依据。参数在线修改,系统工程师可在线对运行状态判别条件,预置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在线修改。

(5)控制与调节功能

系统设人工操作自动控制与优化调度自动运行方式选择功能。

手动操作和自动控制。操作员利用鼠标或键盘,根据泵站当前的运行情况和控制命令,对泵站的运行进行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机组的开、停机操作、断路器操作等(包括各公用设备)。操作员可在界面上点击所控设备图形(控键),界面上自动弹出控制模拟键和操作流程图,操作员要点击所需控键后,计算机自动实施操作流程,并能在流程图上观察每一步的执行情况和流程受阻情况的部分及原因,进行开环运行指导、闭环自动控制操作和调度。

开操作票。对泵站常用的重要操作如开、停机操作,系统可根据现场操作规程自动生成运行操作票,提供编辑、闭锁、确认、打印等各种功能。

(6)设备运行统计记录及生产管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将能对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某些信息还将自动提示给操作值守人员.统计的类型包括设备运行时间、各主设备及各主要辅助设备的状态进行变位及变位时间的统计,必要时产生报警。另外,计算机监控系统还将对参数越限及定值变更等情况作出统计记录,并可以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日志、自动生成和打印操作等。所有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n

泵站运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当班、当月、当年的泵组运行时间。其初值及时间性区段的设置可通过调度或由运行值班人员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实现。

n

主要电气设备动作及运行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各主要电气设备的动作次数和运行时数自动加以统计和记录,其内容有:

n

机组。开、停次数;本次开机运行时间,累计开机运行时数,泵组停机小时数,泵组检修退出时数。

n

开关。断路器合闸次数,正常跳闸次数,事故跳闸次数。

n

操作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将对各种操作进行统计和记录,其中包括手动方式开、停机、断路器的手动合、跳闸等。

n

事故及故障统计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当班、当日、当月、当年的各类事故及故障的内容和次数进行统计,作为资料保存。

n

参数越复限统计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对当班、当日、当月、当年的参数越复限情况进行统计,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n

运行日志及报表打印。系统将按照运行操作人员的管理和要求打印运行日志和报表。打印内容以及打印格式可以事先设定。打印方式有定时自动打印、随机召唤打印等形式。

(7)画面显示

画面显示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画面调用将允许自动及召唤方式实现。自动方式是指当有事故发生时或进行某些操作时有关画面的自动推出,召唤方式由操作员直接操作某些功能键或以菜单方式调用所需画面。画面种类包括各单线图、曲线、报警画面、运行指导、表格等。

n

系统图类。主要有:主接线图、直流系统图、泵剖面图、液压油系统图、供排水系统图、 综合保护器测量组合显示画面(动态测量)、低压回路测量显示画面(动态测量)

n

曲线图类。通过数据库调用,系统提供电机负荷曲线以及各类运行图,机组启动及停机时电流、电压、有功功率、转速、泵站进出水压力变化过程曲线,计算机监控系统将按照操作运行人员的要求,自动地组织有关数据及其相应时间区间,并显示在屏幕上。

n

棒图类。通过数据调用,系统提供了各类运行参数的棒图,包括主要运行参数;油压力及主变温度等极度限值与实际值、设定值对比等有关运行指标的显示。

n

报警画面类。系统具有模拟量的越限报警、复限提示以及有关参数的趋势报警,事故、故障顺序记录及监控系统自诊报警等功能,一旦报警发生,在各界面上均弹出报警提示和简要报警说明,同时可在报警菜单内查询详细资料。在监视屏上通过颜色变化显示报警内容。

n

表格类。包括参数及参数给定值、特性表、定值变更统计表,各类报警信息统计表、操作统计表、各类运行报表、运行日志、操作票等。

n

运行指导类。系统内安装“帮助”栏,给出详尽的运行指导,包括开、停机操作指导,主系统操作指导,站用电系统操作指导画面、各类提示信息等。以上几类画面可按值守人员要求组合在一起显示,也可以单独显示。

(8)语音报警功能

当需要对重要操作进行提示,以及泵站发生事故或故障时,本功能可以用准确、清晰的普通话向有关人员发出报警。在主菜单中设有命令检索和报警功能,并能提供用户最近500条命令和500条报警记录。全站设有一套语言报警装置, 语言采用普通话女声。对事故和故障采用不同频率的音响。在出现故障情况时, 语言报警装置自动发出语言报警,并在任何画面上均可显示出故障或事故的位置。故障分预告和事故,并能手动或延时自动复归。

(9)人机联系

操作人员通过CRT、键盘、鼠标以及打印机实现对全站运行的监视、控制、调节、在线修改定值、画面调度、报表显示和打印等功能。

(10)系统自检和自动重启动

系统具有自检功能,软件任务超时处理及过程通道故障检测。当主工作站故障包括内存、磁盘、I/O及CPU等的故障和软件任务执行异常等)时,将控制权自动权自动切换到备用工作站。软件超时能实现功能软件的故障自启动功能。通道检测包括对I/O过程通道在线自动检测,检测的内容有通道数据有效性合理性判断,故障点自动查找及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

(11)具有双机热备,故障自动切换功能

该系统上位机为双机冗余设计,运行值班主机可预先任意选定,双机通过以太网通信。系统软件根据值班主机的运行状态、通信、硬件、软件等状态,进行跟踪判别。一旦值班主机出现异常,系统可给出切换信号,由备用机代替值班主机,同时给出主机故障提示。

(12)控制与调节

控制与调节对象:主、辅机、高低压电气设备以及闸门。

控制与调节方式:当控制方式切换到计算机控制为主方式时,中控室值班人员通过主操作站对设备进行监控,完成下列内容:

n

自动完成开、停机组。

n

机组联合运行的投/切。

n

电气设备开关合/分操作。

n

各种辅助设备的操作(供水泵、冷却风机等辅助设备的开、停、自动操作)。

n

各闸门的控制调节。

n

各种整定值和限值的设定。

n

各种信息处理。

5 视频系统的功能

n

视频画面可4、9分割显示;

n

权限设定,操作有口令保护;

n

网络图象传输功能;

六、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1 监控计算机

n

工业级控制计算机;IPC-610P;

n

CPU: P4/2.4G以上;

n

RAM: 256M;

n

HD: 不小于80G以上;

n

显示器: PHILIPS 21”大屏,分辨率为1280*1024,平面直角;

n

多媒体配置;

n

软件环境:WIN2000/NT4.0

n

PC网卡3COM 10/100M、声卡

2 现地控制站

(1)高压保护装置

n

具备常规的电流、电压保护功能;

n

具备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电度等的自动监测功能;

n

具备RS485通讯能力,支持MODBUS规约,波特率最高速率应到达19200bps;

n

具备不少于8点的开关量输入点和6个开关量的输出点;

n

具备故障录波能力;

n

供电电源为交/直流两用;

(2)变压器保护装置

n

具备差动保护和常规的电流、电压保护功能;

n

具备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电度等的自动监测功能;

n

具备RS485通讯能力,支持MODBUS规约,波特率最高速率应到达19200bps;

n

具备不少于8点的开关量输入点和6个开关量的输出点;

n

具备故障录波能力;

n

供电电源为交/直流两用;

(3)主机保护继电器

n

具备常规的电流、电压保护功能;

n

具备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电度等的自动监测功能;

n

具备RS485通讯能力,支持MODBUS规约,波特率最高速率应到达19200bps;

n

具备一定的开关量输入点和开关量的输出点;

n

具备10个RTD的温度输入接口,可实现电机的温度保护跳闸;

n

供电电源为交/直流两用;

(4)现场辅助控制单元——PLC

n

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分辨精度为 12位半;4-20mA输入,支持两线制现场仪表;

n

开关量输出模块为继电器输出类型,触点容量不小于2A;

n

CUP能力:可支持4096个点,程序扫描周期不大于1.0ms/K,可直接支持TCP/IP以太网络;

n

通讯模块具备可编程的能力,便于支持现场智能仪表,不同规约的通讯编程,模块支持RS485 MODBUS通讯;

七、系统技术指标

1 系统指标

Ø

操作站画面刷新速度〈2s

Ø

事件状态量采集以及开关操作反馈时间〈1s

Ø

模拟量采集周期〈1s

Ø

控制命令的执行时间〈1s

Ø

系统操作站计算机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小于15000h

Ø

系统现场控制站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小于45000h

Ø

系统接地电阻〈1欧姆

2 系统可靠性

为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除了选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外,还采用下列措施:

Ø

现场监控单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处于系统的集中指挥下运行但在紧急情况下或系统故障时,它又可独立运行。个别的现场监控单元故障,不会对系统或其他单元构成影响。

Ø

系统软件、硬件设置监控定时器(看门狗)功能。

Ø

对控制指令的规定操作权限,命令传送须经过巡回认证,数据采集经过合理性判别和处理,以防误操作。

Ø

因系统处于强电环境下运行,现场监控单元对系统的输入信号均采用光隔技术。

Ø

采用浮空接地技术,输出信号采用光隔加中间继电器隔离等保护措施,以防工业干扰和雷电的影响,减少数据出错和元件的损坏。

Ø

在监控系统与网络之间设置软件防火墙,对外部指令进行鉴别和过滤确保系统安全。

八、系统的结构及配置

根据要求,整个系统分为微机监控系统和视频系统两大部分。

微机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中央操作单元、网络管理单元和现场保护与测控单元。

视频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及显示设备。

整个工程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

8.1自动化监控系统结构

微机监控系统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l

站监控工作站,二套(互为热备份)。

l

WEB服务器,一套。

l

主要设备保护单元,十套;

l

泵站主机的测量、控制和保护管理由两台PLC组成。变电所的测量、控制和保护管理及辅机设备、水位数据等测控系统由一台PLC完成。

l

灌溉闸、送水闸、排涝闸、清污机的测量和控制分别由一台微型PLC实现。

l

传感器,若干。

l

以太网交换机一台。将现场的7台PLC、监控操作站和Web服务器连接起来。

系统结构见“大套第二抽水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框图”。

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分散数据采集、控制、保护,集中操作、管理。这样的结构配置形式使得系统重要的测量、控制和保护功能分布在位于现场的各台智能测控装置上,速度快,且实现了局部自治。各现场测控设备又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整体,便于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进行必要的统计。系统还方便地与水情网络或者Internet连接,向上级管理部分提供泵站地实时运行数据、运行统计数据和管理信息。

8.1.1 监控操作站

监控操作站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系统。监控操作站接受操作员的指令并通过网络管理单元向现场控制单元直接下达操作员的控制指令,收集处理现场控制单元发送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分类并予以动态显示。

监控操作站主要由两台台湾研华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配备两台21”纯平监视器。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两台监控操作站互为热备用,当主操作站出现故障时,备用操作站将自动接管主操作站的所有工作,实现主操作站所有功能。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 / WINDOWS 2000并配有SQL Server 8.0数据库软件。上位机平台软件为美国柏元网控公司的WEB ACCESS平台软件。

Web Access软件是基于流览器的客户端既可监视又可控制,通过使用标准的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它对工业现场/工厂制造/过程控制及楼宇中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设备数据将实时的显示在动态动画图画中.并且还能通过使用标准的浏览来完成整个工程的建立与运行,即对所有工程的建立/设置/绘图都可以在标准的浏览器中完成.这也是Web Access网际组态软件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WebAccess的技术优势:

(1) 先进的网络实时技术

由于WebAccess网际组态软件是目前国际软件市场中唯一一家基于网络技术和设计的自动化监控软件。WebAccess网际组态软件具有传输算法更强、网络实时性更高、网络控制更安全的特点,在512K的INTERNET上可以实现现场实时数据2秒内刷新,画面切换5秒内刷新,是同类软件中远程 实时性最强的。

(2) 网络管理层无限扩展(即客户端免费无限)

WebAccess开放了网络管理层的扩展空间,使工程中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同时监控数无限扩展,并且软件部分没有任何费用及授权的限制。工程可以根据未来网络的需要随时增加网络管理层的监控数量,为工程的未来的增值需求提供广阔空间。

(3) 易操作的绘图模式

WebAccess采用类似于AutoCAD绘图的使用方法,而且可以直接导入AutoCAD生成的DXF图档,导入的图档可以进行二次修改。为工程维护人员在对工程跌监控界面进行二次修改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中央控制单元还包含HP网络打印机,处理日常报表打印工作。

整个泵站监控均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操作来实现,通过CRT可以对全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操作站软件界面友好,全汉化,在线操作指南可帮助用户操作。

7.1.2 网络管理单元

网络管理单元的主要配置如下:

n

Web、数据库/服务器一台,选用DELL PW 2800,X2.8G*2,1M/1G,36G*2,1000M,21寸,PHILIPS直角平面显示器,为双CPU,双硬盘。

n

交换机1台,选用的是Cisco WS-C1924-EN 24口以太网交换机。

7.1.3 设备保护与现场测控单元

现场保护与测控单元负责全站的高压馈电回路、高压电机、低压电动机以及低压辅机部分的现场有关数据采集,并对所采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网络上传给中央操作单元,接收中央操作单元发来的各项指令,执行相应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当现场保护与测控单元与中央操作单元通讯出现故障时,现场保护与测控单元可以独立运行工作。

根据要求,设备保护与现场测控单元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

保护与测控单元名称

监控内容

所选仪表

数量

备注

1

馈线保护继电器

35kV进线1条、35kV出线1条、6kV进线1条

P127

3套

法国ALSTOM产品

2

主变压器保护继电器

35kV/6kV主变压器

P632

1套

法国ALSTOM产品

3

高压主机保护继电器

泵主机6台

P241

6套

法国ALSTOM产品

4

主机设备测控PLC

设置2套PLC,分别负责1-3#机组和4-6#机组的测量、控制和保护管理

PLC90-30

2套

美国GE产品

公共设备测控PLC

变电所的测量、控制和保护管理及辅机设备、水位数据等测控

PLC90-30

1套

美国GE产品

5

灌溉闸、送水闸、排涝闸、清污机单元

灌溉闸、送水闸、排涝闸、清污机的测量和控制模块

Micro PLC

4套

美国GE产品

馈线保护继电器、主变压器保护选用法国ALSTOM产品,其具备RS485通讯能力,具备自检功能;系统中,它们通过RS485口与1#PLC连接。

高压电动机保护继电器选用法国ALSTOM产品,具备RS485通讯能力。由于这些设备将与一些低压辅机设备进行联锁控制,所以,系统将他们通过RS485口与2#、3#PLC连接。

现场主机设备测控PLC和公共设备测控PLC选用的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90-30系列PLC,90-30系列PLC模块具备自检功能,可自动诊断系统故障或模块故障,并报警输出。在本项目配置中选用了该系列PLC自带TCP/IP的CPU模块,实现与网络管理单元相连;同时配置了该系列中的专用RS485通讯模块,该模块支持MODBUS RTU规约。

灌溉闸、送水闸、排涝闸、清污机的测量和控制PLC选用的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Micro PLC,体积小,价格低,通过网络可以直接连接到监控操作站上去。

屏柜选用德国威图公司(RITTAL)生产的标准控制屏柜,柜内元器件均选用中外合资的知名厂家的产品。

7.1.4 现场传感器部分

根据要求,系统将配置下列传感器:

l

泵站上下游水位和闸上下水位监测4只,选用中美合资的麦克水位传感器;

l

集水井水位监测1只, 选用中美合资的麦克水位传感器;

l

供水母管压力监测2个,选用中美合资的麦克压力传感器;

l

供水泵滤水器压差变送器2只,选用中美合资的麦克压力传感器;

l

每台机组冷却水示流信号器6只,选用鲍尔自控公司引进美国组件制造的一种水流信号发讯装置;

l

闸门开度仪4个,选用带钢丝绳自收紧器的广泛使用的WDC-31闸门开度仪;

l

篇(7)

引言

越级跳闸是电力系统电网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供电安全。越级跳闸现象虽然在电力系统电网一直引起广泛关注,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而产生越级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单一的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越级跳闸现象。因此,可以采用电力监控系统,可有效解决越级跳闸问题。

1产生越级跳闸的原因

电力系统电网供电产出现越级跳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l)电力系统电网供电线路较短,速断定值整定不开,线路发生短路后,开关各级变电所之间检测到的电流基本相同,造成哪个开关先检测到哪个开关先跳闸,引起越级跳闸。(2)电压波动引起大面积跳闸,由于开关内的失压保护是瞬动的,没有延时,当线路电压波动时会此起大面积开关跳闸。雷雨天气,打雷造成电压闪动,引起大面积跳闸;短路,由于短路电流较大,会引起电压急剧下降;大型设备启动,一些大型设备不加任何措施启动时会引起线路电压波动较大;(3)保护误动,由于保护器电磁兼容性差或性能指标差造成误动。电力系统电网使用的保护安装于开关本体内部,电源取自开关本身的PT,电源受电源供电线路影响较大。电力系统电网使用变频器、软启动等非线性设备,而这些设备对电网的污染是巨大的,会产生非常强的二次谐波,而保护装置如果电磁兼容性不好,造成误动、精度下降等问题。(4)开关拒动:开关机械原因,或保护器算法原因保护器不动。

2简单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方案分析

2.1时间级差方案

适用于长距离供电系统,对馈电线路继电保护范围的确定是通过对各级保护整定不同的电流值和延时动作值来实现的。如果将时间级差方案应用在电力系统电网短线路供电上会存在非常大的弊端:第一,由于供电距离较短,本级保护和下级保护的短路电流相差不大,无法用短路电流值的大小来确定保护范围,只能通过不同的延时动作值来确定保护范围,要求每相邻的两级保护之间有个时间级差,当保护级数较多时,为了保证保护的选择性,线路首端的保护的延时就会很大,无法满足继电保护快速性的要求,如果保证了首端的快速性则无法保证末端动作的选择性。对于一个电力系统电网,如果每一级延时级差为150 ms,变电所要给出大于0.6 s的时间,否则将直接导致地面变电所跳闸。考虑变电所总分开关为一级的话,对于普通供电级数要远大于三级,这样延时时间会更长,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可能直接烧毁设备,使事故扩大。第二,设置繁琐,实用性差,每个总开关、馈线开关均需进行不同的设置,只要有一个错误将直接导致越级跳闸。因此,时间级差方案不适于在井下使用。

2.2光纤纵差方案

实现光纤纵差保护需要两端的保护采样必须严格同步,靠两端电流的矢量差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本段线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要适用于纵向一对一的2个开关之间。对电力系统电网供电系统来说,一般是一条进线带多条出线,如果实现纵差保护,则需要实现一对多,采样同步非常困难,即使实现采样同步,一个开关的电流矢量值和多个开关的电流矢量值比较的过程也会造成采样不同步。光纤纵差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对于这种场合来说,上下级开关之间的电流差别是非常小的,不考虑线路的损耗,电流之差应该接近于0。但对于一对多的配电线路,进线开关和每个出线开关的电流相差的大小主要表现在出线的多少和每条出线所带负荷的大小,这种方式使光纤纵差的判断依据失效,所以光纤纵差方案也不适用于井下供电场合。

3电力监控系统防越级跳闸方案分析

3.1解决短线路供电发生短路时引起的越级跳闸

该系统提供一种通过网络通讯方式确定继电保护范围的方法,在保证馈电线路末端故障动作选择性的同时保证线路首端故障的快速性。

第一,工业以太环网+本安型现场总线技术。利用现有的千兆工业以太环网可以为自动化系统提供足够的带宽,并提供vLAN、Qos优先级、IGMP等功能配置,确保监控系统数字量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利用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因为其有以下特点:以N为多主方式工作。节点损坏后会自动关闭输出。对总线上其他节点无影响,不会造成整个总线通讯瘫痪,而且可以直接发现故障节点。采用短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每帧数据都有CCR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抗干扰性强,确保数据传输可靠性。CNA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情况。CNA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多种方式传送接收数据。以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km,不加中继有7km的实际应用。

“零延时”传输概念基于工业以太环网十工业现场总线做为数据平台,我们提出了“零延时”传输概念,即实现数据传输Oms延时,在整个系统内,任意节点发送的数据网络内的其他节点均内无延时的收到,但是“零延时”只是一种理想,由于专输速率、数据转发都会对信息产生延时,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和测试,可以实现对速断信号在40ms内发送到网络内任意节点,即系统内的所有开关在发生短路后的40ms均内识别出短路点所在位置而确定自己是否直接动作还是投入后备保护,从而实现真正的预防越级跳闸。采用特殊的软件算法,能确保发生短路后综保出口时间为2Oms左右,而加上系统判断时间40ms,即可认为综保出口时间为6Oms,小于规程规定的1OOms,且在线路末端采用无延时速断保护,故采用本方案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电网安全供电。

第二,实现方法。本方法步骤如下:馈电线路各级保护装置通过CAN总线连接至相应的通讯分站,通讯分站通过以太网方式连接至交换机,经交换机连接至主站监系统;在主站监控系统中根据网络拓扑设置馈电开关各级保护装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只在一条馈线上的各级保护装置之间相互关联,不同馈线上的保护装置之间没有关联关系,馈线首端保护不设关联,馈线上其他保护只关联他的上一级保护装置;设置关联延时,馈电线路末端保护关联延时为零,其他保护均设置关联延时Tgl;保护装置检测到电流满足动作条件时主动向通讯分站发送检测到故障信号,关联延时开始计数,并在关联延时时间内等待闭锁动作信号;分站收到保护装置送出的故障信号后立即向上传送,主站收到后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向被关联的装置发送闭锁信号;保护装置如果收到闭锁信号则证明故障发生在它的下一级保护之后则闭锁速断保护出口,如果在Tgl延时范围内没有收到闭锁信号,则在Tgl延时到时立即发送跳闸出口命令切断故障。这种方法无论该馈电线路上有多少级保护,只需要一个时间级差用于躲过保护判断时间、继电器出口时间和开关机械机构动作时间就能确定故障范围并及时切除故障从而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和快速性。

3.2解决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越级跳闸

取消开关内部无延时的失压脱扣装置,使用具有失压延时的保护装置。根据电力系统电网相关设计手册,设置0.5s-1s的失压延时,解决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越级跳闸。采用本方案要求保护装置的后备延时切实可靠,对保护装置内部器件选型有严格的要求。

3.3当开关发生拒动时的解决方案

系统要充分考虑当开关由于机械故障引起拒动时产生的越级跳闸,当发生这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越级跳闸时,系统应能准确、迅速定位故障点,使无故障的开关能及时送电,故障开关送不上电,防止试送电引起二次故事故。同时系统应考虑多级开关同进发生拒动时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后备方案,将事故缩小到最小范围。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电网监控系统防越级跳闸非常重要,随着电力系统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监控系统还要不断地扩展和完善,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电网电力监控自动化的目标,保证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篇(8)

用户需求分析

小区安防涵括众多子系统,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例,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同时依据国家法规及结合业主的需求,充分考虑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以下是设计方案时需要兼顾的几点普适性思路:

·安防监控系统的设置要全面,考虑要周全,堵住防范漏洞,制造安全居住环境;

·在整体防范的要求上,对小区周界、各主要出入口、停车场、中心广场、各主要路口、楼宇内公共区域和通道、电梯及电梯厅等进行重点监视;

·在发生警情时必须能立即通过防范系统掌握警情、案发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采取相应措施。也就是说,必须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系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操作使用维修维护方便;

·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易扩展性;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具体来说,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布局,需要设计多重防护,要注重人防和技防的结合。首先,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都需设置摄像机,作为第一道防护屏障。其次,在建筑物各楼层的电梯厅和主要出入口处也应设置监控点位,作为整个建筑体的第二道防护屏障。另外,还要结合周界防范、可视对讲、电子巡更及报警系统等形成更多重防护屏障。通过层层设防,人防与技防结合,设计出一个性价比高、功能实用、设计全面、安全防护水平高的综合管理体系,使管理、保安人员能快速反应各类突发事件,并提供准确的现场资料。

监控范围

在智能化安保防范方案中,综合安防视频监控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出入口、重要区域等的监控,根据不同防护区域,方案设计要采取不同的监视和控制方法。一般小区中重点监控区域为:出入口、园区、围墙周界、电梯轿箱、停车场、公共场所。针对以上主要区域,在设计时应按照其特点设置相应型号的摄像机,以保证在整个小区中,各部分都没有死角,最大限度地保护小区内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功能与现状

住宅小区的安全主要包括公共安防和家居安防两大部分,子系统包括:入园识别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园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保安电子巡更系统、楼宇可视对讲及门禁管理系统、家居安防系统等

在众多子系统中,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小区安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小区中,视频监控主要安装在出入口、建筑主要通道、重要建筑及电梯轿箱等区域,将图像传送到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全方位监控监测,形成幕帘状警戒面包围建筑,以立体空间监视建筑内部,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建筑内各处的动态,阻止治安事件发生,并为迅速排除治安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安全上考虑,在一个大型的小区中,监控系统已经不再是小范围的完成音视频监控功能便可了,它需要集成报警,实现多系统的联动。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监控获得更快速发展,小区监控与110报警中心的联动开始得到应用。总的来说,方案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系统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价比高、操作维护简便等效果。

系统建构方式

在建设系统时,需要结合小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等因素。例如,中小规模的小区,考虑到资金投入等方面,主要以“模拟+数字”模式为主,而规模比较大、网络条件较好,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小区可以考虑“数字”监控方式。目前基于IP寻址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势头强劲,监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经普遍展开,网络数字监控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小区中的视频监控系统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用全数字网络化的电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常用的“数字”监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采用“模拟+数字”模式为一般项目常用之一,主要是“矩阵控制主机+硬盘录像机”,采用数字方式录像存储颠覆了传统的纯模拟监控方式;

·采用硬盘录像机作为“数字”监控方式,只是数字视频服务器之前的过渡方式,建议在很小规模而且系统简单的情况下比较合适,反之,要慎重考虑;

·采用数字视频服务器作为“数字”监控方式,解决了一直以来IP摄像机价格相对比较高的问题,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数字监控方式;

·采用IP摄像机作为数字监控方式,更具有数字监控的革命性,但时至今日在性价比上还不是大众可以接受的。

前端摄像机的设计与应用

摄像机的选择不仅要根据图像的种类、所适用的照度、摄像器件的种类、适用光谱的范围来定,而且还要考虑设备外形与环境的美观协调性,以及系统配置的性价比。所以现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合理配置、选择合适的摄像机。

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也会有所不同,摄像机的安装要根据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来选择。

·地下室内及停车场:由于光线比较暗,可选择低照度彩色固定摄像机,其摄像机最低照度参数应控制在0.1lux以下,镜头可采用自动光圈、手动变焦镜头,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和监视距离,可采用5-40倍手动变焦镜头;

·地上楼内区域:地上楼内区域可根据不同的监视范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如走廊及楼梯口可以采用彩色半球摄像机;

·电梯轿箱可选择广角的固定半球摄像机,焦距可选择小于3mm;

·大堂、门口等可选择彩色球型摄像机,而且最好有宽动态效果;

·单元门门口: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增加,但安装时要注意避开太阳光直射的问题;

·对小区周界配合周界红外对射采用长距离低照度彩色固定摄像机,也可以采用全方位球型摄像机;

篇(9)

1 地铁环境下采用的BAS全线系统的构成方案

BAS系统的全线构成方案主要由车站级、中央级、现场级以及网络通讯等构成。随着BAS全线系统不断的完善,已在地铁监控系统中广泛应用,在地铁控制系统中,BAS的中央级、现场级以及网络通讯等由地铁站内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来实现的[1]。而BAS的车站级主要是分层式分布试结构,主要由传感器、控制设备、电源等部分组成,在车站内的主要监控对象有照明系统、冷水系统、电扶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监控。

2 设备监控系统的配置方案

地铁列车控制器的配置方案主要有车站两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车站单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两种方案。

2.1 车站两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

该方案主要以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为主,将其两端的电控室内各自设立一套冗余PLC控制器,在运营的过程中,将离站内综合控制室的PLC控制器为主要控制器,将另一端的PLC控制器作为从控制器。该方案已被我国多条地铁线路广泛的使用,该方案具有RI/O与控制器之间全部通过双总线进行相互的通信、两组冗余PLC控制器的布设位置是分开的、可靠性较高、系统的层次性比较简单、设备接口明确、将控制风险分散开、清晰的网络结构、设备布线简单等特点,但是,该方案的多项特点和建立在配置方案的投资高、系统调试复杂的基础上的[2]。因此,对于较小的地铁站不适合使用,多使用在地铁站规模较大、需要监控的对象较多的地方,是被我国较大的地铁站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方案。

2.2 车站单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

在车站内设置的冗余BAS控制器要靠近车站的控制室的车站端,在另外一端只设立远程RI/O,通过站内的网络控制层将所有的监控设备连接到BAS控制器上,该方案对车站的集中控制和数据分散采集比较有效,也被我国很多的地铁站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案[3]。相比于车站两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来说,该方案的特点是在设计上减少车站一端的PLC控制器模块,从整个投资上要比车站两端配置冗余控制方案的投资减少很多,但是,由于整个车站只采用一套冗余PLC控制器,因此,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比较集中,需要对该方案中的控制器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该方案不适用于较大的地铁站,危险性集中、监控对象少,比较适合较小规模的地铁站。

3 设备监控系统中的网络配置方案

地铁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方式可以分为总线网络方案和以太网方案等两种网络配置方案。

3.1 总线网络配置方案

该方案的建设理念是通过总线将车站两端的PLC控制器的各个远端I/O以及智能通信设备和站内一些小型的控制设备、控制器等设备统一接入车站现场交换机,实现对车站两端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如电扶梯、站内通风空调、水冷设备、给排水设备、安全照明灯等与火灾报警和在火灾情况下使用的机电设备[4]。在车站内监控系统中采用的FAS系统以及BAS控制器都存在接口,实现在车站发生火灾的情况下,FAS系统将火灾模式命令下发到BAS控制器,在此情况下BAS控制器将运转模式转为火灾模式,并且启动相关的机电设备等。总线网络方案是采用传统的总线接入方式,该方案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成熟性、总线网络自愈能力比较强等特点,而且该方案的建设成本比较低,在方案中采用的通讯介质主要以同轴电缆、双绞电缆为主,网络通讯速率可以达到5Mbps,是我国地铁站内常采用的网络配置方案。

3.2 以太网网络配置方案

在采用以太网方案的过程中,其与总线网络的建设原理基本一致,但相比较总线网络方案而言,以太网方案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以太网方案是采用以太网的接入方式来实现网络控制的,以太网方案具有网络自愈能力较强、一网到底的特点[5]。但是,该方案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方案建设中采用的网络通讯介质主要以以太网为主,同时还需采用工业以太网的标准协议,方案中需应用到工业交换机,虽然该方案的成本比较高,可通讯速率是比较可观的,大约在100Mb

ps左右。因此,在实际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地铁实际的规模的大小,选择合理的方案,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地铁的良好运行。

4 地铁环境下监控设备的BAS方案

车站BAS方案建设主要是通过车站两端设置的冗余PLC控制器与网络配置相结合,主要分为PLC控制器与总线网络控制层、PLC控制器与工业以太网等两种BAS方案。BAS系统在地铁环境下的监控对象有很多,具体监控对象如图1所示。

4.1 PLC控制器与总线网络控制层的配置方案

该方式是需要分别在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各设置冗余PLC控制器,车站两端的PLC控制器分为一主一从,将靠近综合控制室一端的作为主控制器,另一端的作为从控制器。该方案的建设理念是通过总线将车站两端的PLC控制器的各个远端I/O以及智能通信设备和站内一些小型的控制设备、控制器等设备统一接入车站现场交换机[6]。如通风空调设备、电扶梯、给排水设备、水冷设备、安全照明灯等与火灾报警和在火灾情况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在车站内监控系统中采用的FAS系统以及BAS控制器都存在接口,实现在车站发生火灾的情况下,FAS系统将火灾模式命令下发到BAS控制器,在此情况下BAS控制器将运转模式转为火灾模式,并且启动相关的机电设备等。

4.2 PLC控制器与工业以太网的配置方案

该方案主要是将工业以太网应用到车站BAS系统构建中,实现BAS系统的地城网络系统。该方案的主要原理是将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站内车控室以及其他的设备附近设立工业以太网的交换机,组成一个光纤互联的工业以太网通讯系统。在车站内监控系统中采用的FAS系统以及BAS控制器都存在接口,实现在车站发生火灾的情况下,FAS系统将火灾模式命令下发到BAS控制器,在此情况下BAS控制器将运转模式转为火灾模式,并且启动相关的机电设备等。该系统在地铁站中广泛的应用,是地铁车站BAS系统发展的标志。

5 结束语

文章针对于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文章的探讨,在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方案的选择上,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地铁的规模进行选择,并且在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良好的维护,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地铁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对生活质量尤其是生命财产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住宅小区的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原有小区新增了安防监控系统,采集小区的重要出入口、小区周界和各种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图像,使监控中心内的值班人员能够实时的监控到整个小区的现场情况,便于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快速的处理,把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成为打击现代犯罪行为提供有效法律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1,2]。

2 系统构成

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小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该系统为小区建立了三道安全防线,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第一道,由周界报警系统构成,以防范翻越围墙和周界进入小区的非法侵入者。第二道,由小区视频监控系统构成,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视与控制,值班人员实时的对出入小区主要通道和各种公共场所等重要设施的车辆、人员进行监控,以便迅速派出保安或救护人员赶往报警现场进行处理。第三道,由保安电子巡逻系统构成,通过保安人员对小区内可疑人员、事件进行监管,

整个小区共分为4个区域,l、2区有14个智能球,1个枪机,6个光端发射机,l台报警主机,l套报警传输设备,48个报警地址模块,93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3区有lO个智能球,5个光端发射机,2台报警主机,2套报警传输设备,57个报警地址模块,104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4区有4个智能球,1个光端发射机,1台报警主机,1套报警传输设备,13个报警地址模块,23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

2.1 视频监控系统

2.1.1 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它的任务是采集现场的情况,图像信号经视频传输电缆传送到监控中心的硬盘录像机。每台智能球形摄像机自带50个预置位设置,将摄像机的预置位分别与红外对射探测器的每一段设置成对应关系后,当某段的红外对射探测器报警时,就会联动相应摄像机对准该报警段,立即将报警图像传送回监控中心。摄像机的安装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和按照被保护对象的布防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确保摄像机的有效监视范围,保证无监视盲区。

2.1.2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种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系统主机等。监控主机可对每路视频图像进行控制,实时纪录、回放检索录像文件,具有视频动态报警功能,可随意设置视频报警布防区域,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撤防。

采用了网络数字硬盘录像机,它结合IT领域各项最新技术(如视音频压缩/解压缩、大容量硬盘记录、TCP/IP网络等),是为安防领域而设计的一款数字监控产品,适用于任何现有网络。在该数字硬盘录像主机的控制软件中,提供有多种模块功能:屏幕可分割为l、4、9、16监视模式。可按照日期、时间、监控点进行检索。采取密码授权的方式保护系统设置,防止无授权者修改系统,人机界面友好,适合现代化安全防范治理的需要。硬盘录像机具有手动录像,定时录像等多种录像功能,可按时间,通道号与录像类型查询录像文件,并采用快进,慢进,逐帧等多种形式回放。矩阵控制主机是通过内置软件访问需监控的多路前端视频信号,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也可经视频转换器显示到电视墙上。

矩阵键盘能将29台摄像机任意切换到电视墙上8台监视器的任何l台监视器上,进行云台,镜头地控制。进行循环显示。

2.2 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高压电子脉冲主机是产生和接收高压脉冲信号,并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报警中心;前端探测围栏由杆及金属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2.3 电子巡逻系统

电子巡逻巡检系统是监督考核巡逻人员工作情况的智能管理系统,由感应式智能巡逻管理系统软件、巡检器和各种射频卡构成。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在巡逻线路上安装一系列代表不同地点的射频卡(又称感应卡),巡逻到各点时巡逻人员用手持式巡检器(相当于刷卡机)读卡,把代表该点的“卡号”和“读卡时间”同时记录下来。巡逻完成后巡检器通过通讯线把数据传给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对巡逻情况(地点、时间等)进行记录和考核。

不同身份登录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登录感应式智能巡逻管理系统可分别以三种不同身份进入。一般用户:只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没有更改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员: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有对系统设置权限,有“导出基础信息”及“原始数据”和导入“原始数据”权限,但没有导入“基础信息权限”。超级用户:有最大权限,拥有一般用户和管理员所具备的所有权限,有取消管理员及一般用户的权限。(更改管理员登录口令)

3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红外探测器主动发射和接收红外能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误报警或漏报警。一端发射红外能量信号,另一端接收红外信号,由此而形成数条类似交通栏杆式的横向线型封锁屏障。因此主动红外光束与空间的接触面很窄,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误报警。当有盗贼翻越周界围墙时,红外对射探头立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并将报警信号通过数据接13模块和通讯模块传送回监控中心。报警计算机显示器上立即弹出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上的探头标识开始闪烁并显示出准确的报警点位置,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联动相应的摄像机立即对准报警点,将报警点图像传送回监控室。同时在电视墙上中间29寸监视器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并联动警号发出报警声音。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巡逻保安人员迅速赶往报警地点处理突发事件。

图1 系统原理框图

4 监控管理平台

监控管理平台采用丛文警卫中心集成系统。它是一款新型多功能集成安防系统软件,在相同的软件平台下实现多种安防报警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和工程的数量,为用户尽快掌握软件使用功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保安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为方便用户使用,软件采用灵活的模块结构,用户可根据项目需求自行组合使用警卫中心报警巡更软件GCW系列、警卫中心CCTV监控软件GCC系列等各种类型的软件模块。

中央控制电脑系统是警卫中心集成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需要可连接报警主机、矩阵或等设备实现报警联动功能,可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防和撤防。

5 结束语

本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合理、实用的原则,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小区全天候的安全监视,全面提高小区的综合防范和管理水平以及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空间,创造了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上一篇: 高档汇报 下一篇: 酒楼营销方案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期刊推荐 润色服务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