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2 20:17:18

训练管理论文

训练管理论文篇(1)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训练管理论文篇(2)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颗,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这时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揭示说:“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总起来说还是不像。”这个同学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说理性不强,不能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有点像,我以为还是像。因为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形象不能逼真。但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又因为借着灯光去看,灯光摇曳、蒙蒙眬眬,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也正是叶老语言正确的体现。所以我们应当理解有点像是说像而不是不像。”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同学们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会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最后意见。认识会趋于一致,不必老师“奉送”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上课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许对不许错。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常同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老师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老师表示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玉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学生说得多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老师给以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善于思考。”这样的肯定,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信心,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打破“思维惯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观点,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

如在十一册里有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同异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如这样提问:“《我的战友》、《凡卡》、《奴隶英雄》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外貌?哪篇着重刻画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又着重刻画了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人人动脑、动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分析。比较、鉴别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想像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像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像。

1、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当学生读完课文内容,并掌握了文章中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像能力。如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引导学生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写想像作文。低年级孩子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老师叫学生摹仿,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学生自编出许多小童话故事,如《先让猴子妈妈吃》等。高年级学习《黄河象》后,写《柏抱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盖大楼》等想像性作文。

训练管理论文篇(3)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是语文教学整体结构的需要。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素质中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听说读写四项任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口语交际不同于写文章,它可以通过语音、语调、体态语言表达比书面语言更广泛的内涵,因而更能直接地表情达意。口语交际不能像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有时要边想边说,或者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要想口语交际中言之成理,甚至出口成章,不经过认真训练是不行的。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抓得很紧,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基本放任不管,从而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脱节,语文能力跛腿,高分低能。

2.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交际活动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口头语言(口语交际)在交际中越来越显示出比书面语言更加快捷的特点,卫星电话,可视电话的应用,电脑语音输入系统的诞生,都为口头语言在远距离交际表达领域拓展了广阔的应用空闻,因此,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1.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要求明确、训练达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各年级口语交际要求非常明确,低、中、高各年级都有不同的目标。低年级说一句完整的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口答老师的问题,口齿清楚;中年级能复述课文讨论问题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恩,能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高年级要求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明白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既不能盲目拔要要求,也不能草鞋无样,

边打边相。

2、要创设轻松平等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说得自在,说得轻松。

自在轻松要有一种坦然的心理状态,要想消除学生口语交际时的紧张情绪和害羞心理,教师的教态、语官要亲切和蔼。学生口语交际时要耐心点拔,热情鼓励,创造一种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另一个合义是每个学生的训练机会均等,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性特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后进生大胆参加训练,使全体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空间,增强口语交际训练力度。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在语文课内进行,单纯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练习,口语交际的空间狭小,训练量也不大,这与口语交际训练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困此,要采取多种途径,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加大训练力度,可以有以下几种

方武: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扩展口语交际训练。

系统论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学中听说壤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口语交际训练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听、读、写训练有机的结奋起来,必然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从日常生活中的应对交谈到课堂上的提问答问,从简单的见面问好,到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都耍求学生有听话、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与听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说,可以听老师讲述之后学生说,可以听广播、录音之后说,可以

听故事后谈自已的看法.可以在课堂提问后讨论.可以由老师讲述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某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由学生进行评判,同学之间展开讨论,既听同学们的发言,又发表自己的见解,即练习了听话又练习了口语交际。这种训练方式要求教师善于

预设矛盾,创设独特的问题情景,引起争议.让每位学生各抒己见。

与读相结合,在读书的过程中练练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是口语交际的另一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都对口语交际训练有所促进”复述课文则为口语交际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复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可以变顺序,补充情节,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

茂,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指导学生用演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田忌赛马》、《苦柚》等课文就很适于表演,如《奴隶将军》本身就是剧本,更不必说。

与写相结台,要求学生在作文之前打好腹稿先说后写,可以说中心,说提纲·说主要内容,说全篇(口头作文);也可以写后再说,说选材的方法,评价作文的得与失,说写作的体会等等。

2、在课外活动中练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空对空,要使学生说起来言之有物,教师必须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要求我们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活动后说,

如开展语文游戏之后口语交际。如校外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校内外重大庆祝纪念活动都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契机。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出学生观察的要求,活动之时要指导学生观察,活动结束后要马上组织学生口语交际。如我校学生参加‘新沟大桥通车

典礼”之后,教师第二天组织了口语交际课。由于学生有亲身的生活体验,活动中又有意识地进行了观察,所以这次口语交际课上得很成功,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同学几乎出口成章。

有些语文课外l活动本身就是极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小型辩论会、普通话比赛等。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尽量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

4.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训练学生语感对读而言是重要的,但对说而言也很重要。小学生口语交际不规范不正确是难免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要培养学生的话序感,指导学生说得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可以出示一段语序混乱的话,

让学生进行调整性的复述,也可以出示顺序错乱的口语交际提纲,让学生自己调整顺序·然后围绕提纲口语交际。要培养学生的语意感,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时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句子,明确表达自已的意思。教师耍及时纠正学生口语交际申使用不恰当的近义词,表

示肯定、否定的然否副词,表示主动、被动的介词。还要注意在训练中指导学生删除口语交际时重复哆嗦的词,培养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表情达意。要培养学生的语情感,要求学生通过语音的轻童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等体态

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要能把握好几种常用句武的语调、语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要专注的倾听,及时的给予评价,既纠正错误,又热情鼓励。鼓超他们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的勇气。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并以认真的态度,开拓的精神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抓紧抓好,才能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质。

5.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

训练管理论文篇(4)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训练管理论文篇(5)

一、声像并举,注重感知的主体性心理学实践表明:多方式地为学生提供感知的多种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真清实感,说套话、空话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小学生虽然置身于现实生活,却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视而不见,打不开思路,无从下手。

自能作文训练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运用电教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清境,较好地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被深深吸引,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目标捐向上,调动了写作文的情绪。

如一堂《介绍一种动物》作文训练课,上课伊始,“汪汪汪----,喵----,哞----呱呱呱----”当录音机播放出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小学生立即瞪大了眼睛,努力去辨别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起来。而当电视----展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小羊、小青蛙……学生的耳之所闻转入目之所见,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至此,《介绍一种动物》的作文训练序幕已经拉开,学生已进入角色,教师只需轻松地驾驭训练的进程,让学生尽情地发言叙述说话。

在《找春天》的作文训练课中,教师在节奏明快、曲调欢乐的《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声中,投影展示一张张充满春天气息的投影片:百花盛开的公园,一片碧绿的田野,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桃树缀满了粉红色的花蕾……学生被绚丽多彩的画面吸引,??激趣引人入胜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兴奋的学习环境之中。

“找春天”的教学目标不言而喻已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产生要表达的愿望。

九节自能作文课都采用了多种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感知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抓住,对展现的情景、事物产生了兴趣。这种自能作文训练开端为下面所要进行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充分显示了电教模式“感知----理解----表达”三个环节的独到之处,注重了感知的主体性,提供感知的表象,促使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二、纲要演示,突出训练的有序性

自能作文训练的电教模式中有一个突出的标志,即“感知激情----理解动清----表达融情”的三环节。体现三环节的训练步骤是从整体入手,从低年级开始。

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低年级侧重句子和句群训练,中年级侧重片断训练,高年级侧重篇章训练。在训练的要求上,一改过去的“从形式入手”而为“从内容入手”。

在提供了思维的原材料之后,随之而来是叙述的有序训练问题。学生往往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记流水帐,无条理、无中心,二是写得不具体,抓不住主要事件。那么在《学记日记》和《晚饭之后》的两节作文课中采用电教媒体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障碍。

在《学记日记》的训练中,老师运用自能作文的“感知----理解----表达”电教模式,在训练方法上来取先役影,让学生看到某某同学一天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1)吃早餐;(2)参加升旗仪式;(3)做眼保健操,(4)看到小朋友打架上前劝阻;(5)做课间操,(6)打乒乓球;(7)搞卫生;(8)做功课;(9)看动画片,(10)睡觉。

这一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老师指导学生理解,在这一大堆的素材中哪些是有意义的。经过筛选,只剩下(2)、(4),当然可以挖掘的素材还有(5)、(6)、(7)、(8)。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或感受深的事,都可以写下来,但不要写成流水账,把起床、洗脸、睡觉等琐事都写进去。可以叙事写人,还可以对某一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关键一条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老师再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再投映日记的基本格式。

要强调的是,记日记要能以小见大,从小事琐事落笔,在细节上描写逼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如果说《学记日记》用投影展示起了训练有序性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晚饭之后》这一课的训练中,则将作文写作中的“动词用准,神态描写要真,语言有个性”等要求用投影方式具体化。

这一课的关键是表达。当学生看完一段录像,老师出示一段文字投影,让学生寻找描写圆圆动作的词汇:蹑手蹑脚、捧、叫、栽、揉、嚷……动作的动词用准了,把圆圆晚饭之后走进客厅的一系列事件维妙维肖描写出来,把一个调皮有心计的小女孩写活了。寻找描写爸爸神态的词汇:慢条斯理、悠闲……这种生动形象描写使作文语言富于变化、不呆板、不干巴。

再如,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圆圆棒着肚子,嚷着说:“哎哟!肚子疼死了。”爸爸慢条斯理他说:“让她去吧,说不上人家都等急了。”妈妈则反驳:“你们都这么阴阳怪气的,我不去了。”圆圆一听妈妈说不去了,立即说:“你不去了?!那我的肚子也不疼了。”这些语言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富有人物的个性。指导学生要丰富积累自己的词汇,使作文语言更丰富更生动。

三、直观评阅,提高写作的反馈性

这次观摩活动采用了投影讲评的方法,如前述的《晚饭之后》、《学记日记》,还有《植树》、找《春天》、《介绍一种动物》等作文训练课。

训练管理论文篇(6)

2.能在“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训练过程中,巩固弄懂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概括中心思想、朗读默读与自学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训练要领]

一、明确所处位置,认清“注意事物的联系”的重要

第七册安排读的三个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第八册安排读的三个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注意事物的联系”正是从第七册向第八册“深入”进行篇的训练的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同时,从第八册的三次侧重指导读的重点训练项目看,“注意事物的联系”又是后两个训练重点的基础。

因为从某个意义上说,“课文的条理”、“课文的主次”正是事物间联系的反映。“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第七册篇的训练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第八册后面几项训练的准备和基矗据此,在第八册第一、二组的教学中,必须结合这一训练重点,做好复习巩固和打基础的工作。比如,第一组教材没有安排重点训练项目,教学中要紧扣课文要求,有意识地复习巩固第七册进行过的一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燕子》一课,可抓住课后“思考·练习”第2、3题,巩固和提高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能力。《海上日出》一课,可抓住课后第2、3题,巩固和提高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白杨》一课,可巩固和提高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进行“基础训练1”“阅读”一题的训练,则可以让学生较独立地锻炼自己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二、根据课文类型,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

教学讲读课文《蛇与庄稼》,可在理解自然段意思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为了理解蛇为什么能使庄稼获得丰收,就要进一步分析第四层几句话的意思:第六、七句先写洪水淹死了蛇,田鼠繁殖得又快又多,糟蹋庄稼,庄稼欠收;第八句再写放了蛇,蛇大量捕食田鼠,田鼠少了,对庄稼的危害就小了。这就清楚地写出了蛇、田鼠与庄稼的关系。这样把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意思的训练与“分清事物的联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讲读课文《跳水》的故事是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故事发生在一条船上,船上有水手、孩子、船长和猴子,他(它)们都活动在船上,必然有种种联系。其中,人与猴子的联系是最主要的联系。而且水手与猴子,猴子与孩子,水手与孩子,船长、孩子与水手之间联系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故事发展的全过程。教学中,把《跳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同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有机地配合好,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着重写了小艇的特点和它在水城中的作用,揭示了小艇与水城的关系,表现了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情。教学中,可把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与注意事物联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首先,可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掌握各段段意;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全课的主要内容;再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特别是小艇与水城)的联系。

在进行“基础训练2”中的“阅读”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较独立地阅读《小狮子爱尔莎》一文,在掌握小狮子爱尔莎成长过程的同时,知道课文中人与动物的联系与变化,人在驯养狮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从而既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又锻炼自己“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能力。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根据课文类型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时,必须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训练,必须在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结合进行。第二,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根本观点。进行“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一项目的训练,只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渗透,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绝不能过多地讲理论,更不能硬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之类的名词术语。

一定要掌握分寸。在这方面,要注意两点:

1.要钻研“思考·练习”,掌握训练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训练管理论文篇(7)

(一)可选择一些简单明显,容易分析、思考的文章进行阅读,给学生指一条阅读之路。

例如初中“课文《白杨礼赞》就适合同学的入门阅读,能帮助同学们找到阅读规律。课文第五自然段开头用了一个总起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紧接着用分说的方法,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对于这一段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师生共同归纳”的步骤进行示范训练。教师可以设疑:“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树?”让学生分析、思考,自由发表看法。起先有的只答第一句话,有的答具体形象描写的二点或三点,最后在教师的提示下,同学们都心悦诚服地明确了:一、白扬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神形兼备,是总起句;二、文章从干、枝、叶、皮4方面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是形美;三、形象描绘了白杨树的性格,这是神美,运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这一训练使同学们受到启发,初步探出了阅读的规律,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中的每一句话,顺着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的内部联系,理清层次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善于抓关键性词语,有标志性的词语,以及文章的标点符号。

(二)要举一反三,由易而难,逐步加深,拓宽训练。

训练管理论文篇(8)

戴芳老师执教的《一次课外活动》的作文指导,在《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会》上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这节课之所以获得成功,我想除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外,主要是这节课具有紧扣要求,训练有方的特点。

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一种基础训练。教师十分重视作文的第一道程序,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分析,弄清题目的要求、范围和重点,使学生知道这次习作是写一次课外活动,具体要求有三点,即:1、要按活动的先后顺序写;2、重点是把活动过程写具体;3、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通过师生共同审题,使习作要求更清晰明白,便于学生操作。

一节作文指导课涉及的训练点是多方面的,然而指导最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只有抓住每次习作要求的重点,集中力量突出训练重点,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提高教学效率。这节课教师恰当地处理好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把活动过程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分两步解决怎么写具体的问题:一是在课前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制作活动。由于活动是学生亲自参加过的,所以学生就有内容可写,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二是教师把自己参加过的一次用蔬菜做小制作———辣椒“鞭炮”的过程重新演示,同时边带领学生说制作过程,然后出示了下水文,紧扣习作的三个要求,让学生找出表示活动先后顺序的词语,说出哪些地方写具体,同时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知道要抓住人物的动作才能把活动过程写具体,并及时地告诉了学生如何把词语用准确。

在优化作文指导的教学程序上,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做了可喜的探索。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审、导、说、写、评五个环节,环环紧扣,步步提高。一节课内,教师给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引导说,同位互相说,发现问题及时说,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最后学生花了十二分钟写完了制作过程的片断。从课堂反馈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都能紧扣习作要求,抓住人物动作把活动过程写具体。

训练管理论文篇(9)

识字教学是教学生学会还是会学,是孤立识字还是寓识字于语境之中,是教一识一还是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是学练脱节还是紧密结合,是单纯识记还是还需积累与运用,是每个字词平均使用力量还是有所侧重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虽然课时教学目标中有“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的要求,但由于太笼统而在具体教学每个字词时,心中不完全有底,也就难于落实到位,难于效果检测。

比如:《爱因斯坦小时侯》一课中有8个生字,有位老师按照学会本课生字的目标,字字音形义,花了不少时间讲,结果仍有一字读错一字写错。另一位老师则根据字的特点难点和学生实际,逐个作了分析,确定每个字的训练重点。“凳”后鼻音易读错,在读音上多下功夫。“兜”字难认难写,让学生查字典知道部首,理解字义,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吸”字右边有先写“丿”再写“@①”“”的,有先写“@①”再写“丿”“”的,把两种写法出示,让学生辨析。“蜡”易与同音字混淆,让学生换偏旁组词,进行比较、区别。“掏”字以动作帮助理解,其余生字放在文中理解。教后也侧重对教学重点进行练习检查。效果比前者为好。

同样,词义的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心中有底,训练到位也就有了保证。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什么意思。甲生说:“拔出”,乙生说:“生长”。丙生说:“长出”。老师说:“对,长出的意思”。而没有对“拔出”“生长”为什么不对,未作说明,对解释“长出”正确和生机勃勃,生长快的关系也未说明。更没有举例说明稻麦长出穗来也用“抽”,叫抽穗。仅对“抽”作字面上的解释。又如:“泄气”什么意义。“泄”字典上解释为“漏、露”,“泄气”理解为“漏气”显然不通。怎样解释比较确切,教师心中必须有底。既要解释“泄气”的含义,又要联系课文加深理解。可见,识字训练目标必须落实到每个字词,这个目标意识必须加强。

二、锤打重点字词

汉字有多音、多义、音近、形近等特点,存在难认、难写、难解的问题。每个字词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也就存在关健、中心、关联等区别。要真正读准、读懂、会用,对重点难点字词,非下功夫推敲不可。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特别好,是下了推敲的功夫,这个“绿”字,作者最初用“到”,意思也对,可后来改为“达”、“入”、“满”,一共改了十多次,最后才选用“绿”字,这样一改,既写出了静态,又表现了动态,把静态写活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江南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写文是这样,读文也应这样。《一定要争气》一文中出现三个“才”字:“十七岁才进中学”、“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才勉强同意”。三个“才”字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在读文中,引导学生细细推敲,理解第一个“才”,是刚刚的意思,第二个“才”只有的意思,第三个“才”只好的意思。同样,《称象》中有“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同一个“画”字含义不同,学生一时难于分清,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弄清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的含义。《》一文中的“纹丝不动”,这是表达严格遵守纪律的关键词语,不能仅满足于一动不动的一般意义理解上,有必要挖掘其深刻含义,通过这个词语,理解潜伏部队为什么要趴在茅草丛中“纹丝不动”?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纹丝不动”的?他为什么能做到“纹丝不动”?从而领会为了潜伏部队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严格遵守潜伏纪律,表现了极大的革命毅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珍贵的教科书》中的“珍贵”,是中心词,更需要重钟敲打,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绝不能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

三、运用规律识字

字有字法,词有词法,这个法就是法则,就是规律。字的构成,词的搭配,虽有千变万化,但有一定规律可循,如能按规律教,在教中给规律,在学中学规律,按规律学,学生掌握了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我曾听了二个班《翠鸟》一课的教学,有一个班学生在读“苇秆”、“橄榄”、“尽管”等词语时,对两个第三声相连时,前一字第三声应读第二声的变调规则没有掌握,读错了音,影响了识字读文。我想如果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重视对拼音、发音、变音、变调、省略、标调等规则有意识地反复训练,很好掌握,必然有助于识字读书。

学生练习本中错别字现象不仅普遍而且严重。有笔划笔顺之错,也有音近形近等混淆之误。如果十分重视汉字结构规律,重视笔划笔顺规则,重视独体字作偏旁的变形规则等教学与反复训练,则多笔划,少笔划,倒笔顺等错误可大为减少。虽然有些笔顺较为特殊,但也有规律可循。例如:“成”的最后一笔,不少学生写撇而不是点,错了订正,订正了又错,反反复复。如果学生懂得点在“左上先写(斗、头、为等),点在右上后写”的书写规律,那么凡有右上点的“戈”、发、我、找、栽、裁、笺等字必然最后写点。又如:有“彐”这部分构成的字,学生书写时,有的右边写出头(@②),有的右边不出头(彐)把握不住,如果懂得并掌握了“中间有竖横出头(事、争、唐、肃等)中间没竖不出头(当、雪、急、妇等)的规律练写,必然会大大减少错误。同样“小”和“几”在合体字中有带钩和不带钩的,难以把握。如果按照“小”字做头去掉钩(尘、少、尖、当等)小字做底不去钩(尔、隙等)“几”字在上去掉钩(朵、铅等)“几”字在下不去钩(咒凳等)的规律练写,正确率也会大大提高。

由于音近形近混淆而认错写错的屡见不鲜,若能找出其规律,则大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有的教师对衤和礻、氵和冫易混的偏旁,教给学生时,凡同衣服有关的是衣旁,同精神有关的礻旁;与水有关的三点水旁,与冷有关的二点水旁,效果较好。那么今和令、良和艮、仓和仑、木和禾等能否也揭示规律,减少错误呢?声母“l”的从“令”,韵母;iang的从“良”,不从“艮”,韵母ang从“仓”,韵母un从“仑”,和树木有关的是木旁,和庄稼有关的是“禾”旁等等。可见,按规律训练,不仅易记防错,而且可以举一反三。

部首查字,关键是正确掌握部首,查字也可迎刃而解,比如:形声字,一般查形旁不查声旁。独体字无明显部首的查起笔(凹查丨),字中藏有部首的查部首(成查戈部)。一字中有单笔部首和复笔部首,则查复笔部首(归查彐)。至于上下、左右、内外都有部首的,一般分别查上、查左、查外的部首。左上右上都有部首的取右不取左上(肆查聿),中座右上都有部首的查中座(坐,查土不查人)凡此种种,规律掌握了,查字能力也就提高一步。

四、融识字于语境之中

字词如果融合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则容易理解。倘若孤立进行,虽也获得一些知识,但似懂非懂,理解不深。比如:《翠鸟》一文中的“疾飞”,“疾”是急速,“疾飞”是很快地飞或者说飞得很快,大体说得通。但如果联系下面句子“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来理解,则不仅理解了词意,而且增强了感受。

于语境中识字,要根据字词的难易与不同的语境进行。

例一、“酬谢”这个词语,“谢”原意已懂,关键是“酬”,学生不理解的是什么样的谢叫“酬谢”。需要借助工具书对“酬”先行理解,继而理解“酬谢”。通过工具书学生就容易明白,用钱或礼物表示谢意,叫“酬谢”,再读文领悟为什么要酬谢。例二、“冰甲”这个词语,字典上没有“冰甲”的解释。从“甲”字中得知是古代武士打仗拿的盔甲。那么,“冰甲”是什意思呢?引导学生读课文句子——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联系起来想想,才能得出飞机上结了一层冰裹住了机身,象古代战士打仗的盔甲一样,“冰甲”的意思也就易领悟了。例三、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中的“欣赏”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中“欣”是“喜悦”。“赏”是①旧时指上人给下人的财物②用财物来奖励③因为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④认识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奖励。究竟选哪一条解释才准确呢?不联系上下文是无法选得准的,与文联系起来才能明白选第③条最恰当;再放到句中去体会,感受就深。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广大教师都知道,可是,这上下文指什么呢?是否可从词语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确定。一般词语联系前后句理解。节段中的关键词语,有必要联系节段的内容理解,全文的中心词,还需要通过全文内容来理解。

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将全文生字词都集中在第一课时教,从扫除阅读障碍,有利于读通课文来说是可取的。但不分生字词的多少,理解的难易和在文中的作用,都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往往只解决了读音、字形和字词本意的理解,难于理解深刻,体会语感。因此,还是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为宜。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传统教学字词的有效经验。

五、注意知识的联系和扩展。

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有内在整体合力的,不是孤立零碎的知识,必须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扩展。例一:《翠鸟》一文中描述翠鸟行动敏捷的有“一眨眼”“刹那间”两个词语。有位教师在教学“一眨眼”时,让学生做一个一眨眼的动作,体会时间很短,接着让学生说说形容时间很短,除“一眨眼”外还可以用那些词语。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刹那间”还说了“一瞬间”、“一转眼”“一刹那”等词语。另一教师教《蛇与庄稼》时,读到“还是老农把秘密说破了”一句时,要求学生将“说破”换上另外一个词。学生用了“公开”、“说穿”、“揭示”等词语,这样自然的联系有助于原词语的理解,又丰富了词汇。例二、“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那么“了望”是什么意思呢?从低处向高处看用什么词语?从高处向低处看又应该用什么词语,这样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原词为基点,适当联系,必将有助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例三、《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叙述马克思生活穷苦时,用了“当”、“赊”、“借”三个词,如果每个词单独讲,“当”是拿东西作抵押的方式借钱。“赊”是购买货物时先取货后付钱。“借”是直接向人借钱。虽然也能理解马克思生活的穷苦,但是把“当”、“赊”、“借”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体会马克思的生活越来越穷苦。开始还可用可以抵押的东西去当,到后来连抵押的东西都没有只得去赊欠,最后由于付不出赊欠的贷款而不给赊欠。不得不连买邮票的钱也得到处求借。这样的联系,对马克思生活的穷困感受会更深。例四、《保护小树苗》中“自己却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程度)《兄弟便是》中“早稻已经熟透了(充分)、《草地夜行》中“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穿过)《种子的力》中“它的芽向地面透”(挺)《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穿出)。同一个“透”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例五、“大”与“小”,有教师是通过用排球、皮球、乒乓球相互比较理解其内含,获得大小是比较而来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又是相反的认识。在学习“前后”、“左右”、“上下”、“来去”、“高低”、“轻重”等字词时,联系“大小”的学法去获得概念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识字训练不能局限于对书面练习的多少来理解,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当堂练习过少,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但是训练是广义的。从提高自学能力出发,从由学会到会学去思考,去训练,定能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识字训练还必须重视积累,记忆、摘录都有助于丰富词汇。

训练管理论文篇(10)

2.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3.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数学思维论是思维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构成数学课程论、学习论的灵魂。数学教材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二、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目前还处在实验探索中。但根据思维训练的目标与指导思想,以及广大教师多年来的探索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已初具雏形。依据数学思维的问题性特征,我们可将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概括为:提出问题--展示新课--思维扩展--思维训练--思维测评。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暴露、思维点拨、启迪、诱导者,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获取者。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是上好数学思维训练课的首要环节。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寻找思维素材。其次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设计一些具有疑问性、思维性、说理性、扩散性、等特点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成为思维的主体。2.研究问题,展示新课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是由表象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首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将数学问题转化加工为例题形式,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是运用思维探索规律学会抽象的过程。但探索研究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思维操作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随机设计学生参与的最大开发口,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给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的时空。

3.解决问题,思维扩展这一环节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属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一连串的转化过程所构成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如思维定势),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往往是重点)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往往是难点),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教师要切忌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思维,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即:"已有知识--思维--新知识"。知识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又属于知识的知识。知识有助于思维,但不能取代思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潜力的挖掘,发挥其既是知识的产物、又是知识媒介的双重作用。

4.发展问题,思维训练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组编一些探索型、开放型、判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这要求教师注重挖掘课本典型题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典型、发展和教育作用,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知识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5.总结问题,思维测评思维测评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检测与评定形式。测评方法可小型多样,因课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如选编一些口答、抢答、限定时间解答等题型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单项测评或多项综合测评。学生可先自我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测评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思维的过程和特点,了解其弱点,既不轻易放过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盲目地下结论,而应以此为契机认真研究优生与差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征,探索优生"见微知著"的跨越性思维的奥秘和差生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从思维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变化教学结构、设计思维层次、调控思维节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数学思维训练与传统"一言堂"教学的对比探索

上一篇: 田径运动会总结 下一篇: 党员讲话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