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6 13:53:35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1)

湖南站巡讲开班仪式由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湖南图书馆馆长张勇主持。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霍瑞娟,湖南省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金铁龙,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罗建国、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李俊国,湖南省少儿图书馆书记蔡菊英参加仪式。

在首轮巡讲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教授范并思,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黄如花,德国斯图加特市所有儿童图书馆总馆长凯瑟琳罗斯勒女士等国内外图书馆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识字与阅读”,“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政策环境及对策分析”,“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与实践”,“青少年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美国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孩子们的王国: 斯图加特图书馆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的全方位加强版服务”等题目为学员们进行讲授,并与学员们展开互动,答疑解惑。

通过首轮巡讲的学习,学员们对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理论前沿、实践拓展等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了解了新时期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发展与创新的动向,明确了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阅读推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交流和讨论,分享和感悟学习体会。学员们一致表示要坚持不懈地、系统地学习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理念,了解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方法,开阔新视野,启迪新思维,积累新资源,新成果,新经验。通过思索、积累和提炼,能有更多的收获,为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介绍了《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2012)》的基本情况。

闭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别向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授予“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示范基地”称号。

2012“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首轮巡讲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培训内容丰富。既研讨了我国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理论问题,也关照了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既展示了国内未成年人服务现状,也介绍了国外相关领域工作情况。

二是交流形式多样。既有业界专家发言,也有经典案例分析;既有专家主题授课,也有学员交流讨论;既有经验分享、也有成果展示;现场讨论既有争鸣,也有共识。整场培训交流充分,讨论热烈。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2)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图书馆不仅可以通过阅览和外借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印刷型书刊资料,而且还提供文献缩微复制、参考咨询、编译报道、情报检索以及专题讲座、展览等服务,功能日趋全面,社会地位日趋提高。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运用统计学原理,根据具体数字来反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中的各种现象、状态等进行量的收集、整理、汇总与分析研究,为图书馆未来的工作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社会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要。

一、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应用

(一)统计读者信息

读者管理是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样化,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复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时间段,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业务统计对于分析读者需求,搞好图书馆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统计数据把图书馆的读者情况量化地反映出来,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首先,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总人数和读者结构的统计,包含固定读者和临时读者的数量、构成以及各项动态信息,可以获得读者使用图书的目的、阅读倾向和爱好等信息;其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借阅文献动向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图书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而帮助采购者改变采购藏书的品种与结构,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的有效对接,这对于图书馆日后的发展、规划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读者的调查统计,为读者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开发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具有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二)统计资产结构

1.统计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即图书馆收藏的所有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馆藏资源进行月、年的汇总统计,可以了解馆藏各类文献的数量、品种、价格等指标,反映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从而对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结合借阅率,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为制定和检查藏书采购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2.统计设备资源

办公桌椅、咨询借阅服务台、文件柜、书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都是图书馆的设备资源,业务统计人员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图书馆的设备数量,通过对图书馆设备的登记、清查、报损、维修、报废等环节的有效管理,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统计经费资源

资金运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正常开展。业务统计人员应该定期统计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等全部图书资料经费的总额以及各类的分配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人事费用以及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资金等,了解图书馆的资金状况;同时,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图书馆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资金需求预测,实现有限资金的合理分配,并且及时发现浪费和无效使用现象,进而实现科学的图书馆资金管理。

(三)了解馆员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所以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于图书馆在职工作人员的总人数、年龄构成、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及专业情况、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了解全馆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帮助图书馆管理者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图书馆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酬与激励计划等,进而提高图书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势,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

(一)分析图书馆运营情况

1.研究图书馆活动规律

图书馆活动主要包括展览、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读书活动、馆际联谊、读者调查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正在经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型时期,活动方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图书馆其他活动事项的统计数据与统计报表,可以研究出图书馆活动规律以及读者的满意度,真实的反映图书馆的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图书馆的任务与功能,进而更好地调节和控制图书馆工作计划,积极做好图书馆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

2.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

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图书馆系统的一些基本宏观情况的调查了解和数据统计,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局势以及新问题,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情况,并且通过数据的形式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创新,进而转换图书馆的运营机制,降低运营风险,提高图书馆未来活动的前瞻性、方向性以及预见。

(二)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应该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统计数字的存储和处理方法,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标准库来维护和备份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推动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统计质量。例如,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集合同行的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通过对统计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借鉴,改良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实现统计业务处理电子化以及统计信息的网络化。同时,图书馆的业务统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统计用户登陆图书馆网站的点击量,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这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

图书馆统计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程序繁琐且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图书馆业务开展的好坏。加之,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加要求图书馆的统计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科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数据搜集、组织、加工以及分析研究,适应新时期对于统计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图书馆统计工作现代化;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职业培训当作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排培训课程以及提供进修的机会,不断更新业务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保证统计资料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业务统计人员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使他们坚持统计工作原则,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统计工作的作用,开创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结论

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业务统计人员调查的各项数据。图书馆的业务统计工作涉及到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日常的、细致的和艰苦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馆藏建设、自身发展、信息资源利用等诸多环节,也是实现科学化图书馆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公共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图书馆事业也将随之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也将不断扩展,更需要强大的数据基础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撑。因此,图书馆领导应提高对业务统计工作的重视,顺应时代潮流, 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制定出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图书馆的统计人员也应该增强统计意识,努力提高统计业务素质,按照制度和程序完成统计工作,运用新的模式与新的技术来解决统计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帮助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调控图书馆资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使图书馆服务达到最优化,进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叶仙娥,李红 谈高校图书馆统计信息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8)

[2]陆彩玲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现状分析及思考[J].图书馆 2008(04)

[3]康峻松,张学君 试论统计工作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情报 2004 (10)

[4]董 颖,那春光 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7(09)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3)

2工业工程理念与精益管理模式

2.1工业工程(IE)理念

现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这些管理手段和方法集中体现在其所分立的工业工程学科。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并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明、预测、评价其所获得的结果。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能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最优化的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国际上与MBA教育齐名的十大教育支柱之一[3]。IE最早产生于美国,由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所创立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工业工程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日本引进并发展了IE,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模式,成为IE发展的新阶段,受到各国产业界的重视。我国最早将工业工程引入到生产实践中来,要数华罗庚于上世纪60年代领导开展的优先法、统筹法等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工业、交通运输、建设、国防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4]。现代工业工程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还扩展到一切组织和机构,包括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应用的目标就在于对组织或机构整体系统的优化。现代工业工程主要突出以下思想[5]: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观点。

2.2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广泛采用。WomackJP,JonesDT在著作[6]中系统地提出精益管理模式思想,此后精益管理模式成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管理价值流,通过运用精益管理模式工具,适时适量生产,减少浪费,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流程,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7]。简而言之,精益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永无止境地消除浪费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精益生产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运用IE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法,追求对企业中各种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追求整体系统优化、推行零库存制度、消灭一切消费以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此来创造出最大的生产效率和效益。JIT(及时生产)模式、“5S”活动、作业标准化、作业均衡化、ECRS技术、5W1H技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都是精益生产模式的典型应用,在各类型企业和组织的应用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是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主要应用。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时刻围绕管理价值核心,不断消除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每个员工积极参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用于制造业的精益生产和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被服务行业所广泛应用,特别是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精益思想有利于开展高效管理,实现在消耗最少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接近客户需求的目标,提高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叶丽花[8]把精益管理模式引入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艳霞,蒋俊青,曹美嫦等通过使用精益管理模式理论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医师、护士以及患者的满意度;DavidSimons和DavidTaylor[9]通过对英国某牛肉供销精益改善,使交付时间缩短了20%;杨青,陈雪,闫植林[10]将精益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民航地面服务过程,并构建了精益的民航地面服务体系框架。

3图书馆引入工业工程理念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鉴于目前图书馆管理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管理模式理论与方法,以改善图书馆的管理,构建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体系,将用户服务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以工业工程的若干技法作为支撑,实现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可以用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图1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

3.1在图书馆中积极开展“5S”活动

“5S”来源于英文中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ize)、素养(Self-cul-tivation)五个单词的开头字母S,故以“5S”来代指这五项活动。5S是精益的基础,主要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兰琼,卢达溶[11]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在图书馆中开展“5S”管理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地来说,在图书馆中开展“5S”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在图书馆中开展“整理”活动主要有,加强对书刊、报纸等文献资源的整理,减少由于馆藏无序给图书馆读者带来的找不到书的因扰。同时,要将核心馆藏与非核心馆藏区别开,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图书馆中开展“整顿”活动是在“整理”活动的基础上,对整理后的书刊合理布局,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清除,对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定位摆放,一旦发现错位,则及时更正,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架的情况。实施“三定”,即定物品的摆放区域;定合理的物品数量;制定合理的标识。通过目视管理、定位管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环境优化,为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清扫”活动,则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工作台、书架、图书文献、检索机、桌椅等所有图书馆的空间定期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书籍摆放整齐、桌椅书架无积尘等。“清洁”则要求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保持并维持其成果,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环境。“素养”是指培养和养成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素养”是整个5S活动的中心,它要求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其它四项活动(4S)持续进行下去的保证,同时也在4S活动中升华。对图书馆馆员“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养成教育、集体活动的方式培养;但主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得人的素质与图书馆管理活动同步发展,使得“5S”活动在“巩固———提高———再巩固———再提高”的循环中,实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2用“5W1H”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计划管理的水平

“5W1H”技术是国外管理学家对计划工作内容的概括,即:Whatshoulditbedone(做什么)?Whyshoulditbedone(为什么做)?Whenshoulditbedone(何时做)?Whereshoulditbedone(何地做)?Whodoesit(谁去做)?Howtodoit(怎么做)?通过对计划工作的不断追问,将计划做得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步步落到实处。图书馆管理中,可以将“5W1H”技术用在图书馆的各项计划管理工作中。图书馆常用的计划工作包括:馆舍修建计划、文献采访计划、文献编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数据库定购计划、活动组织计划等。这些计划工作是图书馆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计划安排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采用“5W1H”技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使得计划的制定精益求精。以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定购工作为例,运用“5W1H”技术具体分析如下:做什么(What)———向数据库提供商购买下一年度的机构包年使用权限;为什么做(Why)———为图书馆所服务的用户(科研工作者、学生与教师、普通读者等)提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以支持其科研和学术的需要;何时做(When)———依照各数据库服务商合约到期前3个月;何地做(Where)———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谁去做(Who)———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图书馆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怎么做(How)———通过向图书馆数据库用户的调研和反馈,在根据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数据库服务商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内容和价格,使得数据库定购经费预算得到最大的用户满意度。通过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定购工作的“5W1H”的提问,可以明确该项工作计划的各项细节,使得工作计划合理和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对计划工作从总到分嵌套使用“5W1H”技术,为图书馆的计划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以达到提升图书馆计划管理的水平。

3.3用“JIT”思想,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从制造业中移植而来的“JIT”思想,即“适时生产”(Justintime)也称准时化生产,它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并保证质量要求,以此降低库存成本。从JIT思想的概念来看,按需生产和及时生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保证质量和零库存则是其精益思想的体现。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也面临着如何减少成本,提高信息服务效率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减少用户在图书馆查询和检索文献的时间;减少还书上架的时间周期;降低库存馆藏图书数量;减少预约借书的等候时间等。在图书馆中运用“JIT”思想,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文献检索机器,合理配置在图书馆各个区域,并准备笔和纸,以方便读者在最近的检索机上查询相应的索书号,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还书及时上架的流程,安排专门的人员将用户所还的图书,不经过等待,直接检查、加磁后放入到所在的书架,从而取消待上架馆藏书库,做到“及时生产”,最大化图书的利用效率。*取消还书后的库存时间,书籍还后,经质量检查后,立即摆放在相应区域的小车上,由专人负责上架,流水线方式的作业以保证书籍的及时循环使用。*用户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图书馆提出的预约借书、文献查询的申请后,由专任图书馆员通过馆内查找、馆际互借、网络文献传递、购买定购等方式,在预约期内完成文献的准备,使得预约用户到期后可以拿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3.4运用“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出让人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sEngineering)是一门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改善工作系统(包括人、工作、工具、设备、工作场所、工作责任和周围环境等),使得人员能在最安全和舒适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工作效率的科学。在图书馆中有大量的涉及到人机环境的问题,例如: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台的设计、文献检索台的设计、书架的设计与摆放;图书阅览台椅的选择、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藏书库的设计、图书馆环境装饰等。由于国情和地区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的体格和偏好的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以适应最大多数人群的需要。以图书馆中照明设计为例,设计的原则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人工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图书借阅环境。由于图书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对照明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图书馆借阅书库的照明设计的目标是使读者感到舒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感,保护视力。从节能和视力的舒适度来看,选择吸顶式的照明度在150~200lx垂直照明的荧光灯,并辅以适当的局部照明,使得光线均匀漫射,以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书籍中的小字体为宜。图书馆中其它各区域的照明也以舒适和满足工作要求为原则进行设计,表1给出了图书馆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的细节。

3.5标准化作业与持续改善

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是贯穿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始终的基础。标准化与持续改善看似是互相矛盾的,但却是实质相同的两个方面。标准化使得改善得以完全、彻底地贯彻,而不断的改善则是建立在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持续改善的对象,而没有持续改善,标准化作业成为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僵化的工作方式。标准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工作的无效工作和浪费,合理规划和确定图书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过程中,可以采用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重新规划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使得各岗位工作负荷均衡,减少等待与浪费。“持续改善”是IE不同于其它工程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IE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最终需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持续改善。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4)

(一)统计读者信息

读者管理是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样化,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复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时间段,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业务统计对于分析读者需求,搞好图书馆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统计数据把图书馆的读者情况量化地反映出来,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首先,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总人数和读者结构的统计,包含固定读者和临时读者的数量、构成以及各项动态信息,可以获得读者使用图书的目的、阅读倾向和爱好等信息;其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借阅文献动向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图书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而帮助采购者改变采购藏书的品种与结构,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的有效对接,这对于图书馆日后的发展、规划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读者的调查统计,为读者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开发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具有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二)统计资产结构

1.统计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即图书馆收藏的所有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馆藏资源进行月、年的汇总统计,可以了解馆藏各类文献的数量、品种、价格等指标,反映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从而对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结合借阅率,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为制定和检查藏书采购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2.统计设备资源

办公桌椅、咨询借阅服务台、文件柜、书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都是图书馆的设备资源,业务统计人员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图书馆的设备数量,通过对图书馆设备的登记、清查、报损、维修、报废等环节的有效管理,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统计经费资源

资金运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正常开展。业务统计人员应该定期统计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等全部图书资料经费的总额以及各类的分配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人事费用以及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资金等,了解图书馆的资金状况;同时,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图书馆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资金需求预测,实现有限资金的合理分配,并且及时发现浪费和无效使用现象,进而实现科学的图书馆资金管理。

(三)了解馆员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所以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于图书馆在职工作人员的总人数、年龄构成、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及专业情况、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了解全馆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帮助图书馆管理者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图书馆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酬与激励计划等,进而提高图书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势,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

(一)分析图书馆运营情况

1.研究图书馆活动规律

图书馆活动主要包括展览、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读书活动、馆际联谊、读者调查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正在经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型时期,活动方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图书馆其他活动事项的统计数据与统计报表,可以研究出图书馆活动规律以及读者的满意度,真实的反映图书馆的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图书馆的任务与功能,进而更好地调节和控制图书馆工作计划,积极做好图书馆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

2.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

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图书馆系统的一些基本宏观情况的调查了解和数据统计,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局势以及新问题,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情况,并且通过数据的形式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创新,进而转换图书馆的运营机制,降低运营风险,提高图书馆未来活动的前瞻性、方向性以及预见性功能。

(二)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应该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统计数字的存储和处理方法,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标准库来维护和备份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推动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统计质量。例如,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集合同行的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通过对统计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借鉴,改良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实现统计业务处理电子化以及统计信息的网络化。同时,图书馆的业务统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统计用户登陆图书馆网站的点击量,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这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5)

中图分类号:C2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62-02

俄罗斯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出版了大量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仅莫斯科市目前就有图书馆4291座。俄罗斯人爱读书,不仅在地铁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捧书阅读的人们,俄罗斯的图书馆利用率也很高。如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每日接待读者4600人次,文献流通周量为3.13万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俄罗斯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日渐提高。近年来,俄罗斯的大型图书馆不但都实现了图书计算机联网管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也有很大进展。深入了解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政策、电子图书馆规划、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问题,可对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完善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一、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政策

1992年8月11日,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下达了关于制定图书馆事业国家政策的第160号令。按照该命令,图书馆信息化问题跨部门专家委员会及时制定了图书馆信息化规划。该规划的实施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4年):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规划提出的政策目标是:(l)建立远程信息传输网络,以利于图书馆用户能够进入网络使用从属于各部委(联邦的、地区的、大众的等)的俄罗斯图书馆信息;(2)保障出版物加工和编目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3)保障俄罗斯图书馆使用者通过全球信息网络,如因特网,使用世界信息资源;(4)加快建立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库,特别要注意卡片目录的回溯工作;(5)制定专门规划,保障向全球信息网使用者提供俄罗斯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其核心目标是建库,即利用只读光盘(CD-ROM)储存数据,建立数据库。由于在实现各项政策目标的领导人选方面、在政策利益范围方面和政策经费保障方面的不确定性,图书馆信息化政策的第一阶段尚属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1995-1998年):1995年,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召开“全俄科学与实践大会”,会议做出了图书馆信息化是俄罗斯图书馆优先发展方向的决议。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图书馆信息化问题跨部门专家委员会明确提出图书馆信息化政策第二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建网和联网。该阶段不仅消除了第一阶段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且受到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图书馆信息化被确定为全俄图书馆事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图书馆信息化政策也被确定为独立的联邦政策。标志着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1999年4月19-23日,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图书馆协会以及俄罗斯法律改革基金会共同召开了“创建和整合俄罗斯图书馆信息资源问题”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自1992年推行图书馆信息化政策以来图书馆信息化方面的进展和问题,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化政策的新目标,即整合信息。2005年3月28日,俄罗斯联邦文化和大众传媒部下达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国家政策》令。根据该项决定,到2010年之前国家的政策目标是,“为了提高对国民的信息和图书馆服务质量,在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和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二、俄罗斯图书馆网络计划

俄罗斯图书馆网络计划地提出是在1996年2月,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建立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计划”的第138号令[2]。该命令确定了“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计划的优先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构建概念基础;制订书目机读格式的国家标准;将俄罗斯的图书馆接入世界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建立联机编目中心;建立图书馆关于最新的本国图书出版物信息的电子系统。

1997年初,“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计划最终形成。该计划的目的是“保证公民在使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手段的基础上,实现对俄罗斯和国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自由获取”。主要方向包括:图书馆全面自动化,发展现有的和建立新的图书馆电子目录;开发用户对国内外图书馆电子目录及其他国内外电子资源的介入方式;在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基础上发展和应用新的文件获取技术;完善与应用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图书馆工作的标准、规则和法律;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发展图书馆间的国际合作。

1998年初,作为国家图书馆标准的国家图书著录格式与书目机读格式的制定工作也相继完成。1998年1月27日,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下达第45号令,规定了文化部下属的图书馆必须使用的公共机读目录各式。

2001年在俄罗斯文化部的倡导之下,由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共同成立了国家图书馆信息中心。在信息中心的主持下,完成了建立俄罗斯图书馆综合目录(简称СКБР);建立标准的检索国内图书馆的出版物的目录;通过利用СКБР中的书目来缩减俄罗斯各个图书馆在编目上的开支;为俄罗斯和外国用户获取俄罗斯图书馆目录资源提供统一的接口;组织图书馆的专家接受现代编目和信息服务技术的培训等项任务。还建立了俄罗斯本国的机读目录格式,在国际图联有关编目的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出台了“俄罗斯编目规范”。

2004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与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共同制定了国家电子图书馆方案,并着手该方案的实施,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开始实现联邦图书馆、地区中央图书馆和部门图书馆之间的联机合作。

“建立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计划,计划在2007~2010年期间,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图书馆信息技术领域的各项标准,以机读目录格式为基础继续建设国家的联机编目系统――俄罗斯图书馆综合电子目录,继续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国家回溯目录等项目,促进各个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最后,国家将在软件技术、法律标准、人才培养、图书馆信息技术领域的管理、用户培养,以及馆际合作等几个方面保障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三、俄罗斯图书馆信息服务

俄罗斯的图书馆普遍推广计算机技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经费影响,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利用较少。由于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政策和图书馆网络计划地推动,1996年以来,俄罗斯图书馆都接入了因特网,电子传送文件技术开始得到发展。1997年初,俄罗斯的图书馆共有5000台计算机,一个大型的区域图书馆平均只有15-17台电脑。截至1997年底,大多数重要的联邦图书馆、90%的区域科学图书馆、大约30%的区域青少年和儿童图书馆,以及相当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电子图书信息与虚拟咨询服务逐步开展起来。

1998年,根据《俄联邦电子图书馆》规划草案,确立建设电子图书馆的步骤和顺序,建立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的体系,以及发展电子图书馆的区城性的计划和方案,对国家珍贵文献通过制作电子版来进行保护并提供利用。目前,《俄联邦电子图书馆》规划已初见成效。例如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将孤本的斯拉夫语书籍数字化,计划将16世纪初的西里尔文字(俄语字母的前身)的书籍数字化。此外,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共同参与建立了电子文库《普希金和俄罗斯古典文献》,现在这个电子文库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电子文献,包括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等作家的作品及生平资料。如今,电子出版物《普希金》已经问世,它收集了普希金所有的文象及生平介绍,另外,还有200多幅图片。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俄罗斯信使》电子文献发送服务站,以利于国内外用户享用本馆资源;为读者提供1994年以来的呈缴本电子图书目录和1998年6月以来的新购书刊电子目录;建立高级电子目录,使用户不仅能利用本馆的数据库,而且能检索世界其它图书馆的数据库;建立Intemet网上的国家图书馆流动服务中心;成立电子图书馆支持部,收集、保存并向用户提供电子文献;进行卡片目录回溯转换,将25万张19世纪卡片目录和420万张1961年前的总分类目录转换成机度目录格式形式;完善本馆网页,开通电子邮件通讯,提高网络运行速度等。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6500家图书馆实现了计算机化,这些图书馆拥有计算机3.2万台。其中2500家图书馆提供接入因特网。有超过900家图书馆在因特网上有俄文网站。

根据图书馆发展的世界趋势,图书馆开始为用户提供虚拟的图书信息和情报的参考咨询服务。2000年10月,莫斯科“基辅”集成图书馆系统在其网站 n1. ru上率先开通了免费“虚拟咨询”服务。咨询员利用web-form和e-mail免费解答用户咨询。很快,“虚拟咨询”便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在俄国引起强烈反响。2000-2003年,“虚拟咨询”解答来自世界各地的网上咨询超过6000个。“虚拟咨询”的成功开展,极大地触动和启发了俄国内其他图书馆争相效仿,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俄89个联邦主体(州、边疆区、共和国等)中已有近1/3的联邦主体图书馆开展了虚拟咨询服务。为进一步整合各馆资源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2003年按俄文化部的指示,莫斯科“基辅”集成图书馆系统将“虚拟咨询”整体转至文化部支持的信息咨询网站http://library.ru上。并与区域间公共图书馆协会共同牵头,在“虚拟咨询”基础上,联合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了全俄合作性“公共图书馆虚拟信息咨询服务"。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图书书目信息部主任、教育学博士E.Д.Жабко认为在俄图书馆出现虚拟咨询服务是因为:①出现了大量可用来解答用户咨询的网络参考源和全文信息资源;②出现了要全天候使用图书馆电子目录和电子文献服务以及需要高水平馆员帮助的新用户群;③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为图书馆之间以及专业团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条件;④一些职业协会希望采用新的用户服务方式。俄各种类型图书馆普遍开展了虚拟咨询服务,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俄高校图书馆由于受隶属关系和服务职能的限制,虚拟咨询主要以服务师生学习和服务科研教学为目的,且服务方式单一,整体发展情况不如公共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尤小明.俄罗斯图书馆信息化政策的三个阶段[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2).

[2]俊亭.俄罗斯全国信息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计划――“ЛИБНЕТ”. nlr.ru/news/inv/libnet.doc.

[3]屈红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07(5).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6)

[分类号]G250

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既包括公共图书馆自身的业务活动规律与特点,还包括公共图书馆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社会机构,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相比,受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影响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状况、当地文化的多样性环境、社会/社区群众的需求特点、当地人口的社会构成等多种因素。对图书馆面积规划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其他影响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社会影响因素往往受制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两个指标,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社会状态的基础,而人口因素则是规划图书馆面积的重要指标。

1 服务人口因素

尽管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图书馆所覆盖的人口范围基础上的。服务人口因素是决定图书馆面积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图书馆面积规划来说,是最为显著的指标。服务人口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人口。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在根据普遍均等服务原则测算公共图书馆面积时,一定要考虑服务人口的数量。只有确定了人口数量这一指标,才能推算出图书馆资源的数量、配备阅览座席的数量等,从而决定图书馆面积规模。

图书馆服务人口指标与统计人口指标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服务人口因素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统计人口基数的确定,即以何种标准确定图书馆服务对象的数量。各国、各地区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家政策的调控、人口管理的方法、风俗习惯的不同,统计手段和方法各不相同,图书馆服务人口的确定与统计难易度各异。

1.1 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分类与确定

现以美国公共图书馆为例阐述一下服务人口的分类与确定问题。美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流动比较自由。与中国相比,美国人口总数量较少,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周围。据统计,美国人口的80%居住在大城市。

实际统计工作中,在图书馆服务人口统计方面要想获取一个准确、具体的人口数量指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美国各州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在这方面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大多参考ALA或者政府的统计数据。对图书馆服务人口的规定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

2005年,在《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第4版)(Wisconsin Public Library Standar&)中使用了“服务人口”的概念,并将所有指标都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服务人口对于图书馆业务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真实地反映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人口范围,为图书馆业务活动提供直接的数据基础。由于“服务人口”范围的界定比较困难,故提出了两个相关概念:①非本市居民借阅者(Nonresident Borrowers);②城市人口(Municipal Population)。《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推荐了以下四种计算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方法:①根据图书馆统计数据计算服务人口;②使用系统范围内非本市居民利用图书馆的数据计算服务人口;③通过本地流通数量估计服务人口;④直接加上周边未服务区域的人口。

从以上《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的“服务人口”规定中,笔者发现确定图书馆服务人口的范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服务人口概念的模糊性造成的。此外,威斯康星州的这些计算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但对我国的基层图书馆确定服务人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人口不多,服务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只有4家,服务人口在5―10万的公共图书馆有12家,多数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5万人以下。因此,《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明确提出,在设计服务时,服务人口超过10万的图书馆可参考人口数多的美国中西部州大型图书馆的标准。

通过对威斯康星州计算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方法的介绍,我们发现:①美国公共图书馆标准所规范的图书馆大多为小型公共图书馆;②美国拥有较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统计记录,州立图书馆或州图书馆协会每年都州立公共图书馆业务统计与比较数据,用这些数据计算“服务人口”相对较简单;③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基础是提供图书馆经费的当地政府所管辖辖区内的所有人口,即图书馆为辖区内所有纳税人服务;④计算图书馆服务人口,除了基础服务人口外还要考虑所有可能使用图书馆的其他类型及来源的人口。

1.2 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分类

公共图书馆计算服务人口有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有非常多的“预测”因素。我国在制订《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时,力求明确和统一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统计的口径。理论上讲,我国是中央集权国家,有着比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计算图书馆服务人口应当相对简单容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免又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由于存在城乡差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虽然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市生活。我们在考虑人口因素时,不能不考虑这种现象。

1.2.1 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分析,可将与图书馆面积规划有关的人口因素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行政区划内户籍人口。行政区划是指公共图书馆所在的行政区,行政区政府是公共图书馆确立、建设、财政预算的责任方。行政区划内户籍人口(Local Registered Residence)是最容易获取的数据,因为我国目前有着比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但是它无法真实反映可以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人口数量。

・行政区划内常驻人口。行政区划内常驻人口(Long―living Residence),这个指标因素可以反映一个行政区域内有接受图书馆服务潜在需求(或可能)的人口数量。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统计通常为半年以上),固定居住在本地区的人口。它是图书馆确定服务人口数量的最重要的基础。

理论上讲,统计“行政区划内常驻人口”应是“户籍人口”与“办理长期居住手续的人口”的总和。但在

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数据的获取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在于:①统计学意义上的误差(难于管理当地户籍人口长期不住于此,即“人户分离”现象;或不办理长期居住手续的外来人口);②“行政区划内常驻人口”这个数据永远处于变化之中;③我国并不是各个地方都掌握此类数据,有些地区对此数据疏于统计和管理。通过中国公布常驻人口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看,统计结果与实际数量误差也较大。

鉴于上述原因,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计算不能完全依赖于上述两个指标。但是,除了“行政区划户籍人口”和“行政区划内常驻人口”这两个指标外,我国还无更为科学、真实、具体地反映地区常驻人口的统计数据。与此同时,在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指标时,也经常采用这两个人口指标,故遵循“普遍均等”的原则,目前只能采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标准。

目前,可采用计算的方法获得本地区常驻人口的统计数据。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①,我国城镇外来人口占城镇常驻人口的比例是:一般城市大于8%,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在20%以上,省会城市在25%以上,最高的达34%。单体图书馆在进行规划时,如果图书馆所在地区无完整的常驻人口统计资料,可根据该编制组调查的数据推测。但要说明一点,对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各级图书馆要事实求是地根据当地情况,依据前面提及的比例计算当地常驻人口数量。在贫困、经济不发达地区,可能存在常驻人口小于户籍人口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户籍人口作为图书馆服务人口。

1.2.2 图书馆业务角度的人口分类 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分析,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数量在图书馆借阅、服务项目的设置与开展、阅览及电子服务的座席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应用的意义。我们必须使用基于图书馆业务统计的人口分类。图书馆服务人口可分为直接服务人口和间接服务人口。

・直接服务人口。直接服务人口(Residence Di―rectly Served)是指可以直接到图书馆享受服务的人口以及图书馆通过建设分馆或流动性图书馆的方式可接受直接服务的人群。直接服务人口是直接到馆接受服务的读者,是决定图书馆阅览座席数量和服务终端数量等指标的依据。

为统计直接服务人口,在此提出“服务半径”的概念。所谓服务半径是指图书馆服务所辐射的地理范围,是读者到达公共图书馆的距离,原则上是以读者到达公共图书馆的时间为限定标准来制定的。距离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

目前,对于城市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指标是1.5km,也就是说,人们步行15―20min就可以到达一个图书馆。日本不同层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大概在0.5-1.5km范围内。英国在2007年底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则根据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比率的大小规定服务半径,大概位于1-2平方英里之内,其中1英里的覆盖率要达到100%。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平均每3 529 km2的面积内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辐射半径为33.5km。

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编制组的调研,全国有95%以上读者采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公共图书馆。但我国各个城市的规模不同,读者主要的出行方式和到馆所花费的时间的承受度也会有差异。城市规模越大采用公交到馆的读者越多,城市规模越小采用自行车和步行到馆的读者越多。根据大、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规定,大型馆以读者乘公交或骑车60min(含等候与换乘时间)可以到达为宜,服务半径为9km;中型馆以30min为宜,服务半径为6.5km;小型馆以20min可以到达为宜,服务半径为2.5kin。

笔者认为,图书馆直接服务人口基本上是服务半径内的人口,因此在计算图书馆座席空间以及计算机终端等所占面积时,应以此人口数量为基础,再适当考虑非服务半径范围内可能到馆接受服务的人口数量。

・间接服务人口。间接服务人口(Residence Indi―rectly Served)是指无法直接到图书馆或者接受图书馆的直接服务,而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资源共享协议、业务指导、咨询服务等服务手段,间接地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人群。虽然间接服务人口无法直接到馆接受服务,但在“普遍均等”原则的制约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心馆的职能,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建设等业务时,要重点考虑以间接服务人口指标为依据。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间接服务人口数量等于该地区的常驻人口数量。

从图书馆业务角度划分图书馆服务人口时,直接服务人口数量会随着地区经济、技术、环境、图书馆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少,而间接服务人口则越来越多。在实际计算服务人口时,直接服务人口的数量也不会非常大,因为必竟可以直接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人群所占比重远远小于该地区间接服务人口和常驻人口的数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间接服务人口对于确定图书馆服务人口的范围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确定

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确定,既要考虑图书馆辖区的常驻人口,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到图书馆活动的读者人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从这两个方面确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都是比较困难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取决于人口统计方面的工作充分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开展的完善程度。对于新建馆以及改扩建馆,可以本着“科学发展”、“节约办馆”的方针,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种确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方法。

1.3.1 使用人口学统计方法 在图书馆业务统计不充分或者无统计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可使用人口学统计方法。这种统计方法需按照国家/地区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标准”的规定,直接套用人口统计数据,得到图书馆服务人口基数。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法测算出来的图书馆面积往往偏大,其原因在于人口统计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图书馆实际服务的读者数量,即处于服务半径内的人口数量。它只是一种替代算法。但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操作简便,是地区新建公共图书馆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新制订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则结合我国行政区划的级别,提出了自己的算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地区、盟、州)公共图书馆,以其所在城市市辖区(或城镇)的常驻人口数(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为服务人口数。县(市)公共图书馆,以其所在县城关镇、所在镇的常驻人口为服务人口数”。

笔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确定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方法,虽然操作简便易行,但是在计算时会产生不严谨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公共图书馆测算服务人口数量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常年不在当地居住的户籍人口;二是本地人在外地居住半年

以上,并且在居住地办理了暂住手续。那么,他们就会在两地公共图书馆建设中被重复计人人口指标。②统计、管理部门难以掌握大量不办理暂住手续的人口。③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正处于改革阶段,对人口统计的影响还是个未知数。而作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它必将会与我国的人口管理政策相矛盾。④我国这种算法得出的服务人口数量仅仅是间接服务人口数量,用间接服务人口确定馆藏量对于充分保障全体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有重要意义,但用间接服务人口来替代直接服务人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图书馆计算机数量、网络带宽、阅览座席等,肯定会大大超过图书馆实际需要量,从而造成比较大的空间浪费。因此,《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图书馆服务人口计算方法也只能是权宜之计。

1.3.2 使用图书馆业务统计方法 在公共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人口分类中,最难确定的就是“直接服务人口”。虽然在前面提及了使用“服务半径”的概念,但是在操作中还是有难度的。因为以图书馆为中心、以服务半径为半径划个圆,要想确定此范围的常驻人口不是件易事;再则此范围的常驻人口也不是人人都到图书馆接受服务,必竟到馆读者是有限的。此外,亲自到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读者也有些是图书馆服务半径外的居民。因此,笔者建议使用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确定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方法。

使用图书馆业务统计方法是根据图书馆现有读者数量以及基于此数据预测未来的10年读者量等因素,测算图书馆实际服务人口数量。采用这种方法测算图书馆实际服务人口,其统计数据相对准确,但操作起来相对繁琐,不适用于新建图书馆,因为新建的图书馆无业务统计数据,也不适用于统计数据不完善的图书馆。对于改扩建的公共图书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法。

假设:A=10年内图书馆注册读者年平均数量,B=10年内图书馆注册读者年平均增长率,c=图书馆设计年限,D=10年内未注册读者到馆年平均数量,E=10年内图书馆未注册读者到馆年平均增长率。

直接服务人口=A(1+B)c+D(1+E)c

通过基于统计的方法来测算图书馆服务人口指标,可以排除人口统计学上的一些障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据此设计出来的图书馆更加符合服务人口的实际情况,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

诚然,确定图书馆面积规模并不是完全由人口决定的,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即使是通过上述方法测算出来的实际到馆人数,也会因有读者不使用计算机或阅览座席而产生误差,所以在精确计算这些指标时,还要考虑资源与家具、设备的实际使用率等情况。

2 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图书馆自身“依辅性”特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非常大。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国家或地区,其图书馆事业都比较发达,遍布城乡;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图书馆事业发展得都不尽如人意。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种认识。

规划单体公共图书馆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最重要的指标是当地交通状况和产业经济结构。交通便利程度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决定了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交通状况越好经济发展得越快,其人口数量通常也就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在规划单体公共图书馆时,还应考量当地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产业结构,特别是在未来10年里,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实现的可行性。如果某地区要建设成为部级开发区、要建设核电站、大工厂,那么这个地区的相关产业就会蓬勃兴起,人口密度就会随之增加,人口数量就会上升,在这一地区设计图书馆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7)

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1、进一步建设富有特色的馆藏资源及地方文献资源,参加王阳明之路公共图书馆联盟,参与王阳明专题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活动。按照省古籍保护中心的要求完成图书馆古籍书影的拍摄和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六项数据著录工作。

2、以读者为中心做好阵地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加强分馆、流通站点建设等,积极开展馆外延伸服务,送书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为广大市民营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的图书馆服务环境。进一步深化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对照《图书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和图书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创新服务手段与服务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3、进一步加强馆员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计划组织开展基层图书馆(室)业务辅导和培训工作4次、组织召开**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组织业务培训2-3次、组织本馆及县区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编辑《书香洪城——南昌图书馆通讯》等。

二、继续打造品牌服务文化惠民。

结合各节假日、重大活动日时间节点,推出具有强烈吸引力、感召力及覆盖人群广的系列读书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有讲座、有培训、有展览,深化流动服务、“图书馆联盟”、讲座、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多方面的服务,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结合主题,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配合各重大重点节日宣传,积极开展公益性展览。

1、汽车流动图书馆将继续走进街道、社区、乡镇、军营、学校等服务网点,计划20次。参加全市“三下乡”活动,计划“送书下乡,送书进社区”6次。

2、继续打造公益文化讲座“豫章讲坛”文化服务品牌,下半年预计举办27场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寒暑假学生学习、建国70周年、三风建设等题材。继续加大和媒体的联系,促进豫章讲坛的宣传报道,扩大讲坛的影响力。

3、进一步打造“小小洪旗手”活动品牌

对于已经成型的系列活动继续完善和深化,打造成为“小小洪旗手”活动品牌的排头兵,并且加强与各先进馆的交流、与各出版社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引进更新颖、更有教育意义的优质少儿活动。

4、做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服务“两会”是一项长期工作,需建设一支高水平信息服务保障队伍。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要培养专业服务人才,针对代表、委员在信息采集、整合、分析、研究等信息服务的要求,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建立常态化“两会”专题资源平台不断加强和充实图书馆资源。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5、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好书计划”各项活动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8)

中图分类号: G25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3-0091-05

Explor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y Transition and Innovation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ge, library transition and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y innovative practice from two aspects: management transi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he author's proposal are as follows: improving management philosophy, breaking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learning and absorbing the advanced method and technology for service innovation, and hard innovation and soft innovation should coordinate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transition; service innovation

笔者不久前结束了美国图书馆的访学,近距离体验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美国图书馆同行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令人印象深刻,触发了笔者探究图书馆转型和创新的冲动,这是研究的缘由之一;其次,自己身处高校图书馆,强烈地感受到当前图书馆正面临着一场变革,图书馆未来将何去何从?好奇心驱使探究这个主题,这是研究的缘由之二;近日读到吴建中先生在2012年出版的《超越与转型》一书,引起强烈共鸣,这是研究的缘由之三。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问题,值得每个有责任感的图书馆人思考,这个宏大的主题,以笔者个人的学识和积累,恐难以抓住要旨,本文试图从图书馆的管理转型和服务创新方面展开研究,实为管中窥豹,意在抛砖引玉。

1 研究综述

图书馆转型与创新问题近年来引起图书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重视,国内主要的研究有:初景利[1]通过分析美国几个典型图书馆的创新实践,提出图书馆转型发展建议:加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的设计;加强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的业务布局与结构调整;改进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融合;加强图书馆统筹协调与协同的能力;加强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与培养。初景利[2]把图书馆转型的外生动力归纳为:信息环境,经济环境、教育与科研环境等变化;吴建中[3]认为当代图书馆的转型不是功能的转型,而是增强和完善了“以用为主”的基本功能的转型;朱强[4]的研究认为在变革时代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寻求改变,需要制订出图书馆未来的战略规划;为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支持;注重开展多元化合作;宗霞[5]指出图书馆面临三个方面转型:核心价值转型、功能定位转型、管理服务转型。

图书馆的转型变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上述文献研究表明,管理转型是服务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服务创新则是图书馆创新的显性成果。故本文把重点放在对图书馆的管理转型和服务创新的研究上,其中管理转型包括管理理念转型、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文化重构;服务创新则包括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创新和服务场所创新等。

2 美国高校图书馆管理转型

2.1 管理理念转型

在数字信息时代,美国图书馆界积极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对图书馆管理的再认识,从原有的重视文献资源的管理、服务业务的管理,发展到重视图书馆的全面管理,包括对图书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研究、业务流程的再造,用户关系的管理等等。

2.1.1 引入企业管理思维 重视发展战略规划

很多美国高校图书馆都在其网页上写明该图书馆的使命或愿景,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1998就开始未来发展战略,其发展战略主要围绕内容战略、用户战略、推广战略、组织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提出[6],并在之后的时间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哈佛大学2013年最新的战略目标则强调[7]:为支持哈佛大学研究,教学和学习,实施哈佛图书馆馆藏和内容开发战略计划;通过知识发现,整合专业知识和全球合作的网络,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数据。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最新战略规划中提出了七项战略目标[8],包括馆藏发展战略、用户战略、学术支持战略、空间优化战略、文化建设战略等。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的新服务模式战略目标则重点强调[9]:数字图书馆战略、学术支持战略、图书馆评估战略等等。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最新战略规划包括[10]:世界级的馆藏发展战略、服务战略、推广战略、沟通与协作战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总之,图书馆发展战略重点通常围绕资源保障与建设、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知识发现、信息素养教育、以及组织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而制定长期规划。发展战略规划高瞻远瞩,以支持学校的学术发展为准则,对具体的业务工作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2.1.2 重视用户关系管理

美国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用户关系管理,用户关系管理的要旨是重视用户价值,为细分用户提供细化服务,服务运作从“以业务为中心” 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模式。通过关注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是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的有效手段。加强用户关系管理有多种方式,如为细分用户提供定制书目信息、热门图书推荐、定题信息服务等等。此外,让用户参与新服务的设计是用户关系管理的另一种尝试。一直以来,图书馆的服务设计都是以图书馆为主,以用户为辅,美国高校图书馆则把用户参与放在首要位置。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建设读者学习空间的时候,邀请用户提供设计方案,用户投票选定方案,整个过程都以用户为主,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

2.2 组织架构调整与变革

美国高校图书馆近年在组织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传统图书馆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合并和重组了许多传统部门,成立了很多新部门,使组织机构扁平化。

2.2.1 优化组织结构,成立新部门

在美国高校图书馆有很多新部门,如战略规划部、人力资源部、评估部、馆藏发展部等。战略规划部负责研究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及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趋势,制定本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规划部通常由馆长直接领导,是馆长的智囊团。人力资源管理原本是企业管理的理念,强调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发挥员工潜能。近年美国高校图书馆效仿企业管理模式,重视提升员工素质,纷纷成立人力资源部,该部门主要负责全馆人员招聘、薪酬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考核、职称评定、员工培训等,良好的人力资源系统是完成组织使命的保障。评估部出现较晚,是在2000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提出图书馆评估准则后,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设立的部门。图书馆评估把读者满意度作为评估的重点,评估部负责日常的各类数据搜集,分析评估数据,定期评估报告,为图书馆个性决策提供支撑。馆藏发展部是从采访部发展而来,通常整合了采访馆员、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等分散在不同部门的馆员,组合而成的新部门,负责制定馆藏发展政策、发现用户需求,按需统筹建设馆藏等,原有的采访部则重点放在资源的采购及合同管理等商务工作。

2.2.2 实施全面改革,重新整合机构

2011年哈佛大学图书馆改革在世界图书馆界引起轰动。当时哈佛图书馆共有八十多个分馆,由于历史原因,存在机构臃肿、协调性差、资源建设重复等问题[4],导致图书馆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已经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哈佛图书馆高层决定对原有的组织模式进行的改革,把所有的分馆按照馆藏发展需要、馆藏内容所属学科领域以及业务活动相似性分成五个大组,各个分馆除受原来所属院系领导外,还要受所在组负责人的领导。重组后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实现了扁平化,增强了分馆与总馆、分馆之间的横向协作,并统一了分馆借还书服务、技术服务以及数字影像服务等服务界面,使服务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在2007年提出“新服务模式计划”,进行了以大学科群为基础的整合。该计划组织变革的重点是对原有的专业分馆进行合并和重组,按数字图书馆的虚拟布局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功能,形成以学科群为基准的整合,为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整个大学图书馆系统的高效和集约运行。该图书馆还将以前分散于各分馆的采购、编目业务统一纳入总馆的技术服务部门。

2.3 组织文化重构与创新

图书馆组织文化对图书馆的价值观、管理风格、组织架构、规范制度起导向作用,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对于员工具有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促使员工把群体价值观念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行为,是打造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11]。在转型和变革时期,图书馆组织文化需要重构和创新,为管理转型和服务创新提供支撑。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提出新的组织文化构建计划[12],重点强调支持和鼓励员工不断更新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培养员工对工作方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耶鲁大学图书馆强调树立对馆员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通过给馆员提供各种学习机会,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需求,让员工获得职业的成功。图书馆文化重构,需要重新审视馆员的作用,重视馆员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利用各种方法提高馆员的进取心[13]。

3 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3.1 服务内容创新:从文献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美国图书馆学大师谢拉[14]说:“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美国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型,学科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1.1 深入用户的学科服务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担负着新的使命和任务,学科馆员成为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力量[1]。康奈尔大学的学科服务的主要任务是[15]:院系联络、馆藏建设、参考咨询、教学培训。耶鲁大学学科馆员的任务是: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订购、检索服务和咨询服务,以及承担学科课题和项目。哈佛大学商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在嵌入教学培训方面取得不菲成绩,他们围绕课程教学与学习提供特色服务[4],2010年参与的课程达到90多门,基础服务包括教学准备服务、技术帮助、课程网站建设、教参资料的保留和获取、全文链接的提供等;全程跟踪的深度服务包括:信息产品和学习资源的定制、与课程相关情报收集及调研分析、课题决策参考方案、学生研究作业、项目内容设计等等。

3.1.2 嵌入科研的高端知识服务

美国高校图书馆除了大力发展普遍的学科服务,还探索“嵌入式”高端知识服务模式。近年来很多研究型图书馆承担科研数据管理任务,为本校学者的科研项目提供从项目申报到研究成果数据管理服务工作,一般设有专人专岗实施数据管理服务。科研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备份、共享、数据安全等,需要开发专门的软件工具进行管理,为此图书馆还同技术开发商一起合作开发相关软件产品。这项工作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的图书馆业务,这是美国高校图书馆探索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向高端知识服务的转型的典型例子。

3.2 服务手段创新:社交网络和移动图书馆

美国高校图书馆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及时应用新技术,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社交网络和移动图书馆服务是目前美国高校图书馆有影响力的服务。

3.2.1 运用社交网络服务用户

美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运用社交网络推广图书馆的服务,建立同用户的沟通渠道,带给用户全新的服务体验。美国高校图书馆在社交网络出现伊始,就敏锐地发觉这项应用对图书馆的重要性,紧紧围绕这项技术开展多种虚拟服务,现在很多图书馆都拥有数量可观的“Fans” ,年轻人是社交网络的主要群体。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普遍采用Facebook、Twitter等方式同用户交流和互动,图书馆Facebook主页所提供服务的内容包括:新闻、最新通知、参考咨询、交流园地、技术服务等,很多图书馆甚至把实体展览都搬到Facebook上来,还有图书馆借助社交网络平台组织热门话题讨论活动,所以这些应用都大大增加了读者的关注度。

3.2.2 移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图书馆在美国率先得到普及和应用,移动图书馆最早只能进行一般信息查询,如馆藏目录查询、移动数据库检索、参考咨询 、续借图书、读者账户管理、馆藏分布、新闻和新书通报等,现在发展到建立社交网络的链接,提供讲座播客服务,预约研修室,预约移动课程等。除此之外,移动图书馆大大促进了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的借阅,在促进阅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大学图书馆正努力扩展支持移动设备的信息环境,以方便用户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学术资源。

3.3 服务场所转型:从文献中心到学习中心

3.3.1 信息共享空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场所

一直以来,图书馆给人的印象是浩瀚的书库、安静的阅览区。美国高校图书馆则正在颠覆这种印象。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率先提出将图书馆打造成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把图书馆打造成读者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读者可以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完成各类学习与讨论交流,把传统的书库从原来显眼的位置转移到比较隐秘的地方,二线图书甚至被移到城市郊外的密集仓储中。信息共享空间通常分为学习共享空间和学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主要提供给大学生利用,有个人学习间、小组讨论学习间、设备与技术服务空间等。学术共享空间则是为研究人员提供高层次的研究与讨论空间,提供多种硬件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打印机,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和文字识别设备等。信息共享空间中的设备和家具都是可移动,用户可以根据会议或研讨的需要重新布置。此外,在许多特定区域还设置了咖啡厅,浓郁的咖啡气味,令读者沉浸在松弛与惬意的环境中,享受学习、交流和思考的乐趣。

3.3.2 为游戏化学习提供支持

地平线[16](Horizon)报告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都提到游戏与游戏化学习将成为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所谓“游戏化”就是将游戏的基本元素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游戏化的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学习来积累点数获得奖励。美国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提供游戏服务的尝试,主要目的是吸引用户到图书馆学习,加深用户对图书馆工作的熟悉和理解,提升用户阅读粘性和信息素养。在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图书馆的一个中型开放区域,摆放着普通的阅览桌椅,贴在每个阅览桌上的九宫格数独游戏为在此学习的理工科学生提供游戏支持,他们在学习间隙,顺便完成贴在桌面上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思维,体会学习的乐趣。

3.3.3 学习中心的嬗变――斯坦福大学的“无书图书馆”

在场所创新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有很多大胆创新,斯坦福大学的“无书图书馆”就是一个创新案例。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因为空间容量限制,在2010年将物理图书馆和工程图书馆改建成“无书图书馆”,他们将大部分图书搬运至郊外的远程书库,把腾出来的空间设计成“无书图书馆”。走进无书图书馆,感受到这些空间都是为“人”设计的,而不是为“物”设计的,里面有大量的沙发,一个名为“头脑风暴岛”的讨论区域、电子公告栏以及一组活动空间,只有很少的书和书架。在一侧显著位置,有当年惠普公司初创时的办公室模型、在走廊里则摆放着Google最早设立在斯坦福大学的存储设备模型。几台电脑和Kindle电子阅读器摆放在桌面上,供读者使用。“无书图书馆”全Wifi覆盖,智能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联网查阅资料,这样的空间为读者营造出更多自由的学术氛围,令读者沉醉其中,成为思想的“孵化器”。

4 研究启示

4.1 提升管理理念,突破体制限制,大胆探索组织创新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需要变革以适应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组织变革的前提是管理理念的提升,需要把图书馆事业放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去审视,提出图书馆的愿景和使命,制定图书馆发展战略。纵观中国图书馆界的理念创新, 步伐很小,战略规划大多停留在表面,或者表现为工作计划,而不是一种组织未来的发展战略,往往缺乏深思熟虑的高瞻远瞩规划,加之落后的组织文化,使图书馆缺乏一种向上的力量。

美国高校图书馆具有很大的自治性、自,因此在体制上保证了改革与创新的顺利进行。相比而言,中国高校图书馆缺乏自治性,加之历史原因,中国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高端人才家属聚集之所,组织内部的任何变革同个人利益冲突时,都会在内部形成强大的阻力,因此中国高校图书馆在组织创新方面缺乏建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图书馆进行了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按照大学科重新整合服务部门,形成以学科为主,融合基础服务和高级情报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浙江大学图书馆成立了研究与发展规划部,负责研究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制订图书馆发展规则,并根据业务线条设立了资源总监、服务总监、技术总监和合作总监岗位。

4.2 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服务创新

国内图书馆界比较固守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范式,缺乏对新范式的研究和尝试,亦缺乏引进借鉴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服务创新的实践。总体看来,图书馆的局部创新多见,系统性创新少见,很多创新本质上只是对原有服务的补充或点缀,而真正的创新则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重构图书馆服务,可以说中国图书馆界正是处在“微创新”的阶段。应大力倡导建立图书馆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从自娱自乐式的“创新”中走出来,努力寻求满足用户需要的服务创新。

4.3 “硬创新”和“软创新”并重

如今的图书馆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的范畴,只保留了“图书馆”的称谓,内核集成内容、工具、平台等多种功能,外延则扩展到支持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的服务[17]。如果把技术创新和场所创新比作图书馆的“硬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则是“软创新”,图书馆的转型和创新需要软硬创新相辅相承,互相配合才能顺利进行。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承载着学校的重任。同美国图书馆相比,中国高校图书馆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尽快缩小差距,是中国每一个图书馆员特别是图书馆领导层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说“硬创新”可以借助技术靠钱来实现,那么“软创新”则需要图书馆人从理念、方法、态度上有质的提升方可实现,“软创新”是“硬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初景利,许平,钟永恒,等. 在变革的环境中寻求图书馆的创新变革――美国七大图书情报机构考察调研报告[J]. 图书情报工作,2011,(01):10-16,69.

[2]初景利.图书馆的未来与范式转变――IFLA2011年大会侧记[J].图书馆论坛,2011,(06):68-72.

[3]吴建中. 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3.

[4]朱强,张红扬,刘素清,等. 感受变革 探访未来――美国三所著名大学图书馆考察报告[J]. 大学图书馆学,2012,(02):5-12,17.

[5]宗霞.简析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转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95-99.

[6]杨雨霖, 黄如花.美国国会图书馆管理创新案例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10,(06):101-106

[7]The Harvard library transition[EB/OL]. [2013-10-5].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 Keyword =k77982.

[8]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strategic planning[EB/OL]. [2014-04-25].http://www.library.cornell.edu/aboutus/inside/strategicplanning.

[9]许丽丽.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的“新服务模式计划”及其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06):75-78.

[10]Harvey Cushing /John Hay Whitney Medical Library 2009 -2012,Strategic Plan[EB/OL].[2013-10- 03].http://www.Med.yale.edu /library/about /action2009.pdf.

[11]Craig Gibson,Playing on ''Practice Fields'': Creating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ulture in Academic Libraries[EB/OL]. [2014-04-20]. http:///ala/mgrps/divs/ acrl/events/national/ seattle/papers/304.pdf.

[12]Columbia library strategic plan[EB/OL].[2014-5-10] .http://library.columbia.edu/content/dam/libraryweb/general/documents/strategic_plan_2010-13.pdf.

[13]Julia Leong, Craig Anderson. Fostering innovation through cultural change[J].Library Management, 2012, 33( 8/9):490-497.

[14] (美) 杰西・H・谢拉. 图书馆学引论[M] .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6:25.

[15]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 图书馆杂志,2008,(02):63-66.

[16]地平线网站[EB/OL].[2014-04-20].http://www.nmc.or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G259.5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5

1.引言

国际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指出,战略规划是当今企业系统化制定、组织、执行决策以及获得未来最重要知识所需的各种工作,并且利用有效反馈对照原有预期测评决策成效的一种持续过程。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服务领域中,人们逐渐对国家财政支出效率予以关注,包括地方公共和公立大学图书馆在内。20世纪80年代,国外图书馆界率先开始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旨在实现自身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1984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在其职业继续教育课程中开设了“图书馆环境下的战略规划”,利用图书馆发展和筹资活动的实例,具体阐述战略规划的各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战略规划在国外图书馆界的应用日渐成熟,有助于审视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阐明图书馆的价值、使命与愿景,向公众传达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宗旨,推动图书馆更好地创新发展。Germano MA和Stretch-Steohenson SM曾指出,将图书馆战略规划和传统营销结合起来,确立竞争性图书馆战略计划,以鼓励图书馆的价值创造。目前,战略规划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管理规划,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有关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研究成果不断产生,如陈昊琳等通过对30份美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的启示;张玲通过对国外15所高校图书馆现行或即将实施的战略规划文本的分析,展现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战略规划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别立谦和刘晋伟分析了美国几所优秀大学图书馆最近战略规划中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张义龙等探讨了约克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与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其战略文本所具有的借鉴意义。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对国外大学图书馆战略文本的解读,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其中美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分析最多,其次涉及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而尚未对诸多英国顶尖高校图书馆进行整体性分析,以考察英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独特性和效用性。Pacios AR E103通过对65所英国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分组对比,发现战略规划要素分析有助于构建一个最佳的文本模板。鉴于此,本文以英国高校图书馆最新战略规划为样本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与研究的有益启示。

2.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采用网站调研、统计分析、主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进而归纳其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势。

根据2016年TIMES公布的英国大学图书馆排名情况,笔者首先选取前20名英国知名大学图书馆进行网站调研,从中选择制定最新战略规划较为完善的15所大学图书馆,然后对其战略规划文本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获得相关研究结论和发展启示。

3.研究过程

3.1研究样本选取

根据2016年度TIMES和泰晤士报公布的英国大学综合排名情况(2015年9月20日更新),本文选取排名前20位的英国知名大学图书馆进行网站调研(日期为2015年10月10日),进而选取其中最新年度规划或中期战略规划制定较为完善的15所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战略规划文本作为研究样本(战略规划基本情况见表1)。

各馆战略规划时间在2-6年不等,大都以4年为主,占总数的33%,表明4-6年的战略规划期限既有利于图书馆战略发展思路的稳定执行,也有利于图书馆根据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进行及时反应与战略调整,同时能够保证图书馆的管理运行效率,因此被多数图书馆所采用。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多个层面出发,针对这15所英国大学图书馆的最新战略规划文本进行统计分析。

3.2战略制定主体分析

战略规划主体选择是整个战略规划制定的重要手段,而主体的个人意志或集体意志是衡量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组建团队制定战略规划是未来图书馆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趋势,而群体意志代替个体意志是任何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从15所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主体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包括高级管理团队、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董事会等在内的英国大学图书馆利用群体组织的所占比例为33.3%,已远远超过图书馆馆长的所占比例。尽管不少大学图书馆都未注明制定战略规划的组织,但是从团队合作完成战略规划制定的情况来看,图书馆战略规划方向不仅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参与。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图书馆组建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吸纳不同人员的有效意见,形成独有的集体决策和管理风格,有利于全方位考虑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以期实现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3战略发展方向分析

多年来,英国大学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影响力非常强,其中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学不胜枚举。目前,英国大学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战略规划制定机制和运行体系,对图书馆战略发展目标和使命具有清晰而全面的认识:拥有详细的战略规划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并且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战略规划的制定、、修订等工作,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广泛学习借鉴。从15所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目标与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概括(见表3)可以看出,英国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向主要涉及知识信息服务、教学与科研支持、强化用户体验、打造开放空间、创新工作理念、知识资源共享、加强资源建设、满足读者需求、开展社会服务、协同合作进取等多个方面。

从战略发展方向及其所占比例来看,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发展方向的核心与重点是图书馆工作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集体创造力的发挥,如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灵活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探索工作创新: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不断推出服务新功能,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次,知识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前沿领域,如萨里大学图书馆鼓励知识创新和倡导学术自由,伯明翰大学图书馆提倡通过学习、知识、文化改变生活;此外,辅助大学开展科研与教学也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使命和职责之一,如剑桥大学图书馆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优良的环境设施和信息服务,不断增强科研和教学服务能力,从而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牛津大学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良的服务,积极支持学习、教学和研究。

与此同时,空间开放与共享成为当前英国大学图书馆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趋势。如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一流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专业化知识和信息空间:萨里大学图书馆正在打造温馨的开放空间,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此外,互动学习、协同合作、用户体验、社会服务等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课题。长期以来,用户第一和服务至上始终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和目标,注重学习研讨、加强合作交流、建设特色馆藏等均是图书馆达到一流服务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整体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图书馆根据当前IT技术发展状况而制定具体的战略发展计划,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技术优先的工作理念。

3.4战略规划体例分析

战略性体例是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图书馆在规划文本中进行战略分析,确定战略目标并且制定战略过程的相关体例,是一个包含战略整体内容的分类聚合,具体分为核心的战略体例、辅战略体例、特色化战略体例等。本文综合15所英国知名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样本的实际内容,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分为愿景、使命、目标、环境扫描、措施、指标量化、评价体系、价值观等8个方面(见表4)。

可以看出,使命、目标、措施是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10个以上的战略规划样本均包含此部分,占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价值观、愿景和指标体系,占总数的32%;而环境扫描和评价体系占总数的13.8%。统计结果表明,英国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自身工作职责和发展使命,将其发展目标视为最核心的价值,并且制定了可操作性较强的详细实施策略,以有效促成发展目标的及时调整和有序实现。

从横向考察来看,上述统计指标值居首位的是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其战略规划文本内容比较全面,基本涵盖了上述各项体例内容,表明该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规划制定经验,在规划修订完善方面已达到成熟水平。同时,利兹大学、约克大学、萨里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涵盖了6个方面的内容,占整个内容总量的75%。由此看出,英国大学图书馆普遍比较重视战略规划制定的全面性和完善性,涵盖内容也比较丰富广泛。虽然部分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涵盖内容体例不够多,但是大都紧抓核心体例进行概述,比较重视战略规划的实践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战略规划对象明确,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有利于组织管理和运行实施。

3.5战略规划内容分析

战略规划文本内容分析是探索大学图书馆战略活动常规方式特点和规律的重要途径。每个图书馆战略规划体例均与其内容紧密相关,并且服务于战略规划内容。本文综合了15所英国知名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样本的实际内容,将战略规划文本内容分为环境分析、经费、服务、资源、技术、管理、合作等7个方面(见表5)。

可以看出,15所大学图书馆战略规戈0文本均涵盖了服务和资源两项内容,表明服务和资源成为英国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如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使命为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专业化知识和信息空间,它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重点,“开放空间”和“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之一:它将更多地使用信息化物理空间,并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设立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将图书馆研究和学习的空间提供给整个校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学习和服务要求;同时,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希望通过将图书馆的90%的资源上网,以便达到信息、资源的真正聚合和共享。在信息资源服务方面,牛津大学图书馆制定了资源发现策略,包括设定参数等:为了响应读者的反馈,牛津大学图书馆还增强SOLO和其他资源发现工具的功能以增强用户体验,同时设计并实现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基础设施和归档服务,以保存数字馆藏,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化数字资源服务和共享。而约克大学图书馆的战略重点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先进设备和最先进的资源,为用户提供在线学术图书馆,促进知识、文化的开放获取,实现真正的开放化数字资源环境和自助服务空间。

数据统计也表明,80%以上的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均涵盖了合作、管理、技术等内容,表明合作、管理、技术等都是为图书馆服务和资源提供基础保障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英国大学图书馆非常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仅次于服务与资源:积极加强多领域工作交流和学术合作,借鉴其他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和管理经验,及时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与缺陷,促使图书馆发展战略的日趋完善合理,均是英国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分析和经费保障作为一种战略服务内容,目前已逐渐开始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广泛实施。尤其是图书馆环境分析,有助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自身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实时了解行业动态和用户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改革和调整。

从横向考察来看,英国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制定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统计中的8所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涵盖了5种及其以上的内容,占总数的53.3%。由此可知,英国大学图书馆在突出重点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同样重视战略发展规划内容制定的完整性,并且将所有构成要素均作为自身发展的充要条件,以期达到整个战略规划制定的周密性。

4.启示与思考

4.1重视战略规划的制定,提高战略规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使命之一就是为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提供辅助,这也是英国大学图书馆发展规划体例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重视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集成多方面的参与和关注,吸纳不同组织的讨论和构建,加强管理层和基层组织力量,提高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以期达到共同为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服务的目的。英国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战略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在抽样统计的排名前20位的知名大学图书馆中,有15所大学图书馆都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战略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战略规划对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网络调查中还发现,每个英国大学图书馆都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使命和社会价值,都在不断努力实现其奋斗目标:同时,大学图书馆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都普遍强调战略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的变量,以期达到战略规划制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各自的战略发展规划中,由于规划内容不够深入细致,尚未达到全面提升意识,致使制定的规划方案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落到实处,缺乏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实证的图书馆战略规划需求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国图书馆界常以“年度工作计划”、“五年规划”为主要形式和战略规划的总体雏形,虽已形成一定的中国特色,但从不同群体对指定战略规划态度的频率调查显示,50%以上的群体对战略规划认识比较模糊,认为战略规划趋于形式主义,可见我国的战略规划的制定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和落到实处。因此,图书馆需要全面重视战略规划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及时把握行业趋势,坚持自身使命职责,实时关注用户需求,不断加强技术应用和对外合作,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才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和增强认同价值。通过创新和合作,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仅是满足读者的当前信息需求,而且要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和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当今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图书馆用户服务需要逐步上升到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层面上,在强化用户体验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渗透知识的传递共享和阅读的宣传推广,以利于实现图书馆战略发展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4.2加强战略规划体例的完善和内容的丰富,并且突出重点

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为图书馆最终发展服务的,战略发展规划的基本目的是研究图书馆内部的环境、资源、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对未来发展做好充分计划与准备,不断开发环境和发展思路。构建一个成熟稳定的发展空间。英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体例和内容制定相当完善,而且牢牢把握规划的核心内容,突出重点,从而达到战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在把握为大学科研和教学服务的职责和使命的同时,实现图书馆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其中“全方位”包括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技术、管理、价值、地位、形象等要素。大学图书馆需要构建多元化、多集成、多方位的发展模式,促使自身在资源、服务、技术、形象、地位等方面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目标而积极探索和努力进取。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制定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中,还没有完全达到体例和内容的完整,邢杰、贾东琴对中国图书馆馆员进行调查,发现“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理念”等战略规划内容是中国高校图书馆关注的重点,而“工资分配”“危机管理”等在人们心中重要性偏低。而英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则将“创新工作”“知识服务”等作为关注的重点,表现出现代性高校图书馆的关注特征。可见我国图书馆界需要强化规划制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不断适时调整完善规划方案,突出重点与核心内容,如创新、服务、技术、管理等;在重点环节上做好重点规划,加强创新力量,同时强化学习、合作、定位等,以促进核心内容发展的完善和更新:制定合理可行的具体计划,重视计划实施的信息反馈和调整,使发展战略更加细致、丰富和全面。

4.3进行图书馆发展动因分析,对图书馆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图书馆的发展动因,从根本上是为图书馆本身存在的价值所驱使的。一所图书馆要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全民知识的获取而服务的。图书馆要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适时审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动因,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对自身所处内外部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把握当前外界的机遇和挑战,分析自身的发展驱动力和竞争力,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合理制定和规划自身发展方向,以期达到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可度和价值认同感。英国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自身定位,如牛津大学图书馆确定自身发展动因是拥有牛津大学独特的馆藏资源,基于为学术和社会服务的目的,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为学校、社会、企业开发和提供不同形式的高层次科研项目服务,而且通过每年的科研报告来审视自身的规划进度和效果,进而不断追求更新的发展定位。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网络环境中,对于战略规划的制定我国图书馆还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外的一些战略规划已经有部分被引进和借鉴,但国内图书馆仍然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如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对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制定进行尝试,但总体还不成熟,影响和普及面还不广泛。因此,图书馆界更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包括用户需求分析、发展动力分析、内部资源配置、社会价值及服务提升等,对自身的发展动因进行长期系统的分析和判断,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把握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全面审视自身内外部各方力量。同时,借鉴先进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经验,取长补短,逐步更新和完善战略规划,并且不断对发展模式进行多元化和多方位的革新。

4.4加强多方位合作,提供特色化服务,扩展图书馆发展功能

Ulrich Hofman认为美国图书馆将会有一种与用户服务领域高度整合的技术管理,这种技术管理将成为美国图书馆在战略时间框架中成功的关键。在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承载着为国家精神文明传播和服务的重要职责,更应该不断扩展自身的发展功能和服务领域,在网络服务、移动服务、数字服务、智慧服务等领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主动性和人性化的信息知识服务,以达到与用户互动交流的目的。英国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馆际之间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多方位的合作,以使大学图书馆能够获得内外部各方面的支持和协作,从而减少各种障碍和阻力来获得最大化的发展效率。如帝国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过与本校校友、医疗伙伴、NH等的合作,提供面向大众的特色服务,与公众共同分享学习和教研经验,营造公众参与图书馆的良好氛围,使自身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所认可,也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自身快速发展。

图书馆服务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76-03

在创新型社会里,如何改进服务手段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各地公共图书馆都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和举措。而笔者所在的湖南图书馆也为抓住新型社会的新读者,探索了一条适合当今外文借阅室的新路――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启动的半年时间里,湖南图书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遍受市民读者的欢迎和认可。笔者在此就该计划的实施,谈一点体会。

1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现状调查

1.1文献陈旧,藏书结构欠缺合理性

近年来,由于国外影音刊物的停止以及外文原版书籍价格的上涨,让本来就经费不足的公共图书馆更是把天平的一端倾向了中文图书。据统计,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外文文献的藏书量还不到总藏书量的5%,这样就使得本来就读者少的外文借阅室读者更是寥寥无几。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因为外文书的珍贵和复本有限,用禁止外借来限制读者,要求读者只能在阅览室阅览,这样,外文借阅室就陷入了“读者少―投入少―借阅下降―读者更少”的怪圈,这就严重阻碍了外文借阅室的发展。

1.2书刊采购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公共图书馆的采购一般都由专门的采编部门负责,而读者对于外文资料的需求只会跟窗口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提出来,从而使得实际握有采购大权的采编人员不能及时得到读者对书刊的反馈,这就造成了公共图书馆目前所藏的绝大部分外文书刊并不是读者需求的,使得昂贵的外文书刊就这样束之高阁并不产生借阅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1.3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外文借阅室的特殊性,给该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外语、懂外语的专业人才。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外文借阅室外借量不高,很多图书馆给外文借阅室配置的都是不懂外语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只能从事一般的借、还、上架、整架的基础工作,不可能深入到外文书刊的内容中去,更不可能为读者提供动态服务,引导读者选择合适的读本。这也是造成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一直冷冷清清的原因之一。

1.4专业性强,文献利用率低

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所藏图书多数以很多年前的原版外文图书为主,而大部分读者则以学习性为主,潜心研究原版外文著作和科技文献的读者少之又少。据统计,目前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的利用率最高为30%,而有的图书馆还不到5%。这些外文文献资料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这对人、财、物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从以上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的现状表明,传统的外文借阅室服务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读者的需要。而湖南图书馆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特征,启动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这是一个依赖先前的外文借阅室,但又在服务方式和藏书内容上与之前外文借阅室有所区别的新型外语信息共享空间。

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启动的具体实施

2.1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环境氛围建设

2.1.1人员配置。要适应新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要求,湖南图书馆在工作人员的配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安排:①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在自主采书方面能选购好书,在流通中能向读者推荐并满足读者需求,在活动中能顺畅地与外教和读者交流。②工作人员要有动态的服务意识。很多情况下,读者由于害羞,不敢参与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具有亲和力和责任感,主动、巧妙地与读者沟通,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所以工作中还需工作人员提高自己的情商。湖南图书馆在外文借阅室配置的工作人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能够很好地亲近读者,提供给读者最动态、贴心的服务。

2.1.2推行开架借阅,美化室内环境。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实行借阅藏一体化、阅览室和书库全方位开放的服务模式。读者自由灵活地选取自己中意的书籍阅览或借阅,既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又大大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在室内环境方面,湖南图书馆更是将书桌椅都摆在窗台下,保证室内具备良好的通风、适中的阅读光线,并配备充足的空调,使其读者无论是酷夏还是严冬都能静下心来参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活动。为了调节读者的情绪,湖南图书馆还在借阅室的书桌、窗台上摆放了多盆绿色植物。这由绿色植物营造出来的幽雅安静的环境能给读者带来舒服的享受。

2.1.3书刊采购与服务一体化。为全力配合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拥有自主书刊采购编目加工权。工作人员会在前期与来馆读者沟通,了解读者需求,并在阅览室显眼位置放置书刊荐购本,使读者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还会经常在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等图书网站上了解外语学习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从而第一时间掌握了外文图书市场的动态,为接下来的采购打好坚实的基础。湖南图书馆还实行了书到即编目加工的作业方式,大大缩短了书刊上架的周期。此外,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还专门设置了专业的推荐书架、新书架,用醒目的红色海报做宣传,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这种采购与服务的一体化,增强了窗口第一线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直接交流,同时,大大减少了书刊等文献资料少人或没人利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李华艳: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看图书馆外文借阅工作*李华艳: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看图书馆外文借阅工作*2.1.4做好导读指导工作,巧妙处理读者服务问题。对于馆藏外文资料,工作人员应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位读者的导读工作。湖南图书馆在外文借阅室进门处张贴了工作人员编写的读者指南及外文文献最新的数目索性和活动宣传信息,以便读者及时有效地得到外文借阅室的最新外文资料和活动开展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主动向读者推荐合适的图书和外文活动,耐心艺术地回答读者的咨询提问。

2.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组织架构建设

2.2.1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品牌意识。湖南图书馆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来重新诠释外文借阅室的定义,并将其作为外文借阅室的品牌形象,让读者由此全新认识乐外文借阅室,了解了外文借阅室,从而利用了外文借阅室。同时,湖南图书馆又把外文借阅室的“E路前行”和“外文之窗”的所有读者活动都统一到“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旗帜下,以主题突出、品牌打造、创新推广、品味引导的方式,来组建外文借阅室和读者的良性关系。“E路前行”英语角围绕一些趣味性话题,开展阅读交流与分享活动,引导各个层次的读者锻炼和提高口语水平。“外文之窗”则是利用外文借阅室的书、刊、报纸等特色资源,通过举办期刊、报纸展览、书籍展借等直观方式,达到外文阅览室人气、借阅量的上升,以打开湖南图书馆外文特色资源的知名度,从而让读者享受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酷炫新鲜资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活动案例、服务内涵、创新手段,湖南图书馆扩展和延伸了外文借阅室在免费开放环境下的丰富功能,并以不落俗套、扎扎实实的工作实践回应了广大市民读者对“新时期外文借阅室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的尖锐质疑。

2.2.2围绕地标式活动形成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图书馆可以确定一个有潜力的活动,使其成长为当地的主要关注点(地标式活动),也可以考虑以其中一项活动作为地标式活动,其他几个活动则围绕这项地标式活动形成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为彼此造势。目前,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有“E路前行”和“外文之窗”。在进行这些活动前,湖南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深入解读,把“E路前行”作为外文阅览室的地标式活动,其他活动则围绕“E路前行”进行。在运作上,工作人员举全力宣传策划每期的“E路前行”,通过QQ群、微博、贴吧、论坛、豆瓣等分别给组内成员单独宣传,到后期再进行交叉式炒作宣传。笔者曾就参加活动的读者做过调查统计,通过豆瓣贴吧参加活动的占30%、QQ群占30%、微博占12%、馆内海报电子屏广播的占28%。最后效果显而易见,“E路前行”的参与人数都达百余人,而同时开展“外文之窗”的新书展借只三天就一借而空,期刊展观展人数连连攀升,连平时的阅览人数也日益见长。

2.2.3组合活动软实力,选择性外包。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利用组合方式来增强计划的软实力,并根据自己的不足,选择性的把一些专业性的工作分包出去,让更加专业的团队来做。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E路前行”在保证其公益性的前提下,巧妙地将英语培训机构纳入合作之中。湖南图书馆不为培训机构搞任何宣传和提供任何费用,而培训机构则定期向图书馆派出最优秀的老师主持“E路前行”活动。这样,合作机构的优秀老师可以弥补外文借阅室工作人员主持“E路前行”活动方面现场掌控力和课堂上临场经验的不足,并且外教的纯正发音为活动创造了逼真自然的语境,可以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而同样的,培训机构能借助图书馆这个公益大平台让更多市民认识他们的老师,从而了解他们的机构,达到间接宣传的目的。目前,湖南图书馆在充分调查培训机构和师源后,签约有6家不同风格的培训机构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外教25位。通过这些外教,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国外的信息和风土人情。

2.2.4建立常态的活动策划模式。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在执行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时,建立了一套常态的活动策划模式,即:“活动主题目标定位责任细化方案撰写立体宣传活动反馈效果评估”。 ①每期活动其都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如:“闻书香 看世界――原版外文期刊展”;“男人帮”父亲节主题书展;“轻叩文学的门扉―外国经典文学展”;“回眸一夏,重拾经典――外文过刊展”;“生如夏花,静若秋叶――英文诗歌展”等,这些主题鲜明的标志性活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目标定位明确。其开展的读者活动多与国家节假日紧密相扣,如:专门针对暑假学生多这一特点,湖南图书馆开展了夏日新书大作战――外文新书展活动;六月毕业季,外文借阅室启动了相约青春,放飞心灵――青春励志英文书展。③责任细化。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的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各自的任务项目,并规定了时限,明确了活动效果,以保证活动能按计划顺利进行。④外文借阅室从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起就力求每项活动都有相应的方案策划书,并报送馆宣传推广部,这样使其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下的每项活动都有严格的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⑤在立体宣传上,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更是联合馆宣传推广部,从馆内的电子屏、海报、易拉宝再到省内的平面媒体及网上贴吧、 论坛、QQ群、微博等互相交叉炒作式宣传。⑥每期活动结束后,湖南图书馆都会在当天及时信息到相应的宣传平台上,让读者知晓活动开展情况,以便进行读者反馈。⑦从实施策划方案后,湖南图书馆都及时对活动进行效果预测评估,活动后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次主题活动提供借鉴。

2.2.5提升活动的个性张力。图书馆因其文化背景,被深深烙印着教育性,所以在开展读者活动时,应提升活动的个性张力从而淡化活动中的教化意义。湖南图书馆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强调活动的个性、内涵,并尝试与其他学科融合,做到了兼收并蓄,使读者得到了更直观感性的活动体验。同时,为迎合读者追求快乐的心理,在活动中,其善于制造和表达快乐,在充分尊重读者体验上的快乐上,使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2.6加强政府合作,创建多元化的活动机制。湖南图书馆还准备新增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内容,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秀和省内大规模的英语演讲比赛,借助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影响力,为计划的品牌提升和全民推广寻求到可靠的保证。

3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产生的效益

3.1打造新型外语学习分享空间

湖南图书馆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通过人与人直接参与互动的活动方式,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和现有的馆藏文献资源优势,把外文借阅室打造成一个新型的外语分享空间。这种将新型的服务方式和传统的服务手段结合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成功地架起了外文文献与读者需求之间的桥梁,再透过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这张强大的知识网和人际网,增强了读者学习外语的吸引力,强化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打造的新型外国语学习分享空间。

3.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社会效益

湖南图书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于2013年1月启动,截至目前,已举办28期“E路前行”、38期“外文之窗”,服务读者12,000余人次,外文借阅室的借阅量从去年的平均每月700人次一跃上升到今年平均每月1,800人次。2011年,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全年外借人次934人,册次1,904册;2012年的外借人次是3,693人次、册次是8,396册;而2014年自年初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到9月份为止,外文借阅室外借人次5,961人、册次13,283册。从以上三组数字足以看出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还吸引了《中国文化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省内外媒体的多次报道,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给湖南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姚梅,陈瑛.省级高校外文阅览室的外文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上一篇: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 下一篇: 酒店前台工作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