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4 04:50:46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5-01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张丽娜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本文只针对第一册的练习设计进行分析。本教材由二十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3―4篇相关的阅读课文组成,总82篇。每篇课文后设计了若干习题。题型包括HSK的一些客观性习题,如,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还有一些主观性习题,如,填空、连线、简答等。

一、对练习题量的统计及分析

(一)每学时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教材练习题量、教材课时、单元课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下表:

由表可知,《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学时的平均题量比较大。教材为单元主题式,每个单元包含4篇相应的阅读课文,可见编者的设计思路是:每篇阅读课文及其课后对应练习应在一个学时内完成,学生在一个学时内,既要完成300、400字的文章阅读,又要完成30多道练习题。这对于学习初级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虽然练习题量较大,但是题型设计偏重客观性的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判断等。根据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馈,学生在完成客观性习题的时间比主观性题目要少,因此,以客观性习题为主的练习编排方式还是合理、科学的,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特点。

(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每单元的练习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题量最大的为第二单元,有146题;最少的为第二十单元,有93题,相差53题。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到第三、第九到十一、十九和二十单元,这几个课段间题量变化幅度较大,第三到第九、十一到十九单元这两个课段的题量变化幅度相对缓和。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遵循着高低起伏变化的趋势,呈不规则的波浪式。这种分布比较科学,第一单元给学生较少的练习题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单元练习题量上升,使留学生意识到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为后面单元练习的进行做好心理准备。第十和二十单元题量达到最少,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厌学情绪,适当减少题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有多有少的题量设计,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既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又可以减缓学生对汉语的畏惧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对练习题型的分析

(一)普通题型分析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制约着对外汉语教材的题型设计。通过对《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的练习题进行统计分析,该教材共有18种题型。这18种题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练习(一)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的提问方式。练习(二)和(三)通过选择和判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阅读课文文意的理解。这两个题型主要侧重于对阅读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如句意再现、段意总结、文章主旨、作者态度等等。练习(四)一般为“根据课文填空”。练习(五)着重训练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回答问题”这种题型。

教材着重训练留学生的速读能力、综合能力、推断能力。“根据文意选择答案”,这种题型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速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快速浏览、跳读的能力和习惯,跨越词语障碍,迅速捕捉、获取所需的信息。“根据文意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这两种题型有助于学生在速读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对阅读课文进行综合概括,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独特题型分析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有一些自身比较独特的题型,如,“连线”“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根据课文填表”等。这些题型只占总题量的10.1%。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阅读技能的讲解和练习,但从习题的设计中,可知既有从词语、句意、段意等方面检查阅读效果的练习,也有训练总结、概括问题能力的练习。主要的题型都是围绕着检查课文理解程度和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这两个教学目的进行的。

三、结语

本文运用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练习题量、题型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在练习设计与编排上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以后阅读教材练习的编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2)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天》等都是精美的写景抒情的诗文,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要求之一,为达到这一教学要求,我首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梳理和建构。

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是解读文章的第一步,这一步做好了,有利于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并为品味语言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整体感知课文呢?根据本单元文章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理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不外乎“总――分――总”“总――分”“分――总”或者“并列式”或者“移步换景”等。《海滨仲夏夜》用的是“并列式”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描绘了五幅流动、变化着的画面。

第二,找中心句。找中心句也不失为一种整体感知课文的好方法。找中心句,就是提取文中的总说句、总括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将其进行组合,加以综合性的表达,完整而概括的显现全文信息。中心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段首、段尾。中心句找到了,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品味优美的语言

本单元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能提高听说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是美的享受,因此教会学生赏析语言的办法至关重要。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要教给学生品味语言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1)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此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言环境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2)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要说清楚。把握住这三点,学生就明白了品味语言的方法,那么赏析语言、作批注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教会学生积累

诵读积累。本单元的诗文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大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都在作者的观察和描写之中,因此作者在这样的诗文中用了很多精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这样的诗文非常适合朗读背诵,尤其要注意美读。余映潮老师说过:“美读,就是诗意的朗读。”那么如何进行美读呢?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做到语音准确,用抑扬顿挫的声调顺畅的朗读。第二,注意训练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技能。第三,声情并茂的朗读,做到体味句子、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充满情致。第四,朗读成诵,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摘录积累。摘录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规定学生必须摘录积累一些句子,那么,对本单元来说,就要摘录一些美句――写景的句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角度,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草木、声光色味、红黄绿蓝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类积累,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把一类一类的语言材料积累起来,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单元要求掌握有关比喻、拟人的修辞知识,以便体会、领悟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3)

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是解读文章的第一步,这一步做好了,有利于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并为品味语言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整体感知课文呢?根据本单元文章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理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不外乎“总――分――总”“总――分”“分――总”或者“并列式”或者“移步换景”等。《海滨仲夏夜》用的是“并列式”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描绘了五幅流动、变化着的画面。

第二,找中心句。找中心句也不失为一种整体感知课文的好方法。找中心句,就是提取文中的总说句、总括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将其进行组合,加以综合性的表达,完整而概括的显现全文信息。中心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段首、段尾。中心句找到了,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品味优美的语言

本单元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能提高听说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是美的享受,因此教会学生赏析语言的办法至关重要。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要教给学生品味语言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1)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此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言环境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2)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要说清楚。把握住这三点,学生就明白了品味语言的方法,那么赏析语言、作批注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教会学生积累

诵读积累。本单元的诗文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大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都在作者的观察和描写之中,因此作者在这样的诗文中用了很多精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这样的诗文非常适合朗读背诵,尤其要注意美读。余映潮老师说过:“美读,就是诗意的朗读。”那么如何进行美读呢?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做到语音准确,用抑扬顿挫的声调顺畅的朗读。第二,注意训练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技能。第三,声情并茂的朗读,做到体味句子、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充满情致。第四,朗读成诵,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摘录积累。摘录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规定学生必须摘录积累一些句子,那么,对本单元来说,就要摘录一些美句――写景的句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角度,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草木、声光色味、红黄绿蓝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类积累,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把一类一类的语言材料积累起来,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单元要求掌握有关比喻、拟人的修辞知识,以便体会、领悟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4)

高中英语科的教学内容和作业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科学设置,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创造了条件,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育工者,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更好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服务。以下就是本人在近年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共论,以求提高。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基本结构为: Warming up ;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and grammar);Integrating Skills; Tips and Checkpoint. 其后的练习设置也是同步的,且重点强调:Listening; Talking; practicing ; Integrating skills and Writing. 各单元各部分按不同的角度(听、说、读、写)设置,重点不同,但都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TITLE 服务。通过单元分项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练习设置方面,各题的内在联系与课文内容密不可分,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下面就各方面各部分的课文内容与练习设置作简要阐述,供各位同仁借鉴。

Warming up 与 Grammar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4 在这一单元中,热身部分的四幅图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一些伟大发明与一些重要事件,要求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简单描述,充分使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定语从句,且通过问题“What made them unforgettable ?” 直接与单元标题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吻合。在Listening Part 中,我们要想让学生听明白 “读者”向我们介绍的事件,我们就先应让学生快速浏览SEFC B1A Page 106. Integrating skills 中的文章。只有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简单学习,了解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大地震,重点要求学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第二次地震的时间、地点及发生的事情,然后再要求学生浏览Listening Part 的内容,再听有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就能快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了。再如:SEFC B3 UNIT 3中的听力部分,与前一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为教师实施听力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和Writing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9. 在这一单元中,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汉语中已经学过怎样通过写提纲来展开写作,实际的英语写作还是第一次,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能得到更多的启示。本单元各部分的设置不但紧密,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单元阅读内容为“Life on the go”,而现实生活中的“Teenagers”刚好与文中的“Liu Mei”同龄同代,自身也携带手机,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或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带手机。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且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课文的内容。此时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分段归纳总结。

学生们便能将每段的主要意思呈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积极引导,去做Post Reading 中的第二题,告诉学生词汇“outline”的含义,学生就能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了,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和Writing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9. 在这一单元中,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汉语中已经学过怎样通过写提纲来展开写作,实际的英语写作还是第一次,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能得到更多的启示。本单元各部分的设置不但紧密,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单元阅读内容为“Life on the go”,而现实生活中的“Teenagers”刚好与文中的“Liu Mei”同龄同代,自身也携带手机,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或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带手机。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且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课文的内容。此时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分段归纳总结。学生们便能将每段的主要意思呈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积极引导,去做Post Reading 中的第二题,告诉学生词汇“outline”的含义,学生就能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了,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抓紧时间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告诉教师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同时强调平时的作文中我们怎样写一些简单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如有可能,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完第四段内容之后背诵此段,我想这样的工作一定会取意想不到的结果。我在教学中也是屡试不爽。顺理成章,对于本单元的练习Page138中的写作,我们也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采用有效的阅读原则,即高效的阅读者应该首先抓住文章的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并遵循如下步骤:浏览文章的编排设计,包括标题、篇幅、插图和文字等——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文章内容及体裁——浏览全篇文章——确认或修改猜测——进一步预测——再次阅读以获取细节内容。这样的例子在本套教材中随处可见,可信手拈来,如SEFC B2A Unit 6 Life in the Future; SEFC B1A Unit 6 Good Manners 等等。

Grammar 和 vocabulary 之间练习的整合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规范词汇的结构框架。只有在掌握了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框架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词汇和语法有机结合起来。FESC 教材中的大部分词汇是基础词汇和词根,通过构词法的学习,我们可以繁生出许多词汇,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成倍增加。高中语法、句型中的各种词类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SEFC教材中不乏其例。如since fall help china 等等。各语法点上也有许多内在的联系。如SEFC B1A中的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Don’t make too much noise.”变为间接引语时则为:Our teacher asked us not to make too much noise.这里就涉及到了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而各种分词的用法也很有趣。在SEFC B3 中,编者又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和练习,把一个句子按成分分拆,使得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创造了条件。只要学生专注于学习,相信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正确的运用——写作。

关于跨文化交际、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和练习

在跨文化交际和爱国主义的学习运用中,SEFC 教材提供了相当多的例子,如SEFC B1A 中的 Unit 7中练习中的各国文化习俗的课文学习和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从A city of heroes 到练习中的The Rescue of ABU Simbel; SEFC B2A The British Isles 到 Ireland: The Island in the West; SEFC B3 Unit 3 The land down under 中,我们可以从AUSTRALIA 一直了解到THE DISCOVERY OF AUSTRALIA。阅读与练习无不紧密相连,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以灵活的方法,把各种练习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打击他们毫无进取可言。

有了上面的各项工作,相信准确的语音知识和到位的拼读练习也能给学生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神出鬼没了。

总之,授人以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次目标,各位同仁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归纳、总结,最终以精练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最终得以提升。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5)

一、教学目标是指针

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通过教学目标分步细化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整册课本制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最后按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实施课时教学目标。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课时,通过课时教学目标实现单元目标,从而实现该册课本的总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我制定的总体目标是: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2.整体设计,灵活开发,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留意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本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 的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英语询问病情并用英语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需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以生词的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句型和对话的听说练为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以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教学目标; 第四课时,以根据单元知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为教学目标; 第五课时,以巩固和应用知识为教学目标。

二、精讲有度是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讲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但授课教师要做到精讲有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学习空间。授课教师的精讲在教学中应放在生词、短语、易混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上。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精讲分别在第一课时:10—15分钟,对生词的读和记忆进行讲授;第三课时:15—25分钟,对语法和知识点做出讲解;第五课时: 15—25分钟,对知识点在练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在讲的同时还应伴随相应知识的练习,做到讲中有练、练中配讲、讲练结合。

三、互动有效是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的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怎样做才能互动有效呢?要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互动的话题;2.互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循序渐进地进行,对生词的互动可采用:跟我读—仿我读—自己读—大家读的方式;4.互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笔者这样设计互动话题:根据该单元询问病情的交际主题,结合各种病情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病况来练习对话。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了互动,提高了英语交际的水平。

四、训练到位是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际,也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考试目标和考题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在设计训练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第二,训练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历年中考和期末的精选题目;第三,题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第四,要做到讲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找到每一种考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讲练结合,精讲有度。

总之,我们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四有”,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也不能虎头蛇尾、避重就轻,让单元教学目标无法在课时教学中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侧重某一方面来实施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课时教学目标是指针,精讲有度是方法,互动有效是途径,训练到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向45分钟要成绩,要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6)

一、职业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这样的规定:“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中各类专业所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职业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实际需要的、反映语文规律的基础知识,系统地、简明扼要地传授给学生,才能以简驭繁,学以致用。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教育性强,实用性强,结构科学,适用面广

这套教材结构上的特点为职业高中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如短期培训专业可只学第一册,三年制(不包括实习时间)的专业可学第一、二、三、四册。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可以把第一、二、三、四册的内容浓缩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

三、怎样把第一、二、三、四册的内容浓缩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

由于第一册担负梳理、强化初中学段语文能力,开始高中学段语文能力训练的任务而且在结构上第一册与第二、三、四册形成“总”与“分”的关系,所以完整地保留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以简驭繁,学以致用”的原则,选取第二、三、四册中的有关内容编为以下几个教学单元。

1、记叙文单元:由第二册中的《琐忆》、《为了忘却的纪念》和《彭大将军回故乡》三篇课文组成。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记叙文单元的教学目的:正确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清记叙层次,了解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2、新闻单元:由第二册中的《新闻二则》、《包身工》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四篇课文组成。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新闻单元的教学目的:了解广义新闻与狭义新闻的概念,了解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的特点。

3、说明文单元:由第二册中的《景泰蓝的制作》和由第三册中的《一次大型的泥石流》、《蝉》、《笑》四篇课文组成。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说明文单元的教学目的: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层次,辨识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议论文单元:由第三册中的《拿来主义》、《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和由第四册中的《纳谏与止谤》、《评享乐主义价值观》四篇课文组成。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议论文文单元的教学目的:正确把握论点、论据,理清说理层次,把握论证过程,理解常用论证方法的表达作用。

5、散文单元:由第三册中的《荷塘月色》、《绿》、《我的空中楼阁》三篇课文组成。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散文单元的教学目的: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了解情景交融、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和表达作用。

6、小说单元:由第二册中的《祝福》、《项链》两篇课文组成。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小说单元的教学目的:把握主题,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正确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7、戏剧单元:由第四册中的《鸿门宴》、《威尼斯商人》两篇课文组成。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戏剧单元的教学目的:把握剧情和主题,正确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初步鉴赏戏剧冲突的妙处,欣赏人物精彩的对话和独白。

8、文言文单元:由第二册中的《鸿门宴》,第三册中的《采草药》、《雁荡山》和第四册中的《劝学》四篇课文组成。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达到文言文单元的教学目的:把握内容,正确翻译,背诵重要段篇,了解常用实词含义,了解常用实词含义,了解常用虚词用法,了解文言文常用句式的特点。

9、为突出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增加“应用文写作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日常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主要是指适应日常生活、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进行各种应用性写作的训练。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学会写作常用的和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便条”、“单据”、“启事”、“广告”、“书信”、“通知”、“日志”、“记录”、“说明书”、“摘要”、“计划”、“总结”、“报告”、“合同”等。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33.4

2001年开始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打破了以往《教学大纲》按学段划分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了连贯、衔接的贯穿小学至高中的九级目标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一个整体,给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上不封顶,下要包底"的要求。这给各学段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弹性,但同时也带来了 "两极分化"提前出现,且情况更加严重的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比较多,小学生的词汇量很少,不能够完全揭示单词的读音规律,没有办法建立单词与读音间的有机联系,缺乏单词拼读能力。

如果能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标准》中对三级总体目标的描述"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对二级目标中读音规律的要求进行整合,进行语音衔接教学,强化语音教学,让学生理解,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形音对应,音中有字,字中有音。只要掌握了单词的读音规则,就可以"见词会读音,听音会写词"。

第一课时:认读48个音标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语音是"入门"的关键一步。英语共有48个音素,对应有48个国际音标,采用传统的分散教学,既费劲,效果也不太好,学生容易混淆。而采取"适当集中教学"使得整个语音教学系统化了,便于学生的辨别,读音也较标准,掌握牢固。我把48个音素分成五类,然后集中成表格进行教学。如:

这五类音素分别用数字"20,3,2,3,20"来标明。

第一类:右边的"20"个辅音,分成三类,但都是按一"清"、一"浊"("清"指清辅音,"浊"指浊辅音)成对出现的规律进行集中。学生通过此表,一目了然,只要反复熟读与识记,就能更好地区分"清"、"浊"辅音,从而掌握它们的发音特点:发清辅音时,声带不振动;发浊辅音时,声带发生振动。

第二类:左边的"3"个鼻音,都是浊辅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逸出。反复跟读,学生就能准确地发出这三个鼻音。

第三类:中间的"2"个半元音。半元音既不是完全的元音,也不是完全的辅音。发音时口腔通道的窄度不足以产生清晰的摩擦声,而发音的时间又极为短暂,不足以形成元音。

第四类: 右边的"3"个"不对称音"。因为英语中的舌侧音只有一个[ l ],[ r ]是齿龈后音,[ h ]是声门音,它们的发音都较特殊,没有清浊相对的音。

第五类:左边的"20"个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又可分成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双元音是由合口双元音和集中双元音组成。通过注意发音过程中唇形、舌位及牙床开合程度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采取这样的编排方式,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音标和拼读规则以及单词和拼法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读准、记牢、会用的目的。

通过"适当集中"和分散巩固教学,以及创设良好的音标学习情景,使枯燥的音标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在一节课之内就能认读48个音素,他们不再认为英语有多么地抽象和难学了。当然,在这一节集中课里,对学生的发音准确度不能有过高的要求,而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将元音和辅音随机组合,让他们掌握拼音技巧,并纠正不准确的发音。然后再进行读音辨别练习,让学生解析他们所听到的读音。这样的练概要用两个课时。

第二课时:辅音字母的读音

当学生能熟练进行读音辩析后,让他们说出26个字母,并辨别每个字母的读音中分别含有哪些音素,这一方面巩固对音素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对字母进行了"正音"。写出字母的音标,并按照所含元音归类,学生们就会发现规律:大多数辅音字母的读音中含有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而字母的读音与它们在单词中的发音有着密切的联系。21个辅音字母中有16个可以用"掐头去尾"法得到它们的读音,也就是说,只要把字母音标中的元音音素去掉,剩下的辅音音素就是这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这些字母有:b, c, d ,f ,g ,j ,k ,l ,m ,n ,p ,s, t ,v, x, z。剩下的5个辅音字母中,h, r, w的发音只要在它们的小写字母外加上音标符号即可,所以称为"小写字母法",y是个半元音字母,发的音就是半元音/j/,"q字母胆子小,一见you就哭/kw/"。另外有个别字母能发出不同的音,如c, g, s, n,还有几个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ch, sh, ck, th, dr, ts, kn, ph, ght, ng, mb, wr, wh,它们的发音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单词进行总结。这样就为学生找到了"最近发展区",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

第三课时:重读音节中元音字母的读音

第三个集中课时是紧接着第二个集中课时进行的,学生掌握了辅音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律后,会急切地想知道元音字母的发音。这时候就让他们了解一些有关音节的基本知识,知道我们在说英语的过程中,是以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而每一个音节的组成都离不开元音字母,即使最短的仅有一个字母构成的单词,也是一个元音字母而非辅音字母。音节按照其结尾字母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简单地说,以元音字母为结尾的,称为开音节,以辅音字母为结尾的,称为闭音节。具体来看,一个音节的结尾无非就是三种结构,即"1个元音字母+1个或多个辅音字母"(简称元辅)、"0个或数个辅音字母+1个元音字母"(简称辅元)、"1个元音字母+1个或数个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简称元辅e)。"元辅"结构为闭音节,"辅元"和"元辅e"结构为开音节。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发名称音,在闭音节中发短音,简称"开名闭短"。学生从音素中找到元音字母的名称音(其中u的名称/ju:/是由半元音/j/和长元音/u:/组合而成的),再找到它们的短音,总结规律:"a的短音象小花,e和i的短音形不变,o的短音缺半边,u的短音口朝下"。

学生能判断出开、闭音节及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律,即开音节中发名称音,闭音节中发短音,简单总结成"开名闭短"。在接下来的五节课中,分别练习五个元音字母在单音节单词中的读音。这里用来练习的单词既有小学学过的,也有初一新教材上的,这样就在词汇方面进行了初中和小学的衔接。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见词会读,听音会写",对单词的意义不做硬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随机记忆。

第四课时: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开闭音节中都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如果两个元音字母在一起就构成了字母组合。实际上,元音字母组合有三种情况:"元+元","元+辅(r,re,y,w,l),"辅元混合"(如ture,tion,sion,ight,old, ind等)。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来验证这些字母组合的读音,再举更多的例子让他们进行练习,直到能脱口而出。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比较复杂,对学生掌握的要求可以适当放低,只要他们能辨认出一些常用的组合即可,至于到底发什么音,可以把笔记当作"字典"不断翻阅,时间长了就形成思维定势了,看到一个新单词,会想到已经学过的跟其含有相同组合的另一个单词,只要把辅音一"调包"就可以脱口而出读出这个陌生的单词。

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比较复杂,学起来难度比较大,开设这节集中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组合"意识,并不必要立刻就记住所有"组合"的发音。教师将常见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总结成笔记形式,发给学生,做为一种学习资源,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去查阅。查阅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能记住了。这节课只跟上一节练习课,重点练习学生学过的单词即可。

第五课时:音节的划分和重读

在前面的练习中,每个单词中只包含一个音节,这样的单词叫单音节单词,根据音节的多少,英语的单词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单音节词都是重读的,所以我们不必加重音符号,但要按照重读音节的读音规则来读。而如果一个单词中所含的音节有两个以上,则其中有一个是重读的(个别有两个重读音节的),其它都是非重读音节。我们只要给单词划分音节,找到重读音节,按照发音规则读出这个重读音节,在非重读音节中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一般发短音/I/或/?/,不必去做过多细致的研究。划分音节的方法是:找到单词中所包含的所有的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个数,也就是单词的音节个数(词尾的e不发音,不构成音节),再看在相邻的两个音节间有几个辅音字母,"一归后,二分半,三个以上如何分开随你便",一般情况下,双音节单词第一个音节重读,三个以上音节的,大多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这样划开音节并找到重读音节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很容易能读出重读音节,然后再向前向后延伸,让他们模仿唱歌的"强拍弱拍",体会英语读音的韵律美。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读出很长的单词,他们会很有成就感,这会大大增强识记单词的信心和决心。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注意到非单音节词,且能形成"划分音节"的意识,紧接着进行第六个集中课时。

第六课时:拼读单词

这是整个语音教学阶段的小结课。前面的课时教学是单项训练,这节课则进行综合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读单词的基本步骤 "一看、二分、三找、四读、五连",即拿到一个单词,首先看它含有几个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也就是这个单词中含有几个音节),给单词分开音节,找到重读音节,读出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连贯地读出各个音节即整个单词。当然有的单词是合成词,还有的是派生词,可能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但合成词和派生词也有其独特的读音规则,也应该让学生做一定的了解。还有些单词的发音不完全符合规律,比如city,family等划分音节后,第一个重读音节是开音节,却按照闭音节来发音,还有一些字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了音变,但只要总结一下五个元音字母的常见的发音,就不难发现,一个单词的发音无论如何特殊,仍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只要多加练习,特殊的单词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仍然能很容易地掌握。即使没有把握读对,他们还可以对照一下单词的音标,来纠正自己的发音,并体会这个发音的不同之处,形成新的语感。

读音规则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字母(形)在单词中的读音(音),明确了字母、音标、音素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知道音素在字母与音标之间起着桥梁作用,适时地建立起音、形之间的联系及其单词的拼读意识。抓住培养学生拼读能力的良好契机,集中识记大量的单词,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加大了语言的实践量,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观察、发现、联系、对比、总结、归纳的认知学习和迁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经过科学系统的语音学习和集中识词训练,大大减轻了"两极分化"现象,那些在小学就"掉队"的同学重新找回了自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英语学习中。

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

1. 赵文辉.英语语音教学新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2)

2.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8)

1. 主题学习,因创造而快乐。在为期两年的主题学习——“古诗文大讲堂”活动感言中,学生这样写道:

“古诗文大讲堂”活动使我深深感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受益匪浅,就算毕业也永不会忘记,因为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陈启航

“古诗文大讲堂”活动中,我们在台下付出了汗水,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这次活动,让我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胆量。用这种方法学习,从活动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又得到知识,不是很好吗?

——张姊彤

我为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史感到自豪,我们还自创了有趣的剧本,在学校表演呢。我不会忘记小学生涯中这次有趣的学习活动!

—— 李戈扬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喜欢古诗词了,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袁正明

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四大名著,这些名著有的让我触目惊心,有的让我开怀大笑。

——王传宇泽

孩子们用他们的学习感言告诉我:他们需要的是充满智慧的“快乐语文”。

2. 主题学习,在创造中诞生。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是以“文化主题”来编排单元学习活动内容的,“文化主题”是统整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的核心。单元中的“文化主题”,要么体现在同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上,表现为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或世界多样文化;要么体现在同一个单元的言语形式上,如诗词、寓言、故事、传说、小说等。

由于教材在编写时,做到了“文学审美与语言实践的有机统一”、“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统一”,所以无论是以“内容”来统一的“文化主题单元”,还是以“形式”来统一的“文化主题单元”,单元中的课文、练习和习作,不仅在内容上给学生以审美体验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还在言语形式上为学生进行习作提供了范例。

如,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第6课《变色龙》、第7课《金蝉脱壳》习作2写一种小动物),是以“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学习单元。单元中的课文各有侧重,“大自然的美和法布尔对昆虫研究的执著”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和热爱大自然,“变色龙奇异外形的描写”为学生提供了写动物外形的范例,“金蝉脱壳的神奇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写动物活动的范例。四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使学生学会了从动物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两方面来表达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习作可谓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再如,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第8课《小鹰学飞》、第9课《青蛙看海》、第10课《狼和小羊》、第11课《狐狸和乌鸦》(课后练习:续写《狐狸和乌鸦》)口语交际《对话:买文具》],是以“童话和寓言”为文学表现形式的“主题单元”,四篇课文均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创作,蕴含了“学无止境和坚持到底,认清坏人的本质和不听奉承话”的道理。该主题单元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又使学生学会了用对话进行言语表达。

以“文化主题”来编排的单元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情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感知和理解中感受美,在实践和运用中进行美的创造。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纵观苏教版小语十二册教材,打破教材的单元格局,会发现有些文化主题是反复出现的,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螺旋上升的。如,在苏教版五、六年级的四册语文教材中,均有“中国名著学习”、“中国古诗词学习”、“中国国学学习”。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结合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不同学期中实现同一主题学习的连续性,在合理配置课内外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构成富有班级特色的“大主题学习活动”,构建富有班级特色的语文课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带着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本着“创新使用教材、促成学生主动快乐发展”的精神,我在思考中践行“点燃学生智慧的”创造性语文主题学习。

3. 主题学习,在实践中创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为我们“开展语文主题式学习,制定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指明了方向:“语文主题学习”要以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促成学生对语言的实践与运用。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每一次“语文主题学习”都构成了一个语文学习的系统。每一次“语文主题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达成每一个“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系统功能。

基于“系统论”和“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把每一次“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促成学生对语言的实践与运用”。在“主题学习”活动中,通过合理开发和使用“主题单元”课内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单元主题语文学习”

在开展“单元主题语文学习”活动时,首先要研读教材,明确主题单元学习活动内容;其次要确定主题单元学习活动总目标;然后扩充主题单元学习活动资源,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或重组主题单元学习活动内容;接着,通过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的主题学习活动,达成主题单元各项学习活动目标,最终实现“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践与运用的能力。以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主题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主题:动物与自然)

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运用写动物外形和活动的方法,写熟悉的小动物。

扩充学习活动资源:阅读《昆虫记》,了解法布尔;仔细观察一种或几种小动物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三、开展“大主题语文学习”

结合苏教版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打破年级的界限,以“五、六年级教材中前后出现的中国名著选篇和中国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名著阅读活动的原生点(五上《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五下《阅读》和课外阅读《说岳全传》;六上有多幕剧《负荆请罪》;六下《三打白骨精》),开展“走进名著”系列活动;以五六年级教材中出现的的诗词选篇作为古诗词学习活动的原生点(《清平乐 村居》、《如梦令》、《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结合“小学生必背的70首古诗”,开展“诗词赏读”系列活动;以五六年级教材中出现的《三字经》、《古今贤文》、《论语》节选为原生点,开展“国学诵读”学习活动。

经过资源的扩充和多样学习活动的设计,两年里,在五、六年级开展了跨单元、跨学期的“大主题学习活动”——“古诗文大讲堂”主题学习活动。通过开发和整合课内外学习活动资源,课内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在课外迁移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古诗文大讲堂”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主题学习活动总目标:

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古代诗词,了解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开展“诵读感悟经典”、“开讲堂当讲师”、“办小报促交流”、“写感受表真情”、“PPT再现经典”、“历史剧擂台赛”、“原创剧展英才”等学习活动,表达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合作与探究、实践与创新的精神,提高语言的实践与运用能力。

主题学习活动要求:

1. 按学期安排,完成三个系列活动中的必选题。

2. 按学期安排,从三个活动系列的自选题中各选一项完成学习活动,多选不限。

3. 合理安排阅读四大名著的任务,在五上、五下、 六上三个学期完成。

4. 从系列二、三自选题中选择一项完成讲师备课,可进行个性化设计,讲师备课要包括讲授内容、同学质疑、备课参考或资料来源。

5. 活动期间,班级将进行评选活动:A 古诗文背诵之星;B 古诗文大讲堂讲师;C优秀名著PPT;D故事擂台赛活动;E读书笔记;F读书小报;G优秀历史剧剧本和原创剧本;H最佳编剧和演员。

6. 完成活动感言

依据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在“古诗文大讲堂”主题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使用听、说、读、写、查、问、思、画、演等多种学习方式,能充分开发学生在“言语、逻辑、视觉、观察、交流、自知、音乐、身体”八个方面的潜在智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成学生主动、快乐地发展。

在“古诗文大讲堂”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阅读名著,还根据名著改编了剧本《关公约三事》、《指鹿为马》、《孙子练兵》、《杨志卖刀》、《吴用卖卦》,进行名著剧本表演。在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生活,创作了原创剧本《小乌龟找工作》、《一片叶子的故事》、《海宝救地球》、《上帝与魔鬼》等,并自编自导自演“原创剧本”。在学习古诗词和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学生当上了班级“古诗文大讲堂”的讲师,并迁移模仿,不仅创作了大量现代诗歌,还仿造古体诗词创作了《渔歌子》、《如梦令》、《御街行》等,作品不求完美,但见真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博客“师生情”成为“古诗文大讲堂”等主题学习活动的交流园地,也成为师生快乐幸福学习生活的永久见证。

御街行

半边残月映湖中,

心想母校思重重。

忽抬头,只望苍穹,

繁星点点,无一相聚。

问何时相聚?

前路迢迢,

师生情谊在心间。

——张宇豪

亲爱的张宇豪:

“繁星点点,无一相聚”,博客内外,心心相映。你的才气,你的情思,永远在我们心里。

——于冬梅

如梦令

老师辛勤育才,

处处包含深爱。

只叹将离别,

不舍却也无奈。

痛哉!痛哉!

不觉心潮澎湃。

—— 庄欣雨

亲爱的庄欣雨:

正是由于有了你们,因为你们的智慧、你们的团结、你们的才情,所以成就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于冬梅

送给老师的歌

……

您是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桃李芬芳是您的欢乐,

默默奉献是您的心灵。

——王娇娃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9)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正确的教学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为教育的财富。也就是说,教材是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转变教材观,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就成了实现理想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而我们转变教材观的第一步做法就是:优化重组语文教材,确定新的语文“教学单元”。

1. 学生重新自主教材,尝试确立主题

开学初,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表格,让他们利用几天的时间,通读整册语文书,根据课文内容或题材,把文与文之间有一定联系的课文自主编排在一起。这一个环节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才是使用教材的主人,立足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这样,教师安排的“主题式单元”才能深得“学”心。每位学生就会专注地阅读,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归类,这是师生合作确立“主题式单元”,达成共识的前提。

2. 师生合作制定班级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

学生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构建了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阅读能力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班级里有多少位学生就会有多少份“主题式单元”编排表。这么多安排表怎么办?小组研讨,制定小组“主题式单元”编排表。个人和小组的表格存在两个不同点:第一,把“单元主题名称”变成“主题单元导语”。这一变动,充分让每位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编排的课文,因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主题单元导语,促使小组学生之间达成共识。第二,把“组合原因”变成“拓展篇目”,这样的变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更能从学生所选文章中,看处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深入程度。

通过个人的思考,小组的合作,六份小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闪亮出炉,到此并没有结束,把六份教学安排表分别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供各个学生看阅,以挑剔的眼光看看编排上的存在的错误或主题设置的偏颇。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六个小组长上台以“我的编排最棒”为主题,说说小组教学安排表优于其他小组的绝妙之处,再接受同学的质疑问难。最终,形成一份整班的语文“主题式单元”安排表。

3. “主题式单元”教学为读写结合提供便利条件

“主题式单元”安排表一旦确定,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教材,结合习作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安排表。通过制定语文主题式单元习作,克服了苏教版本中,习作安排没有系统性,有时缺少优秀例文的习作指导的不足,充分发挥苏教版选文精美的特点,取长补短,把阅读与习作指导有机的结合。到此,整个一份班级“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已经全部制定完毕。它的制定既帮助学生大致梳理全册课文,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同时,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以“主题”为单元,让语文实践活动更有指向性,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增加课文间、教学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减去的内容间割裂,增加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当然教学效率更高了。一言以蔽之,对高效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我不断追寻的方向和源动力。此时此刻,学生面对着这样一份亲自参与制定成的主题式单元课目安排表,他们一个个笑得那么灿烂,学非常投入地参与学习中,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4.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重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五篇课文:《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后感到:本单元第一课《敬畏自然》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本单元其他课文的一个总领,后四课内容均是对本课主题不同角度的再现。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后四篇课文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于理解;而《敬畏自然》一课的语言包含丰富的哲理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是颇有难度。因此,我们就大胆的改变了本单元的教学顺序,带领学生先学后四课,在和学生一起经历趣味旅行和严肃思考的过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后,再来学习《敬畏自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学目标便容易达成了。这样,“总领”变成了“总结”,作用一样重要,但教学效果就好的多了。

当看到孩子们那灿烂的笑容,在阅读中,感受到自我选择的成功与愉悦,他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当然,我的尝试还在进行中,内心百味俱全:行进过程是艰难的,前人的经验只能指引你的方向,具体操作由你来实践,想了再改,改了再想;行进过程是苦涩的,不断否定自己,知不足;行进过程是踏实的,我不再是“减负增效”旁观者,而是实践者,尝试者,谁说尝试不也是一种收获?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10)

一、正确把握单元整组教材,确立好单元习作的主题

这一单元包含三篇课文,一则习作和练习。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及《庐山的云雾》。纵观这几篇课文,我们就能发现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秀丽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创造这些美景和奇迹的勤劳智慧的人们激情讴歌,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激发孩子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在练习“学用字词句”部分呈现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与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起相似块,一幅中国地图就完全可以将其与课文教学融为一体。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则能够与《庐山的云雾》一文紧密结合。课文描述的是我国的地理风貌,口语交际“聊聊春节”表达的是我国的风俗人情,其实这不都是对祖国深厚文化的解读吗?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果我们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的阅读习作主题定位为“祖国在我心中”,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特点,迁移总分结构的三种形式(分总、总分、总分总)的段的写法。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熏陶。

鉴于我对这组教材的理解,我把学生习作训练的重点定为:选准单元整组教材中的训练点,运用总分结构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深度挖掘单元整组教材,找准单元教材中的训练点

在《长城和运河》中我挖掘了两处,找到了这课中的训练点。

第一个训练点是:仿照课文,请你来为京广铁路写一首赞美诗。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起_________,南到_________,

京广铁路谱写了______________。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聪慧勤劳的中国人民!

第二个训练点是: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用总分的句式写一段话(课文后的第四题)。指导学生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长城和运河的资料灵活运用,如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京杭大运河,我国的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2700千米。通过这两处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中通过研读教材,我选准了两个训练点。第一个训练点是:结合课外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学生以总分的句式说说。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 ),有( ),有( )。

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 ( ),有( ),有( )。

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 ( ), 有( ),有( )。

通过这处训练,学生就更加体会到了南沙群岛物产的富饶。

第二个训练点是: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写法,结合自己的课间生活,以“课间的校园真热闹呀!”为中心句写一写。

在《庐山的云雾》中我精读三、四小节课文,找到了三处训练点。

第一个训练点是:把第三节末尾的句号改为省略号,结合《庐山的云雾》的录像,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写其他姿态的云雾,再补充一个分述句。

第二个训练点是:第三节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让学生说写庐山云雾其他姿态的瞬息变化,再补充一个分述句。

通过训练,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就更为了解了。

第三个训练点是:学习课文第二或者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傍晚天边千姿百态的云彩。

在习作1看图写文《爱护公物》的指导中,我们同样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主要段落中能用上总分的句式来写图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在练习1的口语交际《聊聊春节》中也是如此,要求学生用上总分的句式来说说春节的有关习俗,并重点介绍一个习俗。

三、注重单元整组习作评价,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一)评价要因人而异。

一个班中学生的习作水平肯定会参差不齐,我们不能把优生与差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概而论。给予他们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的,我在单元习作讲评中实行分层评价,如一个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也没有,段的基本概念模糊的学生,他要是在接下来的练笔、习作中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就给他优。给优生的佳作可额外加星,鼓励其有更大的进步。这样差异评价只为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的积极性,体验习作的乐趣。

(二)评价要及时有效。

上一篇: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下一篇: 主观题学习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