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2 04:05:51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小学的校园。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来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时代意义

新世纪,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迎接世界信息技术挑战,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神圣使命。教育部在2000年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网络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奠定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必将有力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传统的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革新,提升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与学生的素养。

二、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模式和高考统领一切的前提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直接与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挂钩,很多学校、家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把握不足,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即使在广州这样一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城市,这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因此,社会对此的关注和重视度不够。在家长们的心中,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才是关键,因而,在高考科目语、数、外等传统学科面前,信息技术教育被边缘化。

2.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经验不足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但是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2001年才开始成为为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因而教师队伍相当年轻,既没有前人的经验,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只能自己边学边摸索边教学,经验缺乏是难免的。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知识的新陈代谢加快,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适应时展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社会中的新生事物,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涉及面广、更新较快的学科,教师若想教给学生新东西,自己得学在前面,提前充实自己。而有些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不与时俱进,天天吃老本,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3.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广州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事业也不例外。这些成果的取得,还要感谢数以万计的农民工朋友数十年来的贡献。农民工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生活,子女受教育就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已经基本上能够解决了。但经济因素对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方面,无论是硬件装备还是软件配备都要比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优越的得多。随父母一起到城里读书的孩子,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电脑,有些孩子甚至以前没有见过电脑。结果可想而知,城市的孩子在中学阶段都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了,有的甚至能编网络程序了,而农村来的孩子有些则要从开关机开始学起。同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但个人的能力差距较大,给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都不得不根据情况做许多调整。

4.网络道德及德育意识淡化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网络信息呈现出多元化。这种多元在给我们带来信息时代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垃圾等。

中学信息技术课要想取得效果,实践环节是必须的。但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恶意开关机、随意删除资料、乱涂乱画等破坏公物的行为,甚至还出现有人在信息技术教育课上网络聊天、浏览黄色网站等不良现在。这些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教师只注重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意识教育,学校对于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思想尚不成熟,自律性差,对信息网络的双刃剑效应认识不够。近几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很多都是因为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

三、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桥梁,推进网络德育发展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完善他们的素养,帮助他们早日成才。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能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与社会也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符合时展需要的道德理念穿插到该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形成是有着巨大帮助的。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靠老师来完成的。因而,教师自身的素养非常关键。只有一个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尚的思想品德的教师,才能很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找到信息技术与思想教育的交叉点,在工作中不仅传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把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传给学生。因此,信息技术老师的自身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四、结语

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外,还须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学科特点,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育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与道德理念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知识、技能学好的同时,又要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养。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职责。同时,学生自身素养提高了,也会无形中促进他们自身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2)

1、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改变了道德教育主客体地位

对从事德育的工作者来说,其主体地位有所淡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特点,即青少年德育工作将不再存在固定的实施教育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一般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只能被动地通过教师、课本、图书馆、实验室等途径学习。在互联网世界中,所有网站网页的制作者都可以算作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求知的范围和渠道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宽。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大学、检索数据库、调用网上专家系统、访问世界各高校的图书资料等新途径追求知识学问。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师主体地位淡化的同时,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也随之淡化,原本存在于青少年心目中道德教育实施者的公信地位也逐渐衰退。从受教育者的青少年来说,其主体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网络时代,青少年学什么,不学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体的选择,他们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内容和方式主动的选择者和构建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的青少年已占据主体地位,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各类信息的者并且能够与教育者直接进行“虚拟对话”,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2、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冲击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在互联网技术产生以前,青少年接受信息的来源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其中不良信息已被过滤,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稳定的信息传播模式。网络是开放的世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暴力信息、黄色信息和垃圾信息时时刻刻会出现在网上上网者的视野中,尤其是一些敌对势力在网上大肆以所谓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制造谣言,不断利用网络对我国政府进行攻击。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虽对人和事物的认识与判断开始具有独立性,但其判断根据多以实际经验为主,具有非常明显的趋同心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反叛精神。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会让社会经验欠缺、辨别能力低下而又充满幻想、好奇的青少年,丧失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而走向误区,在无所防范的条件下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不良信息,受到身心的侵害。

3、互联网技术的虚拟性会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混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步进入web2.0时代,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网民的参与性,而这种网民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的环境和仿真的世界中,时空重新得到统一,对于在其中进行交流、联系的主体的人们而言,其性别、年龄等等信息都可以被隐匿或者进行虚构,人与人之间不必像传统的那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而是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制,通过角色扮演建构了具有某种共同价值取向和情感归属的团体。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匿名使得网络参与者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道德监督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精神麻木症”——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社会后果,逐渐令人失去道德感和责任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受到不断增强的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和家庭压力的时候,他们会本能地选择“蜗居”在网络世界中“随心所欲”地享受着“自由”的,而这种用幻想代替现实的虚拟空间,会使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甚至厌恶现实生活,而真实的人际交往则大大减少,无法面对现实社会。

二、网络时代下中美德育比较

青少年道德危机已经是世界各国普遍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美国也是如此。当代美国青少年的一个特征就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某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却相对淡漠了。尤其进入网络时代,过多的参与虚拟世界的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不能很好地对待职业 个人生活和政治,不能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面对互联网技术对青少年传统道德的冲击和瓦解,美国社会也不断重视和强化了青少年德育工作,但与中国青少年德育工作相比,美国青少年德育工作在目标上和方式途径上又不尽相同。

1、网络时代两国青少年德育目标比较

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道德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美国,形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忠诚,遵纪守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2]。可以看出美国道德教育是以培养国民的公民意识为根本的。在网络环境下,美国进行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一中心所进行的。2001年1月18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在得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协会中东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它包括五大标准、22项执行标准和若干个子项。其中标准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3]。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把学习融入到了生活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会体验学习,体验生活。

1 结合信息技术教材,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不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信念。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要通过介绍国内计算机研究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天河一号”。在计算机杀毒软件的研制方面,我国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如“江民杀毒软件”。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利用实践操作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上机实践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让学生通过制作和宣传,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发扬光大。

例如,在以“感恩”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正反事例对比,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中,使学生混淆是非,而不少学生在玩游戏、上网聊天中也沉迷于中不能自拔,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使我们德育面临许多困难。因此,作为信息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例如,网络游戏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自觉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

4 借助学生作品评价,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

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对学生有机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5 倡导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的求助次数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6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学会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中小学电教(下旬刊), 2013(10).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4)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工具,随之而来的信息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尽管人们都逐渐意识到加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问题新,对于如何开展和搞好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目前普遍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有效的指导和经验借鉴,面临着许多有待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尤为重视,近年来,本人协同各年级信息技术教师,从实践着手,立足我县教育实际,吸收大量有关信息技术伦理道德教育的各种文献资料并结合新课程的有关规定,把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效果显著。

一、 什么是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只要有信息的获取和,都存在信息伦理道德问题。作为我们的信息技术科教学来说,信息伦理道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遵守网络规则和网络礼仪;保护隐私权;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计算机犯罪;注重网络安全;尊重知识产权等。

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由此可见,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已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之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营造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环境

(1)把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任务中。

信息伦理道德问题源于生活,现实社会中形形的伦理问题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生动的案例,所以信息技术课可以适当的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比如通过"熊猫烧香案"、电脑变成任由他人宰割的"肉鸡"案等案例,引出黑客和病毒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讲解同案例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分析探讨案例相结合,师生从教与学的双向角度获得丰富的信息伦理认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伦理行为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蕴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伦理和职业行为习惯,从而使信息伦理知识深入人心。

另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常以"任务驱动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我们把一些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添加到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当中去,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比如word的图文混排这个内容,我们可以把制作一个"戒除网瘾"或"防止网络犯罪"的宣传海报作为任务。

(2)拓展教学内容,适时、适量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有拓展空间的,教师在完成规定课程内容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如,在讲授PhotoShop这个章节时,在学生掌握了图片合成的技术以后,把从网上收集到的利用图片合成技术进行恶搞的图片和利用此技术进行造假的事例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和判断。又如,在讲授电子邮箱的使用这个内容,我们可以加入一些信息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还有,讲授网上交流工具的时候,适当介绍一些网络欺骗的案例,让学生在网上注意谨慎交友等。如此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及时把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加入其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日常教学注重教师教学示范,潜移默化对学生的信息伦理道教育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还要注意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用语。如课堂上用到论坛、电子邮件等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都注意自己的网上礼仪,多用"你好"、"谢谢"等文明用语;尽量用短消息来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发重复信息等。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良好的网上文明习惯。

3、综合实践教学,引发学生对信息伦理道德的深层次思考

在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后,让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和研究身边的一些信息伦理现象,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体验。具体实施包括确定课题、探索研究(搜集资料、设计问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等)、成果展示交流及评价三阶段。

确定课题时,通过教师给定题目和学生自主选题两种方式来确定研究题目,具体可以设置如下所示的实践活动课题供学生选择:

* 网络对学生的利与弊

* 学生QQ使用及个性签名情况调查

*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

*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 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

* 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 学生上网与人的沟通

学生确定课题后进入探索阶段,探索阶段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中间和核心环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搜集资料、采集数据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形成了总结,将主要成果呈现出来。比如用WORD软件设计调查问卷,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来展示成果。在成果演示交流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全班共同对各小组的实践结果进行交流和合理的评价。这样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融合,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的了解人们对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看法,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在信息使用中的行为准则达到我们实验的最终效果。

总之,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一项周期比较长的工作,仅仅靠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家长、社会、舆论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营造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环境,并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伦理道德问题。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5)

一堂成功有效的思想教育课,总要需要大量的材料、信息。当前的德育教育存在信息量少,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只有教师的空洞说教,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缺乏说服力,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当代信息量超大的网络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存储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活动不仅仅是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去感受和理解德育教育,从而解决思想上、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德育教育的手段、方式、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德育内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向前方发展。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对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方式进行了变革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络上搜索各方面的德育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生差异各千,根据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搭建一个合理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自尊。教师给出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扮演者积极重要的角色。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6)

一堂成功有效的思想教育课,总是需要大量的材料、信息。当前的德育存在信息量少、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只有教师的空洞说教,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缺乏说服力,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当代信息量超大的网络条件下,德育的内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存储量。

2.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更具灵活性和互动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活动不仅是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动画、视频、微电影、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去感受和理解德育,从而解决思想上、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德育的手段、方式、效果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对德育的感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德育内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3.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对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方式进行了变革

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络上搜索各方面的德育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德育中“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

4.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搭建一个合理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自尊。教师给出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方面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德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德育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此背景下,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接触到了广泛的信息,人生观和道德观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小学德育教师加以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借助信息技术,彰显德育工作生动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普及,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时间,教学方法当然也应该积极融入信息技术,促进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得以凸显。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同学友谊德育知识渗透时,教师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视频,为学生播放一段同学纠纷影响同学友谊的视频,让学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分析原因,形式新颖而有效,学生的良好品质也被形成了。其次,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开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网络的时空优势,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走进聊天室,聊聊生活中的片段,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德育自然也就更加深入而具体了。

二、运用信息资源,彰显德育工作针对性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教师运用网络资源平台给学生渗透德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促进了学生主动在网络资源中寻找信息,使得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首先,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德育资源,给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网站中,不仅融入图片、文本、图像以及各种动态资料,还可以融入地区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网络的德育资源库。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栏目,如设置时事之窗、德育动态、学校信箱等栏目,拓展学校德育资源,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探究,创新在网络写评语的方式,提高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利用微博、微信、QQ平台等创建网上交流平台,再此平台上教师可以发起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写出网上评语,开展网上德育活动。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2-0038-04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实验课程阶段。学习内容为Basic语言编程及常用工具软件,时段从1980年至2000年。第二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形成阶段。信息技术被纳入课标,信息素养被列为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为“基础必修+5门选修”,时段从2000年至今。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将在“立德树人”总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前沿发展成果,厘清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内涵,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稳定的学科概念体系,这一时段将从2017年秋季开始。由于各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时期不同以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同,所以课程思想也在不断地演进发展中。

第一阶段: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

1981年,在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苏联学者伊尔肖夫院士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受此影响,在我国部分高校学者及教育专家的建议下,教育部于1982年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并编制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由此开启了我国普通高中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1985年,在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系科尔教授提出,“计算机课程的目标必须使参与者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198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计算机课试验教学大纲,引入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开课年级向初中发展;1994年,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18所学校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实验学校;1997年,又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进行了修订,把计算机课程分为可选的若干模块,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直延伸到小学。一个以“计算机工具论”为主导思想的普通高中计算机课程架构,在我国正式成形。

而此时,国际上已经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且基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正在世界各国逐步兴起。早在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就提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提高人们对电子邮政、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从此以后,信息素养教育就逐步成为美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信息能力、媒体素养和ICT能力成为要达成的三大核心目标。英国在1988年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国家统一课程,并在1998年拟定了中小学信息教育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日本在1999年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每年一度的信息学水平考试已成为仅次于高考的全国第二大考试。澳大利亚也提出培养七项“学以致用”的关键能力,其中包括搜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印度在1998年制订了要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的目标,十分重视信息教育和信息产业。

面对国际上信息素养教育的兴起及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发展的现状,国内一大批专家、学者纷纷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建言献策,力求发展。

南国农老先生认为,“教育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能力,也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但是要特别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

李克东教授提出了信息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传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利用”。

王吉庆教授把信息素养诠释为“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等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李艺教授等学者则把信息素养进行了分解,认为“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评价调控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因此,知识和评价调控这两个部分组成了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承载;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个部分有机相联并呈现一定的层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领航,渗透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中并相互影响,六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尽管学者们对课标中提出的信息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其中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成为共识的要素,为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确立了基调,为这一时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将“计算机课”变更为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的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并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而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列为技术课程之一的独立学科。之后,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理念,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并由此设计了以《信息技术基础》为必修,以《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为选修的“1+5”模块的内容架构,一个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较为完善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就此建立。

在此阶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符合本世纪初教育的主流思想。课标的实施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规范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从2002年至2012年,我国普通高中共毕业7600余万学生,目前他们已逐步走入社会。这些学生受到的信息技术课程熏陶及普通高中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仅为0.494,处于信息化发展低水平阶段,而到了2012年,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上升为0.7560,接近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我国的第一类地区(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6个省市)在2012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均达到0.92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2倍,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阶段:“立德树人”框架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2012年,党的十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2013年5月,林崇德教授领衔5所高校96名研究人员经过一年的研究,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报告》,研究认为,课程应从社会参与、文化修养、自主发展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于2013年组织的一项关于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也表明:明确规定不同学段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应达到的素养水平是目前各国研制教育标准的共同趋势。近年来,美、英、德、日、俄、韩等国纷纷制订了新的基础教育课标,以此来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科学技术应用。

2013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研”,其调研的重点之一是课程的定位,其内容包括信息素养的内涵如何理解等问题。对此,有80%的受访者认为,虽然课标有信息素养的定义描述,但大部分人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掌握得不够确切。课标中对信息素养的叙述过于笼统,不细致,没有准确的标准来判断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操作性较低。

不少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使用这个工具去做什么东西,而是理解技术背后的一些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以后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问题,但困难的是,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都还没有真正引领教师、学生去挖掘技术背后的东西。信息技术课程要重视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其他学科无法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对信息素养的内涵表述及挖掘技术背后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基础教育界教师和教研人员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课程及课程思想的局限。

这一时期,国际上的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正在发生变化。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即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一观点立即在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学界开始思索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关系,并开始思考把计算思维引入信息技术课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先生认为:科学思维主要分为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思维三大类。计算思维无处不在,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时,它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有效工具,应被人人掌握,处处都会被使用。自然,它也应当有效地融入每堂课中。2010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这开启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基础教育领域,计算思维的思想和方法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09年7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国杰院士表示,计算思维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还应当使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时除了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之外,还要学会计算思维。2013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李锋博士也认为:发展学生“数据抽象、模型建设、自动化实现”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内在价值。2015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指出:现代学生要掌握学科背后的思维,让他们从学习知识技能走向培养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会学生使用一种或几种工具,而是让他们成为“数字公民”,对数字、系统、计算、数据库等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201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钟柏昌博士指出:以计算思维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内涵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克服“狭隘工具论”的影响,而且有利于将计算思维塑造成一种基本的学科素养,凸显其基础教育的价值。

国内外教育思想的变化,促使人们不断地拷问: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全部内涵吗?这样的内涵能不能真实反映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想?是否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能不能形成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仅以意识、能力和伦理道德来衡量信息素养,会缺少信息技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核心,即课程的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在发展计算思维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方面进行改进,让计算思维成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让信息素养充实而丰满,从而在“立德树人”框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架构中,完整地构建以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思维为基本思维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体系,真正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3]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4]董玉琦,解月光,孙启林.信息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张家军,张兰.国外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设置及启示[J].基础教育,2009(9):56-6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

[7]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R].2014(04).

[8]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7-11.

[9]李国杰.应使每个孩子学会“计算思维”[N].光明日报,2009-07-27.

[10]钟柏昌,李艺.计算思维的概念演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15(07).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9)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当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更新,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全球性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对于知识密集的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2000年,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就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加强校网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第一,建设专门的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1994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之后,我国国内相继有“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之窗”等一大批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的网站建立,逐渐掀起了一股网上思想教育的浪潮。大学生在这些红色浪潮中学习马克思主义,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且在网站上组织学习讨论《资本论》、《选集》、《邓小平理论》等重要著作。另外,“党课风采”、“支部建设”、“优秀马列论文”、“在线答疑”、“革命歌曲”等都成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可见,建设一个优秀的网站不仅可以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而且还有利于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更好的发展、使用网络教育,一方面,高校要增强网站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网络的监管。为此,还必须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技术维护中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技术层面支撑。技术中心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网站的信息,最大限度的防止有害信息进入网站。

第二,加强对校园BBS的舆论引导。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校园BBS是大学生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抒感的窗口,因此应高度重视对校园BBS的舆论引导。一是坚持客观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进行判断和作出选择。引导大学生发表积极进取的留言,同时删除消极落后的言论,使得主流信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从而不断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二是坚持疏堵相结合。以疏为主,开展交互式活动,如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就焦点问题发表看法,促进沟通,释疑解惑,消除矛盾;兼顾封堵。堵是为了更好的疏,要加强网络监控,及时防、堵网上消极负面的信息,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三是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发现消极信息,要及时劝阻,并向管理员和有关部门报告,共同维护网络环境,以保证BBS健康有序运行,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大学生对不良信息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立场,不信谣、不传谣,规范自身网络行为,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网站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心理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的形成过程具有统一性。网上交流的隐秘性、自由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此,应首先从大学生的心理入手,寻找突破口,并应用网络手段,掌握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从而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最终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可能性。为此,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塑造大学生和谐个体。首先,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网上专区。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专题调查和网络心理问题大讨论,着重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恋心理教育和网络人际交往心理教育,使贫困大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进行网络交流。尝试运用网络视频,并配之以必要的动漫、音乐,增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的趣味性、实效性。其次,高校可建立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这有利于思政工作者及时调取资料,跟踪反馈,随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烦恼,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摆脱各方面的压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从而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二、必须坚持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改革

第一,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互动化。教师可利用网络传递信息多、更新快、视野广阔等特点,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跃、自主意识明显、表达欲望强烈等特点,以教师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提出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如观看央视网络视频中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拍案说法等节目,增强教学的时代感、新鲜感,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思考,在辨析中选择,让大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信和提高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念和方法。同时,要重视情感教学,适当地运用网络技术,以独特创新的界面吸引学生,增强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交融互动,既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力。

第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网络化。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增强说服力。紧紧抓住大学生社会实践少,与人交往少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通过开设理论研究、时事辞典、党建园地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栏目,积极向大学生传达党和国家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新动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网络媒体等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网上开设学习释疑、理论经纬、专家访谈、两课辅导、学术沙龙等栏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其成为大学生的信息源、释疑箱和导航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三、必须坚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许多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大学生网上人际交往的道德弱化现象普遍存在,如责任心缺失、冒名顶替、虚假欺骗和粗言恶语等。随着互联网在大众中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网络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要把解决人们在网络使用中产生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作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倡导网络伦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识别和抵制网上不良思想意识的能力。同时政府和学校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信息过滤,坚决把网络消极、迷信、黄色等不良内容抵制在学术视野之外,把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篇(10)

当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更新,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其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全球性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对知识密集的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就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1、建设专门的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目前教育者的当务之急。自1994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之后,我国国内相继有“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之窗”等一大批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的网站建立,逐渐形成了一股网上思想教育的声音和阵地。大学生在这些红色阵地上学习马克思主义,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且在网站上组织学习并讨论《资本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等重要著作。另外,“党课风采”、“支部建设”、“优秀马列论文”、“在线答疑”、“革命歌曲”等都成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可见,建设一个优秀的网站可以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从而有利于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内容上,比如“两课之窗”、“求是专栏”、“业余党校”“网上爱国主义影视”、“咨询热线”等都可以开发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专业场所。一方面高校要增强网站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网络的监管。为此,还必须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技术维护中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技术层面支撑。技术中心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网站的信息,最大限度的防止有害信息进入网站。

2、加强对校园BBS的舆论引导。加强对校园BBS的舆论引导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校园BBS是大学生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抒发情感的窗口,应高度重视对校园BBS的舆论引导,为此应注意三点。一是坚持客观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进行判断和作出选择。使主流信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从而不断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二是坚持疏堵相结合。以疏为主,开展交互式活动,如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就焦点问题发表看法,促进沟通,释疑解惑,消除矛盾,兼顾封堵。要加强网络监控,及时防堵网上消极负面信息,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三是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心理咨询网站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心理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的形成过程具有统一性。网上交流的隐秘性、自由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为此,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塑造大学生和谐个体。首先,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网上专区。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专题调查和网络心理问题大讨论,着重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恋心理教育和网络人际交往心理教育,使贫困大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进行网络交流。尝试运用网络视频,并配之以必要的动漫、音乐,增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的趣味性、实效性。其次,高校可建立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这有利于思政工作者及时调取资料,跟踪反馈,随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烦恼,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摆脱各方面的压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二、必须坚持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互动化。教师可利用网络传递信息多、更新快、视野广阔等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跃、自主意识明显、表达欲望强烈的特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启发引导式,由以教师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观看央视网络视频中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拍案说法等节目,增强教学的时代感、新鲜感,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思考,在辨析中选择,让大学生自主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信和提高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念和方法。同时,要重视情感教学,适当地运用网络技术,以独特创新的界面吸引学生,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融互动,既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力。

2、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网络化。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增强说服力。紧紧抓住大学生社会实践少、与人交往少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通过开设理论研究、时事辞典、党建园地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栏目,积极向大学生传达党和国家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新动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网络媒体等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网上开设学习释疑、理论经纬、专家访谈、两课辅导、学术沙龙等栏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使其成为大学生的信息源、释疑箱和导航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三、必须坚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许多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大学生网上人际交往的道德弱化现象普遍存在,如责任心缺失、冒名顶替、虚假欺骗和粗言恶语等。随着互联网在大众中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网络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要把解决人们在网络使用中产生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作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倡导网络伦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识别和抵制网上不良思想意识的能力。同时政府和学校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信息过滤,坚决把网络消极、迷信、黄色等不良内容抵制在学术视野之外,把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1、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和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网络政工知识、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课件展示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各个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制定高效的培训计划和科学的学习制度,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使他们既注重专业素质,又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集知识、能力、技术于一体,不断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适当引进专业精干的网络技术人才加入到政工队伍中,真正造就一支政治上过硬、技术上精湛、心理素质好的高水平政工队伍,学会并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与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的价值观更符合时代特点;运用QQ或者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师长的呵护与关爱;为大学生释疑答惑,引导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网上行为和道德,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增强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2、要鼓励政治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大学生最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而个人建立的网页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更容易使大学生感到平等而被他们所接受,高校应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为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或博客创造条件或提供便利。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他们从事网上思政教育提供便利。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个人主页这个网络创造的机会,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使网络成为师生倾诉苦乐、宣泄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了解他们真实的情感,掌握他们关注的焦点,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既要发挥传统优势,更要运用网络载体的特有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开拓创新,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 同一首歌教案 下一篇: 民商法学硕士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