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个人读书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4 15:46:31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24-02

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它们凝结着先贤的思想和情感,更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因此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并具体规定初、高中生的阅读总量。初中就有《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等10部。好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的文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做人的总体品位。

而被忽视的现象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着眼于课内,不注重课外;着眼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课外阅读拓展;着眼于教材的名篇教学,不注重课外众多名著的阅读教学。因此,教育大家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专门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栏目。省“五严”出台后,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宝应县教育局于2009年9月提出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1小时”的相关要求。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1小时的名著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提高做人的总体品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现状:

综观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是宏观层面上普遍存在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等现状。二是微观层面上无书可读的尴尬现状。三是中观层面上不会读书的学生较多。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意义:

我们要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方法、方式,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在名篇佳作中陶冶情操,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1.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除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义务教育“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能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2.这是落实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2009年江苏实施了教育新政,学生有充裕的课外时间,如何促进学生课外有效阅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是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宝应县教育局又要求,2010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1小时的读书活动。这是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的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灵。

三、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有效实施:

1.首先要落实好两个目标:①是学生目标: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1小时活动,完成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阅读字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②是教师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其次要制定好三个计划:①教师制定好初中学生三年读书计划,合理安排每学期的读书目标,并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认知能力,总结三年读书计划的每一步进程,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各册中安排的“名著推荐与阅读”以及与名著相关的课文,提高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并有效合理安排阅读的篇目,做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合理安排三年读书计划。②学生制定好读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明确读书的要求、内容、学习意途,做好时间安排,以及预期的效果等等。计划能指导学生有序读书,使读书的行为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被动读书认知到读书的快乐,从而体会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③制定好学校读书活动计划,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学生三年读书计划,落实好读书活动计划,安排读书汇报会、演讲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学生们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利用笔者申报的扬州市微型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有效阅读策略研究》研究的契机,通过开展“名著推荐与阅读”研讨会、上研究课、教学设计等形式加大教师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的效果。

3.最后要研究好评价方案:把课外1小时的阅读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中,制定可操作的方案,主要从过程指导、阅读效果、竞赛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有效指导

在七年级教材《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导读的文本前,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比如阅读以自渎为主,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注释,写笔记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导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课外1小时阅读,并利用有效合理时间,去理解,去吸收阅读带给我们的知识海洋,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指导。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2)

一、初中名著阅读的“浅”与“伪”

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如今,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堪忧。为了应试,名著浅阅读、伪阅读盛行。有的学生只识记一些主要人物及情节;有的只读名著简本或《初中名著一本通》之类辅助书籍;有的仅是快速浏览名著,没有进行深层次的阅读。这些现象就是阅读中的“浅”与“伪”。 正如作家、学者王蒙所说:“浅阅读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文学名著浅阅读、伪阅读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

二、由“浅”入“深”,名著教学才能有效

1.要有效,就要有时间、有计划的保障

初中生有背不完的英语、做不完的数学,学业负担较重。所以,要用计划来保证深阅读的时间。笔者把名著阅读计划分为学期计划、暑假计划、寒假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有计划后,关键在落实。老师按周阅读进度来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同时老师把计划发到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共同监督孩子在家阅读情况。还建立名著周小测制度,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检测、反馈。

2.要有效,就要有阅读方法的指导。深阅读如何“深”呢?笔者认为要“深”首先就是要指导学生深阅读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名著教学之前,老师先示范如何把略读、浏览与精读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水浒传》第十五回,要求学生先用略读和浏览方法,字词句先过关,接着了解这一回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精读法阅读经典情节,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杨志”和“吴用”等人,进而理解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或作品的主题。这个精读的过程,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并动笔批注在名著上。除了批注,还可以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动笔写出来,既是有助于识记名著,更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去“伪”存“真”,名著教学才能有效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说,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名著也要真阅读。去“伪”存“真”了,名著阅读教学才能有效。

1.要存“真”,就要先去“伪”

当下有一大部分的公开课,其实质是披着“时髦而虚伪”的假语文课堂。名著导读课堂上,充斥着大量音频、视频、图片等看似“高大上”的东西。有的老师甚至用《西游记》《水浒传》电视剧代替名著书籍。这些名著伪阅读,脱离了名著文本本身,抛弃了语文之根。李鬼永远不能代替李逵,电视剧等永远不能代替名著原著。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确确实实地拿出名著纸质书籍来阅读。同时,对名著出版作出规定,因为不同出版社对名著的编写不尽相同,比如《水浒鳌酚邪倩乇尽⒓虮尽⒁话俣十回本等,所以笔者就要求全班学生统一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这样阅读计划、进度才能保持一致。

2.师生共读“3+1”

榜样的力量永远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看到老师也在读名著,自己肯定不敢有所懈怠。老师读名著,不仅可以增强自己语文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能引导学生走向真阅读之路,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真阅读,不仅是为考试这一功利而阅读,更能提高自己的文学内涵和人格魅力。师生共读,互相促进,教学相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也是学习者,不仅要学教育教学理论,也要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各类书籍。

所以,师生共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必考的名著。在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明确本阶段的阅读书目。笔者是采用“3+1”的形式来定书目,即“3”就是必考名著+教师推荐书目+学生推荐书目,“1”是本年度热门书目。比如八年级下册的名著阅读计划的书目是这样安排的:必考名著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教师推荐书目有《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学生推荐书目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年度热门书目有《岛上书店》。确定好这些书目,按照阅读计划,师生共读。

3.设计名著PPT

为了充分发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在语文课堂讲台上当一回老师。比如阅读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老师按班级人数平均分给每人任务,如班级50人,每人负责两回。并把这两回设计成PPT。PPT设计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回目+相关图片;(2)解题(回目);(3)五道填空题;(4)三道简答题;(5)答案。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原创设计,在设计时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最终确定设计的内容。每一节语文课由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设计的PPT,并向班级同学提问,最终解答。当然,并不是说每个学生只要阅读这两回。因为其它学生要回答同学的提问,必然也要按阅读计划进行真阅读。对于被提问的同学,老师也要建立一个奖惩制度,如多次回答不了提问的同学,罚该同学对这一回重新阅读并按照要求设计这一回的PPT。

对于PPT的评价,笔者还建立一个“8+1”的评价方式,即随机8位学生加上1位老师。课前语文科代表分发评价表,评价表设计满分为10分,内容主要包括PPT的美观(2分)、题目设计的质量(4分)、解答问题的情况(2分)、讲台上的表现(2分)。老师可以根据这一评分,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笔者还把学生在讲台上的这几分钟表现拍照或拍摄成视频,征得学生同意后,把照片或视频发到家长微信群。这样让家长也参与到名著阅读这一过程之中,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与激励。对名著阅读的这种做法不仅促进学生对名著的真阅读,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3)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作出了规定,并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要求,还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但现在中学生普遍对文字量在二三十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感到吃力,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很少有人去看,即使近年来,我们教育的有关部门对此也做了许多的努力,特别是利用中考这个指挥棒,不断强调名著阅读不能只流于形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然而初中生名著阅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1.阅读态度的被动性,产生名著阅读的盲目性

初中生的阅读自觉性不够,特别是对一些篇幅较长,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严密的哲理的名名著感到乏味,阅读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他们需要依赖老师开出的书目,并定期进行阅读检查测试,才会强迫自己看书。笔者曾到图书馆、阅览室了解过,对于一些外国经典名著或者哲理类书籍,很少有学生看,倒是老师布置要求阅读时,图书馆就会“门庭若市”。而借了书之后,只有老师强调考试会考到,所占的分值是多少,学生才会有看的“兴趣”和热情。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不布置阅读任务,这种热情还会这么高涨吗?而且,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又能真正地起到有实效吗?

2.阅读内容的通俗性,造成名著阅读的浮浅性

阅读内容的通俗性也使学生的名著阅读受到了挑战。青春小说,畅销书刊,漫画读本,成了学生的偏爱,流行读物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慰藉。“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使很多学生已不再在书香氛围中阅读名著,阅读呈现的是一种浮浅性。即使是阅读经典作品时,学生更多的也只是注意到故事情节,认为情节越曲折生动,就越感到有趣入迷。但是较少注意作品的修辞、文采、结构。此外网络文学不仅在内容上,更在语言上,对名著经典来了一个极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碎片阅读更以其方便快捷、自由开放的语言优势,夺走一批批的文本读者。我们学生阅读在所谓的时尚中表现出令人担忧的浮浅。

3.阅读目的不明确,产生名著阅读的低效性

初中生的阅读常缺乏明确的目的,他们对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鉴别能力,不善于根据个人文化程度选择深浅适宜的新闻记者材料。不少学生往往哪种书最流行就读哪种书,如前一阶段掀起一股“郭敬明”热,许多学生纷纷购买郭敬明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同时武侠小说、侦探故事、卡通漫画在学生阅读中占很大的比重,很多的学生也很快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虽放在了学生的书桌上,学生却没有用心的去看一看!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引,这样的课外阅读非但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说不定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缺乏长期阅读计划,是造成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盲目性的主要原因

笔者曾做过一个关于阅读计划的调查:

表1的资料显示,无论哪个年级都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而即便有长期阅读计划的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减少。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的这一要求在实际中并未完全贯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有短期计划,也很有可能与阶段性的月考、期中考试有关联,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没有计划的阅读盲目的阅读,《学记》中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没有计划便没有阅读效率,所以学生在名著阅读上,没有自己的主动性,很多的时候都是靠教师的引导、指导。

2.阅读内容的通俗性和功利性,是影响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浮浅性的

主要原因学生的阅读内容上,功利性和通俗性的书籍占了大多数。据调查,目前中学生的阅读范围相对比较窄,各类实用书刊,如教学辅导、外语、应该作文以及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读书目,上了他们阅读的排行榜。其次阅读内容的通俗性也使学生的名著阅读受到了挑战。青春小说,畅销书刊,漫画读本,成了学生的偏爱。作品中的张扬的个性,不羁的行为,叛逆的思想甚至青苹果似的早恋,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毫不费力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并使他们的理想主义和价值观向个人本位偏移。很多学生坦言:如果没有老师作为任务的强制要求,中外名著作品,是很少去主动阅读的。

3.流行阅读的大众趋向,是影响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低效的主要原因

(1)由于社会的大背景使然。现行的教育制度,使得现代中学生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学业压力大,流行读物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慰藉。高雅严肃、思想性高的名著作品,其受众程度越来越低;反之那些时尚轻松、流行娱乐的读物却日益盛行。这时候的阅读,给予读者的不再是深邃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种流行文化的消费。他们凭兴趣而读,追时尚而读,这种趋势明显影响到了中学生的阅读倾向,形成了名著阅读的有力阻碍。

(2)电子传媒和读图时代的负面影响。现在的电子传媒大不同于以往的印刷品时代,今天的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很多学生已不再在书香氛围中阅读名著,许多名著性的文学作品,诸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来接触和了解的。这种缩短了时空距离的电子传媒,使得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作品本身,它破坏了人们超现实的想象力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情境,学生再也领会不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享受。

三、对策——初中生名著阅读呼沉浸式阅读

1975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了沉浸理论:“说明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到一种活动中去而完全不受其他干扰的影响,这种体验是如此地让人高兴,使用权人可以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人们完全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做它。”

“沉浸式”名著阅读,指的是阅读者沉浸在纯粹、经典的语文环境中,完全投入在语文殿堂中汲取营养,从而让身心得到洗礼,让品位得到提升,让素养得到优化。因为这种“沉浸”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产生自我的和谐,享受着意识与活动合一,因此有可能促成学生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通过学生不断获得的自我肯定,促使个人更加努力于学习新的技能,从而最终更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沉浸式”名著阅读笔者认为是主张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浸润到阅读的文本中去,获得阅读的最佳体验和最大感悟,达到沉浸阅读的最佳境界,凸现阅读的“高峰体验”。

沉浸式名著阅读其具体的策略有以下以三个方面:

1.初试“沉浸”——以考试考查内容为诱点,制订循序渐进的名著阅读计划

要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因为没有计划的阅读就相当于在在轨道上运行的火车,对学生阅读的提高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帮助.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名著阅读的成败,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在阅读初期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针对这种情况,可先让学生阅读一、二百页的短篇,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名著阅读与学生的隔膜自然就会消失。学生尝到了读名著作品的甜头,就会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其次,名著的东西往往不能短时间完成,有些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这一漫长过程。针对这种情况,可制定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如利用课间、午间、自修课的时间,根据能力的大小,每天读10页至20页的数量,一月下来,四百至六百的作品,就不知不觉读完了。这种降低心理压力、循序渐进的策略有利于学生对名著作品的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浅层“沉浸”——兴趣指引,方法护航,体验前所未有的名著阅读快乐

(1)兴趣指引——以影视引导进入浅层名著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相应书籍的流行。笔者的学生中,有因为看了百家讲坛节目,而成了《论语》的忠实读者,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名著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名著。

(2)方法护航——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含英咀华”。韩愈在著名的《进学解》中强调读书要“ 沈浸醲郁,含英咀华”和“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就是说读书要深入,要反复咀嚼,要读出文章最深处的“义”来。由“沉浸”而实现全方位触摸语义,正是沉浸式语文教学的第二重境界。③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善于把阅读课文的方法应用到名著阅读中去,让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和动脑,独立活动, 读书要深入,要反复咀嚼,要读出名著最深处的“义”来,全方位触摸名著语义、语境,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初中学生沉浸在名著的世界里,让他们“含英咀华”,汲取书中的营养,体验前所未有的阅读快乐!

①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

②浏览式阅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只作了一半。”对于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③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

④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从而有所创新为目的的阅读,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⑤圈点勾画阅读法。可边读边做摘记,或作圈点、旁批,作卡片,写心得,改写等,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3.深层“沉浸”——书人灵犀相通,凸现名著阅读的“高峰体验”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阅读如果只流于表象的理解,思维达到语言层就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到意蕴层,领会文章的重点。通过沉浸式的名著阅读,能让初中生的思考变得有温度,思想变得有深度,它引导学生用心灵去阅读,用心灵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沉浸在语言的世界里,循文明象,循文悟道,凸现名著阅读的“高峰体验”,如:

(1)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促进沉浸式阅读。沉浸是指一种当个人完全进入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个人因为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它不相关的知觉……这就是“沉浸”状态,也有人把它称之为“高峰体验”。 ④而这样的体验,正是沉浸式名著阅读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通过沉浸式名著阅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组织“取经故事”(故事会)、“话说 (西游人物)”(演讲赛)、 “读《西游记》有感”(作文赛)、 “影视周”(影评)等活动。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有目的的读完《西游记》,更能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意蕴,凸现名著阅读的“高峰体验”。

(2)提供各式交流平台推进沉浸式阅读。开展欣赏交流课,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名著的世界里,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采取不同的形式欣赏交流课。初一时采取“我所喜欢的名著故事”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故事。从初二起逐步过渡到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主题的探讨上,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各抒己见,交流独到感受。在思想的碰撞中,完美和发展自己。

除了交流课,还可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如撰写读书报告、摘抄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阅读名著优秀作文展览……在这种交流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享受名著沉浸阅读的“高峰体验”,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

总之,名著阅读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在我们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希望我们的初中生通过 “沉浸”式的阅读,使名著阅读不再盲目、浮浅、低效!

参考文献:

[1]王仙娇.《流行阅读背景下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障碍、成因及对策》2008年3月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4)

二、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三、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和短安排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应有个大致计划。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往往无法预测,所以,长计划不可能太具体,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来。但是,在学习上计划要解决哪些问题,心中应当有数。应把一个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四、 从实际出发来制订计划 在订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 自己知识和能力 2.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 3.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 4.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 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点。

五、 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六、 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看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当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可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等等。这样安排,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由于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七、 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在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应找到原因,及时调整。

主要检查以下这些内容: 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已经完成?自己是否基本按计划实施?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

通过检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变计划中的不合理部分。

初二年级学习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我的学习计划也渐渐地变重了、增加了。但是,这使我积累了许多知识,又让我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目标。

一、阅读课外书。我的身边无时无刻都要放着一本课外书,只要一有空余时间,我就要津津有味的开始“吃书”!俗话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的书愈来愈多,那么我也就会一点点的进步。

二、学会略读和精读。课外书是必读的,但由于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逐字逐句的阅读,而是要大略的读,所以略读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语文书上的课文都是编者们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是很有帮助的。略读不仅可以增加我的阅读量,而且精读又可以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所以,学会精读和略读是我的第二目标。

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管是什么科目我都要做到这一点。在预习中,把不会的字、单词、题目都标记起来,这样上课也好方便问问同学们和老师。在预习语文时,我不仅要学会写和画还要学会读。对于预习语文来说,熟读课文是最重要的一步,最好是把需要背的段落多读一读,读熟了,自然也就会背了。课后复习时,多看看上课记下来的笔记,记忆深刻了,考试就不在话下了。

新学期的计划

随着炎炎暑假的离开,接踵而至的就是新学期了。新学期,新印象。进入这个学期,我就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就不再是个还充满着天真和稚气的小女孩。老师说,初二是初中里最关键的一年,一定要把握好这年的学习,这关系到中考。这些话,总让我的心汹涌澎湃,让人期待,让人兴奋!

既然是新学期,我也要拿出新的计划来好好学习。以下是我主要的新学期的计划:

1. 关于课前,必须得好好预习,用查资料的方式来提前知道书本上讲的是什么,需要我们巩固的是什么,要牢记的是什么,要了解的是什么。

2. 关于上课的时候,要认真上课,思维要跟着老师的思维想问题,并且还要积极举手答问,做好笔记,不能开小差,更不许上课讨论一些跟课堂无关的事情。

3. 关于课后,时不时要温习一下所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再拓展课外的知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习时,若还是有不懂的问题,要与同学讨论,或直接请教老师。

4. 与同学们要和谐相处,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打“冷战”,对任何事情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就算不是自己的错,也要好好地和同学解释清楚。初中的朋友是最纯结的,没有利益关系的存在,对友谊没有多大的影响。要珍惜现在的友谊,对朋友同学要真挚诚恳。

5. 对老师长辈要尊重,我要以微笑去对待所有长辈老师。在成长路上,是他们一路陪伴着我们,像一展照明灯一般,照亮我们的前方。

……

以上就是我的新学期的计划,我们要以最好的一面去迎接新的事物。

飞翔吧,我们的梦!只要努力,我们的梦一定会到达那个未知的天堂。正如范玮琪唱的一首歌《最初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初二学生学习计划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的学习初三、中考的试题,并分项对相关中考题类整理,进行阶段性复习。初二物理要结合奥物的题目,系统了解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并做相关的中考试题。

初二新学期学习计划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希望从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我要做到晚上不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我要做到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5)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部门积极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意义非凡,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积累语文常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了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不低于260万字,因此学生要进行广泛的课外书籍的阅读,合理的制定阅读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利用课外书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正确推荐书籍,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提高,阅读能力就会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的阅读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乐于阅读,爱上阅读。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符合中学生大胆冒险的性格特点,学生会对书中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会主动阅读学习,另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品质。又如高尔基的《童年》,书中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学生们会被他那悲惨而又充满奋斗激情的生活经历所感染,学生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梦想的青少年形象,使自己深受启发,也要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类似于这样内涵丰富同时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书籍,如《繁星・春水》《简・爱》《一千零一夜》等书籍,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的推荐,因为学生非常喜欢,所以就会积极主动去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从点滴做起,并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故事会、朗诵比赛、读书心得评比等活动,学生为了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就会主动去阅读学习,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因为平时的课程学习比较紧张,所以教师又可以利用好假期的时间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在暑假前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期中进行《西游记》的阅读,假期结束后,可以在班级范围内举办课外阅读的竞赛活动。这种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在假期中,学生进行阅读时没有教师的指导,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在比赛中呈现的是学生最真实的阅读水平,这样的阅读竞赛很有意义,不仅考核了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表达技巧等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三.制定课外书籍阅读计划,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计划,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保证课外阅读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这种计划要包括阅读书籍的名称、方法、时间、数量和心得体会等。制定的时候要切合实际,利于实施。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的计划,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师的推荐,制定符合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数量的制定可以因人而异,一般每月要安排2-3本课外读物。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情况不同,所以对阅读方法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样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读书空间,但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不用笔墨不读书,对于书中比较有价值的语句段落要学会摘抄,同时要对自己的读书心得有所记录。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正确指导,因为阅读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时间过短,又不会起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所以阅读的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经研究总结,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每天要阅读5000字,阅读时间在30分钟左右。而心得体会可以依据个人习惯来书写,字数一般为500字。读书计划要根据学习课程内容与学习紧张程度合理调整,一份好的阅读计划,具有正确引导、有效监督、及时促进的三重功效,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阅读能力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僵化陈旧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利用好课外书籍这个媒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规划,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6)

1.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能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但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大多数学生阅读仅凭兴趣,无明确目的,无具体计划,无有效方法。

3.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偏少,并且不少课外书的内容低俗、有害。

显然,在这样无序的背景下进行课外阅读,其效果必然不佳。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引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特别重视下面两点:

一、有序组织

各学科知识都是有体系的,有其整体知识框架及其变化的规律。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必须遵循其规律而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因为阅读内容的广博、阅读心态的平和而使之具有开放性特点。可是,一味地开放必将导致阅读的散漫和迷乱,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得。因此,课外阅读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加强阅读知识体系的建构而有序地开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不同。这些能力一般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学生的阅读对象也必须与这个过程相适应,与学生的心理相适应。比如,刚进初中门的七年级新生,稚气未脱,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爱好;八年级时可以引导他们读一些浅易的中长篇作品,逐渐向青年文学方向转移;九年级时不仅要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评(不拘泥此法,可随学情而作调整)……就这样有序递进,由比较单一的纯阅读上升到培养他们鉴赏能力的高层次阅读。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任由学生随意博览,那么,结果必然是前读后忘,所获无几;或囫囵吞枣,不知其味。“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朱熹),循序渐进乃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法则。一个能力较低的学生阅读高层次的书与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阅读低层次的书,都无疑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上一定要有长远的、有序的规划。

这里的“有序”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有序地管理,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一方面,可以建立班级图书阅读制度,安排阅读的具体时间,选任认真负责的管理员,使每周的阅读课开展得正常且有序。另一方面,当前的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大量内容粗俗的“武侠”“玄幻”“凶杀”等小说充斥市场,更有一些低级趣味、不健康的读物悄然流传于学生当中。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初中生,由于缺乏较高的鉴别能力,就容易沉迷于其中。这样不但导致阅读的盲目无序,更有可能对初中生的人格造成严重的损毁。所以,对初中生课外读物的甄别与筛选必须严格而慎重。有了这样的前提,课外阅读才有健康的氛围,初中生才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有效指导

有了知识体系的约束,课外阅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吗?关键还在于阅读指导的过程要有效。有效阅读的方法很多,不一而足,但我们老师要引导初中生找到最切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基本规律。在指导阅读的实践过程中我是按以下方式进行的:

1.拟好计划

培根说过:“盲目会使你万事不成。”课外阅读也需要制订计划,读什么内容的书,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或者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是列出清晰的阅读书目,这样就可以避免阅读的迷茫。我在初中三年每学期开始都把具体书目列给学生,各学生再从中作挑选,制定好个人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这是克服阅读盲目性、实现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

2.重视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了动手的重要性。勤奋阅读,精神可嘉,但如果学而不“记”则忘,“学而不思则罔”。课外阅读由于书籍杂而多,阅读的时间和地点相对随意,这就必然增加记忆和理解的难度。要克服这种不利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动手写好读书笔记,以巩固记忆;同时还要多思,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而且,这些笔记还可能是今后写作的重要素材。

3.加强交流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万变的社会中,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一、让学生热爱阅读,提高阅读好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关注名人效应。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可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为他们讲解名人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读书的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2. 以身作则。在课外的时间,教师可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的情感,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

3.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以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为了配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书中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在阅读中感受名著的魅力与灿烂的文化。

4. 利用教师的读书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以便达到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阅读的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指导阅读

1. 谈读书计划。读书计划是未来读书的行动方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说:“我希望你们每个学期至少读10本书。这样,一年读20本,到小学毕业,读书在100本以上。如果每本书平均10万字。共1000万字,阅读量是语文教科书的三四十倍。”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但每个学期至少可以读4本书。这样,一年两个学期8本书,加上两个假期读两本书,一年也就是10本书。以每本书平均20万字计,那么,学生的阅读量就是200万字。

2. 谈读书内容。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是这一时期的关键。尤其是进入八年级和九年级,是进行理想教育最好的时机。而且,小说、人物传记、科普读物是这一时期的最好读本,教师也可适当加入哲学类的读本,加强学生对人生、生命、自然、宇宙的思考与探索。例如,在选择小说类读物时,教师除了可以选择官方规定的《初中生课外40部读物》以外,还可以从《亚洲周刊》编辑部联合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名单中进行选择,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寒夜》、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古华的《芙蓉镇》等。人物传记也是如此,《鲁迅传》、《传》、《朱自清传》、《爱因斯坦传》、《华盛顿传》均对学生有所益处。另外,如果学生热爱科普读物,教师可以推荐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珍妮・古尔多的《黑猩猩在召唤》等。

三、建立阅读“书库”

营造小小的班级图书馆或阅读天地,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载体。例如,教师可以创办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并选举一名图书管理员。这样,便可扩大书目的范围,使学生共同享受资源,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教学生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第一,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保证阅读时间,使学生做到自觉阅读。第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自由阅读的空间,逐渐习惯课外阅读。第三,不能忽视积累。积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当学生读到好的词句或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写下心得体会并进行摘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积累的方式。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便可以发挥他们的想法,从而在课外阅读时保持兴趣,最后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五、培养学生阅读后写作的习惯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8)

一、学习招生文件

二、关于招生做几点说明:

1.认清招生形势

(1)认清招生政策的形势

计划招生、阳光招生,3279-2200-600-66=413人,66人免费师范生,有400多人无招生计划,在县里无书可读。以前还可以花钱择校、有的还找关系走后门,刚才我们学习了招生文件,现在还行得通吗?行不通,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办法、录取标准、录取结果都向社会公布,家长们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600分没有进高中,而一个580分的学生,却读了高中,可不可能?你得不得答应?现在信息这么公开,这么发达,发一个微信,地球人全知道,谁敢开这个后门。政策越硬,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福音。如果走后门、拼爹,还有我们老百姓的公平吗?不可能有。所以说政策是硬道理,分数是硬道理。

(2)认清自己本身的形势

我重点讲一下普高线下的同学,如果你不去读书,你准备干什么,你又能干些什么,家长准备怎么安置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15-16岁,不读书,天天待在家里,天天电视、手机,还不是一天两天,有几年,家长会烦死地。打工,是童工,犯法。学手艺去,一个初中毕业,能学好一个什么手艺?计算器的问题…..

我想也没有哪个做父母的,忍心把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推向社会。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读书。要读书,就只有一条路,别无选择,读职中,即可以学技术,又可以考大学。这一条路,还蛮拥挤,普高线下1000多人,县职业中专只招600人,计划一个都不能突破。要想有机会读职中,要做到以下4点:

第一点,提前批志愿必须填报职业中专。

第二点,要去得早,录满600人就关门。去年1天半就招满关门了。去年有几个家长、学生等待、观望……. 看看校长忽悠我没?

第三点,表现要好,学校要看表现,那些长期玩手机、上课打瞌睡、顶撞老师的同学,学校还要考虑给不给你发录取通知书,给你发通知书,就占了一个计划,你又不珍惜,搞三天就混不上头,回去就讲学校的不是,从不找自身的原因,老是讲职中的不是,败坏职中的名声。

第四点,6月30日到职业中专报名、缴费后,发录取通知书,来看地、来观望的学生不发通知书。也就是说通知书一旦发了就不可以作废(录取通知书是市教育局控制的,市教育局按照招生计划,发600个录取通知书),今年的招生原则仍然是先报名缴费的先收,报满就关门!所以,家长、同学们,如果你是诚心去接受职业教育的,就按照我讲的4点去做。不要观望、等待。

(3)认清职中的新形势、新变化

A、市教育局为了进一步规范今年的招生秩序,杜绝买卖生源的现象,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凡是今年读职中的新生,录取通知书由市教育局、县教育局、招生学校三个部门盖章后生效,是新生审核与注册的重要依据。学校根据学生报的志愿把录取通知书下发到学生手中。注册依据:录取通知书、学生档案(签字)。家长们、同学们,你们好好想一想,招生贩子能不能给你提供这些东西,希望家长、同学们不要听信招生中介、招生贩子的忽悠、承诺、表态,不要上当受骗。只有学校发给你的录取通知书才是可以到市教育局注册的,三年后才可以发毕业证的。你要想继续读书,必须走正规的渠道。

B、招生计划:

职业中专计划:普高线下人数65%,如果填报临澧县职业中专的人数超过计划,学校按照表现好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两条线,分数线、道德线。

请填报了职业中专提前批的同学,明天早晨7:30赶到中学,集中乘车前往职业中专,报到、缴费,缴费后发录取通知书,带什么东西,日程如何安排,新生报到须知、下发的资料里面写得很详细,请家长、同学们认真看清楚。希望家长、同学们不要等待和观望,7:30过时不候。

有的同学,家长可能会想,我不想到县职中读书,要到市里去读书,人不出门身不贵,也可以,但是也是有招生计划的,通知书也是市教育局发的。我校市直职中招生计划:

用技术学院       3     技师学院(常德工业学校)3

汽车机电财经学校   3        海乘职业学校     1人

在我校没有招生计划的学校,你去不了,我也没有通知书给你发。另外,我要告知同学们:市鸿志学校,民办学校、学校场地租的、由于多年来,利用社会中介招生,买卖生源,扰乱招生秩序,在我县取消招生计划,纳入招生黑名单。

如果想在市里读职中的同学,请家长和学生7月2日8:30赶到学校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

2.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

  A、对于上了一中线的学生,希望你们到一中后克难奋进,努力学习,因为全县的高手云集,如果不努力,三年后戏也不可能好看。建议:上普高线的同学,好好利用假期,提前预习一下高一的课程,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有很大的反差,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所以,我们要来一个笨鸟先飞。

B、对于刚采普高线的学生,要认真分析普高形势,三年后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帮同学们分析一下一中2019年高考情况:1375人参加高考,一二本上线1098人。一中都有277人打伴,何况你还刚刚只采普高线。他们辛辛苦苦在普高读了三年,白搭了几万块钱,最后还是只能去读高职,接受职业教育,或者去打工,没有技术,打工都找不到方向,只能买苦力。所以,我建议刚采普高线的学生去读职中宏志班, 可以学技术,又可以对口升学。又还有很多优惠政策………

我校2015年毕业的xxx同学,同欢马家组,中考成绩575分(分数线548),超分数线27分,全县排名2216名,今年高考对口升学,考了657分,湖南省排名10名,湖南师范大学,211大学,免费师范生。如果当初选择普高,2000多名,能考上吗?

14年毕业xxx,1500多名,湖南农业大学

当初我和裴老师去他们家走访,要他们读职中宏志班,他们的亲戚朋友,隔壁邻居说:老师脑壳进水打,家长脑壳进水打,家长就是不舍得几个钱,尽是冷言冷语。铁的现实给他们强有力的回击,谁说读职中没出路。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好政策带来的红利,在别的乡镇比比皆是,而在我们乡却太少了,这是为什么?家长们、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主要是我们乡的老百姓、同学们思想没有转过弯来,老是普高一条道走到黑。马美顺 朱龙杉 他们的家长是敢于吃螃蟹的人。

C、对于选择读职中的学生,我有三个建议

(1)建议选择县职业中专,不要舍近求远。

(2)建议自觉性差的学生不建议选择市直的职中,天高皇帝远,那就放羊打。

(3)建议尽量不要选择民办职中。

3、解读一下志愿填报

   (1)志愿填报说明

(2)中考成绩分析

695分   1350名   基本上是考一中的对象   

586分   2200名   基本上是考四中的对象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9)

名著阅读计划的制定

1、总体目标

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语感,并通过指导学生写作读书笔记、组织名著赏析活动、专题讨论会、故事会等形式,把课外阅读与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还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地位,增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学习的能力。

2、阶段目标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初一阶段: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作品,以及一些篇幅较短的文学名著(《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选》、《一千零一夜》、《格列佛游记》、《童年》、《爱的教育》),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初二阶段:阅读一些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指导学生写作读书笔记,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初三阶段:进一步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呐喊》、《巴黎圣母院》),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学会揣摩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清作品中的精髓与糟粕,逐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三、教师的点拨与指导

1、 阅读的方法的指导。现在对习惯于阅读漫画,看动画片,打电子游戏的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愿看文学作品,不愿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更不要说那些读起来让他们费力的名著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首先以课文的材料为例子,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其中包括读书的方法(如泛读、精读法、)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提纲法、),然后以课内自读课材料作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教师指导下实现第一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

2、统筹安排、精心测算、安排时间。整本书容量较大,不可能在课堂内全部读完。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怎么保证课外阅读的有序进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是关键。

教师要科学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关键是布置适宜的阅读量。每布置学生读一本书都要看看书的容量,根据学生可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及阅读的速度,测算出学生每天能读多少页,读完一本书大概要多长时间,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不能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几天内读完一本书,然后写点读后感就算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如果学生没有时间读完名著,那整个名著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根本。

3、精选作品、明确目标、组织活动、激发兴趣。实事求是的说,初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曾对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喜欢读名著的学生不到15%,学生普遍反映大多数名著容量太大,不容易理解,没有耐心读下去。有的内容离现在生活太远,读起来没意思。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篇(10)

虽然新课标出台已有好几年了,但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的学习,不支持和鼓励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其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

2 阅读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地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使阅读效率不高。同时,很多学生阅读都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外读物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更不去作读书笔记。

3 阅读资源匮乏

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图书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需求,并且目前在学校图书室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也不多。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为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指导。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使学生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真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中,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2)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鼓励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常常是混乱、短暂和零碎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随时记录下课外阅读中瞬间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妙句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2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和作文配合,统筹安排。

上一篇: 大企业税收工作总结 下一篇: 信贷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