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05 10:06:16

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论文篇(1)

“教育家”以类、群体、个体三种形态存在。教育家之“类”即教育家整体、全体,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体,是所有教育家个体的集合。作为“类”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事业、教育改革、教育实践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把握“教育家”的维度有二:以“教育”为着眼点,教育家是与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相并列的专门家;以“家”为着眼点,教育家则是区别于一般以教育为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这个大型群体中的一类小型群体、特殊群体和榜样群体。

一、教育家“类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动物,总会在实践中结成各种群体,相关群体又会进一步结成“类”关系。“类”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对个体独立性的扬弃。人不仅自身存在于类的联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类意识,能自觉地将类的内在规定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规定性,也就是规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种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即教育家的“规定性”,是对教育家的存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异限度的内在规定,是教育家之所以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这个整体所共有的社会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人的类本性的特殊,表现为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各种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爱之,诲之),特殊的社会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特殊的奉献与特殊的社会影响(通过育人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教育家满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又是教育家群体性(民族性,时代性,流派性等)和个体性之一般。尽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人生经历和教育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独特性,但同时也会拥有因为相同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类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中的共同的本质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正如“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教育家们“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最高归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逐步转换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每位具体教育家的活动方式之中,成为一种与教育家个体生命融为一体、近似本能般的存在,一种使教育家一旦失却便会感到乏味、遗憾、内疚、痛苦乃至负罪感的精神支柱——这是教育家文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核心成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率性而为——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逐步获得的“类本性”行事,不带丝毫勉强,更无需时时鞭策。在与“类本性”相符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将会忘却各种辛劳和苦恼,沉浸于一种对生命本性的自由享受与深切体悟之中。

二、教育家“类本性”的生成与演进

从根本看,教育家的类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角色特征。社会分工规定了教育工作者的“类存在”与“类生活”,造就了教育家的“类本性”。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世界只不过是由面孔组成的,每种职业都规定出一副面孔,以表示它想成为人们认为它应当是的那副样子。”[2]社会分工的逐步确定,使社会对各种职业形成并逐步强化着某种期待,进而转换成各种职业的角色规范。教育家的教育实践虽然以教育家个体的存在与活动为前提,且由个体的活动组成和完成,但教育家个人只有处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中,伴随着一定的社会交往,才能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交往中,通过释放与吸纳,交换与补充,在目的与理想、理智与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获得大同小异的发展。换言之,教育家们在社会特定的角色期待中从事教育实践,就会逐步经由角色认同达到角色适应,养成社会期待的特定性质和特定本性。

与此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来自历代教育家品质的积淀与遗传。人同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实践不只是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也包括有目的地认识自己,改造自身,在同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自我的本质力量。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需要正人、育人,更需要正己、律己;既培育着受教育者,也塑造着自身;既把自己的需要、目的、观念、智慧、力量和情感凝聚和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也凝聚和体现于自身,逐步积淀为稳定的品质,并经过“社会遗传”(或曰“获得性遗传”“积累起来的遗传”)“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3],成为所有教育家的类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自身进步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的结晶,是一个同化和顺应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所谓同化,是教育家以自身要素结构为基础,去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环境因素,把包括其他教育家的积极影响在内的外在环境因素纳入自身结构,促进自身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所谓顺应,是指教育家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素质的要素与结构,使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运动中不断生成与演进的。可见,教育家的类本性既不是来自于教育家活动之外某种神秘因素的赋予,也不是自身某种固有本能因素的自然外化,而是直接在其历史活动中逐步生成与演进的,是历代教育家在对象化活动中不断得以建构的。在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家们在释放和发挥潜能的同时,又以开放性态势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活动因素,从而获得和生成新的素质养料,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升素质水平。

三、教育家类本性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的类本性涉及教育家的全部文化构成,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它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包含着若干最基本和最稳定的成份。

(一)与教育休戚与共,融为一体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无一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休戚与共。他们对教育有一种外人看来不无偏执的坚定信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育”等,是他们坚定的主张,更是他们的终极关切。他们的喜怒哀乐系于教育的兴衰成败。遥想当年,梁启超在日本听到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夜不能寐。胡适则曾向外国友人表示:“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4]晏阳初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20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吾辈愧为民主制度共和下的人民,不能自立自新而影响及于全世界的祸乱;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20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四顾茫茫,终夜徘徊,觉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外,无最根本的事业,无最伟大的使命,无最有价值的生活”[5]。他们从艰苦的教育活动中获得了无穷的、至上的乐趣,将教育的成功视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的容闳,得知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历经18年周折终获清政府采纳的消息时,“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僵卧床第间”[6],进入心醉神迷的境界。与教育荣辱与共,爱教育爱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痴迷程度,乃教育家本性之最灿烂的光辉。(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都是学习的典范,他们十分注重经由学习走向自我完善,实现教育立国、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抱负。教育家们的学习不仅指读书,也包括向自然和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晏阳初当年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结果却从华工那儿受到教育,发现了民众的巨大潜能。这种发现使晏阳初在立场、观点和感情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获得了一生为平民教育奋斗不息的无穷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吸收和继承民间的教育智慧和优良传统,他的教育论著中充满着乌克兰民族的教育智慧。教育家们的学习贵在“不厌”。“不厌”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那样一种境界。学而不厌是教育家最重要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获得其他教育品性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他们能够领略和享受知识和人生的乐趣,开阔视野和心胸,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诲人不倦”的动力既来自对学生的爱,也来自对教育的信念。只有对教育力量深信不疑,才能形成“不倦”的情感与意志。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自学得来的渊博知识、丰富阅历和深邃思考广为施教,经常在公共场所对一切乐于听取教诲的人演讲,劝人为善,盼望人们努力成为有德性的人。他不仅不索取报酬,甚至还愿意倒付钱。我国明末清初大教育家王夫之因不肯向清政府屈服,自33岁起便隐姓埋名,在“良禽过而不栖”的荒山野岭中授徒讲学。居无常所,讲无课堂,只得“借僧寺授徒”。“严寒一敝麻衣,一褴袄而已,厨无隔夕之粟”,常与弟子们一起“昼共食厥,夜共燃藜”,以山中野果果腹,燃野草取暖。“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王夫之坚持著述和讲学,“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纂著”。67岁时,从游诸子求为解说《周易》,他因久病体弱,形枯气索,无力为诸生口授讲解,“乃于病中勉为作传”,授予诸生。王夫之这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甚至还感动了前来行窃的盗贼,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相戒无犯焉”。[7]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教育家教育本性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自觉,旨在自我解放;后者是觉人,旨在解放他人。以自觉觉人,在觉人中深化自觉,亦即教学相长。

(三)做人与教人合而为一

综观教育家们的生平,可以发现其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常常重合一致,教育活动与日常言行几无差异。古代孔子的弟子是在与孔子朝夕相处中随时随地向孔子学习的,孔子教导儿子与教导学生并无不同,他几乎没有自己的隐私。现代的梁启超把9个儿女培养成包括3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在内的俊杰,被誉为著名的家庭教育家。梁启超给儿女的普通家书,几乎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的家庭教育教材。在儿女眼中,梁启超的父亲角色与导师角色完全重合;而梁启超视弟子则如同己出,呵护有加。教育家们的教育活动是其类本性的自然挥发,发乎本心,布乎四体,他们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不需要为教育学生而以身“作”则。他们已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还有一些教育家在严酷环境下不屈不挠,坚守自我,更是世世代代的楷模。像古代的苏格拉底,现代的鲁迅、马寅初、梁漱溟、傅斯年等,都用实际言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出了最具教育效力的诠释。

当然,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因素,一些具体的教育家也很难完全彻底地避免人格中的某些矛盾现象。可贵的是,许多教育家对自己身上的双重人格能保持一种自觉、警惕,并努力加以暴露与克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经历了不幸岁月后的晚年写过一部反思性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在读者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崇高与卑劣同在,坚强与怯懦共存,真诚与虚伪并行。卢梭的忏悔行为表现出了人格的伟大,也表明了真善美最终能够战胜假恶丑,这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四、教育家“类本性”的认识意义

教育家的类本性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伟大对平凡的超越。教育家是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的,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就在于他们以“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涌动,在人格、业绩和社会影响上逐步脱颖而出,逐步超越了普通教育工作者,成为出类拔萃者。从数量与从属关系上看,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而从作用上看,这个小类却是能为大类提供思想、理论、精神和实践榜样的精粹力量。数千年来,教育家这个小类的类本性在形成过程中总是与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的类本性不断地进行交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探索和认识教育家的类本性,正在于自觉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

教育家的类本性在世世代代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显露。当它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后,就如一面旗帜,召唤并吸引着当代与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认同与占有,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家整体达成一种全面联系,这无疑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心态,一种超我的力量,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存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自觉地向教育家的本性“类化”,进而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教育家的类本性把一个个教育家联结到一起,并且作为每一位教育家发挥独立个性的前提。作为类的规定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底线标准,对于每一位具体的教育家而言,他既是教育家的类本性的承担者、体现者,又是发挥自己教育个性的独立主体,他将在自觉体现教育家类本性的前提下自主地走向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3-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565.

[4]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40.

教育类论文篇(2)

2大农类远程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

本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高中、职业高中、技术学校和相当一部分普通中等毕业的求学者,从招生生源情况看,学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干部、乡镇企业骨干、科技致富能手,他们大多在区县、乡镇或乡村岗位上工作,总体上说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力。但由于乡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这些学员的文化基础不太扎实,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自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这些学员的学习不能简单化为知识掌握。尽管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尤其我们培养的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应把人的实用能力培养与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沿情、意、行的程度不断内化、外化实用能力,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学员实习毕业,从教学过程到学生学习,无不体现实用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说的“实用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机能,也是创造性机能,也就是信息素养、实践技能、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和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等。

3大农类远程教育培养模式的选择

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是手段,教学应用是目的,远程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不同而各异,同时又有交叉侧重。对于不同知识基础、家庭情况的学员,模式的选择大致可以体现为以下五种。

3.1讲授型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在网络上授课,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而且不同地点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最大缺点是缺乏在课堂上面教学的氛围,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并缺少学员的反馈。讲授型模式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①同步式讲授。这种模式除了教师、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上课之外,学生可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授课。教学过程中学员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学习课程,直观易懂,是当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教学。②异步式讲授。这种模式是由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编制成网页文件(或视频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等),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这些教学材料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或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设备询问教师,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这类设备对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还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像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h进行,非常适合农村的部分学员,他们居住分散,难于集中,且存在工学矛盾,但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其主要缺点是缺乏实时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这种教学模式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套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特点,并能适合网上信息表达与传输的图、文、声并茂的优秀网络教材;要为学生提供与该课程紧密配合的大量信息资料;此外还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并能对学生作形成性评价的应答与评测反馈系统。

3.2面授辅导模式根据农民学习的特点和要求,面授辅导不应是系统地讲授知识,其主要目的有三个:①是课程重点难点辅导;②是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③是抓好远程学习的反馈信息。面授辅导要做到四个保证:时间保证、上机保证、质量保证,管理保证。一是要为学员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面授辅导,满足学员系统学习需求,为学员答疑解惑;二是要保证学员的上机条件、环境、资源和时间;三是辅导教师要从学员实际出发,“解难点、释疑点、清盲点,理出理论框架线”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认真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了解学生自学进度、上网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四是学校要通过定期检查学员的自学计划、学习记录、评改学生的作业等方法,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及时给予指导,从而确保学员学习的质量。这种模式优点在于针对性强,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更直接,缺点在于覆盖面狭小。

3.3讨论学习模式在网络上实现讨论学习方式很多,最简单实用的是利用现有的电子布告牌系统(BBS)。这种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讨论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由专职教师监控,即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在站点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发言,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看到。这种学习过程必须由具有特权的领域专家控制,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偏离当前学习的主题。优点在于覆盖面扩大,但是能解决的问题过于片面,学员要有一定的基础能力。

教育类论文篇(3)

语文无疑在任何学生时代,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如今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甚至在以后高考时会变成200分满分。它是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因为你的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因为你的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中,他们会接触到古诗的魅力,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洒脱,又比如“天苍苍,野茫茫,风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还会体会到宋词的所表现诗人的感情,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奈,又如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所表现的他为报效的祖国的满腔热血。经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会使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还是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的学习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历史、地理、甚至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上才能学好的,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科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就好比是一种工具,你只有有了这个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圣诞节,而留下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这清晰的指出,我们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蚀。当代的学生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中华的古老文明则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的社会上,写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处都需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笔和写作基础,是无法再社会上立足的。然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更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越早的积累就会有更多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教育类论文篇(4)

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跟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与基础教育相关。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后就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导致研究生也难就业的问题。这些光追究学历不考虑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会蔓延?是学校教育,即教育体制所导致的。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负担最重,他们一生下来会走路以后就承担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艰难任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或忽略了非正式教育的环节呢?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人类的重要环节。那么现在的孩子们学会了生存的基本技能了吗?就像现代人对电脑或网络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样,他们对正式教育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没有自己的设想、爱好,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造力等。我们的教育似乎在在制造一些机械性的机器,总想把孩子培养得十全十美,让孩子什么都要学,课外学习音乐(钢琴、小提琴等等)、美术、外语、数学等,当然以上课程对于孩子的思维发育有好处的,但是强迫的学习会使孩子对这种正式教育产生怀疑,失去积极性。有些孩子怕长辈,只能应付性地学习,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反面影响。“家有小儿,一天,忽地问道‘:爸,我明天可以不上学吗?’父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口应了一声:‘嗯!’却突然听见了欢呼声:‘哦!明天不上学了!’父亲这才想起,明天即非周末,也非公休日,怎么就可以不上学呢?于是狠狠地说:‘不行,明天得去上学!否则周末不带你去玩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有理由想象,这样的状况绝不仅仅只发生在一个家庭……”越来越多的都市孩子面临如此的困惑,而想上学而没有条件上不了学的偏远的牧区、农区孩子也很多,这种问题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也在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现代人对于工具的依赖远远超出了原始人使用工具的情况,虽然原始人所创造的工具很粗燥,但那是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的斗争中所制造的,是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因此,培养孩子也要考虑地方特色和非学校教育中所学到的内容。

(一)教材和教师梯队缺乏,是影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源

边疆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相同,因此具有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传承和非正式教育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并存的特点。所以全国统一进行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各地区的教育实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时统一的教材(统一编的小学、中学汉文教材)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就是统一的语言———汉语。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也非常渴望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没有很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甚至缺乏优秀的汉语教师,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分散地居住着众多民族)学校设立在偏远的牧区或山区,教学环境很差,教师的待遇也不高,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在那里教学。个案:“为了传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依特斯”文化的传承和培养接班人,我们从2011年开始编纂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小学通用的课外教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教材》(1)(2)(3),目前已经在青河县各中小学开始试用,如果自治区政府和教育厅同意使用,我们想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哈萨克族聚集区普及使用,这在哈萨克族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对哈萨克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保存和传承作用。”以上个案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地方性教材(尤其是文化类的教材)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口头传统文化。

(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富裕人民和解决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牧民定居、奔小康、建设食宿学校(在牧区)、民汉合校(最近几年全疆市、县、乡学校都实现了合校)、进行双语教学工程等,其中我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工程的实施。民汉合校指同一个市、县、乡的民族学校和汉族学校一体化,并统一管理,统一授课。在这种一体化过程中明显发现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的差别,文化、习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民汉合校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提高民汉学生交流学习、提高团结、共同学习,但是交流肯定带来一些冲突,尤其是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明显的、容易发现的身体间的冲突,而是在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习俗方面的冲突。民汉合校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在小学、中学理科类课程都用汉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第一,对授课的民族教师带来压力,以前一脉相传的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教学的老师,一夜间要求汉语授课,使这些教师很难接受。第二,对于刚在小学和中学开始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接受这种教育会很吃力。一门学科最关键的部分应该是专业词汇,小学、中学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都有自己的很多专业词汇,这些孩子所学的只是初级汉语,只掌握了日常使用汉语,专业汉语学习还很差。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受到歧视,对学习不感兴趣,越往后越没有学习的兴趣,严重时会导致退学、逃学等现象。也有部分都市孩子适应很快,容易适应这种学习氛围,但是这些占少数。我们分析问题时不要用少数的成功案例来分析民汉合校、双语教育中的问题,其实在这些教育模式中仍有很多问题。这些学生考入大学后,在大学基本上都用汉语授课,由于基础很薄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汉语学习中都遇到很大困难。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他(她)们业余的时间学习外语(英语、外语、日语等),而不愿意学汉语,问题的根源出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使他们对汉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教学中没有地区特色,教材中缺乏地方性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差,缺乏书本知识和实际实践联系能力,缺乏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解决的措施

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汉合校后,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是中小学教材和相关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双语教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在小学、中学里教学方式的不妥当,导致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突然实行民汉合校、汉语授课措施,给没有心理准备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应该实行教育改革之前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在专业和汉语授课方面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民族班)课程里设立一门专业汉语学科,包括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的专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词汇相对应的内容。而初中和高中也同样设立这样的专业汉语课程并编出教材,同时从小学开始教授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程。这样学生进入到大学对于汉语授课的环境并不陌生,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大学教育教学中,设立专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并且设置一些地区特色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地区,如全校设立民俗、民族文化等公共课,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新特的民族风情,设立旅游专业时也要考虑民族文化、民族民俗、人类学的有关知识跟旅游资格证等挂钩,让民族文化以正宗的方式介绍给旅客。在大学教学中尽量塑造条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也应该在大学能接受到创业、企业操纵等工作的运行过程和创建过程,从而及时适应社会,转变观念,把知识转变为职业能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教育类论文篇(5)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教育类论文篇(6)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财经类实验室以计算机作为教学硬件,以专业应用程序和操作软件以及实验数据库作为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流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媒体技术的应用

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操作实验包括原理类、流程类和验证类,通常教师利用动画、视频、PPT、教学软件和计算机流媒体等进行演示和模拟,例如对企业的实际制造生产、运营管理过程或银行业务进行再现,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传统多媒体,例如视频和课件,具备实用性和直观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媒体技术,例如模拟软件、实验软件及其集成软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流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多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讲解层面,而现代教育技术则集中与演示层面,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经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构建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虚拟技术对现实的仿真效果良好,教师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技术能够进行仿真实验,创建形象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会计实验中,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井下集团企业的会计业务,并模拟不同角色分工进行会计分析、决策及预测、审计等实训教学,利用会计仿真软件,构建问题情境,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实际会计业务,并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和分析,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学目的。

3、互联网资源的应用

网络教学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进行开发、研究和综合实验,将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措施。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群为核心,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明确实验目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文献阅读和专题检索,完成选修课程并充分掌握该领域的技术手段和问题解决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实验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在线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在线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育类论文篇(7)

艺术教育的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而作为行业院校的民航类院校的艺术教育也正在发展当中,而在发展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亟待解决,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提升民航高校学生艺术教育水平是提升民航软实力的有力手段。文章对民航院校现存艺术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民航院校艺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航类院校;艺术教师

作者简介:龚婷(1984.8-),女,重庆万州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与艺术教育。

胡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提高民航服务质量,提升对外窗口形象应该从民航院校开始抓起,而艺术教育成为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一、民航类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民航类院校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院校,如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一种是综合类大学所开设的民航类专业。这两类大学在开设艺术类课程情况从师资、教材、科研等教育资源上是完全不同的。现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例进行说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大多数行业院校一样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不光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上有一定难度,在公共人文类课程的开设上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是建立在空乘专业所拥有的师资上的,而空乘专业的教学从以前的服务为主转向客舱安全,课程设置主要有客舱安全管理、航空英语、口语、形体、语言等构成。首先是形体,从课程名称上可以看出与舞蹈艺术是有区别的,形体是以塑形,保持体形、体态、体貌为主,以正确的坐立行走为教学内容。由此看来,这和舞蹈艺术还相差甚远,正确坐立行走是舞蹈艺术的基础,协调的肢体是舞蹈艺术进入情感表达的基本条件,舞蹈是通过肢体表达能够传情达意的艺术。

再者语言艺术,语言在空乘专业的学习中分为了上下两册,上册为普通话,下册为客舱播音技巧。标准的普通话是得以顺畅交流的前提,是表达的基础,仅有标准的普通话在语言艺术中是远远不够的,在下册的客舱播音技巧中,对于播音中的内在表达技巧和外部表达技巧要求简单,只是对客舱中常用广播词进行讲解和练习。而当播音成为播音艺术的时候,是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二度创作当然是对文章进行加工,而不仅仅是读字,是要让平面的字立体为有声语言,在播音中融入情感和播送者的理解。空乘学院的相关艺术课程的教师,是接受本科或研究生艺术教育的毕业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限。教师长期所教授的是基础的、循环往复的课程,因为空乘学院特殊情况,学生在校时间,除节假日外,正式行课只有一年半,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一年半时间,这使得教师超负荷运转,最多的教师一周有30余节课。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教师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教学上失去了原动力。空乘学院相关艺术课程教师面临的问题一是上课负担重;二是教学内容基础;三是因为上课负担重失去了艺术创作的时间和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时间。教师自己本来的课程任务难以完成,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就更加困难。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有几个特点:

1.学生部分是艺术爱好者,也有部分是抱着修学分态度的,在课堂上形成的氛围是学生对老师所讲课程没有兴趣;

2.上课时间为晚上,白天的课程紧张,教师不愿晚上继续上课;

3.学校为工科类院校,在科研上对于艺术类课题不够重视,教师对于理论研究失去了兴趣;

4.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是以培养兴趣为主,大量为鉴赏课,理论课,在备课上不同于平时上课,增加了教师工作量,让平日工作量本来就大的教师更是不堪重负。

二、民航类院校解决艺术教育困难途径

教育类论文篇(8)

2研究方法

2.1问卷开发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进行调查,共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中,问卷开发涉及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问卷维度的开发、问题的编纂与整理。最终确定的问卷初稿主要包括以下维度:(1)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组成的合理性;(2)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授的合理性;(3)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第二阶段进行问卷的反复商讨和修正。问卷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功能认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生参与通识教育的效果。这四个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且都有详细的答题要求说明,主要采取六级和五级量表。

2.2研究对象以及抽样方法

第三阶段为正式调查阶段。外语类高校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发挥区域与国外研究的优势,结合该校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大阶段(通识基础、通识核心和通识进阶)和五大模块(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自我与人生)。基于所有学院的学生都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程,本次调查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三个学院,即英语教育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和东语学院。每个学院抽取2~4个班级。

3数据结果分析及讨论

3.1问卷回收与学生的背景

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为248份。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包括英语教育学院的英语教育专业4个班,共111人;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的日语复语专业3个班,共84人;东语学院的印地语专业2个班,共53人。

3.2学生对通识教育功能的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52.4%的学生对学校通识教育的总体宣传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尤其是对学校通识教育宣传方式的不满意程度超过了56.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外语类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处于探索和不断构建的阶段,譬如网站建设等正在逐步完善。超过78.2%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四个预期目标表示比较同意、同意或完全同意。其中,对“拓宽视野”这一目标的同意度高达95.6%,“健全人格”也达到75.8%。由此可见,从学生个人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助益。

3.3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对选课数量、资源支持、课程质量和对实现的学习目标不太满意、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特别是对选课方式不太满意的学生占所有回复问卷学生的84.7%。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外语类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选课方式过于单一,目前仅是网上选课这一方式,而且选课时间较紧,学生无法及时选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此外,有36.4%的被调查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总体不太满意、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教学情感投入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两方面。这是因为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时间过短,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各种体系,教师也没有完全把握通识教育的实质,仍然使用专业课的教授方式,主要聚焦于理论教授,而忽视与实践相结合。

3.4学生通识教育课的学习参与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学生的总体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偶尔、经常或者总是参与到通识教育课堂中来的学生共占51.8%,而另一半学生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完成课程任务、课堂讨论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其比例均超过60%;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及在课堂汇报和展示这两方面的参与度也达到了一半以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通过点名、提问、加入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或者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学生为了拿到学分或者其他原因都必须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应该着眼于尝试运用其他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5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常用评估方法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评估方法是课程学期论文、期末考试和出勤率,使用频率均高达80%以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出勤是教师用来评估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一种主要的方式,使用频率高达94%,这实际上是不合适的。采用出勤来考察评估学生的学习只是考量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态度,而并没有真正达到评估学习的效果和目的。此外,课外实践和小组项目评估的方式很少或者从来不用,尤其是课外实践,45.2%的学生认为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由此可见,目前外语类高校评估通识教育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的。

3.6学生对通识教育效果的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对学校通识教育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满意或者非常满意。但是有51.6%的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所达到预期效果的评价不太满意、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有一定关系。总体来说,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各方面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较突出的两方面是:扩大知识面及了解更多领域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陶冶人文精神。在这两方面,学生的满意度高达80%以上。在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社会认知和帮助日后就业这三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全部超过50%。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通识教育基本上是满意的,认为其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教育类论文篇(9)

“教育家”以类、群体、个体三种形态存在。教育家之“类”即教育家整体、全体,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体,是所有教育家个体的集合。作为“类”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事业、教育改革、教育实践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把握“教育家”的维度有二:以“教育”为着眼点,教育家是与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相并列的专门家;以“家”为着眼点,教育家则是区别于一般以教育为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这个大型群体中的一类小型群体、特殊群体和榜样群体。

一、教育家“类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动物,总会在实践中结成各种群体,相关群体又会进一步结成“类”关系。“类”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对个体独立性的扬弃。人不仅自身存在于类的联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类意识,能自觉地将类的内在规定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规定性,也就是规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种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即教育家的“规定性”,是对教育家的存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异限度的内在规定,是教育家之所以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这个整体所共有的社会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人的类本性的特殊,表现为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各种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爱之,诲之),特殊的社会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特殊的奉献与特殊的社会影响(通过育人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教育家满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又是教育家群体性(民族性,时代性,流派性等)和个体性之一般。尽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人生经历和教育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独特性,但同时也会拥有因为相同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类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中的共同的本质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正如“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教育家们“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最高归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逐步转换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每位具体教育家的活动方式之中,成为一种与教育家个体生命融为一体、近似本能般的存在,一种使教育家一旦失却便会感到乏味、遗憾、内疚、痛苦乃至负罪感的精神支柱——这是教育家文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核心成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率性而为——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逐步获得的“类本性”行事,不带丝毫勉强,更无需时时鞭策。在与“类本性”相符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将会忘却各种辛劳和苦恼,沉浸于一种对生命本性的自由享受与深切体悟之中。

二、教育家“类本性”的生成与演进

从根本看,教育家的类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角色特征。社会分工规定了教育工作者的“类存在”与“类生活”,造就了教育家的“类本性”。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世界只不过是由面孔组成的,每种职业都规定出一副面孔,以表示它想成为人们认为它应当是的那副样子。”[2]社会分工的逐步确定,使社会对各种职业形成并逐步强化着某种期待,进而转换成各种职业的角色规范。教育家的教育实践虽然以教育家个体的存在与活动为前提,且由个体的活动组成和完成,但教育家个人只有处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中,伴随着一定的社会交往,才能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交往中,通过释放与吸纳,交换与补充,在目的与理想、理智与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获得大同小异的发展。换言之,教育家们在社会特定的角色期待中从事教育实践,就会逐步经由角色认同达到角色适应,养成社会期待的特定性质和特定本性。

与此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来自历代教育家品质的积淀与遗传。人同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实践不只是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也包括有目的地认识自己,改造自身,在同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自我的本质力量。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需要正人、育人,更需要正己、律己;既培育着受教育者,也塑造着自身;既把自己的需要、目的、观念、智慧、力量和情感凝聚和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也凝聚和体现于自身,逐步积淀为稳定的品质,并经过“社会遗传”(或曰“获得性遗传”“积累起来的遗传”)“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3],成为所有教育家的类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自身进步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的结晶,是一个同化和顺应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所谓同化,是教育家以自身要素结构为基础,去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环境因素,把包括其他教育家的积极影响在内的外在环境因素纳入自身结构,促进自身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所谓顺应,是指教育家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素质的要素与结构,使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运动中不断生成与演进的。可见,教育家的类本性既不是来自于教育家活动之外某种神秘因素的赋予,也不是自身某种固有本能因素的自然外化,而是直接在其历史活动中逐步生成与演进的,是历代教育家在对象化活动中不断得以建构的。在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家们在释放和发挥潜能的同时,又以开放性态势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活动因素,从而获得和生成新的素质养料,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升素质水平。

三、教育家类本性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的类本性涉及教育家的全部文化构成,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它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包含着若干最基本和最稳定的成份。

(一)与教育休戚与共,融为一体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无一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休戚与共。他们对教育有一种外人看来不无偏执的坚定信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育”等,是他们坚定的主张,更是他们的终极关切。他们的喜怒哀乐系于教育的兴衰成败。遥想当年,梁启超在日本听到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夜不能寐。胡适则曾向外国友人表示:“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4]晏阳初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20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吾辈愧为民主制度共和下的人民,不能自立自新而影响及于全世界的祸乱;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20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四顾茫茫,终夜徘徊,觉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外,无最根本的事业,无最伟大的使命,无最有价值的生活”[5]。他们从艰苦的教育活动中获得了无穷的、至上的乐趣,将教育的成功视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的容闳,得知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历经18年周折终获清政府采纳的消息时,“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僵卧床第间”[6],进入心醉神迷的境界。与教育荣辱与共,爱教育爱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痴迷程度,乃教育家本性之最灿烂的光辉。(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都是学习的典范,他们十分注重经由学习走向自我完善,实现教育立国、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抱负。教育家们的学习不仅指读书,也包括向自然和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晏阳初当年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结果却从华工那儿受到教育,发现了民众的巨大潜能。这种发现使晏阳初在立场、观点和感情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获得了一生为平民教育奋斗不息的无穷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吸收和继承民间的教育智慧和优良传统,他的教育论著中充满着乌克兰民族的教育智慧。教育家们的学习贵在“不厌”。“不厌”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那样一种境界。学而不厌是教育家最重要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获得其他教育品性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他们能够领略和享受知识和人生的乐趣,开阔视野和心胸,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诲人不倦”的动力既来自对学生的爱,也来自对教育的信念。只有对教育力量深信不疑,才能形成“不倦”的情感与意志。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自学得来的渊博知识、丰富阅历和深邃思考广为施教,经常在公共场所对一切乐于听取教诲的人演讲,劝人为善,盼望人们努力成为有德性的人。他不仅不索取报酬,甚至还愿意倒付钱。我国明末清初大教育家王夫之因不肯向清政府屈服,自33岁起便隐姓埋名,在“良禽过而不栖”的荒山野岭中授徒讲学。居无常所,讲无课堂,只得“借僧寺授徒”。“严寒一敝麻衣,一褴袄而已,厨无隔夕之粟”,常与弟子们一起“昼共食厥,夜共燃藜”,以山中野果果腹,燃野草取暖。“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王夫之坚持著述和讲学,“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纂著”。67岁时,从游诸子求为解说《周易》,他因久病体弱,形枯气索,无力为诸生口授讲解,“乃于病中勉为作传”,授予诸生。王夫之这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甚至还感动了前来行窃的盗贼,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相戒无犯焉”。[7]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教育家教育本性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自觉,旨在自我解放;后者是觉人,旨在解放他人。以自觉觉人,在觉人中深化自觉,亦即教学相长。

(三)做人与教人合而为一

综观教育家们的生平,可以发现其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常常重合一致,教育活动与日常言行几无差异。古代孔子的弟子是在与孔子朝夕相处中随时随地向孔子学习的,孔子教导儿子与教导学生并无不同,他几乎没有自己的隐私。现代的梁启超把9个儿女培养成包括3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在内的俊杰,被誉为著名的家庭教育家。梁启超给儿女的普通家书,几乎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的家庭教育教材。在儿女眼中,梁启超的父亲角色与导师角色完全重合;而梁启超视弟子则如同己出,呵护有加。教育家们的教育活动是其类本性的自然挥发,发乎本心,布乎四体,他们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不需要为教育学生而以身“作”则。他们已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还有一些教育家在严酷环境下不屈不挠,坚守自我,更是世世代代的楷模。像古代的苏格拉底,现代的鲁迅、马寅初、梁漱溟、傅斯年等,都用实际言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出了最具教育效力的诠释。

当然,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因素,一些具体的教育家也很难完全彻底地避免人格中的某些矛盾现象。可贵的是,许多教育家对自己身上的双重人格能保持一种自觉、警惕,并努力加以暴露与克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经历了不幸岁月后的晚年写过一部反思性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在读者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崇高与卑劣同在,坚强与怯懦共存,真诚与虚伪并行。卢梭的忏悔行为表现出了人格的伟大,也表明了真善美最终能够战胜假恶丑,这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四、教育家“类本性”的认识意义

教育家的类本性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伟大对平凡的超越。教育家是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的,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就在于他们以“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涌动,在人格、业绩和社会影响上逐步脱颖而出,逐步超越了普通教育工作者,成为出类拔萃者。从数量与从属关系上看,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而从作用上看,这个小类却是能为大类提供思想、理论、精神和实践榜样的精粹力量。数千年来,教育家这个小类的类本性在形成过程中总是与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的类本性不断地进行交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探索和认识教育家的类本性,正在于自觉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

教育家的类本性在世世代代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显露。当它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后,就如一面旗帜,召唤并吸引着当代与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认同与占有,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家整体达成一种全面联系,这无疑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心态,一种超我的力量,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存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自觉地向教育家的本性“类化”,进而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教育家的类本性把一个个教育家联结到一起,并且作为每一位教育家发挥独立个性的前提。作为类的规定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底线标准,对于每一位具体的教育家而言,他既是教育家的类本性的承担者、体现者,又是发挥自己教育个性的独立主体,他将在自觉体现教育家类本性的前提下自主地走向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3-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565.

[4]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40.

教育类论文篇(10)

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有高起本、专科(高职)和专升本三种,招生的学生具有高中学历或者专科学历,他们多数没有考上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较差,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好。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成教学生的学习形式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和函授,高校对成教学生进行集中授课,授课时间多数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安排的授课学时较少,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学纲、重点和难点知识、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学生以自学为主,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合学生自学。

(三)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特点

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点。实践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成人性特点是指教育的对象成人具有自身的身心特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世界。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工作技能,希望看到直观明显的教育效果,课程内容太难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应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

(四)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针对成人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符合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一)开设课程内容不合理

很多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开设课程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似,忽视了成人教育“学以致用”的特点,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开设的课程内容。如果成人教育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成教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应用性和技术性知识太少,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许多学生毕业以后还不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不会网页设计,不会网络维护,不会组装和维护电脑,也不会图像图形处理,只是拿到了成人教育毕业文凭。

(二)课程内容难度较大

成人教育专业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对比较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成人教育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授课学习为辅,课程多为集中授课,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很少。而很多高校在设置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开设的课程内容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同,增加了成人教育学生课程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

(三)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

高校的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大多侧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由于授课学时限制,很多和理论教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被省略掉,即使开设实验课程,实验学时数通常会被压缩,实验内容大多是原理性验证实验。依照设置的课程内容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和原理性知识比较多,但运用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能力比较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工作一线,很多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学习到能够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技术。他们迫切想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工作技能,对技术和操作知识有强烈的学习需求。

(四)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

课程教材通常由任课教师选择,成人教育课程教师通常是高校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兼职给成人教育专业上课。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和精力,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通常会直接选用给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学生上课用的教材,忽略成人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学生。

三、课程设置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依照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专业定位和专业教育起到方向定位的作用,是整个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征,成人教育机构和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水平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

(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

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实践和操作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开设课程应该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建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这几类课程:统考课程、证书课程、实践考核课程、专业技能竞赛课程、就业方向课程。

1.统考课程

统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课程,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统考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2.证书课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就业资本,可以开设证书课程。证书课程把课程内容和考证结合起来,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和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通过,获得证书,证书也可以帮助学生就业。IT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例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CCT)、行业认证(包括微软认证)、国家信息化技术证书、印度NIIT认证、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NIEH)认证、北大青鸟ACCP认证等。这些证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的青睐。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方向对应的认证考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竟争上岗能力。高校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可开设的证书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3.实践考核课程

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课中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很多计算机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可以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4.专业技能竞赛课程

全国有多种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管理、多媒体制作、图形设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含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等。例如ITAT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中有很多计算机应用专业比赛项目,还有很多技能大赛组织的各种编程语言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成为学校专业技能教育和企业的交流平台。成人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一些重要的专业技能大赛内容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实训教学,技能竞赛引领课程教学,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平时教学,把竞赛任务分解成可以独立操作验证的小任务,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使学生逐渐完成这些小任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竞赛强化练习。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去引导激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比如,学生获得各等级技能大赛名次,可以获得课程学分,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纳入相关课程考核成绩中。

5.就业方向课程

计算机类专业就业方向有网络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通信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等。成人教育专业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方向课程。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大、中型企、事业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因此,该专业方向可以开设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net课程、C#课程设计等。

(三)选择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成人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目标。高校不应该照搬普通教育本专科教材,而应该在考虑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基础上,选取应用性、实践性强、适合成人教育的一些教材。教材内容和章节分布应适合成人教育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 设计部年终总结 下一篇: 聘用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