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言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1 00:15:25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 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根本保证。浙江省 绍兴市 XX 村的经验表明,搞好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紧 紧抓住农村党建这个“牛鼻子” 。

一、XX 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三重约束 (一)资源约束。XX 村位于县城东部 15 公里处,不在交通枢纽位置;人口规 模较小,全村 180 户,共 376 人,其中,1/3 青壮年人员外出或者就近务工;资源 较为匮乏,主要自然资源是山林和田地,2007 年以来,村里一半的山林和耕地被征 用,现剩余山林茶园 343 亩,耕地 156 亩,主要种植水稻、茶叶和小京生花生等。

村庄附近有 7 家民营轴承企业。目前,该村的经济水平在全县处于中等,在全省属 于中下水平。2016 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万多元,XX 村人均约 1.5 万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36%。

(二)资金约束。该村村集体资产底子比较薄。2016 年 6 月底,XX 村集体资 产总额 366.2 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26.5 万元,仅占 7.2%,负债还有 23.2 万元。

村集体运转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贴。经营性收入只有 2000 多元,占 2.3%,主 要来自 13 亩茶山和水库发包收入。

(三)劳动力约束。XX 村的主导产业是茶叶,村民 60%的收入靠种茶。村里茶 叶大户牵头办了一个茶叶合作社,2009 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本村 80%的农户加入 了合作社。但该村茶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多个环节作业高度依赖人工,在采茶高峰 期,遭遇劳动力紧缺难题。有个茶农 70 多岁了,2017 年春季采茶,雇了 4 个人, 都 60 多岁了,每人每天能采 2 斤多,工钱每人每天 80 元至 100 元,茶叶市场价是 130 元/斤, 单是人工采摘成本就占近 40%, 还不包括其他环节的人工成本。

算总账, XX 村的茶叶人工成本大约占到 60%。

二、XX 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三大突破 虽然 XX 村的发展面临一些掣肘因素,但我们在村里并未感受到乡村凋敝,而是 看到当地干部和村民充满活力,以党建为统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在多个关键 领域实现了突破。

(一)党建+经济:推动产业兴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XX 村党支部制定了适合 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 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落实发展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 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做强茶叶优势产业,引领产业兴旺。村依托当地的茶叶 资源优势,推进茶产业发展。在种植方面,组建茶叶合作社,规范生产环节,实行统 一投入品、统一防治、统一药残检测;在加工方面,统一加工包装、统一标识对外销 售;注重品牌营销工作,推进专卖店、品牌形象店、连锁店建设和网店建设,拓宽了 销路,提升了市场覆盖率。

二是在党支部的组织下,以农村“股改”为起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提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围绕建立健全“确权到人(户) 、权跟人(户)走”的 农村集体产权保障机制, XX 县在 2014 年试点的基础上, 2017 年进一步在全县范围 内全面推进并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股改” ,每户村民都取得了股权证。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 股改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如激励不到位等一 些困难和问题,也体现和维护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在党支部的带动下, 以实施 “异地联建物业” 为抓手, 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近些年来,浙江全省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计划。XX 村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在 浙江省及县政府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下, 也参与投资建设了标准厂房。

村集体将 2007 年土地征占补偿费 200 万元投资入股到 XX 有限公司,每年的投资收益全部作 为村里 60 岁以上老年人福利费。在县政府和镇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其他集体经济薄 弱村在工业开发区和城里参与建设标准厂房,今年内将产生效益。

(二)党建+生态:推进生态宜居 近年来, XX 村以党建为统领, 调动党员积极性, 落实大市聚镇打造 “湖韵小镇” 的目标,着眼于提升人居环境,对群众关注的水环境、垃圾分类处理、道路硬化等突 出问题,出实招,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村里已经完成道路硬化,现在又开展了垃 圾分类处理、水环境整治、违建拆除等工作。

一是党员示范引领,助力水环境改善。2016 年底浙江全省提出了“全面消除劣 Ⅴ类水体”目标,2017 年 XX 县列出重点任务清单。为促进水环境改善,XX 村党支 部和村主职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在水库周边植树, 对水库附近环境进行绿化, 并组 织专业公司到 XX 村对存在问题的污水管网进行重新设计改造, 对村集中洗涤点洗衣 台板进行改造,对水塘开展清淤,对水库劣Ⅴ类水体进行了整治。目前,XX 村劣Ⅴ 类水已全部清理完毕。

二是以党日活动为平台, 推进卫生整治。

XX 村将每月 5 日定为党员主题活动日, 在活动日当天,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卫生整治等活动。2017 年以来,以主 题党日活动为依托,该村已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 22 次,参与人数 200 余人次, 清理垃圾杂物 10 多吨。在活动中,一方面,党员干部不仅率先清理自己家门前屋后 的卫生,还给每户发放垃圾桶,建立垃圾桶点;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积极宣传垃圾分 类等卫生政策, 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 促进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氛 围,有效促进了生态宜居村庄建设。

三是党员以身作则,推进“违建”拆除工作。2017 年市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全 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无违建” “回头看”工作。XX 村严格落实文件精神,开展党员 干部“无违建”排查工作,确保农村党员干部“无违建”常态长效。首先,村党支部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讨论发言材料_【调查报告】XX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调查XX 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调查 党的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村的 具体工作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 设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根本保证。

XX 省 XX 市 XX 县 XX 镇 XX 村的经验表明,搞好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大力实 施乡村振兴,必须紧紧抓住农村党建这个“牛鼻子”。

一、XX 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三重约束 (一)资源约束。XX 村位于县城东部 15 公里处,不在交通枢纽位置;人口规 模较小,全村 180 户,共 376 人,其中,1/3 青壮年人员外出或者就近务工;资源 较为匮乏,主要自然资源是山林和田地,2007 年以来,村里一半的山林和耕地被征 用,现剩余山林茶园 343 亩,耕地 156 亩,主要种植水稻、茶叶和小京生花生等。

村庄附近有 7 家民营轴承企业。目前,该村的经济水平在全县处于中等,在全省属 于中下水平。2016 年,XX 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万多元,XX 村人均约 1.5 万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36%。

(二)资金约束。该村村集体资产底子比较薄。2016 年 6 月底,XX 村集体资 产总额 366.2 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26.5 万元,仅占 7.2%,负债还有 23.2 万元。

村集体运转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贴。经营性收入只有 2000 多元,占 2.3%,主 要来自 13 亩茶山和水库发包收入。

(三)劳动力约束。XX 村的主导产业是茶叶,村民 60%的收入靠种茶。村里 茶叶大户牵头办了一个茶叶合作社,2009 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本村 80%的农户 加入了合作社。但该村茶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多个环节作业高度依赖人工,在采 茶高峰期,遭遇劳动力紧缺难题。有个茶农 70 多岁了,2017 年春季采茶,雇了 4 个人,都 60 多岁了,每人每天能采 2 斤多,工钱每人每天 80 元至 100 元,茶叶 市场价是 130 元/斤,单是人工采摘成本就占近 40%,还不包括其他环节的人工成 本。算总账,XX 村的茶叶人工成本大约占到 60%。

二、XX 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三大突破 虽然 XX 村的发展面临一些掣肘因素,但我们在村里并未感受到乡村凋敝,而 是看到当地干部和村民充满活力,以党建为统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在多个 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

(一)党建+经济:推动产业兴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 XX 村党支部制定了适合 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落实发展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 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做强茶叶优势产业,引领产业兴旺。XX 村依托当地的 茶叶资源优势,推进茶产业发展。在种植方面,组建茶叶合作社,规范生产环节, 实行统一投入品、统一防治、统一药残检测;在加工方面,统一加工包装、统一标 识对外销售;注重品牌营销工作,推进专卖店、品牌形象店、连锁店建设和网店建 设,拓宽了销路,提升了市场覆盖率。

二是在党支部的组织下,以农村“股改”为起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提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围绕建立健全“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 的农村集体产权保障机制,XX 县在 2014 年试点的基础上,2017 年进一步在全县 范围内全面推进并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股改”,XX 村的每户村民都取 得了股权证。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股改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如 激励不到位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体现和维护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在党支部的带动下,以实施“异地联建物业”为抓手,拓宽村集体增收渠 道。近些年来,XX 全省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计划。XX 村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 在 XX 省及县政府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下,也参与投资建设了标准厂房。村集 体将 2007 年土地征占补偿费 200 万元投资入股到 XX 县恒通有限公司,每年的投 资收益全部作为村里 60 岁以上老年人福利费。在县政府和镇政府的支持下,联合 其他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工业开发区和城里参与建设标准厂房,今年内将产生效益。

(二)党建+生态:推进生态宜居 近年来,XX 村以党建为统领,调动党员积极性,落实 XX 镇打造“湖韵小镇” 的目标,着眼于提升人居环境,对群众关注的水环境、垃圾分类处理、道路硬化等 突出问题,出实招,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村里已经完成道路硬化,现在又开展 了垃圾分类处理、水环境整治、违建拆除等工作。

一是党员示范引领,助力水环境改善。2016 年底 XX 全省提出了“全面消除劣 Ⅴ类水体”目标,2017 年 XX 县列出重点任务清单。为促进水环境改善,XX 村党 支部和村主职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在水库周边植树,对水库附近环境进行绿化, 并组织专业公司到 XX 村对存在问题的污水管网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对村集中洗涤 点洗衣台板进行改造,对水塘开展清淤,对水库劣Ⅴ类水体进行了整治。目前,XX 村劣Ⅴ类水已全部清理完毕。

二是以党日活动为平台,推进卫生整治。XX 村将每月 5 日定为党员主题活动 日,在活动日当天,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卫生整治等活动。2017 年以来, 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该村已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 22 次,参与人数 200 余 人次,清理垃圾杂物 10 多吨。在活动中,一方面,党员干部不仅率先清理自己家 门前屋后的卫生,还给每户发放垃圾桶,建立垃圾桶点;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积极 宣传垃圾分类等卫生政策,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促进形成垃圾分类 处理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生态宜居村庄建设。

三是党员以身作则,推进“违建”拆除工作。2017 年市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全 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无违建”“回头看”工作。XX 村严格落实文件精神,开展党 员干部“无违建”排查工作,确保农村党员干部“无违建”常态长效。首先,村党 支部组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讨论发言材料_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乡村振兴龙源期刊网 .cn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南京市委研究室 南京市江宁区委 来源:《群众· 上半月版》2018 年第 01 期 党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江宁 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把实现富民作为最根本的追求,以田园乡村建设为重 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在推动“三农”工作、建设田园乡村、助推富民强村的核心引领作用,探 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牢牢把握富民强村的大方向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富民增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富民强 村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党始终成为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发展方向上,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 攻坚战等重大战略决策,紧紧围绕省党代会“两聚一高”、市党代会“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 著”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富民作为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结合 实际创造性抓好落实,明确了聚焦富民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扎实有效开展各项 富民行动,坚决打赢聚焦富民主攻仗。

在发展理念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把乡村富民作为主抓手和着力 点,把“让农民更富”的目标贯穿田园乡村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掘江宁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着 力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休旅产业,推动有形的生态资源向无 形的富民资产转化,让乡村建设发展更好地惠及于民。

在发展战略上,依托南京大都市近郊的区位优势,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点上 示范。制定出台“五朵金花”规划设计方案,成功打造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第 二步:全面推开。“五朵金花”取得良好成效后,将其移植、推及到全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以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为抓手,不断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内涵。第三步:提档升级。

制定出台《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五年行动计划》,以“盆景变成百花园、农村变成大景 区、大学生变成创业者、农民变成富裕户”“四变”工程为引领,全方位打造“诗画江南、大美江 宁”。2017 年,佘村王家等 4 个村庄成功入围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成为全省特色田园乡村 样板区。

坚持以党建服务为基石,建强推动富民强村的主心骨 龙源期刊网 .cn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江宁的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田园乡村建 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转变服务、创新方式、搭建平台,为推动 富民强村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

强化服务意识,践行为民宗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拿出 不言苦、不怕累、不畏难,亲力亲为干、扑下身子干、敢于担当干、创新办法干、凝聚合力干 的“三不五干”精神状态,冲在了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做到有难党支部带头先“闯”、有苦党员 先“吃”、有利群众先“享”,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大家干。各个基层支部坚持“打开门” 听意见,健全农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建立村民理事会、项目理事会制度,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深 入村社、走进庭院,与大伙一起商议“田园乡村怎么建、建好之后怎么管、遇到难题怎么办”, 真正变干部“大包干”为党群“共谋划”。

壮大服务队伍,加强组织保障。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田园乡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基础,大力 实施“党建强、服务优”工程,组建了“党支部+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组织”的 “1+3”党建组织体系,在田园乡村示范村共成立 20 个党支部、38 个党小组,由机关干部、大学 生村官创业能手担任党组织书记,并选派一批优秀机关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推动全区基层 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创新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21”工程,引领村(社区)书记 当好推动发展的“领头雁”、深化农村改革的“实干家”、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不断强化田园乡 村建设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2)

全面开展就业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就业扶贫“九条措施”,完善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制度。扎实展开“送培训下乡”等培训活动,2018年培训贫困劳动力贫困劳动力363人。2018年开发和安置农村综合事务管理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河道管理员、道路养护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村级保洁员等七类公益性3056个(其中:贫困劳动力2302人)。2018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及浙江省临海市、黄岩区-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2场。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6场,提供各类岗位信息3800余条,极大地方便了求职人员在家就能随时掌握企业空岗信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2018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1710人。

二、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构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农牧民转移就业和多元化增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一)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

实施乡村就业计划,重点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培育一批就业扶贫车间,推进农村就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宽农牧民就业空间。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劳动力就读就地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维一体”工作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劳务协作,搭建跨区域劳务合作平台,架建企业用工指导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完善乡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想成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优惠政策享受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开展返乡农牧民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提升等活动。举办返乡创业成果展,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支持农牧民群众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创业。

(三)实施农牧民增收计划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羌绣、唐卡等劳务品牌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基本文东,促进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加强惠农政策扶持,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

三、县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工程

(一)乡村就业促进行动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3)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重要论述,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决策部署,结合全县发展实际,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乡X种植面积达X万余亩、猕猴桃X亩,户均产业达到X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万元,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高出近X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三个重点,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突出因地制宜谋产业。我们深知产业发展,必须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和论证基础上,因地制宜谋划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为此,我们邀请川农专家组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科学规划了X产业发展蓝图,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思路、方向重点、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才形成了今天X村等村以X为主,X村以猕猴桃、折耳根为主的产业布局。

二是突出示范带动强引领。

采取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工作措施,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我们集中精力、把握优势,打造了部级专业示范合作社—X水果专业合作社,通过“X”利润分成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发展X产业,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产品销售,打消村民后顾之忧。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X省质量·信誉·服务AAA合作社”、“X省绿色健康放心产品单位”,并被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带动群众种植X面积达X万余亩。

三是突出多元保障优环境。

产业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尤其是农业产业,需要长期、逐步、大量的投入才能见到效益。为此,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硬件保障,为产业发展打造优质环境。目前,X—X、X—X等X条通乡公路全面油化,各村生产便道、便民路、微水池全面覆盖,电网、基站基本配齐,特别是X产业中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装备水平达到X%以上,各项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二)打好三张王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打好质量牌。始终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编制推广X苗木选育、水肥管理、理沟排湿等X个技术规范,《XX生产技术规程》成为全市第一项地方标准,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覆盖率达100%。同时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建设,为我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全乡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X万余亩,X脆红李、青X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

二是打好科技牌。

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依托院社合作平台,千方百计培育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2015年以来,先后与X大学、省农科院、省食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交流,成功培育了“X牌”脆红李,研发了干红李子酒、李子醋等系列产品,集成X“一冷二熏三包四恒五回”适用贮藏保鲜技术一套,解决了X储藏保鲜的技术难题。

三是打好名气牌。

大力实施品牌培育计划,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成功注册“X”牌商标,X乡于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三)把好三大方向,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一是推动X加工。争取对口帮扶资金X万元,再自筹部分资金建立起X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可年产年发酵型李子酒X吨,且实行X利益分成模式。目前生产的李子酒已上市开售,其散酒市场价约X元/斤、瓶装将达X元左右/瓶。接下来,我们将在X市区、县城区开设专卖点,同步在京东等线上平台进行售卖。

二是推动产品营销。

建成水果冷链集配中心1个,实现错峰销售,拉长销售周期。组建经营团队,通过网络+微商、电商、众筹、认养(订单农业)等途径全方位销售X等农特产品。2019年,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外销X600万斤、实现产值36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00元。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

依托X产业优势,围绕环X产业园,修建骑游步道、露营基地、观光亭台,打造户外运动、婚纱摄影等产业基地;赴X、X等地考察学习农旅融合工作,充分学习借鉴农旅深度融合成功经验,深度挖掘X文化,打造脆X,修建XX,提升XX文化内涵;整体规划提升改造X村古村落,打造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经营类项目,让游客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带来的“乡愁记忆。定期举办李花节、采摘节、美食节、摄影展等活动,全力宣传X、推介X,吸引更多游客游览X。2019年全乡农家乐仅餐饮休闲一项的户均收入就达X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是把握好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我们根据辖区内实际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区位交通等因素,以跳出X看X的站位、跳出农业看农业的思维,按照全域统筹、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和市场主导的原则,谋划好产业布局,切实做到发展思路清晰、视野开阔。

二是把握好基础配套与人文内涵的关系。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4)

今天的乡村振兴座谈,我想结合个人的分工,我分管政法工作,下面主要谈谈乡村振兴要加强法治建设。党的报告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同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法治治理体系。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平安乡村。从以上大的背景看,要想乡村振兴,必须要健全法治治理体系。

首先,作为基层干部,要运用好法律的武器,要做到学法用法懂法,用法治手段解决好矛盾纠纷等问题。最近十三届三次全会通过的《民法典》可以说是我们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宝,它集合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九部法律为一体,系统的阐述了直接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法规,把这部法律学好了,对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其次要向群众普法,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近年来,广大群众虽然通过网络等媒体对法律的了解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但大多数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遇到纠纷信访不信法、不找法律找信访。从我镇信访情况看,基本上都是找信访办的多,找司法所的就很少。这也说明群众第一行为选择的是信访维权,而非法律维权。另外了解到个别庄上还存在招摇撞骗现象,有的人假借为老年人看病进行诈骗。还有网上的电信诈骗,上当的也不少。所以应加大普法力度,使广大群众做到依法维权、提高法治意识。说到普法,应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将普法宣传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结合,将群众遵纪守法、孝老爱亲意识融入“民主法治示范村”、“十星级文明户”、“乡村道德模范”等创建评比活动之中。还有就是“孝善镇”建设,这也是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为我镇广大群众创造出良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群众中树立好的典型,对于落后的群众也是一种鞭策,对于社会上不良的风气也是一种摒弃。这样对于乡风文明的提高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

其实,说到法治建设,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治安防范措施,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来。在去年冬季,我镇也出现过偷盗现象,这与我们的防范措施跟不上以及干部群众的重视程度都有关系。

最后,我认为提升基层法治创建水平,必须牢牢依靠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战斗堡垒作用,现在我们的基层组织还很薄弱,后备力量还不强。可以通过明年的村级换届,把一些能干事、干好事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过,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可以说,我们村这一级是乡村振兴最基层的负责人。只有形成工作战斗堡垒,才能搞好乡村振兴这一艰巨任务。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5)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于中共会议中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得积极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主要为:其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提升较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显著差距;其二,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旧明显,农村劳动力普遍外出进城务工,导致部分农村出现“人口空心化、空巢化和留守儿童普遍化”及耕地抛荒等社会现象;其三,农村河道砂石等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破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其四,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依然以农业传统种植业为农村家庭支柱性产业,缺乏二、三等高附加值产业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共会议之后,颁布了旨在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求把构建农村第一、二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作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路径之一。其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适时颁布,成为指导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学界研究来看,姜长云认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融合的特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持续转型的过程[1]。马晓河研究则进一步认为,农村三大产业的深度融合要以农业为根本依托,要跨产业优化配置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要以三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在农村区域全面铺开为核心要义,以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与“生活富裕”的目标追求基本一致,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另外,周立等发表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大产业发展”的观点,认为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3]。张红宇则从乡村振兴与企业角色定位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认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企业应当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联系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积极主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4]。关于农村三大产业为何需要融合的研究,陈学云和程长明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配的弱质性、消费的弱质性及交换的弱质性四个方面展开,认为上述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因难以创造超额利润而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为了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劳动要素投入,必须实现三大产业深度融合[5]。从既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对必须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原因解释,学界也已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尚需深入挖掘。因此,本文研究有利于科学指导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及“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追求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本文在紧紧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下,聚焦农村产业繁荣发展主题,审慎理性地分析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依赖,具体如下图1所示:

(一)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深度融合林毅夫等研究表明,尽管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强盛才是支撑其高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支撑[6]。就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而言,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原材料的外生禀赋优势,以农业种植业生产为基础支撑,积极拓展农副产品原材料密集型轻工业和农副产品制造业的生产,形成粮食等初级原材料生产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在此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构建一支廉洁、高效和能力突出型的农村支部领导干部团队必不可少,这是农村产业融合能否成功、乡村能否真正实现振兴的关键;其二,农业粮食生产的繁荣发展是农村产业融合的根本支撑,必须牢固树立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的发展理念;其三,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期,集体经济成分是农村建立日趋完善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体系的突破口。

(二)农业生产与相应消费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庞春(2013)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有利于降低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其交易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生产和交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最终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繁荣发展[7]。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消费性服务业是农村实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推动农村当地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其一,要以方便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为根本,积极对接服务当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体系,降低整个农村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其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可由集体经济成分牵头推动,同时依靠个体、村民自有或民营企业等非集体经济成分来合法合规经营,这有利于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盘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市场;其三,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农副产品纵深加工业企业及其他附加产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财政资金等资源要素要及时优化配置。

(三)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种养庄园体系陈学云和程长明研究认为,传统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配弱质性、消费弱质性及交换弱质性特征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因难以创造超额利润而发展较为缓慢[5]。因此,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其与城市现代化产业消费终端进行服务对接,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其消费日趋绿色健康化、偏好多样化,所以农村传统农业生产要适时对接城乡居民消费新特征,积极将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特色种养庄园体系转变。在此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庄园种养体系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四点:其一,要紧密对接城镇居民终端农副产品消费结构特征;其二,粮食生产、水产和畜牧业养殖要尝试进行绿色认证;其三,积极成立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组织内要分工明确,成员要各尽其才;其四;科学的农业种养技术指导必不可少。

(四)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是依托农村既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和农村文化与休闲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景观和传统农村风貌来吸引广大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发展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不仅可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以此挖掘传统农业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且可以通过现代旅游产业广泛的带动作用来积极发挥各类产业的联动效应。在推动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五点:其一,要积极挖掘村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底蕴,以文化底蕴为内涵,积极打造人文旅游村落旅游景点;其二,要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积极培育农业生态自然风光;其三,要配套方便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业开展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其四,要人文、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人文环境保护并重,走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其五,传统种养殖农业与生态特色小镇旅游业要有效衔接,是发展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发现,学界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对必须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原因解释已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尚需挖掘。对此,本文从如上四个方面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产业融合路径。同时,针对每类农业产业融合路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均做了归纳总结。对此农业产业融合路径依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一)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工业制造业是支撑地区高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动力,因此农村产业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立足当地既有农业资源外生禀赋,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对此,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六点着手:其一,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着力构建一支廉洁、高效和能力突出型的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干部团队,要加强其政治站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仰,要真抓实干,全心全意发展农村产业;其二,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期,要积极借鉴农村集体经济成分发展较为成功地区(譬如华西村和南街村)的经济发展经验,以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其三,要立足当地经济综合实力,积极引进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配套的物质资本设施和人才管理团队,推动农副产品制造企业管理现代化;其四,积极搭建“互联网+”的农副产品生态供应链产业体系,以此做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生产”与“卖的出”的有机结合;其五,积极和农业类高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农副产品新品种拓展和研发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开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品类;其六,要积极做好农副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化质量体系认证,走农副产品生态产业链加工体系的绿色健康化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6)

党中央历来特别关注“三农”问题,总书记在党的报告别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是解决当下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时期的重要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支撑点,符合当前城乡统筹发展双向流动的新态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对乡村发展短板的修补。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但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多样,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搞齐头并进的同步发展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1]。

1西双版纳景洪市曼听村、曼斗村概况

1.1曼听村

景洪市曼听村为西双版纳传统的傣族村寨,由于临近景洪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曼听村的土地被国家征收用于旅游开发[2]。曼听村具有天然式的村寨公园“曼听公园”,曼听公园据说是古西双版纳傣王国的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历史,景区融合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傣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西双版纳大型佛教仪式均在此举行此外,曼听公园的总佛寺也是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中心。“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会也是曼听公园的特别受欢迎的节目,这场晚会是云南首家集合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湄区域各国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晚会,同时也包括了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基诺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6个西双版纳世居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饮食、民俗风情等传统民族文化表演。园内旅游音乐资源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晚会上的音乐外,园区内自然景观也在很多地方巧妙地结合了民族音乐资源,使得人们一进曼听公园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其浓郁的园内主题—“傣民俗文化、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3]。曼听村寨的傣族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出租房子、到曼听公园打工、开傣味餐馆、到公司上班等[4]。

1.2曼丢村

曼丢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近郊的嘎洒镇,是西双版纳州传统的傣族文化旅游村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浓厚的傣族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建筑、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曼丢村的建立有两种民间传说,一是相传有3位美丽的傣族姑娘在这一带放马时迷路了,在找水喝时发现曼丢村有水井,周围土地肥沃,风景优美,3位姑娘再也舍不得离开,就长久居住下来,繁衍生息至今。另一个传说:“曼”傣语翻译过来的意识是村或寨的意思,“曼丢”在傣语中的意思是“拎着的寨子”,在古西双版纳傣王国时期这里村寨的傣族人民专门负责为傣王宫官员出行拎东西,因此称其为“曼丢”。一进入村寨,就会看到许多傣族传统的手工作坊,人们在忙着织傣锦、缝傣衣、编竹箩、制陶器、打造银子等,此外在曼丢村还开设了许多傣味餐馆供游客进餐[5]。

2两个傣族村寨的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该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村寨的物质文化方面即饮食、着装、房屋建筑。笔者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和访谈[6]。在物质文化方面,具体访谈和问卷结果如下。

2.1民族服饰

当今傣族传统服装仍具有独特性,但色彩和样式呈多样化趋势发展,设计特点融合了泰国、老挝两国服装及汉族日常服饰。例如,以前傣族衣料多采用傣族传统手工自染、自织的布料,材料多为傣锦、棉麻,而现在基本从市场采购,材料也多为化纤、混纺、棉、麻、丝、毛等各种工业制成品。新一代的傣族人,从小进入汉化的统一学校、穿着统一的校服、说着统一的普通话,只有在傣族传统节日的时候才会偶尔穿上傣族的传统服饰,部分傣族村民因为本村是傣族传统文化旅游村寨,所以在工作中会穿上傣族的传统服饰。

2.2房屋建筑

从传统的竹制吊脚楼,演化出木制吊脚楼、砖木混合吊脚楼、混凝土吊脚楼乃至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曼听村整个村庄城镇化,很难见到传统的竹制、木制吊脚楼,连钢筋水泥的吊脚楼都难得一觅,仅仅从建筑的外观上能看到傣族传统人字形屋帽的外形,而房屋使用格局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自己居住外多用来出租。曼丢村由于整村实施了传统文化旅游开发,因此,仅保留了部分的吊脚楼,用于游客们参观。其余部分除了保留传统傣式傣楼屋顶外,都建成钢筋混凝土现代化建筑,使用功能和房屋格局均发生了变化。

2.3传统饮食

为适应社会发展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傣族传统饮食也在发生着变化,多以其他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传统傣族饮食以糯米为主,但现在变成以饭米为主,但傣族节日中仍然食糯米。在原材料方面,因周边环境的变化,原材料来源从传统自然馈赠到购买于集市,但用料变化不大。饮食味道仍保留了传统傣族饮食味道,以“酸”“辣”“苦”为主,“剁生”仍是最受欢迎的菜。烹饪方式有所改变,在传统的傣族饮食烹饪方式“烧烤”“蒸”“舂”“剁”“拌”“煮”的基础上,增加了“炸”和“炒”两种方式,烹饪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使用电饭锅、电器灶、高压锅,这也导致食物的味道产生变化,大不如前。

3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模式探讨

进入21世纪,中央持续关注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连续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顶层设计来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党的报告又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农业实现升级转型,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生态宜居。结合以上两村寨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做好傣族村寨的整体规划与特色开发

传统傣族村寨是傣族民族文化长期传承和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整体规划是对每一个传统傣族村寨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既要防止村民随意改建,丢失了傣族建筑的传统特色,又不能无序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种养殖业、手工业等多方向发展,各自为政,丧失了村寨的民族特色。同时,整体规划不是“千村一寨”,不能把所有的傣族村寨建成统一模式,要针对每一个村寨特有的民族文化亮点,打造属于“曼听”“曼丢”的专属发展模式。政府层面提供保护和建设的专项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型企业、各类人士和民间组织投资、开发傣族传统村寨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傣族村寨所特有的傣族传统建筑、傣医傣药、手工艺、饮食、歌舞、宗教、民俗、文献等要注重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对濒临失传的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传统技艺、民族古典诗词歌赋等应加强重点保护和传承,相关政府部门要有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3.2保护与开发傣族村寨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相结合

民族文化保护应与适度开发结合起来。保护不是一成不变,发展也不是完全改变,要在傣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基础上,赋予傣民族文化以经济属性,活跃文化市场,让傣族群众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享受到民族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又会为传统傣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结合傣族特有民族文化,使傣族群众在乡村振兴中重新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保持传统傣族村寨本源性特质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村一产业、一寨一品牌,避免同时开发成“千村一寨”,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汉傣一家”。反之,对傣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日新月异的世界,古老的村寨早已不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竹楼没有了木楼还在,村寨进城了村民还在,舞还是孔雀舞、饭还是糯米饭,改变的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不变的是傣民族文化千年的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古老的村寨早已不再是无人问津的破旧山村,而是充满古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现代化村寨,虽然主楼没有了,但木楼还在,村寨进城了,但村民还在,舞还是孔雀舞,饭还是糯米饭,改变的是经济发展,不变的是傣文化千年的魂。

3.3保护和发掘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重视培养傣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力推进傣族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转变

一方面,非遗项目是傣文化传承发展最具有标志性的代表,而傣族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傣医傣药、傣族歌舞、傣族织锦、贝叶经、章哈等,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抓住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大力培养一批傣族非遗项目和傣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发掘出一系列傣族历史与文字专家、民间器乐演奏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民族服饰设计大师等,铸就一批傣族非遗项目和傣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做大做强非遗产业,把傣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傣族文化传承仅仅依靠个别大师、少数非遗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传统文化与市场接轨,各级政府部门应着力引导民族村落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产业带头人,打造一系列傣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产业,做到村村有特色,寨寨有产业,家家有项目,开拓出傣族传统村寨的乡村振兴特色道路。

4结语

正所谓社会资本运用经济资本的投入,在通过文化资本,推动文化资本的发展,最终获得经济效益。曼听村与曼丢村在乡村振兴中,根据不同的村寨文化特色,探索出适合自己民族文化振兴之路。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傣族村寨特色文化的发展,探索出保护和传承傣族特色文化的现代乡村振兴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保护和传承了傣族文化,又给傣族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推动少数民族村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做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王章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村寨模式”研究———以黔东南45个民族特色村寨为样本[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101-107.

[3]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17(4):49-58.

[4]苏祖荣.多彩多姿的森林文化[J].生态文化,2014(1):57-59.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7)

非农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让农村按照农村的模样存在与建设,让农村在农村的轨道上发展与振兴的思想,更像是一种带有返归与惋惜的“理想主义”虚幻表达。从辩证角度看,非农化发展才是更加真实的存在,其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风险。承认与辩证看待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的客观事实,才是更加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有效实现的理性选择。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多重呈现

从本质上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是乡村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外力影响而进行的结构化赓演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非农化发展都意味着农村不再是一个自为自主的社会体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网络中。作为社会系统网络发展的组成部分,乡村非农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呈现为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一是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乡村社会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养系统,既是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物理载体,也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乡村社会非农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空间非农化与乡村文化非农化。首先是生活空间非农化。一直以来,农村发展都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联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还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村庄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种发展乡村社会的措施,意图以城市建设的科学主义与理性发展取代乡村社会的经验主义与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导致了乡村生活物理空间的非农化重构,标准化取代个性化,统一性替代差异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随之而来的还有类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网络、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约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乡村文化非农化。乡村文化不会停止变迁,现在的乡村文化绝对不再是传统取向、小农社会、封闭稳定意义上纯粹的地方性乡土文明,而是呈现为被放置于工业文明、小农社会化、开放失衡状态下混融的非农化发展状态。乡村文化原有的单一化、同质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异质性特点所替代。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产生影响,继替的文化非农化变迁正在发挥新的价值影响。乡村文化非农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以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两种形态共同塑造着乡村社会矛盾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孟德拉斯所谓“文明的冲突”。显然,乡村文化非农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面对和考量的基本事实。二是农业生产非农化发展。在现代资本主导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部门,从传统小农状态走向现代化主要通过各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与非农化发展,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与必然趋势。其中,农业非农化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与农业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现代社会流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固乡守土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劳动力即农民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让“谁来种地”成为世纪之问。总体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农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有租地农户、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各类农业资本公司等。无论谁来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化都已是客观事实,即使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农民家户,也是非单纯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显然,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已经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关系。其次是农业土地非农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国执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红线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不过,正常经营条件下,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用地是常识,也是共识。这样既能创造就业容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创造财富与税收,这种比较效益结构是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根本动力。在此动力驱使下,城镇化与乡村社区建设“征地”、资本下乡“租地”等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农化使用。最后是农业资本非农化。从历史角度而言,农业生产剩余主要被体制性地转化为城市与工业资本。目前国家资本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被有计划地投入农业并沉淀为农业资本。不过,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温饱有余、富足不够的事实与经济理性的指引,让农民不会跟随国家战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积累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在利润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乡资本从事农业生产要么是农业搭台、政治唱戏,追求政策红利,要么是将农业生产引向更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与行业。个体与资本的理性行动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造成农业资本非农化发展的外部性结果。三是农民生活非农化发展。“农民”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主要有阶级、制度与职业三重理解,农民现代化是农民适应“传统—现代”发展模式的角色转换、职业转换、身份转换。正是这三重转换形塑着农民非农化的生存状态。农民非农化生存是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体能动性与生存理性的本质表现,主要表现为就业、收入、生活的非农化。在就业与收入的非农化方面,农民就业形式已完全超脱传统农业领域,呈现为兼业化,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就业等特征。在特定国情下,“农民工”称谓正是农民就业非农化最好的现实注解,多种职业、多项技能几乎是每个农民必备的生存条件。就业非农化直接带来农民收入非农化,数据表明,单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非农化职业收入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与保障。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提高,直接将农民的传统生活带入非农化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内容超越传统范围,开始与市场主导的城市生活接轨。总之,农民群体偏重保守、重视伦理的传统性格正在被非农化改变或取代。

二、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具有多层面的连锁性特点。总体而言,这种影响可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解析。首先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非农化发展促进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成为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网络等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着分散、单一的传统家户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销售方式;竞争、开放等市场观念取代封闭、保守等农耕思想,正在成为塑造“现代农民”的观念要素。其次是乡村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消极效应。非农化发展造成乡村社会基于伦理传统的社会契约开始失效,既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与安全基础遭到破坏。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乡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破旧阶段,而短期却必然造成乡村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孝养文化、互助网络的约束力逐步减弱造成社会价值失准;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土地成为资本下乡赚取政策红利的猎品;农民被标签化为落后主体挤出农业生产;农民本体性价值被社会性价值替代,攀比消费、低俗文化流行导致社会关系失衡。二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政策意指。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与双重效应表明,辩证看待非农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政策价值。其关键在于如何让非农化发展更恰当地嵌入既有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通过外在政策力量引导非农化发展的积极效应发挥并限制消极作用的成长。具体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至少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党建引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为了重构国家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重新整合与凝聚各类乡村社会主体力量,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共同体建设形塑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不仅能有效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规则、组织等资源要素,而且能增强乡村社会应对社会资本流失与社会结构解组等负面效应的行动能力。“党建引领”一方面是保证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的社会的有力发挥,即由党的建设出发型塑政党服务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和乡村非农化发展回应机制建设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至少需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增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文化体验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文化主体能够动员与愿意参与的有效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与移风易俗的有效结合,缓解乡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种种弊病,提高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质量;标准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并引领地方文化自主创新,实现政府提供的与乡村需要的之间的有效对接。乡村文化振兴能有效引领、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村集体能力。市场经济重塑下的乡村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规制的集体经济,但是没有新的集体化、组织化的链接机制,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发展的竞争,这导致进入乡村社会的非农化发展要素如技术、资金等,要么成为强势资本剥夺弱势农民的工具,成为无序竞争、不当竞争的来源;要么无法与农村社会的土地、劳动力等原材料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动能。因此,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民生产的自主能力,进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业生产“再组织化”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联结机制的建设,即建设协作机制,挖掘传统互助与现代合作社的内在优势,实现分散小农的组织化;建设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农业全过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化的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建设规制机制,规范新的资本力量在农业领域的市场行为,保护家户小农的权利不受资本剥夺。这样通过“再组织化”方式为非农化发展资源建立有序进入农业生产的规范渠道,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要素。

参考文献: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8)

扩大内需 纺织品下乡亟待启动

早在2008年,备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纺织业在海内外消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就达成了“扩大内需就要开拓农村市场”的共识。

另外,根据海关总署的2009年1月全国重点出口商品量值表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共出口152.3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近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0.65%;2009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40.6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9.03%。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速延续了2008年的低迷态势。而就国内市场而言,受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纺织品销售也不容乐观,城市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状态。

因此,在外需萎缩而内需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为应对纺织服装出口下滑的局面,纺织业界认为,创造需求是振兴行业的关键要素。然而,面对相对饱和的城市消费市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有关部门不得不另谋出路,提出了纺织品“下乡”的策略,希望国家在家电、汽车“下乡”的同时,开辟另一扩大内需的渠道――纺织品“下乡”。应纺织业界的呼声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2009年年初,国务院也提出振兴纺织工业规划,明确表示要“开拓农村市场”。

201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进一步转向“扩内需、促销费”,工信部再一次将扩内需的目光投向了农民。1月7日,工信部电子产品司的官员表示:2010年,工信部将考虑让更多的产品“下乡”,比如建材、网络、纺织服装等。此外,还将在相关政策上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为下乡产品建立专门的销售服务通道;另一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专门为农村市场进行针对生产,加快结构调整。刹那间“纺织品下乡”的口号传遍行业内外,许多纺织企业冀望国家能出台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那样伴随财政支持的政策,以刺激农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是,纺织品下乡目前尚处于讨论阶段,有关部门欲以“阳光工程”为借鉴,通过“安居工程”的方式,将“建材、家居、家纺”三个产业捆绑“打包”,推向农村市场。

然而,构想在现实面前裹足不前。时至今日,有关“纺织品下乡”的相关政策并未出台。据相关专业分析人士称,在拉动纺织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实际的国内消费趋势稳步向上。特别是出口受阻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内销市场“掘金”。其中,纺织行业对“下乡”政策的需求较为迫切。根据目前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衣着类商品CPI长期锁定负数,国内服装消费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出口型企业巨大的产能也一时较难在国内市场完全消化。所以,纺织品下乡是纺织业困境中的期待,相关措施亟待启动。

农村市场开启服装内销新时代

然而,不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与否,纺织品下乡都是中国纺织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是大势所趋,且渐行渐近。

据了解,“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实施,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5日,家电下乡累计销售产品3430万件,销售金额583亿元。1~11月农村消费增长15.7%,城市消费增长15.1%,农村高于城市0.6个百分点,从累计看,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11个月超过城市。随着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也有所提高,1~11月农村消费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1%,比2008年同期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成绩卓著,商务部已明确表示今年将继续这一政策,并将更多的行业纳入下乡计划,因此作为位于“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之首的纺织服装也必然会在下乡范畴之内。所以,农村市场将是经济危机形势下纺织行业新的销售增长点,它将开启纺织行业服装内销的新时代。

首先,政策上的支持。尽管至今我们也没见“纺织品下乡”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但“扩内需,促销费”乃是2010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这一政策在近一段时间内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另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已从相关部委权威人士处获悉,纺织品有望与“建材,家具、家纺”三产业捆绑“打包”,推向农村市场。

其次,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业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因此,拥有8亿多中国人口的农村市场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另外,据相关资料分析,目前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166元,而农村仅为212元,农村与城镇人均在衣着方面的支出差距高达5倍。农村消费水平相对低下,这就为纺织品下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农民收入决定消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扶农惠农支农政策的帮扶,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大幅度提升。据测算,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长4.4%。预计几年后,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7.4%。因此,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的需求空间正在被逐渐释放出来,有望成为纺织品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量体裁衣 纺企应自主打拼下乡路

对纺织行业来说,广袤无垠的农村市场看似一个开掘不尽的金矿,实际上也是荆棘丛生的荒芜地。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9)

以史为鉴,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打牢乡村文化振兴“火炬”根基强理论,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全镇各村以党史学习为契机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村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讲“党史”专题党课,结合“三会一课”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我镇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37场次,集中自学32场次,党史教育专题学习交流会2场次,参会人员均撰写发言材料、心得体会。切实增强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结合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开展了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机关干部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学习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为建设特色小镇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二、把握正确导向,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把握社会舆情。坚持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原则,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密切伊犁组工、霍城零距离、霍城先峰、霍城文创等主流媒体网站。及时搜集整理疫情防控出现的各类舆情信息,扎实做好宣传引导、舆情应对处置等工作。充分利用各村现有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工具,广泛开展防控知识宣传。从严从实从快抓舆情管控。

二是重视信息报送。将新闻外宣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要求各村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本村的信息撰写、报送工作,信息由村负责人审核后报送至镇宣传办,由宣传办统一把关、审核。今年我镇创新考核机制,改变原来扣分制为保底加分制,变被动撰稿为主动撰稿。每个村信息考核在保底分数的基础上,月信息上报数量超过8条、每个村每周内宣采用任务为每周1条,外宣采用任务为每月1条;根据信息采用情况给予加分鼓励。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萨尔布拉克镇良好形象

一是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开展县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新增文明实践站11个、文明实践所1个。文化墙5处,宣传栏11处,发放群众读本5052余份。村级农家书屋11个,全部建成并正常开放运行,农家书屋标牌、标识都悬挂到位,村内专(兼)职管理员都在岗,出版物都已分类、上架并造册登记,“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都已上墙,借阅登记符合规范,开放时间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并组织开展了阅读活动37场次,其中读书、故事会9场次,讲座28场次,线下参与读书活动500余人。

二是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各类学习宣传、实践活动635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将民族团结与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有机结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愿更加强烈。

三是扎实开展审读工作。建立审读领导机构、压实审读工作责任、完善镇村审读机制。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对各类材料进行鉴别、评审、把关。截止目前,对汇报类、经验典型类、文化类、精神类材料,通过“三审三校”审核共计500余份。

四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传承红色革命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革命诗歌(文)朗诵比赛、“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演讲、“党的光辉照我心·霍城人民心向党”普通话演讲比赛、新时代乡村阅读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活动、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活动。

四、坚持深入浅出,在用情“讲”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主题鲜明,创新宣讲模式。通过“行走的红色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回宣讲团,开展红色宣讲、现场教学、宣讲团讲解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打破了宣讲场所的“固定化”、宣讲内容的“同质化”、宣讲形式的“单一化”,为基层群众打造一堂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公开课。

二是坚持“理论+文艺”宣讲接地气。组织宣讲员和返乡大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11个村进行巡回宣讲11次、受教育群众达1200余人,霍城县巡回文艺宣讲团演出1次,到场观看群众75人、接受融媒体采访1次。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形成共庆百年华诞、共享伟大荣光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文艺+宣讲”聚人气、有活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优美的阿肯弹唱和激昂的爱国歌曲,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草根艺人吾木尔别克·沙德尔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用自己对本民族乐器的热爱和执着让哈萨克这一传统乐器得到了传承。目前,吾木尔别克·沙德尔拜和他的伙伴们已经以“文艺+宣讲”的形式向牧民们演出5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800余人次。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篇(10)

一、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历史由来及种类

(一)新型职业农民沿革。1.农民。农民系指长期务农的劳动者。《谷梁传•成公元年》就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商民,有工民。”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形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户口的管理体制,农民就是“农业户口”者。学术界用职业的角度界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就是农民,否则不是农民。泛指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者。1980年后,根据农民产业重点被称粮农、菜农、果农、花农、菇农、棉农、茶农、养殖户、专业户等;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农民的身份是“社员”。2.新型农民。是农村农民的农业发展的带头人,系指有科学文化素养,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技能,并主要以从事该职业为收入来源的居住农村地区或集市的农民。简单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或者称农商。最早出现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03年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农科教发〔2003〕3号}第六部分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3.职业农民。是从“工人”的职业概念而切入,特别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引出“农业工人”。泛指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职业人,而不是户籍身份。最早提出是2005年11月10日,《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农人发〔2005〕11号}中提出培养对象是“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4.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连续提出。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需求,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明确部署。《“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至此,经历由农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沿革。新型职业农民具备新型和职业双重融合,体现知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机融合。即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从业人员。(二)新型职业农民内涵。1.新型职业农民身份。体现了农民由户籍身份称呼转变为职业的新身份,农民逐步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有奔头有尊严的“绿领”。标志着农村人才培养从全面普及提高、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到以农村精英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更具农商的特征,即市场导向,适度规模或者专业服务者。从兼业向专业、从被社会歧视地位向平等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术语也经历了由培训—培养的转变。2.素质。主要特征表现在高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特征,这是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2017年3月,在两会期间明确要求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善创新、敢创业的“新商农”;经教育培训出来的爱农业、有经验的老农新型农业经营骨干分子;有高学历、想务农的“知农”;也有满腔热情在城里打工返乡的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还需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具有承担责任。3.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作用体现在新型经营主体的个体形式和主体力量,明确展示了未来谁来种地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动能。是人才振兴的对象,是寻求新时代农村发展赋能、推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力量。他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者,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三)新型职业农民种类。1.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济体中,以此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力(农业雇员)。属于产中直接从事生产者,掌握农业专业性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农产品经纪人。也称农村经纪人,商(菜、粮等)贩,把农产品对外销售出去,收取双方的服务费用。活动在生产农民、供货商、销售商和技能人员之间。3.生产资料供应商。指种苗、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销售供应商,提供专项作业服务,如机插秧、机打药等。4.农业技术推广员。负责生产田间技术推广与生产常规指导人员、信息员、病虫害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5.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是专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生产企业负责人等。其占有一定土地与设施装备资源,有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与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难点

(一)农民整体结构性素质偏低。受全球传统农业因素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农村劳动力构成呈现妇女、儿童和老人,属于“386160”部队,特别是以留守中老年人为主,劳动者结构上素质就处于劣势。职业农民类型繁杂,至少分五种类型,专业面向全社会产业,且跨行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层次千差万别,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培训。这一现状为提升农民素质增加难度。(二)农民个体主观上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存在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等靠要倾向突出。不善于学习、不愿接受培训,对学习缺乏兴趣。常有各级免费培训学习,不给礼物,甚至不管饭都不愿去,能自己肯花钱学习那就太稀少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观动力。(三)遵纪守法意识淡薄。法律法治观念淡薄,过度利用法律庇护自己,牵涉自身利益,甚至歪打官司斜告状。明知违法违规也不去顾忌。无理上访、心明镜也强词夺理。培育爱党、爱国、爱农村的新农民思想道德征途颇为艰巨。(四)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滞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提升规模经营,生产规模越大对对经营管理的需求就越迫切,特别是把技术融入经营管理中。一项项技术,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技术就难以实施落实。而恰恰农业还普遍重技术,轻管理,同时农业管理人才也奇缺。在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新型职业农民,便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这样一支“三农”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是破解振兴乡村的核心瓶颈之一。(五)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难以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现行培训机构表现是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者会什么,就讲什么。培训提纲罗列的也不一定真的按课程计划实施,想办法找到哪个最省钱最廉价的授课老师。安排教师是培训目的与培训机构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多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经营管理薄弱。而对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内容涉及极为稀少。密切当地农业特色,特别是气候与农作物生态特性,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产业也须加强。也有盲目照搬别人课程,与需求没有契合度、无地域特色实效性不强,大多以理论层面的知识为主,甚至空谈理论。生产需求的实践技能知识比较薄弱。生产实践技能匮乏,特别是师资匮乏,冒名充当名师现象严重,这些都是现实难题。(六)培训经费不及时到位与不能有效利用。首先是经费下拨困难,培训经费实行保障制,需要培训机构得到培训人员数量后下拨,但经费是不能及时拿到的,有的需要提前做账,甚至事情没做要先把发票开了,好报账拨款。这样就难免作假,有限经费不能使用在刀刃上。有些培训机构培训结束,财政部门还是迟迟不给兑现经费。经费管理混乱,经费得不到有效利用。政府管理上存在将职业农民培训当成项目争取,到手后想尽一切办法把经费最大留给自己,巧立支出名目,目标服务自身设施,利益觉得合不上就不承办项目的现象。对专家讲课虚报克扣等违规违法等暗箱操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专家授课积极性。为保障农民学员数量,借外出考察实地学习,考察走形式,千方百计插观光旅游。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法治保障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国家和省市县农业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当年计划当年要有效落实与实施。通过立法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并赋予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衔接开放社会科普、教育、培训机构给予提供优先优惠和必要的免费学习调研便利政策。制定满足农民需求的定期、持续培训培育,建立经常性培训及跟踪服务的制度。明确经常性培训的关键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实施技术到现场和跟踪指导服务,培育内容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给农民更多自与选择权。建立鼓励终身自学的政策制度,特别结合自身所需,充分调动鼓励他们的自学自觉性。树立典型强化引导,有效结合自身需求的高效自学与培育激励机制。增加自己选择学习的主动权。(二)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政府可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育统编基础培育教材,省市专业技术教材,鼓励农民自己选择购买教材。首先,要搞好通用教材,现行市场教材非常杂乱,不实用问题突出,甚至根本就没有需求应用价值,过多地空谈理论。一发给学员就是十几本,是免费,但很多农民就看看封面,大致过目一下,根本就没有看的必要,更甚者连拿走都不拿,随便丢掉。老师培训的内容,农民需要的确没有书。所以,形式上无用的教材极为普遍。应建立通用教材国家层面统编,专业教材省市统编,鼓励在教材上让农民自选自购补贴模式,使培训教材实用价值不断提升。(三)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开展师徒传授长期模式,可以选拔有专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专业人士为师傅,新型职业农民为徒弟,通过立项实施、爱心奉献和企业资助实施运转,更能发挥传授效率和培育学习效果。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群代群模式;面授、现场传授、线上传授等方式。特别是按照主席在2019年曾批示“老科技工作者人数众多、经验丰富,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培训人才,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有时间、有技术、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优势,是解决授课师父培育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四)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师资至关重要,师资选拔与不断教育培训,竞争上岗,监督和促进师资素质提升体制迫须建立。杜绝控制缺乏实战能力师资,增加培育效果。建立和完善对师资的资格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进入与退出机制。(五)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把网络媒体教育培训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路径之一确定下来。明确培训依托线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资源与线下各地职教中心开展的农业技术提升,有效利用“云上智农”等App提供的线上精品课程。建立微信群、公众号、专业网络、网上培训等作为必要的培育学习路径。线上农民培育云平台应该打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农业农村部已正式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将打通农技入户的最后一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将伴随着乡村振兴而逐步完善。(六)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为了充分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实用性非常强的特点,需建立实训基地,由各级政府筛选扶持农事企业,承担实践实训基地场所,并配备有本企业优势产业兼职教师。这种基地要承担起科普与新技术培训、装备展示、成果转化、技术示范、试验研究、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决策咨询、设备维修、农事设计等功能,让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基地上,能实地学习、研发创新,提升实际运营能力。建立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事企业,鼓励他们的科普动机、推进科普途径与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发挥职能作用。规定培育者在农事企业中解决其企业问题的同时得到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仅仅学些表面花架子,实行农事企业与职业农民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模式。(七)改进认定管理办法和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他们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之后进一步享受特殊政策扶持。目前考核认定,如职业农民的考核实际上形同虚设,考题本身就是全公开的,只是照答案抄一遍。有的连答案都不会抄写,由人代抄写。题目本身也常缺乏知识技术要点,讲授人再水平不足,怎么能讲好,农民怎么能学好。建议集中全国或全省精锐力量、因地制宜建立考核认定题库,如学习汽车驾驶员理论与实际操作科目考试一样,由计算机抽题,电脑答卷评分。这样对学员和师资、培训机构都是一个检验和考核,才能真正激发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当然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考核制度,也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门槛。(八)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有必要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立法中明确其经费的投入与监管,经费纳入地方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支出,以保障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加强项目资金政府信誉制度的落实,避免经费挪用,及时落实到位,可以实行报账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科目与标准,经费使用实施银行直接划拨到底,避免现金报账,如涉及教师劳务费直接进卡等措施监管。培育亿万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重要保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该领域法治建设进行探索,将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农民自身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04):107-112.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及其成长环境”2012年3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3]刘芙,韩越,黎莉.辽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2(04):20-21.

[4]潘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18-05-15.

上一篇: 团队活动总结 下一篇: 计生宣传活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