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

时间:2022-09-04 09:24:34

摘要:当前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在应用中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新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能够为防范审计风险工作提供帮助,不断提升审计能力。鉴于此,文章以新审计风险模型作为出发点,分析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能力的提升等策略,为新审计风险模型下不断提升防范审计风险水平而努力。

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

传统审计的风险模式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且将审计报表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体现,传统的审计模式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审计模式,不能够对审计整体工作进行掌握,就会在审计工作中出现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设计不科学等现象。因此,新审计风险模式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式的不足进行补充,能够切实的提升审计水平,防范审计风险。因此,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审计风险的防范成为现今较热的话题,如何对其进行应用,成为了审计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新审计风险模型

(一)重大错报风险

新审计风险模型将风险模型设计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此,重大错报风险成为风险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新审计风险模式的一种创新体现。但是这样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内容并不是将传统的设计风险中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相加,而是对传统审计风险做出了适当的调整,通过提出了一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围绕这重大错报风险的进行评估和设计,并且将风险控制在能够可接受的承受范围,并将风险模式中的风险理念始终贯穿在审计始终。

(二)整体观

新审计风险模型与传统审计风险模式中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改变以往的碎片化的审计过程。将审计风险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有大局调控的能力,将风险分为整体风险与个体风险,在分析整体风险的时候要始终考虑个体风险对整体风险的影响,同时要注重个体对整体的风险的影响。所以当审计人员依照着这样的一个层次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设计时,就能够充分运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以保证风险能够控制在一个能够被接受的程度。

(三)审计流程

新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的流程分为以下步骤:一是建立风险评估程序,通过对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的理解,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对上述的整体控制、个体控制、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体现出来。二是对控制进行测试,主要就是通过审计中发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测试,通过测试了解风险可能产生的条件、风险影响的范围以及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通过对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综合的审计,能够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策略,通过这方面的内容,作为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三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判断,识别并分析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风险,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查看是否能够有效合理的解决重大错报风险问题。

(四)强制性审计和特殊审计

强制性审计是为了弥补传统审计中出现的实务薄弱的问题,减少了在审计工作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并保证重要的审计工作能够被切实地落在实处。在强制审计中要求加强对风险的测试和对风险内容进行讨论的环节。特殊审计就是在新审计风险模式加强了审计工作的纰漏和财务报表的内容,帮助审计人员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将报表问题与披露问题分离出来,有利于通过针对性的审计工作获取审计信息,并且增强风险审计的效果。

二、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因素有四点:1.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合理、不科学就会导致在经济经营中出现一些虚假账目等现象,导致审计风险。2.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风险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种,因素人为有意识与人为非有意识两种,人为有意识因素就是的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主观造成的;人为非有意识就是由于管理人员的马虎或能力问题客观造成的。3.被审计单位经营项目的影响,一般来说经营单位的项目中,复杂性与风险性成正比,复杂性越高,风险程度越高。4.会计审核,会计审核的过程越复杂越会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由于会计审核的数据较多,内容较繁杂,就会很容易导致在实际审核的过程中,对某一数据出现错报、漏报的现象,因此,产生风险。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主要分为三点:1.会计事务所在进行审查时对质量的监管不够,对整个审计过程和结果缺少监管。在工作中审计人员能力较弱、审计程序执行的科学、审计环节设计不合理等都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原因。2.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审计人员能够掌握的审计方法与实际的审计工作不相符,审计人员不能够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审计方法生搬硬套,审计工作缺少灵活性与实效性,审计人员也很难看出一些存在着营私舞弊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细节。3.风险性导向的审计方法的欠缺,风险性导向的审计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风险的认识,在检查中注重排查风险,从而降低风险,以预防风险的转化。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详尽的不理解,就会导致控制能力不足,对风险的转化束手无策,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审计风险的防范方法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新审计风险模式的变化,审计人员要相应的调整自身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才能够不断适应新审计要求。一是专业方面。要聘请专业人员就新审计风险模式进行讲解分析,剖析新、旧两种风险模式的不同。帮助审计人员对新审计风险模式进行分析审计重点,加强审计的预测性、实践性,能够对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变换审计手段,从而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专业性。定期举办审计交流会,以某一项目为案例,审计人员共同进行探讨,在交流讨论中不断促进审计经验的提升;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营造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审计工作氛围。例如,出错率是审计人员的工作考核主要依据,但是在考核时,虽然出错率能够体现出不同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问题,但是必须对其进行定向分析,一旦发现该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上有瑕疵,即便这名工作人员的出错率较低,也要坚决予以开除。

(二)强化对审计业务的管理

强化对审计业务的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对审计态度的要求,严谨认真是审计工作的生命,预防控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将制度的推行工作落实到个人与部门,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审计的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质量。通过对审计人员的管理从而达到对整个审计工作的管理,在接收项目的时候,就要针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预估,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外出考勤、制定方案的复核、报告的审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核实,加强控制能力。其次,平衡审计工作各环节的重要性。审计工作在开展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外部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客户需求、同行利润等都是被审计单位的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的要素,所以审计人员就要针对业务和单位发展情况进行有主次的审计分析。最后,将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工作中要立足整体的审计要求,将风险导向的理念贯穿在审计业务的始终,将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与财务风险联系起来,对流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及测试,对环节中薄弱的部分进行分析控制,加强在执行中的监督与管理,降低风险的发生。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在增强企业的生存的能力、提高企业风险的防范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能力的提升等策略的制定,能够提升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审计风险的判断,不断的促进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审计风险防范工作时的工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少博.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与审计思路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6(22).

[2]王欣冬,吴普迎,孟晓飞.论造纸业环境审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以GM纸业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3]李江民,吴永勇,颜娟.基于博弈论的经济新常态下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以国网宿迁供电公司经营审计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7(08).

作者:赵健敏 单位:内蒙古电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 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技术研究 下一篇: 计算机线上与线下教学探索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