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05 05:23:20

摘要: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心理学指出: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功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如要求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作业中,往往会引起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对策

一、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的现状

(1)过于重视知识教育的难度与数量。幼儿园机构为增加收入与扩大生源,多以特色班相辅助。幼儿在接受一般教育后,还要在舞蹈、书法、钢琴、英语、计算机、绘画上花许多时间,因而幼儿的生活也是忙碌的。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增加与幼儿家长攀比心有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聪明绝顶、知识渊博。某些课程内容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2)游戏被课堂教学代替。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却被幼儿园剥夺了。通过游戏,幼儿可了解周围的世界。游戏就是幼儿学习的方式。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儿教育法规中,要求幼儿有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以个别活动、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等辅助。幼儿园要创造条件满足幼儿游戏。但是,幼儿园机构为向家长交付其理想成果,多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让儿童听天书。

(3)制度“小学化”。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应该参考幼儿的发展特点做好组织安排,保证其健康成长。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是幼儿的主要生活,要分配好时间比例。学习活动时间要控制,游戏活动与生活活动的时间要充裕。但是,幼儿园借鉴小学管理体制,作息时间基本和小学相同,幼儿活动场所多为教室。计算、拼写、朗读等课程内容占据多数时间。某些幼儿特长班时间更长,多的一天中有4~5节,这让幼儿无处获得欢乐,其天性发展受到制约。幼儿教育的“小学化”道路是对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公然违背。教育活动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出来的儿童多为“老态龙钟”,毫无生气。长时间地看书、写字,儿童的视力与骨骼被严重侵害,造成不良的体态与姿势。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思想观念的融入,幼儿教育的全新教育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比如,幼儿是独立的人,和成人一样享有平等发展权利。成人应尊重幼儿个性,认识幼儿发展规律,不能将其与成人等同。幼儿教育应该分析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可盲目强加成人教育观念。人的一生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需求,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形成个性初级阶段,教育内容及形式应该考虑幼儿各项身心特性。

(2)规范现实操作。教育部门应切实行动起来,发挥法律赋予的职能,监督各幼儿园对法律规范的履行情况。定期抽查幼儿园在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等教育内容的施行情况,做好办园标准审核,合格审批后方向其发放准办证。加强培训教师,教师素质是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培训的目标在于让教师树立新时期的幼儿教育观念,帮助幼儿建立高尚人格。幼儿园主办人的办园目的要端正。在入学上,幼儿园要加强以下认识:幼儿入学接受教育不只在于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学习方式、社会性与情绪、语言发展等。对于示范性幼儿园,更应该发挥导向、辐射以及示范作用。此外,幼儿园还要发掘资源,走特色化道路。幼儿园应该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研究课程开发,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打下基础。

(3)做好理论工作。理论是实践的指导,科学理论就是成功实践的一半。研究“幼小衔接”的方法,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要自然、平顺,要重视教学内容、方式的研究,分析幼儿心理,避免“陡坡”情况出现。在大学学前教学专业,也要加强和实际幼儿园教育的联系研究。将我国整体幼儿教育状况以及地区教育现实向专业学生详细阐述,便于专业学生“心里有数”。

幼儿教育具有启蒙作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开端。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规范现实操作,做好理论工作,才能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还幼儿精彩的童年。

作者:郦红萍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和危害

1幼儿教育小学现象的原因

1.1幼儿教师素质低下

由于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幼儿教育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在不科学的办园理念影响下,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这些幼儿教师根本不懂如何开展科学的幼儿教育,不懂幼儿教育规律,不会进行幼儿教学,不能真正帮助幼儿获得发展。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的现象。

1.2应试教育考试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但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模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压制着幼儿,加之各个小学的入学门槛的提高,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幼儿教育就应当为以后的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不会落后于其他孩子,同时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入优秀的小学做准备。于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不管不顾幼儿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直接学起了小学知识,一些家长对此是非常赞成的。

1.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面对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欠缺对幼儿园办园资格、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幼儿教学内容审查等方面的管理,没有及时取缔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没有对缺乏幼儿教学资质的教师进行适当惩罚。有的地方没有将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有的地方甚至撤销了幼儿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企事业单位随意停办幼儿教育机构,或把幼儿教育机构当作经济实体,忽视管理和支持;地方教育部门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多元化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基本上是自发状态,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有些幼儿园、学前班根本没有办园办班的条件,但为了经济利益也开办了,这些幼教机构根本没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小学化现象没人管。即使有些幼教机构尊重孩子,想按照幼儿教育规律来办,但拗不过家长的要求,为了生源,为了幼儿园的生存,这些幼儿教育机构也迫不得已迎合家长的小学化要求。

2幼儿教育小学化所造成的危害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幼儿园应当为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教育应当以游戏为主对其进行教育,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的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

2.1违背幼儿发展规律,试图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不顾幼儿身心自然成熟的规律,提前将小学要学习的内容生搬硬套地强加给幼儿,在内容的教授上,只是顾着知识量的摄入,全然不顾质的吸收。在幼儿生理条件没有达到成熟标准之前,或者幼儿的学习准备尚未完全发生之前,以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幼儿,往往会导致儿童在上学后产生一系列厌学的情绪。幼儿的天性是好动的,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将幼儿捆绑在教室里,以小学的管理方式管理幼儿,对幼儿身体上也是一种摧残,例如现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弱,还有肥胖问题、近视眼增多等问题。

2.2浪费教育资源,试图一蹴而就

幼儿教育小学化将小学要学习的内容放到了幼儿园来学习,过早地学习文化知识,会使幼儿应有的认知过程被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可能使幼儿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时候抹杀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热情,从而产生厌学、恐学的心理。幼儿长期处于机械地读、写、背的状态中,很难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许多学生疲于学习中,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这种提前学习,浪费了教育资源,幼儿园教授小学的课程肯定也没有达到小学教育的要求,这样本来一次就可以很好掌握地小学课程却重复了一次,而且两次授课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妄想一蹴而就的做法,无疑会使本应该在最佳学习期内学习的内容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2.3忽视幼儿主动性,试图越俎代庖

幼儿教育小学化通常都忽视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在当前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不是很完备的情况下,很多不懂幼儿教学的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时候,就把幼儿当成是“小大人”。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虽然能更促进其发展,但仍有一定的限度。不论怎样对儿童予以直观教学或详加讲解,前运算水平的儿童仍不能获得真正的结构,充其量,最多达到两个阶段之间的水平。中间阶段的许多儿童,经过训练,能达到具体运算水平。具有具体运算水平的儿童,也能达到将其逻辑结构较顺利地应用于复杂的事物之中。知识的获得不等于认识水平的发展与成熟,因为知识的获得可能是机械的,单纯的死记硬背。幼儿们在这个阶段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机械记忆才逐步减弱,理解记忆逐步占优势。

2.4压抑幼儿创造性,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无疑是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性,并且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幼儿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能自主游戏,幼儿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更加束缚了孩子个性多元化的健康发展。幼儿应该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获得知识。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心理学指出: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功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如要求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作业中,往往会引起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作者:梁娟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与评价探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

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研究数量众多,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几乎都讨论了这一问题。这说明了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和幼儿园的逐利行为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除此之外,幼儿教育小学化还有以下的成因。第一,针对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缺失与政府对幼儿园的疏于管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因。第二,幼儿园办学条件较差,尤其是有关政策及政府行为的不到位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原因。概括这一主张的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幼儿园的规划不合理、监管不力、投入不足和支持不够;二是取消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致使幼儿教师素质低下;三是幼儿教育教材的使用混乱;四是小学兼办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模式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之风;五是忽视幼儿教学的研究及日常管理,致使幼儿一日生活教育不规范,随意性很大。第三,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第四,四二一(四个老人,父母二人,一个小孩)家庭结构的普遍化和家长意识的社会化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第五,急剧加速的社会变革催生着更加强烈的教育期望、人才评判的学历主义倾向、激烈的生存竞争、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游戏缺失与日益加重的心理负担以及缺乏人文精神,不重视“人性”的教育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由上知之,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研究既形成了默契的共识,也穿插着令人回味的分歧。因文章的主题限制,笔者主要讨论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之评价

如果说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共识主要体现了一种大众看法的话,那么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则更体现了一种对之的深度关切。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对于幼儿教育制度建设的呼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政府责任缺位的体察、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社会原因考察、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人性关怀、对幼儿教育教材使用混乱的直言不讳等都值得深思。

(一)幼儿教育的制度缺失截至目前,教育部针对幼儿园了工作规程和管理条例,针对幼儿园教育了指导纲要和通知,旨在引导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这些文件并没有具体的幼儿教育发展措施与法律责任。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之的落实多是对办园者进行处罚。这种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只能是隔靴搔痒,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整个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并无太多的助益。我国幼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全面规定办学定位、政策扶持、办学准入与退出、办学监管、幼儿教育研究与投入、责任划分与承担等的法律,以保障我国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例如我国的幼儿教育由于没有制度的规范,幼儿教师的入行随意性很大、幼儿教师的培训缺失、幼儿教师的收入欠缺提升的保障与幼儿教师晋升渠道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质量。同理,幼儿教育研究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国的幼儿教育的研究明显滞后,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很难保证运用到教育保教中。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政府责任缺位从性质上讲,教育是公益事业,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主要是国家公办的。在我国,幼儿教育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我国现今的幼儿教育是由国家公办幼儿园和个体民办幼儿园共同承担的。民办幼儿园虽然在办园数量、学生增长速度方面均远远超过了公办幼儿园,但国家没有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财政支持、政策倾斜、业务与人员培训、科研支持和行家里手的业务指导,这不能不说政府对幼儿教育没有尽应尽之责。反过来说,政府责任之于幼儿教育的缺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例如国家没有给幼儿教育投入足够的办学经费,尤其是对民办幼儿教育没有资金投入,国家物价部门核准的低收费标准又使得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办学资金周转雪上加霜,而民办幼儿教育又要承担我国一半以上幼儿的教育任务。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幼儿教育难尽人意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社会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幼儿教育虽是针对幼儿开展的,但其关涉家长和社会。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养育子女高居不下的成本使得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急剧增加,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家长将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独生子女的幼儿教育状况。外加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父母必然对子女充满担忧,希望子女从小能够出类拔萃,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幼儿教育超着小学化方向发展。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人性关怀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从幼儿的特点而言,这一时期的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幼教的实施者必须熟知这一教育群体的特点,实施与其年龄相当的教育。事与愿违的是,为了迎合家长与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过高期盼,如今的幼儿教育已不同程度地悖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虐童事件的屡屡发生已足以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非人性化。例如在我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对幼儿拔苗助长的过度教育,这种做法既会使幼儿身心疲惫,又会使幼儿厌学,没有给予幼儿应有的人性关怀。

(五)幼儿教育教材使用混乱的直言不讳教育成败的因素纵然众多,但教材的恰当使用至关重要。在我国,各省都有本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幼儿教育专业机构有其自编的教材。如此多样的教材本来是一件好事。这既有利于各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也有利于贯彻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选用教材的要求。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幼儿教育教材的丰富性与教育部政策的灵活性使得我国幼儿教育教材的选用五花八门。当然,有些省份为了纠正这一点,干脆使用统一选定的教材。但我国幼儿教育教材的编写与选用缺乏具体的范围与操作标准,这使得我国幼儿教育的教材良莠不齐和选用混乱。譬如我国幼儿教育专业机构对幼儿教育有着系统而深透的研究,往往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编写一些趣味性强、难易适中、易于操作的教材,但由于各方面的阻障,又无法进行广泛的推广。有些幼儿教材本身并非优质,但因有幸选用而得以统一推行。

(六)幼儿教师素质低下的探究我国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是幼儿教育小学化论题中的共识,但在形成原因上有一些分歧。分岐论者认为,取消了幼儿师范教育,致使幼师队伍青黄不接,专业人员短缺,大批幼儿教师来源于小学且年龄老化或初高中毕业生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笔者认为,我国幼儿教师素质低下的这种理由基本不成立。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和大专院校设有幼教专业。其次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学历正在逐渐提高,来源于小学或者初高中文化程度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已经数量稀少,并非所谓的大批。这种说法与我国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毕竟保育员不应属于幼儿教师。再次,我国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既与幼儿教师准入门槛过低、岗前与岗位培训欠账、入职之后考核不严、监管缺位以及幼儿教师流动性过大有关,也与这一职业收入偏低、发展前景受限等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关。譬如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幼儿教师没有职称晋升空间,即使公办幼儿园也按小学职称晋升。这一职业的收入无法养家糊口,加上社会对之的性别歧视导致我国很少有男性公民从事这一职业。而男幼儿教师的加盟却对于幼儿们的身体锻炼、调剂幼儿教师的性别比例、维持幼儿教师的稳定和培养幼儿们的阳刚之气都有不言而喻的好处。第三,幼儿教师素质低下与我国大量培养幼儿教师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学时过短,要求不严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的幼教专业往往只开设两年的课程,两年之后就开始实习,适应幼儿教育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欠缺。最后,我国幼儿教师素质低下与我国幼儿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离有关。我国的高等学校虽然开设幼教专业,但它们大多不办幼儿园。即使有些高等院校的初教系建有专业实习基地,但其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学生对之的实践践行结合形式化,我国幼儿教育的这种现状必然致使幼儿教师的素质偏低。总之,上文言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值得重视。法国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受益于其完善的学前教育法规、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和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事实上,法国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暗合,这也是笔者之所以重视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歧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其实既无奈也无辜。知识教育并非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知识学习与“儿童快乐被削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对适宜知识的学习会促进儿童身心更好的发展。不幸的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去小学化最终将幼儿教育落脚在游戏教育上。换句话说,“玩”就是最好的教育,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结果导致现今的幼儿教育没有目标和方向,什么也不敢教。但谁都明白,优质的幼儿教育不是一禁了事。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指错了方向。所幸的是,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分岐论者视野开阔,既看到了制度与政府责任缺失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影响,也把幼儿教育小学化放在了社会当中进行了成因考察。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分岐论者还深入到教学环节对幼儿教育使用教材、幼儿教师素质进行了分析。美中不足的是,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分岐论者对幼儿教师素质低下的成因论证无法证立。无独有偶,目前国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研究者都忽视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必然性。共和国举办幼儿教育虽然已逾半个多世纪,但其真正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在我国幼儿教育的起步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与实存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国家教育资金的短缺、教育体制的弊端、教育法律与法规的缺失、社会转型的阵痛等诱因均为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提供了无法避免的温床。即使美国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也曾备受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困扰。不仅如此,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此外,学校在各个阶段还将教学的进度拉快,在原先教学大纲安排的时间段内提前将教学内容完成,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最后,以高阶段的学习内容作为低阶段学生进入高阶段学习入门考试的内容也加固了“教育超前化”。尽管人们对于“教育超前化”的现象不乏鞭挞,但从认识规律上讲,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教育过程和经验的连续性、一贯性立场考虑,保持幼儿园课程和中小学课程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学前、小学、中学、大学这四个相连接的基础教育体制中,为了巩固幼儿园的地位,其课程联系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国学界讨论的幼小衔接便是明证。所谓的幼小衔接,无非就是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对接。从逻辑上讲,一般不会逆向实施小学教育幼儿化。在此过程之中,如果再没有幼儿教育小学化,那么幼小对接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在这个意义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提法是不严谨的,对之危害的陈述亦难免存在夸大之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人为分割会给小学教育的适应与开展带来一定的麻烦。既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幼儿教育的必经阶段,依笔者浅见,我国的幼儿教育可分为非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主要开展与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游戏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后一阶段,探索与小学教育接轨的类小学化教育。为了证明分阶段实施的可行性,可以在学前班进行类小学化教改探索。这一实施方案既可以消除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的危害,又能实现幼小教育的自然衔接。当然,这一方案的推行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每个阶段的实施时间、实施内容和实施步骤等。

作者:王缤梅单位:四川达州通川区第四小学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也逐渐重视起来,毕竟现在社会人才资源竞争压力巨大,优秀人才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幼儿教育,幼师行业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当今较为火热的教育竞争之一,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幼儿教育越重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了幼儿教育越来越倾向小学化教育,这其实已经远远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这些问题也就赤裸裸摆在每个幼教工作者的面前。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由于近年来,学生升学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家长、学校、社会越来越强调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重了幼儿的学习任务,有些幼儿园的教学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幼儿应该承受的学习和理解范围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明显已经是为了应付学而学了,生搬硬套和刻意为之不应是幼儿阶级该有的,况且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未成熟,这会过早地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可怕和学习的压力,从而产生厌学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鼓吹教育竞争从小开始、落后就要挨打等被曲解的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幼儿园为了开发幼儿教育这块领域,会向幼儿家长推销一些不实用的教材书籍和一些没必要的精品课堂,甚至孩子还小小年纪就参加各种班。培训机构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昧心地利用家长的趋众心理赚孩子们的钱。而家长们恰恰甘愿为了孩子而毫无保留地消费,盲目跟风,浪费大量钱财同时加重孩子的负担,使孩子过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多么令人担忧。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对于低龄化幼童的教育来说,应当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在无形中教授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事与愿违的: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幼儿园过早地把小学阶段才会学习到的内容提前教授给幼儿学习,这些难度远远都高于他们现有认知水平。过早地让孩子死死板板、规规矩矩、一动不动地坐在板凳上,一遍一遍拿起比自己手指还粗的笔来写一些自己不怎么懂的字,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有碍于孩子发展,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如今许多幼儿戴着大大的眼镜,也是与此有关系的。2.早早的思维定式易使幼儿过早产生厌学心理:在幼儿园每天要写大量字、学算术、记口诀,没有太多属于自己自由娱乐的时间空间,而且幼师还以奖励小红花等措施激励孩子背诵,过多地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公式化学习,死记硬背。这对于本该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孩子来说,会让他们在学习上慢慢趋于固化的死板的,不懂变通的思维定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产生厌学心理。3.打破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扭曲教育规律: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就去学什么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毕竟我国教育体系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个完整系统化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毕竟那些天才学生是很少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跳级读书,所以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接受超出年龄阶段的以后才应该学的内容,不仅使孩子难以理解,也会使他们连本阶段该学的内容也不能够认真细致的把握,反而得不偿失,严重违背教育规律。

三、打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首先,转变家长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重复上演,要明白幼儿教育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神童,而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开发。要看到小学化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危害。2.其次,要提高幼教水平。据了解,幼儿教育的老师,幼师大多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有的甚至不是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出身,这对于孩子其实是不利的。一个好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能力行为的一生。所以,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学历水平的限制,强化对幼儿教师的阶段性培训,提高幼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教师层面上克服小学化倾向,规范幼儿园办园。3.最后,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启蒙作用是要在孩子日常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要在幼儿好动爱玩的天性上进行挖掘,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关联之处。做好“幼小衔接”规律的研究,使幼儿园平稳向小学过渡,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作用,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其实,幼儿园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以学习为主,而是以组织学生用游戏为基本载体,劳逸结合,学习和游戏相结合,关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成长,要知道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个别差异性的,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保持独特性的情况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结语

幼儿园教学应该是一个释放孩子天性的地方,不应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升学压力之中,所以无论国家,学校,老师,家长都应该充分足够重视,只有家校完美融合,共同协作完美配合,才是推进改革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的巨大力量!

作者:王延玲 单位:沈阳军区赤峰市二二零医院幼儿园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论文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1.1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目前,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比较高,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但是,通过超前教学的手段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是不科学的。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后使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从宣传、招生,到教育教学活动,无不充斥着夸张的味道,从根源上造成了家长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导致恶性循环。这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

1.2过于严格的日常管理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某些地区的幼儿园中,教师在对儿童所进行的日常管理活动时,所采取的更多的是类似于小学生式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儿童往往更多的需要进行天性的释放,才能从小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过于严格的日常管理,不仅会使得孩子的天性遭到抹灭,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这种过于严格的日常管理方式,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3难度过高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社会的竞争力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家长与教师往往都会存在这样一个观点,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园则顺应了家长的需求,在校园里开设了各种原本应该在小学中才会有的课程,这些难度过高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孩子在该阶段的正常教育需求,这样一来,又和揠苗助长有什么不同呢?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客观分析

2.1催生教育,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一直以来,国内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从多年的奥数竞赛冠军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同时国内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呆板固化现象,学生的思维定式严重,其实这一发展趋势就是长时间幼儿教育小学化导致的。虽然提早教育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孩子脱颖而出,但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却是不利的,国内伤仲永的例子举不甚举,就是因为对孩子进行的早期限制束缚过多,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最后造成孩子自主性、创造性下降。

2.2拔苗助长教育,阻碍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道路

我们都听过拔苗助长的故事,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阶段的,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人为地去破坏事物成长的规律,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希望与目的,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也是这样,必须要尊重幼儿智力与心理发展的规律。

2.3强制性的教育,给孩子带来厌学的情绪

很多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为了能够看到更多的高分,不断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逼迫孩子去学习一些高难度的东西,导致孩子从小就对一些领域的知识产生害怕、厌烦的心情,长此以往,使得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急剧下降,同时打击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3.1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孩子在各个领域的一种启蒙教育活动,它是幼儿认识能力、学习观念开始形成的一个开端,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学习活动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保护好他们的心智,引导他们健康稳定发展。

3.2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解决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要求幼儿园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进一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办学理念。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来说,其应该时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原则,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应当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无压力、轻松的环境当中快乐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并以此来全面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3.3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

对于实际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孩子学习过程的重要引导者。提升教师的素质,是指的并不仅仅是学历上的提升,更多的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进步,所以说,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培养的力度,力求培养出一批更加优秀的,且各个方面能够够符合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幼儿教师,以此来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3.4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

家长们迫于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而对自己的孩子有了过高的期望,有许多家长盲目地追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观点,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以求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仔细地去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在这样的年龄里去消化这么多知识,从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规律。因此,我们还必须要从家长的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建设,改变其所存在的错误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实现健康的成长。

4结语

总而言之,家长和教师在进行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这不仅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人员所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加以遏制,用过更加科学积极的教育方式,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健康的学习环境。

作者:高霞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幼儿园

上一篇: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