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研究、预防制品、治疗制品、诊断制品、临床观察等。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503
  • 国内刊号:22-1197/Q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8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43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生物制品学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疫苗研究

F株鸡毒支原体疫苗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F株鸡毒支原体(F—strainMycopfatmagallisepticum,FMG)疫苗对商品肉鸡和父母代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00羽岭南黄商品肉鸡平均分为4组:免疫攻毒组[免疫FMG疫苗,并用MG强毒株VMG的标准株(R株,RMG)攻毒]、未免疫攻毒组(不免疫FMG疫苗,用RMG攻毒)、免疫未攻毒组(只免疫FMG疫苗,不用RMG攻毒)和对照组(不免疫FMG疫苗,且不用RMG攻毒);将3000羽父母代肉种鸡平均分为2组:免疫组(免疫FMG疫苗)和对照组(不免疫FMG疫苗)。再按照养殖场常用免疫程序,商品肉鸡于7日龄免疫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疫苗,父母代肉种鸡于8日龄免疫ND疫苗。采用双重PCR检测两种鸡FMG和VMG,半自动型生化分析仪分析商品肉鸡部分血液指标,测定两种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ND免疫抗体滴度。结果在商品肉鸡和父母代肉种鸡中,FMG疫苗免疫鸡群的VMG检出率和料重比均显著低于未免疫鸡群,总增重和ND免疫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未免疫鸡群(P〈0.05)。相同日龄的各组商品肉鸡血清中SCA、SCHOL、TP、SUN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G疫苗能有效降低MG感染带来的风险,促进肉鸡生产性能的提升,增加经济效益。
13-1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基础研究

人源尖吻蝮蛇毒蛋白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噬菌体文库的初建

摘要:目的构建人源尖吻蝮蛇毒蛋白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噬菌体文库。方法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尖吻蝮蛇咬伤后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用Oligotex mRNA Mini Kits纯化获得总mRNA,逆转录合成总cDNA.
19-22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将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seudomona~aeruginosaexotoxinA,PEA)基因突变为无毒性的ntPE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利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PEA基因引物及PEA基因第553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引物,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Clerlt~irtosa,P∞rM廓n05Ⅱ)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EA基因,插入pGEM—T载体中,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GEM—PEA,以其为模板,利用突变引物,扩增ntPE基因(无毒性PEA),插入pET-30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ntPE,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证明已成功获得突变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9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可被小鼠抗PEA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已成功获得无毒性的PEA突变基因,为构建以PEA为蛋白佐剂的融合蛋白疫苗奠定r基础。
23-27

征稿

摘要:《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月刊。
32-32

犬攻毒用狂犬病街毒株BD06的特性

摘要:目的对狂犬病街毒株BD06进行了毒株特异性分析,并评价其对犬的攻毒效果。方法将BD06株病毒于比格犬脑内传至第10代,参照《中国兽药典》三部(2mo版)进行外源病毒(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I型和Ⅱ型腺病毒)、支原体检测和无菌检验;提取传至第10代的犬脑组织总RNA,进行RT-PCR扩增反应,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序;经小鼠脑内传代后,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ICLD50);用2×1045×104和10×104MICLD50/ml的鼠脑悬液,分别采用后肢肌注法和咬肌注射法进行犬攻毒试验。结果BD06株病毒在犬脑中传至第10代,无外源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污染,基因序列未发生变化;经鼠脑传代1次后,MICLD50达105.32/ml;经咬肌注射5×104 MICLD50/ml的BD06株病毒悬液可获得最佳犬攻毒效果。结论BD06株病毒传代简单,对犬致病性强,可作为我国犬攻毒用狂犬病病毒的候选株。
33-35

靶向G偶联蛋白受体87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摘要:目的构建靶向G偶联蛋白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根据NCBI基因数据库中的GPR87基因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同时设阴性对照GPR87-HK序列,分别与线性化质粒pGenesil-1.1连接,构建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GPR87—1、GPR87—2、GPR87—3及GPR87-HK,在Lipofectamine2000介导下,分别转染BIU87膀胱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PR87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表达抑制率。结果3种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BIU87膀胱癌细胞48h后,镜下观察均可见绿色荧光;GPR87—1组、GPR87—2组和GPR87—3组细胞中GPR8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GPR87-HK组(P〈0.()1),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6%、52%和50%,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0%、45%和41%。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为后续研究GPR87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耐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42-45

糖苷水解酶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保守区及进化关系的分析

摘要:目的对糖苷水解酶第10家族(glucosidehydrolasefamily10,GHF10)真菌木聚糖酶保守区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LUSTALW2软件对41条GHFl0真菌木聚糖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获得完全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应用BlockMaker和Consensus软件对CLUSTALW2比对结果进一步分析,确定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共有的保守区及保守氨基酸位点;应用Pymol软件对源于GenBank中登录的6种10家族木聚糖酶进行比对,并找到这41条序列中共有的β折叠和α螺旋;利用MEGA4.0软件对CLUSTALW2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根据进化树进行分组。结果41条序列长度虽然不等,但均包含E270和E405两个谷氨酸催化位点。通过序列比对,得到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的5个高度保守区TPENSMK、RGHTLVWHSQLPSWV、WDVVEN、AKLYINDYYNL、TELDI以及20个完全保守的氨基酸位点,这些保守区和保守位点多数分布在木聚糖催化区域以及(β/α)。折叠桶的内壁上。根据木聚糖酶的亲缘关系,可将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分为3个大组,其中第1和第3组的木聚糖酶分别有12和27种,且均来源于子囊菌门;第2组仅包含2种木聚糖酶序列,来源于Neocallimastigomycota和担子菌门。结论分析了GHFl0真菌木聚糖酶的保守区及进化关系,为木聚糖酶的工程改造奠定了基础。
46-51

重组人降钙素原蛋白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system)在sf9细胞中表达重组人降钙素原蛋白(procalcitonin,PCT)。方法将PCT基因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TMl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B.PCT,将其与野生型多角体病毒Bacmid同源重组,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PCT,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鉴定正确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收获P1杆状病毒Bac—PCT,经扩增获得P3代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重组PCT的抗原活性。结果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已成功转染人sf9细胞,P3杆状病毒滴度为1.2×108pfu/ml;重组人PCT可被小鼠抗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约13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结论已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人PCT,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58-61

microRNA-125a-5p对巨噬细胞THP-1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25a-5p(miR-125a-5p)对巨噬细胞THP-1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Lipa02000的介导下,将miR-125a-5p的增强剂(mimics)/抑制剂(inhibition)(终浓度均为50nmol/L)分别转染THP-1细胞24h后,加入终浓度为100mg/L的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10wdensitylipoprotein,OX-LDL),继续培养48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未转染)及OX.LDL组(仅加入终浓度为100mg/L的OX—LDL)。采用油红0染色和脂质染色的半定量分析法检测miR.125a.5p对THP.1细胞泡沫化的影响;Cholesterol/CholesterylEsterQuantitationKit检测miR-125a-5p对THP-1细胞泡沫化过程中脂质蓄积的影响;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miR-125a-5p对THP-1细胞中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enzymeA:cholesterolacyltrasferase-1,ACAT-1)、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cassttetransporterAl,ABCAl)及细胞清道夫受体-A1(scavengerreceptor—A1,SR—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OX—LDL组比较,OX.LDL+mimics组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及脂质蓄积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OX—LDL+inhibition组均明显增加(P均〈0.05);OX—LDL+mimics组ACAT-1和SR-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ABCA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ox—LDL+inhibition组ACAT-1和SR—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而ABCA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o结论miR-125a-5p可通过调解ACAT-1、ABCAl和SR-A1的表达水平,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类的堆积,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
67-71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关于稿件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

摘要:为缩短学术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胜和影响力,争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2011年12月与中国知网(CNKI)签订《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
71-71

单-ADP-核糖基转移酶3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单.ADP.核糖基转移酶3(mono.ADP.ribosyltransferase3,ART3)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在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下,将ART3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MV—ART3-myc-tag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用G418进行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筛选,同时设未转染组对照。Westernblot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ART3-myc4ag蛋白的表达,MTr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ART3对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ART3可在MDA-MB-231细胞中稳定过表达;ART3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ART3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过表达ART3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并抑制其凋亡,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ART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72-75

染料木黄酮对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并进行细胞传代,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真皮成纤维细胞;8-甲氧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an,8-MOP)/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对照组:用含50ng/ml8-MOP的培养基避光孵育细胞24h,再以9J/cm2 UVA照射;8-MOP/UVA+染料木黄酮(0、1.25、2.5、5、10、20肛g/m1)组:用含50ng/ml8-MOP及各浓度染料木黄酮的培养基共同孵育细胞24h,再以9J/emzUVA照射24h。MTY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分裂和分裂后表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结果皮肤成纤维细胞阳性率达99%以上;8-MOP/UVA+染料木黄酮1.25、2.5P,g/ml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MOP/UVA对照组的112.6%(P〉0.05)和146.6%(P〈0.05),染料木黄酮的光保护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然而随着浓度的继续升高,细胞增值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20μg/m1时,细胞增殖率仅为8-MOP/UVA对照组的19.4%(P〈0.01),选择染料木黄酮的最佳保护浓度为2.5μg/ml;8-MOP/UVA对照组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而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细胞细胞周期则由s期进入G2/M期;正常细胞对照组、8-MOP/UVA组及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分裂细胞表型占总细胞数目的比率分别为(99.7±0.58)%、(7.7±1.15)%、(57.7±3.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一1、3水平均明显低于8-MOP/UVA对照组,而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可在一定程度
84-8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治疗性制剂

石菖蒲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及其提取工艺的优化

摘要:目的探讨石菖蒲提取物的抗菌效果,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振荡浸提法制备石菖蒲提取物,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率,筛选最佳提取溶剂,并经固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有效抑菌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石菖蒲抑菌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组合。结果石菖蒲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为0.04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为0.06g/ml;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温度38℃,时间12h,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12,转速240r/rain。结论石菖蒲有机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优化了乙醇提取条件,建立了有效的提取工艺,为以石菖蒲为材料研发中药杀菌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89-94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诊断制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摘要:目的制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s1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用差速离心纯化的IBV四川分离株Sczy3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利用IBV鼠高免血清建立间接ELISA,筛选杂交瘤细胞。强阳性孔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腹水。用鼠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单抗的亚型,Westernblot法分析单抗的反应原性,ELISA法分析单抗的特异性及其与不同IBV毒株的交叉反应性。结果经连续4次亚克隆,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IBVSczy3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8C1和2C10E7,其腹水效价分别为1:12800和1:25600。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抗均为IgM亚型;均可特异性识别s1蛋白;2株单抗只与IBV发生特异性反应,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H9亚型和AIVH5抗原均不反应,与其他5种基因型的10株IBV毒株均可产生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2株IBVS1蛋白单克隆抗体,为IBV的检测、抗原表位筛选及致病机理的研究等提供了材料。
95-9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临床研究

2012年长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2012年长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农安县作为监测点,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规定的采样数量和分组方法,将健康人群分为7个年龄组:〈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每组30人,共调查210人。采集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群、c群流脑IgG抗体水平,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同时调查150名15岁以下儿童流脑多糖疫苗的免疫史。结果2012年长春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85.71%(180/210),GMT为1:4.420,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71.43%(150/210),GMT为1:2.936,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明显高于C群(JP均〈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A群流脑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群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与女性人群之间A群、c群流脑抗体的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A群与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长春市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大部分人对A群和c群流脑具有免疫力,但可能存在C群脑膜炎球菌的自然感染危险,应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在做好6岁以下儿童常规接种的基础上,应开展7—14岁儿童A+c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疫情局部暴发。
99-10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技术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的高碘酸钠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残余高碘酸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抗坏血酸将高碘酸根还原成碘离子,采用IonPacASll-HC阴离子交换分析柱(4mm×250mm),上样量25μl,以50mmol/LNaOH淋洗液等度洗脱,流速1.5ml/min,电化学检测器测定还原出的I-,用Chromeleon色谱工作站记录并分析数据。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验证,确定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和最小定量限,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等浓度的抗坏血酸和高碘酸钠的反应比例为4:1时,高碘酸根可完全还原为Io-。对照品I-在10μg/L~1mg/L范围内,I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回收率为91.66%~110.20%,RSD为0.2%~2.3%,最小检出限为1μg/L(信噪比3:1),最小定量限为5μg/L(信噪比10:1)。用建立的方法检测A群、C群、Y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各2批,均未检测出高碘酸钠。结论离子色谱法可检测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的高碘酸钠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干扰小,重现性好,适用于对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3-108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细小脲原体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淋病奈瑟菌(Neisseriaa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细小脲原体(Ureaplasmaparvum,uP)多重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FQ—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NG保守基因porA、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eum,uu)保守基因UPq及cT保守基因£rp作为目标检测基因,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多重V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用建立的方法对203份泌尿生殖道感染NG、CT、UP的临床样本进行同步检测,并与单重VQ—PCR法、常规PCR法及基因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组质粒标准品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建立的标准曲线起始DNA拷贝数与0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1.000;该方法检测NG、CT和uP的灵敏度均可达10:copies/ml,检测范围可达10。~10。copies/ml,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999和0.995;不与生殖道其他菌群如阴道霉菌、百日咳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人型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型、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发生交叉反应;检测的203份样本中,多重VQ—PCR检测NG、CT、U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48%、30.54%、18.71%,与单重VQ.PCR法、基因测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常规PCR法;与基因测序法相比,多重FQ—PCR法灵敏度为100%,3种病原体检测特异性均高于98.50%。结论已成功建立NG、CT、UP多重VQ.PCR检测方法,该法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
109-114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枸橼酸离子的含量

摘要: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枸橼酸离子的含量。方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IonPacASll—HC离子交换柱(4mm×250mm);流动相:20mmol/L的NaOH溶液,等度洗脱20min,流速:1.0ml/min;抑制器:ASRS4mm阴离子抑制器,抑制电流120mA;检测器: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30℃,进样量:25μl。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范围、检测限的确定以及准确性、精密性验证,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枸橼酸离子浓度在0.1~2.0μg/ml范围内,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枸橼酸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按信噪比(S/N)为3确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01μg/ml;准确性试验枸橼酸离子的总平均回收率为97.80%,RSD为0.69%;1份加样人凝血因子Ⅷ溶液连续测定6次峰面积的RSD为0.08%;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比色法及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3批人凝血因子Ⅷ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结果基本一致,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结论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可用于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枸橼酸离子的含量,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精密性高。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