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研究、预防制品、治疗制品、诊断制品、临床观察等。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503
  • 国内刊号:22-1197/Q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8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43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生物制品学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疫苗研究

卡介菌不同代次制备的疫苗质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由卡介菌上海D2株工作种子批连续传代至不同代次的菌种制备的疫苗的质量差异。方法选取自工作种子批(11-007)传代至6、9、12代的单批培养物制备的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采用多重PCR法鉴定特异性缺失区RD1;对原液的单位产能、半成品的沉降率、成品的效力及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9、12代菌种培养物制备的卡介苗成品缺失RD1区,具有卡介菌特征;各代次制备的疫苗单位产能、沉降率、动物效力、热稳定性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疫苗动物效力、热稳定性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企业注册标准。结论工作种子批连续传代至不同代次的卡介菌制备的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均缺失RD1区,具有卡介菌的特征,关键质量指标安全、有效、一致。
1529-1532

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的构建

摘要:目的构建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为开展IL-13主动免疫干预慢性哮喘进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抗原性及亲水性预测并结合三维结构分析,获得处于人IL一13分子与其受体结合部位潜在的B细胞表位;根据预测的人IL-13抗原肽,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并经变性、退火形成双链DN段,插入表达乙肝核心抗原(HBcAg)的pThioHisA-HBcAg(NP)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后,经硫酸铵沉淀、洗涤初步纯化,并经凝胶过滤层析、密度梯度离心、电镜观察检测其VLPs的存在;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在不使用任何常规佐剂的情况下免疫昆明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3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预测分析获得了3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3个重组表达质粒pThioHisA(NP).A、B、C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HBcAg+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0000、19000、18500,可被兔抗人IL-13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并以VLPs形式存在;HBcAg+A和HBcAg+B重组蛋白诱导小鼠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血清中IL-13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000,而HBcAg+C重组蛋白未见特异抗体应答。结论成功构建了呈现人IL—13抗原表位的VLPs疫苗,该疫苗可有效打破B细胞免疫耐受,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在猴体哮喘模型和人类临床试验中开展IL-13疫苗主动免疫干预哮喘疾病进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533-1539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基础研究

锌指抗病毒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 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表达。方法化学合成含第4个CCCH锌指基序的ZAP基因片段,经PCR扩增后,插入pcDNA3.1(+)载体,并在ZAP下游插入报告基因EGFP,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ZAP/EGFP。在脂质体Genfectin介导下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转染后24h,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转染后48h,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ZAP基因和内参GAPDH基因mRNA的转录。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ZAP/EGFP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转染后24h,pcDNA3.1(+)-ZAP/EGFP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蓝色激发光下可见胞质内有较强的黄绿色荧光;转染后48h,pcDNA3.1(+)-ZAP/EGFP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可扩增出288bp的ZAP基因条带和100bp的内参GAPDH基因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第4个CCCH锌指基序的Z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下一步深入研究ZAP对肝炎病毒是否具有抗病毒作用以及利用ZAP作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奠定了基础。
1540-154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 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未使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的假手术组(Sham组)、使用抑制剂的假手术组(Sham/SB组)、未使用抑制剂再灌注24h组(I/R24h组)、未使用抑制剂再灌注48h组(I/R48h组)、使用抑制剂再灌注24h组(SB24h组)和使用抑制剂再灌注48h组(SB48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抑制剂的各组于造模前30min经腹腔注射SB203580(5mg/kg,溶于5mg/ml DMSO)。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脑微血管(microvascular,Mic.V)周围IgG的渗出;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38、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胶原Ⅳ型(collagen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脑血管内IgG渗出量增加(P〈0.01);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IgG的渗出程度有所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p38、iNOS、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p38、iNos、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P〈0.05);collagen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其下降程度有所减轻(P〈0.05)。结论MAPK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38、iNOS、MMP-9在脑缺血时表达显著增加,其过度表达直接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抑制其表达,从而遏制对血脑屏障的破坏,有望为I/R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1544-1550

重组人ADAM15去整合素区域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

摘要: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重组人ADAM15去整合素区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disintegrin of ADAM15,rhddADAM15)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HSA-rhddADAM15-His),并测定其活性。方法以rhddADAM15基因为模板,PCR扩增rhddADAM15-His基因,克隆入pBluescript—HSA质粒中,经酶切后与pPIC9k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HSA-rhddADAM15-His,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Blue.Sepharose、Ni^2+合层析及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纯化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利用划痕及SRB法检测其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融合蛋白HSA-rhddADAM15-His相对分子质量约76000,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上清中;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约为75%,可与兔抗rhddADAM15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融合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并纯化了HSA-rhddADAM15-His蛋白,为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551-1555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重庆株编码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重庆株(CSBV.CQ)编码序列的分子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重庆地区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死幼虫体内扩增CSBV编码序列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使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利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结构域BLAST和同源建模,采用MEGA4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中的最大可能性算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扩增的片段拼接出8358nt的片段,约占SBV基因组长度的95%;CSBV—CQ与CSBV—GZ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最高,在CSBV—GZ的2270~2320位碱基缺失51nt核苷酸;多聚蛋白N-末端包含2个小RNA病毒衣壳蛋白药物结合口袋(drug-binding pocket)结构域(domain),C-末端包含RNA解旋酶(RNA helicase)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2个结构域;基于基因组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东方蜜蜂分离株、西方蜜蜂分离株AmSBV-Kor19构成1个基因型,但基于基因组片段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部分毒株包含2个基因型片段。结论SBV基因型间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1561-1566

卡介苗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刺激人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 BCG)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 ESAT-6) 刺激人外周血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 PBMC),加入Anti-human gamma-deha TCR-FITC抗体标记γδT细胞,上流式细胞仪进行分离纯化;分别用BCG和ESAT-6刺激γδT细胞,同时,以不加任何刺激因子的γδT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刺激培养后第1、3、6、9和12天取上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7、TNF-α及IFNγ的分泌水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γδT细胞占PBMC的4.83%,其纯度为88.9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CG和ESAT-6刺激的γδT细胞分泌的IL-17、TNF-α及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且ESAT-6组明显高于BCG组(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CG组和ESAT-6组γδ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ESAT-6组较BCG组增加明显(P均〈0.05)。结论BCG和ESAT-6均可刺激γδT细胞增殖,并大量分泌IL-17、TNF-α及IFNγ,且ESTA-6的刺激作用强于BCG。
1567-1570

血小板裂解液大规模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摘要:目的用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大规模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cell,UCMSC),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PL和胎牛血清(FBS)低密度扩增人UCMSC,比较两组UCMSC的细胞形态、大小、克隆形成率、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和分化能力。结果PL扩增的UCMSC形态细长;直径明显小于FBS扩增的UCMSC(P〈0.05);克隆形成率与FBS扩增的UCM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更高的细胞累积群倍数;与FBS扩增的UCMSC有相似的细胞表型;与FBS扩增的UCMSC均具有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但PL扩增的UCMSC成骨分化能力更强。结论PL可取代FBS用于大规模扩增UCMSC。
1571-1576

变形链球菌组氨酸蛋白激酶VicK原核表达、纯化及其蛋白活性检测

摘要:目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变形链球菌组氨酸蛋白激酶VicK,并进行蛋白活性的检测。方法以变形链球菌UA159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icK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IPTG(终浓度为0.01、0.02、0.05、0.1、0.2及0.3mmol/L)于18及37℃诱导10、15、20h,表达产物经Ni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Kinase-Glo R激酶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纯化后目的蛋白的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icK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VicK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1000;IPTG终浓度0.3mmol/L,18℃诱导15h,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90%,浓度为2mg/ml;随着VicK蛋白浓度的增加,发光值逐渐降低,表明该蛋白具有体外水解ATP的激酶活性。结论已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变形链球菌具有激酶活性的VicK蛋白,为后续以此为靶点的抑制物的筛选奠定了实验基础。
1577-1579

小窝蛋白-3在PKC Eplison亚型介导缺血预适应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小窝蛋白-3(caveolin-3,Cav-3)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Eplison亚型(PKCε)介导缺血预适应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诱导缺氧,建立缺血预适应模型,通过Western blo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检测PKC5种亚型在缺血预适应后的变化,判断Cav-3与PKCε表达、转位及活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预适应后,PKCε、PKCδ、PKCα选择性转位到富含Cav的浆膜上,但不包括PKCβ1和PKCζ。缺血预适应增加了FRET信号,促进PKCε转位到富含Cav浆膜上及增加Cav-3与PKCε蛋白的偶联量。结论缺血预适应可能直接通过Cav-3促进PKCε、PKCδ、PKCα与心肌细胞富含Cav浆膜微小结构域的联系,这种调节机制在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1580-1584

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对人脐带血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对人脐带血间质干细胞(human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hUC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hUCB-MSCs表面抗原CD29、CD34和CD44的表达;将hUCB-MSCs分为葡萄糖组、亮氨酸组和联合刺激组,葡萄糖液和亮氨酸液终浓度分别为28和1.35mmol/L,并设PBS对照组。37℃培养3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hUCB—MSCs呈CD29^+CD44^+CD34^-。药物处理3d后,与PBS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组和亮氨酸组hUCB-MSCs的增殖活力、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联合刺激组hUCB—MSCs的增殖活力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可抑制hUCB-MSCs增殖,促进其凋亡。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1588-1592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克老素基因表达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克老素(klotho,KL)基因表达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随机选3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rAAV.mKL(T2DM-mKL组)、rAAV.GFP(T2DM-GFP组)和PBS(T2DM-PBS组),正常对照(SD-PBS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PBS,12周后,处死动物,收集肾脏组织标本,冰冻切片观察GFP,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纤维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KL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ho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基因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OCKI蛋白活性。结果T2DM—GFP组、T2DM—mKL组大鼠肾脏组织中GFP表达较强;T2DM-mKL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结构较清晰完整,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间质区胶原纤维明显较T2DM—PBS组和T2DM-GFP组减少;T2DM—mKL组KL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VIM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T2DM-PBS组和T2DM-GFP组VIM蛋白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mKL组ROCKI mRNA转录水平及其蛋白活性均明显低于T2DM-PBS组(P均〈0.05)。结论rAAV.mKL转染可明显增加T2DM大鼠肾脏中KL基因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KL抑制ROCK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1593-1598

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海人酸(kainic acid,KA)致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Cx4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及其在VNS治疗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和VNS+KA组,每组10只;KA组和VNS+KA组大鼠左侧脑室注射3μl0.05%KA溶液,制备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VNS+KA组行VNS。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变化,记录皮层脑电图(electroeortieogram,ECo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大鼠左侧脑室注射KA3~5min后,KA组大鼠为RacineⅣ~Ⅴ级重型癫痫发作,脑电图可见棘波、棘慢波及簇状高尖波等异常脑电发放;VNS+KA组大鼠为RacineⅠ~Ⅲ级轻型发作,脑电发放较KA组减轻,对照组无癫痫发作及异常脑电发放。KA组大鼠海马Cx43阳性细胞数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NS+KA组(P均〈0.01)。结论癫痫大鼠海马Cx43的表达与癫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VNS可降低癫痫大鼠海马Cx43的表达,抑制癫痫发作。
1599-1602

法氏囊病毒B87株A节段cDNA定点突变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中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reverse genetics),或被称为病毒拯救(the rescue of virus)技术,解决了RNA病毒基因组难以操作这一困扰研究者多年的难题。通过对病毒在cDNA分子水平上的改造,如基因突变、缺失、插入等,可对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与表达调控机理、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新型疫苗开发等深入研究。
1603-1603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治疗性制剂

姜黄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侵袭相关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的调控,初步探讨姜黄素在防治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可能存在的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并使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20μmol/L)对比观察。MTT法检测5、10、15、20、25、30、35、40、50μmol/L姜黄素作用24、48、72h对细胞的毒性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对细胞的侵袭能力,黏附试验法检测对细胞的黏附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20μmol/L Bay-117082及15μmol/L姜黄素+20μmol/L Bay-117082对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inhibitor α of κB,IκBα)磷酸化的IκBα(phosphorylated-IκBα,p-IκBα)及NGA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对细胞中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浓度〉15μmol/L,作用时间〉24h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01),当姜黄素浓度≤15μmol/L,作用时间为24h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存活率〉90%;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细胞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逐渐降低,以15μmol/L姜黄素作用效果最明显(P〈0.05);姜黄素对p-IκBα、NGAL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相似,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而对IκBα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姜黄素可明显抑制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且Bay-117082抑制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作用与15μmol/L姜黄素相似。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此信号通路靶基因NGAL的表达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朐的得袭件。
1610-1616

人参皂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途径治疗心肌缺血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BMSC)通过旁分泌途径治疗心肌缺血的促进作用。方法从SD大鼠胫骨和股骨中分离培养BMSC,取第3代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CD34和CD29的表达。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每天常规喂食水)和人参皂苷组[每天常规喂食水及人参皂苷液(100mg/100m1),每日3次,100ml/次],给药的同时,均经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BMSC悬液(1×10^5个/ml),1ml/只,另设空白对照组(未建模的SD大鼠)。分别采集模型组建模后24、48、72h及人参皂苷组建模后72h的大鼠心脏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干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分泌水平。体外迁移试验检测不同浓度SDF-1(1、10、100ng/ml)对BMSC迁移的影响;取各组大鼠建模后24、48、72h的心肌组织提取液,检测其对BMSC及经SDF-1抑制剂AMD3100作用的BMSC迁移的影响。结果大鼠BMSC表面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CD4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SCF、SDF-1、VEGF、CXCR4的分泌水平随建模时间延长显著上升,人参皂苷组大鼠建模后72h血清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DF-1可显著增加BMSC的迁移数,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液作用BMSC的迁移数随建模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组72h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液作用的AMD3100处理的BMSC的迁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72h(P〈0.05).结论人参皂苷能促进BMSC旁分泌作用,提高BMSC对心肌缺血性�
1617-1620

肿节风注射液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ZJF)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无菌取C57BL/6纯系小鼠脾脏,制成5×100个/ml的单个脾细胞悬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0、25、12.5、6.25和3.13mg/ml,以生药量计)的ZJF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近交系615小鼠经左腋皮下注射小鼠前胃癌Fc细胞(1×10^6个/ml,0.2ml/只),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ZJF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10、20mg/kg,以生药量计)、CTX组[0.3g/(kg·3d)]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1ml/10g),MTT法检测ZJF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ZJF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ZJF低、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ZJF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NK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ZJF可促进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力,增强NK细胞活性,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1621-1624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酵母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和淀粉样蛋白生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APP/PSI(β-amyloid preeursop protein/presenilin-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l的表达以及淀粉样蛋白β(β—amyloid,Aβ)42生成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姜黄素高、低剂量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高、低剂量组分别将姜黄素按1000和160mg/kg加人饲料中喂养,连续给药6个月,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小鼠大脑海马中Beclinl的表达和Aβ42生成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中Beclinl蛋白阳性细胞数及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均〈0.05),Beclinl蛋白的表达无剂量依赖性;Aβ42的生成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诱导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Beclinl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姜黄素通过促进自噬作用而抑制了Aβ42的生成,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1625-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