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Knowledge

  • 41-1041/H 国内刊号
  • 1003-6210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知识是郑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郑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语文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臻美语文”的概念与内蕴3-5

摘要:一、“臻美语文”的缘起2013年春,笔者提出以“臻美教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的观念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臻美教育”注重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目标直指人的生命成长的质量。我们的课题《臻美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研究》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确定为“十三五”精品课题。“臻美教育”顺应了人的本性需要。在我们看来,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只有生存的本能。

注重联系,让汉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例谈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策略6-8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不少老师对“识字”的认识仅停留在“会读”的层面,往往忽略了识字和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除了注重多样的识字方式外,还关注了字、词、句、段、篇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比如,“字词句运用”栏目不只是字、词、句单方面的练习和巩固,而是前联后延,循序渐进。

跨界联结:语文视角下的创新力培养8-11

摘要: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面向未来的视野确定当下的教学走向:如何培养学生拥有立足未来社会,并凸显不可替代的特质?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Pink)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提出:创新力将成为未来所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而跨界联结能力又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

识字教学应警惕的几种现象12-14

摘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笔者观摩了几节识字教学比赛课,课上丰富的教学情境、精美的课件教具、新颖的教学形式,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透过现象去看识字教学的本质,其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值得我们警惕。一、字理讲析过度为了凸显汉字的文化特点,此次参赛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课上花费了一定时间讲析字理,使得识字教学变成了“文字历史溯源”课。

语文知识杂志课堂在线
激发兴趣 深入表达——《少年王冕》教学实录14-16

摘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五至七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揣摩,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了解景物描写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诗情画意中的《少年王冕》——董秀清老师执教《少年王冕》第二课时评析17-17

摘要:叶圣陶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作。”董秀清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一课,弥漫着浓浓的语文气息,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自然灵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他的引导无痕,他的语言质朴,课堂上不仅有读、悟等“保底”教学,也有阅读与表达方法渗透、言语实践等发展性的练习。在教学时,董老师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以“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为主线进行教学,

《少年王冕》课例点评18-19

摘要:《少年王冕》应该如何教学?董秀清老师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关于预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板块结构,思路很明晰:创境导入——赏景析人——扣点品悟——形象升华。课堂的流程也是按照这样的板块推进,一线贯之,这显然得益于董老师有相对成熟的教学预设。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

先学·导问·分享,构建简约语文课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20-22

摘要:一、读题导入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谁来读?(课前板书)生:……(读题时没有停顿)师:哪里的樟树?注意停顿,再来读。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在题目中,有一个人的名字——生:宋庆龄。师:在题目中,还有一种树的名字——生:樟树。师:宋庆龄和樟树,读着课题,你觉得这篇课文重点应该写什么?生:樟树。师:那樟树就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板书:关键词)师:读课题时要把关键词强调出来,谁再来读?

学力生长:朝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那一方——刘燕老师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例评析23-25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课改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必然成为我们课堂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青年教师刘燕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禁为刘老师为促进学生“学力生长”做出的积极探索点赞。刘老师不遗余力地在合作分享中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力”;以发展学生“心语”为切入点,在巧设主问题与问题链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言语质量的“表达力”,从而彰显了“学力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

在故事的情境里围绕词语展开有层次的对话——《金子》教学实录与评析26-29

摘要:师:学习语文要会思考、会联想,你们会吗?生:会!师:好,我现在说一个字,你能想到什么?——“绿”。生:碧绿。生:翠绿。生:淡绿。师:都是颜色,可以想得再远一点吗?生:翡翠。师:好!具体的物品。生:树林。生:碧玉。师:再读一读“绿”,感受到什么?生:我想到小草、生命。师:对,绿象征生命,生机勃勃。老师再写一个字——“金”。你能想到什么?

课堂对话:促进学习更好地发生30-30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它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对话的目的在于让学习更好地发生。从对话促进学习的角度来看,王树华老师执教的《金子》一课,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一、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对话贵在昭示民主与平等。很难想象,一个专制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

根据主题安排详略——人教版六下习作课《挑战不可能》教学实录及点评31-34

摘要:课前谈话,师生相互认识,强调“认真听”“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一、视频支援,概括表达师:同学们,对今天上课的题目——“挑战不可能”,大家有什么了解?生:这是央视的一个挑战类的综艺节目。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个节目。先来看一幅简笔画(出示简笔画——乒乓球运动的图标),仔细观察,这次节目跟什么有关?生:从简笔画中人物的姿态来看,我觉得可能是关于乒乓球的节目。师:观察得很细致,说得也有理有据。

由例入理,助学启思35-35

摘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是统一的、融合的,两者都是为了“支撑”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成长。郭昶老师的这节六年级习作课《挑战不可能》,正是在学生出现习作困惑时,从情意、思维、言语等多个角度支援学生的“学”,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构起自我认知,初悟习作之“理”。

撕拼之间悟“启示”——人教版五上“生活的启示”作文教学实录及评析36-40

摘要:一、创设活动情境,充实习作“素材”师:我们每人都带了一张纸,能用它做些什么呢?生1:我可以折纸飞机。生2:我可以用来画画。生3:我想折千纸鹤,送给自己的朋友。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用它来做什么呢?(板书:撕)你可以痛痛快快地撕,也可以小心翼翼地撕,还可以有创意地撕,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享受撕纸的快乐吧。(学生撕纸)【评析】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撕”,提出“尽情享受撕纸的快乐”的要求,打破学生的常规思维模式,为充实习作素材打下基础。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
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的情境创设40-42

摘要:德国一位教育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把一勺盐放在你面前,你根本难以下咽,而把这勺盐放入一锅汤中,你会觉得是那么美味。情境学习的关系,如同盐与汤一般,学习就是那勺盐,而汤就是情境。只有学习,没有情境,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只有把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如同厨师做汤一般,关键在于如何为学生做出一锅好“汤”来,让学生愿喝、爱喝。

巧用“例文” 对接“童化”——吴勇老师《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片段赏析43-44

摘要:吴勇老师提出的“童化作文”主张,近年来在小语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同。近来,笔者认真学习了吴老师的《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实录,受益匪浅。现撷取几个片段来与大家分享——片段一:例文,拓展儿童习作思路师:今天咱们班就来了两位小超人,是吴老师从南京带来的。找找看在哪里,在台下吗?不在。在抽屉里吗?更不在,到底在哪里呢?让他出来。(课件出示)“邓伟杰!邓伟杰!”吴老师又在叫他了。

循文悟情 意切情真——以《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为例45-46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情感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却不乏拿腔捏调的朗读、空洞肤浅的对话和乱喊口号的练笔。这些充满“虚情假意”的现象的产生,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师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没能体悟到文本中的情感。在此情况下,师生的情从何来,悟从何生?他们的感情想不虚假都不行。笔者认为,情感的生成要源于文本,

图表搭桥 要求紧随——自我监控策略在第二学段语文课堂的应用47-49

摘要:现代语文教育鼻祖叶圣陶先生曾说:“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到达不需重复,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监控策略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