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削减过剩产能开展差异化竞争 探索互补性合作——从竞合关系看报纸内容生产转型

摘要:纸媒长青,要从报网竞合关系分析报纸的内容生产,那些斗不赢新媒体的要削减过剩产能;同时通过发挥反碎片化的块阅读、文笔魅力等优势,与新媒体形成差异化竞争;在内容生产诸环节,包括采购、制作、销售等方面,与新媒体开展互补性合作。
4-11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框架视角下的美国新闻业危机

摘要:在美国,新闻业危机的符号表述越来越丰富,成为一种广泛的信念。基于人类认识论和认知上的相关研究,人类的符号化认知和实践与现实建构紧密相连,且认知所依赖的框架要素使得认知成为可能的同时也带来认知局限和实践后果。基于已有研究对新闻业危机表述的内容与文本分析,美国新闻业危机表述是一种使用了多种认知框架的符号表述。首先,将报业乃至新闻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状况指认为“危机”本身即调用了认知框架;再者,在危机共识的主框架下,表述会围绕特定主题,即危机的归因、表征、内涵与建议等形成相异争鸣的子框架。需要对危机表述进行系统、历史的综合与比较,才能尽可能避免对议题进行极化的概念化,从而全面认识新闻业变化。本文认为,可将新闻业的现状视作社会与政治科学中提出的“关键时刻”,引入过程元素,关注未来,从而得以在积极立场上向更多的行业变化与行动敞开。
12-20

中国互联网广告法正在制订中

摘要: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张国华10月24日在此间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广告标准高峰论坛”上披露,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的营业额到了1500亿(人民币)。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广告迅猛发展,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他预计,中国的互联网广告的营业额今后两年有可能超过电视、广告、报纸之和。
20-20

全球新闻民粹主义:起源及社会影响

摘要:新闻民粹主义是新闻活动主体极端价值观念的体现,与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客观性、中立性、平衡性等理念不同,在民粹主义的新闻观念中,是价值先行,价值判断和情感偏向远比新闻的客观呈现更重要,因此,新闻民粹主义者喊出“首先是激进分子,其次才是记者”的口号也就不足为奇。与以往探讨传媒民粹主义论题时,大都将其看作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上的现象不同,本文认为新闻民粹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深受“政治民粹”与“文化民粹”的双重影响,在拉丁美洲“民粹核心区”和欧美发达国家均有体现;更为重要的,传统媒体时代其影响就早已彰显,在新媒体时代,更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新闻业的价值导向,对新闻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1-30

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

摘要:本研究遵循“多元公众模式”的路径,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性是如何构成的”这一议题。文章以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为切入点,分析了“同情”是如何嵌入到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中的.研究认为,“同情”是媒体和公众进行公共实践的方式,塑造了公众的自我认同。媒体对“情感”投入过多的关注有可能模糊抗争者的诉求,并导致“同情疲劳”,促使弱势群体采取更激烈的“情感”策略获得媒体的近用权,固化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情感”有助于将原子化的公众链接成公共社群,但它的批判性是不稳定的,内部是容易分化的。
31-43
新闻记者杂志报海钩沉

回顾《大公报》和张季鸾的文人论政

摘要:《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最高峰。《大公报》的成功归诸吴鼎昌的资金、胡政之的经营和张季鸾的文笔,他们还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人才。张季鸾的政论望重朝野,他去世时,的唁电奉为“一代论宗,精诚爱国”,也赞扬他为“功在国家”。中共掌权以后,毛还在抱怨刚刚进城的《人民日报》作风散漫,说只要他们能学一点《大公报》他就满意了。
44-48

党报的另—种传统——延安《解放日报》与重庆《新华日报》的比较及不同命运

摘要:重庆《新华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代表了中共党报两种不同的风格和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有过成功的城市办报经验的《新华日报》的传统在党报后来的发展轨迹中几乎踪影全无。本文在追溯《新华日报》传统消逝的原因时发现:历次对“大党报”的亲历扶持是《解放日报》模式国家化的直接推动力;建国前后“阶级斗争的工具”定性使党的城市办报遭遇尴尬的意识形态悖论;《新华日报》在特殊时期发挥的超越一般党报的“组织者”功能在建国后趋于过时;国统区新闻界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后的整体边缘化使得国统区办报传统后继乏人。
49-59

《新闻老战士与抗战》出版

摘要: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记者采写的《新闻老战士与抗战》一书,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徐麟同志为此书作序,全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题写书名并题词:“烽火铸文,剑胆血字”。
59-59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随笔

我的写作奥秘与人生感悟——从拙著《我的新闻人生》说开去

摘要:退休以后,不时有同窗学友鼓动我写本回忆录,尤其是任职《新民晚报》的那一段,很值得写一写。然而,我觉得此事年代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而一直未被提上议事日程。
60-63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观察

都市报裁员与媒介融合变革——以《楚天都市报》2015年改革为例

摘要:2015年,《楚天都市报》裁员60余人。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和实地调研访谈的方式,对本次《楚天都市报》裁员的原因、措施,以及之后的改革举措进行了研究,显示了当前从新闻生产和采编流程、技术支撑、营销方式、融合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媒介融合变革的重要意义。
64-68
新闻记者杂志视听界面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困境——基于场域理论对央视《新闻调查》(2009—2014)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场域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2009~2014年间播出的全部278期节目进行量化描述和语境分析,尝试厘清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当下中国的独特生产机制与存在状况,同时在比较的视野中归纳“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改革中扮演的独特角色。
69-77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新论

微信能从每位用户身上赚44元

摘要:市场研究公司Activate数据显示,腾讯旗下微信在每位用户身上获得的平均收入为7美元,这一水平在全球即时通信应用中处于前列。
84-84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与法

日本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归责原则研究

摘要:国内对于新闻报道名誉权问题的比较研究大都局限于欧美法。对此,作为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日本的理论和实践也非常值得借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日本司法实践中对新闻报道名誉侵权纠纷采用的归责原则,找出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
85-90
新闻记者杂志读图札记

《纽约时报》与谷歌合作虚拟现实报道

摘要:《纽约时报》近日宣布与谷歌合作开展一个虚拟现实(VR)项目,将向该报的订阅者提供超过100万个纸板做成的虚拟现实眼罩。
90-90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图片报道一瞥

摘要:每年诺贝尔奖公布的时节,国际媒体最关注的都是和平奖和文学奖,会在头版刊登大幅照片予以报道。其他诸如医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经济学奖,多是获奖者所在国的报纸关注,很少有其他国家报纸在头版图文并茂关注的。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
91-96

CSSCI来源集刊《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扩期征稿

摘要:《中国网络传播研究》聚焦“互联网与当代中国问题”,值此改版、扩期之际.谨向海内外各学科郑重约稿,尤其欢迎中青年学者发来力作,欢迎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学位论文相关成果投寄本刊,亦诚邀各课题组集束发表专题成果。
96-96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图片报道一瞥

摘要:图1荷兰《誓言报》在公布获奖结果一小时之后就出版了报纸电子版,占半个版的通栏大照片是2013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成立时,四方负责人表情凝重地站在密密麻麻的话筒前集体接受采访。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