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若干趋势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创新转型的各种探索,对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若干重要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包括:收入模式转为偏重内容付费,内容产品突出精英化、精品化、精准化,采编流程确立“数字第一”的规则等。而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则要在融合发展上重点突破,争取核心竞争力由“内容供应商”转为“平台运营商”,产品形态由媒体产品拓展到泛媒体产品,经营模式由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更重视微创新、微创业,发展战略由传媒集团到文化产业集团。
4-14
新闻记者杂志本期专题

功能界定: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新趋势——《为何大众化的民主更需要功能型的新闻业定义》译评

摘要: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逻辑集中于在职业与业余之间划定边界,以形成新闻业内权力和阐释的共同体。而在新技术格局下,职业与业余、传者与受众等边界早已模糊,以功能界定成为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新的尝试。其间,加拿大学者艾佛·夏皮罗采用更理论化的路径,将现行民主体系的大众化进程与剧烈变迁的新闻操作实践相关联,力求在学界、业界和公众认知上达成对新闻业操作实践及其理念根基的新共识。作者认为,现代民主体系中,新闻业仍无可取代,但界定新闻业的标准不再是“谁”而是其“专业功能”——新闻业需要以其服务民主社会的独特功能作为界定自身的首要标准,无论所属机构、聘用方式、工作地点如何,达到这一标准的才算是新闻人。
21-27

新闻业危机的建构——数字时代报纸经济崩溃的文化解读

摘要:通过分析新奥尔良《皮卡尤恩时报》(The Times Picayune)和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媒体剧变的新闻话语,本文从文化社会学和公共领域的视角检视新闻业的危机。文献回顾中将当前新闻业焦虑的文化视角展现出来——这些焦虑之前主要是从技术、经济的视角加以探讨的。本文的实证部分将阐明,在理解由数字化变革引发的媒体经济变革中,独立新闻业的社会意义是如何呈现和运作的。
28-34

绝处逢生的机遇:危机和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业的元话语

摘要:本文认为,尽管出现了裂痕,但新闻业正处于一个好时代,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业的核心职责正在得到强化。通过反思英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本文简要综述了技术革新与新闻角色感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评估了英国精英媒体在2011-2012年间,关于新媒体技术情境下的职业理念和规范的话语。
35-41
新闻记者杂志舆情研究

公共舆论建构中的“弱势感”——基于“情感结构”的分析

摘要: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弱势感”已经成为跨越阶层的情感体验。本文从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概念出发,结合最近几年发生的代表性案例,探讨“弱势感”的生成逻辑以及它对公共舆论的建构作用,并尝试提出一种解释公共舆论特征的框架。“弱势感”可以催生相对剥夺感、不公感、无力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怨十艮感等不同层次的情感。“弱势感”具有批判性的意义,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舆论的激进化和民粹化等问题。
47-53

核恐慌阴影下的风险传播——基于信任建设视角的分析

摘要:核恐慌阴影下政府如何进行核工业项目的风险沟通?本文对2013年广东省鹤山市核燃料加工厂项目因风险沟通失败导致项目取消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深度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记者,发现政府与专家公信力的缺失是导致沟通败局的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缺陷模式”思维的误区、专家的困境以及民意沸腾中的混乱应对等方面。本文由此提出决策制定的民主模式、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及个体的特点和权利、善用专家与专业知识等对策建议,以消除核恐慌,实现基于社会信任的风险传播,
54-61

微调与强化:社交网络时代媒体监管政策及其走势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同志8·19讲话为标志的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媒体新政”展开,本文从社交网络时代的媒介和舆情生态的双重变革、宣传思想的顶层微调和当前传媒监管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当前传媒监管政策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传媒政策趋势进行了展望。
62-68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时评

新闻转场与表达空间之变——以柴静为例

摘要:本文从央视新闻人表达空间视角,考察转型中国语境下电视新闻人与其置身的媒介场域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以柴静为典型样本,通过她在不同媒介场域中的职业表现,考察新闻人在特定传媒场域中的突围努力,探讨他们在多重压力之下如何寻求表达空间。
73-78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全球化、在地化与中国调查报道研究——基于四本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现代传播》相关论文的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学者在研究调查性报道这一“舶来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话语的在地化。研究认为,调查性报道研究在中国的在地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概念的廓清、专业文化的探讨、媒体与政治关系的辨析。这些在地化研究既有利于新闻传播学科学术主体性和独立意识的形成与强化,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我国调查性报道研究的理论化和国际化。
79-85

中国报业广告下滑成因探析

摘要:报业“寒冬论”,源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报业广告持续大幅下降。2014年都市生活类报纸多个支柱行业广告出现断崖式下滑,拉动广告整体下跌,报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报业“寒冬”原因究竟何在,“新常态”下报业如何走出困境?本文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86-90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挑战及应对

摘要: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介生态环境,因此,公共危机事件在新的媒体环境中表现出新的特点,在应对方面也面临着不少机遇和挑战。
91-93
新闻记者杂志读图札记

新闻照片的资料价值备受关注——第58届荷赛获奖作品概览

摘要:今年的荷赛设奖上有了较大变动,总共分八大类: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当代热点新闻类、体育类、日常生活类、肖像类、自然类,以上七类每类又分单幅照片和组照两类,每类设一至三等奖各一个,共42个奖项。本次增加了一个“长期项目类”,设一至三等奖。
94-96

第58届荷赛获奖作品选

摘要:2015年2月12日荷兰《誓言报》头版刊登大奖作品《俄罗斯同性情侣》。报纸编辑对原图做了色调处理,偏冷、偏暗,标题关键词却是温暖的“爱”字。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