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爱好者杂志

《新闻爱好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等。
  •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3-1286
  • 国内刊号:41-1025/G2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4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24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特稿

论“公共外交”与华夏文明传播

摘要:对外来文明的包容接纳与平和友善的对外传播,构成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既有过“养在深闺”的困惑,也有过“风生水起”的辉煌。在世界一体化和“和平崛起”理念背景下。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强大作用,不断实现“沟通理解”的现实目标,把优秀的华夏文明播撒到全世界,同时也吸收外来文明丰富自己,使华夏文明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是我国传播领域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的使命。
4-9

互联网时代政府传播中的政治修辞变化及其偏失

摘要:互联网传播引发了传播关系的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这使得每个人的表达与活动都可能成为被他人传播和修辞的对象,活动即修辞。反映在政治传播领域.一切行为和活动,包括历史的、当下的,都可能成为“被修辞”“被传播”的对象。当一切活动被符号化时,政府不得不面临“修辞”与“被修辞”的复杂情境。在此情形下,不少政务部门依然沿用旧逻辑来处理新问题,对网络时代的政治修辞变化认识不足,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偏失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即:有修辞意识,无网络意识;有网络意识,无网络空间意识;有网络意识,无网络符号意识。
10-14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关注·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看,《舌尖上的中国》犹如一场文化仪式,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透过El常美食的仪式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片中凸显的对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信仰的礼赞,既是对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及生存智慧的讴歌,也让人体认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对共同体价值的一种深深认同。
15-18

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

摘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去年开播以来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它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反馈,从而总结出受众的“满足”主要集中在实现心绪转换的效用以及实现自我确认的效用。《舌尖上的中国》同时使不同的受众从中找到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勤劳致富的价值观认同、亲情人伦的情感认同,并从中得到心灵的安抚及心绪的转换,这也恰恰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9-21

从“舌尖”到“中国”——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因为它“隔着屏幕能闻见香气”的特点,更因为它通过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民族精神。以胡阿祥的“中国”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三方面阐释《舌尖上的中国》在构建国家认同中的作用。通过方言的使用和镜头的跳跃、文化符号的介绍、人物故事的解读和民族精神的呈现,《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了从视觉、味觉的呈现到情感的延伸再到文化的认同,进而实现了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政治中国的认同。
22-24

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

摘要:礼俗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一种体现。饮食礼俗则是传统礼俗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最具普遍性的事项。2012年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食物的同时,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介绍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饮食礼俗,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春节、端午节以及少数民族中的新米节、望果节等,传达出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礼俗食俗文化的传播,电视节目重塑了整个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善良淳朴与团结友爱的民族之魂,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祖国、对社会、对生命的热爱。
25-27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关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28-30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二维码开启立体阅读新时代——兼谈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

摘要:二维码在纸媒的变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带来的纸媒阅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利用二维码实现传统纸媒网络化、立体化的路径变得简单而又便捷。在报网之间二维码承担起桥梁的作用,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纸媒变成了移动的视频。报纸二维码要运用技术优势进行内容开发,通过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的改变,助力传统纸媒走出困境。
31-33

公民社会视角下国内社区传媒的发展

摘要:公民社会是社会文明和成熟的民主社会的表现,对于它的讨论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公共领域”使得“公民社会”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第三部门”理论、协商民主研究又与公民社会探索相辅相成。以公共性、社区性、服务性、参与性为特征的社区传媒成功地担任“第三部门”角色。国内的社区传媒起步晚,可以通过吸收多元主体、传播服务性信息、构建公共事务参与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国社区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参与,确保每个居民的表达意愿得到尊重,从而维护公共权力,促进社区公共领域的构建。此外,社区传媒是与受众互动较强的媒体形式,既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也可以使居民之间的民主意识增强,集体力量与个体力量相互结合,在培育国内民众协商民主理念上发挥积极作用。
34-36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文化书谭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现代中国的立国之路与立国之战

摘要:学生毕业,携笔从戎,临行前征询读书要点,遂告以历史、政治、国际、战略等。再问及书目,又随El提了若干古典以及近作:《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王树增的“三部曲”即《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尼克松的《领导者》、芭芭拉·塔奇曼的《八月炮火》、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戴维·贝尔加米尼的《El本天皇的阴谋》……
37-41
新闻爱好者杂志传媒观察

《南风窗》事件的法律思考

摘要:2013年8月28日出版的《南风窗》发表文章《村官腐败透视》称:“‘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在三门峡市西南方.距离市区9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村里,村支书张大万(化名)笑嘻嘻地对市里来的驻村工作队员说。本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的留守妻子竟然成为张支书的猎艳对象。但农民们对村干部普遍和最大的愤怒,并非来自男女作风甚至性侵方面。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和集体的财产受到村干部的不法侵占。”“河南三门峡市检察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村支书、村主任占到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总数的46%。其中92%的村官腐败案件发生在土地转让、资金管理环节。”
41-45

我国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2013年6月“钱荒”报道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报道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确判断国家经济走势、维护国家经济形象、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财经报道应重视正面信息的传递并积极引导舆论、提高财经记者专业素养、牢牢掌握报道话语权、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规范和提升自己的报道,从而使财经报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46-49

重大政经报道民生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回顾“万里追行郑欧班列”报道

摘要:2013年8月29日至9月18日,《大河报》连续21天在重要版面推出“大河特别行动·万里追行郑欧班列”的重磅报道。该报道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社策划策动,13名骨干记者全程跟车接力报道,从郑州出发,横跨欧亚两大洲,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等六国,抵达汉堡,18天行程超过10214公里,发稿总量40余版。这样全程跟随一辆国际货运班列长时间高密度的行进体验式采访,在中国铁路新闻史上,目前还是第一次。
50-53
新闻爱好者杂志电视研究

电视节目品牌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摘要:在频道过剩的时代里,电视媒体关注的核心是怎样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断的改版与节目调整,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零和博弈”的局面下.市场正在经历着一轮轮的洗牌。但是,最终能够决定市场份额的,唯有节目自身品牌的力量。把品牌概念引入电视节目产业,对内能够强化精品生产意识和机制革新意识,实现节目生产资源要素的重组和最佳配置,实现节目迅速增值和效益最大化:对外可以扩大广播电视媒体或节目的辐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媒体或节目的抗风险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54-62
新闻爱好者杂志封面人物·对话学者

教师是我一辈子的身份——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

摘要:赵玉明,这位生于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古稀老人习惯称自己为“十七年一代”的知识分子。“十七年”,正是这段浓缩了一个时代苦乐的特殊历史时期,造就了那一代人的集体面孔:乐于服从,甘于牺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们对工作有着炽烈的事业心,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受缚于时代,又感恩于时代。在他们的个体命运中,映衬着家国命运的流变轨迹,烙刻着历史造就的集体情怀。简单地说,他们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信徒。
63-67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兴媒体

新媒体时代微博新闻的变与不变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微博新闻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新渠道,而微博新闻在文本结构、制作流程以及新闻从业人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和传统新闻有较大的区别。随着微博的出现.新闻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新闻的传受方式和传播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新闻的权威性、专业性仍是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新闻的含义更为丰富,但新闻理念没有变;新闻文体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传统新闻写作的结构形态仍然是微博新闻的首选。
68-71
新闻爱好者杂志网络传播

移动互联背景下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摘要:在移动互联背景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对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革命。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让手机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表现出很强的新闻传播特性。手机上网成为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最重要渠道.客观上拉近了人们与新闻资讯之间的距离,并且手机让信息扩散速度更快。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媒介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传统新闻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以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第五媒体”时代已悄然而至。
72-75
新闻爱好者杂志采·写·编

党报突围的市场化路径

摘要:新媒体给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已成共识。新形势下,党报必须进一步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在市场化进程中,党报要先行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办报理念,充分发挥在公信力、人才储备、信息资源占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从而实现市场化突围。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