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

  • 31-1582/B 国内刊号
  • 1671-6981 国际刊号
  • 0.9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科学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

心理科学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基础、实验与工效
无关言语对阅读的干扰基于内容还是过程?——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2-7

摘要: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无关言语对句子材料相同的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的影响,探讨无关言语对阅读的干扰机制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过程。结果发现,有意义言语显著干扰了正常的阅读行为,而无意义言语与无背景音条件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背景言语类型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言语的语义成分只干扰了自然阅读,而对校对阅读没有影响。实验结果支持过程干扰假说。

视觉信息呈现材料对视线突显技术的影响作用8-14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基于视线追踪的视线突显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视觉信息呈现材料对不同视线突显技术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相比无突显,两种视线突显技术在搜索中均能提高操作绩效;(2)视线矩阵突显技术在提高搜索速度上更优于视线单项突显技术;(3)视线矩阵突显技术均能提高两种词频词组的搜索绩效,而低频词组搜索时,视线单项突显技术下的搜索正确率最优。本研究进一步考察视线突显技术规律特点,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独乐乐与众乐乐?社会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差异:一个ERP研究15-23

摘要:个体情绪加工具有其生物基础,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情绪刺激加工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负性情绪的加工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20名并采用图片感知范式(picture perception paradigm)探讨个体在加工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正性情绪刺激的脑电位活动差异。研究发现:(1)在P1成分上,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中性图片。(2)在N2成分上,正性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3)在早期时间窗中,由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差异不显著。在中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的u)P波幅差异显著。晚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隋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由此,相对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来说,正性社会『青绪刺激在加工上可能占据优势地位。

多巴胺系统基因对注意网络的调控作用24-30

摘要:多巴胺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与注意活动紧密相关。本文选取作用于突触前膜、间隙和后膜的多巴胺系统基因——多巴胺转运蛋白基因、儿茶酚氧化甲基转移酶基因和多巴胺受体基因,整合影像遗传学研究,探讨多巴胺基因对注意网络的调控。元分析发现背侧和腹侧注意网络的主要脑区均有较大的基因调控效应,且腹侧网络的效应值显著大于背侧网络,表明多巴胺系统基因在全脑范围内调控注意网络,且对腹侧网络的调控作用强于背侧网络。

任务框架和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31-37

摘要:以往研究发现,下降序列的趋势阻尼大于上升序列,但该结论可能掺杂了任务框架这一额外变量。基于此实验1选取可控事件,实验2选取不可控事件作为背景,探讨了任务框架和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在可控事件还是不可控事件中,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都受到任务框架的调节,收益框架中下降序列的阻尼大于上升序列,损失框架中两者差异不显著。

生存和死亡启动对自我参照加工的影响:ERP证据38-44

摘要:死亡想法凸显会抑制个体的自我加工,而生存启动是否会对自我加工产生相似或是不同的影响尚不可知。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人格特质词自我判断任务为研究范式,探究死亡和生存启动对自我参照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死亡启动时,自我加工所诱发的后期正成分(LPC)显著小于褒贬加工;生存启动时,自我加工的LPC成分显著大于褒贬加工。即死亡想法抑制自我加工,而生存想法促进自我加工。

手近效应:研究内容、影响因素与神经机制45-50

摘要:把手放在刺激旁边,会对知觉、记忆、语义和执行控制等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这类现象被称为手近效应。手近效应反映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对认知的塑造作用,为具身认知提供了新证据。本文从手近效应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从手近效应的神经机制,应用研究,以及动作意图和人际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等方面探讨当前手近效应还未解决的问题。

心理科学杂志发展与教育
儿童中期计划能力和注意能力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51-57

摘要:本研究追踪考察139名儿童7岁、8岁和9岁时在计划和注意任务上的表现,并利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此期间计划能力与注意能力不同成分(持续性注意,抑制控制和选择性注意)在发展上的关系。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和选择性注意与计划能力在8-9岁期间存在着正向的双向作用关系,而7岁时的持续性注意和抑制控制正向预测8岁时的计划能力,7岁时的计划能力正向预测8岁时的选择性注意。这些结果表明计划能力和注意能力的不同成分之间存在着发展上的双向作用关系。

时间赋义对数字空间表征的影响:来自数字线估计任务的证据58-63

摘要:数字线估计任务的大量研究发现数字表征具有空间性,但以往研究以纯数字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赋义数字。本研究以Siegler等的数字线估计任务为原型,探讨对数字赋予时间含义后其表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小学二、四和六年级均出现了赋义效应。在线性模型和对数模型中时间赋义的作用相反,时间赋义表现出抑线升对(抑制线性模型提高对数模型解释力)的效果。

心理虐待对儿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64-70

摘要:采用儿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对405名8~12岁儿童进行研究,考察人格特质在心理虐待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受心理虐待儿童与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神经质与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儿童外倾性与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2)神经质在心理虐待与儿童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该中介模型具有性别和年龄的测量等值性。受心理虐待儿童可以通过神经质的中介作用影响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71-76

摘要:以63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自尊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重评既直接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又能通过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2)表达抑制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不显著,但通过负向预测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青少年反应性攻击和结果评价的ERPs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的视角77-84

摘要: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并结合ERPs技术,以39名高中生为有效被试,从自我控制资源的视角揭示青少年反应性攻击和结果评价的电生理机制。行为结果发现:高自我损耗者比低自我损耗者表现出更多攻击行为;ERPs结果发现:(1)在攻击决策阶段,高自我损耗者前脑区域所诱发的P2波幅显著高于低自我损耗者;(2)在结果评价阶段,“输”反馈比“赢”反馈诱发更负的FRN成分,且仅在“输”反馈条件下,高自我损耗者比低自我损耗者所诱发的FRN更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自我损耗是导致青少年反应性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高自我损耗会加剧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发生。

学校正念干预的应用与特点85-90

摘要:“学校正念干预”(school-based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是将正念理论及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而形成的非医疗健康干预新策略。它能有效帮助学生改善身心行为问题,提高认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教师压力管理能力和幸福感。学校正念干预是以“大健康”为目标、以“非评判接纳”为视角、以校园为干预情境、以传统学校项目为基础的校园非医疗健康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学校专业社工可采取的策略。未来研究应注重其成效评估和测量、理论机制及应用问题的研究。

从数量表征到数表征: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人类数能力获得91-97

摘要:数能力是数学认知的基本成分。与动物所具有的基本数能力不同,人类不仅具备数量表征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拥有对数概念进行表征的数表征能力。虽然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都对数概念的表征问题进行了解释,但二者却存在明显理论分歧。具身认知观点主要从具身数量表征和数能力发展的具身认知机制两方面为人类独特数能力的获得提供了理论支撑及实证证据。这启示人们需要重视具身学习在数能力形成实践中的关键作用,重视具身数量表征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和神经基础。

心理科学杂志社会、人格与管理
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98-104

摘要:为探讨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的影响以及自尊和正念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问卷、自尊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排斥不仅能直接影响抑郁,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2)正念能够调节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的直接效应及自尊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在低正念个体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消极的人际关系体验,网络社会排斥会增加个体抑郁的风险,而正念能够弱化网络社会排斥的消极影响。

洗掉不愉快的经历,留住幸福的时刻——回忆情绪事件对人们清洗/保留倾向的影响105-111

摘要:基于道德与清洗的联系,我们假设,人们可能在经历非道德范畴的负效价事件后也会引发出“清洗”的倾向,而在经历正效价事件后则会引发“保留”的倾向。三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结果表明,被试在回忆道德或非道德范畴的负效价事件时,都会更多地选择具有清洗功能的物品,表现出“清除”负效价事件的倾向;相反,被试回忆正效价事件时,则会倾向选择具有保留功能的物品,表现出将正效价事件“保留”的倾向。

“心灵鸡汤”对温度知觉、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影响112-117

摘要:本研究基于具身认知观点和概念隐喻理论,采用三个实验探讨了阅读“心灵鸡汤”对大学生环境温度的感知觉影响、对陌生他人人品评价的影响以及对自我人格特质评定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心灵鸡汤”能有效提高个体对环境温度的评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阅读“心灵鸡汤”后倾向于对陌生人的人品有更高的积极评定;“心灵鸡汤”对自我评定不存在显著影响。

心理弹性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心理安全感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作用118-124

摘要:通过对350名知识型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心理弹性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对创造力的正向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弹性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