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 国际刊号:1671-6981
  • 国内刊号:31-1582/B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17
  • 创刊时间:196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7
  • 综合影响因子:0.7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科学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基础、实验与工效

情绪刺激在虚假记忆产生中的作用:来自ERP与眼动的联合证据

摘要:为探索情绪刺激如何影响虚假记忆及其在分离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神经活动中的作用,以IAPS图片为标准情绪刺激,19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DRM实验范式,从行为、眼动和ERP三个方面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的唤醒度和效价都能促使虚假记忆的产生,只是唤醒度影响时程更早。眼动和ERP的联合分析还发现了在情绪刺激下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在神经活动层面上存在差异:早期虚假再认图片比真实再认图片需要更深的加工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晚期虚假再认需要更多的信息搜索、比较等加工来完成其决策行为。
270-278

时间洞察力对跨期选择偏好的预测

摘要:利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采用跨期选择经典范式,考察“现在享乐型”和“未来定向型”两类时间洞察力个体在跨期选择上的偏好,从人格特质角度来探究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结果发现:(1)现在享乐定向组的延迟折扣率显著高于未来定向组;(2)未来定向组在时间洞察力量表“未来维度”得分与延迟折扣率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时间洞察力对个体延迟折扣率具有预测作用,支持了跨期选择的时间感知基础模型。
279-283

注意资源、学习方式与年龄因素对协作抑制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不同编码因素对协作抑制效应的制约作用,从协作抑制角度为挖掘集体记忆的作用机制提供证据。实验l结果发现,集中注意条件下,出现协作抑制;分配注意条件下,协作抑制消失。说明学习时注意资源的投入程度,对协作抑制有影响。实验2结果发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协作抑制的影响在不同年龄被试身上表现不同。本研究将视角聚焦于编码因素,研究结果证实,协作抑制受到不同编码因素的制约,此外,本结果亦为协作抑制的提取策略破坏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290-295

汉字部件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

摘要:本研究采用不同部件特点的汉字材料探究在汉字部件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当两个关键字R1和R2的相同部件在不同位置及二者为部件包含关系时的重复知盲效应。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汉字部件水平存在重复知盲效应,但部件位置对重复知盲效应无显著影响;而当一个关键字为独体字且是另一个关键刺激的部件时,重复知盲效应在R2为独体字时要比合体字更强。研究结论是,重复知盲效应受汉字部件特点的影响;在两个关键刺激中相同部件面积的大小影响重复知盲效应的强度,而相同部件的位置则无影响。因重复知盲现象可以发生在汉字部件水平,基于SPI理论,重复知盲现象很可能是一种在线的知觉失败现象。
296-302

语义整合的早期加工:来自ERPs的证据

摘要:本研究借助ERPs技术,通过操纵关键词与当前语境的语义合理性关系,考察在严格限定关键词词频变异性的情况下,语义整合过程能否反映在P2效应上。ERPs结果发现关键词呈现后,语义合理相比违背条件在右侧脑区诱发了更大的P2成分。该结果支持如果关键词低水平的变量信息(词频等)得到适当控制,ERPs技术可以检测至q发生在250ms以前的语义整合过程。
303-308

公平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摘要: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发现人们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维护公平,普遍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本文基于行为博弈任务对个体处于不同角色时的公平行为,从神经学层面做出新的解释,并对现存理论模型做了梳理。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公平行为的相关脑区主要有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岛和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内侧眶额皮层。前脑岛激活越大,个体拒绝不公平方案的可能性越大,而腹外侧前额叶可以调节前脑岛的活动,使个体采取更理性的方式,接受不公平分配方案。另外,睾酮素和催产素作为神经调节的激素,可以对公平行为起到调节作用,睾酮素通过抑制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增加对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相反,催产素可以降低个体对于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并增加个体的公平行为。
309-314

时间延迟对故事情境关联虚假记忆的影响

摘要:研究以故事情境短文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即时再认与延时48小时后再认条件下虚假记忆变化表现及其与真实记忆电生理活动的差异。结果发现,延迟48小时后虚假记忆诱发的LPC成分比即时再认更正性;即时再认条件下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认知加工差异表现在有意回想加工及额叶后提取加工阶段,而延迟48小时后这种差别仅表现在额叶后提取加工阶段。上述结果为虚假记忆存在随时间变化及其与真实记忆相分离提供了电生理证据。
321-328

表象预期调控生物运动性别信息的识别

摘要:研究表明光点生物运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性信息,其识别过程涉及多个心理活动,其中大脑自上而下的调控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表象预期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想象中性形象时被试倾向于将性别模糊光点生物运动识别为中性,较少为男性或女性;(2)两种实验条件下对性别模糊光点生物运动的性别识别都表现出“男性偏向”现象。本研究有利于揭示大脑自上而下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心理机制。
329-334

语法性别对认知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语法性别是许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本质上属于句法属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关联着语义,而且会影响个体对物体的分类、知觉、认知加工,以及对二语的学习等认知活动,其对认知的影响程度受任务、语言、语法性别透明度等因素调节。语法性别影响认知的机制主要有概念水平上的相似性假设、生物性假设、词汇水平上的双选择模型。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探究语法性别的认知机制、二语学习中语法性别习得的认知过程、语法性别不同形式性别差异影响的机制。
335-340

基于预期理论的风险决策的神经机制

摘要:预期理论基于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与发展,提出了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对以往风险决策研究中所发现的现象进行了很好的预测与解释。预期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参照依赖、损失规避与权重函数。基于预期理论的一些决策偏差包括框架效应、禀赋效应和默认偏差也部分揭示了与人们风险决策有关的脑区。近年来,通过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等脑成像手段对预期理论的一些核心成分进行的研究表明,涉及到人们风险决策的脑区主要有前额叶、纹状体、脑岛与杏仁核。未来的研究可以从预期理论的产生根源、个体发展以及遗传基因等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41-348
心理科学杂志发展与教育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感恩的交叉滞后分析

摘要:以修订后的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为研究工具,对1所普通高校的406名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追踪,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感恩的发展变化,以及情绪智力与感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相对稳定,感恩存在一定的发展变化;(2)情绪智力与感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测的情绪智力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感恩,而前测的感恩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情绪智力。
349-354

蒙汉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困扰的关系研究

摘要:通过问卷法对57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分别考察父母养育方式的蒙汉族差异以及成人依恋模式在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蒙古族父母给子女的关爱和自主性都显著高于汉族;(2)汉族的成人依恋模式在父母过度保护与心理困扰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蒙古族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不明显,但母亲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可以预测个体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父母亲的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困扰。
361-365

组织特征影响教学方式转变的机制: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摘要:采用问卷法调查法,以广东省627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以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组织特征、组织认同与教学方式转变的关系。结果表明:(1)组织特征能显著正向预测组织认同和教学方式转变,组织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教学方式转变。(2)组织认同在组织特征影响教学方式转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教师对他们所属学校的组织认同水平有效地促进其教学方式的转变。
373-378

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基于Bootstrap法和MCMC法的实证研究

摘要:考察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问的中介作用。对50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评。通过偏差校正的B00tstrap法和有先验信息的MCMC法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0,-.011]和[-.024,-.014],提示抑郁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k^2、R^2med分别为.124、.104,偏差校正的B00tsh印法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1781、[.063,.156],两种指标共同验证效应量为中等。研究结果说明抑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中等。
379-382
心理科学杂志社会、人格与管理

反事实思维对行人交通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摘要:反事实思维是对过去发生事情进行否定而产生的假设性思维表征,对行为改变和绩效改善有显著影响。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反事实思维常常被用于行为干预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反事实启动/经验启动)被试问实验设计,以4种常见的行人不安全行为为实验材料,运用顺序启动范式的语义启动分别激活自变量的两个水平,将遵守交通规则行为意向的评分和反应时双变量作为因变量指标,探索反事实思维对行人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与基线水平和经验启动相比,反事实启动诱导产生的行人交通安全行为意向更加积极,并且产生的自动化水平更高。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对安全管理实践的启发。
388-393

损失规避源于损失程数多于获得?——损失规避的得失程数变化视角的再检验

摘要:刘欢、梁竹苑和李纾(2009)在探讨损失规避的得失程数变化视角时所取的损益值范围、对安于现状偏差的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本研究在考虑这些因素后再次对得失程数变化视角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涉及寿命(得一程失一程)以及自由的决策任务时都表现为损失规避;且并未在“得三程失两程”的不同决策任务上一致表现出更低的损失规避。这表明,得失程数变化的视角需作重要修正;另外,预期理论与情绪预测误差理论亦不可完全解释本研究的结果。
394-399

竞赛特质焦虑干扰抑制功能:对注意控制理论的检验

摘要:基于注意控制理论,采用反向眼跳范式,邀请48名运动员参加2项实验,考察竞赛特质焦虑对抑制功能的干扰效应。实验1(25人)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对加工效能和操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竞赛特质焦虑提高眼跳方向错误率,不影响眼跳潜伏期,部分支持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的假设;竞赛特质焦虑不影响按键准确率,支持竞赛特质焦虑不影响操作成绩的假设。实验2(23人)为两因素混合设计,在压力情境下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对加工效能和操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压力还是非压力情境下,竞赛特质焦虑均提高眼跳方向错误率,延长眼跳潜伏期,但不影响按键准确率,支持压力下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而对操作成绩影响效果不明显的假设。综合2项实验,竞赛特质焦虑干扰抑制功能表现为降低抑制功能的加工效能但对操作成绩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提示,注意控制理论适用于解释竞技运动领域焦虑与操作表现的关系。
400-407

守范?失范?——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摘要: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指个体为实现群体目标保持活动一致性所建立起来的、视为决策与判断标准的规范。社会规范研究经历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转变过程。其对决策行为影响的解释机制包括预期理论、后悔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程数说和三参照点理论等,能较好解释避税、见死不救与医患冲突等现象。今后研究注意结合社会认知角度,实现研究思想与范式的转变,侧重探索多重参照点、群体决策机制,丰富跨文化研究等,为转型期的守范与失范行为提供科学的解释。
4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