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 国际刊号:1671-6981
  • 国内刊号:31-1582/B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17
  • 创刊时间:196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7
  • 综合影响因子:0.7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科学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基础、实验与工效

时间分配的执行功能:双重效价联合任务的证据

摘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修订版本双重效价联合任务范式,利用ERP技术探究不同时间分配倾向个体在执行冲突和转换任务时的执行功能,以揭示不同时间分配倾向个体在相容和不相容任务过程中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多重组个体显示出更快的反应时;ERP结果表明,相比于多重组,单一组在不相容任务中比在相容任务中诱发了更大的N170,说明多重组个体可能更善于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而单一组执行冲突任务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同时在认知加工的晚期阶段单一组比多重组诱发了更大的LPP,提示单一组需要更强的认知控制加工。
258-264

场景情境和目标模板在视觉搜索中的交互作用

摘要:以真实场景图像中的物体搜索为实验任务, 操纵场景情境和目标模板, 采用眼动技术将搜索过程分为起始阶段、扫描阶段和确认阶段, 考察场景情境和目标模板对视觉搜索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场景情境和目标模板的作用方式及时间点不同, 二者交互影响搜索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仅场景情境影响起始阶段的时间, 随后二者交互影响扫描阶段和确认阶段的时间及主要眼动指标。作者由此提出了场景情境和目标模板在视觉搜索中的交互作用模型。
265-271

心理疾病内隐污名:来自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摘要:以6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三个独立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构成及其内隐效应。结果发现:(1)在认知评价、情感反应、行为倾向及其三者合并的4个SC-IATs中,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快于不相容任务;(2)总的SC-IAT和三个独立SC-IAT的内隐效应显著;(3)65.27%的被试的内隐效应值大于0,表现出对心理疾病患者负面的内隐态度;(4)研究采用的心理疾病内隐污名SC-IAT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研究表明,被试倾向于将心理疾病与消极词联结在一起,心理疾病污名的内隐效应显著;心理疾病内隐污名包括自动化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反应和歧视倾向。
272-276

听觉条件下词汇获得年龄效应产生机制的初探

摘要:通过三个实验考察听觉词汇的获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基于语音的词汇判断任务,在错误率上存在词汇获得年龄效应,即早期习得词汇的正确率高于晚期习得词汇;实验2、3分别采用基于字形和语义的词汇判断任务,在反应时上存在词汇获得年龄效应,即早期习得词汇的反应快于晚期习得词汇。结果支持任意映射假说的观点:⒈词汇获得年龄效应产生于音、形、义加工的多个方面;⒉映射程度高低是决定词汇获得年龄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
277-282

记者痛感共情能力初步研究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记者人群与非记者人群对疼痛共情能力的差异,探讨职业训练对人类共情能力的影响。30名记者和30名非记者为本研究被试,分别给予疼痛图片或无疼痛图片后,要求被试对其进行疼痛评定。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对无疼痛图片的痛感指数没有显著差异,但记者组的痛感指数明显高于非记者组,且疼感指数与记者的从业时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记者人群在痛感共情能力上显著升高。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记者人群,记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为在意他人,表明这可能是导致记者共情能力升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首次提供了记者共情能力升高的证据,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有助于丰富本领域以及职业对人类共情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283-288

时距长度和速度变化对进度条时距知觉的影响

摘要:进度条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具有广泛应用。本研究运用单任务的预期式范式和口头估计法,探究速度变化对不同时距长度进度条的时距知觉的影响,为进度条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时距长度影响个体的时距估计,时距长度与时距估计比率分数成反比关系;(2)进度条的不同速度变化趋势影响进度条时距知觉,在持续时间相同的匀速、减速、加速和先加后减四种进度条类型中,加速进度条的时距知觉最短,而匀速进度条时距估计最长。
289-293

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影响客体连续表征的维持

摘要:本研究采用客体回溯范式考察了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对维持客体连续表征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索了形状维度上的变化方式(不变、渐变、突变)和亮度维度上的变化方式(不变、渐变、随机变化)对客体预览利化效应的影响。在特征连续条件下(不变或渐变),两个实验都获得了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而在特征不连续变化条件下(突变或随机变化),该效应消失。这些结果说明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同样影响客体连续表征的维持。
294-297

适应性记忆:方位记忆的生存优势

摘要:采用“间接学习—回忆”实验范式,考查方位记忆的生存优势及生存记忆的性别差异。在电脑屏幕上下左右4个方位随机呈现动物或食物图片,被试相对于中央点对捕获动物或采集食物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方位回忆测验。实验1和实验2为2(情境:生存情境vs.比赛情境)×2(性别:男vs.女)的被试间设计,发现当狩猎动物或采集食物活动与生存相关时,图片方位回忆的正确率较大;实验3为2(情境:生存狩猎情境vs.生存采集情境)×2(性别:男vs.女)的混合设计,发现不同性别被试在两种生存情境中的图片回忆正确率存在差异。表明方位记忆具有生存优势,生存记忆存在性别差异。
303-310

有多少记忆可以内隐——兼评Jacoby加工分离程序

摘要:自从1991Jacoby使用简单的再认任务分离出意识性提取与无意识熟悉性以来,虽然PDP的计算范式也受到一些修正,但均没有在计算范式的内核思想上改进过,只是PDP延伸出的应用研究非常多。其实,Jacoby在构建PDP范式时,从描述PDP的心理现象、构建数学模型到PDP在实践中的应用上均出现了重大失误。本研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PDP提出了质疑,使用集合模型重新构建了PDP计算模型,用实验验证了PDP新模型,纠正了Jacoby理论与应用的三大错误。
311-315

母语者与二语者屈折词和派生词语素加工的差异

摘要:语素是构成词汇的最小功能单位,是能够表达独立语义的最小成分。语素加工是指基于一定的构词规则,将语素复杂词汇进一步分解为多个语素,通过加工和重组语素,建构起对整词意义的理解。有关英语语素加工的研究发现,不仅母语者和二双语者的加工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屈折和派生这两种英语中重要的语素复杂词汇,其加工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母语者与英语二语者对屈折和派生词加工模式的差异、成因以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2-328
心理科学杂志发展与教育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使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筛选童年期受心理虐待者18人,对照组19人,采用点探测任务,以成对情绪面孔为实验材料,考查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结果 以反应时为指标得出组别、面孔性质及一致性交互作用显著,在探测点位置与面孔不一致时,心理虐待组对消极面孔的反应时长于积极面孔。以注意偏向分数为指标发现组别和面孔性质交互作用显著,心理虐待组对消极面孔的注意偏向分数高于控制组。 结论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存在影响。
335-341

3~6岁儿童汉字字形认知的发展

摘要:以汉字、一般线条图、似字线条图和笔画组合为材料,采用字典判断任务考察3-6岁儿童汉字字形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儿童辨别汉字与似字符号的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3岁儿童较难区分汉字与各类似字符号。4-5岁儿童对汉字笔画特征有了一定意识。6岁儿童对汉字组合模式的认识显著提高。笔画意识出现较早且发展速度较快,组合模式意识出现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5岁和6岁是汉字字形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357-362

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感知环境质量与环境意识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利用一项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数据,探讨了价值观、感知环境质量和环境意识之间关系,并对英格尔哈特的“客观问题和主观价值”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基本支持该假设,后物质主义者比物质主义者的环境意识更强,感知环境质量差者比感知环境质量好者的环境意识更强。此外,研究还发现,感知环境质量比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作用更强;感知中国环境质量比感知家乡环境质量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作用更强。
363-367

初中生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业情绪的关系

摘要: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68-372
心理科学杂志社会、人格与管理

自我提升幽默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幸福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模型

摘要:基于幽默的释放理论、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理论和集体文化下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指标提出自我提升幽默通过情绪幸福和社会支持两个链式中介变量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假设模型。采用幽默风格问卷中的自我提升幽默维度、主观幸福感量表中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维度、多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8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联合显著性检验和Bootstrap检验表明了多重中介效应显著,总中介效果量为63.6%,其中通过情绪幸福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果量最大,达47.3%。未来研究可探讨在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链式中介效应。
377-382

先前情绪和过度自信对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

摘要:研究考察了先前情绪和过度自信对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先前情绪的主效应显著, 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的个体在灾后风险决策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寻求;过度自信的主效应显著, 高过度自信比低过度自信个体在灾后风险决策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寻求。(2)先前情绪和过度自信水平交互影响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高过度自信者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更倾向于风险寻求; 消极情绪状态下过度自信水平不同的个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83-387

权力概念的垂直方位空间隐喻对权力判断的影响

摘要:通过两个反应时实验,探讨权力的垂直方位表征对权力判断的影响。实验1发现,当权力词汇出现的位置(电脑屏幕上方或下方)与权力的空间隐喻一致时(高权力词在低权力词上方),相比于隐喻相反时(高权力词在低权力词下方),被试的反应时更短;实验2重复了这一结果,并进一步发现,隐喻一致促进被试的反应,隐喻相反抑制被试的反应。这表明权力的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会影响权力信息的认知加工。
388-393

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研究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民族本质论与接触数量、接触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民族间的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研究二启动了民族本质论和民族建构论,结果发现,相比本质论启动条件,民族建构论启动条件下藏族大学生的跨汉民族交往意愿较高。本研究说明,民族本质论是影响跨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加强民族的社会建构论是促进跨民族交往的重要举措。
39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