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违反会话准则的方式:诠释与补证8-11

摘要:本文以违反会话准则的方式为切入点,从汉语语料出发诠释并补证了H.P.Grice及JennyThomas所提出的违反会话准则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副语言特征偏离这一违反会话准则的方式。

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多义关系研究12-14

摘要:通过比较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范畴研究中的类典型范畴观和经典范畴观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尝试论证了英语动词过去时所表示的四种主要的不同语法意义(即表示过去时间,表示过去时性,表示与说话的期待和看法相悖的情况,和表示客气委婉的语气)之间的关系,并论证其形成符合多义词意义繁衍过程的连锁性模式,繁衍的途径是概念的转喻和隐喻。

语调音系学的发展历程15-18

摘要:语调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人类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语调分析理论,然后对近年来在语调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AM理论以及优选论在语调分析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介绍和阐释。本文力求通过上述的介绍和阐释来理清语调研究发展的脉络和取向。

情态动词的语用综观性19-21

摘要:情态动词是极具语用特征的语言学范畴,语用渗透到情态使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语用蕴涵、语境顺应性和情态动词间接言语行为、情态动词隐含的言语行为类别进行分析,阐明了情态动词的语用实质和语用综观性。

论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的制约性22-24

摘要:在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对隐喻识解主体视角的选择、识解过程以及识解效果起着制约作用。与其他理论相比,认知语境对隐喻识解有更强的阐释力。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谈英文医学论文中的名物化现象25-27

摘要:大量名物化结构的使用是科技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帮助人们简洁、精确、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有关名物化的研究大多围绕科技、法律、外贸英语等方面展开,而本文侧重于研究医学英语的名物化现象,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中外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英文医学论文中名物化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医学工作者撰写英文医学论文提供借鉴。

从“行动研究”到“行动教育”——英语教师教育和课堂改革的范式创新28-33

摘要:“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它既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又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但是,“行动教育”是国内学者提出的一种教师在职教育的行动性理论。“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方法。“行动教育”是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当然,两者也有共同的特质、目标与意义。文章比较了这两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范式。

海德格尔的“你是谁”翻译观初探37-43

摘要:本文在对海德格尔的著作《荷尔德林的赞歌(伊斯特)》所揭示的有关“你是谁”翻译观加以细读之后,提出这位哲学家并没有放弃形而上学,而是依赖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翻译间性”这种既定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第一,我们将其归入阐释学的定位,可能是有问题的。第二,翻译是自我认识的翻译,即它是以“自我翻译”为基础的。第三,我们的翻译研究,如果希望从思想的角度来探讨有关问题,就有必要从交流、交际观念转移到认识论,即苏格拉底那里可以见到的自我理解上来。

目的文本取向的翻译研究——G.Toury与H.Vermeer的研究模式比较分析44-47

摘要:目的文本取向的翻译研究模式丰富了翻译研究的路径。本文比较这一研究模式早期的代表人物G.Toury与H.Vermeer的研究思路后认为,虽然两位学者在对翻译以及此前的翻译研究模式的认识上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两位翻译学者的理论背景和研究目的各异,他们对翻译功能的关注、对于传统翻译理论中核心概念的审视、对译者地位的认识方面又都迥然不同。

科技翻译中的语义问题思考48-50

摘要:本文讨论了科技翻译过程中如何确定文本语义的问题。本文认为,翻译文本中所再现的语义不是源语文本语义的翻版,而是与语境紧密相连的,并且受到互文性和译者知识图式的影响,因此可能与源语文本的语义有所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错误,而可能意味着语义在翻译文本中的新生。

欢迎订阅《外语与外语教学》欢迎赐稿50-50

基于汉语词汇认知内隐性研究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微观设计51-54

摘要:汉语作为典型的表意文字语言,它与西方众多的表音文字语言有着诸多的差异,这给非母语的西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认知过程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借鉴认知心理学中的内隐学习研究成果,探讨了汉语词汇认知的内隐性特征,旨在为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微观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论发展评析55-58

摘要:马林诺夫斯基通过田野调查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意义的把握必须突破语言语境的局限,结合情景和文化等言外语境因素来考察。然而,马氏语境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先前的语境论主要关注“情景语境”,理论前提是文化整体论,因而对文化语境关注不够。这种思想后来受到挑战,随之马氏也开始关注文化差异性,明确提出“文化语境”概念。马氏语境论的发展,见证了语言研究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进而扬弃文化整体论,关注文化差异性的良性发展过程。

实词研究新论:M.Baker(2003)述评59-63

摘要:对词汇进行分类历来已久,可追溯到古希腊语法学家Dionysius Thrax(170B.C.-90B.C.)。Dionysius注意到希腊语中有些词因格而发生屈折变化,有的根据时态及人称发生变化。他根据这种形态标准区分出了名词和动词(Robins,1989:39,转自Baker,2003:1)。这种分类体系对后世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构成了近代和现代西方语言学词汇分类的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