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11-1251/G4 国内刊号
  • 1000-0429 国际刊号
  • 1.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简讯、新时代专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书刊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学
英法中动结构:最简方案下的参数化研究3-16

摘要:基于最简方案下以外骨架模式为代表的构式取向论元理论,本文认为英语、法语中动结构的句法推导涉及两个事件结构,主事件选择另一个带有未被约束变量的事件作为其谓语。中动句的静态语义来自主事件结构的句法推导,而动态语义则来自作为谓语的事件。中动句主语之所以被理解为主动词的主旨论元,是因为主动词所在事件的主旨论元是一个变量,在句法推导中被主语约束。英语、法语中动句的一系列差异都可归因于一个与词库有关的微观参数,即词库中是否有代词性附着语。英语的中动结构没有附着语,需要依赖功能核心词产生变量;法语的中动结构有附着语直接充当论元,并且附着语在其所处的事件结构中不能被约束,因此在句法推导中具备变量的功能。

跨语言视角下测量基准的分裂与测量结构的生成17-30

摘要:英语等语言中的绝对测量结构一般只允许正向形容词,但在德语中出现了系统性反例。这一跨语言差异可以归结为两个功能核心词EVAL(评价性)与MEAS(测量性)之间的相互作用。MEAS引入零点基准,而EVAL引入评价基准,它们的实现受制于经济性原则:只有在MEAS不起作用的时候,EVAL才可以作为最后策略发生作用。EVAL具有明显的个体语言差异性:EVAL和MEAS的组配不适用于英语,但适用于德语。这一'测量基准的分裂假设'不但可以对测量结构中正/负向形容词分布的跨语言差异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合理的解释,还能加深我们对跨语言变异机制的了解。

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推导31-43

摘要:就论元结构而言,汉语非宾格动词携带一个直接内论元而无外论元,不能给其语义选择的深层结构宾语赋格是该类动词的本质特征。本文认为所谓的二元或三元的非宾格动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非宾格动词缺乏外论元,句法上不具及物性,因此带致事论元的及物性致使动词不在其中。非宾格结构中句首位置上的所谓历事论元与动词没有直接的语义联系,应分析为基础生成的话题。以论元结构为基础的分析可以为汉语各种形式的非宾格句的句法推导提供更简洁、合理的解释。

汉语焦点副词结构加工的眼动研究——兼与英语比较44-56

摘要:本文运用时间精确度毫秒级的眼动阅读研究范式,探讨汉语排他'只……才'和量级'连……都'焦点副词结构如何影响句子的在线理解。结果发现,汉语焦点关联的对比语义信息能被快速加工;同时,量级焦点倾向与可能性低的事件连用,而排他焦点倾向与可能性高的事件连用。这点与英语表现一致。与英语的不一致性表现在:1)在焦点位置,汉语量级焦点句比排他焦点句加工困难,而英语中二者没有差异;2)汉语焦点与事件可能性不匹配的违例效应在量级焦点句中较早出现,而英语中的违例效应在排他焦点句中较早出现。本文认为差异来源于汉语焦点副词的复杂语义和结构特征。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默认
致谢30-30

本刊稿约162-162

摘要:一、本刊欢迎以下各类来稿:1.对语言本体的研究;2.对语言学各领域、各交叉语言学科、语言学史及语言哲学的原创性研究和评述;3.对各国语言文化所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独研究、比较研究,以及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研究;4.关于外语教学及语言习得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实验和调查报告,以及中外外语教育政策、历史的分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外语教育
外语学习者同译词学习“同时僵化”假设57-70

摘要:同译词是跨语言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外语词汇教与学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前人成果提出了外语学习者同译词学习'同时僵化'假设,并开展了'反应时'和'脑电'两项实验来验证该假设。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者对英语同译词的学习确实发生了僵化,究其原因,可能是同译词语义差异凸显度低、语境化的输入不足、共享的母语对译词语义长期占据着同译词心理词条中的语义插槽,同时阻碍了几个同译词自主语义信息的发展所致。

不同时间连词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加工的影响71-83

摘要:语篇连词在句子理解和语篇衔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然而,目前有关连词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语研究领域,且主要关注因果连词如何影响句子阅读和语篇连贯。不同的时间连词如何影响二语语用信息的处理,目前尚不清楚。为了探究不同时间连词如何影响语用加工以及这一影响如何受外语熟练程度的调节,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self-paced reading)这一在线测量方法,探讨高、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阅读由before和after所衔接句子的反应快慢,以及句中百科知识正误如何受这两种不同连词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after条件来说,百科知识不一致句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百科知识一致句,而对于before条件来说,百科知识的一致与否并不影响阅读时间。此外,虽然在百科知识一致的情况下,after句与before句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别,但当句中存在百科知识不一致时,after句的阅读速度要慢于before句。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连词与语用信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二语句子理解,而外语熟练程度则未对这一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语义加工与动词具身相对性关系实证研究84-95

摘要:本文在具身语言认知框架内,参照Sidhu et al.(2014)的英语动词具身等级参数,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加工与具身相对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具身相对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动词加工的影响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反应模式相比既有趋同也有趋异:中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反应模式基本一致,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反应模式则与英语本族语者相异;2)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与中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加工不同具身等级动词的组间差异明显:前者的准确率高,加工成本也高;后者的准确率较低,加工成本也较低。文章从跨语言影响、二语动词语义丰富度、二语词汇加工方式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翻译研究
论《庄子》的哲学翻译——以《齐物论》为例96-108

摘要:《庄子》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哲学典籍。仅从文学、文化的视角翻译《庄子》难以完整体现其思想价值,应进一步探索以哲学翻译的方式呈现《庄子》,向英语世界展现其哲学精义。哲学典籍的英译具有其特殊性,译本应注重对哲学家思想和体系的精确阐述,因此以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指导翻译更为可取,即通过对存在争议字词的训诂考据来审慎确定词义,并全面综合历史上各个版本的注疏来解释其哲学含义。此外,亦可运用正文中插入解释性文字并与脚注、尾注相结合的标注方式,帮助读者通过译本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复合间性视野下的间接翻译研究109-120

摘要:本文基于刘悦笛(2005)提出的复合间性理论,深入探讨了间接翻译的三个维度(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间接翻译中所呈现出的主体间、文本间和文化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的全貌得以呈现。研究发现,间接翻译是一个原作者、中介语译者、中介语读者、出版商、文学评论者、目标语译者和读者等主体在历时和共时的维度中进行多主体互动的翻译接力过程;间接翻译文本是文本间性的产物,刻写着源文本和中介语文本的印痕,同时杂糅着原作者、中介语译者和间接翻译译者的声音;间接翻译也是一个三种(或以上)文化沟通和交流的竞技场,是文化间性的生动呈现。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新时代专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红楼梦》在日本的翻译与影响研究121-132

摘要: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始于1892年,至今已有126年历史,期间产生了至少38种译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期的译本诞生与各时期日本的诗学、政局、出版业状况及中国红学发展息息相关。《红楼梦》在中国经典地位的逐步确立、日本的中国白话文学研究传统、《红楼梦》与日本传统审美观的契合、读者热爱、出版社支持是产生如此众多译本的原因。松枝茂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全译本三足鼎立的日译体系仍存在汉学家与作家、译入与译出、男女译者比例失衡的问题,需有新译本产生予以调和。这些译本一方面相互影响并为日本近当代作家的创作带来灵感,一方面与韩译本、英译本产生互动,为多语种、跨文化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提供了素材。

美国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与阐释——基于文学选集的考察133-143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态,翻译选集是考察文学跨文化接受的有效观测点。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集为例,通过描述选集在文本选择和阐释框架上的总体特征,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一段接受史。研究发现,1980年代,中国文学被视作展示中国'现实'的媒介,选集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和阐释有着泛政治化倾向;1990年代的选集回归了'为文学'的编选原则,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取代认识价值成为受关注的焦点,编者开始纠正此前关于中国文学的刻板印象;新世纪以来,虽然政治性解读依然是中国文学短期内难以摆脱的窠臼,但风格多样的编选译介格局使得中国文学的图景更加丰富。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书刊评介
《自然语言加工的认知方法》评介144-149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因其在海量信息的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跨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在自然语言加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把人类认知引入到人工智能中,令其能够在自然语言产生、理解、加工等方面达到类人智能水平,是目前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语言演化中的认知与交际》述评150-154

摘要:1.引言《语言演化中的认知与交际》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生物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作者Anne Reboul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语言大脑和认知实验室主任。本书主要探究语言演化的本质属性,阐释语言系统、语言演化与思维和交际的关联,认为语言不应被视作强交际系统,语言演化并非源于交际需要.

《生物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官能调查》述评155-158

摘要:1.引言自Hauser et al.(2002)就语言官能的本质、所有者以及进化过程进行讨论之后,学界涌现了一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如Fitch et al.(2005)、Pinker&Jackendoff(2005)、Jackendoff&Pinker(2005)等。时隔十年,有关语言官能的讨论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