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11-1251/G4 国内刊号
  • 1000-0429 国际刊号
  • 1.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简讯、新时代专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书刊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学
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323-330

摘要:本文基于对汉语的研究经验,讨论构式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进步与局限。作者认为,构式语法印证了认知语言学关于语法和语义关系的基本原则,其分析具有建立在经验事实之上的直观性,不同使用频率的结构得到了同样的重视,对人类语言的一些语法共性做了成功的解释;其研究对象明确而具体,也符合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其理论将共时语法系统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可以成功地解释词汇语法化的诱因。构式语法的局限性在于;对构式概念的不合理扩大掩盖了两类性质不同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差异,从而也造成句子分析的繁琐;它尚未解决语法结构的多义性问题,无法解释一个构式的结构意义形成的原因,适用的结构类型也很有限。

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331-337

摘要:本文以互动交际中汉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探讨其使用与理解的语境依赖性。文中重点分析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语用视点,并在语用移情功能的基础上提出“语用离情”的概念,意在补充类似词语的人际交往功能,进一步揭示语言选择存在的语用理据以及人际关系制约下的适应性与顺应性;同时说明多数条件下它们的出现受制于人际亲疏原则的支配。

电子会话语篇的会话结构解析338-344

摘要:电子语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构建人际意义的方式,也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课题。本文首先探讨电子语篇和电子会话的性质和定义,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会话结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电子会话语篇的话步确定原则,以及部分话步在实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方面的特征。

语段及语段的句法推导——Chomsky近期思想述解345-351

摘要:Chomsky近期强调要从生物语言学角度对内在性语言进行研究,强调界面条件及运算效率。语段概念的提出就是这种研究理念的体现,并在最简方案新框架内的句法推导中占有核心地位。所有的句法操作都由语段中心语决定,都必须在语段水平上进行。语段及语段中心语在句法推导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文对Chomsky近期(2005a,2005b,2006)有关语段的论述进行综述,讨论语段概念提出的理论背景、定义、语段推导的原则和条件,以及语段推导理论对句法研究的影响。

第十届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征集论文351-351

摘要: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于1998年设立“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旨在鼓励中国翻译学者从事文化与历史方向的研究。该奖项2006年度评审会议已于2007年4月20日举行,评审结果是——常规奖项缺;评判提名奖:龙惠珠(香港岭南大学)的“口译者的‘可见性’:林纾、魏易的《块肉余生述》翻译”(英文论文),TTR,Vol.17:2(2006年出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外语教育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352-359

摘要:本文从词汇质和量的角度,亦即词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索词汇对预测二语水平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词汇广度、深度知识均能有效预测语言综合能力,其中词汇深度知识对语言综合能力的预测力强于词汇广度知识,这一优势尤其体现在对完形填空及写作的预测中;总体上,词汇广度与深度知识呈高度正相关,但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仍落后于词汇广度知识。

词汇附带习得与“投入量假设”360-366

摘要:本文通过受试内设计研究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量表测试,对“投入量假设”进行了进一步论证。在此过程中,我们采用诸如阅读回答问题、阅读填空等接受型任务来改变投入量,并讨论投入量与词汇附带习得及学习成效的关系。

中国外语教研网介绍366-366

摘要: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创建的“中国外语教研网”(www.fleric.org)已于今年2007年4月正式开通。网站依托研究中心的学术资源,构建起集信息、资料查询、互动交流为一体的中国外语教育资源平台。该教研网的核心部分为三大模块:1)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法规汇集模块(包括大中小学的各级各类教学、考试大纲;以及国家颁布的与外语教育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

中国学生西班牙语元音发音中迁移现象实验研究367-373

摘要:本文按照元音格局的理念和方法,对第一外语为英语的中国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西班牙语时的元音发音进行实验分析,考察母语和第一外语对学习第二外语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迁移现象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母语和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的元音发音都存在着迁移作用。一般说来,母语比第一外语的迁移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先习得的语言比后习得的语言的迁移作用更大。

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374-378

摘要:本文分析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认为教材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或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超强功能。为此,笔者提出了第五代教材编写的设想和整体框架,即以理论、结构、方法三大板块组成的立体化教学系统。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翻译研究
语法整合对句式翻译认知过程的阐释——以英语致使移动句式的汉译分析为例379-385

摘要:从概念和语言整合的角度看,不同语言中不同的文本形式是动态整合操作的结果,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和重构这一动态整合操作的过程。本文从语法整合的角度,将翻译看作语言和认知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英语致使移动句式在汉译过程中所隐含的认知操作的分析,为句式翻译中的认知操作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模式,并揭示英汉致使移动句在生成过程中概念和语言整合操作的异同。

语义“匹配”与翻译教学386-391

摘要:本文以母语习得研究为依托,通过分析语义匹配和句法框架的关系来讨论翻译教学问题。作者认为翻译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双语转换失败的情况下有意识并积极地完成信息加工任务,而教学翻译所触及的大多是语法翻译和现成“匹配”,缺乏应有的语义感知过程。换言之,作为教学工具的翻译一般是一种被动的双语转换行为或者说是无标记的“匹配”行为,而翻译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积极处理有标记信息的能力,即语义匹配的能力。充分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增强其认知力和创造性。

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波兰举行391-391

摘要: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今年7月15-20日在波兰Krakow市举行。会议由Jagiellonian大学主办,世界各地的40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发言分四类:大会发言(plenary speakers)、主题发言(theme session)、普通发言(general session)和展板(post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书刊评介
挑战George Lakoff——《隐喻、转喻及体验哲学:挑战认知语义学》介绍392-395

摘要:《隐喻、转喻及体验哲学:挑战认知语义学》(以下简称《挑战认知语义学》)一书2005年由德国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少有的以专著形式挑战认知语义学代表人物G.Lakoff主要观点的著作。该书主要是从隐喻、转喻及体验哲学等方面批判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Johnson 1980/2003)一书为主的主要观点,尤其是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

语篇研究新视野——《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述介396-399

摘要:《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由Martin和Rose合著,Continuum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书共八章。在广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本书作者形成了自己的语篇观,讨论了社会语境中的语言模式,提出了语篇分析的五种维度,即语言评价、概念、联结、识别和篇章格律,并将其综合运用于分析实际语篇。本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分析工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语篇分析指导用书。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4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