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 36-1298/R 国内刊号
  • 1674-1129 国际刊号
  • 1.4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是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实验研究、质量控制、检验与临床、调查报告、病理与检验、输血与检验、综述与讲座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XE-2100测定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区间的建立111-113

摘要:目的对Sysmex XE-2100测定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参考区间进行调查,以建立正确的参考区间。方法依据NCCLSC28-A2指南,筛选参考个体、采集运送标本、检测标本和分析数据,并通过健康体检者结果在参考区间内、外的情况以及RDW—CV和RDW—SD结果符合率的比较对新建的参考区间进行了验证。结果RDW—CV和RDW—SD在正常人群中呈偏态分布,二者在男性和女性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并用参考区间。合并后的参考区间RDW—CV为〈13.9%,RDW—SD为〈47.6fl。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相比,建立新的参考区间后RDW—CV和RDW-SD的符合率得到明显增加。结论新建立的参考区问比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更适合本实验室。

社区获得性肺炎15种常见菌对22种抗菌药体外活性的研究114-117

摘要:目的掌握我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细菌谱和药敏谱,为我省提供治疗CAP的准确资料。方法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常规法和仪器法.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121例CAP检出病原体52例(42.90%).居前5位分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并列)。药敏中阳性菌和大多数阴性菌分别测14种抗菌素.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测9种抗菌素,基本上确定了常用药的药敏谱。结论CAP病原谱和药敏谱南于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不同、诊治水平等不同,其组成和结果都有所不同,这个参数并不能判断每一种抗生素的最终疗效。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信息
首届全国精液分析与不育症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邀请函117-117

摘要:精液分析是男性小育症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但在我同各医院临床或检验科室往往被忽视。当前在各个医院的精液检查都是弱项,没有足够重视,往往结果失真,尤其是精子形态学和生精细胞学开展的很少。闰外在评价男性生育力上,主要集中在精子形态、活力和密度上,同内恰恰缺乏的是形态学这关键要素。大量的“生精细胞”被误报为“白细胞”,造成临床误诊、误治也屡见不鲜,更有诉诸法律的报告,为此,必须抖转当前的落后局面。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免疫组化染色中某些抗体最佳修复方式探讨118-119

摘要:目的以存档蜡块,选择最佳抗原修复液,而进行抗原修复,使抗原决定簇暴露,达到最理想染色结果。方法用柠檬酸缓冲液(pH6.0)、EDTA缓冲液(pH9.0),及高胝加热法,胰蛋白酶消化对CD68、lysozyme、α—AT和S-100不同的抗体进行修复。消化,规合抗原决定簇暴露。,结果3种抗原修复法的免疫组化切片,胰蛋白酶修复法阳性率显著高于高胝加热法与微波加热法且染色背景清晰,高压加热法与微波加热法非特异性着色较深,阳性率低。结论对不同的抗体选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身抗体多项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意义120-120

摘要: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多项联合检测在在自免疫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45例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A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ds-DNA。抗CCP,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AMA,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NA、抗ds-DNA、抗SSA、抗SS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ANA、CCP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关,ANA、抗SSA、抗SSB与干燥综合征(SS)相关,ANA、SSA、SSB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相关,ANA, ds-DNA、Scl-70、nRNP/Sm与肌炎/皮肌炎(PM/DM)相关。ANA、AMA与原发性胆汗性肝硬化(PBC)相关。结论 自身抗体多项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予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121-122

摘要: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9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结果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总的阳性率达98.95%。其中特异性IgE阳性率为92.63%,以螨类和屋尘为主;特异性IgG阳性率为78.95%,以牛奶、鸡蛋、虾、蟹为主。结论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患者的过敏状态.指导医生诊断与治疗慢性荨麻疹.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假阳性及假阴性的探讨123-124

摘要: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中自细胞(WBC)和红细胞(RBC)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400患者第1次晨尿在2h内分别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离心镜检。结果以镜检为对照,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5.07%,阴性符合率为95.60%,假阳性率为4.40%,假阴性率为14.93%;红细胞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60%.阴性符合率为86.22%,假阳性率为13.78%,假阴性率为6.40%。结论干化学法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查可作为筛选试验.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当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时应综合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妇科手术创伤凝血标志物变化分析125-126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选取了26名正常人与65名患者检测PT、APTT、纤维蛋白原F(FI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选择素(GMP140)、抗凝血酶m(ATIU)、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等7项的凝血标志物,同时对65名患者进行了术后1小时、24小时、3天和7天凝血标志物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1)妇科一般疾病组手术前所有测定结果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小时FIB、VWF有升高(P〈0.01),其余所有测定结果与术前无明显改变惨0.05);(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与对照组比较,vWF、GMP140、TAT均升高(P〈0.01),手术后l小时与术前比FIB、VWF、GMPl40、TAT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小时FIB、VWF、GMP140、TAT继续升高,术后3天开始回复,术后7天基本正常;ATⅢ术前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1),手术后1、24小时变化不明显,术后3天后开始回升,术后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对大手术创伤患者应检测FIB、VWF、GMP140、TAT等凝血的分子标志物.以监测凝血活性,便于对症处理。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检测在Ⅱ型糖尿病肾病病程中的变化关系127-128

摘要: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无肾病组(A组)29例,UAER〈20μg/min,SCr水平正常;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30例,20μg/min〈UAER〈200μg/min,SCr水平正常;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28例,UAER〉200μg/min,SCr水平正常。全部受试者于早晨空腹12小时后采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留24小时尿测白蛋白,计算UAER。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TC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VLDL—C、LDL—C、HDL—C为直接酶法,尿微量蛋白采用放免法。结果A、B、C三组的病程依次增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HDL—C依次升高,TG依次降低.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Alc,LDL—C,VLDL-C变化无规律。HbAlc,LDL—C,VLDL-C,TC与UAER无相关性,HDL—C与UAER呈正相关(P〈0.05),TG与UAER成负相关(P〈0.05)。结论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HbAlc与UAER无相关性;HDL—C与UAER呈正相关,TG与UAER呈负相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129-130

摘要:目的考察两台不同品牌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比对方法。方法通过对IMS-972型电解质仪和NOVA10型电解质仪的精密度考察,以NOVA10型电解质仪为参比仪器,参考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考察两台仪器测定钾(K)、钠Na)、氯(Cl)、总钙(TCa)的结果相关性与检测误差。结果两台仪器对于K、Na、C1、TCa的检测相关性均较高,而且两台仪器对于K、Na、Cl高、中、低三区段的检测误差均在CLIA’88设定范围内,但TCa的实测误差大于允许误差。结论两台电解质分析仪对K、Na、Cl检测误差允许误差范围内,但TCa检测值不具备直接可比性。

萍乡市0~7岁儿童3000例末梢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131-132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0.7岁儿童近期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采取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间来做健康体检的0~7岁儿童3000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末梢全血中铜、锌、钙、镁、铁的含量。结果铜、钙、镁三种元素在0-7岁问差异无显著性。锌和铁在0~1岁间的含量与其它各年龄段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地0~1岁儿童7、铁的缺乏较严重,6~7岁组儿童缺钙较常见,铜和镁元素缺乏的儿童只有2%。提示儿童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间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十种血液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133-134

摘要:目的探讨十种血液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标技术ABC—AP染色法检测212例十种不同血液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各疾病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os)。结论血液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简便易行,对于了解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病机制及辅助诊断推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与早产儿二期止凝血筛选实验的临床意义135-136

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早产儿的止凝血筛选实验结果,研究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新生儿出血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n=60例)及早产儿(n=60例)的静脉血,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皿和纤维蛋白原(Fg)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早产儿筛选实验的几项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凝血因子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年龄依赖现象,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凝血因子水平较成人为低,从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临床上诊断、治疗新生儿、早产儿出血症及抗凝剂应用应参照不同的参考范围。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基因配型结果分析137-137

摘要:目的分析HIA基因配型结果与患者成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准确、简便的DNA提取方法和PCR—SSP基因分型方法。结果对179例临床标本进行基因水平的研究发现,HLA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特异性。配型后的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全部移植成活.现无病存活12人。结论HIJA基因分型方法准确、特异、重复性好。经HLA基因配型后患者造血于细胞移植成活率高。

洁芙柔皮肤消毒凝胶杀菌效果评价138-139

摘要:目的 评价沽芙柔皮肤消毒凝胶的杀菌效果。方法利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医院常见致病微生物进行杀菌试验:对医护人员手部自然菌杀灭效果观察。结果使用该消毒凝胶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作用1min,杀灭率均为100%;根据手的洁污程度,对手部皮肤杀菌率达99.89-100%。结论洁芙柔皮肤消毒凝胶是医院手部皮肤消毒的良好选择.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价值140-140

摘要: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其Hcy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Hcy和hs—CR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Hcy和hs—CRP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观察,可以作为临床的一项应用指标。

鄱阳湖沿湖居民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41-142

摘要:目的 了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二类疫区居民抗体变化规律。方法用Kato—Katz和IHA法对居民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该地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9%和26.67%,不同年龄组全体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抗体阳性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分别在40-和50-岁组达到最高;不同年龄组全体人群感染度EPG和抗体滴度倒数的几何均数(GMRT)年龄变化规律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均在40~岁组最高,后逐渐下降。男性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和抗体平均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是判断一个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的工具之一。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药敏分析143-144

摘要:目的 观察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Uu和Mh的耐药状况,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观察152例女性Uu和Mh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2例Uu和Mh患者中,阴道分泌物增加者129例(84.87%);腹部有下坠等不适感觉者98例(64147%)。Uu阳性69例.其中67例Uu≥104ccu/ml;Mh阳性2例,其中1例Mh≥104ectdml;Uu与Mh混合阳性81例,其中49例Uu、Mh均为≥10^4ccu/ml:32例Uu≥10%eu/ml、Mh〈10^4cu/ml。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6.05%、94.74%、93.42%,红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5.00%、71.05%、64.47%。结论Uu、Mh是引起女性泌尿生殖器炎症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当患者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加、下腹部不适感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Uu、Mh检测及药敏试验.摒弃经验性用药。